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市十二五规划

苏州市十二五规划

苏州市十二五规划
苏州市十二五规划

1、规划结构:一个中心、五个副中心、十二个片区、四个发展轴。

2、一个中心:中心城市——苏州都市区:规划以都市区的构想培育苏州中心城市——苏州市区的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以日常往返通勤范围为主体,主要包含苏州外环高速公路以内和沿太湖的地区,核心是苏州市区的建设用地,核心外围保留大片的绿色开敞用地。

苏州中心城市功能:

◆?最靠近上海的特大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上海大都市圈副中心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具有多种现代交通方式,交通优势凸现

◆?具有洁净、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充满绿色的旅游环境

3、五个副中心:

常熟市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商贸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是全省新兴的中心城市。它是苏州的北部门户、沿江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在苏州市域的次中心城市中具有最强的综合实力和最高等级、最完善的各类设施吴江市区是苏、沪、浙交界地区的丝绸之都,新兴工贸城市

昆山市区是苏沪接壤地带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贸城市

太仓市区是港口、工业城市

张家港市区是港口、工业城市

4、市域发展轴:

沿沪宁城镇聚合轴——沿轴的发展以IT等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龙头,大力优化城市空间,努力提高产业和空间集聚度,成为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基地和高新技术开发、传播、扩散的孵化基地

沿太湖旅游休闲轴——沿太湖地区是苏州生态环境和景观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地区,以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以苏震桃高速公路、苏州西南环高速公路等为纽带,构筑环湖旅游道路,加强景点和景区与高速公路环路互通的联系,根据景点和景区布局灵活组织旅游线路

沿苏嘉杭交通走廊发展轴——该轴是苏州南北向重要的城镇轴线,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为轴线,是苏州辐射苏北、联系浙北的重要通道地区,是市域重要的物流走廊。应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形成特色沿沪青湖高速公路发展联系轴——规划沿轴城镇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沟通与联系,呼应苏州临沪浙产业带的发展,注重提高城镇建设的层次和品位,优化城镇的人居环境和空间景观,多方面增强城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和牵引功能。妥善处理城镇发展与水网的关系,形成具有独特水乡风貌的现代化城镇。

5、苏州生态功能分区:

环太湖生态功能区、阳澄淀泖水乡与古镇生态功能区、沿长江生态功能区、沿沪宁线城镇发展轴生态功能区

2007年7月30日下午,《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详细文本通过了省政府委派的专家组的论证,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未来苏州更加值得期待的美丽蓝图。规划把全市分为市域、规划区、中心城区、古城四个层次,“T轴双城两片”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了东部是城市首要发展方向、北部是城市重要发展方向的提法。与此前制定的《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相比,在许多方面作了深化或调整,如把苏州中心城区面积调整为近600平方公里,提出中心城区规划人口为360万……

中心城区面积599.2平方公里

本着科学发展、集约用地的原则,此次通过专家组论证的文本,中心城区面积从纲要阶段的1000多平方公里、674.6平方公里,调整为599.2平方公里。

这一中心城区包含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郭巷街道苏嘉杭高速以西、绕城高速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以西地区),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80.5平方公里,接近2005年底苏州建成区面积195平方公里的2倍。

此外,规划文本还提出了一个苏州老城区的概念,这个老城区,包括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吴中区4个行政辖区中苏嘉杭高速以西、沪宁高速以南、大运河以东和以北范围内的部分。面积78.44平方公里,主要分为古城保护区和发展协调区两部分,居住人口规模控制在88万人以下。

中心城区2020年人口360万

规划文本提出,到2020年,苏州市域城镇形成“特大城市一大城市一中等城市一小城镇”四个规模等级:

其中处于第一等级的是特大城市,即苏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其中老城区居住人口规模控制在88万人以下;

第二等级是大城市,一共4个,即常熟(包括主城区和港区),城市人口规模65万-70万人;昆山,城市人口规模70万-75万人;张家港(包括主城区和港区),城市人口规模70万一75万人;吴江(包括松陵城区和盛泽城区),城市人口规模60万-65万人;

第三等级是中等城市,即太仓(包括主城区和港区),城市人口规模40万-45万人。

第四等级为小城镇,一共49个,如渭塘、辛庄、角直、阳澄湖、东渚、通安等。

2005年底,苏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为2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7万人,农业人口22万人,暂住一年以上人口84万人。也就是说,根据规划,未来10多年里,苏州中心城区的城市人口将增加100万以上。

交通提出延伸轨道线路构想

苏州市域交通方面,公路方面规划了“一环一联二射,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四纵五横”的一级公路联络干线网络和县乡公路网三个层次组成的市域公路网络;

国铁线网方面,京沪高铁(京沪高速客运专线)推荐在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间走廊范围内的南线方案,以东西斜穿相城区和阳澄湖的北线方案为备选线路;普速铁路规划建设沪通铁路、镇南铁路和苏嘉杭铁路苏州段;

市域轨道线网规划中,城际轨道规划建设沪宁、苏嘉、苏常、苏通、沪锡苏州段等5条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市域线规划建设硕放机场专线和城市轨道3号线的昆山、太仓延长线;

规划文本提出,苏州的公共交通由城市轨道、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出租车、水上公交(水上巴士)共同构成。其中,城市轨道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与此前公布的方案相比.多条城市轨道线路作了一定的延伸。快速公交构建“两环一纵”的快速公交线,其中外环沿金枫路、苏福路、星湖街、东方大道及春申湖路布局,内环沿桐泾路、太湖东路、星港街、阳澄湖路布局,“一纵”北接渭塘,南延227省道向南、连东环路南至外环。常规公交线网方面,除古城地区外,规划在公交干线所经道路上设置公交专用道。水上公交主要为旅游观光服务,规划开通外城河环城水上巴士,远期开通苏州至石湖、同里、周庄等地的长线水上巴士。

中心城区机动车位将达11万个

停车设施规划上,文本提出,中心城区机动车大型公共停车场总面积280公顷,非机动车停车场总面积70公顷,相应规划机动车停车位11万个.非机动车停车位46万个。

鉴于中心城区特别是古城区不可能无限制地建设道路和停车位,规划文本提倡步行及自行车的交通方式,以便为包括交通弱势群体在内的步行者及自行车使用者创造安全、便捷和舒适的交通环境。

与此同时,规划文本提出了扩大古城地区内步行区范围的构想:在古城地区内除已确定的观前街、石路商业步行区外,增加拙政园、平江历史街区、史家巷、王天井巷、怡园、阊门等6片步行街区,使步行街区总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

中心城区居住用地占比提高5%

人口增多了,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自然也要增加。规划文本提出的中心城区居住用地达10660.4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8.01%,比现状提高5个百分点,人均居住用地29.61平方米,规划26个居住片区。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商品住房备受市民关注。为此,规划文本提出,优先保证政策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确保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政策保障性住房用地年度供应量不低于总量的70%:另外,政府应在规划期内补贴安排约3000套廉租房,这些廉租房分散布局于各经济适用房小区中:在接近工业小区的居住用地上,也应灵活安排集宿房。

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削减近3成

旨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模式转变,规划积极推动中心城区的“退二进三”,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逐步腾退分散的工业用地,选择对外交通便利的适建区进行集中布局;设立准入门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根据规划文本。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将削减为7660.80公顷,比现状减少3243.80公顷,削减幅度为29.75%.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从原来的36.4%降为20.13%。

保留和集中形成的工业片区共7个:浒通工业片区、主城区北部工业片区,主城区南部工业片区,吴中工业片区.唯亭西部工业片区,唯亭东部工业片区,胜浦工业片区。

老城区工业原则上全部退出;重要城市轴线两侧、临湖靠山地区以及零星布局的工业用地应逐步搬迁,腾退相城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向黄埭、北桥、渭塘搬迁;腾退高新区核心区工业用地;腾退园区一期、娄葑南部、斜塘河两侧和公共设施服务带上的工业用地。

