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产业结构

日本产业结构

日本产业结构
日本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尹秀艳

(海淀走读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日本舆论界称之为"失去的10年"。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有个别年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但都是昙花一现,10年来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达到战后创记录的5.4%的水平。人们开始淡忘了日本曾经在经济增长上的辉煌,淡忘了曾经创造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的日本,现在只要一说起日本就是零增长、政策失误、复苏乏力等。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既不是国家政府的失误,也不是企业的失误,产业结构刚性却是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在战后初期发挥了积极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今天却已经开始阻碍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有必要深刻地剖析战后形成的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

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相对于低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而言,是以重化学工业中高加工度产业--机械工业为贸易和生产中心的产业结构,是以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在1955~196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机械工业首先成为生产中的主导产业,后来又逐渐成为出口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它以机械工业占出口和生产的比重为具体表现,也以60年代中期出口贸易急剧扩大,出现大量的贸易盈余为标志。

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垂直型加工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状况可以用纯出口构成比(出口构成比-进口构成比)来表示。如果是正数,说明这个产业是出口型产业,如果是负数,说明是进口型产业,如果是零或接近于零,说明出口和进口几乎差不多,或既没有出口,也没有进口。日本产业结构中可以发现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的正数较大,从1985年的0.54,上升到1993年的0.57。而粮食、原料、燃料的纯出口构成比特别低,为-0.6(1985)和-0.69(1993)。所以说,日本是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钢铁、精密机械等工业制成品方面属于出口型,而粮食、原料、燃料等方面属于进口型的国家。

德国和意大利是与日本相似的工业制成品的纯出口国和一次产品的纯进口国,但没有象日本那样偏重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另外,美、法、英等国在粮食、原料、燃料中至少有一种是纯出口产业,而工业制成品则相对接近于零。发展中国家除了亚洲"四小",其他国家一般都属于工业制品进口、原料出口型。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比较特殊的加工贸易型国家,产业间贸易的纯出口构成比正、负差距很大,是一个产业间贸易极其发达的国家。

同时,日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是产业内贸易不发达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00,说明已经达到完全产业内贸易,如果产业内贸易指数等于零,就意味着没有产业内贸易。日本产业中纤维和化学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而其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则不多。在7国中,日本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低,1985年只有44.87,而其他国家均在75以上;1993年日本只有65.94,而其他国家均在85以上。通常所说的水平分工贸易和垂直分工贸易分别用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来说,可以概括为垂直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间贸易,水平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内贸易。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产业间贸易发达、而产业内贸易落后的特殊国家,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工贸易的特点。

其次,日本的产业结构以加工组装度高的机械工业为核心。日本作为资源贫乏国家,只

能靠深度地加工产品来获得贸易上的利益,因此,作为重化学工业中高加工度产业--机械工业,自然成为日本生产和贸易中的中坚部分。

人们都认为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是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轻工业比重下降时期。实际上,重化学工业化并不是所有重化学工业产业比重都在上升,而主要是机械工业的比重在上升。1955年化学产业比重占制造业 12.9% ,1960年为11.8%,1965年为 12.3% ,1970年为10.6%,1975年为14.1%。1955年金属工业占制造业比重为16.8%,1960年为18.8%,1965年为17.7%,1970年为19.3%,1975年为17.1%。化学和金属工业比重相加1955年占制造业的比重有29.7%,而1970年为29.9%,1975年为31.2%。总之,20年间有升有降,但加总以后只上升了1.5%,前15年只增长0.2%。从大趋势来看,作为中间产品的重化学工业部门比重变化不大,靠这1.5%比重的上升是无从谈起重化学工业化的。但机械工业1955年只占制造业的15%,到1970年达32.3%,1975年为29.8%,后来又有所上升。可见,机械工业在20年间上升了14.8%,前15年间上升了17.3% ③。这才是形成日本重化学工业化的核心部分,笼统地称日本战后产业结构为重化学工业化是有失公允的。这是以形成机械工业为核心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结构变动时期。

贸易结构也同样,1955年出口额中化学制品的出口比重占5.1%,1970年占6.4%,1975年占7.0%,分别上升1.3%和1.9%。非金属矿物制品1955年出口比重为4.6%,而到1970年只达1.9%,1975年只剩 1.3% ,分别下降了2.7%和3.3%。金属及其制品从1955年的19.3%,上升到1970年的 19.7% ,1975年的22.5%,分别上升了 0.4% 和3.2%。三者相加的结果是1955年占29%,1970年达28%,1975年30.5%,20年间上升了1.5%,前15年下降了1.0%。同样用1.5%和上升率很难说这是重化学工业化的表现。但是机械工业却完全不同,1955年占总出口比重只有12.4%,但是到了1970年上升为46.3%,到1975年上升了 53.8% ④。已经超过总出口的一半以上。就从这一点完全可以说日本已经不再是机器设备靠进口的落后国家,而真正成为向

