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张巧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张巧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张巧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张巧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问题分析及措施研究

张巧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类专业09级2班学号:0902010148)

邮箱:657872051@https://www.doczj.com/doc/209519867.html,

摘要: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改革日趋完善,房地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然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化起步较晚,发展不够成熟,宏观调控措施不够完善,金融环境有待改善等问题依然困扰着房地产业,特别是近来,房价持续快速上涨,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房地产市场的安全,影响到民生问题。房地产市场遵循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如果房价一直持续近几年快速上涨的势头,市场自身迟早也会调整,但房地产业上下游关联产业多,与金融密切相连,自然调整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造成经济的波动和资源的浪费,因此,实现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在短期内以抑制房价过快增长,防止泡沫进一步扩张,化解金融风险及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主,在较长时期内实现完善相关宏观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金融完善,调整房地产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良性竞争等目标。以期通过这些措施使房地产业有效克服相关挑战,从而实现新的繁荣,向社会提供有效的房地产品,更有效地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房地产业;问题;措施

一、引言

房地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发展阶段都面临着特殊的任务,也都面临着复杂的问题,而正是对房地产业发展方向的不断探索及对存在的现实问题的不断改革,才促使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壮大。

从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立足于落后的经济水平,我国房地产业采取了以计划为主的发展方式。而住房分配也以实物分配为主,1951年国家把房租支出比重确定为全部工资的7.48 %,1955年变为2.4 %,此后职工工资水平有所上升,而房租所占的比重却越来越低。这一制度在当时对于保障基本的供给与需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却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弊端。首先:居民对房产的投入水平十分低,而国家和企业却背负上沉重的负担。其次:计划的体制排除了市场机制对房产的配置作用阻碍了房地产的发展。最后:计划的配置助长了以权、私谋房之风,也不利于合理需求的满足。

基于房地产业发展的弊端与问题,立足于已有的发展条件,自1978年房地产业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根据房地产开发重要指标及重大的制度改革的线索,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复苏阶段(1978—1986),这一时期提出了住房商品化的政策,进行了补贴出售新建住房等政策,尽管总体规模较小,成效有限,但开始了计划经济模式后的复苏和探索阶段。

(二)市场化起步阶段(1987—1991),这一时期进一步深化改革,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法律上允许土地使用权的买卖,进一步推进了房地产市场化。

(三)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不少投机资本进入房地产业,房地产市场发展速度远超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从1994年开始,国家通过宏观调控使结构失衡、开发过热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纠正,

房地产业进入升温阶段,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平稳发展阶段(1998—2002),这一阶段通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开始住房分配货币化,供给和需求的两方力量推动房地产市场进入繁荣期。

(五)高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随着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投资需求增加等多种因素,巨大的房产需求被释放,房地产投资不断增加,结合到开发成本上升等原因,房价不断攀升。这一阶段是房地产市场各项矛盾突出的阶段,市场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①。

综观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为其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市场化的改革却为房地产业带来了诸多挑战,美国的次贷危机源于房地产金融的非理性发展,如何完善房地产金融、化解房市泡沫、降低金融风险成为一大课题。恩格斯曾一度预言,住宅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有效解决,而我国作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应当如何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宏观调控作为房地产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素钢(2007)要求实现“供求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②标准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的绩效作出初步评价,而这也是现阶段宏观调控不断改革的目标所在。从房地产周期理论角度来看,我国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已处于繁荣阶段,而巨大的需求与投资在打造繁荣的同时又隐藏着泡沫危机。如何找准措施着力点实现软着陆,如何打造长远的发展机制,是本文探讨的两个重要方面。

二、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房地产投资过热,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

自1999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业保持了21%的年平均增长率,整个产业的发展远远快于国民收入的增长。房地产投资常年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较大比重,近三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均以25.6%的速度增长,为GDP增速的三倍左右,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25288.84亿元,同比增长30.2%。部分地区房价的上涨已经超出普通民众所能接受的范围。联合国人民委员会与世界银行(1992)认

为,房价收入比在4~6倍之间比较符合居民承受能力,由此看来,我国城市的房价水平明显偏高。

表1-1、中国城镇住房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1997~2007)③

年份

住宅销售均价

(元/平方米)

城镇房地产投资占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的份额(%)

城镇住宅投资占

城镇房地产投资的

份额(%)

城镇房地产投资总额

(亿元)

1997 1790.00 12.74 48.43 3178.37 1998 1854.00 12.72 57.59 3614.23 1999 1857.00 13.74 64.30 4103.20 2000 1948.00 15.14 66.45 4984.10 2001 2017.00 17.05 66.47 6344.11 2002 2092.00 17.91 67.10 7790.92 2003 2197.00 18.27 66.74 10153.80

①姚玲珍.房地产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②林素钢.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几点建议 [J]. 北京: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1).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年份住宅销售均价

(元/平方米)

城镇房地产投资占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

的份额(%)

城镇住宅投资占

城镇房地产投资的

份额(%)

城镇房地产投资总额

(亿元)

2004 2608.00 18.67 67.16 13158.25 2005 2937.00 17.92 68.27 15909.25 2006 3119.00 17.66 70.22 19422.92 2007 3645.00 12.74 71.12 25288.84

表1-2、不同类型的住房平均销售价格增长率(2003-2007)

单位:%

年份

住房销售

平均价格增长率

别墅、高档公寓销售

平均价格增长率

经济适用房销售

平均价格增长率

2003 5.02 0.22 7.56

2004 18.71 34.52 7.39

2005 12.61 4.63 11.69

2006 6.20 12.87 4.47

2007 16.86 13.45 1.45

数据来源:黄石松,陈红梅.房价之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9.

我国近年来房地产投资过热及房价增长过快一方面表明房地产业大有发展契机,能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向,另一方面也表明房地产业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缺少标准化的约束,呈现出非理性的增长方式。

吴德进、李国柱(2007)认为,推动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因素分为“空间因素与时间因素”①。姚玲珍(2008)认为,推动房价上升的因素包括旺盛的市场需求与不合理的房地产供应结构。结合到当前一段时间的房市运行,房价上升的因素有:1. 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GDP的增长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我国房地产业在金融、市场、材料供应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 房地产市场供需出现矛盾,大量的住房需求刺激了供给,而投资大多集中在普通商品房,投资过热而推高房价。3. 温海珍、吕雪梦、张凌(2010)认为:“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内生性关系,相互影响的方向均是正向的”

②。土地作为稀缺资源,而地方政府采取拍卖的方式出让其使用权,在市场预期向好的时候低价被不断抬高,增加了开发成本,促使房价上升。4. 我国房地产市场基于稳定的国民经济发展及较大的市场有效需求等因素,取得了良好的市场预期,造成了各方资金的投机炒作,进一步推高了房价。

房地产品具有消费品和资本品的双重性质,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投资过热及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的出现符合着双重性质,但是寻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机制防止房地产市场大涨大跌,对房地产市场甚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民生的保障依然意义重大。

(二)房地产市场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199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加大住房信贷投入,支持住房建设与消费通知》,标志我国住房金融制度正式建立。住房金融制度的建立对于加大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发

①吴德进,李国住.房地产泡沫-理论、预警与治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②温海珍,吕雪梦,张凌.房价与地价的内生性及其互动性[J]. 北京:财贸经济,2010(2).

