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判断经典练习题-完美打印版

逻辑判断经典练习题-完美打印版

逻辑判断经典练习题-完美打印版
逻辑判断经典练习题-完美打印版

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课题]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A={x|x≤},a=3,则( ) A.a A B.a A C.{a}∈A D.{a} A 2.集合M={x|x=3k-2,k∈Z},Q={y|y=3l+1,l∈Z},S={z|z=6m+1,m∈Z}之间的关系是( ) A.S Q M B.S=Q M C.S Q=M D.S Q=M 3.若A={1,3,x},B={x2,1},且A∪B=A,则这样x的不同取值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符合条件{a}P{a,b,c}的集合P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5.若A={x|x2-4x+3<0},B={x|x2-6x+8<0},C={x|2x2-9x+a<0},(A∩B)C,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0 B.a≥9 C.a≤9 D.9≤a≤10 6.若a>0,使不等式|x-4|+|3-x|<a在R上的解非空,则a的值必为( ) A.0<a<1 B.0<a≤1 C.a>1 D.a≥1 7.集合A={x|x2-5x+4≤0},B={x|x2-5x+6≥0},则A∩B= ( ) A.{x|1≤x≤2,或3≤x≤4} B.{x|1≤x≤2,且3≤x≤4} C.{1,2,3,4} D.{x|1≤x≤4或2≤x≤3} 8.如果方程x2+(m-3)x+m的两根都是正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0<m≤3 B.m≥9或m≤1 C.0<m≤1 D.m>9 9.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P或Q”,“P且Q”,“非P”形式的复合命题中,“P或Q”为真命题,“P且Q”为假命题,“非P”为真命题的是( )

逻辑学试题库及答案 辛苦整理 最全版本

1、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2、概念的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这种关系叫反变关系。 3、概念的矛盾关系是指a、b两概念的外延没有任何部分重合,其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如金属和非金属。 4、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揭示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5、当O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A 假;E真假不定;I 真假不定。 6、当O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A真;E 假;I 真。 7、当A判断为真时,同素材的判断E 假;O为假;I 真。 8、当A判断为假时,同素材的判断E 真假不定;O为假;I 真假不定。 9、关系判断由关系者项、关系项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10、在模态判断中,必然p和可能p之间是差等关系;必然非p与可能p之间是矛盾关系。 11、在“有S不是P”中,逻辑变项是S,P;逻辑常项是有……不是。 12、一个判断的主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全称判断;一个判断的谓项周延,则这个判断是否定判断。 13、若p∨q为真,p为真,则q取值为真假不定;若q为真,则p的取值为真。 14、若一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全称肯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小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 25、矛盾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上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真的。 26、排中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具有下反对和矛盾关系的判断,不应该承认它们都是假的。 27、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小前提为特称否定判断,则其大前提应为全称肯定判断,结论应为特称否定判断。 28、若一有效三段论,其大前提为MIP,则其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IP。 28、思维的逻辑规律包括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 29若p→q为真,则当p为真时,q的取值为真;当p为假时,q的取值为可真可假。 30、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是:(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大前提必须是全称判断。 31、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形式。 32、“只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才能走向世界。”这一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为就算沒有请外国人当教练,中国足球也能走向世界。用符号表示为p∧ q。 33、“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南方来的都是我班同学。”上述推理违背了换位法推理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里也不得周延的规则。正确的推理应为我班同学都是南方来的。因此,有些南方来的是我班同学。 34、在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中,前件真则后件真,前件假则后件假。 35、“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上述假言判断的负判断是并非只有多喝水,才能减肥,用符号表示为 p←q 。 36、根据概念外延之间重合情况,可以将概念间的关系分为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 37、“苹果就是长在树上的水果”,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宽的规则,“文学可分为戏剧、散文和诗歌”,这一划分违反了划分不全的规则。 38、从关系判断的性质来看,“父母关心子女”属于非对称关系;“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属于对称关系。 三、图表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A学生、B党员、C浙江籍学生、D大学生、E女学生、F三好学生。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习题及解析:逻辑判断

