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检测卷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合检测卷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章末综

合检测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逻辑关系图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2.已知氮氧化物、CO 都是大气污染物。“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NO 、C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未配平),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甲和丙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不相等

C .丁一定是非金属单质

D .配平后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均为

2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②生石灰作干燥剂时发生化学变化

③2NO 与2H O 反应生成3HNO 和NO ,故2NO 是酸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

⑥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A .①③⑥

B .①②③④⑥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4.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23222Cu OH CO 2CuO H O CO ?++↑

B .3222CaCO 2HCl=CaCl H O CO +++↑

C .3222FeCl Cu=2FeCl CuCl ++

D .()()22234Fe OH O 2H O=4Fe OH ++

5.下列四种物质的溶液,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均能发生离子反应,这种物质是

A .NaOH

B .24H SO

C .2BaCl

D .23Na CO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因为Na 失电子能力强,所以其还原性强

B .因为Al 失电子数目多,所以其还原性强

C .2Ca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 .2Fe +只有氧化性

7.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3Fe OH 胶体和3FeCl 溶液的外观相同,所以要用丁达尔效应进行区分

B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

C .用激光笔照射NaCl 溶液和()3Fe OH 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D .角放大镜无法观察到溶液中的溶质粒子,也无法观察到胶体粒子

8.某溶液中只含有Na +、3Al +、

Cl -、24SO -

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3Al +和 24SO -的离子个数比为

A .12∶

B .14∶

C .34∶

D .32∶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22Cu Fe===Fe Cu ++++

B .稀24H SO 与铁粉反应:322Fe 6H 2Fe 3H +++===+↑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24H SO 反应:22

44B ==a SO SO =Ba +-+↓

D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322CO 2H ===H O CO -+++↑

10.在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2--++--

C .OH -、3HCO -、2Ba +、Na +

D .2Mg +、2Ba +、OH -、3NO -

1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3CaCO 和HCl ,23K CO 和HCl

B .2BaCl 和24H SO ,()2Ba OH 和24H SO

C .HCl 和23Na CO ,HCl 和3NaHCO

D .NaOH 和24H SO ,()2Ba OH 和3HNO

12.下列分类标准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标准:是否有电子的转移)

B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标准: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C .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标准: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数)

D .化合物分为电解质、非电解质(标准: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13.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

3222324622Fe 2S O O OH ===Y S O 2H O a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223S O -是还原剂

B .Y 的化学式为23Fe O

C .4a =

D .每有1个O 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

为4 14.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 表示)近似的用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是( )

A .A

B .B

C .C

D .D

15.2A ,2B ,2C 三种单质和它们的离子间能发生反应222A C 2C A --+=+,

222C B 2B C --+=+,若X -能与2C 发生反应222X C 2C X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氧化性:222

B

C A >>

B .还原性;X

C B --->> C .2X 能与B -发生反应

D .2X 不能与B -发生反应

16.下列各组微粒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7.如图所示为一“铁链”图案,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图案上分别写了2

H、

2

CO、2

Na O、NaCl、

3

FeCl五种物质,图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相应的分类依据代号。

(1)将分类依据代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____;

②两种物质都是钠的化合物_____;

③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______;

④两种物质都是盐____。

(2)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图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继续煮沸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

②证明有胶体生成的实验原理是_____。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a.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

b .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18.已知反应:

①3224SO H O===H SO + ②2233NO H O===2HNO NO ++ ③

2222F 2H O===4HF O ++

④222Na 2H O===2NaOH H ++↑ ⑤22Na O 2HCl===2NaCl H O ++ ⑥

2322Al O 2NaOH===2NaAlO H O ++

(1)上述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填序号,下同)。2H O 被氧化的是____,2H O 被还原的是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其中的2H O 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是_____。

(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②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3)用单线桥法表示反应③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19.有A 、B 、C 、D 、E 、F 六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所示:

①A+B→C+E ②C + NaOH→蓝色沉淀D + F

③ D→A+E ④F + Ba(NO 3)2 → 白色沉淀 + NaNO 3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①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④_________。

20.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MgCl 2固体配成溶液,在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然后向此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如图甲所示)。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MgCl 2固体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填字母)。

a. 天平

b. 烧杯

c. 漏斗

d. 玻璃棒

(2)OA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B 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AgNO 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已知实验室制备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实现,其发生的反应为

424222KMnO K MnO MnO O Δ++↑,其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还原产物是____(填化学式)

(2)查阅资料可知,铜和浓24H SO 共热,发生反应

()24422ΔCu 2H SO CuSO SO 2H O ++↑+浓,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____,其中24H SO 在反应中表现____。

(3)请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___227K Cr O +___ΔHCl ___KCl +___3CrCl +___

2Cl ↑+___2H O ,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HCl 个数为12,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

22.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溶液导电能力关系的装置如图所示。首先在水槽中加入200 mL 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将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球(与稀硫酸不反应)放入溶液中,小球悬浮在溶液中央,闭合开关K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密度相同的()2Ba OH 溶液(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两溶液的体积之和)至反应完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2)将()2Ba OH 溶液换成浓度相同(假设密度也相同)的以下三种溶液(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两溶液的体积之和):()32Ba NO 溶液、24Na SO 溶液、23Na CO 溶液。

Ba NO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①滴加()32

_____。

Na SO溶液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置____,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_____。

②滴加24

Na CO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③滴加23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而气溶胶属于胶体,A 项错误;

B .复分解反应全部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 项错误;

