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_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6章_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6章_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6章_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第六章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群体心理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和特点

第三节大学生群体类型及其对学生个体行为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不能离群索居,孤立生活,必须和别人交往。人际交往既可在两个人之间进行,也可在一个人和一群人之间进行,还可在一群人与另一群人

之间进行。通过交往建立一定的关系,结成一定的群体。交往是人际关系的粘合剂,是整个社会有机联系的链条。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坏会明显地

影响着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影响组织目标的完成,所以了解和探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和群体心理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是很必要的。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

交往,是指两个以上的人为了交流有关认识性与情绪评价性的信息而相互作用的过程。简言之,人际交往就是在社会生活活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意见沟

通,信息情报交流与相互作用的过程。 交往具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即:

①信息交流--凡交往必须有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如知识、经验的交流,需要、欲望、态度、情绪的交流。

②交往必须有交往双方心理上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交往的双方都是活动的主体。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交往中,发出信息者是主体,他所发出的信息内容,

可以影响或改变信息接受者;信息接受者也是积极的主体,因为他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会注入新的信息,又返回影响信息的发送者。通过交往双方的相

互作用实现着对观念、思想、兴趣、心境、情感、性格特征等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人际交往对建立、巩固和发展人际关系十分重要。马克思指出:“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

,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14页)任何个人只能在社会内部满足自己的需要,单个的人无法

满足和发展自己的需要,于是,一种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依赖我,我依赖你的本性把人与人紧紧地粘合在一起。人际关系就是在人们的接触和交往

中建立起来的。拒绝一切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也没有不进行交往而建立人际关系的先例。一个广泛交往的人必然会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不善交往的人,人

际关系也是极其有限的。人际关系的发展和巩固依赖于交往的重复和深化。有的人虽然也广泛接触,建立了不少关系,但却都很浮泛,很淡漠,流于一般化

,这是由于没有在多次重复交往中不断发展和深化这种关系的缘故。

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交往的特点是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人在交往中总是拿他的所作所为和周围人的期待进行核对,从了解他们的意见、情感

、要求中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把别人的行为方式、态度、价值观念等吸收过来纳入自己的人格组织,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个性。人总是在交往中不

断调整自己的行为定向,使自己和他人更加相似一些。正是交往形成了人们进行活动的共同性。一句话,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方式只有在交往中才能产生,

没有人际交往,人只能永远是一个生物的人而不能成为社会的人。

(二)交往的功能

关于交往的功能,在社会心理学中有各种不同的提法。苏联学者洛莫夫认为交往的功能分为三类:即信息沟通;思想沟通;情绪沟通。西方社会心理学家一

般认为有两种功能,即传达情报和满足个人精神需要。我们概括为以下几点。

1.信息功能

人们之间的交往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交往可以使人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料,首先在群体内部的交往,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情报,促进师生之间、同

事、同学之间的了解,增进团结和友谊。对领导来说,通过交往可以了解群众的愿望要求,态度与干劲,以及个人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有助于管理工

作的开展和目标、制度的制定。其次,与群体外的交往可以获得大量外界信息,上至政府政策法令,下至市场行情,这是个体对外界适应、生存和发展不可

缺少的条件。在今天信息社会条件下,信息不灵,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2.情绪互动功能

人们需要交往,需要人际温暖如同生物体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一样。这种交往与集群的需要在人的需要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如果阻断同一切人交往的可能性,人就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到似乎被这个世界所遗弃,非常痛苦。据说,美国对犯人最严厉的

惩罚是单独监禁,在几个月,几年中不让他见人影,纵使食宿不受虐待,犯人将会受到比死

更痛苦的折磨,他会因失去社交而发疯。一个人退休后整天闷在家里,不进行必要的社交活

动和信息交流,他就会感到寂寞、孤独、空虚、压抑,脑细胞会因之加快萎缩,寿命也会因

之缩短。只有在广泛的不拘一格的交往中,彼此产生情绪互动作用,人们的郁闷才能得到排

遣,感情才能得到宣泄,思想才会感到充实,精神才能得到满足,否则,将象置身于暗夜荒郊而被孤独所吞噬。

3.人际协调功能人际交往是在群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节工具

为了使群体内部各个体之间行动上的协调和默契,行动步伐和节奏的统一,为了使群体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

保持协调,取得活动的效益,都需要依靠人际交往这一手段来不断取得外界环境变化的情报。

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则是形成群体的舆论、士气、风气、凝聚力,是各个体之间协同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充分的人际交往,能使群体关系中、上下、左右和

前后之间结合紧密,把各方面的力量汇集在一起,成为统一的力量。反之,群体内部的人际交往不充分,在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误会、隔阂、矛盾和纠纷,破

坏群体气氛,各人的目标不统一,行动不协调,引起群体涣散。

4.自我调节功能

人的个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与人接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交往逐渐形成和发展的。正是交往,才使人获得社会历史经验,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不断进行自我调节,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例如大学教师通过交往获得有关专业学术动态方面的信息,便可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科研及教学方面的内容

和方法;获得有关职称评定方面的信息,便可确定努力方向;获得学生反馈信息,可以及时采取适应性行为以满足教学需要。

二、人际交往的形式

人们交往的性质、范围、密度、程度等是极其复杂的。根据我国学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如下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十个方面。

1.口头交往与非口头交往。口头交往即使用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交往。人际交往中,主要的大量的是口头交往,因为这种交往简便、迅速、准确,能使人

的思想很快得到交流。但是,非口头交往也经常被采用,如书信、电报、传真等。有时两个人朝夕相处,但由于羞涩、难堪等原因,却靠书信等非口头手段

来表露心曲。地处异地的亲友,两地分居的夫妻,非口头交往便成了维系他们感情的强有力的纽带。

2.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两个人面对面的,不通过任何媒介和中间环节进行的交往称直接交往。一般来说,口头交往都属于直接交往,但也不尽然,如打电

话,托人转告信息,虽然都是通过口头进行的,但却是间接的。由于一个人的活动范围有限,间接交往就显得必不可少。不然,人际关系就只能局限在一个

狭小的范围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与人的交往方式越来越朝超时空的,以象征、符号进行间接交往的方面发展。

3.定向交往和随意交往。定向交往,即交往的对象、目的都十分明确、具体,如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左邻右舍之间的交往。随意交往即交往的对象、

目的不明确、不具体,如公共场所的交往,大家偶尔走到一起来了,既可以倾心相谈,也可以淡然处之。随意交往可以转化为定向交往。

4.个性交往与非个性交往。人际交往总是以个人的身份出现进行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都属个性交往。但是,需要个人参加的交往过程常常会出

现在非个性的关系体系中,如某人以某一集团代表的身份与另一集团的代表进行交往,同时就存在两种关系:非个性关系与个性关系。作为非个性关系,他

不能违背这一集团的意图和设想;作为个性关系,他在交往中仍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或幽默风趣,或机警干练,或温文尔雅,或恢宏大度。一般来说,

我们在工作中以团体名义所进行的交往多属非个性交往,在日常生活中个人间所进行的交往多属个性交往。

5.知名交往与匿名交往。互相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为知名交往,互不认识的人之间的交往称为匿名交往。知名交往会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少一些繁

文缛节,可以具体人具体对待,但是知名交往常常会把私人感情带到公共关系中去,给正常

工作带来困难和麻烦。匿名交往较少卷入私人感情的纠葛,较能按照规章制度给予决断。但是匿名交往会使得罪犯容易作案和逃匿,骗子容易

行骗,一般人也容易做出平时不敢作的越轨行为,给社会管理、青少年教育等都带来了一定困难。

6.适度交往和超度交往。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的交往由于双方关系的深度、以及各自地位、个性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相对稳定的规范,这

些规范制约着交往的频度,适应这一频度的交往为适度交往,超过一定的频度即为超度交往。除频度外还有向度(和哪些人交往)、深度(交往到什么程度

)、广度(交往的范围有多大),不同人之间的交往有不同的度。在和异性朋友交往中要准确把握爱情和友谊的界限。在交往过程中要做到自爱而不骄傲,

尊敬别人而不流于谄媚,帮助别人而不变成恩赐,批评别人而不盛气凌人。这里都有一个“适度”的问题。

7.近体交往与远体交往。这里所说的近体,是指人面对面交往时的空间距离。国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不同性质的人际交往其空间距离是不一

样的。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分为四个区:亲密区、个人区、社会区和公众区。处于亲密区时,互相间的距离约为一英尺半,如果谈话对方少于这个

