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髓液循环

17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髓液循环

17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髓液循环
17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髓液循环

第十七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

脑脊液循环

第一节 内容概要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周围均有三层被膜包裹,从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一)脊髓的被膜 硬脊膜:厚而坚韧,上端附于枕骨大孔,下部末端变细,借终丝附于尾骨。 脊髓蛛网膜:薄而透明。 软脊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脊髓,在脊髓下端形成终丝,在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齿状韧带,起固定脊髓的作用,还可作为椎管内手术的定位标志。

被膜间的间隙: 硬膜外隙:位置: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之间。内容: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椎内静脉丛,并有脊神经根通过。

临床上的硬膜外麻醉,即是将药物注入此隙。

硬膜下隙:硬脊髓和脊髓蛛网膜之间。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腔内充满脑脊液。

终池:为蛛网膜下隙下部,自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水平的扩展部,内有马尾。腰椎穿刺常

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

(二)脑的被膜 1.硬脑膜 内层,较坚厚;外层,即颅骨的内骨膜。 硬脑膜形成的特殊结构有: 大脑镰:伸入两半球之间 小脑幕:伸入大、小脑之间,其前内侧缘形成幕切迹。 小脑镰:伸入小脑两半球之间。 鞍隔:位于蝶鞍上方,封闭垂体窝,其正中有一小孔有漏斗通过。 硬脑膜窦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

下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下缘。

直窦:大脑镰与小脑幕相接处。

横窦:枕骨内面横窦沟内。

乙状窦:位于乙状沟内。

硬脑膜窦海绵窦:蝶鞍两侧,窦内有颈内动脉、展神经通过,

而Ⅲ、Ⅳ、Ⅴ1、Ⅴ2对脑神经经窦外侧壁通过。岩上窦与岩下窦:分别位于颞骨岩部的上缘和后缘。 硬脑膜窦内血流方向: 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岩下窦海绵窦岩上窦 上矢状窦

2.脑蛛网膜 与软脑膜间为蛛网膜下隙,其扩大处为蛛网膜下池,主要有:

小脑延髓池:小脑与延髓之间。 脚间池:中脑的两大脑脚之间。 交叉池:视交叉前方。

环池:中脑周围。 桥池:脑桥腹侧。 蛛网膜颗粒:由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突入窦内形成的“颗粒状”突起,为脑脊液回流入

脑膜窦的结构。 3.软脑膜 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脑的表面,并深入其沟裂中,对脑的营养起重要作用。 脉络组织:在脑室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脉络丛:脉络组织中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脑室形

成脉络丛,产生脑脊液。

二、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 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间脑前部,椎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和间脑后部。他们的分支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前者营养大脑皮质及其深面的髓质,后者供应基底核、内囊及间脑。

(一)颈内动脉 行程:起自颈总动脉→向上至颅底→颈动脉管→海绵窦→前床突内侧弯向上后→穿出硬脑膜。

分支大脑前动脉

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及额、顶叶上外侧面的上部。中央支→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

皮质支→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和岛叶。

中央支→豆状核、尾状核、内囊大部。脉络丛前动脉 (二)椎动脉

椎动脉起自锁骨下动脉→穿第6至第1颈椎横突孔→枕骨大孔入颅腔→脑桥下缘,两椎动

脉合成一条基底动脉→脑桥基底沟上行→脑桥上缘,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分支有:822神经系统

大脑后动脉皮质支→颞叶内侧面、底面及枕叶。中央支→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 小脑上动脉小脑上部。 脑桥动脉→脑桥基底部。 迷路动脉→内耳迷路。 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面前部。

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

脊髓前、后动脉→脊髓。 (三)脊髓的动脉 脊髓的动脉有两个来源: 椎动脉脊髓前动脉

脊髓后动脉

节段性动脉颈升动脉

肋间后动脉腰动脉的脊髓支 (四)大脑动脉环(Willis 环)

