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

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

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
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 Ⅲ

中华书局,2001年6月

----------------------------------------------------------------------------

四至九世纪襄阳杜氏家族述论

王力平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襄阳杜氏是关中郡姓杜氏的一个特殊支系。永嘉之乱后,杜耽—著名将军和学者杜预的儿子,带着

他的族人定居江南。慢慢的,杜耽的家庭变得著名而且出色,他有许多后代在南朝占居高官。仅仅有杜乾

光回到了北方进入了统治集团。在汉魏间杜乾光的后代移居到河南的洛阳和巩县,开始了由儒学世家向文

学世家的转化。杜审言在初唐很是知名,他的孙子—杜甫更是把唐诗推向了高峰。然而,襄阳杜氏毕竟是

在晚唐时期的一个独特个案,在从儒学世家向文学世家的转化中是有许多丰富的历史内容的。

关键词:儒学世家;文学世家;家族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襄阳杜氏是中古关中郡姓杜氏的一个支系。在林宝《元和姓纂》所记唐代杜姓14个郡望中,襄阳与京兆、濮阳、洹水、中山等属于地位显赫的郡望。1而在本自《唐韵》、由宋人陈彭年等重修的《广韵》中,杜氏分京兆、襄阳、濮阳三望,也反映了唐中叶襄阳杜氏的客观存在。2然而《元和姓纂》以诗人杜审言、杜甫祖孙房支为襄阳望,《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则以玄宗名臣杜希望、德宗宰相杜佑父子房支为襄阳望。而此后的谱系文献又多因袭《新唐书》的说法,以致杜佑为襄阳望的说法流布甚广。3清人孙星衍说:“姓氏与郡望相属,乃知宗派所出。”4显然,杜审言与杜佑一支究竟谁应属于襄阳望,是必须首先予以说明的问题。

据杜佑《杜城郊居王处士凿山引泉序》:“京兆杜佑,远祖西汉建平侯(按此指杜延年),家于杜陵,绵历千祀。”5考诸史传,杜佑出自杜预次子杜尹之后。永嘉乱时,杜尹为西晋弘农太守,因率部伍退守洛阳一泉坞,为乱兵所害。6南北朝时期,杜尹子孙淹留北土,北魏末至东魏初,这一房支已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杜尹六代孙杜顒,为征西将军、金紫光禄大

夫,有名于史传。7入唐后,顒裔孙行敏,官常州刺史、荆益二长史,封南阳襄公,是为杜佑曾祖。行敏生崇愨,为杜佑祖父;崇愨生希望,玄宗时官至太仆卿、陇右节度使。希望生佑等数子。总之,杜尹后人并无属籍襄阳的历史,相反,自杜顒开始,这一支子孙即以京兆之少陵为家族墓地,世世代代归葬少陵。8《新表》将杜佑归属襄阳望显然是缺少史实依据的。

此外,在唐代文献或当时人言论中,也绝无以杜佑一支为襄阳望者,如在权德舆所作杜佑遗爱碑及墓志铭中,均称杜佑出自京兆杜陵。9杜佑孙杜牧以及武宗朝作过宰相的杜悰兄弟,都自称“杜陵”人或被称作“京兆”人;而在唐朝人士心目中,真正的襄阳杜氏是杜审言、杜甫一支。如宋之问在与杜审言的送别诗《三月三日于灞水曲饯豫州杜长史别昆季序》中称:“言辞灞滻,将适荆河。恋旧乡之乔木,藉故园之芳草。”10显然,宋之问是把“荆河”看作杜审言的“故园”的。又如高宗时杜易简与吏部侍郎李敬玄发生冲突,李曾讥称易简为“襄阳儿”。11总之,在唐代杜氏的众多支系中,杜审言、杜甫一支属于地地道道的襄阳望,杜希望、杜佑一支则与襄阳杜氏无涉。

那么,《新表》的错误又是如何出现的呢?从相关的史传资料来看,如果说杜佑先祖与襄阳有何特殊联系的话,恐怕要追溯到杜预在西晋平吴后曾驻襄阳,且刻石碑“纪其勋绩”,“立岘山之上”。12也正因此,晋以后杜氏子孙的封爵,也就有了“襄阳”字样,而杜佑父杜希望也因此得到过襄阳县男、襄阳公的封号13。估计《新表》作者误将杜希望的封爵等同于郡望(尽管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关襄阳与京兆郡望的错误或许就是这样出现的。

上篇从“中华高族”到“晚渡荒伧”

一、永嘉之乱与襄阳望的分立

永嘉年间,匈奴贵族刘渊、刘曜父子率众南下,先陷洛阳,继陷长安,掳晋愍帝至平阳,西晋遂亡。其时中原涂炭,士族纷纷挟宗族部曲南渡,如《晋书·王导传》所云:“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形成东汉以来又一次移民大潮。

永嘉之乱前,关中郡姓京兆杜氏正处在鼎盛时期,杜预四子杜锡、杜尹、杜跻、杜耽,14此时均已步入仕途并取得重要位置――长子杜锡为吏部郎、尚书左丞,15次子杜尹为弘农太守,16三子杜跻为新平太守,17少子杜耽为凉州军司。18但永嘉之乱打断了杜氏家族的正常发展,杜预诸子流徙播迁,杜锡一支子孙随晋室南渡,杜尹死于战乱,子孙分散,19杜跻后裔淹留北方,惟杜耽乱发时正滞留河西,为凉州军司,因而命运更加坎坷。据《元和姓纂》卷6杜氏襄阳望条:

当阳侯元凯少子耽,晋凉州刺史;生顾,西海太守;生逊。过江.随元帝南迁,居襄阳。逊官至魏兴太守,生灵启、乾元。20

仅从字面上看,“过江,随(晋)元帝南迁,居襄阳”者,究竟是杜逊还是杜顾,并不明确。众所周知,《元和姓纂》“至宋已颇散佚”,至清更是“绝无善本,仅存七八”,21因此上段引文或有缺略。以情理度之,杜逊为杜耽孙辈,永嘉之乱时是否已经出生尚值得怀疑;另外,从杜逊孙乾光仕南齐推算,杜逊活动的年代应晚于东晋初年。因此,随晋元帝南迁并定居襄阳者应该是杜顾,而不是杜逊。总之,杜耽之子杜顾,于永嘉之乱后即随晋元帝南渡,并在襄阳定居,总是事实。如此说来,杜耽应为襄阳杜氏的不祧之祖。

又据《宋书》65《杜骥传》:

(杜)骥高祖预,晋征南将军,曾祖耽,避难河西,因仕张氏。苻坚平凉州,父祖始迁关中。22

据此又知,杜耽另有一子,即杜坦、杜骥之祖父(《宋书》未记名字),此人永嘉之乱后随杜耽避难凉州,据《晋书》14《地理志》:

晋惠帝永宁中,张轨为凉州刺史,镇武威,上表请合秦、雍移人于姑臧西北,置武兴郡。……是时中原沦没,元帝徙居江左,轨乃控据河西,称晋正朔,是为前凉。

由于前凉政治安定,遂成为“秦、雍移民”(其中包括很多关中士族家族)的避难之所,杜骥祖父大概也夹杂其中,暂栖身河西。及苻坚平凉州,始迁返关中,直到宋武帝刘裕伐灭后秦(417年),杜坦、杜骥兄弟才跟随之过江。

总之,据以上两则史料可以确知,在杜顾之外,杜耽至少还有另一子(杜骥祖父),这一房的子孙坦、骥兄弟与杜顾的子孙灵启、乾光兄弟四人,是同出于曾祖杜耽的从兄弟。只是两房子孙的经历不尽相同,向南迁徙的路线和时间也迥然有异。杜顾一支永嘉之乱后迳随晋元帝司马睿南渡,时间大约在公元317年以后不久;而杜骥祖父一支曾寓居河西,又辗转关中多年,他们南渡的时间大约为公元417年(刘裕伐灭后秦)后。总之,襄阳杜氏两大房支南渡的时间前后至少相差了100年。

陈寅恪氏在言及南渡士族问题时曾说:“至南来北人之上层社会阶级,本为住居洛阳及其近旁之士大夫集团,在当时政治上尤其在文化上有最高之地位……此与政治中心最有关系之集团自然随司马氏皇室,移居新政治中心之首都及其近旁之地。王导之流即此集团之人物,当时所谓‘过江名士’者是也”;而集中在襄汉地区的南迁士族,则大体属于“政治社会地位稍逊于洛阳胜流如王导等者”;前者属“文化士族”,后者属“武人集团”。23其实,杜耽后裔与其兄杜锡后裔的情况类似,所不同的是,锡子乂(字弘治,?-321)南渡后即随晋王室定居在当时的首都建康,24时值东晋政权初立,司马氏积极网罗北方士族中的“贤人君子”25,在此背景下,杜乂承父祖余荫,在江左士族中享有“才名冠世”的美誉,26其女杜陵阳又为晋成帝皇后,27杜乂房支当然属于“过江名士”,只是在政治作为方面无法与王导等“胜流”相比。至于杜耽的两房子孙,最初也都属于“文化士族”,只是在南朝以及所居地襄阳这样特殊的历史和地域条件下,逐渐发生了变化。

二、襄阳地域政治与杜氏家族的沉浮

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春秋以来属楚地,杜佑《通典》州郡七《古荆河州》这样记载其政治地理沿革以及政治军事地位:

襄州……魏武始置襄阳郡,亦为重镇。晋初因之,兼置荆河州。东晋侨置雍州。

文帝割荆州置雍州。襄阳去江陵步道五百,势同唇齿,无襄阳则江陵受敌。自东晋庾翼为荆州刺史,将谋北伐,遂镇襄阳。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常为大镇。北接宛、洛,跨对楚、沔,为鄢郢北门,部领蛮左。齐梁并因之,亦为重镇。后梁萧詧附庸于西魏,而都于此。西魏改曰襄州,隋复为襄阳郡。大唐因之。28

据此可知,魏晋以来,襄阳已兼有经济都会与军事重镇之双重地位。东晋以后,襄阳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据谭其骧氏研究,晋永嘉丧乱后民族迁徙的主要路线之一,在于“汉水流域,上自郧西、竹蹊,下至宜城、钟祥,而以襄阳为中心。是区所接受之移民倍于本省其他二区,而以来自陕西者为最多,河南、甘肃次之,河北、山西、安徽、四川又次之”。又据谭氏统计,当时全国南渡人口大约有90万,其中集中在湖北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侨民有6万人。29可见襄阳在当时又成为甘陕移民的集合地。

为安置移民,侨郡县应运而生,据《宋书》37《州郡》三雍州刺史:

胡亡氐乱,雍、秦流民多南出樊、沔,晋孝武始于襄阳侨立雍州,并立侨郡县。

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随五郡为雍州,而侨郡县

犹寄寓在诸郡界。

襄阳于是成为侨雍州的治所,汇集了来自雍、秦等地的挟宗族部曲集体迁徙的世家大族,如华山蓝田人康穆,宋永初中,“举乡族三千余家入襄阳之岘南。宋为置华山蓝田县,寄居于襄阳”,即为典型的事例。30又《晋书·祖逖传》、《徐邈传》中也都有类似的记载。31在当时的荆襄地区,除杜氏家族外,还有萧氏、庾氏、宗氏、刘氏、柳氏等世家大族定居。32由于晋宋之际“襄阳多杂姓”,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时,“使长史范顗之条次氏族,辨其高卑”,33足见襄阳当时士族萃集之盛。

东晋成康以来,地处建康上游的荆襄地区一直是琅琊王氏与颍川庾氏权力竞逐的焦点,其后又有庾亮、桓宣两大势力曾为控制襄阳展开激烈争斗。34刘宋时期,襄阳的政治军事地位和经济实力大大加强,如元嘉年间,刘秀之为襄阳令,兴工修复襄阳六门堰,溉良田数千顷,“雍部由是大丰”。35太祖时,始以皇子镇襄阳,且将“文武悉配襄阳,襄阳地区的文化建设也随之展开,如沈亮为南阳太守,“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36

杜耽后裔随宋武帝刘裕南渡后,定居襄阳,后子孙繁衍滋盛,形成了强大的宗族势力,襄阳杜氏开始脱离京兆本宗而成为独立的郡望。襄阳杜氏的主要构成为活跃于刘宋时期的坦、骥兄弟,以及活跃于齐梁时期的灵启、乾光兄弟。现分述如下。