距离,要么关系十分亲密,要么双方会感到不自在。一英尺半到四英尺的距离为个人区,朋友之间非正式接触时一般保持在这个距离。四英尺到十二英尺为

社会区,在办公室一起工作的人们总是保持这种距离交谈。十二英尺以上则是公众区的距离。非常正式的公开讲话,或者人们之间极生硬的谈话往往保持这

个距离。当然,交往者的距离与个体的社会地位,彼此双方的关系以及不同民族的传统和文化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8.积极交往与消极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双方的态度都很积极,双方都把对方当作知音,都有加深了解、倾吐衷肠的强烈渴求。但是,有一种情况是一

方积极,另一方不积极,如到商店购物时,为了挑到一件称心如意的商品,你对售货员非常谦恭、客气,可她对你却冷若冰霜、爱理不理。还有一种情况是

,双方对交往都持一种消极态度,但由于工作或生活需要却又不得不进行交往。

除了交往态度,交往的性质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那些有助于人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有利于人的进步和事业的成功,能增进团结和友谊,使人愉快和欢

乐的交往都是积极交往。反之为消极交往。我们要发展积极的人际交往。

9.奢华交往与淡泊交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交往,首先是思想上的沟通,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互通有无主要也是为这一目标服

务的。由于受不正之风的影响,有些人在交往中兴起一种奢华之风,动辄盛宴招待,厚礼相赠,使人际间的交往染上了一股铜臭气。有的人在交往中奢华并

非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淡泊无以成事,不得已忍痛而为之。奢华交往与行贿受贿往往紧密相连,因为两人关系真正好,用不着奢华,关系一般无所求时,没必

要奢华。我们提倡交往中淡泊自守、平等相待。

10.两人交往和多人交往。人数多对人际交往也可有很大影响。两人交往具有依赖性、对等性,相互间易于保密,一些问题也易混淆。倘若再多一个人,

变成三人的话,人际关系由原来的一重变成三重,对等关系被破坏,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倘若四个、五个或更多的人同时进行交往,人际关系就会复杂得

多,有人在其间起中介和联结作用,有人起分裂和离间作用。现代社会是个无限广泛联系的社会,人们的交往一般不限于两人之间,但两人交往却是人际关系最基本的结构。

三、人际交往的PAC分析理论

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固然是人际交往的驱动力,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交往的进程和结果的影响是很大的。加拿大精神科医生柏恩博士在1964年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从心理上分析人际交往这一复杂现象,提出了PAC分析方法。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

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

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

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剌激--成人反应。 根据PAC分析理论,人际交往存在着以下十种类型:

(一)PP对PP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颐指气使的武断,如甲方说:“你把这任务完成一下。”乙方却说:“你不见我正忙着吗?找别人干去吧!”

(二)AA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双方都能以理智的态度对待对方,如甲问“你能把这项任务完成吗?”乙说:“如果没有什么干扰,我想是能够的。

(三)CC对CC型

在这种类型中,甲乙双方都易诉之于感情。比如甲说:“过不到一起干脆离婚。”乙答:“离就离,谁离不开谁呢!”

(四)PC对C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乙双方表现出权威和服从的行为,即甲方以长者自居对待乙方,乙方亦能服服贴贴不以为然。如甲作为上级

对乙说:“这件事完不成要受批评。”乙作为下级回答:“真完不成,我甘愿接受批评。”

(五)CA对A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表现为小孩子脾气,而另一方则表现为有理智的行为,这在同事之间、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

(六)PA对AP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表现为有理智,但又担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为此,甲方经常要求乙方担作P的角色,起到对甲方的监督和防

范作用。这在上下级、同事、夫妻之间经常会发生和利用这种类型的相互作用。

(七)PC对AA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要求乙方以理智对待他,但乙方则以高压方式对待甲方,这在上下级、同事之间经常发生。

(八)CP对AA型在这种交流类型中,甲方讲理智,而乙方却易感情用事,这种现象也经常发生在不同人之间的交流中。

(九)PC对PC型

在这种交流类型中,一方采取命令式而另一方不服,也采取同样方式回敬。这种交流方式必然会引起矛盾冲突。这经常表现在上下级、家长和子女之间。

(十)CP对CP型

在这种交流型中,甲乙双方都把对方作为权威看待而表现出一种服从的意向,这在同事和朋友之间经常发生。

了解PAC分析理论,有助于我们在交往中有意识地觉察自己和对方的心理状态,作出互补性或平行性反应,使信息得到畅通。倘能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

、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状态,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给对方以成人剌激,同时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状态,作出成人反应,那就有利于建立互信、

互助关系,保持交往关系的持续进行。国外对管理人员进行PAC分析理论教育,帮助他们了解人们在相互接触中的心理状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影响人际交往的几种心理因素

除了客观环境、个人地位、生态距离等因素会影响人际交往的进行外,还有以下几种心理因素会影响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感知。

1.第一印象

人们初次见面时产生的印象称第一印象,往往会影响对人以后一系列行为的解释,有先入为主的作用。人们初次相遇,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

止及其它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作出一个初步的评价,虽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所得出来的,但由于它的新异性和双方鲜明的情绪色彩,却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第一印象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相吻合,有时和一个人的气质大相径庭。不同的人会对

同一个人产生不同的第一印象,如对一个蓄长发留胡须的男青年,有的人认为他流里流气,有的人却觉得他很时髦,很“派”。因此,我们在交往中要尽量

避免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要把第一印象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在脑子里,且慢对一个人作出什么结论,要想对一个人理解得准确,有待于交往的进

一步深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仍不失为一个真理。同时,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努力给人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交接新认识的人时,头四

分钟至关重要。为了给对方一个好的第一印象,他认为交接新朋友时,起码要高度集中精神四分钟,而不应一面与对方交谈,一面东张西望,或另有所思,

或不断匆匆改变话题,致使对方不悦。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因此,每个教师都要善于进行第一印象的管理,力求一开始

就给学生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叫成见效应,或概面效应。这是指当一个人对某人产生了良好印象或不良印象后便以偏概全,以点概面,认为这个人一切都很好或一切都很差,

形成了某种成见,好象月晕一样,把月亮的光扩大化了。产生晕轮效应是由于在人际交往中掌握有关对方信息资料很少的情况下作出总体判断的结果。成见

效应往往会影响到人们的相互交往。如在一个集体里,当你对某人印象好时就觉得他处处顺眼,“爱屋及乌”,甚至他的缺点错误也会觉得可爱;当你对某

人印象不好时,就觉得他处处不顺眼,“憎人及物”,对其优点成绩也视而不见。这种心理状态必然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3.社会刻板印象

是指由于受社会影响,对于某个人或某一类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叫定型化效应。一般来说,定型的产生是以过去有限的经验为基础,源于对人

的群体归类。如在人们脑子里,知识分子书生气十足,工人粗犷豪放,会计师都精打细算的,教授必然白发苍苍。方下巴是坚强意志的标志,宽大的前额象

征智慧,胖人心地善良,厚嘴唇则忠厚老实等等。

社会刻板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利有弊。一方面,它会导致在认识别人过程中的某种程度的简化,有助于人们对他人作概括的了解;另方面,倘若在非本质方面作出概括而忽视了人的个别差异,就会形成偏见,作出错误的判断。 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克服上述心理偏见,要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历史地观

察了解一个人,要加强相互间的交往,提高对人对事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从而提高交往的

水平。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和特点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类型

大学生在校四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集体中,因此,人际交往是复杂多样的。交往的类型一般可分为直接交往与间接交往。

直接交往一般为运用人类交际手段(生动的语言,面部表情或体态表情)“面对面”的自然心理接触,具有迅速而又清楚的反馈联系系统。

间接交往一般为借助于书面言语,大众传播或技术设备所进行的充分的心理接触,其反馈联系有一定困难,而且在时间上比较缓慢。

不论是直接交往或间接交往又可细分为个体间的相互交往,群体间的相互交往,个体与群体间的交往等三种类型。

在个体间相互交往过程中,又可细分为以情绪情感为中介的特定个体间的相互交往和与偶集群中某一个体的一般交往。

二、大学生交往的方式

大学生相互交往的方式,随着他们社会交往内容的扩展,范围的拓宽,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目前,大学生交往的方式有学习、聊天、通信、参加文娱体育

活动、郊游、联欢玩耍、各种沙龙聚会、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军训等等。

1.学习。学习活动是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上的双方应答,自习中的互相帮助,作出练习和实习活动中相互鼓励以及对优异成绩追求中的竞争表现出来。这些以学习为核心的活动往往被一些人排除在大学生社会交往的方式之外,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认为,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是以学习为中心的,

是包括了学习在内的全部大学生生活的。

2.沙龙聚会。沙龙聚会是近年来在高校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活泼的大学生相互交往方式。大多数沙龙都有一定的主题,有的叫文艺沙龙,有的叫改革沙龙。

通过沙龙活动,彼此在思想上或情感上获得理解和沟通。也有些沙龙没有恒定主题,而以某种时尚的饮料为手段,成为一些非正式团体成员和好友交往的好方式。

在大学生活中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沙龙,这就是宿舍聊天。宿舍聊天无论是所聊的内容,所聊的时间以及对大学生彼此间的影响程度,不亚于任何一种沙龙。

