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织学》下-复习纲要

《机织学》下-复习纲要

《机织学》下-复习纲要
《机织学》下-复习纲要

了解1.梭口:开口时,经纱上下分开形成的引纬通道,BC1DC2即为梭口。

上层经纱;下层经纱;

梭口高度:开口时经纱随综框上下运动时的最大位移C1C2;H;

梭口长度:织口B到经停架中导棒D之间的水平距离l1+l2;

前半部梭口:BC1C2; 后半部梭口:C1C2D;梭口的对称度;梭口角;

2.综平位置:梭口完全闭合时综框的位置;

3.经纱位置线:经纱处于综平位置时,经纱由织口至后梁所构成的一条曲折线BCDE。

经直线:如果D、E两点在BC直线的延长线上,则经纱位置线是一根直线,称为经直线。

4.织机上机线:

?通常,ABC为一直线;CDE为直线; l1

?一般胸梁位置固定,织口和综平时综眼的位置确定,对经纱位置线的调整实际上是调整后梁高低、前后位置。

二、梭口形成方式

按开口过程中经纱的运动特征,分为中央闭合梭口、全开梭口和半开梭口。

1.中央闭合梭口每次开口运动中,所有经纱由综平位置出发,分别向上下两个方向分开形成所需的梭口;在梭口闭合时,所有上下层经纱都要回到综平位置。

起点:综平位置

特点:

a.上下层经纱的张力变化规律一致;

b.有利于挡车工处理断头;

c.但是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增加,断头多;

d.梭口不够稳定,对引纬不利;

应用:毛织机和丝织机的多臂开口机构或提花开口机构。

2.全开梭口下一次开口时,要变换位置的综框上升或下降到新的位置,其他不需要变换位置的综框并不回到综平位置,而是静止不动。

特点:

a.经纱受拉伸和摩擦次数少,断头率降低;

b.梭口较稳定,对引纬有利;

c.但是需增加平综装置以便于处理断头;

应用:凸轮、多臂、提花开口机构均可采用。

3.半开梭口

继续留在下层的经纱保持不动;继续留在上层的经纱稍微向下降,然后在形成下次梭口时上升到原来的位置。

应用:多臂开口机构 三、梭口清晰程度 1.清晰梭口

? 梭口满开时,梭口前半部的上下层经纱均处于同一平面内。H1/l1=H2/l2=…=Hi/li ;

? 特点:有效空间大,引纬条件好,使梭子飞行平稳,开口清晰; ? 但经纱张力差异大,易造成布面不平整,摩擦增大,断头增多。 2.非清晰梭口

? 梭口满开时,上下层经纱均不处于同一平面内。 ? 特点:各页综框动程差距缩小,经纱张力比较均匀;

? 但是梭口有效空间小,不利于梭子飞行,尤其是下层经纱不平齐,不能成为梭子飞行的可靠依托。 3.半清晰梭口

? 梭口满开时,下层经纱处于同一平面内,而上层经纱不在同一平面内。 ? 特点:下层经纱平齐,有利于梭子的平稳飞行;

? 上层经纱不平齐,能减少经纱张力差异,改善织物的匀 4.小双层梭口

? 无论在上层或下层,总是第三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一页综的经纱,第四页综的经纱高于第二页综的经纱。

? 这样可使第一、二页综框的综平位置与第三、四页综框的综平位置错开,相当于全部经纱交错时密度减半。

? 特点:属非清晰梭口,用于织制高支高密平纹织物。(府绸、羽绒布) 减少经纱的相互摩擦和由于静电引起的粘连,减少织疵。(三跳)

梭口高度的确定

? 保证纬纱顺利通过梭口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H

? 影响H 的主要因素:引纬器的种类及尺寸(梭子尺寸大小);引纬运动与筘座运动的配合。 4.挤压度

x 值大小影响梭子进出梭口时经纱对梭子的挤压度P %。挤压度是梭子与上层经纱摩擦程度的指标。

若挤压度大,则梭子飞行困难;增加梭子飞行速度引起机构负荷增加,机物料消耗增加,噪音增加;边经断头,产生织疵。

若挤压度小,则梭口较大,开口运动的动程增加,使得经纱拉伸变形增加,造成断头率增加。 对于棉织物,进梭口时P=25%;出梭口时P=70%。 (一)综框运动角及综平时间的概念 1.综框运动角

? 织机主轴每一回转,经纱形成一次梭口,经纱运动经历三个阶段:

? 开口阶段:经纱离开综平位置,上下分开,直到梭口满开为止。 ? 静止阶段:使纬纱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梭口,经纱要有一段时间静止不动。

? 闭合阶段:经纱从梭口满开位置返回到综平位置。

%100?-=s o

s h h h P

?这三个时期的长短,一般用织机主轴一回转中各自所占角度来表示,即:开口角,静止角,闭合角。

综框运动角=开口角αk+闭合角αb

?标注有织机主要机构运动时

间参数的主轴圆周图,一般主轴按逆时针方向回转。

?前止点、后止点(摆动筘座到达最前和最后位置时,主轴所在的位置)。

前止点的主轴位置角为0o,以此作为度量基准。

综框运动规律是指综框在开口、闭合过程中的位移与织机主轴转角之间的关系。

补充:对综框运动规律的要求:

