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骨料

混凝土骨料

混凝土骨料
混凝土骨料

第4章骨料

4.1 骨料的作用

骨料(Aggregate)是粒形材料,通常不具备化学活性,分散在整个水泥浆基体中。由于骨料价格远低于水泥,因而主要用于降低混凝土成本。然而,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骨料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占去了混凝土体积的2/3~3/4 ,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第15章)和耐久性(第11章)。而且,骨料对高强混凝土的影响很大。

骨料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颗粒形状,实际上骨料是由很多的松散颗粒组成(图4.1)。如果颗粒粒径小于4 ~5mm,则称之为砂(Sand);如果颗粒粒径大于4~5mm,则称之为粗骨料(Coarse Aggregate)。还可以将骨料分为砾石(Gravel,天然骨料)和碎石(Crushed Stone,人工骨料)。砾石通常从河道中开采而得,圆形、表面光滑;破碎骨料由岩石破碎而得,无规则状、表面粗糙。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术语“骨料”包含细骨料(砂)和粗骨料(砾石或碎石)。

图4.1 砂、砾石和碎石

骨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颗粒中存在连通孔隙。骨料的孔隙率影响其吸水特性,进而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如强度和抗冻耐久性。

在随后的内容中,首先介绍骨料的选用准则,然后是骨料的级配要求及参数,最后是骨料的吸水特性。

4.2 骨料的选用准则

并不是所有的骨料(包括天然骨料和由岩石破碎加工而成的人工骨料)都适用于混凝土

结构。对于骨料,还有很多基本要求,如果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即使不是暴露在侵蚀性环境,混凝土也可能劣化。这些要求包括骨料中不能含有会减少混凝土耐久性的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碱-活性硅、黏土及有机杂质。而且,骨料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冻耐久性,这点要求骨料中的空隙要少,而隧石、页岩以及一些多孔的石灰岩往往不能满足该要求。

在骨料第一次用于混凝土或者在缺少以往经验时,至少要对骨料中有害物质和抗冻行为进行一次检测。一旦确定该骨料可以用于混凝土中,如果骨料没有其他的问题(例如骨料供应源有了改变),每年还至少要对骨料重复检测两次。

4.2.1 氯化物

骨料中氯化物(Chloride)的含量极限(0.05%)与钢筋腐蚀风险密切相关。在素混凝土(不含增强钢筋)中除非由于混凝土结构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盐沉积致使表面损伤(风化,Effiorescence),骨料即使含有氯化物也不会存在任何严重劣化风险。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被氯化物污染的骨料―海砂。理论上,海砂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将水溶性盐(如NaCl)除去之后,才能用作混凝土细骨料。

4.2.2 硫酸盐

硫酸盐可能以石膏(Gypsum , CaSO4·2H2O)或硬石膏(Anhydrite , CaSO4)的形式存在于骨料中。如果骨料中硫酸盐含量超过极限值0.2%(以SO3计),则由于在硬化混凝土中钙矾石的结晶膨胀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内部硫酸盐侵蚀)。

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在水泥中石膏可以存在且必不可少,而在骨料中却是破坏之源?水泥中的石膏与熟料一同掺人进行二次粉磨(图2.2), 由于颗粒很细,很快地溶解在拌合水中,并立即与熟料中的铝酸盐反应,形成钙矾石覆盖膜(称为“一次”钙矾石),并覆盖在水泥颗粒表面,因而阻止水泥快速凝结,此时,硫酸盐的作用是调整凝结时间。由于“一次(Primary)”钙矾石均匀地分布在所有水泥颗粒表面,而且只在水化过程最初的几个小时生成,那时混凝土仍处于塑性阶段,仍具有变形能力,因此,“一次”钙矾石的形成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与此相反,骨料中存在的石膏或硬石膏颗粒尺寸较大,封闭了毛细管孔隙,很难溶解于搅拌水中。因此,在数月甚至几年后,硫酸盐才会逐渐开始与水泥水化产物C-A-H缓慢反应。由于是在后期生成,通常称之为“二次(Secondary)”或“延迟(Delayed)”钙矾石。在硬化和坚硬的混凝土中生成此类钙矾石时,由于该化学反应是膨胀的,因而会带来有害变形。骨料中石膏的分布越不均匀,混凝土开裂的风险就越大。裂缝形成于石膏颗粒附近,进而在混凝土中形成应变梯度。

海砂经水清洗后可以除去氯化物(易溶于水),与海砂相比,被石膏或硬石膏污染的骨料却无法清洗,不能用于生产水泥混凝土。还有一些硫化物,如黄铁矿(FeS2)和白铁矿,它们经过很长时间的氧化(由于存在水和氧气)后可能生成硫酸盐。同样地,只要骨料中含有这些物质,都不能用于配制混凝土,因为它们也可能转变为“二次”钙矾石,产生膨胀,从而破坏混凝土结构。

4.2.3 碱-活性硅

骨料中有些形态的氧化硅(如无定形材料、结晶较差的岩石或变形石英)会与水泥中的碱(钾、钠)反应形成碱-硅水化产物,它们会在水泥浆基体周围膨胀、开裂。这种反应称为碱-硅反应(Alkali-Silica Reaction , ASR),通过无规则开裂(图4.2)或局部剥落(图4.3)表现出来,严重威胁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

骨料中的碱活性硅(Alkali-Reactive Silica)最具潜在危害,很容易引起混凝土劣化,通常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J. Lindgard , E. Roium and B. Petersen , " Alkali-silica reaction in concret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tent and observed damage of structures",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CANMET - AC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urability of concrete, Montreal, Canada, Ed. V. M. Malhotra, pp. 147~166, 2006):

( l) 骨料中的活性硅很难检测,需要很长时间确定;相反,氯化物和硫酸盐通过简单的化学分析就育断良快检测出来。

(2) 活性硅通常分布不均匀,例如,有些骨料颗粒含有活性硅,而其他骨料颗粒却没有;如果送检样品中不含碱活性硅颗粒就检测不出来,这样工程就可能会使用具有碱活性的骨料。

(3) 碱-硅反应取决于混凝土中碱的含量:当混凝土中的碱含量超过2kg/m3时就存在危险;由于碱含量随水泥来源、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以及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相同的情况下,碱一硅反应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

(4) 碱-硅反应只能在潮湿环境下发生,通常在户外;室内也有可能发生碱-硅反应,例如工业地板,会接触到水蒸气和地下水。

(5) 碱-硅反应通常进行缓慢,高温可加速碱-硅反应;但是,根据环境(硅的活性程度、环境温度和湿度、碱含量)的不同,这种现象可能需要数月至十余年才会发生。

由于碱一硅反应过程缓慢,碱活性难以预先判断,解决该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使用矿渣水泥(CEMⅢ)、火山灰水泥(CEMⅣ)及复合水泥(CEMⅤ)是有效预防碱-硅反应的方法,可以减小、甚至消除碱-硅反应。这种方法可以减小碱-硅反应发生的风险,在有些地区(该地区的骨料具有碱活性)应该采用。

4.2.4 碱-碳酸盐反应

水泥中的碱和骨料还有另外一种有害反应。这种反应中的活性骨料通常存有很细的白云石和石灰石晶体。

碱-碳酸盐反应(Alkali-Carbonate Reaction, ACR)并不会像碱-硅反应那样引起任何体积增大,因为最后反应生成物比原始反应物的体积还小。虽然反应机理仍未完全弄清,但主要还是因为白云石[CaMg(CO3)2]转变为方解石(CaCO3)和水镁石[Mg(OH)2]引起,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去白云化反应。去白云化反应使白云石晶体中的黏土包裹物暴露出来,由于黏土的吸水膨胀或由于通过黏土膜产生的渗透压导致混凝土膨胀开裂。