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会紧紧围绕一个主题而展开,恋爱观和政治时髦是它的两个永恒的主题。

3.文娱体育活动。这是一种大学生经常性的社会交往方式。文体活动的内容很广泛,各种球、棋、书、画活动,各种舞会和歌咏活动、郊游、联欢等等。

4.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作为一种交往方式,除了大学生内部的相互交往,更多的是大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的相互交往。例如,通过军训使大学生与部队官

兵发生相互作用,是让大学生了解军旅生活,加强组织性、纪律性的一种好方式。通过下工厂、农村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与工人、农民打成一片,并受到他

们良好品质的感染与熏陶。

5.通信。通信方式是大学生人际交往、信息沟通的一种常用手段,它可以扩大人们交往的范围,使间接的人际关系不断持续下去。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交往动机的迫切性

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增强,使其急于让他人了解和承认自己,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和尊重,同时,大学生也有急于了解社会

和他人的强烈愿望。他们普遍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友谊。特别是大学新生,由于环境的改变,

首次离开家庭,使他们产生孤独感,为摆脱孤独,他们急于与人

交往。在交往中十分注重情感的交流,有时甚至以感情代替理智,例如一大学生仅仅因为同乡被人欺负而大打出手。同时,他们也希望通过交往获取更多的

知识信息,拥有行为的参照对象。

2.交往的对象以同龄人为主

大学生重视同龄人之间横向交往,由于成人感和独立性增强,忽视非同龄人之间的纵向交往,造成所谓的“代沟”心理定势。一项调查表明当遇到有趣的事

或烦闷、苦恼的事首先告诉的人是同伴的大学生高达76.6%,初中一年级为61.6%,小学二年级为54.4%。大学生喜欢与同龄人交往的原因是

因为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有更多的相似之处,有共同的理想、爱好,能相互理解和帮助,可共同探讨人生,分担忧乐。

3.交往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范围广泛。

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他们交往的内容十分丰富。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体育、学习、娱乐、个人情感等广泛领域。不仅在本系、

本专业内交往,还与外系、外专业的人交往。交往形式多样,除了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形式,还注重非语言交往形式,例如运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姿

态、声调、礼物、衣饰等来交流思想情感。

4.交往的标准。

最重视的是个性品质,其中以“真诚”为首位。据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把“诚实坦率”(64.8%)和“品德高尚”(60.5%

)作为选择朋友的首要标准;其次是“聪明、才华和富于创造精神”(43.9%),第三是性格方面的特点如“尊重别人”、“重友谊”、“兴趣广泛”

、“助人为乐”、“风趣幽默”等。大学生对“人缘型”(人缘好,讨人喜欢)的学生和“嫌弃型”(人缘差,令人讨厌)的学生评价往往以个性特征为依

据。认为“人缘型”学生主要是尊重、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热心班级集体活动,工作负责任,持重,有耐心,忠厚老实;热情开朗,待

人真诚等。而“嫌弃型”的学生则具有相反品性。

四、大学生的三类朋友圈

大学生的朋友圈主要有三类:地缘圈,业缘圈和趣缘圈。

1.地缘圈。地缘圈主要指大学生中以地域异同而结成的人际关系圈,他是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一种主要的关系。因为地缘的先赋特征,尽管他们原来互不相

识,但由于一种相对共同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刚入大学时由于语言相近,使地缘相近的同学间很快交成朋友。

在地缘圈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同乡会。同乡会在不同的城市和院校,分为不同的层次,其中以文科和综合性重点大学为盛。此外还有以某中学为核心的校友会。

地缘型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三个变量:第一,关系的密切程度与地域的远近有关。地域越小,关系越密切,他们彼此间共同的东西越多;第二,与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有关,乡情随离开家乡的远近而增减,与所处的地域大小成正比;第三,与专业异同有关,一般专业较近的同乡间关系更密切些,因为增加了一层业缘关系。

地缘圈能满足交友需要,有助于交流信息促进合作,互相帮助,但在参与大群体活动时,地缘圈易形成小邦派。在处理同乡与他人关系时,也易感情用事。

因此,在大学中要适当引导,并加以必要的控制。

2.业缘圈。业缘圈是以所学专业为纽带形成的人际关系圈。这种业缘圈有不同层次,其中以师生关系,同班同学为核心。师生关系圈的亲密程度受到下列

三个因素的制约:第一,教师的知识量,学生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第二,师生间的教学协调,这包括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现在大学生喜欢既能体现学习中的公平竞争而又不使学生为难的教师。第三,情感认同。大学生喜欢那些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眼光,和学生有一定专业外的共同语言的教师。

同班同学较师生关系更为密切。因为他们天天在一起共同生活了若干年,而且今后要么成为业务合作的好伙伴,要么成为竞争对手,这种关系一直会维系

到终生。因此,大学生的同班同学圈是大学生的第一关系圈。

业缘圈有四个特点:第一,是后天获取性。大学生业缘圈是在后天学习专业知识中形成的

。第二,以专业为纽带。第三,相对稳定性。他们无论在大学阶段或在今后的工作中,都有可能保持相同或相近的职业。第四,合作性与竞争性

。同一专业的同学会因为攻克共同的专业课题而协力合作,形成所谓的科学共同体,同时,由于他们在共同的专业圈中从事相同或相近的研究,因此,谁先

有所发明,就要通过竞争来体现。

3.趣缘圈。趣缘圈是以兴趣为主而结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圈。实际上专业兴趣所形成的业缘圈也属于趣缘圈,为了区别起见,我们这里的趣缘圈专指以各

种业余兴趣所结的缘。如球类的各种队,牌、棋的各种协会,科技类的电子协会,航空协会等,是大学生社交圈中最广泛的圈子,而且越来越成为一种发展

趋势。所谓的“结社热”就是这种趣缘圈发展的反映。它有如下特点:第一,以各种兴趣爱好为纽带,情趣相投。第二,变动性大,经常发生转移,热什么

就兴什么。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第三,随意性,这种圈子比较散,无严格的规范,有的因兴趣相投而结成好友,如围棋好友,气功、武术好友等。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并非七拼八凑的,而是依据一定的指导思想,并在一定原则支配下进行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是:

1.平等尊重原则。平等尊重是人们进行交往的基本前提,也是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提高,他们形成了强烈的自尊心,他

们特别注重人格平等,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任何以强欺弱,盛气凌人的作法,都将严重阻碍人际交往的进行。在交往中不干涉他人的私事,特别是对同学

隐私的保密,对同学信件、日记的保护。同时,还要做到自尊、自重。

2.互利互惠原则。人们在交往中之所以要互利互惠,这是与人们的交往动机和交往目的分不开的。人们交往的动机在于使社会了解自己,承认自己,同时

获得个体所需要的利益,交往所追求的目的就是维持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利关系。交往双方若在满足对方需要的同时,也得到了对方的报答,

人际关系就能继续发展,若交往只想获得而不给予,人际关系就会中断。互利互惠性越高,交往双方的关系就越稳定和密切,反之,交往双方就疏远。所以

,交往双方都必须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这种互利互惠广泛地包括物质、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大学生来说,主要的是在精神、情感、文化方面的互相奉献。

3.信用原则。信用,本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它和忠诚一样受到人们的推崇。它要求人们在与他人交往中,说真话,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能否守

信用,可以通过相互交往得到检验。守信者,能交真朋友、好朋友。不守信者只能交一时的朋友。交友取信的准则有四个方面:一是守信,有约必按时到,借物按时还;

二是信任他人,不乱猜疑;三是不轻易许诺,不大包大揽,实事求是;四是要有自信心,待人诚实,不搞虚假,不作表面文章,更不背后搞小动作。

4.相容原则。相容原则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对于非原则性的问题,对于遇到的冲突、矛盾要有耐心,持宽容忍让态度,不要用“放大镜”来照对方的不足之

处,而应以豁达、宽容和开阔的胸怀来容纳别人的缺点。社会越是发达,社会中的价格体系

越是多元化,必然引起人的个性发展的丰富性,必然引起个体间的冲突增多,要想求同,只能“兼收并蓄”聚异求同,也就是相容。

第三节大学生群体类型及其对学生 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个体都是在一定的群体中工作和生活,无论是谁,均要接受其所属群体的控制与影响,而每一个个体也帮助形成和改造着所属群体。

一、群体心理概述

(一)群体与群体特征

1.群体概念。所谓群体,是指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结合起来的人们的联合体。如家庭、学校、企业、协会、党派等。人们有时也称群体为团体

或集体。群体是社会协作的产物,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例如有政治群体、工作群体、生活群体、娱乐群体等。一个人可以参加多种群体,成为许多群体的成员。

