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m;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长沙市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

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

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

主类国家

标准

亚类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国家

标准

基本类型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单体

数量

地文景观 5 5 100 37 16 43.2 171

水域风光 6

4 66.7 1

5 7 46.7 70 生物景观 4 3 75 11 5 45.5 10

6 天象与气候景观 2 2 100 8 3 37.5 4 遗址遗迹 2 2 100 12 9 75 62 建筑与设施

7 7 100 50 40 80 1251 旅游商品 1 1 100 7 4 57.1 15 人文活动 4 4 100 15 7 46.7 27 合计 31 2

8 90.3 155 91 58.7 1706

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

18%

8%

5%3%

10%

44%

4%

8%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类景观旅游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

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各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表

系 列

标准数目

基本类型

占全国的比例(%)

地文景观 37 15 40.5 综合自然旅游地 7 4 57.1 沉积与构造 7 1 14.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14 9 64.3 自然变动遗迹 7 1 14.3 岛礁 2 1 50 水域风光 15 7 46.7 河段

3 1 33.3 天然湖泊与池沼

3

2

66.7

系列标准数目基本类型占全国的比例(%)瀑布 2 2 100

泉 2 2 100

生物景观11 5 45.5

树木 3 3 100

草原与草地 2 1 50

花卉地 2 1 50

天象与气候景观8 3 37.5

光现象 3 1 33.3

天气与气象现象 5 2 40

遗址遗迹12 9 75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4 3 75

社会文化活动遗址遗迹8 6 75

建筑与设施50 40 80

综合人文旅游地12 9 75

单体活动场馆 5 5 100

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11 8 72.7

居住地与社区8 7 87.5

归葬地 3 2 66.7

交通建筑 5 4 80

人工建筑 6 5 83.3

旅游商品7 4 57.1

地方旅游商品7 4 57.1

人文活动15 7 46.7

人事记录 2 2 100

艺术 2 2 100

民间习俗7 1 14.3

现代节庆 4 2 50

(3)长沙市旅游资源分级分析

长沙市有特品级旅游资源8处,优良级旅游资源402处,占全市旅游资源单体总量的23.6。长沙市不乏高级别的旅游资源,并且资源类型丰富,文物古迹类旅游资源尤其突出。其中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岳麓书院、灰汤温泉、铜官窑以及马王堆西汉古墓、简牍博物馆等独具特色,青铜器人面鼎、大铜绕、四羊方尊等更是稀世之珍。

长沙市各区县(市)旅游资源分级统计表

区 县 五级 四级 三级 二级 一级 合计 岳麓区 2 4 29 73 23 131 开福区 2 6 39 20 4 71 芙蓉区 2 3 25 26 42 98 天心区 10 10 25 3 48 雨花区 2 23 50 75 浏阳市 1 21 115 328 110 575 宁乡县 1 6 33 120 80 240 长沙县 8 35 135 66 244 望城县 4 21 141 58 224 合 计

8

64

330

918

386

1706

长沙各区县(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对比

100

200300400500600700岳麓区

开福区

芙蓉区

天心区

雨花区

浏阳市

宁乡县

长沙县

望城县

(4)旅游资源明细

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湖南湘绣城

②长沙最重要的景点是:岳麓山、岳麓书院、天心阁、橘子洲公园、湖南省博物馆、湖南第一师范、刘少奇故居。

③古迹:马王堆汉墓、开福寺、古麓山寺、云麓宫、天心阁、北津城遗址、长沙窑遗址、走马楼简牍、白沙古井、禹王碑、陶公庙、浏阳文庙。

④风景区:岳麓山、橘子洲、世界之窗、湘江风光带、植物园以及山鹰潭度假村和石燕湖度假村,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道吾山风景区、灰汤温泉和黑麋峰景区。

⑤纪念地:城区有烈士公园、清水塘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船山学社、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第一师范、贾谊故宅、李富春故居、爱晚亭、黄兴墓、蔡锷墓;雷锋纪念馆、黄兴故居、朱镕基故居、杨开慧故居、胡耀邦故居,刘少奇故居及纪念馆,焦达峰墓、曾国藩墓、左宗棠墓、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谭嗣同故居及纪念馆。

2、长沙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1)四时有景,适宜观赏

长沙市四季分明的亚热带气候,为长沙市旅游资源四季精彩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长沙主要旅游资源的最佳游览

春夏秋冬

白沙井、开福古寺、湖南青竹湖高尔夫、湘江风光带、湖南地质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岳麓山日出、月亮岛、白沙古井

湖南青竹湖高

尔夫、湘江风光

带、湖南地质博

物馆、湖南省博

物馆、黄材水

库、岳麓山日

出、月亮岛、白

沙古井

湖南青竹湖高尔夫、

湘江风光带、岳麓山

红枫林、湖南地质博

物馆、湖南省博物

馆、黄材水库、岳麓

山日出、月亮岛、峡

溪漂流、花门漂流河

段、白沙古井

湘江风光带、湖

南地质博物馆、

湖南省博物馆、

火宫殿、岳麓山

雪景、江天暮雪

(橘子洲尾)、

月亮岛、灰汤温

泉、白沙古井

(2)集中趋势明显,空间聚集度好

区域旅游资源的集聚性决定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能性。从长沙市旅游资源分布来看,长沙市的旅游资源具有非常明显的集聚性,集中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长沙市城区,是长沙市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地段,

也是长沙市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宁乡,是长沙市宗教文化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浏阳,是长沙市生态和红色旅游资源相对集中的区域。

(3)资源空间组合优势明显,自然与人文资源组合较好合理的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组合,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旅游业的全面发展。长沙市旅游资源空间组合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聚山水洲城于一体;②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使得两种资源相得益彰,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

(4)质量特征突出、资源品位高

长沙市旅游资源包括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重点文物、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各类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质量较高,结构功能分布均衡,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

长沙各类旅游资源情况

资源类型数量资源类型数量资源类型数量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 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

51 4A旅游区10

国家级重点文物12 国家宗教活动

场所1 国家级文物

保护单位

7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 国家级森林公

园2 国家名人故

1

3A旅游区9 国家级水利风

景区2 国家教学科

研实验场所

1

(5)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核心支撑效应突出。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长沙市是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优势相当明显,主要表现为以毛泽东、刘少奇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马王堆出土文物为代表的汉文化,以岳麓书院为代表的湖湘文化,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现代农耕文化,以影视湘军为代表的娱乐文化,以密印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铜官窑为代表的陶瓷文化等。