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房地产金融制度的完善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亦是意义重大。

徐滇庆(2006)认为“房价上涨充其量不过是肌肤之疮,而银行风险才是心头大患”①,的确,回顾日本金融危机及美国次贷危机可以发现,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之间有着较大的关联性。至2006年5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约为1.2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7.8%,商品房住宅空置面积约为6700万平方米,增幅13.4%,而空置一年以上的商品房占总空置面积比重为65.6%②,由此可见房地产市场金融依然存在较大风险。

关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之争由来已久,但任没有权威的定论,其原因不仅在于信息披露的问题更在于房地产泡沫的隐蔽性。长链条、多环节、实体层面与金融层面交织错纵,且历来房市的崩溃往往在市场一片向好之时,使得金融风险控制很有难度,因此加强管理与预警很有必要。陶海波、楚东坡(2009)认为,房地产泡沫引发金融危机的机理在于:“房地产业的高利润率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及金融的过度支持,导致资金过度涌入,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引发结构性通货膨胀;政府宏观调控滞后,金融机构收缩信贷,由此带来市场低迷,刺激了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的泡沫破灭造成金融资产质量下降,呆账坏账增加,由此对金融市场体系造成冲击”③我国房地产金融除了存在较大风险以外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从至今供给角度来看:1.房地产融资渠道单一,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占有很大比重。2.金融创新能力缺乏,金融运行效率低下,降低了服务水平与风险防范水平。3.国际热钱的聚集于炒作推高了房价也增加了金融风险。4.住房公积金制度不够完善。缴、存在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间不平衡,资金运用率低,仅为53.54%,大量资金需进一步规范其合理合法之用。

其次,从资金需求角度看:1.不合理住房需求大,占有资金量大,其中包括大量的炒作资金需求,不但占用了大量资金反而推高了房价。2.房贷资金向高收入群体、房产大企倾斜,难以满足低收入群体及中小房产开发企业的资金需求,导致正真有效需求难以启动,保障民生困难。

最后,我国房地产金融还存在:1.房地产金融资产评估体系不健全,制约了房贷质量。2.金融的政策配合度不高,使得国家宏观调控效度不够。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润滑剂”,完善的房地产金融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房地产金融的改善也将作为金融发展的长期任务。

(三)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不合理,有效供应不足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巨大的需求被释放,同时拉动房地产供给的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普遍最求高质量的房地产品,具体要求表现在房屋大小、所处地段、居住环境等方面,地方政府也渴望通过土地的拍卖获得大量的财政收入,从而普通及高档商品房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房价也不断抬高,如此扩张的结果便是增加了房屋空置率,2008年,全国商品房屋空置率上升到1.64亿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达到0.91亿平方米。

然而,我国有着特殊的国情,土地属于非再生资源,可利用土地更是有限,既要保障一定的耕地面积,而且鉴于现有的土地政策,又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房屋的需求是很困难的。况且,我国的住房需求十分多元,既包括源源不断的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又包括庞大的农民工队伍,

①徐滇庆.房价与泡沫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公报.

③陶海波,楚东坡.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J].

贵州: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2).

大量的资金用于高价商品房建设导致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不合理的供应结构,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既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民生的保障和社会的安定。

表3-1:目前城乡实际存在的住房分类①

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公共住房经济租用放

集资(合作)房

“限价”商品房商品房

普通商品房

高档商品房

体制外建房“小产权房”

(违法违规房)“城中村”农民出租房

农村农民自建房农村住房

农村合作建房

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供应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其主要变现在:

1.需求巨大,13亿人口需要解决住房问题,而有效供给有限,依然有一部分人无房可住而采取借宿、露宿的方式。

2.住房质量有待提高,城市低收入群体、外来低收入群体、非正规就业群体挤在城郊棚户区,居住环境十分恶劣。

3.“房地产市场供应的产品多不能满足趋于理性的住房选型”②。调查显示:32.6%的的人员选择多层普通住宅,选择小高层选型达25%以上,选择高层、超高层的人员不到6%。每套面积12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需求占总数的8成,选择2室及3室的占84%。而市场多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由于房价增长超出收入水平的增长,大户型成为积压的主要品种。

4.保障性住房建设矛盾重重。经济适用房存在以下问题:“低收入者”难以界定,大量非低收入者购得房产,一般城市里经济适用房价格只比普通商品房低10%上下,2005、2006年商品房开发中经济适用房仅占4.8%和

5.1%,未达国家规定的20%的标准。廉租房存在资金来源不足、保障对象不明确等问题。

我国需要大量开发优质的房地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改善居住环境,也需要大量开发保障性住房以满足中低消费群体的住房需求,大量国内外经验表明“城市住房保障计划是不可能依靠市场自发履行的”③,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住房计划,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平衡也是对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机制的一大挑战。

(四)房地产市场“有效竞争”缺乏

房地产市场具有竞争的不充分性,学界正在争论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垄断竞争”还是“寡头竞争”是,竞争的不充分性却普遍受到接受,姚玲珍(2008)认为房地产市场竞争不充分的原因包括:1.房地产产品差别比较大。2.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比较严重。3.较高的进入障碍。4.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等原因。承认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不充分性并找到其原因的目的在于:在尊重房地产市场发

①资料来源:郝益东.中国住房观察与国际比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82.

②牛凤瑞,李景国.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2009版[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③胡娟,林建勇,季雪明.借鉴国际经验、建设中国特色住房保障计划[J].福建:发展研究,2010(4).

展的客观规律及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形成“既有利于公平竞争,又能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有效竞争”格局。

房地产市场的竞争环境对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的房地产业竞争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包括:

1.房地产市场集中度低,房地产地区集中度高

据统计,1999年底,我国共有房地产企业25762家,2007年达到62518家,企业平均开发面积为4409.3平方米,仅一栋楼的水平。房市集中度低既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也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利用,阻碍了服务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国70%以上的房地产投资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50%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5个省份,房地产地区集中度相当高,促使东部地区房地产投资过热,而中西部地区却缺乏足够的建设资金,不利于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2.房地产市场品牌效益不高

按照帕累托80/20市场规律:一个成熟理性规范的产业,20%的企业将占领该产业80%的份额,形成有序竞争的局面,出城良性的循环和发展,而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远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于2004年11月发布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成果显示:“我国房地产品牌价值差异较大,行业领导品牌凸显;房地产品牌扩张日益加速,品牌发展呈多元态势;房地产的品牌影响力度不及其他行业的品牌,品牌建设和竞争意识有待加强”①

无论从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来看,还是从房地产品的需求角的来看,房地产业都将进入品牌竞争时代,只有打造优秀的品牌,才能使企业加强与消费者的联系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价值及现实的经济价值,使稀缺的土地资源、有效的资金、匮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形成整合效益。

3.我国房地产业的“垄断性市场结构”

王阿忠(2007)认为:“中国住宅用地由供给政府完全垄断,市场的进出壁垒等原因呈现寡占型市场结构”②。的确,政府完全垄断用地市场虽然有利于城市的科学规划,但也会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土地使用权的出卖来增加财政收入,而市场进出机制客观上为“地王”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增加了开发成本,也不利于一些优秀企业整合土地资源。垄断性市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有效竞争”的形成。

4.非正当竞争手段涌现

近来,小产权房不断涌现,其背后隐藏着: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土地出让不合理等问题。虽然政府多次宣布小产权房为违法违规建筑,但其消极影响依然很大,处理好小产权房的问题对打造良好竞争环境也十分重要。

(五)宏观调控的反思

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资源配置以市场配置为主并结合到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此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自我国房地产开使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后,房地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

①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

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理论与实践[R].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②王阿忠.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博弈与政府规制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矛盾,需要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措施才能实现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2004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和宏观调控跌岩起伏,形势复杂多变,问题层出不穷,而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也经历着不完善到完善、成熟到不成熟的转变,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1.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绩效考核体系及房地产各项指标体系尚需完善

