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诵读诗词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云锦小学诗词诵读特色文化

罗永明

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就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人文素养的积淀,每一首诗词里都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小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诗词的诵读,不仅让学生体味到我国经典诗词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加强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

一、诗词诵读的背景

我校是泸县东部边远的一所农村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886人,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虽高,但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孩子们缺少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身上缺少书卷气。学校有教职工110人,多数教师不能主动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面对这种现状,学校将诵读经典诗词作为我校创建特色学校的突破口,努力打造“彩云文化,自主课堂,阳光教师,文明学生”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核心理念:为学生的未来奠基,让每朵花儿都绽放。

办学思想:强化爱与责任,倡导阳光与快乐,培育习惯与文化,构建安全与和谐,成就精彩与辉煌。

办学目标:学校如彩云般美丽,似锦绣般辉煌。环境是精美的,工作是精致的,生活是精神的,管理是精细的,成绩是精彩的。

课改理念:推行自主课堂,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校训:如云似锦,活出精彩。

校风:文明活泼,团结友爱。

学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教风:爱生敬业,求实创新。

领导作风:清正廉洁,务实高效。

校歌:阳光下成长。

校本课程:诗词诵读读本1-12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1-12册;少年宫活动小组教材上、下册。

二、诗词诵读的意义

1.中华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源远流长,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小学生诵读大量的古典诗词,可以使他们既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

2.古诗词诵读重在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其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条件。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哲理,古诗词诵读交给学生的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3.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古诗词诵读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彩云文化的又一载体,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

三、实施诗词诵读的“5673”策略

学校诗词诵读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一期使用一册校本教材;一周诵读一首诗词(一课);每日早读和语文课前吟诵。我们的口号: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我校在实施诗词诵读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五个结合、六个原则、七种方法、三个关系,简称“5673”的实施策略。

五个结合: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六个原则: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教师榜样示范的原则、潜移默化的原则、分层要求的原则、朦胧理解的原则、制度保障的原则。

七种方法:一听——班级播放古诗词录音,让学生听。二读——学校编写古诗词诵读方面的校本教材,学生可以在语文课前3分钟,和早读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三抄——写字课上,老师又将所学的诗词作为练笔的素材,这又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印象。四背——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最终能熟背诗词。五讲——利用早读课,教师可以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解诗词大意。六创——班级和学校组织学生根据诗词,进行改写、扩写、诗配画等活动,进行再创造。七

用——在校园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能主动积极的引用所学诗词中经典句子,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个关系:注意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调关系;注意诵读与运用之间的关系;注意经典诵读与其他阅读内容之间的关系。

四、诗词诵读的课程开发

学校将诗词经典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开发。为促进对诗词经典内涵的理解,引导对诗词经典诵读活动的把握,我校对古诗词进行筛选,编辑了附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分低、中、高年段,同时在各年段的校本教材当中还把诗词按爱国、咏物、壮志、抒怀等单元予以分类。每册15课,一共12册,总计180课。

1.低年段为浅读。选择思想经典、内容浅显、结构简单、篇幅短小的诗和儿歌,再配上活泼生动的图画,形成图文并茂的教材,注重低年段学生对古诗初步体验。

2.中年段为诵读。在选择诗的基础上,插入了一些诗人的简介、诗的小故事、诗的历史背景介绍等帮助学生对古诗词的初步理解。

3.高年段为品读。对所选的内容包括古诗词,古文中的佳句、名句,关于诗与诗人故事,适当的历史背景等,并配上适当的欣赏要求。

4.诗词诵读的综合实践活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搜集、整理古诗词产生的文化背景,搜集、整理古诗词的作者生平以及隐藏于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诵读诗词的深厚兴趣。

五、诗词诵读的校园环境

校园的花坛、橱窗、走廊、教室、办公室都应该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诗化校园,让学生们徜徉其中,诗韵浓浓。“久熏幽兰人自香”,扑面的诗词气息,浓郁的文化氛围,会使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

