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怎样求角的度数和线段的长度

怎样求角的度数和线段的长度

怎样求角的度数和线段的长度
怎样求角的度数和线段的长度

怎样求角的度数和线段的长度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等于与它不相临的两个内角之和,角平分线性质求进行转换求角的度数。

1、如图,在△ABC中,∠C=90°,∠CAB、∠CBA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D,BD的延长线交AC于点E,求∠ADE的度数。

2、如图,在等边△ABC的边AC、BC上各取一点P、Q,使AP=CQ,AQ、BP相交于点O,求∠BOQ的度数。

3、等边三角形内有一点P,BP交AC于D,CP交AB于E,且四边形ADPE与△BPC的面积相等,求∠BPE的度数。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BC=2AB,∠FBC=70°,E为AD中点,CE交BA的延长线于F,求∠EBC的度数。

5、如图,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AE⊥BD,E是垂足,且

∠BAE=3∠DAE,求∠CAE的度数。

6、如图,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为一边作菱形AEFC,求∠FAB的度数。

7、如图,在菱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一点,∠B=∠EAF=60°,∠BAE= 18°,求∠CEF的度数

8、如图,矩形ABCD中,BE平分∠ABC交AD于E,若∠EBO=15°,求∠AOE的度数。

利用三角形全等将未知角转化为已知角

9、如图,D为等边△ABC内一点,且AD=BD,BP=AB,∠DBP=∠DBC,求∠BPD的度数。

10、在Rt△ABC中,∠ACB=90°,∠A<∠B,CM是斜边AB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是多少度?

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CE=MN,若∠MCE=35°,求∠ANM的度数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某一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则该直角边所对角是30°

12、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DBEF 是菱形,且CF ∥BD ,求∠EBC 的度数

13.如图,AB 是⊙O 的直径,以B 为圆心,BO 为半径画弧交⊙O 于C 、D 两点,求∠BCD 的度数。

在圆中,要求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一般是求出它们所对的弧的度数,对于顶点在圆内(非圆心)或圆外的角,可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把它变成两个圆周角的和(或差)。

21、如图∠ACD=15°,且︵AB =︵BC =︵CD ,则∠BEC 的度数为( )

(A )30° (B )35° (C )40° (D )45°

1、利用一些特殊角求值,如30°、45°、60°角

2、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

3、利用相似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度

4、利用面积相等法求线段的长度

5、利用三角函数求线段的长度

6、在直角坐标系中用公式AB=221221)()(y y x x -+-,求线段的长度。

利用一些特殊角求值,如30°、45°、60°角

如图在△ABC 中,∠C=90°,∠B=15°,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交AB 于E ,DB=10,则AC 的长为多少?

E

如图,在△ABC中,∠C=90°,AC=BC,AD平分∠CAB交BC于D,DE⊥AB于E,若△BDE的周长是4cm,则AB的长为多少?

在△ABC中,∠B=22.5°,∠C=60°,AD⊥BC于点D,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

交AB于点E,若BF=62,求DC的长。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60°,∠B=∠D=90°,BC=11,CD=2,求对角线AC 的长。

利用面积相等法求线段的长度

折叠矩形纸片ABCD,先折出对角线BD,再折叠使AD边与BD重合,得到折痕DG,若AB=8,BC=6,求AG的长。

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

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B=90°,AB=9cm,BC=8cm,CD=7cm,M为AD 中点,MN垂直AD交BC于N,求BN的长度。

如图,将矩形ABCD折叠,使A、C两顶点重合,若AD=9,AB=12,求折痕EF的长。

如图,梯形ABCD对角线AC⊥BD,AC=8cm,BD=6cm,AD=3cm,求BC的长

利用相似三角形求线段的长度

如图,在△ABC中,已知AD⊥BC,CP⊥AB,∠B=60°,AC=10,求DP的长。

如图,DF为Rt△ABC斜边AB的中垂线,交BC及AC延长线于点E、F,已知CD=6,DE=4,求DF的长。

如图,ABCD为正方形,A、E、F、G在同一直线上,并且AE=5cm,EF=3cm,求FG的长。

14. 如图,在RtΔABC中,AF是斜边上的高线,且BD=DC=FC=1,则AC的长为

(A)32(B)3(C)2(D)33

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AD是BC边上的高,已知BD=8,CD=3,AD=6,求直径AM的长。

17.如图,已知AD=30,点B,C是AD上的三等分点,分别以AB,BC,CD为直径作圆,圆心分别为E,F,G,AP切⊙G于点P交⊙F于M,N,则弦MN的长是_________

20. 如图,在半径为9,圆心角为90°的扇形OAB 的

AB 上有一动点P ,PH ⊥OA ,垂足为H ,设G 为△OPH 的重心(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当△PHG 为等腰三角形时,PH 的长为 。

