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侦查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处理

技术侦查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处理

技术侦查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处理
技术侦查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处理

技术侦查的程序规范和信息处理

2012-07-11 15:22:29 来源:检察日报 2012-07-04

技术侦查是采取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获取案件信息、证据和缉拿犯罪嫌疑人等侦查行为的总称。在我国,加强技术侦查手段,是侦查机关多年来的呼声,运用技术手段进行侦查,已经成为侦查机关越来越多采用的方法。但长期以来刑事诉讼法却没有对此加以明确和规范,造成技术侦查缺乏刑事诉讼法上的明确授权和规制,由技术侦查手段获得证据的证据能力也没有法律上的确认,容易造成技术侦查活动的合法性困境、人权保障上的漏洞以及技术侦查手段的滥用。基于这一原因,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技术侦查程序加以明确规定。

一、技术侦查的主体范围和案件范围

技术侦查是侦查程序中的侦查行为,有权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只能是侦查机关,其他机关不能行使技术侦查的权力。在侦查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手段的案件范围,因侦查主体的受案范围不同而有所不同:

首先,公安机关有权采取技术侦查手段的案件范围,包括五类案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这些案件的共同特征是社会危害性大,有的还具有组织严密、隐秘性强、持续性以及取证难度较大的特点。

其次,检察机关有权采取技术侦查手段的案件范围,包括两类:一是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二是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

件。人民检察院侦查案件的范围是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渎职犯罪案件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等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以及国家机关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经省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在这些案件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手段的只限于两类案件,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这些案件达到案情重大才能实施技术侦查手段。所谓案情重大是指犯罪数额巨大、犯罪情节严重以及犯罪行为的后果严重。渎职犯罪案件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以及国家机关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不能采取技术侦查手段。须注意的是,检察机关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另外,在侦查中,需要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这类案件不同于前述依据罪名进行划分的案件分类标准,而是以追捕对象作为案件范围划定的依据。适用于两类人,一是已经发布通缉令,正在被通缉的人;二是虽然尚未被通缉,但已经批准或者决定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上述两类人的涉嫌犯罪行为不属于轻微犯罪,而且可能妨碍侦查甚至继续危害社会,需要缉拿并进行羁押,为了便于追捕,对于这两类人员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利于及时掌握其行踪和发现其藏身处所。

二、适用技术侦查的程序要求

技术侦查通常是在侦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采取的侦查行为,具有科技性、隐秘性和适用对象特定性但影响对象可能不特定等特征:(1)技术侦查主要运用一定的科技手段进行侦查,如运用监听技术对特定对象进行监听,没有科技手段

谈不上技术侦查。(2)这种技术手段具有特定性,不是所有运用技术手段的侦查活动都称之为技术侦查,如运用科技手段进行现场勘查并不叫技术侦查,技术侦查是现有的法定侦查手段外依靠专门技术手段进行侦查的独立的侦查行为。(3)技术侦查具有隐秘性,通常是指在侦查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开运用技术手段对侦查对象进行的侦查活动,如运用测谎仪进行测谎,不称为技术侦查。(4)技术侦查通常是对特定对象展开的侦查活动,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对不特定人进行的防范式监控,不属于技术侦查的范围;不过,技术侦查的对象虽然特定,但由于与该对象联系的人不特定,因此一定范围内的不特定人员也可能纳入技术侦查的视野,因此隐含着对个人通讯自由和隐私权的潜在威胁。由于技术侦查容易侵犯侦查对象甚至其他人的隐私权、居住安全等宪法性权利,实施技术侦查的同时必须加以严格控制,做到慎重使用,以避免公权力无限扩张,使个人的自由权利暗中受到恣意侵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0条规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于技术侦查的使用作出了限制。进行技术侦查应当提出申请,得到批准以后,执行部门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对象和期限执行。

技术侦查的种类主要包括监听、技术追踪(如GPS定位)、音频视频监控、互联网监控等手段。监听是通过电讯技术手段,对于犯罪嫌疑人的讯息往来进行探听和记录。技术追踪包括运用特定的技术装备进行技术跟踪和定位,如手机GPS 定位以及追踪找人等。音频视频监控是运用监视器等设备对于一定对象的行为或声音进行动态拍摄、录制以掌握有关该人行为的信息和获取证据。互联网监控是运用电脑网络技术对一定对象进行监视和获取信息。

在侦查中采取哪一种技术手段,需要解决依据问题,即依据何种标准来决定

是否采取某一措施以及采取哪一种措施,或者对哪些对象采取措施。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依据确定为“侦查犯罪的需要”,即以侦查活动的实际需要来确定要不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采取何种技术侦查措施以及这些技术侦查措施适用于哪些人。技术侦查手段应当建立在司法实践中确有必要的基础之上,理由是:技术侦查措施对于个人隐私权、居住安全、通讯自由等自由权利具有很大的“杀伤性”,必须减少不法侵害和过度适用的问题。

如何掌握侦查需要这一标准?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比例原则进行理解和判断。比例原则包含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其基本精神是指公权力机关在行使权力的时候,除了遵循法制原则(即有法律授权作为依据)之外,还必须选择对侦查对象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避免对侦查对象和其他人员的权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将这种损害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因此,在适用技术侦查措施的时候,应当将比例原则考虑在内。

这里提到的比例原则,又称为“恰当性原则”、“妥当性原则”、“妥适性原则”、“适合性原则”。进行技术侦查,总的目的是为了发现案件真相,查缉犯罪嫌疑人和获取有关案件证据,不能脱离这一目的而谋取其他目的之实现。因此,考察技术侦查措施是否具有正当性,首先要考察采取技术侦查的目的是否与刑事侦查的目的具有一致性。

