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奥数训练第2讲比例解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训练第2讲比例解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训练第2讲比例解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训练第2讲比例解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训练

第2讲比例解应用题

内容概述

涉及两个或多个量之闻比例的应用题.熟练掌握比的转化和运算;对条件较多的应用题,学会通过列表的方法逐步分析求解;了解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概念,掌握行程问题和工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关系.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圆珠笔和铅笔的价格比是4:3,20支圆珠笔和21支铅笔共用71.5元.问:圆珠笔的单价是每支多少元?

2.一段路程分为上坡和下坡两段,这两段的长度之比是4:3.已知阿奇在上坡时每小时走3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4.5千米.如果阿奇走完全程用了半小时.请问:这段路程一共有多少千米?

3.加工一个零件,甲要2分钟,乙要3分钟,丙要4分钟,现有1170个零件,甲、乙、丙三人各加工几个零件,才能使得他们同时完成任务?

4.有两块重量相同的铜锌合金.第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重量比是2:5,第二块合金中铜与锌的重量比是1:3.现在把这两块合金合铸成一

块大的.求合铸所成的合金中铜与锌的重量之比.

5.已知甲、乙、丙三个班总人数的比为3:4:2,甲班男、女生的比为5:4,丙班男、女生的比为2:1,而且三个班所有男生和所有女生的比为13:14.请问: (1)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2)如果甲班男生比乙班女生少12人,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6.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5:3,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变为7:5.请问:这两包糖重量的总和是多少克?

7.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走7千米,来回共用了4小时.问:小明去时用了多长时间?

8.冬冬从家去学校,平时总是7:50到校,有一天他起晚了,结果晚出发了10分钟,为了不至于迟到,他将速度提高了五分之一,跑步前往学校,最后在7:55到校,请问:冬冬这天是几点出发的?

9.一项工程,由若干台机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增加2台机器,只需用规定时间的87就可完成;如果减少2台机器,就要推迟3

2小时才能完成.请问: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需几台机器?(2)由1台机器去完成这工程,需要多少小时?

10.康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加工720个之后,他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0%,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如果康师傅从一开始就把工作效率提高12.5%,那么也可以提前4天完成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拓展篇

1.学校组织体检,收费标准如下:老师每人3元,女生每人2元,男生每人1元,已知老师和女生的人数比为2:9,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为3:7,共收体检费945元.那么老师、女生和男生各有多少人?2.徐福记的巧克力糖每6块包成一小袋,水果糖每15块包成一大袋.现有巧克力糖和水果糖各若干袋,而且巧克力糖比水果糖多30袋.如果巧克力糖的总块数与水果糖的总块数之比为7:10,那么它们各有多少块?

3.甲、乙、丙三人合买一台电视机,甲付的钱数等于乙付的钱数的2倍,也等于丙付的钱数的3倍.已知甲比丙多付了680元,请问:(1)甲、乙、丙三人所付的钱数之比是多少? (2)这台电视机售价多少钱?

4.一把小刀售价3元,如果小明买了这把小刀,那么小明与小强剩

余的钱数之比是2:5;如果小强买了这把小刀,那么两人剩余的钱数之比变为8:13.小明原来有多少钱?

5.两根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蜡烛,长度比为29:26,燃烧50分钟后,长蜡烛与短蜡烛的长度比为11:9,那么较长的那根还能燃烧多少分钟?

6.某俱乐部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的人数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3:1,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比是5:3.求丙组中男、女会员的人数比.

7.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已知:

①甲、乙两校获一等奖的人数比为1: 2,但它们一等奖人数占各自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之比为2:5;

②甲、乙两校获二等奖人数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25%,其中乙校是甲校的3.5倍;

③甲校三等奖获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80%.

请问:乙校获三等奖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8.如果单独完成某项工作,甲需24天,乙需36天,丙需48天,现在甲先做,乙后做,最后由丙完成.甲、乙工作的天数比为1:2,

乙、丙工作的天数比为3:5.问:完成这项工作一共用了多少天?

9.已知猫跑5步的路程与狗跑3步的路程相同,猫跑7步的路程与兔跑5步的路程相同.而猫跑3步的时间与狗跑5步的时间相同,猫跑5步的时间与兔跑7步的时间相同,求猫、狗和兔的速度之比.

10.星期天早晨,哥哥和弟弟都要到奶奶家去,弟弟先走5分钟,哥哥出发25分钟后追上了弟弟,如果哥哥每分钟多走5米,出发20分钟后就可以追上弟弟.问:弟弟每分钟走多少米?

