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练习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欲观察H2燃烧的火焰颜色,燃气导管口的材料是( )

A.钠玻璃

B.钾玻璃

C.铜管

D.石英玻璃

解析:钠、钾、铜灼烧均有颜色,会干扰H2燃烧火焰颜色的观察。

答案:D

2.下列金属需密封保存的是( )

A.Na

B.Mg

C.Al

D.Cu

解析:Mg、Al在空气中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保护内部金属;Cu性质不活泼,所以均不用密封保存。钠性质活泼,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而变质,需密封保存。故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3.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合金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的

B.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五角硬币属于铜合金

C.合金在任何情况都比单一金属性能优良

D.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纯铜打造而成的[

解析: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形成的,A项错误;在机械加工时,合金的性能一般较单一金属优良,但并不是任何情况都是,如纯铝导电性比铝合金要强等,司母戊鼎是铜合金制成的,只有B正确。

答案:B

4.小王喜爱做实验,一次他将一把没有擦干的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表

面变蓝,他又将一把干燥的光亮小刀放在火上烤了一下,发现也有同样的现象发生,他分析后认为可能是火烤的过程中小刀表面生成了一种物质所造成的。你认为此物质最有可能是( )

A.Fe3O4

B.FeO

C.Fe2O3

D.Fe(OH)2

解析:小刀是铁的合金,火烤时表面的铁与O2化合生成Fe3O4。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的化学性质活泼,不宜用铜制作盛放食品的器皿

B.铜的导电能力不如铝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铁比铝更易锈蚀,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

解析:A项,铜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因此用铜制作器皿比较安全。B项,铜的导电能力比铝强。D项,铁不如铝活泼,但由于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被氧化成较疏松的氧化膜Fe2O3,可加速锈蚀,而铝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致密的Al2O3保护膜,避免内部的Al继续与O2反应。

答案: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明矾是常用的净水剂可推测凡含有铝元素的物质都有净水作用

B.不同物质各有其特性,明矾可用做净水剂,Al2(SO4)3就不一定有净水作用

C.净水剂就是指能杀灭水中细菌和有害微生物的化学试剂

D.从理论上说,铝盐和铁盐都可用做净水剂

解析:从净水原理上分析。铝盐在水溶液中可电离出Al3+,Al3+与水作用生成Al(OH)3胶体,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和泥沙、灰尘等形成沉淀,

使水澄清,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铁盐也有类似的性质。可见,净水剂中并非一定要含铝元素,而含有铝元素的物质中也不一定有净水作用。在净水剂净水的过程中,对水中的细菌和微生物并无多大影响。

答案:D

7.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金属铝加入到NaOH溶液中:Al+2OH-+H2O===AlO-2+2H2↑

C.铁粉加入到FeCl3溶液中:Fe+2Fe3+===3Fe2+

D.铜片插入到AgNO3溶液中:Cu+Ag+===Cu2++Ag

解析:Na与CuSO4溶液反应时,Na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即2Na+Cu2++2H2O===Cu(OH)2↓+2Na++H2↑,A项错误;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Al+2OH-+2H2O===2AlO-2+3H2↑,B项错误;Fe3+具有较强氧化性,可将Fe氧化为Fe2+,C项正确;D项中电荷不守恒。

答案:C

8.

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解析:A选项中,向等量的Na2CO3和NaHCO3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NaHCO3中立即产生无色气泡,发生反应为HCO-3+H+===H2O+CO2↑,在Na2CO3中先无明显现象,之后产生气泡,发生反应为:CO2-3+H+===HCO-3,HCO-3+H+===H2O+CO2↑,可以鉴别。B选项中由于S(Na2CO3)>S(NaHCO3),能全部溶解的为Na2CO3粉末,不能全部溶解的为NaHCO3粉末。C选项中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为Ca2++CO2-3===CaCO3↓,Ca2++OH-+HCO-3===CaCO3↓+H2O。D选项中,NaHCO3具有不稳定性,加热可产生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a2CO3加热不分解,无此现象。

答案:C

9.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Al(OH)3的是( )

A.Al2O3和水混合加热

B.Al和水反应

C.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到AlCl3溶液中

D.过量的氨气通入到AlCl3溶液中

解析:A项中Al2O3不溶于水,不能与水化合得到Al(OH)3;B项中Al和水一般不发生反应;C项中生成的Al(OH)3会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D项中氨水是弱碱,过量也不会使Al(OH)3溶解,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10.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4种物质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

B.NaOH

C.BaCl2

D.FeSO4

解析:丁滴入乙中,先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可知丁为NaOH溶

液,乙为Al2(SO4)3溶液。BaCl2和FeSO4两种物质中与NaOH溶液不反应的是BaCl2溶液,所以丙为FeSO4。

答案:D

11.把4.6g钠放入100mL0.1mol/LAlCl3溶液中,待其充分反应后(水蒸发不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l-浓度不变

