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接地

电缆接地

电缆接地
电缆接地

关于电缆头的接地

我厂出品的CFCC环网柜,在现场大负荷测试时电缆箱有轻微的放电声,停电

检修时发现电缆头后面的接地线(小辫)没有固定死,固定后从新供电。因为没有检测设备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如果是他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原理)呢??

满意回答

因为电力电缆通常是用来远距离传输电能的,所以其长度也就较长,这就相当于电缆的线芯和绝缘层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对地电容,在电缆通流时就会产生较大的电容电流,对沿线的人身和设施带来了威胁,因此在实际安装和运行中要求将电缆的外部钢铠进行良好的接地连接,为的就是将此电容电流通过接地线泄入大地,减少对周围事物的影响,当接地连接不良或断开时电容电流就会存在于线缆和钢铠之间也容易引起电缆的发热,能导致电缆绝缘水平的降低。你说的这种情况就属于接地没有接好在电缆加压的同时产生的电容电流对电缆箱放电是产生的轻

微的声音,只要将接地端连接好就可以了。

同问

电缆中间头需不需要接地,有什么规范,请给予解答,谢谢!

电缆靠表面有一锡伯金属包裹着电缆芯线,是防范外来电磁场干扰而设置的,在终端引入入地,在中间须把两头用导线或锡伯连接,以确保屏蔽电磁干扰效果!

在单相接地保护中,电缆头的接地线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

满意回答

因为接地时三相电流相加的值就是零序电流,而且此零序电流会经过接地线形成通路,零序CT感应到的是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磁场,如果接地线没有进过零序

CT的中间,零序CT就无从感应,所以就没有电流;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朋友

说那当我的CT套在电缆头以上部位,那我的接地线是不是从下往上穿出去?也是不可以的,因为,前述,非三项接地时,有零序电流流过,剥开的电缆屏蔽没有接地,零序CT直接套在剥开的三相电缆上一样的可以感应电流向量和(即零序电流)的磁通,可以准确的做好零序保护,千万不要在零序CT套在电缆头以上位置时,自作聪明的将地线从下往上穿过零序CT内部再从外穿下来接地,这样会因为正反方向抵消形成零序CT感应电流为0.另外,接地线从电缆头到穿过零序CT的整段必须做好绝缘措施,防止CT前触碰柜体接地而失去零序保护。

电缆接地钢铠有接地要求吗

2011-7-27 10:08

至少要一端接地,一般是机柜端,可以起到电流保护作用。

否则在钢凯中存积电流会影响电缆信息传送。

如果电缆传送高压电力也必须要接地,否则感应电流存积会很大,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电力电缆的钢铠接地是从两头还是从一头?

380伏的

最好是两头同时接地,我以前遇到过,由于钢铠的电阻比较大,开始是一端接地,但是另一端用电笔量还是有感应电,所以建议两端都接地更安全。

KVVP2/22电缆的钢铠怎么接地?屏蔽用什么线接地?

铠装层两端接地!钢带可以采用焊接或打孔穿不锈钢螺丝的方式连接接地线。内层铜带绕包屏蔽应一端接地!屏蔽层里面应该有一束接地排流线,直接利用排流线连接接地线。

今后建议采用铠装型总线电缆代替上述电缆。

--------※------------※-------------※---------------

通用型现场总线系列电缆

(专利号:2010 2 0559128.9)

特性阻抗为120Ω的双绞屏蔽电缆广泛用于RS485/422、CANBUS等总线,该系列电缆规格很多,请提供电缆的敷设环境、通信速率、最大无中继传输距离等参数,我们将依照具体情况推荐最适当的产品。一般推荐如下:普通双绞屏蔽型电缆STP-120Ω(for RS485 & CAN)one pair 20 AWG ,电缆外径7.7mm左右,蓝色护套。适用于室内、管道及一般工业环境。使用时,屏蔽层一端接地!

普通双绞屏蔽型电缆STP-120Ω(for RS485 & CAN)one pair 18 AWG ,电缆外径8.2mm左右,灰色护套。适用于室内、管道及一般工业环境。使用时,屏蔽层一端接地!

铠装双绞屏蔽型电缆ASTP-120Ω(for RS485 & CAN)one pair 18 AWG ,电缆外径12.3mm左右,黑色护套。可用于干扰严重、鼠害频繁以及有防雷、

防爆要求的场所。使用时,建议铠装层两端接地,最内层屏蔽一端接地!

变频器、动力电缆、变压器、大功率电机等往往伴随着低频干扰,而这种干扰是用高导电率材料做屏蔽层的电缆无法解决的,包括原装的进口电缆。只有用高导磁率材料(如钢带、钢丝)做的屏蔽层才能有效抑制低频干扰。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给电缆套上钢管或直接采用高导磁率材料制成的铠装型

电缆——ASTP-120Ω(for RS485 & CAN)one pair 18 AWG ,电缆外径

12.3mm左右。可用于干扰严重、鼠害频繁以及有防雷、防爆要求的场所。使用时,建议铠装层两端接地,最内层屏蔽一端接地!

户外敷设电缆防雷很重要!雷电的等效干扰频率在100k左右,也属于低频干扰。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6.3.1条:......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

《GB 50217-2007电缆设计规范》也有类似的表述,参见下面的链接。

追问

我们这儿没有什么标准,又是钢铠又是铜屏蔽的控制电缆时第一次用,我个人认为:为了减小电气环流的话最好是一头接地即可!