这里的适用对象是指技术侦查措施具体针对哪些单位和个人实施,技术侦查的适用对象不一定限于犯罪嫌疑人,有时还包括与犯罪嫌疑人有关的其他人,尤其是为犯罪嫌疑人发送、传达和收受通讯信息的人。技术侦查手段用于什么对象,取决于侦查的需要,非为侦查之需,不能随意扩大范围,造成无辜者权益受到侵害。另外,某些特定人员,如律师与其当事人之间的通讯应当受到保护,即使侦

查需要也不应将其列为监听的对象,以防止辩护权收到干扰和侵害。

技术侦查往往是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的,如对特定对象的监听,往往需要在相当时间跨度内才能获得预期的信息,时间过短不容易捕捉到侦查所需要掌握的犯罪动向、犯罪人的行踪以及获取相应的证据。因此,批准决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往往意味着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采取这一措施。不过,由于技术侦查手段对于该措施的适用对象甚至其他人的自由权利有所侵害,采取技术侦查手段的时间应当划定合理的时间范围,以使公权力在技术侦查领域的行使有一条明确的边界。对于进行技术侦查的期限,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49条规定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内有效,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

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以后,针对以下几种情况,应当及时解除技术侦查措施:其一,通过这一措施获得了有关犯罪的信息、证据和犯罪人的行踪,达到技术侦查的目的;其二,侦查中采取的其他侦查措施使侦查进展顺利,达到侦查终结的要求;其三,由于某些原因案件被撤销或者由于某些原因对于技术侦查的对象(如该人死亡或者有证据表明他是无辜的)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

三、技术侦查获取信息和事实材料的使用、保密与销毁

侦查机关进行技术侦查,重要目的之一是获取有关案件的信息和事实材料,技术侦查有着明确而正当的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由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应当如何取舍,也决定了这些材料的正当用途。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0条第三款规定了技术侦查获得信息的正当用途:“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对于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侦查机关才能保存和记录,并且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作为证据使用或者用于其他正当的诉讼用途,不得作为个人或单位背景调查、权力倾轧的手段,更不能出卖以牟利,也不能用于其他与办案无关的用途。

在侦查过程中,有些技术侦查措施,如监听,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持续实施,这个过程不但有可能获得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和事实材料,还会获得大量与案件无关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可能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侦查人员在进行技术侦查中,对于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守秘密,以免损害国家利益,危及国家安全,损害商家经济利益和个人的隐私权。在技术侦查中,对于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信息和事实材料,属于录制或记录下来的,应当及时销毁,以防止被人利用或使个人权利受侵害的损害面扩大。

在我国技术侦查程序设置中,公安机关通常是具体承担技术侦查的机关。有些技术侦查措施,公安机关可以独立实施,不必假手于他人,但也有些技术侦查措施,需要其他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使公安机关的技术侦查措施得以顺利实施。为此,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50条明确了有关单位和个人承担协助技术侦查的义务,对于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才承担积极配合的义务;不过,对于违法技术侦查,并无此项义务。有关单位在配合公安机关技术侦查的时候,对于获知的有关情况承担保密义务,不得泄露,以免干扰侦查活动的进行和损害国家利益、商业利益或者个人隐私。

(张建伟作者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技术经验路线

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技术路线 (初稿)

该项目将紧密围绕各级****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集中精干技术骨干、充分发挥行业专家智慧,以某部****业务管理政策法规为指导,以某部****业务管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及标准规范体系为基本依据,充分了解掌握****业务管理系统建设运行维护中各环节的具体内容,系统全面分析整理****业务管理系统涉及的标准规范,参照某部及行业标准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各标准规范的直接技术负责人,成立咨询组,依照进度安排对各技术标准规范内容细致审查讨论,采用专家咨询、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标准规范进行充实完善,并与不同级次****业务管理部门对标准规范初步成果进行深入交流、试点应用,从而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业务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具体技术路线有以下几点: (1)紧密围绕项目需求,有的放矢。承担单位在参与****业务管理建设已有基础上,进一步对各级****业务管理建设项目需求、****业务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建设的运行维护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详细分析****业务管理建设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全面准确地编制标准规范。 (2)集中优势专业队伍,强项发挥。承担单位将联合各协作单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团结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参与标准规范编制,对标准规范按主要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落实到具体完成单位及负责人,发挥各专业人员的丰富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发挥利用技术强项,编制各部分内容。 (3)统筹安排任务进度,环节落实。通过系统研究、专家咨询等方式为编制标准规范提供指导;对需要编制的标准规范内容进行统筹安排,详细制定实施时间进度安排,循序渐进完成各标准规范。 (4)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在标准规范编制建设过程,密切关注****业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各专业门类标准规范建设情况。 (5)分阶段设定节点,稳扎稳打。按照制定初稿、讨论稿、审查稿,每一阶段成果详细向专家汇报,召开专家咨询会,充分参考专家意见,修改完善阶段成果,为下一步工作打下扎实基础,不同阶段各咨询会议讨论内容有技术方案及工作大纲、初步提出的标准规范初稿、讨论稿审查稿等。 总体技术路线流程见以下框图,从系统调研、资料收集至提交研究成果的各环节,均需要系统分析详细研究,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各标准规范。

检察机关的信息化建设

“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全文) 编者按:为更好地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高检院于2016年9月29日正式印发《“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这是高检院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检院党组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检察机关顺应新技术变革,以科学技术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检察机关科技强检的目标任务,提出构建“感、传、知、用、管”五维一体的智慧检务应用体系,从建设与管理两个方面,从信息采集至应用的四个层次,剖析了科技强检工作如何从数字化向智慧化跃升、解构了“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工作的重点任务。为方便大家学习领会,现将《“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全文发布,供学习参考。 “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深化检察改革的关键阶段。为更好地推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

