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_基于转型期的中俄比较研究

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_基于转型期的中俄比较研究

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_基于转型期的中俄比较研究
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_基于转型期的中俄比较研究

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

基于转型期的中俄比较研究

景维民 黄秋菊

摘要:经济转型不仅使中俄两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使两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俄罗斯不仅形成了混乱的市场体制和分裂的社会结构,而且形成了一种去工业化、去现代化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中国在转型进程中形成的是一种政府主导的可控的市场经济社会,并处于工业化的迅速爬升阶段。导致中俄两国经济结构差异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国家制度能力。一个能力充分的国家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对经济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平衡发展的目标;反之,则可能导致经济结构退化,经济发展停滞,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丧失。后危机时代,中俄两国依然面临着深化经济转型和推进发展模式转变的重任,如何塑造适宜的国家制度能力,是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国家制度能力;经济结构;转型;中国;俄罗斯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中国和俄罗斯在体制变革、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领域展现出明显的路径分化与绩效差异。引发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在于两国所具有的不同国家制度能力。本文从国家制度能力视角出发,对中俄两国经济转型进程中的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进行剖析,探讨后危机时代两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国家制度能力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国家制度能力的概念分析框架

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始终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一直在探讨国家的职能是什么,国家应当如何更好地发挥扶持市场运行的功能,进而国家与市场的边界、关系问题成为经济学的关注焦点。实际上,国家作用的适当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的发育状况,而且取决于国家是否真正有能力将自身的职能付诸有效实施。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变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需要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以支撑。提供有效制度安排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其中,国家是推动系统性、大规模制度创新的关键主体。国家能够综合自身的强制性及权力资源,调解社会成员的行为模式,克服集体行动中存在的困境,促进制度变迁的发生,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有鉴于此,我们以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为切入点,将国家制度能力界定为国家制定、实施及推动制度变迁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0 10 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JL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0CJL003)

国家的制度能力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1)国家相对独立自主地界定自身的目标偏好,形成有效规则、政策的能力。虽然现实中的国家是一个由不同组织、制度、利益团体构成的复杂网络,但在特定时期,国家的主导性政治力量需要发挥整合不同机构、团体利益偏好,形成相对统一的国家目标偏好的功能。国家的这种目标偏好进一步可以具体化为指导国家行为的发展战略、大政方针。在这一统一目标偏好的指引下,国家才能协调和动员稀缺的社会经济资源,统筹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完成推动制度创新的任务。当然,国家界定自身目标偏好的自主性具有相对性,它并不意味着国家拥有迈克尔曼所谓的绝对的!专制性权力?。相反,国家在形成自身目标的过程中将会与社会进行持续的沟通交流,使其目标偏好符合社会长期发展的利益,即!民心?,而不能单纯受制于当前和局部利益的直接认知。(2)国家将已经形成的规则、政策加以推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绩效的能力。当国家已经形成统一的目标偏好,并具体化为相应的规则、制度和政策的时候,还必须具有足够的能力将其推行和实施,这需要国家解决几个关键性问题。首先,要具备足够的决策实施信息。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充分不仅会导致决策失误,还会导致制度实施的误差。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国家需要采取适度分权的措施,避免因权力高度集中导致的结构僵化与信息失灵。其次,国家还必须克服官僚化问题,形成一个高效的政府体制。为了克服权威制度所固有的官僚化问题,国家需要进行持续的政府体制改革,如行政系统是否便利信息的沟通交流、控制!委托-代理?问题;能否建立起专业化和具备职业操守的现代官僚体系并创新政府治理模式等。最后,国家还必须避免狭隘利益集团的影响,避免!国家被俘?问题的发生。利益集团是公共选择舞台上最为活跃的群体,它们掌控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甚至舆论资源,能够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影响国家决策。它们往往会推动那些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制度安排,阻碍有损于自身利益的制度安排的出台。在利益集团的影响下,国家很可能陷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局部制度变迁陷阱之中。

(3)国家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形成的压力,适应性地推动制度变迁,使其与经济发展条件相契合的能力。一种制度安排往往不是凝固的、持续有效的,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原有制度安排的效率可能出现衰减,甚至完全退化为无效制度安排。这就需要国家审时度势,及时修正原有的目标偏好,对无效的制度进行及时纠错和适应性调整,以确保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此,国家的执政集团需要积累足够的制度知识,具有开放的执政理念,形成适应性学习机制,不仅善于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也善于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以不断改进和完善自身的制度能力。

综上所述,国家制度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维系常态性国家的社会秩序稳定,更有助于身处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国家顺利推进制度变迁,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二、国家制度能力、制度转型与结构调整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前苏联、东欧和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踏上从高度封闭、集权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分权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道路。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成为贯穿经济转型始终的两大核心主题。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制度变迁与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之间具有密切关联。一般而言,制度变迁可以通过三种机制来影响经济结构调整#。(1)制度变迁改变了生产资源的配置环境,使生产资源在不同生产部门中的配置数量产生差异,进而使经济结构得以协调优化。假定经济中存在A、B两个经济部门(如重工业和轻工业),双方资源配置的有效状态在于社会对每个部门产品的供求相等。但旧的制度安排导致资源在两部门之间错配,其中A部门囤积过多资源

