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 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 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     集萃
《大道之行也》对比阅读     集萃

【甲】大道之行也

【乙】《礼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译文】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不超过物资供应的限度,物资供应不是无限度的满足人的欲望,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女有归.(2)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故.制礼义以分之(4)以.养人之欲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2)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

3. 【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了礼制产生的主要原因。

4. 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对“礼”的起源进行阐释的。

①避免天下混乱;②确定名分;③平衡人的欲望;④使物资和欲望相互制约。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乙】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徒者子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於时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注释】①布:颁布,公布。②於:同“于”。③卒:终于。④嗣:继承。⑤刑:处罚。⑥傅:老师。

⑦黥:即墨刑。用刀在面额上刺字,再涂以墨。

【译文】法令已经制订完成,尚未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中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然后终于发布法令。

在这个时候,太子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法令颁布施行十年,秦国的百姓十分高兴,没有人拾取别人遗失在路边东西,山林里没有强盗和山贼,家庭富裕人口兴盛。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秦民大说说__________ ②有一人徙之之:__________

1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B. 故/外户/而不闭

C. 令/既具,末布,恐/民之不信 D.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费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

15.乙文卫鞅(商鞅)在实施新法令之前,作了“立木南门,徙者奖励”这件事。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甲文中的“____________”二字也能体现这一点。(2分)

16.有同学读完乙文后得出“秦国己进入甲文所说的‘大同’社会”的结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2分)

【答案】:(二)文言文比较阅读 12.①通“悦”,愉快。②代词,指“木”(木头)。 13.A 14.招募能搬(木头)放置(到)北门的百姓赏给十金。 15.取信于民(表明不欺骗百姓);“讲信” 16.不同意。示例 1:因为太子当继承人不符合“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特征;示例 2:太子老师代罚不符合“修睦”(成员间建立良好关系)的特征。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一13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教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省,并怡然自乐。

(节选自《桃花源记》)【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屋舍俨然俨然: ______

(2)阡陌交通交通:______

(3)不独子食子子:______

(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_____

①男友分分:______

②讲信修睦修:______

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____

④停数日,辞去辞:______

下列剧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鲜.为人知

B.便舍.船屋舍.俨然

C.复.前行不复.出焉

D.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

B.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D.大道之.行也食之.而不能尽其才

11.翻译下面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

(1)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甲】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乙】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

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

示例:①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13.【甲】文中的“世外桃源”与【乙】文中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关联之处?两文各侧重于哪种表达方式?

“世外桃源”是根据语段【乙】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或“世外桃源”诗对“大同”社会生活风貌的艺术再现)。

语段【甲】侧重于记叙,语段【乙】侧重于议论。

14.【乙】文中的“大同”社会和【甲】文中的“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两者都描写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形象。都是虚构的,都是不存在的,都反映了作者多美好社会的向往,希望人们都安居乐业,人人平等,没有战乱。

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潭中鱼可百许头许:______

(2)佁然不动佁然:______

(3)女有归归:______

(4)货恶其弃于地也恶:______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3.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永州山水的自然美,《大道之行也》则描绘了“大同”社会的人文美。结合【甲】【乙】两个语段,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理想中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译文】诸葛亮担任宰相,抚恤百姓,揭示法规,精简官职,权事制宜,诚心待人,公正无私。凡是尽忠职守,有益时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懈怠,傲慢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坦诚认罪,传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开释;说话浮夸,巧辩文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杀戮。无论多么小的善行,没有不奖赏的,无论多么细的恶行,没有不贬抑的。处理事务非常精明干练,管理事情着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来要求他尽到实职,对于虚伪造假的人不予录用。最后全国的百姓,大家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明白。他真可以称得上是明白治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萧何是同一类的人。然而他连年劳师动众,都未能成功,大概临机应变,作大将的策略,并非他所擅长的吧!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

A.天下为.公/不足为.外人道也

B.是故谋闭而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C.是.谓大同/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故虽.有名马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 乙文记叙了诸葛亮哪几方面的事例?他的做法照应了甲文中的哪句话?

