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2019?无锡)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

反应后质量/g0x y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x+y=75

C.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的取值范围:0≤x≤30

【答案】D

【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0)g =20g,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15g﹣10g)=5g,则: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0:5=4:1,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0+20+15=0+x+y+10,则:x+y=75,正确;

C.甲和丁是反应物,若y≤20时,则丙或不参与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若反应中丙的质量不变,则x=30+25=55;若丙的质量减少,则则x>55;若丙的质量增加,则x<55,错误。

故选:D。

2.(2019?德阳)80gFe2O3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

A.50g B.60g C.70g D.80g

【答案】B

【解答】解:80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是56g,80g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是64g,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大于56g,小于64g,可能是60g。

故选:B。

3.(2019?张家界)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反应物均为氧化物

B.金原子对水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

C.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D.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B

【解答】解: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

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O+H2O CO2+H2;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故正确;

B.从图可以看出该反应中金原子对CO分子起吸附催化作用,故不正确;C.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故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故正确。

故选:B。

4.(2019?攀枝花)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某化学反应,测量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三个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得到质量分数分布图分别如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

B.t1时刻,甲和丁的质量比为5:7

C.若丙是Cu、丁是CO2,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g,如果再增加20g甲,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

【答案】C

【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0%﹣0%=40%,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39%﹣54%=7%,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21%﹣7%=14%;反应后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54%﹣22%=32%,丙是生成物;反应前丁的质量分数为1﹣22%﹣21%﹣40%=17%,丁的质量分数增加了39%﹣17%=22%,是生成物。

A、该反应中,乙是反应物,丁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t1时刻,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分数为40%﹣20%=20%,参加反应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40%:22%=20:11;则生成的丁的质量分数为11%,甲和丁的质量比为20%:(11%+17%)=5:7,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丙是Cu、丁是CO2,反应物之一是氧化铜,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0%:14%=80:28,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时符合此质量比,则该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则甲、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D、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为100g,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40%:14%,如果再增加20g甲,则60g:21g=40%:14%,则甲与乙可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2019?宜昌)对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氧气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随着反应进行,固体质量减小,剩余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大,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随着反应进行,不断生成氧气,剩余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氧元素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反应前氯化钾质量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6.(2018?苏州)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B.CH4O C.CH4D.C2H4O

【答案】B

【解答】解:因为“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同时

生成4.4gCO2和3.6gH2O,该有机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4.4g×

=1.2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3.6g×=0.4g;则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2g﹣0.4g=1.6g。则该有机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

比为:::=1:4:1,分析各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7.(2018?常州)可燃物R是C、H2、CH4、CO或CH4O中的一种。将一定量的R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R氧气二氧化碳水一氧化碳反应前质量

/g

m1m2000

反应后质量

/g

00m3m4m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m1=m4时,R是H2②m1+m2=m3时,R是C或CO③m3:m4=11:9

时,R是CH4或CH4O④m3+m4+m5≥m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

【解答】解:①由氢元素质量不变可知,m1=m4时,R是H2,故①正确;

②由碳元素质量不变可知,m1+m2=m3时,R是C或CO,故②正确;

③m3:m4=11:9时,可推出碳酸和氢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是1:4,R是CH4或CH4O,故③正确;

④当R中不含有氧元素时,m3+m4+m5=m2;当R中含有氧元素时,

m3+m4+m5>m2,故④正取。

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

故选:D。

8.(2018?鸡西)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答案】B

【解答】解: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丁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甲、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

A、该反应为:丁→甲+丙,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

B、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16=1:8,错误;

C、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正确;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是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

故选:B。

9.(2018?南京)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分数。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a=56%B.b=6%C.c=17%D.d=8%

【答案】A

【解答】解:由四种物质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少了70%﹣42%=28%,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4%,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乙的质量分数减少了14%﹣8%=6%,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为6%,丙的质量分数增加了40%﹣6%=34%,丙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8%: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甲的质量分数应减少14%,则a=70%﹣14%=56%,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b=8%,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生成的丙和参加反应乙质量比为34%:6%,当乙的质量分数为11%时,减少了14%﹣11%=3%,则丙的质量分数应增加17%,则c=6%+17%=23%,

