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廊坊畜牧业转型升级

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廊坊畜牧业转型升级

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廊坊畜牧业转型升级
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廊坊畜牧业转型升级

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廊坊畜牧业转

型升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当前,全球新一轮互联网革命进入爆发期,互联网已从单一的技术工具演进到重构产业生态及价值创造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新引擎。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部门的扩散,本质在于传统行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深度整合传统行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传统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畜牧业便是其中之一。畜牧业实施“互联网+”是克服畜牧产业粗放、低效、竞争乏力的关键。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在畜牧业这样的传统行业,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唯有借助“互联网+”模式,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型业态,进而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现代畜牧业是指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效产业。

现阶段,河北省廊坊市的畜牧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如畜牧业设施落后、饲养管理方式较粗放、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效益不稳、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及思维模式与廊坊畜牧业经济紧密结合,进而对廊坊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合理调控,已成为廊坊市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互联网+畜牧业”内涵

目前,养殖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也是传统产业之一。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养殖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这一数字大大高于农业总产值13%的年均增速,成为农业中总产值第一大产业。随着市场划分越来越细致,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畜牧业一直遵循着传统的营销模式,这对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阻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中国畜牧业走向了转型之路。“互联网+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新模式,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畜牧业生产中,

提高畜牧业生产与质量控制水平,使畜牧业的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加强联系,进而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品质、效益等。互联网与畜牧业的结合改变了畜产品流通模式,促进了畜产品电子商务的繁荣,同时也改变了养殖户、企业、合作社等畜牧业生产者的生产生活方式。

“ 互联网+ 畜牧业” 中的“+”,并非两者直接的拼凑组合,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通信技术,使传统畜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包括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金的优化调度等,使互联网为畜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推动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方式革命性变革,以创新驱动畜牧业新业态发展。

二、廊坊市畜牧业发展的优势

1.地域优势。廊坊市地处河北省中部偏东,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辖区面积6429平方千米,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城市。廊坊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市区距北京市中心40千米,距天津市中心60千米,距天津新港100千米,所辖2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和6个县,全部环绕于京津两市,形成了依托中心城市和空港、海港的独特优势,在京、津走廊的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农业经济基础良好。廊坊市自然资源丰富,有平坦肥沃的土地,四季分明的气候,类型多样的植被,蕴藏丰富的矿产。廊坊市农业经济基础良好,畜牧业稳步发展,是京津地区的重要农畜产品供应基地,每年有大量农产品销往北京、天津,素有“京津菜篮子”之称。据统计,廊坊市平均每年有万吨肉类销往京津地区,京津等地的高档牛肉全部产自大厂、香河、三河等地。畜产品生产总量逐年增长,综合生产能力逐步提升。目前,肉、蛋、奶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45万吨、26万吨、35万吨和万吨;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130万头、30万头、200万只和2600万只。

3.畜牧业规模经营水平提高。

肉牛年加工处理能力达70万头。全市建成存栏50头以上奶牛小区和规模场86个,乳品年加工能力达到50万吨。肉鸭产业已经形成种鸭饲养、孵化、养殖、屠宰加工、熟食制品生产、羽绒制品加工产、供、销一体化产业,年生产分割肉、熟食制品等万吨,年出口鸭肉2000吨。廊坊市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日益壮大,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42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8家,形成了福成集团、汇福集团、明慧集团、正大集团等一批较大的龙头企业。

三、廊坊市畜牧业发展的劣势

1.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畜牧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技术支撑。由于廊坊市中小畜禽养殖场占有相当大比重,生产设施设备落后,饲养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畜禽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畜产品品质受自然环境、饲养模式、饲喂水平及疫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很难保证畜产品的标准化,且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产品供应的持续性不确定。

2 . 物流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廊坊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所需要的农村物流服务水平跟不上步伐。虽然农村物流基本实现了县、乡、镇的覆盖,但是大多数的乡村还没有物流点,农产品交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发展受到限制。而且,畜产品具有生鲜特性,易损、易腐,有严格的运输保鲜要求,对时效和运输过程的控制要求更高,从而加大了畜产品物流配送环节的难度。物流体系不健全,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影响到产品网络营销需求。

3.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从

事畜牧业生产的畜禽养殖场人员结构差距较大,大部分养殖户文化水平不高,由于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较低,对新技术的理解、接受、应用能力差,对互联网的理解、接受程度欠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有限。而既懂生产又懂网络的人才不多,专业人

才又不愿意到农村就业,农民获取网络专业知识的渠道不畅通,制约了畜牧电子商务的发展。此外,部分畜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完成良种的培育,落实标准化的生产,实现健康养殖。

四、廊坊市畜牧业发展的机会

1 . 国家政策的支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省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有效促进互联网与畜牧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型业态,进而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2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实施,给廊坊市畜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北京、天津都是全国一线特大城市,人口众多,畜产品不仅需求数量多,而且消费层次较高,发展潜力大。目前,廊坊市肉类的%、禽蛋的%、牛奶的%都销往京津市场。据调研,廊坊市清真牛羊肉占北京市场的75%。廊坊市作为环京津主要“菜篮子”生产基地的地位逐步牢固。

3.畜产品价格上升,市场需求广阔。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居民的食物消费也在不断变化,即从侧重数量的“温饱型消费”逐步转变为注重质量与营养的“小康型消费”,表现为人均粮食消费数量

