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场所制冷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公共场所制冷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公共场所制冷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公共场所制冷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与环保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系统耗能的主要因素以及节能减排的方案和实际运用。

关键词:中央空调系统节能

◆中央空调的分类

根据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不同方式,可分为: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舒适性空调、工艺性空调;根据使用地点不同,可分为家用、商用等。

◆影响中央空调系统能量消耗的主要因素及衡量标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应用日益广泛、普及,空调用电占总用电总量的比例在不断上升,空调能耗已占总能耗20%左右,因而空调节能意义巨大。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热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

空调节能等级又称能耗比,能效比是指空调器的制冷量与空调器输入功率的比值,反映空调器的节能水平。能效比越大,表明空调越节能。若两台空调耗电相同,则能效比更高的空调,能产生更多的冷(热)量。国家出台能效等级的目的是为了节约能源,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经济。

节能等级共分五级,具体为:

额定制冷量<4500W:一级:EER≥3.4w/w;二级:EER≥3.2w/w三级:EER≥3.0w/w;四级:EER≥2.8w/w;五级:EER≥2.6w/w。

4500W< 额定制冷量≤7100W:一级:EER≥3.3w/w;二级:EER≥3.1w/w;三级:EER≥2.9w/w;四级:EER≥2.7w/w;五级:EER≥2.5w/w。

额定制冷量>7100W:一级:EER≥3.2w/w;二级:EER≥3.0w/w;三级:EER≥2.8w/w;四级:EER≥2.6w/w;五级:EER≥2.4w/w。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方案

在空调系统设计之初选定空调方案(系统方式)时,即应将节能作为重要依据之一。中央空调能耗一般包括三部分:空调冷热源;空调机组及末端设备;水或空气输送系统。这三部分能耗中,冷热源能耗约占总能耗的一半左右,是空调节能的主要内容。

1.采用冰蓄能系统

冰蓄冷技术是利用峰谷电价的差别将用电高峰时的空调负荷转移到电价较为便宜的夜间,从而节约运行费用。

对于传统的冰蓄能系统,主机所耗的总能量变化不大,因而可节约运行费用但不节能;如采用再冷式冰蓄能系统则因采用了新型的冰剥离法,而减少了剥离能耗,即可节约运行费用又可节能。采用冰蓄能系统时,具体地有下面几种方案可供选择:

全部蓄能系统:当电价在峰、谷时段里有差别时,可将全部负荷转移到廉价电费的时间里运行。这种方式常用于改建工程,它可利用原有的冷水机组,只需加设蓄冷设备和有关的辅助装置;这种方式也适用于需要瞬时大量释冷的特殊建筑物,如体育馆建筑物等。

部分蓄能系统:冷水机组连续运行,它在夜间用来制冷蓄能,在白天利用蓄存的制冷量为建筑物提供制冷。将运行时数从14 h扩展到24 h,可以得到最低的平均负荷。需电量费用大大地减少,而冷水机组的制冷能力也可减少50%~60%或者更多一些。在新建的建筑中,这是最实用的、投资有效的负荷管理方案。通过杭州市几个工程如:建行杭州分行办公大楼、杭州市新景福百货大楼的实践表明该系统节能(经济指标)可在25%~35%之间。

2. 采用变风量系统,以减少空气输送系统的能耗

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要确定向被空调房间输送的、经过一定处理的空气数量,用以吸收室内的余热和余湿,从而维持室内所需要的温、湿度。当室内余热值发生变化而又需要使室内温度保持不变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定风量:将送风温度值固定,而改变送风温度;

变风量:将送风温度值固定,而改变进风量。

考虑到现代化楼宇的空凋要求,正从集中式控制向各个房间进行独立、个别控制的方面发展。变风量空调(V A V)控制系统可以克服定风量系统的诸多缺点,它可以根据各个房间温度要求的不同进行独立温度控制,通过改变送风量的办法,来满足不同房间(或区域)对负荷变化的需要。同时,采用变风量系统可以使空调系统输送的风量在建筑物中各个朝向的房间之间进行转移,解决一天中同u,t间各朝向房间的负荷并不都处于最大值的问题,从而减少系统的总设计风量。这样,空调设备的容量也可以减小,既可节省设备费的投资,也进一步降低了系统的运行能耗。有资料显示,采用变风量系统可节省能源达到30%,并可同时提高环境的舒适性。该系统最适合应用于楼层空间大而且房间多的建筑。尤其是办公楼,更能发挥其操作简单、舒适、节能的效果。因此。变风量系统在运行中是一种节能的空调系统。

3.利用能量回收系统节能

在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可在系统中增设热回收系统,可得到较为明显的节能效果。

4. 根据国家能源政策、能耗指标和当地能源条件合理选择冷热源

在制冷机组的选用中.根据“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耗中的比重,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有效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国家能源政策,鼓励采用电制冷机组,限制采用燃煤锅炉的产品。同时,可积极发展太阳能空凋与燃气空调(直燃机)、合理利用其他热源。

太阳能空调:建立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的基础上的太阳能空调,可充分利用夏天的太阳能,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利用太阳能供冷与供热,不仅可以节省电力和常规能源,对环境保护尤其有重要意义。

燃气空调:燃气空调具有削减夏季电力高峰、填补夏季燃气低谷的益处,1996已成为我国中央空凋市场的主导产品。

土壤热源的有效利用: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经过电力做功,输出可用的高品位热能设备,可以把消耗的电力变为3倍甚至3倍以上的热能,是一种高效供能技术。热泵技术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以及地源热泵三类。由于热泵是提取自然界中能量,效率高,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是当今最清洁、经济的能源方式。在资源越来越匮乏的今天,作为人类利用低温热能的最先进方式,热泵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空调系统主要用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由于其“室外机”受环境空气季节性温度变化规律的制约,夏季供冷负荷越大时对应的冷凝温度越高,从而主机能耗增大。与地面上环境空气相比,地下5rn以下全年土壤温度稳定且约等于年平均温度,可以分别在夏冬两季提供相对较低的冷凝温度和较高的蒸发温度。所以从原理上讲,土壤是一种比环境空气更好的热泵系统的冷热源。土壤热源热泵的主要优点有:节能效果明显(可比空气源热泵系统节能约20%);埋地换热器不需要除霜,减少了冬季除霜的能耗;由于土壤具有较好

的蓄热性能,可与太阳能联用改善冬季运行条件;埋地换热器在地下静态的吸放热,可减小空调系统对地面空气的热污染及噪音污染。水源热泵系统:水源热泵系统空调系统是一种水冷的整体式供冷/供热机组,可进行制冷/制热循环,因而是一种全年运行的空调设备。其制冷(热)性能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小,换热效率也高于空气热泵。水源热泵系统空调系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新新产品,具有不同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的诸多技术特点,是一个热回收和内部能量平衡的系统,尤其在过渡季其节能的效果非常显著。