导致供过于求,B部门却资源不足导致供不应求。在旧制度下,受国家特定目标偏好和发展战略的制约,经济体系中自发调节资源重新配置的机制面临着高昂的交易成本,因此,唯一途径就是改变原有的制度安排,降低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显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所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典型案例。(2)制度变迁也可以增强对技术发明和应用的激励,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提升生产过程和产品中的技术含量,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在经济学看来,制约技术创新的重要原因在于新技术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效应。某些新技术一旦出现就可能以近乎于零的边际成本迅速复制和扩散,结果导致创新者的私人收益大大低于新技术产生的社会收益,从而削弱了新技术发明者的激励。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将创新的外部性充分地内部化,使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一致,那么就会形成鼓励创新的强有力的激励机制。显然,专利制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这一问题。诺斯就认为,正是以专利制度为代表的一系列有效保障私人产权的制度的出现,才促使了产业革命的发生。相反,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计划定货和财政补贴维持着国有企业的生存和垄断地位,因而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即使企业有创新的意愿,也会因繁杂的审批程序和计划官僚的消极怠工而导致创新计划流产;此外,在缺乏一个完善的私有产权制度的条件下,创新者也不能完全获得创新的收益。(3)制度变迁导致的开放效应也会极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从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需求和供给两个层面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在需求方面,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求企业灵敏地根据市场信号调整生产、投资结构,并不断采取新的技术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在供给方面,对外开放为国内企业带来了先进的制度、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国内的产业结构与国际产业分工相互协调,促进国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虽然制度变迁对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但并非所有转型国家都能够分享制度变迁带来的结构调整收益。诚如欧洲复兴与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所言,在转型国家之间横亘着一条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的鸿沟。在鸿沟的一端,一些国家实现了经济复苏和起飞;而在鸿沟的另一端,一些国家则仍旧陷于制度落后、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恶性循环之中。经济转型大分化的事实从经济绩效的方方面面反映出来,如GDP增长率和总体经济复苏程度的差异,投资、消费比例的差异,政府融资能力的差异,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各种制度基础设施和制度质量的巨大反差#。对于这种反差的成因,经济学家们给予了不同的解释。一些学者将其归因于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如转型前的经济结构差异、计划体制持续的时间和严格程度、宏观经济扭曲状况、地缘政治、历史文化因素等。另一些学者则将其归因于不同的经济转型方式,如激进式转型还是渐进式转型。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对初始条件的准确把握,还是对转型方式的明智选择,都与国家的制度能力密不可分。一个具备强大制度能力的国家能够紧紧抓住市场化和全球化提供的制度变迁契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保障经济结构调整的法律、规则和制度基础设施。同时,国家也能够排除传统产业利益集团的阻力,调动必要的资源,运用结构调整的制度知识,前瞻性地选择战略性产业,合理规划经济结构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优化和提升经济结构,培育国家竞争优势。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连提供公共物品、国防、法律秩序这类最低职能都不能行使,那这个国家就不会发展,国家也就无法相对独立自主地界定和实施自身的目标偏好,涉及产业政策的一系列结构调整更无从谈起。总之,经济结构调整的前提是制度变迁、体制变革,而推动这个变革的关键主体是国家。

三、中俄转型期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比较分析

从1978年开始,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由此拉开体制转型和经济崛起的序幕。前苏联自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也开始了更为深入的改革,然而改革未能挽救传统体制效率衰减的命

运,最终以制度剧变和国家解体告终。从1992年开始,俄罗斯正式开启了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转型的进程。经济转型不仅使两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而且使两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调整。俄罗斯不仅形成了混乱的市场体制和分裂的社会结构,而且形成了一种去工业化、去现代化的资源依赖型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中低附加值产业多,缺乏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不强。中国在转型进程中形成了一种政府主导的可控的市场经济社会体制,并处于工业化的迅速爬升阶段,工业化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产业结构多元化的趋势,提高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竞争力。中俄两国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的路径分化与不同的国家制度能力具有内在的密切关联。

(一)俄罗斯转型进程中的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

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对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原本抱有一种十分乐观的期待。他们认为,在俄罗斯经济起飞的条件早已具备:工业化已经完成,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本,资源丰富而人口数量少。虽然原有的经济结构存在严重扭曲,但伴随着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的启动,市场就会发挥重组经济结构,纠正资源错配的功能,同时,国外资本的流入也会帮助俄罗斯改变原有的结构性矛盾,由此形成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的良性互动,实现经济的迅速繁荣。不过结果却出人意料,俄罗斯迈向市场经济的激进转型不仅导致制度质量低劣,而且引发经济结构严重退化,由此造成严重的经济衰退和民众福利水平的巨大缩减。

表1 俄罗斯联邦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数 (单位:%)

指标项目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

国内生产指数1009581.277.167.364.561.361.9

工业产值1009275.464.851.1

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行

1009076.564.244.340.338.238.7

业产值

固定资本投资100855144.934.131.725.923.4

亏损企业在全部企业中

--15.314.032.534.242.747.3

所占的比重

工业部门的年均利润率12.027.138.332.019.520.19.2 5.2

农业产值1009586.482.972.96762.359.2

联邦预算中基础研究经

-0.960.540.490.460.320.310.10

费和支持科技进步费用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实际工资水平100976565.360.143.34648

10%最富有人口与10%

4.4 4.58.311.21

5.113.513.013.0

最贫穷人口收入差距

(倍)

人口自然增长或自然减

332.9103.9-219.8-750.3-893.2-840.2-777.6-756.5少数目(1000人)

有劳动能力人群中的失

-- 4.7 5.57.48.89.39.1

业率

表1列举了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激进转型高潮期的主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从中可以发现几个显著特征:(1)产出严重下滑,所有经济部门全面陷入萧条;(2)企业亏损严重,工业部门的产出、投资全面下滑,生产能力严重削弱;(3)政府和企业的研发收入急剧下降,技术水平严重退步;

(4)原本薄弱的农业和轻工业部门发展更为薄弱;(5)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人口出现负增长,失业大幅增长,人力资本迅速恶化;(6)社会财富经历剧烈分化重组,收入分配差距迅速拉大。