减少,畜产品消费数量显著增加,促进畜禽养殖及相关产业发展。但产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明显小于需求量的增速,供需缺口使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给廊坊市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五、廊坊市畜牧业发展的威胁

1.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动物疫病时刻威胁着畜牧业发展。受动物疫病的影响,京津冀三地畜牧业产值在2004年出现了下降,河北省畜牧业产值下降显著,2006年比2004年减少万元。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暴发流行的经验证明,重大动物疫病不仅会造成畜禽死亡和畜产品损失,影响畜牧业发展和流通贸易,更会危及人类健康。一旦处理不好,应对不当,还会引发较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廊坊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依然存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不均衡、监测预警信息网络化设施不完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抗御风险的能力较差。

2.畜产品质量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制约廊坊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市场出现“瘦肉精”猪肉、“苏丹红”鸭蛋、“三聚氰胺”牛奶、“泔水猪”等食品安全事件,不仅使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严重影响着人们对畜禽及其产品的消费信心,也影响着养殖户对畜牧业发展的信心。此

外,廊坊市畜牧产业链条不完整,精深加工比例不高,畜产品安全得不到稳定保证。

3.畜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最根本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畜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畜牧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则无法完成良种的培育,也无力切实落实标准化生产,实现健康养殖;畜产品价值的转换就难以顺畅,产业规模化的目标也将难以达成,生产的集约化也就难以实现。廊坊市畜牧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畜牧技术服务体系薄弱,基层畜牧业技术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六、“互联网+”背景下廊坊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当前畜牧业从依靠速度、规模、价格竞争的发展转变为依靠质量、标准、技术、服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竞争的发展。为适应互联网经济发展新趋势、新业态,从生产、管理、销售、服务、人才支撑五个方面探讨廊坊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1.“互联网+生产”。推进物联网技术应用,优化畜牧业生产体系。运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大数据促进农业生产升级。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把端点从人扩展到传感器、控制器等机器物品,实现信息采集、通信,使人与物、物与物相连,实现智能控制、远程

控制、实时控制。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包含海量资料,数据规模巨大,数据类型丰富,结构多变,作为一种基础性资源,其价值总量高、价值密度低。鼓励企业利用物联网先进传感技术、智能传输技术和海量信息处理等技术,实现对畜禽养殖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与智能控制。通过改造提升,扩大生产规模,实施标准化生产,淘汰落后的养殖方式,提高畜禽生产能力和水平。

2.“互联网+管理”。推进网络化平台建设,优化畜牧业管理体系。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化的饲料自动饲喂系统,根据畜禽生长周期、进食情况等信息,对畜禽投喂量、投喂时间等进行优化调控。完善以大数据为支撑的畜牧业行政管理体系、畜牧业安全监管信息体系、动物卫生监督网络化管理系统、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使畜禽防检疫、投入品监管、污染防治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可实现对畜产品的全方位跟踪、监管,建立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保障,不仅能够充分维护消费者知情权,规范畜产品生产经营者行为,而且有助于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提升和监管效果的增强。

3 . “ 互联网+ 销售” 。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优化

畜牧业经营体系。“互联网+畜牧业”的直接体现是农村电子商务。但农村电子商务不能简单地将其功能定位为帮助养殖户购买饲料、销售畜产品,而是建立以消费为导向的产业体系。引导畜牧企业运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营销方式,创新完善现代畜牧业流通新业态,减少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优化产销链条。组织新型农牧业精英主体对接电商平台,帮助农民上网销售畜产品。同时,农村电商不能只把农村当作生产端,还应当把农村也归到市场端,拓展网购市场。农村生产与市场两端均衡发展,让物流等社会化资源可以在农村找到足够大的市场。

4.“互联网+服务”。推进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优化畜牧业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牧业政策以及市场价格分析等信息服务。完善畜牧业综合信息发布体系、动物疾病远程诊断服务系统,推进畜牧业安全在线化、数据化监管,规模化场、种畜禽场全部实现入网监管,实现预警、技术、信息、政策服务的权威性、高效性。

5.“互联网+人才”。推进产教融合建设,优化畜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和专业网站等单位合作,重点培养融通互联网思维与实体经济规律的科技企业家及复合型人

才。支持建立互联网与实体产业融合、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训基地,鼓励校企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以畜牧业综合监管信息体系建设为载体,加快培养和引进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立和培养畜牧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浅谈畜牧业在我国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的变化 摘要:世界上草资源大国高度重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研究畜牧业成了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调查我国畜牧业在第一产业所占的经济比重情况,结合分析,系统说明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意见。 关键词:畜牧业经济产值发展 一、发展畜牧业的意义 世界上草资源大国高度重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解决饲草问题主要是依靠对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进行放牧割草,实行科学合理利用,由草地生产的肉类占其肉类总产量的41-77%,毛皮大量出口.我国长期以来对草地资源采取自然粗放经营的方式,重利用,轻建设,重开垦,轻管理,造成草地资源面临严重危机,退化面积已占可利用面积的1/3,并继续在发展,草原生产力下降,产草量与60年代初相比下降了30-50%;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严重影响了我国草地畜牧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治理“三化”,提高草地综合利用和促进畜牧经济发展,改善人民食物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摆在我国畜牧业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当今我国粮食与饲料日益紧缺的情况下,狠抓草地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更具有战略意义。 二、我国发展畜牧业的区域优势 1.我国有草地面积六十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37%,是耕地面积的三点七倍,森林面积的三点一倍,占全世界草地面积的14%,与澳大利亚、苏联和美国的草地面积相近。 2.我国天然草地上分布的牡草和饲用植物约有五、六千种,其中北方约有三千种,南方有四千余种。世界上大部分栽培的优良枚草,我国都有分布。 三、我国畜牧业经济产值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第一产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