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d=1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0.(2018?苏州)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C2H4B.CH4O C.CH4D.C2H4O

【答案】B

【解答】解:因为“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同时

生成4.4gCO2和3.6gH2O,该有机物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2g;含氢元素的质量为:3.6g×=0.4g;则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2g﹣1.2g﹣0.4g=1.6g。则该有机物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

比为:::=1:4:1,分析各选项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1.(2019?盘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粒子个数比为;

(2)该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3)一个“”分子是由个原子构成的。

(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1:1;(2)原子;(3)2;(4)H2+Cl22HCl。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各物质间

微粒关系为如图:

(1)由各物质微粒关系图可知,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粒子个数比为1:1;(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

(3)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的。

(4)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了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

故答案为:(1)1:1;(2)原子;(3)2;(4)H2+Cl22HCl。12.(2018?滨州)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

立联系,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气体,要制取一瓶该气体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任写一种)。

(2)甲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也没有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都没有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没有改变。

(4)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2)12:1;(3)BD;2C2H2+5O24CO2+2H2O

【解答】解:由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

(1)由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乙是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

易溶于水,要制取一瓶该气体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2)甲物质C2H2,甲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2)=12:1;

(3)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

B、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分子个数发生改变,故错误;

C、反应前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D、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改变,故错误。

(4)由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2H2O。

答案:

(1)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2)12:1;

(3)BD;

2C2H2+5O24CO2+2H2O

13.(2019?南充节选)请用相关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3)某鱼塘在养鱼过程中经常遇到因水中氧气不足造成鱼苗死亡现象。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可以有效解决鱼塘供氧问题。生产CaO2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l2+2NH3+H2O2+8H2O=

CaO2?8H2O↓+2X,写出X的化学式。

【解答】解:NH4Cl。

(3)由CaCl2+2NH3+H2O2+8H2O=CaO2?8H2O↓+2X可知,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反应前氯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氮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氢原子是24个,反应后应该是24个,其中8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后氧原子都是10个,因此X的化学式是NH4Cl。

故填:NH4Cl。

14.(2019?青海)如图是某物质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一氧原子,一氢原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任写一条)。

【答案】(1)2H2O22H2O+O2↑.(2)原子的种类。

【解答】解:(1)由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该反应是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O2↑。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等。

故答为:(1)2H2O22H2O+O2↑.(2)原子的种类。

三、解答题

15.(2018?常州)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消毒剂。

(1)利用氯酸钠(NaClO3)可制备ClO2,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2)工业上生产NaClO3的化学方程式为:

2X+2NaCl Cl2↑+2NaClO2,则X的化学式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3)在一定条件下,ClO2与氰化氢(HCN)反应(未配平)的微观示意图

如图。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反应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

比为。

【答案】(1)+5;(2)ClO2;氯元素;(3)HCN;7:22;

【解答】解:

(1)NaClO3中Na的化合价为+1,O的化合价为﹣2,则(+1)+Cl+(﹣2)×3=0,Cl=+5,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Na:2,Cl:2,O:0;反应后Na:2,Cl:2,O:4,X前有系数2,故X的化学式为ClO2;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ClO2;

(3)HClO2与氰化氢(HCN)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方程式是

2ClO2+2HCN N2+2CO2+2HCl,

“”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是:HCN;

该反应生成的N2与CO2的质量比为28:(44×2)=7:22;

答案:

(1)+5;

(2)ClO2;氯元素;

(3)HCN;7:22;

16.(2019?雅安)以CO2为碳源,与电解水产生的H2经催化可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有机物,此方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化学家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实

现了CO2和H2转化为A或B等有机物,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是。

(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不变。

(3)在催化剂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CO2和H2反应生成A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5)如果该反应工业化生产后的重要意义是。

【答案】(1)C6H6;(2)化学性质;(3)CO2+H2CO+H2O;

(4)4CO2+13H2C4H10+8H2O;