21、如图,△ABC 中,∠C=90°,∠A=45°,∠EBC=∠DEC=30°,若AE=6cm ,求DC 的长。

25、如图,在△ABC 中,∠C=90°,sinB=7

5,F 是AB 上一点,过点F 作 DF ⊥AB 于F ,交BC 城E ,交AC 延长线于D ,连CF ,若S △BEF =4S △CDE ,

CE=5, (1)求AC 的长 (2)求S △CEF

B

A

D A

B

D E F C

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及例题教学文案

?如何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一、知识预备(1)普通钟表相当于圆,其时针或分针走一圈均相当于走过360°角; (2)钟表上的每一个大格对应的角度是:?=?3012360; (3)时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5.06012360; (4)分针每走过1分钟对应的角度应为:?=?660360。 二、计算举例 例1. 如图1所示,当时间为7:55时,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不考虑大于180°的角)。 解析:依据常识,我们应该以时针、分针均在12点时为起始点进行 计算。由于分针在时针前面,我们可以先算出分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 时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分针走过的角度为:55×6°=330° 时针走过的角度为:?=??+??5.2375.055307 则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5.925.237330 例2. 如图2所示,当时间为7:15时,计算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不考虑大于180°的角)。 解析:此题中分针在时针的后面,与上题有所不同,我们应该先算出 时针走过的角度,再去减去分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 度数。时针走过的角度为:?=??+??5.2175.015307 分针走过的角度为:?=??90615 则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5.127905.217 三、总结规律 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总结出规律如下:当分针在时针前面,可以先算出分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时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当分针在时针后面,可以先算出时针走过的角度,再减去分针走过的角度,即可求出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

用字母和公式表示: 当时间为m 点n 分时,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 (1)分针在时针前面: )5.0n 30m (6n ??+??-?? (2)分针在时针后面:??-??+??6n )5.0n 30m ( 依据此公式可以求出任意时刻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计算起来非常便捷。如果题目中涉及到秒,我们可以先把秒换算为分,再套用上述规律和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综合以上可得:当时间为m 点n 分时,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30m -5.5n | 当|30m -5.5n |结果大于180°时,时针与分针夹角的度数为360-|30m -5.5n |。 例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 (1)求线段MN 的长; 满足AB CB acm +=,其它条件(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 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CB b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 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例2.如图,一副三角板的两个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⑴比较EOM ∠与FON ∠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⑵EON ∠与MOF ∠的和为多少度?为什么? 例3.如图,∠AOB 是平角,OD 、OC 、OE 是三条射线,OD 是∠AOC 的平分线, 请你补充一个条件,使∠DOE=90°,并说明你的理由。 例4.如图,∠AOB 为直角,∠AOC 为锐角,且OM 平分∠BOC , ON 平分∠AOC ,求∠MON 的度数. E O F N M O D C A E B

线段和角习题专项练习

、线段和角专项训练 练习一 1、已知线段AB=5cm,C为线段AB上一点,且BC=3cm,则线段AC=cm。 2、已知线段AB=5cm,C为直线AB上一点,且BC=3cm,则线段AC=cm。 3、已知∠AOB=50°,OC为∠AOB内一射线,且∠BOC=30°,则∠AOC =°。 4、已知∠AOB=50°,∠BOC=30°,则∠AOC=°。 例1 如图,已知线段AB=10cm,C为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1)若BC=4cm,求MN的长, (2)若BC=6cm,求MN的长, (3)若BC=8cm,求MN的长, (4)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你能求MN的长吗?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例2 如图,已知∠AOB=90°,OM,ON分别平分∠AOC和∠BOC, (1)若∠AOC=30°,求∠MON的度数, (2)若∠BOC=50°,求∠MON的度数, (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 例3 如图,已知线段AB=10cm,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M、N分别为AC、BC的中点, (1)若BC=4cm,求MN的长, (2)若BC=6cm,求MN的长, (3)若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任一点,你能求MN的长吗?若能,请求出MN的长,并说明理由。 例4 如图,已知∠AOB=90°,OM,ON分别平分∠AOC和∠BOC, (1)若∠AOC=40°,求∠MON的度数, (2)若∠AOC=α,求∠MON的度数, (3)若∠BOC=β,求∠MON的度数, (4)由(1)(2)(3)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例5已知∠AOB=α,过O任作一射线OC,OM平分∠AOC,ON平分∠BOC, (1)如图,当OC在∠AOB内部时,试探寻∠MON与α的关系; (2)当OC在∠AOB外部时,其它条件不变,上述关系是否成立?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七年级线段运算专题复习资料汇总

2013-201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 1.(10分)如图,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D为线段BC上一点,CD=2BD,E为线段AC上一点,CE=2AE (1)若AB=18,BC=21,求DE的长; (2)若AB=a,求DE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3)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线段AD长度的7倍,则的值为. 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1)利用CD=2BD,CE=2AE,得出AE=AC=(AB+BC),进一步利用BE=AB﹣AE,DE=BE+BD得出结论即可; (2)利用(1)的计算过程即可推出; (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 解答:解:(1)∵CD=2BD,BC=21, ∴BD=BC=7, ∵CE=2AE,AB=18, ∴AE=AC=(AB+BC)=×(18+21)=13, ∴BE=AB﹣AE=18﹣13, ∴DE=BE+BD=5+7=12; (2)∵CD=2BD, ∴BD=BC, ∵CE=2AE,AB=a, ∴AE=AC, ∴BE=AB﹣AE=AB﹣AC, ∴DE=BE+BD=AB﹣AC+BC=AB﹣(AC﹣BC)=AB﹣AB=AB, ∵AB=a, ∴DE=a; (3)设CD=2BD=2x,CE=2AE=2y, 则BD=x,AE=y, 所有线段和AE+AB+AD+AC+EB+ED+EC+BD+BC+DC=4y+3(2y﹣3x)+2x+2x+3(2y ﹣3x)+2x+2x+2x+2x+2x=7(y+2y﹣3x+x),