回答

电缆屏蔽层接地常识

1. 电缆仅有单层屏蔽时,屏蔽层一端等电位接地。

2. 当电缆双层绝缘隔离屏蔽时,最外层屏蔽两端接地,内层屏蔽一端等电位接地。

3. 当电缆用于干扰严重、鼠害频繁以及有防雷、防爆要求的场所时,宜采用铠

装双绞屏蔽型电缆——ASTP-120Ω(for RS485 & CAN)one pair 18 AWG ,电缆外径12.3mm左右。使用时,铠装层两端接地,最内层屏蔽一端接地!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电缆接地问题

浅议高压变电所屏蔽电缆接地: 摘要:高压变电所内屏蔽电缆屏蔽层的正确接地,对降低外部电磁场对微机型二次设备的干扰水平,起着重要作用。该文浅议屏蔽电缆屏蔽层一点、两点接地对电磁场屏蔽的机理,并提出了两点接地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电磁干扰;单点接地;两点接地 0 引言 近年来,耐受电磁干扰能力极低的微机型二次设备,在高压变电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保证微机型二次设备在这样一个高强度电磁场、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在两方面取得一致,一是这些二次设备应具有一定的耐受电磁干扰的能力,二是必须确保进入设备的电磁干扰水平必须低于设备自身的耐受水平。后者要求电力设计及相关部门对可能的最大干扰值预测,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结合产品的特点合理地进行地线设计,是性价比最高的抗干扰措施。这也是各级电力部门制定的二次反事故措施反复强调二次地线设计的原因。本文对二次地线设计中比较重要的屏蔽电缆接地进行简要分析。 1 屏蔽电缆接地 屏蔽电缆屏蔽层不接地、一点接地、两点接地将直接影响屏蔽电缆电缆芯的电场屏蔽、磁场屏蔽效果。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浏览更多信息 1.1屏蔽层接地产生的电场屏蔽 由于两根平行导线之间存在耦合电容,屏蔽层与电缆芯也存在耦合电容,这样电场耦合会产生串联干扰,如图1、图2所示(虚线表示屏蔽层接地)假定一根为理想屏蔽电缆,置于干扰电路中。不考虑干扰源导线对电缆芯的耦合,则源导线的干扰电压U1会通过C12耦合到屏蔽层上,再通过C23耦合到芯线上。 芯线上耦合电压为 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2b948905.html, 如果屏蔽层接地,C3被短接,C3为∞,则U2=0,即U1通过C23被屏蔽层短路接地,切断了耦合到芯线上的路径,从而起到了电场屏蔽的作用。 如果屏蔽层不接地,根据文献[3],C12=(πε0)/[ln(2h/r)],h为两导线间距,r为导线半径。 由于屏蔽电缆r值比普通电缆大,耦合电容C12值更高,再根据式(1)产生的耦合电压U2也更高,其结果是不仅不能降低电场干扰水平,而且将比采用普通电缆产生更大的电场干扰。 可以看出对抑制电场干扰来说,屏蔽层必须接地,两点接地可靠性高于一点接地。因为一点接地必须保证屏蔽层的完整无损。

电缆桥架接地规范

电缆桥架接地规范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电缆桥架接地标准你做到了吗? 电缆桥架是电气光缆裸露在外的部分,虽然线路外部有绝缘层防护,但是由于电气光缆均是导电线路,因此必须接地形成一个完好的电气连通才算安全可靠。而金属电缆桥架在生产时没有做出专业的接地螺栓,因此在施工的时候只能利用其连接板上的螺栓来连接固定跨接接地线。电缆桥架及其连接板涂有防腐涂层,若跨接连接处的绝缘防腐涂层不清除干净,将不能形成良好的电气连接,其接触电阻不能满足要求,将会影响到电缆桥架跨接接地线的可靠连接和接地质量。 《验收规范》曾规定:电缆桥架及其支架接地连接可靠,其全长应不少于2处与接地(PE)干线相连接; 非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跨接铜芯接地线,其最小允许截面应不小于4平方毫米; 镀锌电缆桥架间连接板的两端可不跨接接地线,但连接板两端应不少于2个有防松螺帽或防松垫圈的螺栓连接固定。这是在接地施工时最低的要求,目前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依据这个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但是熟悉工程的人都知道,只按照最低限度来接地操作是完全不够的,在具体施工中依旧存在很多接地问题: 1、电缆桥架全长不大于30m的,应有不少于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接,但施工中往往只做到1处与接地干线相连接,其末端应与接地干线相连接的要求常常被忽视; 全长大于30m的,由于设计未注明电缆桥架与接地干线相连接的施工要求和具体连接位置,施工中通常至多2处与接地干线相连接,未能做到每隔20~30m增加1处与接地干线相连接。 2、电缆桥架跨接接地线截面由于设计不明确,施工中往往只按规范规定的最小允许截面4平方毫米(铜质)选择,使其截面可能不满足要求,存在接地安全隐患。 3、对于非镀锌电缆桥架,不少产品本体上没有设置专用的接地螺栓,在施工中,往往利用连接板的螺栓,在连接板处对跨接接地线进行连接固定。由于连接板涂有绝缘的防腐涂层,可能使跨接接地线与电缆桥架的金属本体之间不能形成可靠的电气连通,而此时跨接地线连接又是串接连接,当出现连接板松动、脱开等现象时,将会造成跨接接地线连接不牢,甚至断开,使得电缆桥架失去接地,存在接地安全隐患。 4、电缆桥架的支架接地在施工中漏接现象较为普遍,而电缆桥架与支架之间也没有连接固定,使得支架没有可靠接地。 介于上述原因,在施工时必须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电缆桥架安全接地: 1、熟悉施工设计文件中关于接地干线设置、连接位置,以及接地干线截面、跨接接地线截面选择等内容。 2、接地点可在电气预埋阶段预留引出,以满足电缆桥架的始端、末端及中间部位的接地要求。接地干线材质、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作要求时,可参照《验收规范》中保护导体(PE线导体)截面的规定选择截面。当接地干线采用型钢(如扁钢或圆钢),其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按相应电导值进行换算。

高压电缆接地的问题

浅谈高压电缆接地的问题 高压电力电缆的铜屏蔽和钢铠一般都需要接地,两端接地和一端接地有什么区别?制作电缆终端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制作电缆中间头时,钢铠和铜屏蔽层能否焊接在一块?35KV高压电缆多为单芯电缆,单芯电缆在通电运行时,在屏蔽层会形成感应电压,如果两端的屏蔽同时接地,在屏蔽层与大地之间形成回路,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样电缆屏蔽层会发热,损耗大量的电能,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通常采用一端接地的方式,当线路很长时还可以采用中点接地和交叉互联等方式。 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我们提倡分开引出后接地)。 为什么高压单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要采用特殊的接地方式?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 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 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 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