2.群体的特征。

构成群体的一群人,必须具备如下特征:

①在心理上,必须意识到对方。属于同一群体的各个成员具有相互认知与同属一群人的感受。“相互认知”指的是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同属一群人的感觉”指彼此意识到相互是不可分离的,否则,“我们”这个群体就不存在。

②在行为上,互相依赖、互相作用。属于同一群体的各成员在行为上具有互补性,由此,使各成员行为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成员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并导致感情上的相互作用。

③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结合。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在心理上相互认知与行为上相互作用是为了某个共同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某个成员所能达到的,而是要

由全体成员协同努力才能实现。没有目标群体就不能形成,群体中各成员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并围绕目标承担义务,履行责职,扮演各自的角色,发挥一定的作用。

④各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群体中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使成员在接受或拒绝某种有社会意义的现象时能一致起来。群体的价值标准和规范准

则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它使群体的共同活动得以协调进行,成员若违反了它,就会受到惩罚或孤立。

几个人的集合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一个临时性的群体。例如,排队购买市场上紧俏商品的顾客们,自动组织起来维持秩序,进行编号,防止插队,

或从顾客中推选代表向商店交涉,提出要求(延长营业时间或扩大供应品种)。待购物任务完成,临时群体就马上解散。从组织起来到解散,经历的时间虽

短,但具备了群体的条件。

(二)群体心理及其效应

1.群体心理的概念。

所谓群体心理,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群体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而产生的共有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如群

体需要,群体规范,群体价值,群体情感等。 群体心理虽是由每个成员的心理构成,但它并不等同于个体心理,也不是个体

心理特征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成员心理特征的综合和概括。

2.群体心理效应。

个人在群体中,接受群体的影响,可以产生三方面的心理效应,即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支持力量。

①群体归属感。群体归属感指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它表现为群体内各成员相互作用时行动上很协调,一致对外,自觉维持本群体的利益,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归属感在一定的情境上会表现得更强烈。例如当群体受到外界压力时会增强归属感,这时成员间可能团结得更紧。抗日战争时期我

国民族矛盾激化而阶级矛盾缓和,这是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不愿当亡国奴,因而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这就是一种归属感。当群体

取得成绩、荣誉时,成员会进一步增强归属感,国际上召开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中国人都希望中国获胜;全国召开全运会,各省人都希望本省获胜;学校

召开运动会,人们都希望本系、本班获胜。当群体内聚力高涨时,群体归属感就越强。

②.群体认同感。群体认同感指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由于群体中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目的和兴趣,有着共同的利益,于是在对一

些重大事件的判断上,会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使群体成员的意见统一起来,有时,即使是不正确的看法和评价,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一般来说

,群体中会发生两种情况的认同:其一由于群体内人际关系密切,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大,个体对群体信赖,于是成员会主动与群体发生认同,这种认同

是自觉的;其二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被群体抛弃或受到冷遇而产生的从众行为,这种认同是被动的。

③群体的支持力量。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符合群体期待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与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进一

步强化他的行为。例如,一向沉默寡言而缺乏自信心的人,一旦能主动回答问题,就会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领导、组员或老师、同学)的肯定与鼓励,他

就获得了群体对他的支持,从而影响到他以后发言的积极性。 并不是任何群体都能对其成员的行为产生支持作用。一个群体对其成员的行为

能否发生支持作用,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成员本人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态度是肯定的,即热爱自己的群体,群体对成员有吸引力。一是个人认为自己所

属群体在社会中有一定影响、地位与威信。因此,个人希望群体来支持自己与表扬自己。缺乏这两个条件,即使群体要去支持成员的行为,也起不了多大的强化作用。

(三)群体的分类

群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来进行不同的分类。

1.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根据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把群体划分为假设群体与实际群体。假设群体是指实际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把具

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使之成为群体。如可以划分为少年、青年、老年(按年龄分);男性,女性(按性别分);工人、农民、教师(按职业分)。

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存在的群体,成员间有着实在的联系和相互关系,是有目的、有任务的联合体。实际群体可以短期存在,也可长期存在,人数可多可少 2.大群体与小群体。根据群体规模的大小不同,可把群体划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大群体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社

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如阶级、民族。小群体指人数较少,成员间的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的群体,如班组、社团。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群体构成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把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根据有关文件建立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编制,并

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已安排好了的角色,如部、处、科、室、团支部、班委会等。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

确规定,并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的群体,它是在心理动机方向一致基础上产生的,如爱好相同、观点一致、承认权威。同院的伙伴、工作或学习上的亲密朋友

、兴趣小组,围棋协会等便是这种群体的例子。

4.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根据群体发展的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的不同,可把群体划分为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

松散群体是指成员间虽在空间和时间上结合在一起,但却没有共同的活动内容、目的和意义的群体,如同一病房里住院的病人,同一车厢里的旅客等等。

联合群体,是指参加群体的成员有共同活动的目的,但这种共同活动只具有个人意义,如参加比赛的代表队,拍摄某电视片的剧组等。

集体,是指由共同活动把成员密切联系起来的群体,这种群体不仅对成员个人有意义,而且还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有的学者认为集体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组织的特殊形式。

二、大学生的群体类型及其对学生个人行为的影响

(一)大学生群体的类型与特点

大学生群体尽管多种多样,但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与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两大类。

1.大学生正式群体

如前所述,大学生正式群体是指有规范的组织结构,有严格的群体准则,有明确的群体目标及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学生群体。高等院校

中的各级共青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班级等都属于大学生正式群体。

大学生正式群体,是我党联系大学生的重要桥梁,是大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主要力量。

班级是大学生最基本的正式群体,它是以专业心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这一群体具有三大特征:

①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水平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班内各成员在认识和言行上的趋同与否;

②大学生中的骨干队伍是班级中的中坚力量和集体团结的核心,班风的好坏,班集体的松散与坚强,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

③班级中各成员有明显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会、共青团组织是大学生中范围广、规模大的正式群体。学生会是高校中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在党和团组织领导下,团结全体同学,贯彻党的方针,开展学习、科技、文体、公益劳动等活动的组织形式。共青团是先进青年

的群众组织,它有严密的制度、纪律和明确的职、权、责。团组织中各成员的人际关系是以认识成份为基础的,共同的信仰,对事业的共同追求使他们相处在一起。

2.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及特点。与正式群体不同,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的,松散的,无固定组织系统和严格组织形态,在人们相互认同的基础上,

由于观念、爱好、习惯等相同或相似而形成的一种结伴关系。大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数量一般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增多。它们对正式群体目标的实现,对大

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等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组成的各种社团、同乡会、党章学习小组、业余文工团等都是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形成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大学生需要是多层次性的,多方面的,其非正式群体也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信仰型

信仰型是以成员的理想、信念、志向的相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的特点是,群体内的成员有着共同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思想、道

德素质也大致处在同一水平上。如党章学习小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等等。

②娱乐型。

娱乐型群体是以成员的兴趣、爱好相同为基础,为满足其成员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由于大学生的兴趣广泛,爱好各异,因而这类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较多比例。据调查,在高校中娱乐型社团占全部社团的27.4%,参加人数占学生总数的31%。最常见的有书画协会,舞蹈协会,

音乐协会,各种项目的体育协会,各种棋类、牌类协会,以及健美协会等。

③友谊型

友谊型群体是指以日积月累起来的深厚情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大学生中的同乡会、朋友圈等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类群体的特点是,群体成员

有相同的境遇和社会地位,相近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情趣,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和坦率,有着深厚的情感和依恋之心。群体结构松散,没有明确的规范和

严格的纪律约束,仅靠群体成员间浓厚的感情来维系群体。因此,一般来说,友谊型群体是一种内聚力非常强的非正式群体。

④学术型

学术型群体,是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际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这类群体的特点是,群体成员都有较

强的事业心和成就欲。活动内容一般是研讨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问题。活动方式多以信息收集、专题讨论和社会实践为主。近年来,学术型群体在大学生中

蓬勃发展,据调查,高校中学术型社团占总社团数的59.9%,参加人数占全校大学生数的63%。这一现象说明当代大学生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

⑤利益型

利益型群体,是指以成员间的某种一致利益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群体。

如以勤工助学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性社团,大学生联谊会等都属于这类群体。另外,某些对正式群体的某一规范不满的大学生也可能形成这类群体。这类群体

的特点是,群体成员有着一致的利益,有相同的价值取向,彼此通过互动交流信息。群体没有强制的纪律约束,靠成员间一致的利益关系来维系。 尽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各种不同的类型,但一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①群体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不要求上级批准,也无需社会的正式承认,基本依靠青年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吸引而自然组成。