三、长沙市旅游区位分析

1、地理区位:长沙位于湘中偏东北处,湘江下游,洞庭湖南。它北控荆楚,南领桂粤,东接浙赣,西引川黔,据中华腹地,扼南北要冲,

素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2、交通区位:长沙居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两个通江达海大市场的腹部,是内陆通向两广沿海和西南边境的前缘地带。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中对外交通规划目标直指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规划形成以现代化国际民用机场、霞凝新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的水、陆、空交通运输系统,依托城际铁路及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以长沙为中心覆盖“3+5”城市群的90分钟交通圈,推动“3+5”城市群区域一体化。

3、经济区位:长沙市位于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四大全国性商贸中心聚辐的交错地带,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三大经济板块交汇处,东南西北四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可在长沙地区产生叠加效应,使之成为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枢纽作用,是中西部地区极具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区域中心。

四、长沙市旅游发展的优劣分析(SWOT 分析)

五、发展长沙市旅游业的建议

1、设计长沙旅游精品,使长沙旅游景点能够有自己的特色。

2、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3、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提升长沙旅游资源的知名度。

4、转换长沙旅游业的传统经营管理模式,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长沙市发展城市旅游的SWOT 分析

SWOT 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一种分析 经济活动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区域经济 活动自身所具备的优势(Strength)和弱势(Weak- ness)、所处环境中的机会(Qpportunity)和威胁

SWOT 分析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为发展旅游业提

供的基础。

2、长沙交通发达,可达性良好。

3、接待条件优越,能满足游客需求。

4、餐饮条件得天独厚。

5、娱乐项目众多,并且特色明显。

6、长沙市购物环境好,数量众多,质量

较好。

1重复建设,旅游资源没有合适整合。 2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较低,没有形成品牌旅游。

3服务质量较差,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S

T W

O

1旅游业发展迅速,行业竞争加

剧。

2经营管理体制比较落后。 1旅游业发展迅猛。

2政府相当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Threat)进行全面分析,得出较为全面、准确的判断,

制定出提升经济活动竞争力的相应战略和具体对策。

本文借用此方法,对长沙市城市旅游的发展进行基本

的分析和判断,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1 优势分析

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和

第一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是传统旅游吸引物

与现代城市旅游吸引物结合较为完美的省会城市之

一。由于城市旅游这一概念的内在规定性,此处讨论

城市旅游吸引物时具有比较严格的区域限制,即将范

围限定在长沙市区。长沙市区的城市旅游吸引物有

着比较明显的优势:

其一,传统旅游吸引物集中。长沙在迄今为止国

务院公布的101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属于国家首批公

布的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古

城自形成以来,城址历经数千年都没有出现大的迁

移,老城街巷骨架沿袭至今,这在世界城市史上较为

罕见。长沙城区也是国内少有的集山、水、洲、泉、寺、墓等众多自然人文资源于一城的省会城市。山、水、洲、城的完美结合,为长沙发展城市旅游奠定了良好

基础。

其二,现代旅游吸引物众多。作为城市重要属性

的现代旅游吸引物主要表现为该城市的文化产业发

展、休闲娱乐设施和城市整体观赏价值。长沙利用省

会城市所拥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在发展

29媒体传播、出版发行、卡通动漫、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博会展、文化体育产业等方面成效显著,目前已形

成传媒产业、人文旅游、文化休闲三大最具潜力的文

化产业品牌。[2]

其三,城市魅力不断增强。长沙是中南地区重要

的工业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加上长沙与经济开放前沿的广东省为邻,随着广东经

济向内地辐射的增强和长沙自身能力的提高,其竞争

潜力正在发挥出来。根据相关部门2005年对我国

50个城市竞争力的分析,可知长沙在科技竞争力、基

础设施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人才竞争力方面已具有

一定的竞争优势。[3]

其四,特色旅游项目开发较好。长沙城市旅游吸

引物的开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在湖湘文化旅游、

红色旅游和都市民俗旅游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特色。

尤其是以开福寺、营盘路(赐闲湖)、坡子街等街区为

代表的现代都市民俗旅游区,传统建筑、地方饮食、节

日和商业文化得到比较集中的开发,并产生了较好的

效益。

其五,周边旅游环境的有力支撑。长沙周边拥有

以张家界、桃花源为代表的顶尖级自然山水旅游资

源,以包括岳阳楼、南岳为代表的京广线沿线核心人

文景观景区,以及以长沙市所辖各县及其周边区域高

度集中的名人故居及其延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虽

然会对长沙城市旅游形成一定的切割、分流等负面影

响,但由于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别与周围旅游资源更多

的是互补性而非替代性,加上长沙是湖南省的政治、

经济、文化、交通和资讯中心,周边旅游的火爆,会使

慕名而至的外来游客在游览湖南自然人文景观过程

中,充分利用长沙的交通优势,增加在长沙的滞留时

间,从而为长沙城市旅游发展带来一定的空间。

1·2 劣势分析

长沙市发展城市旅游的主要劣势表现在:

其一,城市旅游吸引物缺乏极品和精品。长沙既

非杭州、桂林一类的典型山水城市,也非北京、上海、

广州一类的中心城市或口岸城市,甚至也不能与内陆

西安、成都这类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其古代文明遗

存和文化影响也不及国内一些古都城市。因此,长沙

城市旅游吸引物在总体上或从综合角度考虑虽具有

一定优势,但在单项旅游资源上却居劣势,没有唯一性和标志性旅游吸引物对发展长沙城市旅游极为不

利。

其二,对周边省份缺乏吸引力。长沙地处广州、

武汉两大区域中心城市的直接夹击之下,又有上海、

南京和重庆等区域中心从东、西两面形成的强大拉

力。因此,长沙虽地处我国中部承东启西、接南进北

的要冲,但却很难发挥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这

对周边省份客源难以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再加上湖

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在全国又处在中等偏下位置,这

也不利于长沙城市吸引力向周边区域的扩散。

其三,资源分散,整合难度大。长沙是湖南的重

要旅游区和游客集散地,也是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点众多。但景点分散,规模不大,级别不

高,旅游资源整合度低,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比如,要

把名人故居(如贾谊故居)、革命纪念地(如清水塘、新民学会旧址)、名人墓这类“散、小、低”的旅游吸引物加以整合,变成长沙市城市旅游的精品线路,目前还

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

1·3 机会分析

进入21世纪以后,长沙市发展城市旅游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机遇:

其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党的十六大报告

明确提出:要加快中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支

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加强地区间经济交流与合作。

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出台沿海大开放、西部大开发和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之后,又于近年提出“中

