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最新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最新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最新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取题背景…………………………………………………1

二、应用的基本原理…………………………………………2

三、现行方案…………………………………………………2

四、问题分析 (13)

五、改进方案设计 (13)

六、计算正常时间及标准时间 (22)

七、对比分析及改善评价 (23)

八、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23)

一、取题背景

本次课程设计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取自于福州工大台钻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台钻厂创建于1958年,是福建工程学院的校办工厂,其前身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台式钻床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行业定点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福建工程学院雄厚的技术和科研支持,如今已成为具有上千万资产的小型企业,其出产的台钻床由于品质卓越、性能稳定连续多次被评为部优产品,增氧机获得了农业部“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正因为福建工程学院科研与技术的支持和台钻厂自身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福州台钻厂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并被评为一级信用企业、福州工业利税“百强企业”、福建省小型工业企业“百佳明星”企业和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等。企业的主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等地。

多年来,台钻厂以经营为主体,同时又承担学校学生的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实习任务。

(二)课题选择及课程设计目的

本次的课程设计主要选择Z4116的总装过程进行模特排时法研究。

此次的课程设计主要通过现场观摩收集数据和相关资料。现场观摩是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学习,是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手段。通过现场观摩及实验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学会综合应用这些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程序,以实际生产系统及其运行的不断优化,达到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此次进行模特排时法的研究是为了找出适合不同操作者劳动强度的操作方

法,使操作者具有适当的劳动紧张程度,确保劳动者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保持充沛的体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通过对某一操作进行模特分析,熟悉模特法表示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正确区分作业者的同时动作、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

1.合理安排进度,按照模特法的分析方法,踏实的展开课程设计活动。

2.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根据选题的具体需求,在开发各环节中绘制相关的图表,最后要求提交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

3.进行动作改进。

二、应用的基本原理

(一)模特法的基本原理

模特法是预定动作标准法的一种,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新的技术。运用模特排时法,无需经过现场测时,只要根据工作物蓝图、工作地布置图和操作方法,就能预先计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正常时间。模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疲劳研究的救国证明,动作速度太快会造成人的能量消耗过多,易引起疲劳;动作速度太慢,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也容易引起疲劳。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是,当速度提高1%时,能量消耗也会随之增加约1%;速度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后再减速1%时,能量消耗反而增加0.5%,模特法把能量消耗最低的速度作为基准,是操作者的劳动紧张程度适当,因而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体力。模特法把人的动作与时间融为一体,只要确定了人的动作,就可以知道动作所需的正常时间。(二)模特法的21种基本动作

模特法将所有人力操作的基本动作归纳为21种基本动作。模特法以正常人能量消耗最低、速度最快的手指一的次动作时间消耗值为基本时间单位,定为1MOD,相当于手指移动2.5cm的距离所使用的时间,平均使用时间为0.129S,即1MOD=0.129S。模特法的21个基本动作的时间消耗值都是以此为基准进行试验、比较而确定出来的。21种动作分为两大类:上肢基本动作11种、下肢和腰的基本动作4种、辅助动作6种。

三、现行方案

(一)运用MOD法对台钻的装配流程进行记录、分析

台钻总共有一条流水线,主要工作是用双手将个个部件组装成台钻的过程。该工段主要作业为前4工位,工作定员为4人

1.一工位动作因素分析。

(1)左手取底座放至工作台。

(2)走到底座暂存处取再取一个底座放至工作台旁。

(3)弯腰去抹布擦底座。

(4)转身取立柱装配。

(5)转身取螺栓对立柱进行固定,然后在取气枪用来锁紧螺栓。

(6)弯腰取支架,装在立柱上。

(7)从左边取一手柄,将手柄装在支架的手柄孔中。

(8)从左边取一手轮,将手轮装上立柱。

(9)从右边取一滚珠,将滚珠装进手轮孔中,

动作因素分析入下表:

第一工位动作因素分析

工作内容:

工位序号:1

定员:1

操作者:1

MOD数:

日期:

左手动作时间右手动作

动作叙述分析式次

数MOD分析

MO

D值

分析式动作叙述

从身体右侧取底座M3G1 1 M3G1 4 1 M3G1 从身体右侧取

遥控器

移至胸前的M3P5 1 M3P5 8 1 M3P0 移至胸前

工作台处放

把挂钩从孔

中取出

M2P2 1 M2P2 4 1 H 持住

走4步至底座处W5×4 1 W5×4 20 1 M1P0A4 使用按钮控制

平衡吊

弯腰取一底座B17M2G

3

1 B17M2G3 2

2 1 M1P0A4 使用按钮控制

平衡调

返回到工作台处W5×4 1 W5×4 20 1 M1P0A4 使用按钮控制

平衡调

放底座与工作台旁M3P5 1 M3P5 8 1 M1P0A4 使用按钮控制

平衡调

手从挂钩处

放开

M2P0 1 M2P0 2 1 M2P0 放下按钮

等待HD 1 12B17

M2G1 11.5 1 12B17M2G

1

走2步取抹布

等待HD 1 M2P0 2 1 M2P0 拿抹布至底座

等待HD 1 (M2G0

M2P0)×5 20 1 (M2G0M2P

0)×5

擦底座孔

等待HD 1 M2P0

12B17 11.5 1 M2P012B17 把抹布放回原

转身取立柱W5M3G3 1 W5M3G3M

2G3

16 1 W5M3G3 转身取立柱

带立柱回工作台前W5M3P0 1 W5M3P0 8 1 W5M3P0 带立柱回工作

台前

持住立柱顶端H 1 12B17

M3P5L1

16.5 12B17M3P5

L1

定位立柱

等待HD 2 W5(M2G1)

×2 22 2 W5(M2G1)

×2

转身取螺栓

从右手中接过一个螺栓M2G3 2 M2G3 10 2 M2P0 放开一个螺栓

给左手

装配到立柱的螺栓孔M2P5 2 M2P5

M2P5

28 2 M2P5 装配到立柱的

螺栓孔

握住导线W5M3P2

(12B17) 1 W5M3P2

M2P2(12B1

7)

22.5 1 W5M3P2

(12B17)

转身取气枪

持住H 4 M4P5 36 4 M4P5 定位气枪持住H 4 M1G1

M1P0

12 4 M1G1M1P0 使用气枪放下导线M2P0 1 M3P2 5 1 M3P2 放回气枪

弯腰取支架B17M2G

3 1 B17M2G3M

2G3

27 1 B17M2G3 弯腰取支架

将支架装在立柱上面M4P5 1 M4P5

M2P5

16 1 M4P5 将支架装在立

柱上面

旋转放下C4 3 C4 12 3 C4 旋转放下

等待12B17 1 (12B17)

