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药物导入

超声药物导入

超声药物导入
超声药物导入

超声药物导入治疗操作流程

目的:止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再生。

评估:1.患者的意识状态,合作程度。

2.评估局部皮肤情况,有无禁忌症。

3.检查仪器性能,是否正常运作。

4.向患者家属解释治疗目的,取得配合。

适应症:骨折及创伤患者,行关节置换或骨折内固定术后。

操作流程:

1.核对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机器接通电源,指示灯为“绿灯亮”。

3.打开电极贴片及中药贴片,将中药贴片放入止水圈内,并贴于骨折两端或左右皮肤。

4.将治疗仪输出电极与贴片背部连接牢固。

5.按电源启动开关,指示灯呈“红灯闪”。

6.设定治疗时间为30min,强度1~7级(根据患者自身耐受程度调节)。

7.治疗结束,关机,关闭电源,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严禁将治疗电极放在心前区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2.骨折周围皮肤有破损、过敏等情况,不得使用。

3.治疗禁忌症:化脓性炎症、恶性肿瘤、年龄小于6个月的小儿、孕妇、活动性肺结核、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2013年10月制订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七东骨科

超声治疗的临床应用(药物导入篇)

超声直流电药物导入

沈阳市赛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4-01-01 什么是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 在超声波治疗的同时利用超声作用直接将治疗药物穿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体内而产生局部和全身疗效的治疗方法。简而言之是超声波治疗与超声透皮给药相结合的联合治疗。其治疗作用:1、超声波治疗;2、超声把药物经皮肤这个特殊通道进入体内产生的,区别于口服、肌注、静脉滴注等给药方法,是第三种给药途径。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在临床使用上的作用特点 1、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直达病灶部位 2、药效稳定、持久 3、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4、无痛苦、无创伤、安全、方便 5、温热理疗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安全性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对人体无创、无毒、无辐射,安全无副作用。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儿科(腹泻、肺炎、遗尿、厌食等)、肝病科(甲乙肝、脂肪肝等)、骨科(颈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股骨头坏死、骨折后愈合等)、妇科(附件炎、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中医全科等。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原理 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毛孔的通透性。超声波作用前,毛孔为50μm 左右;超声波作用后毛孔扩大到110μm左右,而药物分子大小为80μm左右。另外,通过温热效应和促渗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增加皮肤的通透性;通过机械效应“内按摩”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孔道。人为造成药物通过的直接通道,使药物顺利通过。通过以上方法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超声波的理疗和扩张毛孔促进药物透入的双重功效实现了“1+1>2效应”。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介入超声临床技术操作规(一) 第一节概述 介入超声所在超声成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下或引导下,针对体的病变或目标,通过穿刺或置管技术以达到进一步诊断或治疗的目的。介入性超声属于微创技术,相当于用一次精确的小手术来替代大手术。因此,对操作医师素质要求较高,须具备良好的超声成像的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的超声检查临床经验和较全面的临床诊疗知识。须经过正规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才能上岗。介入超声属于有创操作,应有专门的介入超声室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整个过程须有专门人员密切配合,以保证整个操作过程的顺利完成。 【适应症】 1.诊断性介入性超声 (1)穿刺抽液化验检查。 (2)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 (3)穿刺切割组织病理检查。 (4)穿刺和置管后注药行X线检查。 2.治疗性介入性超声 (1)抽液(注药或不注药)。 (2)引流(单纯、清洗或加注药)。 (3)药物注入(乙醇、抗生素、血凝剂、抗肿瘤药及免疫制剂等)。 (4)物理能量导入(射频、微波、核素、冷冻、高强聚焦超声、激光等)。【禁忌症】 1.灰阶超声显示病灶或目标不明确、不清楚或不稳定者。 2.严重出血倾向者。 3.伴大量腹水者。 4.穿刺途径无法避开大血管及重要器官者(粗针及治疗性穿刺更列为禁忌)。 5.化脓性感染病灶如脓肿可能因穿刺途径而污染胸膜腔或腹膜腔。 【术前准备】 1.在穿刺之前,超声医师必须掌握病人的病史和病情,明确穿刺目的,尤其要明确躔次的目的所诊断性还是治疗性。然后,用超声诊断仪仔细观察病灶或目标,研究穿刺引导是否可行。同时结合具体适应症和禁忌症的规定,确定病人是否适宜做介入性超声并通知病人实际情况。 2.化验与器械 (1)检查血常规和凝血三项。 (2)必要时,检查心功能、肝功能及肾功能。 (3)治疗前1周停服抗凝剂(如阿斯匹林等)。 (4)操作前禁食8h,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服用消胀药或清洁灌肠。 (5)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术前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6)完成超声引导探头及穿刺针、导管等介入操作器械的清洁、消毒。 3.介入超声室的基本要求 (1)操作间实用面积不<20m2,易于清洁、灭菌,保持低尘,入室换鞋、戴帽、戴口罩。