文本修改后将交国务院审批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文本,还对苏州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城市性质、职能、中心城区村庄建设、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系统、市政工程设施、公共安全、地下空间利用、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分期建设等作了相应研究.许多内容都为市民所关心。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的给水工程部分就提出,以太湖为水源、阳澄湖为备用水源,实施区域集中供水,沿太湖共布置4座取水口,分别是贡湖取水口、上山取水口、渔洋山取水口和寺前取水口。到2020年,苏州市区共有9座水厂,供水能力合计为每天313万立方米,形成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

市规划局人士介绍,接下来,苏州市人大也将对这一文本进行审核,随后,文本将结合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提交国务院审批,等批准后施行。

--连接1:中心城区面积599.2平方公里

《规划》对苏州城市作了四个层次划分。即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古城地区。

其中,市域面积为8488平方公里,包括市区和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和吴江5个县级市。

城市规划区面积为2597平方公里,包括苏州市区(沧浪、平江、金阊、吴中、相城、工业园区和高新区),以及昆山市的巴城、张浦、锦溪、周庄镇;吴江市的松陵镇、同里镇、横扇镇部分地区(仅包括原菀坪镇,下同);常熟市的辛庄镇部分地区(不包括原练塘镇,下同)。

中心城区面积为599.2平方公里,包括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部分地区(中新合作区、唯亭镇沪宁高速公路以南地区、胜浦镇、娄葑镇新华路以北地区);虎丘区部分地区(枫桥街道、狮山街道、横塘街道、浒关新区、浒墅关镇通浒路以南地区);吴中区部分地区(苏苑街道、龙西街道、长桥街道、郭巷街道和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苏州绕城高速公路以北地区,越溪街道、木渎镇、(不包括原藏书镇);相城区部分地区(相城经济开发区、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太阳路以南,苏嘉杭高速公路以西地区。

古城地区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

常熟、昆山、张家港、吴江跃升大城市

根据《规划》,到2010年时,全市市域总人口为980万人,市域城镇化水平为70%,城镇人口为690万人;2020年时市域总人口为110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80%,城镇人口为880万人。同时,到2020年时,全市将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四个城市规模等级。

其中特大城市1个,即苏州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360万人;大城市4个,即常熟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吴江市,城市人口规模都在65万人至70万人左右;中等城市1个,即太仓市,城市人口规模为40万至45万人;小城镇49个。其中一类小城镇2个,包括渭塘和辛庄镇,人口规模约10万至15万人。二类小城镇18个,包括甪直、阳澄湖、黄埭、望亭、胥口、沙家浜、支塘、海虞、震泽、芦墟、同里、张浦、周庄、沙溪、浏河、锦丰、塘桥和乐余,城镇人口在5万至10万人。三类小城镇29个,包括东渚、通安、临湖、东山、金庭(西山)、光福、北桥、梅李、尚湖、古里、董浜、锦溪、千灯、巴城、花桥、周市、陆家、淀山湖、大新、凤凰、南丰、璜泾、双凤、陆渡、平望、桃源、黎里、横扇、七都,城镇人口规模约在2万至5万人。

建设五条城际轨道铁路

《规划》制订了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包括市域公路网络规划、国铁线网规划、市域轨道线网规划、水运系统规划、市域航空通道规划、市域客运枢纽和市域货运枢纽7个方面。其中市域公路网络规划将形成“一环一联二射、三纵四横”的高速公路网络,“四纵五横”的一级公路联络干线网络和县乡路网三个层次组成的市域公路网络。

国铁线网规划,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其线位推荐在现有沪宁铁路和沪宁高速公路间走廓范围内的南线方案,以东西斜穿相城和阳澄湖的北线方案为备选线路。普速铁路,规划建设沪通铁路、镇南铁路和苏嘉杭铁路苏州段。

市域轨道线网规划,规划建设沪宁、苏嘉、苏常、苏通和沪锡苏州段等5条城际轨道铁路。城市轨道市域线,规划建设硕放机场专线和城市轨道3号线的昆山、太仓延长线。

市域水运系统规划,构建“两纵四横”骨干航道网。

市域客运枢纽,一级大型换乘枢纽,即京沪高铁苏州站;二级换乘枢纽,即沪宁城际铁路苏州站、园区站、新区站、唯亭站等;三级换乘枢纽,即苏州火车站和京沪高铁昆山站等。

市域货运枢纽,规划形成了四个物流节点,即区域物流中心、太仓港物流枢纽、张家港物流枢纽和常熟物流枢纽。

市域航空通道规划,即到上海虹桥和浦东机场有沪宁城际轨道及京沪高铁;到硕放机场有沪宁高速公路和硕放机场专线轨道交通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要达6万

构建以名城保护为基础,以和谐苏州为主题的“青山清水新天堂”。从追求简单的经济增长转变为追求社会、经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苏州建设成为“文化名城、高新基地、宜居城市、江南水乡。”这就是《规划》中对苏州这座2500多年古城确定的发展新目标。

根据这一发展新目标,《规划》又制订了16项具体的发展目标体系。主要有:常住人口总规模,由2005年的88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0万人;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63.5%提高到2020年的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5年的16275元增加到2020年的60000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5年的8393元增加到2020年的35000元;平均预期寿命,由2005年的78岁提高到2020年的81岁等。

在16项发展目标体系中,大多数为指导性目标体系,一部分为强制性目标体系。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到2020年时必须达到100%;每千人图书馆建筑面积到2020年时必须达到3.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到2020年时必须达到15平方米;单位GDP能源消耗(吨标煤/万元)到2020年时必须下降到0.59吨;单位产值节能率到2020年时必须下降到40%等。

日供水能力313万立方米

到2020年时,苏州人口将达到1100万人,预计总需水量为9.38亿立方米,中心城区最高日人均用水量为600升,外围组团每人每天为500升,建制镇每人每天为400升,农村人口每人每天为200升。

吃水问题怎么解决,《规划》对涉及民生的各种市政工程也有明确规划。水资源规划为,以太湖为主要水源地,阳澄湖为备用水源地,实施区域集中供水,沿太湖布置4座取水口,分别是贡湖、上山、渔洋山和寺前取水口;水厂布局是,到2020年时市区共有9座水厂,供水能力合计为313万立方米,并形成多水源联合供水系统。

排水工程规划是:到2020年时苏州规划区污水产生总量每天为207万吨,其中中心城区为157万吨,外围组团为27万吨,建制镇及农村为23万吨。为此,市区将建设17座污水处理厂和11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对含有特殊污染物的工业污水和医疗污水必须经治理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按照“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原则,鼓励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泥综合利用。

中心城区绿地面积6591公顷

《规划》对中心城区绿地作了系统规划,即“两带三环五楔”结构。“两带”:为大运河两侧公共开敞空间和绿化带,吴淞江郊野公园带;“三环”:内环为“古城护城河绿化景观带”,中环为“大运河绿带—独墅湖—金鸡湖—阳澄湖—沪宁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三角咀湿地公园”,外环为“太阳路绿化隔离带—阳山—灵岩山—木渎南部绿化隔离带—七子山—绕城高速公路南段绿化隔离带—星华街绿带—阳澄湖”。

“五楔”:即为西南角“七子山—石湖—东太湖”绿楔;东南角“澄湖—吴淞江—独墅湖”绿楔;东北角阳澄湖绿楔;西北角三角咀绿楔;西部“阳山—天平山—灵岩山”绿楔。

绿地面积为6591公顷,比现状增加了2710公顷,约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7.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98平方米。

在各类绿地中,公园绿地共规划5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12个,其它主要公园26个;街头绿地,古城区内主要通过在道路与建筑之间闲置土地增建扩建街头绿地,新区配置标准为半径300米至500米内有面积1公顷的街头绿地;园林绿地,主要布置在古城区的东北角;防护绿地,沿交通走廊两侧进行布置。

严格保护古城、古镇及古村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明确了保护的范围。即古城区、7个古镇和11个古村及历史文化环境。

古城区保护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包括一城、二线、三片,即古城、山塘线和上塘线,虎丘片、留园片和寒山片。

传统街区保护:保护范围为5个历史文化街区,它们是平江、拙政园、怡园、阊门和山塘,总面积为323公顷;38个历史地段总面积为73公顷,主要保护具有文物价值的遗址、古建筑、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3个传统风貌地区总面积为116公顷,包括盘门地区、观前地区和十全街地区3处,主要保护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

7个古镇是:甪直、周庄、同里和木渎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东山、金庭(西山)和光福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11个古村是:陆巷、杨湾、三山岛、明月湾、徐湾、东村、东西蔡、植里、堂里和后埠等11个市级古村。

《规划》还对全市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作了保护。主要包括昆剧、古琴、吴歌、评弹、苏剧、道教音乐、吴门书画、桃花坞木刻、园艺盆景、缂丝技艺、江南丝竹和水乡妇女服饰等.

