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2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2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2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2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生命教育班级方案之实践

庄丽卿(新竹师院实小教师)

谢玉贞、林玲君、黄琼仪、赵雯津(新竹师院实小教师)

黄碧如、江欣怡(新竹师院实小实习教师)

何秀珠副教授(新竹师院初教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

审视台湾推行生命教育的背景,是因台湾教育因过分重视理工实用、轻忽人文理想,而致伦理观念模糊、暴力猖獗、家庭功能式微、社会不正义(孙效智,民89),加上校园暴力、自杀事件,所以前教育厅于是自八十六年底推动中等学校"生命教育实施计划",八十七学年度起开始在国中及高中职校推展生命教育。期望透过这些努力,让学生审视人本身的存在价值,自我肯定、关怀社会与生态环境。

接着,教育部于八十九年八月组成"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曾志朗教授语重心长的道出"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遗漏的一环",九十年一月二日宣布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期望教育改革除了制度面的改变之外,更能重视学生情意的教育。

虽然生命教育已从八十七学年度起在中等学校积极推展,那么"小学需要实施生命教育吗?"若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儿童早期发展将深深影响日后人格的发展;再者国小校园暴力事件、自杀事件亦时而有闻;而八十七年公布的九年一贯课程总纲中,将"生命教育"纳为综合活动领域的十大指定内涵之一。是故,不管是儿童发展的启示、教育现场、社会现状的需求,抑或九年一贯课程的规定,生命教育都应积极向下扎根,由国民小学开始实施。

基于上述,期望以生命教育为核心发展班级教学方案,藉以于教学现场实际教学进行行动研究,期望在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之后,学生能更进一步尊重生命。

第二节、研究目的

本研究乃是生命教育的班级方案教学实践与反思对话的循环历程。透过与同辈群体的协同合作的方式,发展生命教育的行动方案、执行行动方案,并经由对话、省思及评鉴的循环历程,发展、建立生命教育之实践知识。研究问题如下:

一、发展国民小学二年级生命教育教学方案。

二、探究生命教育方案班级教学的学生生命态度的影响。

文献探讨

本研究目的在于实践检讨并反省生命教育班级方案,在相关文献方面首先了解生命教育的定义、目的;接着探讨国民小学生命教育班级方案教学方法。

第一节、生命教育的理念与内涵

"生命教育"是什么?若无法对生命教育下一个定义,那么生命教育的范畴内涵、目的的定义与归纳上便会有极大的差异,故本节拟先定义生命教育的意义、内涵,接着进行探讨生命教育实施的目的,以为生命教育教学与实践时之依

据及参考。

一、生命教育的意义

现代儿童吸收许多似真似假的影像,对真实没有反省的能力,例如对死亡的看法轻忽浅薄;而学生自杀杀人等施暴的年龄层越来越低、心态上的不在乎,令人忧心,也显示忽略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情意教育.因此生命教育是教改不能遗漏的一环.生命教育要以启发式的教学,让孩子体会文明的内涵:能体谅别人、约束自己才是个文明人。尊重自己、同情他人、培养同理心的感受,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他了解生命的意义,蔡会体谅别人、尊重他人(曾志朗,民88)。

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天地人之间建立美好的共融共在关系(孙效智,民89)。

陈英豪(民88)在相关场合中也指出其所提倡的生命教育政策意义,在于让每个人体会到别人的生命和自己的同等重要。未来更希望因为生命教育的落实,使我们社会每一分子,都能达到怀德海所说懂得"做人"与"尊敬他人"的目标。

吴宁远(民88)生命教育不是一种知识教育,它是要我们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不是在某一阶段才存在,只要是活着便长期存在,因此生命教育是要不断的面对自己的生命,是人的生涯教育。

吴武雄(民88)认为生命教育主要在于统整过去分散在各课程中有关生命的意涵,透过教学、反思与体验,使学生学会包容、接纳、欣赏别人,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

吴琼洳(民88)生命教育的阐释为在探讨整个生命的过程,以促发个体去思考生命的本质,并实际运用于人类生活之中,以解决各种生命的课题,培养积极对生命的态度。

黎建球(民89)生命教育是一种整合性的教育,关注整个教育体系的生命力,他要求在制度上、教育历程上、教者及受教者的内涵上,都必须达到受教者对一己生命的学习,从了解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到发展生命的意义。

兹将上述归纳为生命教育的起源及生命教育的意义如下:

生命教育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它不是一种知识教育,而是透过教育历程,透过探讨的历程中让学生认识自己、实现自我;并体会到他人生命与自己的生命同等重要;促发个体思考生命的本质、探讨生命的意义及价值,培养积极面对生命的态度,建立天立人我共融共在的关系。

二、生命教育的目的

生命教育它不是一种知识教育,是全人教育的核心,那么,生命教育的目的为何呢?综合多位学者的看法如下:

台湾省教育厅(民87)在台湾省国民中学推广生命教育实施计划中,想要藉由生命教育的实施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包容、接纳、欣赏别人,建立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并把所学回馈社会,带来真正的和谐与进步。依据上述指出生命教育的目的有下列四项:

一、辅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的内涵。

二、辅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信念,进而发展潜能,实现自我。

三、增进人际关系技巧,提升对人的关怀。

四、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

陈芳玲(民87)对台湾省国民中学推广生命教育实施计划的总目标内容

进行探讨,将目标修改为:

一、辅导学生体验与建构生命的意义,进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

二、辅导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尊与自信,并学习充实生活的方式,促进潜能发展与实现。

三、辅导学生反省与确立人生观及价值观。

四、提升对人的关怀,增进学生人际互动能力。

钱永镇(民87)描述学校生命教育的四个目的在于教育学生认识生命,引导学生欣赏生命,期许学生尊重生命,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台北市教育局(民88)推广生命教育目标略述如下:

一、辅导学生能认识自己、建立自信,实现自我。

二、增进学生人际沟通技巧,加强接纳他人、与人和谐相处能力。

三、鼓励学生接触大自然体验多元生命型态。

四、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孙效智(民89)提出生命教育的目标如下:

一、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

二、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三、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

四、实践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

黄德祥(民89)生命教育主要是希望达到下列四个目的:

一、帮助学生主动去认识自我,建立自尊与自信,进而实现自我。

二、培养社会能力,提升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三、认识生存环境,了解人与环境共融共存的关系。

四、协助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

黄义良(民89)国小生命教育目的,基本上能让学童认识真实的自我,珍惜自己的生命,能尊重他人的生命,进一步尊重周遭生物的生命。

教育部(民90)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中指出,希望透过全国性校园生命教育之推动,落实全人教育与终身学习社会的教育远景。具体目标如下:

一、鼓励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目的与理想

二、落实"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的教育目标

三、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的能力

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道德伦理

五、提升学生情绪智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六、开展多元学习环境,协助学生发展各种智能与潜能

综合上述可归纳生命教育除涵盖生的教育之外,同时也涵盖死之教育,其内涵概括了自己、他人、环境、自然与宇宙五大范畴。可归纳生命教育目的为下列诸端:

一、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珍惜生命,进而实现自我。

二、人际和谐相处,提升对人的关怀

三、认识生命多元型态,了解人与环境共融关系

四、协助学生探索生命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终极关怀。

第二节国民小学生命教育教学法

生命教育有哪些教学方式呢?分析各学者对生命教育教学法的见解如下:林思伶(民87)认为生命教育的教学法,可以使用团体讨论与录像带教学。

钱永镇、冯珍芝(民87)则提出晓明女中实施多年的方法:

一、实践教学法

在我们的教育哲学里,都希望学生能知行合一,目前"知"的部份,教师都很重视,"行"部份很少教。因此强调"实践"的教学是"知"的延伸,希望学生"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希望学生先去实践自己要说的话,做到以后再说出来。这就是实践教学法的目标。杜威博士特别强调:"从做中学」,实践教学法的教育精神就在这里。

二、思考教学法

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可以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以作为定、判断的依据。思考法中的推理思考能协助学生分析问题,批判思考用来反省问题,创造思考用解决问题。

三、反省教学法

期望学生能择善固执,需要帮助学生养成每天反省的习惯。反省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才会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就是道德坚持。同时也明白我可以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知道选择权在自己,而不是环境或他人做我的主人。反省自己的行为、情绪、价值观和自由度,学生才能够有强的意志力坚持行善。

四、体验教学法

没有经验的认知,可能只是脑海中的概念,有时不能成为行为的动力。我们如何设计让学生看到、听到、摸到、甚至饿到,身体有感受,掉下眼泪的体验活动,才能松动学生的心,激励学生改变。

黄德祥(民89)认为生命教育并不是固定学科,而是属于随机的、科际整合的,应采单一主题深入教学或多主题普遍化的方式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时老师应掌握"随机教学"的契机;藉由游戏、体验活动、影片欣赏、角色扮演、参观等活动,也可以运用电视、计算机、演示文稿、幻灯等活动交互进行教学。

另外也可运用童书为媒材进行生命教育教学(张湘君、葛琦霞,民89)。刘明松(民86)综合多位学者看法,认为生死教育实施方式有下列几种:讲授法、欣赏讨论法、随机教学法、仿真法、阅读指导法、亲身体验法、活动教学法、作业/自我教学法。

综合上述,兹将生命教育教学整理如下:

一、生命教育教学时机:随机式的融入式教学。

二、生命教育教学资源:教学时可以运用电视、计算机、演示文稿、幻灯及童书为媒材。

三、生命教育教学法

适宜实施生命教育的教学法:思考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反省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价值教学法、团体讨论、有录像带教学、游戏、角色扮演、参观等活动、讲授法、欣赏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及作业/自我教学法等方法。

第三章研究方法

本章第一节研究流程;第二节阐明研究参与人员;第三节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一节、研究流程

本研究历程是"观察à规划à行动à反省"的循环历程,整个研究历程乃发现问题、共同拟定行动方案、执行行动方案、评鉴修正行动方案的循环模式,在行动历程中搜集资料,并进一步分析资料,最后提出报告,在研究流程中,因应研究需要随时进出文献中,兹将研究流程图示如下:

第二节研究现场与参与人员

一、研究现场:二年级微笑里

二年级微笑里,共有学生33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6人,我们将邀请他们参与这个属于我们的生命故事,他们将是这个生命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二、研究伙伴

本研究协同研究社群包括:参与的学生、同辈群体研究者、批判朋友、检验团体及研究督导。督导为本研究指导教授,其余为本校师生。

同辈群体研究社群由六人组成,其中,郭老师担任艺术人文领域教学,于教学工作积极认真,对于美劳教学具创见。陈老师甫从新竹师院幼教系毕业,对教育工作热忱有信心,对助益教学及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永远不落人后。张老师、郑老师及梅老师与何老师为同学年教师,六个人一起投入研究工作成为同辈群体研究社群,将针对教学现场有关生命教育的问题,拟定行动方案,同辈群体研究社群所有成员,参与整个研究历程的观察、纪录、讨论与批判、对话省思与回馈。

第三节资料搜集与分析

一、资料搜集

本研究所采取的资料搜集方式,包括参与观察、文件分析等方式。以下分别说明之。

(一)、参与观察

本研究中,研究者实地参与观察,并向研究团体表明身分,是学者Raymond Gold所谓的"参与者一如观察者(participant-as-observer)」。

本研究的参与观察乃指生命教育课程实施之阶段的观察,此期间研究者藉助录像、录音,来保留研究者课程实施的情形;记录时并辅以教师的省思札记,使教学现场发生的事件得以更具意义的重现。

(二)、文件资料

1、研究社群对话记录

包括与同辈群体研究者、批判朋友、督导对话的记录:

同辈群体研究对话时间安排:原则上每两周一次,周三或四下午为讨论对话时间,若必要时可以增加周五或周一的讨论时间。

批判性朋友:方案执行前中后各一次参与讨论,若时间无法配合,则每二周一次。

2、学生文件资料:参与研究学生的学习单、日记、家庭联络簿等等。

3、省思札记:包括同辈群体研究者的省思札记。

二、资料分析

研究过程中所搜集到的资料多而庞杂,而数据搜集与分析并分截然划分的线性进行,而是交互进行的工作,在资料搜集完毕之后随即进行资料分析工作,而分析的同时随即又进行着另一笔资料的搜集。整理时先将数据编码,分析时运用三角测量法,适切的整理与分析,期望能确切得到真正的结果,做出最为正确的诠释。