(5)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

【解答】解:

(1)B的一个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所以化学式是C6H6。(2)根据催化剂的特性可知,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3)在催化剂Ⅰ中发生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加I的作用下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CO+H2O。

(4)由CO2和H2反应生成A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4CO2+13H2C4H10+8H2O。

(5)如果该反应工业化生产后,由于是利用了二月红,所以重要意义是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

故答案为:

(1)C6H6;

(2)化学性质;

(3)CO2+H2CO+H2O;

(4)4CO2+13H2C4H10+8H2O;

(5)减少温室气体,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等其它合理回答)。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及答案解析

2015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 g. ? 主要成分: NaCl、H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1g/cm3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 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_____。 (2)t1℃时,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水_____g。 (3)t2℃时,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可以用图中_____点(填“a”“b”或“c”)表示。 (4)将甲、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剂质量:甲<丙 C 析出固体质量:甲>丙 D 溶质质量分数:甲=丙 【答案】乙>甲=丙 25 不饱和 b ABD 【解析】 【详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2)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丙物质20g,所以完全溶解5g丙物质至少需要25g水; (3)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 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50g,所以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甲的不饱和溶液,可以用图中b点表示; (4)A、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其饱和溶液降温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 B、降温后两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与降温前相等,由于没有明确原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其中水的质量,错误; C、由于降温后甲有固体析出,而丙无固体析出,正确; D、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甲降温后是t1℃时的饱和溶液,而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所以溶质质量分数甲>丙,错误。故选ABD。 2.下列A→D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中考化学与综合题有关的压轴题及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制法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化合反应发生后,生成物肯定不会是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 A p点所示溶液为碱性 B n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 C m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 D 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3)沾有浓氨水的棉棒放在浓盐酸瓶口为什么有白烟生成:_____。 (4)图2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C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③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现有73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和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单质 D 浓氨水、浓盐酸均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和氯化氢相遇生成氯化铵固体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干扰后续实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Fe2O3高温 2Fe+3CO2↑ 5.85% 【解析】 【分析】 【详解】 (1)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生成不可能是单质。 (2)A、p点所示溶液的pH大于7,所以溶液为碱性,正确; B、n点所示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说明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正确; C、m点所示溶液的pH小于7,说明氢氧化钠不足,盐酸有剩余,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HCl,正确; D、实验过程中,开始时溶液显酸性,随着滴入溶液体积的增加,溶液逐渐变为碱性,该图中pH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所以对应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滴入盐酸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2015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试纸测试,溶液的pH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精确到0.1%); (3)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_________g. “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_.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 5.(2014?厦门)用Y形管或Y形导管完成以下实验. (1)图1中Y 形管左侧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右侧管中加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 _____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2021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H2SO4、BaCl2、CuSO4、Na2CO3、KCl、HCl、MgCl2等七种化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pH 试纸测试,溶液的pH 为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2O═2NaOH+H2↑,若把4.6g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40g,请计算: (1)生成NaOH 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燃料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g产生的SO2气体的质量/g A.石油气2900 5.0 B.天然气2500 0.1 C.煤气2500 11.0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加入纯碱样品的质量/g 5.4 5.4 5.4 5.4 5.4 电子天平的示数/g 163.2 166.4 169.6 175 180.4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样,加一定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该石灰浆部分变质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实验步骤和现象结论 猜想Ⅲ成立蒸发皿的质量(g)25.0 蒸发皿+食盐溶液(g)45.0 蒸发皿+食盐晶体(g)27.4 数据处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

