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CDMA TD-SCDMA CDMA2000 的工作频率与带宽

WCDMA TD-SCDMA CDMA2000 的工作频率与带宽

WCDMA TD-SCDMA CDMA2000 的工作频率与带宽
WCDMA TD-SCDMA CDMA2000 的工作频率与带宽

WCDMA TD-SCDMA CDMA2000 的工作频率与带宽

WCDMA

RTT FDD异步CDMA系统:无GPS

带宽:5MHz

码片速率:3.84Mcps

中国频段:1920-1980MHz/2110-2170MHz

1755-1785MHz/1850-1880MH

TD-SCDMA

RTT TDD同步CDMA系统:有GPS

带宽:1.6MHz

码片速率:1.28Mcps

中国频段:1880-1920MHz、2010-2025MHz

2300-2400MHz

CDMA2000

RTT FDD同步CDMA系统:有GPS

带宽:1.23MHz

码片速率:1.2288Mcps

中国频段:1920-1980MHz/2110-2170MHz

1755-1785MHz/1850-1880MHz

全方位讲述带宽概念

全方位讲述带宽概念 在各类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带宽的概念,例如我们熟知的显示器的带宽、内存的带宽、总线的带宽和网络的带宽等等;对这些设备而言,带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不过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显示器中它的单位是MHz,这是一个频率的概念;而在总线和内存中的单位则是GB/s,相当于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而在通讯领域,带宽的描述单位又变成了MHz、GHz……这两种不同单位的带宽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么?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呢?本文就带你走入精彩的带宽世界。 一、 带宽的两种概念 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这部分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对于总线、内存中的带宽,决定其数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工作频率和位宽,在这两个领域,带宽等于工作频率与位宽的乘积,因此带宽和工作频率、位宽两个指标成正比。不过工作频率或位宽并不

WCDMA各业务承载用户分析

WCDMA基站各业务承载用户分析 当前WCDMA主要有3种业务,本文从3种业务展开分析: R99: 受限于上下行CE,CE受限于软件license数目和BBU上的基带板类型 HSUPA: 受限于上行CE数,CE受限于软件license数目和BBU上的基带板类型 HSDPA: 受限于HSDPA码字license。 CE、HSDPA、HSUPA释义 CE 基带处理能力的单位(Channel Element) CE是1个12.2k的AMR语音业务所占用的NodeB基带处理资源,每种业务等效CE都不同。 HSUPA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上行业务,分两种Phase1 (1.92M per user)和Phase2(5.76M per user)。 HSDPA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目前室外每载扇10个,室内每载扇15个,HSDPA码字可以在小区间共享。 WBBP 基带处理单板(WCDMA BaseBand Process Unit) 各种业务CE消耗规则 HSDPA CE消耗规则 下行业务只消耗Code,不消耗CE,下行伴随信令,每用户消耗1CE;上行不消耗CE。 HSUPA业务CE消耗规则 CE

CE计算规则 基站全业务: 上行CE=max(R99业务消耗上行CE+HSDPA业务消耗上行CE+HSUPA消耗上行CE(平均吞吐量),HSUPA消耗上行CE(峰值吞吐量)) 下行CE=R99业务消耗下行CE+HSDPA业务消耗下行CE+HSUPA业务消耗下行CE 注:HSUPA业务达到峰值吞吐量时,受限于空口环境,除单用户的HSUPA业务外,其他业务无法再接入。 R99业务: 上行CE=语音用户数*单语音用户消耗上行CE数+VT用户数*单个VT用户消耗上行CE数+PS64用户数*单PS64k消耗上行CE数 下行CE=语音用户数*单语音用户消耗下行CE数+VT用户数*VT用户消耗的下行CE数+PS128用户数*单PS128k消耗下行CE数 HSDPA业务: 上行不消耗,CE=0 ; 下行CE=HSDPA用户数*每用户伴随信令消耗的1个CE HSUPA业务: 上行CE(平均吞吐量)=每用户平均吞吐量消耗的CE*HSUPA用户数+每用户伴随信令消耗的1个CE*HSUPA用户数 上行CE(峰值吞吐量)=单用户峰值吞吐量消耗的CE*1+每用户伴随信令消耗的CE*1 下行不消耗CE ,CE=0 CE计算举例 上行CE =max( 24*1+ 2*2.5+ 4*2.5+ 4*6+4,24+1)= 67/每载扇 下行CE = 24*1+ 2*1+ 4*2+ 4 = 38/每载扇 考虑HSDPA每扇载同时可调度32个用户,HSUPA每扇载同时可调度32个用户。 HSPA伴随信令,每个用户消耗1个CE。 上行CE = MAX(67*3, 32*3) =201CE 下行CE = MAX(38*3, 32*3) =114CE

