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斗拱艺术

斗拱艺术

斗拱艺术
斗拱艺术

斗拱艺术

陈莉霞-08级机电二班-2802220581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斗拱一方面对屋的承载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椽的有机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是屋顶和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2

屋身上的过渡。也正因为这样,才能使沉重的屋面更长地伸出屋檐。当建筑受到地震影响时,不管屋顶向何方推移,斗拱都能承受,从而避免建筑物倒塌。历史上北京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地震,故宫太和殿的屋顶达两千多吨重,因为斗拱的作用却没受到损坏。四川平武报恩寺殿堂上的屋顶在平武大地震时因为斗拱的功能而安然无恙。可见作为传力构件的斗拱具有抗震功能。我国谚语“墙倒屋不塌”就生动地说明这种木构架的特点。

2·造型优美,装饰性强

古代匠师们对斗拱的造型除满足承力和传力的实用功能外,还从审美角度将斗拱制作成了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斗拱造型从整体看,重重叠叠,结构有条有理,符合规律。其构造精巧,如盆景,似兰花,象民间量米的斗子,本身就是很好的装饰性构件。

从出土的战国至汉代文物上的斗拱造型来看,坐斗上有一左右弯曲起翘的拱,拱的两端有一小斗。两端弯曲向上,端头上放小斗,让小斗至诚额枋,这种处理既达到了增强额枋的受力作用,又使斗拱的整体造型富有变化,起到了装饰美化效果。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牌楼的万象斗拱也非常具有装饰性。牌楼为南方风格,斗拱有云头、凤头、野猪、犀牛,蝙蝠等,最多的是白色的大象。一般古建的斗拱,正面象一只只大牛头在支撑着檐檩,侧面像一排排伸着鼻子的老牛在屋檐下低头负重。而如意斗拱则把牛鼻子改成了一个个云头如意勾,使用“如意斗拱”更突出了牌楼的装饰性。

斗拱向外出挑可使建筑物出檐更长,美化整个建筑。房屋越高大,房檐探出就越长,下面的支点都落在额枋上,正是采用了斗拱这一功能使得撑托屋顶的面积大而下面的落点要小。唐代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斗拱结构,是我国木质斗拱之典型代表,其斗拱雄大与出檐长,风格简洁雄伟,表现了在结构和艺术上的高度统一。

三、斗拱形制发展概况

我国木结构建筑体系有着强烈的个性,斗拱就是其一。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说到:“中国古代建筑有两个明显特征:斗拱,屋顶。”它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建筑语言符号,是我国建筑民族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也是鉴别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年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1·起源

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采桑猎壶上的建筑花纹图案,以及汉代保存下来的墓阙、壁画上,都可以看到早期斗拱的形象。目前对斗拱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是由井干结构的交叉出头处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穿出柱外的挑梁变化而成;一种认为由擎檐柱演化为托挑梁的斜撑,再演化成斗拱。

2·发展与演变斗

拱的演变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西周至南北朝。从汉高颐阙和四川牧马山、山东高唐出土的汉明器陶楼上可以看出,柱顶有斗拱承托檩、梁或楼层地面枋,挑梁外端的斗拱承托檐檩,各个斗拱间互不相连。汉代以后开始在柱间用斗拱,最初是一种在现代称为人字拱的斗拱,即在额枋上立一个叉手,上置一斗,承托檐檩。在东汉和三国时期

3

已经相当成熟,不仅承托平座,柱子间铺作多用人字形,形成奇妙的韵律感,其是建筑结构忠实直率的表现。

第二阶段为唐代至元代。这个时期斗拱的主要特点在于柱头斗拱所承托的梁多插入斗拱中,使斗拱和梁架拉结在一起,顺屋身左右横出的拱也和井干状的柱头枋交搭在一起。斗拱已不再是孤立的支承架或挑檐的构件,而是水平框架不可分的一部分。这个水平框架现在称为“铺作层”,用于殿堂型构架柱网之上,对保持木构架的整体性起关键作用。现存唐代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就是这种做法的典型实例。此外,像广州的光孝寺,屋檐斗拱层层向外延伸,屋脊跨度增大,屋顶全部重力均落在了斗拱上。

宋《营造法式》中所载各种殿堂构架的斗拱与梁架结合,已不如唐代紧密,但仍类似。宋朝时期,斗拱数量增多,但体积减小,屋顶越来越陡,结构作用逐渐减弱,装饰作用加强。广东的梅庵,斗拱依然保持着挂栓和吊栓,因此可见宋朝斗拱纤细奢华。

宋代的斗拱造型极其丰富,四铺作至八铺作斗拱均以不同的重叠层数组成。即四铺作就是四层重叠的一组斗拱,八铺作的造型就是八层重叠的拱昂枋组成。这些斗拱的造型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所呈现出的多层花瓣形状一样。因此,宋代《营造法式》中称一组斗拱为一朵,即是比喻为一朵鲜花。无论是从纵向或是横向上看,这种斗拱均以30度角的斜度向上斜伸,呈倒阶梯形,也是成等比的梯形状,给人以层次感、深度感和变化感。斗拱的结构自宋代《营造法式》这种建筑标准颁布以来,至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古建斗拱各部尺寸都有标准,元件互换性很强,不用铁钉不用胶全部插接而成。与辽同时代的北宋,已开始着手对斗拱进行大规模的改造,或者也可以说宋代是斗拱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期。由于屋顶的坡度增大,立柱加高,斗拱的作用开始弱化。不仅比例变小,而且补间铺作增多。南宋以后,斗拱更加细腻,元代以后,斗拱直接承托屋顶的功能转由挑檐承担,它的原始作用消失。