完善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前提,也是宏观调控绩效考核的重要支撑,单纯的以投资金额多少、项目多少、GDP的增加多少来作为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目标及绩效考核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指标的不完善降低宏观调控的力度与效度,不利于打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房地产业相关立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近来,小产权房涌出、强制拆迁事件频发等问题既不利于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民生保障,市场呼吁更完善的法律出台以进一步市场环境。

3.“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出台,有些政策缺乏科学性与长远性”①

对政策的把握程度直接体现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宏观调控的平凡出台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造成的观望气氛影响到正常的投资与消费。缺乏科学性与长远性的政策制约了宏观调控的效果,甚至造成消极的影响。

4.保障性住房建设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的住房保障计划关系到经济、民生问题,但目前依然存在包括土地划拨难、资金来源少、认证标准不完善等矛盾,严重影响到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

5.政策的分类指导不够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地区差异十分大,政策一刀切的做法无法解决各个地区的问题,加大对不同地区的政策分类指导十分有必要。

6.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

2006年调控文件强调“优先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住房(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土地供应,其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而具体的实施效果则远远低于这一标准,造成供应结构失衡问题一直难以改善。

7.信息披露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政府在房产供应信息、土地划拨信息、政策措施透明度等方面多有不足,不利于市场供求信息的传导。

三、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建议

找到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科学模式与道路需要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回顾、对已有发展思路的研究,还需要对现有发展中突出的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改革大大加快了步伐,总体上看,“我国房改的方向是正确的,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大多数城镇居民;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②。但,问题总是随着改革、发展同步产生的,对问题的研究与反思的过程也是思路

①谢家瑾.房地产这十年,房地产风雨兼程起起伏伏至内幕[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②李剑阁.中国房改现状与前景[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创新及问题的解决过程。本文的前半部分已经系统地分析的总结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诸多问题,下面将提出具体的措施应对及发展建议。

(一)房市措施建议

1.进一步加大力度控制房价

前段时间控制房价的措施频频出台,虽然无法做到彻底根除病因,但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国部分地区房价上涨缘于供需脱节、投资炒作。已经超出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如果进一步大谈扩大消费、放宽经融则必然造成房市的非理性繁荣,从而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因此房价调整已成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

频频出台的调控措施已经造成消费者的观望情绪,进来,部分地区商品房交易量骤减,有的楼盘交易量甚至为零。虽然房市调整会产生出许多问题,如:房地产金融风险加大,房价大幅动荡,市场秩序恶化。但,长远看房市调整也会有许多益处:(1)供求调整,强制打压不合理需求,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创造条件。(2)市场调整,大量低效率的开发商被市场淘汰,为好的竞争环境的形成创造条件。(3)房价调整作为契机将进一步推动各项体制的变革。对进一步加大力度控制房价,本文作如下建议:

(1)“坚持抑制不合理需求”①

国发〔2010〕10号关于一直不合理住房需求提出2点措施,其一:“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于首套自住房贷首付比例及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和利率做了明确要求,但对于第三套及以上住房信贷,首套及二套房认定标准应加快制定。其二:“发挥税收政策对住房消费和房地产收益的调节作用”,虽然有此政策,但许多税收政策并未研究成熟,需要加快速度研究。

(2)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增加住房有效供给

吴德劲、李国柱(2007)认为,“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应当:控制非住宅和高档商品房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土地供给;增加紧凑型、小户型比例;住房建设的高、中、低档次的合理规划”②。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的前提,有效供给的增加也将对满足合理消费打击不合理消费产生有效作用。

(3)纺织国际热钱炒作

国际热钱完全以盈利为目的,在一定时期可以起到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的作用,但是大量的聚集会助推供应、增加成本、吹大泡沫,严重影响房市安全,此番防止国际热钱炒作并非完全排斥外资,而是合理控制其总量与投资结构。

2.防范金融风险,改善房市融资环境

融资环境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当然作为一把双刃剑其有利也有弊,如果运用得好便能推动投资、拉动消费、保障民生,如果发展的不得当便会引发金融危机。当前我国房市正处于改革和调整期,房地产压力不言而喻,降低并化解金融风险成为金融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任务。立足现状着眼长远,本文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①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

②吴德进,李国住.房地产泡沫-理论、预警与治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当前,我国各界对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看法不一,最主要在于房地产业各项经济指标的不完善,因此,陶海波、楚东坡(2010)年提出“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参考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房地产经济指标”①的建议,以期有效防止房市泡沫。

(2)建立多元化的房市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房地产主要的融资渠道有:企业自有资金,预收账款,银行信贷,房地产开发债券,上市融资等。银行信贷占主体,其他融资渠道由于有许多制约尚未受普遍采用,因此造成融资面窄,金融风险大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首先:“调整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②。目前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封闭式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可以改革缴存比例,提高利用率,公积金贷款与商业抵押贷款相结合的贷款模式。,改革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其次:促进专业性住房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分担商业带跨步的融资额。

最后:建立和完善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促进资金流通。

(3)“促进房地产金融创新,提高运行机制效率”③

促进房地产金融创新有助于从融资方式上加大方式支持力度,同时,建立和完善金融配套法规和增加国家对金融的支持力度。

(4)“完善房地产金融中介服务”

目前,房地产金融中介服务质量差、市场混乱,当从房地产融资评估体系,完善中介保证机构,整顿中介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强力度。

3.体制的改革

自1998年来,我国体制改革大步推进,为房地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房地产的发展为体制大改革创造了诸多条件。目前,房市问题重重,找到房市发展的体制掣肘对房地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拟提出如下建议:

(1)土地供应制度的改革

土地制度的改革应向着稳定房价、科学的城市规划、保障公共住房用地的方向推进,也要注重对开发商的综合测评,而非出价高低。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张,对农村土地的占用也会越来越多,应考虑到对耕地的保护与对农民利益的维护。

(2)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改善

政绩考核体系应不仅考虑到经济的增长,还应考虑到结构的合理、民生的保障、环境的保护,以此来监督政府完成宏观调控的目标。

4.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随着房地产市场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在扩大房地产投资开发,改善居住环境上起着越来越来

①陶海波,楚东坡.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J].

贵州: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2).

②贾康,刘军民.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经济社会转轨中“居者有其屋”的求解[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③王铁军.中国房地产融资20种模式与成功案例[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住房保障计划是不可能依靠市场自发履新的”我国房市发展还处于初期,

保障性住房还必须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也必须保“人人享有适当住房”以改

善民生。

“国际经验表明房地产离开切实有效的保障计划必然长周期地大涨大跌”,目前,我国房地产供

求结构不合理,房价上涨又进一步激化了这一矛盾,因此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我稳定

房价也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完善作如下建议:

(1)制定切实有效的保障计划

我国房市发展处于初期阶段,住房保障计划由来已久,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计划尚不够完整

缺乏科学性,在执行上力度不够计划完成情况较差。由此我国住房保障计划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

在新时期发挥更有力的作用。

(2)促进保障方式的多元化,采取更灵活的住房建设及安排

我国住房需求复杂多样,保障方式也应当多样,进一步促进保障方式的合理化,特别是促进廉

租房建设、推进“人头”到“砖头”的创新性较强的保障方式的发展。

(3)加强住房困难标准界定,完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

目前,住房困难保准的界定还存在许多问题,造成保障效果不高,覆盖面低等问题,有赖于在

标准和体制上的创新

此外,在退出机制上也因该进一步完善,住房建设是的“承租条件”及“租金补助”不仅要依

靠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还应依靠其他部门甚至司法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最后,在日常管理中,对擅自改变用途、擅自改变房屋结构、违章搭建、违章转租转接等行为