内存还有CPU带宽如何计算

内存还有CPU带宽如何计算 2009年08月03日星期一下午04:05 CPU带宽是指CPU与北桥之间的数据传输率,从CPU前端总线带宽的计算方法“前端总线带宽=系统外频×N倍速×64位总线位宽/8”中,我们可以知道,P4系列133MHz外频即前端总线为533MHz(133MHz外频×4倍速)的CPU的传输带宽可达4.2GB/s(533MHz×8)速率。 由此我们可以换算出其他不同前端总线CPU的带宽:266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2.1GB/s;333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2.7GB/s;400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3.2GB/s;533MHz FSB 的传输带宽为4.2GB/s,800MHz FSB的传输带宽为6.4GB/s。 内存速率是指内存的工作频率,例如DDR266的工作频率即为266MHz,根据内存带宽的算法:带宽=总线位宽/8×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包个数×总线频率,DDR266的带宽=64/8×2×133=2128,它的传输带宽为2.1GB/s,因此DDR266又俗称为PC2100,这里的2100就是指其内存带宽约为2100MB。 同理,DDR333的工作频率为333MHz,传输带宽为2.7GB/s,俗称PC2700;DDR400的工作频率为400MHz,传输带宽为3.2GB/s,俗称PC3200。[/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带宽=内存时钟频率×内存总线位数×倍增系数/8。以目前的DDR400内存为例,它的运行频率为200MHz,数据总线位数为64bit,由于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倍增系数为2,此时带宽为:200×64×2/8=3.2GB/s(如果是两条内存组成的双通道,那带宽则为6.4 GB/s)。很明显,在现有技术水准下,运行频率很难成倍提升,此时数据总线位数与倍增系数是技术突破点。 计算内存带宽 内存的带宽总量可能是决定一组内存的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其实真

内存传输标准

支持内存 传输标准 内存传输标准是指主板所支持的内存传输带宽大小或主板所支持的内存的工作频率。不同类型的内存其传输标准是不相同的。主板支持内存传输标准决定着,主板所能采用最高性能的内存规格,是 选择购买主板的关键之一。 以下分别说明各种主流内存的传输标准。SDRAM内存传输标准 DDR SDRAM内存传输标准 DDR2内存传输标准 RDRAM内存传输标准 SDRA M传输 标准 标准的SDRAM分为66MHz SDRAM(即俗称的PC 66,但PC 66并非正规术语),PC 100以及PC 133,其标准工作频率分别为66MHz,100MHz和133MHz,对应的内存传输带宽分别为533MB/sec,800MB/sec 和1.06GB/sec。非标准的还有PC 150等。需要注意的是,对所有的内存而言,内存的标准工作频率只是 指其在此频率下能稳定工作,而并非只能工作在该频率下。高标准的SDRAM可以工作在较低的频率下, 例如PC 133也可以工作在100MHz,只是此时内存性能不能得到完全发挥,性能大打折扣;而低标准的内 存通过超频也可以工作在较高频率上以获得较高的内存性能,只是稳定性和可靠性要大打折扣。

SDRAM 内存传输标准表: DDR 传输 标准 标准的DDR SDRAM分为DDR 200,DDR 266,DDR 333以及DDR 400,其标准工作频率分别100MHz,133MHz,166MHz和200MHz,对应的内存传输带宽分别为1.6GB/sec,2.12GB/sec,2.66GB/sec和3.2GB/sec, 非标准的还有DDR 433,DDR 500等等。初学者常被DDR 266,PC 2100等字眼搞混淆,在这里要说明一下, DDR 266与PC 2100其实就是一回事,只是表述方法不同罢了。DDR 266是指的该内存的工作频率(实际工 作频率为133MHz,等效于266MHz 的SDRAM),而PC 2100则是指其内存传输带宽(2100MB/sec)。同理, PC 1600就是DDR 200,PC 2700就是DDR 333,PC 3200就是DDR 400。 DDR SDRAM内存传输标准表: DDR2内 存传输标 准

各种带宽概念详解,适合初学者

?什么是带宽? ? 在各类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带宽的概念,例如我们熟知的显示器的带宽,内存的带宽,总线的带宽和网络的带宽等等;对这些设备而言,带宽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指标.不过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显示器中它的单位是MHz,这是一个频率 的概念;而在总线和内存中的单位则是GB/s,相当于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而在通讯领域, 带宽的描述单位又变成了MHz,GHz……这两种不同单位的带宽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么 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呢本文就带你走入精彩的带宽世界. 一, 带宽的两种概念 第一种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andwidt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 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 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 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 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 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 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 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 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 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 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区别:对于电子电路中的带宽,决定因素在于电路设计.它主要是由高频放大部分元件的特性决定,而高频电路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部分,成本也比普通电路要高很多.这部分 内容涉及到电路设计的知识,对此我们就不做深入的分析.而对于总线,内存中的带宽, 决定其数值的主要因素在于工作频率和位宽,在这两个领域,带宽等于工作频率与位宽 的乘积,因此带宽和工作频率,位宽两个指标成正比.不过工作频率或位宽并不能无限制提高,它们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我们会在接下来的总线,内存部分对其作专门论述. 二, 总线中的带宽 在计算机系统中,总线的作用就好比是人体中的神经系统,它承担的是所有数据传输的职责,而各个子系统间都必须籍由总线才能通讯,例如,CPU和北桥间有前端总线, 北桥与显卡间为AGP总线,芯片组间有南北桥总线,各类扩展设备通过PCI,PCI-X总 线与系统连接;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也是通过总线进行,如目前流行的USB 2.0, IEEE1394总线等等,一句话,在一部计算机系统内,所有数据交换的需求都必须通过总 线来实现! 按照工作模式不同,总线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并行总线,它在同一时刻可以传输多位数据,好比是一条允许多辆车并排开的宽敞道路,而且它还有双向单向之分;另 一种为串行总线,它在同一时刻只能传输一个数据,好比只容许一辆车行走的狭窄道路, 数据必须一个接一个传输,看起来仿佛一个长长的数据串,故称为"串行". 并行总线和串行总线的描述参数存在一定差别.对并行总线来说,描述的性能参数 有以下三个:总线宽度,时钟频率,数据传输频率.其中,总线宽度就是该总线可同时