超声波药物导入疗法

15、中药超声导入疗法操作规范 一、适应症 软组织扭、挫伤,劳损,瘢痕组织、注射后硬结、冻伤,冻疮,乳腺炎、肢体溃疡,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腱鞘疾病(狭窄或囊肿),骨关节病,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半月板损伤和髌骨软化症,骨折,前列腺炎,附睾淤积症,阴茎硬结,冠心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脑外伤,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灼性神经痛,幻肢痛,雷诺病,带状疱疹,硬皮病,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病变,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输卵管闭塞等。 二、禁忌症 活动性肺结核,严重支气管扩张,化脓性炎症,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持续性高热,出血倾向,消化道大面积溃疡,严重心脏病的心区和交感神经节及迷走神经部位,睾丸部、安装心脏起搏器和心脏支架的患者,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及其邻近区,孕妇的腹和腰骶部,小儿骨骺,放射线或同位素治疗期间及随后的半年内,恶性肿瘤(超声治癌技术除外),皮肤破溃、有出血倾向等。 三、仪器准备 超声波治疗仪连续式或脉冲式(通断比有1/2、1/5、1/10、1/20等)常用频率:0.8MHz、1MHz、3.2MHz。声头直径:有1cm、2cm、5cm等多种。辅助设备:水槽(木材、塑料、陶瓷、铝合金、不锈钢制成均可)、水袋、漏斗、声头接管、反射器等。耦合剂:水、液体石蜡、蓖麻油、甘油按不同用途配制的乳剂(水、油、胶的混合物)、溶胶等。 四、操作程序 1.直接接触法 (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治疗部位皮肤涂以耦合剂,将声头置于治疗部位。 (2)告诉患者治疗中应有的感觉,如酸胀、温热感。 (3)检查仪器各旋钮是否在“0”位或应在的位置,接通电源,根据需要选用连续或脉冲输出,定时,调节输出至所需剂量。 (4)固定法(用于痛点、穴位、神经根和病变较小的部位):将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于治疗部位,超声强度不得>0.5W/cm2;时间3~5min;移动法:将声头紧密接触治疗部位并作缓慢往返或圆圈移动,声头移动速度以2~3cm/s为宜,超声强度不得>1.5W/cm2。 (5)治疗中应询问患者的感觉,固定法治疗时,如治疗局部过热或疼痛,应移动声头或降低强度以免发生烫伤。 (6)治疗结束时,将超声输出调回“0”位,关闭电源,取下声头擦净声头和皮肤上的接触剂,并用75%乙醇涂擦消毒声头。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