第三阶段为明代至清代。自明代开始,柱头间使用大、小额枋和随梁枋,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加密。清式建筑的梁不再像宋式那样穿插在斗拱中,而是压在斗拱最上一挑之上,直接承挑檐桁。因此,斗拱发展到明清以后便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的作用。它的用料和尺度比宋式大为缩小,总之,由于斗拱有逐层挑出支撑负载的作用,可使屋檐较大,又有装饰效果,成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之一。

清式斗拱的基本造型,虽然只有单翘品字斗拱,五彩重翘品字斗拱、七彩三翘品字斗拱、九彩四翘品字斗拱、单昂斗拱、单翘单昂斗拱、单翘重昂斗拱、重翘重昂斗拱、一斗三升斗拱,但通过这九种分别在柱头、角柱、额枋上的造型变化,出现了二十七种不同样式的斗拱。除一斗三升斗拱外,以上各式斗拱通过檐柱里面顺着举架的角度向上斜起秤杆变为溜金斗拱后,又分别出现柱头、角柱、檐枋上的造型变化,溜金斗拱出现二十四种不同样式。再加上这些斗拱中的翘、昂的件数与昂耍头、撑头的前后端头造型变化和使用上的一些变化,清式斗口也有百种以上的样式变化。

溜金斗拱用于外檐或重檐建筑下檐的平身科,前面有昂,后尾为斜起长一步架的秤杆。它是由宋式下昂演变来的,秤杆即昂身,但外檐部分改为平置的昂头和蚂蚱头,整个构件做成曲折形,构造不如宋式合理。清式斗拱从宋式演变而来,但名称、构造和在构架中所起作用都有变化。清式斗拱形制的表示方法为:几踩几翘几昂(但以“单”、“重”表示一、二)。最简单的斗拱是不出踩的一斗三升或一

4

斗二升交麻叶,最多为五拽架的十一踩重翘三昂,但实际上,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的正门午门,正殿太和殿的上檐斗拱也只用到九踩单翘三昂。

明清斗拱结构作用已经完全退化,成为梁架与屋顶间的一个垫层。从外观上看,那些细小堆叠的密密从从的斗拱,就好象屋顶与梁柱间的过渡性装饰。这时它正由一般的语言变为装饰语言,是对唐辽时代斗拱语言的一种记忆。明清建筑结构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是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更多应用砖石的反映,是建筑高度增加和出檐要求弱化的结果。

四、斗拱的精神内蕴

从斗拱的形状与名称来看,是象天法地的。古代先民在长期观测天象变化中,看见天空上有组星座计七颗,就是所谓“北斗七星”,若用一根假想的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象生活中的匙,匙的端部就象古人用来量米的斗一样,斗转星移,四时更替,就如中国古代民谣所唱: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中华世代按照不同的变化规律进行播种、耕作、秋收、冬藏。斗拱中的斗就是北斗的象形物。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建筑的尺度衡量标准。从拱的造型来看,两端对称弯曲向上翘起,拱的一端形状极像农夫耕田的犁。这种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器具和生产工具形状的造型手法是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分不开的,不仅在造型上受人喜爱,而且还具有吉祥内涵。

中国古典建筑最富有装饰性的特征往往被皇帝攫为己有,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便规定民间不得使用。斗拱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重要的建筑物上,久而久之便成为统治者权贵们的“私有物”,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到后来便发展为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一些高级建筑才允许在立柱上与内外屋檐的枋上安装斗拱,并以斗拱层数的多少来表示建筑的伦理品位。大雄宝殿上的斗拱就比寺庙其余配殿的斗拱要显得复杂与雄伟。因为这是象征“献给主佛释迦的斗拱”。

五、结论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具魅力却又最为深奥的部分。它以极为简单又极其标准化的构件,组成了千姿百态又千变万化的种类,承担起中国建筑中出檐悬挑、装点檐下、显示等级等功能。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斗拱不论是用什么样的材质和什么样的格式,从整体构件到局部构件的造型都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也是由于历代匠师们的智慧创造,才使斗拱与屋顶这种独特的连接方法在世界建筑中成为一朵绚丽的奇葩。

各国后现代设计的兴起,从各国的传统艺术中汲取的养分与资源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如何从本国的传统工匠与传统艺术中探讨设计资源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虽然科技的进步和生活形态的改变使得取代性的建筑结构与材料越来越多,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仍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影响力,传统文化工艺依旧连着我们的血缘,存在于民族记忆之中。

将传统造型文化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是我们设计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建筑的重要途径之一。斗拱是中国古建筑的代表性语言符号,深入研究并发扬中国传统建筑精髓,将其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并结合现代审美理念,才能实现民族设计的世界性地位。

论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79602754.html, 论设计起源与艺术起源的关系 作者:张慧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5年第06期 [摘 ; ; ; ; ;要] ;艺术与设计是有本质区别的,设计是为他人的生活需要而产生,艺术却是为了服务自己。人们通过艺术把自己的情感世界表达出来,从而有了艺术行为和艺术创作,艺术不需要别人的认同,不会受他人的想法而有影响,没有创作的标准也没有计划,完全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展现。 [关 ; 键 ; ;词] ;设计;艺术;关系 [中图分类号] ;J110 ; ; ;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18-0111-01 起源这个词神秘得让人触及不到,艺术与设计的问题一直探讨不断,各界专家不断努力 探索。但艺术真正产生的时间、起点,以及产生缘由都不确定。专家们企图从考古方面探索,研究产生的源头。追溯历史,它们具有相同性,它们体现出来的都是人类以美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创作的一种造物活动。而这种共通性,也证明了两者之间密切的联系。但是,艺术从技术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是艺术家情感的物态化。艺术界一致认为艺术与设计是彼此相连、相互促进的关系,展现的是一种分分合合的状态。 一、艺术起源与设计起源的共通性 早期人们更注重纯艺术的精神享受,传统记载,艺术起始于旧石器时代。而“史前艺术”还称不上是真正的艺术,只是一种具有艺术形式的不成熟作品。不少理据证实,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期,但让人惊喜的是原始时期,人类还尝试从大自然中探寻且提炼一些装饰元素,以改变和美化当时的生活状况,也是设计的萌芽时期。一个时期的艺术作品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人类很厉害,为了创造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会不断努力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人类在不间断地索求和改变中,创造了许多新事物,这就是广义的设计,可见设计和艺术是不可分的。艺术的产生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呈现方式,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归根结底,艺术和设计的源头来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由于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对艺术的需求也会随之改变,使艺术的形式也不断完善与成熟。 二、艺术与设计的区分 艺术和设计的源头来自人类,都是以美为准则,创造和感知美。但艺术与设计是有本质 区别的,设计是为他人的生活需要而产生,艺术却是为了服务自己。人们通过艺术把自己的情感世界表达出来,从而有了艺术行为和艺术创作,艺术不需要别人的认同,不会受他人的想法而有影响,没有标准也没有计划,完全是自己精神世界的展现。传统工艺出现的时候就促使了设计的产生,设计是人类在活动之前预设的计划,然后以计划为准则再进行理想物的创造活