C .钾盐与钠盐是根据盐中的阳离子进行分类的,碳酸盐是根据盐中的阴离子进行分类的,C 项错误;

D .混合物、单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D 项正确。

答案选D 。

2.B

【解析】

【分析】

NO 、CO 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则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

()()

()()22 2NO +2CO 2CO +N 催化剂甲乙丙丁,据此解答。

【详解】 A .N 、C 化合价发生变化,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

B .通过化学方程式可判断甲、丙中相同的元素为O 元素,O 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B 项错误;

C .2N 是非金属单质,C 项正确;

D .由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可知,D 项正确。

答案选B 。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①错误;

②生石灰作干燥剂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化学变化,②正确;

③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大部分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化合成酸,

2NO 与2H O 反应生成3HNO 和NO ,不符合酸性氧化物的定义,③错误;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是酸性氧化物,④正确;

⑤鸡蛋壳膜是半透膜,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的过程为渗析,是物理变化,⑤正确;

⑥两种盐反应不一定生成两种新盐,如432422NaHSO +NaHCO =Na SO +CO +H O ,⑥错误;

综上所述,②④⑤正确,C 满足题意;

答案选C 。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 为无单质参与的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不满足题意;

B .B 为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不满足题意;

C .C 不属于四大反应类型,但Cu 元素、Fe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满足题意;

D .D 为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C 。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aOH 与BaCl 2、Na 2CO 3不反应,A 不满足题意;

B .24H SO 与NaOH 反应生成Na 2SO 4和H 2O ,H 2SO 4与BaCl 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和HCl ,H 2SO 4与Na 2CO 3反应生成Na 2SO 4和H 2O 和CO 2,B 满足题意;

C .BaCl 2与NaOH 不反应,C 不满足题意;

D .Na 2CO 3与NaOH 不反应,D 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B 。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Na 易失去电子,说明Na 的还原性强,故A 正确;

B. 还原性的强弱与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故B 错误;

C. 2Ca +中Ca 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态,化合价只能降低,所以只具有氧化性,没有还原性,故C 错误;

D. 2Fe +中Fe 元素的化合价为中间价态,化合价既能升高又能降低,所以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D 错误。

答案选A 。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3Fe OH 胶体为红褐色,3FeCl 溶液为棕黄色,外观不相同,可直接区分,A 项错误;

B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B 项正确;

C .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故用激光笔照射NaCl 溶液和()3Fe OH 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C 项正确;

D .胶体粒子和溶液中的溶质粒子都很小,用放大镜无法观察到,D 项正确。

答案选A 。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离子的个数比为321∶∶也是物质的量之比。根据溶液为电中性的特点,则

()()()()324n Na 3n Al n Cl 2n SO ++--+=+,所以()

24n SO 4-=,所以溶液中3Al +和 24SO -的离子个数比为2:41:2=;

答案选A 。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铁与铜离子置换出铜单质,即22Cu Fe===Fe Cu ++++,A 项正确;

B. Fe 与稀24H SO 反应生成4FeSO 和2H ,B 项错误;

C. ()2Ba OH 溶液与稀24H SO 反应,既有4BaSO 沉淀生成,又有难电离的2H O 生成,C 项错误;

D. 3CaCO 是难溶于水的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D 项错误。

答案选A 。

10.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题给附加条件是无色溶液,含2Cu +的溶液一般呈蓝色,A 项不符合题意;

B. K +、Na +、3HCO -、3NO -

离子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B 项符合题意;

C. 3HCO -是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故OH -和3HCO -不能大量共存,C 项不符合题意;

D. 2Mg +与OH -能发生反应生成()2Mg OH 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 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

11.D

【解析】

【分析】

A .在离子方程式中,3CaCO 不可拆成离子形式而23K CO 可拆成离子形式,二者离子方程式不相同,A 项错误;

B .2BaCl 和24H SO 反应,生成4BaSO 沉淀和HCl ,()2Ba OH 和24H SO 反应,生成4BaSO 沉淀和2H O ,二者离子方程式不相同,B 项错误;

C .23Na CO 可电离出+Na 和2-3CO ,面3NaHCO 可电离出+Na 和-

3HCO ,二者离子方程式不相同,C 项错误;

D .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均可表示为H ++OH -=H 2O ,D 正确。

答案选D 。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化学反应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A 项正确;

B. 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分类标准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B 项错误;

C. 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数,纯净物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 项正确;

D. 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化合物可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D 项正确; 故选B 。

1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平均每个S 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2.5,故2-23S O 是还原剂,A 项正确;

B .根据原子守恒推断出Y 是34Fe O ,B 项错误;

C .结合Y 是34Fe O 和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有2×3-2×2-a=-2,得a=4,C 项正确;

D .O 2中O 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故每有1个O 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4,D 项正确。

14.C

【解析】

【分析】

【详解】

向盛有一定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开始时发生反应:Ba 2++2OH

-+2H ++SO 42-=BaSO 4 ↓+2H 2O ,使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当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沉淀达到最大值,这时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最小,溶液导电能力最弱且接近于0,随后,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又逐渐增大,导电能力逐渐增强,符合题意的是C 曲线;

答案选C 。

15.C

【解析】

【分析】

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详解】

A. 根据反应222A C 2C A --+=+、222C B 2B C --+=+可知,氧化性:222B C A >>,

故A 正确;

B.根据反应222C B 2B C --+=+、222X C 2C X --+=+可知,还原性:X C B --->>,

氧化性:222B C X >>,故B 正确;