超声药物透入技术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是将超声、电疗、穴位治疗、推拿等作用于一体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具有疏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等作用,是真正使药物经过皮肤或穴位进入体内而达到快速治疗和恢复人体健康的目的。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如扭挫伤、肌痛、术后伤口痛、截肢后残端痛、神经痛、幻痛、关节痛、骨折;伤口愈合迟缓;中枢性瘫痪后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呼吸道、消化道疾患;失眠、焦虑症、神经衰弱等疾病。 二、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过敏史、是否妊娠。 2.感知觉及局部皮肤情况。 3.有无安装心脏起搏器。 三、告知 1.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2.治疗期间会产生正常的针刺发麻感,护士可根据患者感受调节电流强度。 3.若局部烧灼感或其他不适应立即通知护士。 4.中药可致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四、物品准备 超声中频治疗仪、治疗盘、治疗碗、镊子、一次性棉签、生理盐水、浸有中药的纱布片、超声耦合贴片2片、清洁纱布2块。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调节室温。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 4.打开电源开关,将超声探头线按规格接入治疗仪超声输出端口(输出C、输出D);将超声头按规格插入超声耦合片内;将2块浸有中药液的纱布后取出,拧至不滴水为宜,放入超声耦合片内槽内,将超声耦合片贴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2个超声耦合片相距2~30cm,启动输出,调节电流强度,至患者耐受为宜。 5.治疗中询问患者感受,调节输出强度。如患者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6.治疗结束,取下超声耦合片及垫片,擦干局部皮肤,观察皮肤情况。 7.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着衣,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8.用纱布擦净超声治疗头,并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 六、注意事项 1.妊娠期间妇女、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带有心脏起搏器、局部有金属植入、医用电子器械患者、对电流不能忍耐者、精神障碍、严重内脏疾病患者、急性化脓性炎症、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超声波治疗仪的操作流程 一、操作流程: 1、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治疗部位皮肤涂以耦合剂,将超声头置于治疗部位; 2、打开电源开关,设定输出模式,按MODE键选择:CON连续模式、1(输出、间隙时间各1s)、0.5(输出、间隙时间各1/2s)、0.3(输出、间隙时间各1/3s); 3、设定输出强度INTENSITY:UP键/DOWN键为0.1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0.1W;SET键0.5步距,每按一次增加0.5W。强度显示窗显示设定值(0.1-1.5W/C㎡)。 4、设定治疗时间:UP键/DOWN键为1min步距,每按一次增加/减少1min。 5、开始治疗:按下ST/SP键,开始输出超声波,时间显示窗数字闪烁,并开始计时。 6、结束治疗:设定时间到,输出停止,蜂鸣器报警,时间显示数字为“0”并闪烁,治疗结束。在治疗过程中,按下ST/SP键,输出停止,时间显示数字回到设定值,治疗结束。 7、切断电源:先关闭电源开关,再拔掉电源线; 8、擦净超声头上的耦合剂,并用75%乙醇涂擦消毒。 二、注意事项: 1、耦合剂应涂布均匀,超声头紧贴皮肤,不得有任何细微间隙;

2、固定法治疗时或皮下骨突部位治疗时,超声波强度宜小于0.5 W/C㎡; 3、避免使用高强度治疗; 4、患者治疗部位皮肤感觉缺失时,应特别注意; 5、进行胃部治疗前,患者须饮开水300ml,取坐位治疗; 6、治疗部位如伴有血肿,超声头应尽量避开血肿中心,输出强度要小,以防再次出血。 磁振热治疗仪操作规范 【概念】磁振热治疗仪是以微机处理为基础,采用交变磁场、生物磁振、红外热敷三种物理因子相结合的同步治疗仪器。具有祛肿、镇痛、消炎的作用,解除疲劳和肌肉酸痛。 【适应症】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腱鞘炎、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神经痛等等。 【禁忌症】 1 出血倾向患者。 2 严重的心肺以及肾脏病患者。 3 高热,肿瘤患者。 4 各种外伤急性期。 5 围手术期。 6 各种感染和非特异性感染病灶。 7 孕妇、金属内固定患者禁用。 【用物准备】磁振热治疗仪、屏风等。 【操作步骤】

