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员测评-第6章

人员测评-第6章

第六章心理测验

测验示例:

?“一个漫画画了一对恋人,其中一个人的旁边加了一句对另一个人所说的话‘我决定与你断交!’。假如你是漫画中另外一个人,请你写出你的回答。”

–“这太不公平了”—强调障碍的外向攻击

–“为什么,说出你的理由”—自我防御的外向攻击

–“我不答应”—需求为主的外向攻击

–“我的生活真不幸!”—强调障碍的内向攻击

–“我没觉得我有难以容忍的缺点”—自我防御的内向攻击–“我有什么缺点希望你能原谅。”—需求为主的内向攻击–“这是我们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障碍的免于攻击–“我早已料到会有今天!”—自我防御的免于攻击

–“我会找到属于我的幸福!”—需求为主的免于攻击

名人名言:

?心理测验是心理学家开发出来用于研究人与人之间差异的主要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的发明及其随后的发展,其作用相当于物理学中的望远镜和生物学中的显微镜。——Dawis,1992

心理测量的用途:

?心理测量与物理测量、生理测量在测量对象上是不一样的,因而决定了测量手段和测量方式也有很大差别。

–人的智力(比奈智力测验、韦克斯勒、斯特鲁色词)

–人的精神状况(明尼苏达MMPI:疑病症、偏执狂、精

神衰弱、精神分裂)

–人的情绪状态(抑郁症、歇斯底里、轻躁狂)

–人的性格(卡特尔16PF、艾森克EPQ、罗夏墨迹测验)–人的动机强弱(詹金斯活动性调查)

–人的职业倾向(MBTI职业人各类型测验、霍兰德职业

兴趣测验)

–人的学业成就

本章教学内容:

?6-1 认知测验

–一般能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

–能力性向测验

?6-2 人格测验

–态度测验

–兴趣测验

–气质测验

–性格测验

–品德测验

6-1 能力测验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活动效率,是保证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对于发散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类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不同的个体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能力,为具有不同能力的个体配置与其相适应的职业岗位时能力测评的重点,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资料1: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雨人》(Rain Man)这部影片吧。该片获得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作剧本四项大奖,片中主人翁雷蒙德

(Raymond)患有自闭症,生活不能自理,在常人眼中是一位低能弱智人,但他在数学方面却有过人的天才,能迅速而准确地心算复杂的数学题。故事中有这样一幕:有一次,查理(雷蒙德的弟弟)和他在饭店里打翻了牙签盒,雷蒙德立刻说出了牙签的数目,查理突然发现他的哥哥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于是他们去了赌城,靠着雷蒙德记牌,两人大大地赢了一笔钱。

资料2:

?再来看一个例子:舟舟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医生告知,因患有第21对染色体综合征,这是个先天愚型儿。属于重度弱智,也就是说终其一生,智力只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24岁的他仍然不识字,分不清纸币的面值,弄不明白圆和方。平时的舟舟憨厚木讷,一看就是弱智人,但只要音乐声起,尤其是他喜爱的几首乐曲响起来时,舟舟就像变了一个人:手臂起落,神采飞扬;刚柔之间,显得自信而优雅。1999年1月23日,在中国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时,北京一座著名的剧院内,舟舟指挥一个国家级交响乐团演奏交响乐作为压轴节目,把整台晚会引向高潮。当舟舟潇洒地收住指挥棒,乐曲戛然而止的刹那,剧场内掌声雷动,欢呼声响起,经久不息……

能力的概念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现有成就水平,是指已经发展成为或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actual ability);二是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可能性。其二是指潜在能力(potential ability)。?能力倾向与智力;能力倾向是指掌握特定能力的才能,例如艺术能力倾向、音乐能力倾向。能力倾向测验所测量的能力范围比一般智力测验狭窄,只是预测一个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取得成功的可能性。此外,还有多项能力倾向测验用于同时测量在两个以上领域的特殊能力倾向,这种形式的测验更像智力测验。一般智力测验包含的能力倾向最为广泛,用以评估综合的心理能能力。

能力的种类

?按能力的倾向性,可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在许多基本活动中都表现出来,且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例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属于一般能力。学习、工作、创造发明、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这些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也称为智力。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机械操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完成相应的活动是必需具备的。每一种特殊能力都是由该活动性质所制约的几种基本的心理品质构成。