M2G3 13.5 1 (12B17)M2

G3

弯腰取手柄

从右手拿手柄M2G3 1 M2P2

M2P3

9 1 M2P2 给左手

持住H 1 M2P2 4 1 M2P2 取立柱盖

持住H 1 12B17

M4P5

17.5 1 12B17M4P5 起身装立柱盖

用手柄敲立

柱盖

M1×5P0 1 M1×5P0 5 1 H 持住

持住H 1 (MIG0M1P14 1 (MIG0M1P拆开锁紧块

0)×7 0)×7

持住H 1 B17M2P5 24 1 B17M2P5 装配拆卸的一

持住H 1 (M1G0

M1P0)×2 4 1 (M1G0M1P

0)×2

检查手柄端

把手柄的手

柄端插入孔

M3P5 1 M3P5 8 1 H 锁紧块

旋转手柄8次(M2G0

M2P0)×

8

1 (M2G0

M2P0)×8

32 1 H 持住

伸手取手轮M4G3 1 M4G3 7 1 M2G2 伸手取手轮

判断手轮的方向D3 1 D3 3 1 D3 判断手轮的方

装配手轮M3P5 1 M3P5

M2P5

15 1 M3P5 装配手轮

持住手轮H 1 M5G1

M5P0 11 M5G1M5P0 伸手取钢球盒

放于底座旁

持住手轮H 1 M4G1 5 1 M4G1 伸手取螺丝刀持住手轮H 1 M4G1 5 1 M4G1 抓一把钢球

持住手轮H 1 M3P2 5 1 M3P2 把钢球放在立

柱上

持住手轮H 1 M2P5×49 247 1 M2P5×49 将钢球装入手

轮孔中

持住手轮H 1 M4G1 5 1 M4G1 伸手拿起钢球

从右手中拿过钢球盒M2G1 1 M2G1 3 1 M2P0 交钢球盒给左

持住盒子 H 1 M1G0 M1P0

2 1 M1G0M1P0 旋一下手轮

持住盒子 H 1 M2G0 M2P2

6 1 M2G0M2P2 把剩下的钢球

放回盒子中

持住盒子 H 1 C4 4 1 C4 旋转一下手轮让其自动下滑

把钢球盒给右手 M1P2 1 M1P2 3 1 M2G1 从左手接过钢球盒

等待

HD 1 M5P2 7 1 M5P2 把钢球盒放回原位

等待 HD 1 M2P2 4 1 M2P2 把螺丝刀放进盒子

合计 273 827 660

2.第二工位是在第一工位加工完以后,另一个工人过来在第一工位加工的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的组装,工作的要点如下: (1)转身去箱体装配。 (2)从左边取螺丝钉并装配

(3)从右边取一手柄装在箱体上,手柄的锁紧块不能有抱死立柱的现象。 (4)取壳装在箱体上

(5)从右边的盒子中取一个导套,左边取螺装于箱体上

(6)到皮带轮放置处取一个皮带轮,装上,后从右边取锤子敲紧皮带轮。 (7)走到右边取夹具、花键套和挡圈。先用夹具将花键套装上皮带轮,后再装上挡圈。

动作因素表分析如下表:

第二工位动作因素分析

工作内容: 工作地布 置图

工位序号:1 定员:1

操作者:1

MOD数:

日期:

左手动作时间右手动作

动作叙述分析式次

数MOD分析

MO

D值

分析式动作叙述

走两步去箱体W5×

2B17

M2G1

1 W5×

2B17M2G

1

30 1 W5×

2B17M2G1

走两步去箱体

回来将箱体从立柱顶装入W5×

2M4P5

1 W5×2

M4P5

19 1 W5×

2M4P5

回来将箱体从

立柱顶装入

持住手轮H 1 C4×4 16 1 C4×4 将箱体缓慢旋

转的放下

等待HD 1 M5G3 8 1 M5G3 伸手取螺钉

持住H 1 M5P2 7 1 M5P2 将螺钉放入左

手中

持住H 1 M3G3

M3P0 9 1 M3G3M3P0 伸手取气枪带

至胸前

持住H 3 M1G1D3 15 3 M1G1D3 从左手取一个

螺钉

持住手轮M2G1 3 M1P5 18 3 M1P5 放进螺钉孔

持住手轮M2G1 3 M2P5 21 3 M2P5 将气枪头对准

螺钉头

持住H 3 M1G0

M1P0

6 3 M1G0M1P0 锁紧螺钉

放回剩下的螺钉M3P5 1 M3P2M2P

5

12 1 M3P2 放回气枪

等待HD 1 M4G1 5 1 M4G1 取手柄

拆开锁紧块(M1G0

M1P0)×

5 1 (M1G0

M1P0)×5

10 1 H 持住

锁紧块与箱体孔装配M2P5A4 1 M2P5A4 11 1 H 持住箱体,使其

不动

拆下锁紧块M2G0M2

P0 1 M2G0

M2P0

4 1 H 持住手柄

换一边再装

M2P5 1 M2P5 7 1 H 持住手柄

用手持住左边的锁紧块H 1 M2P5 7 1 M2P5 将手柄插入箱

固定住左边

的锁紧块

H 1 C4×4 16 1 C4×4 旋紧手柄

将箱体转过180°M2G0M2

P0

1 M2G0

M2P0

4 1 H 等待

等待HD 1 W5×3

M4G3 22 1 W5×

3M4G3

走三步取下罩

壳部件

等待HD 1 W5×2

M5P2 17 1 W5×

2M5P2

走两步回来将

下罩壳装在箱

体上

等待HD 1 W5M2G1 8 1 W5M2G1 转身取导套

走至螺钉处W5×2 1 W5×2 10 1 M2P0M2G0

M2P0 将导套交给左手并拉开

持住导套H 3 M2G3

M2P5 36 3 M2G3M2P5 伸手取螺钉装

入螺钉孔中

走一步装入箱体中W5M3P5

A4

1 W5M3P5

M2P5A4

24 1 W5M3P5A4 走一步装入箱

体中

转动手轮降

低箱体

C4×2 1 C4×2 8 1 H 持住箱体

走四步取皮带轮W5×

4M2G1

1 W5×4

M2G1

23 1 W5×

4M2G1

走四步取皮带

回来装上皮带轮W5×

4M2P5A4

1 W5×4M2

P5M2P5A

4

38 1 W5×

4M2P5A4

回来装上皮带

转身取榔头W5M3G1 1 W5M3G1 9 1 W5M3G1 转身向右边取

锤子

将榔头定位

在皮带轮上

W5M3P2 1 W5M3P2 10 1 H 持住

持住H 1 M2×6P0 12 1 M2×6P0 敲打榔头

持住H 1 W5M4P0 9 1 W5M4P0 放下锤子与工

作台左边

放下榔头在

工作台右边

M3P0 1 M3P0 3 1 HD 等待

走五步取花键套和挡圈W5×

5M2G3M

2G3

1 W5×

5M2G3M

2G3

35 1 W5×

5M2G1

走五步取夹具

持住H 1 W5×

5M2G0M

2P5 34 1 W5×

5M2G0M2P

5

回来装上键套

装上挡圈M2G0

M2P0A4 1 M2G0

M2P0A4

8 1 M2G0M2P0

A4

装上挡圈

等待HD 1 W5×5

M2P2 29 1 W5×

5M2P2

放回夹具

等待HD 1 M3G1 4 1 M3G1 伸手抓取气枪持住导套固H 3 M4P5 27 3 M4P5 气枪头对准导

定 套的螺钉

持住导套头

H

3

M4G0M4P0

24

3

M4G0M4P0 锁紧螺钉

合计

265

615

533

3.第三工位动作因素分析。该工位主要是在前两道工序的基础上。作业要点如下:

(1)双手作业:右手取起动开关导线部件,左手握住软线1,将它穿过下罩壳部件的孔1,再将软件2穿过孔2,装好开关,再用管夹和螺丝将软件固定住。

(2)检查各个部件和螺丝的安装情况。

动作因素分析如下表所示:

第三工位动作因素分析

作业内容: 工作地布 置图

工序序号 定员 操作者 MOD 数 日期

左手动作

时间

右手动作

动作叙述 分析

示 次

数 MO

D

值 总分析式 次

数 分析式 动作叙述 伸手握住手轮 M3G1 1

4 M3G1

1 M3G1 伸手握住导杆 旋转手轮

C4

6 24 C4

6 C4

旋转导杆 等待

BD

1 25 W5B17M2G1

1 W5B17

M2G1

转身弯腰拿起动开关导线部件 调整主轴箱角度和方向

R2

1

2 R2

1 H

持住起动开关导线部件

伸至右手M3P0 1 3 M3P0 1 M3P0 移向左手握住护套软线1 M3G1 1 4 M3G1 1 H 持住

持住软线1 H 1 2 R2 1 R2 调整线头

将护套软线1穿过主轴箱正对面的孔(M3P5

)×3 1 24 (M3P5)×3 1 BD 等待

继续将软线1穿过主轴箱上表面的孔1 (M3P5

)×3 1 24 (M3P5)×3 1 BD 等待

持住软线1 H 1 7 M3G1M3P0 1 M3G1M3P

0 拔出软线1

伸手握住软线上端

部分M3G0 1 3 M3G0 1 H 持住软线下端部分

上拉软线M3P2 1 5 M3P2 1 R2 调整软线

伸手握住软线2 M3G1 1 4 M3G1 1 M3G1 伸手握取软线2

持住H 1 9 (M3P0)×3 1 (M3P0)

