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卷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卷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卷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8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9~12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中)

1.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 )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2.使用厘米刻度尺测一根电线的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

 A.23.260m B.23.2600m C.23.26m D.23.3m 3.一个物体的长度是180.0mm,若用cm作单位,应该是( )

 A.18cm B.18.0cm C.18.00cm D.180cm 4.关于误差,正确的说法是( )

A.两次测量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B.只要正确做实验,就不会产生误差

C.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

5.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2.74cm,则该同学所选择的测量工具是( )

 A.米刻度

尺B.厘米刻

度尺

C.毫米刻

度尺

D.分米刻度

6.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有( )

A.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 B.刻度尺放得不正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刻度尺热胀冷缩

7.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在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 )

A.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 C.测量值没有误差B.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 D.测量值将是错误的8.下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

 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10.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错误的是( )

A.2cm=2cm÷100=0.02m B.2cm=2×

m=0.02m

C. 60μm=60μm÷1000μm=0.06mm D.60μm=60÷1000=0.06mm 11.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 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l~

100nm这样的长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

究方面已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2.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图中的四种工具属于测

量长度的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45分)

13.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 cm.

21题图

20题图

 

14.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符号

是 . 

15.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使用前首先要观察它

的 、 和 ;测量时,要使零刻度线对准 的一端;使它的刻度线 被测量的物体;读数时,视线要 ;测量值应估读到 的下一位,记录时,既要记录 ,又要记录 . 16.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05m= cm; (2)5mm= m;(3)0.007μm= nm; (4)45min= h.17.填上合适的单位:

(1)教室每层楼高约33 ;(2)一张纸的厚度约

78 ;(3)课桌高度约70 . 

18.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 cm;乙 cm;丙 cm.

 

19.天文学中常用天文单位(AU)做距离单位.1AU是指地球

到 (太阳/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圈所通过的路程 1光年.(小于/等于/大于) 

20.某同学为测细铜丝直径,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地排绕30圈,如

图,从图中可以得出,线圈的长度是 cm,铜丝的直径

是 cm. 

21.如图,测得圆筒的外径是 cm,若圆筒的内径是

11.1mm,则筒壁的厚度为 cm.

22.现有①原子核、②质子、③夸克、④原子,按尺度由小到大进行排列 (填序号). 

23.填出下列数据的单位: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70 ;一张报纸的厚度约8×10﹣4 ;一枚壹圆硬币的厚度约

2×103 ;圆珠笔的长度是0.135 ;课桌的高度大约是780 .

24.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8.2微米,合 米;万里长城约6700千米,合 米;

一张纸的厚度为71微米,合 毫米;房间面积85

米2= 分米2= 厘米2;

纸箱体积1.60×104厘米3= 分米3= 米3. 25.某同学测得物理书内150页的厚度是5.4毫米,则每张纸的厚度应

是 微米.

26.每边长为1.2米的立方小箱,可装水 升,

合 毫升.

三、问答题(每题2分、共4分)

27.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出同一木板的长,其记录结果如下:

17.82cm,17.81cm,17.82cm,17.28cm,17.83cm,这五次测量记录中有一次错了,哪个数值是错的?物体的真实长度接近于多少?

28.小明曾量过自己的一“柞(zha)”大约为18cm.在没有刻度尺的情况下,他如何估测教室里讲台桌的长度? 

 

四、动手做:(每空1分、共12分)

29.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厘米和50.30厘米,试判断:

(1)第一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 ,准确值

是 ,估计值是 ;

(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的工具的分度值是 ,准确值是 . 

30.寻找你身边的“尺”和“表”

①用刻度尺测量一下:你的手一柞(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间的距离)的长度是 ;食指的宽度是 ;

②用手表测量一下:正常情况下lmin脉搏跳动的次数是 ;平静时1min呼吸的次数是 .

(2)估测长度:在身体上找出1m相当于 的长度;1dm相当于 的长度;

1cm相当于 的长度.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31.(4分)林强同学用一把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

(1) ;(2) ;

(3) ;(4) .