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探测技术

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探测技术 来源:不详责任编辑:iong 更新时间:2007年08月12日 打印放大缩小 简介:本文从提高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的粗测精度和摸索出一套精确定点的经验着手,结合实际测试情况,总结出一些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探测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本文从提高电力电缆金属性接地故障的粗测精度和摸索出一套精确定点的经验着手,结合实际测试情况,总结出一些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探测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金属性接地粗测精度精确定点 随着系统不断扩容,电缆的短路电流也不断增加,对电缆故障点冲击更加厉害,使故障点绝缘电阻有不断减小的趋势,金属性接地故障(绝缘电阻一般在10欧姆以下,实际情况下,几十欧姆的接地电阻也被称作金属性接地)时有发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单相金属性接地,本文重点讨论的就是该类型故障。据统计,98年1月到5月,共发生故障26次(不包括不需测试的明显故障),其中单相金属性接地故障5次,占到19.2%的比例。金属性接地故障在对其高压冲击时击穿间隙放电声非常轻,故测试难度较大。为了较好的掌握金属性接地的探测技术,对常用故障测试的原理(行波法及经典法)进行了研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粗测(仪器测距)的精度并想了一些办法来进行精确定点,通过实际测试获得较好的效果,并总结出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测试方法。用几句话来概括:准确测出故障距离,认真核对图纸确定走向,仔细观察现场情况,地毯式耐心听测,全面检查电缆护层,必要时剥除内外护层,通过以上方法,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故障点。 一.电力电缆故障性质的分类 1.电力电缆故障点等效电路(图1) RF──绝缘电阻,取决于电缆介质的碳化程度。 CF──局部电容,取决于故障点受潮程度,数值较小,一般可以忽略。 G──击穿电压为VG的击穿间隙,VG大小取决于放电通道的距离。 2.电力电缆故障性质的分类(表1) cript> 注:(1)实际情况下,RF<100KO 时,可用经典法(电阻电桥法)测量,所以RF<100KO 通常也称作低阻故障。 (2)ZO为电缆波阻抗(后面有详细叙述),一般为10~40O 。 3.金属性接地故障的产生及特点

电缆接地

1、内容 由于船舶是以金属船体作为接地点,所以船用电气设备的接地,对于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工艺规定了钢质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的要求和方法及其检验项目。 2、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钢质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金属护套接地。 3、引用文件 引用CB/T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电缆贯通装置、电缆接地等标准。 4、一般要求 4.1接地应按照有关施工图样和技术文件的接地要求进行。 4.2接地导体应接到船体永久结构或船体相焊接的基座或支架上。接地导体应便于检查并加以保护,防止松动和受到机械损伤及油水浸渍。 4.3所有的接地接触面应处去油漆及锈斑,露出金属光泽,接触面应光洁平整,以保证良好接触。接地电阻应不大于0.02欧 4.4所有接地装置的紧固应牢靠,均应设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4.5接地柱螺栓的直径应不小于6mm。接地柱或接地板的导电能力,至少应相当于专用接地导体的导电能力,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4.6接地装置紧固后,应随即在接触面的四周涂以防腐层。 5、详细要求 5.1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 5.1.1工作电压超过50V的电气设备均应接地。 5.1.2工作电压不超过50V的电气设备,若安装在通讯导航等专用舱室及露天舱面上的电铃、蜂鸣器、电喇叭、电键等设备的外壳仍应接地。 5.1.3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一般应设有专用接地导体,接地导体应与设备接地装置进行连接。 5.1.4设备直接紧固在船体金属结构或紧固在与船体有可靠电气连接的支架或基座上时,可利用设备金属底角进行接地。设备底角与支架(或基座)之间垫以厚度不小于0.5mm、大小等于接触面得锡箔或镀锡铜片。接地结束后,接地脚周围应涂以防腐层。如设备带有接地保护螺丝,可在船体结构或设备基座上焊接接地镀锌丝柱或接地板,采用专用导体进行接地连接。 5.1.5具有电源插头的设备,应采用插头的接地极进行接地连接。 5.1.6对采用专用导体接地,导体材料应用表面镀锡的纯铜或导体良好的耐蚀金属制成的多股软线,并在两端设有接头。纯铜专用接地导体的截面积应按表1规定。采用其他材料时,导体的电导应不小于纯铜导体的电导。 表1 mm2 接地导体的形式 相关载流导体截面积S 铜接地导体最小截面积Q 电缆的接地导体 ≤16 Q=S,但不小于1.5 >16 Q=S/2,但不小于16 单独固定的接地导体 ≤2.5 Q=S,但不小于1.5 2.5~120 Q=S/2,但不小于4