杜坦、杜骥房支

刘宋建立后,社会环境和政治气候都已发生了变化,“晚渡北人,朝廷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途所隔”。37据《宋书·杜骥传》记载:

(杜坦)尝与太祖言及史籍,上曰:“金日磾忠孝淳深,汉朝莫及,恨今世无复如此辈人。”坦曰:“日磾之美,诚如圣诏。假使生乎今世,养马不暇,岂办见知。”上变色曰:“卿何量朝廷之薄也!”坦曰:“请以臣言之。臣本中华高族,亡曾祖晋氏丧乱,播迁凉土,世叶相承,不殒其旧。直以南度不早,便以荒伧赐隔。日磾胡人,身为牧圉,便超入内侍,齿列名贤。圣朝虽复拔才,臣恐未必能也。”上默然。

按金日磾乃西汉时匈奴休屠王太子,后降汉入侍武帝左右,数十年无过失,拜车骑将军。38杜坦以日磾自比,用意是十分明显的。由于南渡较晚,即便是出自魏晋著姓、“中华高族”,杜坦、杜骥终未能进入刘宋权力中枢,在宋武帝永初至元嘉年间,杜氏兄弟先后担任青州刺史,在宋魏对峙与相互征伐中,为刘宋捍卫北疆,战功卓著。39

然而,襄阳杜氏毕竟是根基深厚的“中华高族”,虽然未能如杜乂房支那样联姻王室,但他们很快就在主要来自西晋雍、司地区的晚渡士族中,建立起了相当广泛的婚姻关系,如《宋书·杜骥传》所云:“骥年十三,父使候同郡韦华。华子玄有高名,见而异之,以女妻焉。”又据《南史》58《韦叡传》:

叡(韦玄孙),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世为三辅著姓……时内兄王憕、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外兄杜幼文(杜骥子)为梁州刺史,要叡同行。

据此可知,杜骥、杜幼文两代均与韦氏通婚,而王氏也同时与韦、杜联姻。40其中韦氏、王氏与杜氏情况相近,同为晚渡侨姓士族。在宋、梁时期,他们的宗族势力也大都集中在荆梁地区。总之,韦杜、王杜家族之间世代联姻,多少带有政治盟友的意味。也反映出襄阳杜氏在南朝侨姓士族中仍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说明南朝士族阶层内部的“身份内婚制”特点的普遍存在,说明门阀士族社会还处在相当强固的状态中。

至宋文、武帝时期,杜坦、杜骥子孙已从最初的边郡太守逐渐跻身政权中枢,如杜骥第五子幼文,泰始至元徽中,先后为散骑常侍、黄门侍郎等职,后出任梁、南秦二州刺史,

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家族势力达到鼎盛。41史称“幼文所莅贪横,家累千金,女伎数十人,丝竹昼夜不绝”。42杜坦子叔宝则为右军参军,后挟制豫州刺史殷琰,成为左右豫州地方政治的“土豪乡望,内外诸军事并专之”。43襄阳杜氏家族势力的膨胀,最终招致刘宋皇室的不满,元徽五年,废帝刘昱“微行夜出,辄在幼文门墙之间,听其弦管,积久转不能平”,于是自率宿卫兵诛幼文等。幼文兄、长水校尉叔文及诸子侄在京邑方镇者并诛。唯幼文兄季文、弟希文等数人,逃亡得免。44有关此支杜氏的子嗣,在《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全无踪影,估计隋唐时代已是后继无人了。

灵启、乾光房支

东晋初年,北来侨姓中的魏晋高门尚受到优崇,但因离政治中心建康稍远,此支人物虽为“元凯后裔,家传学业”,45却未能进入权力中枢,在东晋政军两界,襄阳杜氏无甚建树,与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等家族在政治、军事领域各领风骚的局面相比,不免有些逊色。史称杜顾为西海太守,杜逊为魏兴太守,但均无甚事功可言。灵启为南齐给事中,其事迹亦不详。46从灵启子怀珤开始,杜氏子嗣繁茂,子孙渐以武功显名。史称怀珤“少有志节”,累有军功,先后为梁、秦二州刺史。怀珤九子:嵩、岑、嶷、岌、巚、岸、崱、嵸、幼安,47其中多以军功武略闻名一时者,如号称“杜彪”的杜嶷,“膂力过人,便马善射……同心敢死士百七十人,每出杀伤数百人,敌人惮之,号为‘杜彪’”。48由于杜氏兄弟长期盘踞军事重镇,逐渐培植起了一方势力,成为远近闻名的“襄阳豪帅”。梁武帝太清二年(548)侯景作乱,杜巚、杜岸、杜崱特别是杜岑之子杜龛,在当时均处举足轻重地位,在平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9

然而也在平乱的过程中,襄阳杜氏子弟几乎全部参与了梁宗室的权力之争,在萧绎(后为梁元帝)与萧詧叔侄之间,呈一边倒之势投靠了萧绎,结果,除杜崱病死于战场外,杜氏兄弟巚、岸及其“母妻子女”,尽为岳阳王萧詧所获,詧“并于襄阳北门杀之。尽诛诸杜宗族亲者,其幼稚疏属下蚕室。又发掘其坟墓,烧其骸骨,灰而扬之”。50此后,杜龛岳父王僧辩为陈霸先所杀,杜龛后在吴兴拥兵自重,但未能扩大势力,也为陈霸先所败,“其妻王氏截发出家,杜氏一门覆矣”。51在唐代谱牒文献如《元和姓纂》中,襄阳杜氏怀珤九子,只有杜巌、杜崱两房尚存孑遗,其他七房可能在南朝即已断绝了香火。

杜逊另有一子乾光,仕齐为司徒右长史。乾光著有《春秋释例引序》,流行于齐梁间。52乾光子渐,为梁边城太守。渐生二子,君锡、叔毗。53据《周书·杜叔毗传》记载:

叔毗早岁而孤,事母以孝闻。性慷慨有志节。励精好学,尤善《左氏春秋》。仕梁,为宜丰侯萧循府中直兵参军……时叔毗兄君锡为循中记室参军,从子映录事参军,映弟晰中直兵参军,并有文武材略,各领部曲数百人。

叔毗“励精好学,尤善《左氏春秋》”,反映出这个房支一直保持着儒学传统;而叔毗叔侄四人“各领部曲数百”,则意味着拥有大宗田产以及强大的宗族武装势力(南北朝时期部曲多带有私人武装集团的性质),这一点可以从当时其他士族家族的情况推知,如《颜氏家训·止足篇》云:“……常以二十口家,奴婢盛多,不可出二十人,良田十顷,堂室才蔽风雨,车马仅代杖策,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54可见在颜之推看来,有良田十顷、奴婢二十,即可“止足”。又《梁书》51《张孝秀传》称:孝秀“去职归山,居于东林寺。有田数十顷,部曲数百人,率以力田,尽供山众,远近归慕,赴之如市。”此外,梁时裴邃曾“与僮属数百人,于芍陂大营田墅,遂致殷积”。55由此看来,叔毗一支确是势力相当强大的地方豪强,难怪叔毗降周后,周闵帝仍下令保护杜氏家族在梁州故里的“旧田宅”。56总之,聚族而居,广占田产并拥有众多的佃客、部曲,为叔毗一支宗族形态的显著特点,也是其能在地方长期称雄的经济基础所在。

然而,侯景之乱和随后发生的江陵之变,是叔毗一支命运转变的契机,大统十七年(551),西魏大将达奚武围萧循于南郑,叔毗作为萧循使节至长安请和,从此留居长安。此后,杜叔毗一支比其它侨姓士族率先一步回归北土,进入北周统治集团。北周闵帝时,叔毗为都督、辅国将军、硖州刺史等职。天和二年(567),因率部南征伐陈,为陈人所害。57

下篇杜乾光后裔杜审言、杜甫房支的兴替

一、复归巩洛

自开皇九年隋文帝平陈,中国重新进入南北统一的时代,其间,士族家族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南北朝末年,选举制度开始发生了一些反映寒门士子政治要求的变化,58至北周末年颁六条诏书,其中“擢贤良”条已明确申明:“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荫,唯在得人。苟得其人,自可起厮养而为卿相”,59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科举制度的基本精神。隋文帝时废中正,创置科举,“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60加之全国统一,西晋以来持续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局面终于结束,为南北士子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于是乎“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人不土著,萃处京畿”。61胡如雷先生在《门阀士族兴衰的根本原因及士族在隋唐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列举了自北朝后期开始,原聚族而居的山东郡姓如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关中郡姓如陇西“驼李”等大族,向洛阳、长安迁徙的众多实例。62总之,对士族家族来说,科举制度创置所带来的冲击是相当深刻的。唐末王定保《唐摭言》记载士族子弟背井离乡、追逐科第的故事很多,如先天年间,山东士子王泠然为猎取科场功名,“一年在长安,一年在洛下,一年坐家园”,辗转漂泊,居无定所,63就是时代潮流冲击下士族子弟处于普遍变动状态的典型。

那么,时代变革给襄阳杜氏家族的历史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如前所述,江陵之变后,襄阳杜氏叔毗一支实际上已经进入关中士族行列。据《元和姓纂》及《北史·杜叔毗传》,叔毗生廉卿、冯石、安石、鱼石、黄石五子,其中,鱼石为隋河内郡司功参军、获嘉县令,64其他四子仕宦不详。从叔毗在北周的职位――都督、辅国将军、硖州刺史来看,鱼石等人或许有可能由门荫入仕。但是北周至隋初恰是选举制度发生变化的时期,先是苏绰典吏部,“惩魏、齐之失,罢门资之制。其所察举,颇加精慎”;入隋以后,“选无清浊”的趋向更为明显,直至进士科出现,科举制渐渐得到推广。在这个背景之下,鱼石之子依艺为河南巩县令,未必得益于祖父叔毗的门荫。当然,在缺少史料的情况下,这些也只能是推测而已。无论如何,自叔毗仕北周、鱼石仕隋,直至依艺任巩县令并定居巩洛,襄阳杜氏又完成了一次新的迁徙。自永嘉之乱前杜耽离开洛阳算起,在大约300年后,其子孙后代又复归中土,而此时襄阳杜氏的籍贯实际上已再次与郡望分离。这也是或称杜审言为河南洛阳人的原因。

二、家学与家风

入唐以后,乾光后裔的发展方向开始有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由儒学世家演变为文学世家。众所周知,早在汉初杜氏家族兴起之际,杜周、杜延年父子以刑名之学闻名于世。汉魏之际,杜氏子孙开始归宗儒学。从杜畿开始,杜氏祖孙三代在《左传》研究方面独擅其长,特别是杜预,于平吴后“解甲休兵,乃申抒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65杜预的《左传》系列著作问世后,很快风行一时,尤其在东晋南朝,习《左传》者咸尊杜注,在南北朝时期经学的“南学”学派中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为“左氏功臣”。66

从京兆本宗析出的襄阳杜氏,最初并未丢弃儒学传统,如杜坦、杜骥兄弟,“于宋朝并为青州刺史,传其家学,故齐地多习之”。67只是其子杜幼文辈渐为骠悍武人,终遭杀戮,

儒学传统在此房支遂致废绝。相比之下,乾光家族仍旧保持着儒学传统,乾光、叔毗祖孙在学术渊源上继承了杜预《左氏春秋》学的传统,并有所成就。68然而大约在隋唐之际,亦即鱼石、依艺两代,襄阳家族开始由儒学世家转向文学世家。促成这个转变的,除去时代学术文化发生转变这一历史因素外,还与侨姓士族特殊的政治地位有关。