能力的测量

?一般能力倾向测验General Aptitude Test Battery –1、一般学习能力2、语言能力3、数字能力

–4、空间能力5、图形知觉6、文书知觉

–7、动作协调8、手指灵活9、操作灵活?特殊能力倾向测验

–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Minnesota Rate of

Manipulation Test

–克罗夫零件灵巧测验Crawford Small Parts Dexterity Test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知觉速度与准确性、数量关系、言语理解、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6-1-1 一般能力测验

?个体智力测验:

–比内-西蒙量表

–斯坦福-比内量表

–韦克斯勒成人量表

–韦氏儿童量表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

?团体智力测验常用量表:–陆军测验

–瑞文推理测验

–认知能力测验

斯坦福-比内量表

?比内-西蒙量表:测验项目为59个,包括记忆、言语、理解和手工操作等。以通过多少项目作为区分智力的标准。因其简陋和非标准化而不再使用。

?斯坦福-比内量表: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修订而得名。他使用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概念,以IQ作为个体智力水平的指标,将适用年龄扩展到1·5-18岁,选取了2100名常模样本。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测验主要目的和用途:测查个体智力水平及特点。辅助智力低下和痴呆的诊断,人才选拔,疗效评价,司法鉴定。

?测验内容和实施方式:测查个体观察、理解、推理和记忆等能力。通过提问、操作方式,个别进行。

?测验工具:玩具、画册、指导手册、记录单等。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种类

?韦克斯勒成人量表:由11个分测验组成,其中常识、背数、词汇、算术、理解、类同等6个分测验又构成言语分量表,填图、图画排列、积木图案、拼图、数字符号等5个分测验构成操作分量表,可得到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总智商。他选取了

1800个人(男女各半)组成16-17、18-19、20-24、25-34、35-44、45-54、55-64、65-69、70-74等9个年龄组。

?韦氏儿童量表:共包括12个分测验,分别构成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其中背数和迷津两个分测验是备用测验,适用于6-16岁儿童。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包括11个分测验,其中3个分测验(句子复述、动物房、几何图案)专为幼儿所编,另外8个(常识、理解、词汇、算术、类同、填图、迷津、积木图案)与WISC 相同。

?操作分量表

1. 填图

2. 排列

3. 积木

4. 拼图

5. 译码

6. 迷津

人员素质测评个人笔记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 第二章胜任力理论及其对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第三章、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设计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概述: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设计是人员素质测评活动的中心与纽带。 一、作用:1.有利于促进人员与工作岗位的物化连接 2.有利于提高人员素质测评的科学性、客观性 3.有利于统一观点、深化认识 二、构成:横向结构、纵向结构 (一)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横向结构 1.结构性要素:身体素质(生理方面的健康状况和体力状况)、心里素质(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 2行为环境要素:内部环境(自身所具备素质)和外部环境(工作性质:工作难度、职责、周期、工作范围与地位

等,组织背景:人及关系、群体素质、领导因素)。 3工作绩效要素:一个人的工作数量、质量、效率、成果、群众威信、人才培训等要素 (二)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 1测评内容:指测评所指向的具体对象与范围,如:“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的数学、语文、英语等” 2测评目标:测评标准。例如:“品德中的诚实,知识中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3测评指标:相对绝对。如:‘温度计内的水银柱长短就是“温度”这一气候测评目标的测评指标’(三)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要素 1标志:内定的。 2标度:对素质的特征或表现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如“精通、一般、很差“ 3标记:对应于不同标度(范围、强度和频率)如A/B/C等级 (四)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类型 1.小标参照性标准体系:硬性的标准。如:“英语四六级的考试通过的分数线“。主观的,相对的。 2.常模参照性指标体系:基于竞争比较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绝对的。 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化方法(七个步骤),“主体(制度)、客体(员工)、对象(目的)” 一、明确人员素质测评的客体和目的 二、测评人员素质的项目或参考因素:1、工作目标因素分析法 2 、工作内容因素分析法 3 、工作行为特征分析法 三、确定人员测评标准体系的结构:测评目标、测评项目、测评指标 四、筛选与表述人员素质测评指标 五、确定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权重(比重)【其数量标示即为权数】 六、规定测评指标的计量方法 七、试测并完善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 第三节:领导人才素质模型实例分析 一、研究方法:(一)测评标准内容的收集与编制 (二)预备性问卷与分析:1被试、2结果、3项目分析与筛选 (三)正式问卷的建构:1工具,2样本,3结果 二、结果分析: (一)信度检验,(二)效度检验,(三)因素分析,(四)描述统计分析,(五)交叉列表与Means过程