设立班级图书角,孩子们将自己喜爱的书籍带到学校,进行图书漂流,让其他同学分享书籍的美妙,感受读书的乐趣。

六、诗词诵读的校园活动

1.古诗词与“名著伴我行”活动的结合。

我校开展多年的“名著伴我行”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期能读一本名著,

并做好规定数量(每期至少15页)的读书笔记,旨在教师自身文学素养的提高。教师有了“一桶水”,才能授于学生“一杯水”,也确保了古诗词诵读的质量和读书指导的有效性。

2.古诗词与中队活动结合。

我们以古诗词为载体,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中队活动。如“诵古诗、学美德”、“古诗伴我行”等,通过背、唱、演、说、画等形式,学生从诗词里感悟到了中华诗词的精粹,感悟到了许多做人的真谛。

3.“诵读节”汇报演出。

学校要求各年段在每期举行赛诗会的基础上,参加学校每年举行的“诵读节”汇报演出,可设“诗王擂台”、诗伴舞、诗词小品、诗词剧、诗词相声、诗词的故事等。并评选出“背诗之星”、“颂诗之星”、“诗香班级”、“诗香家庭”。

4.网页互动联校外。

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学校的学诗沙龙、小诗社,特别是以云锦小学网页为基础的“特色教育”栏目中“古诗词诵读”以及即将创建的“校园诗坛”等为平台,让师生互动,共同谈诗词的大意和所描绘的形象,论诗词的意境、情感和韵律,讲诵读诗词的感受、心得和体会,做到知其文而品其神、悟其道、导其行,把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起来。

5.专题讲座促提升

学校组织开展诗词诵读技巧与方法的专题讲座,让教师作诗词朗读的表率,并要求语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诗词朗读知识,千方百计营造特色氛围,培育特色项目,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2013/12/20晚第二稿

诵读优秀经典 传承传统文化

诵读优秀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为进一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蓟县第七小学在师生中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结合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学校在楼道的墙壁上专门开辟了“国学文化”版块。一个个《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小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一块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经典的书香。诵读经典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在亲近经典,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品味着祖国灿烂文化的芳香。 二、重视校本教材的研发和使用。 我校历来重视以国学文化为依托,研发校本教材工作,学校组织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成功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弟子规》《阅读积累》《经典阅读》并在全校推广使用。学校把这些校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1-2年级每周两课时,3-6年级每周一课时。并把《弟子规》作为我校各年级必背教材,纳入语文课程之中,由语文教师负责诵读、讲解。 三、以科研课题研究带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我校在几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构建起以:“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学法;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模式,特别是在组织学生阅读活动中,归纳提炼出:“故事引领激发阅读;教师引领体验阅读;模仿引领感受阅读;方法引领快速阅读;内容引领健康阅读”的指导学生阅读活动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发展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我校开展的普及阅读活动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注意。 我校以重点课题:“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写作”与中国教师报的“随笔化作文”、“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的研究”为引领,引导师生诵读经典,读好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师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沐浴氤氲书香,奠基多彩人生。 四、诵读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每日10分钟诵读活动。学校规定每天早晨上课前10分钟为《弟子规》的诵读时间。各班语文教师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学生们积极学习、诵读国学,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精选篇目(三年级上册)

中国传统文化精选篇目(三年级上册) 一、古诗类: 1、杜甫《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刘禹锡《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卢纶《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5、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叩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8、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9、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

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10、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二、古代词曲类 1、范仲淹《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晏几道《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欧阳修《浪淘沙》: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5、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 ●学生甲乙开场白: 甲:老师们!乙:同学们! 甲乙:大家好! 甲乙:四会市江谷中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活动现在开始! 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节日文化,则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精彩浪漫,雅俗共赏,广为流传,是一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乙:今天,我们为大家朗诵的诗词主题是——《节日的诗篇》,请欣赏! 首先献上的是开篇诗歌《我的中国节》。 ★学生齐声朗诵:我的中国节 蒋开儒 中国人盼过节春节爱家大团圆 过了一节又一节端午爱国好气节 过节感动了老天爷家在传承 节日的天气很特别情在连接 清明的雨民族精神大张扬 元宵的雪我的——中—国—节! 重阳的风 中秋的月 ●背景音乐响起-------- ★学生一(独白):大年三十是除夕,我来朗诵唐诗《除夜》—— 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学生二(独白):正月初一是春节,我来朗诵宋诗《元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学生三(独白):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来朗诵宋词《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学生四(独白):四月五日是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唐诗《清明》——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学生五(独白):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来朗诵唐诗《端午》——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学生六(独白):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我来朗诵唐诗《秋夕》——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学生七(独白):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来朗诵唐诗《望月怀远》——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学生八(独白):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背景音乐结束 ●结束语: ★学生甲(独白):老师们,同学们,《节日的诗篇》朗诵完毕。 ★学生(齐声):谢谢大家欣赏!预祝大家节日快乐!天天都快乐!(集体鞠躬)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名句整理 1、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3、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励。-----《三字经》 这几句已经给孩子解释了意思背起来应该不难。 4、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只要是人都要相爱。头顶上的是同一个天脚下托的是同一个地。 5、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才能出众的人威望自然就大。人们佩服他并不是由于他说话的声音大。 6、勿谗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不要巴结富人不要看不起穷人。不要讨厌故友不要只喜欢新朋友。 7、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如果能亲近仁德的人就会有很多的好处道德就会一天天增进错过就会一天天的减少。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现用以说明要成就大业必须立足于当前脚踏实地干下去。 ----------《老子》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能钻进老虎窝怎么能得到小老虎。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就。-------《后汉书》10、凡事预则立无欲则废。凡是有预见就能成功没有预见就要失败。---------《礼记》 11、知无不言言无不行。知道的内容没有不说的说出来的话没