巴洛克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简论巴洛克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关系 袁野 0943041301 1.巴洛克的历史和特点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作为形容词,此字有“俗丽凌乱”之意。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 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今这 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在欧洲文化史中,“巴洛克”惯指的时间是17世纪以及18世纪上半叶(约1600年 - 1750年),但年份并不代表绝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建筑与音乐。这一时期,上接文艺复兴(1452年 -1600年),下接古典时期、浪漫时期。 欧洲文化“除旧布新”,在各方面都有重大的改变与成就。资产阶级兴起,君主政治渐 独立于宗教之外(但民主思想萌芽)。科学在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开创下展开。艺术上趋势 是“世俗化”,精力充沛,勇于创新,甚至好大喜功。文艺上的名家如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绘画上有鲁本斯,林布兰特等,影响都极深远。也在这时期,欧洲向外扩张殖民,渐渐占 据了世界文明的中心 古典主义者认为巴洛克是一种堕落瓦解的艺术,只是到了后来,才对巴洛克艺术有了 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 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它无疑与反宗 教改革有关,罗马是当时教会势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罗马兴起就不足为奇了,可以说,巴 洛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 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 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 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 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

论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论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关键词:原创活动设计师艺术活动 内容提要 长时间一来,很多的一部分人对于艺术和设计的了解的并不是十分的清晰,并且觉得这两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区别。事实上艺术和设计之间既是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还有着一定的区别。在人类发展历史上,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艺术和设计在各自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其之间的关系相当微妙。本文主要浅谈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在人类刚出现在地球的远古时期,也就是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设计行为的发生事伴随着“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的出现而开始的,而设计行为的持续发展由于人类文明未曾中断的历史一样悠久。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累物质文明的发展,设计也从最早对时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慢慢演变成为今天涵盖人类审美和功能需要的创造活动。我认为此衍生出来人类对美的需求,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艺术了。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讲,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都可以被称为设计”,从这个层面说,人类史上第一位设计师应该是用石块或棍棒作为工具或武器,有意识、有目的的挑选石块,打制成器的那位。“艺术,希腊语作techne,拉丁文为ars,都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与现如今我们理解的美和道德所代表的艺术略有不同,但是从艺术的最原始词义来讲,艺术应该是从原始设计师们的工具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设计时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使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由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类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被认知和理解的需求以及最终对美的需求。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就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总而言之,艺术和设计时密不可分的。包豪斯提出的三个观念可以解释一部分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需要通过客观物的载体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物形式美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物的美观和漂亮,而是为了满足人在使用时的审美关照,满足人使用时所获得的审美感受而存在。 艺术性是人的精神需求,也是人性中融合文化、时尚、经验所形成的复杂同意体,通常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素。因此,在设计艺术时间的具体表现上,往往以流行的风格样式来对应。这是设计艺术的艺术性本质最表面,也是最活跃的表现。 设计艺术的艺术性本质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存在的,是衡量设计物审美价值的重要标准,同时也是实现设计艺术创造性的主要途径。 艺术与设计既是有区别,但是同时他们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的紧密关联的。 艺术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打制的石器就已经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造物活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艺术与设计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在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史上体现的都很明显。

巴洛克艺术与宗教的链接——试论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特色

巴洛克艺术与宗教的链接——试论17世纪巴洛克艺 术的特色 *导读:每当回顾起西方美术发展的脉络,就会总有那么几 个熟悉的字眼在眼前浮现,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 ------,它们就像…… 每当回顾起西方美术发展的脉络,就会总有那么几个熟悉的字眼在眼前浮现,罗马式、哥特式、巴洛克、洛可可------,它们就像是艺术史链条上的一颗颗珍珠,在属于自己的区间里闪烁着独特的耀眼的光芒。而其中的巴洛克更是以它的历史和时代背景,无与论比的综合性,向后人展现了无法抗拒的魅力。芬克斯坦在《艺术的现实主义》一书中写到:巴洛克不仅包含了新兴民族的现实主义,也包含着一种由反宗教改革所激发的反动运动,企图使艺术重新首先成为神学的奴婢,同时也是最有钱的豪商和专制宫廷的仆从。巴洛克艺术包含了太多的内涵,充满了辨证的特性。更为我震撼的是它和宗教的链接所具有的风格,以及由此而留给后人的丰富财富。本文试图从巴洛克艺术的宗教色彩展开,站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平台上,搜求自己一丝一毫的见解,并以此梳理历史,完善自我。 *一,巴洛克艺术与宗教的最初结缘 今天,说起巴洛克[Baroque],研究艺术史的人或者较有文 化素养的人,大概都不会陌生。它产生于16世纪末期,广为流