(一)、数据的编码

研究者先将现场搜集到的资料,作初步的组织与编码,其编码方式如下:

表1--1 资料编码方式

911210陈老师教室观察陈老师老师在91年12月10日的教室观察纪录。

911210温老师省思札记温老师老师91年12月10日省思札记。

911210钧智学习单91年12月10日钧智的学习单资料

911210钧智上课记录钧智在91年12月10日上课时的发言

911210钧智问卷钧智在91年12月10日之问卷资料

911210钧智妈妈钧智妈妈在91年12月10日文件资料

911210陈老师会议记录陈老师老师91年12月10同事会议的发言

911210陈老师聊天记录与陈老师91年12月10聊天记录

(二)、资料分析

本研究进行资料分析时,主要运用三角测量法,采用多种方法、资料来源来分析解释资料,以便检核、校正分析与诠释。为使分析过程更为完整,分析资料的策略拟参照丘兆伟(民84)所建议的五项分析策略。

1、缩减与组织资料

在初步资料搜集后,对资料予以初步建文件,并反复阅读建文件资料,试图熟悉资料、理解资料,并以谨慎客观的态度加以筛选与组织,去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资料。

2、形成范畴、主概念

研究者进进出出于自我与研究资料之间,对于研究资料高度认识;之后,将相关的意义单元群聚成一范畴,并推敲所有范畴,找出主概念。

3、考验假设的适切性

根据资料的适切性、可用性,研究者试图考验分析出之主概念是否与原始资料相互呼应。

4、寻求一个变通的解释

在质的研究分析过程,是将资料不断分类、筛检、建构、再建构成各种类别的过程,以了解整体资料脉络和整体结构(黄瑞琴,民80)。不过研究者时时抱持批判谨慎的态度,试图寻找一个更为变通的解释。

5、撰写报告

报告的撰写着重于现场丰富的描述,历经一次次检核与修订,撰写成研究报告。

第四章研究历程与结果

这一章,要记录教学现场"观察/侦查→规划→行动→省思"的循环历程。行动历程分为两个循环,第一、二节先叙述第一、第二循环从发现问题、形成策略到教学实施的历程;第三节说明教学结果;第四节则反思行动历程。

第一节第一行动循环

一、发现问题

一天,钧智的妈妈来请假,说:"钧智的爷爷过世了";这么巧敏芳也请假,因为奶奶过世了。当我跟学生说明这两位小朋友请假原因时,惠玲大声叫:"啊!死哦!好恐怖哦!」技安也说:"我不喜欢听到死这件事,因为不管是自己或别人死都很不好!」

事情这么凑巧,淑贞的爷爷过世了,跟爷爷感情深厚的淑贞哭红了双眼来上学,不懂人情事故的小朋友还在淑贞背后嘀咕嘀咕的。我在想虽然亲人死亡对每个小朋友来说,感受并不是那相同,但对微笑里的小朋友而言,带领学生认识生命生、老、病、死的历程,探讨生命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形成策略----精采过一生

班上多数的学生曾有过宠物死亡或失去心爱玩偶的经验,学生多数表达失去宠物非常的难过;而本学期钧智爷爷过世后,幼小的心灵虽然知道"死了"这一件事,但家人处理的过程却未让孩子完全明了"人终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尽头,尤其有些疾病是会威胁生命的。"敏芳则表示了奶奶离开了他们,他会觉得很孤单,而"死"就是很孤单。

针对上列的问题,参考Kane(1979)的说法:7-9岁的学童认为死亡是具体化的、无机能性的,对于死亡开始有现实感和逻辑想法,一般儿童八岁以上死亡概念趋于成熟;而九年一贯课程纲要内"从观察与分享对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及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我想透过教学的历程,让学生认知死亡具有的无机能性、不可逆的概念,察觉生、老、病、死是生命必经的历程。

从哪里切入死亡话题比较不会引起学生的排斥呢?教学群一起讨论《精采过一生》《獾的礼物》《爷爷有没有穿西装》用哪一本绘本来教学比较恰当。郑老师认为《爷爷有没有穿西装?》谈的是丧礼,而小朋友并不是每一位都有参加丧礼的经验,纵使参加了感受都不是很强烈,因此是不是较不适宜,而另外两本应该都可以试一试(911225聊天纪录)。

综合上述观点,设计教学方案《精采过一生》,包括活动一:生命变变变,活动二:精采过一生绘本导读,接着透过角色扮演的过程深化学生对生死历程的认知,最后安排种豆子、访问长辈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感觉,珍惜活着的当下、并学会关怀同学、家人。(附录一)

三、教学实施

《精采过一生》教学方案于九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共分三节课120分钟实施。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子活动,活动一:生命变变变、活动二:精采过一生、活动三:演一演戏及体验活动:豆豆成长写真。

至于精采过一生的教学历程如何呢?首先以青蛙、蝴蝶的一生有什么样的变化揭开序幕,察觉青蛙、蝴蝶一生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历程。

接着导读精采过一生一书,书中的班尼和伊娃逗趣的对话,点出人的一生跟其它生物一样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历程。看完这本书问小朋友"想象当你老的时候,若你的孙子问你有关死亡的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小朋友回答:等你老了你就知道了、不要再问了、等你大一点我再告诉你,这些答案似曾相识,因为我们可能都听长辈说过。

导读完毕,接着是角色扮演的活动,我们将书中的情节分成六个阶段,再分与六组来表演,在表演活动中很讶异的是,书中根本没有打人骂人的情节,可是看到小朋友花很多时间表演打人、骂人的情节。(911224上课纪录)