碱-碳酸盐反应的另一种解释就是碳酸盐基体中存在无定形的、活性氧化硅。

4.2.5 黏土和其他粉质材料

黏土和其他粉质材料,如包裹在骨料表面的淤泥和尘土,会削弱骨料和水泥浆基体之间的粘结。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有所降低,但对结构工程的退化却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黏土和其他一些能影响结构耐久性的材料(如氯化物、硫酸盐和活性硅)有本质的区别。而且,骨料中的黏土经清洗后就可以用于混凝土,不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4.2.6 有机杂质

骨料中的有机杂质大多为植物型,会影响水化过程,延缓甚至削弱强度增长。与黏土和粉质材料一样,有机杂质的缺陷并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力学性能的降低通常也只是发生在早期养护期间,被有机杂质污染过的骨料能否用于混凝土以及有机杂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程度,可以通过与不含有机杂质的骨料配制混凝土的强度相比较来评价。

木屑、木炭及其他多孔渗水的材料都可能引起不稳定膨胀,特别是与水接触的地板,首先膨胀,然后局部剥落(图4.3)。

4.2.7 冰冻侵蚀

当混凝土结构暴露于冻融循环条件下,只要骨料的抗冻性不合格,即使掺用引气剂,也不能用于混凝土中。引气剂通常只能保护水泥浆基体免受冰冻破坏,对骨料的抗冻性没有什么改善作用。

骨料的冰冻破坏通常与骨料孔隙中水的存在密切相关,温度低于0℃时,水开始结冰析晶,致使体积膨胀(约9 %),进而导致水压增大。

水只有在一定孔径范围内(约为几 m)的骨料毛细孔中结冰,才会产生开裂性变形。在更细的毛细孔中,由于缺少冰结晶生长的足够空间,不会结冰。另一方面,如果骨料孔径更大,

超过几 m,冰能够结晶生长,但不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因为那些还没有结冰的水可以很容易地从孔隙中排除,流入水泥浆基体,从而减小骨料中的应力。

4.2.8 力学性能

很多国家采用美国洛杉矶实验方法检测骨料的力学…性能,欧洲标准EN197-2也采用该方法。备检骨料装入图4·4所示的圆筒中,圆筒内装有铁砰并能旋转;然后开动仪器使圆筒旋转一定次数;停机后对骨料进行筛分(筛孔尺寸一定),计算过筛骨料重量及百分比。

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越高,过筛骨料(即破碎损失的骨料)的比例就要越低。例如,如果混凝土的圆柱体抗压强度要求为60MPa,则洛杉矶实验中骨料损失比例就不能超过30%。

4.3 骨料的级配

骨料的颗粒种类与级配(Grading)紧密相关,即从最细材料到中等颗粒、粗颗粒的骨料粒径分布情况。通俗地讲,骨料级配应该较好(尽管不要求最好),只有这样,细颗粒才能填充粗颗粒之间的空隙,这有利于减少骨料骨架中的空隙率。这些空隙又被水泥浆填充,水泥浆硬化后,就将原本松散的骨料颗粒连接成为整体,即像岩石一样坚硬的混凝土。

级配与以下三个不同方面有关:

●首先是由筛分分析(Sieve Analysis)得到的颗粒粒径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第二是选择理想级配(Ideal Grading)的准则;

●第三是调整骨料级配,获得最佳级配(Optimal Grading)分布。

4.3.1 筛分分析

为了确定骨料的颗粒粒径分布,就需要采用标准筛(因各国标准的不同而不同,表4.1

中所列出各筛的孔径是按欧洲规范制定的)对骨料样品进行筛分,确定一定粒径范围内骨料的比例。这些筛按照筛孔尺寸由小到大层层叠起,振动后(图4.5),骨料颗粒便依次落入各筛中,按粒径范围大小分成几部分。称取每部分的重量,并计算它们的百分比含量,将计算结果列人表4.1的第三栏中。表4.1的第四栏为骨料筛分后累计筛余百分比(Cumulative Per - centage),第五栏为过筛(Passing)百分比,表4.1 中的骨料通过8.00mm筛的百分比为100%。欧洲规范中最小筛孔尺寸为0.125 mm,筛孔依次成倍增大;而ASTM 规范中最小筛孔尺寸为0.149mm,其余筛孔也依次成倍增大。图4.6是级配曲线(Grading Curve),表示筛孔直径d与累计筛余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通常骨料粒径d 与累计筛余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线性或对数关系表示,两条级配曲线有所不同,通常更倾向于采用对数关系曲线,因为对数曲线能把细孔筛(< 0.6mm)的累计筛余表现得更清楚。

从最小筛孔(ASTM 为0.149mm ,欧洲规范为0.125mm)到最大筛孔,筛孔直径成倍增大,每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比之和除以100即为细度模数( Fineness Modulus, M f ),细度模数越大,骨料越粗。

4.3.2 理想级配分布

为了使混凝土尽可能达到最密实状态(即骨料颗粒之间的空隙最少),颗粒体系(水泥+骨料)的理想级配曲线应遵循由Füller 和Thompson 建议的关系式:

2

1max 100???

? ??=D d P (4.1)

式中,P 为通过筛孔;d 为颗粒百分比;D max 为骨料颗粒的最大粒径(最大直径)。

如果“水泥+骨料”系统满足式(4.1),就能获得最密实的颗粒粒径分布。该系统中,最细元素(即水泥颗粒)填充中等尺寸元素(即砂)之间的空隙,后者又填充粗骨料颗粒(砾石或碎石)之间的空隙。

另一方面,混凝土满足式(4.1),所有固体颗粒(水泥+骨料)堆积最紧密,与水搅拌时系统流动性会降低,影响工作性和浇筑。

实际上,满足式(4.1)的混凝土特别适用于拌制低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颗粒紧密堆积的特点。现场施工时,这种混凝土需要高效振动仪器浇筑施工。为此,Bolomey 建议引入参数A 修正理想级配曲线,参数A 需要考虑工作性要求和骨料类型(天然骨料或人工骨料)。如果A = 0,则Bolomey 方程(4.2)与Fuller 方程(4.1)相同:

()2

1max 100???