有不去做的。这就是说要毫不隐瞒的说出自己的话并坚持言行一致。---------宋.苏轼 1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作为一个学者应该是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求学的人应尽心尽力不知疲倦。--------《论语》 1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玉石不经雕琢就不可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学习就不懂得事理。------《礼记》 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很多事物不懂通过教学才会发现自己知识贫乏。------《礼记》1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天冥思苦想但徒劳无益还不如用心学习片刻有所得。-------《荀子》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去的时间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去。劝告人们要珍惜光阴抓紧工作。---------《论语》 17、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少壮时不好好学习长大就没有本领。 --------《孔子家语》 18、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少年时多受点辛苦是关系到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要偷懒而虚度一寸光阴。-------唐.杜荀鹤

《中国传统文化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继承,而且引起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重视,传统蒙学课本《三字经》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儿童道德丛书》,许多经典被译成多国文字,所以,让中国的儿童诵读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约有140多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而经常使用的仅占脑细胞总量的10%——20%,大多数脑细胞处于修整、后备状态,也就是说,儿童的大脑有挖掘不尽的潜能,让他们背诵大量古诗、古文大有也处。因为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东西不多,且由于相互干扰少,容易把东西装进去并不会遗忘。虽然很多经典的内容学生一时无法理解,只要让他们装在脑子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知识理解能力的增强,这些东西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融会贯通的知识,到那时便是一笔丰富的财产。 再次,我校以“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宽厚的知识素养、浓厚的探究欲望、亮丽的爱好特长”的培养目标,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

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新世纪人才。 4、通过读古文、背古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学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5、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想象及表达能力,为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既有其精华之处,但也有其糟粕,所以我们应当具有选择性地吸取精华。故在诵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一定要慎重。那些被称之为“经典”的诗文,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性情修为乃至人世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响的优秀篇章,是我们的道选。我们确定的诵读内容主要为以下六个: (一)唐诗宋词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

《节日的诗篇》——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学生甲乙开场白: 甲: 老师们!乙: 同学们!甲乙: 大家好! 甲乙: 四会市江谷中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展演活动现在开始!甲: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传统节日文化,则底蕴深厚,异彩纷呈。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精彩浪漫,雅俗共赏,广为流传,是一份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 乙: 今天,我们为大家朗诵的诗词主题是——《节日的诗篇》,请欣赏!首先献上的是开篇诗歌《我的中国节》。 ★学生齐声朗诵: 我的中国节 蒋开儒 中国人盼过节春节爱家大团圆 过了一节又一节端午爱国好气节 过节感动了老天爷家在传承

节日的天气很特别情在连接 清明的雨民族精神大张扬 1 / 4 元宵的雪我的——中—国—节! 重阳的风 中秋的月 ●背景音乐响起-------- ★学生一(独白): 大年三十是除夕,我来朗诵唐诗《除夜》—— 除夜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学生二(独白): 正月初一是春节,我来朗诵宋诗《元日》——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学生三(独白):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我来朗诵宋词《生查子·元夕》——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2 / 4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学生四(独白): 四月五日是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唐诗《清明》——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学生五(独白):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来朗诵唐诗《端午》—— 端午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学生六(独白): 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我来朗诵唐诗《秋夕》——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学生七(独白):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我来朗诵唐诗《望月怀远》——