WCDMA基本网络结构

2008-04-08 12:26 WCDMA是3G三种主流标准的一种。WCDMA系统可以分为无线接入和网络结构两部分,本文介绍其网络结构部分。WCDMA网络结构可分为无线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本文首先重点阐述了无线接入网的结构,对Iu、Iur、Iub接口协议模型进行了分析;接着对R99的核心网和全IP的核心网结构和相关功能实体进行了概述。 引言 WCDMA是目前全球三种主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体制之一,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WCDMA系统是IMT-2000家族的一员,它由CN(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装置)组成。UTRAN 和UE采用WCDMA无线接入技术。WCDMA网络在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无线接入网与核心网功能尽量分离。即对无线资源的管理功能集中在无线接入网完成,而与业务和应用相关功能在核心网执行。无线接入网是连接移动用户和核心网的桥梁和纽带。其满足以下目标: -允许用户广泛访问电信业务,包括一些现在还没定义的业务,象多媒体和高速率数据业务。 -方便的提供与固定网络相似的高质量的业务(特别是话音质量)。 -方便的提供小的、容易使用的、低价的终端,它要有长的通话和待机时间。 - 提供网络资源有效的使用方法(特别是无线频谱)。 目前,WCDMA系统标准的R99版本已经基本稳定,其R4、R5和R6版本还在紧锣密鼓的制订中。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WCDMA系统结构 WCDMA系统由三部分CN(核心网)、UTRAN(无线接入网)和UE(用户装置)组成。

CN与UTRAN的接口定义为Iu接口,UTRAN与UE的接口定义为Uu接口。 本文将重点阐述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其网络结构的基本特点是核心网从GSM的核心网逐步演进和过渡;而无线接入网则是革命性的变化,完全不同于GSM的无线接入网;而业务是完全兼容GSM的业务,体现了业务的连续性。 无线接入网 UTRAN包括许多通过Iu接口连接到CN的RNS。一个RNS包括一个RNC和一个或多个Node B。Node B通过Iub接口连接到RNC上,它支持FDD模式、TDD模式或双模。Node B 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 UTRAN内部,RNSs中的RNCs能通过Iur接口交互信息, Iu接口和Iur接口是逻辑接口。Iur接口可以是RNC之间物理的直接相连或通过适当的传输网络实现。UTRAN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UTRAN结构 Iu、Iur、Iub接口分别为CN与RNC、RNC与RNC、RNC与Node B之间的接口。图3所示为UTRAN接口通用协议模型。此结构依据层间和平面间相互独立原则而建立。

内存、CPU、现存带宽

在电子学领域里,表带宽是用来描述频带宽度地.但是在数字传输方面,也常用带宽来衡量传输数据地能力.用它来表示单位时间内(一般以“秒”为单位)传输数据容量地大小,表示吞吐数据地能力.这也意味着,宽地带宽每秒钟可以传输更多地数据.所以我们一般也将“带宽”称为“数据传输率”. 带宽地单位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或,表示单位时间(秒)内传输地数据量(字节、千字节、兆字节)第二种是(或称)、(或称)或(或称),表示单位时间(秒)内传输地数据量(比特、千比特、兆比特).这两种带宽地换算公式是:()、()、(). 二、带宽随个数 在很多文章里往往看见关于带宽地各种描述,那么怎么计算电脑当中地各种带宽呢?下面将向大家详细说明中地各类带宽(均为峰值带宽,也就理论地最大带宽).但大家也要清楚一点,在实际工作时,未必能达到峰值带宽.影响带宽地因素有很多,比如,数据写入和读出总要有一定地延迟时间. 带宽 所谓地带宽是指与北桥芯片之间地数据传输率,单位一般为“”或“”.其计算公式如下:带宽前端总线频率×数据总线位数. 以前端总线频率地为例,其带宽为:×. .内存带宽 所谓地内存带宽是指内存与南桥芯片之间地数据传输率,单位一般为“”或“”.其计算公式如下: 内存带宽内存总线频率×数据总线位数. 以单通道内存为例,其带宽为:×. 比如单通道内存(**根内存)一秒 当然,这个计算方法是针对单通道内存而言地,对于双通道内存来说,计算方法有点变化,应该在最后乘,因为它地传输效率是单通道内存地倍,这也是双通道内存能够有如此高性能地重要原因. .显存带宽 显存带宽是显存也是显卡地一个很重要地参数.显存带宽地计算方法是: 显存带宽运行频率×数据带宽÷. 之所以要除以,是因为每个(位)等于一个(字节).以、地显存为例,其显存带宽×(因为使用了显存,所以乘以)×÷. 为了能准确计算出一块显卡地显存带宽,必须从观察一颗显存地大小以及数据位宽度开始.首先,我们在说明一颗显存地规格时一般会用“×”或者“×”这样地用语,其实这两种规格地显存容量是一样地,均为,只不过前者地存储单元容量为,数据带宽,而后者地这两个数值则分别是和,存储单元容量×数据带宽总地显存容量,为了换算成通常使用地单位再除以即可.目前显存主要分为位和位,在相同工作频率下,位显存地带宽只有位显存地一半.这也就是为什么(位)地性能远远不如(位)地原因了. .总线带宽 总线带宽地计算公式如下: 总线带宽总线频率×数据总线位数. 以位地为例,其带宽为:×再以为例,其带宽为:×. 通过这样地计算我们不难看出,总线地发展伴随着带宽地扩展,只有高带宽地总线才能不断地满足当前各种硬件对数据传输地要求,比如从总线发展到总线,再发展到,未来还可能发展到和.