5.热电冷三联供(CCHP)系统

这是一项较适合我国国情的、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但在我国尚处于研究和建设的初步阶段,还有许多相关的政策的技术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6.利用建筑构造实现节能

可在制定建筑方案阶段就有暖通专业人员参与,保证在不对建筑方案造成较大影响的前提下在建筑构造方面充分体现节能的要求、满足节能的需要。

①合理控制窗墙比、对外墙及屋顶的导热系数等提

出具体要求通过外窗的耗热量占建筑物总耗热量的35%一45%。故在进行前期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窗墙比将十分重要。

②提高门窗的气密性

有资料表明,房间换气次数由0.8 h-1降到0.5 h-1,建筑物的耗冷可降低8%左右,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③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

使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这一主要的空调负荷,从而各主要设备的容量,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当然,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初期投资,这可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④“冷屋顶”节能

“冷屋顶”(cool roofs)指具有高El射反射率的屋顶,通过在普通屋顶表面涂上浅色的、高反射率的屋顶,通过在普通屋顶的日射反射率,减少太阳热量的吸收,从而达到减少空调冷负荷、节约空调能耗的目的。

采用“冷屋顶”节能可使空调负荷减少约10%-50%。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方案

1.离心式冷水机组的选择

在空调系统的设计中,主张选用高能效制冷

机,但也反对盲目追求能效。实际采用方法应结

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采用系统法选用高效

离心式制冷机的方法。

工况差异对蒸气压缩式水冷冷水机组满负荷

效率存在很大的影响。故在选用冷水机组时,必

须重视工况不同对冷水机组性能产生的影响,考

虑并满足中国气候和水质条件的要求,以保证机

组长期高效运行。

2.末端设备

国产风机盘管从总体水平看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差不多,但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主要差距是耗电量、盘管重量和噪声方面。因此设计中一定注意选用重量轻、单位风机功率供冷(热)量大的机组。空调机组应该选用机组风机风量、风压匹配合理,漏风量少,空气输送系数大的机组。

3.冷冻水泵

在一般公共和民用建筑中空调水系统的能耗约占空调总能耗的15% ~20% 。因此,空调水系统的节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系统节能除了重视水系统设计,认真进行水系统各环路的设计计算,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各环路水力平衡外,采用变频调速水泵进行变流量运行,或采用冬、夏两用双速水泵是两种较为有效的节能措施。

有资料表明,空调水系统采用变流量运行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变频器投资在1~2年内即可收回。

冷却水泵变速驱动和风机起停控制是两种较为有效的节能运行方式。

◆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节能

1. 加强中央空调的运行管理,采用一定的计量方法

在空调能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管理不善而引起的。各项调节和节能措施的实施,亦与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直接相关。故应加强对空调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实行空调操作人员操作证制度。另外,集中空调实行计量收费,是建筑节能的一项基本措施。目前在欧美等国热量计量已是成熟的技术,据国外调查资料表明:实行集中空调计量收费后,其节能率在8% ~l5% 。

2. 通过控制设备进行调节控制

随着用能计量收费体制的改革,室内空调系统装配温控阀后整个空调系统如何正确配备控制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个有效节能的空调系统都应配置相应的调节控制设备,如自力式流量控制阀、压差控制阀、温度控制阀等等。在控制模式上需根据建筑物的具体功能、气候条件、使用状况等灵活处理,无统一的模式可循。如:①年运行管理问题,主要应考虑过渡季节的运行:室外新风的利用、新风量的确定等;② 日运行管理问题,主要应考虑随室外温度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日节能运行模式,这可采用合理的自控系统及一定的手动调节装置来实现;③建筑预冷预热时间的合理选择。建筑预冷预热时间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冷热设备的大小,从而影响初期投资。特别是对于大空间的体育场馆等蓄热量较大的建筑,如何做到既不影响正常使用,又能实现节能或节约投资,预冷预热时间的合理选择是关键。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2010),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对节能减排,能源的充分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吁人们“低碳,环保”。

世博园采用的非电空调与传统空调的区别在于制冷环节。传统空调是靠电力来制冷,加上电力的生产过程,空调制冷必须经过热能到机械能、由机械能到电能、再由电能到机械能,最后才到冷能,这其中5次能量转换,都会排出许多二氧化碳。而非电空调主要是通过天然气、发电废热等作为能量来源,用热能来制冷。

上海世博选用非电空调与选用电空调方案的对比

这种空调除了用天然气做能源,冷却物质没有用传统的氟利昂,而是选用了溴化锂。溴化锂是一种从海水中提取的盐类物质,吸水性极强,当溴化锂溶液被加热后,释放出水蒸气,水蒸气被冷却成水,喷洒到制冷的铜管上,就实现了制冷。水带走热量以后变成水蒸气,被溴化锂吸收,稀释的溴化锂再一次被加热,再一次产生水蒸气。

非电空调并非新技术,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研发成功,它比用电空调节能50%。目前,这种非电中央空调已在70多个国家畅销,上海世博局最终选用非电中央空调作为本届世博会唯一指定空调。

世博园采用远大非电中央空调,为200多个场馆提供制冷服务,稳定运行120多天,大约节约电能达1.8亿千瓦时,相当于1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量的总和,折合减排二氧化碳7.3万吨,真正实现了低碳世博的目标。

中央空调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充分认识到了环境对我们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各国都在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这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紧迫的问题就是能源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除了寻找新的能源,节能是关键的也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重要措施,在最近几年,通过努力,人们在节能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1.V A V空调系统中变频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结合

①变频调速控制原理

V A V空调系统也是在自动控制和变频技术大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风机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关系,因此采用变频器控制其转速可实现节电目的。实际应用中是通过调节供电频率改变送风风机和回风风机转速,从而调整送风量,改变风机功率。变频后的风机转速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实现无级变速,风机运行根据不同时刻所需不同风量而适时改变其转速,最大限度工作在所需功率上;同时可降低空调机组噪声,变频器的软启动和平稳调速减少了对电网的冲击。变频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结合是V A V空调系统运行稳定的关键,变频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以及控制技术的进步解决了空调控制领域的大部分问题。

②节能送风控制系统控制算法设计

模糊控制是模拟人脑思维决策方式进行控制,依赖专家控制经验,总结模糊控制算法中的模糊控制规则。以制冷为例,如果风机出口温度高于设定温度,且温度还在不断升高时,根据专家经验,就应多增加风量,也就是要提高电源频率的控制信号,变频器根据该信号提高风机内电动机转速,增加风量,使风机出口温度不断接近设定温度值。而当出口温度低于设定值,且还在持续下降时,就要多降低风机转速。这里的“多增加”“多降低”就是模糊概念。