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篇目 宋尚宫女论语 (1) 朱子家训 (5) 弟子规 (6) 《太上感应篇》 (7) 宋尚宫女论语 宋若昭?贝州人?世以儒闻。父棻?好学?生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荀?皆慧美能文。若昭文词高洁?不愿归人?欲以文学名世。若华著女论语?若昭申释之。唐贞元中?诏入禁中。试文章?论经史?俱称旨。若昭以曹大家自许。帝嘉其志?称为女学士。拜内职?官尚宫?掌六宫文学?兼教诸皇子公主?皆事之以师礼。号曰宫师。 立身章第一 凡为女子。先学立身。立身之法。惟务清贞。 清则身洁。贞则身荣。行莫回头。语莫掀唇。 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 内外各处。男女异群。莫窥外壁。莫出外庭。 男非眷属。莫与通名。女非善淑。莫与相亲。 立身端正。方可为人。 学作章第二 凡为女子。须学女工。纫麻缉苎。粗细不同。 车机纺织。切勿匆匆。看蚕煮茧。晓夜相从。 采桑摘柘。看雨占风。滓湿即替。寒冷须烘。 取叶饲食。必得其中。取丝经纬。丈疋成工。 轻纱下轴。细布入筒。绸绢苎葛。织造重重。 亦可货卖。亦可自缝。刺鞋作袜。引线绣绒。 缝联补缀。百事皆通。能依此语。寒冷从容。 衣不愁破。家不愁穷。莫学懒妇。积小痴慵。

不贪女务。不计春冬。针线粗率。为人所攻。嫁为人妇。耻辱门风。衣裳破损。牵西遮东。遭人指点。耻笑乡中。奉劝女子。听取言终。 学礼章第三 凡为女子。当知礼数。女客相过。安排坐具。整顿衣裳。轻行缓步。敛手低声。请过庭户。问候通时。从头称叙。答问殷勤。轻言细语。备办茶汤。迎来递去。莫学他人。抬身不顾。接见依稀。有相欺侮。如到人家。当知女务。相见传茶。即通事故。说罢起身。再三辞去。主若相留。礼筵待遇。酒略沾唇。食无刈筯。退盏辞壶。过承推拒。莫学他人。呼汤呷醋。醉后颠狂。招人怨恶。当在家庭。少游道路。生面相逢。低头看顾。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遍乡村。说三道四。引惹恶声。多招骂怒。辱贱门风。连累父母。损破自身。供他笑具。如此之人。有如犬鼠。 早起章第四 凡为女子。习以为常。五更鸡唱。起着衣裳。盥漱已了。随意梳妆。拣柴烧火。早下厨房。摩锅洗镬。煮水煎汤。随家丰俭。蒸煮食尝。安排蔬菜。炮豉舂姜。随时下料。甜淡馨香。整齐碗碟。铺设分张。三餐饱食。朝暮相当。莫学懒妇。不解思量。日高三丈。犹未离床。起来已宴。却是惭惶。未曾梳洗。突入厨房。容颜龌龊。手脚慌忙。煎茶煮饭。不及时常。又有一等。餔餟争尝。未曾炮馔。先已偷藏。丑呈乡里。辱及爷娘。被人传说。岂不羞惶。 事父母章第五 女子在堂。敬重爹娘。每朝早起。先问安康。寒则烘火。热则扇凉。饥则进食。渴则进汤。父母检责。不得慌忙。近前听取。早夜思量。若有不是。改过从长。父母言语。莫作寻常。遵依教训。不可强梁。若有不谙。细问无妨。父母年老。朝夕忧惶。补联鞋袜。做造衣裳。四时八节。孝养相当。父母有疾。身莫离床。衣不解带。汤药亲尝。祷告神祇。保佑安康。设有不幸。大数身亡。痛入骨髓。哭断肝肠。劬劳罔极。恩德难忘。衣裳装殓。持服居丧。安埋设祭。礼拜家堂。逢周遇忌。血泪汪汪。莫学忤逆。不敬爹娘。才出一语。使气昂昂。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精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八里中心小学 一、课程目标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遗产。它不仅为当代中国人所 以“厚德健体、崇文明理”为校训,经典的古诗词的诵读与积累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丰厚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崇尚文明礼仪、行为文明雅致,明白事理,勤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西新人。 基于以上三点,我们决定在全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其目的在于宏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塑造一代具有丰厚文化底蕴及现代意