? ??-+=D d A A P (4.2)

随着混凝土的工作性由干硬变化到高流动性和骨料由球形天然骨料变化到角形碎石,参数A 也随之从8增大到14,如表4.2所示。A 值的增大意味着通过5mm 筛的细颗粒材料含量(即砂的用量)的增加。

式(4.1)和式(4.2)中的最大粒径D max 的选择都必须考虑以下要求:

(l) 为了不增加结构中材料的各向异性,最大粒径不能超过混凝土结构中最小断面的25 %;

(2) 最大粒径应比钢筋间距小5mm ,从而避免粗骨料阻止混凝土流人钢筋之中;

( 3 )为了避免混凝土难以流人模板和钢筋之间的空隙,最大粒径不能超过保护层厚度的30%。

如果基于以上三个条件和混凝土的实际性考虑确定D max 值,就可能按照Fülle 方程(4.1)计算并绘出理想级配分布曲线,如图4.7所示。另一方面,如果混凝土的稠度(如塑性)和骨料类型(如天然骨料)确定,常数A 就能从表4.2中查得(如10),进而按照Bolomey 方程(4.2)确定理想级配分布。需要注意的是,Bolomey 理想级配曲线(图4.7)计算出的细颗粒材料含量(如粒径小于4.0mm 的颗粒占55%)更高,砾石含量(45% , 100%中55%的补充)更低,而Fülle 曲线中细颗粒和粗颗粒含量均为50%。

方程(4.1)和方程(4.2)表示所有颗粒体系(水泥+骨料)的理想级配分布。只要颗粒材料(水泥+骨料)总量中水泥含量(C)已知,两方程才能用于骨料。Fülle 和Bofomey 分别提出方程(4.3)和方程(4.4)表征纯骨料理想级配曲线:

1001001002

1max ?--???? ???=C

C D d P (4.3) ()10010010021max ?--???? ???-+=C

C D d A A P (4.4) C 值很容易通过配合比设计(Mix Design ,第12章)计算得出,如果水泥用量(c ,单位:kg/m 3)和骨料用量(a ,单位:kg/m 3)已知,则: 100?+=a

c c C (4.5) 以Bolomey 曲线而非Fülle 曲线意味着细颗粒材料(砂)含量更多,而粗骨料(> 4mm)颗粒更少;两者的变化有利于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运输和泵送。这也意味着,只要C 值相同,方程式(4.1)和式(4.2)与只用于骨料的方程式(4.3)和式(4.4)作用相同。

通常规定,如果是配制干硬性混凝土(即低工作性),理想骨料应按照Fülle 曲线式(4.1)进行选择。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降低空隙体积,进而减少水泥用量。典型例子,干硬性混凝土通常用于大坝这样大体积混凝土中需要小心地进行力学振动。当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更高时(特别是需要泵送),理想骨料最好按照Bolomey 曲线式(4.2)进行选择。后者要求的细骨料含量更高,从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更高的塑性,混凝土的离析也减小到最低。

相应地,分别按照式(4.3)和式(4.4)考虑水泥用量的理想Fülle 和Bolomey 曲线,要求骨料中细颗粒材料含量更低。用这样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粘聚性更差,有一点干硬(图4.8)。因为按照方程式(4.1)和式(4.2), 相同的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由于考虑了水泥用量,砂的用量就减少了。

4.3.3 骨料的最佳结合

实际上,很难找到一种骨料加水泥时能满足方程(4.1)和方程(4.2)的级配要求,也很难找到一种骨料不加水泥时能满足方程(4.3)和方程(4.4)的级配要求。通常可供使用的骨料要不就是太细(砂),要不就是太粗(砾石或碎石),难以满足理想骨料的级配要求。然而,通过将几种不同颗粒粒径的骨料(如砂和砾石)混合,就可能生产最佳混合骨料,它比其中任何一种单独元素更接近理想级配。

图4.9是由筛分分析得到的砂和砾石的级配曲线。它们与基于方程(4.3)计算得出的理想曲线进行比较,配合比设计中:c = 285kg/m 3,D max = 19.1mm ,a = 1910k g/m 3。将已知参数代入纯骨料最佳级配方程(4.3),得方程(4.6):

10013

100131.19100

?--=d P (4.6) 式中,C = 13,按照式(4.7)计算得出:

%131001910

285285100=?+=?+=a c c C (4.7) 满足Fülle 方程的理想骨料P 值按照方程(4.6)计算列入表4.3第1项,表4.3中的第2项和第3项分别为砂和砾石筛分分析的过筛率P 。图4.9说明了砂(Sand, S)和砾石(Gravel, G)以及Fülle 方程(4.6)的颗粒粒径分布曲线。当图4.9中d = 4.76mm 时,理想骨料通过率P 等于42%。由于砂全部能通过4.76mm 筛(对于砂:P = 100 %),因此,最佳结合骨料中砂占42% ,

砾石占58%,这种最佳结合骨料满足4.76mm筛的通过百分比P为42%。为了计算通过各筛的百分比P(表4.3中第6项),应采用以下方法:

(l) 砂(第2项)和砾石(第3项)的过筛率应分别乘以质量系数0.42和0.58;

(2) 得出通过各筛的砂和砾石的比例,分别列人表4.3中第4项和第5项;

(3) 两比例相加。例如,筛孔为9.52mm时,第4项中砂的比例为42% (= 100×0.42),第5项中砾石的比例为30%(= 52×0.58),两者相加即为最佳骨料的通过率:72% = 42 % + 30%。

表4.3同时包括理想骨料(第1项)和由42%砂与58%砾石混合而得的最佳骨料筛分结果。两条曲线的P值较为接近,却不尽相同。理想骨料和最佳结合骨料中P值的差异主要受单独骨料颗粒粒径影响。如果两者的差异超过某值(如10%),则只能采用更换骨料的方法来减小差异。

以上两种骨料结合的方法也适用于两种以上的骨料。图4.10(a)显示的是Fülle方程理想曲线;图4.10(b)显示的是Fülle方程理想曲线和三种骨料(0~4mm的砂、5~16mm的小石、16~32mm的大石)筛分曲线;图4.10(c)中的X、Y点分别为Fülle理想曲线与直线AB(约为4mm,砂和小石的分界点)和CD(约为16mm,小石与大石的分界点)的交点,X、Y点分别对应的值为25%和61%,采用以下方法计算:

●砂的比例为25%(这是唯一一种全部通过4mm筛的骨料);

●砂和小石的比例为61%(这两种骨料都能全部通过16mm筛);

●由此可以计算出小石的比例:61% - 25% = 36%;

●第三种骨料(大石)的比例即为100% - 61% = 39%。

分别将砂、小石、大石的筛余百分比乘以0.25、0.36、0.39,然后将各筛的计算结果相加即可得到最佳曲线如图4.10(d)所示。

4.4 骨料的含水率

含水率是骨料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能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和耐久性、坍落度等性能。骨料的水分很容易带入混凝土中,从而改变浆体中水的总量,进而改变拌合物的工作性(取决于用水量),并通过改变混凝土的水灰比来影响抗压强度。

骨料的含水率是通过改变用水量和水灰比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这比较复杂。人们必须考虑含水率,通常定义为吸水率(Water Absorption),即骨料开口孔隙率的饱水能力。

含水率(Moisture, h)定义为将材料加热至110 ℃完全干燥的绝干( Bone-dry)材料的重量损失百分比:

1000

0?-=m m m h (4.8) 式中,m 和m 0分别表示当前骨料重量和绝干骨料重量。吸水率为某种特殊含水率(h a ),即骨料饱和面干(Water-Saturated and Surface-Dry ,s.s.d.,如图4.11所示)状态下的含水率:

1000

0...?-=m m m h d s s (4.9) 式中,m s.s.d.为骨料内部饱水但表面干燥状态下的重量。

图4.11分别为骨料可能的四种含水状态:绝干、气干、饱和面干和潮湿。

4.5 骨料含水率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施工现场的骨料通常为气干,有时是潮湿(下雨),很少是绝干(长期干燥和高温后),也很少为饱和面干。但饱和面干状态却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因为刚搅拌完的新拌混凝土中的骨料即处于该状态。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由于骨料中孔隙充满着水,因此外界的水不会流入骨料中;又由于骨料表面没有水,因而也不会增加混凝土的拌合用水量。饱和面干状态也是一种特殊状态,需要计算将该状态下砂和砾石的比重,以便将单独成分的体积转换为重量[§12.1中方程式(12.1)]。

