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病理学

(完整版)病理学

(完整版)病理学
(完整版)病理学

一、某男,70 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

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二、答案;1 医院许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 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

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者后48 小时以内,由卫生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二、男性,67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 年。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 ,有苍白色病灶。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参考答案:

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细胞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积(心肌细胞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质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三、患者,男性,46 岁。因腹痛、腹胀、发热并呕吐及便秘5 天入院。入院时腹部明显膨隆,叩诊呈鼓音。右下腹可扪及14cm*19 cm 包块,有明显压痛,腹部其他部位有轻压痛,肌稍紧张,肠鸣音微弱。诊断为阑尾脓肿合并肠麻痹。行保守治疗。 3 天后,腹痛加重并出

现明显中毒症状而再次住院,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血性混浊液500ml ,右下腹有8

cm*5 cm 之脓肿,脓肿边缘有约20 cm 的小肠段呈黑色。此坏死肠管之两端扭曲折叠粘连成团块,行手术切除。切除呈黑色18 cm 小肠。剖开肠管肠内容物呈血性。

问题:该病例诊断是?引起此类坏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机制是?此类环疽最佳处理方式是?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试解释病人为什么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缺血性肠坏死

四、患者男,37 岁,以“规律性上腹痛2 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 。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6 周后复查胃镜见胃溃疡已愈合。请问: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参考答案: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胃窦部消化性溃疡。溃疡为皮肤、粘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

发生在胃的消化性溃疡通常穿越粘膜下层,深达肌层甚至浆膜层,因此粘膜至肌层甚至浆膜层的组织可完全被破坏。溃疡修复时,将有粘膜上皮、结缔组织、平滑肌等组织的再生,其中粘膜上皮可完全再生,粘膜下层至肌层、浆膜层则由肉芽组织增生来修复,整个过程需要4~8 周时间。

五、病史摘要:

患者男,65岁,以“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伴大汗半小时”为主诉,于2000 年12 月8 日6 时30 分入院。半小时前患者在用力排便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无缓解,伴大汗、烦躁不安。入院后心电监护提示:V1-V6 导联ST 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立即给予吸氧、硝酸甘油静点、抗心率失常等治疗,病情缓解不明显,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给予速尿、硝普钠等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抢救无效于当晚22 时10 分死亡。既往史:一个月前曾感胸部不适,活动后心悸、气短,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 ,予扩冠治疗后症状缓解。

尸检摘要:男性尸体,身长165 厘米,肥胖体型,口唇、指(趾)甲紫绀。心脏重350 克,左心室壁厚

1.2 厘米,肉眼颜色不均匀,右心室壁厚0.3 厘米。左心室及室间隔多处取材光镜下见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左冠脉主干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75%以上。

分析题:

1. 请说出该例的主要病理诊断。

2. 指出患者的死亡原因。

3. 如果患者存活,机体将如何修复损伤部位?为什么?

参考答案:

1、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根据:

① 病史: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有用力排便后心前区疼痛且服扩冠药后不缓解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心电图V1-V6 导联ST 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② 尸检:心脏肉眼颜色不均匀,左心室、室间隔镜下见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左冠脉主干动脉粥样硬化。

2、致死原因: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由于大面积心肌坏死使心脏收缩力显著减弱或不协调所致,最后导致患者死亡。

3、梗死心肌由肉芽组织机化加以修复,最后形成瘢痕。因为心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

六、5 岁,10 天前被自行车撞及右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皮肤上略有损伤,事后小腿肿胀,疼痛难忍。第二天出现红肿热痛,第3天体温升高达39C。第4天下肢高度肿胀,下达足

背,最大周径为48cm ,疼痛更甚,在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在当地医院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未见效果。第6 天,左足拇指呈污黑色。第10 天黑色达足背,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随后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左下肢截肢术。病理检查,左下肢高度肿胀,左足部污黑色,纵行剖开动、静脉后,见动、静脉血管内均有暗红色线状的固体物阻塞,长约10cm ,与管壁粘着,

固体物镜检为混合血栓。分析:1、所患何病?2、其发生机制是什么?参考答案:

1、左足湿性坏疽

2、撞伤及感染损伤血管,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后阻塞了动脉供血,同时也阻碍了静脉血液的回流,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形成硫化铁使病灶处呈污黑色。因含液体较多,故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七、患者,男,20 岁。因皮肤大面积烧伤急诊入院。住院期间反复从股静脉输血输液,历时2 月,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尸检见:皮肤大面积烧伤并化脓感染,股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均有血栓形成并与血管壁粘连紧密,右肺中叶有一暗红色楔形出血性梗死。问题:

该患者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血栓有哪些类型?该病例所形成的血栓最可能是哪种类型?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该病例的血栓发生什么变化?