DDR3内存带宽

DDR3与DDR2内存带宽比拼 提升带宽是DDR3内存的核心使命,这一点无疑是DDR3最为突出的PC使命,简单地说,DDR3面世就是为了进一步地提升内存带宽,为FSB越来越高的CPU提供足够的匹配指标。DDR2内存其频率需要可以达到1066MHz这样的极端频率,但它的良率及成本都不理想,这种玩家级的产品没法进入到市场主流。要用低成本切入到更高的频率的话,新一代的解决方案必将出台,这就是DDR3内存了。从技术指标上看,DDR3内存的起跑频率就已经是在1066MHz了,尽管延时参数方面没法与DDR2内存相抗衡,但是将来推出的1600/2000MHz 产品的内存带宽肯定大幅度抛离DDR2内存,以DDR3 2000MHz 为例,其带宽可以达到16GB/s(双通道内存方案则可以达到32GB/s的理论带宽值),所以将来DDR3内存肯定成为用户唯一的高带宽选择。其实DDR3内存提升有效频率的关键依然是旧招数,就是提高预取设计位数,这与DDR2采用的提升频率的方案是类似的。我们知道,DDR2的预取设计位数是4Bit,也就是说DRAM内核的频率只有接口频率的1/4,所以DDR2-800内存的核心工作频率为200MHz的,而DDR3内存的预取设计位数提升至8Bit,其DRAM内核的频率达到了接口频率的1/8,如此一来同样运行在200MHz核心工作频率的DRAM内存就可以达到1600MHz的等值频率,这种“翻倍”的效果在DDR3上依然非常有效。如果说2006年是CPU双核元

年的话,那么2007年则可以说是PC的功耗年,因为本年有太多关系功耗性能比的宣传,从环保角度去看,降低功耗对业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贡献的,全球的PC每年的耗电量相当惊人,即使是每台PC减低1W的幅度,其省电量都是非常可观的。DDR3内存在达到高带宽的同时,其功耗反而可以降低,其核心工作电压从DDR2的1.8V降至1.5V,相关数据预测DDR3将比现时DDR2节省30%的功耗,当然发热量我们也不需要担心。就带宽和功耗之间作个平衡,对比现有的DDR2-800产品,DDR3-800、1066及1333的功耗比分别为0.72X、0.83X及0.95X,不但内存带宽大幅提升,功耗表现也比上代更好。提升带宽是DDR3内存的核心使命

WCDMA标准发展概述

WCDMA标准发展概述 WCDMA是IMT-2000家族最主要的三种技术标准之一。本文将从标准方面介绍WCDMA标准现状、未来发展方向以及华为公司在WCDMA标准推动中不懈的努力。 WCDMA标准的现状 WCDMA的标准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制定,历经多年努力,目前有R99、R4、R5三个版本完成定稿,正在进行R6版本的制定工作。每个版本都有独特的性质。各版本功能冻结时间表见下图: 成熟、稳定的R99 版本 目前,在全球已安装和试开通的WCDMA网络都是基于这个版本的基础。R99版本最大的特征在于网络结构上继承了广泛采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GSM/GPRS核心网结构。与GSM不同的是在WCDMA无线接入网部分引入了全新的无线接口WCDMA,并采用了分组化传输,更有利于实现高速移动数据业务的传输。在接口方面引入了基于ATM 的 Iub, Iur,Iu 接口,该版本功能在2000年3月份确定,目前标准已相当完善。后续版本将都向2002年3月版兼容。 R99的无线接入部分引入了适于分组数据传输的协议和机制,数据速率可支持144kbit /s、384kbit/s,静止时可达2Mbit/s。其核心技术包括:Rake接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软切换/更软切换技术、发射分集技术、宏分集合并技术、不同的传输信道按照传输信道特性进行速率适配、先进的无线资源管理方案、基于网络性能的语音AMR可变速率控制技术、压缩模式技术、支持多种定位等新技术。 R99核心网则充分考虑与二代网络GSM/GPRS的兼容性,更增加了服务级别的概念,使系统能更好地提供QoS保证。R99智能网CAMEL phase3增加了SCP对分组域的控制,