江苏自考本科《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个人整理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 1、识记:(1)人力资源;(2)素质;(3)人员素质测评; 2、领会:(1)人力资本理论;(2)能级对应理论;(3)职业发展理论。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领会:(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3)人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识记:(1)人员素质测评在西方的发展;(2)人员素质测评在新中国的发展。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分类 1、识记:(1)选拔性测评;(2)配置性测评;(3)开发性测评;(4)诊断性测评;(5)考核性测评。 2、领会:(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与基本原则;(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3)配置性测评的特点;(4)开发性素质测评的特点;(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6)考核性素质测评的特点;(7)操作和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类型及特点。 (五)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1、领会:(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3)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4)自陈与投射相结合的原则。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六)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 1、领会:(1)人员素质测评的辨识功能的具体表现;(2)人员素质测评诊断反馈功能的主要表现;(3)人员素质测评导向和激励功能的主要表现。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功能。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原理 1、识记:(1)人员素质测评的认知演变;(2)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演变。 2、领会:(1)“黑箱理论”;(2)“人—岗匹配”理论;(3)“人—组织匹配”理论。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原理 1、识记:(1)信度;(2)效度;(3)项目分析。 领会:(1)信度的定义;(2)再测信度;(3)复本信度;(4)等值—稳定性系数;(5)内部一致性信度;(6)评分者信度;(7)影响信度的因素;(8)效度的概念;(9)表面效度;(10)内容效度;(11)结构效度;(12)预测效度;(13)影响效度的因素;(14)项目分析。 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原理:信度的评估方法;效度的估计方法。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 1、识记:(1)测评前准备阶段;(2)测评实施阶段;(3)测评数据分析阶段;(4)测评结果反馈阶段。 2、领会:(1)准备阶段具体要做到的工作;(2)实施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3)测评数据的分析;(4)反馈测评效果的主要途径。 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程序。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方式 1、识记:(1)心理测评;(2)评价中心;(3)胜任力模型;(4)面试;(5)其他方式。 领会:(1)心理测评的定义、优点和类型;(2)智力测评、能力测评、人格测评和投射测评;(3)评价中心技术:无领导小组、文件筐测试、角色扮演和管理游戏;(4)胜任力模型以及面试的形式;(5)其他方式:传记资料、推荐信和工作样本。 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方式。 第三章智力测评

第六章 员素质测评

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1、简述素质的涵义? 答:素质是指个体为完成某项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它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 2、简述素质的冰山模型? 答: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水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水下部分”。其中,“冰山水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外线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说下部分”包括角色定位、价值观;自我认识、品质与动机,是内在的、难以测量内隐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如下图: 素质的冰山模型

3、简述素质的洋葱模型? 素质的洋葱模型 素质洋葱模型中的核心要素由内至外分别是动机和个性、自我认知与社会角色、价值观、态度、知识、技能等, 个性是指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动机是引起、维持和指引人们从事某一活动的内在动力; 自我认识是指个人对于自身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 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身份一级和这种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规范;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总看法;

态度是个体对待客观事物所持有的一种持久而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 知识是指个体在某一领域所拥有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技能是指个体运用知识完成具体工作的能力。 所谓洋葱模型,是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 4、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 答: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者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和手段对被测评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过程。人员素质测评包括“测”和“评”两层含义。“测”指测试,是以量化的方式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测量。“评”指评价,是以定性化的方式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和行为特征等进行评价。 5、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答:(1)人员素质测评是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2)人员素质测评为招聘选拔提供科学的评价技术与工具。 (3)人员素质测评为人岗匹配提供基本依据。 6、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原理? 答:(1)个体差异原理。 个体差异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受遗传和环境的交互影响,是的个体在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上显示出彼此各不相同的现象。 由于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所以不同人就会对同一工作