周隋以后,由于关陇军事贵族在权力中枢处于核心地位,迁入关中的江南士族和回归关中的侨姓士族,只有竞技科场方有望跻身仕途,这是他们谋求政治权利的主要途径。这也是自杜叔毗以后襄阳杜氏家族不再抱住《左氏春秋》不放,而是适时转向了文学的又一个原因。杜甫曾勉励其子宗武:“诗是吾家事”,“熟精《文选》理”,69可见此时襄阳杜氏的家学方向已相当明确。虽然鱼石、依艺以及审言,在隋唐之际仕宦多为令丞低品,社会地位较为低微,但皆有“文学俊异”之称。70易简九岁能属文,进士及第,博学有高名,颇善著述,有《御史台杂注》五卷、文集二十卷。71审言少即成名,亦进士及第,72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有文集十卷流传。73在唐初,文坛江左余风占据主流,文学形式仍推崇南朝,而身为侨姓后人的杜审言积极倡导六朝诗风,如明人胡应麟称:“唐人句律有全类六朝者”,惟杜审言“啼鸟惊残梦,飞花揽独愁”句;至于清人王夫之则称:“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74杜审言的诗风对杜甫也有深刻的影响,如清人施闰章《蠖斋诗话》所说:“杜审言排律皆双韵,《和李大夫嗣真四十韵》,沈雄老健,开阖排荡,壁垒与诸家不同。子美承之,遂尔旌旗整肃,开疆拓土,故是家法。”可见在梁陈以来“近体诗”发育过程中,杜审言是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这说明,在中古南北文化的交流与整合过程中,像杜审言这样亦南亦北的侨姓家族曾经起到了一种媒介的作用。

审言子杜并,少年即“日诵万言,尤精翰墨”,只因早卒,未能施展文学抱负。75

至于杜甫,少年时代即“出游翰墨场”,自信“扬雄、枚皋可企及也”。76有文集六十卷流行。77因杜甫在中古诗歌创作上的地位和成就文学史上已早有定论,故在此不再申论。

陈寅恪氏曾说:“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78可见家学与门风之间一般情况下是有密切关系的。襄阳杜氏的情况有所不同。正如经历了从“中华高族”跌落为侨寓“荒伧”的变故一样,这个家族的“门风”也无法以“优美”来论说。在杜叔毗至杜并四代人中,侠义之士辈出,如叔毗出使北周时,其兄锡及侄映、晰并为曹策等害。后曹策亦至长安,叔毗“志在复雠”,“遂白日手刃策于京城,断首刳腹,解其支体,然后面缚请就戮焉。周文嘉其志气,特命舍之”。79叔毗后为陈人所擒,亦辞色不挠,慷慨就义。杜鱼石女、王珪妻也以侠义闻名。80杜审言次女、杜甫姑母裴荣期夫人则有“义姑”之称。81至于杜审言子杜并,更是为人称道的刚烈少年——当其父审言为同僚周季童陷害下狱时,并“盐酱俱断,形积于毁,口无所言。因公府宴集,手刃季童于座”,并也当场为府署左右鞭挞而死。82至于杜甫,性情之中也有豪侠的一面,安史之乱间,宰相房绾兵败陈陶斜,甫上书为绾申说,虽近于迂阔,却也不失质直本色。83

侠行义举,是对儒家所崇尚的忠信孝悌信条的实践,因此襄阳杜氏的家风只是传统士族家风的一种变形而已。而这种家风的形成,最主要的,还与其特殊的家族历史有关。在公元四世纪至九世纪的大约500年间,襄阳杜氏家族一直处在不断的迁徙中,漂泊不定的生活,起伏跌宕的命运,或许影响及于家族成员的心理层面,以致形成了诸如豪爽侠义、狂放不羁等等心理和行为特征。

三、杜审言家族的婚姻

玄宗天宝三年,杜甫继祖母卢氏去世。祔葬偃师之际,杜甫代父杜闲作《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84其中列举了前来赴喪的“内宗外宗”约三十人。现据此墓志并结合有关史

传材料,做出隋唐时期襄阳杜氏家族婚姻表如下:

按此表共统计15人(杜审言、杜闲前后两娶),时间断限在隋唐之际至安史之乱前之天宝三年,大略可以反映襄阳杜氏在隋初至唐天宝时期的婚姻状况。

综合上表,有如下几点值得注意:第一,没有与王室联姻;89第二,与山东士族通婚7例,占总数的46%;与关中士族(关陇贵族)通婚4例,占总数的26%;与一般中小官僚子弟或曰庶族通婚3例,占总数的20%。

此外,从襄阳杜氏姻亲的姓氏来看,主要有王、卢、魏,以及崔、薛、裴、贺、韦、杨、郑诸姓。其中与王氏通婚3例,与卢氏通婚3例,与魏氏通婚2例,与崔、薛、裴、贺、韦、杨、郑各1例。

如前所述,王氏中王僧辩(王珪祖父)一支,韦氏中韦叡一支以及河东裴氏家族,都曾有过南渡的历史,而这几个家族,一直与襄阳杜氏保持着婚姻关系,南北朝时期如此,隋唐时期亦如此。至于崔、卢、郑、王等山东著姓也与襄阳杜氏联姻。

总之,隋唐以后,随着迁居洛阳,襄阳杜氏建立了较为广泛的婚姻关系。从这个婚姻网络的辐射面来看,其社会联系并不封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唐初山东士族竞相炫耀门第、所谓“卖婚”现象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崔、卢、郑、王等著姓都与襄阳杜氏联姻,这种情况既反映出襄阳杜氏家族文学声誉鹊起,在士族社会博得较高的声望以外,还反映出隋唐以后,山东士族与关中郡姓之间,甚至于士族与庶族之间,在婚姻关系上并非壁垒森严。90

四、杜审言一支的衰落

至唐中叶,士族阶层发生了严重的分化,一部分魏晋旧门无力保持其原有的政治地位,陷于贫困,如《新唐书·高俭传赞》所云:“至中叶,风教又薄,谱录都废,公靡常产之拘,士亡旧德之传。言李悉出陇西,言刘悉出彭城。悠悠世祚,讫无考按。冠冕皂隶,混为一区。”而另一部分士族子弟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从而保证了珪珇蝉联。例如清河崔氏家族,在宪宗至文宗两朝,崔邠与崔鄯、崔郾、崔郸等兄弟六人及邠子崔璀、崔璜等,“皆登进士第,历位台阁”,“仕宦皆至三品,邠、郾、郸三人,知贡举,掌铨衡。冠族闻望,为时名德”。91又如范阳卢氏,在德宗贞元至僖宗乾符初年的九十余年间,“登进士者一百十六人”。92这说明根基深厚的山东旧族崔、卢两姓,相对于一部分家道中衰、走向没落的士族而言,唐中叶后子孙后代不仅没有式微,反而跻身权力中枢,顺利完成了从门阀士族向新型官僚贵族的蜕变,继续活跃在政治舞台上。

襄阳杜氏家族却属于“早衰”的类型。杜易简虽进士及第,但仕宦不达。杜审言亦举进士,93曾为洛阳丞、著作佐郎、膳部员外郎等职。但因涉嫌与张氏兄弟交往,在崔玄暐、张柬之发动兵变后,被放逐峰州。94至中宗广招天下文学,审言被召还为修文馆直学士,但旋即去世,享年六十余。95审言子闲,科第无名,终奉天令。闲生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虽“少贫不自振”,但性情旷放,怀抱高远,每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自勉。96与父祖一样,杜甫同样无法摆脱功名的羁绊,只是未能进士及第,仕宦不继,因此生路更为坎坷。待杜甫成年后,家道中衰,所谓“近代陵夷,公侯之贵磨灭,鼎铭之勋,不复照耀于明时”。97虽然杜氏家族在长安杜曲、洛阳偃师及巩县有微薄产业,98但也仅可免于躬自耕耘之苦。天宝中,杜甫由洛阳移居长安,处境日下,

其《示从孙济》诗所云“平明跨驴出,未知适谁门。权门多噂蹋,且复寻诸孙。小人利口实,薄俗难具论。所来为宗族,亦不为盘飧。勿受外嫌猜,同姓古所敦”等句,99更像是遭遇“宗族”冷落后凄凉心境的表露。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避走三川,历尽艰辛,以至“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100后流落剑南,为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僚。大历中,杜甫出瞿唐,下江陵,至耒阳时,贫病而死。101

杜审言、杜甫家族的衰落,原因是复杂的。隋唐以后,是否获得科场功名与家族兴衰有直接关系。杜审言后,杜闲、杜甫两代均无缘进士,子孙也未能射取功名,遂无以致身通显,光复家业。102此外,东晋以来,襄阳杜氏作为侨姓士族,定居南朝近200年,但他们的根基仍无法与吴姓土著相比。回归北朝后,由于远离故土,多历年所,他们已无法与道地的、政治经济基础雄厚的北方郡姓相抗衡。加之悬隔日久,襄阳杜氏与北朝京兆杜氏本宗的关系相当疏远,因而缺少来自其它郡望宗亲的援助。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其它家族,如隋初韦世康与韦鼎虽为同姓同僚,但二人因“宗族分派,南北孤绝,自生育以来,未尝访问”。后经隋文帝极力撮合,并“遣世康与鼎还杜陵,乐饮十余日。鼎乃考校昭穆,自楚太傅以下二十余世,作《韦氏谱》七卷”。103又如河东裴氏裴叔业、裴遂等房支,晋末宋初时属籍寿阳,由于南迁近百年,已经断绝了与河东原籍的联系,《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因称寿阳裴氏为“南来吴裴”,以示与河东裴氏的区别。104

永嘉之乱造成的士族宗族内部的“南北孤绝”现象,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例如,在唐宋时期流行的杜氏宗谱中,杜甫一支多被遗漏,以至引起后世学者的疑惑,如北宋张礼《游城南记》说:“甫为预远裔,唐宰相世系多不载,不知何故。”105宋人马永卿也曾对当时流行的一种《杜氏家谱》未将“杜甫一派收入“五派之中”而大为慨叹:“岂以其仕宦不达而诸杜不通谱系乎?何家谱之见遗也!”106这或许也是杜甫一支入隋唐后缺少同宗援助、过早衰落的一个因素。

再有,从襄阳杜氏人物的个性特点来看,从杜叔毗到杜审言、杜甫,似乎都无法超脱精神自由与官场羁绊之间的矛盾,以致每每陷入困境,这也许就是这个家族所以诗人辈出而未能冠冕相继的一个原因吧。也正因为如此,杜甫一生一直生活在极度冲突的两个世界,即一方面在尘世中寻求诗意并诉诸于诗文,另一方面则终年挣扎于贫困潦倒之中。

余论

——对襄阳杜氏家族历史命运的思考

襄阳杜氏是中古关中郡姓杜氏的一个特殊支系。它既不同于陈亡之后迅速衰落的吴姓士族,也不同于道地的山东、关中士族。它既是汉魏一流高门晚渡后遭受重大挫折的类型,又是在隋唐新的历史条件下由儒学世家向文学世家转化的类型。其宗族兴衰历程更为曲折,蕴涵了丰富的历史内容,因此有必要予以概括和总结。

首先,文化传统是士族门阀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一大支柱。即便是汉魏旧族,一旦失去了文化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逐渐丧失社会声望,从而由一流高门降为次等士族。永嘉之乱后,杜坦、杜骥兄弟流徙播迁,子孙寄身戎旅,风流儒雅之门风渐渐改变,至杜幼文辈,虽一时风云际会,却未能立足长久,终至子孙夷灭。相比之下,乾光、叔毗家族是襄阳诸杜中经学传统硕果仅存的房支,江陵之变后叔毗又继续得到北周朝廷的重用。可见大凡根基深厚的士族家族,都是有文化传统作为支柱从而获得了自身的不断发展的。

除文化因素外,作为北方晚渡士族,还存在着一个与江东土著世家大族和率先南渡的北方士族分割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的问题。永嘉之乱后,“中原冠带,随晋室渡江者百家”。107这些携带宗族、部曲和宾客的“拓荒者”来到江南求田问舍,已经使广袤的原野开辟殆尽。待到刘宋以后,晚渡士族姗姗来迟,必然要面临如何猎取财富,在经济上站稳脚跟的问题。

108因此,晚渡士族无论在经济上抑或在政治上,都表现出更强的进取性。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发展必然缺少稳定性。

再有,与大多数晚渡士族一样,襄阳杜氏也有聚族而居的传统,他们在地方上广占田产,拥有佃客和部曲,以及多少不等的私人武装。109襄阳地区的其他侨姓士族也大都具备上述特点,他们在宋、齐、梁间一度意气风发,在中枢权力和地方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一旦家族的势力过于强大,表现为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受到侵渔,朝廷绝不会容忍其无限度地膨胀,必定会给予致命打击,杜骥之子杜幼文房,以及杜灵启、杜怀珤诸子的毁灭都是典型的例子。