?综框运动的速度必须平稳,避免突然的变化。经纱处于紧张状态时的运动速度应该缓慢;在松弛状态时,运动速度可以快些。因此,在接近梭口满开时,综框运动的速度应该慢些;而在综平位置附近时速度可以较快。

?综框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的过渡要缓慢,即加速度要小,以免引起综框的震动。

?三种运动规律:

?简谐运动规律

?椭圆比运动规律

?多项式运动规律

(一)简谐运动规律

?特点:

? 1.运动速度:

?经纱张力较小的综平附近,综框的速度快,不易断头,且有利于开清梭口;

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慢,对梭子飞出有利;

? 2.加速度:

?闭合开始后和满开前的一段过渡时期,加速度为最大值,综框产生较大的振动,不利于高速。

——简谐运动规律一般用于低速织机的开口机构

(二)椭圆比运动规律

特点:

? 1.运动速度:

?经纱张力较小的综平附近,综框的速度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更慢,对梭子飞出更有利;

? 2.加速度:

?闭合开始后和满开前的一段过渡时期,加速度较小,综框振动小。(三)多项式运动规律

?右图为简谐运动规律与多项式运动规律的对比。

?特点:

? 1.运动速度:综平时综框的速度更快,更利于开清梭口;在闭合开始后的一个时期,综框速度更慢,对梭子飞出更有利;

? 2.加速度:闭合开始和满开的一瞬间,加速度为零,有利于织机高速。

开口机构一般由提综装置、回综装置和综框升降次序的控制装置组成。

开口机构详细分类适用范围

凸轮和连杆开口

机构

消极式:综框联动式凸轮开口

机构、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

构;

积极式:共轭凸轮开口机构、

连杆开口机构和电子开口机

构。

织制平纹、斜纹等简单织

物,可用2~8页综框。

多臂开口机构拉刀拉钩式、偏心盘回转式

织制较复杂的小花纹织

物。一般用16页综框,

最多可达32页综框。

提花开口机构

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复动式

提花开口机构、电子提花开口

机构

织制复杂的大花纹织物,

直接用综丝控制每根经

纱的升降,如1400号提

花机。

a.一个凸轮与吊综分别控制一页综框的下降、上升。当织制平纹组织时,需

要两个凸轮呈180°相位差共轭配置,来控制平纹的两页综框。

b. 转子5受凸轮2大半径作用被压下时,综框10下降;同时另一个转子4受凸轮1小半径作用而上升,综框9通过辘轳8受吊综带的拉动而上升,如此形成了一次开口。

c.梭口的高度由凸轮的大小半径之差及踏综杆作用臂的长短来决定。

d.综框的运动规律由凸轮的外廓曲线形状决

2.弹簧回综式凸轮开口机构作用原理

a.一个凸轮和一套弹簧(综框每侧7~15根)同时控制一页综框。

b.当转子受凸轮大半径作用时,转子及提综杆铁鞋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钢丝绳拉动综框下降,回综弹簧被张紧,储蓄能量;

c.当转子受凸轮小半径作用时,转子及提综杆铁鞋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钢丝绳被放松,弹簧释放能量,将综框拉回上方;

3.共轭凸轮开口机构作用原理

a.凸轮2、2’共轭配置,同时控制一页综框;

b.当凸轮2由小半径——大半径时,2’由大半径——小半径,综框下降;相反,当凸轮2’由小半径——大半径时,2由大半径——小半径,综框被推上;

4.连杆开口机构

(1)作用原理

a.主轴以2:1的传动比传动辅助轴1。曲柄2、2’相差180°装于辅助轴两端,同时控制两页综框的升降。

b.当曲柄2处于最上端时,2’处于最下端,综框8处于最上方,综框8’处于最下方,形成一次开口;转过180°后,综框8和8’位置调换,又形成一次开口;辅助轴回转一周,开口两次。

(2)特点

a.克服了凸轮易磨损、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1.作用原理

a.拉刀1由织机主轴上的连杆或凸轮传动,作水平方向的往复运动;

b.拉钩2通过提综杆4、吊综杆5控制综框6是否被提起;

c.竖针3的上下运动由纹板8、重尾杆9控制;

d.纹板如右图所示,每块纹板上有两列纹钉孔(每列纹钉孔对应纹板图中一根纬纱),呈错开排列,若干块纹板串联成环形纹板链,套于花筒上,由花筒驱动。

e. 当纹板上植钉时,对应的重尾杆被抬起,竖针3下降,拉钩落在拉刀上,受拉刀的作用;当拉刀受凸轮或连杆作用往左运动时,综框被提升。即:纹板植钉,综框提升;纹板有孔,综框下降。

f.纹板数的确定:纹板至少八块;纹孔列数为组织循环纬纱数的整数倍;纹板列数必须为偶数。如1/2右斜至少需要几块纹板呢?