×3 上拉一段长度

持住H 1 2 R2 1 R2 调整线头方向

将护套软线2穿过主轴箱正对面的孔(M3P5

)×3 1 24 (M3P5)×3 1 BD 等待

继续将护套软线穿

过主轴箱上表面的孔2 (M3P5

)×3 1 24 (M3P5)×3 1 BD 等待

持住软线H 1 7 M3G1M3P0 1 M3G1M3P

0 伸手拔出软线

伸手握住软线上端M3G1 1 4 M3G1 1 H 持住软线

持住H 1 4 M3G1 1 M3G1 伸手握住软线下端

上拉软线M3P2 1 5 M3P2 1 R2 调整软线

继续拉伸软线M3P0 1 4 M3G1 1 M3G1 伸手握住导线开

继续拉伸软线M3P0 1 8 M3P5 1 M3P5 将导线开关插入主轴箱上对应的孔

将导线缠好(M2P0

M2G0)

×4 1 16

(M2P0M2G0

)×4 1

(M2P0M2

G0)×4 将导线缠好

向左弯腰拿起螺丝刀W5B17

M2G1 1 25 W5B17M2G1 1 BD 等待

带螺丝刀至右手M3P2 1 5 M3P2 1 M3P0 伸向左手持住螺丝刀H 1 4 M3G1 1 M3G1 握取螺丝刀取两颗螺丝M3P5 2 16 M3P5 1 H 等待

将螺丝带至开关处M3P2 1 5 M3P2 1 M3P2 将螺丝刀带至开关处

调整螺丝方向R2 1 2 R2 1 BD 等待插入螺丝孔M3P5 2 16 M3P5 2 BD 等待

按住螺丝A4 2 24 M3P2E2P5 2 M3P0E2P

5

螺丝刀定位螺帽

十字孔

持住螺丝H 2 24 (M1G0M1P0

)×6 2

(M1G0M1

P0)×6 锁紧螺丝

向左弯腰拿起管夹和螺丝W5B17

M2G3 1 32

W5B17M2G3

M2G3 1

W5B17M2

G3

向左弯腰拿起管

夹和螺丝

将管夹和螺丝放到

下罩壳部件内M3P2 1 9 M3P2M2P2 1 M3P2 将管夹和螺丝放到下罩壳部件内

拿起管夹M3G1 2 8 M3G1 2 M3G1 拿起螺丝

持住管夹H 2 16 M3P5 2 M3P5 将螺丝插入管夹孔

将管夹和螺丝放在

软线上M3P2 2 24 M3P2E2P5 2 M3P0E2P

5

用螺丝刀定位螺

帽十字孔

按住管夹A4 2 24 (M1G0M1P0

)×6 2

(M1G0M1

P0)×6 锁紧螺丝

将主轴箱旋转180度M3G11

2C4 1 6 M3G112C4 1 BD 等待

拿起管夹M3G1 2 8 M3G1 2 M3G1 拿起螺丝

持住管夹H 2 16 M3P5 2 M3P5 将螺丝插入管夹孔

将管夹和螺丝放在

软线上M3P2 2 24 M3P2E2P5 2 M3P0E2P

5

用螺丝刀定位螺

帽十字孔

按住A4 2 24 (M1G0M1P0

)×6 2

(M1G0M1

P0)×6 锁紧螺丝

伸向右手M3P0 1 5 M3P2 1 M3P2 带螺丝刀至左手握取螺丝刀M3G1 1 4 M3G1 1 H 持住螺丝刀

放回螺丝刀M3P2 1 30 W5B17M2G1

M3P2 1

W5B17M2

G1

向右弯腰取气动

电钻

伸手移向主轴箱顶

端M3P0 2 10 M3P2 2 M3P2 带气动电钻至主轴箱顶端

按住管夹A4 2 24 M3P2E2P5 2 M3P0E2P

5

用钻头定位螺帽

十字孔

持住H 2 24 (M1G0M1P0

)×6 2

(M1G0M1

P0)×6 锁紧螺丝

将主轴箱旋转180度M3G11

2C4 1 6 M3G112C4 1 H 持住气动电钻

按住管夹A4 2 24 M3P2E2P5 2 M3P0E2P

5

用钻头定位螺帽

十字孔

持住H 2 24 (M1G0M1P0 2 (M1G0M1锁紧螺丝

)×6 P0)×6

等待 BD 2 10 M3P2 2 M3P2

带气动电钻至主

轴箱开关处 等待 BD 2 24 M3P2E2P5

2 M3P0E2P

5

用钻头定位螺帽十字孔

等待 BD 2 24 (M1G0M1P0

)×6 2 (M1G0M1P0)×6 锁紧螺丝 等待

BD

1

3 M3P0 1 M3P0

放回气动电钻

合计 353 76

2 443

4.第四工位动作因素分析。该工位主要是进行进一步的组装,即装上电机和弹簧件及上罩壳部件。其工作要点说明如下:

(1)将导套部件上的导套的销拔掉,再拔掉旋钮

(2)从主轴箱尾部敲紧电机平台件并上油,装上电机,用固定螺钉锁紧; (3)放入弹簧件并将上罩壳部件装入导套部件上,然后将旋钮装上导杆并打入销

动作因素分析如下表所示:

第四工位动作因素分析

作业内容: 工作地布 置图

工序序号 定员 操作者 MOD 数 日期

左手动作

时间

右手动作

动作叙述 分析示 次

数 MOD

值 总分析式 次

数 分析式 动作叙述 将主轴箱旋

M3G1(12C

1

6 M3G1(12C4) 1 BD

等待

转180度4)

转身弯腰抓取长直螺栓W5B17M2G

1 1 25 W5B17M2G1 1 W5B17M2G1

转身弯腰抓

取榔头

带至胸前M3P0 1 3 M3P0 1 M3P0 带至胸前弯腰用螺栓

顶住电机平台件12B17M2P

5A4 1 19.5

12B17M2P5A

4 1 BD 等待

持住螺栓H 1 12 M1×12 1 M1×12 用榔头轻敲螺栓,把电机平台件敲紧

起身带螺栓至胸前(12B17)M

2P0 1 10.5

(12B17)M2P

0 1

(12B17)M2P

起身带螺栓

至胸前

调整主轴箱

的角度和方

向R2 1 2 R2 1 BD 等待用螺栓顶住

导套上的销M3P5A4 1 12 M3P5A4 1 BD 等待

持住螺栓H 1 12 M1×12 1 M1×12 用榔头轻敲螺栓

放回螺栓W5B17M2P

0 1 24 W5B17M2P0 1 W5B17M2P0 放回榔头

伸手握住导

杆M3G1 1 4 M3G1 1 M3G1 伸手握住导杆

上拉导杆(M3P0)×

2 1 6 (M3P0)×2 1 (M3P0)×2 上拉导杆

等待BD 1 7 M3G1M3P0 1 M3G1M3P0 拔出销

等待BD 1 7 M3G1M3P0 1 M3G1M3P0 拔出旋钮等待BD 1 21 B17M2P2 1 B17M2P2 放下旋钮和

将主轴箱顺时针旋转90度

M3G1M3P0

1

7 M3G1M3P0

1 M3G1M3P0

等待 等待

BD

1 16.5 W5(12B17)M

2G1

1 W5(12B17)M 2G1

左转身弯腰取油瓶 等待

BD

1

9 M3G1M3P2

1 M3G1M3P2

给主轴箱尾

部圆柱上油

等待 BD 17.5 W5(12B17)M

2P2

1 W5(12B17)M 2P2

放回油瓶 转身弯腰取电机 W5B17M2G 1

1

25 W5B17M2G1

1 W5B17M2G1

转身弯腰取电机 带电机至工作台

W5M2P0L1 1

8 W5M2P0L1

1 W5M2P0L1 带电机至工

作台

装上电机 B17M2P5(

2×A4)