应建立有效的快捷处理机制。

(4)“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机制”①

保障性住房建设利润比较低,且回收周期比较长,因此长期由政府担负起资金来源的重任,以

至建筑总规模小,无法满足需求,财政负担也变得很重。因此需要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机制,

强化政府引导,引入市场机制,依靠群众自强的建设方式。

5.引导消费、引导舆论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马车,消费也引导着生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住房消费水平

越来越高,普遍最求高水平高质量的房屋,这固然有利于内需的扩大,但不符合我国的国情,特别

是在这一需求的预期引导下间接促成了房价的过快上涨,我国大住房消费引导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

题:

(1)引导适度消费,对大量占有公共土地资源的住房应加以更高的消费税及物业税,对过度超前消

费而又无力还款的应不予贷款。

(2)引导理性消费,,引导消费以满足个人实际需求为主,反对铺张浪费,盲目最求豪华。

目前,我国各界对房市观点不一,其中甚至隐含着政府、开发商、消费者之间的博弈。因此应

加强房市发展的舆论引导,是市场更加理性。

①方和荣.我国公共租赁房政策的实践与探索-以厦门、深圳为例[J].

北京:中国城市经济问题研究,2010(3).

6.促进房市“有效竞争”的形成

房市有效竞争的形成主要依靠于市场手段。从房地产业发展集中度的角度看,过多开发商用机市场的状况有赖于市场的调整,依靠价格、供求、竞争机制强制淘汰落后的开发商。从房地产业发展的地区集中度来看,随着东部地区的不断开发完善,其开发成本会不断上升,开发利润也会不断下降,而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环境的改善,房地产开发的价值会有所提升,成为投资的热土。从房市品牌竞争的角度看,长期的发展会提升市场的竞争意识,优秀品牌会不断出现,进而服务及管理水平会不断提高。

房市有效竞争的形成也依赖着政府的宏观调控,要求政府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土地供给制度,要求政府进一步加大力气促进中西部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竞争。

7.其他政策建议

(1)完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

近来,政府宏观调控频频出台,但效果不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没有完善的宏观调控目标体系。任木荣、苏国强(2010)把宏观调控目标分为“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现实目标、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总量目标、结构目标与质量目标”①试图为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控制构建一个框架,但宏观调控目标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适应当前的房市运行,指导当前的宏观调控措施,并着眼长远为房地产业长远发展提供指导。

(2)完善房地产业相关法律,加强执法力度

法律手段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近来房地产业相关法律不断完善,但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房市各项纠纷影响大、形势复杂、牵扯面广,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加以解决,规范经济主体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3)宏观调控措施注重把握关键,照顾全局

宏观调控没有把握关键将会造成房市运行的混乱,影响到正常的投资与消费,现阶段房市发展的关键在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除了把握关键还应该照顾全局,对完善法律、完善金融等方面也应进一步加强。

(4)宏观调控措施既要统一指挥又要分类指导

目前,我国政策的出台做到了统一指挥,在分类指导上做得也不够,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做出分类指导对房地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5)加强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与执行力

许多宏观调控出台以后,拿到地方的执行程度十分有限,其中原因既包括措施本身缺乏科学性与可行性没有考虑到地方的特殊性,也包括地方政府不重视对政策的贯彻执行,应当在考核制与问责制上多下功夫。

(6)强制信息披露刻不容缓

信息的不对称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垄断,垄断又将产生不合理的供给、需求与价格,应该强制信息披露以稳定市场。

①任木荣,苏国强.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研究[J].吉林:经济纵横,2010(4)

(二)我国房地产业发展长期构想

回顾已有历史,立足已知现实,我国房地产发展要向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前进,达到理想的状态,从而为现有的问题提出措施建议。

1.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实现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控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不可或缺,关系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房市的供求矛盾、金融市场的风险都需要政府进行疏导。但,市场的繁荣和发达才是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引入竞争,整合资源是残叶发展的重要手段;提供优质的产品,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促进城市化健康推进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的;创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这一切都依靠着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则应转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我国房改起步较晚,当前矛盾复杂多样,需要政府强有力的调控,然而过多的干预依然存在不足,如:管理过死,市场活力不足,效率不高;政府“寻租”行为多发,影响公平正义;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形成观望情绪,影响到投资于消费。实现以间接管理为主,推进市场繁荣,是产业发展的长远模式。

2.品牌竞争激烈,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文化价值多元

品牌竞争是房市竞争的高级阶段,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大量的管理、服务、创新水平低的企业已经退出市场,许多优秀品牌出现,品牌竞争激烈,不但是稀缺的土地资源得到整合,还大幅提升了服务水平。品牌竞争也蕴含着巨大的社会效益,优秀品牌传播着独特的文化理念,是文化价值丰富多元。

3.合理的住房分类供应体系

住房分类供应既“按居民不同收入水平进行住房供应的方式,有人称为规范化的住房供应方式”

①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立足于差别化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有效的调节了住房供应和平抑了房价,实现了“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的目的,是我国公共住房政策的理想模式。

4.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发展

房地产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许多城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值得反思,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同步发展有助于实现科学的城市规划,有利于土地等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这需要我们在土地制度、市场秩序维护、立法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

5.凸显多元的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支撑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动力。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除了应体现多元的价值定位,还应着眼于打造城市文化,特别是向现代化、便捷、环保、绿色等方向定位。

四、结论

自1978年,我国房地产开始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从而找到了房地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2003年以来,我国房地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阶段,巨大的需求被释放,也拉动了投资的不断扩大,使得房地产业实现了繁荣。

①姚玲珍.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然而,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市场化改革之前,正是房地产业活力不够、政府负担太大的矛盾推动了改革;改革之后,也正是供求结构失衡、房价上涨过快等矛盾推动着我们对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模式及措施的探索。特别是2008年,爆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获得了发展的机遇。目前,世界经济已逐步开始复苏,我国房地产业也在复苏之后呈现出多样的问题。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业存在的问题,发现:房地产投资过热、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房地产市场金融不完善,供求结构不合理、有效供应不足,房地产市场“有效竞争”缺乏,宏观调控政策不完善等几大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建议:进一步深化市场改革,进一步加大力度控制房价,防范金融风险、改善房市融资环境,促进体制改革,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引导房市消费及舆论,促进房市“有效竞争”的形成,并对不同的措施做了细致的探讨。

当前,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将会影响到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应该始终坚持房地产业发展的总目标,既“向社会提供有效的房地产品,更有效地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尽快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和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玲珍.房地产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R].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黄石松,陈红梅.房价之谜[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19.

[4]吴德进,李国住.房地产泡沫-理论、预警与治理[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温海珍,吕雪梦,张凌.房价与地价的内生性及其互动性[J]. 北京:财贸经济,2010(2).

[6]陶海波,楚东坡.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关系的理论分析与现实考察[J].贵州: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2).

[7]王铁军.中国房地产融资20种模式与成功案例[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8]胡娟,林建勇,季雪明.借鉴国际经验、建设中国特色住房保障计划[J].福建:发展研究,2010(4).

[9]中国指数研究院,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中国房地产品牌价值研究:理论与实践[R].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0]王阿忠.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博弈与政府规制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1]谢家瑾.房地产这十年,房地产风雨兼程起起伏伏至内幕[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12]李剑阁.中国房改现状与前景[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13]姚玲珍.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4]徐滇庆.房价与泡沫经济[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5]郝益东.中国住房观察与国际比较[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6]牛凤瑞,李景国.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2009版[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7]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

[18]贾康,刘军民.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研究-经济社会转轨中“居者有其屋”的求解[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9]方和荣.我国公共租赁房政策的实践与探索-以厦门、深圳为例[J]. 北京:中国城市经济问题研究,2010(3).