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及护层保护措施

110kV电缆线路护层接地方式及护层保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8-01-10T10:10:50.1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7期作者:田浩宇1 钟泽宇2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建设的加速、电网网架结构的改善,城区110kV电缆线路大量投入运行。 (12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建设的加速、电网网架结构的改善,城区110kV电缆线路大量投入运行。110kV电缆线路以其设计寿命长、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小、日常维护工作量相对较小、不影响城市景观等优点得到了肯定。文章对110kV电缆护层接地方式及护层保护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110kV电缆线路;护层保护;接地方式;电网网架结构;电力系统 当过电压在击穿电缆外护层的绝缘部分之后,便会造成电缆金属护层多个位置上出现故障问题,进而使得环流及热损耗增强,甚至会使得电力电缆无法得到正常工作,并会对其使用年限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在故障出现之后,无法通过测寻、修复来进行解决,更无法通过停电检修来进行解决,因此需要做好护层保护工作。 1 常见护层接地方式 1.1 单端接地 电缆的线路长度低于500m时,通常终端部分都是采取电缆金属护套来实现将其中的一端直接接地,并把另外一侧通过非线性的电阻保护器,从而完成间接接地处理,促使金属护套对地处于绝缘状态,进而防止有回路的问题产生。 1.2 交叉互联 将电缆线路划分成多个大段,并且再将每一个大段,划分成均等的各个小段,在每个小段间,应当采取绝缘接头的方式,使各个小段能够连接,并且对于绝缘接头上的金属护套三相间,采用同轴电缆作为材料,同时借助接地箱连接片来做到换位连接,此外对于绝缘接头来说,应当做好接地箱的安装工作。同时需要完成护层保护器的安装工作,对于各个大段来说,其两端对应的护套应当做到互联接地。 1.3 护套两端接地 对于电缆线路来说,若是距离相对较短,并且传输功率不足时,那么对于金属护套来说,能够出现的感应电压便相对有限,所造成的损耗也十分微弱,从而不会对载流量产生较多的影响。在护套当中存在的中点接地,真实情况是单端接地。对于电缆线路来说,当距离比较长时,需要在电缆线路内借助金属护套来做到接地,并且在电缆两端的位置上要做到对地绝缘,同时还要做好护层保护器的配置工作。 1.4 电缆换位金属护套交叉互联 金属护套若是存在交叉互联,那么就应当采用三相电缆作为材料来使得连续换位得以保证,从而使得三相电缆哪怕不是以水平形式排列,也能够通过每个小段的换位来实现每个大段的全换位,使得感应电压的相量之和,得出的数值为零,就是代表基本上不存在环流。然而这一类型的连接方式只能够在电缆换位空间内加以运用与开展。 2护层保护及限制护层过电压的相关措施 2.1 110kV以上电缆通道的规划与设计 对于110k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电缆通道,在规划与设计时不仅需要满足对应要求,还应当满足电缆埋设区域特征。通常需要在地势上有所注重,避免地势较低造成的积水问题出现,同时也要防止安装在存在隐患或是施工的区域,从而避免存在破坏。在白蚁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还应当在防水、防腐、防火的同时,做好防蚁工作,从而防止出现破坏问题。 2.2 对电缆分段长度做到合理设计与计算 对于电缆来说,在分段时长度不应当太长,需要结合实际状况与感应电压得出的值来做出划分。在交流系统当中,只有使电缆金属护层感应电压处于正常值,方可完成单芯电力电缆的配置工作。同时在电缆截面选择时,应当结合工作电流在进行原则。对于没有按照品字结构,来对单芯电力电缆做出配置,当一条通路配置大于两个以上时,需要在感应电压计算出相互之间存在的影响。 2.3 提升护层感应电压的设计与验算结果 当护层感应电压处于故障与正常工作两种不同情况时,得出的结果有着很大的差别。当处于正常工作电流的时候,虽然护层感应电压是满足标准要求的,但依旧需要通过验算来查看当故障问题出现之后是否有损坏问题出现。 2.4 符合电缆设计规范前提下采用新型外护套 为了能够使电缆护层的厚度满足技术层面的需求,在合理的情况下,应当适当地对新型外护套加以使用。目前认为是,当电缆外护套的厚度达到4.0mm时,它的绝缘水平可以在长时间内处于一个稳定状态。对于所用到的材质来说,目前在江西这边所用到的电缆材质大多数为PE或者为PVC材质,同时在外面会涂上一层石墨。对于PE材质来说,其制作出来的护套有着较高的硬度,并且受到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而对于PVC材质来说,其制作出来的护套硬度不强,同时会受到环境温度变大所造成的影响。另外,还有其他多种形式的电缆外护套可以在施工中得到选择与应用。 2.5 按照规范来对电缆外护层实施检测保护 电缆牵引力与测压力,需要控制在既定范围之内,然后结合电缆通道的走向来完成施工方案的制定工作,并在敷设路径上完成滑轮的布置。继而再根据图纸开展施工工作,这时电缆排列方式、分段长度需符合设计标准;铺设后需进行回填细沙,并做好耐压试验的开展工作,如果出现损坏等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做好处理工作。 2.6 通道允许时应用回流线 回流线增添之后,对于单相短路回流电流来说,不会流经大地,而是会通过回流线得到返回。回流线的应用,在单相接地当中,会使外护层绝缘与保护器所受到的工频过电压,会与电网电位之间缺乏关联性,对于回流线的磁通,会抵消接地电流时所产生的一部分磁通,进而使得电压值可以得到降低。对于回流线当中的阻抗,与两端接地的电阻来说,应当和系统中最大零序电流与回流线感应电压进行匹配。 2.7 使地阻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电力电缆线路保護接地,能够对电力电缆线路在运行时提供安全保障。对于电力电缆线路来说,不管是在工作与运行当中,还是发生内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以及出现接地故障,都应当以大地为回路,并运用电位钳来对接地电位实施控制。接地电位和接地装置所对应的

