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改良与培肥大纲

土壤改良与培肥大纲

土壤改良与培肥大纲
土壤改良与培肥大纲

《土壤改良与培肥》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9295lO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课内总学时:30

课外总学时:12

实习天数:无

学分:2

一、考试对象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壤改良和培肥的系统理沦和方法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学生在了解我国土壤资源区域性差异特征的基础上,掌握盐碱土、红黄壤、低产水稻土、沙土、紫色土、黄土、荒漠类型土壤等土壤的改良与利用;基本农田保护与复垦的有关概念和政策法规等。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涉及指定的参考材料。具体的考试内容包括:

1、土壤改良与培肥的关系,土壤改良与培肥的基本内容。

2、土壤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我国土壤域性篪片特征资源的区域性差异特征,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命名方式,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概述。

3、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作物耐盐的生理机制,作物耐盐力。土壤易溶性盐的运动,土壤易溶性盐运动的影响因素。我刚盐碱土的分布,盐碱土的水利改良,农业土壤改良,生物土壤改良,化学改良。

4、低产土壤的划分指标和依据。

5、风沙土资源概况,风沙土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改良利用存在的问题。

6、荒漠类型土壤的肥力特点,改良利用技术,荒漠类型土壤高产的培肥措施,荒漠类型土壤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7、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复垦,闲置土地的处理。

四、考试方法

采用考教分离,闭卷考试,笔试,2小时内容。或者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

五、题型

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问答、计算题、论述题。

六、试题数量和时间安排

试题总量为40题,包括名词解释l0个,占20分;填空10题,20个空,占10分;选择10题,占10分;问答5题,占30分;计算l-2题,占15分;论述l题,占15分。考试时间安排为2小时。

七、答题要求

答题要求字迹工整,言简意赅。名词解释、问答、计算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答在试题相应位置。

大纲制定者:土壤农化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危常州

大纲批准者:张建华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考试大纲

课程:土壤改良与培肥

土壤农化教研室

二00七年八月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土壤改良与培肥

土壤农化教研室

二00七年八月

《土壤改良与培肥》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295lO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课内总学时:30

课外总学时:12

实习天数:无

学分:2

一、教学对象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学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对土壤改良和培肥的系统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供需平衡、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和节水、节能、省地、增产的灌溉和排水技术;在了解我国土壤资源区域性差异特征的基础上,掌握红盐碱土、低产水稻土、沙土、紫色土、黄土、荒漠类型等土壤的改良与利用;基本农田保护与复垦的有关概念和政策法规等。

三、课程内容

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涉及指定的参考材料,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

1、土壤改良与培肥的关系,土壤改良与培肥的基本内容。

2、土壤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我国土壤区域性特征,资源的区域性差异特征,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命名方式,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概述。

3、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作物耐盐的生理机制,作物耐盐力。土壤易溶性盐的运动,土壤易溶性盐运动的影响因素。我刚盐碱土的分布,盐碱土的水利改良,农业土壤改良,生物土壤改良,化学改良。

4、低产土壤的划分指标和依据。

5、风沙土资源概况,风沙土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改良利用存在的问题。

6、荒漠类型土壤的肥力特点,改良利用技术,荒漠类型土壤高产的培肥措

施,荒漠类型土壤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7、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复垦,闲置土地的处理。

四、考试方法

采用考教分离,闭卷考试,笔试,2小时内容。或者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

五、题型

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问答、计算题、论述题。

六、试题数量和时间安排

试题总量为40题,包括名词解释l0个,占20分;填空10题,20个空,占10分;选择10题,占10分;问答5题,占30分;计算l-2题,占15分;论述l题,占15分。考试时间安排为2小时。

七、答题要求

答题要求字迹工整,言简意赅。名词解释、问答、计算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答在试题相应位置。

大纲制定者:土壤农化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危常州

大纲批准者:张建华

土壤地力的培肥措施

土壤地力的培肥措施 摘要:在农业生产中,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是从土壤中获取,土壤的肥力决定着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所以一定要确保土壤养分充足。土壤培肥是一项科学性较强的技术,因为土壤的自身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受雨量、气温、耕作方式及作物种类等因素影响,肥力情况千差万别,如何合理、科学地进行土壤培肥,既不浪费又能充分保证作物的营养所需,是每个农业工作者都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重点从合理施用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测土配方施肥3个方面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施用,为培肥土壤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地力;培肥;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8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https://www.doczj.com/doc/2b15684443.html,ki.jlny.2015.03.042 土壤中的养分主要通过肥料补充,近年来随着耕作技术和耕作方式的改变,我国的农业生产基本上都是以重施化肥为主,有机肥料应用越来越少,对土壤的肥力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作物的生长主要养分需求是氮、磷、钾三种元素,所以在肥料补给上,多数地区对这三种养分进行大量补充,而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多年累积下来,土壤有机质不足,地块板结,通透性变差,这种偏重化肥而不重视有机肥的局面,对土壤的肥力影响很大,导致土壤的养分不均衡,影响