y=2x, 则AD=y+2y﹣3x+x=3y﹣2x=4x,AC=3y=6x,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点间距离的理解和掌握,此题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但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2.(10分)如果两个角的差的绝对值等于90°,就称这两个角互为垂角,例如:∠1=120°,∠2=30°,|∠1﹣∠2|=90°,则∠1和∠2互为垂角(本题中所有角都是指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 (1)如图1,O为直线AB上一点,OC⊥AB于点O,OE⊥OD于点O,直接指出图中所有互为垂角的角; (2)如果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求这个角的度数; (3)如图2,O为直线AB上一点,∠AOC=75°,将整个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n(0<n <90°),直线AB旋转到A′B′,OC旋转到OC′,作射线OP,使∠BOP=∠BOB′,求:当n 为何值时,∠POA′与∠AOC′互为垂角. 考点: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 专题:新定义. 分析:(1)根据互为垂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2)利用题中的“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 (3)分0<n<75,75<n<90两种情况讨论可得n的值. 解答:解:(1)互为垂角的角有4对:∠EOB与∠DOB,∠EOB与∠EOC,∠AOD与∠COD,∠AOD与∠AOE; (2)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度,则 ①当0<x<90时,它的垂角是90+x度,依题意有 90+x=(180﹣x), 解得x=18; ②当90<x<180时,它的垂角是x﹣90度,依题意有 x﹣90=(180﹣x), 解得x=126;

角的计算专项练习题

乘岗马中心学校2019年秋学期角的计算专项练习题 (整理人:金大雷审题人:七年级数学组) 类型1 直接计算. 1.如图,已知∠AOC=∠BOD=75°,∠BOC=30°,求∠AOD的度数. 2.如图,点A,O,E在同一直线上,∠AOB=40°,∠EOD=28°46′,OD平分∠COE,求 ∠COB的度数. 3.已知∠AOB=40°,OD是∠BOC的平分线. (1)如图1,当∠AOB与∠BOC互补时,求 ∠COD的度数; (2)如图2,当∠AOB与∠BOC互余时,求∠COD的度数. 类型2 方程思想 4.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2 3 还少40°,求这个角的度数. 5.如图,已知∠AOE是平角,∠DOE=20°,OB平分∠AOC,且∠COD∶∠BOC= 2∶3,求∠BOC的度数. 6.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 (1)若∠BOD=68°,∠DOF=90°,求∠EOF的度数. (2)若OF平分∠COE,∠BOF=30°,求∠BOD的度数. 类型3 分类思想 7.下面是小明做的一道题目以及他的解题过程: 题目:在同一平面上,若∠BOA=75°,∠BOC=22°,求∠AOC的度数, 解:根据题意可画图,所以∠AOC=∠BOA-∠BO C=75°-22°=53°. 如果你是老师,能判小明满分吗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将错误指出来,并给出你认为正确 的解法.

8.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 (1)当∠AOB=60°时,求∠AOC的度数; (2)在(1)的条件下,∠EOC=90°,请在图中补全图形,并求∠AOE的度数; (3)当∠AOB=α时,∠EOC=90°,直接写出∠AOE的度数.(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类型4 角度的旋转 9.已知,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D是直角,OE平分∠BOC. (1)如图1. ①若∠AOC=60°,求∠DOE的度数; ②若∠AOC=α,直接写出∠DOE的度数(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将图1中的∠DOC绕点O顺时针旋转至图2的位置,试探究∠DOE和∠AOC的度数之间的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与运算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5分) 1.(5分)1°等于() A.10′ B.12′ C.60′ D.100′ 2.(5分)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35°5′B.°=35°50′C.°<35°5′D.°>35°5′ 3.(5分)如果从甲船看乙船,乙船在甲船的北偏东30°方向,那么从乙船看甲船,甲船在乙船的()A.南偏西30°方向B.南偏西60°方向 C.南偏东30°方向D.南偏东60°方向 4.(5分)已知∠AOB=70°,以O为端点作射线OC,使∠AOC=42°,则∠BOC的度数为() A.28° B.112°C.28°或112°D.68° 5.(5分)如图所示的是一个长方形纸片ABCD沿其上一条线EF折叠后的图形,已知∠BEF=105°,则∠B′EA等于() A.15° B.30° C.45° D.60° 6.(5分)如图,OB平分∠AOD,OC平分∠BOD,∠AOC=45°,则∠BOC=()

计算角的度数.(精选)

计算角的度数 在计算角的度数时常常用到以下知识:平角的度数是180°;周角的度数是360°;直角的度数是9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等于90°;等边三角形的每个内角等于60°. 下面我们学习如何计算角的度数. 例1如图6—1,求∠1,∠2,∠3的度数. 分析:因为∠1与130°的和 是一个平角,用180°减去130°就是∠1的度数;利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和等于90°,再由前面得出的∠1的度数,可以求出∠2的度数;∠2与∠3的和是180°,由此得到∠3的度数. 解:∠1=180°-130°=50° ∠2=90°-∠1=90°-50°=40° ∠3=180°-∠2=180°-40°=140° 例2如图6—2,已知∠C=25°,AD=DB=BC,求∠ADE的度数. 分析:要求∠ADE的度数,只须求∠ADC的度数,因为BD=BC,所以∠BDC=∠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可以求出∠DBC的度数,由于∠DBC与∠ABD的和是180°,所以∠ABD的度数可以求出,又因为AD=DB,所以∠BAD=∠ABD,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得到∠ADB的度数,最终求出∠ADE的度数.