行于17世纪,但当时并非就叫这个名称,那个时代的人们给了它不同的称谓,有说来自葡萄牙语[Bar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即不圆的珠子,也有说源自意大利语[Barocco],有奇特,古怪,变形的意思。真正使用巴洛克这个名称,则是18世纪的古典主义理论家为了表述和他们的古典主义相对,而向它发起攻击时所采用的。关于巴洛克,有人说它是一种堕落的艺术,也有人说它具有积极的因素。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变化,往往不断地让历史掩盖了真实的面目,巴洛克自然也不例外。 不论翻开西方的历史,铺开世界的地图,还是欣赏达?芬奇的《蒙纳丽莎》和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意大利这个词都会提醒我们,世界的西方有它书写的神话,灿烂的艺术有它重要的一席之地。回头看一下文艺复兴和中世纪,意大利的名字更是写在最最重要的位置,巴洛克产生在这里也就不足为奇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培育出新的艺术,不同的是,巴洛克产生之际,意大利已经因为欧洲商路的转移,再也享受不到过路贸易的好处,加上国内动乱,国内市场缺乏统一,商品经济受到严重阻碍。资本主义不仅不能发展,而且走了回头路。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便是封建贵族势力的抬头,市民的民主势力的减弱以及教皇领导下的教会为企图消除文艺复兴以来的新的思想和观念,利用一切包括艺术在内的手段恢复教会的威信和地位,掀起反宗教改革运动。因此,在16时世纪就初露端倪的巴洛克艺术并没有因为不是教会所独创而就不被利用,以其发源地罗马是天主教的中心,自然成

论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与运用

论平面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结合与运用 发表时间:2018-10-15T10:40:29.30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下作者:罗婧予 [导读] 平面设计中的图案艺术以及点、线、面等设计元素,通过和色彩以及空间的线条结合以后,室内设计就变得更加灵活,不再遵循单一的室内空间设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620) 摘要:平面设计中的图案艺术以及点、线、面等设计元素,通过和色彩以及空间的线条结合以后,室内设计就变得更加灵活,不再遵循单一的室内空间设计。而是根据已经拥有的空间,通过线条以及平面设计元素的界定和运用,在视觉上和实际的应用上,提高室内空间的应用范围。而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元素也是环境设计中的造型元素,是环境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应用元素,点、线、面各要素的种类、型态、视觉特性的不同应用就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果。 关键词:平面设计;图案艺术;环境设计 一、平面设计元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结合与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们的设计意识开始迅速觉醒, 设计师们重新认识到点、线、面等平面设计元素的重要性, 开始重新考虑室内设计的基本立足点。因此掌握平面构成的性质, 探索其内涵,有机的运用平面构成因素于室内设计中是现阶段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室内设计究其本质就是造型运动, 应当借助构成语言来思考。设计讲究从整体到局部, 再从局部回归到整体。一个整体的室内空间包括六大面, 任何一个面都是一幅值得精心设计的画面。设计的任何一个元素以及造型都应该视为平面构成中初始的单位纹样和图案。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 位置各异, 或大或小, 或居中或左右。例如, 按照平面构成的原理, 在墙面设计时应该有上中下之分。上面设置挂镜线或装饰石膏线, 中部为可大手笔处理的广阔平面, 下方是不拘泥颜色、材质、图案的踢脚线。在按照平面构成原理精心处理各个面之后, 必须从局部回到整体, 把握整个室内设计空间, 使诸多构成因素和谐统一起来。 室内环境设计是一种立体空间的规划设计, 从设计者对形体的概念来看, 更多的是将平面的形态转化为立体空间内的存在物。在这个三维空间体系内的形体都必须放置于具体的空间环境中, 进行统一的安排。因此, 平面构成的二维平面性质应用较多的情况是在三维的制约中去体现的。从这一意义上说, 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应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处理方法: 一是对平面性的点、线、面进行立体空间性的理解。二是室内环境设计中整体形的各单位体之间在完整的范围内, 通过点与点点与面、线与面等形体或调和或重叠或分隔的造型手段, 增加三维空间的丰富性、趣味性、空间扩展性。 点、线、面是设计中最基本的因素。每种因素都各具特征。在实际应用中, 它们应该穿插使用, 相互结合, 相辅相成。就好像乐曲中的每一个音符, 只有在设计师巧妙排列与运用下, 才能谱写出优美的乐章。在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要遵守设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把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巧妙合理地运用在室内空间的设计中, 使点、线、面在平面与室内空间中得到和谐统一, 进而使各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平面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室内空间中, 使人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二、点在景观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设计创新能力的进步,平面设计元素中的点、线、面逐渐成为环境设计的构图基础,成为环境设计中的一部分。 在平面设计中,点是非常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任何形状的物体在无限缩小后都会成为一点,所以任何形状的物体都可以理解为点,点首先会成为人视觉的中心。在环境设计中点要素的分布成为点状要素。其次,以自然或人为占有空间形式,并与周围空间相依存在的是空间汇集点,如广场中的一棵大树,一个标志塔,一件雕塑作品,一个喷泉或一个平台,他们这些点都会对环境空间具有一种特殊性。 三、线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中,线型分为直线、曲线、斜线、折线等不同的线型。不同的线型在于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会产生不同的环境效果; 1.直线的应用 直线竖硬、刚直、明快,线条的粗细还能反映出力量、速度等特征。在环境设设计中直线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例如环境中的道路就是应用最广泛的线型应用。直线最容易与建筑物的轮廓线相融合。 2.曲线的应用 曲线在平面中还分为抛物线、弧线、双曲线等线型,曲线通常给人以优雅、流畅、轻快、活泼的感觉。曲线具有一定的柔美感,曲线在自然环境中能取得很好的协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曲线的应用可谓是经典至极,曲径通幽。曲线对于空间的围合和划分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形成简洁、流畅、醒目、规整又不乏柔和的环境空间,在形式上呈现明快的如画风格。从功能上说,这种曲线形状是设计一些环境元素的理想选择,如某些机动车和人行道适用于这种平滑流动的形式。在空间表达中,曲线常带有某种神秘感。沿视线水平望去,说凭不止的曲线似乎时隐时现,并伴有轻微的上下起伏之感。 3.斜线的应用 斜线和直线相配合会形成交线和夹角,给人一种很强烈的冲击感和刺激感。在环境设计中,斜线的运用也比较广泛,会形成丰富的空间感,引发人们的注意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斜线的经典应用案例就是法国巴黎的安雪铁龙公园,设计师用一条沿对角线布置的宽阔线型斜路,使原本因横平竖直而流于平淡的构图,一下子变得活泼而具有动感,并将原本看似松散而漫不经心的结构变得精致。 4.折线的应用 折线是把原本在同一方向上的线改变一个方向继续延伸。不同的转折角和转折方式使道路的动态极大丰富,在环境中即可以使人在行走过程中体会到韵律感,又可改变视线方向真正获得行动的自由。在环境设计中折线形的环境要素不仅可以承担环境营建的功能,还可以分担功能。 四、面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圆形的应用 圆形面在环境设计中具有“内守”和“浑然、”张力的特征。圆的魅力在于它的简洁性、统一感和整体感。它也象征着运动和静止双重特性,正如本杰明霍夫所说:圆规的双腿保持相对静止却能绘出完美的圆。正圆形由于其形状的完美,往往会使设计过于完美而略显呆板,因此在环境设计中经常看到椭圆形的广场、树池、花坛,打破正圆带来的缺少变化的遗憾,使原本安静的广场、树池、花坛有了动态的趋