注意:拉刀的往复运动必须与花筒的转动配合好,纹板翻转应在拉刀复位行程中完成。

2.机构组成

选综装置:包括信号储存器(纹板、纹纸或存储芯片)和阅读装置(将纹板信息转化成控制提综的动作)。

提综装置:执行提综动作。

回综装置:执行回综动作。

3.多臂开口机构的分类

按拉刀往复一次所形成的梭口数分为单动式和复动式两种。

单动式多臂开口机构的拉刀往复一次仅形成一次梭口,每页综框只需配备一把拉钩,拉刀由织机主轴按1:1的传动比传动。主轴一转,拉刀往复一次,形成一次梭口。缺点:拉刀复位是空程,浪费。

三、提花开口机构

凸轮开口机构和多臂开口机构都是通过控制综框来形成梭口,综框页数有限,只能织制原组织和小花纹组织织物;而提花开口机构是通过单独的综丝来控制每根经纱,因此织物的经向循环较大。

提花开口机构也包括提综装置、回综装置和选综装置。

根据提刀往复一次形成的梭口数,提花开口机构分为单动式和复动式。

1.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

(1)提综装置(video)

?由刀箱、提刀、竖钩、首线、通丝组成。若竖钩的钩部在提刀的作用线上,当刀箱上升时,提刀就会将竖钩提起,与竖钩相连的首线、通丝、综丝和

经纱都被提起;反之,若竖钩的钩部不在提刀的作用线上,对应的经纱就处于梭口的下层。

?综丝下端的小重锤回综。

(2)选综装置

?由花筒、纹板、横针、横针板组成。花筒由纹板(图7-21)包覆。

?横针同竖钩垂直配置,数目相等,且一一对应,每根竖钩都从对应横针的弯部通过,横针的一端受小弹簧11达到作用而穿过横针板12的小孔再伸向花筒13的小纹孔。

?花筒同刀箱的运动相配合,刀箱上下运动,花筒左右运动,刀箱下降至最低位即将上升前,花筒往右摆向横针板。

?无孔,综丝不提;有孔,综丝提升。

?刀箱上升,花筒往左摆离横针板并顺转90°,翻过一块纹板。每块纹板对应一根纬纱。

(3)提花开口机构的工作能力

?提花开口机构中,竖钩的横向排列称为行,前后排列称为列。行数*列数即为竖钩的总数,俗称口,一般都100口、400口……1600口,以此来衡量提花开口机构的工作能力。

(4)单动式提花开口机构的缺点

?运动较为剧烈,不利于高速运转

4.投梭动程(投梭力)

?定义:织机由静止状态被人工缓缓转动其主轴,皮结推动梭子移过的距离。

?投梭动程对织造的影响:

?投梭力越大,梭子能达到的最大速度越大

?投梭力过大:

?制梭时,梭子进梭箱后产生回跳,定位不良,造成轧梭或者飞梭;

?易产生崩纬,脱纬(特别是粗支纱);

?梭子和机物料损耗、织机动力消耗增加,噪音、振动增加。

?投梭力过小:

?梭子出梭口比较迟,经纱对梭子挤压度大,摩擦也大,易造成边经断头,且由于梭口较小,易产生跳花,跳纱等织疵;

?梭子进梭箱时,由于速度小,不能进入梭箱中正常位置,换梭不良或易造成下次投梭时由于投梭力不足造成轧梭。

?在保证梭子能顺利通过梭口和不影响梭子正常定位的前提下,投梭力越小越好。

投梭时间定义:投梭转子开始与投梭鼻接触、皮结即将推动梭子时的主轴位置角。

投梭时间对织造的影响:

?投梭时间过早:

?梭子进梭口早,梭口高度小,边经断头增多;

?进梭口时,梭口清晰度较差,易产生跳纱等织疵;

?进梭口时,底层经纱与走梭板间距离较大,梭子飞行不稳?投梭时间过迟:

?与上述情况相反;可供梭子飞行时间的利用率下降,要使梭子飞行速度增加,则投梭力必须提高,不利于生产。

?一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提早投梭时间,以减小机物料消耗。

3.制梭过程

a.梭子与制梭铁斜碰撞制梭;

b.制梭铁及梭箱前板对梭子摩擦制梭;

c.皮圈在皮圈架上滑行的摩擦制梭及三轮缓冲装置制梭过程。

扭轴部分扭轴、击梭棒、击梭块、套轴

四杆机构部分摇臂、连杆、三臂杆、机架

投梭凸轮部分投梭凸轮、投梭凸轮轴、解锁转子、锥齿轮

液压缓冲部分液压缓冲器活塞14

当三臂杆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就会受到液压油的缓冲作用。

? 2.扭轴投梭机构的工作原理

?在投梭前的相当长时间内,扭轴加扭储存投梭需要的能量;投梭时,

扭轴迅速释放弹性势能,使片梭加速到所需飞行的最大速度。

3.扭轴投梭机构的工作过程

1)储能阶段:凸轮顺时针回转,逐渐转向大半径;