建立检察信息感知体系。建设数据标准体系和内外部数据共享平台。建立检察机关音视频资源智能调度中心,开展绿色数据中心机房试点建设。构建高效网络传输体系。在网络层面实现上下贯通和内外交换。打造智能信息服务体系。重视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打造数据驱动的智慧检务。建立智慧检务应用体系。建设检务辅助决策支持平台。探索推进移动侦查指挥和远程专家辅助办案应用。建设智能一体化出庭支持系统,探索智能辅助接访。建设检务保障信息系统、检察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系统、队伍管理信息系统与教育培训信息系统。优化科技强检管理体系。将检察技术工作全面纳入司法办案流程。构建“前期预警、中期处理、后期反馈”的三段式运维保障模式。设立科技强检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建设开放的检察科研基地和科技人才专家库,建立检察信息化自主研发和运维团队。 一、形势与任务 “十二五”时期,各级检察机关高度重视科技强检工作,科技工作在检察工作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核心战斗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检察机关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现代科技逐步融入各项检察工作,检察人员运用科技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加强,科技手段在强化司法办案、深化检务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电子检务工程深入实施,检察信息化纳入国家电子政务全局。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全面应用,案件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案件信息公开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检察机关办案模式优化和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科技装备和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检察机关科技管理水平、科技保障能力、科技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科技强检评价体系基本形成,144家“科技强检示范院”示范效应显著。总体上,科技强检战略在各级检察机关深入实施,但科技强检工作不平衡情况仍然存在;科学技术与检察工作融合有待进一步加强;现有科技手段还不能完全适应检察改革发展需要;配套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有待健全完善;资源共享和数据利用亟待强化;科技队伍人才力量和专业化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作了全面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十三五”时期,科技强检工作迎来了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检察机关必须准确把握法治发展新要求,牢固树立发展新理念,积极适应以大数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社会治理的大趋势,聚焦检察改革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科技引领、信息支撑,全面推进现代科技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促进检

标准制定流程

1、总述 从技术角度划分,参照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制定程序》?预阶段 ?立项阶段 ?起草阶段 ?征求意见 ?审查阶段 ?报批阶段 ?出版阶段 ?复审阶段 ?废止阶段 2、阶段概述 1)立项阶段: 立项阶段为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TC提交的提案进行审批的过程。 主要工作是对项目建议进行审查、征求意见(公示、质疑)与批准。 2) 起草阶段: 项目启动后直接进入起草阶段,参编单位群策群力共同完成,就有关内容要达成一致,不能产生分歧。 草稿需要参编单位共同修改后提交标委会,标委会从形式到内容提前征询某些专家的意见,修改几轮后成为征求意见稿。 3) 征求意见阶段: 编制组提交征求意见稿后,经分离膜标委会审核后,按照《国家标准修制定工作程序》正式书面征求意见(一般为20位专家和委员)。一个月后意见返回。编制组汇总征询意见,并与专家就征询意见进行沟通后,进行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修改,形成会审稿。 如果编制组对征求意见稿准备不充分或者专家意见较多或分歧较大,修改后,第二次征集意见。 4) 审查阶段: 编制组提交送审稿后,分离膜标委会秘书处组织函审或者会审(一般为会审),而且3-4个标准一起会审,所以要严格遵照约定时间完成。会审结束后,编写组按照会审组意见进行标准文本的修改完善,形成报批稿。 会审不通过,从征求意见稿重新开始。 5) 报批阶段: 必须在会审审查阶段之后进行。按照《国家标准修制定工作程序》规定进行报批,等待发布实施。 3、分阶段详解 1)预阶段和立项阶段 企业需做的事:⑴向企业发送征求标准的通知 ⑵企业填写标准项目制修订表 通过标委会审核后提交:标准草稿、预研报告、项目建议书、是否涉及专 利等信息。若未通过标委会审核则继续修改后重新提交。 要求:标委会根据本年度的标准规划、标准协调性来初审,技术委员会专家投票、函审或者

军事理论

第三章国际战略环境 1.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 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2.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特点: 1)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 2)大国较量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 3)军备竞赛趋缓但质量竞争激烈 4)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5)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突出 3.国际战略格局:指世界各主要战略力量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通过相互联系.相互斗争而形 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 4.新旧格局转换及其特点: 1)这次国际战略格局的转换不是通过战争手段或是由于战争的结果,而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 2)这次国际战略格局的转换不是多极格局已经孕育成熟的结果 3)这次国际战略格局的转换还受地缘政治差异的影响 5.当前国际战略格局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1)美国单边主义难阻多极化潮流 2)欧盟整体实力和自主意识不断加强 3)俄罗斯发挥军事优势,力保大国地位 4)日本加快由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 5)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6)印度已成为一支新生的世界力量 6.“一超”指的是美国“多强”包括俄罗斯.日本.中国.印度和英美德为代表的欧洲联盟等 7.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因其形式的历史条件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1)历史上长期遗留的领土争端 2)殖民统治者为了给获得独立的国家制造麻烦而留下的领土纠纷 3)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独立国家间的领土争端 4)新的国际法出台前后引发的国家间领土争端 8.局部战争已成为威胁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战争形态。 9.我国陆地边界22000多千米,海岸线18000多千米,周边国家多达29个,其中直接接壤邻国就有14个,我国领土总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 10.三大毒瘤:1)国际恐怖主义2)宗教极端主义3)民族分裂主义 11.我国安全环境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1)少数国家炒作“中国威胁”论,强化对我国的战略防范与牵制

技术侦查(1)