电力电缆护层接地电流故障分析方法

电力电缆护层接地电流故障分析方法 发表时间:2018-01-26T18:23:49.0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作者:王子韬 [导读] 摘要:当前社会技术飞速发展,电力技术也在不断的演变,同时全球的用电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一个用电大国,因此对于用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电缆的护层接地电流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 (呼和浩特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要:当前社会技术飞速发展,电力技术也在不断的演变,同时全球的用电量也在不断的增加,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一个用电大国,因此对于用电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电力电缆的护层接地电流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当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检修和维护,否则就可能会影响电力的正常使用。在这个电缆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故障检测的方式对线路的故障点进行分析,准确定位,进行最快的检修。避免造成更多的损失,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电缆;护层接地电流;故障分析 引言 我们国家正在全面的对电网进行改造,同时国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改革的进度也十分迅速。但是在这个改造的过程中,很多电力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一般情况下高压电力电缆通常选择单芯电缆来作为主要的材料,因为单芯电缆的一端可以接地,同时将电压释放出来。对于金属屏蔽的问题可以有效的躲避开,避免意外的金属环流情况发生,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解决电力电缆护层传输过程中的电流故障。通常在多点接地的时候,我们会选择能够承受高电压,而且出现护层现象能够进行承担的单心电缆。因为电缆的质量和安装直接影响到用电的安全,如果质量出现问题、安装出现遗漏或者是原来的高压线路老化,这些都能够影响电力电缆的安全,甚至是引发事故。 一、电力电缆中护层接地电流故障的原因 在电缆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单相的接地电流故障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种情况:(1)导线出现断线情况,落地了;(2)导线的绝缘子被击穿;(3)导线和树木进行接触,导致了树木短路;(4)配电的变压器,其高压的绕组出现单相绝缘被击穿或接地现象;(5)由雷击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的线路接地故障。前三种是导致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 当线路出现接地故障时,线路会产生谐波电压,此电压的大小是正常电压的几倍,一旦不能够及时的进行处理,那么就会对外部造成危害。首先接地电流故障有可能会导致电气火灾的发生,其次,接地故障时产生的接地电流会对来往的行人以及巡视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甚至会引起死亡事故。而且出现线路故障接地的情况时,会影响线路的供电,对用户的用电稳定情况造成影响,进而给电力公司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护层接地电流计算方法 我们通过对型号为XLPE一1×400mm2的110kV交联电缆进行分析:相关的参数主要是:绝缘层的直径是65。8毫米;绝缘屏蔽层的直径是68.8毫米;电缆的直径为24。1毫米,电缆的屏蔽层直径是26.6毫米;衬带层的直径是73毫米;金属护套层的直径是85毫米;PVC的外护套层直径是95毫米。 一旦交叉互联的单元当中,出现一个接头断开,那么这个在接头两侧的金属护壳就会处于悬空状态,我们把导体屏蔽以及绝缘屏蔽,还有金属护套和石墨外电极之间形成的两个电容值分别设为同轴柱形的Cl和Q,那么C1和Q就会形成一个电容的分压器,在电容极板上,金属护层与每一个点位值都相等,接电压U2是Cl、Q的线芯电压Un的分压。 我们把XIPE的介电常数取值为£r.=2.3,PVC相对介质常数是£r.=5.5,我们假设电缆的外电极完好同时做好了充分接地,可这样可以计算出金属护层的电压u2: C1=2π×£l×£0[l/In(R2/R1)]=2π×2.3×8.85[l/In(32.9/13.3)]=1411(pF) C2=2π×£2×£0[1/In(R4/R3)]=2π×5.5×8.85[1/In(47.5/42..5)] =27501(pF) U2=U0C1/(Cl+C2)=64×103×[1411/(1411+27501)]=3121(V)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电缆的金属护层接地电流的监测十分重要,如果发现不够及时,不仅会损坏设备,同时也会影响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针对电缆护层接地电流在线监测手段 (一)分析护层的绝缘检测手段 首先,通常是借助断电模式对电力电缆进行检测和分析,之后再通过护层的绝缘电阻对线路的故障点进行检测。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钳形的电流模式,主要指借助于测量层的循环电流对线路进行监测和分析,找到故障点。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力电缆的传输线路安全性也越来越高,在高压电缆中物理方面的电源故障也比较少见了。面对我们现在的复杂环境以及电力电缆的故障现象,已经无法用传统的手动测量方式来解决电缆护层的电流故障问题。我们举例来算计一下,某电力局有69条环形的高压电缆埋在地下,想要完成这些电缆的铺设,需要安装100多个直接的接地箱,还得安装100个叉连接地箱,这些箱子通常是放在塔中以及连接井内,面对这样大数量的箱体,传统的检测技术会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以及财力。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一个智能护套绝缘检测系统,借助于这套先进的系统,可以有效的检测和排除故障,同时还可以防患于未然。 (二)监测电力电缆的护层方法 2。1在线监测局部放电的方法 本文所说的局部放电实际上就是在电缆的绝缘护层上打孔,之后进行信号放电,这样的微孔放电技术可以作为高压电缆的在线监测方式,同时也比较方便。我们对过对绝缘介质外信号频率的差别来判断电缆的故障问题。当放电的信号频率在300KHz以上时,电信号就会处于电缆的屏蔽层,所以高频率的电信号会与电缆外屏蔽的电流互感器产生耦合,之后借助于超声波i数对局部放电的电缆进行监测。在一段电缆中,声信号的传输速度是比较缓慢的,因此外边的噪声信号也会比较少,同时对于电缆来说局部放电可以在现场进行检测。 2。2在线监测接地电流的方法 通常我们会觉得大于110kV的电压用到的电缆就是高压电缆,电缆我们一般采用单芯电缆,但是用单芯电缆的话,在金属护层与线芯之间会产生一种铰链的磁力线现象,此现象对线缆的感应电压会造成影响。为了能够避免这些意外的出现,我们需要进行接地操作对

电缆接地

关于电缆头的接地 我厂出品的CFCC环网柜,在现场大负荷测试时电缆箱有轻微的放电声,停电 检修时发现电缆头后面的接地线(小辫)没有固定死,固定后从新供电。因为没有检测设备也不知道效果如何。 如果是他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原理)呢?? 满意回答 因为电力电缆通常是用来远距离传输电能的,所以其长度也就较长,这就相当于电缆的线芯和绝缘层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对地电容,在电缆通流时就会产生较大的电容电流,对沿线的人身和设施带来了威胁,因此在实际安装和运行中要求将电缆的外部钢铠进行良好的接地连接,为的就是将此电容电流通过接地线泄入大地,减少对周围事物的影响,当接地连接不良或断开时电容电流就会存在于线缆和钢铠之间也容易引起电缆的发热,能导致电缆绝缘水平的降低。你说的这种情况就属于接地没有接好在电缆加压的同时产生的电容电流对电缆箱放电是产生的轻 微的声音,只要将接地端连接好就可以了。 同问 电缆中间头需不需要接地,有什么规范,请给予解答,谢谢! 电缆靠表面有一锡伯金属包裹着电缆芯线,是防范外来电磁场干扰而设置的,在终端引入入地,在中间须把两头用导线或锡伯连接,以确保屏蔽电磁干扰效果! 在单相接地保护中,电缆头的接地线为什么一定要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接地? 满意回答 因为接地时三相电流相加的值就是零序电流,而且此零序电流会经过接地线形成通路,零序CT感应到的是电流流过时产生的磁场,如果接地线没有进过零序 CT的中间,零序CT就无从感应,所以就没有电流;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朋友 说那当我的CT套在电缆头以上部位,那我的接地线是不是从下往上穿出去?也是不可以的,因为,前述,非三项接地时,有零序电流流过,剥开的电缆屏蔽没有接地,零序CT直接套在剥开的三相电缆上一样的可以感应电流向量和(即零序电流)的磁通,可以准确的做好零序保护,千万不要在零序CT套在电缆头以上位置时,自作聪明的将地线从下往上穿过零序CT内部再从外穿下来接地,这样会因为正反方向抵消形成零序CT感应电流为0.另外,接地线从电缆头到穿过零序CT的整段必须做好绝缘措施,防止CT前触碰柜体接地而失去零序保护。