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匹配问题

CPU总线带宽与内存带宽匹配问题 外频 外频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一般常见的有100、133、166、200。我们说的FSB(Front System Bus)指的是系统前端总线,它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常见频率有400、333、533、800。 作为新手不必掌握那么多概念性的东西,只要记住以下几个公式: 主频=外频*倍频(MHz) IntelCPU前端总线=外频*4(MHz) AMDCPU前端总线=外频*2(MHz) CPU数据带宽=前端总线*8(MB/s) 内存带宽=内存等效工作频率*8(MB/s) 前端总线频率 总线是将信息以一个或多个源部件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部件的一组传输线。通俗的说,就是多个部件间的公共连线,用于在各个部件之间传输信息。人们常常以MHz表示的速度来描述总线频率。总线的种类很多,前端总线的英文名字是Front Side Bus,通常用FSB表示,是将CPU连接到北桥芯片的总线。计算机的前端总线频率是由CPU 和北桥芯片共同决定的。 北桥芯片负责联系内存、显卡等数据吞吐量最大的部件,并和南桥芯片连接。CPU就是通过前端总线(FSB)连接到北桥芯片,进而通过北桥芯片和内存、显卡交换数据。前端总线是CPU和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因此前端总线的数据传输能力对计算机整体性能作用很大,如果没足够快的前端总线,再强的CPU也不能明显提高计算机整体速度。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目前PC机上所能达到的前端总线频率有266MHz、333MHz、400MHz、533MHz、800MHz几种,最高到1066MHz。前端总线频率越大,代表着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能力越大,更能充分发挥出CPU的功能。现在的CPU技术发展很快,运算速度提高很快,而足够大的前端总线可以保障有足够的数据供给给CPU,较低的前端总线将无法供给足够的数据给CPU,这样就限制了CPU性能得发挥,成为系统瓶颈。 外频与前端总线频率的区别 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总线的速度,更实质性的表示了CPU和外界数据传输的速度。而外频的概念是建立在数字脉冲信号震荡速度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万万次,它更多的影响了PCI及其他总线的频率。之所以前端总线与外频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主要的原因是在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是在Pentium 4出现之前和刚出现Pentium 4时),前端总线频率与外频是相同的,因此往往直接称前端总线为外频,最终造成这样的误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前端总线频率需要高于外频,因此采用了QDR(Quad Date Rate)技术,或者其他类似的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些技术的原理类似于AGP的2X或者4X,它们使得前端总线的频率成为外频的2倍、4倍甚至更高,从此之后前端总线和外频的区别才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目前的主流产品均采用这些技术。 DDR和DDR2内存说明 DDR传输标准 严格的说DDR应该叫DDR SDRAM,人们习惯称为DDR,部分初学者也常看到DDR SDRAM,就认为是SDRAM。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缩写,是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的意思。DDR内存是在SDRAM内存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沿用SDRAM生产体系,因此对于内存厂商而言,只需对制造普通SDRAM的设备稍加改进,即可实现DDR内存的生产,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SDRAM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只传输一次数据,它是在时钟的上升期进行数据传输;而DDR内存则是一个时钟周期内传输两次次数据,它能够在时钟的上升期和下降期各传输一次数据,因此称为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 内存可以在与SDRAM相同的总线频率下达到更高的数据传输率。与SDRAM相比:DDR运用了更先进的同步电路,使指定地址、数据的输送和输出主要步骤既独立执行,又保持与CPU完全同步;DDR使用了DLL(Delay Locked Loop,延时锁定回路提供一个数据滤波信号)技术,当数据有效时,存储控制器可使用这个数据滤波信号来精确定位数据,每16次输出一次,并重新同步来自不同存储器模块的数据。DDR本质上不需要提高时钟频率就能加倍提高SDRAM的速度,它允许在时钟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读出数据,因而其速度是标准SDRA的两倍。 从外形体积上DDR与SDRAM相比差别并不大,他们具有同样的尺寸和同样的针脚距离。但DDR为184针脚,比SDRAM多出了16个针脚,主要包含了新的控制、时钟、电源和接地等信号。DDR内存采用的是支持2.5V电压的SSTL2标准,而不是SDRAM使用的3.3V电压的LVTTL标准。 DDR内存的频率可以用工作频率和等效频率两种方式表示,工作频率是内存颗粒实际的工作频率,但是由于DDR 内存可以在脉冲的上升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因此传输数据的等效频率是工作频率的两倍。 PC1600如果按照传统习惯传输标准的命名,PC1600(DDR200)应该是PC200。在当时DDR内存正在与RDRAM内存进行下一代内存标准之争,此时的RDRAM按照频率命名应该叫PC600和PC800。这样对于不是很了解的人来说,自然会认为PC200远远落后于PC600,而JEDEC基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将DDR内存的命名规范进行了调整。传统习惯是