“十二五”(2011~2015年)是苏州市巩固“两个率先”建设成果、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苏州市委关于制定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述战略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推动经济平稳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主要依据。

第一篇新起点新目标

第一章率先发展新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两个率先”、“三区三城”、富民强市的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新型工业化、经济国际化、城乡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积极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重视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人民生活改善,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如期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68.9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3.9%。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7.6个百分点。制造业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轻工、冶金、石化等6大超千亿元的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8.9%。农业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高效农业比重占55%。个私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完成投资、上缴税收均达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达2.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5.6个百分点。科技进步综合评价得分、科技孵化机构数量、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均居全省首位,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苏州成为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基地、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获批成立,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启动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苏州大学科技园、常熟大学科技园正式开园。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步伐加快,全市人才总量达100万名,高层次人才比重稳步提升。

各项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探索部门行政许可集中审批管理模式,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启动,支农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取得新成效。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妥善解决企事业单位改制遗留问题。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面向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企业上市取得历史最好成绩,金融改革与发展步伐加快。

对外开放保持领先优势。开放型经济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指标占全省、全国比重稳中有升。2010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2740.8亿美元,年均增长14.3%,一般贸易比重稳步提高。“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382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4倍,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提高17.5个百分点。五年累计境外投资349项,中方协议投资额12.1亿美元,是“十五”时期的9倍。苏州成为全国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昆山高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对内开放成效显著,五年实际到账内资3731.8亿元,苏州宿迁工业园等异地合作共建工业园进展顺利。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教育现代化成效显著,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苏州成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文化强市步伐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迈向长效化,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城乡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健康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和“崇文、融和、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得到弘扬,民主法制和城乡社区建设切实加强,苏州获全国拥军模范城市“四连冠”,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9219元和14657元,“十一五”期间分别年均增长12.4%和11.8%。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保持全国领先,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城乡人均住房面积分别扩大5.7平方米和3.7平方米。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调整和物价上涨动态补贴的机制,困难群体帮扶体系更加健全,民政和社会福利事业实现新提升。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高速公路100.8公里,沪宁城际高铁苏州段建成通车,苏州火车站综合改造和京沪高铁苏州段、轻轨1号线2号线建设加快推进。流域、城市防洪工程全面建成,500千伏苏州西变电站等一批电力设施投运。苏州内环高架(隧道)实现贯通,沧浪新城、平江新城、金阊新城、工业园区东部新城、高新区苏州科技城、越溪城市副中心、相城区中心商贸城建设初具规模。全市超过三分之一的农户实现集中居住,区域集中供水和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全面普及,农村公交基本实现“村村通”。

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加强。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81岁,苏州成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示范市。耕地、水资

源保护力度加大,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万元GDP能耗五年下降20%左右,完成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张家港、常熟、昆山、太仓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通过国家生态市(区)验收。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张家港保税区、昆山经济开发区建成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苏州市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和全国首个“国家园林城市群”。

“十一五”发展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五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率先发展作为最鲜明的发展导向,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最现实的发展追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开放,注重统筹兼顾,实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四大行动计划”,确立“三区三城”发展目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城市综合竞争力亟待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建设与管理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不足和问题需要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加以改善与解决。

第二章转型发展新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苏州市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现代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均呈现并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着力建设新城市、着力集聚新人才、着力发展新产业、着力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成为“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

创新发展加速期。世界科技酝酿新突破,正在催生新一轮重大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大力推进产业、人才、文化、城市功能、科技路径和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苏州解决经济领域结构性矛盾,提高社会协调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转型升级攻坚期。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品牌、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外需不稳、资源环境制约加剧,迫切要求苏州加速转型升级,努力形成率先转型优势,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引领、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城市功能优化期。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推进,长三角地区将建设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和世界级城市群。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区将成为我国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苏州必须抢抓机遇,全面融入上海,积极对接沿海开发,充分发挥区位、产业、人文等优势,进一步增强城市的资源集聚度、辐射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

民生福祉提升期。“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各类群体公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

与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社会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有所加大。各类新旧矛盾交织凸显,要求苏州务必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更加重视民生改善,使全市人民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章科学发展新目标

“十二五”时期,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遵循科学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盼和时代前进新趋势,积极抢抓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努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指导思想。全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富民惠民为根本,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提升、城乡一体、人才强市、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建设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和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使苏州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科教文化更趋繁荣,民主法制更为健全,生态环境更显优美,力争在“十二五”期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基本原则。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全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以人才优势赢得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第一方略,以产业的制高点来培育和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坚持协调发展。把稳定外需和扩大内需相结合,实现内外需协调发展。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推进制造业高端化相结合,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集约发展。完善促进要素集聚、空间集约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资源集约利用,倒逼经济转型。以区域的合理布局、功能完善和人文精神来集聚发展要素,实现集约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形成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坚持共享发展。始终坚持民本、民生、民富的发展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体目标。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和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全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明显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程度和人民幸福指数走在全国前列。具体指标与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对应,共五大类30项指标,其中11项约束性指标,19项预期性指标。

——经济结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内需与外需“两需并重”的发展格局。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2%左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到“十二五”期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0%,高效农业比重达65%。

——科技创新。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提升。到“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力争达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亿元GDP专利授权量达5.5件,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重达17%。

——公共服务。建立起高效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经济社会发展更趋协调。到“十二五”期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总数超过50000张,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社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全面并轨。

——资源环境。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万元GDP 能耗和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均下降18%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五年下降25%左右;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率达到省下达指标要求。

专栏2:“十二五”规划指标属性

预期性指标:是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引导未来发展方向的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使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

约束性指标:是体现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向人民的承诺,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来确保实现。

第二篇创新引领转型

第四章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

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标,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建设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促进“苏州制造”向“苏州创造”提升、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加快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跨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制造业分离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商务服务、软件与服务外包、科技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推进金融创新,打造银、证、保等专业金融机构集聚区,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等新型金融机构集聚区,上市公司集聚区,金融服务外包集聚区,形成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互补的功能性金融中心。依托苏州港等物流枢纽,发挥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和“港区联动”的综合功能,重点培育一批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建设长三角重要的现代物流枢纽城市。推进苏州工业园区城市CBD、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等商务服务集聚区建设,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引导法律服务、会计审计、

咨询评估、广告和会展等行业的创新发展,培育一批本土商务服务企业和总部型企业集团。以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基地和中国金融BPO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发展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检测认证、研发设计、动漫创意、供应链管理、金融后台等服务外包业态,培育壮大一批服务外包企业,塑造“苏州服务”品牌。加快建设和高效运营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重大研发机构,鼓励科技服务行业专业化发展。以3G技术应用为契机,拓展和壮大信息服务业。到2015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60%。

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积极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新变化,进一步提升旅游、商贸、房地产等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紧抓后世博发展机遇,全面实施旅游业提升计划,加强城乡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巩固扩大苏州古典园林品牌效应,重点培育古城古镇古村文化深度游、新城浪漫时尚游、太湖阳澄湖生态休闲游三大品牌,建设古城、太湖、中部、沿江四大旅游集聚区,把苏州打造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世界一流旅游名城。深入实施商业网点布局规划,优化商业层级,形成城市核心商业区、副商业中心和社区便利商业网点的合理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商业发展,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增强各类市场的辐射功能,建设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江苏省商贸大市。优化商品房结构,大力发展成品住宅,增加商业房地产供应,引导理性消费,促进房地产业稳健发展。