最后安排了"种豆子"的体验活动。希望透过长期的种植活动,体验生命生老病死的历程。

第二节第二行动循环

教师实践案例自我反思与总结

一: 本学期,我在研修中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从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加强学习,夯实业务能力 只有学习,才能不断进步和成长,让学习成为提高自己的渠道,让学习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1.自主学习:为了让自己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进行了学习。并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 2、勤思考,多动笔 每天坚持写教学心得:可以是备课心得,也可以是教学体会,可以写课堂教学方法实施体会,也可以反思上节课存在的问题,然后找出好的方法解决它。善于积累总结教育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从这些事情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好的做法积累经验,对于不好的做法及时及时改正。以此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学常规与教学科研一起发展,往科研型教师方向发展。 1、观摩研讨:以语文、数学组为单位,定期参加教学观摩并上好公开课。同时围绕一定的主题,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思”等一系列的校本研修活动。加强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能力,一学年开设1堂研究课。本学期上了一节关于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市级公开课《从现在开始》,受到了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 2、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积极订阅对教育教学有帮助的刊物,学习其中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在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愉悦学习的好的教学模式,向其他的老师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我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学期我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从小事中总结大道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 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 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

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

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 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的案例 一、文献探讨 [强迫症定义] 强迫性神经症(简称强迫症)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这种症状出于病人内心的,但不被体验和自愿产生,是病人不愿意想的。明知是不合理的,但不能摆脱,使病人感到痛苦,与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 [强迫症状] 强迫思维,强迫意向,强迫行为等,有的与精神因素有联系,内容不荒诞离奇,病人自知力存在,无其他精神病和明显精神衰弱性格特征。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内心都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一方面,他们明知这些动作和观念毫无意义,不必要,想努力加以控制,但又无法消除这些行为,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紧张和不安。许多患者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等神经衰弱的症状,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强迫症患者一般都胆小,敏感,害羞,做事情怕难为情。常因此不能显示他们的口才和表演才能。这种难以控制的心理矛盾常使患者坐立不安、易激怒、紧张、虚弱、疲乏。 二、研究设计 [研究框架] 问题描述——→问题分析——→实情探究——→拟定策略 ——→运用实践——→评估效果——→纠正改善——→期待解决 [个案描述] 1.基本资料 姓名:萧何(化名) 性别:女 年龄:17岁 家中成员:3人父亲、母亲、萧何 2.成长经历 萧何在家中是独生女,父母对她宠爱有加,但是也正因为就这一个女儿,因此父母对她的期望也很高。上幼儿园期间,年年是“好孩子”;上小学和初中期间,年年是“三好生”,初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点班”。 在高一第二学期之前,似乎一切都很正常。 [研究地点]

萧何就读的重点班有52位同学,是该所学校的一个特色班。它由年级的前54名同学所组成的,这是一个班风踏实的集体,也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集体。就周记的情况来看,除了萧何一人受强迫干扰,其他各个都正常地运转着。对第一个矛盾,我们打算把重点放在教室,通过对她的观察、对周记的再了解、动用集体教师的智慧,来对她进行引导,尽可能地消除她的强迫感;对第二个矛盾,我们认为这是无中生有,或者说是数学课情况的延续,它应该是由第一个矛盾决定的,我们决定用意志去塑造她。 三、行动研究历程 日期:2004年5月7日(一) 背景简述:高一重点班学生萧何,刚踏入高中时,成绩优秀(除了数学稍稍有些逊色)。然而,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迫使这位本该充满朝气的女生显示出了从未有过的疲乏,在她的周记中,赫然写着:“各位老师,帮帮我,上数学课时,我总是在重复中煎熬,下课后,我总在弥补我的浪费,我快要被这种状况吞没了。” 场景描述:(在周记中,她反应的是数学课,因此,我们决定把研究的时间就安排在数学课上,而听课时我们就坐在教室的前面,而萧何的位子就在第三张)第一次关注到萧何,发现她确实在这样的班级中格格不入。整个一堂数学课,其他人都聚精会神地随着教师的步伐在前进,且一脸的自信,包括做练习题都是如此;而她,时而紧锁双眉若有所思,时而看看同桌,时而低头疾书与他人无关,时而盯着黑板的某一处神情沮丧,似乎整个人就处于浮躁状态。 实情简析:课下面谈后,得知:数学课上,本来是萧何的思路跟着老师在走,突然之间,发现旁边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于是有个念头在想,自己第一题可能没有弄懂,虽然她明白,她完全弄懂了,但是有了这个念头以后,她根本无心去听下个题目,又知道时间的宝贵,但是为了证明什么,她却拿起笔把第一题在纸上写了一遍,这才了事。但又错过了后几题的听讲,结果,一堂课下来,丢失了好几个题目的听讲时间。而数学课一下课,她说自己肯定不会出教室,因为要补那不懂的题目,很多时候,课间十分钟是不够的,常常会影响下一堂课。 处理方式:了解、安慰并告诉她,不要再在课间的时候去做数学题目,我们会联系数学老师,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另外几个题目。 处理结果:虽然利用中午的时间为她讲解题目,是弥补了她上课时的漏洞,但是下一堂数学课呢,难道经常这样上课听不完整,下课再来补吗?我们感到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日期:2004年5月14日(二) 背景简述:一个星期内,据数学教师称,有五个中午自习的时间,萧何都在办公室问问题,而且比上个星期的问题还要多,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在萧何的周记本上有这样几句话:“现在的我,比起上个星期,要有负罪感。因为现在课上,我经常跟着强迫走,而且还走得心安理得,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普通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以前,一提起“课题研究”,很多教师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事情,我们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没办法做,似乎研究是十分高深的事情,自己无法涉猎。这两年,随着我校课题研究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现在有很多教师已经不满足参与,而是希望能独立承担课题研究,但又不知道怎样入手。介于这种认识,现在结合我校教育科研的实际状况和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实际水平,我从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教师怎样进行研究以及课题研究的基本阶段三个方面为老师们进行《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校本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切实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水平,从而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一、教师为什么要做研究 1、新课程的需要 新课程呼唤小学教师要专业化发展,教师职业和医生、律师一样已经成为一种专业,那就要求我们教师变“教书匠”为“研究型”的教师,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的教科研素养,“教科研素养”是一个教师成熟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2、教师自身的需要 创名牌学校必须开展教育科研,同样,要想成为优秀教师必须投身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依靠教育科研;要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还得依靠教育科研。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使越来越多的老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