[20]任木荣,苏国强.我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目标体系研究[J].吉林:经济纵横,2010(4)

[21]林素钢.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几点建议-兼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绩效评价[J]. 北京:价

格理论与实践,2007(11).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完井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第1章前言 1.1 现代完井技术发展现状 完井工程是衔接钻井和采油工程而又相对独立的工程,是从钻开油气层开始,到下套管注水泥固井、射孔、下生产管柱、排液,直至投产的一项系统工程。完井设计水平的高低和完井施工质量的优劣,对油气井生产能否达到预期指标和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完井均有了较快发展,并已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除常规井完井技术日益完善外,其他特殊井完井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如水平井完井、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深井超深井完井、现代智能完井、膨胀管完井等。国内在完井技术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与国外相比,完井技术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不同储层选择合适的完井方式、水平井完井、欠平衡井完井、小井眼完井、分支井完井,从而影响了油气井的产量及经济效益。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现代完井技术方面的文献,对各种完井技术现状进行综合性分析: (1)射孔完井技术; (2)割缝衬管完井技术; (3)砾石充填完井技术; (4)膨胀管完井技术; (5)封隔器完井技术; (6)智能完井技术。 2. 调研国内外最新完井技术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外现代完井技术现状、最新进展、应用成果以及发展趋势等,并对国内完井技术方案实施的可行性和完井技术的研究方向作初步预测和探讨。

第2章常规完井技术 完井方式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单井而言。虽单井属于同一油藏类型,但是所处构造位置不同,所选定的完井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油藏有气顶、底水,若采用裸眼完成,技术套管则应将气顶封隔住,再钻开油层,而不钻开底水层。若采用射孔完成,则应避射气顶和底水。又如油藏有边水,套管射孔完成时,油田开发要充分利用边水驱动作用,避射开油水过渡带。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常规完井方式[1]。 2.1 裸眼完井技术 裸眼完井方式分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复合型完井方式和后期裸眼完井方式三种。 先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1)是钻头钻至油层顶界附近后,下套管柱水泥固井。水泥浆上返至预定设计高度后,再从套管中下入直径较小的钻头,钻穿水泥塞,钻开油层至设计井身完井。 复合型完井方式(如图2-2)是指适合于裸眼完井的厚油层,但上部有气顶或顶界邻近又有水层时,可以将技术套管下过油气界面,使其封隔油层的上部,然后裸眼完井,必要时再射开其中的含油段。 后期裸眼完井方式(如图2-3)是不更换钻头,直接钻穿油层至设计井深,然后下套管至油层顶界附近,注水泥固井。固井时,为防止水泥浆损害套管鞋以下的油层,通常在油层段垫砂或者换入低失水、高粘度的钻井液,以防水泥浆下沉。 图2-1 先期裸眼完井示意图 1—表层套管 2—生产套管 3—水泥环 4—裸眼井壁 5—油层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姓名:王雪勤 学号: 2011312200213 班级:经济学(金融与贸易)1101班 年级:2011级 专业:经济学(金融与贸易方向) 学院:经济学院 指导教师:向新 完成时间:2015年 04 月03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经济学(注册经济师方向) 作者学号:2011312200213 作者签名: 年月日(手填时间)

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雪勤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and the Relative Strategies Wang, Xueqin 2015年4月3日

目录 引言 (1) 一、服务贸易概述 (2) 1、服务贸易的定义 (2) 2、服务贸易的类型 (2) 二、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3) 1、服务贸易总量增大,逆差扩大…………………………………………… 2、总体竞争力仍然偏低,但仍呈现出缓慢的提升趋势……………………… 3、服务贸易结构性失衡突出…………………………………………… 三、制约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服务贸易开放程度比较低……………………………………………… 2、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 3、国际服务贸易壁垒隐蔽而盛行…………………………………………… 4、服务贸易专业人才匮乏………………………………………………………… 四、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与对策分析………………………… 1、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以及比较优势………………………………… 2、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分析………………………………………… 4.2.1 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 4.2.2 构建开放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 4.2.3 完善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2.4 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健全服务贸易法律法规…………………………………… 4.2.5 积极应对贸易壁垒……………………………………………………………… 4.2.6 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五、结论…………………………………………… 参考文献……………………………………………………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进入世纪以来,国内地房地产市场日趋火爆,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财富奇迹,在很多地区,房地产业甚至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地支柱.在这种大地风潮之下,人们纷纷涌向房地产领域,不论之前做过何种工作,仿佛一旦进入房地产就可以资产翻倍.然而,经过几年盲目地火爆之后,房地产市场地泡沫不断增大,国家和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些调控措施不断出台,房地产市场终于开始逐渐回归理性.那么,国内房地产业未来地趋势又是如何,当房地产企业不再暴利之后,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如有些人所想地那样彻底崩盘亦或是逐步走下坡路呢?本文认为对这个问题地思考将有助于今后房地产市场地规范化发展.虽然在过去地几年中房地产市场展现出了不完善地一面,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内作为有着刚性住房需求地房地产业依然会继续稳定地发展下去,而本文地研究在理论上金额以指导我们今后更好地完善这个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现状 房地产投资状况 从目前国内房地产地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地态势,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比重也比较大.这种投资一方面来自国内民间资本地投入,另一方面就是国际投资.其中前者是主要投资来源,占到国内房地产市场投资总额地绝大部分,年这一比例约在左右,而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年有较小回落,年至年都保持了高速增长状态,年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地出台,这一数据又逐渐开始归落.从投资结构来看,投资对象则逐渐由商业营业用房转向住宅投资.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开发状况 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地统计数据,国内房地产开发整体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新开工面积增多,竣工面积增速减缓.随着国内对房地产市场政策地一些改变,一些开放商对土地地囤积情况逐渐向使用过渡,开工情况增加很多,但是为了保证足够地利益,往往故意要求施工单位减缓进度,导致竣工面积地增长很缓慢.二是拆迁规模受到遏制,但土地控制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房地产开发不断出现地负面拆迁新闻,国家也对此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若干文件用于规范拆迁规模和方式,但是土地使用依然难以得到控制,这其中既有开放商地想法,也有地方政府地授意,而且开发过程中屡屡出现经济问题.国家审计署发布地《个市县年至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列举了个市县在土地出让、征用及相关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一些不合规、不规范地问题,实际情况可能远不止如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年联合召开地电视电话会议中,通报了年月至年月全国“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清查整改情况,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存在“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现象,其中包括一些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至今年月日,全国共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案件宗,涉及土地总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房地产销售状况 从房地产市场地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量呈现出一定地波动,从年至年,销售量不断增加,即使在年中间有过短暂回落,但是从全年来看,销售量仍然是增加地,国家统计局公布地数据显示,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首度超过亿平方米.尽管面临严厉地楼市调控,商品房开发投资全年同比增速仍然达到.但是这一情况到年随着国家调控地坚决执行而发生了改变,数据报道年房地产市场相比年下降了左右,且这一比例依然在继续增加中.但是房地产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有所不同,虽然调控力度很大,但是房价近年来依然处于高位运行,虽然在个别地区稍有回落,但是不具代表性,从全国范围来看,房地产价格依然较高.从房地产市场地需求来看,受中国城镇化运动地影响以及年轻人落户城市地主观意愿,房地产地刚性需求依然很强,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地因素就是投资性购房热度依然不减.中国城镇化是目前世界上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大规模地城镇化,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化已经到了,规模是非常巨大地,这场城镇化运动也使中国人地生活发生了非常深刻地变化,也直接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与主要政策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战略及主要政策 国家计委规划司、科技司产业技术政策课题组 1998年3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已成为其国际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面向21世纪的中国,如何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立足现实国情,适时制订和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将是关键所在。 一、中国科技发展的环境 (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世界经济增长周期与科技进步浪潮的相关性看,90年代世界经济发展处于低速徘徊阶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所降低,表明世界科技发展还没有产生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尚在酝酿之中,预计到下世纪初,世界科技发展的总体趋势,仍是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深入,仍将以微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值得注意是:这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仍然方兴未艾,日新月异,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明显缩短,传统观念上的研究、应用开发及生产间的界限愈加模糊,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的进