②成员具有流动性。这种群体是由大学生自愿结合而成,一般没有强制性的纪律约束,合则聚,不合则散,因此,群体成员流动性大。

③自然形成核心人物。因群体的自发性,其领导人物亦自然在群体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而非上级任命。一般来说,核心人物应具备受人尊敬的品质

,他必须尊重和关心人,对群体尽心尽力。

④心理调节水平高。由于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在自愿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因此合则聚,不合则散便是群体成立与否的前提。群体之所以能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其内部成员一般心理协调水平很高,否则难以聚在一起。

⑤信息沟通灵敏。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社会信息传播的“热线”。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知无不言为群体的信息畅通、迅速传播提供了条件。

(二)大学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在群体中活动,常常受到群体及其他成员的影响,表现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点,这种影响常见的有:

1.社会助长作用

社会助长作用是指有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的活动,可以提高个人活动的效率。如果活动效率降低了,则称为社会干扰作用。

心理学家奥尔波特(F·H·Allport)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分别让被试从事五种不同难度的工作。如:删除新闻中的元音、编排词的联想表、演算

简单算术题、批驳复杂逻辑论题等。前几种属于简单和比较简单的,后一种较为困难。各组分设有他人在场和一个人单独作业两种情况。结果,前几种活动

都是有他人在场时的成绩优于个人单独做的成绩。而最后一项难度大的,他人在场,虽然工作量完成不少,质量却低于单独一个人做的。这就是说,别人在

场对简单工作的完成有促进作用,而对复杂工作的完成则有干扰作用。

据此,大学生在学习较为复杂的课题时,应避免外人在场,应鼓励学生安静地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较为简单的课题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相互竞争,并及时

给以评价。由于作业的困难与复杂程度对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因此,教学中对学习困难大而又过分关心别人评价的学生,应进行个别指导,并且教师应对

他采取宽容、和蔼的态度,使他能够放松地做作业。

关于群体的共同活动是否有利于个体的思维,目前还是个有争论和正在研究的课题。研究者通过实验认为:解决问题的初期,在群体中应用脑力激励法,有预热效应,然后再引导人们深入地独立思考会使社会助长作用发挥更积极的效果。

2.从众行为

从众是指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在认知或行动上表现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5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组成若干个实验组,每组成员为7至9人,其中只有一个人是真正的被

试,而其他都是事先安排好的假被试(陪衬者)。实验时请被试沿桌坐成一个弧形,真正的被试坐在倒数第二的位置,然后让他们同时看两张卡片,如图6

-1所示。右边卡片上的a、b、c三条线段中有一条与左边卡片上的线段相等,类似的卡片共有12对。看完后,请他们一个个指出卡片中哪一条线与左

边线段相等。因事先有所交代,假被试回答时故意作出错误判断,最后由真正的被试回答。结果表明,真正的被试中竟有37%以上的人也跟着多数人做出

错误判断,而单独一人做的控制实验中,判断错误的则小于1%。从众现象在大学生群体生活中到处可见,如入境随俗、随行就市、赶时髦、

随大流等等。从众行为有表现与内心两个层面。两者有时并不一定协调一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即“口服心服”;表面服从,内

心却拒绝,即“口服心不服”;表面不服从,内心却接受,即假不从众;表面不从众,内心也拒绝,即反从众。

个人是否易于从众主要取决于情境因素和个人的特征。情境因素,如个人认同的群体、凝聚力强的群体,群体内多数人意见与当前社会意见一致,个人的能

力与地位低于群体其他人员等条件下,个人易表现从众。个人特征,如智力低,情绪不稳定和焦虑,自信心差,独立性差者易从众。

从众行为具有积极和消极作用,这要看个体所遵从的行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3.社会顾虑倾向

这是指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感到不自在,其行为表现与一般情境不尽相同,个体行为不

仅受到其所属群体内成员的交互影响,而且还受群体外各种各样甚至

看不见的大众影响。心理学家瓦伯纳(S·Wapner)等曾以大学生为对象,要他们在不同的观众面前,上台表演。这些观众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情况为表演者看不见观众,但知道有人在观看他们,倾听他们说的话。

第二种情况为请学校的职员与数名学生坐在舞台前面当观众。

第三种情况为只有主试者一人当观众。

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大众面前有各种行为表现,与私下时的表现不尽相同,当人们对观众了解得很少时,其行为最容易受到心理上的困扰,如第一种情况

下,被试表现踌躇反应最多。如果对观众有充分的认识,则较易适应。因此,新加入群体的成员,在未与其他成员熟悉之前,在行为上易出现拘谨,不能显

现出其原有的行为模式。

社会顾虑倾向的程度因人而异,有的研究认为它与小时候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一般性格内倾的人较外倾的人社会顾虑倾向更为明显。

4.去个性化

在一个活动方向和方式较为一致的群体中,有时个人会“忘掉”自己的个体身份,而把个体等同于群体,把个人行为当作群体行为,在群体中做出独自不敢做的事来,这就是“去个性化”现象。例如1985年5月19日晚北京工人体育馆发生的一件震撼全国的骚乱事件,那些骚乱参加者有干部、工人、技术

员、学生,他们平时独自一人时是不会干打、砸、烧的事,但在当时的群体气氛中则失去了个性,盲目涌入闹事现场之中,干出日后后悔莫及的事。

研究者认为,去个性化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群体成员的匿名性:作为群体成员而行动的个体,由于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个体间辨认性低,遵从社会规范的压力会减少,从而做出破坏社会规范的行为;二是责任的分散性,人们单独行为时,一般都能从伦理角度,常规要求上考虑自己的行动,但是当人

们混在群体之中,便觉察到整体活动的责任是分散的,大家一同做了违反常规的事,个体被发现与受罚机会较小,因此不象单独时那样担心自己行为的后果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个人的责任感。

去个性化这一社会心理现象也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意义。如果群体的行为方向和方式是积极的、健康的,那么就会产生社会赞誉的行为,如人们联合起来抢