内蒙古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习题及解析:逻辑判断 1.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中分居(包括法律上的分居和两地分居)的女性比男性多100万,以下哪项有助于解释此结果?() ①在美国婚龄女性比婚龄男性多 ②人口普查漏掉的分居男性多于分居女性 ③有更多的分居男性出国居住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和③ D.①和③ 2.据某省卫生防疫部门统计,被狗咬伤后到医疗机构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仅有1%感染上了狂犬病。但也有些人被狗咬伤后仅是在家自行处理。该省卫生防疫部门据此推测,被狗咬伤的人群中,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高于1%。 以下最有力支持这一推测的是()。 A.该省的狂犬病预防知识普及工作做得不好 B.该省境内饲养的狗大都没有注射狂犬疫苗 C.感染狂犬病的病例必须上报省级防疫部门 D.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方法 3.某公司员工集体采买月饼,有四种口味可选,有些购买五仁口味的员工买了蛋黄口味,凡是购买枣泥口味的员工都买了豆沙口味。但所有购买蛋黄口味的员工都不买豆沙口味。 根据以上前提,以下哪一个选项一定为真?( ) A.有些购买了五仁口味的员工买了豆沙口味 B.有些购买了枣泥口味的员工没有买五仁口味

C.有些购买了枣泥口味的员工买了五仁口味 D.有些购买了五仁口味的员工没有买枣泥口味 4.经济学家认为政府对能源利用方面的管制是多余的,市场完全可以自行调节能源的供需矛盾。如果能源真的紧张,那么反映在市场上,能源价格自然会上涨,而能源价格的上涨,一方面会因为使用成本提高而使得人们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另一方面因为利润增加使得能源供应商增加供给。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有力地对上述论断提出质疑?() A.能源价格上涨后,人们会更多地使用节能产品 B.由于难以忍受能源价格的上涨造成的生活成本的增加,人们会*政府在能源管理方面无所作为 C.能源价格降低后会刺激人们使用更多的能源 D.人们对能源的需求缺乏弹性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由题干可知:本题讨论的是婚姻状况中分居(包括法律上的分居和两地分居)的女性比男性多100万。分析选项,①美国婚龄男女的人数与婚姻状况中分居的男女人数无关,属无关项;②人口普查时漏掉的分居男性多于分居女性,则普查的结果为分居女性多于分居男性,能解释题干现象;③因为更多的分居男性出国住,所以人口普查时在国内的分居女性多于分居男性,能解释题干现象。故②和③有助于解释分居女性多于分居男性的结果,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 题干中的论点是感染狂犬病的人所占比例高于1%。得到这个论点的论据是有些人被狗咬伤后没有接种疫苗,仅是在家自行处理。论点和论据之间没有直接的

(完整版)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高中)

金华中学2010届高三第一轮复习《集合与简易逻辑》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 1.设合集U=R ,集合}1|{},1|{2 >=>=x x P x x M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M=P B .M P C . P M D .M ?P 2.如果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 那么( A U )B I 等于 ( ) (A){}5 (B) { }8,7,6,5,4,3,1 (C) {}8,2 (D) {}7,3,1 3.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5,2,0{},,|{=∈∈+P Q b P a b a 若 }6,2,1{=Q ,则P+Q 中元素的个数是( ) ( ) (A) 6 (B) 7 (C) 8 (D) 9 4. 设集合{}21|<≤-=x x A ,{}a x x B <=|,若φ≠B A I ,则a 的取值 范围是( ) (A )2a (C )1->a (D )21≤<-a 5. 集合A ={x |1 1 +-x x <0},B ={x || x -b|<a },若“a =1”是“A ∩B ≠φ”的充分条件,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b <0 (B )0<b ≤2 (C )-3<b <-1 (D )-1≤b <2 6.设集合A ={x | 1 1 +-x x <0},B ={x || x -1|<a },若“a =1”是“A ∩B ≠φ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8.a 1、b 1、c 1、a 2、b 2、c 2均为非零实数,不等式a 1x 2+b 1x +c 1<0和a 2x 2 +b 2x +c 2<0的解集分别为集合M 和N ,那么“111222 a b c a b c ==”是“M =N ”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9.“2 1 = m ”是“直线03)2()2(013)2(=-++-=+++y m x m my x m 与直线相互垂直”的 (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 已知01a b <<<,不等式lg()1x x a b -<的解集是{|10}x x -<<,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 (A )1110a b -> (B )1110a b -= (C )1110a b -< (D )a 、b 的关系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对任意实数a ,b ,c ,给出下列命题: ①“b a =”是“bc ac =”充要条件;②“5+a 是无理数”是“a 是无理数” 的充要条件 ③“a >b ”是“a 2>b 2”的充分条件; ④“a <5”是“a <3”的必要条件.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 12.若集合{ }x A ,3,1=,{}2 ,1x B =,且{}x B A ,3,1=Y ,则=x 13.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且两边对应相等,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条件 14.若0)2)(1(=+-y x ,则1=x 或2-=y 的否命题是 15.已知集合M ={x |1≤x ≤10,x ∈N },对它的非空子集A ,将A 中每个元素k ,都乘以(-1)k 再求和(如A={1,3,6},可求得和为(-1)·1+(-1)3·3+(-1)6·6=2, 则对M 的所有非空子集,这些和的总和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逻辑判断题库