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土壤地力日益不良的情况引起了农业专家的重视,为了改善土壤情况,增产创优,很多地区都采取了一些土地培肥技术措施,培肥地力的操作技术也成熟很多。 1秸秆还田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多数地区都不再把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所以在每年的秋天收获粮食后,很多地区的大量秸秆无法处理,都弃在田间,一般在春天播种前进行焚烧处理。这种方法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对耕地也有所破坏,实属一种浪费。秸秆中含有有机质,而且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及铜、锌、硼、钼、钙、镁、硫等微量元素,如果粉碎还田对于土壤的养分是很好的补充。这项目技术在实践中应用较多,这得益于先进的耕整机的普及,结合秋翻一次性粉秆灭茬同步进行,做到秸秆有效还田。 2测土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也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项施肥技术,先对所要施肥的地块进行测土,分析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然后根据土壤中所含元素比例,结合所种植的作物需肥特点,进行科学配方,对土壤合理施肥,也叫平衡施肥技术。所施肥料包括农家肥和化肥,农家肥主要是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并利用农家肥中的微生物,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等状况,使其达到利于作物生产的目的。另外农家肥中的微量元素也

地力培肥施工方案

地力培肥工程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指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适量配比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促进农业生产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 一、技术要点。 1、土样采集按水田、旱地、菜地、林果茶地等不同利用方式和不同土壤类型分区取样。平地每200亩左右取一个样,山地每100亩左右取一个样。每个土样在所代表的区域面积内按“蛇形”或“梅花形”选择有代表的5—10点为取样点,每点垂直采集耕层(0—20cm)0.1—0.2kg土,混合即为所取土样,每样重0.5—1kg。样代内置和外挂各一个标签。在作物施肥前取样,对穴、条施田块应避开施肥沟、穴。 2、田间基本情况调查调查记载所取样田(地)块所种植作物、产量水平、施肥水平、土壤类型及取样地点等内容。 3、土样分析按有关国标、行标或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分析所需测定的土壤养分属性,包括土壤有机质、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和有效锌等项目。 4、制定区域合理平衡施肥方案根据所采取的基础信息数据,建立我区土肥水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应用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专家系统软件分析处理基础信息数据,以村为单元,制定各村不同耕地类型的不同作物的平衡施肥方案。针对目前我区耕地土壤肥料状况,总体平

衡施肥方案是“增施有机肥和钾肥,补施硼锌等微肥,适量减施氮磷肥”。 5、施肥指导对农户技术培训讲座与印发测土配肥通知单。在农户购肥、施肥前,请技术人员面对农户、村组干部进行技术培训讲座,以提高广大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其技术物化产品的认识,同时推荐印发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方案,使技术入户到田,指导农户购买和施用优质的配方适宜的配方肥料(BB肥、复混肥、有机复合肥等)。同时设置举办田间试验示范样板,供农民现场观摩学习。 二、增产增收效果。按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方法施肥,可有效改善土壤缺素状况,促进土壤养分平衡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促进作物稳产高产。当季肥料养分利用率可提高5%—15%左右,作物增产8%以上,一般亩平节本增收50元以上。 三、适宜推广区域。全区范围内耕地、林果茶园地、牧草地均适宜推广应用。

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

摘要:有机农业种植方式是当下较为有效的种植方式之一,其中的土壤培肥技术是关键性技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有机农业种植的土壤培肥技术,以期能够有效提高有机农业种植的水平。 关键词: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1 前言 有机农业种植的整个环节中,采用何种的种植技术直接关系到种植的效果,本文基于土壤培肥技术,论述了其中的技术要点和重点,探讨了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的几个关键要素。 2 有机农业生产对肥料的特殊要求 有机农业生产对肥料的特殊要求,主要表现为一是提倡使用经过一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包括无污染的绿肥、作物残体、泥炭、蒿秆、海草和其它类似物质及经过堆积处理的食物、林业副产品等,经过高温堆肥等方法处理后无虫害、寄生虫和传染病的人粪尿和畜禽粪便;二是允许使用不影响作物生长环境、营养和抵抗力的自然形态(未经化学处理)的矿物肥料,允许使用木炭灰、无水钾镁矾、未经处理的海洋副产品、骨粉、鱼粉和其它类似的天然产品以及液态或粉状海草提取物。允许使用植物或动物生产的产品,如生长调节剂、辅助剂、湿润剂及矿物悬浮液等,农用石灰、天然磷酸盐及其它缓溶性矿物,硫酸钾、钼酸钠及含硫酸盐的痕量元素矿物盐,但使用前应配制成溶液,并均匀喷洒;三是可在非直接生食的多年生作物和至少生长4个月后才收获的直接生食作物上使用新鲜肥、好气处理肥、厌气处理肥等,但食用蔬菜不允许使用未经处理的人畜粪尿;四是严禁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污水、污泥和未经堆制的腐败性废弃物,严禁使用硝酸盐、磷酸盐、氯化物等营养物质以及可导致土壤重金属积累的矿渣和磷矿石等。 3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的重要性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工作不仅提升了农村经济,还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大量使用化肥,特别是偏施氮肥,不仅会影响农产品质量,导致农产品硝酸盐、亚硝酸盐超标,还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使水葫芦等植物疯长。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工作的合理开展,可最大程度地降低农业化学肥料的使用率,从而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合理利用了畜禽粪便,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将其制成富含有益生物菌的高活性生物有机肥料,不仅能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质量,还能避免因随意排放造成的农村环境污染,同时可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净化产地环境。 4 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 4.1 根据有机肥的特性进行施肥有机肥料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人畜粪尿、厩肥、堆肥、沤肥、作物秸秆、山草、绿肥、饼肥、沼肥和腐殖质肥料等。 (1)各类有机肥料除直接还田的作物秸秆外,一般需要经过堆沤处理,使其充分腐熟之后才能施入土壤,特别是饼肥、鸡粪等高热量有机肥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以防烧苗。(2)人粪尿是含氮量较高的速效有机肥,适合做追肥使用。但因其含有寄生虫卵和一些致病微生物,还含有36左右的氯化钠(食盐)。所以在施用前要经过无害化处理,而且要看作物施用,如在忌氯作物上施用过多,往往会导致品质下降,如使烟叶的烤烟品质下降和燃烧性变差,生姜的辣味变淡,瓜果的味道变酸等。 4.2 根据作物品种特性和生长规律进行施肥在制定有机农业培肥计划时,首先要明确所用有机肥源中n、p、k和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了解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和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以n定p、定k 再定中微量营养元素的配方施肥方法,有了足够的氮,磷、钾元素大多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如是喜磷喜钾作物,可配施一定数量的骨粉、