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以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发展壮大公共服务产业。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加大教育、文化、广播电视、医疗卫生、社会养老、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的市场化投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开展多层次非学历教育培训,建设一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加快发展教育培训业。鼓励、引导民营医院、民办养老护理机构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的多样化。积极拓展体育消费市场,形成较为完善的体育健身产业体系。创新社区服务内容和方式,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住院陪护、维修保洁、社区保安、废旧物品回收等便民服务,促进社区服务业向产业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专栏4: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在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张家港保税物流园、张家港保税区化工品交易市场、中国常熟服装城、太仓物流园、昆山软件园、中国东方丝绸市场、中国珍珠宝石城、苏州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苏州高新区保税物流中心、苏州科技城、吴江汾湖商务服务业集聚区、昆山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张家港扬子江冶金物流中心、吴江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吴中科技园、太仓LOFT工业设计园,共18个;

在建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张家港市金港物流中心、常熟大学科技园、华东国际塑化城、昆山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盛泽商务集聚区、江苏蠡口国际家具城、平江路休闲旅游特色街区、镇湖苏绣文化产业集群、中新生态科技城、金枫路创新创意产业街区等42个;

规划新建服务业集聚区:市级以上共40个。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以“绿色、低碳”为导向,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加快培育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市场需求为基础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严格市场准入,强化规划引导,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鼓励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打造一批以张家港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常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太仓生物医药产业园、昆山光电产业基地、吴江光电缆基地、苏州工业园区纳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基地、苏州高新区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吴中药港、苏州(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载体。加强政策支持,组织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纳米材料及制品、新型医疗器械、太阳能与风能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光纤和传感器、智能输配用电设备、重型装备与工程机械等优势产业链和行业骨干企业。到2015年,培育30个以上市级新兴产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力争达50%。

专栏5: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产业门类

新能源:太阳能光伏装备及太阳能应用、风能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

新材料:纳米新材料及制品、新型电子材料、新型金属材料、特种非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及纺织材料、新型建筑材料。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生物医药制造、中药制造、化学药品制造、新型医疗器械、生物纳米、小核酸、酶制剂。

节能环保:节能技术和装备、环境治理技术与装备、环保新材料、环境监测仪器和环境服务、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电网、物联网、新型显示):融合通讯、光电缆、传感器件、网络及运营服务、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智能输配用电装备;TFT-LED材料、器件和平板电视、光电子材料及器件。

高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型工程机械和成套特种设备制造;精密数控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改造提升优势主导产业。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取向,鼓励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兼并重组和腾换发展,加快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设备,着力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冶金、轻工和石化等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水平,创建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信息化带动能力。鼓励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深加工产品和安全环保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创建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

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坚持农业“生态、生产、生活、生物”的功能定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现代高效农业,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业发展空间布局,加强现代化标准农田建设,落实水稻生产永久性保护面积。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多渠道有序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按照“合作化、农场化、园区化”的发展思路,推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重视农业品种的引进、开发和选育,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用药、节水技术,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积极开发“名特优”农产品,健全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控和动植物检疫防疫等新型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产供销一体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引导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保护江南特色乡村风貌,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第五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抓住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机遇,营造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培育和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发挥自主创新对提升发展质量的支撑作用。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高企业集聚科技资源的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主体、投入主体、知识产权保护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深入研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潜力,积极开发新技术和战略性技术,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紧跟市场需求,加强应用研究,大力开发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资源与开发效益的紧密结合、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结合,鼓励技术要素以股权等形式参与分配,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创新载体的开放优势和产业技术优势,着力构建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和技术转移平台,为创新活动提供优质服务。支持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重点建设集成电路、纳米材料、平板显示、创意设计、光伏产业、智能电网、新型动力电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医疗技术等产业的共性技术平台。高起点建设苏州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基地、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国家纳米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级苏州软件园和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创新资源集聚,打造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科技城、苏州大学科技园、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昆山阳澄湖科技园、张家港中丹生态科技园、吴中科技园等区域性服务型综合科技创新园区。

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完善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对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实施新一轮落实企业研发投入鼓励政策专项行动,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使“十二五”期末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以上。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大力发展股权投资,探索建立科技银行,鼓励发展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进技术标准化工作,完善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等创新服务体系,营造促进创新资源快速集聚、创新合力快速形成、创新成效快速凸显的发展环境。

第六章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强调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投入优先保障,以更加灵活的机制、更加优惠的政策、更加优越的环境,大力度集聚创新型人才。

构筑姑苏人才高地。全面落实姑苏人才计划,持续推进人才集聚。5年培育、引进并重点支持1000名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0000名重点产业紧缺创新人才,以及一批社会事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重点实施“1010人才工程”,每年引进10名达到国家“千人计划”层次的尖端人才,100名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贯彻以用为本方针,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造就人才。强化产业的人才存量评估和需求分析预测,科学编制产业人才分类规划,动态发布紧缺人才目录,引导产业人才有序流动,以人才结构优化引领和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社会工作人才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苏州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人才总量达145万名左右,其中高层次人才比重达10%以上。

完善招才引智平台。依托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行业龙头企业,支持建设研发机构、科技园、创业园、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加快公共实验平台、技术成果交易市场、信息服务网络等配套服务平台建设,为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支持苏州大学在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现代光学技术、血液研究等重点学科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集聚一批国内一流的、掌握国际最新技术的领军型人才。继续加大科技镇长团的选派工作力度,引导优质教育、科学、学术资源向苏州流动。充分发挥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作用,深入开展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活动,围绕重点产业发展,突出创新创业主题,加快构建覆盖世界主要产业先导区的人才工作网络,打造长效化引智平台。

优化人才工作机制。推行海外人才居住证制度,适时调整并完善姑苏人才计划人才政策体系,形成地方特色鲜明、政策效力持久的引才育才政策品牌。创新人才评价选拔、引进开发、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发挥各级政府人才投入的引导作用,年度财政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加大对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资助力度,构建服务人才发展全过程的政策体系,营造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学术环境、融资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不断拓展人才发展空间。通过学术交流发现人才,健全专技学会参与科技评价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同行评议对人才评价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姑苏人才计划”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人才工作社会化进程,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构建一个资源共享、协作互助的苏州人才服务大市场,实现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人才服务机构错位发展,各尽其能,各展所长。建立健全以人力资本价值实现为导向的产权激励机制。健全人才工作考核机制,营造人才工作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民间闲散资金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引导,努力在市、县(市、区)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资本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人力资本投入体系。

第七章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巩固扩大开放领先优势,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开放型经济从规模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把开放型经济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提升开放型经济竞争力。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以增值率提升为核心,优化加工贸易发展模式,鼓励加工贸易本土化,延伸和完善加工贸易产业链,创建国家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以出口基地和品牌建设为抓手,调整产品出口结构,扩大一般贸易产品出口,培育一批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外经贸企业,创建省级、国家级科技兴贸基地。巩固和扩大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市场,开拓东盟、非洲、中东、大洋洲、南美等新兴市场,建立健全国际贸易摩擦预警和应对机制。积极发展新型服务贸易,培育服务贸易骨干企业,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优化口岸通关管理方式,加强苏沪联动、苏太联动,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对外贸易额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

加快“走出去”步伐。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机械设备等行业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发展,培育本土跨国公司。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从事境外战略性资源开发业务,推动大企业集团、上市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参股、合资合作等方式,拓展海外生产、销售、研发、服务网络。稳步扩大境外合作的领域,发挥苏州工程承包企业的专业技术优势,支持成套园林建筑、电力设施、设计安装等行业的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探索规划建设境外经济合作区,重点推进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项目建设,使之成为苏州企业“走出去”发展的示范平台和国际合作样板园区。