浅论技术侦查应用于职务犯罪侦查的适用 一、技术侦查的概念及特点 所谓技术侦查措施,指的就是侦查机关运用技术装备调查罪犯和案件证据的一种秘密侦查措施,包括电子窃听、秘密录象、秘密拍照、用机器设备排查、传递个人情况数据以及用机器设备对比数据等等。 1、技术侦查拥有全新的证据获取方式,有利于证据的保全和固定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影响下,职务犯罪也已经成为高智能型、高隐秘型的犯罪,犯罪的的手段层出不穷,犯罪获得的钱、物藏匿的越来越深、犯罪涉及到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因而现阶段侦查中发现难、取证难、固定证据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运用通常的侦查措施往往很难奏效。而技术侦查手段主要是监听电话、监视录像、秘密搜查、秘密拍照、对侦查对象定位追踪、用机器设备排查、传递个人情况数据以及用机器设备对比数据等,因为技术侦查获得证据和保存证据的方式特殊,所以相对于口供证据更加有利于对犯罪证据的及时保全和固定,这些证据能够客观、准确地为侦查破案提供第一手资料,也为分析案情和进一步侦破案件提供有力依据和指示方向。 2、技术侦查改变了现有侦查模式,使侦查变得多样化

现阶段检察机关侦查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贿赂犯罪这种行动隐秘的案件,侦查方式基本上还停留在原始模式上,而且现今保护人权的呼声越加强烈,随着国家各种防止刑讯逼供的法规、政策的相继出台,在规范文明执法的同时,也使得检察机关传统的侦查模式陷入窘境。“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愈演愈烈,这种“挤牙膏”的侦查方式,其工作效率、社会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转换侦查模式,不仅是刑事侦查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内在要求。而技术侦查正是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所产生的“由证到供”的侦查模式。在结合过去的“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使侦查走向多样化,让证、供互相指引、互相佐证,拓宽侦查方向,提高破案效率。 二、使用技术侦查手段的必要性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依然存在,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权力运行仍缺少完善的制约和监督。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使职务犯罪呈现智能化、专业化、隐蔽化、国际化等特点。一方面,犯罪分子作案隐蔽、串供、毁证、伪造证据、转移赃物等反侦查活动越加普遍,给检察机关侦查、取证造成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随着法律的普及,检察机关办案流程和方法的公开化、透明化,犯罪分子对抗司法的心理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刑事诉讼法对反渎反贪侦控能力的程序性控制和高检院的一系列规范性规定,更使得传统的侦查模式陷入了窘境。从司法体制上看,检察机关现行的管理

7、技术标编制流程、标准 (2).doc

技术标编制流程、标准 1 标准化制度索引栏 2 技术标书编制流程 中南集团标准化制度索引栏 标准类别管理类编号 适用范围建设产业集团发布日期2013-6-15 编制部门建设产业集团技术投标部编写人魏国伟执行部门建设产业集团技术投标部、各子分公司技术科

3 流程角色职责分工 (1)投标部经理:1)研究投标策略,负责整个投标过程的组织安排;2)牵头组织分工标书编制、评审工作,负责标书的扎口管理和提交;3)对失标工程组织人员进 行分析和总结;4)编制一套规范、美观而系统的标书标准;5)做好各项投标项 目的档案工作 (2)投标部主管:1)协助投标部经理做好技术标书编制的协调安排工作;2)负责各专业公司技术标书编制的扎口管理工作;3)参与重大工程技术标书的编制工作, 组织做好技术标书的评审工作;4)负责技术标投标方案库和标书库的建立;5) 研究技术标投标策略、总结中标、不中标的原因,提高投标成功率。 (3)投标部专员:1)负责技术标书的编制,协助技术投标主管协调各专业工程技术标书的编制;2)收集标杆企业技术标文件,建立标书库,提高本公司技术标书的编 制水平;3)参与技术标投标方案库和标书库的建立;5)研究技术标投标策略、 总结中标、不中标的原因,提高投标成功率。 4 工作行为步骤说明 (1)获取并详细阅读招标文件 1.1招标须知:了解招标工程初步概况,如工程名称、要求开竣工日期、质量标准、招标方、现场踏勘时间、陪同踏勘人及联系方式、投标截止时间等信息。 1.2了解招标范围,甲方直接分包或指定分包内容,需要专业分包及配合工作内容。 1.3了解技术标编制要求,如技术标包含内容及其前后顺序,技术标文字、图表、分章节要求格式,特别是公开竞标的暗标工程。 1.4仔细研读评标办法,对评分占比权重大的、非常规类的特殊要求项目加强重视,在标书中有明确侧重进行编制。 (2)投标准备工作 2.1与商务标人员共同召开投标准备会,明确人员分工,各项工作内容初步完成时间。 2.2熟悉图纸,了解工程设计意图,建筑、结构、机电、装饰装修等设计概况,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周边环境等找出工程施工难点和控制重点,制定初步施工方案框架,提出招标文件及图纸疑问。 2.3、了解招标工程涉及的当地规范、图集及地方性文件、规定等;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了解地勘报告。 (3)踏勘工程场区 3.1了解场区周边建筑物情况、道路情况、居民居住情况以及其他特殊类建筑等,如加