八、男性,50 岁,教师,因双下肢麻木、疼痛伴发热2 天入院。患者有风湿病史30 余年,因心慌气喘3 年,诊断为“风心、二尖瓣双病变” ,于4 年前行二尖瓣置换术。入院检查:心脏扩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川级,死亡前夜,气急加重,出冷汗,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痰,心电图示房颤。以后神智不清,血压下降,出现室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请问:A、患者有风湿病史30余年,心慌气喘3年,推测此时病人心及肺脏已发生哪些变化?B、入院前2天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说明可能出现什么病变?怎样发生的?C临

终前,患者有气急,咳出粉红色泡沫痰与上述病变有何关系?

参考答案:慢性心瓣膜病伴慢性肺淤血,肺褐色硬化。

瓣膜赘生物形成并脱落导致下肢血管内栓塞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神智不清与脑栓塞有关。

缺氧、心力衰竭表现为气急,咳粉红色泡沫状痰。

九、女性,61 岁,因手部外伤后感染,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请问病人手

部出现这些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是什么?红;炎症早期动脉型充血肿;炎症充血,水肿和渗出所致热;炎症时动脉性充血及分解代谢增强,产热增多所致痛;炎症介质具有致痛作用,渗出物压迫和刺激神经末梢页渴引起疼痛功能障碍;在炎症过程中组织细胞变性,坏死或组织结构被破坏;炎症时局部组织肿胀或渗出物压迫引起功能障碍;疼痛引起的保护性反应。

十、患者男,56岁,养路工人。颈部包块1 个月。1 个月前,家人发现其左颈部稍隆起,扪之有蚕豆大结节,质地较硬,无红、热现象,无压痛,未引起足够重视。 1 个月中结节逐渐

长大至3cm*3cm, 仍不红,无压痛。

问题:1、该患者左颈部可能发生哪些性质的病变?2、可以做何种检查以确定诊断?3、这

些病变的镜下特点是什么?

答案1.炎症:淋巴结炎症,结核,肿瘤(原发恶性淋巴瘤,转移性癌)

2. 活组织检查

十一、患者,男性,21 岁,因食不洁食物出现频繁呕吐、腹泻伴发热3 天,明显口渴、烦躁不安、少尿1 天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8.8C,血压110/80mmHg,脉搏112次/分,呼吸30次/分,精神萎靡,神志清楚,皮肤粘膜干燥、无汗。

实验室检查:尿量300ml/d,色黄,尿比重 1.023 ( 1.010~1.020 ),尿钠12mmol/L。

WBC10.4*109/L , N0.84,L0.12。血浆渗透压324 mmol/L,血清Na+156 mmol/L,血清K+4.1 mmol/L ,血清Cl-97 mmol/L ( 96~106 mmol/L ),PH7.354,HCO3-22.35 mmol/L ,PaCO2

36.41mmHg。

入院立即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000ml/d 和抗生素等治疗。

2 天后体温、尿量恢复和渴感消失;出现直立性头晕,嗜睡,眼窝凹陷、皮肤弹性明显降低、

肌肉软弱无力,肠鸣音减弱,腹壁反射消失。四肢湿凉,浅表静脉萎陷,血压80/55 mmHg,脉搏128次/分,细弱,呼吸32次/分。复查:尿比重1.008,尿钠8 mmol/L,血浆渗透压

255 mmol/L,血清Na+124 mmol/L,血清K+3.2 mmol/L,血清Cl-85 mmol/L( 96~106 mmol/L),

PH7.46,HCO3-33.16 mmol/L,PaCO2 42.42mmHg。

问题:患者在入院时已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依据是什么?请解释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表现为什么会发生?患者经治疗后又发生了何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诊断依据是什么?请解释患者治疗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什么会发生?

答案,1 高渗性脱水依据;( 1 )原因和机制;频繁呕吐腹泻伴发热3 天,导致大量等渗消化液丢失,伴有发热使皮肤,呼吸道蒸发失水增加,体液量丢失,失水大于失钠

( 2)临床表现;明显口渴,皮肤黏膜干燥,无汗,少尿,尿量300mmol/L

3 低渗透性脱水

依据(1)原因和机制;高渗性脱水体钠下降,静脉注5%GB2000ml/d,只补水未补钠使ECE

渗透压下降,体液持续下降。

临床表现;渴感消失,有汗,尿量恢复正常,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脱水症明显

( 3)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30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十二、患者,女性,46岁,患糖尿病10余年,因昏迷而入院。