识为一体的跨世纪人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在诵读中开发儿童的记忆潜能,陶冶情操,为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与良好的性情修养形成奠基。基于这种目的,我们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目标如下: 1、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了解国古代的优秀诗文。 2、在读古文、背古诗的过程中,宏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 3、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加强其文学功底,促进学生成为一代具有丰厚文 4 5 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载体,一直以来被语文教材选作范例。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上已明确规定了各年级要求背诵的篇目。结合学生实际,我们将唐诗宋词作为诵读的首选,并确定了具体目标: (二)古代蒙学教学

在所有的蒙学书中,最流行的便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经》《弟子规》,读《三字经》以习见闻,三字一句,合辙押韵,便于低年段学生诵读,所以《三字经》被列为低年段学生诵读内容之列。 (三)成语故事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而成语故事的学习不仅能提供文学滋养,而且融会在成语故事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都将成为新一代青少年学习 1 的开发就是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需要,以学生素质发展、个性和人格得到更充分,自由发展和健全为目的的,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学生需求为本。 2、趣味性原则。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第一部分:概说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文化理念。要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精髓,以及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古为今用,当代核心价值应当大量地从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将其妖魔化,甚至另起炉灶,事实证明那是行不通的。 为此,我们要结合德育大纲、中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结合“中国梦”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充分汲取传统教育中科学的方法,在我校系统、适量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使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在道德、文化的修养上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中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5.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书面语建设的过程。传统经典,字字珠玑,金声玉振。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来源 (一)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经典。 (二)优秀的古诗文 四、国学诵读经典的处理原则 在充分尊重原典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谨慎地弃除或改写经典中一些确实与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朱向红)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程纲要 开发者:朱向红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教学材料:《三字经》、《小学生必读古诗70首》 一、课程简介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是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根据我校的优良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学生的以经典古诗文为主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 二、课程背景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到诸子百家的典籍贤文,到唐诗宋词元曲,其知识之广泛,包容之博厚,辞章之精华,内涵之丰富,是任何一个民族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经典诗文,它经历了几千年的积累沉淀,思想内容上无不闪耀着灿烂的民族特色。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正是一部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史。其闪光的民族精神铸就了中国文化之魂,道德之根,无论对古人还是后来人,都产生了不何摇撼的力量。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能一脉相承,长盛不衰,也正是这蕴含了几千年的巨大凝聚力和民族自尊自信精神,把中华民族这艘巨舸从惊涛骇浪中一次次推向前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研究成为西方的一门显学。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是美好的,它蕴含着无与伦比的伟大力量,它将在未来的世界中作出更杰出的贡献。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然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还存在着一些弊端,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没有得到继承。没有得到发展、没有去发扬光大。一个民族的强大,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凝聚。在向新世界迈进的过程中,如果丢掉了自己的文化之根,就会产生偏差。 为了让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脍炙人口的诗文,益学生之心智、怡学生之性情、变化学生之气质、滋养学生之人生。我校开展了“诵千古美文,扬传统文化,做少年君子”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工程实施活动,选编了脍炙人口的《三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精心整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

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此不疲的想要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是,好多中国人却只是听说过它的名字而已。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而现代人却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体味来自千百年前的且仍具有现实意义的经典文化。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我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孝”是我们传统的道德,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养育我们,教育我们,也许有的地方他们做的不能让我们

满足,但是孝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让我们想想,父母辛辛苦苦养家,所有一切都为我们着想,我们有什么理由嫌弃父母呢?父母爱我们,我们孝敬父母,这是天经地义的。一个小动物,主人爱它,它还爱主人呢?我们总不可能连动物都不如吧!如果父母不喜欢我们,我们也不能违背父母的意愿,这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本分。 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那特有的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doc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 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良传统,那你知道哪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几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希望对你有帮助。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何为需要继承的精华,何为应该摒弃的糟粕。中华古诗词便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它能够历代被人们奉为经典且不断流传,便证明它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文化价值。是中国文化最灿烂的瑰宝之一!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将迎来庆元旦—诗歌朗诵会。 看过一个个节目,觉得自己班的节目在他们面前实在是微不足道,觉得自愧不如,真香找个地洞钻进去。其它班花样繁多,有的班一部分人硬着音乐,合着节拍,跳起了舞蹈,舞姿翩翩,有些班有才华的人还弹起了古筝,优雅无比;有些班还将古诗词边唱边拍手,节奏清脆;有个班最具有特色,跳起了橡皮筋,有意思吧!总而言之,老师为这次比赛奋进了心思,同学们则下尽了心思! 我们班实在没有特色,也就迎着节奏将《弟子规》背了出来,毫无特色可言,况且还不止我们一个班背。既要上场了,心情是既紧张又兴奋,心怦怦的跳着,似乎下一秒钟就会跳出来了。只希望,表演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如我所愿,表演成功,台下响起了了热烈的掌声。我终于明白了,我们没有输,赢不一定要赢在花样上,我们应在气势上,只有我们的吟诵,才最符合"经典"两个意义深重的字!