与饱和面干状态相比,潮湿骨料(h > h a)表面会有多余水分,这将增加拌合物中水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总用水量。相反,气干骨料(h < h a)以及绝干骨料(h = 0)则需要吸收水分转变为饱和面干状态,这将减小有效拌合用水量。骨料和混凝土中水的变化的影响可用图4.12说明:

为了避免混凝土性能(特别是抗压强度和坍落度)的改变,必须在混凝土搅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或减少用水量。

最后,必须根据气候变化,至少每天对骨料含水率进行一次检测。作为骨料的来源,岩石的吸水率(h a)和孔隙率也必须根据采石场的改变进行控制。

4.6 依据配合比设计,确定骨料用量

在以下计算实例中,我们将讨论考虑h和h a时,依据配合比设计,确定骨料用量。

首先假定配合比设计程序中混凝土的圆柱体特征抗压强度(f cu/ck = 25MPa)和坍落度(150mm):

配合比设计:

通常砾石(gravel, g)和砂(sand, s)的重量是指饱和面干状态下的重量,假设砾石(h g )和砂(h s )的含水率分别为:

h g =3%

h s = 6%

而饱和面干吸水率为:

h ga = 1%

h sa = 1%

由于两种骨料的含水率(h g 和h s )大于吸水率,因此多余水分将流人水泥净浆中。潮湿骨料的用量可按以下比例关系计算:

101 : 103 = 1100 : g' ( 4 . 10 )

(饱和面干) (潮湿) (饱和面干) (潮湿)

式中:

● 101为每100kg 绝干砾石在饱和面干状态下的重量[h ga = 1%,根据方程(4.9)计算而得];

● 103为每100kg 绝干砾石在潮湿状态下的重量[h g = 3%,根据方程(4.8)计算而得]; ● 1100为配合比设计中每lm 3混凝土的饱和面干砾石用量;

● g?为潮湿砾石用量,需满足配合比设计中每1 m 3混凝土的饱和面干砾石用量为1100kg/m 3。

由等式(4.10)计算得g'值:

3/1122101

1031100101103m kg g g =?=?=' (4.11) 换句话说,潮湿砾石1122kg/m 3才能满足配合比设计中饱和面干砾石的用量达到

1100kg/m 3,重量差1122 - 1100 = 22kg/m 3是潮湿砾石带入的水的重量。

采用相同的方法可以计算得出所需潮湿砂的重量(s ?):

3/8445

.1001068005.100106m kg s s =?=?=' (4.12)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的湿砂(844kg/m 3)才能保证饱和面干状态下砂的用量

(800kg/m 3)。重量差844 - 800 = 44kg/m 3是湿砂带入的水的重量。

因此,有潮湿骨料带入水的重量为:

W a = 22 + 44 = 66kg/m 3

在配合比设计中,这个重量必须在用水量(200kg/m 3)中扣除,因为配合比设计中使用的骨料为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加人混凝土中的拌合用水量为200 - 66 = 134kg/m 3。

在这些计算中,两种骨料的含水率分别为3%和6%,因此满足性能设计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为:

配合比设计: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f cu/ck = 25MPa 、坍落度= 150mm),必须控制骨料的含水率。按照骨料的含水率调整水、砂和砾石的用量,使用水量(W)和水灰比??

? ??C W

不变,从而确保混

凝土的抗压强度、坍落度等性能。另一方面,如果骨料为气干或绝干状态,则需要掺入更多的拌合水使骨料达到饱和面干状态,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度不变。

4.7 最大粒径和颗粒粒径分布对需水量的影响

工作性一定时,骨料的最大粒径(D max )和颗粒粒径分布会影响需水量(W)。最大粒径与用水量(W)之间的关系可用Lyse 准则表示,即工作性一定时,骨料的最大粒径越大,需水量越低。这意味着如果最大粒径减小(例如骨料源变化时),必须增加拌合用水量以保证工作性不变。而且,因为水灰比???

??C W 保持不变,水泥用量(C)也会成比例增加,以达到抗压强度(f cu/ck )要求。

最大粒径相同时,级配曲线的变化将影响拌合用水量(W),进而在水灰比一定??? ??C W 时,改变水泥用量以维持设计工作性和强度。

图4.13说明了最大粒径(Dmax)一定时,假定曲线A 为对比参数,级配如何变化。例如,如果使用的砂越细,级配曲线将是曲线B ,而非曲线A(图4.13)。此时,拌合用水量(W)将增大,在水灰比??

? ??C W 相同时,水泥用量(C)也将增加,以满足抗压强度和坍落度要求。

相反,骨料越粗,级配曲线将是曲线C ,而非曲线A(图4.13):在保证不离析和泌水,不影响泵送和浇筑时,拌合用水量(W)将减小,在水灰比???

??C W 相同以保证坍落度和抗压强度时,水泥用量(C)也将随之减小。

4.8 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的骨料 对于水灰比??

? ??C W 大于0.45、抗压强度在60MPa 以下的普通混凝土,由于骨料比水泥浆更密实、强度更高,因而最薄弱部分通常是水泥浆基体。然而,如果水灰比降至0.25~0.35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70~100MPa),水泥浆基体将比骨料更密实、强度更高,此时,骨料就成为最薄弱部分。

换句话说,在高性能混凝土中,为了降低水灰比,选择使用非常致密(即无孔隙)、坚硬的骨料非常重要。图4.14 说明了水灰比对致密和多孔骨料强度的影响。对于多孔骨料,如果水灰比低于图4.14 中的X值,水灰比对强度的增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抗压强度基本上稳定在Y值,因为混凝土将因骨料崩溃而破坏;相反,对于致密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将随水灰比的降低而逐渐增大。

4.9 特种骨料

较低比重的特种骨料通常用于生产轻混凝土(第19章)。

当强度要求不高时,回收混凝土可加工生产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第23章)。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

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 注:目前并没有计算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强度的准确方法,也就是没有水胶比计算公式,轻骨料砼的水泥用量、净用水量都是从表中选取,初步计算出配比后,通过试配得到目标强度等级的配比。 主要原因为:轻骨料强度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但目前尚无广泛适用的水胶比-胶材强度-轻骨料强度-混凝土强度的关系模型,故无法预算混凝土强度。 一、基本要求 1轻骨料混凝土按其干表观密度可分为十四个等级,如表4.1.3所示 2轻骨料混凝土根据其用途可按表4.1.4 分为三大类。 3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应按表4.2.1采用

表中值乘以系数0.80

5.3.3 采用绝对体积法计算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 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密度等级和混凝土的用途,确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2 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颗粒表观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和相对密度; 3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应按下式确定: (5.1.2-1) 式中,f cu,o—轻骨料混凝土的试配配制强度,MPa; f —轻骨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这里取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值,MPa; cu,k σ—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当无统计资料时,强度标准差可按表5.1.3取值。 表5.1.3 标准差σ值 (MPa) 4 按表5.2.1条选择水泥用量; 3 注:1.表中横线以上为采用32.5级水泥时水泥用量值;横线以下为采用42.5级水泥时的水泥用量值; 2.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和普通型轻粗骨料,上限值适用于碎石型轻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3.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 4 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 4 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 、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 )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 5 c m X 5cm X 5c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P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G53—92 规定不应小于1. 5。 ( 2 )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 0m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N,