带宽的两种概念

在各类电子设备和元器件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带宽的概念,例如我们熟知的显示器的带宽、内存的带宽、总线的带宽和网络的带宽等等;对这些设备而言,带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不过容易让人迷惑的是,在显示器中它的单位是MHz,这是一个频率的概念;而在总线和内存中的单位则是GB/s,相当于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而在通讯领域,带宽的描述单位又变成了MHz、GHz??这两种不同单位的带宽表达的是同一个内涵么?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联系呢?本文就带你走入精彩的带宽世界。 一、带宽的两种概念如果从电子电路角度出发,带宽(B a n d w i d t h)本意指的是电子电路中存在一个固有通频带,这个概念或许比较抽象,我们有必要作进一步解释。大家都知道,各类复杂的电子电路无一例外都存在电感、电容或相当功能的储能元件,即使没有采用现成的电感线圈或电容,导线自身就是一个电感,而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地之间便可以组成电容——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杂散电容或分布电容;不管是哪种类型的电容、电感,都会对信号起着阻滞作用从而消耗信号能量,严重的话会影响信号品质。这种效应与交流电信号的频率成正比关系,当频率高到一定程度、令信号难以保持稳定时,整个电子电路自然就无法正常工作。为此,电子学上就提出了“带宽”的概念,它指的是电路可以保持稳定工作的频率范围。而属于该体系的有显示器带宽、通讯/网络中的带宽等等。而第二种带宽的概念大家也许会更熟悉,它所指的其实是数据传输率,譬如内存带宽、总线带宽、网络带宽等等,都是以“字节/秒”为单位。我们不清楚从什么时候起这些数据传输率的概念被称为“带宽”,但因业界与公众都接受了这种说法,代表数据传输率的带宽概念非常流行,尽管它与电子电路中“带宽”的本意相差很远。

CPU总线带宽和内存带宽匹配

Intel的CPU,从P4开始就对内存带宽有一定要求,为什么当年Intel 非要推RamBUS来搭配P4?就是因为SDRAM和DDR RAM都不足以满足P4的需求。 具体说一下,FSB为533的P4(外频为133),数据带宽需求为4.3GB/S (可以这么粗略估算,CPU带宽=FSB×8), FSB800的P4带宽需求为6.4GB/s。 而同时期的DDR 400能提供的带宽也只有3.2GB/s(所以DDR400又叫PC3200内存,就是以带宽命名的),DDR266带宽为2.1GB/s,DDR333带宽为2.7GB/s,可见单根DDR内存满足不了FSB800的P4的需求,当CPU要数据时内存却传不过来足够的数据,造成CPU闲置。所以Intel费劲功夫硬性推广RamBUS来搭配自家的P4。但无奈RamBUS成本和产能都摆在那里,成了曲高和寡的东西。不得已Intel 舍弃850芯片组,重新推出的支持SDRAM的845芯片组来搭配P4,早期买P4的可能就是这种主板,其实此时P4的性能被内存制约了。包括后来出的支持DDR单通道内存的845D、848等等芯片组,都没有完美解决问题。 后来出现了支持“双通道”的865芯片组才解决了问题,双通道的DDR266带宽正好满足FSB533的P4,而双通道的DDR400则满足了FSB800的P4。这个规律可以简单的推算为内存频率*2=FSB频率。如DDR 400的双通道内存可以满足FSB800的CPU,DDR2 533的双通道内存可以满足FSB1066的CPU,DDR2 667的内存双通到可以满足FSB1333的CPU,DDR2 800内存双通就可以满足FSB1600。

WCDMA网络结构和系统功能

WCDMA网络结构和功能分析 https://www.doczj.com/doc/2d12653863.html, 2003年8月21日10:47 通信世界 □电信研究院标准研究所移动与无线部孙 元宁 WCDMA网络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一种备选体系,它的标准分为R99、R4、R5和R6四个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相对成熟的R99、R4/R5的网络结构,并对不同联合体引入的新设备和功能作了简要概括。 一、UMTS体系 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WCDMA空中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通常也称为WCDMA通信系统。 通过3GPP的标准化工作,UMTS的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和增强。为了尽快将WCDMA系统商用,3GPP对UMTS的系列规范划定了不同的版本。首先完成标准化工作的版本是R99,也称为WCDMA第一阶段。这个版本的功能基本稳定,终端和网络侧设备也经过了很多实验系统和实际运营的测试。随后3GPP在R99的基础上推

出R4、R5,又在R4的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更新和增强。 尽管3GPP考虑了新旧版本的兼容性问题,要充分获得新版本的技术优势,还是需要对原有系统作一些大的改动,因此运营商出于各自的实际情况可能直接选用较新的版本。R4的标准化工作也已基本结束,有一些设备厂商可以提供商用设备,R4和R99对比,设备 成熟性和运营经验要少一些。 R5的规范制定工作还没有全部完成。鉴于R5标准化进度的不断延期,3GPP又提出了新的版本R6,将一部分无法如期完成的功能并入R6的计划。目前R6的功能范围还未确定,增加了许多新的业务功能,实现全IP是这一阶段的最高目标。 二、WCDMA R99系统的设备和功能 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看,WCDMA系统可以分成无线接入网络(RAN)和核心网(CN)。无线接入网络用于处理所有与无线有关的功能,由于采用了UTRA (UMTS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技术,所以称之为UTRAN。CN负责处理WCDMA系统内所有的话音呼叫和数据连接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这两个单元和用户终端设备 一起构成了整个UMTS系统。 1.MS(移动台)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