古代斗拱的特征

古代斗拱的特征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古建筑斗拱的特征探析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

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斗拱一方面对屋的承载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椽的有机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

对巴洛克风格艺术的理解

视觉艺术原理基础作业 对巴洛克风格艺术的理解 14会计6班戴文浩 js1407605 巴洛克一词源于葡萄牙语,是珠宝业的行话,专指未经加工的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外,其他地方都逐渐衰落。巴洛克艺术讲求立体感空间感,取材于多艺术领域的特色和精神,突出表现对艺术的追求和大胆,可以说是一种激情的综合艺术,脱离宁静与安稳,追求动态和变化,形式丰富甚至于激烈。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 巴洛克最早产生于意大利罗马。罗马是当时的教会势力的中心,教会对于艺术创作的规范中,审美方面总是从属于宗教方面的,艺术只是教会使用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当时意大利世俗政权统治衰弱,作为天主教的中心,教会势力占了上风,为了反对宗教改革,耶稣会开展了大规模工程建设,几乎所有信仰天主教的地区都出现了新式的教堂和学校,注重感官效果、反人文主义的巴洛克艺术就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发展起来。意大利上流社会赞助艺术事业的繁荣景象,反而抑制了艺术的个性或独创性,迫使艺术就范于一种教会控制下的“公共艺术”。由于受不了长期的压迫,各行业的艺术家纷纷用自己的艺术作品来表现反抗,用表面的遵从圣经及教会教义的事物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来得到不同的表达效果,让人们从一样故事中得到不一样的感受。 巴洛克艺术主要包括建筑,绘画,音乐,雕塑,文学,服装和家具等。 绘画方面,画面中的人物和故事场景都是圣经故事里的内容,但是却用强烈的对比和扭曲的神情配上夸张的动作表现性和暴力,发泄对于宗教禁锢人的思想的反抗,以宗教所允许的内容来表现被压抑的情感和愤怒,就是巴洛克风格最好的体现。 从像绘画、雕塑这样紧致的内容中更加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精髓意义,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大卫像》,在巴洛克时期也有同样的一次创作,就是贝尼尼的作品《大卫像》。前者的作品是动感的,而后者似乎是准备采取行动的姿态。其扭曲的躯干和紧皱的双眉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积淀下的巴洛克艺术特点。米开朗基罗表现了大卫的英雄本质,而贝尼尼抓住了大卫的英雄气质的瞬间。贝尼尼的作品中传达的大卫即将要突破疆界束缚爆发的力量之感对观赏者有极强的感染力。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热爱线条,注重素描,而巴洛克时期艺术家则非常重视色彩、光影和透视,以明暗来造型,他们喜欢物体逼真而强有力的效果。 在这些巴洛克风格鲜明的绘画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巴洛克时期人们渴望突破重重束缚获取自由的强烈愿望,用大幅的人物故事展现隐藏在圣经故事画面中的性和暴力的压抑感,动态的肢体和扭曲的表情有着极大的震撼力,也给观赏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画面中的贵族人物都身着盛装,高调出场,也有着极其突出的嘲讽感。 巴洛克因其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建筑方面集中体现在天主教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从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

论艺术与设计的关系资料

代码学号分类号密级 论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二级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 年级 14级环艺11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3日