体检检查:血压90/40mmHg,脉搏101次/分,呼吸深大,28次/分。

实验室检查:血糖10.1mmol/L , 3 -羟丁酸1.0 mmol/L ,尿素8.0 mmol/L , K+ 5.6 mmol/L , Na+ 160 mmol/L,Cl- 104 mmol/L,pH7.13,PaCO2 30mmHg,AB9.9 mmol/L,SB10.9 mmol/L,BE-18.0 mmol/L ;尿:酮体(+++),糖(+++),酸性;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传导阻滞。治疗:低渗性盐水灌胃,静脉滴注等渗盐水、胰岛素等抢救,6h 后病人呼吸平稳,神志清醒。重复上述检验项目,除血K+为3.3 mmol/L偏低外,其他项目均接近正常

问题:

1. 该患者发生了何种酸碱紊乱?原因和机制是什么?

2. 哪些指标说明发生了酸碱紊乱?

3?如何解释该病人血K+的变化?

糖尿病病人大量酮体产生引起酮症酸中毒,AG 增高性代酸。治疗后纠正酸中毒+胰岛素的

作用引起血钾偏低。

十三、患者,男性,36岁,因烧伤入院。烧伤面积80% (川度占55%),并有严重呼吸道烧

伤。入院时神志清楚,但表情淡漠,呼吸困难,血压75/55mmHg,并有血红蛋白尿。

实验室检查:pH7.31,HCO3- 15 mmol/L,PaC02 55mmHg,PaO2 50mmHg,血清

K+4.0mmol/L,血清Na+135 mmol/L,血清Cl- 102 mmol/L。

立即气管切开, 给氧,静脉输液及其他急救处理。患者一般情况好转, 酸碱平衡紊乱纠正。

入院第26天发生创面感染,血压降至70/50mmHg,出现少尿至无尿,pH7.09,HCO3- 9.8 mmol/L,PaCO2 33.4mmHg 血清K+5.8mmol/L,血清Na+132 mmol/L,血清Cl-102 mmol/L。虽经积极治疗,病情仍无好转,直至死亡。

问题:

1. 该患者入院时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如何分析判断?

2. 该患者死亡前发生了何种酸碱平衡紊乱?如何分析判断?

重为主诉入院。患者曾多次因“慢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住本院治疗。前 2 天开始发热,咳

嗽,咳白色痰,夜间加重。

体格检查:体温38C,心率118次/分,呼吸26次/分。口唇呈发绀。桶状胸明显,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粗,有痰鸣音,双下肺呼吸音略低。

辅助检查:X 线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双下肺有片状炎症阴影。血气分析结果:pH7.20,

PaO2 43mmHg, PaCO2 90 mmHg。

1、该患者有否缺氧?属何种类型缺氧?原因是什么?诊断依据是什么?

2、该患者为十四、患者,男性, 72 岁,以咳嗽、气喘、多痰病史十余年,近 2 天发热并且上述症状加何发生发绀?

3、有发绀是否一定有缺氧?为什么?

十五、患者,男性,17 岁,学生。近两天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

门诊以“发热待查”收入院。体检:体温39.4C,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

100/70mmHg ,咽部充血,两肺呼吸音稍粗糙,但未闻及罗音,心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WBC19.3*109/L , N0.83。粪便黄色糊状,未发现蛔虫卵。尿量减少,其他正常。胸透无异常发现。

入院后给予抗生素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出现畏寒、发抖、烦躁不安,测体温41.9 C,心率120 次/分,呼吸20 次/分,浅快。立即停止输液,肌注异丙嗪 1 支,并用乙醇擦浴,头部

置冰袋。次日,体温渐降,患者精神萎靡,出汗较多,继续输液及抗感染治疗。3天后体温降至37C,除感乏力外,无自觉不适。住院6天后痊愈出院。

问题:

1 、入院时的发热是怎样引起的?

2、输液过程中出现畏寒、发抖、体温升高等属于何种反应?为什么?

3、该患者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疼,烦躁不安,食欲减退,出汗较多,脉搏、呼吸、心率等改变是否与发热有关?

4、为什么对病人采用乙醇擦浴,头部置冰袋?

十六、患者黄某,男性,19 岁,外出务工,不慎从高处坠落,事发后由他人救起,体检: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冷、出汗,左耻骨联合及大腿根部大片淤斑、血肿。

Bp:65/50mmHg,HR:125次/分,T: 36.8C。伤后送医院,途中患者渐转入昏迷,皮肤淤斑,最终死亡问题:

该患者应属何种休克?送院前该患者处于休克哪一阶段?此阶段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什么?请从病理生理的角度提出抢救此患者的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