唐长孺先生在《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一文中说:“由于历史条件不尽相同,南北门阀也具有一些差异,因而在衰落过程中或早或迟。然而门阀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终究是一致的,因而也必然将按照历史规定的道路走向衰亡。”110襄阳杜氏杜审言、杜甫一支的衰落,发生在唐中叶政治经济生活急剧变化的年代,因而更具有社会史意义上的个案分析价值。

中古社会宗族的发展,往往有赖于根深蒂固的乡村基础,而“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111但我们如果将视野放大至百年、甚至千年的时空范围,就会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古士族家族是在不断迁徙流动中发展的。襄阳杜氏本是京兆杜氏的分支,而后者于汉初崛起时,也曾是汉武帝从南阳迁至茂陵(以后又移至杜陵)“护陵”的豪族移民。同样,在东汉末年的流徙播迁中,京兆杜氏重又繁衍滋盛,成长为魏晋士族中的高门。从公元四世纪开始,杜预孙辈的两个房支,从长安到凉州,从关中到江汉,又从襄阳到洛阳,由弱到强,由盛转衰。襄阳杜氏的个案分析表明,迁徙是士族家族变迁史的一个永恒主题。迁徙意味着支系从本宗析出,由此产生新的郡望;迁徙意味着丢弃传统,锐意开拓;迁徙意味着经济开发,意味着文化传播乃至于文学创造……这一切,都已在南朝至隋唐间襄阳杜氏的历史变迁中得到了印证。

附:襄阳杜氏世系总表:

坦仲孺

叔宝

长文

叔文

―口―口—骥—季文

幼文

希文

怀瑀―口―口―口―口―文范…

……预—耽—顾—逊―灵启—怀珤―嵩

岑―龛

幼安

君锡-映

乾光--渐-叔毗-廉卿---

冯石-依德-易简

安石-依贤

鱼石-依艺--审言-闲—甫-宗文

黄石并颖宗武-嗣业

关于世系表的说明:

1、襄阳杜氏世系总表据《元和姓纂》卷6杜氏条、《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梁书》《南史》杜崱传、《宋书》《南史》杜骥传、《周书》《北史》杜叔毗传以及《杜工部集》等综合整理而成。

2、据杜甫《祭远祖当阳君文》,甫自称为杜预“十三叶孙”;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亦云:“晋当阳成侯姓杜氏,下十世而生依艺,令于巩。依艺生审言,审言善诗,官至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闲生甫。”推算起来,杜预、杜甫之间也是十三代。此外,在杜甫诗文中,常常提到“从弟”杜位,此人出自杜预另一子杜尹之后,乃杜希望之子、杜佑之兄。而据杜牧《自撰墓志铭》,杜位、杜佑一代为杜预十三代裔孙,这也可作为杜甫为杜预十三代裔孙的佐证。

1《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6杜氏条,中华书局1994年。

2宋陈彭年《广韵》卷3“十姥·杜姓”。《广韵》本出于孙愐《唐韵》,其有关郡望的记载基本上可视为8世纪中叶唐代郡望分布的客观记录。参考〔日〕池田温《唐代の郡望表(上)――九·十世纪の敦煌写本を中心として》,《东洋学报》1959年,42-3号。

3如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杜氏襄阳望就因袭了《新表》的说法,只是在乾祚之后有大段脱文。又如宋马永卿《嬾真子》所征引之《杜氏家谱》,也以杜佑一支为襄阳房,而杜甫一支却未予收入,与《新

表》如出一辙(以上两种史籍用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

4孙星衍《校补元和姓纂辑本序》,载《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

5《全唐文》卷477。

6《晋书》63《魏浚传》。

7《魏书》45《杜铨传附杜顒》。有关杜顒活动之时代及官爵,诸史记载略有不同:《元和姓纂》称颙为“西魏安平公、雍州刺史、赠太尉”;但《古今姓氏书辩证》则称顒为后周安平公、雍州刺史、赠太尉。今据《魏书·杜铨传附杜顒》及杜牧《自撰墓志铭》(《樊川文集》卷1 0)之说,顒为北魏安平公、征西将军,后为安平公、赠太尉,东魏初卒。

8《樊川文集》卷10《自撰墓志铭》。

9《全唐文》卷496权德舆《杜佑遗爱碑》,卷505《杜佑墓志铭》。

10《文苑英华》卷719。

11《新唐书》201《文艺上·杜审言附易简传》。另据《太平广记》254引唐人作品《御史台记》,杜怀珤后裔杜文範也被时人称作“襄阳人”。据《新唐书·艺文志》,《御史台记》有韦述、韩琬著二种。上引杜文範条虽未详出自其中哪一种,但韦、韩均为唐后期人士。

12《晋书》34《杜预传》。

13《全唐文》卷496权德舆《杜佑遗爱碑》。

14有关杜预四子的排序,诸史记载不一,如:《元和姓纂》卷6杜氏条为锡、尹、跻、耽(《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锡、跻、耽、尹,《古今姓氏书辩证》为锡、耽、跻、尹。据《晋书·杜预传》,长子锡嗣爵,故预四子排行惟长子锡可以肯定。其他三子排行,暂从《元和姓纂》。

15《晋书》34《杜预传附杜锡》。

16《晋书》63《魏浚传》。

17《元和姓纂》6杜氏襄阳望。

18《晋书》86《张轨传》。按军司一职,为西晋改军师置,为军府主要僚属,佐主帅统带军队,监察主帅,地位重要,亦常继任主帅,杜预、卫瓘均曾由军司继任主帅(见《晋书·杜预传》)。然《元和姓纂》6杜氏襄阳望称杜耽为凉州刺史。或杜耽先为凉州军司,继为刺史。

19《晋书》103《刘曜载记》。

20据岑仲勉考证,“乾元”应为“乾光”。《元和姓纂(附四校记)》卷6杜氏条,中华书局1994年。

21《四库全书总目》卷135《子部·类书类》一,中华书局1965年。

22《宋书》65《杜骥传》,《南史》70《循吏·杜骥传》。

23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4《晋书》34《杜预传附杜锡》。

25《晋书》65《王导传》。

26《晋书》73《庾亮传附庾翼》。

27《晋书》32《后妃下·成恭杜皇后》。又杜乂妻裴穆,为裴遐女(《晋书》32《后妃》下),而“裴王二族于魏晋之世”贵盛,“时人以八裴方八王……遐比王导”(《晋书》35《裴秀传》)。

28《通典》177《州郡》七《古荆河州》。

29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燕京学报》第15期。

30《梁书》18《康绚传》。

31详见《晋书》62《祖逖传》、94《徐邈传》。

32参阅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宋书》77《柳元景传》。

33《宋书》83《宗越传》。

3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之《虞氏之兴和虞王江州之争·襄阳的经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5《宋书》81《刘秀之传》。

36《宋书》6《孝武帝纪》,《宋书》79《竟陵王传》,《宋书》100《田子子亮传》。

37《宋书》65《杜骥传附杜坦》。

38《汉书》68《金日磾传》。

39《宋书》65《杜骥传附杜坦》。

40《南史》70《杜骥传》。

41《宋书》8《明帝纪》。按自东晋于襄阳置梁州后,具体辖区随北方胡羯势力的强弱而异,大约相当于今之鄂西、鄂北、陕南以及四川东北,梁州刺史的治所也以军事形势为准,或镇襄阳,或镇酂,或镇安陆,或镇魏兴等地。参考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之《庾氏之兴和庾王江州之争》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

42《南史》70《杜骥传》。

43《宋书》87《殷琰传》。

44《宋书》65《杜骥传》,《宋书》9《废帝昱》。

45《梁书》46《杜崱传》。

46《梁书》46《杜崱传》。

47关于怀珤,《元和姓纂》记为岑、嶷、嵸、岸、崱、幼安,而无嵩、岌、巚。今从《南史》64《杜崱传》。48《南史》64《杜崱传》。

49据《梁书》46《杜崱传》,襄阳杜氏在平定侯景之乱过程中的作用和军功如下表:

50《周书》48《萧詧传》。

51《南史》64《杜崱传》。

52《隋书》32《经籍志》云:《春秋释例引序》,齐正员郎杜乾光撰。此书唐时已亡佚。

53《元和姓纂》卷6,《周书》46《杜叔毗传》。

5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5《梁书》28《裴邃附裴之横传》。

56《周书》46《杜叔毗传》。

57《周书》46《杜叔毗传》。

58参阅唐长孺《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年。

59《北史》63《苏绰传》。

60《通典》卷14《选举》二。中华书局1988年。

61《通典》卷17《选举》五。

62参阅胡如雷《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又毛汉光对唐代若干士族籍贯变动过程进行考察,也得出了隋唐之际,“这些大士族之主要人物从各方面走向京兆、河南这条线上……唐代官僚制度中的选制对地方人物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郡姓大族疏离原籍,迁居两京”的结论(《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古社会史论》,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8年)。

63王定保《唐摭言》卷2“恚恨”条;又如卷7“李义琛”条:“武德五年,李义琛与弟义琰、从弟上德,三人同举进士。义琛等陇西人,世居邺城。国初,草创未定,家素贫乏,与上德同居,事从姑定省如亲焉。随计至潼关,遇大雪,逆旅不容……琛位至刑部侍郎,雍州长史;义琰相高宗皇帝;上德,司门郎中。”按李义琰本是陇西著姓,后徙居河北邺城。唐初兄弟三人为追逐科第,随同上计吏经潼关入京赴选。义琰兄弟中第后,李氏家族也从邺城迁居长安。

64《唐代墓志汇编》上长安007《大唐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65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

66《北史》69《儒林传》序:“江左,《周易》则王辅嗣,《尚书》则孔安国,《左传》则杜元凯。”晁公武、陈振孙、郑樵等,也都高度评价过杜预的《左传》注,见朱彝尊《经义考》,四部备要本。

67《北史》69《儒林传》序。

68《周书》46《杜叔毗传》。

69《又示宗武》、《宗武生日》,《杜工部集》卷1(新世纪万有文库本,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70《唐代墓志汇编》上长安007《大唐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1《新唐书》201《文艺》上《杜审言传附易简》,《新唐书》60《艺文志》。

72傅璇琮《唐诗人丛考·杜审言考》。中华书局1980年。

73《新唐书》201《文艺》上《杜审言传附易简》,《新唐书》60《艺文志》。

74胡应麟《诗薮》内篇;王夫之《薑斋诗话》。转引自《唐诗小集·杜审言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75《唐代墓志汇编》上长安007《大唐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76《壮游》(《杜工部集》卷6);《进雕赋表》(《杜工部集》卷19)。

77《新唐书》60《艺文志》。宋人苏舜钦《题杜子美别集后》云:“杜甫本传(按应为《新唐书.艺文志》)云有集六十卷,今所存者才二十卷,又未经学者编辑,古律错乱,前后不伦,盖不为近世所尚,坠逸过半,吁!可痛闵也!”(《苏舜钦集》卷1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78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9《北史》85《节义·杜叔毗传》。

80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海南》(《杜工部集》卷8)诗对杜鱼石女的侠行义举有生动记载: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长者来在门,荒年自糊口。家贫无供给,客位但箕帚。俄顷羞颇珍,寂寥人散后。入怪鬓发空,吁嗟为之久。自陈剪髻鬟,鬻市充杯酒……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夫人常肩舆,上殿称万寿……

按“我之曾老姑”,应即杜甫曾姑祖母、隋怀州司功、获嘉县令杜鱼石之女;“尔祖”与“尚书”当指同一人,即王砅高祖、唐初尚书王珪。时王杜两家已结为姻亲。

81《杜工部集》卷20《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又病,间女巫曰:‘处楹之东南隅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是用存,而姑之子卒。……君子以为鲁义姑者,遇暴客于郊抱其所携,弃其所抱,以割私爱,县君有焉。”

82《唐代墓志汇编》上长安007《大唐故京兆男子杜并墓志铭并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新唐书》201《文艺》上《杜审言附传杜甫》。

83《新唐书》201《文艺》上《杜审言附传杜甫》。

84《杜工部集》卷20。据钱谦益考证,此志为天宝三年杜甫代其父杜闲所作,甚是。

85《全唐文》卷230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神道碑铭》。

86并、专早卒,并未婚,专婚否不详。但据《杜工部集》卷20《唐故范阳太君卢氏墓志》,除“冢妇”杜闲妻外,尚有“介妇”郑、魏、王三人,估计为杜审言子专、登等人的妻子。