构成:由前交通动脉、两侧的大脑前动脉、两侧的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共同构成。

位置:脑底下方,蝶鞍上方,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周围。

(五)脑的静脉 浅静脉:不与动脉伴行,直接注入附近的硬脑膜静脉窦。

深静脉:收集髓质、基底神经核、间脑、脑室脉络丛等处的静脉血,合成一条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 (六)脊髓的静脉

脊髓内的小静脉最后汇合成脊髓前、后静脉→前、后根静脉→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三、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 脑脊液产生于侧脑室脉络丛

第三脑室脉络丛

第四脑室脉络丛 侧脑室脉络丛 第三脑室脉络丛 第四脑室脉络丛 ↓ ↓ ↓ 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及两个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上矢状窦,入血。

第二节 试 题

一、名词解释 1.Willis 环 2.硬膜外隙 3.脑屏障 4.蛛网膜下隙 5.蛛网膜颗粒 6.小脑幕切迹疝 7.硬脑膜窦 8.脉络丛

9

22第十七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032神经系统

二、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脊髓被膜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

B.硬脊膜外隙位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

C.硬脊膜外隙与颅内硬膜外隙不相通连

D.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

E.被膜具有保护脊髓的作用

2.硬膜外隙位于

A.椎管内骨膜与硬脊膜之间

B.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

C.大脑脚之间

D.有马尾和脑脊液

E.软脑膜与蛛网膜之间

3.关于海绵窦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位于蝶鞍两侧

B.窦内充满静脉血

C.颈内动脉穿过海绵窦

D.窦内充满脑脊液

E.外侧壁有动眼、滑车神经等穿过

4.软膜

A.含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

B.脊髓部分发出齿状韧带

C.紧贴颅骨内表面

D.薄而透明,无血管、神经

E.与硬脑膜之间形成硬膜下隙

5.供应枕叶的动脉来自

A.脉络丛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前动脉

D.后交通动脉

E.大脑后动脉

6.椎动脉

A.起自颈总动脉

B.经椎管入颅腔

C.直接发出大脑后动脉

D.发出脊髓支

E.发出脑膜中动脉

7.颈内动脉系与椎-基底动脉系的吻合支是

A.脑桥动脉

B.前交通动脉

C.脉络膜丛前动脉

D.后交通动脉

E.大脑中动脉

8.大脑半球深部静脉最后注入

A.下矢状窦

B.大脑上静脉

C.大脑下静脉

D.大脑大静脉

E.海绵窦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大脑动脉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周围

B.将颈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联系起来

C.又称Willis环

D.主要对脑血液供应起调节和代偿作用

E.由脑底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相互吻合而成

2.蛛网膜颗粒

A.是蛛网膜形成的结构

B.突入上矢状窦内

C.脑脊液自蛛网膜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

D.突入蛛网膜下隙

E.是软脑膜形成的结构

3.关于大脑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硬脑膜内层形成的结构

B.对脑有承托和固定的作用

C.前附于鸡冠,后连于小脑幕

D.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镰上缘

E.呈矢状垂直插入大脑纵裂内

三、填空题

1.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分别是 , 和 。

2.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间隙称 ,此隙在脊髓下端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称为 ,在小脑与延髓之间扩大称为 ,在两大脑脚之间有 ,视交叉前方有 ,中脑周围有 ,脑桥腹侧有 。

3.硬脑膜形成的突起有 、 、 、 。

4.海绵窦位于 两侧,其内有 和 穿过,在窦的外侧壁自上而下有

、 、 和 通过。 5.脑的动脉来源于一对 和一对 ,前者供应 ,后者供应 。 6.颈内动脉的主要分支 、 、 、 、 、 。

7.椎动脉的主要分支 、 、 、 、 、 、 、 。 8.脑动脉的分支可分为 和 。 9.脑脊液产生于 ,总量成人约 ,最后流入 。 10.脑屏障由 、 和 三部分组成。 四、问答题 1.简述第四脑室的构成及其交通关系。 2.简述硬脑膜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3.试述脑脊液的功能、产生及循环途径。