C. 由氧化性222B C X >>可知,故2X 不能与B -发生反应,故C 错误;

D. 由氧化性222B C X >>可知,故2X 不能与B -发生反应,故D 正确。

答案选C 。

1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入少量()2Ba OH 溶液,OH -先和2Mg +反应生成()2Mg OH ,2Ba +和24SO -

反应生成4BaSO ,离子方程式为()222442 Mg SO Ba 2OH BaSO Mg OH +-+-

+++↓+↓,

故A 错误;

B. 过量NaOH 溶液和2Mg +、3HCO -

都反应,生成()2Mg OH 、23Na CO 和2H O ,离子方程式为()223322 Mg 2HCO 4OH Mg OH 2CO 2H O +---++↓++,故B 正确;

C. 4NaHSO 溶液和2Ca +、3HCO -,反应生成2CO 、2H O 和4CaSO ,离子方程式为

2234224 Ca HCO SO H CO H O CaSO +--++++↑++↓,故C 错误;

D. 过量2CO 和32NH H O ?、23CO -都反应,最终反应生成4NH +和3HCO -,离子方程式为23223243

NH H O 2CO CO H O NH 3HCO -+-?++++,故D 错误。 答案选B 。

17.A C B D 3FeCl 丁达尔效应 ()3Fe OH 胶体发生聚沉产生()3Fe OH 沉淀。 ()+3+23Fe OH +3H =Fe +3H O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2H 和2CO 都不是电解质,故答案为:A ;

②2CO 和2Na O 都是氧化物,故答案为:C ;

③2Na O 和NaCl 都是钠的化合物,故答案为:B ;

④NaCl 和3FeCl 都是盐,故答案为: D ;

(2)①将饱和3FeCl 溶液加入煮沸的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可制得()3Fe OH 胶体,故答案为:FeCl 3;

②证明有胶体生成的实验原理是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③a .胶体遇可溶性电解质会发生聚沉,加入HCl 产生沉淀的原因是()3Fe OH 胶体发生聚沉产生()3Fe OH 沉淀,故答案为:()3Fe OH 胶体发生聚沉产生()3Fe OH 沉淀;

b .氢氧化铁溶解是因为氢氧化铁和HCl 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23Fe OH +3H =Fe +3H O ,故答案为:()+3+23Fe OH +3H =Fe +3H O 。

18.①⑤⑥ ③ ④ ②

222Na 2H O===2Na 2OH H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①⑤⑥中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H O 中O 元素被氧化为2O 时,2H O 作还原剂,故2H O 被氧化的是③;2H O 中H 元素被还原为2H 时,2H O 作氧化剂,2H O 被还原的是④;反应②中仅N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因此2NO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H O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 反应②中N 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用双线桥法表示为:

(3)反应③中水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氟单质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用单线桥法表示为:;

(4)反应④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故离子方程式为:

222Na 2H O===2Na 2OH H +-+++↑。

19.CuO H 2SO 4 CuSO 4 Cu(OH)2 H 2O Na 2SO 4 CuO+2H +=Cu 2++H 2O

2

244SO +Ba =BaSO -+↓

【解析】

【分析】

根据C+NaOH→蓝色沉淀D+F ,可知D 是Cu(OH)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C 中含有Cu 2+、F 中含有Na +;根据③D→A+E ,结合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 和H 2O ,所以A 、E 一个是CuO 、一个是H 2O ;根据④.F+ Ba(NO 3)2 →白色沉淀+NaNO 3,可知F 中含有钠离子,为盐,F 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则F 为Na 2SO 4;根据F 知,C 为CuSO 4;根据①A+B→C+E 可知A 、E 一个是CuO 、一个是H 2O ,C 是CuSO 4,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A 是CuO ,E 是H 2O ,则B 是H 2SO 4。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A 为CuO ,B 为H 2SO 4,C 为CuSO 4,D 是Cu(OH)2,F 为Na 2SO 4,E 为H 2O ;

(2)反应①为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O+2H +=Cu 2++H 2O ;

②反应④为硫酸钠和硝酸钡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244SO +Ba =BaSO -+

↓。

20.b d NaOH + HCl = NaCl + H 2O MgCl 2 + 2NaOH = Mg(OH)2↓+ 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Ag ++Cl -=AgCl↓

【解析】

【分析】

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首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 2O ,盐酸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NaOH+MgCl 2=2NaCl+Mg(OH)2↓,

(1)根据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选用仪器;

(2)OA 段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B 段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B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详解】

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首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 2O ,盐酸反应完毕,再发生反应2NaOH+MgCl 2=2NaCl+Mg(OH)2↓,

(1)溶解MgCl 2固体,应该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故答案为:bd ;

(2)OA 段:NaOH 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 + HCl = NaCl + H 2O ;

故答案为:NaOH + HCl = NaCl + H 2O ;

(3)AB 段:MgCl 2与NaOH 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 + 2NaOH = Mg(OH)2↓+ 2NaCl ;

故答案为:MgCl 2 + 2NaOH = Mg(OH)2↓+ 2NaCl ;

(4)根据以上分析B 点时镁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溶液只剩NaCl ,所以滴加AgNO 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 -=AgCl↓;