部崛起”这一新的战略决策。这对长沙市调整产业结

构,加快城市发展和充实城市旅游内涵,提供了极为

有利的宏观背景和发展条件。

其二,“红色旅游”品牌效应的出现。经过十余年

运作的“红色旅游”进入21世纪以后,获得了空前的

发展机遇,特别是国家明确制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和

国家旅游局将2005年确定为“红色旅游年”以后,红

色旅游正逐步按照旅游发展的规律走向产业化,红色

旅游步入了健康、有序的良性发展阶段。湖南省是红

色旅游资源的富集地,是国家旅游局规划的12个“重

点红色旅游区”之一,拥有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和8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形成了“革命摇篮,领

袖故里”的鲜明主题形象。长沙市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重要策源地,是一大批红色伟人的故里和包括毛泽

东等革命领袖的成长之地,拥有丰富的革命遗迹。这

也是长沙市发展城市旅游的重要资源。

其三,“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形成。福

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已

在2004年6月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在旅游方面提出了推进区域内无障碍旅游、共同策划精品旅游线路等设想。湖南省旅游局与广

东省旅游局还签署了《湘粤两省旅游发展合作协议》, 在客源互换、旅游活动组织等方面具体落实“泛珠”合作框架协议。区域合作的良好发展势头,对长沙开展

城市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

1·4 威胁分析

由于城市旅游主要是以城市旅游吸引物为基本

依托的,因而长沙市发展城市旅游的主要威胁来自于

国内城市之间的竞争及其魅力的比拼。城市旅游的

竞争关系是广泛的,但具有替代关系的同类型、同规

模的城市之间更具有竞争性。目前,长沙市发展城市

旅游的竞争对手既有全国性或大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如上海、广州等),也有在资源上独具一格的特色城

市(如杭州、桂林、大连、青岛、厦门等),还有在规模、类型上具有较强可比性的中等城市(如获得“中国人

居环境奖”的南宁、海口、烟台、扬州等)。

2 长沙市发展城市旅游的对策

长沙发展城市旅游应根据自身旅游吸引物的特

征,本着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以整体的推进来弥补

单项的不足,以特色的构建来树立鲜明的形象。具体

对策如下:

其一,全力打造城市整体形象。城市的旅游吸

引,并非仅仅是城市的几个旅游点,而是城市整体。

长沙的城市旅游吸引物不以单项取胜,且城市旅游吸引物也不仅仅局限于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城市本身

的属性及相关功能越来越成为城市吸引物的重要内

容。因此,打造良好的城市整体形象,是发展城市旅

游的重要前提。长沙城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发

展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目前,长沙市

应当充分借助省会城市的中心地位,利用靠近珠江三

角洲发达地区的地缘优势,依靠国家中部崛起的政策

支持,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

并通过长株潭一体化工程的启动,提高长沙市在中南

地区乃至在全国的地位。同时,在经济大发展的基础

上,还要善于经营城市,进一步增强城市的魅力,使长

沙成为一座既拥有无限活力又具备亮丽外观、多维内

涵的城市。特别是应当加强对城市的生态经营,突出

长沙市自然山水相对集中、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注

意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用优质的绿色环

境质量,吸引四方游客。同时,还要对城区进行合理

的功能划分,中央休憩区(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

trict,简称RBD)、城市游览区应尽量做到相对集中。

此外,还应加强城市休闲设施和城市软环境的建设,

尤其是要把好客的环境氛围的营造当作城市文明的

重要内涵来加以建设。

其二,有效整合市区旅游吸引物。针对城市旅游

吸引物“多而不精”、“多而不优”的状况,长沙市应对

现有旅游资源按类别、分区域进行整合,从整体上提

升城市旅游吸引物的竞争力。针对长沙市区历史遗

迹较多、名人资源丰厚但在分布上又比较散乱这一情

况,可以突出名人主题,设计“湖湘名人”专题性旅游

项目,把分散各处的景点串连起来,形成旅游吸引物

的整体优势。还可以对历史文化底蕴比较丰厚、传统

建筑特色比较鲜明、都市民俗保存相对完好的旧街区

进行修复和保护,使之成为现代都市中历史意蕴、地

域文化和都市民俗最集中的区域,并将其整合为长沙

市的著名旅游风景。同时,还可依据资源特征,对长

沙市区的城市旅游资源实施分片整合。科技、文化发

达的河西地区可打造成长沙的文化旅游区域,作为长

沙市主体部分的河东城区可以重点发展集旅游购物、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异质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中

央休憩区(RBD),并注意其功能的多样化开发。

其三,精心构建城市旅游特色。长沙城市旅游应

在初步形成特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炼,打造更为鲜

明的城市旅游形象。首先,充分利用长沙市相对发达的文化产业及其在全国的影响力,把休闲娱乐产业当作城市旅游吸引物的重点来加以经营,在歌厅演艺、保健休闲、健身娱乐等领域已经形成规模并产生较大影响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出精品、创特色,使之成为拉动本省和周边省份休闲旅游市场的重要因素,为长沙城市旅游带来更多的客源。其次,借助湖南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媒体类文化产业在全国产生的强大影响力,利用长沙这一全国重要传媒基地的优势,加快

文化产业核心层向旅游业的延伸,形成新的城市旅游吸引物(如影视城、动漫城、出版博物馆等)。再次,充分利用长沙市区所蕴藏的丰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对现有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通过优化红色旅游景点的空间组合、深挖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强与其他旅游方式的横向联合、更新红色旅游的解说系统、大力发展参与式旅游等措施,克服目前红色旅游景点各自为政、游览营销模式单一、红色资源开发视域狭窄等局限,使红色旅游变成集思想内容、生动情境、审美情趣、互动参与于一体的愉悦活动。

其四,大力加强城市旅游的营销工作。随着旅游

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行业的营销观念也从原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产品观念、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逐步

发展到以宾客需求为依据的市场营销观念,甚至还出

现了从更久远的发展着眼的“社会营销”理论,即旅游

长沙市发展城市旅游的SWOT分析及对策不应只盯着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应同时注重其社会效