其他国家提供机器设备和耐用消费品的先进国家。

总之,无论是生产结构、还是贸易结构都以机械工业的上升为主要特征。生产结构中制造业分为比重下降的轻工业,比重变化稳定的化学、金属工业,以及比重快速上升的机械工业,60年代中期,基本上形成了这三组产业鼎立的局面。可以说其中机械工业是主要增长产业,这种产业结构是以增长的机械工业为中心的产业结构。从贸易结构来看,贸易品中轻工业比重在下降,金属工业、化学工业较稳定,机械工业比重在上升,并且机械工业所占比重占据了50%以上,形成了机械工业出口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如1920年日本纤维产业产值已经占据了工业生产额的44.4%,1922年纤维产业出口已经占总出口的74.5%。即使在战后1950 年纤维产业仍然是出口主力占总出口的48.2%,1955年仍占37.2%,1960年为止仍是出口中的最大项目,也达30.2%。与此同时,机械产业出口1950年只有9.9%,1955年12.3%,1960年22.9%。两相比较轻工业中的纤维产业是出口的主要部分,但是60年代中期却发生了质的变化。1965年机械产业出口占总体出口的35.2%,而纤维产业下降到18.7%,1970年机械产业出口进一步上升为总体出口的 46.3% ,而纤维产业再降到12.5%。 ⑤可以看到,日本已经形成了以机械工业为主的出口结构。

再次,机械工业外向型发展。纤维产业在战前是完全外向型的产业,如1920年生产2626亿日元,而出口就占据了1192亿日元,占有一半水平。1940年纤维生产达4976亿日元,而出口占1486亿日元,将近三分之一。战后出口率有所下降,1970年生产额为53466亿日元,出口占8667亿日元,已经降为近六分之一。而相反,战后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形成意味着机械产业的外向型特征得到增强。1965年汽车产量是191.8万台,出口占19.6万台,1970年产量达530.3万台,出口109.4万台,已经达到五分之一以上,1980年产量为1104.3万台,出口为 596.7 万台,已经上升为一半。 ⑥ 1962年家用电器(电视、收音机、录像机)生产额为5671亿日元,出口为1518亿日元。1970年生产额增长为19765亿日元,出口达6015亿日元,

已经达到三分之一程度。1975年生产23233亿日元,而出口增加到9508亿日元,在1980年日本家用电器的产量达39969亿日元,出口达22037亿日元,达到一半以上。大型设备作为生产机械的机械,其进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反映机械产业的出口率,更能够反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型设备的出口在1975年超过了其进口水平,当年进口215亿日元,出口却达到616亿日元。 ⑦机械工业的外向型发展是这种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重要特征。我们分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和形成原因。可以看出,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对工业化发展进程后半期产业结构变动特征的概括。实际上国民经济是由三次产业共同构成的。尽管说工业结构的调整是这个时期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旋律,但不能无视其他产业的变化。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伴随着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形成,第一、第三次产业有什么样的变化。

二、比重缩小的农业--"脱农化"过程

60年代中期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以此为分界点,日本的脱农化进程具有不同的特点。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形成阶段,脱农化主要表现为潜在剩余人口的流出和农业规模的相对缩小。而60年代中期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形成以后,日本的脱农化表现为人口流出的非过剩型,农产品自给率的下降,以及农业与工业产业关联的脱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的1950年,日本农村人口为3800万人,占总人口的43%。朝鲜战争特需繁荣阶段就业人数从农村大规模地流向城市的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因此农村潜在失业人口缓慢流出,但直到1955年农业人口仍达3600万人,占总人口的41%。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以后,由于非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以及农业内部两极分化,加快了农业人口流出。1958年约有54万人流出,此后流出人口年年递增,到1963年流出人口达到93万人,在此达到一个高峰。60年代中期以后战后诞生的新一代开始无条件地向城市涌入,有的求学,有的就

职,这些青年人不是因为潜在失业而离开农村,而是为了离开农村而离开。农村成为落后的没有前途的代名词,只有那些没有远大志向的人,才愿意留在农村。因此,每年流出人口仍很可观,1970年左右每年流出人口都在80万以上。 ⑧ 高速增长期开始到60年代初,流出人口主要是农户的次子和三男,这些是潜在失业人口的代表,但是从60年代中期以后连长子也以通勤形式从事非农业,使农业就业人数比重连年下降,1955年就也人数从41%,1960年降为32.6%,1965年为24.5%,1970年为19.4%,1975年为13.8%,每5年都下降5%以上。这样快速的"脱农化"过程在世界上也很少见。不仅农业就业人数比重下降快,产值比重下降则更快。1955年农业比重仍占有23.1%,但1960年降为14.9%,1965年为11.2%,1970年降到8.6%,1975年只占6.6%。⑨

脱农化的过程尽管都表现为农业比重的缩小,但60年代后期的脱农化具有不同于前一阶段、也不同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特点。首先,农产品自给率下降。日本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度增加,到1970年除了大米以外,其他农产品都无法自给,小麦自给率从1955年的40%降为1970年的9%,大麦从1960年的108%降为1970年的34%,大豆从40%降为1970年的4%,水果从1955年的101%降为1970年到85%,肉类从1955年度100%降为1970年的88%。1955年到1970年间食用农产品进口增加了3倍,从1955年的进口7.58亿美元,增加到1969年的23.69亿美元。 ⑩ 可见,60年代以后日本的脱农化不仅根源于非农业产值比重快于农业产值增长速度,而且根源于农业产量增长低于需求总量增长。这一点不同于美国、法国的农业生产本身充分发展情况下的脱农化。

其次,专业农户少于兼业农户。日本最初农村人口的流动是发生在并不具有自己土地的次子和三男等。但后来1960年以后,总体劳动力供给开始紧张,使一部分拥有土地的农民以通勤形式,在不离开土地的情况下从事其他产业。结果1960~1970年10年间农户数目虽然减少了10%,但农户中兼业农户剧增,而专业农户剧减。从数据来看1955年专业农户有210万户,