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廊坊畜牧业转型升级

解析“互联网+”背景下的廊坊畜牧业转 型升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当前,全球新一轮互联网革命进入爆发期,互联网已从单一的技术工具演进到重构产业生态及价值创造阶段。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新引擎。 “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部门的扩散,本质在于传统行业的在线化和数据化。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利用互联网平台,深度整合传统行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传统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主动拥抱“互联网+”,畜牧业便是其中之一。畜牧业实施“互联网+”是克服畜牧产业粗放、低效、竞争乏力的关键。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在畜牧业这样的传统行业,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唯有借助“互联网+”模式,才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型业态,进而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现代畜牧业是指在传统畜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效产业。 现阶段,河北省廊坊市的畜牧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如畜牧业设施落后、饲养管理方式较粗放、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效益不稳、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将现代互联网技术及思维模式与廊坊畜牧业经济紧密结合,进而对廊坊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合理调控,已成为廊坊市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互联网+畜牧业”内涵 目前,养殖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也是传统产业之一。据相关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的养殖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这一数字大大高于农业总产值13%的年均增速,成为农业中总产值第一大产业。随着市场划分越来越细致,作为典型的传统行业,畜牧业一直遵循着传统的营销模式,这对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阻碍。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中国畜牧业走向了转型之路。“互联网+畜牧业”是现代畜牧业新模式,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畜牧业生产中,

加快信阳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信阳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3月2日至13日,省畜牧局组织各省辖市畜牧局长和省局各处、室、站、所长对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四省(市)的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较为详细地了解了他们在发展畜牧业方面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考察时间虽短,但受益非浅,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受到的启示1、畜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考察发现,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畜产品市场空间巨大。而畜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受资源条件、劳动力成本、环境要求及经济发展重心不同等的影响,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信阳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距离较近,312国道和即将建成的宁西铁路直达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都为加快信阳畜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畜牧业作为入世后大农业中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产业和优势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面对有史以来畜牧业发展的最好机遇,信阳市委、市政府也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振兴信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是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步伐,就必须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山东等地就是通过企业集团、专业协会或合作社等“龙头”带动,建立了肉鸡、鸡蛋等畜禽产品出口基地,推动了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因此,要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确立优势主导产业,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培育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养殖、区域化生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使畜牧业尽早步入发展的快车道。3、培育、推广 优良畜禽品种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迫切需要。地方优良品种具有繁殖率高、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鲜美等特点。但生长速度慢、产肉(蛋)率低。考察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畜产品由要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讲求风味和口感,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倍受欢迎。江苏省对太湖猪的开发利用就是很好的经验。他们利用太湖猪的优良特性,培育出既保持太湖猪繁殖率高、肉质鲜美而又有较高瘦肉率和较快生长速度的国家级瘦肉型猪种—苏太猪,并向全国推广。我市有5个省级地方优良畜禽保护品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选育、开发和利用,提高其生产性能,有利于加快信阳特色畜牧业的发展。4、树立品牌,是增强畜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 一种无形资产,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畜牧业也不例外。在畜牧业生产和经营中,除了品种、质量、规模和价格优势外,还要树立品牌意识,取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立足国内外市场。山东的得利斯、上海的大江、光明等企业集团正是凭借品牌优势,占领了国内外相应的市场,形成了经济优势。二、对加快发展信阳生态畜牧业的几点思考 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培育出了信阳水牛、淮南猪、固始鸡、淮南麻鸭、固始白鹅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养殖基础。20xx年牧业产值达49.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5。但由于存在畜牧业结构不合理,基地建设缓慢,优质畜产品发展不快,精深加工滞后,个别地方对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等问题,制约着我市畜牧业向高水平发展。根据信阳实际,借鉴外地经验,今后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大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养殖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兴起,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一片看好。为了进一步准确摸清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最近,我们对**县养殖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主要优势 1、养殖主业比较突出。据统计,2007年全县出栏(笼)猪114.6万头、牛5.25万头、羊91.1万只、家禽3022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71247吨、42800吨,实现养殖业产值27.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3%,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今年1-9月出栏(笼)猪87.76万头、牛3.97万头、羊60.53万只、家禽1789.6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41035吨、24601吨,养殖业产值达17.9亿元,同比增长2.6%。 2、规模养殖比较迅速。全县正逐步实现由千家万户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养殖大户2018户,畜禽养殖小区31个,常桃路养殖示范带已经成型,特别是生猪和蛋鸡养殖实现了飞速发展,生猪生产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已初步建成四喜、济庆、兴旺、宏慈等八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三阳镇、陬市镇、青林乡、枫树乡4个万头猪场正在规划筹建中,**县2007年还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000羽以上蛋鸡养殖户达1046户,蛋鸡存笼总量达612万羽,已成为全省蛋鸡养殖大县之一。 3、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全县重新组建了乡、村两级动物防疫队伍,新招聘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 1 / 6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白治区、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加快现代化畜牧业发展步伐,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目标。下面是学识网小编整理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的范文,欢迎阅读! 畜牧业发展工作措施篇一 有机畜牧业,是指在牲畜的饲养过程中,不使用化学饲料或含有用化肥、合成农药、转基因作物生产的饲料来饲养,牲畜福利能满足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需要的畜牧业。当前,国际国内有机食品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有机畜牧业的发展给餐桌提供了良好的有机食品,我国 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发展有机畜牧业,市场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是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我州有得 天独厚的高原优质牧场,具备发展有机畜牧业的优越条件。2011 年3月10日至20日我们对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进展情况、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1、有机畜牧业工作进展情况 2004年河南县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于2006年10月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2007年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认证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河南县在发展有机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州有机畜牧业

