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00条书法常用词语、集句、楹联内容——东方星书法吴章波

400条书法常用词语、集句、楹联内容——东方星书法吴章波

400条书法常用词语、集句、楹联内容——东方星书法吴章波
400条书法常用词语、集句、楹联内容——东方星书法吴章波

400条书法常用词语、集句、楹联内容

四字书法题字用语(90条)

博雅达观、笔歌墨舞、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唯善是宝、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

繁体对照

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

和風朗月、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壹謙四益、韻雅趣幽、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

五字对联(132对)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

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集唐诗句)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集唐诗句)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集唐诗句)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苏轼句)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集唐诗句)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集唐诗句)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集唐诗句)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羽仪呈鸑鷟;藻思焕琼琚。(集唐诗句)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集李白句)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萧。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郑燮)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陈鸿寿)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集李白句)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集杜甫句)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集唐诗句)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

奇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

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集唐诗句)

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集唐诗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集兰亭序字)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径隐千重石;园开四季花。(集唐诗句)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集陶渊明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鱼跃清波彻;莺啼众绿深。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学业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诗句)

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字)

繁体对照

壹生勤為本;萬代誠作基。

壹亭俯流水;萬竹引清風。(集蘭亭序字)

壹溪流水綠;千樹落花紅。

人無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幾閣文墨暇;園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壹張風雪圖。

三思方舉步;百折不回頭。

大慈念壹切;慧光照十方。(釋弘壹)

丈夫誌四海;古人惜寸蔭。(集陶淵明句)

萬山排紫綠;壹室貯清虛。

與世為依怙;如日處虛空。(釋弘壹)

山公惜美景;小謝有新詩。(集唐詩句)

山吞殘日暮;水夾斷雲流。

山深春自永;海靜日尤高。

千流歸大海;高路入雲端。

己過勿憚改;未然當先思。

井竈有余處;林園無俗情。(集陶淵明句)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風雷。

天長落日遠;意重泰山輕。(集李白句)天意憐幽草;人間愛晚晴。

無言先立意;未嘯已生風。

無極原有極;欲仁存至仁。

無事此靜坐;有福方讀書。

雲山起翰墨;星鬥煥文章。(集唐詩句)雲霞生異彩;山水有清音。(聖教序字)雲卷千峰色;泉和萬籟色。

雲卷千峰集;風馳萬壑開。

不雨山常潤;無雲水自陰。

不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

甘從千日醉;恥與萬人同。(集杜甫句)日氣含春雨;石陰散秋光。

日麗千芳鬧;風和百鳥鳴。

書中乾坤大;筆下天地寬。

書存金石氣;室有蕙蘭香。(於右任)

氣得神仙迥;情依節制尊。(集杜甫句)長笑對高柳;貞心比古松。(集唐詩句)

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集杜甫句)月行疑讀畫;花生當蓑衣。

月來滿地水;雲起壹天山。

月斜詩夢瘦;風散墨花香。(鄧子龍)

風雲三尺劍;花鳥壹床書。

風竹引天樂;林亭集古春。(集蘭亭序字)風逆花迎面;山深雲前衣。(集杜甫句)風波即大道;塵土有至情。

風輕壹樓月;室靜半枕書。

風柔鶯戲柳;花放燕銜香。

文章負奇色;事業富清機。

文章輝五色;心跡喜雙清。(集唐詩句)心同孤鶴靜;節效古松貞。(集唐詩句)心源無風雨;浩氣養乾坤。

心懸萬裏外;興在壹杯中。(集李白句)以文常會友;惟德自成鄰。

水清魚讀月;山靜鳥談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時雨詩。

去草尋怪石;留雲補斷山。

古琴彈夜月;淡墨畫秋山。

平生懷直道;大化揚仁風。(集古樂府句)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

由來意氣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鸞鶴心悠然。(集唐詩句)

白眼觀天下;丹心報國家。(宋教仁)蘭氣熏山酌;竹聲兼夜泉。

蘭風載芳潤;谷性多溫純。

半窗知我月;千卷鑒人書。

年酒迎新綠;梅花送暗香。

老驥思千裏;鷦鷯足壹枝。(翁方綱)地小花栽儉;窗虛月到勤。(陳寶琛)地回雲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詩句)共知心是水;安見我非魚。

有山皆園畫;無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無蘭室自馨。

有雨雲生石;無風葉滿山。(聖教序字)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安。

曲徑踏花影,明軒賞月華。

蟲書葉字古;風織浪紋輕。(於右任)竹開霜後果;梅動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壺觴多雅遊。(梁同書)竹外山初曙;藤蔭水更涼。

竹送清溪月;松搖古谷風。(董其昌)竹疏雲作畫;梅瘦雪添神。

優遊樂閑靜;恬談養清虛。

行修而名立;理得則心安。(於右任)會心今古遠;放眼天地寬。

會心多野趣;契理謝言詮。(乾隆)

名香泛窗戶;達岫對壺觴。(集唐詩句)名香播蘭蕙;妙墨揮巖泉。(集唐詩句)名香播蘭蕙;雕藻邁瓊據。(集唐詩句)名隨市人隱;心與古佛閑。(蘇軾句)各勉日新誌;共證歲寒心。(蔡元培)江山千古意;時序百年心。

江山開眼界;風雪煉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無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輝。(集唐詩句)江山澄氣象;冰雪凈聰明。(集唐詩句)汲古得修綆;開懷暢遠襟。(集唐詩句)尋山如訪友;遠遊如致身。

異石歸海嶽;高士標雲林。

羽儀呈鸑鷟;藻思煥瓊據。(集唐詩句)聲華滿冰雪;述作淩江山。

聲華滿冰雪;節操方松筠。(集唐詩句)芳野留勝事;藝苑重高文。

把酒時看劍;焚香夜讀書。

我思銘陋室;誰為記閑軒。

秀句滿江國;芳聲騰海隅。(集李白句)何處梅花笛;誰家碧玉蕭。

伴我書千卷;可人竹壹叢。(鄭燮)

閑中有富貴;壽外更康寧。(陳鴻壽)閑吟步竹石;長醉歌芳菲。(集李白句)

窮愁但有骨;詩興不無神。(集杜甫句)

良辰入奇懷;虛室絕塵想。

即事已可悅;賞心還自怡。(集唐詩句)

青山吟意遠;紅樹寄歸遲。

苦讀千年史;笑吟萬家詩。

苔石隨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詩句)

事可對人語;福向儉中求。

松風清耳目;蕙氣襲認襟。(集唐詩句)