32.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每张纸的厚度.

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②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记为L;

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d=

该同学在以上做法中有三个错误,这三个错误分别是:

① ;② ;③ . 

33.停表读数.

 

 

读数为_____________ 读数为_____________

读数为_____________ 读数为_____________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13年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20cm 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D.一位普通中学生的高度约为

170mm

7.如图,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B.C.D.

10.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是0.5kg

 B.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约1cm

 C.物理课本的长度是26cm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是4.5×103g

11.某同学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忘记写单位,试判断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

A.一支铅笔的直径是7.1 B.茶杯的高度是11.2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

12.小华在2012年学业考试体育测试中,身高的读数为160,小华的身高应记录为( )

 A.160m B.160cm C.160dm D.160mm 14.甲、乙两位同学用两只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甲测量后记录数据是16mm,乙测量后记录数据是16.0m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厘米

 B.甲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毫米

 C.乙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分米

 D.乙用的刻度尺最小刻度为厘米

15.同学先后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分别是10.3厘米、10.4厘米、10.5厘米、10.7厘米、最接近物体真实长度的正确数据是

( )

B.10.6厘米C.10.4厘米D.10.5厘米

 A.10.475厘

16.测量圆锥体高时,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2.12cm、2.12cm和2.14cm,则圆锥体的高( )

 A. 2.1266cm B. 2.12cm C. 2.127cm D. 2.13cm 17.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不出来,这时

可将许多相同的纸叠起来,使之有足够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总长度除以张数,就可间接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了,在下列长度的测量中,与这一方法相同是( )

A.测一曲线的长度 B.测一枚硬币的直径

C.测圆锥的高 D.测细铜丝的直径

19.图中,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 )

 A.B.C.D.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28分.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9

~12题为多选题,每题3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中)

1.A 2.A 3.C 4.D 5.C 6.D 7.B 8.B 9.ABD 10.ACD 11.A 12.ACD

二、填空题(本题共14小题,每空1分,共45分)

13.2.70 14.米 m 15.刻度尺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被测物体紧靠与尺面垂直分度值数值单位 16.5 5×10-3 7 0.75 17.Dm μm cm 18.1.2 1.40 1.70 19.太阳小于

20.4.20 0.14 21.2.90 0.90 22.③②①④ 23.Cm dm μm m mm

24.8.2×10-6 6.7×106 0.071 8.5×103 8.5×105 16.0 0.016 25.72 26.1.728×103 1.728×106

三、问答题(每题2分、共4分)

27.17.28cm 17.82cm 28.用柞量出讲台桌的柞数n,再乘以一柞的长度18cm,即讲台桌的长度为L=18cm×n

四、动手做:(每空1分、共12分)

29.1cm 28cm 0.4cm 1mm 50.3cm 30.17.00cm 1.50cm 65 20 一大步手掌宽小手指盖宽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1分)

31.使用了磨损的零刻度线刻度尺没有放正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

32.认为封面与内页厚度相同选用页数太少不便测量将纸的页数当成张数

33.3分37.5秒 32秒 5分37.5秒 1分40.3秒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选择一个正确的选项)