87《元稹集》56《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并序》。中华书局1982年。

88《杜工部集》卷1。

89杜甫曾外祖一辈曾与李唐宗室联姻,见杜甫《祭外祖祖母文》(《杜工部集·补遗》)、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神道碑》(《全唐文》卷230)。参阅陈诒焮《杜甫评传》(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90毛汉光氏在考察隋至唐前半期(即安史之乱前)关中郡姓的婚姻关系时,曾得出“关中五郡姓(韦、裴、柳、薛、杜)间联姻极为广泛……所以没有形成一个僵化的硬壳”的结论,应该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毛氏同时又认为:“关中五郡姓没有与山东五大姓通婚”,两者之于婚姻方面,“在安史之乱前仍存在著界线”的说法却是值得商榷的。从上述襄阳杜氏个案中可知,这种现象并不存在(毛汉光《关中郡姓婚姻关系之研究》,载《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91《旧唐书》155《崔邠传》。

92《南部新书》己卷。转引自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之《隋唐五代时的阶级分析》,三联书店1979年。93傅璇琮《唐诗人丛考·杜审言考》据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一杜审言小传“杜审言咸亨元年宋守节榜进士”。中华书局1980年。

94《旧唐书》78《张行成传附易之》,《新唐书》201《文艺》上《杜审言传》。

95宋之问《祭杜学士审言文》,《文苑英华》卷978。

96《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工部集》卷1。

97《进雕赋表》,《杜工部集》卷19。

98开元二十九年,杜甫由齐鲁归洛,曾“筑室(即陆浑庄)首阳山下”,即《奉寄河南韦尹丈人》(《杜工部集》卷1)原注所云“甫故庐在郾师”。又仇兆鳌同诗注引黄鹤说云:“诸杜庐与墓,多在河南郾师。”从甫继祖母卢氏、审言与妻子裴氏、卢氏以及甫本人均葬郾师来看,襄阳杜氏在此地应有宗族田产或庄园。天宝十载,杜甫移居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其所作《秋日夔府咏怀》诗云:“两京犹薄产。”又《曲江三章章五句》称“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云云。

99《示从孙济》,《杜工部集》卷1。

100《新唐书》201《文艺》上《杜审言传附杜甫传》。

101关于杜甫死因和葬地,宋以来即为聚讼之点。本文从《新唐书》及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係铭并序》说,即卒于耒阳,后殡于岳阳,再由嗣业迁葬偃师。

102杜甫有子宗文、宗武,亦贫困潦倒,流落湖、湘(樊晃《杜工部小集序》)。宗武子嗣业之后,子孙史传无名。在宋人文献中,尚可见到有关杜甫后裔的记载,如《宋史.杜莘老传》称莘老为杜甫13代裔孙;又王十朋有《杜御史(莘老)墓志》,查龠有《杜御史莘老行状》等等,记述宗文后人的情况。本文未涉及五代以后杜甫后裔的情况,暂备考。

103《隋书》78《韦鼎传》

104韩树峰《河南裴氏南迁述论》,《中国史研究》1996年2期。

105《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地理类三》,中华书局。

106马永卿《嬾真子》,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

107颜之推《观我生赋》自注,《北齐书》45《文苑·颜之推传》。

108《南齐书》14《州郡志》永明七年光禄大夫吕安国奏书。

109参阅陈琳国《论南朝襄阳的晚渡士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 期。

110《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9年第8期。

111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三联书店 1985年。

The Du Family in Xianyang from the 4th to 9th century

Wang Liping

(College of History,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Abstract: The Du Family in Xiangyang was one of the paticular branches of the prominent Du family in Guangzhouregion,After the rebellion in the 5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Yomgia(311).Du Dan,son of the Du Yu the famous general and scholar,adjouned south with his family and settled in Xiangyang .gradully, the DuDan family became famous and destinguished;there quite a lot of its d escendants were known despots far and wide in the Southren Dynasty occupying of power,There was only one branch Du Qiangguang who returned North joining again the ranks of the scholars, In years between the Han and111Wei the descendants of Du Qiangguang moved to Luoyang an Gongxian,Henan province,then a family known to its literary fenius came out of an old famous family of Confucian scholarship.Du Sheyan was a Known post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hie grandson Du Fu was evenmore a genius post bringing the Chinese ancent poetry to prosperous peak.Yet ,the Xiangyang Du family was after all a non—local family which had gone through a unique experience and declined at last by the later Tang Dynasty.There must be containing rich historical contents in the rise and rall of a wealthe family, a family of Confucian Scholarship transmuting itself into a family of literary excellence.

Key words: family of Confucian Scholarship ;family of literary;clan

收稿日期:2000-9-12

作者简介:王力平 (1958--),女(汉族),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隋唐五代史、历史文献学。

第二课家乡的古建筑

第二课《家乡古建筑》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建筑的有关知识,巩固、提高观察、造型与形象思维能力。 2、能体验并掌握用线画古建筑的基本方法。 3、学会围绕主题,收集资料、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4、感受家乡古建筑艺术的美,激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合理组织线条,注意疏密关系的处理。 难点:能比较准确的描画出古建筑的外形。 教学准备: 教具:CAI课件、 学具:钢笔、水彩笔,作业纸,以及提前准备好的带古建筑 的图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走近故宫,初探古建筑之魅力 1.师:我国的首都在哪里?北京有什么?生: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建筑作为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到处都矗立着它的身影。尽管有的已经破败或只留遗迹,也是熠熠生辉,珍贵无比。就让我们走近中国最大的古建筑群—故宫,去

领略她的辉煌和神秘。 2.师: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我们在惊叹五年前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感受到了古建筑的辉煌之美,沧桑之美。你会发出怎样的感叹? 3.课件视频播放古建筑短片 古建筑是指清朝及以前的各类建筑,包括城池、桥梁、工事等,一般指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庙宇祠塔、民居等。 4.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拥有音乐美的第九课《家乡古建筑》 二、理解和猜想古建筑的外形特点,渗透文化内涵。 1.师:每一座不同的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造型特点和形式美感,它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也不同。书中给我们介绍了那些古建筑,发现他们都有什么特点?翻开书(请学生介绍书中4个代表性古建筑的特点)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园林建筑,拙政园中的见山楼雪景,只是全园中最美的一部分,它木石结构,亭台楼榭,临水而建,巧妙精致,满眼风情。是古建筑中楼的典型代表。漫步园中,廊、桥、曲径,一步一景,就像人在画中游,很是惬意。 另一个楼的代表:《黑龙潭》是云南丽江市郊黑龙潭公园里的风光,图中的得月楼三层四角,端庄俏丽,和五孔石拱桥相得益彰,在玉龙雪山的衬托下倒映潭中,显得特别美丽,是丽江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

范氏义庄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 内容提要:范仲淹创建的义庄,作为一种前无古人的新举措,不但在家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且与宋代范氏家族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范氏家族以科举而兴,又靠荫补、婚姻关系等手段使家族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创置和经营义庄使这一家族在两宋时期没有彻底衰败,维持了较为长久的世家大族地位。本文分析了义庄的创建、发展及其在范氏家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对这个典型个案的剖析,说明了宋代社会条件下的经济手段对世家大族维持社会地位的重要性。 关键词:范仲淹义庄范氏家族 唐朝中叶以来的社会经济关系变迁,使世家大族受到的最大冲击,就是经济地位的不稳固。宋代官僚阶层要想长保富贵,就不能不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采取诸多新手段、新举措,以稳定经济地位,收合族属。范仲淹创建的义庄,作为一种前无古人的新举措,在家族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向为研究者们所重视,论述已多。已有的研究成果,诸如陈荣照《范仲淹的义庄》[ ](pp186-212)、邢铁《宋代的义庄》[2]以及廖志豪、李茂高《略论范仲淹与范氏义庄》[3]等等,多是就义庄本身立论,对范氏家族进行个案剖析则很不够。作为具有典型意义的家族建设新举措,如果能将义庄与范氏家族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对说明宋代社会条件下的经济手段与世家大族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无意是很有帮助的。笔者不惴谫陋,拟从这一角度加以探讨,以补前贤研究之缺。不妥之处,肯望教正。 一、义庄之创立与发展 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知杭州。由于杭州与其家乡苏州相去不远,因而得以与族人有较多的接触。据范仲淹于皇祐三年正月八日所撰的《续家谱序》记载:“皇祐中(应为…初?),来守钱塘,遂过姑苏,与亲族会。追思祖宗既失前谱未获,复惧后来昭穆不明,乃于族中索所藏诰书、家集考之,自丽水府君而下四代祖考及今子孙,支派尽在。乃创义田,计族人口数而月给之;又理祖第,使复其居,以永依庇。故作《续家谱》而次序之。”[4](pp731-732)在《太子中舍致仕范府君墓志铭》一文中,范仲淹又说:“皇祐初,某来守钱塘,与府君(范仲温)议,置上田十顷于里中,以岁给宗族,虽至贫者,不复有寒馁之忧。”[5](P370)购买义田在是年十月,可知一年之内范仲淹在苏州为宗族做了两件事:一是续修家谱,一是创置义庄。这一年,范仲淹61岁。 关于范仲淹创置义庄的动机,以往学者多认为出于范仲淹的公心和慈爱之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宋代“收族”观念的实践手段。这种看法固然不错,但更为重要的因素则没有被揭示出来。我们不妨先看看范仲淹曾对子弟说过的这样一段话: 吾吴中宗族甚众,于吾固有亲疏。然以吾祖宗视之,则均是子孙,固无亲疏也。吾安得不恤其饥寒哉?且自祖宗来,积德百余年而始发于吾,得至大官,若独享富贵而不恤宗族,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亦何以入家庙乎?[6](P863)、[7](P1174) 对于一个60余岁、为官数十年的老年高级官僚来说,与祖宗子孙同享富贵自然是一种颇令时人敬仰的思想境界。但不宜言表却更有吸引力的理想,则是如何使子孙后代长保富贵。在

世界梁氏家族世系表

世界梁氏家族世系表 世界梁氏家族世系表(1-90世、跨约2800年)世界梁氏家族世系(代)排列表 (梁金河考证) 梁氏是远古黄帝世系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在黄帝世系1—48世后,梁姓的1世康伯公诞生,他是黄帝系第49世孙。 梁氏1世:康伯夏阳开基,被分封到夏阳少梁之邑,立为梁国,后人以国为姓(梁姓的鼻祖康伯公诞辰于西周的周宣王5年,即公元前822年,到2010年的今天,梁氏有记载可查的文字史已经达2832年)梁氏5世:梁益耳(官徙河东,公生于周惠王2年)梁氏9世:梁鱣(音shan,叔鱼公,公生于周灵王21年,是目前梁氏族史中有史可查的主要先祖,许多支脉梁氏由此而来,公在孔子72贤中列32位,墓在山东东平梁家林)梁氏11世:梁宪(梁鱣之孙,另有喜、戈、鸢、式、乾等5个孙子,梁鱣的这6个孙子,是梁姓主流世系发展的骨干脉系,后繁衍传世各地)梁氏20世:梁禄(梁宪之后,公生于汉高帝9年)梁氏23世:梁褚(梁宪之后,公生于汉武帝元狩4年,安定一世)梁氏24世:梁桥(梁褚之子,安定系开基之祖,公生于汉武帝51年)梁氏25世:梁汉梁氏26世:梁延梁氏27世:梁统梁氏30

世:梁商(公生于汉明帝永平13年)梁氏31世:梁冀、梁藉梁氏35世:梁芬(公生于晋武帝太始元年,梁姓南迁之始祖,率梁氏族群最早到达浙江钱塘、广西合蒲)梁氏36世:梁策(公生于晋惠帝永兴2年)梁氏41世:梁德仁(公生于北魏太武帝真君5年)梁氏41世:梁德义(德义公发展成为另外一支,见后)梁氏44世:梁毗(德仁公之后,公生于梁武帝大通元年,有玄侃、玄德、玄策、玄莫、玄掫、玄修、玄珍、玄粟等8子)梁氏46世:梁诞(公生于陈宣帝大建13年,45世玄侃公的长子)梁氏46世:梁嘻(公生于唐高祖武德3年,45世玄粟公的长子) 梁氏51世:梁文仲(梁诞之后,福建象运梁姓始祖)52世梁直辉,东渡台湾56世梁绅,61世梁仲义,62世梁永昭、永寿、永仁、永敬66世梁必遂,71世永福、安德、由仁(闽、浙、台、赣、粤、新加坡等)梁氏51世:梁文臻(梁诞之后,公生于唐玄宗开元10年),59世梁蒲(广东梅州),60世梁文有、文志(迁福建)61世梁格(潮州)62世梁熙学(入粤)64世梁登(拱)(珠几巷、南海、东莞始祖)64世梁克家(福建) 梁氏51世:梁约(梁嘻之后,公生于唐德宗贞元17年)52世梁孟涓(东平开基)54世梁通55世梁文度、文捷(61世梁帮美、63世梁应星,湖北新县)56世梁颢57世梁固57世梁适59世梁子美(梁适之后)59世梁焘(梁固之后)60