"教五子,名俱扬.........."那声声传递古诗词的声音,扔不时在我耳畔响起。中华传统古诗词源远而流长,极富有深刻的意义,它本身富有内涵,那短小的篇幅,却蕴含这许多深刻的道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它是我们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文化上内外都会受益匪浅。直到现在,我还回味无穷!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朗诵稿二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 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 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 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穷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侍候莫厌烦。 爹娘都调莫违阻,吩咐言语记心间。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敬意面带欢。 大小事情须禀命,禀命再行莫自专。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宝局钱场休我往,花街柳巷莫游玩。 保身惜命防灾病,酒色财气不可贪。 为非作歹损阴德,惹骂爹娘心怎安。 每日清晨来相问,冷热好歹问一番。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曲目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015年秋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一年级: 9.1---9.5 江南敕勒歌 9.6---9.11 长歌行咏鹅 9.12---9.18 登鹳雀楼春晓 9.19---9.25 静夜思春夜喜雨 9.26---10.2 绝句悯农 10.3---10.9 赠范晔、送别、 10.10----10.16 五岁咏花、牧童、 10.17------10.23 官仓鼠、夜宿山寺、10.24-----10.30 条山苍、微雨夜行、 10.31-----11.6 闲居初夏午睡起、送春、 11.7-----11.13华山、乡村四月、 11.14-----11.20读书、七岁诗、 11.21-----11.27题画、偶成、 11.28----12.4渔歌子、杵声齐、 12.5----12.11落梅风·春晓、一年之计 2015年秋季每周古诗背诵目录 二年级: 9.1---9.5 风咏柳 9.6---9.11 回乡偶书望庐山瀑布

9.12---9.18 游子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19---9.25 池上小儿垂钓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9.26---10.2 清明小池 10.3---10.9 白马篇、易水送别、 10.10----10.16 山中作者王勃、塞下曲、 10.17------10.23 山中作者王维、望庐山瀑布、 10.24-----10.30 咏柳、归雁、 10.31-----11.6 碛中作、早梅、 11.7----11.13 梅花、麦田、 11.14-----11.20 出郊、题秋江独钓图、 11.21-----11.27 明日歌、今日诗、 11.28----12.4 生查子·元夕、渔父词、 12.5-----12.12 天净沙·秋思、陶母拒鱼 2015年秋季每周古诗背诵目录 三年级: 9.1---9.5 凉州词出塞 9.6---9.11 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9.12---9.18 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9.19---9.25 别董大江畔独步寻花 9.26---10.2 枫桥夜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0.3---10.9 惜阴子夜四时歌·秋歌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1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1、(),路远莫致之。(),但感别经时。 2、(),终岁常端正。(),松柏有本性。 3、(),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 ()。 4、泽国江山入战图,()。凭君莫话封侯事, ()。 5、巴陵一望洞庭秋,()。闻道神仙不可接, ()。 6、飒飒西风满院栽,()。(),报与桃花一处开。 7、尽道隋亡为此河,()。若无水殿龙舟事, ()。 8、(),向余东指海云生。()?如此风波不可行! 9、(),总是玉关情。(),良人罢远征。 10、(),不击元无烟。(),不学非自然。(),他得非我贤。(),岂能长少年? 11、(),两朝开济老臣心。(), 长使英雄泪满襟。 12、(),称名忆旧容。(),语罢暮天钟。 13、(),龙池岁月深。(),山蝉处处吟。 14、(),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 ()。 15、(),水清心亦闲。求之不可得, ()。 16、泺水发源天下无,()。时来泉上濯尘土, ()。 17、冰霜历尽心不移,()。( ),风吹柏树将可为? 18、人家多近水,()。(),长堤一线平。 19、孰知不向边庭苦,()。 20、知有儿童挑促织,()。 21、淮水东边旧时月,()。 22、缟素临江誓灭吴,()。 23、(),霜鬓明朝又一年。 24、我自横刀向天笑,()。25、此曲只应天上有, ()。 26、(),冲冠一怒为红颜。 27、(),山雨欲来风满楼。 28、爱好由来落笔难,()。