五、思考题 一位18岁的年轻人骑摩托车,拐弯时摔倒,当时不省人事。不久,意识恢复,感觉头晕、

头痛。在医院检查发现:瞳孔大小正常,瞳孔对光反射存在。检查神经系统无异常表现,视乳头没有水肿。血压为120/80mmHg ,脉搏为77次/min ,呼吸为18次/min 。几个小时后,患者昏迷,左侧瞳孔散大,血压升为152/90mmHg ,脉搏为50次/min ,呼吸为12次/min 。试讨论上述症状及其原因。第三节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答案 1.位于脑底面下方,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周围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后交通动脉和两侧大脑后动脉起始段共同围成的动脉环叫Willis 环,也称大脑动脉环。

2.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称硬膜外隙,内含脊神经根、淋巴管、椎内静脉丛、脂

肪、疏松结缔组织。 3.血液和脑脊液在进入脑组织时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选择性的通透结构叫脑屏障,包

括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

4.蛛网膜和软膜之间的腔隙叫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

5.蛛网膜在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颗粒样的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1

32第十七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232神经系统

6.当颅内压增高时,小脑幕切迹上方的海马旁回和钩被挤入小脑幕切迹,而压迫中脑的大脑脚、动眼神经等称小脑幕切迹疝。

7.硬脑膜窦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是一种特殊结构的静脉。

8.脉络组织中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下皮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

二、选择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E

6.D

7.D

8.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

3.ABCDE

三、填空题答案

1.硬膜蛛网膜软膜

2.蛛网膜下隙终池小脑延髓池脚间池交叉池环池桥池

3.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鞍隔

4.蝶鞍颈内动脉展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

5.颈内动脉椎动脉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大脑半球的后1/3和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

6.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小脑下前动脉脉络丛动脉大脑前动脉

7.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迷路动脉脑桥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

8.皮质支中央支

9.各脑室脉络丛150mL蛛网膜下隙

10.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血-脑屏障

四、问答题答案

1.第四脑室是位于脑桥、延髓和小脑间的室腔,由菱形窝和第四脑室盖构成。第四脑室盖前部由上髓帆和小脑上脚组成,后部由下髓帆和第四脑室脉络组织构成。第四脑室上通中脑水管,下续脊髓中央管,后借一个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第四脑室外侧孔与小脑延髓池、蛛网膜下隙相通。

2.硬脑膜外层即颅骨的内骨膜,内层较外层坚厚。在颅盖,硬脑膜与颅骨结合疏松,当外伤时,常因硬脑膜血管损伤而在硬脑膜与颅骨之间形成硬膜外血肿。硬脑膜与颅底结合紧密,颅底骨折时,易将硬脑膜与脑蛛网膜同时撕裂,使脑脊液外漏。如颅前窝骨折时,脑脊液可流入鼻腔,形成鼻漏。在某些部位,硬脑膜两层之间形成静脉窦。

3.①脑脊液的功能:运送营养物质,带走代谢产物,缓冲压力,减少震荡,保护脑、脊髓及维持正常颅内压。②脑脊液的产生:脑脊液产生于各脑室的脉络丛组织。③脑脊液的循环途径: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汇合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中脑水管进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自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不断流入小脑延髓池,自此离开脑室系统,漫流至脑、脊髓的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隙

的脑脊液有两条途径回到静脉内:主要是通过蛛网膜粒渗入上矢状窦;其次是通过脑神经和周围神经的淋巴间隙,取道淋巴系统汇入静脉。

五、思考题答案(略)