1 39 B17M2P5M2P 5(2×A4)

1 B17M2P5(2×A4)

装上电机 将电机逆时针旋转90

M3G1M3P0

1

7 M3G1M3P0

1 BD

等待 等待 BD

1

12 (M1G0M1P0)

×6

1 (M1G0M1P0)×6

锁紧固定螺栓

伸手握住护套软线 M3G1

1

4 M3G1

1 BD

等待

调整护套软线

R2

1

2 R2

1 BD

等待 向左转身弯腰取弹簧件 W5B17M2G 1 1 25 W5B17M2G1 1 W5B17M2G1 向左转身弯

腰取上罩壳部件 带弹簧件至

M3P0

1

3 M3P0

1 M3P0

带上罩壳部

胸前件至胸前

将弹簧件装

在导杆上M3P5 1 8 M3P5 1 H 持住上罩壳部件

持住弹簧件H 1 5 M3P2 1 M3P2 装上罩壳部件

用力锁紧箱体W5M2P0(2

×A4) 1 17

W5M2P0(2×

A4) 1

W5M2P0(2×

A4)

用力锁紧箱

等待BD 1 7 M3G1M3P0 1 M3G1M3P0 取旋钮持住箱体盖H 1 9 M3G1M3P2 1 M3G1M3P2 装上旋钮等待BD 1 7 M3G1M3P0 1 M3G1M3P0 取销

等待BD 1 11 M3G1M3P0A4 1 M3G1M3P0A4 打入销

调整上罩壳

高度E2R2D3 1 7 E2R2D3 1 E2R2D3 调整上罩壳高度

将主轴箱旋转180度M3P0(12C

4) 1 6 M3P0(12C4) 1 M3P0(12C4)

将主轴箱旋

转180度

转身弯腰取标签纸W5B17M2G

1 1 25 W5B17M2G1 1 W5B17M2G1

转身弯腰取

抹布

持住标签纸H 1 12 M2×6PO 1 M2×6PO 抹干箱体持住标签纸H 1 22 B17M3P2 1 B17M3P2 放回抹布带标签纸至

右手M3P2 1 5 M3P2 1 M3P0 伸向左手持住H 1 4 M3G1 1 M3G1 握住标签纸撕标签M3G1M3P0 7 7 M3G1M3P0 1 H 持住

持住标签H 1 5 M3P2 1 M3P2 放下标签纸带标签至右

手M3P2 1 5 M3P2 1 M3P0 伸向左手持住标签H 4 M3G1 M3G1 握住标签调整标签角E2R2D3 1 7 E2R2D3 1 E2R2D3 调整标签角

度和方向度和方向

贴标签M3P5 1 15 M3P5M2P5 1 M3P5 贴标签

抹平标签M3P0A4 1 7 M3P0A4 1 M3P0A4 抹平标签

合计325 541 453

四、问题分析

通过一天的现场观摩和探索,以及在现场所收集到的资料和录像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认真的研究,综合运用5W1H结果发现总装流程存有以下问题:1.工人走动过于频繁。

2.零件放置导致工人弯腰频繁,

3.左右手搭配不平衡

4.整个生产过程不够规范化

5.标准工时不合理,存在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五、改进方案

在坚持动作经济原则和“ECRS”四大原则基础上对工段进行改善。具体包括:

1.进行现场作业改善。实施标准化作业。运用动作经济原则改进操作方法和工作台布置,制定标准作业程序,并对操作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必要的意识和技能。对零件进行整合。对个别工位的工具进行合理的放置,减少疲劳。

2.从新制定标准时间。

改善后的各工位动作因素表如下列表所示:

第一工位动作因素表

工作内容:工作地布

置图

工位序号:

定员:

操作者:

MOD数:

基础工业工程各章节作业习题答案.doc

各章节作业习题 ※<第一、二章> 1.什么是工业工程?试简明地表述IE的定义。 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如何理解经典IE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 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 5.IE学科的性质如何,这样理解这一性质? 6.IE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7.IE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主要知识领域?企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哪些? 8.企业工业工程师要求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9.什么是IE意识?为什么说“掌握IE方法和技术是必要的,而树立IE意识更重要”? ※<第三章生产率概述> 1.企业的生产运作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2.企业生产运作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3.生产率从本质上讲反映的是什么? 4.生产率测评的意义是什么?

5.生产率测评的种类与方法有哪些? 6.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有哪些? ※<第四章工作研究> 1.什么是工作研究?工作研究的对象、特点是什么? 2.工作研究的内容和分析工具是什么? 3.工作研究包括哪些内容?工作研究的两种技术的关系如何? 4.工作研究的步骤是什么? 5.方法研究的概念、特点与目的是什么? 6.方法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7.方法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第五章程序分析> 1.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种类是什么? 2.程序分析的步骤和常用工具是什么? 3.工艺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和分析对象是什么? 4.工艺程序图的组成和作用规则是什么? 5.工艺程序图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6.流程程序分析的概念、特点和种类是什么?

7.布置和经路分析的概念、特点、目的是什么? 8.布置和经路分析的种类有哪些? 9.任意选定一个超市,绘出其设施布置简图以及顾客移动路线图,分析现行布置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10.某空气调节阀由阀体、柱塞套、柱塞、座环、柱塞护圈、弹簧、O型密封圈、锁紧螺母、管堵等组成。各组成部分的加工工艺和装配顺序如下: (1)阀体:切到规定长度、磨到定长、去毛刺、钻铰4孔、钻铰沉头孔、攻螺纹、去毛刺、检验与柱塞以及柱塞套组件装配、加锁紧螺母、加管堵、检查、包装、贴出厂标签、最终检查、出厂。 (2)柱塞套:成型、钻、切到长度、加工螺纹、钻孔、去毛刺、吹净、检查与柱塞组件装配、装配后在加弹簧与阀体装配。 (3)柱塞:铣、成型、切断、检查与座环组件装配,装配后在加O 形环与柱塞套装配。 (4)座环:成型、钻、切断、检查与柱塞护圈装配,装配后组件加O形环与柱塞装配。 (5)柱塞护圈:成型、钻、攻内螺纹、套外螺纹、检查与座环装备。根据给定的资料数据,绘制出该空气调节阀的工艺流程图。 11.某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如表4-1所示,绘制该产品流程程序图。(表格) 12.某汽车零部件生产产家,打算组装汽车内部用来连接电气零部件的电线,并将其制作成一个用组合电线。现行设施布置以及物流路线

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指导书(完整版)

实验1 流程程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程序分析符号、记录并绘制某产品(或零件、服务)的流程程序图。 2、学会用“5W1H”分析(完成了什么?何处做?何时做?由谁做?如何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 二、实验说明 1、流程程序分析是以产品或零件的加工全过程为对象,运用程序分析技巧对整个流程程序中的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加以记录和考查、分析。流程程序分析是对生产现场的宏观分析,但它比工艺流程更具体、内容更详细,用途更广泛。 2、运用“5W1H”提问技术,对“操作”、“搬运”、“贮存”、“检验”、“暂存”五个方面进行考查、逐项提问,从而达到考查、分析、发掘问题的目的。 3、在发掘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 三、实验器材 电子天平、电子秒表、计算器、胶带台、胶带、胶水、记录板、A4纸、包装纸、物流箱等。 四、实验分组 5~6人一组,1人模拟顾客,1人模拟邮局业务员,1人使用记录板记录,1人使用电子秒表测时,其他人认真观察,做些辅助工作。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本实验模拟邮局邮包发送流程,可参考下列流程进行: (1)顾客到达。(流程分析起点); (2)询问业务; (3)等待顾客填单; (4)从顾客手中接邮包和填好的包裹单;