B.溶液仍有浑浊

C.溶液中几乎不存在Al3+

D.溶液中存在最多的是Na+

解析:4.6g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与水反应生成0.2molNaOH。100ml0.1mol/LAlCl3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Al3++4OH-===AlO-2+2H2O,所以溶液铝元素以AlO-2的形式存在,几乎不存在Al3+,溶液中存在最多的是Na+,物质的量为0.2mol,Cl-浓度不变。

答案:B

12.将1.12g铁粉加到25mL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其结果是(多选)( )

A.铁有剩余,溶液呈浅绿色,c(Cl-)基本不变

B.往溶液中滴加无色KSCN溶液,显红色

C.溶液中n(Fe2+)与n(Fe3+)之比为6∶1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

解析:有关反应为2Fe3++Fe===3Fe2+,而题给n(Fe3+)∶n(Fe)=5∶2,这表明Fe3+过量而Fe不足,反应生成的n(Fe2+)=3×n(Fe)=0.06mol,剩余n(Fe3+)=0.050mol-2×n(Fe)=0.01mol,则溶液中铁无剩余,n(Fe2+)∶n(Fe3+)=6∶1,A错误,C正确;有Fe3+存在,加入KSCN显红色,B正确;氧化产物Fe2+和还原

产物Fe2+的比为1∶2,D错误。

答案:BC

13.将Cu片放入0.1molL-1FeCl3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Cu片,溶液中c(Fe3+)∶c(Fe2+)=2∶3,则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2

B.3∶5

C.3∶4

D.4∶3

解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设溶液的体积为1L,生成的n(Fe2+)=2a,则消耗的n(Fe3+)=2a,生成的n(Cu2+)=a,因此反应后溶液中n(Fe3+)=0.1mol-2a,所以有关系式:(0.1mol-2a)∶2a=2∶3,得出a=0.03mol。溶液中c(Cu2+)=0.03mol/L,反应后溶液中c(Fe3+)=(0.1-2×0.03)mol/L=0.04mol/L,故溶液中Cu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C

14.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2-53w131w1

B.84w1-w231w1

C.73w2-42w131w1

D.115w2-84w131w1

解析:2NaHCO3=====△Na2CO3+CO2↑+H2OΔm

2×8410662

x(w1-w2)

解得x=84w1-w231,将其带入下式可得:w(Na2CO3)=(w1-x)/w1=84w2-53w131w1。A项正确。

答案:A

15.(2010重庆高一检测)

在Al2(SO4)3和Mg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量与滴

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Al2(SO4)3与Mg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6∶1

B.3∶1

C.2∶1

D.1∶2

解析:由题给图象可知,当加入50mLNaOH溶液时沉淀达到量,即溶液中Mg2+、Al3+全部转化为Mg(OH)2、Al(OH)3沉淀,而溶解Al(OH)3消耗10mLNaOH 溶液,则生成Al(OH)3需30mLNaOH溶液,生成Mg(OH)2需20mLNaOH溶液,由此可知溶液中n(Mg2+)=n(Al3+),则c[Al2(SO4)3]∶c(MgSO4)=1∶2,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9分)下图是一种用于显示事物异同点的信息处理方法。例如,A图中的两个圆分别表示铝和铁的有关信息,两圆重叠的区域表示铝和铁的共同特点(相似点),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表示它们独有的特征(不同点)。请你在下面横线上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与图中区域对应的化学性质上的异同点(每处只要求写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解析:该题为开放性题目,根据两圆不相交部分逆推即可。例如,已知“Fe不

能和强碱溶液反应”,我们可以在①中写一个Al与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CO+CuO=====△Cu+CO2③2NaHCO3=====△Na2CO3+H2O+CO2↑

17.(10分)若用镁铝合金的废料、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制取MgCl2、Al2(SO4)3溶液,首先可将废料加入到________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滤,将难溶物加入到________中,可得到________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过滤,将沉淀物加入到________中,可得到________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铝可与NaOH溶液反应,而镁不能,因此先用NaOH溶液把二者分开,然后分别用硫酸和盐酸制取MgCl2、Al2(SO4)3。可表示为:MgAl――→过量NaOH过滤―→NaAlO2NaOH――→HCl―→AlOH3――→H2SO4Al2SO43―→NaCl―→Mg――→HClMgCl2

答案:NaOH2Al+2NaOH+2H2O===2NaAlO2+3H2↑盐酸MgCl2Mg+2H+===Mg2++H2↑稀硫酸(或盐酸)AlO-2+H2O+H+===Al(OH)3↓稀硫酸Al2(SO4)3Al(OH)3+3H+===Al3++3H2O

18.(12分)FeCl3溶液呈棕黄色,对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请填表: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主要现象离子方程式