土壤改良实施方案

xxx村培肥改良技术实施方案 1工程概况: 水文气象 该项目地点位于xxx以南2公里处,多年平均气温15.1℃,平均年无霜期25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968.3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海拔高度在300-850之间,四季分明。 土地、农业现状 项目区xxx村耕地面积3700亩,小于5度11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 30 %,5-15度925亩全村总耕地面积的25%。在15-25度1675亩全村总耕地面积的45%。主要土质为黄褐土又叫黄泥巴土地水热条件较好,土壤呈中性,~。该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一般一年两熟。 土地主要存在问题 xxx项目区xxx村主要问题是:土质粘重,棱块—棱柱状结构,通透性差,耕层浅薄,耕性不良,养分贫瘠,易旱易涝,可塑性和胀缩性强,群众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流黄汤”,养老苗不发小苗,产量不高不稳。在2010年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将该村大于5度的坡耕地全部建成水平梯田。经过平整治理后,其地形地貌发生根本改变,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后劲增大。但由于耕层剥离,底土裸露,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更加缺乏,土壤速效氮仅有20-30mg/kg,速效磷3-5mg/kg,土壤有机质4mg/kg左右,整个土体依然紧实粘重,易于板结,通气透水性不好,耕性极差,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活性降低,养分转化慢,不利农作物生长。

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通过基本口粮田设施将以前的坡耕地建成水平梯地为保证稳产,是项目区群众生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将对项目区进行培肥改良。 2.工程设计 2010年基本口粮田xxx项目区xxx村培肥改良设计面积375亩。 具体改良熟化措施 对原来是坡耕地进行新建为水平梯田的采取平整后黄褐土的改良熟化措施利用“蚯蚓”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加速生土熟化。 ⑴腐植酸土壤改良液的性能和培肥原理 “蚯蚓”牌土壤改良剂是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种绿色环保型多功能调节剂,以腐植酸为主要成份,具有胶体性质及缓冲性能,是一种高活性有机物,可改善质地粘重、容易板结土壤和盐碱土的不良性状。在黄褐土中,能促使团粒结构形成,调整固、液、气三相比,使土壤疏松,增大孔隙度,降低容重,促进微生物活动,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活化、络合、螯合土壤中养分,并可解磷保氮,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可促进作物根系快速发育,增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这种以腐植酸为主要成份的土壤改良液在生土熟化过程中可以部分替代有机肥料;与传统措施相比,使用方法更为方便快捷,能加速生土熟化进程,与传统措施搭配进行综合改良,能从根本上性状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含量,达到稳产高产农田标准。 ⑵生土熟化实施步骤 ①在耕作物,用土壤改良剂每亩5-10kg进行地面播洒。 ②亩施优质有机肥料(粪尿肥)1000Kg,或商品有机肥80Kg左右,撒

黑土地使用微生物土壤改良

黑土地使用微生物土壤重金属改良可行性报告 (陈德化) 使用微生物进行土壤重金属改良具有一定的可行,我们在江苏常州武进区从2011年-2016年在6.6公顷(100亩)种植水稻连续6年进行大米重金属检测,2012年种植大米重金属检测:镉(Cd)mg/kg:0.014,砷(As)mg/km:0.092 ,铅(Pb)mg/kg:未检出,汞(Hg)mg/km:未检出,铜(Pb)mg/kg:2 ,2015年与2016年的对比效果更加明显(后附图检测表)到了2016年镉(Cd)mg/kg:0.005,砷(As)mg/km:ND ,铅(Pb)mg/kg:0.012,汞(Hg)mg/km:未检出,铜(Pb)mg/kg:3.1,镉达到方法检测限0.005标准,如果运用到黑龙江黑土地上进行重金属土壤改良效果这该更好,第一,水资源,空气,环境都比较好,再则大田有半年的休整期利于土壤恢复活力。 项目土壤污染现状: 项目区土壤内长期使用包括牛粪肥料的重金属含量见表 1 ,根据表 1 数据来看,该黑龙江某稻田土壤中铅、砷、总铬总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二级标准,但镉、汞未达标;镉污染尤其特别严重。又土壤pH 值很高9.34 –10.03 ,属强碱性–极强碱性范围,远超过适宜种植水稻的pH 范围,即微酸性pH5.5~pH7.0。表1 项目治理点土壤内重金属总量内容含牛粪肥料GB15618-1995二级标准pH 测定值9.34 –10.03 测定值 3.2 - 36镉达标情况严重超标0.30(pH<6.5)0.60(pH6.5~7.5)1.0 (pH > 7.5) 测定值0.022 - 2汞达标情况超标0.30(pH<6.5)0.50(pH6.5~7.5)