11.一支解放军部队从驻地乘车赶往某地抗洪抢险,如果行驶1个小时后,将车速提高五分之一,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20分钟赶到;如果先按原速度行驶72千米,再将车速提高三分之一,就可比预定时间提前30分钟赶到,问:这支解放军部队一共需要行多少千米?

12.一项工作由甲、乙两人合作,恰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果甲效

5即可完成;如果乙效率降低率提高三分之一,则只需用规定时间的

6

四分之一,那么就要推迟75分钟才能完成,请问:规定时间是多少小时?

超越篇

1.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开始,修建一条连接A、B两地的

公路,并按修路的距离分配240万元工程款.如果按原计划,甲应分得100万元.而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乙每天比原计划多修l千米,结果乙实际分得了150万元,那么乙队实际施工时,每天修多少千米?

2.孙悟空有仙桃、机器猫有甜饼、米老鼠有泡泡糖,他们按下面比例互换:仙桃与甜饼为3:5,仙桃与泡泡糖为3:8,甜饼与泡泡糖为5:8.现在孙悟空共拿出39个仙桃分别与其他两位互换,机器猫共拿出甜饼90个与其他两位互换,米老鼠共拿出88个泡泡糖与其他两位互换.请问:米老鼠与孙悟空和机器猫各交换泡泡糖多少个?

3.有两包糖,每包糖内装有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已知:

2;②在第一包糖中,奶糖占25%,①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糖的

3

在第二包糖中,水果糖占50%;

③巧克力糖在第一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在第二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的两倍,当两包糖混合在一起时,巧克力糖占28%.求第一包与第二包中水果糖占所有糖的百分比.

4.某工地用三种型号的卡车运送土方.已知甲、乙、丙三种卡车载重量之比为10:7:6,速度比为3:4:5,运送土方的路程之比为15:14:14,三种车的辆数之比为10:5:7.工程开始时,乙、丙两种车全部投入运输,但甲种车只有一半投入,直到10天后,另一半甲种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案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解比例》 教 案 设 计

教师:严克飞 2013年05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内容《解比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 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解比例 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

(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 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2:80和5:200 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出示比例:3:9=():15 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 (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 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15=1/3(5比15等于1/3);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求未知项。师:像这样,求比例中未知的项,叫做解比例。 今天这节课就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情境图。这是法国巴黎有名的塔叫埃菲尔铁塔,高320米。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公园里有这座塔的一具模型,这具模型有多高呢?到北京公园游玩的游客都想知道.你们能帮帮他们吗?那我们先来看看这道题。 2、出示例题,教学例2。 学生读题。 师:1:10是谁与谁的比?

(完整版)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张)

一、判断。 1.某班男生有8人,女生有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之比是0.8。() 2.甲、乙二人同时走同一条路,甲走完需20分钟,乙走完需30分钟, 甲和乙的速度比是2∶3。() 3.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的实际长16厘米。() 4.两个圆的周长比是2∶3,面积之比是4∶9。() 二、应用题。 1、在一幅地图上,5厘米的长度表示地面上150千米的距离,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25厘米,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75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飞往南京,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3、混凝土的配料是水泥∶黄沙∶石子=1∶2∶3。现在要浇制混凝土楼板40块,每块重0.3吨,需要水泥、黄沙、石子各多少吨做原料? 4、一艘轮船,从甲港开往乙港,每小时航行25千米,8小时可以到达目的地.从乙港反回甲港,每小时航行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 5、某工人要做504个零件,他5天做了120个,照这样的速度,余下的还要做多少天? 6、一间大厅,用边长6分米的方砖铺地,需用324块;若改铺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用几块? 7、一根皮带带动两个轮子,大轮直径30厘米,小轮直径10厘米;小轮每分钟转300转,大轮每分钟转几转? 小学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典型题库班级姓名