故答案为:有白色沉淀生成;Ag ++Cl -=AgCl↓。

【点睛】

本题书写化学或离子方程式难度不大,但是学生们仍然容易出错,就是将化学方程式错写成离子方程式,或者将离子方程式错写成化学方程式。学生们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按要求作答,可以用笔进行重点圈画,提醒自己是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21.O 24K MnO 、2MnO 1:1 氧化性、酸性 1 14 2 2 3 7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中O 元素化合价升高,则被氧化的元素是O ;Mn 元素化合价由7+分别降低为6+、4+,所以24K MnO 为氧化剂,24K MnO 、2MnO 为还原产物;

(2)反应中Cu 为还原剂,24H SO 为氧化剂,2个24H SO 中只有1个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1:1,24H SO 在反应中生成2SO ,化合价降低,同时生成4CuSO ,所以24H SO 表现氧化性和酸性;

(3)根据逆项配平法,铬元素化合价由+6降低到+3价,降低了3,氯元素由-1价升高到0价,则一个氯气化合价升高2,确定3CrCl 和2Cl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然后根据原子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为

227322 Δ K Cr O 14HCl 2KCl 2CrCl 3Cl 7H O +++↑+;

若反应中有14个HCl 参加反应,则有6个HCl 被氧化,此时失去的电子数是6,所以若发生氧化反应的HCl 个数为1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12。

22.产生白色沉淀,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逐渐减小,最后几乎为0,小球下沉

22442Ba 2OH 2H SO BaSO H =2O +-+-+++↓+ 产生白色沉淀,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减

小,但不为0,小球下沉 2424SO BaS Ba =O -++↓ 不变 不变 有气泡产生,

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减小,但不为0,小球下沉 2322=2H CO H O CO +-++↑

【解析】

【分析】

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不同物质时,若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密度减小,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会减小,小球会下沉。

【详解】

(1)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过程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2442Ba 2OH 2H SO BaSO H =2O +-+-+++↓+,由于反应产生沉淀和水,使溶液中电解质减少,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密度减小,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逐渐减小,最后几乎为0,小球下沉,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逐渐减小,最后几乎为0,小球下沉;

22442Ba 2OH 2H SO BaSO H =2O +-+-+++↓+;

(2)①滴加硝酸钡溶液时,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424SO BaS Ba =O -++↓,由于溶液的体积增大,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密度减

小,小球下沉,溶液导电能力减弱,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减小,但不为0,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减小,但不为0,小球下沉;2

424SO BaS Ba =O -++↓;

②滴加硫酸钠溶液时,稀硫酸与硫酸钠溶液不反应,溶液的离子浓度和密度均不变,则小球的位置不变,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不变,故答案为:不变;不变;

③滴加碳酸钠溶液时,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2322=2H CO H O CO +-++↑,由于溶液体积增大,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的密

度减小,小球下沉,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减小,但不为0,故答案为:有气泡产生,电流表

指针偏转角度减小,但不为0,小球下沉;2322=2H CO H O CO +-++↑。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AB ∥CD ∥EF ,AF ∥CG ,则图中与∠A (不包括∠A )相等的角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2.如图,要得到AB ∥CD ,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不可以... 是( ) A .∠1=∠3 B .∠B +∠BCD =180° C .∠2=∠4 D .∠D +∠BAD =180° 3.如图,ABC 的角平分线CD 、BE 相交于F ,90A ∠=?,//EG BC ,且CG EG ⊥于G ,下列结论:①2CEG DCB ∠=∠;②CA 平分BCG ∠;③ADC GCD ∠=∠;④1 2 DFB CGE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4.已知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5.已知:点A ,B ,C 在同一条直线上,点M 、N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如果AB =10cm ,AC =8cm ,那么线段MN 的长度为( ) A .6cm B .9cm C .3cm 或6cm D .1cm 或9cm 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同角的余角相等 C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7.如图,直线1 2l l ,130∠=?,则23∠+∠=( ) A .150° B .180° C .210° D .240°

8.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a ∥b 的是( ) A .∠1=∠3 B .∠2=∠3 C .∠4=∠5 D .∠2+∠4=180° 9.如图,直线a 和直线b 被直线c 所载,且a//b ,∠2=110°,则∠3=70°,下面推理过程错 误的是( ) A .因为a//b ,所以∠2=∠6=110°,又∠3+∠6=180°(邻补角定义) 所以∠3=180?-∠6=180?-110?=70? B . //,13,12180a b ?∴∠=∠∠+∠= 1180218011070????∴∠=-∠=-= 所以370?∠= C .因为a//b 所以25∠=∠又∠3+∠5=180°(邻补角定义), 3180518011070????∴∠=-∠=-= D .//,42110a b ?∴∠=∠=,43180?∠+∠=,∴∠3=180°?∠4=180°?110°=70° 所以 3180418011070????∠=-∠=-= 10.如图,直线12l l //,被直线3l 、4l 所截,并且34l l ⊥,144∠=,则2∠等于( ) A .56° B .36° C .44° D .46° 11.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个 ①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 ②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平行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A .0 B .1 C .2 D .3