中考化学综合题-经典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下列A→D的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组合,即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也可制取氧气。 (1)写出标注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在分液漏斗中添加的药品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观察到_______时,再将注满水的集气瓶倒扣住导气管,收集氧气。若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标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用A、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___(填“b”或“c”)。若在D中装半瓶氢氧化钠溶液,将A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其中一会儿,肉眼观察不到什么可见现象。实验小组将进行如下三个实验探究活动。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并验证产物碳酸钠。 实验一: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红。 实验二: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加几滴稀盐酸,未观察到气泡的产生。 实验三:取反应后的D中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 (4)研究表明,实验一不能证明化学反应是否进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判断实验二能否证明变化中无碳酸钠生成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出实验三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资料:常温下,氢氧化钠易溶于酒精溶剂形成溶液,而碳酸钠难溶于酒精溶剂。 (7)请你根据“资料”信息,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以上方案有人用75%的医用酒精来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实验,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H2O2气泡连续均匀放出B2KMnO4△ K2MnO4+ MnO2+O2↑c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不能,反应后D中溶液氢氧化钠过量,会与稀盐酸反应 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酒精溶液中,能观察到有不溶性物质生成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水,碳酸钠会溶于水 【解析】(1)由图可知,①是酒精灯;(2)A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反应的装置,故是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从锥形瓶中加入,过氧化氢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要等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否则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属固固加热型,选B装置;在加热的条件下,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KMnO4△

2018年中考化学压轴题(必备)

2018年xx化学压轴题(必备)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化学压轴题。 一、选择题 1.(2018,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78%)和氧气(21%)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根据沸点不同,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2.(2018,株洲)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B) 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3.(2018,山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空气是一种xx的资源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氧气xx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

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成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会导致水面上升 5.(2018,襄阳)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C)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气的是(B) A.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B.对着干而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C.寒冷的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D.饼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得不酥脆 7.(2018,兰州)某市5月26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65 二氧化硫6 二氧化氮20Ⅱ良 下列各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C)A.露天焚烧垃圾B.用煤做燃料 C.用氢气做燃料 D.用洒水车洒水

(完整版)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推荐文档

主要成分: NaCl 、 H 2O 体积:500mL 含量:0.9% 密度: 1g/cm 3 2015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 一、解答题(共 30 小题) 1.(2014?岳阳)有一无色溶液,已知其溶质是由 H 2SO 4、BaCl 2、CuSO 4、Na 2CO 3、KCl 、HCl 、MgCl 2 等七种化 合物中的两种组成.对该溶液进行相关实验,得出以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①用 pH 试纸测试,溶液的 pH 为 1; 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沉淀生成. 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确定该溶液有可能的组成是:(以下空格可以填满) 、 、 、 . 2.(2014?徐州)已知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H 2O ═2NaOH+H 2↑,若把 4.6g 金属钠投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如图),充分反应后烧杯中剩余溶液质量是 40g ,请计算: (1) 生成 NaOH 的质量. (2) 反应后所得 Na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2014?新疆)如图是一瓶医用注射盐水标签的部分内容.用计算结果填空: (1) 氯化钠中钠、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 (2) 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 0.1%); (3) 该瓶盐水能给病人提供氯化钠的质量是 g . 4.(2014?张掖)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 2SO 4 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 Na 2SO 4 猜想二:有 Na 2SO 4 和 H 2SO 4 猜想三:有 Na 2SO 4 和 NaOH 猜想四:有 Na 2SO 4、H 2SO 4 和 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CuSO 4 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 pH 试纸、铜片、BaC12 溶液、Na 2CO 3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 pH 滴加 Na 2CO 3 溶液 滴加 BaCl 2 溶液