关于电力电缆接地存在的问题与应注意事项探析

关于电力电缆接地存在的问题与应注意事项探析 电力电缆接地施工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其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了避免受电磁耦合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的电缆长度将其外护层的接地方式分为一端接地、两端接地、交叉互联接地,避免由于接地不合理产生问题;考虑到环流回路中的接触不良易会产生高温现象或环流过大造成高温问题,导致电缆绝缘被烧毁。可以选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文章主要从电力电缆接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电力电缆施工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标签:电力电缆;接地问题;事项 1 电力电缆存在的问题 1.1 关于高压电缆的接地问题 1.1.1 高压电缆接地不良问题众多,是因为高压电缆接地问题十分复杂,产生不良因素的原因比较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没有把接地线焊接牢固。6~35kV XLPE 电缆接头制作技术十分简单,安装便捷、施工方便,因此一些单位不注意接头质量,在接地线焊接中更是不按规范操作。在施工中,一些技术人员因为技术水平低,一方面担心电缆绝缘烧坏,另一方面又担心接地线焊接不牢固,于是在接地线焊接中总是采用简单地绑扎缠绕方法,这样就容易埋下隐患,造成接地线与铜带屏蔽层的松动。还有些施工人员在制作铜丝屏蔽电缆接头时,没有直接引出铜丝,而是先切断后绑扎,然后引出接地软线,从而引发了线路接地问题。 (2)铜带屏蔽层的过流能力较差。铜带屏蔽电缆应为单芯或三芯,截面一般不作规定。但是要求在制造电缆时,铜带连接处必须进行熔焊或铜焊。然而事实上一些厂家生产的电缆仍然采用锡焊,或采用搭接后用塑料袋粘贴一下,这是一种不按准则操作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现在我国电缆行业只有对电缆金属屏蔽层截面的计算,但没有为铜带搭接考虑其副作用,对于新生产的电缆可以使用这种计算方法;但在运行或存放一定时间后会产生铜带松动、氧化等问题,致使搭接处接触不良。短路电流是按沿螺旋方向,不是按轴向流动,这个时候,屏蔽层的铜带厚度和总长度决定了其电阻。这些都是造接触不良的原因。 (3)由于接地线接触不良。这些年,电缆附件一般都配套供应,厂家为了获得高的效益,配套接地线的长度只有规定的一半,作完电缆头后就所剩无几,就必须选择就近接地了,很多时候是直接把电缆卡按在固定螺栓上就可以了。因为油漆和锈蚀等原因,也会使接地端子产生接触不良问题。 1.1.2 高压电缆没有接地。在一些情况特殊的地方,如矿山、煤井等,由于条件限制等问题,只能使用高低压电缆的屏蔽层、护套和电缆的复合的接地网。倘使高压电缆金属屏蔽层意外断裂或接地线脱离,都会造成高压电缆与地面无接

单芯电缆接地

随着我国电网改造的深入,大量的架空线被电力电缆取代。电力电缆跟架空线不同,它被埋在地下,运行维护较困难,正确使用电缆,是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条件。在城市配电网络中,应用最广的是10 kV的电力电缆,一般是使用交联聚乙烯铠装三芯电缆,这种电缆金属护套一般只需直接接地即可。而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和三芯电缆不同。现从单芯电缆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动势,现分析一起变电所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错误接地引起的故障,并介绍实用的接地措施。 1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过电压和环流的产生 单芯电力电缆的导体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与金属护套交链,在金属护套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电缆的排列和电缆长度有关。对三相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电缆,如果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就会在金属护套中形成环流,环流的大小与电缆相应的长度,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在一些电缆不长,导体中电流不大的场合,环流很小,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也不大,是可以将金属护套的两端直接接地的。 如果仅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在正常运行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压应不超过50 V(或有安全措施时不超过100 V),否则应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导体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护层绝缘,因此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时,在电缆的未接地端,应加装过电压保护器接地。 2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与接地 为了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同时接地存在环流,和一端直接接地,在另一端会出现过电压矛盾的问题,电缆金属护套应针对电缆长度和导体中电流大小采取不同的接地形式。 电缆线路不长时,电缆金属护套应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如图1所示。电缆越长,电缆非直接接地端产生的感应电压越高,为保证人身安全,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非直接接地端感应电压应限制在50 V以内,在短路等故障情况下,金属护套绝缘的冲击耐压和过电压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1.4。因此,一端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适用的电缆不能太长。 电缆金属护套中间直接接地、两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是一端直接接地的引伸,可以把一端直接接地电缆的最大长度增加一倍,接线方式和原理与一端直接接地一样。 电缆线路很长时,即使采用金属护套中间接地,也会有很高的感应电压。这时,可以采用金属护套交叉互联。如图2所示。