①加入过量铁粉

②加入少量Na2O2粉末

③加入少量AgNO3溶液

解析:①三价铁离子与铁反应;②Na2O2粉末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

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③Ag+与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答案: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主要现象离子方程式

①加入过量铁粉铁粉部分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2Fe3++Fe===3Fe2+

②加入少量Na2O2粉末生成红褐色沉淀并放出无色无味气体2Na2O2+2H2O===4Na++4OH-+O2↑

Fe3++3OH-===Fe(OH)3↓

③加入少量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

19.(10分)A是某工厂废旧机械表面上红色固体的主要成分Fe2O3,B、C、F 都是单质,D、F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气体D和过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解析: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D是CO2,则B是碳。所以有3C+2Fe2O3=====高温3CO2↑+4Fe,由此可进一步推知F是H2,G是FeSO4,E 是CaCO3。

答案:(1)FeH2(2)CO2+Ca(OH)2===CaCO3↓+H2O

20.(14分)(2010石家庄模拟)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NH4)2SO4、MgCl2、FeCl2、AlCl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注:若混合物中不存在该成分,则“质量”栏中填“0”;画斜线的空格不需填写)

成分质量判断依据或计算推理过程

Al

(NH4)2SO4

MgCl2

FeCl2

AlCl3

解析:由固体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可知应含有Al或(NH4)2SO4或二者都有,结合气体体积变化可知二者都含有,且Al为2.7g(利用3.36LH2求出),同理由NH3的体积为(5.60-3.36)L,可求出含有(NH4)2SO46.6g;由白色沉淀久置无明显变化可知含有MgCl2,不含FeCl2。利用2.90gMg(OH)2沉淀的质量可知原固体中含有4.75gMgCl2。MgCl2以及Al和(NH4)2SO4三者的质量和恰好为混合物固体的质量14.05g,故可推知原固体中不含AlCl3。

答案:(1)AlO-2+H++H2O===Al(OH)3↓

(2)

成分质量判断依据或计算推理过程

Al2.7g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g67.2L

m(Al)3.36L

m(Al)=54g×3.36L/67.2L=2.7g

(NH4)2SO46.6g

MgCl24.75g

FeCl20Fe(OH)2在空气中会转化为红褐色的Fe(OH)3,但步骤③中白色沉淀久置无明显变化

AlCl30原固体中含有Al、(NH4)2SO4和MgCl2,三种物质的质量之和刚好等于14.05g,所以一定没有AlCl3

高中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常见金属元素练习

专题十常见金属元素 [考纲要求] 常见金属元素(如Na、Mg、Al、Fe、Cu等)。(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物;(4)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钠是“极其活泼”金属的代表,学习钠的性质可类比知道第ⅠA族、第ⅡA族活泼金属的一般性质,复习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 1.树立物质转化思想 (1)理清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形成网络构建 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 (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2)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还是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2O的质量。 (3)Na分别与H2O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者剧烈,后者缓慢。 (4)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ol,如1 mol Na2O2与足量SO2的反应转移电子应为2 mol。 (5)不能用Ca(OH)2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应选用CaCl2或BaCl2溶液。 (6)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的NaHCO3溶液。 (7)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晶体析出。 (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钴玻璃片。 (9)Na-K合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10)碱金属的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但K反常。

高中化学选修3综合测试题

1 / 3 罗城中学高2013届化学学科第二次模块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蒋艳 第I 卷(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符要求,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C .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2.下列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中,正确的是( ) 3.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其中不一定能表示该元素为主族元素的是( ) A .3s 2 3p 3 B .4s 2 C .4s 2 4p 1 D .3s 2 3p 5 4.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 A . 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 5.某元素原子3p 能级上有一个空轨道,则该元素为( ) A .Na B .Si C .Al D .Mg 6.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 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B .N 2的结构式: :N ≡N : C .NaCl 的电子式: D .CO 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7.下列事实与氢键有关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 C .CH 4、SiH 4、GeH 4、SnH 4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D .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8.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几何构型为四面体且分子或离子空间的构型为V 形的是( ) A .NH 4+ B .PH 3 C .H 3O + D .OF 2 9.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 A .Ag + 、NH 3 B .BF 3、NH 3 C .NH 4+ 、H + D .Co 3+ 、CO 10.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存在sp 3 杂化类型的是: A 、SO 42- B 、NH 3 C 、C 2H 6 D 、SO 2 二、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选项,共30分) 11.水星大气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CO 2的结构相似,但能在O 2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化羰的电子式为··S ···· ··C ··O ···· · · B .硫化羰分子中三个原子位于同一直线上 C .硫化羰的沸点比二氧化碳的低 D .硫化羰在O 2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 2和SO 2 12.下列各组原子中,彼此化学性质一定相似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 2s 2 的Y 原子 B.原子核外M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 原子与原子核外N 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 原子 C.2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X 原子与3p 轨道上有三个未成对的电子的Y 原子 D.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的X 、Y 原子 13. 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 ( )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 4碳化硅>晶体硅 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I > NaBr> NaCl> NaF 14.已知CsCl 晶体的密度为ρg c m /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相邻的两个Cs 的核间距为a cm ,如图所示,则CsCl 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 A . N a A ··ρ3 B .N a A ··ρ36 C . N a A ··ρ 34 D .N a A ··ρ38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NO 2、SO 2、BF 3、NCl 3分子每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 B .P 4和CH 4都是正四面体分子且键角都为109o 28ˊ; C .NaCl 晶体中与每个Na +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a +共有12个; D .原子间通过共价键而形成的晶体一定具有高的熔、沸点及硬度 16.最近科学家成功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 C .晶体中碳原子数与C —O 化学键数之比为1∶2 B .晶体的空间最小环共有6个原子构成 D .该晶体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 17.若a A m+与b B n-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下列关系不. 正确的是 A .b=a -n -m B .离子半径A m+