程加快。如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技术淘汰率高,产品更新换代快,在计算机领域中每六个月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就有新产品问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科间的交叉日益突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及影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已经不再将科技项目按基础、应用和开发三个领域划分,而是按国家的战略需要划分为若干重大项目推动科技进步,以更便于调动和发挥一个国家的整体的综合优势。此外,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也进一步得到加强。鉴于高技术发展具有高效益、高风险和高耗资的特点,走国际合作之路已被纳入各国政府和企业界发展高技术的战略规划,如美国、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12国参加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以及美国、欧洲同俄罗斯的空间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强手之间甚至是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也展开了联合和合作,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多家著名微电子企业携手共同开发新一代动态随机存储芯片,以共担费用、共担风险,成为世界强手既联合又竞争的范例。 (二)中国科技发展的国内环境 中国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广泛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但是必须看到,粗放型增长方式仍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支配地位。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主要是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来支撑;相当多的企业素质不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弱,技术进步缓慢,产品档次低、消耗高、质量差。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很多处于世界60-70年代的水平,工业企业设备近20%老化,超期服役率达40%。资源消耗高,有效利用程度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6倍、韩国的4.5倍、美国的3倍;钢

中国各地区的科学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

内容摘要:本报告运用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对全国各地区(包括四大区域板块 和各省市区)在推进科学发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价、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各地区在经济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更为重视经济社会的协调 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节能减排”作为“十一五”规划中的约束性指标, 开始逐渐发挥效力,各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统筹城 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关键词:区域科学,发展,评价 一、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于 2006年开始设计“区域科学发展指数”体系,并根据2005年的数据对各地区 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评价,其具体研究成果参见《中国区域科学发展研究》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年4月)。根据形势和数据的变化,我们对“区域科 学发展指数”体系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并根据2006年的数据测算了最新的“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即为本报告的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 区域科学发展指数,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全面评价全国各地区一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一个定量工具。区域科学发展指数具体评价内容包括:(1)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状况(经济增长指数);(2)经济增长的环境友 好和资源节约状况(环境友好指数);(3)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状况(协调发展指数);和(4)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变化状况(潜力增进指数),区域科学发展总指数是对上述四个指数的一个综合。?? 其中经济增长指数具体考察三个方面的内容,即:(1)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增长速度高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指数);(2)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难度不同,同时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绝对水 平纳入考察范围,旨在反映增长的难度(人均GDP水平指数);(3)评价经济增长除了考察量的方面以外,还要考察增长质量的方面,即增长的效益状况。 为此,还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和个人所得 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GDP比重指数)。?? 环境友好指数具体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经济增长消耗了多少能源、水,占用了多少土地,即单位GDP的资源消耗(物耗指数);(2)经济增长排放了多少污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即单位GDP的污染排 放(污染指数)。?? 协调发展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各地居民的收入增长是否与 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居民收入和GDP协调指数);(2)各地的就业增长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就业增长指数);(3)各地居民所享受的公共服务等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公共服务支出指数);(4)各地居民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是否与其经济增长相协调(社会保障指数);(5)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是否相协调,以及国内外在GDP增长中的收益是否相协调(收入分配指数)。?? 潜力增进指数具体考察五个方面的内容,即:(1)科技创新投入的力度和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科技创新指数);(2)物质资本积累情况(物质资本指数);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2016年中国服务贸易情况分析 一、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 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2014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2881.9亿美元,增长9.2%;服务进口4248.1亿美元,增长18.6%;服务贸易逆差缩减至1366.2亿美元。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达15.3%,比2014年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出口占总出口(货物和服务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1.2%,服务进口占总进口(货物和服务进口之和)的比重为20.2%,均比2014年有所提升。 图12007-2015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及增速 1、中国服务贸易全球地位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中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长超过13.6%,服务进出口全球排名不断提升。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5年中国服务出口与进口增长速度均大幅高于全球水平,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达到4.9%和9.6%,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球第二位,其中服务进口额与排名第一的美国差距大幅缩小至320亿美元(按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数据计算)。 表12015年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状况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2、服务贸易逆差同比缩小 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366.2亿美元,同比下降14.6%。旅行贸易逆差仍是中国服务贸易逆差的最主要来源,达1237.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90.6%。服务贸易逆差第二大来源为运输服务,逆差额488亿美元,同比下降15.7%。知识产权使用费逆差额209.1亿美元,与2014年基本持平。保险服务逆差由2014年的179.4亿美元大幅缩窄至30亿美元,金融服务逆差也由2014年的9亿美元下降至4亿美元。

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总体分析现状

谨呈:深圳市######有限公司 #####市场调研报告 世联地产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2002年4月28日

深圳市总体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深圳市总体社会及经济发展状况 深圳2002年经济发展背景 GDP指标 2001年深圳市的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当年实现全市GDP总值1908亿元,同比增长了13.2%,高出预期目标的1.2个百分点。 2001年深圳市人均GDP达到4.5万元人民币。 固定资产投资 2001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额比前年增长8.7%,其中基础建设投资增长 2.3%,房地产

投资增长16%,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明显高于基础建设投资增长。 消费指数 居民消费需求也明显转旺,200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亿元,比2000年增长13.2%。 消费指数自2000年第一次超过GDP增长速度后与之持平。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商品房、旅游、小汽车成为消费的热点,2001年汽车销售量增长3成,百户居民家庭小汽车拥有量比上年度翻了一翻。 外资利用程度 2001年深圳实际利用外资36亿美圆,增长21.4%,世界对中国这个市场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加上WTO顺利加入,深圳作为中国大陆开放的前沿阵地,比邻香港这个金融经济中心的独特位置,对外资的吸引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存贷款 国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093亿元,增长29.1%,在降息等因素的刺激下,逐渐富起来

的深圳人的消费也会不断的增长,消费指数也说明了这一点。 各项贷款余额2861亿元,增长24.8%,其中包含了企业、项目和个人贷款的增长,贷款的方式正在改变人们的生存观念。 产品销售与企业盈利 房地产业产品销售与企业盈利在各行业中持续位居高位,且在不断提高。

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年论文 题目山东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商务 班级商务0901 学生王艳红 学号20092221347 指导教师李森 二〇一二年 3 月 22 日