人员素质测评品理论与方法

人员素质测评品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人格测验 1、人格亦称为个性, 通常的理解是个体所具有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人格的两层含义: (1)外在的自我公开的自我,即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每个人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角色。 (2)真实的、内在的、内隐的自我。(心理测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认知测验,包括智力、能力倾向、特殊能力、知识和技能等测验;另一类是人格测验,包括了除认知测验以外的各种测验) 3、人格的主要特征:①整体性和层次性②独特性和共同性③人格具有稳定性④人格具有可变性. 4、人格的两大理论:①以人的最突出的人格特点将人分类并加以描述的人格理论被称为人格的类型理论.②把一个人划分为_多种特质,通过多种特质来描述人格特征的人格理论被称为人格的特质理论。 5、人格的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美国的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最早提出

特质概念的人;内容详见P119 2).卡尔特的特质理论:美国的心理学家卡尔特接受奥尔波特的特质定义,主张人格基本结构的元素是特质.他认为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基本要素,是行为属性的决定因素;具体见P 1 2 O 3).艾森克的人格三维学说:英国的心理学家艾森克认为人格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内外倾性、情绪稳定和精神性。 4).大五人格模型:a.外向性b.随和性和宜人性c.可靠性d..情绪稳定性e.修养或文化 5、人格测验方法:自陈量表测定法和投射测验法: ①自陈量表测定法是西方常见的一种人格测验法.它指研究者利用自陈式量表让受试者本人对自己的人格按照自己的意见予以评价,然后根据结果进行人格鉴定的方法。 从特征角度上看,自陈量表的刺激是明确的,测验目的一般是非伪装的,被试者的回答是封闭的,属于言语的测验?即有单相量表,也有多相量表 自陈量表测定法特点:a.测量的工具一般为调查表;b.量表中题目的数量比较多;c.在同一个量表中往往包含几个分量表,由每个分量测量一种人格特质;d.测验通常采用纸笔的形式,可以进行团体施测;e.在人格测验中,被试者本应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做答,但有人为了给别人以好印象或把自己装扮成具有某种人格特征的人,

人员素质测评方法与原理

第四章人员素质测评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 (一)素质 1.素质与绩效 素质是内在于人体之中的一种基质,是个体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基本特点,它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和绩效之中。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基础,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2.素质的特征 (1)基础作用性。(2)稳定性。(3)可塑性。(4)表出性。(5)差异性。(6)综合性。(7)可分解性。 3.素质的构成 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五个大的方面,也有人将它划分德、识、才、学、体五要素。 (二)人员素质测评 1.人员素质测评的定义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从特定的人力资源经管目的出发,运用各种测量技术,收集受测人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的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以求对人有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经管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人员素质测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人力资源经管的某一目标做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出某些素质特性。 2.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2)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评,而不是具体测量。(3)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4)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一)岗位差异原理 岗位差异即不同岗位之间的非一致性,它是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所有岗位,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进行区分的结果。 (二)个体差异原理 个体素质是在遗传、环境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素质差异是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存在的客观基础。 (三)人岗匹配原理 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即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四)量化原理 人员素质测评量化即用数学形式描述素质测评的过程,即把个体稳定的行为特征空间,与某一向量空间建立同态关系,使定性评定中不便综合处理的行为特征,得到统一的数学处理。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一)为员工招聘提供依据 (二)为员工使用提供依据 (三)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 (四)为员工晋升提供依据 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测评指标的构成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是对受测者素质特征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单个的人员素质测评指标反映人员考评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状态,而由反映受测者各个方面特征状态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或集合,就是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 = 测评要素 + 测评标志 + 测评标度 测评要素 = 测考评对象的基本单位 测评标志 = 揭示测评要素的关键可辨特征 测评标度 = 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异与状态的顺序和刻度。 (一)测评要素的构成 测评要素反映受测者各个方面的素质内容,它因岗而异。如公务员的测评要素一般采用德、能、勤、绩模式。

自考 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考核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 (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1、识记: (1)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 (2)素质的构成: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3)素质测评: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试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2、领会: (1)素质的特性:①基础作用性,②稳定性,③可塑性,④内在性,⑤表出性,⑥差异性,⑦综合性,⑧可分解性,⑨层次性与相对性; (2)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 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相比,只有一字之差,大同小异.相异的地方是测评所指向的范围不同,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指向的范围具有交叉关系.但是,它们在测评理论、方法与技术上却是相同的. (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1、识记: 一.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 活动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素质测评。 二.配置性素质测评:以合理人事配置、人尽其才、才得其用的目的进行. 三.开发性素质测评:主要目的是开发人员素质,有针对性地挖掘人的潜力、发挥 人的特长,从长远的角度启发和引导员工发展. 四.诊断性素质测评:是以了解素质现状和素质开发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从测 评方面找出相关原因,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问题. 五.考核性素质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 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经常穿插在选拔性素质测评与配置性测评之 中. 2、领会: (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①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②测评标准刚性最强,③测评过程强调客观性,④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⑤测评结果是分数或等级; (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①公平性②公正性③差异性④准确性⑤可比性原则;