信息化侦查之我见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信息化侦查之我见 ——信息化侦查的隐忧 信息化侦查,顾名思义,就是指围绕侦查工作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和完善侦查业务的一切理论与实践的总和。是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侦查工作全面结合,强化基础业务和手段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各类平台,并采用数字化手段在各类信息平台上开展查证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快速反应、准确高效的侦查模式。 不得不说,信息化侦查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具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从海量信息中筛选中关键部分,从纷繁复杂的联系网络中找到重要结点,省去了大量花在数据信息处理上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信息化侦查在优势巨大的同时也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应当引起我们侦查部门的重视。 侦查是一项斗智斗勇的特殊博弈活动,具有极其强烈的复杂性、谋略性特征。因此,侦查活动特别强调发挥其主体——侦查员在侦查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随着侦查信息化程度提高,却出现了信息化抑制和排斥侦查员主体性的倾向。 由于信息技术深度渗透而形成的自动化、智能化侦查手段和自动化工作流程,日益剥夺着侦查员对案件判断和决策的权力,侦查员存在着被机器边缘化的趋势。高度自动化的信息侦查手段使得侦查员不但不能主导侦查行为,有时甚至于完全丧失了对案件的意见表达机会。信息科技引入侦查首先是作为一种侦查工具而加以应用和推广的,其目的是解决信息量过于庞大传统方法处理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问题。然而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侦查手段的普及,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扩张性将会渗透到侦查的每一个领域和方面。传统上以侦查员为核心的侦查手段将普遍地被智能化的犯罪信息系统、自动化的分析工具所取代,侦查员再不愿意劳心费力去主导侦查进程而是习惯性地听从于“机器或技术”的摆布,按图索骥,机械的按照分析工具的意见行动,侦查员的主体地位被技术和机器一步一步销蚀殆尽。 侦查信息化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运用大量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来取代先前“人力决策”的模式。这些系统和工具将劳动者、信息、技术、物质、能源按照一定的结构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通过结构性的组合而使侦查发挥出了最大效益。但是,就如前文所述,侦查活动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这不是通过系统和工具制定简单预案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依赖侦查员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旦侦查员习惯于依靠工具得出结论,那么势必会影响其处理侦查时突发状况的能力,这对侦查活动的开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吸收专业的信息处理人员进入侦查环节,建立专职的信息员,只负责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收集筛选有用信息向侦查员提供,而侦查员要做的就是加工研判信息,从中制定侦查计划,得出结论。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保证了工具的从属地位和人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机器排挤人力的现象,体现出侦查活动以人为本的思路。同时有利于传统侦查手段和信息化侦查的结合。 我们知道,侦查是一项公权力对私权力的一种保护性限制。侦查活动中保障的公民权利的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无罪的人,使其免受刑事追究;二是保障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三是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活动,首先不能非法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在整个侦查活动中涉及到的公民权利主要是三大块:宪法性权利,公民的诉讼权利以及

《规程》编制规范

主题:《作业规程》的编制规范编号:SJ-005 解释修订:公司生产技术部总工程师:刘巍 页数:27 页日期:20070418 《作业规程》是规范采掘工程技术管理、现场管理、协调各工序、工种关系,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保障安全生产的准则,是中能公司及煤矿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具体体现。因此编制好煤矿采、掘《作业规程》,是矿井正规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点在采煤、掘进工作面。事故发生的原因,往往与作业规程不规范、内容不完善、程序缺失、责任不明确、技术措施针对性不强、不能正确指导现场施工有关。因此制定《作业规程》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们公司管理人员来自全国各大煤矿企业,开采条件不同、采掘方法和工艺不同,故原使用的《作业规程》在编制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为了使《作业规程》更加具有先进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作业规程》的编制更加全面严密,指导现场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保证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保证技术管理工作的严肃性,提高技术管理整体素质,实现《作业规程》编制、审查、批复、宣贯、复查、总结全过程管理。特编制此编制规范。 适合范围:陕西中能煤煤田有限公司榆阳煤矿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的《作业规程》编制。 一、《作业规程》的标准

《作业规程》能贯彻有关技术政策和先进技术,并能结合实际,指导现场工作;从编制审批到贯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每月进行一次复查,并有复查意见;《作业规程》中对支护设计有根据矿压观测地质资料、科学计算,对支护方式、支护强度的选择要有科学依据;工作面有初次放顶、收尾及过地质构造带专项措施。综采有切眼安装和撤面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二、一般规定 榆阳煤矿总工程师对生产技术管理负全面技术责任。 《作业规程》的编制严格按原煤炭部(86)煤字第633号文件《关于回采、掘进作业规程技术管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和“蒲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采掘进作业规程编制规范》”执行。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 采区开采前,生产技术部门必须编制采区设计。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 编制《作业规程》前,生产技术部门必须提交本工作面地质报告、采区设计,机电部门提供设备装备情况。 《作业规程》的编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等规定,凡引用《煤矿安全规程》条文时,要写出原文,不得省略。 《作业规程》的编制要从生产实际出发,遵循有理、有利、有序的原则,突出安全防范重点,做到技术先进,数据要准确,有利于

各类标准制定流程

1、标准的概念: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2、标准的分级 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之后,该项行业标准即行废止。 - 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3、标准制定的路线 技术委员会负责,协商一致制定;公认机构批准。 –制定标准的部门应当组织由专家组成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标准的草拟,参加标准草案的审查工作。 –技术委员会(TC)是在一定专业领域内,从事国家标准的起草和技术审查等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 –TC委员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可来自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高等院校、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消费者等。 –TC组织起草标准的形式:1)主要起草单位;2)工作组 4、标准编写与制修订程序 预研——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出版——复审——废止 (一)预阶段: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制定项目建议。

预研阶段的前期:标准化科研。 预研阶段为TC评估项目提案(PWI)的过程。 –PWI,应附标准建议稿或标准大纲。标准建议稿应给出主要章条及各章条所规定的主要技术内容;标准大纲应给出标准名称和基本结构,涵盖技术要素、列出涉及章条的标题。

TC应作出下列决定之一:–终止。PWI不能满足要求。 –继续。PWI符合要求,由TC根据PWI形成项目建议书(NP),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立项建议。 预研阶段的文件 –输入:PWI –输出:NP (二)立项阶段:对项目建议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和充分论证。 立项阶段为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对TC提交的NP进行审批的过程。 - 立项阶段自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NP时开始。主要工作是对项目建议进行审查、征求意见与批准。 - 立项阶段的周期一般不超过5个月。

侦查信息化建设方案

侦查信息化建设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院执法规范化建设根据《贵州省基层人民XXXX建设“4+1”工程实施办法(试行)》和《贵州省人民XXXX关于基层XXXX 建设“4+1”工程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结合我院实际按照院党组部署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好高检院省院关于基层人民XXXX建设的有关精神以基层XXXX“4+1”工程建设创建为契机促进我院执法规范化建设 二、具体内容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基层XXXX建设“4+1”工程的核心内容直接关于到检察业务工作的好坏和基层XXXX建设的成败各业务科室应加强执法行为的规范化建设 1.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线索处理、初查、立案、传唤、拘传、强制措施的适用、变更、撤销强制措施、讯问、证据、侦查活动、扣押、冻结款物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严格按照程序执行 2.预防工作:按时将所开展的预防业务数据进行录入; 接受单位或个人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履行审批手续;按照《关于推进职务犯罪侦查和预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第6至11条建立工作机制开展工作