29、世事相违每如此,()。 30、别无相赠言,()。 31、(),白鹭飞来无处停。32、(),芭蕉先有声。

相关文档: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稿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与诵读 ?小学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稿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小报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稿件 ?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培训报道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811435788.html,/

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篇目

中华传统文化名篇诵读篇目 一、基本篇目(120篇) 1 上善若水《道德经(第八章)》 2 关雎《诗经》 3 蒹葭《诗经》 4 大道之行也《礼记》 5 大学(大学之道)三纲八目《礼记》 6 《论语》六则 (1)“温故而知新”(《为政》) (2)“学而不思则罔”(《子罕》)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卫灵公》)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 鱼我所欲也《孟子》 9 逍遥游(节选)庄子 10 离骚(节选)屈原 11 劝学荀况 12 伯牙鼓琴《列子》 13 愚公移山《列子》 1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15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 16 长歌行汉乐府 17 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18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19 短歌行曹操 20 观沧海曹操 21 赠从弟(其二)刘桢 22 戒子书诸葛亮 23 陈情表李密 24 兰亭集序王羲之 25 归园田居陶渊明 26 饮酒(其五)陶渊明 27 木兰诗北朝民歌 28 敕勒歌北朝民歌 29 与朱元思书吴均 30 三峡郦道元 3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2 滕王阁序王勃 33 山居秋暝王维 34 杂诗(君自故乡来)王维 35 过故人庄孟浩然 36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37 黄鹤楼崔颢 38 行路难李白 39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李白 40 将进酒李白 41 春望杜甫 42 登高杜甫 43 望岳杜甫

4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4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46 芙蓉楼送辛渐(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47 游子吟孟郊 48 师说韩愈 49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50 次北固山下王湾 51 小石潭记柳宗元 52 琵琶行(节选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 53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54 乌衣巷刘禹锡 55 陋室铭刘禹锡 56 锦瑟李商隐 57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58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 59 阿房宫赋杜牧 60 商山早行温庭筠 61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62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63 秋声赋欧阳修 64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欧阳修 65 醉翁亭记欧阳修 66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 67 雨霖铃柳永 68 岳阳楼记范仲淹 69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淹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 【三国】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送梁六自洞庭山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横江词 【唐】李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劝学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赏析推荐篇目

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赏析推荐篇目 一.经典散文作品 1、《诫子书》(诸葛亮) 2、《病梅馆记》(龚自珍) 3、《过秦论》(贾谊) 4、《兰亭集序》(王羲之) 5、《隆中对》(陈寿) 6、《乌篷船》(周作人) 7、《出师表》(诸葛亮) 8、《陋室铭》(刘禹锡) 9、《师说》(韩愈) 10、《滕王阁序》(王勃) 11、《朝花夕拾》(鲁迅)11、《画梦录》(何其芳)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雅舍小品》(梁实秋) 14、《前赤壁赋》(苏轼)15、《六国论》(苏洵) 16、《指南录后序》(文天祥)17、《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18、《项脊轩志》(归有光)19、《满井游记》(袁道宏) 20、《五人墓碑记》(张溥)21、《梅花岭记》(全祖望) 22、《少年中国说》(梁启超) 23、《荔枝蜜》(杨朔) 24、《背影》、《匆匆》、《荷塘月色》(朱自清) 25、《文化苦旅》(余秋雨) 26、《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王安石) 二.经典诗词曲作品 27、《诗经》28、《古诗十九首》 29、《离骚》、《涉江》、《橘颂》(屈原) 30、《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31、《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曹操) 32、《归园田居》(陶渊明) 3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35、《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36、《咏柳》、《回乡偶书》(贺知章) 37、《春江花月夜》(张若虚)38、《凉州词》(王之涣) 39、《过故人庄》、《春晓》(孟浩然) 40、《出塞》(王昌龄)41、《李白诗集》 42、《山居秋暝》、《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43、《杜甫诗集》44、《游子吟》(孟郊)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根据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们一二年级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通过诵读活动,让这些传统美德根植于小学生幼小的心灵,对于丰富学校德育内容,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目标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素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着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经典诵读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