8、一件工程,如果34人工作需20天完成,若要提前3天完工,现在需要增加几名工人? 9、一本文艺书,每天读6页,20天可以读完,要提前8天看完,每天要比原来多看几页? 10、羊毛衫厂共有工人538人,分三个车间,第一车间比第三车间少12人,已知第二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人数比是3∶4。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11、学校把购进的图书的60%按2∶3∶4分配给四、五、六三个年级。已知六年级分得56本,学校共购进图书多少本? 12、小明居住的院内有4家,上月付水费39.2元,其中张叔叔家有2人,王奶奶家有4人,李阿姨家有3人,小明家有5人,若按人口计算,他们四家各应付水费多少元?三、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因为···所以···) 1、买相同电脑,购买电脑的台数与总价。 2、每捆练习本的本数相同,练习本的本数与捆数。 3、总路程一定,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 4、分数值一定,分数的分子与分母。 5、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的面积与宽。 6、长方形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7、书的总页数一定,看的天数与平均每天看的页数。 8、圆的周长与直径。 9、订阅廊坊日报,订的份数与总价。 10、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与比例尺。 11、小麦的出粉率一定,小麦的质量与面粉的质量。 12、六(1)班同学做操,每排站的人数与排数。 13、汽车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与时间。 14、3A=4B 15、房间的面积一定,正方形地砖的边长与块数。 16、工程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部分和未完成的部分。

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 比例应用题 【指点迷津】 比例解题是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比例题主要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 。 它常常同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交织在一起,使数量关系变得复杂。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几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它们的关系。 【经典例题】1、 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15 ,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8 ,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小明和小方路程之比为6 : 5,小明和小方所用的时间的比是8:9,我们把这两个比看作最简整数比,利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可求出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 比。 解: 68 : 59 =27:20 答: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27: 20。 【举一反三】1、 1. 张师傅和李师傅加工一些零件,张师傅加工的个数比李师傅多16 ,李师傅用的时间比张师傅多18 ; ,张师傅和李师傅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之比是多少 2.李刚和张亮各走一段路,李刚走的路程比张亮多25 ,张亮用的时问比李刚多38 ,李刚和张亮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经典例题】2、 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3,如果由甲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5 ,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思路导航】甲库中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4+3 =47 ,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吨数是甲、乙两库总吨数的 49 ,所以取出的8 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7 — 49 解:8÷(47 — 49 )= 63(吨) 答: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63吨。 【举一反三】2、 1、甲、乙两厂的人数比是7: 6,从甲厂调360人到乙厂后,甲、乙两厂人数的比是2:3, 甲、乙两厂原来一共有多少人 2 甲、乙两工程队的人数比是6: 5,从甲队调50人到乙队后,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4 5,甲、乙两队原来一共有 多少人 【经典例题】3、 A 、 B 两地相距360 米,前一半时间小华用速度A 行走,后一半时间用速度B 走完全程,又知A: B =5:4,前 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多少 【思路导航】全程的一半是360 ÷ 2 = 180(米) 第一种速度行:360× 55+4 =200(米) ,多于一半20米 第二种速度行:360× 45+4 = 160(米) ,少于一半20米 第一种速度行的后20米应属于后一半的路程了。 所以 200-205 :( 205 + 160 4 )= 9:11 答:前一半路程所用时间与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的比是9 :1l 。 【举一反三】3、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2019年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2.18:6=24:()=()÷3=()%。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比例才能成立。 8.在比例尺是1:xx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7厘米,实际距离是 ()千米。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才都可以组成比例。()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4.x:16=7:6,求x的值叫做解比例。()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6.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红段表示零件实际长16厘米。() 三、计算题。 1.解比例。 2.依照条件列比例,再解比例。 (1)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与x的比。

(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比等于3与x的比。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比等于分子是1的最大真分数与x的比。 四、应用题。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是5厘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8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2.一个轴承图的比例尺是4:1,如果在图上量行长是34厘米,实际长是多少? 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韶山,20小时后到达,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请你算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2. 893003.3:26.37.减28.140 二、判断题。 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三、计算题。 2. (2)10:99=3:x x=29.7 x=1 四、应用题。 1.解:设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x=3000000030000000厘米=30千米,300÷8=37.5千米/小时 2.解:设实际长度为x厘米, x=8.5 3.70×20=1400千米,1400千米=140000000厘米,35:140000000=1:4000000

完整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练习1

1 比和比例应用题厘米,1、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间的距离是8 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8000000如画在比例尺是1拌:2吨,用水泥、石子、黄沙按5:32、水泥、石子、黄沙各有5 制成混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几吨?黄沙多几吨?,如:3、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人到第二小组时,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14果第一小组有,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是1:2,长、宽、1,宽与高的比是2:、一块长方体砖,长与宽的比是42:1 厘米,这块砖的体积是多少?高共35克,共3。现在加入锌6、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52: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43角,乙种铅笔每支支,甲种铅笔每支6、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 角,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问甲种铅笔买了几支?、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7,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是5:4,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的比是:23 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多少人?18、车过河交过渡费3