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关注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加强新型招商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外资向新兴产业集聚,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引资与引智相结合的新途径,引进一批成长性好、核心技术多、管理模式新、市场前景广的创新型项目。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重点引进服务外包、研发设计、金融保险、商贸物流、影视文化等服务业项目。探索外资并购、参股和境外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拓宽外资利用渠道。利用苏州制造业的雄厚基础,吸引外资企业区域总部、研发总部和营销中心落户。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鼓励外资参与本市企业改制与重组,支持苏州企业境外上市。“十二五”期间,全市年均实际利用外资稳定在90亿美元左右。

积极扩大对内开放。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进程,参与江苏沿海开发,扩大国内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主动对接中央和部属大企业、大集团,争取更多的国家重点战略产业在苏州布局。鼓励国内大企业来苏投资创新型产业项目,提高全市引进国内资本的质量。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支持本市企业赴东北、中西部地区投资资源开发和产业转移项目。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创新援疆、援藏方式。深化南北挂钩合作,拓展合作领域,稳步推进异地共建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建设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等十个南北合作共建园区以及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区,提高共建园区的规范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特色化水平,不断增强园区竞争力,使之成为苏州企业跨江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载体。

专栏6:全市在异地共建、参建、援建的产业园区

与宿迁市共建(6个):苏州宿迁工业园、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宿豫工业园、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泗洪工业园、吴江经济开发区泗阳工业园、吴中经济开发区宿城工业园、昆山高新区沭阳工业园;

与连云港市共建(2个):昆山经济开发区连云港工业园、太仓港连云港化工园;

与淮安市共建(1个):昆山高新区淮安工业园;

与南通市共建(1个):苏州工业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

与盐城市共建(1个):苏州盐城沿海合作开发区

异地参建园区(1个):江苏(绵竹)工业园

第八章打造战略增长极

以集约发展为方向,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发展载体,推进生产要素加速集聚,提升、构建一批战略增长极,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

推进产业高度集聚。加强规划引导,实施“东融上海、西育太湖、优化沿江、提升两轴”的空间发展战略,优化“两轴三带”的市域产业布局。高标准推进太仓城厢陆渡组团、昆山花桥组团、吴江汾湖开发区等建设,推动苏州全面接轨上海,构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延伸基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基地、上海先进制造业转移基地、上海旅游度假首选基地。以严格保护山水资源为前提,科学规划建设高新区西部生态城、太湖滨湖新城,高水平建设苏州太湖旅游度假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和生态人居高地。加大苏州港开发建设力度,完善港口配套服务和辐射功能,提升临港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建设江苏沿江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和服务中心。强化中心城区和沿沪宁线地区要素集聚载体建设,完善制造业的创新功能和现代服务业的引领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提升沿沪宁线东西发展轴的竞争力。充分发挥苏嘉杭高速公路的要素流通功能,拓展专业市场的服务内涵与辐射范围,促进苏州中心城区与吴江、常熟的融合发展,推动苏州与苏中、苏北地区的联动发展,提升沿苏嘉杭高速南北发展轴的集聚发展水平。

做强开发区主增长极。充分发挥开发区先行先试的体制优势,大力推进重点开发区板块“二次创业”。加快资源重组、能级提升和“腾笼换凤”步伐,突出特色开发,强化功能创新,引导开发区从产业集聚向能级提升转变,从政策优惠向体制优化转变,打造全市转型升级的主增长极。依托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政府合作项目“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综合优势,加快苏州城市CBD、中新生态科技城、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建设,打造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生态型、创新型、幸福型新城区。高标准推进苏州科技城发展,高水平打造狮山核心商业板块,加快把苏州高新区建设成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创新引领、人才集聚、生态优良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加强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三家综合保税区的错位发展,发展机电产品、高端消费品等大宗商品专业化贸易,做大供应链物流规模,提高保税物流的规模和水平。加快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区、吴江经济开发区、吴中经济开发区、相城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核心区“优二进三”步伐,加强苏太联动、昆太联动,加快打造一批特色园区和特

殊功能载体,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城区、城市副中心、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载体,推动工业开发区向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经济转型。

做优两大成熟板块。围绕竞争力提升和要素集聚目标,着力优化提升苏州沿江和古城区两大成熟板块。提高沿江综合开发水平。抓住江苏沿海开发契机,加强沿江地区铁路和疏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综合服务功能,优化提升沿江板块。协调推进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大港区开发及其滨江新城建设,加大张家港保税港区建设力度,加快常熟港区数字航道和电子口岸建设,支持太仓港区建设保税港,加快张家港经济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太仓港开发区、常熟东南开发区等开发区的产业升级步伐,打造江苏沿江最具竞争力的增长极。擦亮文化名城金名片。积极稳妥地推进虎丘地区综合改造、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石湖地区景观和环境建设,石路商圈、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升级改造,南环新村旧房解危重建改造等工程,充分发掘文化旅游和商务商贸资源,加强沧浪新城、平江新城、金阊新城的服务业载体建设,打造文化旅游名城的新增长极,增添古城板块发展后劲。

打造三大潜力板块。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错位发展为目标,加大区域资源整合力度,着力打造沿沪、沿湖以及综合客运枢纽三大潜力板块。高标准建设沿沪板块。以花桥国际商务城为龙头,深入实施接轨上海发展战略,加强与太仓科教新城、吴江汾湖开发区的功能错位与互动发展,加快建设“海峡两岸(昆山)商贸合作区”等一批特色载体,完善新城对高端产业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服务功能,高规格打造沿沪商务新城。低碳发展沿湖板块。加大对人文、山水资源的保护,科学稳妥地推进沿太湖、阳澄湖等区域的开发建设。统筹规划建设沿太湖的苏州西部生态城、太湖滨湖新城,高水平建设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一条联结苏州高新区、吴中区和吴江市的绿色低碳走廊,培育文化旅游、科技研发、商务会展、生态农业的新增长点。加大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昆山等沿阳澄湖地区旅游资源的统筹发展力度,发掘生态美食、宗教文化、休闲养生、会议商务等方面的旅游度假产品,统筹规划建设环阳澄湖旅游度假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交通枢纽板块。加强火车站地区综合改造与苏州京沪高铁新城,沪宁高铁苏州新区站、苏州园区站周边区域的联动开发与融合发展,适度超前规划高铁站前商务商贸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提高中心城市交通客运枢纽的建设水平。

第三篇发展惠及民生

第九章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认真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以就业为民生之本,实行城乡统一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市场导向与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改善就业环境,保障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城乡劳动者共享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就业促进政策,保持就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政策配套协调,组织实施“素质工程”,加强对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素质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优化各类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善创业鼓励政策,整合城乡创业服务

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解读

有色金属“十二五”规划及铝工业“十二五”规划解读 工信部 一、关于《有色金属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解读 问:《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什么? 答:有色金属工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产品种类多、应用领域广、产业关联度高,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规划》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编制,并与有色金属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发改委正在编制的“十二五”有色金属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我部其它司局编制的节能减排规划、再生金属推进计划等进行了有机衔接,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保障、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实施“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取得了一致。 问:能介绍一下《规划》编制的过程吗? 答:2009年7月,《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启动,历经规划研究、规划起草、规划衔接、专家论证等阶段。广泛听取了国务院相关部委、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重点企业等各方面意见,多次组织业内专家进行修改论证。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统一行业发展认识,凝练行业发展思路的过程,是集体智慧的成果。 问:《规划》基于怎样的行业发展背景和形势编制的? 答:《规划》编制是基于对有色金属行业发展的“五个判断”。一是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材料支撑,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色金属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机械、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从长远发展看,在我国实现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仍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需要有色金属在高精尖产品发展方面有重大突破。2010年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3093万吨,表观消费量约3424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和消费国。总的看,有色金属品种较多,尽管不同品种发展特征不一致,但在国内外需求带动下产业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具备由大到强转变的良好基础。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装备、节能减排、结构调整方面取得明显成就,主要有色金属冶炼技术及装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行业快速发展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重金属环境污染等事故时有发生,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旅游管理 分析扬州市低碳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彭莉莉 全球气候变化逐渐加剧,经济发展与旅游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低碳经济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必将影响今后旅游业增长的发展方式。扬州位于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扬州市必须走低碳旅游发展之路。本文在对扬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解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扬州发展低碳旅游的策略。 一、低碳旅游的发展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出现了“低碳经济”这个新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1965年——2008年世界二氧化碳累计排放量前十名排名,我国是排放量第三的国家。中国决定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把低碳经济作为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点。低碳旅游随之而诞生,所谓低碳旅游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业提供环保的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不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进而达到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旅游景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也可以认定“低碳旅游”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环保旅游。低碳旅游是一个新的理念,它的内涵还在不断的丰富,它是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环保理念上发展起来的更深层含义的环保旅游。是将旅游的发展、