以风机出口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偏差和偏差变化量作为输入量,输出控制量为电源频率F,从而控制风机转速,改变风量,稳定风机出口温度。模糊控制近年在空调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模糊控制鲁棒性好,且无需知道被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但模糊控制从本质上讲是PD控制,不具有积分环节控制,因此单独使用模糊控制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稳态误差。目前应用成功的数字PID控制具有简单、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但对于空调这样的非线性、时变系统,显然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将两者结合使用可发挥各自优点,当系统处于过渡阶段时采用模糊控制;进入稳态过程,如有稳态误差就切换到数字PID控制,消除稳态误差后再切换到模糊控制。

2.软件设计

中央空调一般采用直接数字控制(Direct Digital Control,DDC)技术,通过检测输入设备采集各种信号送入微机,按照事先一定程序进行运算处理,然后得到输出信号,进行处

理后控制执行机构。其软件按照功能可由监控程序和控制算法组成,监控程序主要有人机界面模块、数据采集与处理模块、数据通信管理模块等。

智能控制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变频技术的发展将是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的主要解决方法,变频器的引入实现了很好的电动机调速,不仅可以节约电源,还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变频器在中央空调中的应用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空调领域作为一用能大户,其能耗已占总能耗的20%左右,故节能意义十分巨大。而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空调系统如何适应在低负荷下高效节能运行及在系统设计中对设备进行节能选配就成为空调节能的关键,这对于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暖通专业的工作者,在空调系统的设计、管理过程中,均应将对节能降消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各个环节中均应积极地争取挽回所有可能挽回的能量。并将能源消耗作为衡量系统优劣的一项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江亿薛志峰:商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市场分析·2000暖通空调年会论文集,2000

2.劳文慧:空调节能技术分析[J].制冷,2004(3):18—20

3.龙惟定:上海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J].暖通空调,2002(2):8—10

4.郎四维龙惟定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辅导教材,2005

5.刘清江韩学庭:中央空调运行管理节能问题的研究

6.黄绪镜:百货商场空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7.杨善勤: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中央空调节能方案探讨. 《科技资讯》2009年13期

9.非电空调相关资料.艾肯空调制冷网

2018年洁净空调系统验证方案新

类别:文件编号: 部门:页数: 洁净厂房(区)空调净化系统 再确认方案 XXXXXXXXXXX 公司

目录1.引言 1.1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概述 1.2设备的基本情况: 1.3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的验证简述1.3.1验证范围 1.3.2验证目的 1.3.3验证标准 1.3.4 验证进度安排 1.4 1.5 1.5.1 1.5.2陮和确认的质量风险评估 2.验证小组及职责 2.1 验证领导小组 2.2 验证领导小组职责 2.3 验证实施小组及职责 3.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运行确认 3.1运行确认所需的文件

3.2仪器仪表的检定 3.3空调净化系统操作手册、SOP及控制标准3.4高效过滤器的检漏试验 3.5空调设备的测试 3.6高效过滤器的风速测定 3.6.1风量测定及换气次数计算 3.6.2风量计算 3.6.3房间静压差测定(风压测定) 3.6.4房间温湿度测定 3.6.5主要工作间照度测定 3.6.6自净时间的确定 4.洁净区空调净化系统的性能确认 4.1支持性文件及相关操作规程的检查 4.2性能确认的运行周期 4.3HVAC系统性能确认项目及监测频率 4.4洁净区各房间悬浮粒子的测定 4.5洁净区各房间的沉降菌的测定 4.6悬浮粒子、沉降菌采样点分布原则:4.7悬浮粒子、沉降菌取样计划 4.8表面菌测试 4.9异常情况处理程序 5.洁净室臭氧消毒的验证:

5.1验证目的: 5.2设备基本情况: 5.3臭氧浓度和分布均匀度测试5.4灭菌周期的确定 6.拟订日常监测程序及验证周期 7.偏差分析及处理 8.相关SOP的修订 9.验证结果分析及评价10.验证结论批准

大连冷冻机制冷系统操作规程

制冷系统操作说明 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

前言 目前,我国冷冻食品工业和化工行业迅速发展,各种大中小型冷库及制冷站越来越多,其制冷系统广泛采用氨或氟利昂制冷剂。氨或氟制冷系统的专业性、技术性很强,制冷装置的使用、维修、管理,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办事,认真执行有关标准和法规,做到科学、安全、卫生、节能。 由于现阶段关于氨或氟制冷装置使用、操作、安全管理的操作规程几乎没有,我公司特别编制了?制冷系统操作说明?,以供制冷系统使用单位参考。若与制冷系统设计与安装厂家出具的说明书有冲突,以厂家资料为准。

第一章制冷装置操作的标准、法规及要求 一、制冷装置操作的现行标准及规范 1 ?钢制压力容器? GB150 2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151 3 ?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 4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 5 ?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4 6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GB50316 7 ?建筑物隔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GB10800 8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 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 1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15 1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 12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 13 ?活塞式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 JB/T5446 14 ?组合冷库用隔热夹芯板技术条件? JB/T6527 15 ?喷油螺杆式单级制冷压缩机? JB/T6906 16 ?制冷装置用压力容器? JB/T6917 17 ?组合冷库? JB/T9061 18 ?聚氨酯硬泡体防水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CJ14 19 ?冷藏库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BJ11 2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JGJ/T16 2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22 ?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二、制冷装置操作人员要求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报告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报告

————————————————————————————————作者:————————————————————————————————日期:

目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汇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备基础验收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机盘管水压试验检验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强度检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管系统漏光检验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组漏风量检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系统管道强度(严密性)检验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空调水系统管道和冷剂管道冲(吹)洗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凝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清洗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阀门试验记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净化空调系统回顾分析2015

净化空调系统年度回顾报告 回顾周期:2015年01月0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数据分析员:日期:;生产部审核:日期:;工程部审核:日期:;质量部审核:日期:;质量授权人批准:日期:。

目录 1.系统概况 2.目的 3.质量标准 4.净化空调系统各取样点检验数据分析 净化空调各取样点检验数据汇总及趋势分析 5.系统变更与偏差 6.评价与建议 6.1评价 6.2建议

1.系统概况 1.1 系统简介 生产车间净化空调系统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各台空调机组分区如下: 洁净区与非洁净区压差≥10Pa,洁净区之间压差≥5Pa,系统采用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 3.2文件