、存储器带宽的计算公式:带宽=存储器时频率X存储器数据总线位数/8 如PC133 的SDRAM 的带宽如下:133Mhzx64bit/8=1064MB/s 有一些电脑发烧特别针对显卡的显存提出了一条计算公式;显存的带宽=帧缓冲带宽+贴图纹理带宽+Z 缓冲带宽,这 已经是比较专业化的算法了,孝虑到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本文中所涉及的公式除特别指出的外,均为理论数值 二、总线带宽的计算公式总线带宽=存储器时钟频率>存储器数据总位数/8 女口:PCI总线带宽=33MHz X 32bit/8=133MB/s,AGP X总线的带宽为66Bit/8=528MB/s 理论上来说,AGP N X的带 宽就是528/sxN 。 三、显示器带宽计算公式 显示器带宽(MHz)=(每条水平扫描上的像素个数X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 公式中括号里即为显示器的标称分辩率,所以在分辩率一定的情况下,当显示器的刷新有少许的提高,它的带宽就是要提高相当多。在实际中,计算分式加上了一个系数 1.35,这是因为水平扫描的图素的个数和行扫描频率要比理论值高一些,即:显示器带宽(MHz)=1.35 X(每条水平扫描线上的像素数X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四、A DSL的网络传送数据速度计算公式上/下行速度(Mbps)=信道数X每个信道采样值位数X调制速度 ADSL有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以每赫兹传送15bits(位)数据,调制解调速为4KHz,所以ADSL的理论上行速度为25X15X4KHz=1.5Mbps ,而理论下行速度为249X15X 4KHz=14.9Mbps 。 五、硬盘容量的计算公式 非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格式化硬盘容量=面数*(磁道数/面)* (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硬盘的容量是由硬盘的磁头数、柱面数和每磁道扇区数决定的,因PC机中每扇区容量为512字节,所以硬盘容量的 具体计算公式为:总容量(字节数)=512X 磁头数X 柱面数X 每磁道扇区数。 例如,系捷ST38420A 硬盘的磁头数为16、柱面数为16383、每磁道扇区数为63,则其总容量的计算方法为: 512X16X16383X63=8455200768 字节=8455200768/1024/1024/1000=8.06GB (lKB=1024B 、1MB=1024KB 、 1GB=1024MB ))总容量(字节数)=512 X磁头数X柱面数X每磁道扇区数 其中乘以512 这个数是因为每扇区量为512字节,从上面可以看出,硬盘的容量是由硬盘的磁头、柱面数和每磁道扇区数决定的。 硬盘分区成整数的计算公式:如分nG:(n-1)*4+n*1024 ;如分10G,要输入(10-1)*4+10*1024=10276 六、其他 其他的如Athlon XP 处理器采用了PR 标称方式,以官方公开的Athlon XP 处理器标称频和实际频率的转换计算公式为准即: 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指电子枪每秒钟在屏幕上扫过的最大总像素数,以MHz(兆赫兹)为单位。从表面上看,只需用行 频乘以水平分辨率就可以得到带宽。但实际上,电子枪在扫描时扫过水平方向上的像素点数与垂直方向上的像素点数均高于理论值,这样才能避免信号在扫描边缘衰减,使图像四周同样清晰。 水平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80 %,垂直分辨率大约为实际扫描值的93 %,所以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带宽=水平分辨率/0.8 X垂直分 辨率/0.93 X场频。或带宽=水平分辨率X垂直分辨率X场频X 1.344。例如:在1024 X 768@85Hz 的模式下,带宽为1024 X 768X 85 X 1.344=89.84199868mhz 。带宽的值越大,显示器性能越好。 带宽越高,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与行频相比,带宽更具有综合性也更直接的反映显示器的性能。它造成显示器性能差异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 cpu, 内存带宽计算公式 现在的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一般都是64bit 的,8 个 2 进制bit 相当于 1 个字节,换算成字节是64/8=8 ,再乘以内存的运行频率,如果是ddr 内存就要再乘以2,因为它是以sd 内存双倍的速度传输数据的,所以 ddr266, 运行频率为133mhz ,带宽为133*2*64/8=2100mb/s=2.1gb/s ddr333, 运行频率为166mhz ,带宽为166*2*64/8=2700mb/s=2.7gb/s ddr400, 运行频率为200mhz ,带宽为200*2*64/8=3200mb/s=3.2gb/s 所谓双通道ddr ,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 的内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 内存可以达到128-bit 的位宽,因此,内存带宽是单通道的两倍,因此双通道ddr266 的带宽为133*2*64/8*2=4200mb/s=4.2gb/s 双通道ddr333 的带宽为166*2*64/8*2=5400mb/s=5.4gb/s 双通道ddr400 的带宽为200*2*64/8*2=6400mb/s=6.4gb/s 关于瓶径问题: cpu与北桥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称前端总线(fsb),对于intel的主流平台,其采用q/p总线技术,fsb=cpu夕濒*4,如赛扬4的外频为100,其fsb 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a的外频为100,其fsb为400,数据带宽为3.2gb/s,p4b的外频为133,其fsb为533,数据带宽为4.2gb/s,p4c、p4e 的外频为200,其fsb为800,数据带宽为 6.4gb/s,对于amd的主流平台,其采用ev6总线技术,fsb=cpu 外频*2,对于athlon xp,其外频为133,166,200,对应的fsb分别为266,333,400,数据带宽分别为2.1,2.7,3.2gb/s fsb与内存带宽相等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瓶径问题,如果内存带宽小于fsb则形成内存带宽瓶径,无法完全发挥系统的性能。