梁氏族谱

玉林市荔枝根梁氏族谱家族堂号:起敬堂 族谱编号:30408 创建者:梁建智 1 梁康(伯爵) ┌┼┒ 2 愛敬 ↓ 3 益 ↓ 4 礼 ↓ 5 整 ┌┼┒ 6 存怀 ┌┼┒ 7 匡辅弼 ↓ 8 鲤 ┌┼┒ 9 周同 ┌┼┒ 10 乔直 ↓ 11 量 ┌┼┒ 12 俊体 ┌┼┒ 13 贤质贲 ↓ 14 俨

┌┼┒ 15 里重 ↓ 16 寿 ┌┼┒ 17 干乾 ┌┼┒ 18 观文 相相 ┌┼┒ 19 婴杰 广西玉林梁氏对峰公一族,来自江西省吉水县(古)白沙里瓦子街,据查其亦是出自梁固(孟坚)之后,现世系表追随广东连平梅花祠世系(原因待查),其60代世系如下: (60)孟坚公,讳固,号宁波,兵部侍郎,妣林氏,生子梁绅。 (61代)梁绅公,妣方氏,生二子,可久、可大。 (62代)可久公,妣王氏,生子梁浩。 可大公,妣朱氏,生子梁洪。另谱。 (63代)梁浩公,妣赖氏,生子本直。 (64代)本直公,妣邓氏,生四子:(永元、永亨、永利)另谱,永贞。 (65代)永贞公,旌八十二郎,官任巡检,讳福,字天祥,号松岗。娶九妻四室生十一子,前无祖坟可记,至冈以下始有封茔。十一子名列于下:天兴、天成、天锡、天赐、天漳、天保、天祐、天赋、天爵、天命、天位。申氏生天成、天锡、天漳、天爵;宣人葬官坪上坐北向南。温氏生天赐、天祐、天位、天命、天兴。萧氏生保、天赋;萧氏淑人金骸系其子带至海丰田(?)于安葬。温氏安人以及邓氏、卢氏、刘氏、徐氏、金氏、汪氏、刁氏、张氏、杨氏、高氏等安人一并同夫葬在山口长塘面上伏地虎形坐西向东。葬后三朝土坟自大,俗号为大葬坟,至流传元泰定三年岁次丙寅。 (66代)天赐公,百一郎,任福建提岭道。妣陆氏,生子以桐,住禾稿塘尾村。夫妻合葬在山口对面燕子岩,坐东向西。 天成公,建宁通判,升员外。 (67代)以桐公,妣钟氏,生子均德。钟氏孺人葬在山口对面二世祖坟边,坐东向西。 (68代)均德公,妣赖氏,生二子:荣玉、荣贵。 (69代)荣贵公,字德达,号鹤敦,妣颜氏,生三子:长梁生、次梁诚、三梁安。住禾稿塘尾村。(此公有字记载二百三十字,本稿略)

族田义庄

族田义庄 定义 宋以后属于某一宗族所共有的土地。族田分两种,一种是由一个家族拨出一部分土地,征收地租,专作该家族祭祖开支的祭祀田,也叫祭产、祀田。这种祭祀田一般数量不大,但极为普遍。一种是由族内为官者、殷富者捐置或合伙捐置,用以接济贫穷,赈恤孤寡及协济族人读书应试的赡族田。这类族田又称义田、义庄。义庄原指掌管族田及租米分配的机构,后来不加区别,义庄和赡族田成为一个族姓土地的通称。 起源 族田义庄创始于北宋范仲淹。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在苏州长洲、吴县置田十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供给各房族人衣食、婚嫁和丧葬之用,始称“义庄”。范仲淹亲定规矩十三条,规定各房五岁以下男女,每人每天给白米一升;冬衣每人一匹,五到十岁减半。族人嫁娶、丧葬,则分等发给现钱。在以后续定规矩中,又规定义庄的经济管理有相对的独立性:尊长不得干预义庄掌管人依规办事;族人不得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器用,不得租佃义田,不得私自将义宅屋舍兑赁典当,不得占居会聚义仓。义庄不得典买本族族人土地。南宋时,范氏义庄田产逐渐增多。宋宁宗时,族人购置田产,另置“小庄”,以补义庄的不足。宋理宗赵昀时,义庄田产达三千多亩。 兴盛 范氏义庄为宋代宗族置田开创了先例,各地官员竞相仿效。义庄田产的用途不仅在赡养本族族人,而且扩大到培养本族士人和赈济本地贫苦百姓。从此,建立义庄成为地主阶级维护宗族统治的一种手段。宋代以后,义庄更为盛行。族田义庄在元明时有所增加,但为数不多。清代两百多年间发展比较迅速,各省都有关于族田义庄的记载。族田占比重最大的为广东省。 族田义庄创建人多系“累世仕宦之家”,即官僚地主,也有少数富商。这类土地因系私人捐献,地权基本操在地主富户之手,他们凭借族田,通过租佃关系,操纵族众。剥削穷苦族人。这类族田相对稳定,一般不准买卖,并受到国家法令保护。清乾隆二十二年制定律例,盗卖族田照“盗卖官田律治罪”。 意义 官绅地主创建族田义庄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经济权力维护宗法关系,以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受到封建政权的维护。明清时尤其是清代,伴随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宗法关系趋向松懈,或谓“自宗法不行,士大夫无以收其族,昭穆既远,视为路人”。针对上述变化,官绅地主建祠修谱,加强宗法关系,同时建置族田义庄,用经济手段约束族众。清人大倡“祠堂敬宗”、“义田收族”之说,即源于此。方苞在论述吴县范氏义庄时曾明确指出:范氏族姓宗法之所以长期持续不坠者,“盖以文正置义田,贫者皆赖以养,故教法可得而行也”。乾隆年间,章学诚谓创建义庄可以“补王政所穷”,即通过族田义庄强化宗法关系,起稳定封建秩序的作用。直到清代后期,冯桂芬说:“千百族有义庄,即千百族无穷民”,他的设想是推广族田义庄制,使“亿万户皆有庄可隶”,这样,广大农民都被控制在官绅地主所操纵的义庄之下,则“奸宄邪慝,无自而作”。所以,有清一代,在封建宗法关系趋向松懈、农村阶级分化加剧、社会秩序日益动荡的条件下,族田义庄曾成为地方行政的辅助,对封建统治起着一定维护作用。

宋元文学史期末复习资料(全面精致版)

文学史复习 1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 2白体 宋初效法白居易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锴,徐铉,王禹偁。他们的诗歌模仿元白,刘禹锡等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这派诗人作诗不事雕琢,造语自然,常常率尔成章,追求抒情的率真,因而诗意较为显豁,缺点是意尽语浅,气弱格俗。 3晚唐体 在太宗真宗朝,有一批所谓“晚唐派”诗人,大多是隐士或僧人,代表人物有寇准,九僧等。这一派追踪贾岛姚合的诗风,多些清幽枯寂的隐居生涯。诗境狭窄,偏爱五律,重中间二联,可以锤炼颈联,力求精警动人,但工巧有余,混成不足,甚者流为琐屑。炼句不炼意,有句而无篇。 4西昆体 因真宗朝杨亿《西昆酬唱集》得名。因神话传说西方昆仑山上有藏书的“册府”,故以西昆代指秘阁。代表人物有杨亿,钱惟演,刘筠。他们倡导学习李商隐,力图以此矫正诗界平弱浅露之习。起特点是寓意深邃,含蕴丰富,词章艳丽,用事精巧,对偶亲切。 5半山体 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韵味深永,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代表作品:《泊船瓜洲》《北陂杏花》《出郊》 6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这是黄庭坚的创作方法,就是对前人的作品加工改造,一是不改变前人作品的意思,但用新的语言来表达;一是袭用前人的语言,但表达的是新的意思。 7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得名始于北宋后期,宋徽宗初年,吕本中在其所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他们所作诗歌的风格都是相同的,都遵循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学习杜甫,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此时江西诗派正是定型,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 8易安体 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 9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指南宋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四人。因宋室南渡中兴,故名。陆游多爱国诗篇,充满慷慨昂扬,为国立功的壮志和以身报国的牺牲精神,也反映了民生疾苦,描写了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他的诗以现实主义为主,也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杨万里的诗主要是写景,想象丰富,描写生动风趣,语言通俗活泼,独具一格。范成大的诗题材广泛,以田园诗最为突出,语言自然清新,风格温润委婉,只有少数作品风格峭拔。尤袤在当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但他未能自成一家,作品大都已经散佚。

梁培基家族

广东望族 梁培基家族 梁培基 (1875-1947年) 字慎余,顺德大都人。民国时间广东著名民族工商家,将奎宁掺合中药制成“梁培基发冷丸”,开创西药中制先河;创办光华医学校和光华医院,开发从化温泉疗养院;支持革命,兴办制药厂、卷烟厂、广州二沙岛珠江颐养园实业救国。 四十个子女(部分) 梁蔼怡(已故):梁培基长女,“文革”前任荔湾区副区长,曾令居住条件恶劣的金花街成为“卫生模范”,离世后捐献遗体。 梁尚博(已故):梁培基四子,著名内科专家,著有《张仲景伤寒论新编》。 梁尚恒(已故):梁培基五子,内科医生。 梁尚农(已故):梁培基六子,留学德国,为著名外科专家。曾任广州市抗美援朝手术队队长,后任市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名誉院长,当选过全国人民代表, 受华国锋、邓小平等接见。 梁庄仪(已故):梁培基八女,解放后任广州音专校长,临终将钢琴和遗产全部捐给音协,并捐出眼球; 梁杏儿(已故):梁培基九女,乡村教师。 梁尚为:梁培基十一子,子承父业成为实业家。 梁尚任:梁培基十三子,革命时期地下工作者,后为华南企业公司董事。 梁尚立(已故):梁培基第十五子,在“文革”后,曾任广州市副市长,成功引进外资,对中国大酒店、两个发电厂、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等建设都有重要贡献。 梁碧儿(已故):梁培基十七女,国内著名内科医生,离世后存款捐出建造梁碧儿农村产院,被当地人称为“神医”。 梁杰(已故):梁培基十八女,先后任职广州市委组织部、北京中央建筑工程部、中学党委书记等; 梁雪仪:梁培基十九女,东纵队女战士。 梁颖儿(已故):梁培基二十三女,东纵队女战士。 梁尚桐(已故):梁培基二十五子,革命烈士,病死狱中。 梁尚毅(已故):梁培基二十七子,高级工程师。 梁尚朴(已故):梁培基三十四子,高级工程师。 为父实业救国魂四十子女肝胆志 他是一名医生,首创“发冷丸”,治愈了千万疟疾病患;他首创中国西医学校,只为中国人挽回医权,培养能在中国行医的华医,创建光华医院;他是一名实业家,看不惯各种洋货来华圈钱而建“富强”、“民众”等实业振兴民族工业;他不是革命家,却支持孙中山革命,家里藏匿枪支,他的物业则都成了中共据点;他们是名门之后,却无一人奢侈度日;他们跟随父亲忠于国家,或成为医生,或投身革命,或立足政界,或子承父业;他们用不同的形式在各自的行业上奉献自己却淡泊人生,毫无娇贵之气······他是梁培基,他们是梁培基四十个子女。他们一个为国为家勇于付出的名望家族。 梁培基 胸怀“中国魂”心系实业救国