2)自锁阶段:凸轮半径最大时,回转轴心与连杆两端中心呈直线,定位螺钉刚好与摆杆下端接触;扭轴达到最大扭转状态,投梭棒及滑块静止在

外侧,等待引纬片梭就位及递纬器递纬的完成;

3)投梭阶段:凸轮继续回转,其上的解锁转子3推动摆杆的弧形臂使摆杆逆时针稍有转动,解除自锁;扭轴迅速复位使投梭棒击梭;

4)缓冲阶段:当三臂杆复位到一定程度时,液压缓冲器作用,使投梭系统平稳地复位。

补充:.扭轴投梭机构的特点

A梭速完全取决于扭轴扭转角的大小,与织机车速无关,有利于片梭飞行稳定;B扭轴加扭过程长(约300°),投梭机构耗用能量小而均匀;

C投梭结束后,整个投梭机构靠液压缓冲装置作用而迅速制停。

1.混纬

混纬:两只递纬器由各自的筒子供纬,按1:1的比例轮流将纬纱递给片梭,要求两只递纬器轮流与片梭的工作位置对应;

混纬的目的:消除纬纱色差或纬纱条干不匀给布面造成的影响。在无梭织机上应用很普遍;

可混纬的无梭织机也可用于两色1:1选纬。

?织机幅宽:190-540cm,能织制单幅或多幅不同幅宽的织物,最窄上机筘幅33cm,几乎满足所有织物加工幅宽;

(一)按剑杆配置分类

1.单剑杆引纬

?仅在织机的一侧安装比织机布幅宽的长剑杆和传剑机构,由剑杆携带纬纱穿过梭口至另一侧,或空剑杆伸入梭口到对侧握持纬纱后,在退剑过程中将纬纱拉入梭口完成引纬。

?优点:引纬可靠,剑头结构简单;

?缺点:但占地面积大,剑杆动程大,不利于高速。

2.双剑杆引纬(video)

?织机两侧均有剑杆和传剑机构,分别称为送纬剑和接纬剑。引纬时,由送纬剑将纬纱送到梭口中央,同时接纬剑也运动到梭口中央并接过纬纱,之

后两剑分别退回到梭口外。

?特点:剑杆轻巧,结构紧凑,便于达到宽幅和高速,且梭口中央的交接稳定性现已很可靠。(广泛使用)

1.叉入式引纬

?送纬剑和接纬剑以纱圈形式交接纬纱,单纬叉入式、双纬叉入式

2.夹持式引纬

?送纬剑和接纬剑以纱端形式交接纬纱

(三)按剑杆材质分类——(最常用)

1.刚性剑杆

?剑头+剑杆

?占地面积大,剑杆笨重,不利于高速

2.挠性剑杆

? 剑头+剑带(传剑轮盘)

? 占地面积小,剑杆质量轻,有利于高速,且能达到较大的幅宽。 (四)按传剑机构的位置分类 1.非分离式筘座引纬

? 传剑机构固装在筘座上,剑头既要沿筘座左右运动,又要随筘座前后摆动,织机的振动明显增加。

? 采用普通的曲柄连杆打纬机构,打纬动程大;筘座在后方无静止阶段,因此允许引纬的时间比较短。梭口有效空间较小,因此所需梭口高度较大,以避免进梭口和出梭口时挤压度过大。

? 早期的剑杆织机是在有梭织机的基础上老机改造而来,因此一般采用的是非分离式筘座。 2.分离式筘座引纬

? 传剑机构固装在机架上,与筘座分离,筘座质量轻,剑头沿筘座左右运动,有利于降低织机的振动和提高车速; ? 一般采用共轭凸轮打纬机构,打纬动程也小,筘座在最后方有较长的静止阶段,允许引纬时间较长,因此所需的梭口高度较小。 ? 大部分剑杆织机均采用传剑机构与筘座分离的分离式筘座。

几种典型的传剑机构:

1.连杆与周转轮系组合的传剑机构 非分离式筘座的剑杆织机

2.变螺距螺杆传剑机构

3.球面曲柄传剑机构

4.共轭凸轮传剑机构 分离式筘座的剑杆织机 ? 多色纬功能:8-16色;

? 1.圆射流的卷吸和扩散作用

压缩气流从圆形喷嘴喷射出来后形成圆射流,当接触到周围空气时,靠近射流边上的微团与相邻的静止空气混合,结果: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被带动向前运动,即射流的卷吸作用;一部分的静止空气获得垂直射流轴向的作用,即射流的扩散作用,扩散作用使射流能力逐渐耗尽,速度越来越低,射流截面越来越大。

a ——喷嘴紊流系数;

? 2.圆射流结构图

97.0v v =

◆核心区:各点的流速相等,为喷口流速ν0;

◆混合区:在同一截面上,越靠近轴线,速度越大;距喷口距离S

处轴线上速度:

核心区S0内:速度为ν0;出核心区后:速度v随S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当S=360mm时,轴心流速只有原来的1/5;当S=740mm时,轴心流速只有原来的1/10,故要设置防气流扩散装置。