低碳理念、生态旅游充分整合,以节能减排、减少二氧化碳、生态保护为重要标志。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旅游理念和旅游开发形式。它必将成为以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二、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2012年,扬州市接待境内外旅游人数3638.49万人次,增长12.7%;实现旅游总收入435.23亿元,增长17.4%。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572.47万人次,增长12.8%;国内旅游收入392.50亿元,增长18.9%;接待入境旅游人数66.02万人次,增长6.1%;旅游外汇收入5.59亿美元,增长6.8%。全市星级饭店65家,各类旅行社126个。作为一个旅游大市,创建低碳旅游,推广和实施低碳旅游这种旅游发展形式,对扬州市乃至全国旅游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体来说扬州旅游的低碳发展基础是比较好的,从1999年生态旅游主题年之后,建设绿色旅游产品,实行绿色旅游管理,培育绿色旅游消费,已经成了行业和市场的共识。如2014年4月扬州烟花旅游节推出的低碳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成为扬城旅游节的一大亮点。“骑上公共自行车逛古城,太有味道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由衷的感叹!五一小长假每天租车量在2000人次左右,在方便游客和市民、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和倡导绿色低碳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扬州市低碳旅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低碳旅游转型政策还不够完善,开发建设中传统模式占了统治地位,技术含量比较低,国外的许多先进的智能化和节能减排的技术应用严重不足,这不仅增加了运营成本,还增加了碳排放量;二是低碳旅游激励机制不健全,无法发挥旅游企业在低碳旅游中的主体作用,三是游客及旅游从业人员低碳旅游意识薄弱,在旅游过程中浪费现象比较普遍。三、扬州市低碳旅游的发展策略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

苏州市吴江区“十三五” 新能源发展规划

前言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冲击等问题的背景下,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已成为建设“乐居吴江”和“南部现代新城区、优势产业新板块、开放创新新高地、和谐乐居新家园”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吴江区能源结构优化、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大举措,对于吴江实现转型升级新发展、培育经济战略新支撑、实现绿色崛起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吴江区级新能源发展规划属于首次编制的专项规划。课题组在认真分析吴江发展新能源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立足吴江,着眼苏州,面向长三角,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等的框架性思路,以供参考。 本规划中新能源范围主要包括: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新能源品种。规划期为2016年—2020年。

目录 第一章“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展回顾 (1) 一、“十二五”时期能源消费情况 (1) 二、“十二五”新能源开发取得的成绩 (6) 三、新能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9) 第二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 (11) 一、发展的机遇 (11) 二、存在的问题 (13) 第三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思路与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14) 二、主要目标 (16) 第四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主要任务 (19) 一、开发三大高品质创新服务平台 (19) 二、建设四大高端产业集聚基地 (20) 三、打造一批高水平应用示范项目 (21) 第五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23) 一、投资估算 (23) 二、环境社会效益分析 (23) 第六章“十三五”新能源发展保障措施 (24)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24) 二、激发企业主体能动性 (24) 三、强化相关要素保障 (25)

扬州行政区划

扬州区划调整信息集锦(五) 扬州“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 昨天上午,全市“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在广陵区杭集镇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燕文出席并触摸水晶球启动“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市领导洪锦华出席并讲话。 近年来,我市立足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彰显特色,大力推进城镇化、城市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名城特色不断彰显,城乡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但目前我市城乡建设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城乡之间发展还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庄面貌有待进一步改善;城乡建设发展模式还不够集约,体制机制障碍需要加快破除。今年9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乡建设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作出了统筹城乡建设、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的重要决策。昨天,我市正式启动了“美好城乡建设行动”,致力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王燕文在启动仪式后,与大家一同深入杭集镇八圩村、双隆村、杭集村,参观村庄环境整治现场。她对杭集双隆村“扬州船村”的环境整治和景观打造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相关方面以“美好城乡建设行动”为契机,在建设好、美化好城乡环境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努力推出一批乡镇旅游景点,着力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大力彰显精致扬州的城市特质。 洪锦华在启动仪式上指出,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美好城乡建设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这项工作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作为城镇化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当前城乡建设的中心工作和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一着不让地大力推进。要强化城乡规划的导向作用,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努力提升城镇功能和品质,深入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让生态宜居、环境优美、舒适便利的城乡人居环境呈现在我们面前。 启动仪式上,市城乡建设局、高邮市政府、广陵区杭集镇作了表态发言,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市政府签订了“村庄环境整治目标责任书”。 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扬主持启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瑞芹、市政协副主席朱正海参加相关活动。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及村民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合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合肥市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出改革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坚持等高对接,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提升,技术储备实现提档升级,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一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实现20.5%和21.9%的较高增长率。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达到2788.8亿元和698.7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3%。 二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推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比重达29.9%。新型显示、机器人等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标杆。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15000件、3300件。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启动建设。成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育种、农业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大力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两化深入融合,提升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有效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的供给。积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市,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发展机遇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科学发展贯穿规划纲要 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尤其是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力求做到长短结合,既衔接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也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纲要中尽量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方针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涉及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九个方面。“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徐宪平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的导向提出以后,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效应。徐宪平举例说,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仅一个省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最终结果是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目前,“十二五”地方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19个省,提出“基本同步”的有5个省市。“从‘十一五’的1个,到‘十二五’的29个,相信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提出5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为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3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社保全覆盖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

扬州市城市机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扬州市概况 (1) 一、自然地理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资源 (2) 二、行政区划 (2) 三、城市规划 (3) (一)历史沿革 (3) (二)城市空间布局 (4) (三)交通规划 (8) (四)建设用地规划 (12) 四、经济发展 (17) (一)经济总量 (17) (二)政府财政收支 (18) (三)固定资产投资 (18)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8) (五)人均可支配收入 (19) (六)可比城市分析 (19) 第二部分扬州市房地产市场分析 (22) 一、房地产市场主要调控政策 (22) (一)限价政策 (22) (二)限购政策 (22) (三)公积金贷款政策 (22) 二、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2)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22) (二)房地产开发建设情况 (23)

三、土地市场 (23) (一)土地供应分析 (24) (二)土地成交分析 (25) (三)土地价格分析 (27) (四)小结 (28) 四、商品房市场 (28) (一)住宅市场 (28) (二)别墅市场 (33) (三)写字楼市场 (34) (四)商业市场 (36) 五、保障性住房 (38) (一)保障性住房政策 (38) (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 (38) (三)保障房建设情况 (39) 六、2014年房地产市场预测 (40) (一)土地市场供需预测 (40) (二)房地产市场走势分析 (41) 第三部分基础设施市场分析 (42) 一、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42) (一)发展概况 (42) (二)未来建设发展规划 (42) (三)“十二五”期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 (43) 第四部分中国建筑在扬州市的市场表现 (50) 一、综述 (50) 二、市场业绩 (50) (一)近三年总合同额 (50) 三、投资项目概况及分布 (50)