摘要 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服务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正迅速提升,如何快速稳定的发展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一大问题。中国为提高其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正积极的鼓励和促进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研究中国服务贸易在发展中存在何种问题并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统计数据结合的办法,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对其服务贸易现状的分析调查,指出其中存在的诸如服务贸易企业竞争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额偏低,产业基础薄弱和对外开放程度偏低等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统筹政府规划,扩宽贸易领域,加强品牌建设和人才培养,开展服务贸易统计分析工作以及大力吸引外资技术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 economy structure adjustment, trade in services of the status of the world trade is in rapid promotion, how fas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of the governments concerned. China's economy is to improve i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re actively encouraging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So the service tr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xisting problem and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should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statistical data, combined with the method of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service trade, points out the existing research, such as service trade enterprise competitiveness, ir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service trade, industrial foundation is weak and low low degree of ope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o the overall planning, widen the trade fields, strengthen the brand construction and talents training, service trade statistics analysis work to attract foreig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Trade in Service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政策研究 学号:20100003236 姓名: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1002班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同时世界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服务贸易的地位及作用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各国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典型代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市场上重要角色,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服务贸易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态势。随着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服务业的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逐渐提升。但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与不足,在国际上的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主要用比较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等方法研究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首先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预见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前景,并结合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概况国际竞争力政策研究 1.当今国际服务贸易和我国服务贸易之间的概况 1.1)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 服务贸易世界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它的地位在一国经济中越来越重要,比重也在逐步的增加,从2000年到2010年各国的服务贸易活动中,增长迅猛,规模也持续扩大。根据WTO不完全统计,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额占全球贸易8.8个百分点,为1.44万亿美元。2004年超过2万亿美元,占有19.6个百分点,到2009年占到了21.1个百分点。虽然在十年的发展中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可是在全体中还是发展迅速的。 表1 2000-2010年世界服务贸易与全球贸易的比重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全面的发展中,服务贸易也成为必不可少的组成。虽然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较低,只有17.97%的是服务贸易,而82.03%是货物贸易。所以服务贸易未来发展潜力也不断提升,我们要把握发展机会。 1.2)中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 我国服务贸易在总体上分析占比重低,但在发展速度上看较快,可是在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表中可以看出。我国服务贸易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还是比较低。在2000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2.2个百分点,到2009年进出口贸易占世界4.5个百分点。如下表3:

深圳房地产业的发展研究报告

深圳房地产业的发展 □尤福永我国房地产业现状从发展历程上看,与20世纪20、3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的状况基本相同,其共性表现主要是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性,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起大落,房地产金融体制亦尚处在探索中的不完善阶段。尤其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变化,在阶段上,同美国有特别相似之处。1993年底,深圳因“圈地运动”和“炒地皮过热”出现了商品房价格偏高、空置率上升,从而导致房地产市场迅速下滑,而且连续4年直至近期仍呈萎缩疲软之态势。无独有偶,美国1929年房地产市场因股市骤然下跌也曾出现过连续4年持续低迷濒临崩溃的形势,两地情况非常相似,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方面商品住房大量积压滞销,而另一方面缺房户无力购买的供求畸型现象。美国当时由于房地产业已开始走向衰落而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状况促使美国联邦政府在这个时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并通过金融机构的重组和房地产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才使美国房地产业于20世纪30年代

后期开始逐渐复苏,随之社会经济发展也开始逐步有所好转。 实践证明,房地产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房地产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根本出路,而且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加速城市国际化建设,保障社会稳定和城市居民的安居乐业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构建新型房地产金融体制的可行性 (一)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和深圳商品房空置依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全国6624万平方米,深圳328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的比率都在70%以上,这是不容回避的客观现实。坦率地讲,由于供过于求,商品房积压严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开发经营性贷款不能如期偿还,造成银行回笼资金困难,周期运转不畅,负担沉重。这种连锁式的不良反应,使得资源和资金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合理使用,因而严重地阻碍了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究其原因,是我国现行的房地产金融体制还不够成熟,体系也不完善,甚至可以说存在着一些弊端,主要表现为购房贷款和经营性贷款的融资渠道或资金来源受房地产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摘要: 2007年以来,世界物资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出口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贸易爱护主义加强,技术性贸易壁垒高筑。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迅速崛起和应对当前国际经济危机的需要,充实和增加我国进口贸易、服务进出口贸易,改变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结构, 优化贸易结构,增强我国在进出口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使我国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进展趋势建议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中差不多上以物资贸易占据绝对主导的地位,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进展对外贸易,物资贸易是我国要紧的贸易形势。但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额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展。其中,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第三产业蓬勃进展,新产业、新部门不断涌现,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面向世界进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形成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 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 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物资的加工、装配、修理以及货币、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为非本国居民提供服务并取得收人的活动,是一国与它国进行服务交换的行为。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有形的、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并符合于严格的服务定义的。直截了当的服务输出与输人。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服务输人和输出,也包括在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实体接触的情形下发生的无形的国际服务交换。 一样我们所指的服务贸易差不多上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国际服务贸易”或“服务贸易”才是狭义的“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那个地点的“服务贸易”及“国际服务贸易”均指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而通常服务贸易又称劳务贸易,指国与国之间互相提供服务的经济交换活动。服务贸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服务贸易是指一国以提供直截了当服务活动形式满足另一国某种需要以取得酬劳的活动。广义的服务贸易既包括有形的活劳动,也包括服务提供者与使用者在没有直截了当接触下交易的无形活动。服务贸易一样情形下差不多上指广义的。 世贸组织依照《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将服务贸易分为11大类,如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等。服务贸易包括一系列的产业、职业、行政机关的产出:空运业、银行业、保险业、旅社业、餐饮业。理发业、教育、建筑设计与工程设计、研究、娱乐业、按摩院、旅行业与旅行代理、运算机软件业、信息业、通信业、医疗与护理、印刷、广告、租赁、汽车出租服务等。因此“国际服务贸易”定义为这些行业部门的产出品向其他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意义及对策分析 摘要:服务贸易是一种跨越国界进行服务品交易的商业活动。具体包括旅游、运输、保险、金融、通信邮电、建筑安装与承包工程、计算机与信息、专利与技术许可、咨询、教育、医疗保健、广告宣传、电影音像、个人劳务等。国际经验表明,发展服务贸易对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就业水平、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贸易水平、贸易法规、贸易人才及规模等方面仍处于明显劣势,服务贸易逆差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利用国内外环境和资源优势,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企业的积极配合,在发展我国传统优势服务行业的同时,开拓更加广阔的服务贸易市场,提高服务贸易的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一、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意义 (一) 发展服务贸易,可以抓住新一轮服务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提高我国承接世界服务外包的能力和竞争力。 随着跨国公司基本竞争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很多跨国公司不断扩大服务外包业务范围,由业务流程外包 (BPO)和信息技术外包 (ITO)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步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30%至40%的增长速度,全球服务外包市场潜力巨大。在全球外包支出中.关国占了约2/3,欧盟和日本占近1/3,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主要服务外包输出地。发展中国家是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承接地,亚洲是承接服务外包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4、5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抓住全球兴起的离岸服务外包的历史机遇,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提高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能力,以赢得这一场新的国际竞争。 (二) 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以促进对外贸易增长万式的转变,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积极扩大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第三次国际制造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总体上看是规模的扩张、速度的扩张、外延的扩张和数量的扩张,是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难以支撑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

2018年深圳市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深圳市房地产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北京欧立信研究中心