解:因为DB=BC 所以∠BDC=∠C=25° 在△BDC中, ∠DBC=180°-∠C-∠BDC=180°-25°-25°=130° 又因为∠ABD+∠DBC=180° 所以∠ABD=180°-∠DBC=180°-130°=50° 因为AD=DB 所以∠DAB=∠ABD=50° 在△ADB中 ∠ADB=180°-∠DAB-∠ABD=180°-50°-50°=80° 所以∠ADC=ADB+∠BDC=80°+25°=105° ∠ADE=180°-∠ADC=180°-105°=75° 说明:∠ADE=∠DAB+∠C,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因为∠ADE与∠ADC的和是180°,∠ADC与∠C及∠DAB的和也是180°,所以∠ADE等于∠C+∠DAB.∠ADE叫做△ADC 的一个外角,由此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如图6—3中,∠DAC、∠ABE、∠ACF都分别叫三角形ABC的外角,而

求线段的长度专项练习

求线段的长度的专项练习 第一组: 1、如图,已知C 点为线段AB 的中点,D 点为BC 的中点,AB =10cm ,求AD 的长度。 2、如图,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EF=12cm ,求AB 的长。 F E A B C 3、如图9,AD= 12BD,E是BC的中点,BE=2cm,AC=10cm,求线段DE的长. 4. 如图1所示,点C 分线段AB 为5:7,点D 分线段AB 为5:11,若CD =10cm ,求AB 。 5.已知如图,AB =10,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点D 、E 分别为线段AB 、AC 的中点,ED =1,求线段AC 的长。 E D C B A 6.如右图,已知:C ,D 是AB 上两点,且AB=20cm,CD=6cm,M 是AD 的中点,N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 7.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31AB=5 1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的距离为6cm ,求AB 、CD 的长. A C B D E F 8.直线上顺次截取AB=BC ,CD=3AB ,若AB 的中点M 与CD 的中点N 之间的距离是5cm ,求AB 、CD 的长。 图9 A D C B E N M A D B C

9.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4三部分,E是线段AD的中点,CD=24cm,求(1)CE的长;(2)求AB:BE的值。 B C E A D 第二组: 1.如果线段AB=5cm,BC=3cm,且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已知点O在直线AB上,且线段OA的长度为4cm,线段OB的长度为6cm,E、F分别为线段OA、OB的中点,则线段EF的长度为cm. 3.若线段AB=10cm,在直线AB上有一个点C,且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则AM= cm.4.若线段MN=10cm,Q是直线MN上一点,且线段NQ=5cm,则线段MQ长是cm. 5.在直线l上取A,B,C三点,使得AB=4cm,BC=3cm.如果点O是线段A C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多少? 6.自己画图并完成计算:A,B,M,P四点在同一直线上,M为AB的中点,N为AP的中点,若15cm AB=,求AP的长. MN=,40cm 7、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厘米,CB = 6厘米,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M N C A B (1)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厘米,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 = b厘米,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上数学第四章 线段的计算(基础B)

1、如图,线段AB=8cm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在CB 上且DC=1.5cm ,求线段BD 的长度. 2、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4 1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 3、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6cm ,求CM 和AD 的长. 4、如图,已知AB =7,BC =3,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DB 的长度. 5、.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在线段AB 上,N 是AC 的中点,且AN=2cm ,CM=1cm ,求线段AB 的长. 6、如图,D 是AB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BE=5 1AC=2cm,求线段DE 的长.

7、如图,AB=16cm,C 是AB 上的一点,且AC=10cm,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 8、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D 是AC 的中点,若BC=6厘米,BD=10厘米,求线段AB 的长度。 9、如图所示,点C 、D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ED =9,求线段AB 的长度. 10、如图1,线段AC =6cm ,线段BC =15cm ,点M 是AC 的中点,在CB 上取一点N ,使得CN :NB =1:2,求MN 的长. 11、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 31AB=4 1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AB ,CD 的长.

12、已知:如图,A,B,C在同一条线段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AM=5cm,CN=3cm.求线段AB的长. 13、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AC=16cm,AB=6cm,点D是线段AB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度. 14、如图,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线段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AM=5cm,CN=3cm.求线段AB的长. 15、如图,AB=16cm,延长AB到C,使BC=3AB,D是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 16、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 (1)若线段DE=9cm,求线段AB的长. (2)若线段CE=5cm,求线段DB的长.