奇石壽太古;好花開四時。

畫前原有易;刪後更無詩。(龔晴臯)

雨勻萬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過琴山潤;風來花木香。(乾隆)

雨過琴書潤;風來翰墨香。

雨潤千山秀;風和萬物榮。

披雲煉瓊液;坐月觀寶書。(集唐詩句)

披襟對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為詩書重;心緣啟沃留。(集唐詩句)

知音在霄漢;高步躡華嵩。(集唐詩句)

暢懷年大有;極目世同春。(集蘭亭序字)

佳氣生朝夕;清言見古今。徑隱千重石;園開四季花。(集唐詩句)采菊東籬下;種桑長江邊。(集陶淵明句)

魚戲新荷動;鳥散余花落。

魚躍清波徹;鶯啼眾綠深。

卷簾花雨滴;掃石竹蔭移。(查士標)

學業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詩句)

波濤良史筆;諷興詩家流。(祁雋藻)

波綠生春早;雲歸註雨遲。(集懷仁聖教序字)

六字联(38句)工画是王摩诘;知音许钟子期。凡物皆有可观;于书无所不读。

王右丞多古趣;吴道子夺天工。

世德光乎群玉;高年搞以茂松。(张黑女墓志字)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兰亭序字)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兰亭序字)

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瞋恨心。(张謇)

以万物为刍狗;治大国若烹鲜。(集老子句)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去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争上游防下达;敦古道近人情。

守有道节有理;尊所闻行所知。

每思于物的济;自愧为人所容。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实践检查真理;时间解决问题。

岭雪似卯花开;树风如笑声笛。

放开肚皮吃饭;抖起神气读书。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读书。

养心莫如寡欲;温故乃能知新。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耽文艺如嗜欲;经古人为朋曹。(石涛)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笔歌砚耕翰墨;朝吟暮读诗书。

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梁同书)

读书当求甚解;做事务必认真。

读书随处静士;闭门即是深山。

随缘穿衣吃饭;切实作事为人。

超鸿蒙而远迹;侣山水以忘年。

满壁剑光披拂;一帘花气淋漓。

静坐常叫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繁体对照

工畫是王摩詰;知音許鐘子期。

凡物皆有可觀;於書無所不讀。

王右丞多古趣;吳道子奪天工。

世德光乎群玉;高年搞以茂松。(張黑女墓誌字)少言不生閑氣;靜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萬曾祥;大吉陽宜侯王。

今趣豈異於古;天聽可期諸人。(蘭亭序字)

公生明偏生暗;智樂水仁樂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詠寄之天風。(蘭亭序字)

為大眾利益事;去壹切瞋恨心。(張謇)

以萬物為芻狗;治大國若烹鮮。(集老子句)

以教人者教己;在勞力上勞心。(陶行知)

未能壹日寡過;恨不十年讀書。

去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

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竹雨松風琴韻;茶煙梧月書聲。

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

爭上遊防下達;敦古道近人情。

守有道節有理;尊所聞行所知。

每思於物的濟;自愧為人所容。

棄燕雀之小誌;慕鴻鵠而高翔。

實踐檢查真理;時間解決問題。

嶺雪似卯花開;樹風如笑聲笛。

放開肚皮吃飯;抖起神氣讀書。

政惟求於民便;事皆可與人言。

豎起脊梁立行;放開眼孔讀書。

養心莫如寡欲;溫故乃能知新。

養心莫善寡欲;至樂無如讀書。

耽文藝如嗜欲;經古人為朋曹。(石濤)

鐵石梅花氣概;山川香草風流。

筆歌硯耕翰墨;朝吟暮讀詩書。

讀書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娛。(梁同書)

讀書當求甚解;做事務必認真。

讀書隨處靜士;閉門即是深山。

隨緣穿衣吃飯;切實作事為人。

超鴻蒙而遠跡;侶山水以忘年。

滿壁劍光披拂;壹簾花氣淋漓。

靜坐常叫己過;閑談莫論人非。

七字对联(140对)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集兰亭序字)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释弘一集华严经句)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诚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集争坐位帖字)

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集兰亭序字)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醴泉铭字)

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集唐诗句)

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

一榻梦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头诗。(林则徐)

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集怀仁圣教序字)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集争坐位帖字)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集兰亭序字)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集争坐位帖字)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集唐诗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

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

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

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

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集兰亭序字)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

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

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

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千年事业方寸内;万里乾坤掌握中。

千里过师从枕席;一生报国托文章。

千树流莺歌丽日;四方跃马上征途。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川原缭绕浮云外;台榭参差积翠间。(集唐诗句)

勺水汇集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

广庭有露桂花湿;空山无风松子香。

门无车马终年静;卒对琴书百虑清。(集宋诗句)

门掩梨花深见月;寺藏松叶远闻钟。(集圣教序字)

小几研丹晨点易;重帘扫地昼焚香。(翁方纲)

小雨藏山客来久;长江接天帆到迟。(集黄庭坚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孤桐三尺泻秋泉。(集陆游句)

习劳自种千盆菊;爱客同看百日花。(董必武)

子美才名高画省;右丞清兴满终南。(集争坐位帖字)

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自合爱陶潜。(集苏轼句)

天生万宝无穷极;鼎铭百言纪子孙。

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梁同书)

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灯。(集怀仁圣教序字)天机静处防思鹄;夜气清时戒牧牛。

天若有情天亦老;学如无恨月常圆。

天涯春色催迟暮;玉垒浮云变古今。(集杜甫句)

天然文吐春云润;悟后心如秋月超。(集王居士砖塔铭字)天然深秀檐前树;自在流行槛外云。(集多宝塔字)

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客谈。(徐渭)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无事在心惟极乐;有功于世不虚生。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无暇人品清如玉;不俗文章淡似仙。

开图草里惊蛇乱;下笔阶前扫叶忙。(齐白石)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邓石如)

韦孟五言作清咏;晋唐八法为工书。(黄宾虹)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云淡风清诗世界;雨香竹翠画乾坤。

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五野绿云笼稼穑;一庭红叶掩衡茅。(集唐诗句)

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不尽松涛堆翠浪;无涯柳眼诉衷情。

不华不朴同所好;既安既宁乐乃时。(集石鼓文字)

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消客愁。(集杜甫句)

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

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集兰亭序字)

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梁启超)

世情岂尽能相合;贤者所为固自殊。(集兰亭序字)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八大山人)