中考化学压轴题型满分攻略

中考化学压轴题型满分攻略 我们常说的压轴题,就是试卷每道大题的最后几题。其实,压轴题并不一定是最难的,但也是学生最容易丢分的。为了避免在中考中压轴题失分,下面简单分析一下中考压轴题型复习方法。 一、选择压轴题 常见题型有图像题、图表题、技巧型计算及信息给予题。 图像题解题关键在于图像的横纵坐标、三点(起点、拐点、终点)、斜率。极有可能考金属与酸的反应,需要学生分清楚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问题和效率问题,理解记忆等量金属与足量酸反应、等量酸与足量金属反应分别对应的4幅图。 图表题一般考察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要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透彻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重点是原子守恒和质量守恒。解题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三个公式:1、密闭容器中,M 前=M后;2、M参加=M生成;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分子个数比。 技巧型计算常用的是守恒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差量法。守恒法和差量法主要用于求解质量、质量分数等具体数值的题目,平均值法和极值法由于可以确定数值的范围,因此常用于求某种物质可能是什么的问题,找出这几种方法对应的典型例题做一下,一道就可以。理解不同方法的思路,知道什么样的题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就能搞定这1分了。 信息给予题就需要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了,这个需要学生平时多多培养。另外平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比如把有用的信息、数据用横线划下来,这样可以避免二次审题的时候再浪费时间找已知条件。 二、推断压轴题 常见题型有文字推断、实验推断、框图推断。 文字推断题解题方法类似于选择题中的信息给予题,从题干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是重点。 实验推断题要想做出来,需要掌握好物质的性质、变化和重点的几个基础实验。 框图推断题作为最难的一种推断,学生要么满分,要么0分,差距比较大。框图题的难点在于涉及到的反应较多,同时已知条件隐藏的也比较深,突破口通常潜伏在题目中不同物质的性质、变化、甚至是反应条件中,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有极强的敏感度。那要想拿到这7分,就一定要把我们学过的一些性质较为特殊的物质(比如红色固体有哪些?黑色固体有哪些?)、常考的反应方程式(比如CO还原金属氧化物、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等)、特殊的实验现象(比如有大量白烟生成、黑色固体变红、红色固体变黑等)掌握牢固,最好自己做做总结,比如高温条件的反应有哪些、固液反应生成气体的反应有哪些等等。当然还有一些解题规律,比如很多箭头都指向一种物质,那么这种物质很有可能是CO2或H2O。只要能利用上面总结的这些特殊物质和特殊反应,在题目中找到突破口,然后利用正推或者倒推的方法一步一步推导,推断题就迎刃而解啦。 三、实验压轴题 综合型实验,探究型实验。 综合性实验主要考察实验中的压强变化和仪器的连接、仪器或者试剂的作用问题。涉及到的实验一般与上学期学的基础实验相关,考察的知识点也依然是上课强调的那些实验题的常考考点,但是考察的范围会比较广,可能一道题涉及到的实验会很多,也就是综合型的考察。本题难度不会太大,主要需要注意的是语言的叙述一定要严谨,一些原因、现象之类的语言不能自己随意发挥,要记住最标准的答案,否则很容易造成会做但是不得分的情况。 探究性实验如果说还不是很难的话,探究型实验题算得上是实验题中得分率最低的题了,很多学生拜倒在探究型实验题的石榴裙下,无法自拔…对于探究性实验题,重中之重是

备战中考化学压轴题之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备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 1.现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反应所需时间:丙>甲>乙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题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反应,金属完全反应,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可知,金属乙反应的氢气质量最先达到最大值,其次是金属甲,最后是金属丙,即金属乙最先反应完,其次是金属甲,金属丙最后反应完,因此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的关系为丙>甲>乙,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图所示曲线平行于x轴时,生成的氢气质量达到最大值,三种金属生成氢气的质量甲最大,其次是乙,最小的是丙,即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 2442 M+H SO=MSO+H↑,设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金属的质量为m金属,生 成氢气的质量为m氢气,根据方程式可知 m = 2m x 金属 氢气 ,则有 2m = m x金属 氢气 ,已知甲、乙、丙三 种金属的质量相等,则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x与生成氢气的质量成反比,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关系为甲<乙<丙,C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由题意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均显+2价,若金属元素的符号为M,与稀硫酸反应的通式为 2442 M+H SO=MSO+H↑,由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全部来自于硫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生成的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的硫酸质量越大,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为甲>乙>丙,D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镁、铝、锌、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之间的反应规律及图象正确的是()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轻质碳酸钙,又称沉淀碳酸钙,即高纯度的碳酸钙,它密度小、白度高、摩擦系数小,是制造牙膏的原料之一,常用在高档或浅色制品上。工业上通常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高纯度碳酸钙的制取与提纯: 根据上述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石灰石的用途非常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单项选择)。 ①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②可用于制取生石灰③可用于制造玻璃 ④可用于治理酸性污水⑤可加入煤炭中做固硫剂⑥可用作高炉炼铁造渣剂 A ①③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④⑤⑥ D 以上全部都是 ⑵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 ⑶上述流程的步骤③中,还可以选择另外一种试剂采用沉淀法制备出高纯度的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⑷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_____。 ⑸小颖同学称取了25.0g某石灰石样品,按上图流程进行了模拟实验探究。她在步骤③中向石灰水里滴加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该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上述实验中,小颖最终制得轻质碳酸钙的质量?_____(结果精确到0.1g) 【答案】C 生石灰 CO2+Ca(OH)2=CaCO3↓+H2O 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21.2g 【解析】 【分析】 【详解】 ⑴用于制造玻璃的是碳酸钠,故选C; ⑵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上述流程所涉及的物质中,可用作干燥剂的物质是生