高强度混凝土的粗骨料

粗骨料 粗骨料在混凝土的组织结构中起骨架作用,对混凝土强度起重要作用。在普通混凝土中,质地致密的天然卵石和人工碎石,一般都具有足够的强度,因此,在经验公式中,混凝土强度仅与水泥强度冰灰比和骨料颗粒形状有关,而与骨料矿物成分等无关。但对于高强混凝土,由于水灰比的减小,混凝土中水泥石强度显著提高,骨科性能将对混凝土强度产生很大影响。 试验证明,在水泥砂浆相同的条件下,骨料品种不同时,混凝土强度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当水灰比较小,砂浆强度较高时,混凝土强度的差别更大。 试验还表明,骨料一砂浆界面的粘结抗拉强度均低于砂浆抗拉强度,这表明骨料一砂浆界面为混凝土内最薄弱部位。对于同一种骨料,界面粘结强度随砂浆抗拉强度的提高而提高;对于不同的骨料,在水泥砂浆相当的条件下,骨料—砂浆界面粘结强度有很大差别。这表明骨料一砂浆界面粘结强度取决于水泥和骨料两方面的性质。当骨料表面与水泥砂浆之间有良好的物理吸附及化学吸附时,界面牯结强度较高;当骨料表面性状不良或水泥砂浆强度较低时,则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界面粘结强度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 骨料弹性模量亦影响混凝土强度。骨料弹性模量越大,骨料在混凝土内的骨架作用也越大,即受力时骨料所受应力比例越大,当然骨科一砂浆界面的拉应力及剪应力也越大。因此,骨料的弹性模量过大和过小都对提高混凝土强度不利,骨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应与骨料一砂浆界面粘结强度相匹配。为了提高混凝土强度,应同时从提高界面粘结强度和提高骨料强度两方面着手。 综上所述,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应选用质地坚硬的粗骨料,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混凝土的强度亦有影响,一般随粒舱的增大,逐步降原因是大颗粒骨料内部有缺陷的机会 太,肼小颗粒者则较致密,而且能增加与砂浆的粘结面积,且界面受,较均匀。因此,对于高强混凝土宜将粗骨料的最大粒径控制在25mm以上 粗骨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且对泵送施工也有影响。在配制大于c50、不大于060高强混凝土时,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10%,压碎指标值不应大于12%;配制大于060、不大于080高强混凝土时,针、片状颗粒台量不应大于5%、压碎指标值不应大于7%。

轻骨料混凝土解析

幻灯片1 轻骨料混凝土 幻灯片2 第一节概述 定义:容重小于1900kg/m3的混凝土称作轻混凝土。 作用:轻混凝土主要用作保温隔热材料,也可以作为结构材料使用。一般情况下,容重较小的轻混凝土强度也较低,但保温隔热性能较好;容重较大的轻混凝土强度也较高,可以用作结构材料。 幻灯片3 第一节概述 分类: (1)轻集料混凝土。这是一种以容重较小的轻粗集料、轻砂(或普通砂)水泥和水配制成的混凝土。制成的轻集料混凝土容重为700~l900kg/m3,强度可达5~50MPa。 (2)多孔混凝土。该混凝土是在混凝土砂浆或净浆中引入大量气泡而制得的混凝土。根据引气的方法不同,又分为加气混凝土和泡沫混凝土两种。多孔混凝土的干容重为300~800kg/m3,是轻混凝土中容重最小的混凝土。但由于其强度也较低,一般干态强度为5.0~7.0MPa,主要用于墙体或屋面的保温。 幻灯片4 第一节概述 (3)轻集料多孔混凝土。是在轻集料混凝土和多孔混凝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轻混凝土,即在多孔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比例的轻集料.该混凝土干容重在950~1000kg/m3时,强度可达7.5~10.0MPa。 幻灯片5 第一节概述 (4)大孔混凝土(或无砂大孔混凝土)。这是一种由粒径相近的粗集料、水泥和水为原料配制成的混凝土。由于粗集料粒径相近而又无细集料(砂),或仅有很少细集料对粗集料起粘结作用而无多余的水泥浆填充空隙,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很多大孔,从而降低容重,增加保温隔热性能。无砂大孔混凝土根据所用的集料是轻集料还是普通集料,容重可在1000~1900 kg/m3之间,强度一般为5.0~15.0MPa。 幻灯片6

04混凝土用骨料

4混凝土用骨料 4.1概述 4.1.1骨料的分类及成因 骨料也称集料,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由于骨料具有一定的强度,而且分布范围广,取材容易,加工方便,价格低廉,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配制混凝土采用的骨料通常有砂、碎石或卵石。骨料的分类如下: 按粒径区分,粒径在0.l5mm至4.75mm之间为细骨料,如砂;粒径大于4.75mm为粗骨料,如碎石和卵石。 按密度区分,绝干密度2.3t/m3以下,烧成的人造轻骨料与火山渣为轻骨料;绝干密度在2.3-2.8t/m3左右,通常混凝土用的天然骨料及人造骨料为普通骨料;绝干密度2.9 t/m3以上,多者达4.0 t/m3以上为重骨料。 按成因区分为:天然骨料,象砂、卵石;人造骨料,象机制砂、碎石、碎卵石、高炉矿渣等。 生成骨料的岩石有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三大类。火成岩中常用的有花岗岩,沉积岩中常用的有凝灰岩、石灰岩,变质岩中常用的有大理岩。骨料中常见有害作用的矿物有云母、泥及泥块等,云母吸水率高,强度及抗磨性差。 4.1.2骨料的强度 骨料的强度来自岩石母体,在我国JGJ53-92中规定,采用50mm的立方体试件或φ50mm×H50mm 圆柱体,在饱和状态下测定其抗压强度。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Pa,水成岩不宜低于30MPa。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揽岩,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称为压碎指标值,骨料在生产过程中用压碎指标值测定仪来测压碎值,以间接反映岩石的强度。 对于普通混凝土,不同品种、不同强度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小,但对高强混凝土,骨料的差别对强度的影响很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以上时,应进行岩石抗压试验。岩石抗压强度应为混凝土强度1.5倍以上。 混凝土的强度受水泥浆与骨料黏结强度的影响。骨料具有足够的强度时,混凝土强度不受骨料强度的影响。碎石与水泥浆的黏结面积大,黏结强度高,故比用河卵石配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 1

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 姓名:吕浩阳 学号:g201409106 系别:建筑工程学院

轻骨料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具有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技术经济效益,针对国内外轻骨料混凝 土技术的应用现状,对轻骨料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探讨了轻骨料混凝土应用 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措施予以展望。 关键词:轻骨料;混凝土;耐久性 1前言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结构中最大宗的建筑材料之一。全世界混凝土年产量约90亿吨, 我国占40%以上,每年要用掉20亿吨以上的天然骨料。对骨料等资源的大量开采已造成了很多地方出现资源匾乏、耕地破坏、山林遭毁等问题。利用天然轻骨料、工业废料轻骨料、人造轻骨料等制成的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较小、相对强度高以及保温、抗冻性能好等优点,降低结构自重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具有明显的技术、 经济优势。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如粉煤灰、锅炉煤渣、煤矸石等制备轻质混凝土,可降低 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废物利用,减少城市或厂区的污染,减少堆积废料占用的土地用量, 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1]。 2轻骨料混凝土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2.1国外应用现状 美国早在1913年就研制成功了页岩陶粒(国外又称膨胀页岩),很快就用它配制成抗 压强度为30-35MPa的轻集料混凝土,并应用在了房屋建筑、船舶制造和桥梁工程中。20 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取代普通混凝土,修建了52层218米高的休斯 顿贝壳广场大厦,所用轻骨料混凝土的干表观密度为1840 kg/m3,抗压强度32-42MPa,取 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2001美国在California用轻骨料混凝土建成的Benicia-Martinez 桥,该桥总长2716米,最大跨度200米,所用轻骨料混凝土28天抗压强度为45MPa,干 表观密度1920 kg/m3。1993年以来美国每年轻骨料使用量都在350-415万m3,其中用于结 构混凝土部分占80万m3左右。 20世纪90年代初期,挪威、日本等国家研究了高性能轻骨料混凝土的配方、生产工艺、高性能轻骨料等,重点在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英国采用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建造了北海石油平台;挪威已成功应用CL60级轻骨料混 凝土建造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臂桥;日本则在1998年成立了一个由18家公司组成的高 强轻骨料混凝土研究委员会,专门研究粉煤灰轻骨料混凝土。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