日润梅花增秀色;风弹柳叶奏强音。

日照青山山隐画;春临绿水水含诗。

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因鸟迹方成篆;文是龙心不待雕。

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成花露朝分洁;悟对松风夜共幽。(集怀仁圣教序字)书似青山常乱迭;灯如红豆最相思。

书求往迹得其化;文有真宗鉴乃神。(集王居士砖塔铭字)书到右军难品次;文如开府得纵横。(集争坐位帖字)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月写个文疏映竹;山行之字曲通花。

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集醴泉铭字)

月寮烟阁标清兴;文府书城纵古今。(集争坐位帖字)

月榭琴弹新制曲;晓窗画展旧游山。

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气上天为白云。(高邕)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集兰亭序字)

风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集王居士砖塔铭字)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文从疑古参同始;道在黄花翠竹间。(马一浮)

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老杜转多师。(尹秉绶)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集兰亭序字)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刘墉)

繁体对照

一人知己亦已足;畢生自修無盡期。(集蘭亭序字)

一池翠影遊魚樂;三徑紅香舞蝶忙。

一即是多多即壹;文隨於義義隨文。(釋弘壹集華嚴經句)一簾風雨王維畫;四壁雲山杜甫詩。

一簾花影雲拖地;半戶書聲月在天。

一誠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集爭坐位帖字)

一亭盡攬山中趣;幽室能觀世外天。(集蘭亭序字)

一庭花發來知己;萬卷書開是古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裏松陰百道泉。

一庭春雨瓢兒菜;滿架秋風扁豆花。

一室圖書自清潔;百家文史足風流。(集醴泉銘字)

一路沿溪花復水;幾家深樹碧藏樓。(集唐詩句)

一窗佳景王維畫;四壁青山杜甫詩。

一溪煙水明如畫;十畝桑田誰並耕。

一榻夢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頭詩。(林則徐)

一藏梵聲濤在口;滿林花影月苞山。(集懷仁聖教序字)二分詩景八分畫;樓外江聲天外峰。

蔔鄰喜近清涼宅;與客同參文字禪。

人有不為斯有品;己無所得可無言。(集蘭亭序字)

人多瑤草琪花氣;家有蘭臺石室書。

人間清品如荷極;學者虛懷與竹同。

人到萬難須放膽;事當兩可要平心。(張大千)

人品若山極崇峻;情懷與水同清幽。(集蘭亭序字)

人品清於在山水;天懷暢若當風蘭。(集蘭亭序字)

人得交遊是風月;天開圖畫即江山。

八體六書生奧妙;五山十水見精神。集懷仁聖教序字)九萬裏風斯在下;八千年木自為春。(集懷仁聖教序字)幾枝疏影千秋色;壹縷東風萬戶春。

三春花滿香如海;八月濤來水作山。(集聖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時雨;四野田間看慶成。

於人何不可容者;凡事當思所以然。(集爭坐位帖字)大文間世有述作;至樂在人無古今。(集蘭亭序字)

大賢自合為九列;清風可以流萬年。(集蘭亭序字)

大膽文章拼命酒;坎坷生涯斷腸詩。

大懼與眾人同數;須知保晚節尤難。(集爭坐位帖字)萬花深處松千尺;群鳥喧時鶴壹聲。

萬裏山川皆入畫;壹庭花木又催詩。

萬裏秋風吹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萬裏波濤歸海國;壹山花木作香城。(集懷仁聖教序字)萬頃洪波閑眉界;九秋鶴舉健精神。

萬岫煙雲迷嶺外;千重紫氣鎖山頭。

萬卷古今消永日;壹窗昏曉送流年。

萬卷圖書天祿上;四時雲物月華中。(集唐詩句)

萬類靜觀鹹自得;壹春幽興少人知。(集蘭亭序字)

萬樹蒼顏千裏翠;壹樓新色滿城輝。

萬象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

萬壑泉聲雲外去;數點秋色雁邊來。

與世不言人所短;臨文期集古之長。(集蘭亭序字)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

與賢者遊信足樂;集古人文亦大觀。(集蘭亭序字)與弦作契風生竹;列坐為情水抱山。(集蘭亭序字)才大古來難適用;人生何處不相逢。(集蘇軾句)

才名挺出如東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爭坐位帖字)才名震溢李供奉;畫理清深王右丞。(集爭坐位帖字)才高自覺風雲闊;情重反疑華嶽輕。

才能濟變何須位;學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間有清契;林亭以外無世情。(集蘭亭序字)山外斜陽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書。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為壹日不可無。(集蘭亭序字)山含暖氣千林翠;園囀鶯聲萬花榮。

山勢盤陀真是畫;泉流宛委遂成書。(何紹基)

山河興廢人搔首;風雨縱橫亂入樓。(集陸遊句)

山澤高下理所著;金石刻作臣能為。(集繹山碑字)山靜日長仁者壽;荷風香善聖之清。(集玄秘塔字)山溪—曲泉千曲;竹徑三分屋二分。

千古文章書卷裏;百花消息雨聲中。

千年事業方寸內;萬裏乾坤掌握中。

千裏過師從枕席;壹生報國托文章。

千樹流鶯歌麗日;四方躍馬上征途。

千秋筆墨驚天地;萬裏雲山入畫圖。

川原繚繞浮雲外;臺榭參差積翠間。(集唐詩句)

勺水匯集成滄海;拳石頻移作泰山。

廣庭有露桂花濕;空山無風松子香。

門無車馬終年靜;卒對琴書百慮清。(集宋詩句)

門掩梨花深見月;寺藏松葉遠聞鐘。(集聖教序字)

小幾研丹晨點易;重簾掃地晝焚香。(翁方綱)

小雨藏山客來久;長江接天帆到遲。(集黃庭堅句)

小樓壹夜聽春雨;孤桐三尺瀉秋泉。(集陸遊句)

習勞自種千盆菊;愛客同看百日花。(董必武)

子美才名高畫省;右丞清興滿終南。(集爭坐位帖字)

天下幾人學杜甫;詩中自合愛陶潛。(集蘇軾句)

天生萬寶無窮極;鼎銘百言紀子孫。

天氣乍晴花滿樹;人家久住燕雙飛。(梁同書)

天機清曠長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燈。(集懷仁聖教序字)天機靜處防思鵠;夜氣清時戒牧牛。

天若有情天亦老;學如無恨月常圓。

天涯春色催遲暮;玉壘浮雲變古今。(集杜甫句)

天然文吐春雲潤;悟後心如秋月超。(集王居士磚塔銘字)天然深秀檐前樹;自在流行檻外雲。(集多寶塔字)