乙文中写了诸葛亮安抚百姓、公开礼仪法度、精简官职、制定适当的制度、赏罚分明等事例。

照应了甲文中对领导者的要求——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礼运》)

11. 解释加点的词

①选贤与能②女有归

12. 请将文中与下面意思相近的语句写出来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路不拾遗。

13. 本文描述大同社会的人才选拔制度与福利保障体系是怎样的?

人才选拔:

福利保障:

14. 现代汉语中还保有许多古代语言的含义。请从下列字中,选三字写出三个成语来。

皆、恶、兴、作、谓、藏、闭,信、弃

【答案】11. ①与:通“举”。②归:女子出嫁。

12.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②路不拾遗——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13. 人才选拔: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福利保障: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14. 皆大欢喜、好逸恶劳、百废待兴、作奸犯科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大道之行也原文译文_文言文翻译_古诗文网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注释 1.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 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7. 子:以.......为子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

职业、职守。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13.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1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15. 独:单独。16.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17. 养:供养。18. 是:这。19. 终:终老,终其天年。。20.〔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21. 故:所以。22.〔外户〕泛指大门。23.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24.〔闭〕用门闩插门。25. 谓:叫做。26.〔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注: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

《诫子书》与课外对比阅读训练及答案汇集(11套)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援①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②轻侠客。援前在交趾③,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④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⑤,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⑥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⑦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⑧辄切齿⑨,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后汉书》)(注)①马援:东汉大将。这是马援率兵远征期间写给两个侄儿的书信。②通:交往。③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④汝曹:你等,尔辈。⑤施衿结缡:衿:佩带。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

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⑥择:败坏。⑦鹄:天鹅。鹜:野鸭。本句比喻相差不远。⑧下车:指新官到任。⑨切齿:表示痛恨。 10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不以.物喜 B.非宁静无以致.远错落有致. C.年与时驰.心驰.神往 D.不愿汝曹效.也以儆效.尤 106.对以下语句的翻译和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方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到达远处。 理解:作者叮嘱儿子要不受世俗的影响,坚定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抱负。这是换了一个话题来告诫儿子。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 理解: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 C.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翻译: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

[总结范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总结范文]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学习总结一: 《大道之行也》 ——节选自《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大道在天下实行时,把天下作为大家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们都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因此人们不只是把自己的父母当做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让老人能够终其天年,成年人能够为社会效力,年幼的人能够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

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都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必须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必须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是理想社会。 学习总结二: 大道之行也 原文 大道之行也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

诫子书 阅读练习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③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5.文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6.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3)非学无以广才(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年与时驰( )(6)意与日去( ) 7.下面的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 B.非学/无以广才 C.淫慢/则不能励精 D.非淡泊/无以明志 8.《诫子书》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三国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与他相关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等。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对儿子的教诲与期望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大道之行也先秦:佚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矜同:鳏)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反对把财务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为:是,表判断。与:通“举”,选举,推举。修:培养。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矜(guān):通“鳏”,老而无妻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分(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归:

指女子出嫁。恶(wù):憎恶。藏:私藏。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作:兴起。故:所以。外户泛指大门。闭:关闭。谓:叫做。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文言知识古今异义大道之行也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境界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鳏寡孤独古义: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今义:为一个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造反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古义:害人今义:小偷,窃贼 作古义:兴起今义:作为 是谓大同古义:代词“这”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通假字〔选贤与(jǔ)能〕与通“举”,推举,选举。〔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 词类活用1.故人不独亲其亲〔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2.不独子其子〔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⒊使老有所终(老)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⒋壮有所用(壮)形容词作名词,壮年人。⒌幼有所长(幼)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动词,从外面。 7.选贤举能(贤)形容词作名词,品德高尚的人。 8.选贤举能(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

《孙权劝学》《诫子书》文言文比较阅读答案

(一)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③则不能励精,险躁④则不能治性⑤。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①行:行为,操行。②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③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④险躁:过分急躁。⑤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2分) 答:。 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2分) 答:。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公)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4、翻译下列句子。(2分)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译文:。 5、仔细阅读《孙权劝学》一文,说说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答:

6、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2分) 答:。 参考答案: 1、本文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意对即可) 2、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意对即可) 3、B 4、译文: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5、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意对即可) 6、提示: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⑤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就会得到杜绝而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⑦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 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于:<介>“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不翻译。 而:<连>“就” 表示顺承关系 有: 因此 于 “在” 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外户而不闭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故人不独亲其亲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 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13.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1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15.〔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16.故:所以.17.〔外户〕泛指大门.18.〔闭〕用门闩插门.19.谓:叫做.20.〔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部编版初中语文《诫子书》对比阅读 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诫子书》对比阅读汇编 (一)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担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1.标出下列语句的停顿。 年 /与时驰卿/今当涂掌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夫君子之行.(操守)意与日去.。(离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3.翻译下列句子。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答: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5.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答:本题可就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志向、目标、修身、养德等其中一个方面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或教育。 附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哪里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学官呢!只不过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忙,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感到自己获得了很大的收益.”吕蒙于是开始读书. 等到适逢鲁肃到寻阳时,跟吕蒙讨论商议事情,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略,不是过去的吴县的阿蒙啊!”吕蒙说:“有抱负的人离别数日后,就应当去掉老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情况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才告别. (二)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中1、表现诗人感时恨别,触景生情的诗句是: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2、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中1、表现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诗句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2、说明兵役之苛酷的诗句是:三男邺城戍。说明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二男新战死。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出入无完裙。3、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含悲度日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形象写出“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写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6、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7、能概括全诗内容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相似的地方 ; 它们都是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是大同社会的艺术再现。举例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大道之行也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幼所长”和“桃花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相似 《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甚么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追求的是像桃花园一般的没有苛刻的税收,官兵的欺压的安逸的社会,但他比较消极; 而后者则是对着大同社会一种美好的构想,是相对积极的态度。

大道之行也原文翻译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②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 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 ③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 男有分,女有归。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⑤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⑥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因此,奸邪之谋就会得到杜绝而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 于:<介>“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不翻译。而:<连>“就”表示顺承关系 有:因此 于 “在”

2.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为:是,表判断. 4.〔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5.〔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修:培养. 6.〔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子:以.为子 8.〔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9.〔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10.〔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11.〔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1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13.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14.〔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15.〔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16.故:所以.17.〔外户〕泛指大门.18.〔闭〕用门闩插门.19.谓:叫做.20.〔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同,(有和平的意思).

《大道之行也》课文解读

《大道之行也》课文解读 隆都中学曾华遂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孔子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于是他构想了一个大同社会——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一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安居乐业、人人平等、互敬互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画卷。这是多么吸引人的理想啊!难怪千百年来,从孔子孟子到陶渊明,从洪秀全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视之为最高理想。 本文是从《礼记》中节选的一段文字,编者以第一句话作为标题。全文只有107个字,言简意赅。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全文可分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讲信修睦。”这第一层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第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第二层:“故人不独亲…不必为已。”这一层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第三层:“是故谋而不兴…是谓大同。”这一层是全文的总括语。 “大道”是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

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的“大同”源于“五帝之世”,又高于“五帝之世”。它跟陶渊明描绘那个“世外桃源”有相似的地方。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推知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大道之行也》通过对理想中社会特征的描述,阐明了儒家理想“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达了“天下为公”的理想。它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敢于冲破现实羁绊,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中1、表现诗人感时恨别,触景生情的诗句是:感时花见泪,恨别鸟惊心。2、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石壕吏》中1、表现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诗句是: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2、说明兵役之苛酷的诗句是:三男邺城戍。说明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二男新战死。说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出入无完裙。3、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含悲度日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4、形象写出“吏”与“妇”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写老妇自诉自解,意在使差役同情的诗句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6、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7、能概括全诗内容的诗句是: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相似的地方; 它们都是构想出来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是大同社会的艺术再现。举例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2、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男有分,女有归“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养”了(由此还可以推知鳏、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大道之行也中“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幼所长”和“桃花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相似 《桃花源记》和《大道之行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甚么?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追求的是像桃花园一般的没有苛刻的税收,官兵的欺压的安逸的社会,但他比较消极; 而后者则是对着大同社会一种美好的构想,是相对积极的态度。