与社会经济严重衰退相伴生的则是经济结构的严重退化。俄罗斯转型期的经济结构调整并非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趋势而采取的经济发展措施,而是在激进转型政策所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冲击下做出的被动调整。因此,其产业结构虽然呈现出某种轻型化的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在本质上实现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所形成的实质性结构调整。实际上,俄罗斯三大产业间的发展依旧不均衡,产业结构落后。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轻工业和农业很不发达。工业结构落后,除重化工业比重一直偏高并僵化停滞,技术进步不快,劳动生产率低下外,还反映在工业产品,特别是出口产品结构的落后上。俄罗斯一直把服务部门视为非生产领域,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根深蒂固,致使第三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在GDP中,商品性产值比重大,服务性产值比重小。这种落后的产业结构严重阻碍了俄罗斯从粗放型增长模式向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同时,俄罗斯形成了一种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资源依赖型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俄罗斯燃料和原料类产品的出口比重持续上升,1994-2000年,该比重保持在82%-85%的水平。其中,原油、天然气、煤炭等燃料类商品出口额的比重为40%。2000-2008年资源性产品出口在俄罗斯经济持续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俄罗斯转型期经济结构的严重退化,与其极端薄弱的国家制度能力具有密切关联。虽然俄罗斯的转型表面上是国家强制推动的制度变迁,但是无论在其目标偏好确立,制度、政策制定和实施,还是对转型过程进行协调等方面,国家的能力都极其微弱。转型伊始,出于对旧体制的憎恶、对西方市场和民主制度的崇拜以及政治斗争的需要,以叶利钦为代表的自由派改革者急切而又盲目地选择了!华盛顿共识?这一新自由主义激进转型战略。该战略虽然满足了自由主义精英迅速瓦解旧体制的迫切诉求,却罔顾俄罗斯的历史传统、薄弱的制度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民众的承受能力,结果导致制度断裂、生产体系解构、社会资本耗散,整个俄罗斯陷入无政府的制度真空地带。在自由市场迅速引入但缺乏必要制度约束的条件下,必然产生严重的市场失灵。生产者在陌生的环境中受困于信息不完全和高昂的交易成本,无法缔结新的市场契约,企业无法获得必要的投入品和资金支持,必然出现产出缩减、技术退步。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一个廉洁高效的政府体制,国家无法有效实施法律和规制,必然导致大量机会主义行为滋生,有组织犯罪盛行,健康有效的市场秩序生成困难。市场内在的资源配置能力、结构纠偏能力也自然无法有效发挥调节经济结构的功能。

虽然俄罗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试图对转型战略进行必要调整,强化国家的调控能力,完善市场经济的法治基础,改变畸形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国家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能力极其微弱。总之,无论是国家界定自身目标偏好,确保规则、政策有效实施的能力,还是国家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对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能力,都遭到极度削弱。结果,俄罗斯必然无法在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制度变迁产生的资源配置改进、技术进步加速、开放环境改进三种效应,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中国转型进程中的国家制度能力与经济结构调整

仅使中国培育出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提升。自1978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中国平均GDP增长率达到了9.8%,按可比价格计算,2008年的GDP是1978年的16.5倍。2010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经济增长质量看,转型期中国经济的波动幅度较小,没有损害长期增长的潜力,即便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也保持了强劲的增长速度。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大,社会福利水平也不断提高。中国连续跨越了人均收入400美元(温饱)和800美元(总体小康)两个门槛,到2009年人均收入达3700美元。世界银行已将中国从低收入国家提高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在经济结构方面,中国实现了城市化、工业化和经济国际化协调演进。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快速推进,城镇人口比例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09年的46.6%。与之相应,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从1978年的28.2%下降为2006年的11.8%;第二产业的比重一直较高,1978年为47.9%,2006年为48.7%;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提升,从1978年的23.9%上升至2006年的39.5%。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引发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与结构调整的因素众多,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具备强大制度能力的国家的有力推动。国家目标偏好的灵活调整,角色定位的适应性转变,治理能力的持续构建是确保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的关键。

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在转型中一方面合理调整国家的权力结构和职能范围,另一方面着力改进和提升国家的有效制度能力。第一,在中央政府层面,国家保持了政治权力的适度集中,确保了国家制度的统一与协调,避免激进政治变革带来的组织解体和制度真空,使国家拥有足够的治理能力。第二,国家保留了必要的经济权力,从而能够支付制度变迁成本,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有效调控。中国虽然已经建立起多元混合所有制结构,但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型国有企业和重要战略部门实施必要控制。国家通过财政分权、税制改革,对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利关系进行清晰的界定,在调动地方发展经济积极性的同时,确保中央政府可以调动经济资源推动重大的制度改革。第三,政府具备较高的自主性。在转型过程中,虽然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出于自身私利,试图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但中国却将!国家俘获?的程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大力推行消除行业和行政垄断的改革,以确保决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第四,持续不断地调整政府的组织制度和治理模式。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政府改革,如今已进行了六轮行政体制改革。这些改革从单纯地精简机构、裁撤冗员逐步深入到转变政府职能,使其适应市场化和全球化需要。政府逐步退出全能型治理结构,正在实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职能转变;政府采取了一种!亲近市场?的治理理念,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治理,避免政府治理失效问题的出现#。

国家权能范围的适度调整,不仅在30年转型中发挥了稳定国家秩序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而且在面临外部冲击时也体现出良好的治理绩效。面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可以在短期内出台一系列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方案,动员全国资源确保增长和民生,则充分体现出强大国家制度能力的优势。由于国家独立自主、灵活调整目标偏好和发展战略,合理权衡自身的权能范围和治理模式,并在对外开放中探索出有效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战略路径,维系了国家发展的自主性,因此中国在转型进程中培育和增进了国家的制度能力(见表2)。这就使得中国充分利用了制度变迁的有利契机,推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表2 主要转型国家的国家制度能力指标

非正式经济比例(%)犯罪率(%)

产权不安全

程度(%)

政府俘获指数

政府工资占

G DP的比重(%)

行政性腐败

波兰27.6 6.010.312(低) 1.4 1.6捷克19.1 6.423.311(低)0.8 2.5匈牙利25.1 4.7127(低)0.7 1.8俄罗斯46.18.841.632(高)0.9 2.9乌克兰52.2n.a.4432(高) 1.2 4.4哈萨克斯坦43n.a.n.a.12(低)0.9 3.1吉尔吉斯39.8 4.5n.a.29(高) 1.4 5.3

中国13.1 3.011

n.a.