2.目的 本验证是建立在生产车间空气净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上,利用连续稳定运行符合要求的历史数据来进行回顾性验证,通过此验证以证明该系统按照现行的GMP文件进行操作、维护保养,能保证洁净区的洁净度符合设计标准及生产工艺的要求。 3.质量标准 3.1仪器仪表检定 仪表及检测仪器经过检定,检定有效期为一年,仪表及检测仪器在有效期内。 3.2风速、风量及换气次数 高效过滤器风口的风速大于等于0.3m/s D级洁净区的换气次数大于等于12次/h 3.3静压差 洁净室与室外的压差≥10pa 产尘洁净室对相邻洁净室(区)呈相对负压。 洁净区之间压差≥5Pa 3.4温湿度 温度 18℃~26℃ 相对湿度 45%~65% 3.5悬浮粒子数

3.6沉降菌 3.7臭氧消毒效果及空调净化系统的维护保养情况考察 4.净化空调系统各取样点检验数据分析 4.1所有的仪表及检测仪器经过检定,且都在有效期内。 4.2风速及换气次数测试结果统计及趋势分析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报告模板

空调系统检测验收 报告

目录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汇总表 (4) 设备进场验收记录 (5) 设备基础验收记录 (6)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 风机盘管水压试验检验记录 (8) 风管强度检验记录 (9) 风管系统漏风量测试记录 (10) 风管系统漏光检验记录 (11) 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组漏风量检验记录 (12) 水系统管道强度(严密性)检验记录 (13) 空调水系统管道和冷剂管道冲(吹)洗记录 (14) 冷凝水管道通水试验记录 (15) 制冷系统气密性试验记录 (16) 净化空调系统风管清洗记录 (17) 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 (18) 阀门试验记录 (19) 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1) 风管与配件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2) 风管部件与消声器制作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3) 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4) 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5)

风管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6) 通风机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7) 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7)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8) 通风与空调设备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29) 空调制冷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0) 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1) 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2) 空调水系统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33) 工程系统调试验收记录表 (34)

通风与空调工程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 及进场检验(试验)报告汇总表 B-4-1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年月日

制冷机组操作手册

约克制冷机组 一、启动及运行系统(9:00启动制冷机组) 1、检查冷冻水压力,静态保持在0.5MPa以上,缺水请及时补压; 2、检查冷却水压力,静态保持在0.4MPa以上,缺水请及时补压; 3、检查所使用机组及循环泵阀门是否处在开启状态(使用设备阀门应开启,其他设备阀门处在关闭状态); 4、启动冷冻泵,观察电流、电机是否出现异响、异味、震动等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更换设备并上报相关领导); 5、启动冷冻泵半小时后,启动冷却泵观察电流、电机是否出现异响、异味、震动等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更换设备并上报相关领导); 6、冷冻、冷却泵启动后观察制冷机组显示屏上是否有水流动作,待冷冻水循环40分钟、冷却水循环30分钟后,长按制冷机组控制面板启动按钮(1-3秒后松开),机组自行启动; 7、制冷机组启动后观察电流、油温、油压差、负荷百分比、蒸发压力、蒸发温度、冷凝压力、冷凝温度。机组正常启动后电流随着负荷百分比变化,观察冷冻水温度缓慢下降至设定温度(7-9度),; 8、制冷机组启动正常后冷冻、冷却水温温差保持在5度左右; 9、正常启动后观察冷却水温度,冷却水温超过24度时启动1-2台冷却水风扇,冷却水温相应提高时冷却塔风扇相应增加。 注明:冷冻水供水温度保持在7-9度,回水温度保持在12-14度内,冷却水温度保持爱在28-37度之间。 二、关闭系统(周日-周四21:30、周五六21:00关闭制冷机组) 1、在制冷机组显示屏输入密码9675点击屏幕软停机,制冷机组自动卸载; 2、制冷机组关闭后30分钟后停止冷却泵运行; 3、制冷机组关闭后1小时后停止冷冻泵运行 备注:详细填写制冷机组运行记录,字迹工整、数据准确。 备注:详细填写制冷机组运行记录,字迹工整、数据准确。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 方案

一、调试及测定项目 1)净化空调机组的转速、余压、振动、噪声、功率、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2)净化空调系统总送风量与新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3)洁净室送风口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4)洁净室正压的调整与测定。 5)高效送风口的检漏与补漏。 6)洁净室噪声的测定。 7)洁净室洁净度的测定。 8)洁净室温湿度的测定。 9)洁净室照度的测定。 二、准备工作 1)熟悉空调系统相关技术文件,图纸,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等,了解送、回风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2)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和有关记录事宜。3)对空调系统进行运转前的检查,包括: a.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与设计相符 b.检查紧固部位是否牢固,减振底座应调平,皮带轮或联轴器应调正。轴承处的润滑油应足够,而且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c.电气部位应有防护、保护安全措施。

三、调试使用的主要仪器 四、调整与测试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 2)GB50333- 五、测试方案 目的:满足净化要求,达到空调运行正常,电气系统供电良好,自动控制准确可靠。 方法: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开风机之前,将风道与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2)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初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3)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与支管的风量可用微压计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的调整采用“基准风口调整法”,从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 4)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用定点法测出平均风速,计量出风量,测量次数不少于3-5次。

R22制冷剂的温度压力对照表

R22制冷剂的温度压力对照表 温度℃绝对压力kg/cm2 温度℃绝对压力kg/cm2 温度℃绝对压力kg/cm2 50 19.81 20 9.35 -10 3.61 49 19.36 19 9.02 -11 3.49 48 18.92 18 8.77 -12 3.36 47 18.48 17 8.52 -13 3.24 46 18.05 16 8.28 -14 3.13 45 17.63 15 8.04 -15 3.02 44 17.22 14 7.81 -16 2.91 43 16.81 13 7.59 -17 2.80 42 16.42 12 7.37 -18 2.69 41 16.02 11 7.15 -19 2.59 40 15.64 10 6.94 -20 2.50 39 15.26 9 6.73 -21 2.40 38 14.89 8 6.53 -22 2.31 37 14.52 7 6.33 -23 2.22 36 14.17 6 6.14 -24 2.13 35 13.81 5 5.95 -25 2.05 34 13.47 4 5.77 -26 1.97 33 13.13 3 5.59 -27 1.89 32 12.80 2 5.41 -28 1.81 31 12.47 1 5.24 -29 1.74 30 12.26 0 5.07 -30 1.67 29 11.84 -1 4.91 -31 1.60 28 11.63 -2 4.75 -32 1.53 27 11.23 -3 4.59 -33 1.47 26 11.03 -4 4.44 -34 1.40 25 10.64 -5 4.30 -35 1.34 24 10.45 -6 4.15 -36 1.28 23 10.08 -7 4.01 -37 1.23 22 9.80 -8 3.87 -38 1.17 21 9.54 -9 3.74 -39 1.12