仅是承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的角色,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自身也需要不断的成长和发展。 首先,教师通过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反思和能力,了解自己行为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只有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行为进行研究,才能够了解自己在课堂上做了什么,这些行为有什么意义,反映了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同理,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探询,才有可能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这种学习对他们的学习有什么作用。 其次,教师参与研究有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由于了解了自己的教学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教师才有可能了解自己的不足,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改进措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可喜的是近几年来我们的向校长已经为大家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不难看出,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中,教师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逐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发展。 二、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一)正确把握教育科研在学校的定位 1、学校是以“应用型”研究为主,重在实践,重在改造本校的教育现实,主要任务就是研究本校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教师典型案例

记双师型教师发展之路 浙江电子工程学校夏林华作为一名新教师,2013年3月至8月我荣幸地接受了学校的安排,参加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完成了全部企业实践内容,并获得了结业证书。此次培训活动对我个人的影响极其深远。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课堂教学培训,第二阶段为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的观摩实习,第三阶段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车间实践生产,三个阶段的实习任务既有挑战性又富有实战性,使我能够从中寓学于乐,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能够到一家极具发展潜力的机械加工公司观摩实践操作令我感到非常兴奋,也因此特别珍惜这次实践学习的机会。 根据所报的专业不同,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把我们这批学员分在了几个部门分开观摩,我有幸的被分到了汽轮生产的第一线,进车间的第一天,在企业领导的介绍下,我们大概了解了汽轮公司的生产流程,产品以及一些特别的生产工艺。对公司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我也见到了这一个多月来一直要相处的周林杰师傅,从他那大概的了解了本岗位的生产步骤,特点以及其重要性,同时我也向他介绍了我们学校车间实训的一些情况。我对这位师傅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也能够看出他在本岗位高超的工艺技能,由衷的感到钦佩。 在实践期间,我始终保持积极主动、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虚心接受指导教师叶俊老师的指导和要求;努力完成指导师傅周林杰师傅分配的各项任务;自觉遵守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发挥我作为一名党员教师的带头作用,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企业实践和培训。 六个月的企业实践,从无知到认知,再到深入的了解,我收获了很多课堂和书本上无法了解的知识。我有成功的喜悦,但也有感受知识不全面的深思,总结所学所得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贵在坚持 不管到哪家公司,一开始都不会立刻给我们工作,一般都是先让我们熟悉,时间短的要几天,时间长的要几周,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会觉得很无聊,没事可做,便产生离开的想法,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坚持,轻易放弃只会让自己后悔。同样,我们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工作也是一样,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学生一样要坚持。耐得寂寞才能成功。例如,在参观阶段,电解和维修和我们所学的无关,但是我还是深入的了解这些知识,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二、多听、多看、多想、多做、多问、少说。 我到公司实践以后,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工作,关键是看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知识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刚开始并不会,可通过工作过程中多看别人怎样做,多听别人怎样说,多想自己应该怎样做,然后自己亲自动手多去做,终于在短短的几天里对工作有了一个较系统的认识,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关的工作了,光用嘴巴说是不行的。就像拆装轴承主轴一样,我就是多问、多看、多想、多做才比较快的掌握了这项操作的。所以,今后,不管干什么都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要有足够强的动手能力 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技术熟练的工人。实践期间,我发现了自己许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教育行动研究案例> 炎热的下午,我一进教室看见一群熟中的孩子,在冷气舒服的安抚中,个个呈现出满足陶醉于睡梦中的样子,看见他们睡的如此的甜美,我于心不忍叫起他们,心中充满了强烈的罪恶感,但基于身为一位教师的使命,我不得如此。孩子们在我使劲的声嘶力吼中缓缓的醒来,不耐烦的打开书本,少数一两位还趴在桌上发呆。整堂课下来,我知道除了前面几位同学外,我想大部份的同学是不清楚我在作什么的? 除了上课,我还不断的从事于调节的工作,因为我不能一次让太多的同学同时出教室去上厕所,一方面是他们在走廊谈笑的声音太大影响到别班同学的上课;另一方面是有人会躲在厕所内抽烟,所以我只好每次让两位同学离开而且限定他们回来的时间。以致于整堂课上下来,我不断的被打断我的课程,甚至于让我误以为我在这堂课主要的任务是负责安排他们上洗手间的时间而不是教学。 我原本在这堂课中打算在课程中带入有关[生命教育]的部份话题,除了一方面可以让我的课程能够把现代与古代拉近以外,也试着让孩子们了解如果我是李商隐那么在那样的时空背景里我会怎么作?比他作的更好还是比他作的更烂?结果整堂课上下来,我只上完国学常识的部份,要提醒同学缴交的作业也没公布。虽然回想一下整堂课上课的情形尚属良好,因为至少该上的课程进度有上完,但如果在课堂上我只能照本宣科那只不过沦为一位[经师]罢了!我想我对自己的角色绝不只定为在此!但因为我必须分心掌控他们离开教室及回来的时间,导致我没办法把事先准备好合适在此融入的有关[生命教育]课程都给错过了,下回又不知道何时才有适当的时机与孩子们作分享了。 假如我重新回顾那一堂课的情形,我想大部份的同学应该都不清楚我在说什么罢?除了为了一开始唤醒他们提振士气所说的几则小笑话,我不知道他们到底学到了多少? 令我不尽怀疑毕业之后到底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一课?在这一节课里除了学会古诗,孩子们是不是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该知道呢?人类之所以异于万物,乃在于经验的累积,所以我相信除了课本以外,一定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带给他们,否则教学沦为死知识的传授,那上课又有何用?