元,马过河交过渡费2元,人过河交过渡费,,马和人数目的比为37::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数目的比是29 共收得过渡费945元,求这天过渡的车、马和人的数目各是多少?、有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9 1,,而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是3:14:比是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10、小明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小华也买了一件上衣,但只买了。已2:3一条裤子,结果他们用去的钱数之比是 知一件上衣的价钱是3.5元,那么一条裤子的价钱是多少元?克放入乙包1,如果从甲包取出10:11、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 :5,那么两包糖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7 的重量总和是多少克?两地同时A、B712、甲、乙两人步行速度之比是:5,甲、乙分别由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0.5出发,如果相向而行,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比和比例应用题(二) 1、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体铁块。

(完整版)奥数题_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 比和比例一直是学数学容易弄混的几大问题之一,其实它们之间的问题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比,等同于算式中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式子的一种(如:a:b); 比例,由至少两个称为比的式子由等号连接而成,且这两个比的比值是相同(如:a:b=c:d)。 所以,比和比例的联系就可以说成是: 比是比例的一部分;而比例是由至少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和而成的。 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的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而比例的意义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是叫做比例。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有两项;比例是一个等式,表示两个比相等,有四项。比和比例的意义也不同。 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生产队饲养的鸡与猪的只数比为26∶5,羊与马的只数比为25∶9,猪与马的只数比为10∶3。求鸡、猪、马和羊的只数比。 [分析] 该题给出了三个单比,要求写出它们的连比。将几个单比写成连比,关键是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将各个比中表示同一个量的值化为相同的值。 [解] 由题设, 鸡∶猪=26∶5,羊∶马=25∶9, 猪∶马=10∶3, 由比的基本性质可得: 猪∶马=10∶3=30∶9, 羊:马=25∶9, 鸡:猪=26∶5=156∶30, 从而鸡∶猪∶马∶羊=156:30∶9∶25。 答:鸡、猪、马、羊的只数比为156∶30∶9∶25。 [注] 将单比化为连比时,还可先化为三个量的连比,再化为四个量的连比。如,鸡∶猪=26∶5,猪∶马=10∶3,由此可得,鸡∶猪∶马=52∶10∶3;再注意到羊∶马=25∶9可得,鸡∶猪∶马∶羊=156∶30∶9∶25。 [例2].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量是否成比例?若成比例,请说明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1)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 (2)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 (3)播种面积一定时,总产量与单位面积的产量; (4)圆的面积与该圆的半径; (5)两个相互啮合的大小齿轮,它们的转速与齿数。 [分析] 利用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进行判定与说明。 [解] (1)由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等于路程,所以,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 (2)由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为速度,所以,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 (3)由于总产量与单位面积的产量的比值为播种面积,所以,当播种面积一定时,总产量与单位面积的产量成正比例。 (4)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为∏R2,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的积为∏R3,随半径的变化而变化,即圆的面积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题(比和比例应用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应用题。(每题5分,共70分) 1.某校六年级举行数学竞赛,一班占参赛人数的3 1,二班和三班参赛人数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三个班各有多少人参加? 2.甲做一个竹盒要20分钟,乙做一个同样的竹盒要22分钟,现在两人同时做,一共做了147个竹盒。两人各做了多少个? X k B 1 . c o m 3.大新小学,男生人数的 32等于女生人数的4 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40人,这个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4.甲、乙两个瓶子的容积相等,甲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5:2,乙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1,甲、乙两瓶的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多少? 新| 课 | 标|第 |一| 网

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92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4:5,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6.甲、乙两车同时从A 城4开往B 城,已知甲车行完全程需5小时,乙车行完全程与甲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的比是6:5,当甲车到达B 地时,乙车还距B 城54千米。A 、B 两城的距离多少千米?X k B 1 . c o m 7.一个比例式,两个外项的和是37,差是13,比值是5 22,写出这个比例式。 8.十月份第一车间与第二车间的产量比是4:7,第一车间与第三车间的产量比是5:3,第三车间比第二车间少生产1380件。三个车间各生产多少件产品? 9.甲、乙、丙三人共同得奖金124元,乙所得的是甲的3 2,乙、丙两人所得的比