(宿宝贵 潘三强)3

32第十七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

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解剖04-(20)脑脊髓被膜和血管

第二十章脑脊髓被膜和血管 脊髓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 ( B ) A.软脊膜、硬脊膜、蛛网膜 B.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C.蛛网膜、软脊膜、硬脊膜 D.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E.以上均不是 关于硬膜外隙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 A.有脊神经根通过 B. 呈负压状态 C. 与颅内相通 D.内含静脉丛 E. 与脑脊液循环无关 硬膜外麻醉是将药物注入 ( D ) A.中央管内 B.小脑延髓池 C.蛛网膜下隙 D.硬膜外隙 E.终池 临床上进行腰穿是将针头刺入 ( C ) A. 硬膜外隙 B.硬膜下隙 C.蛛网膜下隙 D.马尾 E.以上都不对 终丝 ( D ) A.由神经纤维构成 B.由脊髓下端的白质延伸而成 C. 属脊神经的根丝 D.由软脊膜形成 E. 以上都不对 关于齿状韧带的描述,何者是错误的 ( B ) A. 位于脊髓的两侧 B.由脊髓蛛网膜构成 C.经脊神经前、后根之间 D.外侧附着于硬脊膜 E. 对脊髓有固定作用 脑脊液渗入的结构是 A.硬脑膜 B.软脑膜 C.海绵窦 D.脉络丛 E.蛛网膜粒 脑脊液循环途径中不经过 A. 硬膜外隙 B.蛛网膜下隙 C.蛛网膜粒 D.第三脑室 E.第四脑室 不通过海绵窦内和外侧壁的结构是 A.动眼神经 B.滑车神经 C.眼神经 D.展神经 E.面神经 大脑动脉环的组成不包括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前交通动脉 E. 后交通动脉 大脑大静脉注入 A.直窦 B.上矢状窦 C.下矢状窦 D.横窦 E. 海绵窦 供应纹状体的动脉来源于下列哪条动脉的中央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大脑后动脉 D.前交通动脉 E.后交通动脉

第二十章 脑和脊髓的被膜、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 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一节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脑和脊髓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外向内依次为 A.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膜 B.脑膜、蛛网膜和软膜 C.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D.硬膜、脑蛛网膜和软膜 E.以上均错 2.硬膜外隙 A.有脊神经根通过 B.其内充满脑脊液 C.与桥池相通 D.与硬膜下隙相通 E.与硬膜下隙相通 3.硬膜下隙 A.在硬脑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 B.位于蛛网膜与软膜之间 C.位于硬膜与脑蛛网膜之间 D.在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 E.其内充满脑脊液 4.脊髓蛛网膜 A.位于软脊膜的内面 B.位于硬脑膜的外面 C.其外面有脑脊液流动 D.与硬脊膜之间有终池 E.与软脊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隙5.终池 A.位于蛛网膜下隙的中部 D.内有马尾, C.在硬膜下隙内 D.自脊髓中部至第2骶椎水平 E.不与脑蛛网膜下隙相通 6.软脊膜 A.表面富有血管 B.贴在蛛网膜的外表面 C.表面无血管 D.其内面有脑脊液 E.越过脊髓的沟裂 7.齿状韧带 A.由蛛网膜形成 D.由硬脊膜形成 C.其作用是将脊髓的血管固定在椎管上 D.由软脊膜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 E.其尖端附于脊髓上 8.硬脑膜 A.与蛛网膜相续 B.由两层合成 C.形成齿状韧带 D.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E.与所有颅骨连接疏松 9.大脑镰 A.前端连于小脑幕的上面 B.位于大脑横裂内 C.深入两侧大脑半球之间 D.上缘游离 E.下缘附于胼胝体上方 10.出现小脑幕切迹疝时被挤入小脑幕切迹的结构是 A.小脑扁桃体 B.大脑枕叶 C.海马 D.海马和齿状回 E.海马旁回和钩 11.小脑镰 A.与大脑镰相连 B.其内有硬脑膜窦 C.位于两小脑半球之间 D.位于小脑幕的上方 E.以上都不对 12.鞍膈 A.位于蝶鞍侧面 B.中央无孔 C.张于鞍背下缘与鞍结节之间 D.封闭垂体窝 E.以上都不对