【摘要】: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人民对于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经过了一些国家经济的成长,对于由此而引起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破坏引起了人们不断的反省,人们进一步理解了“衣食足然后知设计”这一道理。随着各国建设事业的推进,无论是旧城区的改造更新,还是新城的大规模建设,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都为环境设计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机会,无论是国家还是市民,都把环境设计做为一项大事业、一个大课题来对待。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艺术与设计 一、论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在人类刚出现在地球的远古时期,也就是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设计行为的发生是伴随着“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的出现而开始的,而设计行为的持续发展由于人类文明未曾中断的历史一样悠久。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设计也从最早时期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加工,慢慢演变成为今天涵盖人类审美和功能需要的创造活动。我认为此衍生出来人类对美的需求,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艺术。 广义的设计包括了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从这个层面说,人类史上第一位设计师应该是用石块或棍棒作为工具或武器,有意识、有目的的挑选石块,打制成器的那位。而艺术的希腊语和拉丁文都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与现如今我们理解的美和道德所代表的艺术略有不同,但是从艺术的最原始词义来讲,艺术应该是从原始设计师们的工具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说,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使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被视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知,人类的需求分为七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需求、获得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被认知和理解的需求以及最终对美的需求。 随着人类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设计对美的不断追求就决定了设计中必然的艺术指向。总而言之,艺术和设计时密不可分的。包豪斯提出的三个观念可以解释一部分艺术和设计的关系: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需要通过客观物的载体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物形式美的创造,并不仅仅是为了物的美观和漂亮,而是为了满足人在使用时的审美关照,满足人使用时所获得的审美感受而存在。 艺术性是人的精神需求,也是人性中融合文化、时尚、经验所形成的复杂同意体,通常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因素。因此,在设计艺术时间的具体表现上,往往以流行的风格样式来对应。这是设计艺术的艺术性本质最表面,也是最活跃的表现设计艺术的艺术性本质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而存在的,是衡量是实现设计艺术创造性的主要途径。 艺术与设计既是有区别,但是同时他们也有着不可分割的的紧密关联的。 艺术与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原始社会,原始人类打制的石器就已经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造物活动范围在不断的扩大和审美意识的提高,艺术与设计更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在中外艺术设计发展史上体现的都很明显。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人类与生俱来的对美的追求,需要通过

巴洛克艺术论文

外国美术简史 ——有关巴洛克艺术的研究(凡?代克) 魏邦龙 (鸡西大学09级安全与环境工程系采矿4班)【内容摘要】凡·代克(1599-1641)年安东尼·凡·代克,出生在安特卫普的一个商人家庭,母亲精于刺绣,自幼受到母亲的良好教育。凡.代克是鲁本斯的学生,也是他的助手,但是最足以与鲁本斯抗衡的就是这位学生和助手。这是因为凡.代克的艺术风格既是最接近鲁本斯,却又最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他严谨、富丽,但不夸饰;他有鲁本斯的构图明晰而富深度,但比鲁本斯冷静。特别是在肖像画上,凡.代克塑造了一系列的高贵的英国贵族的形象,沉静、端庄、孤傲、威严,而且显示出卓越的心理表现。他的肖像甚至超过了鲁本斯,是美术史上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他是一位神童,年仅14岁便创作出十分精细的绘画,18岁前后便作为鲁本斯的第一助手创作装饰教堂、宫殿的巨作。凡?代克希望在与老师相同的领域尝试自己的能力,但他作为肖像画家得到了人们的承认。他先在度过了青年时代六年时间的意大利获得承认,而后元宵度英格兰,晚年的大部分时间是作为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度过的。在英格兰期间,他创作出很多描绘国王及其家族以及宫廷人士的精美肖像画,优美程度令他追随者难以模仿,在几个世纪里,一直是肖像画家的灵感源泉。 【关键词】 1599 3月22日诞生,是富商法兰斯和妻子玛莉亚的第七个孩子。 1607 双亲在柯特·尼乌斯特拉特建造豪宅。 1609 10岁时拜在画家亨德里克范·巴林门下。 1621 10月起开始滞留意大利6年。以热那亚做为基地.四处旅行。 1627 回到安特卫普。这时主要以肖像画家的身份活动。 1628 写好遗书,加入普通信徒的宗教团体。在鲁本斯予1630年回国前,成为法兰德斯画坛第一大师。 1631 冬季在哈格的欧拉尼耶大公佛雷迪克·亨德里克的宫中作画。 1632 3月前往伦敦,被国王查理一世任命为“首席宫廷画家”,7月5日获颁爵位。 1641 5月回到伦敦。再度前往欧洲大陆作短期旅行,但因患重病,死于12月9日。遗体葬于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 安东尼·凡·代克于1599年3月22日生于法兰德斯的安特卫普。是法兰斯(或称法兰索瓦)·凡·代克和他的第二任妻子玛莉亚·凯佩尔斯所生的12个子女中的第

斗拱艺术

斗拱艺术 陈莉霞-08级机电二班-2802220581 摘要:斗拱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结构,一般总是出现在较大型建筑物上,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后来逐渐成为等级、身份的一种建筑文化符号,表现了我国建筑民族风格。斗拱的造型体现了建筑受力构件与造型艺术的有机结合,它与屋顶独特的连接方法使其成为世界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对我国现代民族化建筑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斗拱;古建筑;文化符号;建筑语言 一、何谓“斗拱” 1·“斗” 斗和升本来原本是古代计算粮食的量具,十升为一斗。建筑斗拱的定制三升为一斗,斗拱升高一层,拱的长度就增大一倍。所谓斗,即其上凿有槽口的方木垫块,位于一组斗拱下方的称作斗,也称大斗。坐斗上承受昂翘的开口称为斗口,作为度量单位的“斗口”是指斗口的宽度。[1]由于斗所在位置不同,所以有多种名称。如“十八斗”、“交互斗”、“三方斗”、“齐心斗”,斗拱置于坐斗口内或跳头上的短横木。 2·“拱” 在柱子与梁枋之间因为要挑出屋顶伸出的屋檐,需要有一种构件支托住屋檐下的枋和椽子,古代工匠用短木从柱子和梁上伸出,一层不够再加一层,弓木层层挑出使屋檐得以伸出屋身之外,这种方形木称为“拱”。拱的基本形态是矩形,也有表现为曲线、折线或曲折线混合形的。拱依所处位置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宋代称“华拱”,清代称“翘”。又有瓜拱、万拱、厢拱等区别。 3·昂 “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室外为下昂,上昂仅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4·斗拱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用多层拱与斗结合成的构件称为“斗拱”。斗拱在《营造法式》中称为铺作。后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斗科。 斗拱的种类很多,形制复杂。按使用部位分,它可以分为内檐斗拱、外檐斗拱、平身科斗拱。外檐斗拱中,又可分为柱头科斗拱(用于柱头位置上的斗拱)、角科斗拱(用于殿堂角上的斗拱)和平身科斗拱。在外檐平房上的有的称为品字科斗拱,与内外檐构架相关联的为溜金斗拱。内檐斗拱除溜金花台科之外,还有位于梁架之间的隔架科斗拱与品字科斗拱。 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特有的支撑构件,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在现有的一些大型而重要的古代建筑遗址中几乎到处可见。 二、斗拱的功能 1·承上启下,传递荷载 斗拱一方面对屋的承载有一定的承托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柱子与梁、枋、椽的有机结合。斗拱位于柱与梁之间,由屋面和上层构架传下来的荷载,要通过斗拱传给柱子,再由柱传到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传递荷载的作用,是屋顶和 最全最热最专业的文档类资源,文库一网打尽 2