3.侦查监督工作:对侦查机关(部门)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决定:按照《关于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规定(试行)》第二条讯问犯罪嫌疑人;区分不予批准逮捕和不批准逮捕并正确使用相关法律文书;按规定对不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复议 4.审查起诉工作:对直接受理的侦查案件报批程序合法;作出不起诉决定后按法律规定履行送达、告知义务;对专案、上级检察机关指定立案侦查的案件以及时同级党委、人大或上级XXXX督办等案件的办理情况按规定及时向上一级XXXX报告;建立和严格执行与公安、法院协调一致的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处理机制 5.监所检察工作:在履行监所检察职能过程中发现违法情形及时依法提出纠正意见正确使用《纠正违法通知书》;认真填写《工作日志》及各项业务情况登记表;依法办理监管场所罪犯又犯罪案件、劳教人员犯罪案件、监管人员职务犯罪案件;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做到人员落实、制度落实 6.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规范管理举报线索并依法进行登记、分流、备案和跟踪反馈工作;对要案线索认真执行要案 线索移送、备案制度;开展“检察长接待日”活动;接访时切实履行告狎明确告知上访人应当知道的事项;执行上级人民XXXX的复查决定、赔偿决定 7.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办理民事行政申诉案件在规定期限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决定立案审查后告知当事人在人民XXXX审查案件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背景介绍 在智能家居中,插座作为一个提供所有电器设备电能的关键器件,控制的功能毋庸置疑。智能插座通过应用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将与家居有关的各种子系统系统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家庭内部信息共享和通信,还可以通过家庭智能网关与家庭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截至去年,我国智能插座市场规模达到6555万元,预计未来智能插座市场还将突破1个亿。海外市场更加火热,美国亚马逊上智能插座的火爆更是让行业内做智能插座的电源芯片都卖断了货。据今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与往年同期相比,智能插座搜索指数环比上涨218.8%。 虽然,方便环保的智能插座使消费者对其越来越感兴趣,智能插座的市场需求也已经十分迫切,但是由于市场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等种种原因造成目前智能插座市场的爆发受到极大的限制。 随着智能插座市场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各个智能插座企业翘首期盼一套可以量化评价产品智能性的标准;随着市场上智能插座产品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更是急需一个可以帮助其理智、客观地选择智能插座产品的标准。 标准的起草将填补智能插座标准的空白。 2、任务来源 规范智能插座的智能市场的发展,促进企业良性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向中国标协提出申请,经立项通过并印发了中国标协【2018】311号文件,项目名称:《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3、主要工作过程 市场调研:自2018年6月份起,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邀请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流品牌的家用智能插座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状况,汇总出主要智能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立项申请及标准初稿。 标准立项:2018年12月24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印发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中国标协【2018】311号立项文件。 标准讨论:2019年5月15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突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英特曼电工(常州)有限公司、全峰检测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涂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于北京召开了标准编制讨论会。会议中对标准初稿的内容进行逐条探讨,并提出标准修改意见如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评分规则等,同时明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行业征求意见。 4、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信息化侦查之我见

信息化侦查之我见 ——信息化侦查的隐忧 信息化侦查,顾名思义,就是指围绕侦查工作目标,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和完善侦查业务的一切理论与实践的总和。是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侦查工作全面结合,强化基础业务和手段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各类平台,并采用数字化手段在各类信息平台上开展查证犯罪事实、查获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快速反应、准确高效的侦查模式。 不得不说,信息化侦查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具有不可忽视的优越性,从海量信息中筛选中关键部分,从纷繁复杂的联系网络中找到重要结点,省去了大量花在数据信息处理上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信息化侦查在优势巨大的同时也有着相当的局限性,应当引起我们侦查部门的重视。 侦查是一项斗智斗勇的特殊博弈活动,具有极其强烈的复杂性、谋略性特征。因此,侦查活动特别强调发挥其主体——侦查员在侦查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随着侦查信息化程度提高,却出现了信息化抑制和排斥侦查员主体性的倾向。 由于信息技术深度渗透而形成的自动化、智能化侦查手段和自动化工作流程,日益剥夺着侦查员对案件判断和决策的权力,侦查员存在着被机器边缘化的趋势。高度自动化的信息侦查手段使得侦查员不但不能主导侦查行为,有时甚至于完全丧失了对案件的意见表达机会。信息科技引入侦查首先是作为一种侦查工具而加以应用和推广的,其目的是解决信息量过于庞大传统方法处理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的问题。然而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型侦查手段的普及,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扩张性将会渗透到侦查的每一个领域和方面。传统上以侦查员为核心的侦查手段将普遍地被智能化的犯罪信息系统、自动化的分析工具所取代,侦查员再不愿意劳心费力去主导侦查进程而是习惯性地听从于“机器或技术”的摆布,按图索骥,机械的按照分析工具的意见行动,侦查员的主体地位被技术和机器一步一步销蚀殆尽。 侦查信息化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运用大量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来取代先前“人力决策”的模式。这些系统和工具将劳动者、信息、技术、物质、能源按照一定的结构科学合理地安排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通过结构性的组合而使侦查发挥出了最大效益。但是,就如前文所述,侦查活动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这不是通过系统和工具制定简单预案就能够解决的,需要依赖侦查员随机应变的能力,一旦侦查员习惯于依靠工具得出结论,那么势必会影响其处理侦查时突发状况的能力,这对侦查活动的开展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吸收专业的信息处理人员进入侦查环节,建立专职的信息员,只负责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收集筛选有用信息向侦查员提供,而侦查员要做的就是加工研判信息,从中制定侦查计划,得出结论。这个方法的核心在于保证了工具的从属地位和人的主体地位,避免出现机器排挤人力的现象,体现出侦查活动以人为本的思路。同时有利于传统侦查手段和信息化侦查的结合。 我们知道,侦查是一项公权力对私权力的一种保护性限制。侦查活动中保障的公民权利的主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无罪的人,使其免受刑事追究;二是保障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三是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公安机关进行侦查活动,首先不能非法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哪怕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在整个侦查活动中涉及到的公民权利主要是三大块:宪法性权利,公民的诉讼权利以及公民的民事权利,宪法性权利和诉讼权利暂且不谈,下面主要讨论下信息化侦查下的民事权利,尤其是公民的隐私权。 一方面,信息化侦查方法应用的核心支撑是信息资源,侦查机关必须拥有足够的可资利用的信息才能实现信息化侦查。目前侦查机关已有海量的基础信息被收集存储于不同的数据