逻辑判断 【例题】关于财务混乱的错误谣言损害了一家银行的声誉。如果管理人员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它们就会传播开来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但如果管理人员努力驳斥这种谣言,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比使它减少的程度更大。 如果以上的陈述都是正确的,根据这些陈述,下列哪一项一定是正确的? A.银行的声誉不会受到猛烈的广告宣传活动的影响 B.管理人员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 C.面对错误的谣言,银行经理的最佳对策是直接说出财务的真实情况 D.关于财务混乱的正确的传言,对银行储户对该银行的信心的影响没有错误的流言大 【例题】王小红、叶小白、徐小橙三位同学在商店门口不期而遇。忽然,她们之中背着红色挎包的一个人说:“真有趣,我们三个人的挎包,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红色的,一个是橙色的,可是没有一个人的挎包的颜色与自己的名字所表示的颜色是相同的。”叶小白立即接着说:“一点也不错!” 根据以上的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A.王小红、叶小白、徐小橙的挎包的颜色分别是橙色、红色、白色的 B.王小红、叶小白、徐小橙的挎包的颜色分别是白色、红色、橙色的 C.王小红、叶小白、徐小橙的挎包的颜色分别是橙色、白色、红色的 D.王小红、叶小白、徐小橙的挎包的颜色分别是白色、橙色、红色的 【例题】如果以下几个条件成立: (1)如果小王是工人,那么小张不是医生。 (2)或者小是工人,或者小王是工人。 (3)如果小张不是医生,那么小赵不是学生。 (4)或者小赵是学生,或者小周不是经理。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可得出“小李是工人”的结论? A.小周不是经理 B.小王是工人 C.小赵不是学生 D.小周是经理 【例题】一般计算机的逻辑器件成本正以每年25%的比例下降,一般的计算机存贮器件则以每年40%的比例下跌。如果成本下跌的比例在三年内不变,在三年后一般的计算机存贮器件的成本下降的数量要比一般逻辑器件成本下降的数量更大。 关于以下哪一项的准确信息在评价以上结论的正确性方面最有用? A.今后三年内计划被购买的逻辑器件和存贮器件的数量 B.一般的逻辑器件和存贮器件实际收取的价格 C.不同厂家的逻辑器件和存贮器件的兼容性 D.逻辑器件和存贮器件的相对耐用性 【例题】没有计算机能做人类大脑所能做的一切事情,因为有一些问题不能通过遵循任何一套可被机械地应用的原则来解决。然而,计算机仅能通过遵循一些可被机械地应用的原则来解决问题。 下面哪一项是上述依赖的一个假设? A.至少有一个通过遵循一些可被机械地应用的原则而解决的问题不能被任何人的大脑所解决 B.至少有一个不能通过遵循任何一套可被机械地应用的原则而解决的问题至少能被一个人的大脑所解决 C.至少有一个能通过遵循一些可被机械地应用的原则而得到解决的问题能被每个人的大脑所解决 D.每一个能通过遵循多套可被机械地应用的原则而得到解决的问题几乎都能被每一个人的大脑所解决 答案及解析 【解析】B。根据题干可以进行一个二难推理。即如果管理人员努力反驳这种谣言,那么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比使之减少的程度更大;如果管理人员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那么它们就会传播开末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管理人员或者反驳这些谣言,或者不试图反驳这些谣言;总之,或者这种驳斥使怀疑增加的程度出使之减少的程度更大,或者它们就会传播开来并最终摧毁顾客的信心。所以,管理人员已经无法阻止已经出现的威胁银行声誉的谣言。 【解析】D。根据题干可知,背红色挎包的人不会是叶小白,因为叶小白立即跟背红色挎包的人对话了;也不是王小红,因为他自己说“没有一个人的挎包的颜色与自己名字所表示的颜色相同”,所以,背红色挎包的人只能是徐小橙。所以,正确答案只能在C、D中选出。由于叶小白不能背白色挎包,因此,正确答案只能是D。 【解析】D。要得出小李是工人,需要小王不是工人;要得出小王不是工人,需要小张是医生;要得出小张是医生,需要小赵是学生;要得出小赵是学生,需要假设小周是经理。所以,答案是小周是经理。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练习及答案解析(.)