险救灾。如果群体是一个破坏性的不良群体,那么其中的个体也会干出违反道德的、暴力的反社会行为,并且由于“责任分散”而表现得更加胆大妄为。

男子六错

一所忌三元,即庚申甲子本命之辰,每月朔望之日。

二盼忌作干劳困,气力奔冲,远行暴力,并才下车马。

三所忌连日饮酒,久病方安,元气未完,忿怒惊恐。

四所忌言语过多,交接频数,行早睡迟,观玩劳倦。

五所忌种宫庙宇,迅雷烈风.日月簿饥,星辰之下。

六所忌大寒打颤,大热流汗,大饱伤心损气,大饥大醉无力主张。心中好欲久淫不止。津闭不出。皆不宜交合,有损无益世。

女子五迷

(一)皮粗肉糙,口大声雄,形容憔悴.体气,发焦,崩带。

(二)痨弱黄瘦,白痴疯疥,久病方愈,气脉不全。

(三)肥胖笼东,大瘦如柴,阴贼垢忌,处性不良,狠毒无笑。

(四)年及四旬:生产过多,皮宽乳忙,有似猪胞,阴房毛粗。

(五)形质不全,跛足眇目,耳聋音哑,努臂突脐,龟背豺身,蛇行雀耀。但男女犯此六错五迷,纵然成胎愚鲁生病。皆因禀气不正,而生成之。戒之。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的心理学研究计划书修改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冲突的心理学研究计划书 一、研究背景: 当今大学生寝室普遍存在关系紧张的现象,这些长期存在的人际关系问题亟待解决。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中也有“和谐”这一词语,“和谐”成了中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 点,大学校园也需要和谐,而建设和谐校园就要求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同时,和谐的寝 室人际关系将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1、大学生寝室关系紧张文图亟待解决。寝室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最独特的生活单元,寝室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中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在与不同地区的室友们磨合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 生发展的重要性,也亲身体会到许多由于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造成的事端。目前的研究认为:总体上,我国大学生寝室人际气氛良好,但是部分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紧张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马加爵杀人案、复旦投毒案等我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谢室友不杀之恩”也 成为了一个苦涩的笑料。因此如何处理寝室内部的人际关系问题是高校学生面临的紧迫问题之一。 2、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和谐寝室。在这个交流与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密切的社 会,新世纪的人才要具有正确的交往意识、较强的合作精神、高超的交际技巧,以促进交流 合作,共同推动事业发展,社会进步。因此作为新世纪人才的重要来源,大学生不仅要有发达的智力和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寝室成员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是大学生必须面对也是直接交往时间最长的人际关系,同时大学生人生观、价 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寝室氛围和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搞好寝室人际关系将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促进。 3、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求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理论与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金盛华老师指出:人类 的人际关系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人际关系高度影响身体健康和 心理健康,但其对于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比之对身体健康更大。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 临着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而严重的人际关系紧张将给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带来不安及压抑。目前,寝室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交往、娱乐、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最直接参与的人际交往场所。寝室人际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中一个基本的环节,也成为衡量大学 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和为人处世的一杆小标尺。 --- 参考《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的目的 大学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寝室人际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得生活和学习质量,甚至是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但是从入学到现在,我们生活的寝室中总不免出现一些冲突,我们也从新闻等其他渠道听到一些特别紧张的寝室冲突的事例。对于这些冲突的原因、 过程和解决方法的研究可以有助于我们去了解这些冲突的根源,寻找良好的防止和解决冲突 的方法,帮助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助于建设和谐寝室。 2、研究的意义: 理论价值: (1)丰富社会学、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内容 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管理学教授特布斯(StewartL.Tubbs)运用系统论方法对小群体进行专门研究,并提出小群体互动的一般系统模型。模型包括三个部分,即相关背景因素、内 在影响和结果。寝室群体是一个典型的小群体,宿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小群体理论的 研究。(《小群体互动与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王甫勤,顾源;复旦大学社会学系)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第八章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在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人际关系使人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与寂寞,身心健康就受到损害。为了健康、愉快,为了事业成功,为了个性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成长进步,当代大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建立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必须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的含义、特点及类型,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并克服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学习一些优化人际关系的技巧。 一、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过程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这是人们彼此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心理上和社会上的联系。人际关系是静态表述,人际交往是动态表述。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和类型,当代大学生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我们为什么要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我们学会与他人相处首先要了解的问题。 1.人际关系的特点及类型 人际关系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际关系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一切方面,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显然,我们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中所指的人际关系不是这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概括的广义概念,而是从心理学角度概括的狭义定义。狭义的人际关系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它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人际关系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静态描述,而人际交往则是对这种心理关系的动态描述。人们只有通过人际交往才能建立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着人们心理差距的大小,它又是从人际交往过程中反映出来的。 人际关系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认知是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基础。大学生相互交往是双方作为信息对象的相互作用,并引起相互间的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果。情感因素在这种认知结果的基础上发生的主体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状态和体验、情绪的敏感性、对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等。在人际关系中,认知起到了唤起情感、控制和改变情感的作用,对人际关系起着调节作用。情感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调节因素。行为成分是交往双方外显的行为表现,如语言、眼神、手势、举止、风度、表情等表现个性和传达信息的行为要素,它是建立和发展人际关系的交往手段与形式。认知、情感和行为是人际关系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心理因素。一般来说,由于人际关系不同,对人的认知和理解、情绪体验以及各种行为会有所不同,而它们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彼此的人际关系。而且在不同的人际关系形成中,它们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例如,在家庭关系中情感的成分特别突出,在工作群体中认识成分较为主要,而在各项服务性行业中的人际关系中动作成分则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三种心理成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而其中情绪的成分即对人的亲近、喜爱、相互间的吸引力的大小是人际关系的突出特征。 人际关系以人们的需要为基础。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动力,人际关系主要反映了人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案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一、章节名称及学时分配 节次名称学时分配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1学时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及原则 1学时 第三节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1学时 二、授课类别: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及意义; 2、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心理效应; 3、让学生理解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4、通过学习,学生的人际交往的能力有所提高。 四、教学重、难点: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 六、教学组织与设计 1、教学过程的组织:列举的实验与实例,深入浅出地把学生带入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对本章的重难点有较清晰的认识,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讨论、练习、作业的布置与安排: 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要求:要有个人的观点;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增加信息量;字数在2000字以上;1周完成,严格收交作业时间;严禁抄袭,凡出现相同作业均以0分计算。 3、教具、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七、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 引入: 故事:天堂与地狱的区别 一个人不知道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于是他去找上帝,上帝先带他去了地狱,他看到所有人都是面黄肌瘦,但面前都是美食,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双长长的筷子,很多人都在努力吃东西,但太长了,永远都吃不进自己嘴里。上帝又带他去了天堂,结果天堂里的人用着同样的筷子,吃着同样的食物,但是个个都红光满面,欢声笑语,原来他们用长筷子吃饭,吃不到自己嘴里,但两个人可以相互喂饭,也其乐无穷。) 这个故事包含了人际交往方面的什么寓意呢—→人际交往的重要性:积极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与1965年提出来的,这样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做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他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种理论也称做社会比较理论,是前诉的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思汀格)提出的。主要研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总试图使认识彼此之间一致起来,否则就产生认知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程。 3人际印象:就是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印象。也就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中和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 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 5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利于他人的行为。 6社会测量法:又称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7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8身体语言:既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非语言线索,他为我们提供了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的信息。 9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的主动掌握,他是人所特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10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11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 1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景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中蕴涵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3通俗心理学:海得认为每一个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该学说的关键是;确定其他人的稳定的基本心理倾向的能力。 14自我实现:指的是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字人际关系方面,是指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15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 16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17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换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米德。 18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大体上的印象后,往往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计他所有的特征和特点19行动者与观察者偏见:指行动者与观察者在归因时存在着区别,这种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会把自己我行为归因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与内在的原因。 21平均模式: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的单个特质的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的一个总的印象 22去个性化:指出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融化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度将会极大的影响群体的遵从程度。 23定型: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都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 24影象管理: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影象的过程。 25定势:观察者以持续一贯,相同的方式知觉不同的人们或事物的心理倾向。 26自我障碍: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17时尚: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被大多数所效仿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 28心境:持久的、微弱的、非特意性的情绪状态。 29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表现和亲和的对象。 30冲突: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阻挠或要阻挠自身利益的实现所 1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习感受

