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

如何合理安排体育课练习密度与运动负荷体育课的密度是指课内各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同课的总时间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比例关系。课间各项活动占多少时间没有固定的比例,但从体育教学过程特点和任务出发,学生的实际练习和教师指导活动应占主要成分,体育教师应力求用最少时间进行组织教学并减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时间。所谓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体在运动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刺激。

合理的运动负荷,它必须遵守人体的活动规律,是随着身体练习而逐渐加大的。根据专家们的有关研究“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一节课上,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这等于给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定了个标准。这个120—140次/分之间是怎样得来的呢?当然,是通过测量后,计算出来的。目前对于运动负荷的测量,方法很多。用得最多的无疑是对平均心率和练习密度的测量。对于一节课的平均心率来说,它的最高峰应达到多少,要视其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生理特点以及气候而定。体育课密度和负荷的限定质,根据科学鉴定和学生体质情况一般为,13-16岁(初中)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25-30%。

体育与健康课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每节体育课,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就无法掌握运动技能,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

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中小学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对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完成体育课的基本任务,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和调节呢?

综合以上影响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因素,可根据上课的时间负荷的大小,以及出现的高峰来合理进行安排。并且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安排教材内容时,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负荷、适宜数量的教材。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比如,特别是上午第四节课要避免安排强度大、持续时间又长的练习和中长跑的测验等,以防出现低血糖而发生昏厥。可安排如强度较小的走平衡木或窄道、投掷、钻宜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爬、滚翻等内容组合。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尤其是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且必须富有趣味性。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其运动负荷应该是不同的,如新授课,一般练习密度和强度中等;复习课练习密度和强度为中等以上;展示课、总结课一般练习密度中等强度较大;测验课一般练习密度较小而练习强度较大。

2、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在课堂中最常用到检测方法是询问法和观察法。通过询问,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教师还可以观察学生的

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和反应速度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如果学生呼吸急促,面色灰白,排汗量很大,就说明运动负荷过大。合理的运动负荷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一环。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保持一段相对平稳,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不管哪一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是高低结合、动静交替。

3、灵活运用教法、教学措施

以课堂学习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体育课时,教师应精讲多练,合理组织调动队伍,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把讲解、示范、布置任务、学生观察、评价时间作为休息的时间。要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注意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快乐运动。为了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根据实际情况,教师还可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扩大其活动范围,增加障碍物,提高练习难度。

4.充分利用场地、器械

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此外,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

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可适当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但运动强度仍不应太高)和运动负荷。

5、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有一个合适的“度”

我们在安排运动负荷时,既要考虑因人、因时而异,针对每一个学生个体还要注意一个“度”,要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技能或锻炼身体,如果负荷小,则不会起到练习或锻炼的效果,如果负荷过度,则会造成学生疲惫不堪甚至出现运动损伤,过大的运动负荷会对他们的身体带来不良影响。这样的练习或锻炼同样也没有效果,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应把每节课的运动负荷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但也不需要每课都过分要求。总之,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应随着年级的升高、年龄的增长、发育的成熟、生理功能的完善、体质的增强、体育水平的提高、根据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有节奏的、波浪式的、不等速的、快慢交替进行增长变化的。单纯地依靠体育课上的这些运动负荷是远远达不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目标的。

总之,如果只强调课的密度而忽略运动负荷,或光强调运动负荷又忽视密度,都达不到好的锻炼效果。只有两者统盘考虑,搭配得当,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引导,使学生在培养兴趣爱好、建立良好运动习惯、获取终身体育的本领诸方面都得到受益。同时要强调关注运动负荷和尊重生理规律是必须坚持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我们应在继承的基础上把新课改的理念融入现实的体育教

学之中,让体育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