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诵读内容: 一、二年级《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读本 四、采取措施 1.一二年级各班召开“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动员会,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广泛宣传活动的意义,动员一二年级学生共同参与。 2.各班制定班级诵读计划: (1)要根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周的诵读量。 (2)做好每个诵读时间段的指导教师分工。 (3)确定班级每周检查和每月展示的时间及负责人。 3.诵读时按进度诵读,整块诵读,快速诵读,贯彻“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师要每月进行一次诵读统计,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4.各班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为主,对其中简单语句的释义不要求讲解得过深过细,体现大意即可;对部分难懂的句子不要求解读。

(2020年7月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do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推荐书目》语言文学类 说文解字尔雅三字经 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格言联璧声律启蒙 诗经楚辞建安七子集 曹植集竹林七贤集陶渊明集 文选玉台新咏乐府诗集 孟浩然集王维集李白集 杜甫集韩愈集柳宗元集 白居易集杜牧集李商隐集 花间集南唐二主词欧阳修集 王安石集苏轼集黄庭坚集 李清照集陆游集辛弃疾集 元好问集纳兰词龚自珍集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 元曲三百首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 经史百家杂钞诗品文心雕龙 沧浪诗话人间词话窦娥冤 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 桃花扇世说新语搜神记 太平广记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封神演义东周列国志隋唐演义 说岳全传儒林外史镜花缘 历史类 史记汉书后汉书 三国志晋书宋书 南齐书梁书陈书 魏书北齐书周书 隋书南史北史 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宋史辽史 金史元史明史 清史稿尚书春秋左传 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竹书纪年 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逸周书 国语战国策贞观政要 晏子春秋列女传廉吏传 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 山海经穆天子传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 徐霞客游记大唐西域记读史方舆纪要海国图志通典通志 文献通考史通读通鉴论

文史通义四库全书总目书目答问 思想类 周易周礼仪礼 礼记论语大学 中庸孟子孝经 老子孙子兵法文子 墨子管子列子 吴子尉缭子庄子 司马法荀子鬼谷子 商君书慎子尹文子 公孙龙子冠子六韬 韩非子吕氏春秋新语 新书淮南子春秋繁露 法言太玄经盐铁论 三略新序说苑 白虎通义新论论衡 潜夫论风俗通义申鉴 人物志孔子家语抱朴子 肇论弘明集高僧传 颜氏家训三十六计坛经 唐律疏议唐语林周敦颐集 张载集二程集梦溪笔谈 容斋随笔陆九渊集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近思录五灯会元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曲目

2015年秋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一年级: 9.1---9.5 江南敕勒歌 9.6---9.11 长歌行咏鹅 9.12---9.18 登鹳雀楼春晓 9.19---9.25 静夜思春夜喜雨 9.26---10.2 绝句悯农 10.3---10.9 赠范晔、送别、 10.10----10.16 五岁咏花、牧童、10.17------10.23 官仓鼠、夜宿山寺、10.24-----10.30 条山苍、微雨夜行、 10.31-----11.6 闲居初夏午睡起、送春、 11.7-----11.13华山、乡村四月、 11.14-----11.20读书、七岁诗、 11.21-----11.27题画、偶成、 11.28----12.4渔歌子、杵声齐、 12.5----12.11落梅风·春晓、一年之计

二年级: 9.1---9.5 风咏柳 9.6---9.11 回乡偶书望庐山瀑布 9.12---9.18 游子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9.19---9.25 池上小儿垂钓 9.26---10.2 清明小池 10.3---10.9 白马篇、易水送别、 10.10----10.16 山中作者王勃、塞下曲、 10.17------10.23 山中作者王维、望庐山瀑布、10.24-----10.30 咏柳、归雁、 10.31-----11.6 碛中作、早梅、 11.7----11.13 梅花、麦田、 11.14-----11.20 出郊、题秋江独钓图、 11.21-----11.27 明日歌、今日诗、 11.28----12.4 生查子·元夕、渔父词、 12.5-----12.12 天净沙·秋思、陶母拒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