角和角的比较知识归纳及经典习题

角(基础)知识讲解 【高清课堂:角397364 角的概念】 要点一、角的概念 1.角的定义: (1)定义一: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图1所示,角的顶点是点O,边是射线OA、OB. 图1 图2 (2)定义二: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如图2所示,射线OA绕它的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时,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起始位置OA是角的始边,终止位置OB是角的终边. 要点诠释: (1)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即角的顶点;角的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 (2)平角与周角:如图1所示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如图2所示继续旋转,OB和OA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C )

A.两条直线相交,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C.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D.过同一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答案】 【解析】根据角的定义判断 【总结升华】角不能仅仅看作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角的两种描述中都隐含了组成角的一个重要元素,即两条射线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这是角与“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的重要区别. 举一反三: 【变式】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 (2)平角是一条直线( × ) (3)周角是一条射线( × ) 2.角的表示法:角的几何符号用“∠”表示,角的表示法通常有以下四种:

要点诠释: 用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表示角时,要在靠近角的顶点处加上弧线,且注上阿拉伯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 写出图中(1)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2)以B为顶点的角;(3)图中共有几个角(小于180°). 【答案与解析】 解:(1)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A、∠C. (2)以B为顶点的角∠ABE、∠ABC、∠CBE. (3)图中共有7个角. 【总结升华】(1)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才可以用一个字母表示;(2)一般数角时不包括平角和大于平角的角. 已知:如图,在∠AOE的内部从O引出3条射线,求图中共有多少个角?如果引出99条射线,则有多少个角? 分析:在∠AOE的内部从O点引出3条射线,那么在图形中,以O为端点的射线共5条。其中,任意一条射线与其他4条射线都必构成一个角(小于平角的角)。数角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从OE边开始数,这样可得到4+3+2+1个角,所以,这5条射线共组成角的个数为10个角。 公式为:2)1 ( n n 。同理,如果引出99条射线,那么,以O为顶点的射线共101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如图,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BE=AC=3cm,求线段DE的长. 2.已知线段AB=9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cm,请你画出图形,并计算线段AC的长. 3.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点D是AC的中点,若BC=6cm,BD=10cm,求线段AB的长度. 4.如图所示,P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BP=6,求线段MN的长. 5.如图,A,B是直线a上两点,且AB=5cm.若在直线a上取点C.使BC=2cm.求AC的长.

6.已知线段AB,反向延长AB到点C,使.若点D是BC中点,CD=3cm,求AB、AD的长.(要求:正确画图给2分) 7.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 (1)如果AB=10cm,那么MN等于多少? (2)如果AC:CB=3:2,NB=3.5cm,那么AB等于多少?(要求先根据题意正确画出草图,再列式计算,要有解题过程) 8.已知线段AB. (1)按要求画图:延长AB到C,使BC=AB,取D为AC中点; (2)当DC=2cm,求线段AB的长度. 9.已知线段AB=6cm,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2cm,M是线段AC的中点.请先画出图形,再求线段AM 的长. 10.如图,线段AB=21,BC=15,点M是AC的中点. (1)求线段AM的长度; (2)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MN的长.

与求线段长度有关的解答题集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0小题) 1.如图,D是AB的中点,E是BC的中点,BE=AC=3cm,求线段DE的长. BE=AC=3cm BE= AB=× AB BE=BC AB+BC=AC BE= AC=×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有关的计算题 【典型例题】 [例1] 填空 如图,把线段AB延长到点C,使BC=2AB,再延长BA到点D,使AD=3AB,则 ①DC=_____AB=_____BC ②DB=_____CD=_____BC [例2] 填空 如图,点M为线段AC的中点,点N为线段BC的中点 ①若AC=2cm,BC=3cm,则MN=_____cm ②若AB=6cm,则MN=_____cm ③若AM=1cm,BC=3cm,则AB=_____cm ④若AB=5cm,MC=1cm,则NB=_____cm M N C A B [例3]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并计算 (1)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B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2)作线段A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取点C,使BC=2AB,M是线段AC的中点,若AB=30cm,求线段BM的长 [例4] 如图,已知AB= 40,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为线段CB上的一点,点E为线段DB的中点,EB=6,求线段CD的长。 C D E A B

[例5] 如图,AE= 21EB ,点F 是线段BC 的中点,BF=5 1 AC=1.5,求线段EF 的长。 A B C E F [例6] 点O 是线段AB=28cm 的中点,而点P 将线段AB 分为两部分AP:PB=32:15 4,求线段OP 的长。 [例7] (1)如图,分别在线段AB 和BA 的延长线上取BD=AE=1.5cm ,又EF=5cm ,DG=4cm ,GF=1cm ,若GF 的中点为点M ,求线段AM 和BM 的长度。 (2)若线段a 、b 、c ,满足:a:b:c=3:4:5,且a+b+c=60,求线段2c -3a - 5 1 b 的长。 B F M G 练习: 一. 选择题: 1. 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现有三个表达式: ① AC=BC ② AB=2AC=2BC ③ AC=CB= 2 1 A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0 B. 1 C.2 D. 3 2. 如图,C 、B 在线段AD 上,且AB=CD ,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D