1960年仍有208万户,但是1965年骤降为122万户,减少了41.4%,1970年进一步下降为83万户,减少了31.8%。兼业农户却从1960年的398万户,上升到1965年的445万户,1970年的451万户。专业农户与兼业农户比重,1965年为22:78,1970年为16:84。可见,大部分农户并不以农业生产为唯一收入来源。兼业农户中非农业收入大于农业收入的农户1970年已经占据50.7%,这种农户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农户。⑾

再次,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与女性化。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出的结果是年轻的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农村剩下的是女性劳动力和中高年龄层的劳动力。据农林省的调查,1970年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61.5%,按年龄层40岁以上的妇女占全部女性劳动力的66%。男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38.5%,按年龄层20~30岁的劳动力很少,只占全体男劳动力的9%,大部分的男劳动力也集中在40岁以上,占69.4%。与非农业相比,农业劳动力的67%在40岁以上,而非农业的40岁以上劳动力只有37%。 ⑿ 农业就业人数的老龄化与女性化一方面表现出农业生产力的脆弱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日本农业现代化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第四,日本农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下降,成为一个比较孤立的产业,正在失去提供工业原料作用。一般来说食品工业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比较密切,但由于日本采取的是进口大豆、小麦、蔗糖、玉米等产业用原料的政策,建立了临海型制粉、制油、制糖工业,切断了食品工业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联。尽管日本国内肉蛋产量大幅度地提高,但其饲料几乎全部都依赖国外农产品。即无论畜产品产量增长多快,与日本国内农业没有必然的联系。农业单纯作为满足食用米、肉类、鱼类、水果的产业,其市场需求有限。日本农业孤立的产业关联特征是日本农业规模急剧缩小的原因之一,也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在日本农业中的具体反映。

三、依附于制造业的批发和零售业

第三次产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保险业、基础设施产业(运输、通讯、水、电、

煤气等)和服务业。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以机械产业为核心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对第三次产业的影响处处可见。

日本批发和零售业具有生产厂家主导型商业交易惯例。这与唯工业化论为主导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一脉相承的。为什么说日本的商业是生产厂家主导型的呢?首先,日本的商业惯例中有退货制,这种退货制指批发商或零售商把未销的商品退还给厂家的商业惯例。退货制的存在说明商业风险不是由商业企业来承担,而由生产厂家来承担。这样,生产厂家就有权对批发商或零售商的商业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其次,这种生产厂家对商业行为的干预和控制主要通过派遣店员的方法来实现。这是厂家或批发商向百货公司等零售商派出本公司的职员,去充当店员直接参加售货的做法。无论是化妆品、服装、电器、电脑、汽车销售一般都采用这种方式。在中国北京的日本化妆品生产厂家"资生堂"在"双安商场"设立的柜台小姐都是由"资生堂"公司直接培训并派遣的,她们对本公司的产品有较深的了解,能够从各方面给消费者以更专业化的介绍。这种商业惯例应该是直接从日本进口到中国的做法。这种方法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零售企业的销售自主性,使零售企业原有的商品销售能力及柜台管理能力降低。再次,生产厂家控制批发商和零售商的商业惯例有回扣制。生产厂家对经营自己商品的批发商或零售商,根据本厂产品占该批发商或零售商经营额的比例,给予专营率回扣,以增强这些商业网点对本企业产品的专营度。生产厂家还根据批发商或零售商销售本企业产品的额度,给予累进回扣,促进经营本企业产品的积极性。第四、象汽车产业、计算机产业、电器产业等产品的销售直接由厂家来控制。其方法以汽车为例,都通过厂家下设的"系列销售公司"进行销售。中间没有批发环节,销售公司很多是汽车厂家的子公司或参股公司,下面再设若干零售网点,形成遍及各地的垂直型销售系列。1991年2月丰田汽车公司共有311家这样的销售公司,这些销售公司在日本全国共有4155处新车营业所。当然销售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但是日本的维持长期稳定交易关系的经营思想,使这些销售

公司不敢违背汽车厂家的利益而独立行事。假如从丰田汽车专营所变成了再经营福特轿车的营业所,就会失去丰田汽车厂家的信任,得不偿失。这种微妙的并无法律条文规定的商业惯例是日本形成厂家主导型流通业的根本所在。

除了厂家主导的销售惯例外,日本还有政府主导型大米销售渠道。日本在战争年代和战后初期由国家统一管理流通,对经济实行统制政策。战后1952年其他产品都实现了自由流通,但唯有大米等粮食作物的国家统制没有改变。日本政府首先通过农业协同组合,收购农民的粮食,参与大米流通过程的前半阶段;另一方面,指定经营大米批发和零售的公司或店铺,作为流通业者参与大米流通的后半段,政府则按照计划,指示双方实现大米的产销结合。这种政府主导的大米流通在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得到强化,直到现在仍没有彻底改变。

四、政府控制型金融业

一国的金融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具有传递、贯彻政府财政、金融政策的功能,是连接政府与企业的中介机构。战后日本企业部门时常处于资金不足状态,因此,企业对金融系统的依赖度较高。日本为了赶超西方国家建立了由国家严密控制的间接金融体系。

首先,政府严格控制金融业。日本政府的产业结构目标是实现汽车、电器、造船、一般机械等产业,形成大批量生产体系,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因此,对金融业的最基本要求是保证稳定的大规模资金供给。政府严格限制了金融业的市场参入,保证了已有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安全,严格控制银行利率。

其次,日本企业的间接金融比较发达。1975年企业从银行借入款占其总负债的比重55.4%,而直接融资即有价证券却只有8.2%。⒀ 金融业中银行业务大多局限在存贷款业务方面,整个金融体系简单而且容易控制,这对国家建立稳定的金融环境非常有利。