行测题库:逻辑判断练习及答案解析(10.19) 1.依据知情者提供的信息,某单位职工甲、乙、丙年终考核为“基本称职”、“称职”和“优秀”各一人,三个人中乙的好友是最低档次,丙不是最高档次。 如果上述信息准确,那么三人的考核结果分别是( )。 A.甲一优秀,乙一基本称职,丙一称职 B.甲一优秀,乙一称职,丙一基本称职 C.甲一基本称职,乙一称职,丙一优秀 D.甲一称职,乙一基本称职,丙一优秀 2.当今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经受不住考验,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放松或拒绝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 这说明( )。 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B.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至2009年底,私营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私营经济产值增长率居首位。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4.在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20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感觉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如果地球不是球形的,那么月食时就不会显示出弓形的暗影,但这弓形的暗影确实是存在的。每月的月相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半圆形的,有时是凸形的,有时是凹形的;但月食时暗影的界线始终是凸形的。因此,如果月食是由于地球处于日月之间的位置,那么暗影的形状必定是因地球的圆周而造成的,因而地球必定是圆形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亚里土多德的结论?( ) A.月食时暗影界线不是凸形 B.月食不是地球挡住了日光 C.月食时不显示弓形的暗影 D.每月月相不是多种多样的 5.美国人能够较为轻松地对待子女的教育,并不刻意追求高学历、好职业的功利性目标;而中国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美两国的差异表明( )。

集合与简易逻辑专题训练

集合与简易逻辑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1?{0,1,2} B 、{1}∈{0,1,2} C 、{0,1,2}?{0,1,3} D 、φ {0} 2、已知A={1,2,a 2-3a -1},B={1,3},=B A {3,1}则a 等于 A 、-4或1 B 、-1或4 C 、-1 D 、4 3、设集合},3{a M =,},03|{2 Z x x x x N ∈<-=,}1{=N M ,则N M 为 A 、 {1,3,a} B 、 {1,2,3,a} C 、 {1,2,3} D 、 {1,3} 4、集合P=},2|),{(R x y x y x ∈=-,Q=},2|),{(R x y x y x ∈=+,则P Q A 、(2,0) B 、{(2,0 )} C 、{0,2} D 、{}|2y y ≤ 5、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命题p 是真命题时,命题“P 且q ”一定是真命题。 B 、命题“P 且q ”是真命题时,命题P 一定是真命题 C 、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时,命题P 一定是假命题 D 、命题P 是假命题时,命题“P 且q ”不一定是假命题 6、“0232=+-x x ”是“x=1”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一个命题与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这四个命题中 A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奇数 B 、真命题的个数一定是偶数 C 、真命题的个数可能是奇数也可能是偶数 D 、上述判断都不正确 8、设集合},2|{Z n n x x A ∈==,},2 1 |{Z n n x x B ∈+==,则下列能较准确表示A 、B 关系的图是 9、命题“对顶角相等”的否命题是 A 、对顶角不相等 B 、不是对顶角的角相等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含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 1.若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那么(A U )B 等于 ( )A.{}5 B . { }7,3,1 C .{}8,2 D. {}8,7,6,5,4,3,1 2.函数()2()3log 6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A .{}|6x x > B .{}|36x x -<< C .{}|3x x >- D .{}|36x x -<≤ 3.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 A .3y x = B .y cos x = C .y ln x = D .2 1 y x = 5.对命题” “042,02 00≤+-∈?x x R x 的否定正确的是 ( ) A .042,02 00>+-∈?x x R x B .042,2≤+-∈?x x R x C .042,2>+-∈?x x R x D .042,2≥+-∈?x x R x 6.为了得到函数x y )3 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7.如图是函数)(x f y =的导函数)(x f '的图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区间(-2,1)上)(x f 是增函数 B .在(1,3)上)(x f 是减函数 C .在(4,5)上)(x f 是增函数 8. 若函数) )(12()(a x x x x f -+= 为奇函数,则a 的值为 ( ) A .21 B .32 C .4 3 D .1 9.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区间(4,+∞)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 =f (x +4)为偶函数,则( ) O y x 1 2 4 5 -3 3 -2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库含答案解析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题库含答案解析