七年级计算线段长度与角的计算的方法技巧

计算线段长度的方法技巧 线段是基本的几何图形,是三角形、四边形的构成元素。初一同学对于线段的计算感到有点摸不着头绪。这是介绍几个计算方法,供参考。 1. 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寻找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若CD=10cm,求AB。 图1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DC=AC-AD,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AC、AD均可用所求量AB表示,这样通过已知量DC,即可求出AB。 解:因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 所以 又 又因为CD=10cm,所以AB=96cm 2. 利用线段中点性质,进行线段长度变换 例2. 如图2,已知线段AB=80cm,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NB=14cm,求PA 的长。 图2 分析:从图形可以看出,线段AP等于线段AM与MP的和,也等于线段AB与PB的差,所以,欲求线段PA的长,只要能求出线段AM与MP的长或者求出线段PB的长即可。 解:因为N是PB的中点,NB=14 所以PB=2NB=2×14=28 又因为AP=AB-PB,AB=80 所以AP=80-28=52(cm) 说明:在几何计算中,要结合图形中已知线段和所求线段的位置关系求解,要做到步步有根据。 3. 根据图形及已知条件,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例3. 如图3,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的中点,,求BC是AB的多少倍? 图3 分析:题中已给出线段BC、AB、AD的一个方程,又C为AD的中点,即,观察图形可知, ,可得到BC、AB、AD又一个方程,从而可用AD分别表示AB、BC。 解:因为C为AD的中点,所以 因为,即

七年级上学期求线段长度的方法、练习、巩固提高

七年级上学期求线段长度的方法、练习、巩固提高 求线段长度的几种常用方法: 1.利用几何的直观性,寻找所求量与已知量的关系 例1. 如图1所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若CD=10cm,求AB。 图1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DC=AC-AD,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AC、AD均可用所求量AB表示,这样通过已知量DC,即可求出AB。 解:因为点C分线段AB为5:7,点D分线段AB为5:11 所以 又因为CD=10cm,所以AB=96cm 2.利用线段中点性质,进行线段长度变换 例2.如图2,已知线段AB=80cm,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NB=14cm,求PA的长。 图2 分析:从图形可以看出,线段AP等于线段AM与MP的和,也等于线段AB与PB 的差,所以,欲求线段PA的长,只要能求出线段AM与MP的长或者求出线段PB 的长即可。 解:因为N是PB的中点,NB=14 所以PB=2NB=2×14=28 又因为AP=AB-PB,AB=80 所以AP=80-28=52(cm) 说明:在几何计算中,要结合图形中已知线段和所求线段的位置关系求解,要做到步步有根据。

3. 根据图形及已知条件,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例3. 如图3,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的中点, ,求BC是AB的多少倍? 图3 分析:题中已给出线段BC、AB、AD的一个方程,又C为AD的中点,即, 观察图形可知,,可得到BC、AB、AD又一个方程,从而可用AD 分别表示AB、BC。 解:因为C为AD的中点,所以 因为,即 又 由<1>、<2>可得: 即BC=3AB 例4. 如图4,C、D、E将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MN=21,求PQ的长。 图4 分析:根据比例关系及中点性质,若设AC=2x,则AB上每一条短线段都可以用x的代数式表示。观察图形,已知量MN=MC+CD+DE+EN,可转化成x的方程,先求出x,再求出PQ。 解:若设AC=2x,则 于是有 那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的比较》典型例题(含答案)

《角的比较》典型例题 例1 如图,求解下列问题: (1)比较AOC ∠、 、 、的大小,并找出其中的锐角、直 ∠ AOE AOD AOB∠ ∠ 角、钝角、平角; (2)在图中的角中找出三个等量关系. 例2 如图,求解下列问题 (1)比较COD ∠的大小; ∠和COE (2)借助三角尺,比较EOD ∠和COD ∠的大小; (3)用量角器度量,比较BOC ∠的大小. ∠和COD 例3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OC ∠是哪两个角的和? (2)AOB ∠是哪两个角的差? (3)如果COD ∠的大小关系如何? ∠与DOB AOB∠ = ∠,那么AOC

例4 李明这样给直角定义:“小于钝角而大于锐角的角”,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例5 下列三个说法是否正确? (l)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平角是一条直线; (3)周角是一条射线。

参考答案 例1 分析A O B ∠是直角,AOE ∠是锐角这就 ∠是钝角,AOD ∠是平角,AOC 找到了这几个角的大小关系;相等关系通过观察图也容易找到,如:∠ = ∠ + EOD DOC . COE∠ 解(1)由图可以看出,AOE ∠ > ∠; > > ∠ AOC AOD AOB∠ (2)等量关系有: ∠ ∠ ∠ = + = = 2 , 2 ∠ ∠, ∠ BOD AOD AOB ∠ AOE EOD DOC AOD = ∠ + EOD COE∠,…. 说明:(1)如果已知角是锐角、直角、周角、平角,我们就以直接由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出它们的大小;(2)如果两个直角有一条公共边,并且另一边都在公共边的同侧,根据图形也能观察出两个角的大小. 例 2 分析(1)是显然的;(2)通过度量也容易得出结论;(3)我们要选择三角尺的一个角来估算这两个角大的度数,就可以达到比较的目的.解(1)由图可以看出,COE ∠; < COD∠ (2)用三角尺中30°的角分别和这两个角比较, 可以发现? , EOD,所以COD ∠30 30COD < ? > ∠ ∠; BOD∠ < (3)通过度量可知:? , 46COD = ∠44 BOC,所以,COD ∠ ? = ∠. > BOC∠说明:当借助三角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我们选择的三角尺的角要适当;当两个角的大小非常接近时,我们可以借助量角器来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 例3 解:(1)AOC ∠的和. ∠与BOC ∠是AOB (2)AOB ∠与BOD ∠是AOD ∠的差. ∠的差,或AOB ∠是AOC ∠与BOC (3)因为COD ∠, AOB∠ = 所以BOC ∠,即DOB + AOC∠ ∠ ∠. = BOC = AOB∠ COD + ∠ 说明:等式的性质也适用于几何中的量,如长度、角度等等. 例4 解:不对!因为我们是按这样的顺序来定义角的概念的:由角→平角与周角→直角→锐角与钝角. 几何里我们是用前面已学的概念来说明后面未学的概念,一环扣一环,形成按角的大小分类的各个概念的结构. 锐角、钝角已经用直角的概念来说明它们的特征了,故再用锐角、钝角的概念来描述直角,就犯了循