合肥市十二五家电产业研究

合肥市家用电器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1、我国家电业基本情况 家用电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目前我国主要家电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已经成为约9000亿元产业规模的成熟产业,冰箱、冰柜的规模超过6000万台,洗衣机的规模超过5000万台,空调器的规模超过4500万台,彩电的规模超过9500万台,主要产地集中于珠江三角洲产区、长江三角洲产区、环渤海产区和以安徽为代表的中西部产区。 2、我市家电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以来,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向合肥聚集,合肥的家电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家电产业规模和实力明显提高,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据统计,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家电生产企业超过120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专业技术人员约占20%. 全市家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家电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70.02亿元,工业增加值193.85亿元,同比增长29.7%。目前,合肥家电拥有3个国际品牌<海尔、格力、三洋),8个国家级名牌产品<美菱、荣事达、三洋、海尔、格力、美的、长虹、华

凌),已经形成了以家电产品制造为核心,集家电科研、商贸和配套件生产等多元化的产业集群,产品覆盖白色和黑色系列家电,主要有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等大家电产品和抽油烟机、热水器、微波炉、吸尘器、太阳能产品等小家电以及电冰箱压缩机、空调压缩机、洗衣机电机、平板显示器等配套产品。合肥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家电制造基地之一,家电产业已经成为合肥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合肥市工业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市家电产业还表现以下特点和优势: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最近几年,合肥家电以跨越式的速度发展,据统计,2018年家电产业生产电冰箱1805.73万台,洗衣机1251.98万台,空调器861.3万台,彩电305.17万台,家用冷柜105.21万台,微波炉31.6万台。“四大件”产量超过了国内另外两个家电城市顺德和青岛,合肥家电在全行业的龙头地位不断增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授予“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称号。 <2)产业集群效应明显 合肥除了本土的美菱、荣事达等知名品牌企业外,又聚集了三洋、海尔、长虹、美的、格力、华凌、欧力、尊贵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企业,品牌集中度高,产品品种之多在国内罕见。随着合肥家电产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为之配套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加快重点领域应用示范 https://www.doczj.com/doc/284263784.html,来源:人民邮电报 2012-02-27 15:15:16 导读:物联网将显著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生动力。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对通信网络、基础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提出更高的创新需求,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 一、充分认识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意义 要点1:重要意义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知识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赋予了两化融合更多智能化内涵,将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物联网将显著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营造,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生动力。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对通信网络、基础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提出更高的创新需求,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选择。大力发展物联网是在行动上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 要点2:发展的阶段性 预计物联网发展将经历先导应用为主的起步阶段、以应用推广为主的规模应用阶段和具有显著经济外部特性(网络效应)的规模化应用阶段。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处于起步阶段,技术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标准体系不断完善,产品成本不断降低,应用需求不断拓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是未来五年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规划》将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了目标和主要任务。 二、正确把握物联网发展的总体思路 要点1:指导思想和原则 物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制定首个发展规划是关系我国物联网发展全局和长远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以全球视野,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进行超前部署和系统布局,统筹兼顾,促进各地区协同发展;同时也要立足当前,根据阶段性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创新和市场与政府的导向作用,重点解决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同步推进技术研发、标准研制、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 要点2:目标制定 《规划》在技术创新、产业体系构建、应用推广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关于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衡量重要研究成果主要依据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和显著的产业化前景。范围包括:RFID、传感器、位置感知、传感网、异构网络融合、M2M、数据库、海量信息存储、图像视频智能分析、应用软件,以及编码标识、信息安全、频谱管理、微纳制造、系统集成等技术成果。 关于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其中包括共性和关键技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行业标准。

苏州近期发展规划(2012-2015)

《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 为深化和落实《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住建部《关于加强“十二五”近期建设规划制定工作的通知》(建规[2011]31号),我局委托编制了《苏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12—2015)》。现将成果主要内容公示如下: 一、规划范围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所确定的中心城区以及外围近期重点发展区域(西部生态城科技城、南部吴中区太湖新城、北部高铁新城及苏相合作区),总面积约为777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建设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限为2012年至2015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三、近期城市建设目标 经过三至四年的努力,使苏州市的城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历史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人居环境条件得到更大改善;城市内外交通体系基本建立;“一核四城”格局初步形成;城市综合功能和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使苏州真正成为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地位的区域中心城市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

四、近期发展规模 1、近期人口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总量3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81万,暂住半年以上人口179万人。 2、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苏州市近期用地规模 至2015年,规划范围内建设用地总量将达483KM2左右。城市新增可建设用地66 KM2,其中净增建设用地约35KM2,已批未建用地约15KM2,挖潜建设用地16 KM2。 五、近期城市空间结构 至2015年,规划区将基本形成“一核四城、两轴三环五楔”的总体结构。 六、近期建设重点地区 1、重点提升地区:为苏州古城区。

扬州大学专业发展规划

附件: 扬州大学专业发展规划(2013-2015年)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专业建设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格局与办学水平。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和《扬州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现制订2013-2015年扬州大学专业发展规划。 一、学校办学定位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改革试点的高校,是江苏省“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三所高校之一。根据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学校明确了办学定位。 目标定位: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应用、研究型。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适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继续教育。 学科定位:以应用学科为主,各学科协调发展,构建适应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体系。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江苏,服务全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江苏省的“两个率先”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应用、研究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设计思路为: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上,注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在专业与基础的关系上,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在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上,要树立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培养专门人才的思想;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上,要树立三者辩证统一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树立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精神的教育思想;在统一要求和个性发展的关系上,要树立在教育目标指导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思想。 二、学校主体特色 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全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4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84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1000多人。现设26个学院,110个本科专业,涵盖十二大学科门类。学校充分发挥综合优势,以“深度交融”拓展专业领域,以“内涵发展”提升专业水平,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管理体制改革与专业建设发展同步推进,使体制改革和专业融合协调发展,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相得益彰。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草案)【共25页】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 (草案)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xx-2030年)文本、图集(草案)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xx年01月目录I 第一章总则1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3 第三章城镇等级结构与功能体系6 第一节城镇人口规模与等级6 第二节城镇用地规模7 第三节城镇功能体系8 第四章城乡空间布局11 第一节区域空间结构11 第二节重点区域空间布局12 第五章乡村地区发展指引15 第六章综合交通体系18 第一节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18 第二节综合运输通道规划18 第三节综合交通骨干网络规划19 第四节综合交通枢纽规划21

第七章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23 第一节产业发展体系23 第二节产业空间布局23 第八章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26 第五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26 第六节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6 第七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8 第八节低碳发展与节能减排29 第九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30 第一节区域供水基础设施30 第二节区域污水基础设施31 第三节区域环境基础设施32 第四节区域电力基础设施32 第五节区域燃气基础设施33 第六节区域信息基础设施34 第七节综合防灾与公共安全体系34 第十章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8 第十一章区域空间管制与政策分区41 第一节区域空间管制41 第二节政策分区41 第十二章城镇发展指引44 第一节合肥市城镇发展指引44

第二节淮南市城镇发展指引46 第三节六安市城镇发展指引48 第四节滁州市城镇发展指引50 第五节桐城市城镇发展指引52 第十三章区域协调与近期行动计划54 第一节区域协调54 第二节共同行动计划56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机制60 第十五章附则6251 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xx-2030)●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全国有影响力城市圈战略部署,深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推动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xx-203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指导思想(1)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支持合肥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着力增强中心城市带动辐射能力,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共进、互动发展,提升合肥经济圈的综合竞争能力及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2)坚持区域一体化:推进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产业共荣、环境共治,并强化合肥经济圈与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等周边圈群的协调与衔接。

解读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解读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六字方针 电为基础、多元经营,七大板块、协调发展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的重要意义 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第三阶段的起步之年和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一步。 认真贯彻“十六字方针”,是事关集团公司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集团公司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集团公司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破解发展难题、闯出自我解困之路的必然选择。 ●规划核心内容 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就是“电为基础、多元经营,七大板块、协调发展”十六字方针。这“十六字方针”是在认真总结集团公司八年发展经验、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基础上,对集团公司“十二五”期间实现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纲领性高度概括。它指出了转方式、调结构的具体操作内容,明确了集团公司“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重点。电力产业在目前和将来都是集团公司核心竞