高中化学会考计算题专题

高中会考复习计算题练习 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产生的放射性氡(222 86Rn)对人体有危害。该原子中的中子数为 A .86 B .222 C .136 D .无法确定 2.有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 ,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 中,CO 和CO 2所含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A .1:2 B .2:1 C .1:1 D .1:4 3.今有0.1mol/L Na 2SO 4溶液300mL ,0.1mol/L MgSO 4溶液200mL 和0.1mol/L Al 2(SO 4)3溶 液100mL ,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之比是 A 1︰1︰1 B 3︰2︰1 C 3︰2︰3 D 1︰1︰3 4.若1 mol 某气态烃C x H y 完全燃烧,需用3 mol O 2,则 A . x =2,y =2 B . x =2,y =4 C . x =3,y =6 D . x =3,y =8 5.在N 2+3H 2 2NH 3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υ(N 2) = 0.5mol ·L -1·S -1 B .υ(H 2) = 1.0 mol ·L -1·S - 1 C .υ(NH 3) = 0.8mol ·L -1·S -1 D .υ(H 2)= 20.0 mol ·L -1·min - 1 6.下列液体pH >7的是 A 、人体血液 B 、蔗糖溶液 C 、橙汁 D 、胃液 7.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恰好完全中和时,它们一定相等的是: A 、体积 B 、质量 C 、物质的量浓度 D 、H +和OH – 的物质的量 8.在48mL0.1mol/LCH 3COOH 溶液中加入12mL0.4mol/LKOH 溶液时,所得到的溶液是: A 、弱酸性 B 、中性 C 、强酸性 D 、碱性 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 大于7的是 A.SO 2 B . NH 3 C .NH 4Cl D . Na 2SO 4 10. 63%的硝酸(密度为1.40g/cm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1L g/m ol 6363% 1.40g/m L m L 1000??? B . 1L g/mL 6363% g/mL 40.1?? C .1000mL×1.40g/mL×63% D . 1L g/mol 63% 63mL 1000?? 11.在0.5mol O 2中 A .含0.5mol 氧原子 B .含1个氧分子 C .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D .质量为16g 12.m L 硫酸铝溶液含有n mol Al 3+,则溶液中SO 42-物质的量浓度为 A . m n 32mol/L B . m n 23mol/L C . m n 2mol/L D . m n 3mol/L 13.将10mL 5mol/L 的HCl 溶液加水稀释至200mL ,再从中取出10mL ,则此10mL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为mol/L ) A .0.25 B .0.1 C .0.5 D .0.05 14.用氢气还原某+2价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使其成为单质,每40g 此氧化物需1g 氢气,则此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一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1.元素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游离态和化合态。 (1)钠镁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镁元素的存在形式有菱镁矿,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2)铁元素有两种存在形式: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 2.金属单质的用途: (1)利用钠元素的特征焰色(黄色)制高压钠灯,高压钠灯的透雾力强,可以做航标灯;利用钠单质的熔点低,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利用钠单质制备过氧化钠,利用钠单质还原熔融态的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 (2)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来做照明弹。 (3)利用铝的良好导电性,做导线。利用铝块和铝粉的颜色都是银白色,铝粉制成银粉(白色涂料)。 3.金属化合物的用途: (1)过氧化钠做漂白剂,过氧化钠做水下作业、坑道下作业的供氧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做食品添加剂;氯化钠做为制备单质钠和氯气的原料,氯化钠做为制备氢氧化钠、氢气、氯气的原料。 (2)氧化镁的熔点高,做耐高温的材料:耐火管、耐火坩埚、耐高温的实验仪器。 (3)明矾做净水剂。 4.金属的分类: (1)根据冶金工业标准分类:铁(铬、锰)为黑色金属,其余金属(钠镁铝等)为有色金属。(2)根据密度分类:密度大于cm3的金属是重金属:如铁、铜、铅、钡,密度小于cm3的金属是轻金属:如钠、镁、铝。 5.氧化物的分类:二元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并且氧元素呈负二价的化合物是氧化物。(1)氧化物(根据氧化物中非氧元素的种类)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3)非金属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氧化物(根据氧化物是否与碱或酸反应生成盐)分为成盐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CO 、NO)。 (5)成盐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6)酸性氧化物分为高价态的金属氧化物(Mn2O7)和非金属氧化物(CO2)。