巴洛克艺术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巴洛克艺术风格对现代服装的影响 “巴洛克”(Baroque)的字义源于葡萄牙语,意指“变了型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巴洛克作为一种风格,一直是美术史家一直争论的问题。从时间上说,“巴洛克”流行与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十七世纪初,巴洛克艺术在教皇所统治的罗马诞生、发展。当巴洛克艺术的风格和形式尚为被真正确立下来时,它只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艺术趋势,一种流行的风尚。之后,迅速扩散到欧洲的其他地区,以及受到罗马教廷影响的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去。概括地讲巴洛克艺术有如下的一些特点: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 一、巴洛克艺术风格女装的特点 17世纪早期,女装仍流行车轮状的裙撑,裙撑逐渐地在前身部分变得平坦,整体的服装外形变得平缓、柔和和浑圆,领子开得很低,圆领。在西班牙和荷兰,裙子在腹部处用鲸骨拉长为一个僵硬的u形,外侧仍很宽松。在吊袖下有合体的袖子,整个袖子看上去一层一层的,轮状领变得更加庞大。 30年代末后,尽管裙撑仍在西班牙宫廷里逗留,但在欧洲大部分国家它都过时了,一种全新的样式代替了它。这一时期裙子仍是女服装饰的重点,衣裙松垂、多褶、曳长,比文艺复兴时期柔和、自然、大方、富有革命后的浪漫气息,更显出女性自然的妩媚。外边的罗布以外还要穿三条不同颜色的裙子(即衬裙、内裙和外裙),以代替有碍身体活动裙撑架,下裙穿多层肥大而多褶的裙子,来使下体显得鼓大,以增添体积感和层次感。服装上不论是整体还是局部造型,都是更多地强调曲线,展露出女士特有的性别魅力。 二、巴洛克艺术风格男装的特点 17世纪欧洲宫廷服饰中男装以用花边、刺绣和纽扣等作为装饰的裘斯特克尔的长度至

浅谈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课程论文 课程《外国美术欣赏》 姓名沈科妤 专业10级环境艺术设计(二)班学号201053080108 成绩:授课教师签字:

浅谈设计与艺术的关系 通过这门课程对艺术有了更加透彻的系统的了解。通过课程的讲述和我在课后对《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了解到学设计的学生必须领悟的文学艺术中的内涵才会对设计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单从浅薄的层面可以这样来理解,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供人们欣赏和另入思考的作品,它的特点是作者不用考虑受众,也不用考虑经济效益,完全是创作者主观的意识通过作品的表达。但是对于设计,狭义理解的设计,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活动,是人类以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的形成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人类有意识地制造使用原始工具和装饰品开始,人类的设计文明便开始萌芽了。设计很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必须考虑受众的感受,以及解决问题的效果。 艺术是设计的前提,如果一个人不会感悟美好的事物,那么他所谓的灵感就不能感动人心,就不会有好的作品呈献给大家。而设计是艺术的一种表达,能把自己领悟后所得的特定事物来表达出来,就是自己对该事物的一种理解和收益。艺术里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而设计是设定与计划;艺术是理论感性层次上的门类,而设计是实践为主的门类,相互依存。 康德认为艺术美有两种,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后者含有对象的合乎目的性。对康德而言,合乎目的是一个更有优先权的美学原则,它与功能相近。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追求审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设计的草图或模型,本身就可能具备独立的审美艺术和价值。在现代中,很多设计作品的形式表现出与现代雕塑与绘画的密切联系。包豪斯时期,结构主义的抽象形式与新造型主义绘画和雕塑就存在着惊人的共同之处。康定斯基的抽象构成主义绘画与名信片的设计也就是构成主义的风格。荷兰画家蒙特里安《红黄蓝构图》就直接影响了里特维尔德的家具《红黄蓝》椅的设计,这表明艺术对设计有相当的影响。现代建筑和工业制成品是一种艺术形式,至少部分是艺术。在近现代中,设计与艺术之间的距离日趋缩小,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诱发新的设计观念,而新的设计观念也成为新艺术形式产生的契机。