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精解 1.所有市场经济搞得好的国家都是因为法律秩序比较好。其实建立市场并不难,一旦放开,人们受利益的驱使,市场很快就能形成,可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市场一旦形成,再来整治就非常困难了。因此()。 A. 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市场自发地处于稳定、均衡的状态 B. 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C. 市场经济的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使人们受利益驱使,因而能调动人的积极性 D. 市场只有依靠法制才能形成 2.过去人们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大多数教师都传授具体知识。教师教、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新的教育观念认为:学生必须掌握独立探索的方法,获得不断深造的能力,具有与集体合作的品质,与她人合作解决问题的社交能力,具备自如表示思想的能力等等。这意味着()。 A. 旧的传统教育观念不教授学习方法 B. 知识本身没有多大的力量 C. 掌握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D. 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是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 3.田径场上正在进行100米决赛。参加决赛的是A、B、C、D、E、F六个人。关于谁会得冠军,看台上甲、乙、丙谈了自己的看法。 乙认为,冠军不是A就是B。 丙坚信,冠军绝不是C。 甲则认为,D、F都不可能取得冠军。 比赛结束后,人们发现她们三个中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请问谁是100米赛冠军?() A. A B. B C. C D. E 4.小说离不开现实生活,没有深入体验生活的人是不可能写出优秀作品的。因此()。 A. 诗人、小说家不可能年轻 B. 创作小说都是老人们的事 C. 要创作小说必须有足够的生活经验 D. 作小说要靠运气 5.羌特勒是一种野生的蘑菇,生长在能为它提供所需糖分的寄主树木——例如道格拉斯冷杉下面。反过来,羌特勒在地下的根茎细丝能够分解这些糖分,并为其寄主提供养分和水分。正是因为这种互惠的关系,采割道格拉斯冷杉下面生长的羌特勒会给这种树木造成严重的伤害。下面哪一个如果正确,对上面的结论提出了最强有力的质疑?() A. 近年来,野生蘑菇的采割数量一直在增加 B. 羌特勒不但生长在道格拉斯冷杉树下,也生长在其它寄主树木下面 C. 许多种野生蘑菇只能在森林里找到,它们不能轻易在别处被种植 D. 对野生蘑菇的采割激发了这些蘑菇将来的生长 )参考答案解析 1.B【解析】题干表示的意思是市场不能没有秩序,法律秩序好则市场经济好,因此得出的结论应当是B项。 2.C【解析】旧的教育观念是掌握知识,新的教育观念是掌握方法,新的之因此能够取代旧的就是认识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因此答案为C。 3.C【解析】由题干可知,甲认为A、B、C或E是冠军,乙认为A或B是冠军,丙则认为 A、B、D、E或F可能是冠军,因为只有一个人正确,因此冠军应该是C或F,但选项中只有C,故答案为C。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及答案 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银行招聘等公职考试中,逻辑判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察方面,试题练习是考生提分的关键,以下就由本人为你提供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帮助你练习提分。 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练习题(一) 1、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 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 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2、红红、丹丹、阳阳、珍珍和慧慧是同一家公司的 同事,因工作的需要,她们不能同时出席公司举办的新产品发布会。她们的出席情况是: (1)只有红红出席,丹丹、阳阳和珍珍才都出席; (2)红红不能出席; (3)如果丹丹不出席,阳阳也不出席; (4)如果阳阳不出席,慧慧也不出席; (5)已经决定慧慧出席发布会。 根据上述情况,可以推出( )。 A、丹丹出席发布会,阳阳和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B、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和阳阳不出席发布会 C、阳阳和珍珍出席发布会,丹丹不出席发布会 D、丹丹和阳阳出席发布会,珍珍不出席发布会 3、由于美国军事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很多人担心中美之间会产生摩擦。但中美关系研究专家M博士宣称,中美之间不可能爆发战争,否则将引爆全球核战,危及双方国家生存及经济发展。 由此可以推出( )。 A、若爆发全球核战,则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 B、只有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才可能引起全球核战 C、若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则会引发全球核战 D、若中美之间爆发了战争,则它肯定是由美国军事中心向亚太区转移引起的 4、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推断一定成立?( ) I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II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投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 III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Ⅲ