醉美是家乡范文家乡最美的作文

醉美是家乡范文家乡最美的作文 家长最美的是四季 我的家乡住在美丽的流溪河旁。那里春、夏、秋、冬都非常美丽。 春天,龙眼散发着非常香的气味。米白色荔枝花挂在枝头,绽开了笑脸。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白的、蓝的、紫的和粉的,各种各样的野花散发出芬芳扑鼻的香气。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夏天,荔枝长满了红彤彤的果实,龙眼树和黄皮树都结出了黄澄澄的果实。累累的果实结满树枝,把树枝都笑弯了腰。农民伯伯看着累累的果实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秋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许多人流溪河边的树林里散步、晨跑、晨练。 冬天,流溪河的水是最清澈的。水面上偶而会有几条小鱼蹦出水面,从水面上还会看到许许多多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渔夫也常常会划着小船去捕鱼。

如果要说谁最美,当然是为你付出一切的妈妈了。 要考试了,妈妈总是要俯下身子对你千叮咛万嘱咐地说要好好考试。这是妈妈对你的爱。 你放学回家,妈妈总是要冒着寒风来把你接回家,手都快冻僵了,或者到家马上给你烧水做饭,吃饭时又总是把好吃的夹到你的碗里,自己吃自己不爱吃的。吃完了又马上收拾房间,还要做自己的事情,忙也忙不过来。 或者是在你睡觉前把你的床铺好,你睡着时把被子踢翻了,妈妈又过来帮你把被子盖好,自己还在做事情,就像负责任的老师一样,三更半夜在批改学生们的作业,多么幸苦。 到了早上,妈妈又早早起来,为你做饭,一夜都没睡好,好像都有了黑眼圈。妈妈又快到了上班的时间,我也快要上学了,妈妈都先把我送到学校,自己却晚到了,还要被说被骂,这也是母亲对你深深的爱。

义庄:宗族公益组织的典范

义庄:宗族公益组织的典范 以宗族义庄为代表的实体性公益组织与制度化救济 机制,首创于北宋的范氏义庄,迄至民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六十岁的范仲淹到杭州任太守,因为杭州与他原籍苏州相去不远,“遂过姑苏,与亲族会”。通过与苏州范氏族亲的会商,范仲淹决定为家乡族人做两件事情,一是续修范氏族谱,二是创立范氏义庄。 宋代官员俸禄优厚,范仲淹宦游多年,又生活俭朴,因此一生颇多积蓄。他将全部个人积蓄都捐献出来,在苏州购置良田千亩,作为范氏义庄的公益基金;又订立十三条规矩,作为范氏义庄的运行制度。 这十三条规矩主要对苏州范氏族人可以从义庄收益中 获得哪些权利作出了明晰的规定。我将它们概括归纳了一下,范氏族人的收益权包括: 一、口粮:五岁以上的族人,不分男女,每口每月给白米三斗。 二、衣料:成年族人每人每年给冬衣衣料一匹,十岁以下、五岁以上的儿童各给半匹。 三、婚姻补助:族人嫁女,给钱三十贯;女儿若改嫁,给钱二十贯;族人娶媳妇,给钱二十贯,二婚不给钱。 四、丧葬费:族人身亡,按其辈份大小,给予二贯至二

十五贯的安葬费。 五、路费:族人参加科举,或者外出赴任,给予路费补助。 六、倘若乡亲、姻亲、亲戚陷于贫窘,或遇饥荒不能度日,诸房共同核实后,可用义庄粮米“量行济助”。 范氏义庄成立、运行三年后,范仲淹便逝世了。他的儿子范纯仁兄弟继承父志,也将所得俸禄捐给义庄,将义庄田产扩至三千亩。又“随事立规”,续订了二十八条规矩,完善了范氏义庄的制度。 这二十八条规矩主要对义庄的管理机制以及范氏族人的责任作出了规定。如果说范仲淹首订的十三条规矩是“权利法案”的话,那么范纯仁兄弟续订的二十八条规矩便相当于“责任法案”。这里我择其要介绍若干条: 一、义庄的田产须租给外姓人耕种,范氏族人不得租佃义田。 二、义庄不得典买范氏族人的田土。 三、义庄不得为牟取暴利,将资产用于放高利贷。 四、范氏族人不得在规矩外“妄乞特支”义庄的钱粮。 五、范氏族人不得将义庄的义宅舍屋“私相兑赁质当”。 六、义庄的一切公事,听从掌管人依规处置,即使是族长也不得侵扰干预掌管人之权。 七、掌管人有独立之权,但须接受宗族监督。族人若发

宋代散文

宋代散文承中唐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而来。从思想内容上来看,宋代散文一是多以讲学为目的的言道之文,二是多以论政为目的的政论之文,三是多以记录见闻为目的的笔记之文。言道之文具有很强的哲学性,政论之文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笔记之文具有机很强的趣味性和学术性。分期论述如下: 1.北宋初期,承袭晚唐五代之风,以骈文为主,也有人作古文。这一时期的最大的成就乃在于古文运动的再次兴起。代表性作家有柳开、王禹偁、石介、范仲淹、尹洙等。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这些古文家的最大特色是言道与论政密切结合,教化性较强;从艺术上看,其最大特色在于提倡平易自然,但创作实践上尚不能尽如人意,有时不免露出辞涩言苦的毛病。 2.北宋中期是宋代散文最辉煌的时期,也是古文运动取得成就的时期。欧阳修实际上为此期的领袖。从思想内容上来看,言理与论政逐渐分开,以程颐为首的理学家提倡“文以载道”,言理遂成为理学家的目的;以欧阳修为首的古文家则强调关心百事,言政遂成为古文家的主要内容。从艺术实践上来看,古文家不但把宋初平易自然的理论主张完全付诸实践,而且还发展了古文的艺术韵味,使之更具有文学性。 3.南宋初期散文创作充满爱国激情,文人纷纷以文言政,要求抗敌北伐,批判投降求和,具有高度的战斗性,其文风也慷慨激昂,气盛势足,理明词畅。 4.南宋中期又是散文创作相对发达的时期,其中尤以鼓吹北伐、议论国是的政论之文和倡明理学、论辩哲理的讲学之文成就最高。前者以辛弃疾、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陈亮为代表,后者以朱熹、陆九渊叶适等人为代表。这两大内容在写作上皆条分缕析、切当翔实,较之北宋散文更富有论辩力和逻辑性。 5.南宋末期的散文呈现衰落趋势,自中期以来就出现的萎靡文风此时有增无减。但在南宋亡国之际出现的文天祥、谢翱、邓牧、王炎午等一大批作家,都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纪实抒情散文,其内容仍以抒发爱国情怀为主,但在亡国之际风格更显得悲慨沉痛。

梁氏的来源

梁氏 姓氏来源 梁氏,是个十分古老的中国姓氏,在炎黄子孙的姓氏当中,梁姓的人数不算少,他们几乎都是伯益的后人,他们的始祖是叔鱼公。如果再追溯上去,梁姓的老祖宗是黄帝族的“赢”姓,这个姓氏已经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 黄帝的后裔颛顼帝,别号高阳氏,他继承叔叔少皋族的金天氏而得天下。他的后人伯益擅长畜牧狩猎,后来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封他为侯爵,他在“赢”这个地方居住,所以赐封“赢”姓。 据史料记载,嬴姓伯益的后裔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称梁伯。他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梁国被秦国秦穆公所灭,改称梁地为少梁,梁国国君的后代,沿用原来的国名“梁”作为为姓氏,所以,康就成了“梁”姓的始祖。梁氏族人称他为“叔鱼公”。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不过,梁姓还有另一个来源,春秋时代的晋国有个地方叫“解梁城”(今山西临猗西南)。晋惠公用5个城贿赂秦国,解梁城就是其中之一。解梁城被秦国并吞后,解梁城居民的后人就以“梁”为姓。 此外,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融合到梁姓来的,那是在公元前400多年,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当中,有个叫“拔列兰”三个字为姓氏的民族,这个民族到了北魏时,就改为单姓“梁”。 聚集地(迁徙分布) 根据《梁氏族谱》记载,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梁鳝是康伯的九世孙,晚年居住在曲阜(今属山东),其子梁聪又迁到郓州(今约山东沂水县附近)。西汉平帝末年,梁益耳的20世孙梁桥徙居安定(大约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是安定梁氏的开基宗祖;还有一支移居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东汉时,除上述的地区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经有梁氏居民。西晋时,有梁芬,其女为晋怀帝后,因晋室离乱,举族跟随晋室渡江,子孙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属广西)等地间繁衍。梁芬之孙梁遐,在东晋做官,因为桓玄纂位,被迫跟随随晋安帝逃到福建洛阳县三山里,后来在此定居,就成为了梁氏入闽的始祖。 唐代以前,梁氏的居住地又扩展到今天河北、青海、四川、湖南等省的一些地方。世居陆浑的梁肃,在安史叛军入洛阳后,"窜身东下,旅于吴越"。梁遐的21世孙梁颀,在唐代移居泉州惠安县黄淡村;25世孙梁熙嘏,在北宋时迁入广东顺德石蜡,其4世孙梁孟坚又迁至福建宁化石壁乡。在此之后,这一支梁氏开始在闽粤发展繁衍。到了清康熙末年,有部分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人远徙海外开基立业。 中国的梁姓,在台湾百家姓中名排第四十六位。居住最多的县是彰化。据台湾省文献会考证,台湾梁氏始祖,大致是在康熙末年来台开基的。入台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发展,已高居全省的第四十六位。分布最多的是彰化,其次新竹和台南两地,在台北、苗栗、台中、

最美是家乡作文600字

最美是家乡作文600字 【第1篇】 放眼一望,四川哪个地方最美?或许有人要说是九寨沟,是四姑娘山,是都江堰,是青城山……可是我认为:“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最美的是我的家乡绵阳三台心妙。 “家”是指自己的家,“乡”指乡下,连起来就是“家乡”。是啊,家乡心妙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最美丽的地方,也是我们最热爱的地方。 家乡的美在于她的水美。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她十分的清澈。每天都会看见小溪开心的从我家门前奔流而去,我感觉心情十分舒畅。有时,鸭子在水中游,你不禁会想到“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城市里的水,污染很严重,没有鸭子,连一条死鱼都没有,有的可能是各种垃圾。我们乡下的水,那是天然的。从天上掉下来,从土里渗出来,从石头缝里淌出来,从小草叶、树叶上滴下来,都是浑然天成的。天上掉下来的,是那么纯洁,携带着天界的仙灵之气;土里渗出来的,是那么芬芳,充满着泥土的淳厚之息;石头缝里淌出来的,是那么纯洁,簇拥着玉石般温润无暇;小草叶、树叶上滴下来的,是那么清新,闪烁着晨曦中的辉光。她们流啊流,流进庄稼的身体,流进我们家的水缸,流进我们的嘴里,流进我们的心田。总之,家乡的水又甜又美。家乡的美在于她的植物美。现在的许多植物大都是人工培育的,有的干脆是假花草,一点儿也不自然。我们家乡的花花草草,都是自生自灭的,这既符合了自然界的规则,也显得自然而然,也许这就是大自

然吧。家乡的花花草草,经历过一年的风吹雨打,也经历过大红大紫,现在叔叔伯伯们将它们烧毁后,它们又是天然的肥料。“火不烧山,地不肥。”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重新钻出头来,这也许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风轻轻地吹拂着,山坡的一片花海随风摇摆,好像跳着舞又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总而言之,家乡的植物十分美。 家乡的美在于它的人美。家乡的人美,并不是指普通的“漂亮”、“美丽”,而是“心灵”上的美。我家乡的每个人都很朴实,是那样的纯朴和勤劳。妇妇们到河边洗衣服,边洗边唱,这个场面,是很吸引人的,因为他们“美丽”。农民伯伯在山坡上干活,虽然汗流浃背,但仍然干着活。因为有了它们,世界才有足够的粮食;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有饭吃;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丽。我们家乡邻里之间都是姐妹,很友好,这不也体现了人们的“朴实”吗? 我想,这“童眼看四川”最后得到的结果是“最美是家乡”。每个人都有家乡,她是最美的,因为她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们熟悉的,是我们所爱的。 【第2篇】 我感受过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也去过花繁叶茂的郊外公园,但我最爱的还是那世外桃源般的家乡美景。 我的家乡是个小山村,那里大家似乎并不知道什么叫汽车尾气,也没有那车水马龙的人来人往,但也生活得快快乐乐。这里的空气从没有一点儿污染,空气中带着露珠沁湿泥土的清香和花儿盛开的芳香,漫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 (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 一、古文篇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晚年返回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①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②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曾任齐宣王客卿。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其著作《孟子》为四书之一。《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其父:黄尊素。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著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 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著述。代表作《潜书》。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的平民色彩 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梁姓