争力的基础。通过发展电力相关产业,逐步形成以电源布局为核心,以煤炭基地为保障,以煤化工为产业延伸,以金融、科技环保、商贸物流、国际业务等发展平台为重要支撑的七大板块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形成结构布局合理的产业链条,提高集团公司的盈利能力、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电力行业未来的竞争趋势就是产业链的整体竞争。竞争的优劣取决于企业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对板块间的协同能力以及对业务的经营水平。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在上下游产业和相关领域进行探索,发挥产业间的协同效应,不断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是集团公司破解发展难题,闯出自我解困之路的必然选择。 贯彻落实规划的“十六字方针”,要求我们在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和发展七大板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三项发展原则:一是坚持电力产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的原则;二是坚持经济效益为中心,凸显效益在集团公司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原则;三是坚持防控投资风险,控制投资规模,优选投资项目,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贯彻落实“十六字方针”,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电力产业在集团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电力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属于第二产业范畴。七大板块之中,电力产业是集团公司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集团公司的生命之源、活力之本、发展之基。集团公司作为世界亿千瓦级的发电企

十二五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十二五规划纲要学习心得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做出了科学的规划,在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十二五规划的相关内容,以下是自己的一点认认识: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为我国未来发展构建了一幅宏伟蓝图,其主要目标如下: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三,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越来越表现出它的不足,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正努力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工厂发展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模式,淘汰一部分能耗高产能低的老企业,同时大力支持

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我国的工业结构正在向低能耗,高效率,技术化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农村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在十二五规划中,党中央再次将产业结构调整列入十二五期间主要目标,我相信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今后的五年里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国民生产总值也会得到更大的提高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得到普及,而且教育质量在不断提升,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专业师范生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中来,使得我们广大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在高等教育方面,国家为了保证每一个考上的学生都有学上,实施了多种措施,如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等,还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学生在校生活问题,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在十二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相信,我国的教育事业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解读(独家整理版)

十二五”规划解读:构建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2010年10月28日 20:44:24 来源:东北网【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今晚发布。通读之下,可以看出,中国决策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呼之欲出。 在本月18日中共中央五中全会闭幕当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并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作为中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主攻产业。 总理温家宝刚刚开过五中全会不久,就到武汉考察。他听取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负责人“中国装备、装备中国”的汇报后,意有所指地加了一句“中国制造、中国创造”。所有这些,均可视为中国决策层构建创新型国家的企图心。 今天公布的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共有十二个部分,涉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皆可看出经济转型创新的主旨。 在“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中,中共中央明确表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中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

关于扬州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 于 扬 州 旅 游 业 发 展 的 调 查 报 告 关于扬州旅游业发展的调查报告

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11级9班王雪莹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吹箫的玉人,二十四桥桥洞里的月夜,不失澄静与悠扬。当城市的霓虹灯打破了月夜的幽深,是时候考虑扬州旅游业的何去何从。千年文化孕育了扬州,孕育了一条湖,一轮月,孕育了热情的扬州人,我们有义务让这里更美好,甚至美好繁荣过千年前的扬州。我们身边有美景,有古迹,但只有将它们利用到极致,才能收获最美好的明天,我们看到的是旅游业最光辉的一面,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有漏洞和缺点。我们所做的不应该是回避,而是要认识并完善它们,希望它们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完全消失。这才是有助于我们热爱的这片大地发展的良策。是的,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一、扬州概况 扬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南京都市圈和上海经济圈的节点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三江口、江都水利枢纽)。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扬州的建城历史可至公元前486年,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中国文明城市、中国森林城市。 1、地理位置 扬州,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

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邻。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江都、广陵、邗江、仪征等3区1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2、观光旅游 根据《扬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9-2030》,扬州市旅游发展总体布局为“一城一轴四片”。即“114战略性空间发展格局”,简称“114工程”。“十二五”期间,加快“一城一轴四片”旅游板块的建设,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要素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实现联动发展。 “一城”为扬州主城区,它是旅游资源最为集中、最为精彩的地区。在“一城”的打造中,重点突出“一心一线”,即以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核心,将平山堂(大明寺、鉴真图书馆)——瘦西湖景区(宋夹城遗址)——盐阜路两侧(个园、工艺坊、汪氏小苑、“双东”历史街区等)——泰州路——南通西路——徐凝门街(何园)等文化旅游景点进行串联,打造成为扬州市精品旅游线路。 “一轴”是指古运河和大运河沿线风光轴。古运河和大运河扬州段南北贯穿扬州全市,主要由城区段、宝应段、高邮段、江都段、邗江段五部分构成。古运河和大运河沿线风光轴以运河为纽带,连接沿岸周边地区众多景点,形成扬州市独具特色的水上游览路线。 “四片”是扬州市域范围的主要分区,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板块,分

合肥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点 一、“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一)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逐步扩大。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实现产值188.27亿元、222.11亿元、228.9亿元、281.98亿元,327.37亿元(见附图)。京东方、鑫昊PDP、赛维LDK、海润光伏等一批投资规模大、辐射带动性强、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建成,新项目总投资规模创历史最好水平,共完成投资500亿元。涌现出四创科技、美亚光电、科大讯飞等一大批产值超过亿元、市场开拓能力强、成长性较好的本地电子信息企业。 “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柱状图 结构调整升级加快。一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实现由单一向多

元结构的转变,呈现多媒体、信息家电、通信设备、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PDP屏、液晶显示、雷达等制造产品规模化、多样化;二是软件、系统集成、外包服务产值逐年增加,软件产品应用范围逐步拓展,在语音合成、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煤矿生产、交通监控、企业ERP、动漫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同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产生了语音芯片、多功能移动终端、国产数据库、智能交通监控、数字化色选机等一大批有技术水平、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产业集群效应显现。高新区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语音产业园、电子信息服务外包基地已初步形成;经开区以微电子设计、封装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日趋完善;随着TFT -LCD6代线、PDP、玻璃基板、LED等项目建成量产,新站区“国家级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十一五”以来,全市电子信息领域共有近百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种信息显示、企业铁路智能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有4项课题(其中:牵头课题1项、联合课题3项)列入国家“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重大专项。共形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创新型及试点企业5家,量子通信、智能交通、汽车电子、雷达、集成电路设备等领域自主创新成果突出,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解读十二五规划:企业人才管理战略

解读十二五规划:企业人才管理战略 2011年04月05日11:44新华网我要评论(0) 字号:T|T 赛迪顾问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业务总监封殿胜 中央企业肩负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使命,如何在“十二五”开启之年抓住机遇,推动业务转型提升,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新一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关键在于抢占人才的制高点,为此,中央企业“十二五”人才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系统谋划,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首先,要深刻认识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战略位置抓紧抓好。企业要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人才视为企业发展最宝贵的资源。其次,要针对企业业务发展的不同需求,实现人才分层分类和差异化管理。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队伍,要按照“引进急需、加速培养、优化配置、鼓励发展、强化激励”的总体思路,重点突出队伍的整体开发和均衡发展;对原有产业的人才队伍,则按照“抓高端、抓核心、抓骨干”的总体思路,重点突出市场化运作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实施差异化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最后,要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和把握人才工作规律。针对人才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组织力量开展高层次人才成长规律、科技人才科学作风培养、高管团队运营能力等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有效推进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各类型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首先是以企业的重大工程为平台,培养造就领军人才。其次是以重点科研项目,培养造就学术技术带头人为重点,努力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再次是以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培养造就能工巧匠为重点,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最后是以学习型团队建设,提升职业化素养和专业化水平为重点,不断强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三、建立多元化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凝聚各类优秀人才 一是加强产学研体系的建设,增强合作的针对性,实现定制化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二是拓展渠道、完善机制,大力加强社会成熟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对于国有企业要加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的市场化程度。加强与猎头公司、人才中介机构和人才市场的合作。三是坚持不唯所有、但求所用,加强国际人才交流。 四、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造热情和创新活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