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规定了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的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资料等。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轻骨料混凝土的现场拌制。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色。 2.1.2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上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6.2.4粗骨料、水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 2.4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 m×5c m×5c 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 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 P 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 G53—92规定不应小于 1.5。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 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 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用孔径为 2.5m m 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m1)。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轻骨料混凝土技术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水泥胶凝材料和水配制而成的混凝土,称之为轻骨料混凝土。若粗、细骨料均是轻质材料,又称全轻骨料混凝土。若粗骨料为轻质,细骨料全部或部分采用普通砂,则称砂轻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一般用水泥胶凝材料,但有时也用石灰、石膏硫磺、沥青等作为胶凝材料。 一、概述 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之处,在于骨料中存在着大量空隙,也正是如此,才赋予其许多优越的性能。轻骨料混凝土具有轻质、高强、保温和耐火等性能特点,并且变形性能良好,由于弹性模量较低,在一般情况下,其收缩和徐变也较大。虽然多孔轻骨料的强度低于普通骨料,但是由于轻骨料的孔隙在拌和料搅拌时具有吸水作用,造成轻骨料颗粒表面的局部低水灰比,增加了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力。这样,在骨料周围形成了坚强的水泥石外壳,约束了骨料的横向变形,使得骨料在混凝土中处于三向受力状态,从而提高了骨料的极限强度,使得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普通混凝土接近。 二、轻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指标轻骨料混凝土除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外,还需要满足下面的要求: (1)砂轻混凝土和全轻混凝土宜采用松散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计算,砂轻混凝土也可采用绝对体积法。配合比计算中粗细骨料用量均应以干燥状态为基准

(2)根据设计要求的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混凝土的用途,确 定粗细骨料的种类和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3)测定粗骨料的堆积密度、筒压强度和1h吸水率,并测定细骨料的堆积密度。 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性能指标 三、轻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 1、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轻骨料应按不同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不得混杂;轻粗骨料运输和堆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镇江科创园三期-丁卯精英公寓配套用房项目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 二0一三年十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项目应用新技术概况 (2) 三、施工工艺 (2) 1、施工准备 (2) 2、施工方法 (2) 3、施工工艺 (3) 四、质量保证措施 (4) 1、质量保证措施 (4) 2、安全保证措施 (5)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总面积为27338.5㎡,建筑层数为:地下2层、地上5层,结构形式:框架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5度。 本工程质量目标位确保镇江市“金山杯”和江苏省:“扬子杯”。 二、项目应用新技术概况 本工程屋面采用150mm厚轻质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地下室底板采用100mm 厚轻质泡沫混凝土材料。 本工程共使用轻质泡沫混凝土1285m3。 三、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1主要材料、设备及人员准备。 1.1.1主要材料:3 2.5水泥、HF30型发泡剂、水。 1.1.2主要设备:YT-40型发泡搅拌机、YT-30型泡沫混凝土输送泵、手推车、皮卷尺。 1.1.3人员准备:混凝土工8人、其他人员4人。 2、施工方法 2.1配制泡沫浆体 根据MLC泡沫混凝土配比和生产工艺,配制发泡浆体。 配制浆料过程发泡剂发泡过程 2.2拌制水泥浆

按设计选用的泡沫混凝土型号,先将定量的水加入搅拌机,再将称量好的水泥添加料投入搅拌机内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将预发泡沫倒入水泥浆体的搅拌机,搅拌约6分钟,使水泥泡沫浆料达到均质化要求,即可进行现场直接浇筑或泵送浇筑。预拌好的水泥泡沫浆料应在4小时内用完。 MLC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表 成品干密度kg/m3500 32.5复合硅酸盐水泥kg/m3450 水kg/m3100 植物性溶解发泡剂kg/m320 3、施工工艺 3.1基层处理 基层面清扫干净、无积水、无垃圾现象。 3.2浇捣泡沫混凝土 3.2.1将泡沫混凝土中预埋件、预留孔(水管、排水孔等)在浇筑泡沫混凝土前做好,严禁在浇筑后在保温隔热层上凿孔打洞。 3.2.2按设计选定的保温层厚度,设定浇筑面标高线,有找坡要求的尚应设定找坡线。 3.2.3在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层施工完成时,同时保证底板泡沫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屋面厚度不得小于150mm。 底板浇筑屋面浇筑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标准2020版

目次 前言................................................................................................................................................. 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符号 (1) 4 分类与等级 (3) 5 要求 (3) 6 试验方法 (6) 7 检验规则 (8) 8 标志、贮存和运输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粗骨料不规则颗粒含量试验方法 (10)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人工砂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方法 (12)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石粉亚甲蓝值试验 (14)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石粉流动度比试验 (16) 附录 E (规范性附录)人工砂需水量比试验 (18) 附录 F (规范性附录)粗骨料的氯化物含量试验 (19)

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的术语和符号、分类与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贮存和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中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用的骨料,不包括轻骨料和重骨料等特殊骨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2419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 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GB/T 17671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 GB/T 50733 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 JG/T 223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3 术语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 3.1.1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以建设工程设计和施工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预拌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混凝土。 3.1.2骨料aggregate 在混凝土中起骨架、填充和稳定体积作用的岩石颗粒等粒状松散材料。 3.1.3粗骨料(石)coarse aggregate 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包括卵石和碎石。 3.1.4卵石pebble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的,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轻骨料混凝土

2混凝土技术 2.1高耐久性混凝土 高耐久性混凝土是通过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工艺的优化,并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作为必要组分来生产的具有良好施工性能,满足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耐久性非常优良的混凝土。 1.主要技术内容 (1)原材料和配合比的要求 1)水胶比(W/B )≤0.38。 2)水泥必须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泥,如硅酸盐水泥,普硅硅酸盐水泥或复合硅酸盐水泥,不得选用立窑水泥。 3)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10%,D max ≤25mm,采用15~25mm 和5~15mm 二级配合,饱和吸水率<2.0%,且无碱活性。 4)采用优质矿物微细粉和高效减水剂是高耐久性混凝土的特点。矿物微细粉宜采用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及天然沸石粉等,所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且宜达到优品级。矿物微细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量一般为,硅粉≤10%,粉煤灰≤30%,矿渣≤50%,天然沸石粉≤10%,复合微细粉≤50%。 5)配合比设计强度应符合以下公式: σ645.1,,+k cu o cu f f > 式中:o cu f ,——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 k cu f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 ; σ——强度标准差,无统计数据时,商品混凝土可取5.5~6.5MPa 。 (2)耐久性设计的要求 1)处于常规环境的混凝土结构,满足所处的环境条件下服役年限提出的要求。 如抗碳化耐久性要求 B W /≤%3.3883.5?? ? ??+?t a C