(5)包装邮寄物; (6)称重; (7)使用计算器计算邮资;(2元起价,含200克,200克以上按1分/克计算邮资) (8)向顾客收取邮资; (9)登帐(实为计算机操作,这里用手工记账代替); (10)贴包裹单; (11)贴邮票; (12)将包裹放入邮件暂存箱; (13)把包裹单第二联交顾客; (14)顾客离开,服务结束。 实验时,先模拟1~2遍,然后负责记录的同学使用流程图符号记录“邮局业务员”的实际工作流程,绘制流程程序分析简图。同时记录时间和移动距离等参考数据。 六、实验报告要求 使用实习报告纸或课程设计纸书写。实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实验目的;(2)实验器材;(3)实验分组;(4)实验内容与步骤; (5)5W1H分析过程;(6)ECRS改善过程;(7)规范的以为人主的流程程序图(含现行方法和改善方法)。(8)对分析改善进行总结。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模特排时法

一、取题背景 (2) 台钻厂简介 (2) 产品介绍 (2) 产品零件来源 (2) 课题选择及课程设计目的 (3) 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3) 二、应用的基本原理 (3) 模特法的基本原理 (3) 模特法的21种基本动作 (4) 三、现行方案 (5) 现行方案的生产现场布置分布图 (5) 运用MOD法对台钻的装配流程进行记录、分析 (6) 四、问题分析 (20) 五、改进方案设计 (21) 改善后现场布置图 (22) 改善后的各工位动作因素表 (23) 六、计算正常时间及标准时间 (36) 计算正常时间 (36) 确定宽放率 (36) 计算标准时间 (36) 七、对比分析及改善评价 (37) 八、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38)

一、取题背景 本次课程设计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取自于福州台钻厂。 (一)台钻厂简介 福州台钻厂创建于1958年,是福建工程学院的校办工厂,其前身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台式钻床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行业定点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福建工程学院雄厚的技术和科研支持,如今已成为具有上千万资产的小型企业,其出产的台钻床由于品质卓越、性能稳定连续多次被评为部优产品,增氧机获得了农业部“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正因为福建工程学院科研与技术的支持和台钻厂自身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福州台钻厂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并被评为一级信用企业、福州工业利税“百强企业”、福建省小型工业企业“百佳明星”企业和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等。企业的主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等地。 多年来,台钻厂以经营为主体,同时又承担学校学生的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实习任务。 (二)产品介绍 企业主导产品有:“武夷山”牌台式钻床系列和水产养殖设备。 1.“武夷山”牌台式钻床,主要包括Z4112、4012、Z4116、Z4016、ZM406、Z4416、Z4416A、Z4020、Z4025、Z4032、S406、S4112等产品。其中Z4112台式钻床于1980年、1986年和1991年被国家机械部评为部优产品。 2.“武夷山”牌水产养殖机械,包括YC0.37、YC0.75、YC1.5、YC4.5等水车式增氧机和YL1.5叶轮式增氧机。企业建有专用的增氧机试验场所,定期开展整机测试工作,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等指标均高于国家行业标准。 (三)产品零件来源 1. 自制件 该企业主要从事五大零件的自制,包括台钻的主轴、主轴套筒、主轴箱、底座、立柱(Z4112、Z4116系列还包括中间工作台的制造)。 2. 外购件 该企业外购零件主要有电机和轴承等标准件。 3. 外协件 该企业选择固定的三家认证厂家购买外协件。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精

工业工程基础复习 IE 工业工程基础测试题与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 (合格为 90分,满分 160分班组:员工姓名:测试成绩: 一、填空题 : (共 50题,每题 1分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 *评比系数 /正常评比 *(1+放宽率 2、 1MOD =0.129 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 (ECRS取消 , 合并 , 重排 , 简化 . 6、人体的动作分为 5等级 . 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 7、动素分析(Therblig 的基本动作元素有 17种 .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 9、工业工程 -… IE ?是 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 , 机械设备 , 原材料和方法 ;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 ○ ---(加工◇ ----(质量检查﹔ □ ---(数量检查▽ ----(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AIIE于 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 IE 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 IE 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 (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 PTS 法。 MOD 法中 M4G3=0.903 。 22、所谓标准资料是将直接由作业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测定值或经验值分析整理, 编制而成的某种结构的作业要素正常时间的数据库。 23、 IE 的最高目标是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24、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三者科学的组 合﹑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减少作业的工时消耗﹐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操作分析。 25、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和影片分析。 26、吉尔布雷斯是和泰勒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另一位工业工程奠基人, 他也是一名工程师,其夫人是心理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与时间研究密切相关的动作研究。

基础IE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书 《基础IE实验》课程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学号: 3116112008 专业年级: 2011级工业工程(1)班 学生姓名:方圣鋆 成绩: 2014 年 6 月 15 日

实验一: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各模块认识 一、实验任务 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演示及各模块认识,为后续的4个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下基础。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对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了解各模块的功用、特性; 3)掌握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的使用方法。 三、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如图所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总体介绍; 2)操作演示内容包含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生产线、模拟生产车间环境物流、生产监控分析、信息分析等。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功能框图。 2)简述工业工程综合实验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 1.微机,主要利用微机进行从原材料到成品产出的清单进行处理; 2.控制台,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控制,保证成品质量; 3.自动化立体仓库,对生产完的产品进行自动存储; 4.自动化流水线,产品在流水线上的模拟以及产品控制的过程; 5.检验台,产品出库时的检查及出货时对产品进一步的把关保证产品质量。

实验二: 动作研究与模特排时法 动作研究 一、动作研究实验任务 利用影片分析技术对195型喷油泵装配过程的操作单元进行细微动作研究,寻求最佳作业动作。 二、动作研究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 1)掌握影片分析方法。 2)掌握细微动作研究的原理与方法。 3)学会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动作。 4)熟练使用动素分析软件(工业工程分析软件)进行细微动作研究。 三、动作研究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 计算机、视频播放软件、观测板、纸、笔、录像资料 四、动作研究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运用动作研究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录像,对装配195A 型喷油泵从拿泵体至装好推杆体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记录,画出动素程序图,然后运用“影片分析技术”对该工序中的每一操作进行细微动作研究。 根据动作经济原则,结合“5W1H ”提问技术和“ECRS ”四大分析原则,提出改进方案。最后使用动素分析软件(工业工程分析软件)进行细微动作研究并与人工分析对比。 实验步骤: 1)观看录像资料,熟悉装配过程 2)记录每一个动作,绘制动素图 3)绘制现行方法的工作地布置图 4)分析改进 5)绘出改进后的动素图和工作地布置图 五、动作研究实验报告要求 1.改进前的动素图和工作地布置图。 图 工作布置图 工具 人 零件

最新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50题,每题1分) 1、标准时间=—观测时间*评比系数/正常评比*(1+放宽率)_______ 2、1M0D =_0.129 _秒 3、测时方法有归零法周程测时法累积计时法连续测时法四种? 4、动作分析方法有目视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影片分析三种? 5、动作经济原则的四大黄金准则(ECRS)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6、人体的动作分为5等级.人体动作应尽可能用低等级动作得到满意的结果? 7、动素分析(Therblig )的基本动作元素有17种. 8、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的人是美国的泰勒; 9、工业工程-IE '是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两英文单词的缩写; 10、标准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 11、生产的四要素指的是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和方法; 12、写出以下工程记号分别代表的内容: O---(加工)?----(质量检查); □---(数量检查)▽----(储存) 13、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IIE)于1955年正式提出,后经修订的定义,其表述为: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_所组成 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_和_ 社会科学一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14、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15、IE的功能具体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个方面。 16、模特法(MOD)将人体基本动作划分为两类,它们是移动动作和终结动作。 17、根据不同的调查目的,操作分析可分为人机操作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和双手操作分析。 18、基本生产过程包括操作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存储过程。 19、方法研究的内容有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动作分析。 20、线路图主要用于搬运或移动线路的分析。 21、预定时间标准法简称PTS法。MOD法中M4G3 = 0.903 。