中频药物透入疗法

中频药物透入疗法 中频药物透入疗法是利用中频电疗仪的导向按摩,使药物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到达组织间隙,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技术。 一、目标:达到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 目的。 二、适应症: 1、肌肉功能锻炼、神经肌肉功能锻炼、颈椎病、软组织损伤、 肌肉劳损、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 2、胃肠功能紊乱、术后肠麻痹、便秘、胃下垂等。 3、面神经炎、周围神经损伤。 4、牙周炎、盆腔炎附件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三、禁忌症: 1、严重心脏病患者,应用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2、妊娠、有出血倾向性疾病,或脓性炎症,湿疹结核者禁用。 3、对中频电刺激过敏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 1、不得与高频手术设备,短波及微波设备同时使用。 2、不可将电极一前一后放于心脏两侧。 3、电极板下的纱布一定要用药液浸透。(以不滴水为宜)。 4、皮肤破溃、过敏处不得摆放电极。 5、治疗过程中不得移动电极位置,尽量保持同一体位。

6、首次接受治疗,强度不宜过大,应根据病人的耐受程度逐 步增加。 7、严重心脏病、应用心脏起搏器、妊娠、恶性肿瘤疾患禁忌 使用。 五、告知: 1、治疗时会有震动、按揉等感觉。 2、个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丘疹、皮肤瘙痒等症状。 3、可能会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的情况。 六、操作流程: 接到医嘱双人核对 到患者床前核对姓名、诊断、告知患者并解释 、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过敏史 、中频药物渗透部位皮肤情况 、年龄、体质及心理状况 、女性患者是否处于妊娠期 护士准备:护士衣帽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中频药物治疗仪、治疗盘、中药药液,治疗碗、 纱布数块、镊子、垫巾,固定带、快速手消毒液、执行单、 必要时备屏风 环境准备:整洁、安静、温度适宜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应用 超声技术在医疗方面的独特疗效已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并越来越被临床重视和采用。国内外医学专家利用超声技术在治疗肢体软组织损伤、肢体慢性疼痛康复、肢体运动康复方面积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并把超声治疗拓展到中医科、骨科、外科、内科、儿科、肿瘤科、男科、妇产科等,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机械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温热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因此当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不断地被组织吸收而变成热量,其结果是组织的自身温度升高。即内生热。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一般情况下,超声波的热作用以骨和结缔组织为显著,脂肪与血液为最少。 理化 超声的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均可促发若干物理化学变化。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对钾,钙离子的通透性发生较强的改变。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和关节、肌腱、韧带的退行性病变的治疗。 c.空化作用:空化形成,或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或继发膨胀以致崩溃,细胞功能改变,细胞内钙水平增高。成纤维细胞受激活,蛋白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形成加速,胶原张力增加。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关节内增加水解酶和原酶活性增加。 e.消炎,修复细胞和分子: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临床应用编辑 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 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及慢性疼痛的治疗。超声波的穿透力强,可轻易深入到体内10-15cm。提高治疗部位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环、促使细胞修复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人体神经和体液系统对超声能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其形成的神经反射和体液反应,具有综合调节人体的机制,特别是对陈旧性损伤有特效,超声在传播时,超声能量的方向集中,具有独特的高能量特性。主要适应症:急、慢性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慢性疼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肌劳损、风湿类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血肿、慢性膝盖筋腱疼痛等 肢体康复

超声波导入

药物超声离子导入 一、超音波的原理 超音波是声音的一种,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声音,是我们的耳朵无法听到的,在一般的情况下,把声音的振动频率达到20000次/秒以上的声音定为超声波,因为这一频率的声音,我们的耳朵是无法听到的,被称为超音波。 超音波美容仪是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肌肤保养问题,超音波美容仪一并代为解决,高科技确实已进步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超音波具有振动、温热和洗净作用。 超音波使用一光赫的高周波,而一光赫超声波就是一秒内产生一百万次的振动,这是手指所无法实现的细微刺激。而且不似用手按摩只摩擦皮肤表面,是可渗透进皮肤深处的轻柔刺激。超音波的细微按摩能渗透至肌肤内5至6cm处,为其一大特征。利用这个振动,是组织分子产生摩擦热。让肌肤深处温暖。超声波温热作用的特征,是使局部组织的血管,促进循环机能,同时,每秒振动在百万次的细微按摩渗透至肌肤深处,刺激细胞。这些作用相辅相成,能提高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从细胞开始让皮肤活性化。 超音波还能渗入毛细孔深处,将污垢完全去除。这是利用超音波的深部振动,将废物从毛细孔推挤至表面所致,对肌肤而言,洗脸是很重要的,但是毛细孔的污垢或皮脂,用普通洗面奶无法加以去除。当毛细孔为污垢所阻塞,皮肤会失去透明感而发展,若还年轻,也会成为痤疮的原因。而超音波的力量可将这些污垢与多余的皮脂加以乳化,并完全去除。超音波能渗透至皮肤深处以去除污垢,使淋巴液流通畅顺,调整成细胞容易再生的环境,利用超声波的深部振动作用,可以很轻易地将老废物从毛孔推至表面。超声波能够带动皮肤的潜在能力

