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是小学的骨干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科教学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晰的界定:“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其摆在突出的地位。”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在很多领域都会使用到英语,英语为我们互通有无提供了方便和可能,不会英语,终将被世界所抛弃。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记忆力好、可塑性强,具有许多成年人不具备的优越条件,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力已经成为了老师们普遍的共识。同时,我们清楚在规范化的课程教学情境中“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

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

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

的心智发展,塑造健康的品格,培养思维能力。授人鱼不如授

人以渔,现在已不再是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的满堂灌教学年代

,我们教师应该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学,以培养学生的

英语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的学习能力为目的。

小学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在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

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

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

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

运用能力”,所以,英语学科确定四项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我们针对英语学科的教

学目标,利用思维导图,比较好培养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切

实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

思维导图(Mind Map)是由托尼?巴赞(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他在《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一书中对思维导图是这样定义的:“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

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

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又称

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

地图、树状图、树枝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思维导图有助于人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思考,从而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或关键环节,思维导图的制作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很多严格的限制原则,思维导图可以激发人的丰富的联想力,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甚至是教师的学习能力,有助于使一个学习者真正实现终身化学习和学会学习的目标。

二、用思维导图激发英语学习想象力丰富发展,涵养学生英语学习文化品格

本文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3Where did you go?(B Read and

write)教学为例,充分发挥好思维导图的知识引领作用,解决小学有效地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难题,针对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利用思维导图,比较好培养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切实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结合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经验,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探寻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认真研读和分析教材,梳理语篇的主题意义。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依据和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文本和载体。把握教材的编

写用意,深刻领会教材内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立足之本,也是提高?n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本单元的话题和功能是Where did you

go?介绍节假日的活动情况。使用的语言有:How was your weekend?It was….Where did you go?How did you go?What did you do?Did you

…?及其答句。学生除了能介绍自己的节假日活动情况、了解别人的活动情况以外,还要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美好的、伤心的或难忘的一天记录下来,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关心他人。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获得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

三、用思维导图完善英语学习知识点链接积累,发展学生英语学习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就是用语言做事的能力,涉及语言知识、语言意识和语感、语言技能、交际策略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开展教学,在整和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思维

核心素养背景下运用思维导图 培养英语学科思维品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912286528.html, 核心素养背景下运用思维导图培养英语学科思维品质 作者:张越 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20年第01期 【摘要】英语是初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由于英语教学中涉及大量词汇、语法等内容,同时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这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因此,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导图就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其能够有效地为英语学习起到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需要认识到此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积极将其应用在英语教学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张越,江苏省灌云县南岗中学。 思维导图是当今时代新型的思维理念,通过结合文字与图形,用层级图表示与文字内容的联系,发散学生思维。近年来教育界也广泛应用思维导图概念,其对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相关的调查表明,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相关概念辅助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与发散思维。 一、思维导图,夯实词汇基础之重锤 英语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整体教学的基础,只有对词汇教学加强重视,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词汇基础得到提升,对阅读教学、听力教学及写作教学均有一定的作用。传统的词汇学习主要是通过死记硬背记忆。这种学习方法过于枯燥,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此外,英语词汇学习难的原因在于词汇及词义的共同理解,而在其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及理解。 二、思维导图,破解语法难点之利器 语法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更是英语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都感觉难以应对。在语法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能够降低英语语法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语法知识体系。例如,It这个词的用法,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学习。通过思维导图,把It的用法和一些特殊的句型通过It作为中心点进行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其记忆。学习“be careful”的用法时,可以把“be careful”用到具體的语境中,“You should be careful when you use the knife(你使用小刀的时候应当小心)”,“Be careful with your spelli ng (注意你的拼写)”,加深学生对“be careful”相关语法的理解,并由它的意思是“当心”“小心”,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扈老师不断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人”(学生)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并提示语言能力是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标签:英语科学素养内涵 作者:李建红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依据这种分类,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一)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话题、功能等,它是语言能力的基石,没有语言知