再次,日本的银行和工业企业之间一般都有较密切的关系,甚至很多大企业围绕着一家银行而组成企业集团。银行和企业之间不仅拥有稳定的贷款关系,而且银行又是企业最大的

股东。据全国证券交易所协议会的《股票分布状况调查》,1975年日本金融机构持有上市股票的37.5%,超过个人持股率33.5%。⒁银行与企业的稳定长期的关系,有利于大企业筹款,减少筹资风险,并能及时地得到大规模开发资金。

政府控制型的金融业是日本金融业的主要特征。从战后日本设立的一系列银行就可以知道,日本在政策上培育了一批银行来向企业提供短期和长期贷款。如长期信用银行、信托银行、进出口银行等等。战后日本政府对银行利率、外汇管理都有很严格的规定,致使企业资金筹措主要集中在银行。在没有发行大量国债之前日本证券市场始终不够发达,企业在国内国外发行债券必须有充足的担保,以及必须定期减少债务,所以企业融资无法依靠证券市场。与美国长期贷款依靠证券市场,短期贷款依靠银行的融资体制形成鲜明的对比。况且在日本国民的收入水平相对低的情况下,经济高速增长期旺盛的金融需求要靠证券市场也是不现实的。由此形成的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政府控制型金融业。

政府控制金融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严格控制银行存贷款利率。第二,政府限制银行业的参入,保护现有银行的经营安全。第三,政府保护间接融资市场的同时,限制直接融资。第四,政府严格控制外汇交易和外汇进出口。第五,政府设立了国有金融机构,对其重点扶植产业提供低息的重点贷款。第六,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固定的交易关系有利于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控制银行。

五、倾向于产业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产业是指交通、运输、通讯、水电煤气产业以及环境、住宅、医疗社会福利、国土保护、教育产业。产业基础设施主要指道路、交通、运输、通讯、水电煤气等产业中面向产业的部分。而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指后几项基础设施产业。日本是典型的赶超型国家,它首先要在制造业上赶超发达国家,所以国家注意扶植产业用基础设施,而忽视生活用基础设施建设。

池田内阁在1961年实施了著名的10年期《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计划中明确表示首先是充实基础设施,前5年的重点是充实与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后5年则充实与生活相关的基础设施。这种优先发展产业关联基础设施的政策倾向促进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日本政府为了构筑基础设施动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政府拨款的基础设施费由1955年的1410亿日元,增加到1973年的2万5604亿日元,18年间约增长了17倍,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3.9%增加到17.3%。特别是经济萧条的年份政府基础设施支出增加尤为迅速。如1965年经济萧条年份,佐藤内阁把政府基础设施费提高了23.6%,增加额为1471亿日元,1972年田中内阁将政府基础设施费提高了40.2%,增加额为7572亿日元。⒂ 在基础设施支出中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所占比例为2:1。在基础产业设施中国家最先进行资金援助的产业是电力,因为电力作为日本所有产业的动力供给来源,关系到其他产业是否能够顺利运转。50年代中期以后,政府对公路和铁路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1955年电力、铁路、公路投资占产业基础设施部分的国家财政投资的94%,1973年这一比重达90%。1955年投资在公路上的资金有230亿日元,1973年上升到24395亿日元,扩大了106倍,铁路1955年投资525亿日元,1973年投资7878亿日元,扩大了15倍,总体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费1955年为749亿日元,1973年为35937亿日元,扩大了48倍。⒃ 而同时,生活基础设施投资却只增加了17倍。

与历届政府通过财政金融手段大量提供资金、帮助产业界实行高积累政策相反,日本基础设施产业中与生活相关的部分的政策非常消极。不仅从资金上滞后于产业基础设施,而且与其他国家相比落后。特别是居民上下水道建设、居住条件、社会保障方面尤其落后。把美国1963年"人均社会保障额"作为100,则英国为103,西德为133,法国为125,日本则仅为17。把美国社会保障费对国民收入之比(1966年)作为100,英国是179,西德是260,法国240,而日本只有73。上下水道铺设率1960~1965年美国为100时,英国为132,西德为93,法国为59,日本则只有21。世界人均城市公园面积柏林为24.7平米,伦敦为22.8平米,纽约为19.3平米,

巴黎为5.8平米,东京只有1.2平米。⒄ 1966年社会保障支出额美国为日本的5倍,英国为4.4倍于日本,西德6.4倍,法国6.1倍。社会保障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1974年日本为6.5%,美国为 12.5%,英国为14.6%,西德为20.3%,法国为21.6%。⒅

电力工业是基础设施产业,它向工业提供动力的同时,也为家庭提供照明和家用电器的动力。但是,电力在用于工业和用于家庭时的费用差别很大,1962年据调查,家庭用电占用电总量的18.7%,而占电费总额的35.9%。说明家庭用电费比工业用电费相差很大,1965年家庭用电费是工业用电费的2.6倍。如此悬殊的电费差距在其他国家很难见到,英国同期两者差距只有1.23倍。 ⒆ 直到1974年重新调整电费标准,这种收费结构才得以改变。可见,1974年前经济高速增长期日本电力工业为大规模使用电力的工业提供了相对廉价的电力,促进了钢铁、炼铝、化学等大量用电产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向产业倾斜在价格方面也可见一斑。