二、超音波美容方法步骤 一般超音波美容的方法是直接接触辐射法,即超音头于皮肤直接接触进行治疗,通常用移动法,即音头在治疗部位均匀移动,或缓慢直线往返移动,作缓慢圆圈式移动,移动速度以每秒钟0.5-2CM为宜。 三、操作步骤 (1)应用超音波前,用适当洗面乳清洁面部皮肤,去除沾染在面部的所有污垢,清理干净(2) 抹去洗面乳后,用喷雾机蒸面十分钟。 (3)将面部黑头、粉刺等清除干净,以免任何微粒阻碍。超音波进入皮肤,加强超音波作用。(4)用适合的收敛水轻拍于面部各个部位。 (5)轻轻抹去敛水,使皮肤得以彻底的消毒和最佳保护。 (6)清洁干净皮肤后,必须分析清楚皮肤的性质,要处理的问题然后选择最适当的药膏,以达到预期疗效。 (7)将选好的药膏均匀地搽在脸上,以探头操作时灵活转动为准,太多了2浪费,太少了影响操作。 四、超音波美容治疗的剂量 超音波美容治疗的剂量包括超音波的强度,治疗时间,治疗次数,重复使用规律,疗程 等多种因素。 剂量的强度以0.5W/c㎡-1.25W/c㎡做面部为宜。 剂量的时间一般全脸为5-15分钟,增大剂量货延长时间不能增加效果。 疗程应根据病情而定,痤疮一般3-5次,慢性病如雀斑,疤痕,眼袋,黑眼圈等等,10次 为一疗程,隔日一次。保护性可一个星期做一到二次。个别病在治疗2-3次侯病情有加剧表现,在这情况下,可减低强度光并将治疗间隔时间适当延长,疗程时间歇1-2周为宜,如须 治疗3-4个疗程者,自第二个疗程后,其间歇时间更长些。 超音波美容仪的输出波形有二种,一种是连续波,一种是脉冲波。连续超音波为超音,射速 不间断地发射,并且强度不变,这种波形作用均为热效应明显:

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 名词解释 超声间动电疗法:同时应用超声波与间动电作用于人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是将药物加入接触剂中,利用超声波把药物经体表透入人体的治疗方法,又称声透疗法。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雾化开放伤口疗法 选择题 压电效应某些电介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除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相反,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发生变形,电场去掉后,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或称电致伸缩现象。 具有压电效应的石英晶体薄片在相应频率的高频电场作用下能准确迅速地随着交变电场频率而周期性地压缩和伸展,由此形成超声振动 吸收系数与超声波频率的平方成正比 频率越高,在同一生物组织中传播时吸收越多,半吸收层越小,穿透能力越小 过高频率的穿透能力低,过低频率的组织吸收少 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超声波在空间相遇时产生叠加,而使质点振幅增大或减小的现象。 驻波:干涉的特殊现象,频率、振幅相同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的叠加。 1.弥散作用 机制:行波场中的机械作用——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K+、Ca2+通透性改变——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加强代谢——改善组织营养 2.触变作用 机制:热作用——增加肌腱和关节囊内的胶原纤维的伸展性,减少肌肉痉挛——减轻关节的僵硬度 改变胶原组织及胶原分子之间的结合力——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延长 3.空化作用液体内部局部压力降低时,液体内部或液固交界面上出现的蒸汽或气体空泡的形成、发展和溃灭的过程。有稳态空化和瞬间空化。 机制:超声波在行波场中周期性的压力改变——组织液体的压力改变——形成充满气体或水汽的微小气泡——气泡周围形成细小的涡流——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Na+,K+,Ca2+及其他离子与代谢产物进出细胞 4.解聚作用 使复杂蛋白解聚——影响酶活性,如关节内水解酶、还原酶活性增加 促进药物解聚,使药物易透入体内而保持药物原有性能 使细胞内胸腺核苷酸含量增高,影响蛋白质合成,刺激细胞生长,促进物质代谢。 5.改变氢离子浓度、修复细胞 机制:温热作用;组织pH值向碱性方向发展,缓解炎症组织局部的酸中毒,减轻疼痛,有助于炎症恢复;刺激吞噬作用 促进血管形成,胶原形成及成熟,促进损伤的修复和愈合过程 超声间动电疗法:适应证:神经性疼痛,神经炎,落枕,偏头痛,肱骨外上髁炎,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痛,关节炎,腰痛,瘢痕,注射后硬结,运动创伤等。

药物超声导入疗法

药物超声导入疗法 超声疗法是指应用>20KHz的超声波,通过各种方式作用人体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药物超声导入疗法又称药物超声促渗透疗法,是指利用超声波从体外促进药物经皮肤或粘膜吸收的一种新型药物促渗透技术,这项技术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运动医学,经过近60年的研究与应用,药物超声透入技术日趋成熟,并成为传统经皮给药的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治疗,广泛应用于外科、内科、儿科、皮肤科等各项疾病的治疗。 治疗原理 超声波的治疗原理主要表现在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和理化效应三个方面。 1、机械效应 机械效应的来源: 一是超声波在介质中前进所产生的机械效应,称为行波场中的效应,使人体组织中各质点受到交替变化的压缩和伸张,产生的正压、负压以及巨大加速度; 另一是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反射而产生的机械效应,称为驻波场效应,可影响人体组织压力、张力,使人体组织液中不同质量的离子产生不同运动速度,运动速度差引起离子间的摩擦。 因此机械效应可使机体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可引起容积变化,产生细胞浆流动,细胞质粒振荡、旋转、摩擦;可刺激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新陈代谢,加强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 2、温热效应 超声波在人体内可产生热量,在不同超声剂量作用下产热程度不同。剂量越大,产热越多;超声波频率越高,在肌体内穿透越浅,产热越高。此外,在同一剂量及频率下,机体组织不同产热也不同,肌肉是脂肪产热的2倍,神经组织产热是肌肉的2倍。 3、理化效应 在以上机械效应和温热效应的作用下,可继发物理和化学的反应,如弥散作用、触变作用、空化作用、聚合作用和解聚作用等,治疗中一般采用800KHz以上的频率并根据肌体不同部位控制一定的治疗剂量,就可以达到安全治疗的目的。 a.弥散作用: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促进药物离子在组织细胞间的流动。从而增强生物膜弥散过程,促进物质交换,改善组织营养。 b.触变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凝胶转化为溶胶状态。对肌肉,肌腱的软化作用,以及对一些与组织缺水有关的病理改变。 c.空化作用:保持稳定的单向振动,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形成空化效应。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循环加快,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转化,加快酪氨酸的生成。 d.聚合作用与解聚作用:水分子聚合是将多个相同或相似的分子合成一个较大的分子过程。大分子解聚,是将大分子的化学物变成小分子的过程。可使皮层内酶的活性增加,加快黑素细胞合成。 e.消炎,修复黑素细胞: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并影响血流量,