教师如何做课题

《教师如何做课题》感悟 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为了弥补自己在课题研究方面理论知识的匮乏,为了改变自己对课题研究的畏惧心理,我认真阅读了李冲峰教授的《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觉得豁然开朗。 《教师如何做课题》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李冲峰教授编著,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撰写结题报告、如何推广课题成果等方面入手,条分缕析地做出实战指导与疑难解析。力图帮助因为教学工作繁忙,面对课题不知如何入手的教师理清思路,顺利走上课题研究之路。 在这九个步骤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也是最能体现教师研究能力的,是如何恰当选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和如何撰写结题报告这三个环节。 一、如何恰当选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选题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选题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选题的立论要充分、合理。研究者要在全面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所选的课题要以事实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没有科学理论为基础的课题盲目性很大,研究成果也经不起推敲。 (2)价值性原则:理论价值(学术价值):是指课题对检验、修正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3)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和外延,并且表述准确。研究者要将所研究的课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选定的课题要具体,不能过于笼统,不着边际。要小题大做。尤其是中小学的一线教师更应该选定明确而具体的课题,避免课题过大难以驾驭,无法达到教育研究应有的深度。 (4)创新性原则:好的课题应该具有独创性,选定的课题是前人没有解决的,或是未被完全解决的,也可以是从一个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对一些问题的定论。研究者要清楚一个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水平和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研究的切入点,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加以创新。 (5)前瞻性原则:有创见、有新意,属科研前沿、学术空白。所选课题及研究成果能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服务。 (6)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要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研究者的知识、能力、经验、专长、所掌握的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时间、经费、设备、技术支持等主客观条件都是选择课题时要考虑的因素。 (7)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的国培学习,不论是教育教学理论或业务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回顾十几年 的教学工作,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只觉得自己做的问心无愧。 在教育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需要付出大量的 精力和情感。热爱学生,致力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树立他们的自尊心 和自信心,以“爱”为核心,无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我都细心关爱,倍加呵护, 从欣赏开始,从称赞入手,欣赏、称赞学生的每一个细微处,激发他们高尚的动机,而 且自身对知识充满热忱,不断求新成长。当今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一、能科学地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 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 二、熟练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积极参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 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积极参加镇级 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操作大赛及课件制作比赛均获一等奖。 三、有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在耕耘 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以通过抽象 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为目的,善于启发,分析细腻层次分明,注 重解题思路的传授和解题技巧的总结。 四、有爱心。我始终认为: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 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 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 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足以对学生的整个人起真实的影响”。 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 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个极端的教育口号像枷 锁一样天天束缚着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怀疑自己的教育教学 能力,我真的就认为我就是那个不会教的教师,否则为什么会有部分学生不会学习呢。后 来通过学习相关理论及多方面的实践探索请教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宣传鼓 励口号,而绝不是评价教师工作的客观标准。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完)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宦家峪学校张世锋 一、任教学科:数学 二、研究课题: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个人子课题:优化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四、指导思想: 新学期伊始,在学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针的指导下,结合上学期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的实际出发,结合个人课题的自身特点,进一步进行课题研究。在上学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如:自主学习、开设研究课、成果展示等,从各个方面增强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增加教学实践次数。 五、阶段性目标: 1. 树立起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自主学习,探究的技能的养成。 2.构建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目标,形成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3.小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的意识得到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学习的习惯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得到培养。 六、操作措施 1、端正思想,统一认识。组织课题组及全体老师认真学习现代教学

理论,认真学习《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以及《泰山教育》等各种优秀期刊杂志,互相探讨,共同提高,写好学习心得,并使之服务于实践。 2、充分挖掘教材的实践活动因素,数学本身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运用数学教材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运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3、对现有教材可作适当改组,创造地运用教材,尽量增加计量、统计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解现实生活的工具。 4、贯彻自主探究学习观点,搞好课堂教学。首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留有探索与思考的余地,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 5、注重学具的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小学生具有爱玩、爱动的思维特点,创设合理的适时的动手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七、具体要求: 1. 积极参与课题组开展的教研活动。 2. 注意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总结得失,以便以后总结。 3. 加强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内容提要: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路。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也是教师踏上“幸福的研究路”的必经之路。教师要关注自身实践中有意义的事件和日常工作中有价值的困惑,在看似无问题的“教学惯性”中发现问题,在问题成堆时聚焦某一个问题,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热情,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人格,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提升自身的生命价值,实现自己的幸福理想。这是教师科研的真正境界。 下面从选题、开题、结题三个环节谈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如何选题 选题,是课题探究的第一步。选题水平是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选题过程本身也是中小学教师提高科研能力、走向专业化的重要一环。中小学教师要有效地开展科研,必须首先学会如何选题。 (一)选题原则 1.价值性原则 选题的价值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要具备一定评定标准的理论学术价值或实践应用价值。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目的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探索活动,这就要求作为科研起点的选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利于验证、批判和发展教育理论,完善教育科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必须符合教育实践应用的需要,利于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科学性原则 选题的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理论及规律,必须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根据。一方面,中小学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直接选定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丰富、可靠的事实依据和很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选题的指导思想必须是正确的、科学的,要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作支撑,否则将经不起推敲,徒有立论,而毫无意义可言。 3.创新性原则 选题的创新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具有新意,有独创性和突破性,也就是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是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它是新颖的。 4.可行性原则 选题的可行性原则,是指所选研究课题必须具备保证其正常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的现实条件。要充分考虑到整个科研过程的各种必要条件,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主观方面的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理论修养、研究能力、科研品格、兴趣爱好等;客观方面的条件主要包括保证课题顺利开展的资料、设备、时问、人员、经费和必要的行政支持与研究时机等。 (二)选题路径 1.从教育实践中选题。教育实践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源泉。中小学教师天天

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教师专业成长案例 ——学习实践反思 马成彪在教学生涯中,本人把教师当作职业、当作事业、当作艺术,自我提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在课程教材改革、课堂教学探索、课程资源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教研专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丰厚积淀——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培训是我成长的催化剂。学校充分利用身边的优秀资源,通过“传、帮、带”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我将在培训中放飞我的希望,实现作“科研型”教师的梦想。学校为我的成长创设了许多优越的学习环境,每一次培训学习是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机遇,学校围绕课程改革,采用专家讲座、合作研讨、案例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等专题培训模式,培养骨干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意识、课题意识,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和研究成果。 科学的教育理论像指路明灯,引导我的发展方向,审视自己的教育实践。目前我的理论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读书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政治学习活动。二是认真学习远程教育,,我每一次听专家报告,都会浮想联翩,脑子当中产生许多美妙的想法,我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专家的理论相比较,常常能引起思想的共鸣。 学校把经验的习得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中,利用多种平台(主题教导会、示范课、研讨课等),通过言语交流、文本再现、视频回放等方式