制冷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WAT制冷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一、实施目标 为加强制冷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制冷机组操作、运行,保障制冷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减少制冷系统事故影响,结合生产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WAT制冷机组及附属设备运行维护、制冷管网系统及空冷器安装、撤除及运行维护。 三、职责范围 1、生产服务中心:负责制冷机组及附属设备、管网等运行管理工作。 2、环境工程项目部:协助生产服务中心做好制冷系统运行管理相关工作;负责空冷器安装、撤除、维修及日常运行管理。 3、环境工程一队:负责φ219以下管径制冷管路安装、撤除及主管路运行维护工作,制冷机组运行、制冷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4、生产准备一队:负责φ219及以上管径制冷管路安装回撤及工作面φ219制冷管路维护运行工作面。 5、井下各生产单位:责任区域内制冷管网漏水等明显问题隐患排查汇报。 四、考核规定 (一)WAT制冷机组及附属设备

总体要求:机组运行效率达到90%以上,冬季(11-5月)蒸发器功率2500KW以上不进行考核,夏季(6-10月)蒸发器功率3000KW以上不进行考核,低于考核标准按照2元/KW 对单位进行考核,并联责分管副职或包机人10%/台,单位负责人5%/台,最高考核单位500元/台,考核检查周期为每月上旬一次性检查。 1、电机:每项不合格罚款50元。 (1)螺栓、接线盒、护罩等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无失爆。 (2)有设备铭牌、焊号,保持清晰。 (3)温度正常,轴承温度不超过75℃,无异响。 (4)绝缘良好,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M?。 (5)接地装置符合要求,电机外壳、接线盒接地螺栓齐全,符合接地要求。 (6)统一刷蓝漆。 2、压缩机及油泵:每项不合格罚款50元。 (1)螺栓、护罩等零部件齐全、完整、紧固。 (2)温度正常,壳体温度不超过85℃,无异响。 (3) 压缩机及油泵滑环密封正常,滴漏允许10-15滴/分,并使用容器盛接,严禁通过管路引入水沟内。 (4)能量调节阀完好,各阀门正常使用。 (5) 联轴器正确安装,径向及轴向偏差符合要求。 (6)油路压力及密封正常,杜绝跑冒滴漏;油过滤器前后油压差大于1bar,否则及时更换油过滤器。

制冷系统操作规程

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一、油分离器的操作 1、油分离器正常运行操作: (1)正常运行时,油分离器进气阀、出气阀必须出于全开状态,放油阀应该关闭。 (2)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阀的开启度视液位控制要求而定,一般洗涤式油分离器壳体上会有液位指示牌。 (3)如油分离器上装有液位指示计或油位指示计,其阀门应微开或全开。液面计阀门有倒关装置,当玻璃破裂时,在全开状态下弹子会堵塞阀孔,防止大量油、氨外溢。 (4)根据放油计划或压缩机耗油量,油分离器应经常进行放油,一般每周不得少于一次。系统运行中可用手摸分油器下部判断其存油量,存油较多,其下部温度会较低。 (5)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2、油分离器的放油操作: (1)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如果是洗涤式油分离器,为提高放油效果,放油前提前半小时左右关闭供液阀,先开启油分离器放油阀,然后缓慢开启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注意: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不能关闭太久,防止容器内积油被过热气体汽化而进入冷凝器。 (3)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油分离器和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

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放油操作。 (4)放油完毕,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开启供液阀恢复油氨分离器的工作状态。 (5)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6)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二、冷凝器的操作 1、壳管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 (1)根据压缩机制冷能力和冷凝器的热负荷,确定需投入运行的冷凝器和冷却水泵的台数。 (2)正常工作时除放油阀、放空气阀关闭外,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经常观察冷凝压力,表示压力最高不得超过1.5MPa/cm2。 (3)壳管式冷凝器应有足够的冷却水量。如有两台以上冷凝器,应调整好水阀,使每台水量基本均匀相等。立式冷凝器的分水器应全部装齐,不应短少,避免水量分布不均或不沿管壁下流。 (4)应经常检查冷凝器冷却水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查冷却水温与水量是否符合要求,一般立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为2~4℃,卧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为3~6℃。冷凝温度一般较出水温度高4~6℃。 (5)应定期检查并清除冷凝器的水垢,一般每年清除1-2次水垢和污泥(视水质情况而定),水垢厚度不应超过1.5mm。 (6)定期用酚酞试剂(纸)检查其出水,如发现有氨的现象,应停止其工作,切断其与系统的联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调试及测定项目 1)净化空调机组的转速、余压、振动、噪声、功率、送风量、新风量、回风量、排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2)净化空调系统总送风量与新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3)洁净室送风口风量的调整与测定。 4)洁净室正压的调整与测定。 5)高效送风口的检漏与补漏。 6)洁净室噪声的测定。 7)洁净室洁净度的测定。 8)洁净室温湿度的测定。 9)洁净室照度的测定。 二、准备工作 1)熟悉空调系统相关技术文件,图纸,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风量冷热负荷,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等,了解送、回风系统,自动调节系统的全过程。 2)备好调试所需的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和有关记录事宜。 3)对空调系统进行运转前的检查,包括: a.核对通风机、电动机的型号、规格与设计相符 b.检查紧固部位是否牢固,减振底座应调平,皮带轮或联轴器应调正。轴承处的润滑油应足够,而且润滑油的种类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c.电气部位应有防护、保护安全措施。 三、调试使用的主要仪器 四、调整与测试依据

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2)GB50333-2013 五、测试方案 目的:满足净化要求,达到空调运行正常,电气系统供电良好,自动控制准确可靠。 方法:通风空调系统的风量测定与调整 1)开风机之前,将风道与风口本身的调节阀门放在全开位置; 2)开启风机进行风量测定与调整,先初测总风量是否满足设计风量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下步调试工作; 3)系统风量测定与调整,干管与支管的风量可用微压计进行测试。对送回风系统的调整采用“基准风口调整法”,从系统的最不利环路开始,逐步调向通风机。4)风量测试可用热电风速仪,用定点法测出平均风速,计量出风量,测量次数不少于3-5次。 5)系统风量调整平衡后,应达到:风口风量、新风量、排风量、回风量的实测值与设计风量的允许值之差不大于10%;新风量与回风量之和应近似等于总风量或各送风量之和;总的送风量应略大于回风量加排风量之和。 调试内容: 1.过滤器检漏 对于安装于送、排风末端的高效过滤器,应用扫描法进行过滤器安装边框和全断面检漏。检漏时将采样口放在距离被检过滤器表面2-3cm处,以5-20mm/s的速度移动,对被检过滤器整个断面、封头胶和安装框处进行扫描。 2.房间各送风口送风量检测、房间总送风量、系统总送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的换算: 用风量测试仪对每个送风口进行送风量调整、检测,再把每间室内所有送风口的送风量相加,得出每间的房间送风量,再把每间房间的风量相加,得出系统总送风量。 把每间房间的送风量除以该房间的体积,得出该房间的换气次数。 经检测,各送风口送风量、房间总风量,系统总送风量及房间换气次数均需达到设计要求。