是5 4:311。问三人各得奖金多少元? 10.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枝,甲种铅笔每枝3元,乙种铅笔每枝4元,两种铅笔用去的钱数相等。问甲种铅笔买了几枝? 11.小东家有稻田126公顷,菜地36公顷,今年计划把部分稻田改种蔬菜,使稻田与菜地的公顷数比为5:3,问菜地增加了几公顷? 12.某工厂手套车间甲、乙两个小组每天生产指标一样,有一天甲组超产了725双,乙组超产了175双,已知这一天甲、乙两组缝手套的总数比是7:5。问原来每天生产指标是多少双? 13.有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长度的比7:3,它的高是10厘米,如果它的上底减去12厘米,下底增加16厘米,则它就变成一个长方形,求这个梯形的面积。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附送: 2019年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逻辑推理问题 (I) 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了不同的号码。赵说: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丁是2号,丙是3丙;李说:丁是1号,乙是3号。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 )号。 2、有一种俱乐部,里面的成员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是老实人,永远说真话。第二类是骗子,永远说假话。某天俱乐部全体成员围着一张圆桌坐下,每个老实人的两旁都是骗子,每个骗子的两旁都是老实人。记者问俱乐部成员张三:俱乐部共有多少成员?张三回答:有45人。李四说:张三是老实人,那么李四是老实人还是骗子?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专题训练之比和比例应用题 例1、乘坐某路汽车成年人票价3元,儿童票价2元,残疾人票价1元,某天乘车的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数比是50:20:1,共收得票款26740元,这天乘车中成年人、儿童和残疾人各有多少人? 提示:单价比:成年人:儿童:残疾人=3:2:1 人数比:50:20:1 [练习]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甲要20分钟,乙要15分钟,现在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相距84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少米? 例2、“希望小学”搞了一次募捐活动,她们用募捐所得的钱购买了甲、乙、丙三种商品,这三种商品的单价分别为30元、15元和10元。已知购得的甲商品与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5:6,乙商品与丙商品的数量之比为4:11,且购买丙商品比购买甲商品多花了210元。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先求三种商品的数量比。 [练习]一种什锦糖是由酥糖、奶糖和水果糖按5:4:3的比例混合而成,酥糖、奶糖和水果糖的单价比是11:8:7,要合成这样的什锦糖120千克,什锦糖每千克32.4元,混合前的酥糖每千克是多少元? 例3、A、B、C是三个顺次咬合的齿轮。当A转4圈时,B恰好转3圈;当B转4圈时,C恰好转5圈,问这三个齿轮的齿数的最小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已知A、B、C转速与齿数的积都相等,即它们的转速与齿数成反比例。

习题: 1、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之比是4:5:6,高之比是3:2:1,已知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是140平方分米,那么甲、乙、丙三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 2、甲、乙、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8:9:10,高之比是2:3:4,对应的底之比是多少? 3、某校四、五年级参加数学竞赛的人数相等,四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1:4,五年级获奖人数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2:7;两个年级中获奖与未获奖人数的比是多少? 4、盒子里共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的彩球共68个,红球与白球个数的比是1:2,白球与黑球个数的比是3:4,红球有多少个?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练习

比和比例应用题1 1、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城市间的距离是8厘米, 如画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2、水泥、石子、黄沙各有5吨,用水泥、石子、黄沙按5:3:2拌 制成混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几吨?黄沙多几吨? 3、一个车间有两个小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5:3,如 果第一小组有14人到第二小组时,第一小组与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1:2,两个小组原来各有多少人? 4、一块长方体砖,长与宽的比是2:1,宽与高的比是2:1,长、宽、 高共35厘米,这块砖的体积是多少? 5、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 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 6、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支,甲种铅笔每支3角,乙种铅笔每支4 角,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问甲种铅笔买了几支? 7、第一小学六年级学生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 是5:4,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已知第一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多少人? 8、车过河交过渡费3元,马过河交过渡费2元,人过河交过渡费1元。某天过河的车和马数目的比是2:9,马和人数目的比为3:7,共收得过渡费945元,求这天过渡的车、马和人的数目各是多少?9、有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子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 比是3:1,而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比是4:1, 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和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10、小明买了一件上衣和两条裤子,小华也买了一件上衣,但只买了 一条裤子,结果他们用去的钱数之比是3:2。已