《诫子书》《曾国家书》比较阅读答案(2019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题)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9~13题。(12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乙】 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 即是,车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①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②,见雇工则颐指气使③,此即日习于傲矣。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废弛,亦以焦躁故尔。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弟总宜平心静气。尔与诸弟戒之,至嘱至嘱! (节选自《曾国家书》)注释:①日:一天天地。②朴陋:粗俗鄙陋。③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气发声来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随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气。 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励 精: (3)悲守穷庐穷庐:(4)此即日习于傲 矣习: 10.请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静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 B.险躁则不能治性/至则无可用 C.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D.车马仆从习惯为常/二虫尽为所吞 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12.【甲】文中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 A ”四字比喻了过度懈怠、不静心于学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状态;【乙】文中曾国藩以自己为例劝诚弟弟,提出做事宜“ B ”,否则会导致“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的结果;【甲】【乙】两文的作者都认为 C 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与做事。(3分) 13.【甲】文中诸葛亮提出“俭以养德”的观点,请你结合【乙】文内容,谈谈在生活中该如何培养“俭”的习惯。(3分) 答案: 9.(2分)(1)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2)励精:振奋精神 (3)穷庐:偏偏简陋的房屋 (4)习:习惯,熟悉 10.(2分)C 11.(2分)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作文

大道之行也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及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原文大道之行也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ǔ)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释选自《礼记·礼运》。 《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篇。 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着作。 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为:是,表判断。 〔选贤与(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 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

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子:以……为子〔矜(ā)、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 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男有分(è)〕男子有职务。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 归,指女子出嫁。 〔货恶(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恶(ù),憎恶。 藏:私藏。 于:在。 货恶:宾语前置。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憎恨在公共劳动中不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力恶:宾语前置。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附译文)

《诫子书》对比阅读(附译文)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刘备敕刘禅遗诏》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染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不复自伤,但以卿①兄弟为念。射君(人名)到,说丞相叹②卿智量,甚大增修③,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注释】①卿:旧时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称谓,相当于“你(们)”。②叹:赞叹。③增修:即“溢美”,意思是赞美的话说得很多。修:美好。 译:我最初只是得了一点痢疾而已,后来转而得了其他的病,恐怕难以挽救自己了。五十岁死的人不能称为夭折,我已经六十多了,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所以不再为自己感伤,只是惦念你们兄弟。射援先生来了,说丞相(诸葛亮)惊叹你的智慧和气量,有很大的进步,远比他所期望的要好,要真是这样,我又有什么可忧虑的啊! 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④.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道亡⑤,可自更求闻达。 【注释】④能服于人:能够使别人敬服。于,这里表示行为的对象。⑤道亡:

(所抄之书记)在途中丢失。 译:努力啊,努力!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你父亲我德行不深厚,你不要效仿。可以读一下《汉书》《礼记》,有空时系统读一下先秦诸子著作以及《六韬》《商君书》,对人的思想和智慧会有很大帮助。听说丞相已经为你抄写完一遍《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还没给你,就在路上丢失了,你自己可以再找有学问的人学习这些东西。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非学无以广才增加②汝父德薄,勿效之效仿 (1)①增加②仿效 (2)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但以卿兄弟为念 (2)但/以卿兄弟/为念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3)①君子的品德,靠静来修身,靠俭来养德. ②只有拥有才能和高尚品德,才能使别人信服. (4)两文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4)两文作者都勉励儿子要多读书,并且加强品德修养. (5)从两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欢的一个警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启发。警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对比阅读训练含标准答案.doc