(据估计较低)

1.2 1.8

资料来源:转引自M iller,Jeffery B.and Stiy an T enev,!On the Ro le of Government in T r ansitio n:T he Ex periences of China and Russia Compared?,Comp ar ative Economic S tudies,Vol.49,2007.

四、后危机时代的国家制度能力构建与经济结构调整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相继步入转型深化阶段。该阶段的核心任务是通过更加细致深入的制度改革与结构调整建立起促进经济长期繁荣的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当这一阶段纵深推进、全面展开之时,全球性金融危机不期而至。虽然面对冲击,中俄两国的市场经济体现出不同的治理绩效,但都暴露出各自体制中内在的制度和结构性矛盾。

就俄罗斯而言,本次危机不仅暴露出新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脆弱性,更暴露出其特有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后危机时代,俄罗斯最为紧迫的举措就是通过深入的结构调整实现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的转变,实现国民的全面现代化。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9年国情咨文中提出,将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十年的目标。现代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建立智慧型经济以替代原始的原料经济,这种经济将制造独一无二的知识、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有用的人才。为此,俄罗斯决心在经济上实行创新发展战略,使创新的速度大大提高。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将航空航天、造船业和能源动力、信息技术、生物、医疗等领域作为着力发展的高科技技术产业。作为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基本条件,俄罗斯决定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计划用于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的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分别由2006年的4.6%和3%提高到5.5%-6%和6.5%-7%。同时,要为科研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此外,还要相应调整外交政策,强调俄罗斯外交将突出寻求能为其提供相应技术发展和为国产高科技产品走向地区和国际市场做出更大贡献的国家,首先与主要国际伙伴欧盟和美国建立专门的现代化同盟#。

当然,在调整经济结构,建立创新型经济,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俄罗斯将面临多重因素的制约,如企业缺乏创新积极性、能源收入的巨大诱惑力、设备和基础设施老化、投资不足、社会缺乏共识等,这就需要国家发挥推动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的重要功能。为此,需要通过深入的国家制度建设,提高国家的制度能力和有效性。正如梅德韦杰夫总统于2010年7月27日在经济现代化委员会上指出的那样,走向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向创新型经济过渡,而且还要解决贪腐、减少行政干预、增强良性竞争的问题,否则不可能实现技术现代化与创新经济。

中国的增长模式呈现出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特征。虽然外需成为推动中国增长的强劲动力,但当遭遇外部冲击时,外需缩减就会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在后危机时代,走出发展困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有赖于通过深入的结构调整和制度改革促进发展模

式转变。首先,需调整需求结构,使消费、投资和需求相互协调、均衡发展,而不能走极端或偏废任何一方。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出口和投资仍具有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在保持出口和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着力启动国内消费需求,为经济持续增长构筑坚实基础。这需要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形成国家、企业和居民之间合理的分配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提高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和水平,增强消费信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现从数量型消费转向质量型消费、从实物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探索合理有效的消费信贷形式,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制约,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同时,完善国家制度能力建设,以改革释放的制度能量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国家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环境建设,加强支持公平竞争和促进良好经济秩序的立法和执法工作,提供必要的市场监管和调控,确保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其次,国家深入推进一些基础性和关键性的经济制度改革,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运行绩效。主要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鼓励和引导非国有经济发展,创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健全和规范其内在运行机制,形成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减少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的扭曲;深化财政、税收、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外贸、汇率体制改革,提高本国市场经济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最后,需要通过深入的政府改革,推动政府治理模式转型,实现从!全能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这就要求政府对自身的范围与能力进行有效权衡,集中必要资源和力量发挥纠正市场失灵、协调市场秩序、增进市场自我发展的作用,同时不断强化和改进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增进社会长期发展的利益。在制度建设层面,需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政府的政治责任和自律机能,创建安全、平等、法治的社会环境。

Th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and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Jing Weimin,Huang Q iuju

Abstract:Economic tr ansition leads to the huge changes of economic systems in China and Russia,and promotes the deep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the two countr ies too.However,Russia shapes a chaos market system and frag mental social structure by a r esource-dependent economic structure w ith de-modernization and de-industrialization.While China shapes a controlled market economic society dominated by the Central-government and is at the stage of rapid in dustrialization.State capacity is the key factor inducing the different econo mic structures in China and Russia.A state w ith full capacity can adjust its economic structur e adaptively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domestic and abroad enviro n ment,and r ealizes sustainable,r apid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 my.On the contrary,the shortage of state inst itutional capacity will result in the degradation of economic structur e,the stagn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the loss of 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 e.In post-crisis time,China and Russia still face the major tasks of deepening eco nomic transition and adva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 elopment patterns.Ho w to shape appro priate 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 is the impor 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further.