美辰超声治疗的临床应用药物导入篇

超 声 药 物 导 入 沈阳美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4-01-01

什么是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 在超声波治疗的同时利用超声作用直接将治疗药物穿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体内而产生局部和全身疗效的治疗方法。简而言之是超声波治疗与超声透皮给药相结合的联合治疗。其治疗作用:1、超声波治疗;2、超声把药物经皮肤这个特殊通道进入体内产生的,区别于口服、肌注、静脉滴注等给药方法,是第三种给药途径。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在临床使用上的作用特点 1、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直达病灶部位 2、药效稳定、持久 3、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 4、无痛苦、无创伤、安全、方便 5、温热理疗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安全性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对人体无创、无毒、无辐射,安全无副作用。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儿科(腹泻、肺炎、遗尿、厌食等)、肝病科(甲乙肝、脂肪肝等)、骨科(颈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股骨头坏死、骨折后愈合等)、妇科(附件炎、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中医全科等。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原理 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毛孔的通透性。超声波作用前,毛孔为50μm 左右;超声波作用后毛孔扩大到110μm左右,而药物分子大小为80μm左右。另外,通过温热效应和促渗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增加皮肤的通透性;通过机械效应“内按摩”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孔道。人为造成药物通过的直接通道,使药物顺利通过。通过以上方法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超声波的理疗和扩张毛孔促进药物透入的双重功效实现了“1+1>2效应”。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超声导入治疗的治疗范围,不仅取决于透入的药物和透入的部位(在这里超声导入治疗作用类似与注射器,治疗范围取决于药物),还具有温热理疗功能。临床实验证明效果明确,治疗范围大。 超声治疗的禁忌症

药物的超声波导入

药物的超声波导入 药物的超声波导入 药物的超声波导入,是经皮透入的药物,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更好地发挥药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由于皮肤的真皮有90%是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所以,药物经表皮透入到真皮等皮下组织,在活跃的血液循环带动下,药物会很快被机体所吸收。药物经皮吸收的最大特点,既可避免药物对肠胃及肝脏的损害,也可避免药物的有效成分经消化道可能发生的肠胃灭活以及肝脏首过等效应,从而可提高药物的利用度。因此,药物经皮吸收不仅是制药学研究的热点,也是临床治疗研究的热点。 正是由于药物经皮吸收有较大的安全性、有效性,可减少许多不良反应。所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经皮吸收的药物以及促进皮肤吸收的物理方法与设备。为了提高药物经皮吸收的效果,多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提高药物经皮肤的透入能力;二是提高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为了提高药物经皮的透入能力,我们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1、采用精细化工技术,将药物制成有如现代化妆品的形态,使其具有表面活性和良好的保水性能。因为表面活性物质可

增加表皮类脂膜对药物的透过率,从而可促进药物的扩散;由于提高了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可使角层层膨胀成多孔状态而易于药物的穿透。 2、运用力化学及纳米技术,可使药物颗粒细化接近纳米尺度,可使药物的大分子得以适当降解,使药物分子与水分子结合成水合态,特别是使药物形成自组织的纳米微囊泡。药物的这些形态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药物的穿透与扩散能力,而且因水合作用可提高皮肤的表面温度,从而加快血液循环,降低药物与机体间生化反应的活化能势垒。 3、选择了效果良好的天然透皮剂。为了提高药物经皮的透入性,人们往往加入一些二甲基亚砜、氮酮等人工合成的透皮剂。然而实验表明,一些天然的透皮剂,不仅有更好的透皮效果,而且有更高的安全性。在我们的产品中,便加入一定比例的中药透皮剂。 为了提高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往往通过按摩的机械效应;熨贴或红外线的热效应;通过电磁场改善机体的电介质特性的电学效应以及通过超声波的导入等,来提高机体对药物的吸收能力。由于超声波对机体的作用,集中体现了机械、电学、热以超声波声孔等诸多效应,因此对药物有良好的导入和机体的吸收效果。又因超声波适用范围广、易于操作、掌握,所以药物经超声波导入会被普遍采用。 药物的超声波导入,是依靠超声波对机体及细胞的生物学效