(完整版)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

(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P,Q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P+Q={a+b|, a∈P,b∈Q},若P={0,2,5},Q={1,2,6},则P+Q中元素的个数是() A.9 B.8 C.7 D.6 2、若集合M={y| y=},P={y| y=},则M∩P= () A{y| y>1}B{y| y≥1}C{y| y>0}D{y| y≥0} 3、下列四个集合中,是空集的是( ) A . B . C. { D .. 4、若关于x的不等式<1的解集为{x|x <1或x > 2},则实数a的值为( ) A.1 B.0 C.2 D. 5、已知集合M={a2, a+1,-3}, N={a-3, 2a-1, a2+1}, 若M∩N={-3}, 则a的值是( ) A -1 B 0 C 1 D 2 6、设集合A={x| < 0},B={x||x-1|

A.35 B.25 C.28 D.15 8、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正根和一个负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A.B.C.D. 9、若二次不等式ax2+bx+c > 0的解集是{x| < x <},那么不等式2cx2-2bx-a < 0的解集是( ) A.{x|x< -10或x > 1} B.{x|-< x <} C.{x|4< x <5} D.{x|-5< x < -4} 10、已知函数f(x)在(-∞,+∞)上为增函数,a,b∈R,对于命题“若a+b≥0,则f(a)+f(b)≥f(-a)+f(-b)”有下列结论: ①此命题的逆命题为真命题②此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命题 ③此命题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④此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命题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1、对任意实数, 若不等式恒成立,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 <1 C k≤1 D k >1 12、若集合A B, A C, B={0,1,2,3,4,7,8}, C={0,3,4,7,8},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A 的个数为( ) A. 16 B 15 C 32 D 31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逻辑判断-关联词推导(新)

7为了实施最佳配合,在确定某排球赛上场队员的组成时,甲、乙、丙三位教练对小王和小李是否上场表态如下: 甲:“只有小王上场,小李才上场。” 乙:“如果小王上场,则小李上场。” 丙:“或者小王上场,或者小李上场。” 据此,下列哪项判断为不可能推出的结论?() ?三人的话都是真的 ?三人的话都是假的 ?三人的话两真一假 ?甲乙的话都为真话 7、第一步:翻译题干,利用充分必要条件 甲:小李上?小王上; 乙:小王上?小李上; 丙:小王上∨小李上。 第二步:列举情况,并将信息列于表中 第三步:分析表格并判断选项 由表格知,三人的话要么都为真,要么两真一假,可能甲乙的话都为真话,不存在三人的话都为假话的情况,故答案为B。 8如果丽丽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大壮和李铁也将一起参加同学聚会。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则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如果丽丽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小强也不参加 ?如果小强、大壮和李铁在一起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参加 ?如果丽丽和小强参加同学聚会,那么大壮和李铁不会参加 ?如果李铁不参加同学聚会,那么丽丽也不参加 8、第一步:利用充分必要条件翻译题干 丽丽去?小强去∧大壮去∧李铁去,其逆否命题是﹣小强去∨﹣大壮去∨﹣李铁去?﹣丽丽去。 第二步:逐一翻译选项并判断选项的正确 A项:﹣丽丽去?﹣小强去,“﹣丽丽去”属于否前件,“﹣小强去”属于否后件,根据逆否规则可知,否前件无法推出否后件,排除A。 B项:小强去∧大壮去∧李铁去?丽丽去,根据逆否规则可知,后件无法推出前件,排除B。 C项:丽丽去∧小强去?﹣大壮去∧﹣李铁去,丽丽去∧小强去等价于丽丽去,肯定前件可以推不出否定后件,C项明显不符合题干逻辑,排除C。 D项:﹣李铁去?﹣丽丽去,正好满足题干的逆否规则,故正确答案为D。 标签 9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 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有些丙属于丁 ?没有戊属于丁 ?有些甲属于戊 ?所有甲都属于丁 9、第一步:将题干信息用图形表示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含答案)

集合与简易逻辑、函数与导数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 满分:130分 1.若集合{ }8,7,6,5,4,3,2,1=U ,{}8,5,2=A ,{}7,5,3,1=B ,那么(A U )B 等于( ) A.{}5 B . { }7,3,1 C .{}8,2 D. {}8,7,6,5,4,3,1 2.函数()2()3log 6f x x x =+-的定义域是( ) A .{}|6x x > B .{}|36x x -<< C .{}|3x x >- D .{}|36x x -<≤ 3.已知23:,522:≥=+q p ,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 A .p 或q 为真,非q 为假 B . p 或q 为真,非p 为真 C .p 且q 为假,非p 为假 D . p 且q 为假,p 或q 为真 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是 ( ) A .3y x = B .y cos x = C .y ln x = D .21 y x = 5.对命题” “042,02 00≤+-∈?x x R x 的否定正确的是 ( ) A .042,02 00>+-∈?x x R x B .042,2≤+-∈?x x R x C .042,2>+-∈?x x R x D .042,2≥+-∈?x x R x 6.为了得到函数x y )3 1(3?=的图象,可以把函数x y )31 (=的图象 A .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7.如图是函数)(x f y =的导函数)(x f '的图象,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区间(-2,1)上)(x f 是增函数 B .在(1,3)上)(x f 是减函数 C .在(4,5)上)(x f 是增函数 8. 若函数) )(12()(a x x x x f -+= 为奇函数,则a 的值为 ( ) A .21 B .32 C .4 3 D .1 9.已知定义域为R 的函数f (x )在区间(4,+∞)上为减函数,且函数y =f (x +4)为偶 O y x 1 2 4 5 -3 3 -2