《人际关系心理学》学习感受大学生们四年生活中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了,从大一开始,大学生的孤独骄傲,独来独往,狭隘自私的缺陷开始在人际关系中暴露出来。宿舍问题,人际失调,交往自卑,社交恐惧等问题都表现出来;高傲,自卑,孤独,无聊,无望恐惧等心理或多或少都出现在每个同学心中。很多同学带着良好的人际关系期望与同学来往,但往往时间不长就失去了耐心和宽容,并抱怨,大学同学太自私,太难相处了。几乎每个人都在历数别人交往中的缺点与不是,几乎大家都感到大学的人际关系复杂。同时,同学们的交往范围大大延伸,他们积极主动与老师校外社会沟通交流,渴望从他们中间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体验。然而,宿舍里的人都难以相处,更何况走向社会呢?交往中语言艺术和技术技巧的缺乏,认知偏差等等,带给他们的是更多的打击和困惑。美国心理学家巴克说:“人离不开人—他要学习他们,伤害他们,支配他们。。。。总之,人需要与其他人在一起”。因此,人生需要友情,人生需要交往,人生需要自我的形象推销与展示。不论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人生的公关。通过对人际关系心理学一学期的深入学习,我认识到,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同时人际关系心理学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人际关系心理学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作用:怎样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往,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都是我们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如何树立正确人际关系心理观,通过合理学习来建立和发展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成了一个重要和严肃的现实问题。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例如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人际关系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彼此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时它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来说人际交往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起来的情感联系。亦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我们学习人际交往有助于我们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幸福、学习和发展。 西方的人际关系心理理论有1、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1945年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2、由默里提出来成就动机。3、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来的期望理论.4、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1965年提出来的公平理论,该理论探讨在社会比较中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的报酬之间如何保持平衡的理论。5、奥地利心理学家海德提出来的归因理论。 从人际关系心理学中学到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在如何建立人际关系方面必须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其中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方法有艾根的SOLER模式,戴尔卡内基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 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影响人际吸引的人因素主要有1、熟悉a、熟悉引起喜欢,b、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2、个性特征,a、才能。b、外貌吸引力,c、个性品质。3、相似和互补,a、相似,b、互补。4、爱情 a、爱情的三个重要因素,b、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的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首先,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案例一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案例一 少知心朋友 案例1 张同学,大三女生,进校以来一直担任班干部,在寝室里同学关系不错,象个大姐姐,同学一有什么心事都喜欢向她倾诉,她也会尽力想办法为别人化解,人际关系显得不错。在同学眼中,她是个善解人意,受人欢迎的人,但在咨询室她却常常止不住的哭,说自己内心非常压抑,自己总是强装笑脸为别人解忧了,而自己其实很苦,家庭经济状况很不好,主要靠自己在学校勤工俭学和外出打工,家里问题很多,全家的希望都在她身上,她压力很大,但她很好强,却不愿向人提起,感到缺少可以信任的知心朋友,因此不愿向人说起自己的困难,所以宁愿到咨询室来一吐心事。 案例2 杨同学,大四女生,人很瘦,一眼看去精神状态不好。她谈到自己学习成绩很好,同学都认可她的聪明,表面上她和许多同学关系不错,甚至可以和男生打打闹闹,许多男生也愿意陪她玩,很关心她,她也愿意为他们出主意,可内心里,私下里,在安静的时候,她还是感到空虚落寞,其实她并没有和他们说心里话,她因为失恋一直都很痛苦,但她没有把自己的痛苦告诉他们,她相信也没有人可以帮助她,她表面上的嘻嘻哈哈掩盖的是内心真正的孤独,他们并不是是她真正值得信任和可以交心的朋友。 案例点评: 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这样一类同学在大学生中不算少数,特别是在大一新生中,由于过去交往面较窄,人际交往的对象主要是同窗好友、父母亲戚、老师,学习成长样样有人关心,但到了大学,从各地来的同学素昧平生,重新组成新的班级,师生关系也不象中学那样密切,有时甚至几天看不到,感到没有人可以倾诉。加之中学时大多依赖性较强,有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对友谊的渴望不那么强烈。进入大 学,新的伙伴,新的环境,要求大学生独立地与各种陌生人交往,但由于缺乏交往技巧或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 摘要: 交往时人类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无论人生的哪个阶段,都离不开人际交往。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和幸福是与和他人的交往相联系的;人一生的愉快、烦恼、快乐、悲伤、爱与恨等,也同样与他人的交往分不开。 人际交往不仅决定着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而且也直接决定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如果人际交往良好,就会产生积极的心理适应,使人心情舒畅地学习与生活,如果人际交往不良,就会造成人际关系失调,引起消极的心理适应,使人心情苦闷,紧张不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的前提。 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进入了大学的殿堂的新生们,可能首先发现大学与中学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大学,人际之间的交往占了很大的一部份,你必须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学、老师、宿管以及社会上的人等等。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如何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与思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马加爵事件,那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际交往,从而使自己心理扭曲,而走上了杀人的道路。 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正视和解决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塑造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人际交往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层面: 1、物质层面的交往,具体表现为金钱、货物的交换,以及劳动力的交换,反映人际、群际间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人生物质交往时其他一切交往的基础,任何人都无法越过一定的经济关系而超然存在。 2、知识信息的交流。这是人际间借助于言语与非言语的媒体所实现的知识信息的共享,是思想关联的沟通过程,也是口头的与非口头的交际过程。 3、心灵对话、人格碰撞的过程。在交往全面而深刻的展开的过程中,相互间不仅是交往物质形态的东西,也不仅是交流信息,处理具体的事物,而是在有意无意地表明各自的人生态度与追求,是在表现一种对整个世界精神、人生意义的关注,表明各自的人格倾向、心灵冯妙。人的肉体终究有一天会随着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而消失、毁灭,但他们心灵中的某些精神却可能是永恒的。 交往的真正意义、价值是为了寻求真诚的友谊和合作,是在每一次思想的“欢宴”、精神的“会餐”中,开阔视野,吸收营养,从而深入人心,改造人生的。 二、人际交往重要性 1、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与其照看着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以满足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讲解学习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浅谈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摘要: 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对大学生交往与心理问题分析,以探索行之有效的、增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方法。 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亚里士多德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 引言: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进入了大学的殿堂的新生们,可能首先发现大学与中学不同的地方在于,在大学,人际之间的交往占了很大的一部份,你必须学会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同学、老师、宿管以及社会上的人等等。如何处理好自己与他们的关系,如何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学习与思考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马加爵事件,那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人际交往,从而使自己心理扭曲,而走上了杀人的道路。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人际关系非常重要,它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能给人带来愉快、欢乐和幸福,而紧张、冲突的人际关系会给人带来烦恼、郁闷和痛苦。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形成不同的人际网络。人际关系沟通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态和想法的良好工具。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我们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要对清晰地认识人际交往,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原则,避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危机,形成良好顺畅的沟通,增加了解,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未来。 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1、人际交往与个性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与其照看着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形成稳定的亲密关系,以满足其强烈的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其心理乃至身体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缺乏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已看

《人际关系心理学》选择题 第一章绪论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心理学之父”是(A)。 A、冯特 B、梅奥 C、莱维特 D、勒温 2、下列不属于人际关系心理成分的是(D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意志成分 3、人际关系的分类按照需求的性质,可以分为哪两类?(B ) A、支配性关系和平等性关系 B、情感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C、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 D、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 4、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始于(B ) A、19世纪末 B、20世纪20年代 C、1933 D、20世纪60年代 5、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 A、骊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6、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人际关系心理学流派是(D ) A、象征性交往理论 B、群体动力学 C、社会互动理论 D、公平理论 7、在诸多学科中。人际关系心理学和哪门学科的联系最密切?(C ) A、社会学 B、行为科学 C、社会心理学 D、人类学 8、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实践任务中最根本的任务是(D )。 A、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 B、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C、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D、发展新型有人际关系 9、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过程中,由注意逐渐向情感探索、情感沟通的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的阶段是( B )。 A、注意阶段 B、接触阶段 C、融入阶段 D、终止阶段 10、零接触状态是指人际关系恶化的(B ) A、冷漠阶段 B、疏远阶段 C、终止阶段 D、分离阶段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1、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最好就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是(B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2、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的人际沟通模式是( B )。 A、圆形传递 B、轮式传递C链式传递D、Y式传递 3、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的藤式沟通模式是( B )。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4、在非正式群体中,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的人际交往模式是(D)。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5、谣言的产生采用的人际沟通模式通常是(D )。 A、单线型 B、集中型 C、偶然型 D、流言型 6、参加比赛中的对手之间形成的人际关系是属于( C )的人际关系。 A、生活型 B、劳动型 C、活动型 D、学习型 7、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马斯洛 B、弗罗德 C、亚当斯 D、费斯汀格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 人际交往的内容涉及广泛,包含校内外,可以是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个人与班级、个人与学校,与公司企业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青年时期是一个关注交往﹑需要理解﹑渴望友谊的时期。通过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是个体能够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培养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 不仅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更重要的是对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该如何顺畅的沟通﹑增加了解,培养情感这一人生课题有理性的思考。 踏入大学,我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远离家乡,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这中环境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我们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为实现这种需要,首先要对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理论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那么什么是人际交往呢?所谓人际交往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交换意见,交流消息,转达思想,表达情感和需要,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 人际交往的过程,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系列活动,人与人的每次交往只是系列交往活动中的一部分。人际交往这一过程,又会表现出双主动性,双向性,相互认识性等几个特点。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又包含着相同的因素。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又是有联系的。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现实生活中的人,必然要与他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也相互影响着。他们只有以一定的方式共同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间便发生联系,只有在这种联系范围里,才能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能有生产。”人需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在交往的过程中,也会有不懂交往,不愿交往,不善交往的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

大 学 生 人 际 关 系 心 理 学 院系:环境工程系 班级:环测治理1601 姓名:男人 学号:2016040301

卡耐基说过: “ 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 。可见, 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对于大学生来说, 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活的需要, 更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人们常用孟子的那句话来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重要内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和为贵”,讲究为政仁和、为人谦和、民风醇和、家庭和睦,强调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学生活三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际关系的处理。怎样把握好良好的心理,如何使自己能更好地进行与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对我们大学生活以及以后融入社会舞台是相当有必要的。当然,选择人际关系心理学这门选课,除了出于自己的兴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自己能在课堂学到东西,能正确和周围的人相处,建立自己完善的人际关系网。 人际交往,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在交往中关系的深度、密切度、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人际关系是依靠人际交往而建立的,人际关系通过交往表现,又通过交往实现。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下,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关系状况是现代人取得成功必不可少

的条件。人们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的同时,更需要高品质的人际关系。不可否认,人际关系关系到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处事的境地甚至是人生的成败!人人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都希望能拥有多一些朋友,并与他们保持真挚的友谊。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整理了一下我的人际关系。总的来说,我的人际关系应该算是不错的。虽然比不上那些交际能力强的人结识的朋友多,人脉宽,但我认识的人也不少。而且只要是和我认识的,关系比较熟的,大都可以说是和我成了好朋友的了。我觉得我的人际关系网络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只有过一面之缘的,萍水相逢的普通人;二是和我在同一个生活圈里的,关系熟络的,交往较好的朋友;三是和我关系密切的,交情深厚的知心朋友。 我对自己现在的人际关系还算满意。但是,我的人际关系网散布范围小,且漏洞大。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并一一为之做一定的评价。首先,谈谈我人际关系好的一面:第一,与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相当好。这主要是与我个人的性格有关。我的性格虽然有点内向,但是脾气好、与人相处和善,所以只要是我认识的人,关系不会变差。当然在这一点上,我可能还需努力。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第二,与朋友、同学等社会关系能喜悦共享、互帮互助。所谓喜悦共享,我想,并不能与周围任何一个人做到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及技巧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及技巧 一、教学目的:了解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知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了解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二、教学重点: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懂得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意义,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课题讲授、案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根据课件做人际关系课堂问卷测试,得出不同学生不同的人际关系,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和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活免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 六、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交往? 2、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5、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6、人际交往中有哪些特殊效应? 7、如何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8、怎样运用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第三章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及技巧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和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活免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地学习成长。 同学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 大学生同学间关系比较频繁的场合有三个方面:即班级内的同学关系、宿舍关系与老乡、社团等关系。班级同学交往以学习与班级活动为主;而宿舍同学关系以情感交往与生活交往为主,老乡关系以情感交往为主,社团关系以兴趣与工作交往为主。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问题始终贯穿大学生活时代,随着社会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交往也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课题,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七章 学校群体心理