01单芯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的 处理及感应电势计算

单芯电缆线路接地系统的处理及感应电势计算 1 概述 一般情况下,高压电力电缆和截面较大的中压电力电缆常常制造成单芯结构。在单芯电缆线路的敷设过程中,常常要涉及到电缆的接地方式及电缆金属屏蔽的感应电势计算。 单芯电缆的导线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当电缆的导线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一部分磁力线将与屏蔽层铰链,使屏蔽层产生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击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如果屏蔽两端同时接地使屏蔽线路形成闭合通路,屏蔽中将产生环形电流,电缆正常运行时,屏蔽上的环流与导体的负荷电流基本上为同一数量级,将产生很大的环流损耗,使电缆发热,影响电缆的载流量,减短电缆的使用寿命。因此,电缆屏蔽应可靠、合理的接地,电缆外护套应有良好的绝缘。 2 几种常用的接地方式 以下是单芯电缆线路接地线路的几种常用接地方式: 2.1 屏蔽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接地 当线路长度大约在500~700m及以下时,屏蔽层可采用一端直接接地(电缆终端位置接地),另一端通过护层保护器接地。这种接地方式还

须安装一条沿电缆线路平行敷设的回流线,回流线两端接地。敷设回流线时应使它与中间一相电缆的距离为0.7s(s为相邻电缆间的距离),并在线路一半处换位。见图1: 图1

1、电缆 2、终端 3、电缆金属屏蔽(护套)接地线 4、护层保护器 5、接地保护箱 6、回流线 7、接地箱 2.2 屏蔽中点接地 当线路长度大约在1000~1400m时,须采用中点接地方式。 在线路的中间位置,将屏蔽直接接地,电缆两端的终端头的屏蔽通过护层保护器接地。中间接地点一般需安装一个直通接头。见图2:

浅谈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法和措施

浅谈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方法和措施 随着我国电网改造的深入,大量的架空线被电力电缆取代。电力电缆跟架空线不同,它被埋在地下,运行维护较困难,正确使用电缆,是降低工程投资,保证安全可靠供电的重要条件。在城市配电网络中,应用最广的是10 kV的电力电缆,一般是使用交联聚乙烯铠装三芯电缆,这种电缆金属护套一般只需直接接地即可。而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和三芯电缆不同。现从单芯电缆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动势,现分析一起变电所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错误接地引起的故障,并介绍实用的接地措施。 1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过电压和环流的产生 单芯电力电缆的导体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与金属护套交链,在金属护套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电缆的排列和电缆长度有关。对三相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电缆,如果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就会在金属护套中形成环流,环流的大小与电缆相应的长度,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在一些电缆不长,导体中电流不大的场合,环流很小,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也不大,是可以将金属护套的两端直接接地的。 如果仅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在正常运行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压应不超过50 V(或有安全措施时不超过100 V),否则应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导体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护层绝缘,因此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时,在电缆的未接地端,应加装过电压保护器接地。 2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与接地 为了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同时接地存在环流,和一端直接接地,在另一端会出现过电压矛盾的问题,电缆金属护套应针对电缆长度和导体中电流大小采取不同的接地形式。 电缆线路不长时,电缆金属护套应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如图1所示。电缆越长,电缆非直接接地端产生的感应电压越高,为保证人身安全,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非直接接地端感应电压应限制在50 V以内,在短路等故障情况下,金属护套绝缘的冲击耐压和过电压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1.4。因此,一端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适用的电缆不能太长。 电缆金属护套中间直接接地、两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是一端直接接地的引伸,可以把一端直接接地电缆的最大长度增加一倍,接线方式和原理与一端直接接地一样。电缆线路很长时,即使采用金属护套中间接地,也会有很高的感应电压。这时,可以采用金

10千伏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查找6页word文档

10千伏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的快速查找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求连续不断的对用户供电,以确保社会生产正常的需要.但是因为电力系统涉及的设备数量比较多,分布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运行过程中不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在这些故障中最常见的就是10千伏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故障。 按照不同的接地方式,电力系统可以分为2种,一种是大电流接地系统,一种是小电流接地系统。在10千伏的电压等级中,电力系统采用较多的运行方式是经消弧线圈接地或中性点不接地,便是上述所说的小电流接地系统。小电流接地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故障就是单相接地的故障,特别是在恶劣天气的时候,比如下雨,下雪,刮大风,非常容易发生单相接地的故障,倘若单相接地故障没有得到及时的排除,电力网络及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熟悉并掌握接地故障的查找方法对操作人员来说十分的重要。 一、10千伏电缆线路单相接地发生故障的原因 (一)外部环境因素 10千伏电缆线路的运行环境很特殊,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建筑施工的时候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的电缆断裂,高空作业导致的线路断裂,重型机械对电杆造成的断裂损伤等等,同时还包括比如大雨、雷电、地震以及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对于各种施工因素产生的影响,主要的是以施工时人为主体进行的损坏,我们可以通过对施工人员的行为约束来降低损坏程度。但是对于自然因素产生的影响,我们是不能通过约束人员或者是采取科技手段来避免它的影响程度的,我们只能

通过管理来预防,如果管理的方法稍有不当就会出现接地故障,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预防自然灾害并不断研究快速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二)系统设备因素 系统设备是影响电缆线路运行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导致电缆线路故障的原因除去电缆设备自身以及线路的老化外,还包括前期供电系统是否稳定且完善以及线路设计是否合理等。10千伏电缆线路是电网系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往往需要长时间的运行,如果没有人定期对其进行检查与管理,系统设备在高强度的运作下就会变得迟钝、老化,这种情况一旦遇到突发状况等,工作人员极有可能因为承受能力不强或是反应不够及时从而造成系统的崩溃、以及电力设备的损坏与报废等。此外,影响10千伏电缆线路运行的主要因素还有线路布局设计不够合理,线路布局设计不但复杂而且由于电缆长期处于露天环境中,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线路混乱甚至是脱落等问题,进而导致线路单相接地。因此,保证系统设备的正常运作也可以说是预防电缆线路单相接地的必要手段。所以为了保障线路能够正常的运行,工作人就需要加强对系统设备和电缆线路设计的管理。 (三)人为因素 大多数情况下,人为因素对电缆线路的施工以及运行的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这其中不仅包括施工的原因,同时还包括一些不正当行为所造成的接地故障。比如有一些分不法分子为了获得自身的微小利益,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在进行偷电、盗电等行为时,特别容易导致一些原本捆绑不坚固的电缆线脱落到横担上,继而造成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然而在