工业工程实验报告

《现代工业工程》实验报告

实验一工艺程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程序分析符号,画出灯光追逐控制器的装配流程程序图。 2、学会用“5W1H”提问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来改进程序。 3、综合运用实验二~实验六中练习过的研究方法,平整流水线。 二.实验原理 工艺程序分析是以产品或零件的加工制造全过程为对象,运用程序分析技巧对整个流程程序中的操作、检验两个方面加以记录和考察、分析。用“5W1H”提问技术,对“操作”、“检验”两方面进行考察、逐项提问,从而达到考察、分析,发掘问题的目的。在发掘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四大原则来建立新的程序。 在之前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练习了工业工程中主要的方法研究(流程分析、程序分析、操作分析和动作分析)和时间研究(秒表测时与MOD法)的技术与方法。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应该能够对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基本运作流程以及如何分析和提高人机系统整体效率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在企业工作中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工时有了一定的把握。本实验就是要运用以上知识,以及流程程序分析的相关知识,对灯光追逐控制器的生产流水线进行平整与优化。 三.实验容及步骤 (1)实验步骤 1、打开机箱。 2、箱体底装4只橡皮脚,用3×12螺丝固定(4套)。 3、将线路板固定在箱体上,用螺母固定好。 4、在箱体的一侧装船形开关和J型航空插各1只。 5、在箱体表面安装钮子开关(φ6)1只,按钮开关(φ10)1只,发光 6、极管座(φ8)5只,将5只发光二极管分别插入管座中。

7、将J型航空插上咖啡色线(短的)接P端子(线路板上)的1号,绿线接P端子的2号。 8、将船形开关上红色线接P端子的1号,黑色线接P端子的3号。 9、将钮子开关上咖啡色线接K-SB端子(线路板上)的1号,蓝色线接K-SB端子的2号,黄绿线接K-SB端子的3号。 10、将按钮开关(绿色)上白色线接K-SB端子的4号,桔色线接K-SB端子的5号。 11、发光二极管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发光二极管D1上黄色线接LDE1-3端子(线路板上)的1号,灰色线接LDE1-3端子的2号;发光二极管D2上黄色线接LDE1-3端子的3号,灰色线接LDE1-3端子的4号;发光二极管D3上黄色线接LDE1-3端子的5号,灰色线接LDE1-3端子的6号。 12、发光二极管D4上黄色线接LDE4-5端子(线路板上)的1号,灰色线接LDE4-5端子的2号;发光二极管D5上黄色线接LDE4-5端子的3号,灰色线接LDE4-5端子的4号。 13、将箱体盖好,用4×20螺丝固定(4只)。 14、通电调试,观察发光二极管的闪烁频率,如要增大闪烁频率,则分别逆时针旋转调节RW1~RW5电位器,反之则顺时针调节。

(最新版)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取题背景…………………………………………………1 二、应用的基本原理…………………………………………2 三、现行方案…………………………………………………2 四、问题分析 (13) 五、改进方案设计 (13) 六、计算正常时间及标准时间 (22) 七、对比分析及改善评价 (23) 八、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23)

一、取题背景 本次课程设计收集的数据和资料取自于福州工大台钻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台钻厂创建于1958年,是福建工程学院的校办工厂,其前身是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台式钻床定点生产企业,国家渔业机械仪器行业定点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及福建工程学院雄厚的技术和科研支持,如今已成为具有上千万资产的小型企业,其出产的台钻床由于品质卓越、性能稳定连续多次被评为部优产品,增氧机获得了农业部“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正因为福建工程学院科研与技术的支持和台钻厂自身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福州台钻厂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并被评为一级信用企业、福州工业利税“百强企业”、福建省小型工业企业“百佳明星”企业和出口创汇先进单位等。企业的主导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欧美等地。 多年来,台钻厂以经营为主体,同时又承担学校学生的认知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实习任务。 (二)课题选择及课程设计目的 本次的课程设计主要选择Z4116的总装过程进行模特排时法研究。 此次的课程设计主要通过现场观摩收集数据和相关资料。现场观摩是进行工程训练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场学习,是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主要手段。通过现场观摩及实验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作业测定,现场管理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学会综合应用这些技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程序,以实际生产系统及其运行的不断优化,达到提高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此次进行模特排时法的研究是为了找出适合不同操作者劳动强度的操作方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

基础工业工程(IE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生产就是 (A )。 a.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 b. 一种转换功能 c.创造物质和经济财富 d.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 一项活动 2. 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D )。 a.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 b.规划、设计、实施、评价和创新 c. 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 d.预测、规划、设计、改善和设置 3. 泰勒系统地研究了工场作业和衡量方法,创立了 ( B )。 a.动作研究 b.时间研究 c.甘特图 d.赋税原理 4.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 (B )。 a.时间研究 b.动作研究 c.甘特图 d.统计质量控制 5. 按测定方式,生产率可分为 (A )。 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 生产率c.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d.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 6. 基本生产过程包括 (D )。 a.生产准备过程 b.劳动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 d.工艺过程、 检验过程、运输过程 7. 程序分析可从 (B ) 来建立新方法。 a.操作、贮存、检验、运输 b.六大提问 c.动作经济原则 d. 取消、合并、重排、简化原则 8. 工艺程序分析是对现场的宏观分析,把 ()作为分析对象。 a.工艺方法 b.生产系统 c.工艺程序 d.空间配置 9. 流程程序图是对生产现场的整个制造程序作 (C )的记录。 a.全面b.大概c.详细d.部分 10. 线路图是以作业现场为对象,对 (A ) 进行分析。 a.现场布置及物料和作业者的实际流通路线 b.物料的加工路线 c.人员的流通路线 d.机器、工作台的相互位置 11. 利用手指充分控制物体的动素名称为 (C )。 a.伸手 b.移物 c.握取 d.持住 12. 人机操作图可将生产过程中,工人操作的 (C )和机器的机动时间清楚地表现岀来。 a.开机时间 b.停机时间 c.手动时间 d.辅助时间 13. 在生产现场中,常有 (D )同时对一台设备 (一项工作)进行操作,则称为联合操作作 业。 a. 一个工作人员 b. 一组工作人员 c.班组人员 d.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人员 14. 制定标准时间最科学、客观、令人信服的方法是 (C )。 a.经验判断法 b.统计分析法 c.作业测定法 d.工作衡量法 15. 时间研究是一种作业测定技术,旨在决定一位 (D )在标准状态下,对一特定的工作,以 正常速度操作所需要的时间。 a.先进工人 b. 一般工人 c.正常工人 d.合格工人 2009-03-18 |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 1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基础工业工程》读书心得 工业工程(IE)诞生于二十世纪早期的美国,其不同于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子工程等专业工程,它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工程学科,并且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要学习工业工程,《基础工业工程》则是工业工程的入门级书籍,此外还应学习《运筹学》、《人因工程学》、《物流工程》等书籍。 1.定义 对于工业工程,美国工业工程学会对其的定义表述如下:“工业工程(IE),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而日本IE协会对其定义为:“IE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 从美国的工业工程定义当中,读者或许可获知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即所有人类及非人类参与的活动,只要有动作出现的,都可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技术进行分析和改善,使之达到最佳的生产或服务目的。而日本所做的定义则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不仅清楚地说明了IE的性质、目的和方法,而且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出了IE与其它工程学科的不同之处。 2.知识结构 工业工程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而工作研究则是其最重要的基础技术。工作研究的主要技术则分为两大部分,即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 方法研究(又称基础IE) 方法研究是以提高生产率和工作效率为目的,以作业系统为对象,研究合理的工作程序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的一种技术。其特点包含求新意识、整体优化的意识、寻求最佳的作业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分为

反应时的测定实验报告

.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 —反应时的测量实验报告 专业工业工程 学号 1240408110 姓名志伟 指导老师吴俊 成绩 2015年06月30日