空调净化系统验证方案及报告

XXXX药业有限公司GMP文件系统验证管理 空调净化系统(HV AC) 再验证方案 XXXX药业有限公司 年月

XXXX药业有限公司GMP文件系统验证管理 文件编码:YZ-GX-STD-001-03页码:1/18 目录 验证方案会签与批准表 1、引言 1.1概述 1.2验证目的 1.3验证小组成员和工作安排 1.4验证计划 2、HV AC系统的安装确认 2.1 HA VC系统安装确认所需的文件 2.2仪器和仪表的检定 2.3 HA VC系统的设备性能 2.3.1设备(构件)材质 2.3.2设备的安装确认 2.3.3风速测量 2.3.4高效过滤器的检漏 2.4 HA VC系统的安装确认小结 3、HA VC系统运行确认 3.1 设备测试 3.2 空调调试及空气平衡 3.2.1风量测试以及换气次数的计算 3.2.2房间压差测定 3.2.3房间温度测定 3.3 洁净度测定 3.3.1 悬浮粒子测定 3.3.2 沉降菌测定 4.自净时间测试 4.1自净反向测试小结 4.2自净状态测试小结 5.验证结论与评价 附件1:送风口风速测量记录 附件2:高效过滤器检漏测试纪录 附件3:送风口风量测量记录 附件4:压差测试纪录 附件5:温湿度测试纪录 附件6:洁净度测试纪录 附件7:自净反向测试记录 附件8:自净正向测试记录

文件编码:YZ-GX-STD-001-03页码: 2/18 验证方案会签与批准表

文件编码:YZ-GX-STD-001-03页码: 3/18 1、引言 1.1 概述:我公司的口服固体制剂车间位于楼,车间总面积为m2 ,其中300000级区域m2 ,本车间的净化空调系统(HA VC)主要由净化空调机组、风管系统以及高效过滤器组成,其空气的处理过程为: 除尘 本验证方案同时涉及到自循环层流罩的验证。 1.2验证目的: HV AC系统是实现洁净区域的根本保证。本次验证的目的,就是为了确认口服固体制剂一车间的净化系统能达到GMP要求的条件,在未来的生产中能够提供一个洁净的生产环境,满足工艺要求。 1.3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制冷压缩机组使用说明书正文

https://www.doczj.com/doc/2918527842.html,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 风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 水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 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组 制 冷 操 作 使 用 说 明 书 北京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机组简介 (3) 一到货验收 (3) 图 1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单机制冷压缩机组及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组型号标识 (4) 二设备吊装 (4) 三设备安装 (4) 1 设备位置 (4) 图2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压缩机组安装距墙最小位置图 (4) 2 设备防震 (5) 3 电气安装要求 (5) 4 机房通风要求 (5) 四制冷管路连接 (5) 1 机组高于蒸发器的情况 (6) 图3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机组高于蒸发器做法示意图 (6) 2 机组低于蒸发器的情况 (6) 图4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机组低于蒸发器做法示意图 (6) 3 冷凝器的连接 (7) 4 制冷管路支撑 (7) 图5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管道支撑架绝热做法示意图 (7) 5 制冷管路绝热 (7) 图6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制冷系统直管段接口处保温做法示意图 (7) 6 焊接 (7) 7 泄压管连接 (8) 五系统电气连接 (8) 图7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风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接线端子示意图 (8) 图8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水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接线端子示意图 (8) 六系统保证(质保说明) (8) 七设备检查 (9) 1 正压检漏 (9) 2 抽空检漏 (9) 八系统操作说明 (10) 图9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风冷冷凝制冷系统流程示意图………………………………………

10 图10 天津冰乐制冷公司水冷冷凝制冷系统流程示意图 (10) 1.抽真空 2.真空加氟 (11) 3.运行加氟 4.收氟 (11) 5.润滑/油位检查及补油和换油 (11) 九开机程序 (12) <1> 开机前检查事项: (12) <2>开机运行: (12) <3>做好制冷系统运行纪录:《制冷机组运行纪录表》 (12) 十维护保养: (13) 十一、故障与原因及排除方法:(故障分析表) (14) 制冷压缩机组,是制冷系统的“心脏”。我公司生产的制冷压缩机组选用德“比泽尔”半封闭活塞式压缩机作为主机, 1、机组冷凝方式划分:风冷冷凝、水冷冷凝和蒸发冷凝三大系列, 2、机组蒸发温度划分:高温(空调)、中温(-5—0℃冷藏库)低温(-18℃冷冻库) 单机双级速冻(—25至—40℃速冻)四大系列, 机组的冷量选择从:2HP至50HP(马力)系列化 以上系列产品可满足所有的高、中、低温,空调、食品冷藏、冷冻、食品陈列柜、制冰机、冷库、速冻库、隧道速冻机、工艺冷却及其它制冷设备的需要。 专业整体化机组设计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了用户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核心部件的使用寿命,便于用户的安装、维修和管理。 20HP(马力)以上风冷冷凝制冷压缩机组一般为分体式(压缩机组与风冷冷凝器分为两部分,需要用户现场连接。)也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一体机。我公司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计制造各种非标准制冷设备。 科学、有效、简洁、可靠的设计加上世界名牌“比泽尔”压缩机使得法士豪制冷压缩机组成为高质量,性价比最好制冷机组之一。法士豪公司诚信的售后服务保证,解决了客户一切后顾之忧。 对于工程商来说,使用我公司的机组,您要做以下六项工作: (1)检查机组型号、外观、配件、压力是否正常; (如发现问题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 (2)安装设备(包括设备基础及机房,室外防雨罩棚等) (3)连接制冷管路 (4)电气控制连接 (制冷压缩机组上所有需要外接的电路,出厂前已全部接入接线盒内接线端子上,客户可根据接线端子图,把线接入控制电柜,如用户需要我公司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控制电柜, (5)检漏、打压、抽空并充注制冷剂; (6)调试启动运行系统。