超声波导入与药物介质的协同作用

一、超声波导入与药物介质的协同作用 利用超声波对药物介质进行导入过程中,有药物、超声波、经络、穴位等多种因素在发挥协同的治疗作用。 2、超声波的机械按摩与温热效应 超声波在介质中主要靠纵波来传递,即在介质中产生舒张---压缩的高频反复作用,对于皮肤及皮下组织而言,便产生高频的机械按摩效果。又由于超声波在一定粘度介质中传播时,必然产生一定的热效应。这种效应对皮下组织而言,便可使局部温度升高,并加速部位的血液循环。正是这种机械按摩和热效应,使超声波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果超声波作用于某穴位处,而且在该穴位上又敷有一定疗效的药物,显然,穴位与药物就会提高超声波原有的治疗效果。 3、超声波对药物的导入作用 超声波对药物的导入,是通过两种作用即被动导入和主动吸收两种机制来实现的。 3.1超声波压力对药物的导入 超声的纵波通过药物介质时,可对药物介质形成两种压力。一种压力是超声波的辐射压力;另一种压力是纵波形成的交变压力。前者的数值较小,后者的压力可达到几十大气压力。药物主要是在交变压力作用下,使之被动透入皮肤,并使之均匀扩散。 3.2超声波的声孔效应 由于机体的各组织都有一定的压电等特性,因此,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可改变组织的电学特性等,如细胞膜的电位及其通透性等。于是,在超声波作用下,细胞膜可对药物的大分子具有暂时开放,随之闭合的声孔效应。正因为如此,超声波可促使细胞有主动吸收药物的作用。可见,药物在超声波作用下,既有被动透入的导入机制,同时也有细胞的主动吸收机制。 4、经络、穴位的刺激作用 经络是人体气血循环运行出入的通道,而穴位是气血运行的交汇点,即中医所谓的“脉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入”的场所。穴位通过经络与人体的各器官相关连。因此,通过有效地刺激各穴位,便可达到调整、改善气血的运行,从而可产生良好的治疗或扶正强身之目的。 通过改变超声波的各种参数及接触方法并对穴位进行刺激,可获得针、灸、按摩、熏、洗等各种中医外治的效果,并且在产生这些效果的同时,可将药物导入机体,因此,超声波导入与中医药相结合,将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 5、药物、经络穴位、超声波按摩与导入的协同治疗作用 将药物介质涂敷于相关的穴位或某病变部位,再通过超声波的按摩与导入,是集药物、超声和经络穴位于一体的综合疗法。上述的各种作用、效应,通过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发挥出协同治疗作用必然优于其中任何单一的作用效果。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中药定向透入治疗操作规程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中药定向透入治疗操作规程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中药定向透入治疗)中药定向透入治疗指使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使药物在加热状态下, 定向透入病者患部,充分发挥药效。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腰背痛、颈肩痛及盆腔炎所致的腹痛等症状。 二、评估 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心理状况。 3.患者体质及贴药部位的皮肤情况。 三、告知 1.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2.治疗期间会产生正常的针刺感和蚁走感,护士可根据患者感受调节电流强度。 3.若局部有烧灼或针刺感不能耐受时,立即通知护士。 4.中药可致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四、用物准备 离子导入治疗仪、中药电极贴片、固定带、纱布、接线板 五、基本操作方法 1.洗手、戴口罩,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治疗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2.至病房,核对、解释,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清洁患者治疗部位皮肤。 3.接通电源,开机,连接电极片与导联线。 4.根据医嘱正确选择治疗方法,按输出键,再按强度键逐步增大治疗强度。 5.观察病情及仪器运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操作完毕,取下电极贴片,关闭电源;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并妥善处理治疗仪及电极贴片。7.记录治疗结果并签字。 六、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若患者感觉不适,应暂停治疗对症处理。 2.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应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度逐渐增高,以患者能。 3.耐受为宜,治疗开始时应先将启动键打开,然后放置电极,治疗结束时应先断开连接导线,再关机。 4.孕妇及皮肤破损处禁用。 附件: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操作流程图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操作评分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