目录 第一章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环境分析 (7) 第一节深圳市房地产地域环境分析 (7) 一、地理位置 (7) 二、自然环境 (7) 三、生态气候 (7) 四、资源优势 (8) 第二节深圳市房地产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1) 一、深圳市GDP增长情况 (11) 二、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 (12) 三、深圳市居民收支情况 (15) 四、深圳市产业结构分析 (17) 第三节深圳市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分析 (17) 一、深圳市房地产政策发展史 (17) 二、深圳市房地产重要政策分析 (23) 第四节深圳市房地产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6) 一、人口数量分析 (26) 二、消费市场分析 (27) 三、工业和建筑业 (27) 四、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9) 第二章深圳市存量住房分析 (32) 第一节深圳市住房存量分析 (32) 一、深圳市住房存量现状 (32) 二、各类住房存量估算 (33) 1、商品住宅 (33) 2、保障房 (34) 3、工业区配套宿舍 (34) 4、小产权房 (35) 5、总结 (37) 第二节可上市流通住房存量分析 (38) 一、可上市流通住房存量现状 (38) 二、各类可上市流通住房存量估算 (39) 1、保障房 (40) 2、单位及个人自建住房 (40) 3、总结 (41) 第三节深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析 (42) 第四节深圳市存量住房结构分析 (43) 第五节深圳市存量住房房龄分析 (45) 第三章深圳市房地产行业数据监测 (48) 第一节深圳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48)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48) 二、商品房施工面积情况 (48)

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三峡大学政法学院王洪清 中国拒绝“新文盲”——科盲 2003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04.5.19)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始于1996年,迄今已成功进行了五次。调查对象为中国内地18到69岁成年公众,调查结果不仅为有关机构科学技术决策和公共政策决策提供量化依据,也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 2004.5.19,第五次调查结果正式公布。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达到1.98%,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每1000个人中,约有20个人达到了对科技知识信息的基本了解程度。 负责此次调查的机构之一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居云峰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这个比例为17%,日本为5.3%,与之相比,中国还有很大差距。” 关于科学素养学生最高比例为15.6% 调查显示,年龄越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越小;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科学素养比例越高,以学生的科学素养比例最高为15.6%,排名第二的依次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8.2%)和专业技术人员(7.4%),排名第三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负责人和办事人员。 关于求知手段九成公众几乎不“触网” 调查显示,高达93.1%的公众通过电视获得科技知识和信息,

电视成为我国公众获得科技知识的最主要渠道。有69.5%的公众通过报纸获得科技信息,而通过广播获取知识的人为31.9%。此外,排列之后的主要渠道还包括图书、因特网、音像制品。调查在介绍公众接触各种媒体的频率时说,“几乎不接触因特网的公众高达91.6%”。 关于科技活动一年未去科技馆者占92.3% 调查显示,我国92.3%的公众,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参观过科技馆。据介绍,在过去的一年中参观过3次以上科技馆的比例非常低,仅为0.7%,参观过一二次科技馆的比例为7.2%。 关于职业声望教师第一科学家第二 调查公布了在公众心目中排在前14位的职业,依次为教师、科学家、医生、军人或警察、法官、政府官员、工程师、律师、企业家、农民、运动员、艺术家、记者、工人。 关于科技发展一半公众持乐观态度 调查显示,50.8%的公众对科技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有62.8%的公众同意“科技能使我国在近几年内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有38.8%的公众同意“有了科学技术,我们就能够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同时,有24.7%的公众对科学技术发展持保守态度。 中国公众迷信程度仍然相当严重,真正相信迷信者占13.3%。 高达20.4%的公众相信(很相信和有些相信)“求签”;26.6%的公众相信“相面”;14.7%的公众相信“星座预测”;4.8%的公众相信“碟仙或笔仙”;22.3%的公众相信“周公解梦”。根据追问分析,其中真正相

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International Trade 国际商贸 https://www.doczj.com/doc/209519867.html, 2012年5月 225 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石家庄经济学院 段亚敏 摘 要:虽然我们的服务贸易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作用,但还必须从相关理论出发研究服务贸易如何促进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稳定服务贸易的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可能性,以及阐述了应如何加强服务贸易的发展,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关键词:服务贸易 经济增长 服务业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b)-225-03 1 我国服务贸易依存度的现状 从大处着眼,服务贸易依存度指的是一国的对外服务贸易额对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比重,是衡量一国第三产业是否发达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体现其整体服务业水平在国际环境当中所处的地位。主要的计算公式是:服务贸易依存度=服务贸易额/GDP ×100%。服务贸易包涵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个方面,具体到服务贸易依存度则可以分为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服务进口额占一国GDP 的比重)及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服务贸易出口依存度:服务出口额占一国GDP 的比重)。改革开放30年 以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82~2008的26年间,我国的服务贸易就从原先的45.4亿美元跃升到3044.5亿美元,总共的服务贸易总额占到世界总服务贸易总额的4.19%,发展速度和发展潜力不可小觑。而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依存度也不断攀升。1997~2008年,服务贸易依存度从5.48%升到7.03%;服务贸易出口贸易依存度从2.57%升到3.38%;服务贸易进口依存度从2.91%升到3.65%。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供应链融资主要就是银行在供应链中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在企业贸易结算记录、合同履约能力和现金流转情况规范的基础上提供金融支持。也可以根据产业、区域、集群供应链的模式和特点,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信贷评级的办法,对企业的规模并不重视。当前社会,供应链融资发展得很快,其生产模式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主流产业的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例如2008年5月,全球最大的银行中90%以上都向企业提供了此项服务,甚至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除此之外,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尽管西方国家的银行信贷紧缩,却丝毫没有影响供应链成为国际性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领域中持续高速增长、稳居业务榜首的地位。不仅国外,对国内而言,发展供应链金融也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在此情况之下,国内银行业也开始了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践和创新。在深圳发展银行的带动下,我国多家银行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广发银行等也都开办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并将其纳入银行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体系,逐渐形成了风险可控性及营销模式的理念。3.2 典当融资模式 典当融资是指中小型企业快速获得资金筹集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根据典当行业的基本特点,以抵押或质押的方式来解决中小企业短期资金的需求。典当行是国家特许存在的以从事特殊的融资放款业务的一种机构,与作为社会主流的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相比较而言,其旨在面向中小型企业和特殊个人,为解决短期的资金需求而发挥的辅助性作用的一种筹资方式。当然,典当行业因其自身简洁的手续,快捷的服务,高效的放款速率等优越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小型企业和个人开始利用典当作为为企业融资、周转资金的有效方式,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银行的融资短缺问题。自从典当行业复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特变是在2005年经由国家商务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经公安部同意正式公布的《典当管理办法》得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在2008年遭遇的金融危机的特殊情况下,新兴起的当行行业任层出不穷。典当行业的作用已从初始的救济快速转变为融资、理财等现代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式。基于银行信贷的高台阶,民间贷款的不稳定性,典当不断的转变成为为广 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短时的抵押贷款的特殊非银行机构的金融型组织,为广大中小型企业提供了新型、便捷、快速的融资通道。同时,商务部吧《典当管理条例》的相关行政法规作为2010年的重点任务。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将作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要不断改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方式,坚持为其服务的宗旨,促使其合理快速发展。在新环节的发展中,典当业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3.3 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融资模式 2010年3月,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证券场外交易市场的提案。要全力支持广大中小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不断发展企业的直接融资方式,拓宽小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发展交易所内的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来直接向中小型企业进行融资,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型企业的融资困难,并为其提供长期性资金作准备。但是由于交易所的本身数量有限,所以只能发挥一定程度的作用。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现状,就需要大力发展场外证券交易市场,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发展更加广阔的融资渠道。3.4 探索信贷担保体系新融资模式 共建各级贷款担保体系,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在信用担保的基础上,由各金融金融机构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扩大担保业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风险补偿基金数额十倍的信贷担保业务。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既遭受着挑战,也面临着极大的机遇。因此,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实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全面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加强融资模式创新,提高自身经营水平,拓展融资渠道,以最合理的办法走出融资困境,扭转融资难的局面,从而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鲍旭红.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3). [2] 沈瑾.后危机时代下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研究[J].中国商 界,201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