亮相教师、学生经验,引导教师从听其他教师的经验中体认自身的经验,从讲自己的经验中丰富自身的经验,从行动实践中生成自身的经验,从思考与自评中感悟自身的经验。通过经验的捕捉、追问和访谈,促进教师、学生对经验的体认、归纳、提炼和表达,使经验有骨有肉、轮廓分明。使经验从封闭、独立的个体感知和占有走向开放,使经验由自然的淡忘、散失转向有意识的收藏。可以说,学校的很多教师的经验都是在这种习得中产生的。事实上,以自身的体验看他人的教学,才能真正地做到旁观者清。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同时是在激活自身的经验。尽管这种经验有着差异,但正因为差异才显示个性,才形成多种经验互生共长的自然生态。所以,捕捉他人经验的影子是一个双赢的过程。 二、实践探索——从不断的思考中蕴育精彩 在专业生活中,课堂便是其展示知识能力、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基本场所,当在课堂上教师能力发挥到了较高的效度时,便较好地实现了其专业水平在课堂中的价值。课堂是检验教师知识、能力水平的最好平台,也是见证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最佳视点,许多优秀教师正是立足于课堂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反思总结,进而获得厚实的教学功底,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独具特点的教育个性、教学风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张扬,课堂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能成就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是我最为倾力的领域,我结合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深入探讨优质高效生物课堂的营造,研究范围涉及动机激发、情境设置、师生关系、教学策略、内容选择与处理、学法指导、学生思维培养、教学生活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教学艺术、知识迁移等诸多方面。学校教育科研全面关注、认可与欣赏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课堂诊断是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克服不良思维定势或思维从众的现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小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课题就是我们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小课题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为课题,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能在短期内取得成果的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是教师的必备素质,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课题研究一般有以下四个步骤。 1、选定课题 选定题目是课题研究的关键。题目决定了研究的深度、广度、意义、内容和过程。选题不可盲目草率。一般的思路是发现问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确定课题。选题存在一定误区:越时髦越好;越热门越好;越大越好。其实,时髦的、热门的、大的不一定是对的、好的。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是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大做。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途径: (1)从教育教学的问题及困惑中选题 小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天天置身于教育现场,这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比如: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怎样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率;如何让课堂教学既开放又有序;如何对待学生间的差异等。教师可以从自己感到不很满意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去选题,长期积累,挖掘出值得研究的问题来建立自己的“问题库”。 面对诸多的实际问题时,教师究竟该选哪一个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 这要从值得研究的问题的价值和紧迫性方面考虑。当问题成为困难时,教师需要分析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原因是什么。继而查阅资料、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教师关注、追踪、分析某个教学问题,这个问题就可以成为课题。如部分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主要表现在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解决的办法是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由此,可以形成一个课题:促成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策略研究。 (2)在切磋交流中发现课题 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是小课题的来源之一。交流可以开阔视野,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教育教学情况,这样,教师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可能会被激发出来,逐步形成小课题。 (3)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出课题 在阅读学习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对自己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或经验进行解读和分析,使有价值的问题或经验在联系、解读中逐渐清晰起来。 (4)从学生的反应中寻觅课题 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反应,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与学生交流,更好地发现学生现实的需要,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挖掘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但有研究价值的小课题。 (5)从已有成果的应用研究中归纳课题 研究的取向主要是将他人研究的成果应用于自身的教育实践。这类课题由于是学习他人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诊断及其策略doc

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新课程背景下城乡结合初中数学学困生 的诊断及其策略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第三中学潘小柳 【摘要】城乡结合地区的初中数学教学,因其周边环境、家庭、学校等的特殊性,给教学增加了难度。如果我们课堂教学上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考虑个别差异,降低难度,铺设桥梁,注意分层明确学困生数学学习成绩所达到的合格层次,注意学校、家庭、社会这几方面的结合,就能帮助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新课程城乡结合数学教学学习环境学困生的方法学困生法策略 一、发现问题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都阐明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而数学学困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由于学科的基础与工具性,将直接影响到对他们的后继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与成才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学科教学的平衡性与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可见,研究数学学困生问题,成为当前教育常抓不懈的大课题。 我们学校地处佛山市区和郊区的“城乡结合部”,距广州市区仅6公里,可以说是南海区行政规划中的“副中心”,经济较发达,是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学校里来自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比较多,正是因为周边环境的特殊性,有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出现掉队现象,慢慢地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也较差,给数学教学增加了难度。从人员组成来看,大都是一些农村人口、外来务工民工、小商贩等,他们大都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低下,综合素质更为低下,而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受到城镇文化长期熏陶,通常较有灵气,活泼好动,信息来源广,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由于所处的社区复杂,影响、干扰源多且强度大,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加上家长忙于生计疏于管理,缺乏应有的教育知识,不能准确把握孩子心理的细微变化,容易造成教育失当,使孩子形成许多学习上的坏习惯,自然而然地成了学困生,这对孩子的数学教育非常不利。 初中数学学习难度加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小学教师的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书文档3篇

小学教师的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书文档3篇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personal project research plan document

小学教师的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书文档3 篇 小泰温馨提示: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 制定工作计划,有了工作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大家协调行动,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档根据工作计 划的书写内容要求,带有规划性、设想性、计划性、方案和安排的特 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 可随意修改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 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一)文档 2、篇章2: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二)文档 3、篇章3: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三)文档 教师进行个人课题研究是通过研究,探索适于培养和提 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研究、学习、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也 在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已得到不断的发展,成为终身学习型的教师。下面是小泰整理的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章1:小学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一)文档

一、研究的课题:《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二、研究目的:通过参与课题研讨课活动、撰写论文、教学设计、研究心得等多种方式,探索出相关诵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使学生在良好的诵读中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并使自己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迅速成长。 1、转变观念,认真系统地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诵读教学的有关理论。认真地学习一些相关的专著和他人的经验性文章,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转变陈旧的观念。 2、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认真学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学习国内外诵读教学方面先进文章,尽可能多地与同行们交流探讨。 3、联系实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进行踏实细致地调查分析。 4、实事求是,注重课题研究过程,在课题组研究计划安排下,每学期上好课题研讨课、“一人一节课”,与全组成员一起探讨成败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体工作安排计划: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教育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而作为学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课题研究,它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小学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从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 一、从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思考课题研究的意义——寻找教育科研的“根基”。 1、课题是什么? 所谓“课题”,就是研究工作,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的研究项目,也就是研究中探究的问题。而在课题工作的展开过程中,实质上就是一个以问题为指向,不断进行研究、讨论和问题聚焦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作为小学教师,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在繁重的工作中我们拥有鲜活又宝贵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专业化的成长提供丰富的土壤,为课题研究掌握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如果从不思考、不研究的角度来说,教几十年书将是重复几十遍的事,则是做一个地地道到的“教书匠”。