工艺设计规范流程的编制

工艺规程的编制 在生产过程中,按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设计技术要求,需制订必要的工艺规程,以利于安排生产。零件加工的工艺规程就是一系列不同工序的综合。由于生产规模与具体情况的不同,对于同一零件的加工工序可能有很多方案,应当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其中最完善(从工艺上来说)和最经济的一个方案。 1.影响编制工艺规程的因素 a)生产规模是决定生产类型(单件、成批、大量)的主要因素,也是设备、 工夹量具、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等的选择。 b)制造零件所用到坯料或型材的形状、尺寸和精度是选择加工总余量和加 工过程中头几道工序的决定因素。 c)零件材料的性质(硬度、可加工性、热处理在工艺路线中排列的先后等) 是决定热处理工序和选用设备及切削用量的依据。 d)零件制造的精度,包括尺寸公差、形位公差以及零件图上所指定或技术 条件中所补充指定的要求。 e)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是决定表面上光精加工工序的类别和次数的主要因素。 f)特殊的限制条件,例如工厂的设备和用具的条件等。 g)编制的加工规程要在既定生产规程与生产条件下达到多、快、好、省的 生产效果。 2.工艺规程的编制步骤 工艺规程的编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a)研究零件图及技术条件。如零件复杂、要求高,要先详细熟悉在机器中 所起的作用、加工材料及热处理方法、毛坯的类别与尺寸,并分析对零件制造精度的要求,然后选择毛基面,再选择零件重要表面加工所需的光基面。 b)加工的毛基面和光基面确定后,最初工序(由毛基面所决定的)和主要 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在某种程度上由光基面决定)已很荆楚,也就能编制零件加工的顺序。 c)分析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在已拟的加工顺序中增添光精加工的工序。 d)根据加工时的便利情况,确定并排列零件上下不重要表面加工所需的所 有其余工序(带自由尺寸的表面的加工、减小零件质量的工序、改善外观的工序、不重要的螺纹切削等)。这一类次要工序往往分配在已设计了的主要工序之间(或与之合并),也有时放在加工过程的末尾。这时必须考虑到,由于次要工序排列不当,在执行中会有损坏精密加工后的重要表面的可能性。 e)如果有限制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的特殊条件存在,通常要作补充说明,以 修正加工的顺序。 f)确定每一工序所需的机床和工具,填写工艺卡和工序卡。 g)详细拟定工艺规程时,必须进行全部加工时间的标定和单件加工时间的 结算,并计算每一工序所需的机床台数。但有时把已拟订好的工艺规程作某些修正(例如个别机床任务太少,则有必要把几个单独工序合并成一个工序)。

技术侦查措施

技术侦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对技术侦查措施作出规定。 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第一百四十八条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人民检察院在立案后,对于重大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追捕被通缉或者批准、决定逮捕的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过批准,可以采取追捕所必需的技术侦查措施。第一百四十九条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批准决定自签发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有效。对于不需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应当及时解除;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期限届满仍有必要继续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经过批准,有效期可以延长,每次不得超过三个月。第一百五十条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措施种类、适用对象和期限执行。侦查人员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过程中

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对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与案件无关的材料,必须及时销毁。采取技术侦查措施获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对犯罪的侦查、起诉和审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公安机关依法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对有关情况予以保密。 第一百五十一条为了查明案情,在必要的时候,经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由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但是,不得诱使他人犯罪,不得采用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发生重大人身危险的方法。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公安机关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可以依照规定实施控制下交付。第一百五十二条依照本节规定采取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如果使用该证据可能危及有关人员的人身安全,或者可能产生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采取不暴露有关人员身份、技术方法等保护措施,必要的时候,可以由审判人员在庭外对证据进行核实。

技术文件的编制规定

技术文件的编制规定 1.目的 为确保公司技术文件编制规范化,以利于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技术文件的编制规定 3.职责 工程技术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产品项目组是具体的执行者, 项目经理统筹安排并监督检查。 4.技术文件的编制规定 4.1产品设计任务书--它是公司产品项目组,根据市场需要或上级指令,以书面形式给技术部门的产品(课题)设计、研制的任务。此任务书根据产品具体情况及研发设计、生产试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应包括: 4.1.1产品(或课题项目)名称、要求的结构形式。 4.1.2任务研制的目的、用途及要求(包括环境条件)。 4.1.3任务来源与下达任务的单位、协作单位(若自行开发,无下达单位,则不考虑此项)。 4.1.4主要技术指标与性能(突出可靠性、实用性、技术性、经济性)。 4.1.5对试制过程中需要采用突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设备等方面的要求和问题。 4.1.6对产品标准化程度的综合要求、对公司现有生产条件的继承性要求。 4.1.7试制的数量与要求完成的日期。 4.1.8试制费用的初步预算,以及要达到的具体经济指标等(如试制样机的单台成本、正常生产所需控制的成本)。 4.2产品总体设计方案--它是根据产品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而提出的进行产品设计的具体方案。它是紧紧围绕组成产品的结构、性能参数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而进行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因此,它对结构设计、电路设计、工艺设计等方面都应有比较明确的要求,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4.2.1产品的名称,具体任务的来源和依据(可引证设计任务书)。 4.2.2主要参数性能,工作特性和经济指标(目标成本、销售价格等)及其它使用要求。 4.2.3绘制出产品外形结构草图和2D/3D图。 4.2.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比较(性能、指标、结构、特点、价格等)。 4.2.5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论证(可用几种方案论述、对比)提出最佳方案的意见。 4.2.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突破关键技术、关键工艺的要求与解决途径。 4.2.7对原材料、元器件、协作件有无特殊新的技术要求或需要