的发展作出了榜样。一是得到了省州县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2006年河南县被省农牧厅列为全省第一个有机畜牧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省财政厅下拔专项资金40万元。2008年又被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县,省财政厅分别下拔资金300万元和100万元。州、县政府每年从支农支牧资金中专列经费,使有机畜牧业产业化项目前期经费得到了保障。二是用规划指导有机产业发展。河南县政府委托农业部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规划》,对基地的所有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为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提供了依据。三是逐步推进与有机畜牧业相适应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为新牧区建设与发展有机畜牧业有机结合,确定了生产点、生产服务区、生活区”相分离的三位一体”新牧区建设思路。四是在畜牧养殖、加工、流通等领域进行了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并给所有牲畜都佩带二维识别码,使牧户养殖、畜群防疫情况、企业屠宰加工情况、流通环节销售情况等都可以通过电子耳标实现动态管理。如果出现产品质量 问题,可直接追溯到每一个牧户,逐渐实现从草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五是科学规划项目,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编制出草原防火、动物防疫、欧拉羊良种繁育、有机畜牧业业体系和产业化加工等到方面的项目可研报告。 2、存在的问题 (1)牧民缺乏有机畜牧业生产的相关知识。牧民对有机畜牧业的认知度不高,缺乏有机生产技术,靠天养畜,粗放经营,夏秋草地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我县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畜牧业新旧动能转换和绿色、安全、健康、稳步发展,根据《XX 省人民政府关于XX省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批复》(XX政字〔XX〕20号)等畜牧业五大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批复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字〔XX〕32号),结合全县畜牧业生产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探索保障供给与保护环境相统一的畜牧业绿色发展新模式,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以提质增效和安全供给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与科技支撑相结合,资源化利用与绿色养殖相配套,农民增收与产业转型相协调。走“规模集聚、科技支撑、生态循环、安全高效”绿色养殖相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新路径,加快全县畜牧业转型升级,助力可持续发展。 具体实现途径为:以“三退一进”为重点,推进产业转型,以“四

推二保”为重点,加快产业升级。“三退一进”即:引导村内及村边的养殖场(户),退出庭院、退出村庄、退出居民区、进入规范养殖区,通过规划建设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区)引导村内或离村较近的养殖场(户)进入标准化场(区)养殖或打工,实现养殖模式转变和保障畜产品供给的两大产业转型目标。“四推二保”即:在现存和新建的养殖场中,推行标准化的养殖生产规程,推广科技化的技术设施装备,推进无害化的粪污资源利用,推动产业化的生产经营管理,实现保障养殖环境无污染,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两大产业升级目标。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坚持按照土地消纳能力核定土地载畜量,科学确定畜牧业发展目标,到XX年,建成年出栏100万头生猪、4万头肉牛、2000万只家禽和存养2万头奶牛的四大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建立起畜牧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新格局。 (二)产业发展目标:结合畜禽养殖现状,围绕生猪、肉牛、家禽、奶牛4大主导产业,以提升或建设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区)为重点,实现产业向企业化经营转型。到XX年底,提升或建设50 个生猪、50个肉牛、50个蛋禽、50个肉禽、10个奶牛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区),每个场区年出栏生猪5000头以上;存栏奶牛500头以上;年出栏肉禽20万只、存栏蛋禽5万只以上;年出栏肉牛300

2021年加快信阳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3月2日至13日,省畜牧局组织各省辖市畜牧局长和省局各处、室、站、所长对山东、江苏、浙江、上海四省(市)的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较为详细地了解了他们在发展畜牧业方面的经验和取得的成就。考察时间虽短,但受益非浅,他们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受到的启示1、畜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考察发现,上海、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省市,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大幅增加,畜产品市场空间巨大。而畜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受资源条件、劳动力成本、环境要求及经济发展重心不同等的影响,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信阳与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距离较近,312国道和即将建成的宁西铁路直达南京、上海、宁波等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这些都为加快信阳畜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同时,畜牧业作为入世后大农业中参与国际竞争的先锋产业和优势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党中央、xx和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提出要把畜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面对有史以来畜牧业发展的最好机遇,信阳市委、市政府也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振兴信阳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加强生态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是促进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畜牧业现代化步伐,就必须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山东等地就是通过企业集团、专业协会或合作社等“龙头”带动,建立了肉鸡、鸡蛋等畜禽产品出口基地,推动了畜牧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因此,要根据各地实际,因地制宜确立优势主导产业,灵活运用多种形式,培育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实现规模化养殖、区域化生产,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使畜牧业尽早步入发展的快车道。3、培育、推广优良畜禽品种是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迫切需要。地方优良品种具有繁殖率高、抗病力强、耐粗饲、肉质鲜美等特点。但生长速度慢、产肉(蛋)率低。考察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畜产品由要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讲求风味和口感,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倍受欢迎。江苏省对太湖猪的开发利用就是很好的经验。他们利用太湖猪的优良特性,培育出既保持太湖猪繁殖率高、肉质鲜美而又有较高瘦肉率和较快生长速度的国家级瘦肉型猪种—苏太猪,并向全国推广。我市有5个省级地方优良畜禽保护品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选育、开发和利用,提高其生产性能,有利于加快信阳特色畜牧业的发展。 4、树立品牌,是增强畜牧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成为一种无形资产,这是市场经济规律所决定的,畜牧业也不例外。在畜牧业生产和经营中,除了品种、质量、规模和价格优势外,还要树立品牌意识,取得消费者的认可,才能立足国内外市场。山东的得利斯、上海的大江、光明等企业集团正是凭借品牌优势,占领了国内外相应的市场,形成了经济优势。二、对加快发展信阳生态畜牧业的几点思考信阳是一个农业大市,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培育出了信阳水牛、淮南猪、固始鸡、淮南麻鸭、固始白鹅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养殖基础。XX 年牧业产值达4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但由于存在畜牧业结构不合理,基地建设缓慢,优质畜产品发展不快,精深加工滞后,