人教版B数学选修2-1: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 =(2x ,1,3),b =(1,-2y ,9),如果a 与b 为共线向量,则( ) A .x =1,y =1 B .x =12,y =-1 2 C .x =16,y =-32 D .x =-16,y =3 2 答案:C 2.向量a ,b 与任何向量都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 A .a 与b 共线 B .a 与b 同向 C .a 与b 反向 D .a 与b 共面 解析:选A.∵a ,b 不能与任何向量构成空间基底,故a 与b 一定共线. 3.已知向量a =(0,2,1),b =(-1,1,-2),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0° B .45° C .90° D .180° 解析:选C.已知a =(0,2,1),b =(-1,1,-2), 则cos 〈a ,b 〉=0,从而得出a 与b 的夹角为90°. 4.已知A (1,2,1),B (-1,3,4),C (1,1,1),AP →=2PB →,则|PC → |为( ) A.773 B. 5 C.779 D.779 解析:选A.设P (x ,y ,z ),由AP →=2PB → 得: (x -1,y -2,z -1)=2(-1-x ,3-y ,4-z ), ∴x =-13,y =83,z =3,即P ????-13,83,3,∴PC →=????43,-53 ,-2 , ∴|PC → |=773 .故选A. 5. 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中,M 、N 分别是对边OA 、BC 的中点,点G 在MN 上, 且MG =2GN ,设OA →=a ,OB →=b ,OC →=c ,现用基底{a ,b ,c }表示向量OG →,OG → =x a +y b +z c ,则x ,y ,z 的值分别为( ) A .x =13,y =13,z =1 3B .x =13,y =13,z =1 6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观察下列各等式:22-4+66-4=2,55-4+33-4=2,77-4+11-4=2,10 10-4+-2-2-4=2, 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 ) A.n n -4+8-n (8-n )-4=2 B.n +1(n +1)-4+(n +1)+5(n +1)-4=2 C.n n -4+n +4(n +4)-4=2 D.n +1(n +1)-4+n +5(n +5)-4=2 考点 题点 答案 A 解析 观察分子中2+6=5+3=7+1=10+(-2)=8,显然A 成立. 2.不等式a >b 与1a >1 b 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 A .a >b >0 B .a >0>b C.1b <1 a <0 D.1a >1b >0 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答案 B 解析 ????? a > b ,1a >1b ???? a > b ,a -b ab <0 ???? a > b , ab <0 ?a >0>b . 3.数列{a n }中的前四项分别为2,27,213,2 19,则a n 与a n +1之间的关系为( ) A .a n +1=a n +6 B.1a n +1=1a n +3

C .a n +1=3a n 1+3a n D .a n +1=1 a n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列中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观察数列{a n }的各项可知,数列??????1a n 是首项为1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1a n +1=1 a n + 3. 4.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n <0,公差d >0,则有a 4·a 6>a 3·a 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n >0,q >1,则下列有关b 4,b 5,b 7,b 8的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 A .b 4+b 8>b 5+b 7 B .b 5+b 7>b 4+b 8 C .b 4+b 7>b 5+b 8 D .b 4+b 5>b 7+b 8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类比 答案 A 5.设a ,b ,c 都是非零实数,则关于a ,bc ,ac ,-b 四个数有以下说法: ①四个数可能都是正数; ②四个数可能都是负数; ③四个数中既有正数又有负数.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可用反证法推出①②不正确,因此③正确. 6.若P =a +2+a +5,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A .P >Q B .P =Q C .P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含模块综合测试题,共4套) 第五章曲线运动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8为单项选择题,9~12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关于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不变的运动 C.圆周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 A 解析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恒定,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正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落地时速度一定有水平分量,不可能竖直向下,D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B错误;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始终指向圆心,也就是方向时刻变化,所以不是匀变速运动,C错误. 【考点】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理解 【题点】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性质 2.如图1所示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她正沿圆弧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她() 图1 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答案 D 解析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合力时刻指向圆心,其方向变化,所以是变加速运动,D正确. 【考点】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 【题点】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理解

3.各种大型的货运站中少不了旋臂式起重机,如图2所示,该起重机的旋臂保持不动,可沿旋臂“行走”的天车有两个功能,一是吊着货物沿竖直方向运动,二是吊着货物沿旋臂水平方向运动.现天车吊着货物正在沿水平方向向右匀速行驶,同时又使货物沿竖直方向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此时,我们站在地面上观察到货物运动的轨迹可能是下图中的() 图2 答案 D 解析由于货物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匀减速运动,故货物所受的合外力竖直向下,由曲线运动的特点(所受的合外力要指向轨迹凹侧)可知,对应的运动轨迹可能为D. 【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题点】速度的合成和分解 4.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3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 A.物体做速度逐渐增大的曲线运动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 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 m/s 答案 C 解析由题图知,x方向的初速度沿x轴正方向,y方向的初速度沿y轴负方向,则合运动的初速度方向不在y轴方向上;x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y轴方向的分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y轴方向,所以合运动的加速度沿y轴方向,与合初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物体做曲线运动.根据速度的合成可知,物体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A错误.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y方向的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根据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v0=v x02+v y02=302+402m/s =50 m/s,故C正确,D错误.

高中地理 第五章 环境管理章末综合检测 湘教版选修6

第五章环境管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我国基本国策的是( ) ①环境保护②男女平等③以人为本④计划生育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解析:选D。环境保护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我国对企业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定,属于环境保护的( ) A.战略方针B.基本国策 C.基本政策D.环境规划 解析:选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三项基本政策。 下面是某市对生活垃圾处理的两条规定,思考并完成3~4题。 第五条本市对生活废弃物的治理,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逐步实行分类收集,推行生活废弃物的综合处置,促进生活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 第六条市容环境管理委员会同市规划、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 3.第五条规定的贯彻执行,符合环境管理中哪一管理的直接要求( ) A.资源环境B.区域环境 C.专业环境D.城市环境 4.“编制本市生活废弃物治理规划”符合环境管理中哪些管理的要求( ) ①资源环境②区域环境③专业环境④城市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第3题,第五条规定可以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使自然资源得到循环利用。第4题,该规定既确定了区域——本市(区域环境),又有具体的行为——生活废弃物的治理(专业环境)。 答案:3.A 4.C