益,注重树立旅游企业自身的整体形象以获得长远利

益。长沙城市旅游的促销要突出“山、水、洲、城———

生态的长沙”这一主题,以长沙的“自然风貌、人文景

观、历史人物、经济发展”为主线,在全国树立“地缘长

沙、人文长沙、活力长沙”的城市形象。为此,长沙市可通过申办各类重大活动、参加城市魅力评比等方式

对城市进行有效营销,全面展示长沙城市旅游的魅

力。

其五,继续强化内引外联功能。城市旅游决不是

少数大中城市的孤立发展,它受制于区域乃至全国旅

游发展的大环境。因此,长沙城市旅游发展,必须充

分利用省城的中心地位,加强与周边旅游市场的联

合,寻找长沙城市旅游发展的新机会。长沙市在提升

城市形象、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加强促

销宣传力度之外,还应当跳出城市旅游的小圈子,与

周围其他旅游产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

补、良性互动。比如,人造景观极为丰富的长沙城市

旅游与张家界、桃花源为代表的自然山水旅游的结

合,不仅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完美嫁接,而且还

是城市与乡村这两种反差极大、对比强烈的景物的巧

妙组合,两种类型的旅游不是替代性的竞争关系,而

是互补性的合作共赢关系。再比如,长沙城区的红色

旅游发展与本市宁乡、浏阳和本省韶山等地的重点红

色旅游景区虽属同类竞争关系,但长沙市可以充分利

用省城交通枢纽的地位,将长沙市的红色旅游景点纳

入湖南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连结点来经营,反而能使

长沙市区的红色旅游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此外,由

于长沙市在湖南省所具有的中心地位,特别是长沙是

本省进出口交通中转站这一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使

得湖南其他旅游类型、其他地区旅游发展越快,选择

长沙作为停留点和中转站的游客就越多,长沙城市旅

游物的价值就越大。因此,关注周边地区的旅游发展

形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其他旅游形式的联系,同样

是进一步发展长沙城市旅游的关键。

主题公园是一种以游乐为目标的模拟景观的呈现,它的最大特点是赋予游乐形式以某种主题,围绕既定主题来营造游乐的内容与形式。园内所有的建筑色彩、造型、植被、游乐项目等都为主题服务,共同构成游客容易辨认的特质和游园的线索。要想了解主题公园发展情况,首先要知道我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

状:我国主题公园开发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市场催生的产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旅游热的兴起,使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被启动。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主题公园热”。2012-2013年,中国共有14个主题公园开园。截至2014年上半年,在中国已经统计出有59家拟建主题公园项目,建设数量全球居首。

我国各种主题公园类型丰富,包括各种森林公园、动植物园、地质公园、温泉公园、文化公园、海洋公园、历史文化公园等。我国主题公园基本呈三级阶梯结构:东部沿海分布较多规模较大,中部分布次多且规模不大,西部分布较少且规模较小。

分析我国主题公园行业现状获悉,当前我国进入了主题公园的高速建设期,多个世界知名主题公园先后落户中国,同时我国各地建设主题公园的热情也持续高涨。我国主题公园扎堆建设将面临如何延长产业链、如何实现盈利、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等诸多问题。

在香港迪士尼成功运营后,上海迪士尼将于2015年开业;而英国默林娱乐知名品牌杜莎夫人蜡像馆也于今年5月在北京揭幕;6月末,美国六旗娱乐在华首个“山水六旗小镇”项目选址京津冀地区,总投资约300亿元,预计2018年开业。

当国际主题公园巨头纷纷进入中国跑马圈地时,目前国内七成左右的主题公园还在为盈利而努力。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魏小安表示,目前国内主题公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00家左右,其中有一定品牌知名度、有良好经营业绩的主题公园只占比10%,有70%的主题公园亏损,20%持平。

以十个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以十个转变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裴泽生 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大工作。笔者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十大转变,对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大有裨益。 一、评价方式的转变:要从“产业本位”到“游客本位”,提升游客满意度。 从当前来看,旅游业要履行职责,完成好使命,更好地发挥在整个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扩大居民旅游消费来扩大内需,从而为推动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贡献力量。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旅游中来,使旅游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因此,游客满不满意和满意度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规模和居民参与旅游的热度。相应来看,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也应该而且必须转移到关注游客满意度上来,从注重产业本身的发展(产业本位)到更注重游客满意度的高低(游客本位)。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对提升游客满意度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服务,并委托中国旅游研究院对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和发布,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从今后我国旅游业发展来看,在这方面,要更好地实行“倒逼机制”,即通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来全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要素的完善,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特别是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进公共服务手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上,需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举措。同时,对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评价,也要把游客满意度作为重要方面予以重点考虑。 二、增长方式的转变:要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提高产业化水平。

当前提出逐步实现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并不是要完全否定“门票经济”,而是包含着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从长远看,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除开一些特殊的旅游资源由于保护的需要而收取一定的门票外(如日本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区点),其他的完全实行免费政策。二是从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来看,要根据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在承认和肯定“门票经济”存在合理性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旅游业的产业化水平,更好地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探讨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变,应该是建立在第二种认识的基础上,即结合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从总体上看,以著名城市或城市内著名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旅游目的地,应该在延长产业链上有更大的作为,有条件也能够在弱化甚至取消门票收入上实现更快发展,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距离城市相对较远的旅游区点,也要在合理确定门票价格的基础上,更多地在提升游客满意度,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满足游客需求上下工夫,进一步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 三、资源开发的转变:要从“分散经济”到“集约经济”,建立产业要素聚集区。 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的构建,从消费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主要有二类。一是城市依托型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二是景区与大型旅游项目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从生产性服务业的角度上看,还有旅游装备制造和旅游相关设施生产产业要素聚集区)。城市依托型的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区要着眼于游客的休闲和商务需求,以六要素的合理配套为基础,以游客的集散为平台,合理规划,集中布局,使其成为推介和展示地方旅游的一张名片,最大限度满足游客的需要。完善的旅游管理服务、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题目: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学院:湖南商学院北津学院 专业年级:2010级旅游管理 组员姓名:郝喜梅黄元平艾玉翠周璇唐婷符欢提交时间:2011年06月17日

岳麓山景区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调查景区:岳麓山景区 调查时间:2011年05月13号 第一章调查区的旅游环境 1.1岳麓山概况 岳麓山海拨300.8米,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接衡岳,北望洞庭,是南岳衡山72峰之一。位于古城长沙湘江两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动植物以及文化古迹、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纪念遗址等组成,为城市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已开放的景区有麓山景区、橘子洲头景区。其中麓山景区系核心景区,景区内有岳麓书院、爱晚亭、麓山寺、云麓宫、新民主学会景点等。 1.2岳麓山景区的周边环境 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处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基础设施齐全,人流量大。景区的景点布局集中,和韶山、橘子洲景区距离很近,附近还有张家界、凤凰古城等等。近年来国家和长沙市政府加大对景区的建设与保护,景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益。 第二章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 2.1岳麓山景区的开发历史及现状 2.1.1历史渊源 岳麓山其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之一,称为灵麓峰。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载“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