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在它形成时期和发展前期大力推动了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因为当时这种产业结构在国际上面临的是战后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国内面临的是工业化加快的宏观环境。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正是在国际国内有利的环境下,基于日本本国的具体资源禀赋条件逐渐形成的。因此,这种产业结构在形成时期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也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发展到后期,从60年代以后,产业结构变动开始出现刚性。产业结构无法随着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70年代此种产业结构不适应国际环境条件的变化,引发了产业结构与外界环境的冲突,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90年代以后这种产业结构刚性使得日本经济无法更灵活地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致使日本经济增长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唯有解决产业结构的刚性,进行重大的结构改革,才能推动日本经济恢复增长。

产业间贸易指出口产业种类和进口产业种类不同的贸易结构。

产业内贸易指同一产业产品既出口又进口的贸易结构。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中国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中译本,第51页。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中国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中译本,第53页。

大藏省《外国贸易概况》各年。

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的100年》,国势社1991年日文版,第264页。

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的100年》,国势社1991年日文版,第264页。

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189页。中村隆英著《日本经济:其增长及结构》,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年日文版,第35页。

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201页。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197页。中央大学经济研究所编《经济成长和产业结构》,东洋经济新报社1972年日文版,第198页。日本银行调查统计局编《经济统计年报》,1995年。

奥村宏著《法人资本主义》,朝日文库1991年日文版,第77页。

林直道著《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109页。

小宫隆太郎等编《日本的产业政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中译本,第126页。

〖日〗《经济学家》杂志,1972年12月5日。

资料来源:林直道著《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第122页。

都留重人《日本的资本主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中译本,第139页。

中国韩国日本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国际服务贸易作业组员:

题目:搜索劳动行业,三次行业结构等数据验证配第—克拉克定理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下面我们将从中日韩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的具体数据来验证此定理。 1.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根据图4—1趋势图分析,不难看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由于受到文革的影响,也出现了若干年份的回调和波动。大致来看,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五个阶段(见表2.1),离结构类型最高形态"三二一"只差一个发展阶段。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变

化虽有曲折,但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处于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 与此同时,按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来衡量,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十分明显。在此期间,我国的劳动力就业分布是从第一产业大量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大幅下降,同时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却大幅上升(见图2.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由1950年的84%下降到2004年的46.9%,下降了约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7%上升为2003年的22.5%,上升了15.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从业人数比重由1950年的9%上升为2004年的30.6%,上升了21.6个百分点。如果仔细研究这种变动就会发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流动主要出现在1970年以后的工业高速增长期,1985年以后趋于稳定;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流动则主要出现在1985年以后的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及趋势 经济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经济结构的及时合理调整又是经济总量获得增长的必备条件。经过20余年的改革发展,湖南经济在发展速度及总量扩张上虽有很大突破,但经济结构尚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体制痕迹与传统内陆封闭型经济烙印;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还没有完全到位,经济结构调整又碰到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加入WTO以后,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属于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国际背景下的开放性调整,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升级性调整,短缺经济结束、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后的需求导向型调整,经济发展实现阶段性转变和体制转轨进入攻坚阶段后的战略性调整。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结构调整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认清和掌握我省经济结构的演变规律,对加快我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效应对加入WTO后的各种挑战尤为重要。本文就我省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作初步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一、湖南经济结构演变的特点

(一)产业结构演变的特点 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不断升级的过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产业结构层次就越高。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则随工业化的推进呈现倒U 型曲线,即当一国工业化由初级阶段进入加速阶段,其增加值比重上升较快;当工业化进入成熟阶段,其比重则趋于缓慢上升继而停滞、缓慢下降;第三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我省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升级优化阶段,其演变的主要特点: 1、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改革开放以后,湖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8.8%,比全国同期平均速度高0.7个百分点。伴随而来的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继续得到相应发展;工业落后的局面得到基本的扭转,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湖南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迈进。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7:40.7:18.6,演变成2001年的20.7:39.5:39.8(见表1)。第一产业大幅下降20个百分点,且90年代下降的幅度大大高于80年代;第二产业的比重80年代有所下降,由1980年的40.2%下降到1990年的33.6%,但90年代又回升了近6个百分点,2001年为39.5。第三产业比重一路攀升,大幅上升近20个百分点,2001年达到

最新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 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 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 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2001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 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着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 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 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冲击、环境污染的严重,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经济转型势在必然。产业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关系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死和老百姓的就业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和趋势在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市场、创新

正文: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最新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可根据是否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结构理论。 封闭型产业结构理论一般不考虑外贸因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和作用,即在封闭的情况下研究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主要有:配第-克拉克定律、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技术集约化规律、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律由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发现并由克拉克经济实证研究而系统归纳,其基本结论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将增加,亦即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配第-克拉克定理适用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区域,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三次产业劳动力的比重次序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 霍夫曼定律揭示的是工业结构演变的重工业化阶段,消费资料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的增加值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他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即消费品部门的增加值与资本货物部门的增加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他把工业化阶段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则不发达,在制造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印度、新西兰等。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发展较快,消费资料工业虽也有发展,但速度减缓,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仍远不及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日本、荷兰、加拿大、匈牙利)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在规模上大致相当。(英国、美国、德国、法国)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处于这一阶段的当时还没发现。 技术集约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的资源结构呈现出向以技术为主题的结构演进的趋势。在工业化初期,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的数量占据突出地位,形成以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工业化中期,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及积累能力居突出地位,形成以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的阶段。后工业化时期,技术资本品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从而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把人均收入开始增长,并伴随有不同形式的经济进步的时期称为“经济时代”,把其后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经济增长”。“现代经济增长”不是指狭义的经济增长,而是指经济时代以后的经济全面发展。库兹涅茨的现代增长理论不仅证实了配第-克拉克定理,而且更广泛更深入探导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雁行模式”,由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该理论模式认为,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