高中化学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6 金属及其化合物 【课前练习】 1. (09年北京理综·1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中学常见无机物A 、 B 、 C 、 D 、 E 、X 存在如右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若X 是Na 2CO 3,C 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则A 一 定是氯气,且D 和E 不反应 B .若A 是单质,B 和D 的反应是- OH +- 3 HCO =H 2O+-23 CO ,则E 一定能还原Fe 2O 3 C .若 D 为CO ,C 能和 E 反应,则A 一定为Na 2O 2,其电子式是 D .若D 为白色沉淀,与A 摩尔质量相等,则X 一定是铝盐 答案:A 2.(09年广东文基·65)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中含有9 molNa + B .出土的古代铜制品表面覆盖着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O C .装修门窗使用的铝合金材料的硬度比铝小,熔点比铝低 D .节日燃放的烟花是某些金属元素发生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答案:D 3. (09年上海化学·25)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1)在一定温度下,氧化铁可以与一氧化碳发生下列反应: Fe 2O 3(s)+3CO(g) 2Fe(s)+3CO 2(g)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②该温度下,在2L 盛有Fe 2O 3粉末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 气体,10min 后,生成了单 质铁11.2g 。则10min 内CO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2)请用上述反应中某种气体的有关物理量来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① ② 。 (3)某些金属氧化物粉末和Al 粉在镁条的引燃下可以发生铝热反应。下列反应速率(v )和温度(T )的关系示意图中与铝热反应最接近的是 。 (4)写出氢氧化铝在水中发生酸式电离的电离方程式: ,

(完整版)高中化学计算题

专题四: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 二. 知识要点及例题: (一)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 1. 由陌生转化为熟悉。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1] 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克)。 [例2] 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2x% B. 大于2x% C. 小于2x% D. 无法计算 2. 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3] 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例4] 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 84.9%,KHCO35.1%,K2CO32.38%,H2O 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 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3. 由复杂转化为简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5] 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4. 由隐含转化为显露。 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例6] 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 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高中化学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教案

专题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专题要点】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在高考题中主要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设计的实验、推断、计算的形式出现.在解这类题目时,除了掌握必要的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的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实验和分析能力。涉及到的考点有: 1.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2.钠为代表的碱金属化合物性质及应用 3.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4.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5.金属活动性关系与氧化还原知识和离子反应知识的联系应用 6.常见的金属的性质与电解质溶液.电解理论的综合应用 7.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综合计算 8.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为背景的实验试题 【考纲要求】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Al、Fe、Cu等) ⑴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⑵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⑶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⑴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⑵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 ⑶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 【教法指引】 1.利用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来解决涉及金属知识的习题,

深入理解金属单质(或原子)的还原性,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注意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掌握金属知识主线 2.理解联系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利用电解质溶液相关知识解决金属离子的有关知识,包括相关的计算、分析、归纳是高考的基础考查点。 3.金属与酸的相关计算,以及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混合计算是高考经常考试的重点,尤其是联系新科技、新发现和社会相关的知识,注意解题方法的总结归纳。 【知识网络】 一、金属元素的通性 1、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⑴结构特点: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原子的半径(与同周期元素相比)___。 ⑵位置:金属元素集中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方,分布于______族和所有的_____族中,_____族是完全由金属元素构成的族。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规律: ⑴跟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的剧烈程度;⑵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⑶置换反应;⑷原电池的正、负极;⑸电解时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 3、金属单质的性质: ⑴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都较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M-ne—=M n+。可以根据 ___________判断金属单质还原性的强弱。 ②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规律: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稀硫酸等)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与

化学选修三综合练习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练习题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N-14 Ca-40 Fe-56 Na-23 Cl-35.5 F-19 Si-28 P-31 一、本卷包括18个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且键角为60°的物质为 A.金刚石B.SiO2 C.白磷D.石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熔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就越高 C.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的熔沸点就越高 D.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分子越稳定 3.具有以下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原子B.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 s2的原子 C.次外层无未成对电子的原子D.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 4.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晶格能是气态离子形成1摩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晶格能通常取正值,但是有时也取负值 C.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不稳定 D.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反而越小 5.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和水中都存在氢键 C.DNA双螺旋的两个螺旋链不是通过氢键相互结合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6.长式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从左到右排为1-18列,即碱金属为第一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这种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9列中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 C.第四周期第9列元素是铁元素D.第10、11列为ds区 7.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一个碳原于都跟其他3 个碳原子相结合,如图是其晶体结构的俯视图,则图中7个六元环 完全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 A.10个 B.18个 C.24个 D.14个 8.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 4z y ) O2 →xCO2+2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