首,岳麓为足”故名岳麓。据地质学考证,岳麓山奠基于古生代,形成于中生代,发展于新生代,距今三亿余年。 岳麓山云麓峰左侧峰峦上著名的“禹王碑”是岳麓山古老文化的象征,是宋代摹刻至此的。这块碑石刻有奇特的古篆字,字分9行,共77字。相传4000多年前的洪荒时代,天下被淹没洪水之中,大禹为民治水,到处奔波,疏导洪流,竟“七年闻乐不听,三过家门不入”,最终制服了洪水,受到百姓的尊重。传说大禹曾到过南岳,并在岣嵝峰立下了这块石碑。东汉赵哗《吴越春秋》就记载了这一传说:“禹登衡山,梦苍水使者,投金简玉玉字之书,得治水之要,刻石山之高处。”唐代韩愈为此登临岣嵝峰寻访禹碑,虽未亲见,却留下了“蝌蚪拳身薤叶拨,鸾飘风伯怒蛟螭”的诗句。1212年(宋嘉定五年),何致游南岳,在岣嵝峰摹得碑文,过长沙时请人翻刻于岳麓山颠。宋以后,碑被士所掩。明代长沙太守潘镒找到此碑,传拓各地,自此禹碑名闻于世。现在全国各地有10余处禹碑,据说都是由岳麓山禹碑复刻的,由此也可见它的珍贵。岳麓山还有一块著名的碑刻——麓山寺碑。碑高近3米,宽1米多,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李邕撰文和书写,黄仙鹤刻石。碑额篆书“麓山寺碑”4个大宇,碑文共1400余字,骈散文体兼用,叙述了麓山寺自晋泰始(265-274)年间建立至唐开元(713-741)立碑时500年间的兴废修葺、历代禅师宣扬佛法的经过,以及岳麓山的佳丽风光。由于此碑的文采、书法、刻工都精湛独到,所以人们又称它“三绝碑”。“三绝碑”在中国古代碑刻艺术中声誉很高,碑字用行书是此碑新创,笔力雄健浑厚,后起书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为加快我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X〕15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X —X年)的通知》(X政办〔X〕9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旅游业是最具竞争力的朝阳产业、最具效益的优势产业、最具环保的绿色产业。当前,我市旅游业全面迎来大众旅游时代,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龙头产品缺乏、品牌影响力不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型升级为主题,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载体,以融合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标准化为方向,大力推进产品供给创新、服务供给提升、要素供给完善、政策供给强化,实施18项重点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力争到X年,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80亿元。 二、发展目标 X年,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产业融合、产城融合,全面增强旅游发展新功能,构建全域旅游共建共享新格局。

X年,X山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打造X全域旅游核心品牌,提升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形成具有带动能力的旅游龙头企业。 X年,X北岸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培育X旅游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的增长极,提升全域旅游综合贡献和示范效应。 三、重点任务 (一)创新旅游产品供给 1.产品结构优化工程。提升传统旅游产品品质,加快X山、X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步伐,推进X顶综合提升、王母洞片区综合开发、小有河养生谷及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丰富充实旅游服务内容,提升旅游景区品质和X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支持X北岸旅游度假区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招大引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X养生养老旅游产业集群。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依托X山、X历史文化资源,丰富X旅游业态,培育精品旅游产品。(责任单位:市文旅集团、X北岸新区管委会、旅游发展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2.“旅游+”深化提升工程。着力提升文化游,深入挖掘X精神文化、道文化、济水文化、创世文化、卢仝文化、乡土文化等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含量;强化城展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的旅游功能;推动剧场、演艺、游乐、动漫等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争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探索发展工业游,发挥旅游产业“承一启二”的功能,引导我市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唐菲悦,戎丽,马风丽,李楠,姜丽,罗婉庆,林万文 学院:旅游学院(华天旅游酒店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旅游管理(国际旅游)2010级 题目: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付蓉老师 评阅教师:付蓉老师

2012年05月 岳麓山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区域概况: 岳麓山旅游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城区的中心,岳麓区行政辖区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4'—112°48',北纬28°20'—28°27'。岳麓山是个“大岳麓山”的概念,范围由橘子洲东侧湘江主航道中心线,南二环(猴子石大桥往西段)、西二环、金星路、枫林一路、潇湘大道北段与银盆岭大桥所围区域。它包括麓山景区(5.57㎞2)、天马山景区(0.82㎞2)、橘子洲景区(0.68㎞2)、岳麓书院(0.21㎞2)、新民学会旧址(0.01㎞2)三个景区和两个景点构成的核心景区,总面积为7.14㎞2,还包括河西大学城、附近社区与湘江水域橘子洲东西两侧组成的旅游发展区和橘子洲头至猴子石大桥、橘子洲尾至银盆岭大桥间的湘江水域组成的旅游协作区,面积共计19.34㎞2。一、岳麓山旅游环境分析 (一)自然地理环境 1.地质地貌 岳麓山在远古时期为一片汪洋,沉积的最古老地层,出露在荣湾镇以北的地段。距今3.2亿年的古生代时期,岳麓山位于古海洋和古陆地的边缘,海水时深时浅,时进时退,滨海区相互