梁 一、姓氏源流 梁氏,是个十分古老的中国姓氏。据史料记载,嬴姓伯益的后裔 有个叫非子的人,非常善于养马。于是周孝王便让他负责养马,结果养马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周孝王就封秦邑给他,被称为秦嬴。非子的曾孙秦仲,是周宣王大夫,奉命征讨西戎,不幸被西戎所杀。后秦仲的五个儿子率兵继续攻打西戎,他们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终于打败西戎,收复了失地。秦仲的小儿子被封在梁,建立了梁国,称梁康伯。梁康伯以后的君主称梁伯。他十分喜欢建造华丽的宫殿,时常大兴土木,人民不堪其苦,纷纷外逃。后来秦穆公灭了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部分逃到了晋国,他们以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是梁氏。 另外还有以封邑名作姓氏的一支梁氏。春秋时期,晋国有解梁城 、高粱、曲梁等地。晋惠公用五个城贿赂秦国,其中就有解梁城。被封在解梁、高粱、曲梁等地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梁”作为自己的姓氏。到了北魏时,少数民族代兆的拨列兰氏也改姓梁,于是梁姓的家 族又多了一支。 二、迁徙分布 根据《梁氏族谱》记载,梁益耳是梁康伯的玄孙,居河东(郡治 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是为河东梁氏开基祖。梁鳝是康伯的九世孙,晚年居住在曲阜(今属山东),其子梁聪又迁到郓州(今约山东沂水县附近)。西汉平帝末年,梁益耳的20世孙梁桥徙居安定(大约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是安定梁氏的开基宗祖;还有一支移居扶风(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东汉时,除上述的地区之外,近河南和江南的一些地方已经有梁氏居民。西晋时,有梁芬,其女为晋怀帝后,因晋室离乱,举族跟随晋室渡江,子孙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合浦(今属广西)等地间繁衍。梁芬之孙梁遐,在东晋做官,因为桓玄纂位,被迫跟随随晋安帝逃到福建洛阳县三山里,后来在此定居,就成为了梁氏入闽的始祖。 唐代以前,梁氏的居住地又扩展到今天河北、青海、四川、湖南

最美家乡-作文

最美家乡 我的家乡湖北,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的风景区,湖北处于长江的中下游。 武汉市是湖北的省会,那里繁荣、富饶。 是一个好地方。 那里有我国着名鱼类——武昌鱼。 还有一个大型游乐场,那里面设施齐全,有刺激的,有柔和的,有恐怖的,也有美好的。 湖北省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与江西省相接,南邻湖南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交界。 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简称鄂。 古称:荆、楚、荆楚,是楚国的发源地,楚地之中心,楚文化的核心影响区域。 湖北省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全国交通航运枢纽。 科教文化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地区。 高等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国家重点院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 那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小食街——户部巷了。 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米的百年老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年经久不衰。 清朝时候,这条百米小巷曾因毗邻藩台衙门而得名。

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 这最初了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 后在别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汉人随意而隆重的提升过年般过的位置。 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 那里有我最爱吃的小鱼饼,以及湖北着名小吃——热干面。 热干面,顾名思义,热、干、辣,由于湖北属阴,辣子,成了湖北人最热爱的食物,因此,热干面才能从湖北的众多小吃中,脱颖而出。 吃喝玩乐,对于湖北来说,可是一应俱全,小吃不少,景点武汉也不少。 要数湖北最美的地方,我觉得,非长江莫属。 长江,亚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流经三级阶梯,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长江流域东西宽约,公里,南北宽约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个省,最后在上海注入东海。 长江全长千米,流域总面积,,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高三历史补充资料真题研究:33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宗族观念”(word版)

33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 ——“宗族观念” 一、“宗族观念”的概念分析 鲁先瑾在《宗族的传统与现代》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宗法制度存续了几千年的国家,中国农村宗族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可以说是几经兴盛与衰落。从西周开始,经历代倡导,宗族势力在农村逐渐成长为一种自在的秩序,宗族的等级序列就和国家政治统治的行政序列合二为一。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细胞和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宗族的作用,从上往下看,宗族制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族权与政权联合统治,血缘与地缘牢牢扭结,又从根本上强化了宗族的存在及发展。孙中山曾说过:“中国人最崇敬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从下往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史实。权力的网络虽一直延伸到州县,但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最多也仅带有准行政机构色彩的里社、保甲。对农户来说,宗族组织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其“交易成本”,它不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还能在物质上提供公共福利和安全保障,组织与协调生产和生活。 陈元中在《宗法制度文化及其价值论》中指出,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 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 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王、公、大夫、士大位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公层层向周天子负责。 3.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 第1页/共7页

梁氏族谱(一)

梁氏族谱 英德市黄花镇梁氏宗支简介 根据清远市政协办发来的调查梁氏宗族属下的支系情况通知的要求,英德市黄花镇梁氏宗支系理事会按族谱记载,特综合汇报如下: 据广东省英德市黄花镇梁氏宗系,按族谱记载,是千乘侯梁鳣(zhan)公之后,世居南雄珠玑巷。太始祖禹能,遗裔敬斋(二世祖)。他在前清时代的广东省城青云书院封有名衔奉祀。他的遗裔公九(三世祖)。生子:长,仲禄;次,元禄(四世祖)。仲禄生子:长,伯桂;次,伯余(五世祖)。伯余生子:长,都统;次,都能,都华,都绪(六世祖)。元禄生子:长,栋材;次,伯秀(五世祖)。栋材生子:长,都祈;次,都盛(六世祖)。伯秀遗裔都华(六世祖)。南宋咸淳九年,我祖为避胡妃事件之乱,都统、都能、都华、都绪、都祈、都盛等六人,从南雄珠玑巷以竹结筏、从浈江、北江顺水奔逃而下。到达连江口处,竹筏遭洪水冲散。都统、都能二兄弟被迫上岸,徒步逃到英德黄花定居。其余四兄弟均到珠三角。他们分别在顺德、南海、东莞等地居住。 我始祖都统、都能(六世祖)定居黄花镇已有七

百四十三年(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至公元2006年,黄历丙戌年)。二十九世祖后裔世系,人口共有9921人。他们分别居住在黄花镇的放板、明迳、城下、迳孔、三山、公正、溪村、岩背、平星、德岗、管塘等11个村委会、居委辖下地区的38个自然村。在明代、清代还有部分支系迁往外地的清远、阳山、英德等地发展,人口32491人。内地和外迁合共42412人,以上简介,供清远市政协核用。 (摘)英德市黄花镇梁氏宗亲理事会 2006年7月15日 梁姓源流 梁氏出自嬴姓,起源于东夷少昊部,伯益之后。伯益三十五世大骆生非子。再五传秦仲,秦仲的小儿子康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陕西韩城南),建立梁国,为伯爵。公元前641年,秦穆公派兵攻灭梁国,改称梁地为少梁。亡国后的梁国子孙,大都逃到晋国,以原国名为氏,就是梁氏。此即《元和姓纂》所云:“梁,嬴姓,伯益之后,秦仲有功,周平王封其少子康于夏阳,是为梁伯,后为秦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梁王嬴康就是梁氏始祖,史称梁氏正宗。 得姓始祖:伯益。相传颛顼帝有一孙女名女

最美家乡范文美丽家乡作文

最美家乡范文美丽家乡作文 美丽的家乡-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乡,我的家乡在农村,那里美丽又朴素。 春天,野花开满了山坡,香气弥漫着。下班的叔叔阿姨会感到疲倦,放学的孩子便会带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到那里走走。这时,山坡上便会有很多的人,迎着晚霞,说说笑笑。还有的人甚至会躺在花丛中,欣赏这副美丽的画。 夏天,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池塘边玩,这个池塘不深,水刚到孩子们的腿上。女生们便会坐在池塘边上的草丛中,拿出自己带的鱼钩和水桶,悠闲地钓起鱼来。男生们则不顾自己的形象了,卷起裤脚,跳到水里,捉起鱼来。 秋天,叶子变黄了,慢慢地落下来,几个小女孩一起来到树下,捡起一些漂亮的叶子,准备带回家去做书签。男孩们则“打扫”起来。他们拿己家的扫把,把叶子扫成一堆,然后把树叶踩得乱七八糟。 冬天,天上飘起了雪花,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似乎整个世界都变白了。这时,孩子们就到自家的门前的空地上玩,男生们穿着

厚厚的棉袄,打起雪仗来,女生则几个人一组的堆起了雪人。看到那些孩子,一个个身上都是雪,但还笑得那么开心。再看那些雪人,一个个都笑了,好象在说:“看!我们可爱吧。”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家乡的人们也是最善良的。 美,在家乡是随处可见的,这种美,是多方面的,是令人无法抗拒的。 景美 在新郑,郑风苑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无忧无虑的玩耍;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那美丽的花花草草。 春天,这里鸟语花香,花花草草都发出了嫩芽,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大地复苏,穿上了绿色的外衣。 夏天,这里的树木是那么的茂密,鸣蝉在树叶里长吟,人们在这里乘凉。 秋天,这里虽然是落叶满地,但寒冷,击败不了人们顽强的精神。

组织制度_兴衰沉浮与地域空间_近八十年宋代家族史研究走向

18组织制度、兴衰沉浮与地域空间 ———近八十年宋代家族史研究走向 粟品孝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摘要:近80年的宋代家族史研究固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公式化和形式主义之弊也日趋严重。针对这一困境,文章对过去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并提炼出组织制度、兴衰沉浮和地域空间这三个前后递进而又交叉互补的层面进行评述,力求更准确地把握宋代家族史的研究走向。作者认为,家族组织制度层面的研究最为长久,系统而深入;侧重家族兴衰沉浮的研究则是近20年的热点,成果丰硕,但问题也多;而家族与地域空间的联系,则研究薄弱,宜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学者着力的重点。 关键词:宋代;家族;组织制度;地域空间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0)03-0081-07 1993年,已研究宋代家族数年的台北中研院史语所的黄宽重、柳立言二先生发起为期3年的“宋代家族与社会”研究计划,约集海内外10多位宋史专家,大力开展宋代家族史研究。在他们的努力和带动下,宋代家族史研究蓬勃发展,很快由过去的“十分单薄”而走向“全面繁荣”①。但就在此过程中,该计划的大陆参与者逐渐返回各自的研究领域,两位发起人近年也深感已有研究的公式化和形式主义之弊,遂将研究重点转向基层社会和法律。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时至今日,宋代的家族研究已走入瓶颈”!②那么,宋代家族史研究究竟如何才能柳暗花明,其未来的方向到底在哪里呢?学界对此已有一些思考,③但除柳立言外,多数的思考都比较简略,而柳氏又侧重研究方法的讨论;另外有些回顾性文章也多只是一般性的介绍,反思性不强。基于此,笔者尝试对已有研究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并提炼出组织制度、兴衰沉浮和地域空间这三个前后递进而又交叉互补的层面进行评述,力求更准确地把握近80年来宋代家族史的研究走向。 一、家族的组织制度:持久的研究对象 伴随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和家庭家族制度的历史巨变,运用近代史学观念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学、人类学等方法进行的家族史研究也就逐渐开展起来。最初的焦点集中于家族的组织制度,有关宋代的专门成果不多,但一些通论性著作却值得重视。吕思勉《中国宗族制度小史》④提出宋代同居共 作者简介:粟品孝,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宋史。 ① 朱瑞熙、程郁:《宋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9-279页。 ② 参见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的序言和柳立言《宋代的家庭和法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的前言部分,其中“瓶颈”说出自柳立言。 ③ 参见黄宽重、刁培俊:《学科整合、国际化趋势与数位化时代的史学研究与教学———著名学者黄宽重先生访谈谈录》,《历史教学》2006年第4期;张邦炜:《黄宽重〈宋代的家族与社会〉读后》,《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柳立言:《山重水复疑无路———宋代宁波家族之研究》,《汉学研究通讯电子报》2008年第36期;柳立言:《士人家族与地方主义》,《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另外一些回顾性的文章往往也有简要的思考,如郭恩秀:《八○年代以来宋代宗族史中文论著研究回顾》,《新史学》2005年第16卷第1期;吴雅婷:《回顾一九八○年以来宋代的基层社会研究———中文论著的讨论》,日本《中国史学》2002年第12卷。 ④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