答逻辑判断题的五个原则

答逻辑判断题的五个原则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逻辑判断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的逻辑判断能力。这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而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应试者根据这段陈述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该部分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考察应试者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题目虽有一定的难度,但考生应注意的是,这部分并不专门考察逻辑学及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其面对所有考生,坚持“一视同仁”原则,考查的只是考生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那么应试者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摆脱烦琐细节和冗余文字的干扰,理清问题的逻辑思路,迅速找到正确的答案呢?京佳公务员行测专家提醒考生:这部分试题在考试答题时应坚持以下五个原则: 1. 问题先于题干原则。 先看问题再读题干陈述,逻辑判断题根据题目中问法的不同可以分成几大类,因此,阅读题干前先看问题,根据问题判断属于哪一类题型,再带着问题阅读题干陈述部分可以很快理清思路,找出正确答案。 2. 紧扣题干答题原则。 题目陈述部分是整个题目的精髓所在,应坚持紧扣题干答题原则,不可随意加入个人的主观臆断。因为逻辑判断题其前提与结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结论决不能超出前提所规定的范围。因此,应试者在答题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题目给出的陈述假设来进行推理,不能因觉得给出的陈述假设不太合乎常理,或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有偏差而忽视题目中所陈述的事实,并随意掺入个人的看法和观点,这样的话很容易选错答案。 3. 题干前提为主原则。 当试题的备选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每个选项看起来都有道理,令应试者很难做答时,应试者应坚持“题干前提为主”的原则,选项看起来有道理并不等于与题目给出的前提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选项应该从前提陈述直接推出,当某个选项的论述是正确的,但不能从短文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时,应排除这个选项。 4. 化繁为简原则。

集合与简易逻辑测试题(整理)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80分)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 (1)843 2-<>x x 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2)ABC ?中,A>B 是sinA>sinB 的充要条件; (3)213≠≠≠+y x y x 或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 (4)0cot tan sin <>x x x 是的充要条件. A .(1)(2)(4) B .(1)(3)(4) C .(2)(3)(4) D .(1)(2)(3)(4) 2.设集合A ={1,2,3,4}, B ={3,4,5},全集U =A ∪B ,则集合?U (A ∩B )的元素个数为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设a ∈R ,则a >1是1a <1的( )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 是( ) A .,lg 0x R x ?∈= B .,tan 1x R x ?∈= C .3,0x R x ?∈> D .,20x x R ?∈> 5.集合{}0,2,A a =,{}21,B a =,若{}0,1,2,4,16A B =,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6.已知p :存在x ∈R ,mx 2+1≤0;q :对任意x ∈R ,x 2+mx +1>0,若p 或q 为假,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 A .m ≤-2 B .m ≥2 C .m ≥2或m ≤-2 D .-2≤m ≤2 7.对于集合A ,B ,“A ∩B=A ∪B ”是“A=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高中数学题库A集合与简易逻辑简单逻辑

已知命题2:6,:,p x x q x Z -≥∈∧若“p q?”?与“q?”同时为假命题,求x 的值。 答案: q p ∧ ?与“q?同时为假命题,所以p 为真,q 为假。故???<-∈6 ||2x x Z x 来源:09年福建省福州市月考一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已知:命题1:()p f x -是()12f x x =-的反函数,且1|()|2f a -<; 命题:q 集合2{|10,},{|0}A x x ax x R B x x =++=∈=>,且A B φ=, 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使得命题,p q 有且只有一个真命题 答案: 因为()12f x x =-,所以11()2x f x --= ………………………………(1分) 由1|()|2f a -<得1||22 a -<,解得35a -<< ………………………………(3分) 因为A B φ=,故集合A 应分为A φ=和A φ≠两种情况 (1)A φ=时,24022a a ?=-- …………………………………………………(9分) 若p 真q 假,则32a -<≤-…………………………………………………………(10分) 若p 假q 真,则5a ≥ ……………………………………………………………(11分)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2a -<≤-或5a ≥………………………………………(12分) 来源:08年高考荆州中学月考一 题型:解答题,难度:中档 “△ABC 中,若∠C=90°,则∠A.∠B 都是锐角”的否命题为: _______________,否定形式是_____________- 答案: 否定形式:△ABC 中,若∠C=90°,则∠A.∠B 不都是锐角” 否命题:△ABC 中,若∠C ≠90°,则∠A.∠B 不都是锐角” 来源:09年福建省福州市月考一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逻辑判断(295)