浅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浅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 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浅谈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三个方面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明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主要论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活动、交际为切入点展开,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33-02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为2016年2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发布。教师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和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认为课堂教学要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要以学生主体意义探究为目的,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创意表达”素养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学习

新知识。即运用语境式整体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口,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好动,学习到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并且接触知识的渠道多以形象记忆为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选用生动有趣的事例辅助教学,创设有利于小学学习英语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会比枯燥机械的语言操练大得多。这样的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陕旅版小学英语有关Shopping的话题时,创设一个去超市购物的具体环境,借助超市服务员和顾客的购物情境来学习句型和对话内容,描述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让学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更关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由此体现了“生态意识”学科素养的价值性。 二、问题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问题解决”“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为什么要提倡“问题化教学”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为了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有关核心素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现实需求,修订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待颁布)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语言能力是一个含义很广的概念。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具体地讲,语言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英语和英语学习的一些意识和认识,例如,对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学习英语的意义与价值的认识,对英语与文化、英语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2)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是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能力;(3)理解各种题材和体裁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篇的能力;(4)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进行表达的能力;(5)通过语言建构交际角色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关于语言能力的内涵,有几点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知识。语言知识不局限于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的知识,还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Bachman和Palmer提出的语言能力模型就包括很多重要的语言知识,其中包括语篇知识和语用知识。尽管语篇知识、语用知识等概念大家并不陌生,但这些概念的真正内涵并不容易把握,特别是对于一线英语教师。 第二,语言能力的界定不仅强调了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在建构和表达意义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究竟是如何利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语用等方面的知识来表达意义的。 第三,在语言技能方面,特别强调对语篇作出的反应。过去更加强调对语篇的理解,即知道语篇表达了什么意义,而不太重视读者对语篇表达的意义应该作出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读一篇文章之后,应不只停留在理解上,还要对语篇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判断和分析。 第四,要注意语言能力描述中反映不同思维层次的目标,如“阐释和评价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评价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和比较语篇中的主要信息和观点”“理解事实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区分语篇中的事实与观点”“找出语篇的主要信息和观点”。要准确把握这些目标描述中使用的“阐释”“评价”“分析”“比较”“理解”“区分”“找出”等描述词语的内涵差异。第五,强调语篇的人际意义。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与其说是读者与文本互动,不如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作者互动。既然是互动,那么作者与读者总是以一定的角色进行互动。换句话说,作者在创作语篇时,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体现自己的角色,也会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教程文件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 核心素养

2016年9月13日上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最终确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作为一线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又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下面我将谈一谈我平时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一、设计预习卡片,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核心素养中提到学生学会学习指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的综合表现,具体有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而预习卡的各项设计正是围绕着这些要点而进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搜集资料让学生能有效的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动适应“互联网+”的社会趋势。 自从我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面对这群古灵精怪的小不点儿,我就开始酝酿怎样带领他们走进预习这扇大门,而我的计划正式实施,是在他们成为小学生两个月之后。我设计的预习卡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下面我带领着大家一起看看预习卡的内容。 “我会读”板块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识字能力。要求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倾听后签字或写评语。家长对孩子有了关注,他们的学习劲头也就更足了;“我敢猜”板块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要针对古诗学习,让孩子们大胆猜测古诗相关内容。“我想画”板块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提高了想象力。通过画笔描绘他们脑海中的课文,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将语文和美术有效整合,这是一种多么美的享受!为了增加学生阅读量,培养课外阅读兴趣,我在预习卡的最后,加入