公安信息化侦查

揭东县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实战案例 高科技彰显无穷威力信息化织就“天罗地网” 7月10日,全市公安机关信息化应用达标工作现场会在揭东公安局举行。这次会议,旨在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公安信息化建设工作,推广先行单位的经验,从而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穷尽资源搞建设,建设目的在应用”,揭东公安机关在这方面走在全市前头,也尝到了信息化在实战中应用的甜头。 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使犯罪分子无处遁形。 信息化应用是公安信息化的落脚点和推动信息化建设技能发展的新起点。自去年开展“信息采集百日会战”以来,揭东县公安机关在“全警采集”、“全警录入”、“全警共享”,“全警应用”的“四全”基础上,认真贯彻落实梁伟发厅长提出的“五个一”目标以及周新全局长提出的:“我们在采集信息中,要以建立‘完整、准确、鲜活’的数据库为目标,以实战、实用为标准,从难处开刀,全面提升揭阳市公安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指示精神,大力加强信息化应用推广工作,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全面研判,为我所用,服务警务活动,使之成为科技强警的“助推器”。并充分利用“一个平台三个系统”以及各种警务信息系统的资源,以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并采用“天上巡、卡上堵、面上控、网上对”的立体防控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对“人、车、屋、场、网”等治安要素的动态管理、精确打击和快速反应能力,密织一张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的“天罗地网”,使违法犯罪人员无藏身之地,真正实现“建为民公安,保揭东平安”的目标。 定时巡视“天”“地”联动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科技成果具体运用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更好地预防、控制、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科技手段。只有实行视频监控与地面警力相联动的形式,才能发挥视频监控系统的最大效能。揭东县公安局自去年十月份开通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及“三台合一”指挥平台以来,实行管理人员24小时监控巡视制度,不断调整视频监控头的摄录范围、方向,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地面巡逻民警及巡警大队固定卡哨联系。使“天眼”与“地网”联动,不给违法犯罪人员可乘之机。 通过视频监控,锁定犯罪嫌疑人。 实战案例:利用视频监控与地面警力相结合,快速侦破持刀抢劫案件

工作心得:技术侦查的规范适用

工作心得:技术侦查的规范适用 自技术侦查措施首次被写入刑事诉讼法以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以下简称《规程》)等法律文件对技术侦查措施的规范也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具体。技术侦查逐渐褪去神秘主义的外衣,一步步走向规范与阳光。 一、实践中的困扰 在毒品等隐蔽性强的犯罪中,侦破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电话监听等技术侦查措施,技侦材料也往往成为证明被告人犯罪行为的重要证据。尤其是在一些被告人不认罪、其他证据又不充分的案件中,技侦材料更是成为决定案件结果的关键证据,甚至掌控着被告人的生死。但实践中,长期以来技侦材料未随案移送、保存不当、删除较为随意等现象时有发生,实践中对技侦材料是否作为证据使用、如何作为证据使用等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给案件认定带来了一定困扰。 二、技术侦查不规范背后的原因 (一)合法性依据的长期缺失 新刑事诉讼法颁布之前,公安机关使用技侦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一些内部规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0X年《公安部关于技术侦察工作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技术侦查所获取的证据材料不能直接作为证据使用,也不能在法庭上出示,只能作为侦查取证的线索,通过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措施将其转化为法定的证据形式,才能作为证据使用。据此,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只将技侦获得的材料与

信息归入到侦查内卷,而不放入诉讼卷中移送给检察院、法院。技侦手段不仅对当事人保密,对检察院和法院也保密。这种“保密”,一方面给技术侦查披上了神秘主义的外衣,另一方面也是对技侦手段缺乏合法性依据的无奈之举。为此,201X年新刑事诉讼法在第二章“侦查”中专门新增一节“技术侦查措施”,使得技侦材料从公安内部规定中需要转化的“保密材料”变成阳光下的合法证据。 (二)重侦不重证的传统思维 过去,刑事诉讼活动的重头戏是破案,只要案子破了,后面的起诉、审判、执行等程序就能顺理成章地走下去。在这种“重侦不重证”的传统思维指导下,侦查机关的工作重点是找到犯罪嫌疑人,而不是证据的合法性与充分性。例如,在使用技侦手段破案后,侦查机关往往只告知检察院、法院采用技侦手段收集所得到的结果,并不告知取得了哪些具体证据及如何取得这些证据。这种“重侦不重证”的传统思维模式在给我们带来惩罚犯罪快感的同时,也带来了纠正冤假错案的阵痛。可喜的是,“证据裁判”和“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理念随着法制的健全已经深入人心。 (三)对证据转化的过度依赖 实践中,为了提供能够公开证明犯罪活动的证据,侦查机关通常会将技侦材料转化为其他证据使用。有的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证人时,向其出示能够证明其犯罪过程的部分录音、录像等,表明其行为早已在侦查部门的控制之下,促使其交代罪行或指证他人罪行,从而将不能在法庭上公开出示的技侦材料转化为犯罪嫌疑人供述、同案犯指认、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有的将技侦监听得来的电话录音整理成文字版,转化为书证使用。有的由侦查部门出具一份“情况说明”,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