Key Words:State Institutional Capacity;Economic Structure;T ransition;China;Russia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第一课)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 ——支部书记陈世强 时间:2011年3月18日下午(大约1.5小时) 地点:五楼会议室记录人:朱剑军 参加人员:支部全体党员辅导人:陈世强 本课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充分认识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主要内容: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 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任务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法和模式,就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有重大的作用:能够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

宽。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的进出口经济遭受冲击,迫切需要扩大内需,提升经济发展速度。要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供给适应国内的需求,实现经济真正的可持续的增长。因此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迫切任务,如发展民族企业、调节收入分配等,这需要我们找准突破口,认清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1.深刻内涵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一国,或者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的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的方式和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凡是要由粗放型的增长,到节约型的增长;从低级的经济结构,到高级的优化的经济结构;从单纯的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的转变。 2.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地位和相互的比例关系,从宏观看,包括社会总需求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从微观看,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等。 经济结构调整,就是通过经济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使经济结构适应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质量,所以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作必要条件。 3.重大作用 一是能够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不断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国际风险的能力,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空间越来越大、道路越走越宽。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重点

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破解资源环境制约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目标要求,都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未来5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是经济发展方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所以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而扩大消费需求,是调整需求结构的关键环节,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途径。因此要不断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不断提升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突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布局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要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发展。 突出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动力,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会极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我国要赶上和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就必须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竞争的关键在人才,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关键。 突出优化社会管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然带来利益格局、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必须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和重要动力。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推进基本公

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思路研究

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思路研究 摘要:文章以费希尔的三次产业划分标准为前提,运用产出结构、比较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得出重庆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二元经济结构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文章的核心观点是用工业化思路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要因地制宜培育产业集群和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拉动转变。 关键词:重庆市;产业结构;二元经济;优化思路 一、重庆市产业结构发展变化实证分析 (一)产值结构分析 从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来看,产业结构布局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变化。如表1所示。首先,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市基本上没有现代服务业,以传统的第一产业为主体,比重高达70.1%。到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明显被第二产业取代。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下降37.8个百分点,比重仍高于第三产业,形成了“二、一、三”的产业结构,且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后的20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更加明显,第三产业突飞猛进,比重逐渐超过第一产业,截止1999年,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17.2:42:40.8。重庆市直辖之后,第一产业比重继续下降,2007年有所回升,2009年又一次回落创历史最低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07

年第二产业比重过半达50.7%,且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仍居后于第二产业,呈下降趋势。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 9.3:52.8:37.9,基本上形成了“二三一”的局面。 (二)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评价产业结构整体效益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该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该产业的劳动力的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愈高,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愈高,经济效益愈好。重庆市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变动情况,如表3所示。第一产业较低,1999年达到0.3之后持续下降,直至2009年基本稳定在0.21左右,这表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增长潜力释放殆尽,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向现代农业转变。第二产业比较高,发挥了经济增长主力军的作用,这与重庆实施“工业第一方略”的发展战略相符。第三产业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并呈下降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很大。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第一、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可见重庆市产业结构的效益比较低。 国民经济中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别越大,经济的二元性越强。从表3可以看到,农业与非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大,在3.5上下徘徊,说明重庆市的二元经济结构非常明显。这与重庆是国内二元经济非常典型的区域的事实相符。 二、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难题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

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问题 一、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要在处理好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关系、增加投资与扩大消费关系的前提下,着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一)坚持内需为主,内外需结合 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既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保持并增加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更要充分发挥内需潜力巨大的优势,把经济增长建立在稳固的内需基础上。 (二)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的重点应放在以投资促进消费上。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密切相关。要把重点放在投资结构的调整上,使投资进一步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自主创新倾斜,向节能环保倾斜。同时,要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和社会服务等领域,更好地发挥民间投资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三)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扩大居民消费一是要完善消费政策。要总结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的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政策。但扩大居民消费不能长期依赖政府补贴,还要探索多种办法,

建立长效机制。二是改善消费环境。要建立健全消费法规标准、市场流通体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食品和药品安全,同时要完善信用体系,发展消费信贷,提供优质服务,让群众安心消费、方便消费。三是培育消费热点。要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扩大居民消费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当前,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二、城镇化问题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需要有一个过渡,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以推进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在优化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的同时,要在中西部一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通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有序集聚人口,培育和发展一批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需求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形成并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避免城镇过于分散造成的土地浪费和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总的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使社会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这是结构调整的目的,也是判断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优化的标准。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结构调整也要经常进行,不能一劳永逸。要十分重视国际市场,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高度,全面考虑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部署,提高国际竞争力。 (2)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当今世界经济结构重组的基本趋势和显著特点,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根本途径。要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传统产业,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向着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 (3)发挥各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全国经济总体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各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服从全局,统筹兼顾,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以取得较好的效益。根据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结构调整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就业和保护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4)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结构调整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立足于存量资产的重组、优化,增量投入必须同激活存量密切结合。决不能走粗放发展的老路,乱上项目,大铺摊子,引发又一轮投资膨胀和重复建设。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方向和重点。 第一,以农业为基础,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增加。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权巩固的重要条件,任何时侯都不能忽视。要多渠道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综合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和有序流动。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改革粮棉购销体制。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保护农民权益,减轻农民负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第二,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这是我国推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不能放松。这方面的建设既要及早部署,又要量力而行,突出重点,提高技术起点,注意合理布局,避免不合理重复建设,确保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它们的素质。要有重点地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根据需求,振兴机械、汽车、石化、建筑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调整、改造、提高轻纺工业。