2.主喷嘴的固装

分离式:主喷嘴固装在机架上,与筘座分离

分离式:要求钢筘在后止点静止时间较长,筘座加速度增大,不利于车速提高;筘座相对静止时的少量位移造成防气流扩散装置内的气流压力出现驼峰,易造成纬纱头端的卷曲飞舞。

固装式:主喷嘴与筘座固装在一起

固装式:筘座无需静止,引纬时间角延长,打纬运动加速度小,有利于宽幅、高速;可降低引纬所需的气压和耗气量。

(二)防气流扩散装置

1.管道片

优点:防气流扩散效果好,

缺点:但对经纱干扰重,筘座动程大,不利于高速。

2.异形筘:引纬时,筘槽必须位于梭口中央;打纬时,织口接触筘槽上部。

缺点:防气流效果不及管道片;

优点:筘齿密度和间隙与普通钢筘一样,适应高经密织物;异形筘的槽口小,梭口满开时钢筘处的梭口高度只需15mm左右,钢筘打纬动程只有35cm,有利于高速。

(三)辅助喷嘴的设计:

喷孔所在的部位通常是微凹的,防止喷孔的毛头刺破或刮毛经纱。

辅助喷嘴的喷射角度与主射流的夹角要小,约9°左右。

为了增强喷嘴的集束性,喷嘴设计成带锥形。

适用织物:可以加工轻薄到厚重各类织物;高支高密单色!成本低!

?和气流相似,水射流的结构也包括核心区和混合区:

◆核心区:各点的速度相等,且等于喷口速度;

?射流轴线上的速度:射流由轴线往两侧速度递减。

水射流沿其引纬方向可分为三段:

?初始段LA:度为核心区长度,轴线上各点流速相等,等于v0;

?基本段LB:由于射流周围的空气不断介入,流速逐渐降低,但射流未出现分离现象,仍能牵引纬纱;

?雾化段LC:水滴出现分离,水滴雾化,失去牵引纬纱的能力;

(一)喷射泵

?按工作方式分为定速喷射和定角喷射;

1.定速喷射泵

?柱塞将水吸入缸体的运动依靠凸轮驱动,同时对弹簧加压;

?利用弹簧的恢复力对已吸入缸体的水流加压。(弹簧泵)

?特点:水速、水量和水压不随车速变化,压力调整较容易;喷射角随车速增加而增加。(常用)

?喷射开始时间:引纬凸轮大半径脱离角形杠杆的瞬间。

(二)喷嘴

?水射流的集束性远较气流好,因此喷水织机只有一个喷嘴,且喷嘴较短,但是结构更复杂。

纱线原料:疏水性纤维生产的废水要进行污水净化。适用于大批量、高速度、低成本的织物加工。

第九章

一.打纬机构分类

二。打纬动程:

三.四连杆打纬机构的作用原理

主轴A

曲柄AB

回程角:180°-25.42°;

进程角:360°-回程时间

回程比进程快!

四、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

.作用原理

织机主轴1上装有一副共轭凸轮2和9;

凸轮2为主凸轮,驱动转子3,使筘座由后往前打纬;凸轮9为副凸轮,驱动转子8,使筘座由前往后摆动;五.打纬区宽度:从打纬开始,到钢筘移动到最机前位置,织口在钢筘推动下向机前移动的距离。

第十章

一.有一个计算题,求卷取量的。毛巾织机普通织机

按结构形式连杆式打纬机构

共轭凸轮式打纬机构

圆筘片打纬机构

高速无梭织机

多梭口织机

变动程打纬机构

恒动程打纬机构

按打纬动程变化与否

有梭、无梭

织一块布,设计纬密纬200根/10cm,经缩为2%,求卷取量。 P w=100/L(1-a),L=100/Pw(1-a)=100/200ⅹ(1-2%)=0.5

二.边撑的形式1.刺环式2.刺辊式3.刺盘式4.全幅边撑 第十二章

一.织机的生产效率

1.理论台时产量 P 理=6N/P W

2.理论引纬率 L 理=NA

P 理:织机理论台时产量,m/(台。H) ; Pw:织物纬密,根/10cm ;

N :织机主轴转速,r/min; L 理:织机的理论引纬率,m/min; A :织物的上机筘幅,m;

一、送经机构的作用

? 能根据织物纬密的大小,从织轴上均匀送出相应长度的经纱;

? 确定经纱所需的上机张力,并在织造过程中保持经纱张力大致稳定。 二、送经形式

(一)非调节式送经机构

? 送经量由人工通过改变织轴制动力矩来调节;

(二)调节式送经机构包括经纱放送部分和送经量自动调节部分; ? 送经量由专门的调节式送经机构来调节:

? 通常以后梁作为张力传感器,来感知经纱张力的变化,进而调节织轴的回转量;

? 利用感触原件来探测织轴直径,自动改变相应的织轴制动力矩,从而改变织轴的送经量。

边撑的作用:阻止织口处布幅的收缩,减少边经纱的断头,并保护两侧筘齿不致被边经纱过度磨损。

1.断经和断疵

?织物中缺少一根或几根经纱称为断经;