無求不著看人面;有酒可以留客談。(徐渭)

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為卻病方。

無事且從閑處樂;有書時向靜中觀。

無事在心惟極樂;有功於世不虛生。

四字书法题字用语(90条)

四字书法题字用语(90条) 不知您在书法创作或给朋友题字时,有没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如果有,其实也正常,再饱满的学士也难免有“墨穷”的时候。特此,【书法思考】为大家整理了400条最全、最实用、最具养分的书法常用词语、集句和楹联内容大全,含繁体对照!墨客必备,值得右键分享、收藏。闲暇时间细细品读或熟记,肯定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心中有料是文化人的脸面啊。四字书法题字用语(90条)博雅达观、笔歌墨舞、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惠风和畅、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天道酬勤、天朗气清、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唯善是宝、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

心逸趣、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悠然雅静、怡然自得、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繁体对照博雅達觀、筆歌墨舞、寵辱不驚、道法自然、登山臨水、淡泊明誌、典雅清麗、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氣若蘭、放下便是、浮生若夢、觀海聽濤、甘苦自知、和風朗月、和氣致祥、厚德載物、厚德載福、厚積薄發、惠風和暢、惠風祥雲、和風細雨、海納百川、景氣和暢、江山入畫、積健為美、積健為雄、君子不器、兼聽則明、境由心造、境隨心轉、漸入佳境、開卷有益、寄情山水、虛懷若竹、臨海聽濤、蘭氣隨風、樂天知命、樂此不疲、敏事慎言、妙造自然、明月清風、明月入懷、寧靜致遠、耐住清貧、品茗撫琴、品茗聽琴、清風朗月、氣若幽蘭、曲徑通幽、人淡如菊、仁者不憂、如風過耳、素心若雪、室雅蘭香、室雅人和、隨心所欲、石瘦花嬌、天道酬勤、天朗氣清、踏雪尋梅、溫故知新、物華天寶、萬事隨緣、唯善是寶、唯樂直言、虛懷若谷、心靜夢舒、心曠神怡、閑心逸趣、仁者不憂、雲鶴遊天、雲淡風輕、壹謙四益、韻雅趣幽、遊目騁懷、逸致閑情、煙雲供養、悠然雅靜、怡然自得、知足常樂、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竹影清風、篤行致遠、珠聯璧合、中庸和諧、紫氣東來五字对联(132对)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一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集争坐位帖字)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集兰亭序字)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集争坐位帖字)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集唐诗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集兰亭序字)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1)

中国书法名词解释大全 时间:2010-10-20 17:57:12作者:书法欣赏来源:书法欣赏查看:5515评论:0 内容摘要:书法名词解释书法: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通常以毛笔为书写工具,讲究执笔,运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韵味等。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书法家运用书写的技法,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内心的感情,创造美的意境。中国的书法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 书法名词解释 书法: 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通常以毛笔为书写工具,讲究执笔,运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韵味等。笔法,笔势,笔意是书法艺术的三大要素。书法家运用书写的技法,以独特的形式表现内心的感情,创造美的意境。中国的书法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日本称书法 为“书道”。 法书: 指有规则,有法度,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因而可作学习范本的书法作品。通常称 他人书作为“法书”时,则含有尊重之意。 翰墨: 与“笔墨”同义。翰,原指羽毛,借指毛笔,文字。翰墨,即笔和墨,借指文章,书,画等。 真迹: 由名家亲自书写或绘成的书画作品。 甲骨文: 殷商时代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殷王朝都城遗址,故又称“殷墟文“。因使用刀刻,而称”契文“;因刻于龟甲或兽甲之上,而称”龟甲文“;因文字为记载占卜,祭祀之类活动,而称”卜辞“。是可辨识的最古的汉字。 金文: 殷商至汉代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因铜在古代称金,故程“金文”。古代铜器一般分礼器和乐器两类,礼器作祭祀用,以鼎为代表;乐器作演奏用,以钟为 代表。古代以钟,鼎代表所有铜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 石鼓文: 指唐初在今陕西宝鸡三原发现的十块鼓形石头上所刻的文字。石鼓,为鼓形的石头,非石头制作的鼓。据近人考证,石鼓为公元前八世纪秦人所制,文字为秦人 所刻。十块石鼓每块上刻一首四言诗,记载秦国国君狩猎情况,故又称“猎”。石鼓文是已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 籀文: 又称“籀(zhou)书”,“大篆”。是介于甲骨文于小篆之间的一种字体。相传周宣王太使籀作大篆,故取籀为名。石鼓文为籀文的代表作品,故石鼓文又称为“籀 文”。 大篆: 广义指小篆以前的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期通用的六国文字。狭义专指籀文。 小篆: 又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通用的字体。相传是李斯在大篆基础上加以整理,简化而创制的。小篆的特点是形体偏长,线条园匀齐整。今存的<<泰山刻石>>, <<琅琊台刻石>>,<<秦始皇诏版>>等皆为小篆代表作。 玉箸篆: 篆书的一种,仅指小篆而言,其特点是笔道圆润温厚,形如玉箸。此种篆书始于秦代。后亦有一“玉箸”形容书家用笔圆浑遒劲者。 铁线篆: 小篆的一种。因用笔圆活,细硬如铁,笔道如线而得名。如唐代李阳冰的篆书,书法史上即称之为“铁线篆”。 隶书: 又称“佐书”,左书“,”史书“。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书体。其特点是将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形体取横势。隶书开始形成于战国晚期,汉魏时成为通用字体。隶书