第七章学校群体心理 一、填空题 1.作为群体应该具备的四个特征是:共同的,共同的,共同的和一定的组织机构。 2.按照群体内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以把群体分为和。 3.按群体是否真实存在,可以把群体分为和。 4.按群体,可以以群体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假设群体又称。 5.原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根据群体发展水平和群体成员间关系密切程度,把群体划分为、和。 6.学生班级按群体目的和性质划分属于群体,按群体存在方式划分属于群体,按群体规模划分属于群体。 7.学校群体的心理效能包括:功能、归属功能、功能和支持功能。 8.学校群体与社会中其他群体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的功能。 9.定向统一是班集体的特征,是班集体的价值特征。 10.根据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可以将班集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初具雏形型和。 11.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形象地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现象。 12.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任务时,不如单干时出力多,这种现象称为,也称。 13.“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这类成语反映了社会心理中的现象。 14.如果群体成员中冒险激进者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趋向冒险激进;相反,如果群体成员中谨慎保守者居多,则群体所作出的决策就会比个人决策更为谨慎保守。这是种效应。前后者分别称为群体决策极端化倾向中的和。 15.“法不责众”同时是社会心理中现象和现象的原因。 16.人际关系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关系或距离,也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7.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洽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为、和三种水平或状态。 18.根据交往双方的水平和水平的不同,可将人际交往分为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 19.人与人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需求及其方式不尽相同,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为。

人际关系心理学

人际关系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06050] 指定用书:《人际关系心理学》,郑全全、俞国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参考用书:《社会心理学》,时蓉华著,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 《人际交往心理学》,高玉祥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和自学要求 一、课程性质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是运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是从微观的、心理的层面去研究的两人交往中所形成的关系,为社会科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作为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的边缘学科。在自学过程中,考生应注意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还应掌握一些促进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完整、准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充分了解本教材各节之间的联系。 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一般的人际关系心理现象,正确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第二部分课程考试内容和具体要求(说明: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不作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自学要求 1.能正确陈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发展过程。 2.能解释下列术语: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 3.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人际关系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5.根据儿童与青少年的特点,了解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 1.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对象。 2.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心理学、社会关系的概念。 3.人际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任务: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后者包括处理、调整、改善、发展人际关系。 4.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 5.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注意、接触和融合。 6.人际关系恶化的三个过程:冷漠、疏远、终止。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一、自学要求 1.理解和表述莱维特及戴维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 2.评价霍桑实验。 3.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理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4.掌握和应用社会测量法。 二、考核知识点 1.莱维特的人际沟通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2.戴维斯的人际交往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 3.人际关系结构的类型: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和活动型。 4.霍桑实验:由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4个实验组成,表明良好人际关系能大大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5.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论。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 1.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卑的人悲观、 忧郁、孤僻,容易消极地评价自己,总觉得自己在容貌、身材、知识、能力、口才甚至衣着等方面不如别人,低人一等,如果遇受到 别人的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为了达到在交往 中的“完美”,不敢涉足新的交往,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之内,造成了人际交往隔阂的局面。 2.自负心理。自负者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变现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高自大,视他人为下级、被教育者。在与他人处事中,过于 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很少考虑对方的需要,有时常常故意使对方陷入出丑、难堪、尴尬地步。自傲的人自 以为是、盛气凌人,傲视一切,从而禁锢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3.羞怯心理。害羞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年轻人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常常表现出害羞、胆怯、拘谨不自然。当他们在陌 生人面前,或是在众人面前讲话时感到紧张,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从而他们的举止见人脸红,手足无措。由于害羞者在人际交往中过 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常造成交往双方 的不理解或误解,且无法与人沟通,继而妨碍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4.猜疑心理。猜疑心是在交往中由于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表现为对他人的言行敏感,总认为别人在议 论自己,看不起自己,而对别人总是持不信任的态度,不肯讲真话,戴着假面具与人交往。猜疑是大学生开展交往的大敌,它不仅会使 大学生之间关系松散,也会使同窗好友因疑心作祟而产生裂痕,使 人际交往陷入消极被动的困境。 5.嫉妒心理。嫉妒是在人际交往中,发现自己的才能、学习、名誉等方面不如对方而产生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 的行为。嫉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变现为对他人的优点成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选修学习体会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选修学习体会很感谢学校开设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这门选修课程及老师的悉心教导,我从中获益匪浅,学到了许多与人际交往有关行为技巧,对人际交往时的心理变化也有了一定的意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周围的人际关系得到恒大程度的提高和进一步的完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选修课程为大学生人际交往间的心理明确了方向,对大学生之间健康的人际关系起到指导性作用,开设这门课程很有必要,它会有利于大学生之间正确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我当初选报这门选修课程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现象,在闲暇之余反思一下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以便及时调整端正心理,和与他人相处时对比他人的心理,能够在有效的时间内作出合理恰当的行为反应,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分寸。事实上,课程的内容也的确是密切关系到这些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活泼,在娱乐中,同学们心理得到磨练,学习到正确有效的人际交往方式。 大学生是一个受社会普遍关注的群体,而且大学时期也是人的心理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据可靠消息显示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存在方方面面的缺陷,人际关系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尝试着做出改变。作为大一新生,刚刚踏入大学校园,存在许多的困惑与迷茫,然而在这门选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找到了自我,树立了自我意识,悟懂了“我是谁?”“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来做什么?”“要到哪里去?”等等一些本质性问题。每周六的人际关系选修课程就像是心灵的补给站,每周给心灵充一次电加一次油,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活力与动力。 课堂上的学习让我明白影响人际关系最大的方面是人的品质。通常有良好人格品质的人也会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真诚是吸引他人,赢得别人喜欢,并且与别人保持良好的交往的必需的品质,相反地,虚假做作则是最讨人厌恶的了。了解到这些重要知识,进行有意识的趋向调节,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就变得容易了。 与人交往时,第一印象很重要。第一印象对他人形成初步的判断,决定这样的人是否值得深交。然而第一印象往往又具有不准确性,为了避免误解的发生,就要尽量消除头脑中的刻板印象,不以貌取人,以全新的认识来接触他人,这样做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平等对待,得到他人的好感。 与人交往最忌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的想法只能放在自己的头脑里不能以己论彼,转移到别人的身上。大学是一个绽放青春光彩的大杂院,各个反面都有出类拔萃的能人异士,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位置,虚心求教、谦虚待人,坚持自己的位置,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既不夸大别人的优势,也不放大自己的缺点。任何事物都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美丽和闪光点,才能向前进步。 发展人际关系最大的障碍应该是害羞了。在大学生中,害羞现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概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 人的健康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作为一个生活常识,被大多数人重视,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隐形条件却很容易被大家忽视。人们所理解的身体健康,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规律作息、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能力,不生病,但很多人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却很空泛。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心理,即心里所想的东西,它反映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折射出我们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理解。心理健康的人通常都是积极向上、生活乐观,总给身边的人带来欢笑,容易相处,进而人缘好,朋友多,困难时有贵人相助,不顺时有好友相伴,所以这类人群的生活大体上顺风顺水,即使有波折,他也能很好处理,继而东山再起。而心理不太健康的人会心情偏执,易暴易怒,很难相处,进而人缘不好,朋友少,心情不顺畅时无人倾诉和排解,面对困难时总是孤军奋战,无人共享欢乐和悲伤,所以这类人群的生活大体上坎坎坷坷,偶尔燃起生活的希望也会被自己很快浇灭,进而恶性循环,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基于上面的情况,这就给我们大学生一个警示了,要想在大学四年生活中学到与社会接轨的能力,第一点就是要摆正心态,做个心理健康的人。 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举止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当马加爵、药家鑫这类惨案发生时才会掀起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力。如何避免这类惨案的发生,我们大学生该做些什么,值得我们思考。以我之见,当务之急是要保持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 作为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首先要学会的就是适应环境。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枯燥而繁忙的,但仍然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仍然在父母的庇佑下,陡然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难免会有不适应。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入学之前尽可能的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接下来要面对的事情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就不会措施不及而心情抑郁了。正式入学后,才会涉及到真正的人际交往。因为在大多数人的生活经历中,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一个环境,到了大学后,一切从零开始,身边的一切都是全新的,我们需要抛弃以往的印象,重新树立一个自己,这就是考验人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