式中:W/B——水胶比; C——钢筋保护层厚度(cm); a——碳化区分系数,室内1.7,室外1.0; t——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对于处于严酷环境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应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467进行耐久性设计,考虑的环境劣化因素有: ①抗冻害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冻害地区确定最大水胶比;b)不同冻害地区的耐久性指数k;c)受除冰盐冻融循环作用时,应满足单位剥蚀量的要求;d)处于有冻害环境的,必须掺入引气剂,引气量应达到4%~5%。 ②抗盐害的耐久性要求:a)根据不同盐害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b)抗Cl-的渗透性、扩散性,应以56d龄期,6h总导电量(库仑)确定,一般情况下,氯离子渗透性应属非常低范围(≤800库仑);c)混凝土表面裂缝宽度符合规范要求。 ③抗硫酸盐腐蚀的耐久性要求:a)用于硫酸盐侵蚀较为严重的环境,水泥中的C3A<5%;C3S<50%;b)根据不同硫酸盐腐蚀环境,确定最大水胶比;c)胶砂试件的膨胀率<0.34%。 ④抑制碱—骨料反应有害膨胀的要求:a)混凝土中碱含量<3.0㎏/m3;b)在含碱环境下,要采用非碱活性骨料。 2.技术指标 (1)工作性 坍落度≥200mm;扩展度≥550mm;倒筒时间≤15s;无离析泌水现象;黏聚性良好;2h 坍落度损失小于30%,具有良好的充填模板和钢筋通过性能。 (2)力学性能 抗压强度等级≥C40;体积稳定高,收缩小,弹性模量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 (3)耐久性 按主要技术内容中的耐久性技术指标控制,结合工程情况也可参照《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193中提出的指标进行控制;耐久性试验方法可采用《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规定的方法,主要有: 盐冻试验方法; 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抗硫酸盐腐蚀试验方法;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和水泥配制而成的混凝土,其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3,称为轻骨料混凝土。当粗细骨料均为轻骨料时,称为全轻混凝土;当细骨料为普通砂时,称砂轻混凝土。凡是骨料粒径为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粗骨料。粒径小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g/m3的轻质骨料,称为轻细骨料。选择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时,必须根据结构种类(保温的,结构保温的或结构的)及使用条件,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强度和和易性,耐久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轻骨料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用水量为净用水量与附加用水量两者之和;二是砂率为砂的体积占砂石总体积之比值;三是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应满足要求。 在设计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之前应具备设计上规定的最大干表观密度和设计强度等资料,应了解配筋情况,施工条件及构件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 一、水泥标号和用量 用于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水泥标号应随混凝土强度的增高相应提高,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技术上困难,而且水泥用量多。用高标号水泥配制低强度混凝土也不经济。水泥标号的选用可按照1-1资料确定。 不同强度等级轻骨料混凝土的水泥等级和用量1-1 序号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等级水泥用量(Kg/m3)水泥标号 1 ﹤LC 5.0 200 32.5 2 LC7.5 200-250 3 LC10 200-320 4 LC1 5 250-350 5 LC20 280-380 6 LC25 330-400 7 LC30 340-450 8 LC40 420-500 42.5 9 LC50 410-530 10 LC60 430-550 注:1、表中:下限值适用于圆球型(如粉煤灰陶粒、粘土陶粒等)和普通型(如页岩陶粒、膨胀珍珠岩等)的粗骨料。上限适用于碎石型(浮石、膨胀矿渣等)粗骨料和全轻混凝土。 2、轻骨料混凝土的最高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50Kg/m3。 增加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强度,当水泥用量平均增加20%,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约增高10%,但是随着水泥用量的提高,水泥用量每增加50 Kg/m3,容重增加约30 Kg/m3。水泥用量过高时,不但容重大、水化热高、收缩大,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适宜。我国对高标号轻骨料混凝土的最大用量规定不宜超过550 Kg/m3。另一方面,为了保证轻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小水泥用量不宜低于200 Kg/m3。 二、用水量和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总用水量减去干轻骨料一小时吸水量为净用水量。净用水量根据混凝土施工条件和稠度要求按表1-2选用。再根据表1-3选择附加水量。若缺乏轻砂吸水率的数据时,可增加10Kg左右的水,作为轻砂吸水率的附加水。而在试拌时,可根据工作性的要求再进行适当调整。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倍的为针状颗粒。 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

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 m×5c m×5c 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 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 P 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 G53—92规定不应小于。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 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 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0),用孔径为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m1)。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1、宜采用饮用水。 2、其他水应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郭福安 摘要:混凝土是目前最大宗的建筑材料,而粗骨料作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材料之一,其性能将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该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概括总结粗骨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混凝土性能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为HPC配合比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关键词:粗骨料;混凝土;化学成分;形貌;级配;性能影响 引言 混凝土是目前最大宗的建筑材料[1],它是一种多相复合材料,其强度取决于水泥石、粗骨料以及粗骨料与水泥石之间的界面强度。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据统计,粗骨料可占混凝土体积的50%~70%,它会影响新拌混凝土的流变性以及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2]。近年来,由于天然砂资源短缺,人们加强了对细骨料的研究,使机制砂的生产与使用得到迅速发展[3],但是对于粗骨料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随着混凝土工程的超高层化和大型化,高强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在高强混凝土中,粗骨料相对来说才是薄弱环节[4-6],粗骨料本身的特征,如种类、颗粒形状及大小、表面特征和级配,无论是对新拌混凝土还是硬化后混凝土的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地探讨粗骨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粗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人们认为粗骨料是一种惰性材料,通过水泥浆的粘结作用与水泥砂浆构成混凝土。实际上粗骨料并不是没有活性的,它的物理化学性质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7]美国着名混凝土专家Metha曾指出:“将粗骨料作为一种惰性填充材料应画上一个问号”。我们可以将国内外学者对粗骨料在混凝土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以下几点。 粗骨料的刚性骨架作用 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一般认为粗骨料抗压强度应为混凝土设计强度的2倍左右,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倍[8],粗骨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通常要比水泥石高,其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也是混凝土各组分中最好的,而且粗骨料体积超过混凝土体积的一半,因此粗骨料在混凝土中起着刚性骨架的作用。在混凝土承受压荷载时,其内部由粗骨料传递应力,当混凝土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时,裂缝很难贯穿粗骨料而是绕过粗骨料在骨料周围出现,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混凝土破坏时可能会吸收更高的

混凝土骨料的要求规范

6. 2. 4粗骨料、水 一、粗骨料 (一)概念:凡混凝土中颗粒粒径大于5的骨料称为粗骨料。 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粗骨料一般有两种:卵石和碎石。比较同等条件下,谁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大?答案:碎石。碎石是经过人工或机械破碎而成;卵石是天然岩石经风化而成。因为碎石的表面粗糙,与水泥石粘接度大;颗粒均匀,且坚固;不含杂质,清洁度好;针、片状含量少,所以,配制出来的混凝土强度大。 (二)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1、粗骨料中含的泥块、淤泥、细屑、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物是有害杂质。它们的危害与在细骨料中的相同。它们的含量一般应符合表6-3中规定。 表6-3混凝土用粗骨料的质量要求