土壤改良与培肥大纲

《土壤改良与培肥》考试大纲 课程编号:09295lO 开课学期:第七学期 课内总学时:30 课外总学时:12 实习天数:无 学分:2 一、考试对象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学生。 二、考试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土壤改良和培肥的系统理沦和方法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查学生在了解我国土壤资源区域性差异特征的基础上,掌握盐碱土、红黄壤、低产水稻土、沙土、紫色土、黄土、荒漠类型土壤等土壤的改良与利用;基本农田保护与复垦的有关概念和政策法规等。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涉及指定的参考材料。具体的考试内容包括: 1、土壤改良与培肥的关系,土壤改良与培肥的基本内容。 2、土壤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我国土壤域性篪片特征资源的区域性差异特征,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依据和命名方式,土壤改良利用分区概述。 3、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作物耐盐的生理机制,作物耐盐力。土壤易溶性盐的运动,土壤易溶性盐运动的影响因素。我刚盐碱土的分布,盐碱土的水利改良,农业土壤改良,生物土壤改良,化学改良。 4、低产土壤的划分指标和依据。 5、风沙土资源概况,风沙土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改良利用存在的问题。 6、荒漠类型土壤的肥力特点,改良利用技术,荒漠类型土壤高产的培肥措施,荒漠类型土壤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

7、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复垦,闲置土地的处理。 四、考试方法 采用考教分离,闭卷考试,笔试,2小时内容。或者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 五、题型 题型为: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问答、计算题、论述题。 六、试题数量和时间安排 试题总量为40题,包括名词解释l0个,占20分;填空10题,20个空,占10分;选择10题,占10分;问答5题,占30分;计算l-2题,占15分;论述l题,占15分。考试时间安排为2小时。 七、答题要求 答题要求字迹工整,言简意赅。名词解释、问答、计算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填空、选择、是非判断答在试题相应位置。 大纲制定者:土壤农化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危常州 大纲批准者:张建华

六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在烟草上的应用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b15684443.html, 六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在烟草上的应用效果作者:刘爱辉刘圣高张勇等 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24期 摘要:通过对比分析施用不同种类抗重茬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对烤烟各性状及土壤活菌数的影响,同时以不施任何土壤改良剂为对照。结果表明,6种抗重茬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均能有效提高烤烟的效益,以施用金科瑞-盐碱改良剂、重茬地菌净和重茬专家3种菌剂对单位效益的提升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提高18.96%、12.48%和8.69%,其对根部病害的防治效果分别达 到70.40%、33.33%和57.47%。采收完毕后土壤中活菌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对土壤改良作用相对较好。 关键词:土壤改良剂;烟草;病株率;产量;效益;土壤微生物数量 中图分类号:S156.2;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24-6017-03 随着种植制度不断改革,蔬菜、烟叶种植面积趋紧,烟叶重茬问题越来越成为烟农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之一,主要原因是一块地多年种烟,导致土壤中烟叶所偏好的营养元素缺失或失衡,前茬作物根系的分泌物和残留物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对次年烟叶造成毒害和生长抑制,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逐年积累,使土壤中病虫害逐步加重[1],从而导致烟叶质量和 种植效益下降,严重影响农户从事烟叶种植的积极性。抗重茬剂是一种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本质是一种复合微生物,在活性菌作用下分解,能促进植物体内酶的合成,按作物生长需要制造养分、并利用微生物拮抗作用增强拮抗菌生长繁殖,可有效抑制病原菌,使土壤微生态恢复平衡,从而达到抑菌、防病、健株、增产的效果。已有研究从化学角度防治土传病害或使用某一种微生物菌剂改良土壤方面进行了探讨[2,3],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化学防治易导致农药残留,而市场上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种类繁多,给使用者造成了一定的选择障碍[4]。本研究选 择市面上常见的6种抗重茬微生物土壤改良剂进行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既能改良土壤又能预防和防治烟草根茎部病害的改良剂,促进产区烟叶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为其他产区乃至其他作物重茬田块的土壤改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与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湖北省兴山县黄粮镇高华村,海拔1 050 m。供试烟草品种为K326,于5月18 日进行移栽,7月20日打顶,9月23采收结束。田间土壤碱解氮含量105.5 mg/kg,速效磷含量10.3 mg/kg,速效钾含量148.5 mg/kg,pH 6.8,有机质含量22.4 g/kg。 1.2 试验所用土壤改良剂及试验设计

土壤改良剂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的 应用研究

Open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水土保持, 2019, 7(3), 52-57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2b15684443.html,/journal/ojswc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b15684443.html,/10.12677/ojswc.2019.73008 Application of Soil Amendments in Soil Remediation Binmeng Wei1,2,3,4 1Institute of L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2Shaanxi Provincial L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3Key Laboratory of Degraded and Unused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Xi’an Shaanxi 4Shaanxi Provincial Land Consolida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Xi’an Shaanxi Received: Aug. 16th, 2019; accepted: Aug. 29th, 2019; published: Sep. 5th, 2019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ypes and mechanism of soil amendments and their effects on soil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crop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were reviewed. The problems in their application and future application prospects were also discussed,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oil treatment and improvement. Keywords Soil Ameliorants, Soil Properties, Improvement Effects 土壤改良剂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的 应用研究 魏彬萌1,2,3,4 1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2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 3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 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西安 收稿日期:2019年8月16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29日;发布日期:2019年9月5日