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四个方面

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四个方面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大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回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实,经济增长的动源总是起源于结构性的失衡状态,而增长的实现或消失又总是取决于结构性矛盾的缓解或加剧扭曲。因此,结构性政策可以视为中国经济增长核心的政策。 一、对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简要归纳 结构性矛盾,从本质上来说是既定的增长格局和经济运行的方向与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之间出现的背离或扭曲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有四个结构现象,我们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一)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过低,甚至出现服务业比重下降的现象。1998年与1990年相比,第二产业的比重由41.6%上升到5 5.60%,其中工业的比重由37%上升到51%,增长的幅度之大是罕见的。进行国际比较就会发现,目前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低于低收入国家10个百分点左右,最近,世界银行经济家E.C.HUA做了一次很好的研究,他发现即使在通货紧缩之中,第三产业的价格还在不断上升,这一方面说明结构性短缺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国民经济存在着巨大的增长空问。 服务业为什么出现滞后的现象呢?第一,制度性的垄断,包括单一或有限的供给商结构,包括各种进入的壁皇、排斥竞争的价格政策、对国有部门所有制的盲目性等等。第二,目前对服务业存在着不正确的歧视和偏见,“无工不富”、“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这种思想还是根深蒂固的。这种歧视和偏见是自足经济或者封建意识,而不是分工的思想,在本质上是逆市场化的。 (二)城乡人口比例失调。目前经济结构的第二个明显矛盾是城乡人口的比例失调和极低的城市化率。目前中国的工业化率已经超过50%,而城市化率只有30%,这20个百分点的差别 导致了一系列的扭曲,一方面加剧了农村人多地少、农民收入低的矛盾,另一方面导致了国内市场的狭窄,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仅服务于占人口30%的城市市场,目前中国真正有效的市场空间仅以2亿多人口为基数。虽然大家对进一步发展城市有了基本的共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是怎么形成一种更有吸引力的、有活力的都市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从而对过剩的农村劳动力有足够的吸引力,使他们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从农村走向城市。 目前中国存在五类城市:第一类,特大型国际都市;第二类,比较有吸引力的城市经济,如一批沿海省会城市及中部省会城市;第三类,发展较好的小城镇,这在江苏、浙江、广东、山东都可以看到好的样板;第四、第五类分别是没有吸引力的、死的城市经济,比如很多老的工业基地和军工城市,还有逐步消亡的数量众多的小城镇。城乡人口结构调整的本质应该是形成一种新的机制,努力创造一种以市场化为基础的有吸引力的都市经济,而不简单是建设一批新的城市。十分明显,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将是一批城市的出现。 (三)社会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产品供给严重滞后。尽管中国的硬性基础设施,包括供电、供水、供气和公路、码头还要继续发展,但是目前软的基础设施与经济转制不配套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严重制约中国的经济增长。比如目前的居民对未来改革充满着不稳定的预期,而我们相应建立社会保障的速度和政府的支持能力与居民预期之问是严重不对称的。 (四)公司或企业治理结构改革不到位。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明确的关系,有了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投资者的信心增强,投资的回报有了保证,这样外资会不断增加,国内储蓄会更快转为投资,于是可以享受比较健康的经济增长率;而如果没有较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投资率相应地下降,可能经济会产生一系列的风险。另外,公司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问也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目前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

关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

重庆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关于重庆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院(系)法政与经贸学院 专业班级国商专2008-01 学生姓名滕杨学号2008631616 指导教师胡琳祝职称讲师 评阅教师职称 2011年6月15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以信誉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设计(论文)中引用他(她)人的文献、数据、图件、资料均已明确标注出,论文中的结论和结果为本人独立完成,不包含他人成果及为获得重庆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其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设计(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字): 年月日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韩文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现状和展望 2012年04月13日13:53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压力 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中国经济结构调整面临与日俱增的外部压力和内生动力,被迫调整和自觉调整两种力量正在汇集,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倒逼机制和正逼机制。 (一)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 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人口红利持续衰减,劳动力供求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其中结构性矛盾逐步上升,就业难、用工荒并存现象长期化。随着廉价劳动力的减少、最低工资标准和农民工工资的大幅提高,与周边一些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逐步消退。从最低工资看,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160元、1280元、1320元、1080元,比2005年分别提高100%、85.5%、91.3%、125%。根据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的数据,十多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大幅增长近四倍,单位小时劳动成本由2000年的0.6美元增加至20l1年的2.9美元。与东南亚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已由10年前的偏低转变为偏高,目前相当于泰国的1.5倍、菲律宾的2.5倍、印尼的3.5倍。 从土地价格看,2011年末,全国主要监测城市地价总水平

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其中,商业服务、住宅、工业地价分别比2005年上涨174%、267%、32.5%。 传统比较优势弱化的结果是,原有传统产业(特别是一般加工制造业)向综合成本低的内陆地区或周边国家转移。目前这一势头己相当明显,如重庆、安徽等地的许多产业是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过来。耐克等国际品牌逐步把制造工厂更多迁至越南等国。美国寇兹(Coach)公司宣布今后五年中国工厂的订单份额将由85%降至45%,日本无印良品(MUJI)公司计划三年内把中国合作工厂从229家减至86家。这种情况将驱使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方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否则可能出现产业空心化和经济减速。 (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空前提高。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一方面,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过去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环境问题也快速积累,并集中爆发出来。可以说,目前中国正进入各类环境与健康事件的高发期。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要求,消费结构升级相应地要求产业结构升级。尤其是公众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逐渐加强,公众对污染问题的敏感程度提高,环境危机较易演化成社会危机。同时,由于环境管理体系和信息公开制度日渐完备,特别是媒体监督报道力度加大,环境问题对公众心理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捷。近年来接连发生的一些环境事件,如大连PX项目,康菲渤海漏油事件,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