知一件上衣的价钱是3.5元,那么一条裤子的价钱是多少元? 11、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 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7:5,那么两包糖 的重量总和是多少克? 12、甲、乙两人步行速度之比是7:5,甲、乙分别由A、B两地同时 出发,如果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他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时间? 比和比例应用题(二) 1、一个圆柱体的容器内,放有一个长方体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 头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 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与容 器底面积的比是多少? 2、自然数A、B满足1/A─1/B=1/182,且A:B=7:13,那么,A+B=? 3、甲、乙两数的和是1.98,如果乙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两 个数的比是1:1,原来甲数是几?乙数是几? 4、小军行走的路程比小红多1/4,而小红行走的时间却比小军多1/10, 小军与小红速度比是多少? 5、这里有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8 厘米,圆锥体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厘米,求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的比是多少? 6、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25%, 二年级与三年级人数之比是3:4。已知一年级学生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安徽省滁州市小学数学小学奥数系列6-2-4比例应用题专练2

安徽省滁州市小学数学小学奥数系列6-2-4比例应用题专练2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比例应用题专练 (共26题;共119分) 1. (5分)学校里有篮球、足球共180个,已知篮球、足球的比是5:4,两种球各有多少个? 2. (5分)(2020·十堰) 为实现脱贫致富,李庄村发展了5000平方米果园,其中栽的是苹果树,其余的面积按1:4栽的是桃树和梨树。梨树占地面积多少平方米? 3. (5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是1:2:3,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4. (5分)某工厂制作一种零件,第一次8个小时加工了640个零件,第二次6.5个小时加工了520个零件。 (1)写出第一次制作的零件总数与第二次制作的零件总数的比,并求出比值。 (2)写出第一次所用时间和第二次所用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3)写出第一次制作零件总数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4)写出第二次制作零件总数和所用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5. (5分)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了全程的20%,再向前行50千米,就比全程的少6千米。求甲、乙两地的距离。 6. (5分)(2018·宿迁) 如图表示配制一种混凝土所用材料的份数: (1)先估估这种混凝土的三种材料是按怎样的整数比配制的. (2)要配180吨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多少吨? 7. (5分) (2019六上·台安期末) 果园里桃树和杏树的比是7∶5,已知桃树比杏树多16棵,桃树和杏树各

有多少棵? 8. (5分)张叔叔从家出发去公司上班,已经行驶了全程的,如果再行驶15千米,已行路程与剩下路程的比是5:2。张叔叔家到公司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9. (1分)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施工,需6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施工,需12天完成.两队共同施工,需________天完成. 10. (5分)(2018·泉州) 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5:3,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1. (5分)(2020·启东开学考)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刻返回,在离B地45千米处与乙车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为3:2,求A、B两地的距离。 12. (5分)一项工程的总承包费是110万元。已知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5天,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18天。实际甲、乙两队先合作承包3天后,余下的工程由丙队承包直到完成工程。按照公平分配的原则,每个工程队应各得承包费多少万元? 13. (5分) (2020六上·固始期中) 工程师指挥81个机器人炼钢,其中机器人总数的加料,剩下的机器人按2:7的比分别做检验和运材料,加料、做检验和运材料的机器人各有多少个? 14. (10分) (2020五上·和平期末) 庆元旦,同学们玩踩气球的游戏。红气球比黄气球少8个,如果红气球和黄气球各踩爆了5个,剩下的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比是3:5。同学们原来一共准备了多少个气球? 15. (5分)(2019·龙华) 一种电脑显示屏幕,长和宽的比是16:9,屏幕的周长是100cm,这种电脑显示屏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16. (5分) (2020六上·西安期末) 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合修一条45千米的公路,完工时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和丙队所修公路长度之比为3:2,三个队各修了多少千米? 17. (1分)一个锐角与一个直角的度数比是2:3,这个锐角是________度. 18. (5分) (2019六下·东莞期中) 有两桶油,第一桶油用去,余下的与第二桶的质量比是3:5,第一桶原有18千克,第二桶原有油多少千克? 19. (5分)(2010·成都) 小明妈妈比他大26岁,去年小明妈妈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设计汇编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教学实际与实施 一、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是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方法来求解。学习这节内容,可以为接下来学习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1、在解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主探究出解比例的方法,并能轻松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 突破方法: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比例中未知项的各种计算方法,并从中进行优化。 2、难点:灵活运用解比例的方法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了解各种和比例知识相关的问题,掌握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灵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交流讨论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2、学法:学生独立探究,全班交流,优化出解比例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教材例题投影图。 2、学生:常规学习用具。 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2)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2、导入新课 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各是几?(学生试说)14:21=2:() 1.25:()= 2.5:4 教师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为学习解比例的知识做准备。 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二 1、投影出教材第42页例二。 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度约320m,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

