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编单元检测:第4单元生命的思考2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编单元检测:第4单元生命的思考2

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新编单元检测:第4

单元生命的思考2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长江没有回头浪,人老不能转少年。”这两句话警示我们( )

A.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

B.生命不可重复,要倍加珍惜

C.自然规律不可抗拒,要顺其自然

D.人生易老,生命短暂,不要过于认真

2.宇宙无限,生命神奇。下列关于生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②人类的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东西③生命可贵,为了生存,我们可以放弃其他一切东西④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3.杭州协警礼为奇在执勤中发现路面裂痕,预见到可能会发生塌陷,便与同事一起提前疏散车辆和行人,避免了人员伤亡。礼为奇的行为传递的正能量是〔)

①珍爱和尊重生命

②学会平等待人

③实现生命的接续

④在生命接续中,担当自己的使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16年5月31日.中国维和部队在马里加奥营地遭遇汽车炸弹袭击,年仅29岁的申亮亮在爆炸发生的一瞬间,奋力推开身边的战友,英勇牺牲。据此回答4-5题。

4.阅读上述材料,你的感悟有〔)

①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

②我们难以抗拒灾害

③热爱生命,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

④生命是宝贵的,是大自然的奇迹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申亮亮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这说明〔)

①个人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实现了他人生命的接续

②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③申亮亮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④申亮亮热爱生命,懂得生命的珍贵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5年4月,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危难时刻,中国政府积极实施人道救援。这体现了〔)

A.生命的价值无上重要

B.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

C.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D.我国政府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7.“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到( )

A.战胜挫折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

B.人生难免有挫折

C.挫折是把双刃剑

D.人在认识挫折中成长

8.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守护生命。以下做法属于守护生命的是( )

①合理的饮食,有规律的作息②生病时及时就医,不滥用药物③只关注自己的身体,精神无关紧要④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9.《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定,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一办法的实施有利于( )

①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保持历史文化遗产永恒不变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A. 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黑格尔说过,自杀是一种“自卑的勇敢”,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愚蠢行为。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自杀都是因为自卑造成的

B.生命可贵,我们应该热爱生命

C.自杀的人都是勇敢的人

D. 为了生存,我们可以放弃一切

11.她是一个7个月孩子的年轻妈妈,在偶遇惨剧即将发生时,她义无反顾地伸开双臂,徒手接住从10楼坠落的女童,被称为“最美妈妈”!她,就是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小女孩得救了,而吴菊萍却身受重伤。对此行为的正确评价是( )

①危难之时奋不顾身,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公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②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③要学会帮助他人,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危难时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④这种善举,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真·善·美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陈涛同学患了肾炎,但其父母都已下岗,他无钱治疗,于是班上同学尽自己所能为其捐款。曹红家境富裕,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这时却拒绝捐款,她说:“别人的死活与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活得好就行了。”曹红的行为〔)

①不能延伸自己生命的价值,因为她不为别人作贡献

②应受谴责,因为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③是不正确的,因为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无可厚非,因为捐不捐款是每个人的自由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3.“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顾晨葵老师,在身患骨巨细胞瘤,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后,提前重返讲台,用爱心滋润村娃心田,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这启示我们〔)

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②人生意义在于奉献

③只要患病就能成名④生命真谛在于质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4.因救助小悦悦而被誉为“最美婆婆”的陈贤妹说:“做一个不冷漠的好人,不要考虑太多,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救人就是自己的本分。”“最美婆婆”美在( )

①社会和谐,我有责任②抢风头,善于炒作自己③不做看客,善于明辨是非④烈火

炼真金,危难见人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下列行为有助于我们实现生命价值的是( )

①课堂上认真思考,努力学好各门功课②一心想成为名人,从发型到服装一味模仿·扮酷③耐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④每次值日都做得认认真真

A.①②③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材料一一天中午,某中学教学楼二楼突然起火,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学生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有的同学拿来了灭火器,但不会用;有的同学身上起了火,慌忙脱了衣服,结果又烧伤了脸;有的同学被烟熏倒了……

材料二校园安全涉及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火险·溺水·毒品危害·体罚及变相体罚·隐私权·人身自由权被侵害等。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可以避免。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面对突如其来的火灾,我们应如何逃生?〖6分〗

(2)面对突发事件,我们应该怎么办?〖6分〗

17.[敬畏生命〗〖16分〗

镜头一2015年6月1日21:30,满载456人的“东方之星”游轮在由南京驶往重庆的途中遭遇龙卷风,在湖北监利江段翻沉。习近平·李克强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迅速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争分夺秒,全力开展搜救,把伤亡人员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及时救治获救人员,保护人民生命安全。

镜头二为了生命的尊严,5 000多名军民奋力拼搏,水陆空24小时昼夜奋战,尽全力不放弃,最大限度搜救幸存者,保护逝者尊严。

镜头三6月7日,按照传统习俗是“遇难者”的“头七”祭日,上午9时,沉船救援现场举行了哀悼遇难者活动,现场所有人员面对遇难船舶肃立默哀3分钟,现场船舶鸣笛3分钟,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深思沉船事件,某校团委会策划了一期“感悟生命珍爱生命”的黑板报。请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黑板报。

温馨提示:请你按照要求完成A·B·C·D·E·F处内容。[A·B·C处完善主要栏目内容;〖各2分〗D处设计一条珍爱生命警示语;〖2分〗E处填写应对措施或办法;〖4分〗F处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主题,写一段生命感言作为编后语。〖4分〗〗

