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业科学专业

草业科学专业

草业科学专业
草业科学专业

草业科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农学

门类:草业科学类

专业名称:草业科学专业

本专业学习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在我国目前10万从业人员中,本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不会超过2%,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草业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草业生产与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学、环境科学和草业资源保护、持续高效利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草业资源规划、经营与管理、人工草地、草产品加工、草坪绿化、畜牧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草业资源保护开发与经营管理、饲草料生产与加工、草坪绿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农业生物学、与本专业有关的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草地保护与利用、草料生产与加工、草业生产规划与经营和草坪绿化的技能;

◆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草业及草业科学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熟悉我国农业、畜牧业和草业开发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作物学、畜牧学、环境保护学。

主要课程:草地资源学、草地环境评价、草地管理、牧草育种学、牧草栽培学、草坪学、草原保护学、牧草与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

实践教学: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25—30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园林。

原专业名:草学。

就业数据

综合介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想必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草原美景所倾倒。草业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同其他农事学科一样,从古代、近代直至现代,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进步与发展。但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特别是作为一个产业来认识,时间还很短。

由于本专业属农学专业,毕业后可能走向边疆草原,就业面不如工科专业那么宽,因此可能对一些考生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因此也使得竞争不太激烈,较易考取。还有,国家对此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视,与外部的交流较多,容易出成果,不论是从自己还是从国家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有前途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去城建、环保、旅游、草业畜牧、科研院所、行政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草坪、城市园林绿化有关的设计与技术开发、推广,也可以从事有关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专业教育发展史

草业科学专业是国家1998年专业调整时把动物科学类一级学科下的草学专业提升为一级学科而来,草学专业又是由草原专业转变而来。

我国1941年在西北农学院增设牧草科。解放前只有王栋在西北农学院、中央大学农学院,蒋彦士在北京大学农学院和金陵大学农学院讲授牧草学。建国后1958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与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称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第一个草原专业。随后1959年5月在青海畜牧兽医学院、1964年在甘肃农业大学(该校已于1955年先期招收研究生)和新疆八一农业大学、1985年四川农业大学及后来又在内蒙古哲里木畜牧学院(2000年已合并新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先后设立草原专业。这样的专业布局与我国主要几大牧场如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川西北、甘肃等是相吻合的。当时的草原专业主要是面向牧区开展草原培育、生态保护和牧草栽培、育种等方面的学习研究。主要专业课程有: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啮齿动物学、草原水利学、草原生产效益、草原系统工程、牧草栽培学、牧草昆虫学、牧草病理学、畜牧学、牧业经营、牧业生产机械、遥感技术、草地分析和生产设计等。“文化大革命”以后逐步恢复对研究生培养。

建成草原科学下的硕士点,1981年6月首批批准甘肃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1983年9月第二批批准新疆八一农业大学(后改称新疆农业大学)、1986年4月在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1989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设立草原科学硕士点。其中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生导师分别为任继周和贾慎修教授。随着80年代中期以后草坪科学的发展,给草原科学注入了新的内容,本科专业目录中变为草业科学一级学科。这要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突破,以实现历史性突破。

目前设立草业科学的院校均为农业院校或综合大学的农牧学院(青海畜牧学院并入青海大学)。设硕士点的主要有6高校或科研单位。博士点除甘肃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而成)外,增加了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根据《2000年全国博士生招生目录》共有导师14位。草业科学与发达国家的有关院校、研究所、国际组织交流密切,合作研究项目较多。

就业状况及趋势

由于草业科学在生态环境、水源涵养、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以及在发展草地畜牧业、草业产业化的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草业科学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央政策也大力鼓励、推进草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决定25度以上坡地都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西部大开发首要任务是恢复西部秀美山川等给草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另一方面城市绿化、美化工作的推进对草坪业的发展也是极大的促进。中国近10年来成立的草坪开发公司估计在2000家以上,年创产值不少于20亿元,从业人员近10万人,每年以20%的速度发展。国内高尔夫球场运行中的有40余个,加上在建的总数近百个。比起德国10年来草坪从业人数从65万增加到近200万人的事实,专家乐观地估计未来10年中国草坪从业人数进一步增加到400万左右是完全可能的。《中国热门行业分析与预测》一书也把草皮建植列入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目前10万从业人员中,草地学知识普遍缺乏,层次大多较低,只了解个别环节的技术,缺乏系统教育和系统观点。本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不会超过2%,因此本专业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如四川农业大学最近几年来草业科学(原草学)专业毕业生除推荐、考取硕士生外,其余均被园林局、草坪公司、房地产公司、高尔夫球场、足球俱乐部等单位一抢而空,供不应求。而前几年毕业的硕士生、本科生都成为一些单位、公司的技术主管或技术骨干,甚至当上了副总经理等。他们都有相当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学门类草业科学类草业科学专业面向相关的四个生产层:

第一,前植物生产层(即环境生产层),包括草坪业、草原游憩业、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自然保护区等行业;

第二,植物生产层,包括牧草、枝叶饲料、野生药材、野生花卉、薪柴等的生产;

第三,动物生产层,指基于草地的牧养家畜、野生动物、养蜂、狩猎等行业;

第四,外生物生产层,指对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草畜产品进行加工、交换和流通的全过程。由此看来,该专业涉及行业面广,大致包括草地畜牧业、园林绿化、运动休闲、水土保持、相关机械、加工流通等。

随着经济和文明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也日益重视环境生态问题,重视草业科学发展。中共十三大报告中就提出了生态效益要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思想。

发达国家牧草产值大约与农作物相等甚至达1.5倍,包括天然草地和农田的30%—40%种草。如新西兰占草地面积的69.1%是人工草地,达946万公顷,他们建立起世界上低成本、高效益种草养畜的典范。草地还发挥了培肥地力、保持水土的作用。美国、加拿大等草业大国年产草产品均达1亿吨以上,产值达100亿美元以上。中国有各类天然草地4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2.5%,人均占有率是世界人均的一半。中国草地中,牧区草山草地3亿公顷,北方、南方草山草地各占6.29%和18.65%。但由于长期疏于建设等原因,沙漠化面积已达0.9亿公顷,并且每年还在增加,约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草地退化造成有的地区草地产草量比50年代下降30%—50%。为此,全国草业科学工作者采取积极措施,如通过围栏、封育、灌溉、施肥手段培育草原,建设人工草地等。1996年开始,川西北牧区实行“人草畜三配套”,帮牧民建住房,改游牧为定居、半定居生活、生产方式;建棚圈、暖棚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加强抵抗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科技,改变农牧民观念。成效显著,至2000年全面完成该项目。又如云贵高原建设的禾本科、豆科人工草地,产量提高5—8倍,粗蛋白提高8—10倍,饲料喂羊、奶牛、肉牛效果已接近新西兰水平。这些都说明我国草地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在国际上,16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率先在欧洲建立了草坪业。

1889年出版了埃比泽·霍华的著作《明日的花园城市》,掀起花园城市运动。1911年澳大利亚规划首都堪培拉时采用了绿地城市方案,绿地占城区总面积的58%,人均拥有绿地70平方米。时至今日草地面积

已经作为衡量现代化城市环境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英国、美国、法国、波兰、俄罗斯首都人均公共绿地各为30.4,45.7,12.2,77.0,44.0平方米,连寸土寸金的日本东京也有6.0平方米。中国城市人均园林绿地面积“七五”、“八五”末分别为3.9和4.6平方米,计划“九五”末达到7.0平方米,差距大,但发展快。草坪不仅以其平缓静怡的姿态和明丽的色调给人以美的享受,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是一项效益巨大的产业。美国草坪业年产值超过100亿美元,是10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多年来以平均18%的速度递增,并且从未因经济衰退而起伏,因为人类社会已经逐步把草坪当作了生活必需品。

我国也有成功的范例: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10年建成绿地190公顷,种植树木10万余株,草坪100万平方米,年增产值5951万元,实现了41.8的年回报率。中国地域辽阔,宜草面积大。1984年中央规划到世纪末全国种草0.33亿万公顷,实际已完成不足1/2。随着国家作出2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决策的落实,草业会有更大的发展。我国牧草资源丰富,据调查牲畜采食的就达4296种,分属915个属184个种,已开发的仅有结缕草、披碱草、羊草、香根草等少数几种,开发利用潜力巨大。近10年来我国牧草种子年产2—3万吨,但技术落后,质量较差。仍需从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发达国家进口600—1000吨,还要进口草坪种子3000吨。

综上所述,草业科学的发展方向是草业产业化,表现在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主导产品规模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可以预见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再造西部秀美山川”口号的落实,草原、人工草地必会大发展,在水土保持、生态系统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会对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维护祖国统一有重大意义。

同时草坪科学的迅猛发展将改善城市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发展成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前景广阔。

院校分布部分

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