?经纱断头后,其纱尾织入布内称为断疵。

? 2.穿错和花纹错乱

?由于穿错综或穿错筘,沿织物经向出现稀密纵条。

? 3.吊经纱

?布面上呈现1~2根经纱因张力较大而呈张紧状态;

?在丝织中称为宽急经。

? 4.经缩(波浪纹)

?部分经纱在松弛状态下织入布内,出现经缩或毛圈状疵点;

?轻者称为经缩波纹,重者称为经缩浪纹。

? 5.纬缩

?纬纱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现于布面。

? 6.“三跳”

?跳纱、跳花、星跳。

?织物组织错乱。

?7.双纬、百脚

?纬纱断头但未关车,造成布面缺纬;

?平纹中称为双纬;

?斜纹中称为百脚。

?8.脱纬

?有梭织机中纬纱从纡子上崩脱下来,使在同一梭口内有3根及以上的纬纱。

?9.稀密路

?纬密低于标准称为稀纬;

?纬密高于标准称为密路;

?统称为织物的横档疵点。

?10.烂边

?在边组织内只断纬纱,使其边部经纱不与纬纱进行交织;

?或绞边经纱不与经纱交织而使经纱脱出毛边之外。

?11.边撑疵

?布边部分经纬纱被边撑轧断或拉伤。

?12.毛边

?13.油污、浆斑疵点

?14.棉布长度和宽度不合规格

横档疵点

?概念:织物表面因织机性能不佳、操作不当等原因引起的纬纱排列不匀的疵点,表现为稀纬、密路。

?产生的原因:

?(1)织机开关车引起的;

?(2)送经不良;

?(3)卷取不良;

?(4)经纱和织物蠕变引起的;

?(5)纬纱条干不匀引起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课程性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面向本专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必修课,它从历史教育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 导言(2学时)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本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通过冲述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的历史概述,使学生了解由于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两大任务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2、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3、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四、基本历史线索 1940—1919年的中国 重点难点: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对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以及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坚贞不屈,勇于反抗外来压迫的民族,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 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 三、经济掠夺 四、文化奴役 第二节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和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从睁眼看世界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重点难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学时)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个人整理精华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上篇 近代中国历史轨迹发生改变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 1.中国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 2.晚清政治的衰败与晚清政府 的贫困化; 3.西方列强的侵略; 4.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抑商传统、重义 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1.基本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 众的矛盾。 2.相互关系:两大基本矛盾互相交织,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历史任务: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富裕。 2.相互关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 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有利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人民解放。 3.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必由之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主革命。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的表现,影响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 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二、政治控制 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 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课件版本】 鸦片贸易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灾难 1、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是中国有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使中国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 3、严重破坏了社会风尚,破坏了生产力。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 By:●潘赫??? 单选题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A)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 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中日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 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谴责列强侵略中国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的实力 3.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 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B)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演论》D.《盛世危言》5.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帝国主义的强大B.经济技术的落后C.社会制度的腐败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差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四洲志》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D) A.富国强兵B.均贫富、等贵贱C.维新变法D.中体西用 3.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A) A.资产阶级改革运动B.资产阶级革命运动C.地主阶级改良运动D.工人运动 4.洋务派首先兴办的是(C) A.民用工业B.新式学堂C.军用工业D.新式农场 5.戊戌维新运动中维新派主张建立的政治制度是(B) A.封建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议会民主制 6.提出“三纲四维之道不可变",ldquo;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的主张是nbsp; (B) A.维新派B.洋务派C.革命派D.立宪派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B) A.兴中会B.中国同盟会C.华兴会D.中国国民党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A)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五五宪草》C.《中华民国约法》D.《变法通议》 3.下列不属于三民主义内容的是(D)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是(B) A.要不要向西方学习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社会革命 5.标志着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C) A.新文化运动B.中国共产党的创立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 9 1 9—1 9 4 9)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919—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是(A) A.反对帝国主义B.反对封建主义C.反对官僚资本主义D.反对民族资本主义 2.1919—1949年,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依旧占优势的是(C) A.外国资本主义经济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封建经济D.官僚资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吗?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吗?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此观点是否正确。 5、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吗?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8、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9、《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10、试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1、1956年,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共“八大”有哪些正确决策?中共“八大”的决策为何未得以贯彻执行?其经验教训是什么? 12、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两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请概括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作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2:“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所谓“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怎样“确立”?要“确立”是很难的哩!……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这是要指导资本主义制度和一切剥削制度彻底埋葬的一场革命。“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斗争情况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的。 ——毛泽东在1953年6月1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结合有关知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2)材料2中,毛泽东为什么认为“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这种提法是有害的、是妨碍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近代史重点整理 上编 1.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鸦片战争引发)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 2.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近代中国人民两大历史任务:①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了解): 1840-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岛;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割地最多),割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 4.反抗外来侵略: ①第一次自发反抗“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最早的反侵略战争) ②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反侵略失败的原因P37 5.太平天国运动 ⑴代表人物:洪秀全 ⑵两大纲领: ①《天朝田亩制度》:进步性: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实际上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局限性: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②《资政新篇》: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探索,它不是农工实践的产物,而且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践。(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P47 ⑶历史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④有利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6.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⑴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⑵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⑶主要内容:①经济上,兴办近代企业 ②军事上,建立新式海陆军 ③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⑷评价: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风气的转变,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注定要失败。 ⑸失败原因:①具有封建性②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③管理具有腐朽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概念的划分,如下: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1949——至今)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一个过渡社会,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式。 第一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 (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政治: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其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法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专制。 世界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的基础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4)、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不统一。 (6)、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2)、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出现。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五四运动前达到200万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受压迫重——革命性最强;集中——容易形成战斗力;来源于农民——容易形成工农联盟。 (3)、中国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转化而成。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的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编综述