1.B 7.D 10.C 11.B 12.B 14.A 15.D 16.D 17.D 19.A

七年级上《2.2.1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七年级上《 2.2.1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含答案 2.2.1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一、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的系数是 0 B . 1 是一次单项式 y C .- 5x 的 系数是 5 D .0 是单项式 2、多 项式 x 2 2xy y 3 1 是( ) 4 A 、三次三项式 B 、二次四项式 C 、三次四项式 D 、二次 三项式 3、单项式 4xy 2 的系数为 __________,次数为 ___________. 3 4、多项式 x 3 xy y 2 y 1是 _______次 ________项式,各项分别为 ___________. 2 二、能力提升 5、如果 1 a 2b 2n 1 是五次单项式,则 n 的值为( ) 2 A 、 1 B 、 2 C 、 3 D 、 4 6、对于单项式 -2 π r 2 的系数、次数分别为( ) A 、- 2,2 B 、- 2,3 C 、 2 ,2 D 、 2 ,3 7、多项式 2 3 3 2 的次数和项数分别为( x y xy ) 3 A 、 5,3 B 、 5,2 C 、 2,3 D 、 3,3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式就是多项式 B . 是单项式 C . x 4+2x 3 是七次二项次 D . 3x 1 是单项式 5 9、若 x 2y n - 1 是六次单项式,则 n=_______. 10、若关于 x 的多项式 5 3 (2 1) 2 (2 3) 1不含二次项和一次项,求 m , x m x n x n 的值 . 解: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

课题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课型:新授课 班别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上: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思考2分钟) 有同学说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引出课题)【预习导学】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晶体和非晶体”回答: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 4、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点,非晶体______ 熔点。(选填“有”或“没有”) 5、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点,非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 6、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 【思考】:如何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合作探究】 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2、猜想和假设 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 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3、设计并进行实验: 参照课本图4—28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 线图像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3.2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9·广东深圳·期末)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一酒精蒸发时放热 B.寒冷的北方室外大多选用酒精温度计测温--酒精的凝固点低 C.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撤盐便于除雪一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 D.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2.(2019·深圳市高级中学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 B.晶体熔化时温度会升高 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热 D.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升高 3.(2020·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月考)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则标准大气压下48℃的海波() 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 4.(2019·广东肇庆·期末)如图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冰是一种非晶体

B.冰从﹣10℃升高到5℃用的时间为t2 C.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D.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5.(2019·山东泰安·期中)如图所示,表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B.C.D. 6.(2019·山东宁津·二模)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 A.B. C.D. 7.(2019·湖北宜昌·初二期中)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非晶体熔化时要吸热 C.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8.(2019·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二月考)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我的长生果阅读训练答案

我的长生果阅读训练答案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的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最早的读物是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小孩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叠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不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得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儿。几个月的功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

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思种种神话传说;路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编织他的悲惨身世。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初一数学练习:合并同类项练习题

初一数学练习:合并同类项练习题 2019浙教版初一数学同步练习七上数学合并同类项(3)练习题(附答案) 同步练习 A组 1、什么叫做同类项?怎样合并同类项? 2、以下各题中的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 (1)3x2y与-3x2y; (2)0.2a2b与0.2ab2; (3)11abc与9bc; (4)3m2n3与-n3m2; (5)4xy2z与4x2yz; (6)62与x2; 3、以下各题合并同类项的结果对不对?不对的,指出错在哪里。 (1)3a+2b=5ab; (2)5y2-2y2=3; (3)4x2y-5y2x=-x2y; (4)a+a=2a; (5)7ab-7ba=0; (6)3x2+2x3=5x5; 4、合并以下各式中的同类项: (1)15x+4x-10x; (2)-6ab+ba+8ab; (3)-p2-p2-p2; (4)m-n2+m-n2; (5) x3- x3+ x3; (6) x-0.3y- x+0.3y; 5、求以下各式的值: (1)3c2-8c+2c3-13c2+2c-2c3+3,其中c=-4; (2)3y4-6x3y-4y4+2yx3,其中x=-2,y=3;

6、解方程: (1)3x-5-2x=1; (2) - x+ +4x+3=0 B组 1、把(a+b)、(x-y)各当作一个因式,合并以下各式中的同类项: (1)4(a+b)+2(a+b)-7(a+b); (2)3(x-y)2-7(x-y) +8(x-y)2+6(x-y); 2、有这样一道题:当a=0.35,b=-0.28时,求多项式 7a3-6a3b+3a2b+3a3+6a3b-3a2b-10a3的值。有一位同学指出,题目中给出的条件a=0.35,b=-0.28是多余的,他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3、解方程: (1)4x+3-3x-2=0; (2)12x- -4x+ =0; (3)3x-2x=0; (4)-x+1-x+1=0; 同步练习(答案) A组 1、(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2)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2、(1)是; (2)不是同类项,因为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同;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2、明确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熔点和凝固点 3、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知识 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重、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做熔化?什么叫做凝固? 2、海波熔化和凝固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设问 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呢?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有什么区别?同一种晶体和熔点和凝固点又有什么关系? 三、新课导学: (一)聚焦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①AB 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 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 段所对应的 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是海波吸热升温 的过程)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 点) ③在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35 048