美的无定形存在_浅谈巴洛克艺术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 第23卷 第2期 ?146? 美的无定形存在 ——浅谈巴洛克艺术 徐 波,吴蔷薇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最早产生于意大利,巴洛克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衷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本文从“巴洛克艺术概念”、“ 巴洛克艺术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巴洛克艺术的历史”、“ 巴洛克艺术的表现”等方面对巴洛克艺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巴洛克;建筑风格;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1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8)02-0146-02 一、巴洛克艺术概念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是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当时具有贬义,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但现在,人们已经公认,巴洛克是欧洲一种伟大的艺术风格。 巴洛克一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影响很大。意大利B.克罗齐等人认为源出于Baroco,原本是逻辑学中三段论式的一个专门术语;另一说认为源出于葡萄牙语baroco或西班牙语barrueco,意为各种外形不规则的珍珠,引申为“不合常规”。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将巴洛克运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稀奇古怪,也就是离经叛道的事物。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指称违背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情况。一直到19世纪中叶都是用于贬义而非艺术风格的名称。1888年H.韦尔夫林发表《文艺复兴运动与巴洛克》一书,对巴洛克风格作了系统论述,从此确定了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的概念。20世纪西方学者对巴洛克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赋予它不同的意义,但当做一种艺术风格理解仍是主流。 二、巴洛克艺术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巴洛克一词一开始主要针对17世纪意大利的建筑风格而言。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 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它的特点是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迷离的镜面手法;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 三、巴洛克艺术的历史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维尼奥拉设计的罗马耶稣会教堂是由手法主义向巴洛克风格过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称之为第一座巴洛克建筑。手法主义是16世纪晚期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其主要特点是追求怪异和不寻常的效果,如以变形和不协调的方式表现空间,以夸张的细长比例表现人物等。 建筑史中则用以指1530~1600年间意大利某些建筑师的作品中体现前期巴洛克风格的倾向。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迭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 作者简介:徐波,男,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教师。

图形详解斗拱

图形详解斗拱七踩重昂柱头科 1 这回说七踩重昂斗拱的柱头科,上图是其在明、清式大木建筑中的位置实图,下面我就用我的虚拟模型进行图形分解。

七踩重昂柱头科斗拱第一层,大斗。 大斗。清式斗拱中也叫坐斗,宋式称栌斗。它与平身科斗拱中的大斗相比,纵向山面开口宽了,为两斗口。(这主要是源于柱头是大木建筑中的主要支撑,与平身科斗拱不同的是,斗拱的纵向支撑件需逐渐加宽)大斗安放在平板枋的柱头之上。

第二层,在大斗的檐面,安放着正心瓜拱。这个正心瓜拱与平身科的相同,只是开口宽了,为1.6斗口。 在大斗的山面,安放着翘。与平身科相比,这个翘明显粗壮,它宽2斗口。在我们这攒斗拱中,您将看到山面件逐渐加宽的过程。

在正心瓜拱两端上加槽升子,在翘的两端上加筒子十八斗。槽升子与平身科斗拱个相同,筒子十八斗室平身科斗拱十八斗的加长型。十八斗源于宋式交互斗,槽升子源于宋式齐心斗。 第三层檐面并列着三个拱件,中间是正心万拱,两边是单才瓜拱。柱头科的正心万拱、单才瓜拱与平身科的两个同名拱件的区别就是加宽了中间的开口,其它相同。 第三层的山面安放头昂。宽2.7斗。图中的昂怎么看着有点别扭?先别装上。噢,对了,在写这篇博文时,我在开头贴了故宫午门柱头斗拱的照片作为开篇图片。对比一看,我当初用清式规矩做的模型从外形上,差别较大,所以又重新考察勘定,费了几天的工夫,重做了

明式的昂嘴,以合图象之形,以示图形详解之义。下图为明式式样。 这层正心万拱两边装槽升子,单才瓜拱两边装三才升,头昂的前后装筒子十八斗。 第三层就到这 儿,接着该开始第四层了。由于是想到哪写到哪,我觉着不应该光说柱头科这一科斗拱。赵广超先生的《不只中国木建筑》书中说:“斗拱的英译是托架系统(Bracket System),到十分贴切。”在做模型时,我对此似曾有所领悟。所以想从第四层开始,先把和柱头科斗拱在同一层和相邻的平身科斗拱的联系一起共同展现,使朋友们看时能有自己的体会。 这一回就说到这吧,下回从第四层说起。

巴洛克艺术风格赏析

巴洛克艺术风格赏析 论文摘要: 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巴洛克,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而就是这个在17、18世纪饱受贬义的词,在18世纪后就大放光彩。论文首先从巴洛克的定义入手,推及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的特色、格调对现代建筑的影响。深入分析现代建筑如何对巴洛克建筑风格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国建筑如何在中国风建筑中融入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巴洛克建筑又有着什么样的格调和特色。 论文关键词: 巴洛克艺术风格、建筑格调、现代中外建筑及其典型风格、艺术风格及特征、室内风格特点 正文: 巴洛克(Baroque)此字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形容词,含有不整齐、扭曲、怪诞的意思。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特性的作品”,它原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抑的称呼,现今这个词已失去了原有的贬抑,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虽然“巴洛克”直指缺乏古典均衡性的艺术作品,但其实巴洛克艺术家,与文艺复兴的前辈相同,都很重视设计和效果的整体统一性,巴洛克风格以强调“运动”与“转变”为特点,尤其是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同时,巴洛克也是对矫饰主义的一种反动。 巴洛克的艺术风格及特征: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此新式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建筑造型方面利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巴洛克风格的发展及影响: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物,一方面有着更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震撼力,另一方面引人注目、炫耀教会的财富和权势。新的建筑风格尤其体现出新宗教教派的时代背景,例如戴蒂尼会与耶稣会,其目标是增进宗教的普遍与虔诚。十七世纪中叶,巴洛克风格转而表现于豪华宫殿上, 首先在法国--如拉菲特城堡,位于巴黎附近、由佛朗索瓦·芒萨尔设计--随后遍及欧洲。 巴洛克风格的代表建筑 (一)罗马耶稣会教堂 罗马耶稣会教堂平面为长方形,端部突出一个圣龛,由哥特式教堂惯用的拉丁十字形演变而来,中厅宽阔,拱顶满布雕像和装饰。两侧用两排小祈祷室代替原来的侧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顶。教堂的圣坛装饰富丽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圣像和装饰光芒。教堂立面借鉴早期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设计的佛罗伦萨圣玛丽亚小教堂的处理手法。正门上面分层檐部和山花做成重叠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门两侧采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两侧作了两对大涡卷。这些处理手法别开生面,后来被广泛仿效。 (二)德国班贝格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内景 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干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