内存带宽知识

内存带宽知识 1.什么是内存带宽 内存是内存控制器(一般位于北桥芯片中)与CPU之间的桥梁或与仓库。显然,内存的容量决定“仓库”的大小,而内存的带宽决定“桥梁”的宽窄,两者缺一不可,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道的“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除了内存容量与内存速度,延时周期也是决定其性能的关键。当CPU需要内存中的数据时,它会发出一个由内存控制器所执行的要求,内存控制器接著将要求发送至内存,并在接收数据时向CPU报告整个周期(从CPU到内存控制器,内存再回到CPU)所需的时间。毫无疑问,缩短整个周期也是提高内存速度的关键,这就好比在桥梁上工作的警察,其指挥疏通能力也是决定通畅度的因素之一。更快速的内存技术对整体性能表现有重大的贡献,但是提高内存带宽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数据在CPU以及内存间传送所花的时间通常比处理器执行功能所花的时间更长,为此缓冲区被广泛应用。其实,所谓的缓冲器就是CPU中的一级缓存与二级缓存,它们是内存这座“大桥梁”与CPU之间的“小桥梁”。事实上,一级缓存与二级缓存采用的是SRAM,我们也可以将其宽泛地理解为“内存带宽”,不过现在似乎更多地被解释为“前端总线”,所以我们也只是简单的提一下。事先预告一下,“前端总线”与“内存带宽”

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将会在后面的测试中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2.内存带宽的计算方法 带宽=总线宽度×总线频率×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包个数 FSB与内存带宽相等的情况下,则不存在瓶径问题,如果内存带宽小于FSB则形成内存带宽瓶径,无法完全发挥系统的性能。 现在的单通道内存控制器一般都是64bit的,8个2进制bit 相当于1个字节,换算成字节是64/8=8,再乘以内存的运行频率,如果是DDR内存就要再乘以2,因为它是以sd内存双倍的速度传输数据的,所以 所谓双通道DDR,就是芯片组可以在两个不同的数据通道上分别寻址、读取数据。这两个相互独立工作的内存通道是依附于两个独立并行工作的,位宽为64-bit的内存控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内存可以达到128-bit的位宽,因此,内存带宽是单通道的两倍 3.内存带宽的重要性

WCDMA的CE与业务

[原创]WCDMA中的CE资源和码资源 首先说明一下无线侧资源主要有功率资源,码资源,CE资源等,所谓的硬资源指的主要就是码资源和CE资源。 一. CE资源 CE不是实际的资源,它是对于NodeB来说的资源的概念,通常把CE定义为:处理12.2k 业务需要占用的资源,即1CE就是处理一个12.1K业务需要的资源。它属于逻辑概念,非物理属性。其他业务占用的资源都按照CE进行折算。以基带处理板BPC板为例,它的容量为:192个上行CE和192个下行CE。 BPC基带处理板处理能力如下表所示: 业务类型 用户数/流量 AMR12.2k 192 CS64K 76 HSPA用户 144HSDPA/96HSUPA 支持的小区数 6Cell HSDPA 43.2Mbps HSUPA 15Mbps 基带处理板处理能力汇总 根据此表,我们可以说一块BPC下最多可以接入192个语音电话,76个视频电话,144个DPA用户和96个UPA用户。但是仅仅知道这样的结果视乎意义不大,通常在一个小区

或站点是多种业务并存的。那么这些业务与CE资源的消耗关系是怎样的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局方要求一个NodeB下:同时在线10个CS12.2K语音呼叫、2个CS64K 可视电话、5个PS64/64数据业务、2个PS64/128数据业务、8个HSDPA在线用户、4个HSUPA在线用户(平均每用户128K速率),则各业务占用的CE如下: ? CS12.2K语音呼叫:上行:10CE;下行10CE ? CS64K可视电话:上行2*2.5=5CE;下行2*1.8=3.6CE ? PS64/64数据业务:上行:5*2.5=12.5CE;下行5*1.8=9CE ? PS64/128数据业务:上行:2*2.5=5CE;下行2*3=6CE ? HSDPA业务:上行:8*1.3=10.4CE(采用16k承载);下行:8*0.3=2.4C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