国内外畜牧业现状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

加拿大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1.国家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保护农业,并且有相应的机构负责实施。加拿大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国家对农业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种保护主要不是靠补贴或关税,而主要是通过发展农业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来体现。例如,早在1912年,国会就通过了《谷物收购和质量检验法》,规定出口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必须达到13.6%,为保证和提高其小麦品质作出了贡献。1935年,政府制订了《草原农场复兴法》,改良大草原地区的土壤,兴修水利设施,提供技术援助,更进一步加强了大草原各省作为国家粮仓的地位。 2.执行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农业生产管理制度。例如,在首都渥太华设有种子生产者协会,各省都有分会,专门管理谷物的良种培育工作。凡是培育良种的农场都必须参加这个协会。同时,协会又与农业部所属的有关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农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良种繁育程序,只许可繁育一个品种,并且要经过连续3年的试种示范,只有各方专家鉴定合格的优良品种才允许到农业部登记,由该协会发给证书。又如,政府规定,在马铃薯的种薯繁育场周围30公里内不许生产普通的食用马铃薯。在种薯生长季节,农业行政部门要对种薯生产地块作两到三次的现场检查。一旦发现某种病

害的侵染超过容许的范围,便立即宣布这块种薯地的马铃薯不得留种,只能供普通的食用。 3.发挥协会在生产中的管理和协调作用。加拿大政府畜牧业在产业政策、产品配额、市场价格、质量保证等方面实行宏观调控。具体业务管理通过由生产者共同联合组成的组织──协会来协调管理。如安大略省养牛协会就由各县推选农场主、专学者和政府管理人员共50名,共同组成协会管理委员会,抽调部分人员设置办公室。协会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协会的主要职能有:为生产者传递市场信息(简报),协助政府决定产品配额、价格动态报告、协助政府争取外贸出口、抓产品质量安全等。协会按每头成年牛年收1.25加元作为经费。协会还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生产(科研工作)者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研究生产发展什么。如加拿大培育的杜洛克猪,瘦肉率已达到63%,增加脂肪含量是市场的需求,他们通过育种将肌肉中的含脂率提高到2.3%,同比高1.0%。在奶牛生产方面,由于市场对奶油及其制品需求量日益增加,加拿大选育的瑞士褐牛牛奶中的含脂率达到5.0%以上。PICKSEED公司在牧草研究方面已培育出上百种抗杂、抗旱、抗踩踏、多色彩的牧草(草坪)种子,销往世界几十个国家。 4.强化管理,培养高技能农畜业生产从业人员,是加拿大畜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加拿大农牧场一般由1~2

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畜牧业作为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如美国占50.1%,英国占59.8%,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占农业比重在70%以上。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35%左右,发达国家人均摄入肉、蛋、奶的量是我国人均的2-3倍,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畜牧业就显待任重而道远。畜牧业是农村的一个中间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一头连着种植业,实现了粮食及其副产品转化增值,一头连着加工业和城镇市场,使产品变成现金,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来,中央每年的1号文件中都用了很大篇幅提到畜牧业的发展,特别在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制品的需求呈递增态势。要加快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的步伐,必须按照新形势下的要求,调整优化畜牧养殖结构,提高畜牧产品质量,选准养殖项目,扩大养殖规模,实行良种良法配套,种草养殖结合,走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一、现状 1、畜牧业增长方式明显转变。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我国许多地方在巩固和完善已建畜牧小区的同时,按照发展方式不变,扶持力度不减,工作考核不放松的要求,采取整村推进,适度规模的思路,启动建设县级标准化养殖小区;通过“挂钩指导,技术服务,资金扶持,规范生产,扩大销售”等相关措施,带动农户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加养殖效率,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过程,使标准化养殖取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通过采取资金、技术扶持和税收优惠等措施,培育、扶持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架起养殖大户,加工企业与市场的桥梁,使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 2、饲草饲料开发利用有了新进展。从饲草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率来看,我国畜牧业打破了以前传统的养殖方式,结合规模,大力推广饲草种植、青贮氨化、生物发酵等饲草开发实用技术。即加强牧草新品种的筛选与推广,大量种植;将过去作燃料和肥料的秸秆,经青贮氨化发酵后,作为畜禽的优质饲料;加大生物发酵,推广熟改生喂技术,促进了牛、羊、兔等草食畜禽的发展。 3、动物防疫工作得到强化,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了良好开端。自1998年以来,全国许多县区连续九年认真组织实施农业部下达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项目,大大提高了防疫灭病水平,在认真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强化管理,严格把关,从饲料场选址,建设到饲料用药、防疫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为全面实施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农区、半农半牧区和城郊4种类型。牧区分布在东北平原西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祁连山以西和黄河以北,区内适宜发展牛、马、羊、骆驼、牦牛等牲畜。牧区畜牧业主要采取放牧方式,以经营畜牧业取得产品为主。农区畜牧业主要是从属于种植业并带有副业性质的舍饲畜牧业,以饲养猪和家禽为主,而黄牛、水牛、马、驴、骡等畜种则主要供役用,饲养方式以舍饲为主。半农半牧区沿长城南北呈狭长的带状分布,是农区役畜和肉食牲畜主要供应基地之一,是农业与牧业交替发展地区,兼有纯牧区放牧与农区舍饲的特点,以牛、马、羊饲养为主,是肉、乳、细毛的重要生产基地。城郊畜牧业分布于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