英语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全聚焦张连仲: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教育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及修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理事长。 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要求中指出,新课改和高中课程标准修订要突出“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建构。在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做基本思考,英语是什么、英语课程的意义和内涵是什么等语言观、学习观、英语教育观等本质属性问题。多年来,我们一直忙于实践,理性认知还有欠缺,也造成了理念不清,操作目标不明确,费时而效益不好等一系列问题。在大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本刊将配合课改的推进,引导广大英语教师进入思考状态,共同研究英语的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既体现英语学科能够落实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应该包括英语学科独特的一些核心素养要求。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确立,是引导英语学科课程标准整体研制的关键要素,也将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解和教育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指引作用。 课程改革不是一张蓝图,而是一次有目的的旅行。借鉴美国知名教育学家古德莱德的思想,教育从理想的课程到学生实际掌握的过程需要层层传递。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对学生培养目标的一种带有结果性的规定,也必须要通过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和评价,以及各学段、教育各环节的有效传递与落实,最终体现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上。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上百万英语老师的认识、信念和自觉行为。本期我们特约刊登一些国内外关心我国基础英语教育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有思考的名师对于英语核心素养的理解和表述。我们殷切希望,有更多老师带着来自实践的思考和需求,参与到关系外语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大讨论中来。本刊也将陆续发表老师们的精彩观点,并随着讨论的深入不断推出新的话题讨论,以促进先进教育理念传播,助力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升外语教师的思考力和实践力。 对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认识孙大伟: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教师。吉林省特级教师、吉林省英语学科带头人,吉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家组专家,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首批特聘导师。 目前,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仍然处于打基础阶段,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培养仍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个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处于走向成熟时期,技能获取和生成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英语学科教学而言,在进一步拓展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习策略、应用能力和与之相应水平的英语思维能力,是这个学段的基本任务。在高中阶段,英语学科基本素养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1. 语言认知层面,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功能、语篇”;2. 语言技能层面,包括“听、说、读、写、译”;3. 语言意识层面,包括“语用、语境、语感、策略、思维”。 要认识高中阶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就要谈到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和教学实质。笔者始终认为,作为外语学习的英语学科教学在基础阶段首先要突出其工具性,其次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缺失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无从谈起。既然是工具,就要了解和认识工具,学习和掌握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知识讲解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扈老师不断强调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人”(学生)的发展,培养文化品格、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并提示语言能力是融合于其他三个过程,最终实现三维目标整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学策略 标签:英语科学素养内涵 作者:李建红 摘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依据这种分类,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和交际三个切入点展开,以“融合”为主线,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最终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就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那么,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内容?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很多英语教学专家在谈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时有各自的见地。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龚亚夫在第19期羊城教育大讲堂“学生英语核心

素养体系的构建与培养途径”专题讲座中提到,英语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批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思考能力等等,也都属于今后培养核心素养中应包括的内容。龚亚夫还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1]。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王蔷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2]。 根据以上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设定的课程目标,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英语核心素养的学科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语文素养、艺术素养、学科素养等概念,大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新近提出的英语素养(或英语学科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修订的各学科高中课程标准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各学科都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来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这一举措与以往的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主要区别在于,除了重视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以外,还凸显了课程的育人价值。甚至可以这样说,育人价值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英语学科也不例外。为了便于理解和把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确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所谓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一直被认为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中小学开设的英语课程在内容选择和目标设置方面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其背后的认识是: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其目的无外乎是使学生掌握另外一种交流的工具,以便他们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英语。除此以外,学习英语好像没有其他作用。受这一认识的影响,一些人甚至认为,并非每个学生都需要学习英语,英语课程可有可无,因为并非每个中国人今后都需要使用英语。其实,以上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根源在于没有认识到英语课程的育人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在学理上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为了说明这一道理,我们先看看其他学科的育人价值。 我们首先以中小学的数学学科为例。数学课程不仅仅是使学生能够计算或解决数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数学学科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同理,中小学的艺术类课程,就学习内容而言,主要是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但开设艺术课程的主要并不是为了使学生今后成为艺术家或以艺术谋生,而是使学生体验艺术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感受艺术、欣赏美好,丰富学生生命的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再有,中学历史课程也并不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或工作中直接使用历史知识或以史为鉴,而是为了培育学生认识人、社会与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所必备的人文素质,养成更为理性、更有智慧地参与现代社会生活所必要的思维习惯及能力。 从以上简要的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小学各门课程都有各自的学科内容,但其目的都不完全是使学生成为这些学科的专家,也不完全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生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国教育学会外专委理事长龚亚夫表示:“今后的老师不仅仅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今后的学生要实现的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的思辨能力,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可见,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指出:关于构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学科核心素养。过去十几年的课改,英语课程将学科课程目标表述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过去重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双基目标转向了多元的综合目标,推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经过数十年的课改以后,当前教师的教学理念已产生了巨大转变,从之前的只关注学科知识和语言技能,