石灰; ⑶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碳酸钙,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⑷工业上的石灰石含有其他杂质,制备高纯度碳酸钙要经历“石灰石(CaCO3)→生石灰→石灰水→CaCO3”的转化过程,其目的是除去石灰石中的杂质。 (5)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2233 Ca(OH)+Na CO=CaCO+2NaOH 106100 212g10.6%x 100106 = x212g10.6% ? ? ↓ x=21.2g。 2.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疾病。在环境保护方面,过氧化镁可用来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以用于牙膏,对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镁的性质和制备等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过氧化镁的性质 (1)过氧化镁(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其外观与物理性质与氧化镁相似。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不溶于水,但逐渐的被分解放出氧气。 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请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热量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 二.过氧化镁的制备 下图是利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过氧化镁。 (资料)①碱式碳酸镁与碳酸镁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②氧化镁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________。 (4)用上述碱式碳酸镁在550、600、650及700℃下煅烧一定的时间生成氧化镁。用上述条件制备的氧化镁分别与30%双氧水反应合成过氧化镁产率(见图1和图2)。

中考化学压轴题(附解析)

中考化学压轴题(附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硅 B.氧 C.铝 D.铁 3.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KClO3 C.NaCl D.H2SO4 4.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5.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甲烷 D.铁丝 6.以下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牛奶 C.白糖 D.植物油 7.以下图标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是 A B C D 8.碳、氢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9.以下气体中,有毒的是 A.N2 B.O2 C.CO D.CO2 10.以下微粒中,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是 A.H B.H2 C.H+ D.H2O 1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物质种类 D.元素种类 12.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A.倾倒液体 B.检查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 13.以下化学用语中,正确的选项是 A.2个氧分子:2O B.一氧化碳:Co

C.3个钠离子:3Na+ D.氧化钠:NaO 14.以下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 15.以下事故处理方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16.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17.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固体受热分解时,放出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它可能是 A.SO2 B.NH3 C.NO2 D.N2 18.以下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碳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可燃性,用于火箭发射 C.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用于食品防腐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成各种灯具 19.以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图1 图2 图3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1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2020-2021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综合题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作出猜想)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____。 (实验1)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 盐酸 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不成立 步骤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 铜的U形管 _____猜想二不成立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实验2)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____。 (拓展延伸)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选填字母)。 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

b .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 .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答案】Mg (OH )2、MgCO 3 一 白色固体变蓝色 偏小 e d b 3:2 abc 【解析】 【详解】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Mg (OH )2;猜想二:只有MgCO 3:;猜想三:Mg (OH )2、MgCO 3。 故填:Mg (OH )2、MgCO 3。 [实验1] 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 形管,白色固体变蓝色,是因为氢氧化镁分解生成了水,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2]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完全吸收,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偏小。 故填:偏小。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e ,d→b 。 故填:e ;d ;b 。 (3)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 ,说明氧化镁质量是3.20g ;浓NaOH 溶液增重2.64g ,说明反应生成了2.64g 二氧化碳;浓硫酸增重1.44g ,说明反应生成了1.44g 水; 设碳酸镁质量为m ,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为n ,氢氧化镁质量为z , 3 2MgCO MgO +CO 844044m n 2.64g 844044 == m n 2.64g 加热 ↑ m =5.04g ,n =1.6g ,