日本产业结构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尹秀艳 (海淀走读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萧条之中,日本舆论界称之为"失去的10年"。据统计显示,在过去的10年中,尽管有个别年份经济增长速度回升,但都是昙花一现,10年来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几乎为零,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失业率达到战后创记录的5.4%的水平。人们开始淡忘了日本曾经在经济增长上的辉煌,淡忘了曾经创造世界经济史上的增长奇迹的日本,现在只要一说起日本就是零增长、政策失误、复苏乏力等。实际上,笔者认为这既不是国家政府的失误,也不是企业的失误,产业结构刚性却是影响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在战后初期发挥了积极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今天却已经开始阻碍经济增长。为了更好地理解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有必要深刻地剖析战后形成的产业结构的特征。 一、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特征 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是相对于低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而言,是以重化学工业中高加工度产业--机械工业为贸易和生产中心的产业结构,是以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在1955~1965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期机械工业首先成为生产中的主导产业,后来又逐渐成为出口中的主导产业,形成了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它以机械工业占出口和生产的比重为具体表现,也以60年代中期出口贸易急剧扩大,出现大量的贸易盈余为标志。 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首先,日本的高度加工贸易型产业结构具有垂直型加工贸易的特点。国际贸易可以分为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状况可以用纯出口构成比(出口构成比-进口构成比)来表示。如果是正数,说明这个产业是出口型产业,如果是负数,说明是进口型产业,如果是零或接近于零,说明出口和进口几乎差不多,或既没有出口,也没有进口。日本产业结构中可以发现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的正数较大,从1985年的0.54,上升到1993年的0.57。而粮食、原料、燃料的纯出口构成比特别低,为-0.6(1985)和-0.69(1993)。所以说,日本是汽车、电器机械、一般机械、钢铁、精密机械等工业制成品方面属于出口型,而粮食、原料、燃料等方面属于进口型的国家。 德国和意大利是与日本相似的工业制成品的纯出口国和一次产品的纯进口国,但没有象日本那样偏重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原料进口。另外,美、法、英等国在粮食、原料、燃料中至少有一种是纯出口产业,而工业制成品则相对接近于零。发展中国家除了亚洲"四小",其他国家一般都属于工业制品进口、原料出口型。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比较特殊的加工贸易型国家,产业间贸易的纯出口构成比正、负差距很大,是一个产业间贸易极其发达的国家。 同时,日本与其他国家相比是产业内贸易不发达的国家。产业内贸易指数为100,说明已经达到完全产业内贸易,如果产业内贸易指数等于零,就意味着没有产业内贸易。日本产业中纤维和化学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而其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则不多。在7国中,日本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最低,1985年只有44.87,而其他国家均在75以上;1993年日本只有65.94,而其他国家均在85以上。通常所说的水平分工贸易和垂直分工贸易分别用产业内和产业间贸易来说,可以概括为垂直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间贸易,水平分工贸易倾向于产业内贸易。可见,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产业间贸易发达、而产业内贸易落后的特殊国家,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工贸易的特点。 其次,日本的产业结构以加工组装度高的机械工业为核心。日本作为资源贫乏国家,只

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中日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比较研究 尽管中国和日本的发展道路不同,但是两国所采取的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均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发展,取得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在两国的初始条件、制度背景、外部环境等因素均不相同的情况下,两国是如何实现产业演进和经济高速增长的,这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战后的日本用了30年的时间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模式也被称为“日本模式”。在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政策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并成功渡过石油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萧条。在这个过程中,日本的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高速增长是互相促进和互相推动的。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由于日本产业结构转型迟缓,加之政府误判了导致经济过热现象的原因,并由此采取了错误的干预政策,造成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停滞。由于上述因素和日本的人口和劳动力结构改变的共同作用,致使日本错过了经济转型的时机并陷入经济低迷的泥潭无法摆脱。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日本产业结构演进基本停滞,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消失殆尽。1978年以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持续长达近30年,这主要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和服务业,市场经济体制确保了资源流向高效率生产部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三次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然而,随着经济高速增长,逐渐积累和暴露出来的结构性问题也开始凸显,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中需求拉

动作用偏弱、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劳动力成本优势消失和政府干预方式不当。对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像日本那样出现长期停滞的疑问,通过 对比分析日本和中国两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趋向稳定增长的过程,可以 找到有益的答案。日本曾经遭遇的产业结构问题、劳动力结构问题和政府干预问题都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先后出现过,通过分析和研究日本 的这些问题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避免中国经历日本曾经的遭遇。本文采取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国和日本的产 业演进路径、产业政策、产业演进绩效等内容进行对比分析,试图全 面理解两国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本文由七章内容构成。其中:第一章是绪论,阐明本选题研究的背景、经济增长与产业 结构的内涵、文献综述、研究意义、方法与创新,以及文章结构安排。第二章建立研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框架,对国内外的有关经济增 长的理论和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进行回顾。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进行分析,并解释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互动机制。第 三章研究中日经济增长过程中产业演进的过程和特征。遵循两国经济发展轨迹,对两国在经济增长中产业演进的路径进行比较分析。重点 分析两国产业演进的初始条件、制度因素、外部环境和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第四章研究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演进对中日经济增长的贡献。重点研究两国不同时期的产业政策的差异、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产业结构演进路径以及由此对两国经济增长绩效造成的影响。第五章对中日两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第六章研究中日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概述