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应用题专项

比与比例应用题 1、房产博览会上,某楼盘的模型就是按照1:500的比例尺制作的,该楼盘1号楼模型高7厘米,它的实际高度就是多少? 2、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长约1900千米,在比例尺就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就是多少? 3、修一条长12千米的公路,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 4、专业户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共1800只,这三种家禽的只数比就是5:3:1。刘大伯家养鸡、鸭、鹅各多少只? 5、把一批书按4:5:6的比例分给甲、乙、丙三个班,已知甲班比丙班少分到24本,三个班各分到多少本书? 6、亮亮家造了新房,准备用边长就是0、4米的正方形地砖装饰客厅地面,这样需要180块,装修老师建议改用边长0、6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请您算一算需要多少块? 7、一艘轮船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港开往乙港,行了全程的20 后,又行驶了1小时,这时未行路程与已行路程的比就是3:1。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8、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1. 2.一个县共有拖拉机55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台 数与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就是3:8,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 3.用84厘米长的铜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 形三条边长度的比就是3:4:5。这个三角形的 三条边各就是多少厘米? 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就是84,甲、乙、 丙三个数的比就是3:4:5,甲、乙、丙三个数各就是多少? 5.乙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就 是3:4,甲、乙两数各就是多少?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比就是1:5, 这两个锐角各就是多少度? 7.一块长方形试验田的周长就是120米,已知长 与宽的比就是2:1,这块试验田的面积就是多 少平方米?

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六年级奥数比例应用题 【指点迷津】 比例解题是小学数学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的比例题主要包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应用。它常常同分数应用题、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等交织在一起,使数量关系变得复杂。 解题的关键在于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几种相关联的量,并判断它们的关系。 【经典例题】1、 小明和小方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方多15,小方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 8,小明和小方 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思路导航】根据题意,小明和小方路程之比为6 : 5,小明和小方所用的时间的比是8:9,我们把这两个比看作最简整数比,利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 可求出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 解:68 :5 9=27:20 答:小明和小方的速度之比是27: 20。 【举一反三】1、 1. 张师傅和李师傅加工一些零件,张师傅加工的个数比李师傅多1 6 ,李师傅用的时间比 张师傅多1 8; ,张师傅和李师傅每小时加工的个数之比是多少? 2.李刚和张亮各走一段路,李刚走的路程比张亮多25 ,张亮用的时问比李刚多3 8 ,李刚和

张亮的速度之比是多少? 【经典例题】2、 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3,如果由甲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 : 5 ,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吨? 【思路导航】甲库中原来存货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4+3 =4 7,取出8吨后,那么甲库余下的 吨数是甲、乙两库总吨数的49,所以取出的8 吨是占甲、乙两库总数的47— 4 9 解:8÷(47— 4 9)= 63(吨) 答: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63吨。 【举一反三】2、 1、甲、乙两厂的人数比是7: 6,从甲厂调360人到乙厂后,甲、乙两厂人数的比是2:3, 甲、乙两厂原来一共有多少人? 2 甲、乙两工程队的人数比是6: 5,从甲队调50人到乙队后,甲、乙两队人数的比是4 5,甲、乙两队原来一共有 多少人?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

第4单元比例 第3课时解比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能力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及情感、价值观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难点:体现解比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组成一个比例需要几项呢? 3、比例有几种表示形式?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出示埃菲尔铁塔挂图 2、出示例题 (1)读题。 (2)从这道题里,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3)在这信息里,关键理解哪里?(埃菲尔铁塔模型与埃菲尔铁塔的高度比是1:10) (4)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板书) (5)还有一个条件是什么?(埃菲尔铁塔的高是320米) (6)我们把这个条件换到我们的这个关系中,就是(板书:埃菲尔铁

塔的高度:320=1:10) (7)这道题怎么列比例式解答呢?请同学们想想,想出来的同学请 举手。 (8)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解:设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为x米”,把这个x代入这个数学模式中就组成了一个比例式(板书x:320=1:10) (9)这样在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我们知道其中的几个项?还有几 个项不知道? (10)不知道的这个项,我们来给它起个名字,好不好?叫做什么?(板书:未知项) (11)指着x:320=1:10,问:“这个未知项是多少呢?那怎么办?” 谁上来做做? (指名板演) (12)为什么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呢?10x=320×1(根据比例的基 本性质) (13)对了,把上面的比例式改写成下面这样一个等式,就是应用 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改写成了一个等式,这个等式还是一个什么样的等式呀?(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求出方程中的未知 数就叫做什么?(解方程)那么在这个比例式中,我们知道了任意三项, 要求出其中一项的过程又叫做什么?(解比例)出示比例的意义。 (15)我们解出的答案对不对呢?怎么知道?可以怎样检验? (把结 果代入题目中看看对应的比的比值是不是能成比例.) (16)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引导学生从比例的意义上来解。3、教学例3 过渡: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一种表示形式,当是 5.25.1= x 6这样形式 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呢? (1)出示例3,问:这题与刚刚那个比例有哪些不同? (2)解这种比例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找出比例的外项、内项)