《诫子书》比较阅读训练 (一)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 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⒅,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 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乙】告俨、俟、份、佚、佟:天地赋命,生必有死。自古贤圣,谁能独免?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黾勉⑴辞世⑵,使汝等幼而饥寒??良独内愧。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 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日月遂往,机巧好疏,缅求⑶ 在昔,眇然如何!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⑷将有限也。 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 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颍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佐,八十而终。兄弟同居,至于没齿。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 世同财,家人无怨色。《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尔,至心尚之。汝其慎哉!吾复何言。 (陶渊明《与子俨等疏》节选) 【注】⑴黾勉:勉力⑵辞世:指弃官隐居⑶缅求:远求⑷大分:自然的分限,指寿命。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夫君子之行.()⑵意与日去.( ⑶每以家弊()⑷至心尚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⑴非澹 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⑵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3.乙文画曲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家书,是亲人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载体。 ) ) 同为家书,甲乙两文分别对孩子寄寓哪些深情厚望?(二) ( 甲 ) 孙权劝学 初,权①谓吕蒙曰:“卿②今当涂掌事③,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④。权曰:“孤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复习

《大道之行也》复习要点 1. 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二、文言词语: (一).重点字词 行:施行 2.为:是3.与:通“举”,选举4.修:培养5.亲:以……为亲6.子:以……为子7.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8.寡:老而无夫的人9.孤:幼而无父的人10.独:老而无子的人11.废疾:残疾人12.养:供养13.分:职分,这里指职业,职守14.归:这里指女子出嫁15.恶:憎恶16.谋:奸邪之谋17.而:表并列,不译18.乱:指造反19.贼:指害人20.作:兴起21.外户:泛指大门22.谓:叫做23.大同:指理想社会24.同:有和、平的意思 (二)1、辨析古今异义词 (1)归(古:女子出嫁今:回家,回来) (2)贼(古:害人今:小偷) 2、找出文章的通假字并解释 选贤与能(“与”通“举”,选拔。音jǔ) 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指老而无妻的人。音guān) 3、一词多义 (1)故人不独亲其亲(用作动词,以……为亲,译为“奉养”) 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 (2)故人不独子其子(用作动词,以……为子,译为“抚育”) 故人不独子其子(名词,子女) 4、词类活用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意动用法以……为亲人、以……为子女)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中年人、幼童) 外户而不闭(用作动词,从外面合上。用门闩插门) 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作名词奸邪之谋的行为)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常识】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成语】 1、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2、老有所终: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3、矜(鳏)寡孤独:guān guǎgū dú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大道之行也翻译、解释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②,讲信修睦③。故人不独亲④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男有分①,女有归②。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③;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④。是故谋闭而不兴⑤,盗窃乱贼而不作⑥,故外户⑦而不闭⑧,是谓大同⑨。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人搞阴谋,不会有人盗窃财物和兴兵作乱,(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重点字解释: ①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

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着作。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②〔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 ③〔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④〔亲〕用如动词,以……为亲。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⑤〔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①〔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 ②〔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③〔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④〔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⑤〔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⑥〔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⑦〔外户〕泛指大门。 ⑧〔闭〕关闭大门。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诫子书》课内及课外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1、考点经典句翻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xx,非xx无以致远。 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夫君子之行() (2)俭以养德() (3)非xx无以致远() (4)淫慢则不能xx() (5)险躁则不能治性() (6)多不接世() 答案: (1)品德高尚的人 (2)用、凭借、依靠 (3)实现远大目标 (4)懈怠、懒惰 (5)xx

(6)接触社会,有“用世”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1)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译文: (2)非学无以xx,xx无以成学。 译文: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答案: (1)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2)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3)年华随着光阴逝去,意志随着岁月消磨。 4.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当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 (2)《诫子书》全文的中心论点是: ,。 (3)《诫子书》中能表现“躁”的危害的句子是: 答案: (1)非xx无以xxxx无以致远 (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险躁则不能治性 5.课内阅读。 阅读全文,回答 (1)~ (3)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诫子书()②淫慢则不能励精()③年与时驰()④非志无以成学() 答案: ①告诫②振奋,振作③消失,逝去④立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淫慢则不能xx,险躁则不能治性。 译文: ②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答案: ①过度懒惰就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②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 (3)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