量决定于的x+ 4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 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 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2021-2022年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教学案苏教版

2021-2022年高中化学专题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三单元金属的腐蚀与 防护教学案苏教版 —————————————————————————————————————— [课标要求] 1.了解金属腐蚀及其危害。 2.了解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及反应原理。 3.了解金属防护的方法,特别是电化学防护的方法。 1.金属腐蚀的本质是金属被氧化为金属阳离子,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 2.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在酸性较强环境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 3.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都是:Fe-2e-===Fe2+,吸氧腐蚀正 极反应为O 2+4e-+2H 2 O===4OH-,析氢腐蚀正极反应为2H++2e- ===H 2 ↑。 4.金属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化学腐蚀> 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 5.金属电化学保护法分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金属的腐蚀及分类 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环境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现象本质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化的过程 类型 化学腐 蚀 金属与其他物质直接接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电化学 腐蚀 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发生原电池反应,使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而引起的 腐蚀 2.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吸氧腐蚀 不同点 条件水膜酸性较强水膜呈弱酸性或中性正极反应2H++2e-===H2↑O2+4e-+2H2O===4OH-电池反应Fe+2H+===Fe2++H2↑2Fe+O2+2H2O===2Fe(OH)2普遍性吸氧腐蚀更普遍 相同点负极反应Fe-2e-===Fe2+ 正极材料碳 最终产物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n H2O 钢铁腐蚀中发生的反应还有: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n H2O+(3-n)·H2O [特别提醒]

高中化学选修三习题附答案

- - . - - . 考试资料.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综合题: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金属钛(Ti)被誉为21世纪金属,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兼具铁的高强度和铝的低密度。其单质和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氮化钛(Ti 3N 4)为金黄色晶体,由于具有令人满意的仿金效果,越来越多地成为黄金的代替品。以TiCl 4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制得Ti 3N 4和纳米TiO 2(如图1)。 如图中的M 是短周期金属元素,M 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 I 1 I 2 I 3 I 4 I 5 电离能/kJ·mol -1 738 1451 7733 10540 136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i 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M 是______(填元素符号),该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________。 (3)纳米TiO 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TiO 2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2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 2方式杂化的碳原子有__________个,化合物乙中采取sp 3方式杂化的原子对应的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与NaCl 晶胞相似,如图3所示,该晶胞中N 、Ti 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 pm ,则该氮化钛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 g·cm - 3(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只列计算式)。该晶体中与N 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N 原子有________个。 离子晶体 NaCl KCl CaO

KCl、MgO、CaO、TiN的晶体与NaCl的晶体结构相似。且知三种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 KCl、CaO、TiN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d24s2 (2)Mg12 (3)7O>N>C (4)12 (5)TiN>CaO>KCl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Ti位于第四周期,第IVB族,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故 答案为3d24s2;(2)金属M的第三电离能远远大于第二电离能,所以M应为短周期第IIA族元素,又因M可把 Ti置换出来,所以M应为Mg,其晶体堆积模型为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为12,故答案为:Mg,12;(3)化合 物甲的分子中采取Sp2杂化的碳原子由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和羧基中的一个,共7个,根据化合物乙的结构可 知Sp3杂化的原子有羟基中的氧,氨基中的氮,碳链上的三个碳,C、N、O都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递增, 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的电负性关系为:O>N>C,故答案为:7,O>N>C;(4)由晶胞结构可知,N原子 位于立方体晶胞的8个顶点,6个面心,而Ti原子位于立方体晶胞的12个棱中点和1个体心,根据均摊法可 算出该晶胞中N原子个数为8×+6×=4,该晶胞中Ti原子数为:12×+1=4,晶胞质量为m=×4+×4=,晶胞中N、 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立方体边长的一半,所以立方体边长为2a pm,则晶胞的体积V=(2a×10-10)3 cm3,所以晶体的密度ρ==;以顶点的N原子为例,顶点的N原子离面心上的N原子距离最近,则与顶点N原子同层上的有4个晶胞中的4个面心上的N原子,同样上层4个,下层4个,共12个,故答案为,12;(5)由表中数据可知,离子晶体所带电荷越大,晶格能也越大,KCl中,离子都带1个单位的电荷,CaO中离子都带2个单位的电荷,TiN中离子都带3个单位的电荷,所以晶格能TiN>CaO>KCl,而晶格能越大,离子晶体熔点越高,所以三种离子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TiN>CaO>KCl,故答案为:TiN>CaO>KCl。 【备注】无 2.X、Y、Z、W、R、Q为前3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所有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Y有三个 能级,且每个能级上的电子数相等,Z原子单电子数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多,W与Z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比Z的 低,R与Y同一主族,Q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电子层电子均处于饱和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第2页,总11页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