酸盐含量 (折算为 50,按质量 计)/ % 2、形状:粗骨料成圆柱形或立方体的好,针、片状含量必须满足表6-3中规定。 针状颗粒:凡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的为针状颗粒片状颗粒:凡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 4倍为片状颗粒。 平均粒径: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3、颗粒级配 粗骨料中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最大粒径。当骨料粒径增大时,其比表面积减小,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也减少。因此,粗骨料的最大粒

径应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得大些。试验研究表明,骨料的最大粒径与构件的截面尺寸、混凝土的强度、水泥用量和施工工艺等有关。 为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要求,粗骨料都必须是质地致密、具有足够的强度。碎石或卵石的强度可用岩石立方体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方法表示。 (1)用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粗骨料强度。是将岩石制成5cm x 5cm X5cm的立方体(或直径与高均为5cm的圆柱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MPa)与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作为碎石或碎卵石的指标,根据JG53—92 规定不应小于 1. 5。 (2)用压碎指标表示粗骨料的强度时,是将一定质量气干状态下10?20mm石子装入一定规格的圆筒内,在压力机上施加荷载到200KN,卸荷后称取试样质量(m b),用孔径为2. 5 mm 筛筛除压碎的细粒,称取试样的筛余量 ( m1) 。 二、拌和用水与养护用水 1、宜采用饮用水。 2、其他水应经过检验才能使用。

混凝土骨料

第4章骨料 4.1 骨料的作用 骨料(Aggregate)是粒形材料,通常不具备化学活性,分散在整个水泥浆基体中。由于骨料价格远低于水泥,因而主要用于降低混凝土成本。然而,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骨料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占去了混凝土体积的2/3~3/4 ,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第15章)和耐久性(第11章)。而且,骨料对高强混凝土的影响很大。 骨料最明显的特征是其颗粒形状,实际上骨料是由很多的松散颗粒组成(图4.1)。如果颗粒粒径小于4 ~5mm,则称之为砂(Sand);如果颗粒粒径大于4~5mm,则称之为粗骨料(Coarse Aggregate)。还可以将骨料分为砾石(Gravel,天然骨料)和碎石(Crushed Stone,人工骨料)。砾石通常从河道中开采而得,圆形、表面光滑;破碎骨料由岩石破碎而得,无规则状、表面粗糙。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术语“骨料”包含细骨料(砂)和粗骨料(砾石或碎石)。 图4.1 砂、砾石和碎石 骨料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颗粒中存在连通孔隙。骨料的孔隙率影响其吸水特性,进而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硬化混凝土的性能,如强度和抗冻耐久性。 在随后的内容中,首先介绍骨料的选用准则,然后是骨料的级配要求及参数,最后是骨料的吸水特性。 4.2 骨料的选用准则 并不是所有的骨料(包括天然骨料和由岩石破碎加工而成的人工骨料)都适用于混凝土 结构。对于骨料,还有很多基本要求,如果满足不了这些要求,即使不是暴露在侵蚀性环境,混凝土也可能劣化。这些要求包括骨料中不能含有会减少混凝土耐久性的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包括氯化物、硫酸盐、碱-活性硅、黏土及有机杂质。而且,骨料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抗冻耐久性,这点要求骨料中的空隙要少,而隧石、页岩以及一些多孔的石灰岩往往不能满足该要求。 在骨料第一次用于混凝土或者在缺少以往经验时,至少要对骨料中有害物质和抗冻行为进行一次检测。一旦确定该骨料可以用于混凝土中,如果骨料没有其他的问题(例如骨料供应源有了改变),每年还至少要对骨料重复检测两次。 4.2.1 氯化物 骨料中氯化物(Chloride)的含量极限(0.05%)与钢筋腐蚀风险密切相关。在素混凝土(不含增强钢筋)中除非由于混凝土结构在干湿交替条件下盐沉积致使表面损伤(风化,Effiorescence),骨料即使含有氯化物也不会存在任何严重劣化风险。也有一些例外,比如被氯化物污染的骨料―海砂。理论上,海砂只有在经过一系列的清洗,将水溶性盐(如NaCl)除去之后,才能用作混凝土细骨料。 4.2.2 硫酸盐

预拌混凝土碎石质量要求

一、压碎值要求:预拌混凝土一般采用花岗岩,石灰石、石英石等材质人工碎石,碎石风化石和软弱颗粒含量不能太高,具体用压碎指标值试验进行测量,压碎指标值在6%-12%最好,太低碎石材质过硬,破碎出来颗粒形状不好,太高满足不了硬度要求; 二、粒径大小要求:商混站泵送混凝土较多,为便于泵送施工,一般使用粒径为5-20mm或5-25mm连续级配碎石,一般采用5-10mm粒径碎石和10-20粒径碎石掺配成5-20或5-25连续级配要求,具体掺配比例通过碎石筛分试验和孔隙率试验决定,一般为3:7; 三、颗粒形状要求:预拌混凝土碎石形状标准用针、片状颗粒含量衡量,即碎石中针状和片状的颗粒含量,C30-C55的混凝土要求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15%,用用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测量; 四、洁净度要求:商混用碎石的含泥量要求1%,泥块含量要求低于%,并尽量不含石粉; 五、下面是以上要求的具体试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

一、依据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 二、每验收批取样方法: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2、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8份石子,组成一组样品。3、从汽车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三、若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四、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1、对单一项试验,所需碎石或卵石的最小取样数量(Kg),应符合下表规定: 2、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以天然多孔轻骨料或人造陶粒作粗骨料,天然砂或轻砂作细骨料,用硅酸盐水泥、水和外加剂(或不掺外加剂)按配合比要求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kg/m的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具有密度小、保温性好、抗震性好,适用于高层及大跨度建筑。轻骨料混凝土按细骨料不同,又分为全轻混凝土和砂轻混凝土。[1]采用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全轻混凝土;由普通砂,或部分轻砂做细骨料的,称为砂轻混凝土。 中文名称:轻骨料混凝土 英文名称:light aggregate concrete 定义:由天然轻骨料(如浮石)或人造轻骨料(如陶粒)或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矿渣珠)加水泥和水拌制成的重度小于18—19.5kN/m3的混凝土。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建筑材料(水利)(三级学科) 轻骨料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及粉煤灰水泥。 (2)轻骨料 轻粗骨料——粒径在5mm以上,堆积密度小于1000k8/m^3; 轻细骨料——粒径不大于5mm,堆积密度小于1200k8/m^3。 轻骨料按原料来源分有三类: ①工业废料轻骨料——如粉煤灰陶粒、膨胀矿渣珠、自燃煤矸石、煤渣及其轻砂。 ②天然轻骨料——如浮石、火山渣及其轻砂。 ③人造轻骨料——如页岩陶粒、黏土陶粒、膨胀珍珠岩骨料及其轻砂。 轻骨料的堆放和运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轻骨料应按不问品种分批运输和堆放,避免混杂。 ②轻粗骨料运输和堆放应保持颗粒混合均匀,减少离析。采用自然级配时,其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并应引方止树叶、泥土和具他有害物质混入。 ③轻砂在堆放和运输时,宜采取防雨措施, 在气温5℃以上的季节施工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对轻粗竹料进行预湿处理。预湿时间可根据外界气温和来料的自然含水状态确定,一般应提前半天或一天对骨料进行淋水、预湿,然后滤干水分进行投料。在气温5℃以下时,不宜进行预湿处理, (3)水要求同普通混凝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