脑与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硬膜外隙:指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窄隙,内呈负压,含有脊神经根、椎内静脉丛、结缔组织等。 2.蛛网膜下隙:指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窄隙,隙内充满脑脊液 3.血脑屏障:位于中枢神经系统血液与神经细胞之间的屏障性结构,包括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其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毛细血管基膜和胶质膜。血-脑屏障具有选择性的通透作用,可阻止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脑组织。 (二)填空题 1.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由硬膜、蛛网膜和软膜组成。 2.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3.脑室包括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 (三)单项选择题 1.大脑前动脉主要供应( C ) A.大脑前面 B.大脑背外侧面 C.大脑内侧面 D.大脑底面 2.供应纹状体的动脉来源于( B )的中央支 A.大脑前动脉 B.大脑中动脉 C.椎动脉 D.基底动脉 3.脑脊液渗入血液经过的途径是( D ) A.蛛网膜下隙 B.上矢状窦 C.正中孔 D.蛛网膜粒 (四)多项选择题 1.参与大脑动脉环组成的是(ABDE ) A.颈内动脉 B.大脑前动脉 C.大脑中动脉 D.大脑后动脉 E.前、后交通动脉 2.脉络丛的组成包括(ADE ) A.软脑膜 B.蛛网膜 C.硬脑膜 D.室管膜上皮 E.毛细血管 (五)问答题 1.试述脑脊液的产生部位与循环途径。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其循环途径是:左、右侧脑室脉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隙→上矢状窦→颈内静脉。 2.腰椎穿刺宜在何处进行,为什么?穿刺是进入的部位及依次经过的层次由哪些? 腰椎穿刺宜选择在第3~4腰椎或第4~5腰椎间隙之间,因此处无神经组织,腰椎棘突间隙大,蛛网膜下隙扩大形成终池。穿刺针刺入蛛网膜下隙,穿刺针依次经过皮肤→浅筋膜→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

17端脑、脑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

五、端脑 (一)端脑的外形与分叶 端脑由左、右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表面凹凸不平 大脑纵裂:两侧大脑半球之间 大脑横裂:大脑与小脑之间 (1)半球的分叶:凹为沟,沟与沟之间凸出为回 外侧沟:自半球下面,行向后上方,至半球上外侧面的深沟 三条沟中央沟:自半球上缘中点稍后方,斜向前下方,几乎达外侧沟顶枕沟: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斜向后上 额叶: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以前 顶叶:中央沟以后,外侧沟末端与枕叶前缘中点连线以上的部分五叶颞叶:外侧沟以下 枕叶:背外侧面:顶枕沟至枕前切迹(距枕极4cm)连线后部 岛叶:外侧沟深面,被大脑额、顶、颞叶掩盖 (2)上外侧面主要沟回 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中央前回:中央沟与中央前沟之间 额叶额上回:额上沟以上 额中回:额上沟与额下沟之间 额下回:额下沟与外侧沟之间 中央后沟、顶内沟 中央后回:中央沟与中央后沟之间, 顶叶顶上小叶:顶内沟与大脑上缘之间, 顶下小叶:顶内沟以下的区域,主要脑回有缘上回和角回

颞上沟、颞下沟 颞上回:颞上沟与外侧沟之间(颞上回上壁上,有几条短而横行的颞叶回,称颞横回) 颞中回;颞上沟与颞下沟之间 颞下回:颞下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3)大脑内侧面的沟回 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后回向大脑内侧面的延续部分 扣带回:胼胝体沟与扣带沟之间 内侧面距状沟:位于胼胝体后下方呈弓形向后至枕叶后端 楔叶:距状沟与顶枕沟之间 舌回:距状沟下方皮质 ◎边缘叶:隔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 在大脑与间脑交界处边缘呈环行。(又称穹隆回)边缘叶概念由法国解剖学家Broca于1878年提出。在此基础上衍生为边缘系统 (4)大脑的下面 额叶下面:眶回、嗅球、嗅束、嗅三角 枕颞沟、侧副沟、海马沟 枕颞外侧回:枕颞沟与大脑下缘之间 枕颞内侧回:枕颞沟与侧副沟之间 海马旁回:位于侧副沟的内侧 钩:海马旁回前端的弯曲 齿状回、海马——海马结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