沉积了厚实的石英砂岩,夹带薄层。[1]砂页岩、页岩、沙砾岩,人称“岳麓山砂岩”。距今约七千万年中生代末期,“岳麓山砂岩”体系发生褶皱、断裂和抬升,形成了今天大岳麓山地貌的基本骨架。第三纪堆积的红岩,沿湘江断裂,之后发生倾斜。红岩在橘子洲南出露,是江心洲形成的重要原因。从地貌类型看,岳麓山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江心洲组成。麓山景区为中高山;天马山景区是丘陵;橘子洲是江心洲,绵长为洲滩地貌。潇湘八景之一的“江天暮雪”和“长岛人歌”美景于此,构成了山水观光景区的地质地貌条件。 岳麓山地质构造稳定,在半径25km的范围内,历史上没有出现过4.75级以上的地震纪录。岳麓山地区不具备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环境。[1]加上山体独立,坡度坦缓,不存在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威胁。 2.气候 本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6.9-17.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4℃以上。[2]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夏季暑热,秋季凉爽,冬季湿冷。春末夏初多雨,夏末秋季多旱。春湿多变,夏秋多睛,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全年无霜期约为275天,年平均总降水量丰沛,约为1422.4mm,岳麓山适宜旅游的时间很长。 岳麓山最高海拔300.8m,虽不典型,但也略显一定山地垂直气候带特征,相对山麓,山顶旅游区夏时轻风流畅,凉爽宜人。即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内游市场概况 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4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4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2013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2013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图表2014年中国旅游业相关搜索指数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另外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加深也是推动2014年国内游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近年来,寻求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已成为旅游业的共识。2014年,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旅游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缩小了各个地区之间的旅游发展水平差距。 除了造成国内旅游市场火爆的因素之外,关于国内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也引人关注。2014年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为74.10,处于“一般”水平,与2013年水平相同但具体指数值下降0.78。但各季度指数又呈现持续回升趋势,具体数值分别为72.62、72.84、74.52以及76.39。具体来看,2014年旅客对于城市银行、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 利用上市进行品牌宣传,旅游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同时,旅游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主营业务不鲜明、整体效益滑坡等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全 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凭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十几 年来,国内旅游业产值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目前旅游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约占GDP的5%,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 上市公司作为这样一个蓬勃发展产业的重要主体,其发展水平、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与 制约因素等,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然后,近年来关于我国旅游产业、旅游经 济的研究比较多,关于旅游上市公司的文献却不多见。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缺漏,促进旅 游上市公司及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依托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全面总结 和分析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7600多亿元,比上一 年增长12%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亿人次,居全球第四位;国际旅游收入达290 多亿美元,居全球第六位;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亿人次,旅游收入为5200多亿元,比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发表时间:2017-08-16T14:14:24.92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作者:陈晓 [导读]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旅游业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 (自贡市职业培训学院自贡 643000) 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内外条件的变化,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速度明显加快,可以说,旅游业正在进入“从量变到质变”的前夜。推进转型升级被视作是国家层面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如何全面深入认识转型升级的一系列问题,在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就显得迫切而重要。 一、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背景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为下一阶段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在新的时期,旅游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这些机遇也为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一是在发展环境上,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按照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解释,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而以游客流为载体,形成的服务流和物料流,带动的资金流和人才流,拉动的信息流和商务流,创造的文化流和科技流,对提升地方竞争力发挥了独特而突出的作用。正因为此,各地政府纷纷把旅游业作为增加消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切入点。继四川省之后,多个省市召开党政一把手参加的旅游发展大会。海南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形成了省委书记任国际旅游岛领导小组组长,省长和省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组织架构,这种重视程度,在中国旅游发展史上可谓空前。 二是在发展条件上,支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明显增加。2008年,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将发生巨大的改变,生存性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减少,发展性消费、享乐性消费的比例则会显著增加,而旅游消费无疑会成为这轮消费结构转变中的一大亮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旅游自身消费的结构也会发生进一步变化。此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中央新增的4万亿投资中,有1.5万亿投入了以机场、铁路、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当中。交通条件的改善无疑会对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是在发展潜力上,推进旅游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正在逐步释放。医疗改革的稳步推进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居民的看病压力,这有利于增强居民对包括旅游在内的消费信心。而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也将会对旅游市场的繁荣起到重要作用。 二、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表现 当前,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很多新的内容,这也构成了现阶段旅游发展的重要特征。总体来看,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很难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描述。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是从旅游产品看,尽管观光旅游仍然是我国旅游市场,特别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旅游、特种旅游、康体旅游、商务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旅游产品类型更加丰富。同时像东莞等地“商务+温泉”、“商务+高尔夫”等旅游模式的出现,标志着各种旅游产品组合的方式也更加多元。 二是从旅游市场看,已经完成了从入境旅游一枝独秀到入境、国内、出境三大市场协调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进程之中,国内旅游因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对于扩大内需的独特作用,正在中国三大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出境旅游不仅对于平衡贸易,缓解经济摩擦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许多旅行社重要的利润来源;此外,中国公民在出境旅游之前和之后在国内发生的消费(比如为出境旅游而在国内购买的一些旅游用品),同样也对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从旅游方式看,在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旅游继续稳步增长的同时,散客旅游已经成为旅游方式的主体。特别是自驾车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方式的总体格局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俱乐部旅游、网上拼团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在年轻人中也是大受欢迎。 四是从旅游运营方式看,信息化对于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可以预见,未来信息化对旅游者的出游方式、旅游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管理方式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三、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 无论对旅游企业还是旅游行政部门而言,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目标是满足游客多样化和更高标准的旅游需求。因此,游客旅游需求的满足程度和游客对旅游活动的满意程度不仅是评价旅游企业经营好坏的重要标准,同样也是衡量旅游行政部门工作优劣的基本依据。 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就是要使旅游产品的结构适应旅游消费转型升级的需要,而这可以通过旅游企业的自由竞争和旅游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来实现。要增加游客的满意度,核心在于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对旅游业转型升级存在的认识误区之一,是认为旅游业应该大力提高科技水平。其实,集约化经营,科技含量的增加,以及由此带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比较而言,旅游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产业,虽然旅游业是一些科技应用的领域(比如主题公园里的高科技游艺设备),但提高科技水平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旅游业的主要任务。旅游发展的优劣与好坏,根本是体现在旅游服务的水平上。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和服务技能。 因此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就需要像工业抓科技研发一样抓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应该把促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和特色化的结合,精细化和人性化的结合作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的基本方向。当前,由于过分强调旅游就业的低门槛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总体提升。未来需要采取多种手段,加大旅游培训力度,使旅游服务水平提升成为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湖南省旅游资源分析