土壤改良主要施工方案精编版

土壤改良主要方法 土壤改良定义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质量、产量,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土壤改良方法 一、贫瘠土壤改良 1、瘠薄粘重土壤 (1)、重施有机肥料。施入的有机肥料易于形成腐殖质,从而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年每亩施有机肥15—20吨,3—4年即可行成良好的基地。 (2)、压砂降低粘性。有条件的情况下,每亩地施入河砂土20~30吨,连续两年,配合施有机肥料,可使粘重土壤得到改良。 2、低洼盐碱地贫瘠土壤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结合土壤深耕,切断表土与底土毛细管的联系,让有机肥料转化成腐殖质,促使表土层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通过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色肥料等农业生物措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3)、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 3、砂质土壤肥力改良 (1)、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把各种厩肥,堆肥在春耕或秋耕时翻入土中,提高有机质含量,借助有机质的缓冲作用,适当多施可溶性化学肥料,保存在土中不至流失。 (2)、大量施用河泥,塘泥。如果每年能亩施河泥5~10吨。几年后土壤肥力必然能大幅度提高,过度疏松,漏水,漏肥的现象将大有改善。 (3)、种植绿肥。在两季作物间隔的空余季节,种植豆类科蔬菜间作,轮作,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氮素肥料。 (4)、客土改良、深翻压砂。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底层的粘土与表层砂土掺合,以降低其砂性。也可以采取客土改良的办法降低砂性,提高土壤的储水储肥能力。 二、过砂、过粘土壤改良: 1、增施有机肥。通过加大有机肥施用量,将砂土凝结成小土团改变砂土松散、无结构的不良状况,提高养分的吸收储存;将黏土粘结的大土块碎裂成大小适中的土块,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弥补土壤质地过砂、过粘带来的缺陷。 2、掺杂客土,改良土质。将质地过砂、过粘的土壤(客土)掺和到过粘或过砂的土壤(本土)中去改变本土质地,改良的深度范围为土壤耕作层。沙土掺黏的比例无明确要求,而黏土掺沙要求沙的掺入量比需要改良的黏土量大。

土壤改良实施方案

土壤改良技术实施方案 1基本概况: 1.1基本情况 该项目地点位于xx以南2公里处,多年平均气温15.1℃,平均年无霜期258天,多年平均降雨量968.3mm,多年平均径流量2562.4万m3。海拔高度在300-850之间,四季分明。 项目区xx村耕地面积3700亩,小于5度1100亩占全村总耕地面积的 30 %,5-15度925亩全村总耕地面积的25%。在15-25度1675亩全村总耕地面积的45%。主要土质为黄褐土又叫黄泥巴土地水热条件较好,土壤呈中性,PH6.5~7.5。该土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作物,一般一年两熟。 1.2土地主要存在问题 xxx项目区xxx村主要问题是:土质粘重,棱块—棱柱状结构,通透性差,耕层浅薄,耕性不良,养分贫瘠,易旱易涝,可塑性和胀缩性强,群众形容为“天晴一把刀,下雨流黄汤”,养老苗不发小苗,产量不高不稳。在2010年基本口粮田建设中,将该村大于5度的坡耕地全部建成水平梯田。经过平整治理后,其地形地貌发生根本改变,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后劲增大。但由于耕层剥离,底土裸露,有机质及各种养分含量更加缺乏,土壤速效氮仅有20-30mg/kg,速效磷3-5mg/kg,土壤有机质4mg/kg左右,整个土体依然紧实粘重,易于板结,通气透水性不好,耕性极差,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活性降低,养分转化慢,不利农作物生长。

1.3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通过基本口粮田设施将以前的坡耕地建成水平梯地为保证稳产,是项目区群众生活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将对项目区进行培肥改良。 2.工程设计 2010年基本口粮田xxx项目区xxx村培肥改良设计面积375亩。 2.1具体改良熟化措施 对原来是坡耕地进行新建为水平梯田的采取平整后黄褐土的改良熟化措施利用“蚯蚓”腐植酸土壤改良剂加速生土熟化。 ⑴腐植酸土壤改良液的性能和培肥原理 “蚯蚓”牌土壤改良剂是专门用于农业生产的一种绿色环保型多功能调节剂,以腐植酸为主要成份,具有胶体性质及缓冲性能,是一种高活性有机物,可改善质地粘重、容易板结土壤和盐碱土的不良性状。在黄褐土中,能促使团粒结构形成,调整固、液、气三相比,使土壤疏松,增大孔隙度,降低容重,促进微生物活动,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活化、络合、螯合土壤中养分,并可解磷保氮,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同时可促进作物根系快速发育,增强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这种以腐植酸为主要成份的土壤改良液在生土熟化过程中可以部分替代有机肥料;与传统措施相比,使用方法更为方便快捷,能加速生土熟化进程,与传统措施搭配进行综合改良,能从根本上性状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有机质与养分含量,达到稳