5.关于环境管理进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是由一个个的国家或地区所造成的,没有必要进行国际合作 B.环境问题不存在普遍性和共同性,无需加强国际合作 C.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在保护环境中要实行国际合作 D.国际合作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承担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解析:选C。有些环境问题在性质上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有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26度空调节能行动”是一个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该活动自2004年发起,旨在呼吁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响应,并陆续在当地开展节能倡导行动。据此回答6~8题。 6.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①②④ 7.“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推行清洁生产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8.我国的民间环保组织在下列哪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①青少年普及教育②提供法律援助 ③表彰优秀人物④相关法律的制定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第6题,空调所需能源为电能,而部分电能是由燃烧化石燃料转化而成的,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可有效地节约电能,从而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并减少酸雨的危害,同时也能有效地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第7题,倡导“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

北师大数学选修新素养应用案巩固提升: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三)[学生用书P123(单独成册)]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f (x )=1 3 ,则f ′(x )等于( ) A .-33 B .0 C . 3 3 D .3 解析:选B .因为f (x )= 13,所以f ′(x )=(1 3 )′=0. 2.已知某质点的运动规律为s =t 2+3(s 的单位:m ,t 的单位:s),则该质点在t =3 s 到t =(3+Δt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6+Δt )m/s B .??? ?6+Δt +9 Δt m/s C .(3+Δt )m/s D .??? ?9 Δt +Δt m/s 解析:选A .平均速度为 Δs Δt =(3+Δt )2+3-(32+3)Δt =(6+Δt )m/s . 3.设f (x )为可导函数,且满足lim x →0 f (1)-f (1-x ) 2x =-1,则过曲线y =f (x )上点(1, f (1))处的切线斜率为( ) A .2 B .-1 C .1 D .-2 解析:选D .k =f ′(1)=lim x →0 f (1-x )-f (1) -x =2lim x →0 f (1)-f (1-x ) 2x =-2. 4.已知函数f (x )在x =1处的导数为3,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f (x )=(x -1)3+3(x -1) B .f (x )=2(x -1) C .f (x )=2(x -1)2 D .f (x )=x -1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2019·山西大学附中月考)下列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路程位移B.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 C.平均速率加速度D.速度变化率速率 答案 B 2.(2019·九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平常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A.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 B.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 C.太阳相对月球的运动 D.地球相对月球的运动 答案 B 3.(2019·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万众瞩目的空军“歼-20”战机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航展,“歼-20”战机飞行表演历时约为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刻 C.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D.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势调整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答案 C 4.(2019·黄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1所示,手机导航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 km,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最短”则有17.4 km,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 km,需用时29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

A .走常规路线的19.8 km 指的是位移 B .走“距离最短”说明路程最小 C .选择走“距离最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 D .走“高速优先”,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 B 5.(2019·淇滨高中月考)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速率和加速度均为矢量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 .速率等于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D .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答案 D 6.(2019·永安一中月考)下列几种运动中,实际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 B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 答案 D 7.A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 ) 图2 A .A 、 B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0~6 s 内A 物体比B 物体运动得快 C .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所以运动方向相同,A 错误;0~4 s ,B 的速度大,B 运动得快,4~6 s ,A 的速度大,A 运动得快,B 错误;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5 m/s ,所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 正确;从图象上可以看出,B 的斜率比A 的斜率大,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D 错误. 8.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2,后1 3 t 时间内平均速度

高一物理必修二机械能守恒定律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机械能守恒时,一定只受重力和弹力的作用。 B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机械能一定守恒。 C 、在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若物体除受重力外,还受到其他力作用时, 物体的机械能也可能守恒。 D 、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增大,必定有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对物体做功。 2、从地面竖直上抛两个质量不同而动能相同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当上升到同一高度时,它们( ) A.所具有的重力势能相等 B.所具有的动能相等 C.所具有的机械能相等 D.所具有的机械能不等 3、一个原长为L 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着。今将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弹簧的下端,用手托住物体将它缓慢放下,并使物体最终静止在平衡位置。在此过程中,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而弹性势能增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B 、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C 、减少的重力势能小于增加的弹性势能 D 、系统的机械能增加 4、如图所示,桌面高度为h ,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处的重力势能为零,小球落到地面前的瞬间的机械能应为( ) A 、mgh B 、mgH C 、mg (H +h ) D 、mg (H -h ) 5、某人用手将1kg 物体由静止向上提起1m, 这时物体的速度为2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对物体做功12J B.合外力做功2J C.合外力做功12J 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6、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 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并留在其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木块获得的动能相等 B.阻力对子弹做的功与子弹动能的减少相等 C.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相等 D.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 二、填空题(每题8分,共24分) 7、从离地面H 高处落下一只小球,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空气阻力是它重力的k 倍, 而小球与地面相碰后,能以相同大小的速率反弹,则小球从释放开始,直至停止弹跳为止,所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小车,小车跟绳一端相连,绳子另一端通过滑轮吊一个质量为m 的砖码,则当砝码着地的瞬间(小车未离开桌子)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在这过程中,绳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__。 9、物体以100 k E J 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该物体经过斜面上某一点时,动能减少了80J ,机械能减少了32J ,则物体滑到斜面顶端时的机械能为_______。(取斜面底端为零势面)