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李巨海傅河翟鹏林(市农业局) 近年来,随着“畜牧强农”战略的大力实施,全市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生产结构和生产体系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折,逐步扭转了畜牧业是农业附属产业的地位,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畜牧业生产的增长方式,畜牧业正由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传统畜牧业进入了一个转型建设的新时期,畜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养殖小区快速发展,畜禽良种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畜禽饲养方式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因此,加快推进我市畜牧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转变生产方式是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的重要保证 加快推进我市畜牧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转变,是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有力保障,是提高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措施,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现代畜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选择。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建设现代化畜牧业这一目标,坚持“优质、低耗、高效、生态”的原则,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型之路,不断探索、建立、推广畜牧业生产经营的新模式、新机制,争取尽快建成以畜禽现代化养殖方式为主导、民营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畜牧大产业统筹协调发展为特色的现代畜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2005年的亚洲Ⅰ型口蹄疫、四川猪链球菌疫情及当前正在部省区流行的高效疫情禽流感,充分凸显出畜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活、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随时可能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疫情发生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由于人们过分追求养殖利润,忽视动物福利,造成养殖环境差,生产工艺不合理,给动物防疫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进而为疫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全市每年因各种疫情造成的损失在800万元以上。如果我们沿袭传统的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粗放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在资源与环境约束日益强化的今天,必定难以为继。为实现畜牧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全社会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大趋势下,应以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工作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畜牧业发展各要素、各环节普遍推广应用节料、节地、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循环措施,实现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因此,要有效地控制各种动物疫情的发生,实现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必须从转变生产方式入手,彻底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引导农民实行标准化养殖、清洁养殖。 二、我市传统畜牧业发展与生产方式的转变 过去,畜牧业的发展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一家一户的庭院式养殖,忽视增强农作物物质能量循环功能,资源利用组合方式的调整与重组,饲草资源开发建设相对缓慢,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变化以及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心的地位,基本保持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通过近几年实施的“畜牧强农”战略,我市的畜牧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浅谈互联网畜牧业

浅谈“互联网+畜牧业”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随着信息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热潮也悄然影响着畜牧业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畜牧业,提升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建立新型网络化、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畜牧业新模式,已至风口之上。山区县畜牧业养殖存量有限,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畜牧业,精品畜牧业,生态畜牧业,更符合山区畜牧业发展,才能真正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而“互联网+畜牧业”生产发展模式也更显得迫在眉睫。 一、“互联网+”模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畜禽养殖场户手机普及率100%,大约80%以上可以上网,但建立专业网络平台的畜禽企业很少,究其原因有五,一是缺乏资金支持,二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三是认识程度有限,四是有部分企业建立了专业的网络平台,但收益有限,五是畜禽产品入网、储运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大部分仅仅停留在微信群层面,做的比较好,运行正常的也不在多数,而且从事经营性质站主体,在经营模块中又以特色畜禽销售为主,在销售模块中又以经纪人居多,在生产、管理模块运用互联网的极少。 二、“互联网+”模式畜牧业关键技术 一是通信技术。当今科技发展水平日新月异,通信技术作为

一种重要的载体正逐步融入畜牧行业的发展过程当中。利用有线或无线方式,透过4G网络甚至是5G网络,以大型服务器为中心,将各个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大型农业设备等连为一体,实现数据的收集、分类、查询与分析,进一步提高产、学、研各方的信息共享效率。 二是人工智能技术。这是一种自动、高速处理信息的系统,采用五个与大脑功能相似的部件组成系统,来模拟人脑的相应功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原理,以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参照环境变化模拟人类的思维判断系统,实现畜牧业管理的智能化操控。 三是预测技术。该技术对基础数据库的要求很高,需要动态地收集最新的数据,再通过特定程序进行逻辑推理演算,将各类方公式、经验进行有效运算和装配组合,实现对不同问题、事物的定量、定性分析,为使用者预测各类预案的运行结果,用精确的数据分析对预测结果做深层次的说明,为各类畜牧业科学研究、生产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做出科学的决策和指引。 三、加快“互联网+”模式畜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是做好政策设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的信号,赋予了农业强国安邦的政治使命,信息发达的今天,加快“互联网+”模式畜牧业的发展,已然成为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有政策上对互联网建设予