浅谈土壤改良剂

浅谈土壤改良剂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土壤退化日益严重,作为农业人口大国,修复改良土壤显得尤为 重要。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发展对于土壤退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概述了土壤改良剂的 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展望。 关键字:土壤退化;土壤改良剂;微生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土壤资源严重不足,而且由于某些不合理的利用,比如大量不合理的施用肥料、农药的过量喷洒、超负荷放牧等等,造成了土壤的严重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壤紧实与硬化、侵蚀、盐碱化、酸化、元素失衡、化学污染、有机质流失和动植物区系的退化等[1]。据统计,因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土壤肥力衰减和土壤污染及酸化等造成的土壤退化总面积约4.6亿hm2,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0%,是全球土壤总面积的1/4。土壤退化的结果是土壤生产力降低,作物品质下降,甚至有毒元素富集[2’3]。如何保持土壤质量、改善酸碱土壤、解除土壤毒性、减少土传病害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应用土壤改良剂是修复退化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土壤改良剂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退化土壤的生产力[4],因此,土壤改良剂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土壤退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土壤改良剂的作用机制 土壤是陆生植物生长的载体,植物生长所需的大部分营养元素是从土壤中获得的,土壤特性决定了植物能否健康的生长。土壤特性包括土壤结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酶的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通气状况、土壤溶液浓度、土壤氢离子浓度。土壤改良剂的类型不同,对土壤的作用机制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有效改善土壤物理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变土壤化学性质[5],加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高酶的活性,增加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调节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中的某些部分或全部,最终达到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2.土壤改良剂的分类 土壤改良剂按原料来源可分为天然改良剂、人工合成改良剂、天然一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和生物改良剂。

土壤改良方法

土壤改良材料 土壤改良定义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质量、产量,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 土壤改良方法 一、贫瘠土壤改良 1、瘠薄粘重土壤 (1)、重施有机肥料。施入的有机肥料易于形成腐殖质,从而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一般每年每亩施有机肥15—20吨,3—4年即可行成良好的基地。 (2)、压砂降低粘性。有条件的情况下,每亩地施入河砂土20~30吨,连续两年,配合施有机肥料,可使粘重土壤得到改良。 2、低洼盐碱地贫瘠土壤改良 (1)、增施有机肥料。结合土壤深耕,切断表土与底土毛细管的联系,让有机肥料转化成腐殖质,促使表土层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通过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色肥料等农业生物措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

(3)、使用土壤化学改良剂。 3、砂质土壤肥力改良 (1)、大量施用有机肥料。把各种厩肥,堆肥在春耕或秋耕时翻入土中,提高有机质含量,借助有机质的缓冲作用,适当多施可溶性化学肥料,保存在土中不至流失。 (2)、大量施用河泥,塘泥。如果每年能亩施河泥5~10吨。几年后土壤肥力必然能大幅度提高,过度疏松,漏水,漏肥的现象将大有改善。 (3)、种植绿肥。在两季作物间隔的空余季节,种植豆类科蔬菜间作,轮作,以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和氮素肥料。 (4)、客土改良、深翻压砂。对土壤进行深翻,使底层的粘土与表层砂土掺合,以降低其砂性。也可以采取客土改良的办法降低砂性,提高土壤的储水储肥能力。 二、过砂、过粘土壤改良: 1、增施有机肥。通过加大有机肥施用量,将砂土凝结成小土团改变砂土松散、无结构的不良状况,提高养分的吸收储存;将黏土粘结的大土块碎裂成大小适中的土块,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弥补土壤质地过砂、过粘带来的缺陷。 2、掺杂客土,改良土质。将质地过砂、过粘的土壤(客土)掺和到过粘或过砂的土壤(本土)中去改变本土质地,改良的深度范围为土壤耕作层。沙土掺黏的比例无明确要求,而黏土掺沙要求沙的掺入量比需要改良的黏土量大。