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国际现状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快速发展的核心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资本,生产,技术,服务,信息和其他元素在快速的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世界各经济体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新的功能和运行机制的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出现。 (一)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多元化,“金砖四国”表现不俗 2003至2006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自70年代以来连续四年。按实际汇率计算,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达到3.8%;世界贸易增长9.4%,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2%,达到1.2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本轮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中经济体已提出了全面振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6年为7.3%,低于世界3.5%的整体增长率越高,经济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从2001年到2006年,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从20%上升到了全球的贡献率为30%,25%,按照购买力平价超过50%。其原因是:首先,由于投资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及其发展资源的经济能力增强的领域进入较快增长;其次,中东国家和贸易顺差得益于石油收入,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多的长期和稳定的员工队伍的工作,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的约3%到目前的6%;三,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正在经历自上世纪最强劲的经济增长,70年代2006年,5.2%的经济增长率;四是经济稳定增长在拉丁美洲,大国削减公共开支,减少赤字,降低利率,鼓励私人投资,以抵御日益增加的外部冲击的能力,经济增长在2006年的5.3%; 5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表现良好,虽然有过短暂的泰国金融风暴,东盟经济整体的声音,四小龙经济较快增长,2006年,亚洲(不包括日本)的8.3%的经济增长;六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金砖四国”已经成为在美国之外的另一大动力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也有研究报告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将超过G7集团。 (二)结构调整的不平衡催生了流动性泛滥,导致全球资产市场泡沫 在2007年,尽管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仍然很高。同时,在经济体系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依然严峻。这种不平衡的贸易不平衡主要表现,美国的贸易赤字在最近几年扩大,短短几年已经翻番。这种不平衡反映了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相对缺乏美国的储蓄,而其他国家相对缺乏消费,而来自美国的低端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正是这种错位和产业转移导致贸易失衡。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流动性泛滥,并没有反映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过流动性和利率上升的持续收缩,CPI增速在主要经济体目前都比较适中。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国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按服务价格(特别是物价和生活相关的服务,如租金等)占主导地位导致了上涨,而贸易品(不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但由于全球化和提高生产力和呈现下降趋势。但流动性泛滥的资产泡沫方面得到真正的体现。在经历不仅房地产价格仍然固执地上涨宏观调控(美国房地产价格保持在历史高位,不太可能大幅下跌),以及股市继续朝着泡沫新的高度。2006年,全球股市上涨了近20%,已经超越了创建2000年初的历史峰值,同时,在流动性支持商品市场已经运行的高。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可能会接触到商品市场,流动性将支撑繁荣的能源,原材料等商品价格高企反弹,回到上升通道。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

中国经济结构四大新特征

中国经济结构初显四大新特征 “三季度7.3%的GDP增速,确实比去年有回落。但1~9月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人,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物价指数1~9月份同比上涨2.1%,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近日,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分析说,从这些指标来看,经济增速虽略有放缓,但国民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三期叠加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经济实现平稳运行实属不易。” 同时,这位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认为更为不易的是,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已经开始出现了不少令人欣喜的新趋势,“经济结构在持续改善,增长的质量在提高,经济内生的新动力开始集聚,新经济成长速度加快,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可以说,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预期比较强烈。”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卢中原经过多次大量的一线企业调研发现,目前中国经济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四方面趋势性新特征。 增长支撑出现转换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6.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5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上,第二产业增长13.7%;第三产业增长17.4%,三产投资增速高于二产3.7个百分点。 从趋势性方向观察,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三产的比重在继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速度快于工业,“这是继去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第一次超过工业以来,继续延续这样的趋势。” 不仅如此,工业内部结构调整也在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态势非常明显。 具体表现为,传统产业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上半年钢铁行业投资下降 8.4%,粗钢、有色金属、水泥产量增长分别放缓至3%、5.4%和3.6%。压缩过剩产能取得进展。与此相反,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前8个月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1%,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8.5%的整体增速。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传统产业跨界融合成良好态势。新兴服务业继续领跑经济增长,1~8月,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26%,快递服务业业务量同比增长52.7%,信息消费增长18%。文化创意、科技服务等也迅猛发展。 为卢中原尤为关注的,则是在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新增就业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是增加了,且远超预期目标。经济增长速度2012年和2013年分别为7.8%和7.7%,连续两年低于8%,但城镇新增就业不降反增,不但均超过900万人,而且分别超出目标360万人和410万人之多。 “过去我们说保‘8’是为了保就业,但那是过去老的体制、结构、思路、观念了。”卢中原表示,新增就业比预期目标高出这么多,吸纳就业的显然不是第一和第二产业,而是第三产业。 在其看来,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表明服务业发展活跃,“非制造业PMI (采购经理指数)一直处于65%左右,即使在制造业下行的时候,服务业的PMI 也在50%~55%之间,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郑新立补充说,去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降低了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0.2个百分点,“如果保持这样的结构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概论》题库 (选择题17题,判断题21题,问答题55,共93题) 一、选择题 1.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CD) A.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B.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 C.确定了广东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原则 D.对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的主体框架、八大载体的构建进行了部署 2.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具有什么机遇和条件?(ACD) A.中央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B.广东对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C.市场倒逼机制促使企业更加注重自主创新 D.广东的人文精神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厚实的文化积淀 3.“三来一补”是指什么?(ABCD) A.来料加工 B.来样加工 C.来件装配 D.补偿贸易 4.怎样深化改革,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体制和制度保证?(ABCD)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C.深化社会领域各项改革 D.改革一些具体的管理体制和行政运行机制 5.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是什么?(ABD) A.投资 B.消费 C.进口 D.出口 6.广东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开拓新型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B.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保水平,不断培育壮大消费群体 C.加强消费环境建设,改善消费条件