转变为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有效学习策略方面的培养,这些都成为衡量英语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重要标准。在小学英语课程方面仍存在些问题,如:英语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认识不足,教师对于情景创设不充分,对教材中语篇的意义关注不足,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停留于表面,未能落到实处;并且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很少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然而建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必然会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课程内容同时对英语教学方式进行优化,从而为当前课改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构建思维导图,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高考命题必将进一步注重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所以一轮复习至此,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方法,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为指向,做好知识的查漏补缺,完成核心概念的突破、知识体系的构建,从而更好地迎接各轮复习。思维导图,画出核心体系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要素的关系用相互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形成一个树状结构图,图可以用不同的线条、色彩、图像等来表示。一轮复习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思维导图重视核心概念的理解以及学科知识点和概念之间的脉络关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要求必须对知识有着透彻地理解,才能够将不同的概念、知识点组织成一张系统合理的思维导图。很多同学将创建思维导图的过程想象得十分复杂,实际上并不难。拿一张白纸,从中心开始绘制,表述主题,并由此向四周延伸,设计出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三级分支,在每一线条上标注关键词,在绘制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对于大家复习是一次很好的检验,同时优秀的思维导图,是建立在我们充分理解核心概念、全面掌握知识之间联系的

基础之上的,在这一过程中,这一具有创新特点的方式无疑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当然,除了按某一科进行全面的思维导图构架,还可以针对某科具体的知识板块或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构建。注重课堂,主动反思总结学生上课时应提前自行复习知识点,在老师讲课过程中,通过老师梳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注意老师讲解的该知识点常考题型。做题时,加强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的思考,形成知识的灵活运用。其次,在以讲解考试试题和练习为主的课堂上,不要以订正答案为最终目的,更要深层次地把握错因,是知识点不会,还是不清楚,还是做错了?错得明明白白,才能会得彻彻底底。善用真题,注重知识内化 现在的高考题很少直接考查纯知识题目,大多数题目需要同学们从题干所给的新材料、新情境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地解读,在此基础上要能有效调动和运用学科知识进行解答的能力。很多同学在做题中往往不会利用试题给定的条件和要求审题,如忽视试题设置的时空条件,忽视题目的设问要求,随意变更问题方向,文字阅读能力较差,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和利用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甚至不少同学在解读信息时出现观点偏移、价值偏差导致失分。同学们在课外学习时应注重对高考真题的研究和练习,多回头看看高考典型题以及自己经常做错的题。高

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一、关键概念:核心素养 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是描述和界定学生(公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 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比如,OCED围绕核心素养实施了国际学生学业评价项目(PISA)(大雄按:程晓堂教授建议学习PISA有关阅读方面的内容)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核心素养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它有别于一个人潜在的能力。 三、中国学生核心素养(2016年9月发布) (一)文化基础