电缆金属护套层的接地

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 10 kV的电力电缆,一般是使用交联聚乙烯铠装三芯电缆,这种电缆金属护套一般只需直接接地即可。 而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接地和三芯电缆不同。现从单芯电缆使用过程中经常被忽略的金属护套的感应电动势,现分析一起变电所单芯电力电缆金属护套错误接地引起的故障,并介绍实用的接地措施。 1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过电压和环流的产生 单芯电力电缆的导体中通过交流电流时,其周围产生的磁场会与金属护套交链,在金属护套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导体中的电流大小、电缆的排列和电缆长度有关。对三相等边三角形排列的电缆,如果将金属护套两端直接接地,就会在金属护套中形成环流,环流的大小与电缆相应的长度,导体中电流大小有关。出于经济安全考虑,在一些电缆不长,导体中电流不大的场合,环流很小,对电缆载流量影响也不大,是可以将金属护套的两端直接接地的。 如果仅将电缆的金属护套一端直接接地,在正常运行时,电缆的金属护套另一端感应电压应不超过50 V(或有安全措施时不超过100 V),否则应划分适当的单元设置绝缘接头。在发生短路故障时,导体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会在金属护套上产生很高的过电压,危及护层绝缘,因此在电缆线路单相接地时,在电缆的未接地端,应加装过电压保护器接地。 2 单芯电缆金属护套的连接与接地 为了解决电缆金属护套两端同时接地存在环流,和一端直接接地,在另一端会出现过电压矛盾的问题,电缆金属护套应针对电缆长度和导体中电流大小采取不同的接地形式。 电缆线路不长时,电缆金属护套应在线路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经过电压保护器接地,如图1所示。电缆越长,电缆非直接接地端产生的感应电压越高,为保证人身安全,电缆在正常运行时,非直接接地端感应电压应限制在50 V以内,在短路等故障情况下,金属护套绝缘的冲击耐压和过电压保护器在冲击电流作用下的残压,配合系数不小于1.4。因此,一端直接接地的接线方式适用的电缆不能太长。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接地方式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接地方式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接地方式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但是当电压超过35kV 时,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的线芯与金属屏蔽的关系,可看作一个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使它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此时,如果仍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则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形成损耗,使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发热,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电能,而且降低了电缆的载流量,并加速了电缆绝缘老化,因此单芯电缆不应两端接地。个别情况(如短电缆或轻载运行时)方可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三相互联接地。gwsd_re 然而,当铝包或金属屏蔽层有一端不接地后,接着带来了下列问题: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

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在系统发生短路时,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电缆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不接地端也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在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时,将导致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在采用一端互联接地时,必须采取措施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安装时应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一定位置采用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并同时装设护层保护器,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据此,高压电缆线路安装时,应该按照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程》的要求,单芯电缆线路的金属护套只有一点接地时,金属护套任一点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50-100V(未采取不能任意接触金属护套的安全措施时不大于50V;如采取了有效措施时,不得大于100V),并应对地绝缘。如果大于此规定电压时,应采取金属护套分段绝缘或绝缘后连接成交叉互联的接线。为了减小单芯电缆线路对邻近辅助电缆及通信电缆的感应电压,应尽量采用交叉互联接线。对于电缆长度不长的情况下,可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为保护电缆护层绝缘,在不接地的一端应加装护层保护器

电缆线路护套接地分析

电缆线路护套接地分析 1 高压电缆金属护套应正确可靠接地 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均为单芯,其线芯与金属护套可看作一个变压器,当线芯通过电流时就会有磁力线交链金属护套,在磁力线的作用下,金属护套上会感应电压,感应电压与电缆长度和流过导线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为保障人身安全,金属护套上的感应电压不得超过50V;而当不接地端的电缆金属护套已用绝缘材料包裹时,该感应电压可提高到100V。另外,在发生不对称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金属护套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将使护套绝缘发生击穿。因此,电缆金属护套对地应保持良好的绝缘,并在设计、安装时,按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在电缆护套的一定位置,根据线路的不同情况,采用护套两端接地、护套一端接地、护套中点接地、护套交叉互联接地、电缆换位接地、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等特殊的连接和接地方式,以防止电缆护层绝缘被击穿。 2 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 2、1护套两端接地 它是指金属护套在电缆两端直接接地。这样金属护套将会出现很大的环流,其值可达线芯电流的50%~95%,使金属护套发热,不仅加速绝缘的老化,还降低了载流量,因此金属护套不宜两端

直接接地。个别情况,如线路很短或轻载运行,运行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很小,环流对电缆的载流量影响不大,可采用此接地方式。 2、2护套一端接地 当电缆金属护套有一端接地而另一端不接地,将出现下列问题:首先,当雷电流或过电压波沿线芯流动时,金属护套不接地端会出现很高的冲击电压;另外,在短路电流流经线芯时,金属护套不接地端会出现较高的工频感应电压,造成电缆外护层绝缘不能承受这种过电压的作用而损坏,并导致电缆出现多点接地,形成环流。因此,为了保护绝缘,在采用一端直接接地时,另一端需经护层保护器接地限制护层上的过电压,同时安装沿电缆平行敷设的回流线,并在电缆一半处换位。当接地短路故障时,接地电流可以通过回流线流回系统的中性点。由于通过回流线的接地电流产生的磁通抵消了一部分电缆接地电流产生的磁通,因此装设回流线后可降低短路故障的感应电压。由于护套一端接地,另一端经保护器接地,金属护套的其它部位对地绝缘,这样护套与地之间不构成回路,也就不会形成环流。通常电缆线路长度在500米以下时采用此方式。 2、3护套中点接地 长电缆线路采用一端接地时,由于感应电压太高,易使护层绝缘击穿造成金属护套多点接地。此时,可在电缆线路的中间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