(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应试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 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 B. 差异性 C. 准确性 D. 可比性 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 B. 水平 C. 能力 D. 差异 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 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 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 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 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 B. 诊断测评 C. 配置测评 D. 开发测评 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 B. 诊断性测评 C. 配置性测评 D. 开发性测评 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 B. 考察 C. 诊断反馈 D. 应用 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 B. 教育 C. 个性倾向性 D. 个性 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 B. 可靠性 C. 差异性 D. 基础作用性 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 B. 诊断性 C. 配置性 D. 开发性 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A. 测评标准刚性最强 B. 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能 C. 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 整个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第二章 1、麦克里兰认为,胜任力是能在特定工作岗位、角色或者情景中绩效水平的个人潜在的特征。 A. 表示 B. 区分 C. 展现 D. 代表 2、下列模型中,不属于胜任力的结构模型。 A. 洋葱模型 B. 金字塔模型 C. 矩阵模型 D. 冰山模型 3、BEI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麦克里兰开发出来的一种重要的胜任力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这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00001)

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代码:0609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为培养劳动和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经管等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从事企事业单位、公共部门等组织的人力资源经管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人力资源经管等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学习此课程的先期课程为劳动经济学、经管学原理、人力资源经管,后续课程为员工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经管、员工培训与开发等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导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素质的概念、素质的结构与素质的特点,熟悉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其各种类型的特点与流程,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与误区,了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历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素质、素质测评及相关概念释义(重点) 1.识记: (1)素质的概念、动机的概念、个性的概念 (2)自我形象、价值观的内涵 (3)社会角色、态度的内涵 (4)素质测评的概念 (5)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的比较 2.理解: (1)素质的常见结构模型、洋葱模型、冰山模型、五结构体系 (2)素质测评的特征 (3)素质测评的主要内容 (4)能力的分类 (5)个人风格分类 (6)素质测评的特点

3.应用:素质测评的误区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素质测评的功能与误区(次重点) 1.识记: (1)开发性测评的特点 (2)选拔性测评的特点 (3)配置性测评的特点 (4)考核性测评的原则 2.理解:素质测评的功能 3.应用:素质测评的误区及其对策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一般) 1.识记:人员素质测评的历史 2.理解:西方素质测评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人性假设原理中各种假设人的特性以及人职匹配理论的流派,理解素质测评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黑箱理论,掌握人职匹配原理的基本观点及其四大匹配,辨析经典信度理论、概化理论和工程分析这三大测量理论。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人性假设原理(重点) 1.识记:特质理论 2.理解: (1)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2)四种人性假设的意义 3.应用: (1)人职匹配原理的基本观点、特性——因素理论 (2)个性——职业类型理论 (3)人职匹配理论的拓展中的四大匹配 (二)素质可测评理论(次重点) 1.识记: (1)个体差异原理 (2)气质的类型 (3)职位差异原理 2.理解: (1)个体倾向的差异所包括的内容 (2)个性心理特征差异的三个方面 (3)职务特征模型

人员素质测评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一、考核知识点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分类(五)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六)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二、考核要求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含义 1、识记:(1)人力资源;(2)素质;(3)人员素质测评; 2、领会:(1)人力资本理论;(2)能级对应理论;(3)职业发展理论。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领会:(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3)人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识记:(1)人员素质测评在西方的发展;(2)人员素质测评在新中国的发展。 (四)人员素质测评的分类 1、识记:(1)选拔性测评;(2)配置性测评;(3)开发性测评;(4)诊断性测评;(5)考核性测评。 2、领会:(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与基本原则;(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3)配置性测评的特点;(4)开发性素质测评的特点;(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6)考核性素质测评的特点;(7)操作和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的问题。 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类型及特点。 (五)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1、领会:(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3)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4)自陈与投射相结合的原则。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六)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 1、领会:(1)人员素质测评的辨识功能的具体表现;(2)人员素质测评诊断反馈功能的主要表现;(3)人员素质测评导向和激励功能的主要表现。 2、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功能。