湖南省旅游资源分析 旅游特色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全省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人口有6628万人。湖南山川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湖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湖南省旅游资源有1处世界自然遗产,6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个国家4A级旅游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山水秀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把湖南的山山水水点缀得绚丽多姿。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湖南旅游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为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需求,湖南旅游以“名人名山”为产品核心,一手从整体上构筑旅游产品格局,一手积极推进旅游环境优化,现已具备良好的接待能力。 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是湖南旅游的主要特色。 红色旅游,就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湖南省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中国从近代到现代的主要事件发展和人物思想脉络,都与“湖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开发优势 资源优势明显。湖南人文荟萃、山川秀美、生态良好,旅游资源富集、资源禀赋高。,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以其独特的地质地貌,集奇、幽、野、险、秀于一身,堪称国之瑰宝;南岳衡山五岳独秀,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世外仙境桃花源和猛洞河、良山、壶瓶山风光更是充满诗情画意。这里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炎帝陵、舜帝陵、龙山里耶秦简牍、岳阳楼、马王堆西汉古墓、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以及凤凰古城等一大批历史人物和人文景观,闪烁着源远流长的楚湘文化的灿烂光辉。这里人杰地灵,屈原、蔡伦、朱熹等一大批历史名人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历史记载,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为中国历史写下了光辉的革命篇章。这里民族风情浓郁,湖南的西南部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吉首德夯苗寨,怀化通道侗寨目的地,永顺王村土家古镇,领人沉醉的歌舞和习俗,让人们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和文化体验。湖南是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因此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区位交通优势。湖南省地理位置优越,旅游客源稳中有升。湖南省地处中国中南部,长江中游,交通发达。航空、铁路、公路、水运是沟通湖南省内各旅游城市和省外各省市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湖南航空以长沙为中心,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和张家界荷花机场均有多个航班飞往国内外各大城市。湖南的铁路网也较为发达,有京广、沪昆、湘桂、焦柳、洛湛等五条铁路干线贯穿全省,全省各旅游城市或地区基本有铁路通达。2009年底正式通车的武广高速铁路拉近了省内外城市间的距离。公路方面,全省通车里程达6万多公里,106、107、207、209、319、320、322等国道和京珠高速经过湖南省境内,各旅游城市和风景区之间都通班车。省内湘、资、沅、澧四水均可通航,岳阳、长沙、衡阳、株洲、湘潭、邵阳、怀化、常德、永州等城市,不仅是全省铁路和公路交通的枢纽,也是水路交通的重要中转站。 旅游资源集群效应好。湖南红色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和湘西地区,其它地区也有分布。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人文资源进行资源组合。在长株潭地区,人杰地灵,英雄辈出,这里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而集中,同时也有炎帝陵、岳麓书院、第一师范、浏阳大围山等高品位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张家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m; 长沙市旅游发展分析 一、长沙市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别称“星城”、“楚汉名城”,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在全国前列,在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中排名第七。长沙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楚文明和湘楚文化的发源地,经历三千年历史城址不变的城市,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长沙旅游资源丰富,有“山水洲城”之美誉,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等革命先贤的故乡。 二、长沙市旅游资源分析 1、长沙市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1)长沙旅游资源丰富度分析 长沙市共有旅游资源单体1706处。有地文景观、人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古迹与建筑、休闲购物等旅游资源8个主类(占国家8个主类的100%)、29个亚类(占国家31个亚类的94%)、91个基本类型(占国家基本类型155的59%)。 长沙市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度分析表 主类国家 标准 亚类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国家 标准 基本类型 数量 占全国 比例% 单体 数量 地文景观 5 5 100 37 16 43.2 171

水域风光 6 4 66.7 1 5 7 46.7 70 生物景观 4 3 75 11 5 45.5 10 6 天象与气候景观 2 2 100 8 3 37.5 4 遗址遗迹 2 2 100 12 9 75 62 建筑与设施 7 7 100 50 40 80 1251 旅游商品 1 1 100 7 4 57.1 15 人文活动 4 4 100 15 7 46.7 27 合计 31 2 8 90.3 155 91 58.7 1706 长沙旅游资源类型结构分布 18% 8% 5%3% 10% 44% 4% 8% 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 天象与气候类景观旅游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2)长沙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 长沙市旅游资源种类全,数量多,品位高,其中建筑设施类、遗址遗迹类在全国占比较为突出,达到80%和75%,地文景观和天象气候类景观较少,在全国分类中占比仅为40.5%和37.5%。 长沙市各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分析表 系 列 标准数目 基本类型 占全国的比例(%) 地文景观 37 15 40.5 综合自然旅游地 7 4 57.1 沉积与构造 7 1 14.3 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14 9 64.3 自然变动遗迹 7 1 14.3 岛礁 2 1 50 水域风光 15 7 46.7 河段 3 1 33.3 天然湖泊与池沼 3 2 66.7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旅游发展迅速,覆盖面广,但总的说来仍然处于一种低消费、大众化、低水平、中近距离旅游的状况。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适应国内旅游发展速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 1、从总的旅游人数和回笼货币来看,旅游人次数稳步增加,旅游消费额逐步提高。每一年人数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消费总额平均年增长率亦在10%以上。 2、从旅游消费方式和旅游消费结构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观光旅游,文化型、享受型极少。即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型旅游活动多,而修学、健身、寻根、考察、探奇、了解风土人情的专项特点旅游较少,一般游客住低档旅馆,饮食简单。据统计,在旅游消费结构中,吃住行比重高达85%,游览购物仅占15%。旅游整体消费水平低,据不完全统计1985—1992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额仅58元。 3、从旅游的地域性和客源分布来看,国内旅游热点多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的旅游胜地,如北京、江浙泸、广东等地,象敦煌、九寨沟、西双版纳、黄果树瀑布等风景点由于交通不便相对处于温冷点。从距离上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如桂林主要以粤湘鄂的旅游者为主。从客源分布来看,以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为主,内地县镇为辅。旅游者停留时间较短,一般在2. 5天~3. 5天“一日游”也占有很大比重。 4、旅游人员构成广泛、公费旅游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国内旅游人员的构成大体是:先富裕起来的农牧民外出旅游,离退休干部的疗养旅游,职工干部的奖励旅游,企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教师学生的度假旅游以及各种公务旅游。虽然随着消费观点的改变和经济收入的提高,社会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数量的人加入自费旅游队伍的行列,但是,公费旅游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的旅游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起步的新兴产业。虽然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名城较多,但由于过去几十年的闭关锁国,加上国家财政困难,对旅游业长期缺乏投资,以致我国的旅游业设施落后,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过努力追赶,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要求。 5、所谓旅游业,实际包括住、吃、行、游、娱、购六要素。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由于我国对上述旅游服务设施仅有少量直接投资,而在利用外资方面,因有的项目开放,有的不开放,以致服务设施不配套。从总体上看,外资主要局限于饭店宾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项目如交通、商业购物尽管也都涉及,但比重很小,投资十分有限。对景点建设,除国家指定的度假区外,外资不能插足,因而景点内设施落后,其中突出的是卫生条件差。 旅游业的对策 由于我国国内旅游业起步基础差,水平低,远远不能适应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我们必须探讨以下制约我国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1、扩大开放范围,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龙头—旅行社为了保护我国的旅游业,特别对旅行社服务,目前我国采取的策略是“中度开放、高度保护、鼓励参与”。然而,旅游业能否高度发