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脉西部断块带。下图是高黎贡山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导致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B.坡度 C.海拔D.坡向 2.图中褐红壤地带分布的自然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D.温带针阔混交林 3.高黎贡山西坡的黄壤分布区( ) A.降水量最大B.土壤肥力最高 C.光照条件最好D.应防止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高黎贡山位于横断山区,呈南北走向,阻挡了西南季风的东进,使东西两坡水热条件明显不同,因此导致高黎贡山两坡的植被出现差异。根据“气候—植被—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判断气候、植被的差异导致土壤出现差异,所以高黎贡山两坡黄棕壤、黄壤分布下限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坡向;从图中可知,高黎贡山东西坡的纬度、海拔和坡度都相差不大。第2题,图中5为褐红壤,其主要分布在龙川江河谷、高黎贡山东坡等地区,这些地区受干热风影响,气温较高,降水较少,适合耐旱的短刺灌丛或草本植物生长。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可以判断,黄壤分布区水分条件较好,但在高黎贡山西坡黄壤分布的海拔低,气流仍会继续沿山体上升形成降水;黄壤肥力不是最高;黄壤分布区降水相对较多,光照条件不会是最好;黄壤所在地坡度大,降水较多,而且海拔较低,植被易遭人类破坏,因此应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1.D 2.C 3.D (2019·韶关模拟)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

【新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

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为了了解所加工的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 A.总体 B.个体 C.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 答案 C 解析总体是这批零件的长度,个体是这批零件中每个零件的长度,抽取的200个零件的长度是样本,样本容量是200. 2.①一次数学考试中,某班有10人的成绩在100分以上,32人的成绩在90~100分,12人的成绩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②运动会的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针对这两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A.分层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答案 A 解析①中,考试成绩在不同分数段之间的同学有明显的差异,用分层随机抽样比较恰当;②中,总体包含的个体较少,用简单随机抽样

比较恰当. 3.观察新生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的频率为() A.0.001 B.0.1 C.0.2 D.0.3 答案 D 解析由直方图的意义可知,在区间[2 700,3 000)内取值的频率为(3 000-2 700)×0.001=0.3. 4.某校高二年级有50人参加2019“希望杯”数学竞赛,他们竞赛的成绩制成了如下的频率分布表,根据该表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为() 分组[60,70)[70,80)[80,90)[90,100] 频率0.20.40.30.1 A.70 B.73 C.78 D.81.5 答案 C 解析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x=65×0.2+75×0.4+85×0.3+95×0.1=78,故选C. 5.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一衰分问题:今有北乡八千一百人,西乡七千四百八十八人,南乡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人,则北乡遣() A.104人 B.108人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章末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章末综合测评(一) (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摩擦力做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一定做负功 B.静摩擦力起着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的作用,一定不做功 C.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一定都做负功 D.滑动摩擦力可以对物体做正功 【解析】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而且摩擦力对物体既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综上所述,只有D正确.【答案】 D 2.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用力F=300 N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40 m,人对足球做功1 200 J B.人用力推物体,但物体未被推动,人对物体做功为零 C.物体竖直上升时,重力不做功 D.只有恒力才能做功,变力不能做功 【解析】球在空中飞行40 m不是人踢足球的力的位移,A错;物体没有被推动,位移为零,人对物体做功为零,B对;物体竖直上升时,重力做负功,C错;任何力都有可能做功,D错. 【答案】 B 3.有关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的功率越大,做的功就越多B.功率不同的机械,做的功可能相等C.机械做功的时间越少,功率就越大D.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 【解析】由P=W t可得W=Pt,做功的多少由功率和做功的时间两个量决 定,功率大的机械做的功不一定多,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只有做功时间没有对应时间内的功,无法比较功率,选项C错误;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选项D错误. 【答案】 B 4.一辆汽车以功率P1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若驾驶员突然减小油门,使汽车的功率减小为P2并继续行驶.若整个过程中阻力恒定不变,此后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减小 C.突然减小,再增大,后保持不变 D.突然增大,再减小,后保持不变 【解析】由P1=F v知,当汽车以功率P1匀速行驶时,F=f,加速度a=0.若突然减小油门,汽车的功率由P1减小到P2,则F突然减小.整个过程中阻力f恒定不变,即F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气体》章末综合检测

第三章磁场章末检测(A)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一个质子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则( ) A、可能存在电场与磁场,它们的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同 B、此空间可能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平行 C、此空间可能只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垂直 D、此空间可能有正交的电场与磁场,它们的方向均与质子速度的方向垂直 2、两个绝缘导体环AA′、BB′大小相同,环面垂直,环中通有相同大小的恒定电流,如图1所示,则圆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AA′面水平,BB′面垂直纸面) A、指向左上方 B、指向右下方 C、竖直向上 D、水平向右 3、关于磁感应强度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 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该点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一致 C、在磁场中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值大小为零 D、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B值越大 4、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不考虑其她场力(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1 图2 图3 图4 5、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6、如图3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进入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后,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使匀强磁场发生变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就是( ) A、磁场B减小,油滴动能增加 B、磁场B增大,油滴机械能不变 C、使磁场方向反向,油滴动能减小 D、使磁场方向反向后再减小,油滴重力势能减小 7、如图4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不计空气阻力)、现给圆环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就是下图中的( ) 8、如图5所示,空间的某一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进入这个区域沿直线运动,从C点离开区域;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电场则粒子从B点离开场区;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磁场,则粒子从D点离开场区;设粒子在上述3种情况下,从A到B点,从A到C点与A到D点所用的时间分别就是t1、t2与t3,比较t1、t2与t3的大小,则有(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