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5-03-20 16:38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查看:637 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畜牧业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传统畜牧业正不断向现代畜牧业升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主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升级展开论述,旨在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全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1中国畜牧业转型的重要性以及紧迫性 目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还面临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就中国现状分析,各养殖户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大多是买卖关系,也就是说,企业与养殖户之间还没有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及风险共担的关系,更多的时候,两者之间是独立的,这是畜牧业产业链短、产业化程度低的根本,同时它还是畜牧业运行不够规范、养殖户自我服务能力弱的重要原因。总之,除了一些传统的、旧式的活畜交易市场外,还没有形成辐射面较广的交易市场。 1.2动物病疫等对畜牧业的发展存在很大威胁 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畜牧业大多是分散饲养、畜禽混养,这种现象大量存在,当某种传染病发生的时候,管理员就很难防止交叉性的传染,在不能控制病疫的情况下,这些病疫会不断的扩散,最终影响的会是所有的畜禽,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利益,不利于农牧民效益的增收,也不利于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2.1农区现代畜牧业建设模式 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数之不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农区,因为农区有着丰富的资源比如农作物副产品、秸秆等,这些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饲养原料。我国农区面积很大,不同的地区又有着不同的饲养方式,本文就中、东部分别展开论述。 2.1.1东部———外向型我国东部地区有着天然的优势,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这是现代畜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一直以来,东部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畜产品出口基地,在这里,畜牧业能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东部地区也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劳动力缺乏、土地资源紧张等。为此,本文指出必须发展外向型的畜牧业,那么发展外向型的畜牧业又应当怎么做呢?首先,要不断加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传染病可能带来的损失,同时,它还有利于树立标杆作用,引导和带动其他有条件的地区展开类似的建设;其次,要加强对兽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再次,加强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出来的产品无公害、绿色、有机;最后,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让畜产品能够通过“绿色通道”出口出去。

大力推进畜牧业两个转变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精)

大力推进畜牧业两个转变 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 我县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畜牧产业是一个 覆盖全县、周期短、发展快、效益高的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于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牧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推进县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根据省局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现将建设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持续快速增加农民收入为 核心,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把握“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两个方向,以项目为依托,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抓好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体系、畜禽良种繁育体系、饲草料保障体系、动物疫病防疫体系。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增强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一是畜牧业整体水平有明显提高。到2011年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8%以上。主要畜产品产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肉类总产量35万吨;奶类总产量10万吨;禽蛋总产量7.5万吨。二是畜牧业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畜牧业增加值实现21亿元,占人均收入35%以上,畜禽良种率达到90%,畜产品商品率达到85%。三是畜牧业生产和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各类养殖小区建设达611个,规模养殖场户发展2.2万余户,规 模养殖量占总饲养量的比例达到65%以上。四是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农民来自畜牧业的年人均增收保持在3000元以上,在农民年人均增收中的比重达到35%以上。五是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确立现代畜牧业的主导地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展畜牧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为了适应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肥料,保证轻工业获得充足的原料来源,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肉类等的需要,增加国民经济和个人的收入;为了扩大对外贸易,增加出口,换取外汇,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技术改革,为工业品提供广阔的国内市场;也为了发展少数兄弟民族经济,消灭各少数兄弟民族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必须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随着我国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我国畜牧业也必将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摸清家底,了解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预测我国未来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稳步发展,无论是畜禽的饲养量,还是畜牧业产品产量及人均占有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目前,畜牧业产值已占中国农业总产值的34%,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有1亿多人,畜牧业发展快的地区,畜牧业收入已占到农民收入的40%以上。中国畜牧业在保障城乡食品价格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地方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大批畜牧业优秀品牌不断涌现,为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畜牧业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看,中国的畜牧业仍处在传统饲养方式与现代化养殖方式并存、传统养殖方式占支配地位的阶段。规模小、品种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粗放经营。同时一些地方存在着畜牧业投入不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有隐患、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饲养环境和生产条件相对落后、重大动物疫病形势严峻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化。随着经济发展,一家一户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增长的需要。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小农经济也开始加速向商品经济转化,在农户家庭养殖这一基本事实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畜禽规模的扩大意味着牲畜与人争空间。多数家庭畜禽养殖户环境较差,粪便满地,臭气熏天,蚊虫肆虐,污水横流,造成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严重恶化,影响了村容村貌。

研究互联网 畜牧业的机遇与挑战

研究“互联网+”畜牧业的机遇与挑战 依托于互联网发展现代畜牧业,改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是畜牧业面临的重大机遇。互联网+畜牧业就是将互联网新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运用到传统畜牧业中,改变各个生产环节,如改变饲料生产加工方式、营销模式、动物饲养方式、畜产品运输和销售方式,以及产品质量的监管等,运用新技术助力我国畜牧事业蓬勃发展。 1 互联网通信技术下畜牧业的机遇 互联网+移动网络+智能终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畜牧业信息传播慢、技术推广难和产品原料不透明的局面。例如畜牧饲料企业以前都是依靠传统纸质媒体或是通过专门渠道去了解饲料原料行情,自从原料企业或者粮食加工企业有了自己的网站或是第三方平台(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中国饲料在线),在网上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现在的原料行情。 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往往是在传播推广阶段最难的,因为常规的推广方式是用业务员推销加行业报刊广告的方式进行推广的,这样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现在畜牧圈出现的交流社区,越来越多地影响了线下一线的生产人员。因为第一批运用新技术的人员,使用后在社区里进行经验分享、学术交流和解答疑难,这些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通信加智能终端轻松实现。互联网通信技术越来越多地在畜牧业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不论是饲料原料、市场行情、新产品问世,还是疾病流行情况等信息的传播更广、更快捷,畜牧从业者获取信息更