目录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1)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1中国应抓住日本产业升级带来的机会(财经 2011-11-18) (3) 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及经验(海南金融 2011年5期) (4) 珠三角产业升级转型之日本经验借鉴(南方都市报 2010-05-12) (5) 中日产业经济结构对比(现代商业 2010年27期) (8) 日本九州地区产业衰退与产业转型的启示(中立信永税务师事务所 2008-05-02) (9) 日本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瞭望 2008年3期) (12) 日本社会管理创新情况 (13) 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及比较(干部学习网 2012-01-13) (13) 日本的公民社会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11-18) (15) 日本严格人口登记制度助力社会治安(世界博览 2011-01-19) (17) 日本如何消解底层社会(中国危机治理网 2010-07-20) (19) 日本经验:优良的社会治理与相对的平等(东北亚论坛 2010年19期) (20) 日本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3期) (22) 认识日本的“中流社会”(瞭望 2007年14期) (25) 日本产学研合作情况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小松公司产学研合作交流会举行(山东大学 2011-12-01) (27) 山东大学与日本熊本大学互设办公室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国广播网 2011-02-05) (28) 日本Universe株式会社考察杨凌合作项目(陕西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平台 2010-05-31) (28) 早稻田大学与省环保技校合作以日本产学研模式助日企落地(南方日报 2010-03-12) (29) 立法与政府推动:日本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和启示(科学时报 2009-11-12) (30) 日本产学研环境访问团考察龙泉市(龙泉市招商引资办公室 2009-06-17) (34)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参加中日产学研合作论坛(日本新华侨报 2008-10-24) (34)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情况 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日本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2012-02-15 从经济高速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然呈现出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与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特征,这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为适应现实条件变化和未来发展环境,日本提出要塑造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具有变企业之间的单向关系为双向互动关系、变“制造中心”为“制造+服务”等一系列特征。这对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迁 1.从产值看产业结构 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分类,1994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499万亿日元中,第一产业的产值为10万亿日元,占2.0%;第二产业的产值为170万亿日元,占34.0,第三产业的产值为319万亿日元,占63.9%。这就是从产值来看的日本产业结构的现状,这种现状是明治初期100多年来日本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结果。 在明治初期,日本是个农业国,1880年第一产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达67.1%,农、渔业生产占全部生产的2/3;第二产业仅占9.0%,说明工业尚未发展起来;第三产业虽占23.9%,其内容主要是大米、鱼、蔬菜的销售,具有从属于第一产业的性质。1920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34.0%、26.7%、39.3%,第一产业的比重减半,第二产业的比重增至近3倍,显示出工业化的进展。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方面,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下同)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55年的16.7%下降到1970年的5.0%,进而下降到1994年的2.1%;另一方面,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55年的21.5%上升到36.9%,其后一直保持在35%—36%之间;第三产业则始终保持在60%上下。这意味着第一产业在战后产业结构中缩小的份额被扩大了份额的第二产业所“占用”了。 从1955年到1970年前后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以迅速的技术革新为背景,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的发展引人注目,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55年的12.6%提高到1970年的24.1%。 在制造业中,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轻工业,使工业结构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变为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重化学工业在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在1960年就超过了50%,即发生了轻重工业比重的“逆转”,其后重化学工业的比重继续上升,轻工业的比重继续下降(至1994年前者占制造业的64%,后者仅占36%)。 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钢铁、石油化学等“材料型”制造业的发展更为迅速,成为高速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讨论产业结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市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是,用什么标准或指标来衡量城市的发展水平呢?人们通常按人口数量、用地规模和经济总量,即GDP 来评价。其实,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指标是城市产业结构。所谓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及其内部各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整体表现。由于可以从不同程度对城市产业进行分类,城市产业结构也就具有多重内涵和呈现复杂的关系。 城市发展过程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过程 1.产业结构反映城市发展阶段 区别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基础最主要的是产业构成或产业结构。农村以第一产业,即农业为主,而城市则以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为主。综观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在城市产生的初期或前期,第一产业不断减少,第二产业急剧增加,并成为城市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接着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代替第二产业,并成为城市主导产业。国际国内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其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城市总体发展进

入一个新的时期。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文化产业的兴起,加速了这一过程。 2.产业结构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前景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和结构的差异,往往决定了城市的性质和发展前景。许多资源型城市或工业基地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甚至占绝对优势,经常被确定为工业城市或工矿城市;而第三产业,如旅游业、会展业、文化产业、流通产业、金融业发达的城市,却被确定为旅游城市、文化中心城市、商贸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城市等。在工业化比较成熟或后工业化社会,后者往往具有更多的发展优势,充满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3.产业结构直接影响城市功能和作用 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对周边城市区域及对全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第三产业的辐射力更为深远和影响力更大。如,旅游城市能吸引国内外大量人口来城市旅游、开会、经商以及其他经济文化活动。 4.产业结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市总体布局、整体建设,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设计,市政设施安排,都要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重要内容。当今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到“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已是国家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借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通过实例分析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城市经济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变革中求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将《孙子兵法》与正处于产业转型与变革时期的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探寻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战略即“读古人的书做当今的事”是十分必要的。一、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就是说:筹划周密、条件具备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不周、条件缺乏就不能取胜。使命和远景的确定,目标体系的建立,战略方案的制订会为城市的产业转型与资源的重新配置规划明确的方向。因此为城市的产业转型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二、发展战略的基础:“修道保法” “修道保法”是指要明确使命与目标,并建立一套确保使命与目标实现的机制。在产业结构转型上以韩国经济的发展为例其中经转型后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韩国为规划和发展文化产业于 20__年成立了文化产业振兴院该院每年可得到政府 5000万美元的资助。在法制建设方面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