角的计算专题

角的计算专题 例1.如图,已知∠AOB=90°,射线OC绕点O从OA位置开始,以每秒4°的速度顺时针方向旋转;同时,射线OD绕点O从OB位置开始,以每秒1°的速度逆时针方向旋转.当OC与OA成180°时,OC与OD 同时停止旋转. (1)当OC旋转10秒时,∠COD= °. (2)当OC与OD的夹角是30°时,求旋转的时间. (3)当OB平分∠COD时,求旋转的时间. 例2.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BOD=35°,则∠AOC=??__??;若∠AOC=135°,则∠ BOD=????____; (2)如图(2)若∠AOC=140°,则∠BOD=????___; (3)猜想∠AOC与∠BOD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图(1)说明理由. (4)三角尺AOB不动,将三角尺COD的OD边与OA边重合,然后绕点O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AOD(0°<∠AOD<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直接写出∠AOD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用说明理由 例3.(1)如图1,若CO⊥AB,垂足为O,OE、OF分别平 分∠AOC与∠BOC.求∠EOF的度数; (2)如图2,若∠AOC=∠BOD=80°,OE、OF分别平分∠AOD 与∠BOC.求∠EOF的度数; (3)若∠AOC=∠BOD=α,将∠BOD绕点O旋转,使得射线 OC与射线OD的夹角为β,OE、OF分别平分∠AOD 与∠BOC.若α+β≤180°,α>β,则∠EOC= _______ .(用含α与β的代数式 表示) 例4.如图1,直线DE上有一点O,过点O在直线DE 上方作射线OC.将一直角三角板AOB(∠OAB=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条直角边OA在射线OD 上,另一边OB在直线DE上方.将直角三角板绕着点O按每秒10?的速度逆时针旋转一周,设旋转时间为t秒. (1)当直角三角板旋转到如图2的位置时,OA恰好平分∠COD,此时,∠BOC与∠BOE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射线OC的位置保持不变,且∠COE=140°. ①则当旋转时间t= 秒时,边AB所在的直线与OC平行?

初一数学线段计算题

线段问题 1.如图,已知线段AB=10cm ,AC=4cm ,点D 是BC 中点,求CD 的长。 2.已知线段AD 上两点B,C ,其中AD=16cm,BC=7cm, E,F 分别是线段AB,CD 的中点,求线段EF 的长度。 3.如图,D 为AB 的中点,E 为BC 的中点,AC=10,EC=3,求AD 的长 4.如图,AF=10cm,AC=DF=4cm,B,E 分别是AC,DF 的中点,求BE. 5.如图,AB=4cm,BC=3cm,如果O 是线段AC 中点,求线段OB 的长度。 B B C O

6.在一条直线上顺次取A,B,C三点,AB=5cm,点O是线段AC中点,且OB=1.5cm,求线段BC的长。 7、已知:如图,C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AB=11,求MN。 8、已知: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E是DB的中点,若CE=4,,求线段AB的长。 9、如图,线段AB 上有C、D两点,点C将AB分成两部分,点D将线段AB分成 两部分,若,求AB。

10、已知:如图线段MN,P为MN中点,Q为PN中点,R是MQ中点,则。 11、已知:B是线段AC上一点,且,又D是线段AC延长线上一点,且 ,若,求AB、BC的长。 12、如图:,F是BC的中点,,求EF。 13、如图:E、F是线段AC、AB的中点,且,求线段EF的长。

14、已知A、B、C、D为直线上四点且满足,M、N分别为AB 和CD的中点,,求AB、AC、AD。 15、如图,已知,CD的长为10cm,求AB的长。 16、如图,B、C两点,把AD分成三部分,E是线段AD中点,,求:(1)EC的长;(2)的值。 17、如图,M是AC中点,N是BC中点,O为AB中点,求证:MC=ON。 18、一条直线上顺次有A、B、C、D四点,且C为AD中点,,求 的值。

线段和角经典习题

练习 一、直线、射线、线段 1.(1) 直线L 上任取两个点最多有几条线段(2)任取 3 个点最多有几条线段 (3)任取n 个点,最多有几条线段呢(3) 平面上有 3 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几部分 (4)n 条直线呢 3、观察图中的图形, 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 变式:线段上有n 个点,可以得到多少条线段两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1个交点. 三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3个交点. 字: 四条直线相交, 最多有6个交点. 2、平面上有一个点,过这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若平面上有两个点,则过这两点可以画的直线的条数是; 若平面上有三个点,过每两点画直线,则可以画的直线的条数是;若平面上有四个点,过每两点画直线,则可以画的直线的条数是.若平面上有n 个点,过每两点画直线,则可以画的直线的条数是.像这样,10 条直线相交, 最多交点的个数是( ) 个个个个 4、与线段中点有关的问题 线段的中点定义:文字语言:若一个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那么这 A M B 个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3、(1) 平面上有 1 条直线把平面分成几部分图形语言:几何语言:∵M 是线段AB的中点 (2) 平面上有 2 条直线把平面分成几部分∴AM BM 1 AB ,2 AM 2 2BM AB