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经典压轴题含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③⑥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 Mg(NO3)2和KCl均溶于水;2.Cu2+为蓝色;3.Ba2+和SO42-或C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白色沉淀,Mg2+和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其中BaSO4既不溶于也不溶

中考化学压轴题大全-大小计算

到处找中考真题,不如下一个“中考神器”app:提分最快的中考备考app。在360手机助手中搜“中考神器”即可。 小计算: (2013年丰台二模)24.某脱氧保鲜剂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如右图所示),利 用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的性质来吸收包装袋内氧气,从而延长食品 的保质期。已知该脱氧保鲜剂中活性铁粉的质量为1.4 g,理论上该脱氧保鲜 剂最多能够吸收氧气的质量为 A.0.6 g B.0.8 g C.1.2 g D.1.6 g 答案:A (2013年丰台二模)25.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CO2O2H2O X 反应前质量(g)658 5 23 反应后质量(g) a 10 32 0 A. a的值为44 B. X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X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在X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4:1 答案:C (2013年朝阳二模)24.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在原实验基础上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反应前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3.4g D.反应后容器中水的质量为1.8g 答案:D (2013年顺义二模).“冬天捞碱”所获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质量的食盐,为测定纯碱的质量分数,称取24.8g样品,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5%的食盐溶液200g,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A.14.5% B.42.7% C.85.5% D.87.6%

初三化学压轴题集锦

化学计算 2014 福州质检 17.(13分)某化学小组同学用图14装置制取一定量的氧气。请你参与探究: 7.9 g 棉花 水 图14 (1)图14中反应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发生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为防止水槽中冷水倒吸,实验结束后应先。 (2)计算7.9 g 高锰酸钾(KMnO4)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解: (3)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若常温常压下,氧气的密度约为 1.4×10-3 g/mL,则理论上产生氧气体积是mL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实际操作过程中,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大于理论值。请分析:实际收集的气体体积偏大的原因是(填标号)。 A.装置的气密性不良 B.加热时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较大 C.部分氧气溶于水 (4)小庆同学认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7.9 g高锰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请分析:小庆的方法是(填“正确”或“错误”)的,原因是。

17. (13分)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如图14所示实验: (1)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 装置的作用是 ;C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D 装置的作用是 。 (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 (5)小华提出,要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应把A 装置改成图15所示装置,并在反应前鼓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还要鼓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2.0 g ,实验前、后C 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 g 和65.6 g ,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 %(精确到0.1%)。 2013 福州质检 18.(5分)电解水时(2H 2O 2H 2↑ +O 2↑),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但硫酸本身不发生化学反应。现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90.0 g 通电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测得生成氧气为8.0 g ,计算: ⑴ 电解所消耗的水的质量。 解: ⑵ 停止反应后,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通电 图14 图15

2020中考化学冲刺训练 经典压轴题和答案

1、过氧化氢溶液会自然分解,使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为测定一瓶100 g 30%的过氧化氢溶液久置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取该溶液27.2 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⑴久置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⑵该瓶溶液中,已经分解的过氧化氢质量(最后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 ② 烧 杯 ③ 烧杯 ④ 烧杯 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 20 30 40 50

(1)表中X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现有7.5g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友情提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 m CO2 (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若将石灰石样品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容器内的剩余物进行过滤,所得到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4、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加入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应.相应数据见下表: 第次加入稀盐酸的体积 /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40 16 2 40 12 3 40 8 4 40 8 求:(1)20g此样品中Cu的质量 (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 (3)用氢气充分还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 5、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O2质量(g) 3 4 6 SO2质量(g) 6

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推断题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B(氧化钙)能转化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C(二氧化碳)能与E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E可能是碳酸钠;D(氢氧化钙)与E(碳酸钠)能生成A(碳酸钙)和F,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的化学式是CaCO3; (2)B→D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4)C与F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某校化学实验室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