实验报告——反应时的测量 【摘要】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学习视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的测定方法以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计算,并比较三种反应时的时间差异以及探讨影响反应时的因素。经过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得出的结论为:被试作出反应所需时间是由刺激的复杂程度决定的。即简单反应时所需反应时间小于选择反应时所需时间。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多项职业能力测量仪1.引言 反应时是人因工程学在研究和应用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心理特征指标。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大部分活动是在体潜伏进行的,难以对信息接受、加工和传递各个阶段精确地进行实验测定。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利用反应时指标来近似说明人对信息处理过程的效率及影响因素。利用反应时可以分析人的感知觉、注意、识别、学习、唤醒水平、动作反应、定向运动、信号刺激量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提高作业效率、监视水平和集中注意力等目的,合理制定作业标准,改进人机界面,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反应时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本实验采用的是荷兰心理学家 F.C.唐德斯的研究结果。测量最基本的三种反应时,即简单、选择、辨别反应时。唐德斯将它们分别命名为:a、b、c反应时。(1)简单反应时(RTA) 在测试中呈现的刺激和要求被试做出的反应都只有一个,且固定不变。本实验程序可测量视觉、听觉两种简单反应时。视觉的刺激为一绿圆,听觉的刺激为773Hz纯音。测量方式一样,被试均按绿键反应。测30次,每次预备后间隔2秒呈现刺激。如果测试中被试在准备阶段有抢先现象,则该次结果无效,并由计算机剔除并警告抢码被试。另外以每5次呈现为一组,随机加入空白的探测刺激2秒,如有被试在此时抢码,则警告抢码被试,且本组实验将重新进行。最后以 2

基础工业工程(易树平)作业习题

基础工业工程作业习题 ——重庆大学易树平教授 说明:所有内容整理自重庆大学易树平教授负责的精品课程,仅供交流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涉及版权问题,请直接联系版权所有者。如本百度文库文档侵犯了版权所有者版权,请留言,吾当立即撤除。 第一章生产率与生产率管理 (一)选择题 1.生产率的定义是( )。 A.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B.产出与投入之比C.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D.生产要素(资源)的使用效率 2.按测定方式分类,生产率可分为( )。 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 C.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总成本生产率,外汇生产率 D.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3.IE的最高目标是( )。 A.提高生产效率B.提高劳动生产率 C.降低成本D.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二)填空题 1. 生产率就是____与____之比。生产率实际上是衡量____的使用效率。 2. 产出与投入比值愈大,即____愈高,意味着用____资源消耗,能够生产较多的产品;或者说生产同样的产品而花费的成本____,具有____效益。 (三)简答题 1.何谓单要素生产率? 2.何谓多要素生产率? 3.试分别写出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表达式。 解答: (一) 选择题 1 B 2 A 3 D (二)填空题 1. 解产出投入生产要素 2. 解生产率同样多的较少更高的 (三)简答题 1.何谓单要素生产率? 。 答单要素生产率是指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一种给定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如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各种要素生产率。 2.何谓多要素生产率? 答多要素生产率是指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几种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它表明几种要素的综合使用效率。 3.试分别写出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表达式。 答静态生产率: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 课程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班级:114120301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2016.11.28

一、装配线概况 本课程设计研究的是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装配过程。在这条装配线上,计划月产量为4800件,每月工作28天,每天工作8小时。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装配结构图如图1所示,BOM(Bill of Materials)表如表1所示。 图1减速器装配结构图 表1减速器BOM表 各操作工人的生产负荷尽量均衡,减少工人忙闲不均现象,使之按生产节拍运转和高效率生产,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器的装配主要包括右端盖的安装、左端盖的安装、轴的安装、箱盖的安装、后箱盖的安装、注油塞安装等工序组成。在该装配线上共有6

个工位,实际生产流程及各工位操作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减速器装配流程 二、生产线现状及问题 1、生产线的作业测定 作业时间是核算生产线平衡率的基础数据,也是找出瓶颈工位的依据。本研究采用秒表测时方法对生产线6个在线工位进行测定,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各工位的标准时间 从以上搜集到的时间数据可以看出,除工位1、工位2和工位3基本符合生产节拍以外,其余各工位均远小于生产节拍,其中,工位4、工位5和工位6的标准时间分别为53s、56s、30s远小于其他各个工位,能力过剩,造成资源浪费,操作工人一直十分空闲,多数时间处于等待状态。如果能将过剩的生产能力有效利用起来,生产效率必定会有大幅度提高。 2、生产线平衡分析 生产不平衡最大时间损失:

%100m ??= ) 节拍()实际工位数目() 任务时间总和(平衡率CT T P 生产不平衡损失率=1-平衡率=1-61.52%=38.48% 由以上计算可知,在生产过程中,有38.48%的时间由于产线配置不平衡而损失了。生产线生产不平衡最大时间损失为106s ,不平衡最大时间损失非常大,该生产线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1.3生产线的第一次优化分析 1、作业分解与重排 由于该生产线各工位时间差相当大,各操作工人的生产负荷不均,我们希望对各工位的生产作业进行重新分配,以优化生产线平衡现状。首先,我们对各工位进行作业分解,如表2所示: 表2 各工位作业分解

基础工业工程期末考试复习小抄(精)

制造过程 (生产过程是将制造资源(生产要素转变为有形财富或产品的过程。生产率实际上就是衡量生产要素(资源使用效率的尺度。衡量生产率主要是为了 通过使用较少的投入生产相同的产出或者通过使用相同的投入生产较多的产出来改善经营。生产率测评的种类静态生产率即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 即一个测定期的绝对生产率。动态生产率一个时期(测量期的静态生产率与以前 某个时期(基准期静态生产率相除得到的商,能反映不同时期生产率的变化。单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一种给定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多 要素生产率 :一种生产过程的实际产出量对某几种要素的实际投入量之比, 它表明几种要素的综合使用效率。总生产率或全要素生产率 :一个系统的总产出量与全 部生产要素的真实投入量之比狭义生产率只考虑直接的资源 (要素投入产出结果的各种要素生产率。广义生产率指生产系统从投入到产出转换过程的总绩效或效能。提高企业生产率的途径可归纳为两类①企业外部要素 /方法:企业提高生产率的条件和基础,是间接作用的要素。②企业内部方法:提高生产率的直接方法和途径,主要是 IE 范畴的方法 IE 的定义 IE 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配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 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IE 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 获得最佳效益。 工业工程的产生与发展产生动因?科学技术:20世纪初进入电动机时代?生 产力:福特生产线经济形态:18-19世纪完成工业资本积累?代表人物:泰勒吉尔布雷斯甘特依次经过三个阶段 :科学管理、传统 IE 、现代管理泰勒的时间研究进行了铁锹实验吉尔布雷斯的动作研究进行了砌砖实验 工作研究以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作业系统是为实现预定的功能、达成系统的目标,由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工作研究的特点只需很少的投资或不需要投资的情况下, 通过改进作业流程和操作方法, 实行先进合理的工作定额, 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 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挖掘企业内部潜力,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库.doc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库 一?单选题 1. 某一给定时期的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是( D )。 A. 资本生产率 B. 总生产率 C. 全要素生产率 D. 静态生产率 2. 工艺流程分析的分析改进物件只包括加工和( B )。 A. 装配 B. 检验 C. 包装 D. 储存 3. 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 计算公式 B. 作业时间 C. 作业方法 D. 评比系數 4. 标准的物件是重复性的事物和( A )。 A. 概念 B. 产品 C. 服务 D. 工作 5.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物件包括人?机和( D )。 A. 产品 B. 品质 C. 服务 D. 环境 6.直线职能制这种组织管理形式的特点是( B )。 A. 分权式管理 B. 集权式管理 C. 民主型管理 D. 放任型管理 7.设施规划与设计的物件应该是( B ) A. 生产工艺 B. 整个系统 C.主要生产设备 D. 产品 8. 手持物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的动作,称为( A ) A. 运输 B. 移动 C. 移物 D. 手动 9. 对制品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改进的技术是( B )。 A. 操作分析 B. 工艺流程分析 C. 作业流程分析 D. 动作分析 10. 以操作者为物件开展程式分析适宜采用( D )。 A. 人一机操作分析 B. 人型流程图分析 C. 物型流程图分析 D. 双手操作分析 11. ‘不必要的动作要减少’是动作经济原则的( B )之一点。 A. 著眼点 B. 基本思想 C. 基本方法 D. 基本动作 12. 以下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 A ) 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毫无关系 B. 质量方针可以提供制定质量目标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 云南农业大学回族食堂服务效率的评析与改善 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专业班级: 10 级工业工程学生姓名: 学号: 目录1. 食堂简介 2. 选题背景 3. 课程设计及其目的 4. 农大回族食堂场景描述 4.1. 农大回族食堂平面布置线路图 4.2. 对目前食堂就餐流程进行记录、分析 4.3. 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前的动作分析 4.4. 改进前流程程序图(物料型) 4.5. 改进前人员流程程序图 5. 作业分析 5.1 双手作业分析 5.2 人—机作业分析 6. 现场管理 7. 食堂就餐存在问题及改善方案7.1 存在的问题 7.2 就餐要点改进 7.3 改进后食堂就餐要点 7.4 改进后人员流程程序图 7.5 模特排时法对改进后的动作分析7.6 改进后流程程序图(物料型) 7.7 改善后分析及结论 8. 总结