典型例题: 1. 由下列条件一定能得到“P 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5. 把一段弯曲的公路改为直路,可以缩短路程,其理由是( ) A.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B .线段有两个端点 (A)AP=1 AB 2 (B)AB=2PB (C)AP=PB (D)AP=PB= 1 AB 2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线段可以比较大小 2. 若点 B 在直线AC上,下列表达式:① AB ④AB+BC=A.C 1 AC ;②AB=BC;③AC=2AB; 2 6、如图,在平面内有A、B、C三点 C (1))画直线A C、线段B C、射线BA; A (2))取线段BC的中点D,连接AD; 其中能表示 B 是线段AC的中点的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D.4 个 3. 已知线段MN,P 是MN的中点,Q是PN的中点,R是MQ的中点,那么MR= MN. 4. 如图所示,B、C 是线段AD 上任意两点,M是AB 的中点,N 是CD中点, 若MN=a,BC=b,则线段AD的长是()(3))延长线段CB到E,使EB=CB,并连接AE。 B 6、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 厘米,CB = 6 厘米,点M、N 分别是A 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 (2)若 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厘米,其它条件不变,你 A M B C N D 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A 2 (a-b ) B 2a-b C a+b D a-b 5、点A、B 是平面上两点,AB=10cm,点P 为平面上一点,若PA+PB=20cm,则P 点() A. 只能在直线AB外 B. 只能在直线AB 上 C. 不能在直线AB上 D. 不能在线段AB上(3)若 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b 厘米,M、N 分别为A 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word完整版初一几何线段的计算专题

专题:线段的计算一、方程思想(数形结合)1的长.,BP=6,求线段MNP.如图所示,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 举一反三:MN的长。AB上,且CD=10cm,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线段点在线段1.如图,AB=24cm,C、D F分别是线段AC、AB的中点,若EF=20cm的长。,求BC、2.如图,E EFA 的长。的中点,且的中点,3.如图,已知AB=20,C为ABD为CB上一点,E为BDEB=3,求CD CDABE

3题第 的中点,且ACQM42D4.如图,C、、E将线段分成:3::5四部分,、P、、N分别是线段、CD、、EBDE ,求PQ的长。MN=21PMNQ BEDCA 题第4 ,使到.如图,延长线段5ABCBC=2ABAD=DB,,且,若AC=6cm 1:FC=1::DFDE,求3、的长。EF:BE FDEBAC第5题 1 52,四点,已知DC、6、如图,同一直线上有A、B、CB?ADDB?,AC AB的长。CD=4cm,求 23. . . . A C D B

中点,CD=8,:4三部分,M是AD7、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 求MC的长M A C B D 二、分类思想 线段AB、BC均在直线l上,若AB=12cm,AC=4cm,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MN 的长为_______. 举一反三: 1、已知线段AB=8,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求线段AC的长 2、已知,点A在数轴上的点为-10,点B在数轴上的点为14,点C在数轴上,且AC:BC=1:5,求点C对应的数

求线段的长短的专题训练

. 求线段的长短的专题训练 小题)一.解答题(共30分PAB.如图,点C是线段上一点,点M、N、1 别是线段AC,BC,AB的中点.cm;,则MN=(1)若AB=10cm CP=1cm,求线段PN的长.,(2)若AC=3cm 5.如图,C为线段AB的中点,N为线段CB的中点,CN=1cm.求线段CB、线段AC、线段AB的长. 6.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5:3三部分,M为AD的中点,MB=10cmAB 如图,2.点C在线段上,AC=6cm,,BM=6cm,求CM和AD的中BC的长.、、点MN分别 为AC 点. )求线段(1BCMN的长;、﹣在线段)若(2CABAC的延长线上,且满足的中点,求分别是线段、MNACBC、,BC=bcm MN的长度. 的中点,D.如图,3是是BCEAB的中点,的长.DEAC=3cmBE=,求线段 7.如图所示,点C、D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点E为线段AC的中点,若ED=9,求线段AB的长度. 上任一点,,AB=14cm.已知线段4AB为线段C 的中点,AC是DCB是EDE的中点,求的长度.;..

8.如图,M是线段AC中点,点B在线段AC上,(1)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2)求ACBC=2AB,求线段MC和线段BM的的长.且AB=4cm,(3)若点E在直线长.AD 上,且EA=3cm,求BE的长. 12.已知线段AB=10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BC=4cm,若M是AC的中点,N是BC 的中点,:是线段ADAB上两点,且、9.已知:如图,BC,是::BCCD=2:43,MAD的中点,CD=6cm的长.求线段MN 的长.求线段MC 13.如图,C为线段AB的中点,线段AB=12cm,CD=2cm.求线段DB的 长. 上的两个点,是线段DAB10.如图所示,已知C、BD的中点.、、MN分别为AC 、若(1)AB=10cm,CD=4cmMBDAC+的长及,求N的距离.的式子表示b,用含a、CD=bAB=a2() 如果,的长.MN 14.已知线段AB=8cm,点C是直线AB上一点,线段BC=3cm,D、E分别是线段AB与线段CB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