诺华制药洁净空调高效过滤器H13压差测试记录(双语版)

H13 Filters Differential Pressure Test 高效过滤器压差测试 空调系统名称: PM编码: 测试日期:文件编号: 1. Basis and Reference Documents 测试的基础和参考文件 WHO Working document QAS/02.048/Rev.2 ISO 14644-2:2000(E) Operation and Service Manual of Pressure Differential Test Instrument WHO运行文件QAS/02.048/Rev.2 国际标准ISO 14644-2:2000(E) 压差计的操作手册 2.Method and acceptance criteria方法和接受的标准 ISO 14644-3 Annex B.5 国际标准ISO 14644-3 附录B5 3.Identification of apparatus operator 仪器操作人员的确认 4.Identification of apparatus and calibration status测量仪器的确认和校验状态

5.Measuring conditions测量条件 6.Measurement location测量位置 7.Occupancy States 状态 As-built ?At-rest ?Operational ? 8. Sampling points see figure 1取样点见图1 9. Test sheet for Filter Differential Pressure Test过滤器压差测试表格

R410a制冷剂温度压力对照表

R410a制冷剂温度压力对照表 温度℃ 绝对压力MPa 温度℃ 绝对压力MPa 温度℃ 绝对压力MPa 温度℃ 绝对压力MPa 温度℃ 绝对压力MPa -65 0.052 -39 0.188 -13 0.52 13 1.18 39 2.35 -64 0.054 -38 0.196 -12 0.538 14 1.22 40 2.41 -63 0.057 -37 0.206 -11 0.556 15 1.25 41 2.46 -62 0.061 -36 0.215 -10 0.579 16 1.28 42 2.51 -61 0.064 -35 0.224 -9 0.598 17 1.32 43 2.58 -60 0.068 -34 0.235 -8 0.618 18 1.35 44 2.65 -59 0.072 -33 0.243 -7 0.639 19 1.4 45 2.71 -58 0.076 -32 0.255 -6 0.66 20 1.44 46 2.77 -57 0.08 -31 0.264 -5 0.682 21 1.47 47 2.84 -56 0.084 -30 0.275 -4 0.705 22 1.52 48 2.91 -55 0.089 -29 0.286 -3 0.728 23 1.56 49 2.98 -54 0.093 -28 0.298 -2 0.752 24 1.6 50 3.05 -53 0.098 -27 0.311 -1 0.777 25 1.64 51 3.1 -52 0.103 -26 0.324 0 0.803 26 1.68 52 3.18 -51 0.108 -25 0.334 1 0.823 27 1.73 53 3.25 -50 0.113 -24 0.348 2 0.851 28 1.78 54 3.32 -49 0.119 -23 0.363 3 0.879 29 1.82 55 3.4 -48 0.125 -22 0.375 4 0.903 30 1.88 56 3.48 -47 0.131 -21 0.391 5 0.937 31 1.91 57 3.54 -46 0.138 -20 0.404 6 0.962 32 1.96 58 3.63 -45 0.144 -19 0.424 7 0.994 33 2.03 59 3.72 -44 0.151 -18 0.435 8 1.02 34 2.08 60 3.78 -43 0.157 -17 0.453 9 1.05 35 2.13 61 3.9 -42 0.165 -16 0.468 10 1.09 36 2.18 62 3.97 -41 0.172 -15 0.483 11 1.11 37 2.24 -40 0.181 -14 0.504 12 1.15 38 2.29 注:绝对压力与表压力的换算关系:绝对压力(MPa)-0.1MPa(大气压力)=表压力(MPa)

净化空调系统的验证及维护保养

2014-9-6 16:59 来自: 发布者: 蒲公英 尽管GMP规范在我国实施已近10年,但药厂仍有不少职工对净化空调的原理不甚了解,因此加强员工对此方面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对加强净化制度管理及节约运行成本都会带来好处。而在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版中,净化空调系统(下简称为HVAC)纳入在厂房验证的范畴之中,所谓的HVAC系统是指具备供热、通风和空气调节的系统。 1HVA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 HVAC系统利用物理方法对空气进行的各种处理(如加热、加湿、干燥、冷却、净化等),而净化空调是要解决来自生产车间的内外干扰因素对室内空气的输送与分配所产生的矛盾。 空气的加热 一般都采用蒸汽和电加热的方式进行,蒸汽加热是利用散热片的加热方式,而电加热则主要用电热管或远红外管加热的方式。 空气的加湿 一般采用干蒸汽和喷淋水雾的方式进行。 空气的干燥 一般采用降温除湿和物理吸收的方式。降温除湿是在空调箱内利用表冷器冷却,使湿空气温度降到露点,并使水分析出由积水盘排出,达到除湿的要求;而物理吸收则主要利用吸湿剂(如硅胶、活性碳、氯化锂、氯化钙等)吸收水分达到干燥的要求。后者需要用再生的方法使吸收剂还原。 空气的冷却 大多数采用表冷器吸收热量而达到空气冷却的目的,冷媒是由冷水机组提供。常用的冷水机主要为容积式和吸收式,目前常用的容积式机组是活塞型和螺杆型,而吸收式机组以溴化锂机组为主要形式。 空气的净化 空气净化指通过过滤的方式使空气中的含尘量达到环境要求。目前常用的空气过滤器有3种类型:粘性填料过滤器、干式纤维过滤器、静电过滤器。因第1种和第3种在制药空调中极少运用暂不作介绍。现简单介绍干式纤维过滤器: (1)过滤器的材料与形式:过滤器的滤料有玻璃纤维、合成纤维、石棉纤维以及由这些纤维制成的滤纸和滤布,常用袋式和板式; (2)过滤器的滤尘原理:过滤器滤尘主要是通过拦截、惯性、扩散、重力和静电达到滤尘的目的; (3)空气过滤器的主要考核指标有4项:效率、阻力、容尘率和滤速:

螺杆机操作说明

螺杆机操作说明 一)螺杆式制冷机组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制冷机组的正确调试是保证制冷装置正常运行、节省能耗、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对于现场安装的大、中型制冷系统,调试前首先应按设计图纸要求,熟悉整个系统的布置和连接,了解各个设备的外形结构和部件性能,以及电控系统和供水系统等。为此,调试时应有制冷和水电等工程师参加。用户在调试前应认真阅读厂方提供的产品操作说明书,按操作要求逐步进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厂方的专门培训,获得机组的操作证书才能上岗操作,以免错误操作给机组带来致命的损坏。 1 .调试前的准备 (1)由于螺杆式冷水机组属于中大型制冷机,所以在调试中需要设计、安装、使用等三方面密切配合。为了保证调试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必要由有关方面的人员组成临时的试运转小组,全面指挥调试工作的进行。 (2)负责调试的人员应全面熟悉机组设备的构造和性能,熟悉制冷机安全技术,明确调试的方法、步骤和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制定出详细具体的调试计划,并使各岗位的调试人员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要求。(3)检查机组的安装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机组的地基是否符合要求,连接管路的尺寸、规格、材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机组的供电系统应全部安装完毕并通过调试。