一、食堂简介 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不管你是在哪里,你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先解决温饱问题,而食堂就是帮你解决温饱问题的一个场所。由于每个地方的风俗以及外界环境不同,每个食堂的管理制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不同地方的食堂都有不同的现状。回族食堂位于集中片区食堂中的一个,是服务全校回族以及部分非回族学生及老师的食堂。 二、选题背景 大学食堂的状况与大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回族食堂来说,由于回族食堂的地理位置比较好,处在东校区众多宿舍的中央,且处在塑胶篮球场和足球场之间,运动的学生比较多,价格实惠,因此回族食堂已经成为东校区这边的多数大学生就餐的首要选择。回族食堂的经营方式是以私营为主,它的规模不大。回族食堂以学生为主要消费人群,价格较低,通过向大学生提供经济快捷的餐饮服务来赚取利润。 三、课程设计及其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选择大学生在回族食堂就餐过程进行流程程序分析。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作为一名工业工程的学生,养成敏锐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过程。通过观察生活,把工业工程方面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进一步的理解、消化、掌握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我们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以及思考,能够更好的使学生掌握工业工程的方法研究,时间研究和现场管理的知识、技术及技能,同时也让我们及早的学会综合运用工业工程专业方面的知识去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的方法和程序。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的目的。此次进行流程

精选-基础工业工程习题答案

基础工业工程习题 一选择题 1. 生产率的定义是 ( B ) A. 一切经济价值的源泉 B. 产出与投入之比 C. 衡量生产系统转换效率 D. 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 2. 按测定方式分类,生产率可分为( A ) A.静态生产率和动态生产率 B. 直接劳动生产率和总成本生产率 C. 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总成本生产率,外汇生产率 D. 单要素生产率、多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 3. IE的最高目标是( D ) A.提高生产效率 B. 提高劳动生产率 C. 降低成本 D. 提高系统的总生产率 4. 工作研究的对象为( A ) A. 作业系统 B 工程系统 C 社会系统 D 环境系统 5. 生产作业总时间应由两部分时间组成,即( CE ) A 制度工作时间 B 工作时间 C 总工作时间 D 开工时间 E 总的无效损失时间 6. 对制品制造过程进行分析改进的技术是( B ) A 操作分析 B 工艺流程分析 C 作业流程分析 D 动作分析 7. 搬运分析包括的两项分析技术是( BC ) A 搬运路线分析 B 搬运流程分析 C 搬运活动分析 D 搬运作业分析 E 搬运工具分析 8. 以操作者为对象开展程序分析适宜采用( D ) A 人、机操作分析 B 人型流程图分析 C 物型流程图分析 D 双手操作分析 9. 常用的操作分析技术主要包括( A C D ) A 双手操作分析 B 目视动作分析 C 人、机操作分析 D 工组联合操作分析 E 流程程序分析 10. 工艺流程分析的改进物件只包括加工和( B ) A 装配 B 检验 C 包装 D 储存 11. 工作评比法的关键是如何确定( D ) A 计算公式 B 作业时间 C 作业方法 D 评比系数 12.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物件包括人、机和( D ) A 产品 B 品质 C 服务 D 环境 13. 以操作者为物件开展程式分析适宜采用( D ) A 人—机操作分析 B 人型流程图分析 C 物型流程图分析 D 双手操作分析 14. 工作研究的物件应为( A ) A 作业系统 B 工程系统 C 社会系统 D 环境系统 15. 生产工人在工作班内为完成生产任务,直接和间接的全部工时消耗属于( C ) A 作业时间 B 宽放时间 C 定额时间 D 非定额时间 16. 工业工程是一门( C ) A 专业工程学科 B 管理学科 C 跨学科的边缘学科 D 企业管理 17. 工业工程的功能具体表现为( C )等四个方面 A 预测、设计、改善和设置 B 把人员、物料、设备和能源组成集成系统 C 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 D 降低成本、减少消耗、提高效率、保证安全 18. 工业工程师的作用就是把人员、机器、资源和资讯等联系在一起,以求得有效的运行。他们主要从事( C ),要处理人与物、技术与管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A 工作研究 B 设施规划 C 生产系统的设计和改善(即再设计) D 工程经济分析 19. 工作抽样需要对操作者或者机器进行( D )

基础工业工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1.什么是工业工程?是简明地表述IE 的定义。 答:工业工程是对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等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认、预测和评价。” IE 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以科学的方法,有效地利用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经营资源,优质、廉价并及时地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同时探求各种方法给从事这些工作的人们带来满足和幸福。@#2.如何理解工业工程的内涵? 答:1.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提高质量是提高生产率的前提和基础,提高生产率是IE 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联系起来综合研究,追求生产系统的最佳整 体效益,是反映IE内涵的重要特点。 2.IE 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IE 是一个包括多种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庞大体系,实际是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科学。 3.IE 应用注重人的因素。生产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中,人是最活跃和不确定性大的因素。 4.IE 是系统优化技术。 3.试述经典IE与现代IE的关系。如何理解经典IE 是现代IE的基础和主要部分? 答:经典IE重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不知道) 4.如何理解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的关系? 答:工业工程与生产率工程有着共同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工业工程技术和方法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直接途径,即工业工程师生产率工程的基础; 工业工程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生产率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改善,而生产率改善方法的创新、发展将促进生产率的发展; 生产率工程的发展将丰富工业工程技术、方法,推动工业工程的发展。 5.IE学科的性质如何,怎样理解这一性质? 答:IE 是一门工程学科;为使生产系统有效运行,IE 技术人员要不断对其加以改善,因而必须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进行模拟、实验、分析研究。选择最好的改进方案。所以,IE 是一门工程学科。 6.IE 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 答:1.IE 与管理。IE 与管理的目的一致,只是做法不同 2.IE 与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现代IE 的技术基础和方法学。 7.IE 的学科范畴包括哪些主要知识领域?企业应用的主要领域是哪些? 答:生物力学;成本管理;数据处理与系统设计;销售与市场;工程经济;设施规划(含工厂设计、维修保养、物料搬运等);材料加工;应用数学;组织规划与理论;实用心理学;人的因素;工资管理;人体测量;安全;职业卫生与医学。 IE 的学科范畴:管理科学、系统工程、运筹学、工效学。应用领域: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销售航空金融医院公共卫生军事后勤政府部门等 8.企业工业工程师要求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 答:1.具备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或其他工程方面的基础知识 2.理解机械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或其他工程的产品开发与设计技术、和行为科学等 3.具备工业工程学科基础理论 4.掌握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 5.掌握现代工程设计、产品开发、声场公益、企业管理方面比较系统的知识 6.掌握计算机应用、仿真和计算机处理知识 7.掌握会计、统计、经济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 8.掌握我国经济技术方面的法律、法规,熟悉有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和规范。 9.什么是IE 意识?为什么说“掌握IE 方法和技术是必要的,而树立IE 意识更重要”? 答:所谓IE 的意识,就是IE 实践的产物,是对IE 应用有指导作用的原则和思想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