二、小学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把握课题研究的“法则”。 学校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科研院所的课题研究。但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去做。从形式上说:包括课题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检测、课题结题等。 (一)选题 教育科研是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和探讨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见提出一个新颖的、有创造性的、可行性的、好的问题并形成课题,是课题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正常情况来说,课题研究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2~3年左右,投放的精力比较多,所以选择课题一定要慎重。 1.他人未曾研究过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叉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 2.虽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结论不完全或者欠妥当的问题,可以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或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比如研究的两个课题《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研究》和《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的课题《“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认为在原课题基础上从新的角度进行再研究,建立起小学数学问题开放性的课堂的教学模式,形成我校小学数学问题独特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3.注重平时积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从小处着手。要做

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总结

新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总结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月已经过去,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我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以自己的努力与勤勉践行着当初入职时的誓言,要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不辜负自己“教师”这一光荣称号。淡然面对得失,抱有一颗无私之心、奉献之心,关爱学生并与其共同成长,这是我工作中最质朴的感受。在工作中,我得到了领导与众多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使我能够把工作较好地完成,并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取得较大进步。相对于那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而言,我只是一名初出茅庐的新人,经验欠缺,业务能力不足,有很多亟需改进的地方,然而我相信只要一个人肯于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自己、总结经验并加以改正,那么他会逐渐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对于自己这一个月的实习工作,我将其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因为刚踏上教学岗位不久,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教学理念都比较缺乏,看到其他教师运用这些新的教学理念的熟练与准确,我有很大的心理压力。除了抽空找老教师交流沟通,弄清这些教育教学理论及教育理念之外,我还通过查阅资料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对于学校组织的教研会我也是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并认真记录,总结反思,因为这样自己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理念,可以无形中提升自己。当然,单纯的知识性内容是要付诸于实践的,所以我要做的不仅是在思想上提升自己,同时还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对这些教学理论与理念的解读是正确的可实践的。 除此之外,我始终在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向老教师看齐,做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我也始终牢记自己教师的身份,教师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因而必须从思想上武装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对学生有正面影响的老师,让学生受益终生。 二、教育教学方面: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

小学教师行动研究案例——问题学生行为与矫正 一、问题的发现: 夏某,男,11岁,是我校五年级某班级的一名学生。在第一周军训期间,刻苦训练,认真学习。上课、集会从不迟到、早退。但是,开学二周以后,就逐渐发现他有一些违纪现象出现。学校规定每天早上的早读,他总是不读。上课的时候总是低着头,有时就干脆趴在桌子上不听课,并伴有作业拖拉的现象。夏某为什么在入校二周的前后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二、问题的症结: 夏某原是我校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原先在四年级时,数学和英语成绩一直很差。但在五年级军训期间,感受到了教官亲切的关怀和老师的殷切希望。这一切更加坚定了要在五年级认真学习信念,以弥补以前的不足。 在入校的军训生活中,一直能坚持刻苦训练。刚开始训练两天,就觉得腿脚发软,肌肉酸痛,但他没有因此而请假,坚持在操场上训练。身体的疲劳算不了什么,心理却是很开心的。通过一周的艰苦训练,他在班级中获得了军训会操比赛的第一名。这极大地增强了夏某的自信心。他坚信:只要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周,夏某学习是很认真的,从不迟到、早退。并且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但过了两周后,就发现夏某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上课总是低着头,有时干脆就爬在桌子上听课。因为他四年级时的英语和数学成绩很差,《英语》、《数学》等课程听不懂,虽然也暗自努力过,但还是搞不懂,心理觉得很烦,所以,有时早读就不读,上课也就无精打采了。暂时也只能这样混一段时间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于是就出现了早读不读、上课不认真的情况。 三、问题的解决 转变夏某1、对策与方法夏某是因为自己以前学习成绩差,跟不上班级其他同学,觉得自己的学习生活无希望,所以产生了厌学情绪。当务之急是要帮助他排除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要多给他鼓励,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在这个方面,我们老师就需要作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帮助他树立学习目标。其次,要帮他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最后,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于夏某的疏导和教育,要循序渐进,一步步帮助他树立信

教师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1)

《小学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教师课题研究计划 青岛通济实验学校小学

子课题名称自主预习实验 教师 兰浩文 子课题提出的背景课前预习是上好课的前提,课前预习做得好可以大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然而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开始尝试着预习,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对“预习”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预习具体要做些什么,预习要达到怎样的程度都不清楚,因此预习效果不够好。 研究目标 使学生知道应该怎样预习课文,基本能确立预习目标,明确预习任务,做到自主有效的预习。 研究内容1.“读” 课前预习,要指导学生认真“读”。学生在跟读课文的过程中既初步感知了语言,训练了语感,又为有效学习新课作好铺垫。 2.“画” 在做预习指导时,一定要培养学生边读边画的好习惯。怎么画呢?一是在书上勾画。在预习新课时,学生往往会碰到一些不理解的词组或句子,让学生在预习时用“?”号在文中标出来,作好记号,以便在上课时更有针对性地听课,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二是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型。学生非常喜欢这一形式的预习,喜用各具风格的符号来

标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女孩子比较喜欢用文雅的符号,如用爱心、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自己名字的英文缩写等来做标志。有些男孩子则比较张狂,爱用手枪、剑、怪兽的头像等来做标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预习风格,在简单的预习作业中张显个性。 3.“练” 课前“练”,也是一种较好的预习方法。就内容而言,起初可以是试读单词和句子,慢慢地让学生尝试着用新的单词或句型造句,然后可以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还可以拓展到美文诵读,丰富学生的知识累积。 4.“演” 在指导研讨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围绕本课话题进行讨论。提倡求异性思考,崇尚标新立异,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研讨中得到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研究方法1、结合自己的课堂和实践,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改进。 2、多向其他教师请教,从教育书籍中寻找方法。 3、同年级老师根据学习要求和学生知识结构共同商讨制定预习作业,并经常总结、交流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