突破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和思路) 上了高中许多的学生都会发觉化学越来越难了,尤其是化学中的计算题.正因为这样,他们一看到化学计算题就马上想到先放弃,先去做其他的,计算题最后做.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认为化学计算题很难,也都坚持”先其他,后计算”的解题路线.其实这样的想法很盲目,太过于绝对了.我个人认为化学计算题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解题的人有没有把问题简单化,分析化,也可以说是”干脆点理解”吧.其实我们想想也知道,在化学的计算题目中,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或者数据都不过是从那些长长的或者简短的句子中简化分析而来的.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要把那些句子用这种方式表示出来呢,而不干脆点直接告诉我们?”在我看来,这也许就是一中老套的障眼法和耐力战吧,想用这或长或短句子把信息藏起来,也想用这些句子,让我们看得不耐烦了,把我们”打倒”.所以咯!狭路相逢,勇者胜!看你是不是勇者了! 以下是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验所总结的解题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可以有一点帮助吧. 一..列方程组求解: 这是我认为最简单的解题方法,比如: 1.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的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所谓求什么设什么,我们就设CO2的物质的量为X ; CO的物质的量为Y (当然我们一定要在计算时熟知n (物质的量) M(摩尔质量) m(一般的质量) V(标况下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一定要知道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找关系了,这道题目中的信息给得非常的全面了,直白点说就是单纯的初中数学题目---列方程组求解,不用我说都知道怎么列(根据”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 可以得到两个方程| 44X + 28Y =15 | 22.4(X + Y) = 10.08 这样就很快了解出来了,再看看这道题,题目给到了总质量,和总体积,都有牵涉到两个未知数,这样就可以列出等式,并解出来了.但是有时候为了方便,也可以先设两种物质的其他的量为未知数最后化成所求的量. 还有一种更简练的题型,就像我的原创题目一样 2.标况下SO2和SO3混合气体在不考虑化学变化时,其中含O的质量分数是60%,求SO2的含量(质量分数). (我个人认为这道题目可以用”看似条件唯一,却蕴涵条件无数来形容) 这道题目如果也是用列方程组求解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从题目中可以知道要求的和已知的都和质量有关系,但是总质量不知道,乍看下最后所要的答案也没有总质量,这说明了总质量最后可以消去. 于是我们就可以设总质量为100 g,那么O的质量就是60 g SO2的含量为X ; SO3的含量为Y 就有X + Y=1 ; 也可以知道SO2 , SO3的质量分别是100X , 100Y 这里又会用到”分子中各原子的质量分数”于是我们就可以很快找到O的质量的表示关系 1/2 * 100X + 3/5 * 100Y =60 这样两个方程就都出来了,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解决 还有一种类型是牵涉到化学变化的,不过也是非常简单的 3.KCl 和KBr的混合物共3.87 g全部溶解在水中,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银和溴化银共6.63 g , 则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是多少? 这个看上去好像是和前面的不一样,但是实际上还是一样的. 从这道题目中牵涉到的方程式,我们可以发现有多少物质的量的KCl 和KBr就可以生成多少物质的量的氯化银和溴化银,也同样设两个为知数,设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钾的质量为X ; 原混合物中的溴化钾的质量为Y,可以得到:

高中化学必修二(练习)第1章重难点专题突破: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Word版含解析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元素原子结构判断 ①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②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越难失电子,金属性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 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 (3)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 (4)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典例1】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钡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钡可以从KCl溶液中置换出钾 C.氧化性:K+>Ba2+>Na+ D.碱性:KOH>Ba(OH)2>NaOH 解析A中由于钡的活动性比钠强,所以钡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故A错;B中钡的活动性不如钾且其先与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置换出钾,故B错;C中由于金属性:K>Ba>Na,氧化性为Na+>Ba2+>K+,故C错;D中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KOH>Ba(OH)2>NaOH,D说法正确。答案 D 理解感悟]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关键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数目的多少。如Na失去一个电子,而Mg失去两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比Mg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从元素原子的结构判断 ①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 ②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 (2)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高中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及习题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哑铃形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下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2)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洪特规则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