便捷,解决问题更高效。 2 大数据技术给传统畜牧业带来新思路 中国传统畜牧业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传统的决策方式是以经验为依据,不能从全局观念统筹考虑,而大数据的出现将改变这种局面。大数据技术就是在生产管理中,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汇总,为决策者提供行业决策和生产指导的技术。大数据技术将作为一种新的决策方式应用于畜牧业。未来畜牧业将是以数据为动力的决策方式,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畜牧业数据繁杂、种类繁多,通过对数据源的分类整理,将有效地推进畜牧业发展。 (1)数据源及分类。在畜禽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数据是庞大的,比如畜禽育种数据、畜禽疾病和防控诊断数据、畜禽日粮使用数据、畜禽日龄数据、饲养量数据、产品销售数据、屠宰场年屠宰数据、运输数据、畜牧从业人员数据、新技术实际运用数据、畜禽废弃物处理数据、畜产品检疫检测数据、畜产品价格数据以及畜牧业专家和人才数据等。在这么多的数据里面剥丝抽茧,在毫无关联的数据里寻找答案,这就是畜牧业大数据的意义。 畜牧业新技术与大数据息息相关,新技术的应用是畜牧业的重大机遇。每一项新技术的推出都与市场相关。因为应用新技术的成本高、技术普及率低,所以经常出现市场推广难的局面,而互联网技术的到来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畜牧从业人员每天获得的信息都在改变,庞大的数据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支撑,同时为一线生产人员提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 源化利用工作总结 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自府办发〔20XX〕105号),自贡市农牧业局印发了《关于印发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任务责任清单的通知》(自农牧函〔20XX〕34号)。半年来,自贡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既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绩,现就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畜牧业转型升级发展工作 (一)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1、产值目标:截至20XX年6月,畜牧业产值、增加值占农业总产值及增加值比重提高2%,非猪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比重提高4%,农民牧业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提高1%。 2、生产目标:截至20XX年6月,全市生猪出栏107.94万头、牛出栏2.57万头、羊出栏65.47万只、家禽出栏0.218亿羽、兔子出栏0.3459亿只,蜂群2.22万群、蜂蜜0.123万吨、

蜂王浆1.12万吨、蜂花粉2.27万吨,人工草地建设1.898万亩,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 3、生态目标:截至20XX年6月,全市建立了健全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3.67%,粪污综合利用率73.45%。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1、优化完善任务布局 各区县在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禁养区划定情况,细化完善畜牧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区域布局,明确区域内养殖总量,形成养殖场布局图。 截至20XX年6月,全市所辖6个区县,全部完成禁养区限养区调整划定工作,并上图斑向社会公布。 2、调整优化畜禽结构。 富顺县:以德康公司为主导,以3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发展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为基础,积极稳定和发展我县传统生猪产业;目前已经完成8个生猪养殖家庭农场主体工程建设。以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和省级羊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天然草山草坡资源禀赋,加快人工草

对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思考【可编辑版】

对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对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畜牧业是××县的传统产业,因其覆盖面广、不受地域限制、不受规模限制以及不可替代性等特点,而成为增加农民群众收入的首选产业。特别是××县生产的风味牛干巴在市场上走销和去年以来牛价一直攀升,加之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的出台,给××县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十五”期间积极发展和培育畜牧产业的战略思路,××县县委、政府把畜牧业列入重要产业扶持,明确提出了建设高峰牛基地的目标,为××县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县畜牧业基本情况××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 98°52′至99°43′,北纬23°04′至23°30′之间,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一个少数民族为主体的边疆民族自治县,国境线长达14 7.08公里,全县有国土面积2445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 9.2%。在全县1 6.5万的总人口中,少数民族族占85%。全县辖11个乡镇,93个村委会,585个自然村,804个村民小组,一个国营农场和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农户30032户,农业人口1 4.2万人,农业劳动力60049人。据统计,201X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260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 7.3%,其中: 第一产业19329万元,占4

5.4%,第二产业7595万元,占1 7.8%,第三产业15684万元,占3 6.8%,财政收入3724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82万元,支出14709万元;农民人均口粮33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713元。县内最高海拔2605米,最低海拔470米,相对高差2135米。由于县河流纵横、山脉连绵、形成了典型的立体气候,适宜各种农作物种植,也适 宜各种畜禽的饲养繁殖。据1983年草山普查表明,全县有各类草山28 1.58万亩,扣除近十几年的开发利用,尚可用于畜牧业的草山、草地22 6.3余万亩,具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自古以来,当地民族的繁 衍生息都离不开畜牧业,畜牧业历来是××县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一大产业,是××县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解放前, 由于受历史、地理、文化、社会发育程度等因素的限制,畜牧业生产 处于原始的放牧饲养状态,靠狩猎来维持最低食肉水平。解放后,在 党和各级政府的关怀下,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全面贯彻。社会生产力 得到了空前的解放,畜牧业的发展十分迅速。90年代初期,就基本实现了肉食自给,结束了长期食肉靠外调的历史。进入实施“八五”计 划以来,××县畜牧业不仅在数量上大幅度增长,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引进一批养殖大户示范,一系列畜牧科技项目的实施,良种 推广,配合饲料推广,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养 畜积极性高涨,养殖业效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畜牧业的发展,对稳 定物价,改善人民生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