海波加热?(答:BC 段是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这是海波熔化过程) ④在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 ⑤总结:像海波这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2、非晶体 (1)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 (2)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二)聚焦目标二:熔点和凝固点 (1)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 ℃。 (2)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 的形状。 思考并回答: ①AB 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 温度______。 ②BC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CD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3)总结: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 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04861 3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及答案(中考考点专项训练汇总) (1)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 (中考典型考点) 知识点1 熔点和凝固点 例 1 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在-265℃时,氢是固态 B.纯金掉人钢水中不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D.把铜、金、钢放在一起加热,铜先熔化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固态氢的熔点是-259℃,则其凝固点也是-259℃,即当温度低于-259℃,氢为固态,A正确;钢的熔点大于金的熔点,当钢变为钢水时,金早已熔化,B错误;由于水银的凝固点为-39℃,所以在-40℃时,水银已凝固而失去测温性能,故C正确;但当铜、金、钢放在一起加热时,由于金的熔点最低,所以金最先熔化,故D错误。 答案:BD 【解法点拨】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晶体有,且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当物质的温度高于其熔点时就会熔化,低于其凝固点时就会凝固,所以根据物质所处的温度可以判断物质所处的状态。 知识点2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例2 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

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题意,大试管和烧杯中均有碎冰。对烧杯加热,烧杯内的冰块吸热熔化,当烧杯内的一部分冰块熔化后,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为0℃不变,大试管放在烧杯里,与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之间没有温度差,不能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溶化。 答案:C 【解法点拨】在判断晶体是否熔化(或凝固)时,要根据晶体熔化(或凝固)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进行分析:一是温度要达到熔点(或凝固点);二是要不断吸收(或放出)热量。即物体间必须存在着温度差,否则不能吸、放热。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同步试题 (中考典型考点) 【本节知识点】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基础达标测试】 1、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的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降低 B. 不变 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 2、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初一数学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一数学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合并同类项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知识点,大家都掌握了吗?下面带来一份初一数学合并同类项的同步练习,文末附有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知识平台 1. 同类项的意义. 2. 合并同类项的意义. 3.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思维点击 1. 判断同类项的标准有两条:①所含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两条标准缺一不可. 例如:3x2y与3xy2虽然所含字母相同,但在这两个单项式中,x 的指数不相等,y 的值数也不相等,所以不是同类项.-2x3y 与3yx3 两个项所含字母相同,字母x,y?的指数也相等,所以是同类项. 2. 合并同类项的要点是: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②同类项的系数相加( 合并). 例如:合并同类项3x2y和5x2y,字母x、y及x、y的指数都 不变,?只要将它们的系数3和5相加,即3x2y+5x2y=(3+5)x2y=8x2y. 考点浏览 ☆考点 了解同类项的意义,会合并同类项.