贵州旅游业发展计划现状

一、贵州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类型丰富、独特性强、聚集度高、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我国旅游地类型最丰富、聚集度较强的地区,无论是自然旅游地、 历史名胜旅游地、城市观光旅游地,还是民族风情旅游地,都是应有尽有, 而且旅游资源的等级和品位也非常高,并且具有鲜明的特点,其中喀斯特地貌等有些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代表性和垄断性,如黄果树瀑布、织金洞、荔波小七孔、梵净山、遵义会议旧址等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贵州苗族、布依族、侗族的聚居区山水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多姿,极具开发潜力。贵阳、遵义等城市更是因城市历史悠久、城市环境优美、城市形象各具特色、城市经济繁荣发展而在旅游市场上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贵州独具特色的黔味饮食文化、丰富的物产(名酒、山野特产、民族工艺品等)更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力保障。 (二)气候条件好,四季宜旅游 气候对所有户外活动都有影响,对观赏性旅游活动主要在于影响旅游者的体感舒适程度,而对运动性旅游活动的影响则主要是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活动质量。另外,适宜的气候也是一种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尤其是吸引度假旅游者的重要旅游吸引物。 贵州省属于多阴雨的高原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如全省大部分地区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多为3—6℃,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为-6—-8℃,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大部分在22—26℃之间,没有国内同纬度东部地区那样的酷热天气,因此,我们可以说,贵州省几乎可以常年开展旅游活动,更是开展亚高原度假旅游极具潜力的地方。 (三)旅游资源大省,但不是旅游业大省 客观分析贵州旅游业的现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贵州是旅游资源的大省,但从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上来看,贵州并不是一个旅游业大省。毗邻贵州省的云南省,其旅游资源类型与贵州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以“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取胜,但云南旅游搞得红红火火,已位居全国前列,据统计资料,在旅游收入和人数等方面,云南已进入全国前十名。而有着更为广阔的喀斯特地貌和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省份的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滞缓,与其资源丰富程度极不相称。在“西部大开发,旅游应先行”正在成为中西部各省共识的今天,如何将贵州省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是一个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影响贵州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有: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 ●贵州省旅游业尚未建立起自己鲜明、独特的旅游形象,没有形成区域知名旅游品牌系统; ●旅游策划、旅游营销经验、水平与能力的缺乏; ●政府、景区、旅游企业的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 综观周边省、市、自治区,云南、广西已经是旅游业大省,四川、重庆、湖南的旅游经济总量也要比

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十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有业内人士说:“《意见》是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出台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旅游业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其中,《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从上述的这段政策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三点:一、国家鼓励旅行社开始分社、销售门市; 二、鼓励旅行社跨行业、跨地区资源整合;三、鼓励旅行社做自己的品牌。 悠嗨旅行网的发展模式与这三点不谋而合。悠嗨独创的“旅游便利店”模式,旨在帮助中小旅行社零成本扩大经营。旅行社无需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就能像百事通一样,拥有几十家、上百家的连锁销售门市。 什么是旅游便利店? 旅游便利店是悠嗨旅行网开创的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旅游新模式。互联网时代,人们出游的习惯也在改变,年轻人更喜欢通过在旅游B2C网站上购买旅游产品。但是,同样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触网”群体,比如夕阳红,他们同样是旅游产品消费的中坚力量。旅游便利店将是他们的首选,不需要懂网络,更不需要去找旅行社,就在小区楼下,熟人办事放心、价格实惠、服务质量有保证。 行业跨界 旅游便利店是采用与商家合作的方式,将旅游跨界放在各个行业里面,进行交叉销售; 资源共享 将旅游资源和各个商家的门户资源结合,实现共享,相互借力,导入客流; 效益提升 1、旅行社扩大了销售渠道和宣传渠道,同时省去开店的费用; 2、对于门店来说是零成本、零风险,并且可以从额外的旅游业务中获利; 3、消费者可搜索身边的旅游便利店信息,享受即时的旅游服务; 旅游便利店的运营模式: 统一品牌:组团社下设的旅游便利店,统一为该旅行社的品牌; 统一管理:同一品牌的所有旅游便利店,均受上级组团社的统一监督; 统一操作:所有的旅游便利店只得提供旅游业务的咨询、预定,不得误导游客报名,不得私自操作; 统一价格:同一地市,绝对同一报价、同一质量。 旅游便利店的利益保障: 统统免费:1、组团社、批发商、景区入驻悠嗨,悠嗨承诺永久免费; 2、旅游便利店所需物品,如门头、旅游宣传页等由所属组团社免费提供;并且旅游便利店的经营者及家人每年可以享受不定期旅游的福利; 协议保障:1、便利店与旅行社签订签订相关利益保障协议,接受上级组团社的监督; 2、旅行社与游客签订旅游协议,负责游客的售后服务责任; 旅游质量:1、旅游市场得到了整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2、消费者享受到悠嗨带来的旅游的便捷性和高性价比的旅游服务。 旅游便利店完美的契合了国家的旅游政策,悠嗨旅行网正在朝着此方向前进。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班级:12城规 姓名:王雨桐 学号:2012081005

[摘要]:旅游业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快速的发展,中国也及时的跟上这一产业的发展热潮,大力、快速发展旅游业。近年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的数量快速增多,规模扩大,而且,景区内的服务设施也逐渐的完善,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大好形势。虽说旅游业的发展低碳环保,属于绿色产业,但是它仍然属于现代经济的一种,同样的它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的必要条件,比如经济、交通、人口以及其它的一些条件。本文就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区位选择这一方面来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字]:旅游业,区位,区位优势 一、区位概述 (一)、有关定义 1、区位的定义 区位的选择对于经济活动的发展很重要。所谓的“区位”,就是指某一事物的位置或者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比如农业生产活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有一个确定的空间位置。而且,事物的发展也离不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所以,一切经济活动的形成、发展和进行实际上都是综合了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的结果。要分析经济活动的规律,就要从这两大影响要素着手。总体来说,这种分析方法是运用哲学里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某事物的发展。 2、区位理论定义 区位理论是基于区位选择而产生的一种研究方法。所谓的区位理论,是指研究人类经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以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也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二)、基于区位的理论 区位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得到学者的重视,所以,以区位为研究根本的一系列的区位研究理论,比较重要的有杜能的古典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以及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方论。其中,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主要应用于农业,认为农业经营的集约化,必须根据不同地区和地带的条件,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认为要想使企业的成本和运费最低,就应该使企业位于生产和流通上的最节约的位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方论相较于农业和工业区位论,有了一定的发展。克里斯塔勒认为,“中心地”是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其他的一切的活动都会围绕这个中心点进行。 (三)、旅游区位理论的基本思想 旅游区位理论是区位选择理论在旅游业上的具体的应用。旅游区位理论以区位选择理论为基础,对旅游业的区位选择,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来源主要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这一理论以中心地理论为核心,来对旅游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概述。具体的观点有:旅游作用体系乃是服务范围呈面状扩散分布的集聚中心(即旅游吸引中心地)的空间组织,是供给与需求两种作用过程的总格局;旅游吸引中心地是旅游活动得以完成的基本集聚单元,是旅游供给主体;影响以旅游地为中心的旅游空间组织的要素;旅游地吸引范围内的旅游需求量与旅游中心地的供给量实现平衡,是旅游区位理论研究的精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