D.采取鼓励消费政策,刺激居民消费 7.广东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优化投资结构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B.着力优化投资结构 C.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 D.改善投资服务 8.广东对突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采取哪些措施?(BCD) A.发展对外贸易 B.培育现代产业项目,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C.抢占世界产业高地,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D.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推进绿色增长 9.广东对突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采取哪些措施?(AB) A.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 B.加强规划引导,促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跨越式发展 C.加大“腾笼换鸟”政策力度 D.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10.广东对完善体制政策,深入推进“双转移”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强产业转移力度 B.健全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机制 C.加强政策调节 D.完善配套措施 11.广东的主体功能区域有哪些分类?(ABCD) 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生态发展 D.禁止开发 12.广东对推进自主创新将采取哪些措施?(ABCD) A.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B.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提升发展高新产业园区,完善自主创新平台 D.完善组织协调与法规政策,优化自主创新环境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经济学简析

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经济学简析 一般来说,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客观上又需要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经济发展。 从需求结构看,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却相对不足,且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从而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不稳定性加大。对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就是扩大内需,使经济增长主要由投资、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所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就是,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工业逐步迈向中高端,使服务业逐步成长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 从城乡结构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严重束缚了劳动力和资源的流动,使得城乡不能协同发展,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对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就是,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使城乡资源能双向合理流动,高效配置。 从区域结构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这对扩大内需和拓展发展空间不利,对社会和谐稳定也不利。对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就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区域协同发展。 从所有制结构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是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例失衡,从而造成了就业能力差、经济活力不足等问题。对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容就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贡献。 从收入分配结构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影响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从而导致了内需不足。对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就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建立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要素投入结构看,当前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大,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增强,使得以要素投入增长的方式难以为继。对此,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 一、重庆区位条件简介 重庆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渝东、渝东南临湖北和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渝北连四川,渝东北与陕西和湖北相连。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02.9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 重庆位于中国内地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嘉陵江、乌江等都在重庆汇入长江。 1997年第八届中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 截止至2012年,重庆已发现矿产6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4种,涵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散元素、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等矿种。现实优势矿产有天然气、锶矿、煤、铝土矿、锰矿、毒重石、粉石英、石膏、水泥用灰岩、盐矿、地热等。 二、重庆市产业结构分析 (一)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三次产业分类 根据克拉克的学说,把产业分成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重庆直辖十年以来的GDP、产业产值及构成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1997年时,三种产业中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最高,但总体来说三种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相差不大;1998年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最高,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仍然最低;2006年仍然是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最高,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低。由1997年到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的上升速度整体来说快于第二产业。 从就业结构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所有劳动力的比例不断降低,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不断上升,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第三产业所吸收。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开始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将增加。而重庆市的劳动力转移情况也大致符合这个规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但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的情况不明显,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重庆的劳动力结构还处于第一阶段,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大于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 根据库兹涅茨法则,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农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服务业的比重也不断上升;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下降,工业劳动力的比重上升但不明显,服务业劳动力的比重上升。重庆的发展基本符合这个法则,农业实现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劳动力比重有不明显的上升,服务业劳动力的比重不断上升。 2、产业功能分类 有学者根据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产值规模,产值年增长率,税收规模,.固定资产规模,.就业规模,劳动者报酬,.投资规模,投资年增长率等10个指标对重庆的主导产业进行选择。该学者选择了重庆具备相当规模的18个产业:.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

经济结构调整问题1

试论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问题 一、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问题 当前,关于中国面对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基本上获得了共识,在“十二五”规划中都已经写上大部分的结构性问题,指出中国存在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 第一个结构性问题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及外需拉动,内需不足,消费不旺。中国过去30年里快速的经济增长,非常重要的一个推动因素是出口。现在国际间和国内都公认,以出口推动增长是不可能持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很快会变成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世界最大的经济体靠出口来推动自己的经济发展这是不可能的。中国一直靠出口及依赖出口推动经济,核心的问题就是内需不足,这也是现在公认的问题。 第二个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甚合理,从而影响了经济的稳定性。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基础较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也制约了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个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国内工业结构出现显著的重工业化趋势,但推进方式具有明显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点,资源消耗高,环境破坏大。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不仅降低了增长的可持续性,还造成了发展和环境的严重冲突。

第四个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国内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率由1995年的2.8提高到2010年的3.3。我国反映国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基尼系数,也从1978年的不到0.2提高到2009年的接近0.5,超出0.3-0.4的国际警戒线。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中。另外占国土面积70%的中部、西部省区,经济发展依然滞后。由于制度和外部环境如土地、环境的制约,后发优势已经逐步变成为后发劣势。大量的后发展地区居民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经济转型中的一个紧迫问题。毛泽东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协调发展是区域生产力平衡布局要处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五个经济结构问题是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存在的问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深层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使经济发展有活力有后劲,实现可持续发展。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是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真正让人们“劳有所得”、“干有所值”,是一件鼓腰包、顺民心的要紧事。消费需求怎样才能成为最主要的拉动因素呢?归根到底还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消费需要钱,所以在收入分配上,国家应该会力度比较大,以提高居民的工资收入,同时也会有惠及民生的实质性行动。 二、经济依赖内需更好

中国经济转型与结构调整的深度解读-课程的考试-90分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共8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未来我们要靠()来解决“过剩”? A.投资 B.出口 C.内需 D.政府 2. 以下哪项不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 A.钢铁业 B.石化业 C.有色金属业 D.船舶业 3. ()抓住了90年代信息革命技术,取得了快迅的发展。 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美国 4. 从目前来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是经济结构调整当中()的调整。 A.城乡结构

B.区域经济结构 C.要素投入结构 D.产业结构 5.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要适应()结构变化的趋势。 A.供给 B.需求 C.消费 D.投资 6. 2008年以来,我们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央政府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大措施。 A.七 B.八 C.九 D.十 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以人为本 B.经济持续发展 C.经济快速发展 D.建立和谐社会 8. “科学技术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充满艰辛,敢担风险的探索,需要面壁十年,敢坐冷板凳的精神,要脚踏实地潜心钻研,切忌浮躁”这是()的话。 A.邓小平 B.江泽民 C.胡锦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