书法常用词大全

二言 尚志《孟子》鹏图《庄子》至达《庄子》超然《老子》虚静《老子》 康乐《礼记》达志《礼志》时习《论语》无逸《易经》博爱《孝经》 有恒《书经》凌云《史记》远翔《说苑》博雅《书序》豁如《汉书》 养真晋.陶渊明闲雅唐.孙过庭怡心唐.上官昭容静观宋.程 清怡明.文征明雅静清.金筠林澄观清.金晓澄怀清.金晓 墨趣,墨海,墨韵,墨香、翰墨、醉墨、清趣、清风、清雅、神趣、神怡、神飞、神韵、观远、观海、观云、静观、静思、雅静、远望、凌云、书道、心画、怡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勤学、勤耕、精勤、精思、三思、归真、归心、鹏图、达志、明志、志远、超然、无逸、博学、博雅、闲雅、雅韵、琴韵、有恒、澄观、澄怀、福海、福寿、诚信、悟道、无极、腾飞、虎啸、龙吟、飞舞、松风、松涛、听涛、云烟、云海、无忧、补拙。 四言 游目骋怀、翰逸神飞、君子怀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随缘放旷、 寿山福海、寿比南山、福寿安泰、福如东海、福寿齐天、福寿年高、福禄双全、松鹤延年、吉祥如意、知足常乐、笑口常开、龙马精神、龙吟虎啸、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虎啸风生、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志存高远、居安思危、虚怀若谷、厚德载物、勤能补拙、业精于勤、学业在勤、开卷有益、惠风和畅、能忍自安、天道酬勤、宠辱不惊、仁者无敌、上善若水、百忍无忧、宁静至远、三思而行、自强不息、学无止境、难得糊涂、马到成功、室静兰香、墨香笔舞、师古不泥、淡泊明志、一帆风顺、与人为善、水到渠成、吐故纳新、闲情逸致、翰逸神飞、大智若愚、从善如流、石破天惊、兰心蕙性、竹报平安、好谋善断、学海无涯、妙笔生花。墨池风涛; 常用佳句名句 1、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2、海上白云孤鹤去,山头积雪野梅香。 3、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 4、万树梅花一潭水,四时烟雨半山云。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宣纸尺寸对照表及书法创作常用知识

中国宣纸尺寸对照表 书画尺寸对照与换算自古以来在中国书画的市场交易中,一般都是按书画的大小尺寸来谈论价格的,即通常是以“平方尺”为计价单位的。而由于中国书画在形制上的纷呈多样,“形制”与“平方尺”之间又有着某种行内约定俗成的换算关系,而了解和掌握这种关系之间的换算,对投资购买名家书画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以下单位为厘米 三尺全开:100 x 55? ???三尺单条:100 x 27 三尺横批:100 x 55? ???三尺对联:100 x 27 三尺斗方:55 x 50 四尺全开:138 x 69? ???四尺单条:138 x 34 四尺横批:138 x 69? ???四尺对联:138 x 34 四尺斗方:69 x 68? ?? ? 四尺三开:69 x 46 四尺四开:69 x 34? ?? ? 四尺六开:46 x 34 四尺八开:35 x 34 五尺全开:153 x 84? ???五尺单条:153 x 42 五尺横批:153 x 84? ???五尺对联:153 x 42 五尺斗方:84 x 77 六尺全开:180 x 97? ???六尺三开:97 x 60 六尺对联:180 x 49? ???六尺斗方:97 x 90?

七尺全开:238 x 129 八尺全开:248 x 129 八尺屏:234 x 53 一丈二尺:367 x 144 一丈六尺:503 x 193 一丈八尺:600 x 248 书画尺寸对照表 : 宣纸规格? ?? ?? ?? ?八尺? ?? ? 六尺? ?? ???五尺? ?? ???四尺? ?? ?? ?三尺对应面积(平方尺)? ???26? ?? ???16? ?? ?? ???11? ?? ?? ? 8? ?? ?? ?? ? 5 应规格(cm)? ?? ?120x240? ? 95x180? ?? ?84x148? ?? ? 68x136? ?? ? 55x100 厘米与平方尺换算公式 : (长cm X 宽cm)X 0.0009 = 平方尺

书法题词题字用语用词集锦大全四字篇

书法题词题字用语用词集锦大全四字篇 光风霁月2 颐性养寿3 神游千古4 淡泊明志5 见贤思齐6 志存高远7 彰往察来8 开卷有益9 心旷神怡10 正本清源11 宽仁厚德12 温良恭俭13 敏而好学14 眠云卧石15 俭以养德16 博古通今17 观海听涛18 皓月禅心19 高情远致20 闲云野鹤21 知白守黑22 博学笃志23 澄心清神24 砥节砺行25 宠辱不惊26 思接千载27 思逐风云28 宁静致远29 游艺依仁30 温故知新31 室雅人和32 翰逸神飞33 妙造自然34 道法自然35 法贵天真36 归真返璞37 浑厚华滋38 惠风和畅39 晓风清月40 一苇可航41 停云落月42 行云流水43 神与物游44 月明风清45 长乐无极46 耕云种月47 栉风沐雨48 气吞云梦49 清芬可揖50 高山仰止51 心随天籁52 清风朗月53 梦笔生花54 精骛八级55 矫首八荒56 澄怀观道57 书为心画58 镂月裁云59 三思后行60 思逸神超61 心远地偏62 海纳百川63 虚怀若谷64 鸣凤清梧65 飘然不群66 春荣瑞气67 虚己能容68 博学约取69 幽径独行70 云开壑深71 滴水穿石72 水到渠成73 上善若水74 一池云锦75 凌云寸心76 心有灵犀77 长风破浪78 厚德载物79 养德润身80 云破月来81 疏影横斜82 暗香黄昏83 碧天如水84 浮生适意85 和风清穆86 清欢有味87 业广为勤88 万物化淳89 慎终如始90 锲而不舍91 修学好古92 源清流洁93 清虚淡泊94 鞠躬尽瘁95 寂然凝神96 斯文有传97 青胜于蓝98 逝者斯夫99 穷变通久100 苍山如海硅

书法常用名词和术语.

书法常用名词和术语解释 笔力:从字的点画形态中所体现来的“力”的感受,是从书法艺术的审美角度来理解的,与物理学上的“力“不能混为一谈。 中锋:用笔的关健技法之一。作书时,始终保持笔头的中心锋芒走中路,其走的轨迹在点画的中间。历代书法家多主张写字要做到笔笔中锋,这是因为用中锋行笔,墨汁顺笔尖流注而下,不是上下左右偏斜,而是向四面渗透,点画就息然显得饱满圆润。因此,中锋用笔是学习书法的重要内容,必须在正确的执笔、运腕的基础上反复领会。 侧锋:行笔时,笔的锋芒向点画的一侧。写出来的笔画一边光一边发毛。通常书家认为侧锋用笔是不可取的,但在行草书中使用的例子比较常见,只是初学书法都不宜使用此法。 藏锋:笔锋藏在点画之内而不外露。在起笔和收笔处,凡不露锋芒的皆称为蔵锋。藏锋写出的点画含蓄,力不外露,古人说“藏锋以包其气”,就是指的将笔力蕴藏于点画之内的道理,其写法是,起笔处笔毫逆锋入纸,收笔处往来的方向回锋。 露锋:亦称出锋,无论起筆收笔,凡笔的锋芒露出点画外的都称为露锋。露锋使字的神情外露,增加了字的灵动,同时将字里行间的呼应关系显现出来,给人以流畅的感觉。 抢笔:又称“空抢”。行笔至笔画末端,借笔画下行的力量往反方向一缩,然后提笔离纸,这一瞬间的“回力”动作,笔力已送至笔尖,写出的锋势挺拔劲健,而无“虚尖”之病。 挫锋:又称“挫笔”。运笔时改变行笔方向的动作。一般的写法是,行笔至转角或出钩处,先顿笔然后把笔略提,转动笔锋以改变行筆方向。注意停笔、顿笔和转笔是一气呵成的。太快则交待不清,过慢又疲软失势。