中篇综述 一、单项选择题 B 1.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A.党的五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D 2.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党的三大 D.党的四大 A 3.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 。 A.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B.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 4.1927至1949年,统治中国的是()。 A.清政府 B.北洋政府 C.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D.中华苏维埃政府 C 5.1840年以来,清政府举借外债,主要是以()等为担保的。 A.田赋徭役 B.关税厘金 C.关税盐税 D.车船税 C 6.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A.国民军 B.东征军 C.国民革命军 D.北伐军 B 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C 8.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 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 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C 9.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B 10.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 A. 辛亥革命以后 B. 五四运动以后 C. 北伐战争以后 D. 南昌起义以后 B 11.近代中国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以前仍然是()。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B 12.1919年-1949年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 B.封建经济 C.官僚资本的垄断经济 D.社会主义经济 B 13.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最主观原因是 ( )。 A. 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 B. 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C. 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 D. 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革命 B 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 护国战争 B. 五四运动 C. 五卅运动 D. 北伐战争 B 15.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动力和主要依靠力量不包括的是()。 A.工人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 D.小资产阶级 D 1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A.封建革命 B.农民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B 17.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领导力量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稿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版) 修订说明 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宣部理论局的相关要求,《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题组于2013年1月启动2013年教材修订工作。期间,3月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同志在广州听取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随后3天即对所有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并在全组范围逐条研究。9日,中宣部理论局对教材修订提出4条指导意见。10日,教材编写组向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报送修订意见,同时开始具体修订工作。4月10日,教材修订初稿完成并开始在全组征求意见;16日,教材编写课题组在京召开全组会议,审议全部修订稿;17-20日,对修订稿(送审稿)作进一步修改。4月下旬,完成并上报(送审稿)。 5月-7月,进行送审期间的10余次修改和完善,7月28日,修订工作全部完成。8月中旬,教材正式出版。 现将具体修订内容汇报如下。 一、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中国近现代历史实际,着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强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

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开篇的话) 2.增写:李大钊指出:社会主义的理想,“因各地、各时之情形不同,务求其适合者行之,遂发生共性与特性结合的一种新制度(共性是普遍者,特性是随时随地不同者),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中编第四章第二节) 增写:毛泽东修改中共中央向党的八大提交的政治报告时明确指出:我国是一个东方国家,又是一个大国。因此,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带有自己的许多特点,而且在将来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以后还会继续存在自己的许多特点”。(下编第九章第一节) 3.增写: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的开始。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下编综述)4.增写: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 按照十八大的概括,指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中国近代史纲要选择题和重点知识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要点资料整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清朝唯一盛世时期是康乾盛世。 2、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爆发上。 3、所谓的殖民地是指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4、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有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5、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56年,英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了著名的“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辛丑条约》 6、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是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 7、割占中国最多的帝国是俄国,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 8、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设厂,各国开始大规模的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9、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农民阶级。中国民族资产的特性是革命性、软弱性或妥协性。 10、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广州三元里人民斗争。 11、鸦片战争战死虎门的将领是关天培,镇南关大捷的指挥大将是冯子材,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死的爱国将领有邓世昌、林永升、丁汝昌、刘步蟾。 12、要求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的反侵略斗争。 13、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林则徐,他编写了《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在综合了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对外政策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严复翻译了《天演论》。 1、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P12-14 资本帝国主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封建剥削制度封建地主的徒弟所有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中国资本主义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和发展是及不平衡的;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12-14 半半社会含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半殖民地半独立,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略称。半殖民地是促成半封建的原因,半封建又是半殖民地的基础。半殖民地的意思是国家有政府,但没有完全的主权,一些国家主权,比如我们国家的海关等被外国控制;半封建的意思是我们国家当时的经济特点是既有封建的小农经济也有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经济的意思。 3简述近代中国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许多矛盾P16第二节】 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三是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线上。 4、简述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P17 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名族始终面临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②两大历史任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编综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编综达课后学习思考题(学生作业) 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时代条件: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于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革命的转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上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从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起了一个新的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十月革命不仅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觉醒,也促进了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的觉醒,并且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使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从原来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属于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为了挽救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人民曾经进行过多次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这些斗争和探索,每一次都对推动中国社会走向进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每一次都摆脱不了失败的命运。事实证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都不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期待新的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新的革命,呼唤新的革命理论的产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形势的新变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 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 二、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它有哪些特点? 第一,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这时的世界已进入到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发生的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正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又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性质,五四运动及其后的中国民主革命,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斗争中起了决定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整理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鸦片战争是什么 19世纪初,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占领了亚洲大多国家后,英国将侵略矛头转向了中国。受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英国在对华贸易中长期处于入超状态,于是英国殖民者通过大量走私毒品鸦片作为改变这种贸易逆差的手段。又因为连续两次经济危机,英国急需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6月,英军侵华舰队封锁珠江海口和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2鸦片战争的危害 A、不仅造成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还导致银贵 钱贱,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B、并且直接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 ○3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 A、性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之后中国 成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B、矛盾:使中国的社会矛盾由农民阶级对地主阶级变成了中华 民族对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C、历史任务:之前的任务是农民推翻封建地主的压迫;后来的 历史任务变成1.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和 人民富裕 综上所述: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经济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