例 1 如果xky 与-x2y 是同类项,则k= ____ , xky+(-x2y)= _______ . 【解析】xky与-x2y是同类项,这两项中x的指数必须相等,所以k=2;?合并同类项,只需将它们的系数相加,因为与-互为相反数,它们的和为零,所以xky+(-x2y)=0. 答案是:20. 例2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1) 4x2y-8xy2+7-4x2y+10xy2-4; (2) a2-2ab+b2+a2+2ab+b2. 【解析】(1) 初学时用不同记号标出各同类项,会减少运算的错误;(2) 常数项都是同类项;(3) 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合并后结果为0. 答案是: (1) 原式=(4x2y-4x2y)+(-8xy2+10xy2)+(7-4) =(4-4)x2y+(- 8+10)xy2+3 =2xy2+3; (2) 原式=(a2+a2)+(-2ab+2ab)+(b2+b2) =2a2+2b2. 在线检测 1. 将如图两个框中的同类项用线段连起来: 2. 当m= ______ ,-x3b2m与x3b是同类项.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 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2 一、选择题 1、如表中列出了一个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据此分析得出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固态氢 熔点/℃﹣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水银温度计可以测量零下40℃的低温 B.用钨做灯丝,是因为钨在高温下不易熔化 C.金块掉进铁水中不会熔化 D.﹣260℃的氢是液态 2、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温度为48℃的海波的状态是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状态都可能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C.冰的温度达到0°C一定熔化[ D.冰的温度比水的低,放入水中不一定熔化 4、如右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海波在CD段是固态 B、海波的熔点是48℃ C、海波在BC段不吸收热量 D、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 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 B.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 C.夏天,如把温度计放在这个吊扇下扇风,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D.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6、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7、以下给出的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A.松香 B.沥青 C.玻璃 D.海波 8、在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 9、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A.相等 B.甲高于乙 C.甲低乙 D.不能判定

我的长生果阅读答案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我的长生果阅读答案书是人类文明的长 生果 我的“长生果”【叶文玲】 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就我自己说,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屏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的故园是浙江东南的鱼米之乡。五十年代初,解放了的家乡天地明媚,我这处于海角小镇的毛丫头,心中一片欢悦。我欢悦,是因为那时我已粗识文字,知道爱读书,接触了书,只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 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孩子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子只落了个眼羡的份。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掌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叠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七侠五义”的故事的小画片,就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时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小学的一个教师爱好美术,他有几套连环画,叫我看得痴迷:《七色花》引得我想入非非,《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我也有了几册哥哥的朋友们送我的小书了:《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就忘吃忘睡,课堂上,特别是我最不喜欢的珠算课,我就一头扎进桌斗里,因为那里藏着一本我放不下手的小书。那时,我因迷醉阅读而不遵规守纪的事屡屡发生,我这里如实奉告,绝不是要少年朋友们也学我这样的淘气。但是,我不能不带羞赧地想起:那时,就是因为酷爱书到了连一片带字的纸头都不放过的地步,我才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又渐渐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上兴办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里。几个月的工夫,除了那些大部头的理论著作我不敢问津外,

(完整版)最新七年级数学·合并同类项专项练习题

合并同类项或按要求计算: 1、(3x-5y)-(6x+7y)+(9x-2y) 2、2a-[3b-5a-(3a-5b)] 3、(6m2n-5mn2)-6(m2n-mn2) 4、m2+(-mn)-n2+(-m2)-(-0.5n2) 5、2(4an+2-an)-3an+(an+1-2an+1)-(8an+2+3an) 6、(x-y)2- (x-y)2-[(x-y)2-2(x-y)2] 7、(3x2-2xy+7)-(-4x2+5xy+6) 8、3x2-1-2x-5+3x-x2

9、 -0.8a 2b-6ab-1.2a 2b+5ab+a 2b 10、已知a 为3的倒数,b 为最小的正整数,求代数式()()322++-+b a b a 的值。 11、已知:A=3x 2-4xy+2y 2,B=x 2+2xy-5y 2 求:(1)A+B (2)A-B (3)若2A-B+C=0,求C 。 12.已知x+y=6,xy=-4,求: (5x-4y-3xy)-(8x-y+2xy)的值。 13.已知3ab a b =+,试求代数式()52a b ab a b ab +-+的值。