法》、《设立文化地区特别法》等项法规。近些年又陆续对《影像振兴基本法》、《著作权法》、《电影振兴法》、《演出法》、《广播法》、《唱片录像带暨游戏制品法》等做了部分或全面修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全面的法律法规保障。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其根本就是要促进技术与知识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引导产业结构转型也该有相应的政策、法律、措施来保障。三、发展战略的核心:“知己” 孙子兵法战略思想的核心是“知己知彼知天知地”。可见任何战略决策的制订都是以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为前提的。准确的自我剖析与定位可在战略决策中“扬长补短以优取胜”。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产业成功转型为例 1990年后,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与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显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是辽宁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就首先要考虑辽宁自身的优势。辽宁是历史悠久的老工业城市省内有渤海船舶重工、沈阳机床集团、沈鼓集团、北方重工集团、大连机车、大连重工起重集团等50多个装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甚至国际都有一定的影响力。20__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过石化行业成为辽宁省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显然装备制造产业是辽宁的主导优势产业。那么装备制造产业的不断革新升级就是辽宁发展经济的首选。其次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也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如技术开发、高端技术熟练型人才的缺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第一,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两个转折:第一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变为第二产业占优势比重,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完成的。第二个转折是由第一产业比重高于第三产业。逐步转变为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一产业,这是在80年代后期实现的。这两个转折的实现,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由20世纪50年代的一、二、三产业排序,演变为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二、三、一排序。这一变化说明,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由农业为主导产业转变为工业为主导产业,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化时代;而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一产业则意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的趋向。 第二,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性。经济发展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源,而产业结构的变革又会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当产业结构处在以第一产业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是处于主要满足于人们生存需要阶段,即表现为农业社会的特征。当第二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经济发展也就进入到主要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阶段,即表现为工业社会的特征。而一旦当第三产业成为主体产业时,那么,经济发展就进入了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生活质量提高为特征的后工业社会。由此可以概括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加,产业结构由农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工业、服务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第三,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会因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改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表现为这样的趋势: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日趋减弱,1978年以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0%—30%之间,1978年以后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减少而不断下降,其贡献率均在10%以下。第二产业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达到50%—70%,这与我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相连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随着其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加而增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在已经大大超过第一产业,以后第三产业的高度发达成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时,将取代第二产业为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经济发展是由物质生产为主转向非物质生产为主的一般规律。 第四,现代经济的发展不仅来源于资源投入量的增加,而且取决于投入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提高宏观经济效益的基本前提,如果产业结构不合理,各产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不协调,就会影响资源投入的效率,造成产业之间的“瓶颈”制约,使宏观经济运行失衡,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就失去了合理的产业结构条件。因此,适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协调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

日本产业布局分析

日本产业布局分析 07043311季婷婷 产业布局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结构。对日本的产业布局的分析,重点则从日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出发。 二战后,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先后进行了四次大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一次是战后经济恢复期,日本政府致力于重建产业以奠定经济自立发展的基础,依靠“倾斜生产方式”。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以煤炭、钢铁、电力、造船为重点产业,将有限的资金和原材料投人到重点产业,再以重点投入部门为杠杆推动整个工业的回升,到1959年,日本经济全面恢复到战前1936年的水平。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特征是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产业,全面、大量地引进重化工业技术,加大对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1956~1973年的18年问,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7%。其中,1959~1970年的12年间,有10年的增长率高达两位数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球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进人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冲击”和石油危机的爆发使得日本出口导向型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出现“滞胀”局面。究其原因,60年代的高速发展是以廉价而稳定的石油供应和保障产品顺利出口的国际机制为前提的。以此为转折点,日本开始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此次调整的主要方向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主导产业是汽车和电器机械。 最近一次的结构调整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重点逐渐由制造业向非制造业转移,促进以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政策,“以科学领先、技术救国”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1997年5月。日本政府在《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中确立了15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领域、环境、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国际化、住宅等。并测算出与上述15个产业相关的领域从1995~2010年可以提供700万个就业机会。15个产业中除新制造技术与迄今为止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制造产业有关以外,其他产业都呈现出信息化、服务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趋势与启示 白雪洁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天津 300071) 摘要:从高速经济增长期至今,日本一直没有停止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虽然其通常意义上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早就实现。当前日本的产业结构仍呈现四大核心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市场的外需依赖和生产的内需依存并行等独特性,这些特征与日本传统的金字塔型产业结构密不可分。未来适应发展环境和条件变化,日本提出产业结构调整要重塑沙漏型产业结构,这种新型产业结构的特征及其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启示 产业结构调整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力量既有来自于产业自身的内部力量,也有政府产业政策等外部推动力量。合理化与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产业结构高级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产业结构合理化又贯穿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整个过程,简言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产业结构从较低水平状态向较高水平状态发展变化的过程,是实现高加工度化、高附加值化、高技术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产业结构高级化就是产业竞争力不断强化的过程。 与我国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从其战后的经济发展开始,就以顺畅地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多个产业发展的“奇迹”,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再到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也持续了数十年。但到20世纪80年代,在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本却没能继续以往的成功而一度陷入泡沫经济的漩涡之中。9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一方面承受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阵痛,一方面酝酿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1997年5月,日本政府抛出了《实现经济结构变革及创造的行动计划》,确定了未来重点培育的十余个新兴成长性产业,即医疗福利、文化生活、信息通信、新制造技术、流通及物流、环境、经营活动支援、海洋、城市环境整治、宇航、新能源及节省能源、人才培养等。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0063)。 作者简介:白雪洁(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