转锋:转锋与折锋相对而言,是写出圆的点画的用笔方法。所谓“转以成圆”,不露锋芒棱角,转的关健处笔不停驻,担笔暗暗转过,有浑然天成之意。 折锋:折锋与转锋相对而言,是写出点画的用笔方法。所谓“折以成方”,易显现锋芒棱角,折笔处顿笔稍停,然后改变行笔方向,古人云:“折欲少驻,驻则有力”。又云:“方者,折法也,点画波起止是也”。 提笔:提笔有二义,一是担笔离纸,接写第二画,二是行笔过程中的提笔,笔不离纸,所出现的线条较细,但极具韧劲。 按笔:与提笔相反,笔往下按。行笔过程中且行且按,出现的线条较粗。应注意下按之力不可过大,否则线条浮肿无力。实际上,写字的过程就是笔在纸上提按交替的过程。一画之内或点画之间,有了提按交替,就有了轻重变化,从而也就有了节奏感和韵律感,所书之字就显得神采飞杨了。 顿笔:与按笔近义,但按下之力略大些,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一般有顿下略停的意思,在点画的起止处用得最为普遍。 轻重:历代书家认为用笔应力不过腰,即用笔不要超过笔毫的一半,否则神气涣散,有浮滑之弊.。故用一分笔为轻,用三分笔为重。书法用笔的轻重首先表现在一画之中的轻重变化,其次表现在点画之间的轻重对比,如所书之字无所谓轻重,给人的感觉必然缺乏生气。只是机械的重复而已。 缓急:缓慢急速的用笔方法。缓使其点画凝重,急点画生动,故缓得其形,急得其势,写字是缓与急的有机配合,若是只图快,则点画轻飘,一味地慢又使点画呆滞。清宋曹《书法约言》云:“迟则生妍而姿态毌媚,速则生骨而筯络勿牵,能速而速,故以取神,应迟不迟,反应失势。”初学书法宜慢勿快,特别是,点画中段的行笔过程,应缓慢徐行,即古人所说“留得应笔”。 方圆:方笔和圆笔的用笔方法。点画的起收和转折处出现棱角,顿笔后折锋写出的部份称为方笔。方笔写出的笔画方整峻利。气势开张,精神外溢。故又称为“外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书法作品格式大全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臵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臵。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臵,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

书法常用词语大全

书法常用词语大全 二言 尚志《孟子》鹏图《庄子》至达《庄子》超然《老子》虚静《老子》 康乐《礼记》达志《礼志》时习《论语》无逸《易经》博爱《孝经》 有恒《书经》凌云《史记》远翔《说苑》博雅《书序》豁如《汉书》 养真晋.陶渊明闲雅唐.孙过庭怡心唐.上官昭容静观宋.程清怡明. 文征明 雅静清.金筠林澄观清.金晓澄怀清.金晓 墨趣,墨海,墨韵,墨香、翰墨、醉墨、清趣、清风、清雅、神趣、神怡、神飞、神韵、观远、观海、观云、静观、静思、雅静、远望、凌云、书道、心画、怡心、养心、养神、养性、养德、勤学、勤耕、精勤、精思、三思、归真、归心、鹏图、达志、明志、志远、超然、无逸、博学、博雅、闲雅、雅韵、琴韵、有恒、澄观、澄怀、福海、福寿、诚信、悟道、无极、腾飞、虎啸、龙吟、飞舞、松风、松涛、听涛、云烟、云海、无忧、补拙。 四言 游目骋怀翰逸神飞君子怀德宁静致远淡泊明志随缘放 旷 寿山福海、寿比南山、福寿安泰、福如东海、福寿齐天、福寿年高、福禄双全、松鹤延年、吉祥如意、知足常乐、笑口常开、龙马精神、龙吟虎啸、龙腾虎跃、龙飞凤舞、虎啸风生、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志存高远、居安思危、虚怀若谷、厚德载物、勤能补拙、业精于勤、学业在勤、开卷有益、惠风和畅、能忍自安、天道酬勤、宠辱不惊、仁者无敌、上善若水、百忍无忧、宁静至远、三思而行、自强不息、学无止境、难得糊涂、马到成功、室静兰香、墨香笔舞、师古不泥、淡泊明志、一帆风顺、与人为善、水到渠成、吐故纳新、闲情逸致、翰逸神飞、大智若愚、从善如流、石破天惊、兰心蕙性、竹报平安、好谋善断、学海无涯、妙笔生花。墨池风涛; 常用佳句名句 1、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2、海上白云孤鹤去,山头积雪野梅香。 3、春归花不落,风静月常明。

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

对联艺术和书法艺术都是建立在汉民族语言文字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因为对联主要是用书法的形式书写出来,悬之于廊间柱前、堂上壁间,使人既赏文字,又品书法,所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正如《红楼梦》中写道: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难生色。这里的无字标题当指对联、匾额的文字与书法两个方面。 对联一产生就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我国书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之前,经汉魏、历隋唐发展到成熟的艺术高度。目前大家所公认为文字记载较早的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产生在这一时期,是后蜀主孟昶书写在桃符板上的。孟昶本人虽不是书法家,但起码是喜爱书法的。此后对联在千余年的过程中,一直与书法艺术紧密相联。古代和近代大部份对联作者,都有书法艺术修养,许多联、书俱佳的对联都是书法家自撰自书的。宋代著名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等均擅此道,曾分别为广州真武庙、江西幕阜山月色江声楼、西湖灵隐寺等题有对联。到了对联鼎盛期的明清两代,众多的对联高手中,更是书家辈出:董其昌、祝世禄、杨慎、解缙、王铎、纪昀、翁方纲、丁敬、郏板桥、俞樾、邓石如、高凤翰、金农、黄慎、伊秉绶、翁同和、吴昌硕近代的弘一法师、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现代的张大千、徐悲鸿,郭沫若、齐白石、刘海粟、张伯驹、王蘧常等人也莫一不是一代书法宗师。 众多的对联大师出自书家,也有众多的对联在内容上与书法艺术紧密相连。有的书法家借对联谈书道。如近代书家翁铜士曾制一联:

如玺著刀,如漆注简; 以金写石,以帖入碑。 上联言挥笔当如运刀奏石,以墨写简,下联云佳书当兼取钟鼎、石鼓之长,熔碑帖子一炉。 清代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冯桂芬有一联云: 秦印篆分关内外; 汉碑派别陕西东。 这副对联概括了秦、汉书法、篆刻的风格与区域的关系。 还有不少对联干脆是从碑、帖之中集字而成,与书法的因缘关系更是显而易见。如岭南书家吴子复,桃李满天下,但他慨叹:现在吴子复太多了。为了让徒子徒孙们明白拘泥于师是没有前途的,他书晋《好太王碑》字集联赠其弟子: 若言创法先违法; 有道承师后远师。 碑帖集联既不失原碑帖之书法风貌,又容易切合与书法相关的内容,是对联与书法结合的奇葩。它也表明它们是互为内容,互为表现形式的。 对联的产生和发展,也使书法艺术增添了新鲜多姿的书写形式。书法的主要形式是条幅、长卷、横额、册页、扇面、对联等,而对联这种格式尤为明清以来的书家所喜爱。它在书体上不受拘束,真、草、篆、隶、楷,行、八分各体均可用来书写对联。在书写格式上也比较灵活,一般分上下两联,竖行由上而下,也可以上下联在一起书写成

书法题词题字用语用词集锦大全四字篇

四字篇 1 光风霁月 2 颐性养寿 3 神游千古 4 淡泊明志 5 见贤思齐 6 志存高远 7 彰往察来 8 开卷有益 9 心旷神怡 10 正本清源 11 宽仁厚德 12 温良恭俭 13 敏而好学 14 眠云卧石 15 俭以养德 16 博古通今 17 观海听涛 18 皓月禅心 19 高情远致 20 闲云野鹤 21 知白守黑 22 博学笃志 23 澄心清神 24 砥节砺行 25 宠辱不惊 26 思接千载 27 思逐风云 28 宁静致远 29 游艺依仁 30 温故知新 31 室雅人和

32 翰逸神飞 33 妙造自然 34 道法自然 35 法贵天真 36 归真返璞 37 浑厚华滋 38 惠风和畅 39 晓风清月 40 一苇可航 41 停云落月 42 行云流水 43 神与物游 44 月明风清 45 长乐无极 46 耕云种月 47 栉风沐雨 48 气吞云梦 49 清芬可揖 50 高山仰止 51 心随天籁 52 清风朗月 53 梦笔生花 54 精骛八级 55 矫首八荒 56 澄怀观道 57 书为心画 58 镂月裁云 59 三思后行 60 思逸神超 61 心远地偏 62 海纳百川 63 虚怀若谷

64 鸣凤清梧 65 飘然不群 66 春荣瑞气 67 虚己能容 68 博学约取 69 幽径独行 70 云开壑深 71 滴水穿石 72 水到渠成 73 上善若水 74 一池云锦 75 凌云寸心 76 心有灵犀 77 长风破浪 78 厚德载物 79 养德润身 80 云破月来 81 疏影横斜 82 暗香黄昏 83 碧天如水 84 浮生适意 85 和风清穆 86 清欢有味 87 业广为勤 88 万物化淳 89 慎终如始 90 锲而不舍 91 修学好古 92 源清流洁 93 清虚淡泊 94 鞠躬尽瘁 95 寂然凝神

经典书法对联

萬卷圖書天祿上;四時雲物月華中。(集唐詩句)開圖草裏驚蛇亂;下筆階前掃葉忙。(齊白石) 開卷神遊千載上;垂簾心在萬山中。(鄧石如) 雲歸時帶雨數點;木落又添山一峰。 雲淡風清詩世界;雨香竹翠畫乾坤。 水寬山遠煙霞迥;天澹雲閑今古同。 石徑芳蹤林蔭道;小橋流水稻香村。 白石清泉從所好;和風時雨與人同。 鳥啼碧樹閑臨水;竹映高牆似傍山。(集唐詩句)立品直須同白玉;讀書何止到青雲。 半空月影流雲碎;十裏梅花作雪聲。(集詞句) 有足春隨惠風至;無懷人合盛時生。(集蘭亭序字)此心平靜如流水;放眼高空看過雲。 曲徑每過三益友;小庭長對四時花。(陳洪綬) 竹環窗外圖書潤;花落池中硯水香。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早逢春。 名畫要如詩句讀;古琴兼作水聲聽。 江山畫本因時異;人物風流有浪淘。 宅旁五柳鶯啼序;園內群芳蝶戀花。 論文古人可平等;瞰窗明月能自由。 好山入座清如洗;嘉樹當窗翠欲流。 好書悟後三更月;良友來時四座春。

園中鳥語勸沽酒;窗下日長宜讀書。(集黃庭堅句)吟餘擱筆聽啼鳥;讀罷推窗數落花。 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集蘭亭序字)閑看春水心無事;靜聽天和興自濃。(集唐詩句)閑栽花木知寒暑;靜讀詩書鑒古今。 閑情小品茶煙酒;得意揮毫字畫詩。 閑邀風月爲良友;漫步園林寄逸情。 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青山有色花含笑;綠水無聲鳥作歌。 若能杯水如名淡;應信村茶比酒香。 林花經雨香猶在;芳草留人意自閑。(集宋詩句)松竹梅歲寒三友;桃李杏春風一家。 松間明月常如此;身外浮雲何足論。(集唐詩句)松窗翠繞淩雲久;蘭畹香清得露多。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奇石盡含千古秀;春光欲上萬年枝。 雨餘窗竹圖書潤;風過瓶梅筆硯香。 雨醒詩夢來樵葉;風載書聲出藕花。(徐渭) 明月清風深有味;左圖右史交相輝。(集醴泉銘字)國臻畫意詩情際;春在人心物性間。 追摹古人得真趣;別出心意成一家。 學能通達知真趣;心以和平得坦途。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 简介1 1.条幅: 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 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xx: 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 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之体裁,称之。 5.匾额: 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 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 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 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 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⒊对幅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xx 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