(5)单独对冷水和冷却水系统进行通水试验,冲洗水路系统的污物,水泵应正常工作,循环水量符合工况的要求。 (6)清理调试的环境场地,达到清洁、明亮、畅通。 (7)准备好调试所需的各种通用工具和专用工具。 (8)准备好调试所需的各种压力、温度、流量、质量、时间等测量仪器、仪表。 ( 9)准备好调试运转时必需的安全保护设备。 2 .机组调试 (1)制冷剂的充注。目前,制冷机组在出厂前一般都按规定充注了制冷剂,现场安装后,经外观检查如果未发现意外损伤,可直接打开有关阀门(应先阅读厂方的使用说明书,在运输途中,机组上的阀门一般处在关闭状态)开机调试。如果发现制冷剂已经漏完或者不足,应首先找出泄漏点并排除泄漏现象,然后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加人规定牌号的制冷剂.注意制冷剂充注量应符合技术要求。 有些制冷机组需要在用户现场充注制冷剂,制冷剂的充注量及制冷剂牌号必须按照规定。制冷剂充注量不足.会导致冷量不足。制冷剂充注量过多,不但会增加费用,而且对运行能耗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在充注制冷剂前,应预先备有足够的制冷剂。充注时,可直接从专用充液阀门充人。由于系统处于真空状态,钢瓶中制冷剂与系统压差较大,当打开阀门时(应先用制冷剂吹出连接管中的空气,以免空气进人机组,影响机组性能),制冷剂迅速由钢瓶流人系统,充注完毕后,应先将充液阀门关闭,再移去连接管。

GEA制冷设备操作手册

制冷设备安装 操作维护手册 Refrigeration Package Installation Operation Maintenance Manual 基伊埃冷冻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2011-2

前言 感谢选择基伊埃工业冷冻设备,基伊埃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及服务。 为确保您使用的权益,并避免无谓的损失,请您在使用制冷系统设备之前务必详读此手册,并按各项操作要求作业。如按本操作手册规范地安装、操作和维护,设备将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若有问题,请立即与我公司联络,公司将派专人为您提供最完善的售后服务。 未经授权的改造或超出使用限制、不正确的操作、缺少保养等,将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为避免本设备使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加油、放油和运行时,如冷冻机油不慎泄漏在地面上,应该使用油棉纱及时擦拭。制冷剂泄漏可能会对环境产生破坏,禁止大量排放。安装、使用和维修过程以及产品废弃后产生的废弃物不能乱扔,由操作者收集到不可回收垃圾箱中,委托有资质的机构或个人进行处理。 本制冷系统设备中含有制冷剂R1270,设备的运动部件和电气接头,具有危险性,操作不当时可能会引起伤害。在搬运此设备或对其进行各种操作之前,请仔细阅读此手册中的有关安全的内容。所有操作均只能由经过专业培训并能正确操作的人员来进行,而且要使用适当的工具,穿上防护性服装,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本手册旨在为从事制冷系统设备安装操作维护的专业人员提供使用信息。

目录Contents 前言 (1) 第一章安全注意事项 (3) 1.1 制冷剂简介 (3) 1.2 冷却水 (4) 1.3 检查 (4) 1.4 存放 (5) 1.5 安全阀使用 (5) 1.6 压力容器使用 (5) 1.7 电气设施使用 (6) 1.8 系统的干燥和清洁 (6) 第二章安全指导说明 (7) 第三章制冷系统概述 (8) 3.1 冷冻系统介绍 (8) 3.2 制冷原理简述 (8) 3.3 制冷压缩机组工作范围 (10) 第四章设备安装说明 (11) 4.1 检验 (11) 4.2 机房要求 (11) 4.3 基础 (11) 4.4 设备运输、吊装、安装 (12) 第五章操作指导 (16) 5.1 系统排污 (16) 5.2 系统的试漏试验 (16) 5.3 电气检查 (17) 5.4 校核同心度 (18) 5.5 系统的真空试验 (18) 5.6 润滑油充注 (19) 5.7 制冷剂的充注 (19) 第六章机组运转 (21) 6.1 试车准备 (21) 6.2 试车 (21) 6.3 常见故障分析 (26) 第七章维护 (28) 7.1 保养 (28) 7.2 定期维护 (28) 7.3 停机保养 (29) 7.4 重新使用 (30) 附件1 制冷剂压焓图 (31) 附件2 维护记录表 (32)

净化空调系统调试方案

一、概述 本次测试是对车间净化空调系统再验证过程中,对下列项目予以测试。 1.送风量及换气次数; 2.气流流型; 3.已安装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 4.洁净度(悬浮粒子数); 5.沉降菌; 6.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 7.自净时间。 二、项目测试顺序

三、测试区域及洁净等级 中药提取车间洁净室(区),洁净等级为100000级。 四、测试程序 1.室内风量及换气次数 1.1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洁净室的风量,计算出该室的换气次数,判定其是否符合100000级洁净室对

换气次数的要求。 1.2检测仪器 1.3测试状态 静态。 1.4合格标准 换气次数为10 ̄15次/h(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 注:换气次数计算 n=L 1 + L 2 +……+L n (1)V 式中n――换气次数(次/h) L n ――n号送风口的送风量 V――所测房间的容积 1.5测试步骤

1.5.1测试进行前完成下列内容的确认 进风口、回风口、排风口无异常堵、挡; 风阀开启在正常位置上; 风机运行正常。 1.5.2风量罩装配,确认供电电池电量充足; 1.5.3接通电源,测试者手持风量罩将整个风口罩牢,风量罩的四边与风口的四周贴住,待屏幕显示值相对稳定后读数,按键存储并书面记录。 1.5.4测量洁净室的长、宽、高,计算该房间的容积。 1.5.5按式(1)计算洁净室的换气次数。 注:测试记录、数据计算的格式详见附件1:洁净室综合性能检测原始记录。 1.6不符合纠正措施 在确认总送风量足够基础上,调整该室的送/回/排风量,重新测并记录数据。根据重新测得的数据对结果的符合性作出判断。 2.静压差 2.1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洁净室与相邻房间/走廊/室外之间的静压差,对净化空调系统目前送、回、排风设置的合理性作出判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