章末检测试卷(四)

章末检测试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就是功,功就是能 B.做功越多,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C.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 D.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做功来量度 答案 D 解析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错;做功的多少只是说明了能量转化的多少,而不能说明能量的多少,故B错;外力做功与否不能说明物体能量的有无,故C错;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故D对.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恰能沿斜坡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 A.汽车的机械能守恒 B.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D.机械能和内能之间没有转化 答案 C 解析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匀速下滑,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摩擦阻力做功,汽车摩擦生热,温度升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但总能量守恒.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3.如图1所示,小球m分别从A点和B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则经过最低点C时,小球的速率之比v1∶v2为(空气阻力不计)() 图1 A.1∶ 2 B.2∶1 C.2∶1 D.1∶2 答案 B 4.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零势能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答案 D 5.如图2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 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则( ) 图2 A .v 1=v 2,t 1>t 2 B .v 1t 2 C .v 1=v 2,t 1t 2,故选项A 正确. 6.如图3所示,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1,在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N 1-N 2的值为( ) 图3 A .3mg B .4mg C .5mg D .6mg 答案 D 解析 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v 1,在最高点速度为v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最低点有N 1-mg =m v 12R ,在最高点有N 2+mg =m v 22 R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 ·2R +12m v 22=1 2 m v 12,联立以上三式可以得到:N 1-N 2=6mg ,故选项D 正确. 7.质量为4 kg 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 m 后速度达到1 m /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物体传递的功为12 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12 J C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10 J D .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 时段1960~ 1969年 1970~ 1979年 1980~ 1988年 1989~ 1998年 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 元) 504 969 1538 4793 保险理赔(亿美 元) 67 113 310 1 069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②人类不合理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 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降低旱涝灾情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农业灾情及相关措施。第(1)、(2)题,可以从图A直接看出。由于抗洪工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洪水灾害的影响减弱。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而成灾面积波动上升,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长时间段看,我国灾害发生频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农业灾害的灾情。第(4)题,我国人口众多,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是不行的,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宜在中上游地区。 答案:(1)旱灾霜冻灾 (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以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3)不断扩大在曲折中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害的灾情 (4)BD 3.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比较甲、乙、丙三地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差异,并说明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率的主要因素。 (2)简述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 解析:由图示等值线可以判断出,甲地损失率最小,乙地损失率最大,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从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乙地损失率最大,甲地损失率最小。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2)做好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章末检测试卷(第十二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十二章)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多选)关于机械波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相隔一个周期的两个时刻,简谐波的图象相同 B.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传播的方向 C.任一振动质点每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 D.简谐波沿长绳传播,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振动位移的大小相等 答案AD 解析对于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而纵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质点的振动状态经过一个周期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而不是质点本身沿波的传播方向移动一个波长.绳上相距半个波长的两质点位移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在水波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一窄缝,已知窄缝的宽度为0.5 cm,所用水波的波长为5 cm,则下图所示的衍射图样中正确的是() 答案C 解析窄缝宽度0.5 cm明显小于水波波长5 cm,符合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且水波是以水中“某点”为中心的弧线,故只有选项C正确. 3.(多选)如图1所示,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 cm,波速为2 m/s,波长0.4 m,E点是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A、C两点是振动减弱点 B.E点是振动加强点 C.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4 cm D.t=0.05 s时,E点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为2 cm 答案AB 解析题图中B、D均为振动加强点,E位于B、D的连线上,故也是振动加强点,而A、C 两点为波峰与波谷相遇,故是振动减弱点,A、B项正确.题图中所示时刻,B点偏离平衡位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曲线运动》章末测试卷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284294344.html,] 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 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来源:学+科+网] 2.一条小船的静水速度为6 m/s,要渡过宽度为60 m,水流速度为10 m/s的河流,现假设水面各点水的流速是相同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6 s B.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10 s C.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为60 m D.小船渡河的最短路程为100 m 3.火车在转弯时,受向心力的作用,对其所受向心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火车本身作用而产生了向心力 B.主要是由于内、外轨的高度差的作用,车身略有倾斜,车身所受重力的分力产生了向心力 C.火车在转弯时的速率小于规定速率时,内轨将给火车侧压力,侧压力就是向心力D.火车在转弯时的速率大于规定速率时,外轨将给火车侧压力,侧压力作为火车转弯时向心力的一部分 4.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由于球对杆有作用力,使杆发生了微小形变,关于杆的形变量与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形变量越大,速度一定越大B.形变量越大,速度一定越小 C.形变量为零,速度一定不为零D.速度为零,可能无形变 5.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力F1撤去, 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将一定沿与F1相反的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物体将一定沿与F1相反的方向做有一定初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可能将沿与F1相反的方向做匀加速曲线运动 D.物体可能将沿与F1相反的方向做变加速曲线运动 6.一圆盘可绕通过圆盘的中心O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置一小木块A,它随圆盘一起做减速圆周运动,如图2所示,则关于木块A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 B.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反 C.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不指向圆心 D.木块A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木块运动方向相同 7.“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上的六分之一,若分别在地球和月球表面,以相同初速度、离地面相同高度,平抛相同质量的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时间t月>t地B.水平射程x月>x地 C.落地瞬间的速度v月>v地D.落地速度与水平面的夹角θ月>θ地 8.如图所示,有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现给小球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在过最高点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v的极小值为g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