【CN110041935A】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78142.7 (22)申请日 2019.04.09 (71)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 究所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东小 府1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 所313室 (72)发明人 赵欣胜 崔丽娟 李伟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129 代理人 向群 (51)Int.Cl. C09K 17/00(2006.01) C10B 53/02(2006.01) C09K 109/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土壤改良剂及 其制备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土壤 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土壤改良领域。用于 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包括柽柳枝生物炭和盐 地碱蓬秆生物炭。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2页CN 110041935 A 2019.07.23 C N 110041935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41935 A 1.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包括柽柳枝生物炭和盐地碱蓬秆生物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生物炭原料:柽柳枝生物炭60%~80%,盐地碱蓬秆生物炭4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生物炭原料: 柽柳枝生物炭63%,盐地碱蓬秆生物炭37%; 柽柳枝生物炭65%,盐地碱蓬秆生物炭35%; 柽柳枝生物炭60%,盐地碱蓬秆生物炭40%; 柽柳枝生物炭68%,盐地碱蓬秆生物炭32%; 柽柳枝生物炭70%,盐地碱蓬秆生物炭30%; 柽柳枝生物炭72%,盐地碱蓬秆生物炭28%; 柽柳枝生物炭75%,盐地碱蓬秆生物炭25%; 柽柳枝生物炭78%,盐地碱蓬秆生物炭22%; 或, 柽柳枝生物炭80%,盐地碱蓬秆生物炭2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所述柽柳枝生物炭指:柽柳的枝条经炭化后得到的生物炭产物; 所述盐地碱蓬秆生物炭指:盐地碱蓬的茎秆经炭化后得到的生物炭产物; 优选地,所述土壤改良指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和/或,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或,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含量; 更优选地,所述土壤指盐碱土壤。 5.一种用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柽柳的枝条炭化制备得到柽柳枝生物炭,将盐地碱蓬的茎秆炭化制备得到盐地碱蓬秆生物炭,再将柽柳枝生物炭和盐地碱蓬秆生物炭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将柽柳枝生物炭和盐地碱蓬秆生物炭混合指,将柽柳枝生物炭和盐地碱蓬秆生物炭按下述重量百分比混合:柽柳枝生物炭60%~80%,盐地碱蓬秆生物炭40%~2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所述柽柳枝生物炭按如下步骤制备:将柽柳的枝条清洁、干燥、粉碎得到粉末并置于炉中,匀速升温至350~450℃并保温3-5h,再匀速降温至室温; 所述盐地碱蓬秆生物炭按如下步骤制备:将柽柳的枝条清洁、干燥、粉碎得到粉末并置于炉中,匀速升温至300~400℃并保温2~3h,再匀速降温至室温; 优选地,所述粉碎指粉碎过50~80目筛; 更优选地,所述匀速升温指,以5~10℃/min的速度进行升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柽柳枝生物炭制备步骤中的匀速降温指:以15~20℃/min的速度降温; 优选地,所述盐地碱蓬秆生物炭制备步骤中的匀速降温指:以10~15℃/min的速度降温; 优选地,所述炉指:管式炉; 2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现状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利用现状 摘要:全世界拥有耕地7.3 亿hm2,但每年平均有近500 万hm2的土地因退化而不能生产粮食。到2050 年,世界近6 亿hm2 的土地沙化,约有200万hm2灌溉土地盐渍化。因此,如何保持土壤质量、改善酸碱土壤、解除土壤毒性、减少土传病害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用土壤改良剂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危机,它可以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保护耕层土壤、改善土壤保水保肥性、提高粮食产量[1-2]。在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土壤改良剂研究现状、主要种类、功能作用、使用技术、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一、土壤改良剂的研究概况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始于19 世纪末,距今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根据土壤改良剂的来源、制法和性质,其研究历史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即天然土壤改良剂研究时期和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研究时期。 天然土壤改良剂的研究时期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40 年代,约50 余年的历史。这个时期主要是利用天然有机质为原料,从中提取天然聚合物,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多糖类、腐殖酸类等物质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者利用微生物合成产物等有机胶结物作为土壤改良剂。研究较多的是藻朊酸盐,它是从藻类中抽取的多糖羧酸类化合物,藻朊酸钠用量0.1%便有显著的改土效果。早在20 世纪初,西方国家就开展了利用天然高分子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腐殖酸、多糖、瓜儿豆提取液、淀粉共聚物改良土壤的研究。它们具有原料充足、制备简单、施用方便、效果良好和经济可行等优点,但由于天然土壤改良剂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施用周期短,且用量较大,施用后释放的大量阳离子对土壤有毒害作用,因此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难以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随着人工合成化工技术的发展,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工作就从天然土壤改良剂过渡到人工合成土壤改良剂研究时期。克里利姆土壤改良剂是初期人工合成的改良剂,主要成分是聚丙烯酸钠盐,具有高效、抗微生物分解、无毒等优点。美国首先开发了商品名为Krilium的合成类高分子土壤改良剂,之后人们对大量的人工合成材料包括水解聚丙烯腈(HPAN)、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沥青乳剂(ASP)及多种共聚物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并发现其中比较理想的是聚丙烯酰胺。人工改良剂的优点在于不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持久,且对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无害,改良后的土壤更有益于作物的生长。在现代人工制剂中,人们往往根据土壤特性及主要限制因子,应用植物秸秆、氟石、磷石灰、膨胀土、蛭石、石膏等,并加入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研制出具有特定功效的改良剂,如酸性土壤改良剂、碱性土壤改良剂和营养型土壤改良剂,以达到改土和促进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 随着土壤改良剂在农业和生态环境中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土壤改良剂的新产品也越来越多。世界各国为了保护农田和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研制和开发了种种土壤保湿剂、松土剂、固沙剂、增肥剂、消毒剂和降酸碱剂。目前,土壤改良剂主要应用于美国、前苏联、利比亚、科威特、比利时等石油产品丰富

[土壤,农业,技术]浅谈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浅谈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 1 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为了增加农业产量,我国对于有机肥的投入量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且化肥的使用已经占据了农业施肥相当大的份额。然而,虽然化肥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业的产量,但是却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对土壤的污染,非常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反观有机肥,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了有机肥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有机肥来源不足等问题却又使得有机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基于此,我们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分析。 1.1 绿肥 绿肥指的是用绿色植物制成的肥料,其可以对土壤起到非常显著的改良作用。同时,由于绿肥种类多,适用性强,因此绿肥的来源较广,成本较低,可以适用于大部分土壤培肥工作。但是,在使用绿肥时,应注意根据不同的土壤成分选用不同的绿肥品种,且应做到合理施用。 1.2 动植物性肥源 动植物性肥源主要包括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以及人粪尿等。同时,在施用作物秸秆时,应注意的是应充分将其与动物粪便和人粪尿混合来结合施用,进而可以大幅提高有机肥的含量。 1.3 矿物肥源 矿物肥源是指以方解石、黄金石、沸石等多种天然矿石为原料,并加以多种有机生物菌以及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合成的一种新型天然矿物肥,其可以用于平衡和调节土壤的养分。而在矿物肥源施用时,应注意的是应根据作物的种类来选择不同的矿物肥种类。 1.4 微生物肥源 微生物肥源是指由微生物生命活动而获取的一种肥料,同样也在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工作中非常常用,具体来说,该种肥料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进而便可以起到增产的效果。 2 针对我国有机农业土壤培肥技术应用现状的有效措施 2.1 合理的轮作、套作 实验证明,合理的轮作、套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壤自身的培肥能力。因此,有机农业种植人员在进行种植工作时应注意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使土壤的肥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应用。例如,在种植豆科牧草时采用轮作和套作,便可以利用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来提升土壤的含氮量。