(完整)2018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化学二卷计算专项练习 1、[2011全国卷]为了预防碘缺乏病,国家规定每千克食盐中应含有40~50毫克的碘酸钾(M=214g·mol-1)。为检验某种食盐是否为加碘的合格食盐,某同学取食盐样品428克,设法溶解出其中全部的碘酸钾。将溶液酸化并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再用0.030mol/L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用去18.00mL时蓝色刚好褪去。试通过计算说明该加碘食盐是否为合格产品。有关反应如下: IO3-+5I-+6 H+=3I2+3H2O I2+2S2O32-=2I-+S4O62- 2、[2015·全国卷Ⅰ36]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准确称取所制备的氯化亚铜样品m g,将其置于过量的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入适量稀硫酸,用a mol·L-1的K2Cr2O7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K2Cr2O7溶液b mL,反应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为__ __%。 3、[2017全国卷Ⅰ26]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 NH4Cl+ H3BO3。 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4、[2017全国卷Ⅲ27]某工厂用m1kg铬铁矿粉(含Cr2O340%,M=152g·mol-1)制备K2Cr2O7(M=294g·mol-1),最终得到产品m2kg,产率为 5、[2017全国卷Ⅱ28]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 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2碱性悬浊液(含有KI)混合,反应生成MnO(OH)2,实现氧的固定。 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2被I?还原为Mn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2 S2O32?+I2=2I?+ S4O62?)。 取100.00 mL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若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1。 6、[2017北京卷27]尿素[CO(NH2)2]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mL c1mol·L ?1H 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 c2mol·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2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7、[2016全国卷Ⅱ26]联氨是一种常用的还原剂。向装有少量AgBr的试管中加入联氨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联氨可用于处理高压锅炉水中的氧,防止锅炉被腐蚀。理论上1kg的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属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A.1:2:3 B.6:3:2 C.3:1:1 D.1:1:1 2.将过量Na2O2固体加入到Ca(HCO3)2溶液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只有气体产生 B.溶液中只有沉淀产生 C.溶液中有反应:Ca2++OH-+HCO-3=CaCO3↓+H2O发生 D.溶液中有反应:Ca2++2OH-+2HCO-3=CaCO3↓+CO32-+2H2O发生 3下列图象是表示铁跟一定量硝酸反应时,铁和硝酸铁之间物质的量(mo1)的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4.用足量的一氧化碳还原14.5g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25g,则该混合物的组合不可能是() A.Fe2O3、Fe3O4、FeO B.FeO、Fe3O4 C.Fe3O4、Fe2O3 D.FeO、Fe2O3 5、将过量铁粉放入100 mL,2mol/L的H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若还原产物只有NO,所能溶解的铁的质量为( ) A.2.8g B.4.2g C.5.6 g D.11.2g 6、某铁的氧化物,用7mol·L-l的盐酸100mL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再通入0.56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刚好使溶液中Fe2+完全转化为Fe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FeO B.Fe3O4 C.Fe4O5D.Fe5O7 7、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mg四氧化三铁得到ng铁。已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高中化学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专题复习 高考复习题B4

高中化学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专题复习高考复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铝和铁在常温下遇硫酸或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B.金属钠除保存在煤油中,也可以保存在汽油中 C.湿法冶炼就是指金属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金属钠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D.涂油层、电镀金属层、制合金等都是保护金属的措施 3.下列金属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 A.用铜作电线是由于其导电性良好 B.用钨作灯丝是因为其熔点高 C.铁制品表面镀铬是由于铬硬且不易被氧化 D.用铝制作炊具是因为铝的熔点比铁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空气中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B.点燃的镁条插入盛CO2的集气瓶中,迅速熄灭 C.铝在高温下能还原锰、铁、铬等金属氧化物 D.镁比铝活泼,更容易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 5.在O2中灼烧0.44g硫和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全部变为SO2,把这些SO2全部转化为H2SO4,这些H2SO4可以用20mL0.5 mol/L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则原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FeS B.FeS C.Fe2S3 D.Fe3S4 7.向含有FeCl3和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白色沉淀是BaSO3 B.白色沉淀是BaSO4 C.白色沉淀是BaSO3和BaSO4的混合物D.FeCl3已全部被SO2还原成FeCl2 8.若100 mL 0.1 mol·L-1硫酸铝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1.17g沉淀,则需0.5 mol·L-1NaOH溶液() A.130mL B.100mL C.90mL D.50mL 9.把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A.盐酸B.氨水C.烧碱溶液D.纯碱溶液 10.将氢气通入10g灼热的氧化铜中,过一段时间后得到8.4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8.4g铜生成 (B)有8g氧化铜参加反应 (C)有1.6g水生成 (D)有10g氧化铜被还原 11.用即热饭盒盛装食物,可以得到热烘烘的饭菜。原因是即热饭盒的底部装入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 () A.一种反应物B.催化剂C.起导热作用D.增大镁与水分子的接触机会12.将a mol钠和a mol铝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 g·mL-1,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A .% B .% C. a/2% D.3a/2% 二、实验题 13.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12O3,含杂质SiO2、Fe2O3。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 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