答案: 1: 6x-14y 2: 10a-8b 3: mn2 4: -mn-0.5n2 5: 4-9an 6: (x-y)27:7x2-7xy+1 8:2x2+x-6 9:-a2b-ab 10:19/9 11: (1)4x2-2xy-3y2(2)2x2-6xy+7y2(3)-5x2+10xy-9y2 12: 解:(5x-4y-3xy)-(8x-y+2xy) =5x-4y-3xy-8x+y-2xy =-3x-3y-5xy =-3(x+y)-5xy ∵x+y=6,xy=-4 ∴原式=-3×6-5×(-4)=-18+20=2 13:13/3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沪粤版初二上)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沪粤版 初二上)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明白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明白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⑵明白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会查熔点表。 ⑶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讲明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⑷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学会作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刻〞图像,体会到图像法能够直观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培养耐心细致地观看现象、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态度。 2.教材讲明 本节要紧研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即以冰和蜡为代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收集数据、描画图像、对比分析,总结出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并学习对比法、图像法等科学方法。 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关于物质的熔化,让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那个探究实验不管是装置、操作,依旧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刻〞图像,都比上一节探究沸腾要复杂一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教材将其编排于?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之后。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冰化水,水结冰〞现象中,直截了当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即仿照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冰地熔化特点,描画出冰熔化时的〝温度—时刻〞图像。然后针对学生对该实验的疑点,教材采纳卡通画的形式生动爽朗的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一方面加深对冰的熔化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该实验进行评判,同时引出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通过活动1的实验研究,描画出石蜡的〝温度—时刻〞图像,再对两个图像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在熔化时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它们的区不,引出熔点和凝固点。最后将物态变化应用于生活实际中,通过〝信息扫瞄〞介绍液晶。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符合?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的要求,另外新教材用冰代替旧教材中的萘或海波,取材方便、贴近生活、容易成功。通过〝信息扫瞄〞介绍液晶,〝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 本节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再一次展现了科学探究的要紧环节,让学生经历差不多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用图像法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这既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又是学习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等知识的基础。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教科版八年级上物理同步练习 第5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 一.填空题 1.物质从变为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变为 的现象称为凝固。 . 2.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3.温度等于熔点或凝固点时的晶体物质的状态可能是固态、可能是、也可能是。 4.晶体熔化要达到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达 到。其液体凝固也有两个条件:一是要,二是温度必须下降到。 二.选择题 5.(09福州市)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6..(09重庆)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 7.(09湖州)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比热大 8.在寒冷的北方,温度计里的测温液体用酒精而不用水银,这是因为 ( ) A.酒精可染成红色 B.酒精的熔点高 C.酒精的沸点低 D.酒精的凝固点低

9.夏天用同样多的00C的水和0C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 )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D.两者效果相同 10.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冻坏,其重要原因是 ( ) A.水蒸发吸热 B.水凝固放热 C..水的凝固点较低 D.水可以保持菜窖湿润 11.(2009年自贡市)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三.实验 12.下表是海波熔化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1234567891011 温度/0C3539454848485748485156 (1)海波是 (晶体/非晶体),其熔点是。 (2)在第2min时,海波的状态为,表中第 min的数据有误,正确的应为0C 。 (3)海波的这个熔化进程用时 min,480C的海波的状态为。13.(08达州)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

我的长生果习题

我的长生果习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4.《我的“长生果”》 【预习提示】 阅读课文,填空: 1、“长生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莎士比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营养品。” 【基础达标】 一、读拼音写汉字。 nà hǎn bǐyù jiè jiàn xīn fēi ()()()() lèi luò rú zhū àn rán shén shānɡqiān chánɡɡuà dù ()()() 二、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扉(fēi fěi)呐(là nà)呕(ǒu qū)鉴(jiàn jiànɡ) 三、组词。 悦()阕()瘾()渐() 说()阔()隐()惭() 誊()皎()孝()磁() 誉()狡()酵()慈()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不求()解千篇一()别出心()流光()彩 黯然()伤天高气()牵肠()肚如饥似()