18.北京市一个普通的女中学生张穆然在16岁时患了癌症。面对绝症,她顽强乐观,清醒冷静。在治疗过程中,小穆然拒绝用麻药,她说:“我不能让自己脑子坏了,我要学习,我要清醒地度过每一分钟。”她理解“生命不是数量词,而是质量词”,总是把痛苦留给自己,而用真实的快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病中,她还应聘担任母校的校外辅导员,为同学讲解生命的意义;在医院,她整天给别的病人解闷,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平时,她还帮助护士出板报,宣传抗癌知识。

(1)张穆然认为“生命不是数量词,而是质量词”,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3分〗

(2)我们应该向张穆然学习哪些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做法?〖6分〗

(3)你能写出一句属于自己的生命箴言吗?〖3分〗

参考答案

1.B

解析:生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的每一寸时光,B项符合题意,当选。

2.D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生命的认识。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生命都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热爱生命·尊重生命,①④符合题意,当选;②说法错误,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珍贵的,不只是人类的生命珍贵;③说法错误,生命虽然珍贵,但也不能放弃正义·信仰等其他珍贵的东西。

3.D

解析:本题考查珍爱生命。材料中礼为奇的行为是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体现,实现了生命的接续。依此可知①③④均是正确且符合题意的;②是正确的,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D。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命的认识。申亮亮面对爆炸,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说明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个人的生命都来之不易。依此可知①③④均是正确的;②是片面说法,有些灾害我们是可以预防的。故选C。

5.A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命的接续的认识。申亮亮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珍爱他人的生命,实现了生命的接续,承担了使命。依此可知①②④均是正确的,故选A。

6.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主要考查学生对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认识和理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危难时刻,中国政府积极实施人道救援”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由此判断D正确。A强调的是生命的价值,与题意不符;B强调的是各种生命的和谐相处:C强调的是人类生命的特征,与题意无关。故选D。

7.B

解析:材料中的“痛苦”是指生活中的挫折。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生难免有挫折,B项符合题意,当选。

8.C

解析:本题考查怎样守护生命。守护生命不仅要守护身体,也要养护精神,③说法错误,

应排除。故选C。

9.D

解析: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③说法是错误的,历史文化是不断变化的,不是永恒不变的。故选D。

10.B

解析:自杀·轻生是一种不珍爱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我们要认识到生命的可贵,热爱生命,B项符合题意,当选。

11.D

解析:吴菊萍在发现险情的时候,毅然徒手接住坠楼的女童,说明了她在别人生命遭遇困境时,能够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积极承担了社会责任,说明她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真·善·美,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

12.B

解析: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材料中曹红的行为是错误的,应受到谴责,④说法错误,排除。①②③说法正确,故选B。

13.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顾晨葵老师右腿股骨被切除三分之二,仍提前重返讲台,说明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启示我们更应追求生命的质量,所以②④正确;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丰富了自我,收获了尊重与快乐,①正确;③说法太绝对,明显不符合常理。故选C。

14.C

解析:“最美婆婆”陈贤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了社会责任,拒绝冷漠,关爱他人生命,在他人遭遇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①③④符合题意,当选;②说法错误,应排除。

15.B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回答。②做法不利于实现生命价值,应排除,故选B。

16.(1)①保持头脑冷静。如果已迅速判断出起火源是电,就先关掉电源开关。②在烟尘很大的情况下,迅速找到水源,弄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着逃离火场。③尽可能向地面逃生,若楼梯已被火封锁,则可利用绳索或将被单连接起来,从窗口滑下地面逃生。④等到达安全地点后,拨打“119”报警电话,详细说明起火地点。〖答出三个方面即可,6分〗

(2)①面对灾难,我们需要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②遇到突发事件,首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恐慌情绪,依靠理智迅速作出正确抉择,恰当地使用救护方法。

③尽量避免因惊慌失措或自救方法不当,而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不必要的伤害。④在可能的条件下,运用最有效的方法向周围的人求助,及时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帮助。〖6分〗解析:第(1)问回答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即可。第(2)问考查我们如何面对突发事件。我们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自救自护知识,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好自己。

17.A:生命是可敬的〖2分〗B:生命是可贵的或者生命是神圣的等〖2分〗C:尊重他人生命〖2分〗D:生命在于运动;珍爱生命,请勿吸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等〖2分〗E:及时报警;学会请律师;寻求法律援助;勇于并善于同不法侵害做斗争〖正当防卫·呼救·逃跑·记住不法侵害者的面部特征和逃跑的方向〗;等〖4分〗F:生命感言。〖围绕主题,从让更多人懂得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努力提升生命的价值等内容作答。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记分〗〖4分〗

解析:本题考查珍爱生命的相关知识。第A和B问,要求回答对生命的感悟,可以从生命是可贵的·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可敬的等方面回答。答案具有开放性,只要是对生命的感悟,符合答题的形式即可。第C问,题干中的珍爱自己生命,应该对应珍爱〖尊重·善待〗他人生命。第D问,要求回答珍爱生命的警示语,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第E问,要求回答遇到不法侵害应该怎么办。这是对教材知识的再现,学生既可以依据教材知识作答,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作答。第F问,要求写一段编后语,学生可以从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尊重·肯定·悦纳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等方面组织答案。

18.(1)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为他人·为社会所做的贡献。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我们要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建构自己,形成有意义的人生。〖3分〗

(2)①我们要学习张穆然珍爱生命的积极态度。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她不轻言放弃,不丧失生的希望,顽强与病魔作斗争。

②我们还要学习她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追求生命的价值,她应聘担任母校的校外辅导员,为同学讲解生命的意义;在医院,她整天给别的病人解闷,增强他们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帮助护士出板报,宣传抗癌知识,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用真实的快乐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6分〗

(3)如,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己;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等。〖3分〗

解析:第(1)问考查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为他人·为

社会所做的贡献。张穆然在为他人·为社会的贡献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第(2)问是开放性题目,要结合材料回答,符合题意即可。第(3)问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