1. 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1. 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2. 健康生活。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 1. 责任担当。主要是学生在处理与社会、国家、国际等关系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具体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基本要点。 2.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英语核心素养。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系列论文)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综合表现为9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核心素养应具有“可教性”,这反映了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英语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有利于我们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领域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也有利于我们通过英语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仅仅从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角度来看待中小学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的价值,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 其实,中小学的英语学科和英语课程,除了使学生把英语作为交流工具来学习以外,还具有多重的育人价值。英语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课程理念,就是从英语的工具性和英语学科的人文性这两个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的目的与目标。也就是说,学习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应该学习哪些英语知识和技能,将来能够用英语做哪些事情,还要考虑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学习其他哪些方面的知识:形成哪些关键技能和必备品格。 作为教师,是不仅仅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去教,这个语言教学也就不仅仅实现一种工具性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听说读写的能力。今后的学生要实现的是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心智,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习的思辨能力,创造性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这个可能才是我们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是什么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是什么? 作者:程晓堂,赵思奇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在综述国内外学科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为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议。 一、引言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概念,要求将研制与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意见》发布以后,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讨论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但是,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核心素养的定义和内涵、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核心素养的测评方法等问题,学界仍在探索之中,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认识。 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所以,在核心素养这个大概念下,衍生出各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如语文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英语核心素养等。因此,无论是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都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研究。本文在国内外核心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大背景下,探讨中国语境下发展学生英 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着重阐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二、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虽然国内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是近期的事情,但国内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并不完全陌生。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提出了适用于本国或相关地区(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并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介绍了这些方面的情况,也探讨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1. 关于核心素养内涵的研究 描述和界定学生核心素养是世界教育改革浪潮中反复摸索与实践的产物。虽然现有文献对核心素养的内涵的阐述各有不同,但是这一概念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思想是被广泛认同的。核心素养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既包括传统的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特别关注人与社会的统一和协调发展。这一思想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的核心素养模型中的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也大致相符。 在阐述或定义核心素养时,许多研究者参考了国外已有的较成熟的概念体系,并探讨了这些体系对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的启示,如裴新宁、刘新阳和张娜分别梳理了欧盟和经合组织

英语核心素养解读

英语核心素养解读 王海峰 一. 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二十世纪末,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率先于1996年提出21世纪公民必备的四大核心素养: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1997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发布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系统回答了21世纪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满足社会发展,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双赢。随后,日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纷开始了核心素养的研究并构建了各自的核心素养价值体系作为指导其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各国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都包含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三大维度,而且都非常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为了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自1993年起变开始了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探索实验。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标志着素质教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2006年9月,“素质教育”被写进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从此,素质教育就由一种政府倡导行为转变成了国家意志。 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虽然素质教育也收到了显著的成效,但应试教育这一长期困扰基础教育的顽疾始终没有被彻底根除。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十八大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这一根本任务,教育部于2016年6月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架构模型。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式由素质教育迈入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纪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落实的基本思路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落实的基本思路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两个关键(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互为影响,互相支撑,共同作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保驾护航”,同时这三个方面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形成和提高,最终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各组成部分间的相互关系见图1)。 (一)三个方面 1.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篇、话题、功能等,它是语言能力的基石,没有语言知识的铺垫,就无法实现语言技能的培养。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它是语言能力的载体,是形成语言理解(听、读、译)和语言表达(说、写、译)的途径。语言各技能相互依托、共同促进。语言理解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一种内化,而语言表达则是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理解基础上的最终输出。 2.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主要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上的差异,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英语思维模式在语法、语义、语篇、语用等方面与汉语言思维模式有差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汉两种语言思维模式之间的异同、联系、转换、互补会给学习者以跨地域、跨文化的思维想象空间,帮助学习者拓宽视野,为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打下坚实基础[3]。 3.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任何语言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使用,

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内容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敲定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起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六大核心素养敲定,看看到底是哪些? 总体框架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浅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今科技知识迅猛发展,科技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教育的“知识核心时代”正向“核心素养时代”转化。学校已不再是简单、生硬、冷冰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应该为孩子今后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提供核心素养的教育。从知识教育走向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新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发展方向。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核心素养发展的萌芽期,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小学六年决定和影响人生未来的六十年,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基础性和奠基性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必须全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生健康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综合素质的社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习策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基础之上。课程目标结构图,说明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五个基础,这五个基础体现了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英语课程密不可分的两重性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认知的与非认知的。认知方面指的是学术、知识,非认知方面则是指价值观、情感态度等。所以“素养”并不是指向某一学科知识,而是强调个体能够积极主动,并且具备一定的方法获得知识和技能,它的目的不仅限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更有

助于追求具体生活目标,促进个人发展和有效参与社会活动。“核心素养”的含义比“能力”的含义更宽泛,既包括传统的教育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中小学阶段,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不可缺的基础素养,它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它的缺失会造成人格、人性发展的重大缺陷!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的,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