大()身手心安()得浮想()翩不言而() 五、在括号里写上叠词,将成语补充完整。 ()不舍兴致()威风() ()不忘饥肠()风尘() ()有味怒气()小心() 六、在括号里填上搭配的词语。 ()的仙女()的焦热()的往事 ()的月亮()的果实()的衣袖 ()的黄昏()的画页()的石墙 七、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连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 2、莎士比亚说:“书藉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3、有时,我的心里会掠过不安份的念头。() 4、作文能打动人心的东西,因该是自己呕心历血的创造。() 八、修改病句。 1、奔赴抗日战争的最前线。 2、他就是人人景仰的。 3、如晚霞般绚丽的杜鹃花开遍。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

合并同类项同步练习卷

3.4合并同类项 同步练习21: 1.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个项是不是同类项,是打√,错打? ⑴ y x 2 3 1与-3y 2x ( ) ⑵2 ab 与b a 2 ( ) ⑶bc a 22与-2c ab 2 ( ) (4)4xy 与25yx ( ) (5)24 与-24 ( ) (6) 2 x 与2 2 ( ) 2. 2. 判断下列各题中的合并同类项是否正确,对打√,错打? (1)2x+5y=7y ( ) ( 2.)6ab-ab=6 ( ) (3)8x y x xy y 3339=-( ) (4) 2 1 22533=-m m ( ) (5)5ab+4c=9abc ( ) (6)5 2 3 523x x x =+ ( ) (7) 2 2 2 54x x x =+ ( ) (8) ab ab b a 4732 2 -=- ( ) 3. 与 y x 2 21不仅所含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是( ) A.z x 221 B. xy 2 1 C.2yx - D. x 2 y 4.下列各组式子中,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的是( ) A.2a 与2 a B.5 b a 2 与b a 2 C. xy 与y x 2 D. 0.3m 2 n 与0.3x 2y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a+b=2ab B.322 2 =-x x C. 7mn-7nm=0 D.a+a=2 a 6.代数式-4a 2 b 与32 ab 都含字母 ,并且 都是一次, 都是二次,因此-4a 2 b 与32 ab 是 7.所含 相同,并且 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 8.在代数式2 2 2 2 76513844x x x y xy x -+-+--+中,2 4x 的同类项是 ,6的同类项是 。 9.在9)62(22++-+b ab k a 中,不含ab 项,则k= 10.若22+k k y x 与n y x 23的和未5n y x 2,则k= ,n= 11. 若-3x m-1y 4 与 2 n 2y x 3 1+是同类项,求m,n. 12.合并同类项: ⑴3x 2-1-2x-5+3x-x 2 ⑵-0.8a 2b-6ab-1.2a 2b+5ab+a 2 b ⑶ 222b ab a 4 3 ab 21a 32-++- ⑷6x 2y+2xy-3x 2y 2-7x-5yx-4y 2x 2-6x 2y (5)4x 2y-8x y 2+7-4x 2y+12xy 2-4; (6)a 2-2ab +b 2+2a 2+2ab - b 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1.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支棒棒糖,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 B .冰棍熔化了,棒棒糖熔解 C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D .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 2.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3、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 4. 下面表示晶体凝固的图像是() 5.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是() A.开始计时,晶体开始熔化 B.第 25min 后,晶体开始熔化 C.温度达到 80℃时,晶体开始熔化 D.温度达到 50℃时,晶体开始熔化

6.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波的熔点是48 ℃ B.海波在BC段是液态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第6 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7.南极科考队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是水银温度计,是由于酒精的() A.沸点低 B.密度小 C.凝固点低 D.熔点高 8.如图所示,某同学做冰的熔化实验时,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根据图象可知 A.冰的熔点是0 ℃ B.冰属于非晶体 C.冰熔化过程需要15分钟 D.熔化过程冰要放热 9. 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了一段时间()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0.如图所示是某物质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60℃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在BC段物质温度不变,物质不吸收热量, D.第4min后物质处于液态 11.“不尽长江滚滚来”.其实长江的水的水源是雪山上冰雪消融后的点点水滴。冰雪消融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冰雪消融的过程中,需要热(“吸”或“放”)。 12. 如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