小学奥数教程:比例应用题(二)全国通用(含答案)

1、比例的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 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 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 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 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 一、比和比例的性质 性质1: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 性质2:若a : b =c :d ,则(a - c ):(b - d )= a :b =c :d ; 性质3:若a : b =c :d ,则(a +x c ):(b +x d )=a :b =c :d ;(x 为常数) 性质4:若a : b =c :d ,则a ×d = b ×c ;(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 正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正比; 反比例:如果a ×b =k (k 为常数),则称a 、b 成反比. 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 ① x a y b = ? y b x a =; x y a b =; a b x y =; ② x a y b = ? mx a my b =; x ma y mb =(其中0m ≠); ③ x a y b = ? x a x y a b =++; x y a b x a --=; x y a b x y a b ++=-- ; ④ x a y b =,y c z d = ? x a c z b d =;::::x y z ac bc bd =; ⑤ x 的c a 等于y 的d b ,则x 是y 的ad bc ,y 是x 的bc ad . 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 ⑴按比例分配 例如:将x 个物体按照:a b 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 的比分别为():a a b +和():b a b +,所以甲分配到ax a b +个,乙分配到bx a b +个. 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 例如:两个类别A 、B ,元素的数量比为:a b (这里a b >),数量差为x ,那么A 的元素数量为 ax a b -,B 的元素数量为bx a b -,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b -与a 或b 的比值.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比例应用题(二)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解比例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比例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题。 1.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 2.18:6=24:( )=( )÷3=( )%。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 )。 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43 ,另一个外项是( )。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3,另一个内项是( )。 7.在比例3:12=6: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 ),比例才能成立。 8.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7厘米,实际距离是 ( )千米。 二、判断题。 1.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才都可以组成比例。( ) 3.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 ) 4.x :16=7:6,求x 的值叫做解比例。(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0。( ) 6.在比例尺是8: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红段表示零件实际长16厘米。( ) 三、计算题。 1.解比例。 )-:=:)(x (43117212141 2:x)-(1571:31(2) 2.依照条件列比例,再解比例。

(1)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21 与x 的比。 (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比等于3与x 的比。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比等于分子是1的最大真分数与x 的比。 四、应用题。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是5厘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8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2.一个轴承图的比例尺是4:1,如果在图上量行长是34厘米,实际长是多少? 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韶山,20小时后到达,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请你算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2. 893003.3:2 315 .492.56.37.减28.140 二、判断题。 1.错误2.正确3.错误4.正确5.正确6.错误 三、计算题。 331 (2) 21133 (1).1  2.412x x :219:2(1)== (2)10:99=3:x x =29.7 x :214:(3)2= x=1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应用题(1)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应用题 解答下面的各题。 (1)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在一幅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10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3)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长度是多少厘米? (4)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60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5)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 的地图上,量得东、西两村的距离是12.3厘米,东、西两村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7)在比例尺是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6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8)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9)一幅地图,图上的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10)在一幅比例尺是14000 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菜地的底是12厘米,高是8厘米,这块菜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 (11)在比例尺是1∶3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厘米,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如果改用1∶500000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距离应画多少厘米? (12)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64千米,5小时到达。如果要4小时到达,每小时需行驶多少千米?(用比例解) (14)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360米,30天可以修完。如果要提前5天修完,每天要修多少米?(用比例解) (15)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修150米,可以提前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16)修一条公路,总长12千米,开工3天修了1.5千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还要多少天?(用比例解答) (17)修一条路,如果每天修120米,8天可以修完;如果每天多修30米,几天可以修完?(用比例方法解) (18)小明买4本同样的练习本用了4.8元,138元可以买多少本这样的练习 本?(用比例解答) (19)工厂有一批煤,计划每天烧2.4吨,42天可以烧完。实际每天节约1/8,实际可以烧多少天?(用比例方法解) (20)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与第二个长方体高的比是7:11,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