公务员考试练习题:逻辑判断(295) 1.论文被摘录或引用,虽然有些是论文的质的价值表现,但并不全能显示论文的质,有的可能是为了反对论文观点的批判性摘引。还有的引述可能只是思潮性、附和性引用。文摘类刊物所不重视、不摘引或漏摘、漏引的论文并不一定不重要、不优秀。由此可以推出( ) A.文摘类刊物上的大部分文章质量很低 B.有些高质量的论文不会在文摘类刊物上出现 C.真正优秀的论文都是不被引用的 D.最容易引起争议的论文被摘引的可能性最大 2.任何一片水域,是否能保持生机,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能力保持一定量的溶解于其中的氧气。如果倒进水中的只是少量的污物,鱼类一般不会受到影响,水中的细菌仍能发挥作用,分解污物,因为该片水域能从空气和水中植物那里很快使氧气的消耗得到恢复。据此可知()。 A.充足的水中植物即可使水域保持生机 B.氧气在细菌分解污物过程中被消耗 C.细菌在分解污物的过程中可以产生氧气 D.水中植物可以通过分解污物产生新的氧气

3.随处可见的榨菜,在中国经济舞台上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2007年到2011年,涪陵榨菜在华南地区的市场份额从49%一路跌破30%,与此对应的是珠三角 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移;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 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与此同时,该地区涪陵榨菜销售额创造了接近50%的增长。有专家就此指出,榨 菜销售量与农民工的流动趋势存在巨大的相关性,政府可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况提前制定政策,从容应对人口骤增后带来的就业、治安、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问题。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专家的言论? A.榨菜是大众喜爱的食品,四川,重庆人又爱吃榨菜,而四川、重庆两地又都是农民工输出地 B.榨菜美味可口、价格低廉,购买、携带均很方便,在外地务工的农民工是榨菜的主要消费群体 C. 据传,国家某权威部门根据“榨菜指数”变化情 况将全国分为“人口流入区”和“人口流出去”,但近期该部门对此传闻予以明确否认 D.浙江、福建等地生产的榨菜可能与涪陵榨菜销量情况相似,其销量的区域变化也能体现农民工的流动趋势 4.某画家从来不在其作品上标注日期,其作品的时间顺序现在才开始在评论文献中形成轮廓。最近将该画家的一幅自画像的时间定位为1930年一定是错误的,1930

集合与简易逻辑(高考知识点复习总结)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一、知识梳理: 1、集合:一般地,一定范围内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的全体构成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称为该集合的元素。 集合的常用表示法: 列举法 、 描述法 。 集合元素的特征: 确定性 、 互异性 、 无序性 。 2、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记为A ?B ,或 B ?A ,读作“集合A 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 包含集合A ”。 即:若A a ∈则B a ∈,那么称集合A 称为集合B 的子集 注: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真子集:如果A ?B ,并且B A ≠,那么集合A 成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为A ?B 或B ?A ,读作“A 真包含于B 或B 真包含A ”,如:}{}{b a a ,?。 4、补集:设A ?S ,由S 中不属于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的子集A 的补集,记为A C s ,读作“A 在S 中的补集”,即A C s =}{A x S x x ?∈且,|。 5、全集: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全集记作U 。 6、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读作“A 交B ”),即:B A ?=}{B x A x x ∈∈且,|。 B A ?=A B ?,B A ?B B A A ???,。 7、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B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读作“A 并B ”),即:B A ?=}{B x A x x ∈∈或,|。 B A ?=A B ?,?A B A ?,?B B A ?。 8、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 、 两种,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用 。 9、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10、“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p 且q(记作p ∧q);非p(记作┑q) 。 11、“或”、“且”、“非”的真值判断: ? “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 的真假相反; ? “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 “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