合并同类项练习题

1 .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3a+2b =5ab B.752853x x x =+ C.y x xy y x 22254-=- D.5xy-5yx =0 2 .下列各组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A 、3和0 B 、2 2 2 2R R ππ与 C 、xy 与2pxy D 、11113+--+-n n n n x y y x 与 3 .下列各对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0与 3 1 B.23n m x y +-与22m n y x + C.213x y 与225yx D.20.4a b 与20.3ab 4 .如果233211 33 a b x y x y +--与是同类项,那么a 、b 的值分别是( ) A.12 a b =?? =? B.02 a b =?? =? C .21 a b =?? =? D .11 a b =?? =? 5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不属于同类项的是 ( ) A.233m n 和23m n - B. 5 xy 和5xy C.-1和 14 D.2a 和3x 6 .下列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628=-a a ; (B)532725x x x =+ (C) b a ab b a 22223=-; (D)y x y x y x 222835-=-- 7 .已知代数式y x 2+的值是3,则代数式142++y x 的值是 A.1 B.4 C. 7 D.不能确定 8 .x 是一个两位数,y 是一个一位数,如果把y 放在x 的左边,那么所成的三位数表示为 A.yx B.x y + C.10x y + D.100x y + 9 .某班共有x 名学生,其中男生占51%,则女生人数为 ( ) A 、49%x B 、51%x C 、 49% x D 、 51% x 10.一个两位数是a ,还有一个三位数是b ,如果把这个两位数放在这个三位数的前面,组成一个五位数,则这个五位数的表示方法是 ( ) A.b a +10 B.b a +100 C.b a +1000 D.b a + 11. 与 y x 2 21不仅所含字母相同,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是( ) A. z x 2 2 1 B. xy 2 1 C.2yx - D. x 2 y 12.下列各组式子中,两个单项式是同类项的是( ) A.2a 与2 a B.5 b a 2 与b a 2 C. xy 与y x 2 D. 0.3m 2n 与0.3x 2 y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4、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6、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7、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 三、教学流程 ●自学反馈与评估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 由变为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3、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 4、固体分为和,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非晶体 熔化温度,像一样。常见的非晶体有。 5、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同一种晶体的 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熔化过程中要,凝固过程中要。 ●引入 冰变成水,水结成冰。 由学生列举生活与上述相同的物态变化。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提出问题:冰和石蜡在熔化为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上升?不变? 2、观察实验:冰的熔化和石蜡的熔化

3、收集数据,作出温度变化图象。 4、结论: ①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上升。 ②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与非晶体 1、固体的分类: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冰熔化吸热、水凝固放热的应用例子与练习。 四、小结 1、固态变成液态——熔化(吸热); 液态变成固态——凝固(放热)。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上升。(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自我评价与作业 2、《创新》1—6题 3预习《4.4升华与凝华》 关键词:升华、凝华、吸热、放热

熔化和凝固经典练习题

第2节熔化和凝固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可能是固体 D.也可能是固液共存 E.可能是液体 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3.保温瓶中有1000 g水,水温为0 ℃,当向瓶中放10 g -2 ℃的冰块后,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温度都不会变 D.冰和水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5.将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则() A.冰增加 B.冰不变 C.冰减少 D.都有可能 7.已知固态酒精、煤油和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 C.水银温度计 D.以上三种温度以计均可 8.如图是探究冰的熔化实验,当烧杯里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里的冰() A.也溶化一半 B.不溶化 C.无法判断 9.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处于下面哪种状态 [ ]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冰面加大压强时,它的熔点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都不对 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温度是0℃以下的房间里,在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 ] A.保持不变 B.温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若将铁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铁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铁和玻璃都会熔化,但铁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3.把冰水混合物放在-10℃的室外,混合物的温度将是 [ ] A.等于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确定 14.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 ),过了一段时间 [ ]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5.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16.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