○1控制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5利用其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进行掠夺和榨取,逐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 3、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主观方面:○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战略上的失误 ○3太平天国后期,拜上帝教的思想理论给太平天国 起义带来了危害 客观方面:○4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极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他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练习题答案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私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 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 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 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 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 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 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 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 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 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 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_(选择题)_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选择题(单、多) 选择题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半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A)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A)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D.无产阶级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5.我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C) A.《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南京条约》D.《天津条约》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太平天国农民战争B.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C.中日甲午战争D.义和团运动 2.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列强之间的矛盾B.国际舆论谴责列强侵略中国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D.中国的实力 3.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 A.林则徐B.魏源C.郑观应D.康有为 4.“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出自(B) A.《资政新篇》B.《海国图志》C.《天演论》D.《盛世危言》 5.近代以来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在于(C) A.帝国主义的强大B.经济技术的落后C.社会制度的腐败D.中国军队军事素质差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C) A.《海国图志》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四洲志》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D)

【免费下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文题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参考题目 1、试论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社会贫穷落 后的总根源——以政治侵略为例(经济、文化)。 2、浅议租界是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据点——以法 租界为例(英租界、日租界)。 3、不平等条约是勒在近代中国人民脖子上的一条绞索—以 “南京条约”为例(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4、紫荆花下话回归—小议香港的前世今生。 5、关于社会制度腐败导致经济技术落后的几点思考—以近代 中国为例。 6、从《四洲志》到《海国图志》—小议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 习的历程。 7、浅论洪秀全理想天国的破灭—以《天朝田亩制》为例(圣 库制度)。 8、试论腐败是导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9、小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以新式学堂的开办为 例(近代企业、新式海陆军)。 10、试论戊戌维新的爱国意义。 11、关于戊戌维新思想启蒙意义的几点分析。(政治改革意义) 12、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是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对

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 13、小议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14、试论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以思想解放为例。(社会经济、社会风俗) 15、试论“民主”与“科学”乃是救治中国一切黑暗的良药。 16、试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李大钊 为例。 17、浅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8、试论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读《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浅论“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的严重危害——以“立三路 线”为例。(秋白路线、王明路线) 20、对抗战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点分析——以“凇沪 会战”为例(忻口、徐州、武汉)。 21、试论抗日民主根据地是中共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的坚强阵地。 22、关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几点思考——读《〈共产党 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 23、浅论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4、试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整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思考题 1、试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和其后的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起点。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随后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加快了中国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化演变的历史进程,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和随后的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成都进一步加深。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次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 2、为什么说西方列强的侵略是中华民族贫穷落后的总根源? 原因: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中国在政治经济上基本彻底丧失了独立性,中国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除了沿海,沿江少数城市经济得到畸形繁荣发展之外,中国广大地区特别是农村的经济都濒临破产。外国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联合统治,导致了中国近代经济的落后 和人民的贫困。 3、试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中国人探索民族民主革命的过程。 农民阶级:以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运动,主要以农民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最后都遭到失败。 资产阶级改良派: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形式,开展戊戌变法运动,希望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的民主意识开始初步觉醒,许多荼毒良久的封建恶习开始改变,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样,由于自身局限,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外加反动势力的强大导致了戊戌维新变法的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暴力方式推翻了清政府统治,使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再也无法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空前解放;在辛亥革命失败之后发起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斗争,为了资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编下编思考题答案要点

中编思考题答案要点 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哪些影响?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79-80页)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81页的三个新情况) (二)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的重大影响。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革命影响。 A、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革命的新道路,在探索中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B、使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开展了天翻地覆的人民大革命,成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领导力量,使中国人民在实践中认识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A、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成为抗日中流砥柱。这就为中国争取光明的前途奠定了基础。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扶蒋反共,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成为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C、中国共产党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成熟的马列主义政党,它对形势的科学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对策,能够最终赢得人民革命的胜利。 二、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以它们为对象。(85-89页总结性的段落) (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打破外国资本的控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实现的首要任务。 (二)反对封建主义,进行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三)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91页) (二)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的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91-93页) (三)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94-95页最后两段)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一)为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运用新的思想武器(100页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怀疑的原因)。 (二)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分子经过比较、探求, 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01-102页) (三)中国先进分子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意义,就使革命取得一个个胜利。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 二、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109页) (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和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一样(课本103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