清代书法对联赏析

清代书法对联赏析 程恩泽龙门对长联图 清代是我国书法艺术集大成阶段。在“以书取士”之风下,经清代科举之路选拔的两万名进士,几乎人人写一手好书法。他们的别字楹联,多隐藏着书家特殊的期望与祝福。 即将收展的首届海南民间收藏精品展上,一组清代对联书法依旧引人注目,他们之中大多是当时的进士或“三甲”:程恩泽、汪洵、谭延闿、张岳崧、喻长霖、林世熹…… 与其他朝代不同,清代盛行“以书取士”,尤以乾隆时代更甚。当时,文人若想考取功名,首先要练就一手好书法,因而清中晚期的进士几乎人人写得一手好书法。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字画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有骨介绍,清代可谓中国书法最繁荣的时期,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当时流派纷涌、个性奔放,丝毫不逊于唐代的楷书、宋代的行书、明代的草书。 起自五代的对联书法,则是将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一个品种。李有骨说,此次海南民间收藏精品展展出的清代对联书法,代表了中国古代极高的对联书法水准,他们的别字楹联,多隐藏着书家特殊的期望与祝福。 程恩泽:龙门对长联图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之斋壁,青莲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

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襄阳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于山窗”。 清代嘉庆进士程恩泽的这幅龙门对长联图,洋洋洒洒共74字。上联摄景,集合了神州古国的九处胜景奇观———泰山极顶观东海日出、赤城栖霞、峨眉山雪景、巫山十二峰、洞庭月色、鄱阳湖奇观、潇湘夜雨、扬州曲江潮、庐山瀑布,可谓五彩纷呈;下联取文,提及我国古代九位名人及其绝艺:杜甫的诗、王维的画、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司马迁的《史记》、薛涛的小笺诗、王羲之的书法、庄子的道家经典著作《南华经》、司马相如的汉赋、屈原的《离骚》,可谓绮章叠秀。 李有骨介绍,所谓龙门对,是指上联从右边读起,下联从左边读起,上下联的落款刚好能对在一起。此联上下气脉连贯,一气呵成,内容之丰富、气势之恢宏、写作方法之独绝,令人击节赞叹。 其实据史料考证,这对龙门对的原创者乃明代诗人李东阳:“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青莲诗,摩诘画,右军书,左氏传,南华经,马迁史,薛涛笺,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这副《题书斋联》历来被誉为是奇联绝对,联中绝唱,在中国楹联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后,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对《题书斋

书法作品格式

书法作品格式简介1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 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试论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之关系

试论对联艺术与书法艺术之关系 对联艺术和书法艺术都是建立在汉民族语言文字特殊性的基础之上,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因为对联主要是用书法的形式书写出来,悬之于廊间柱前、堂上壁间,使人既赏文字,又品书法,所以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正如《红楼梦》中写道:“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难生色。”这里的“无字标题”当指对联、匾额的文字与书法两个方面。 对联一产生就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我国书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周之前,经汉魏、历隋唐发展到成熟的艺术高度。目前大家所公认为文字记载较早的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就产生在这一时期,是后蜀主孟昶书写在桃符板上的。孟昶本人虽不是书法家,但起码是喜爱书法的。此后对联在千余年的过程中,一直与书法艺术紧密相联。古代和近代大部份对联作者,都有书法艺术修养,许多联、书俱佳的对联都是书法家自撰自书的。宋代著名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等均擅此道,曾分别为广州真武庙、江西幕阜山月色江声楼、西湖灵隐寺等题有对联。到了对联鼎盛期的明清两代,众多的对联高手中,更是书家辈出:董其昌、祝世禄、杨慎、解缙、王铎、纪昀、翁方纲、丁敬、郏板桥、俞樾、邓石如、高凤翰、金农、黄

慎、伊秉绶、翁同和、吴昌硕……近代的弘一法师、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现代的张大千、徐悲鸿、郭沫若、齐白石、刘海粟、张伯驹、王蘧常等人也莫一不是一代书法宗师。 众多的对联大师出自书家,也有众多的对联在内容上与书法艺术紧密相连。有的书法家借对联谈书道。如近代书家翁铜士曾制一联: 如玺著刀,如漆注简; 以金写石,以帖入碑。 上联言挥笔当如运刀奏石,以墨写简,下联云佳书当兼取钟鼎、石鼓之长,熔碑帖于一炉。 清代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冯桂芬有一联云: 秦印篆分关内外; 汉碑派别陕西东。 这副对联概括了秦、汉书法、篆刻的风格与区域的关系。 还有不少对联干脆是从碑、帖之中集字而成,与书法的因缘关系更是显而易见。如岭南书家吴子复,桃李满天下,但他慨叹:“现在吴子复太多了。”为了让徒子徒孙们明白拘泥于师是没有前途的,他书晋《好太王碑》字集联赠其弟子:若言创法先违法; 有道承师后远师。 碑帖集联既不失原碑帖之书法风貌,又容易切合与书法相关的内容,是对联与书法结合的奇葩。它也表明它们是互为内

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上)

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上) 书法作品创作基本知识书法作品格式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另一篇文章的补充楹联是刻在木柱上,古代房屋两旁门柱上多有对联,今之庙宇中最常见。作法,写法皆相同,只是质料与位置不同而称楹联。横披又称横幅。宋人米芾,又称门楣,是因多悬於门上之空位。近代因不便於悬挂,皆改装成镜片式,可以防潮。匾额又称匾头。多刻在木板上,悬挂在门之正面,但亦可挂在墙上。独屏可单独成一系统,亦可单独悬挂断(成立轴)但内容上有先後次序,如写四季春,夏,秋,冬,则应按次序悬挂之有写四体亦可不按固定次序悬挂。

通屏是不可分开悬挂,因第一幅到最後一幅是相联贯的,因之多称通景,皆相通,必须依顺序一幅接一幅的挂起,才算完整的一幅。团扇其种类很多,有圆形,椭圆形,长方圆角形及葫芦形等。摺扇因便於收藏,携带方便,为文人雅士所喜爱,尤其面上可书可画,为酬答最好工具,为古人留下不朽作品。长卷又称手卷,书画长幅,可以卷起,以便收藏或携带者。册页因卷轴或长卷阅读不便。在唐时有人将长卷切割装成单幅叶子,再将连接成册页,多为台萱四开以下,以八至十六开为多。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

【书法家必备】适合书写的对联,都在这了

【书法家必备】适合书写的对联,都在这了

写人

书法作品的常用格式

书法作品的常用格式、称谓、钤印、日期及尺幅 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 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正方形。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呈长方形,尺寸不等。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通常两幅成对悬挂。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落款切忌暄宾夺主。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两行的格式。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