土壤的培肥与管理

土壤的培肥与管理 对于从事有机农业生产,无论是追求产量和品质,还是面对病害威胁做到“综合防治预防为主”,都要以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为基础。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包括土、水、气、温等,这里重点探索“土”。植物从土里生根发芽,吸收水分和养分,所以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作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表现在:土壤肥沃,生物多样性好,无农药、重金属污染,病虫害潜藏少等方面。 一、土壤污染现状及危害 现在的土壤环境是普遍令人堪忧的。因为长期滥用化肥农药,而缺少使用有机肥,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普遍存在农残超标,病害过重。从全国2005年到2013年的统计看,国内土壤以重金属为代表的无机物污染,点位超标率在,16.1%,其中轻微是11.2%,轻度是2.3%,中度是1.5%。被污染的土壤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危害,首先是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就像农业公司的刘五岳老师他们谈到在沙河水库边的一篇玉米地,因为常年用药,使得这两年种植的玉米出苗率低,而且长得苗都是矮弱黄化苗。这个例子就是突然污染严重影响到作物生长的案例。同时土壤污染还会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现在的农产品以及相关加工产品的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均是令人堪忧。 而土壤污染工业污染呈点面污染,面源污染则是农业污染,所以大面积的滥用化肥农药则是当今土壤污染的头号原因。目前土壤污染依然是急速扩张的趋势。 二、农业生产上的应对 面对土壤污染,今后的农业生产必须要做出改变。面对大面积的土壤污染,不能够轻易的认为所种的地是“干净”的,也不能为了生产有机食品,到偏远山区去找寻种植地,大面积污染的土地才是我们生产的主要基地。因此在以后的生产中, 1、首先是要进行土壤检测,如:要进行污染物检测,需要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检测和土壤肥力检测。 2、检测之后,根据检测情况进行土壤初步净化改良,首先是根据这里土壤污染情况判断是否适宜生产,比如重度污染的土地,是不再适合生产的,否则生产的产品对人有害。 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地,判断生产什么作物合适,是否需要采取突然净化措施。可以采用相关净化措施,现在利用种植速生柳等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等,但是净化时间长,成本高。目前有选用微生物来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已知的净化效果比较好,而且使用方便,成本低的是三安的土壤净化剂,该土壤净化剂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菌,因此有较强的降解能力,可以讲解土壤中大量的有机农药残留,同时微生物的旺盛的活性,对重金属有沉降作用,可以通过将螯合作用等,将重金属形成离子团聚化合物,活性低,稳定,不易分解,从而达到降解土壤中重金属作用。但目前三安土壤净化剂还没有得到更多人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的推广。 根据检测来判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数值,对生产的影响,同时制定合理的有机肥增施方案。通过肥力检测的情况来判断如何施肥,根据对氮磷钾以及其他矿

土壤培肥改良措施

土壤培肥改良措施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纯玲蒋永衡刘德江 一、改进现有的灌溉及耕作技术 我区尚有#$%的农业耕地仍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这不仅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灌溉水的利用率仅有&’%),而且还会造成土壤板结,结构性及耕性变差。因此,应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微灌、小畦沟灌、波涌灌等。对采用大水漫灌的农田,应在灌水后的’()天及时中耕松土,切断土壤毛细管,既能保墒,又可防止土壤板结裂缝。 二、广辟有机肥源,重施有机肥料 我区农村有着广泛的有机肥源,如家畜粪尿、秸秆、杂草、枯枝落叶、垃圾等,只要将它们收集起来,进行堆积、发酵、腐熟就可以积制出有机肥料,如圈肥、高温堆肥、沼气池肥等。在有机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一般在!)%以上),施入土中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起到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作用。 三、种植绿肥、苜蓿等豆科牧草 应大力推广科技绿肥、苜蓿等豆科牧草,使绿肥、牧草占到耕地的一定比例。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降低含盐量;又可通过生物固氮增加土壤养分。翻压绿肥应做到“一深二严三及时”,即翻压深度不低于!)*+(一深);翻压时根茬和茎叶都必须盖严不露青(二严);翻压前及时将绿肥茎秆切碎,一般小于,$*+;及时撒施氮肥以降低-./比;翻压后及时灌水以形成厌气性的土壤环境(三及时)。 四、实行秸秆还田和秸秆过腹还田 新疆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如棉秆、玉米秆、麦秆等,将其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施于农田,不仅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结构;而且还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近年来,由于秸秆未经高温发酵就直接还田,导致了部分作物病害的发生,如棉花枯萎病、小麦黑粉病等。秸秆过腹还田要比直接还田效果好,而且经济效益高,在牧区提倡秸秆过腹还田,既做了家畜的饲料,又产生了圈肥;而在农区如兵团各团场及大型农场,为了便于农事操作,应实行秸秆直接还田。 ("’,,$$) 00#+!增株数,"0#株;单铃重,衣分%,施药区分别较-1 增加:$2"(,2!3,,2’%(!2)%。 三、结论 ,、康多收中含有’$%的有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有效 改良土壤团粒结构,降低/45含量,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 土壤水分渗透率,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进而促进作物 种子吸水发芽,提高出苗率。土壤理化状态的改善,有利于 植物对土壤中水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积累,促进了作物 的生长发育,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对盐碱地的改良,除采用新技术外,还必须坚持因 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健全排水系统,减少渠道渗漏, 建立合理的灌溉制度;坚持平整土地,精耕细作,注重种养 结合,培肥地力;坚持植树造林,改善农田小环境,从而创 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土壤肥料? ?!"?新疆农业科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