第四章人员素质测评.doc

人员素质测评 第一节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一、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 (一)素质 1.素质与绩效 素质是内在于人体之中的一种基质,是个体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 条件与基本特点,它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和绩效之中。 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基础,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2 .素质的特征 (1)基础作用性。(2)稳定性。(3)可塑性。(4)表出性。(5)差异性。(6)综合性。(7)可分解性。 3?素质的构成 素质包括心理素质、品德素质、能力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五个大的方面,也有人 将它划分德、识、才、学、体五要素。 表4-1 人员素质构成表 (二)人员素质测评 1?人员素质测评的定义 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从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出发,运用各种测量技术,收 集受测人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的素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以求对人有客观、 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人员素质测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二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某一目标做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出某些素质特性。 2.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2)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评,而不是具体测量。(3)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4)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 (一)岗位差异原理岗位差异即不同岗位之间的非一致性,它是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所有岗位,按照工作性质、责任轻重、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等因素进行区分的结果。 (二)个体差异原理 个体素质是在遗传、环境和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个体素质差异是人力资源素质测评存在的客观基础。 (三)人岗匹配原理 所谓人岗匹配就是按照人适其事、事宜其人的原则,根据个体间不同的素质将其安排在各自最合适的岗位上,即保持个体素质与工作岗位的同构性,从而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四)量化原理人员素质测评量化即用数学形式描述素质测评的过程,即把个体稳定的行为特征空间,与某一向量空间建立同态关系,使定性评定中不便综合处理的行为特征,得到统一的数学处理。 三、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一)为员工招聘提供依据 (二)为员工使用提供依据 (三)为员工培训提供依据 (四)为员工晋升提供依据 第二节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测评指标的构成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是对受测者素质特征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单个的人员素质测评指标反映人员考评对象某一方面的特征状态,而由反映受测者各个方面特征状态的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或集合,就是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人员素质测评指标= 测评要素+ 测评标志+ 测评标度 测评要素= 测考评对象的基本单位 测评标志= 揭示测评要素的关键可辨特征测评标度= 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程度差异与 状态的顺序和刻度。 (一)测评要素的构成 测评要素反映受测者各个方面的素质内容,它因岗而异。如公务员的测评要素一般采用德、能、勤、绩模式。 (二)考评标志的形式

人员素质测评练习题

第三章 判断题 1、察举、九品中正、科举和世袭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四大形式,其中,察举以实际德才 表现为依据,世袭以血缘关系为依据,科举以血缘门第与现实德才表现为依据,九品中正以知识智能为依据。() 答案:错误 2、在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四大形式,即察举、九品中正、科举和世袭中,按照当时选拔人 才的目的和现代测量学的观点来看,科举的信度最高并且简单易行,但科举的效度最差。() 答案:正确 3、素质是绩效产生的重要内在条件,而绩效是素质的重要外在表现。() 答案:正确 4、素质具有隐蔽性和模糊性,但它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可以认知和直接测量的。() 答案:错误 5、素质测评的价值是测评有效性的线性函数。有效性越高,素质测评的收益性就越大。() 答案:正确 6、效标是测验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一般用测验分数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表示。 答案:错误 7、遗传是素质形成的生物学前提,但是良好环境是素质形成的根本条件。 答案:正确 8、评定是测量的基础和前提,测量是评定的归宿和目的。 答案:错误 9、素质测评为绩效考评提供了起点与背景,绩效考评为素质测评提供了实证与补充。 答案:正确 10、人才测评是一种抽样测评,具有相对性和间接性。 答案:正确 11、角色要求:又称为岗位差异,即由于岗位差异所产生的素质要求。 答案:正确 12、就测评与考评的关系来看,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为人事配置提供依据;考 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后结果的分析与审定,对配置的优劣作评价。 答案:正确 选择题 1、考核性测评的主要特点是()。 (A)结果不公开 (B)系统性强 (C)测评标准刚性强 (D)概括性较强(E)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 注:2008年5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考试题 答案: D、E 2、目前流行的人员素质理论包括( )。 (A)冰山模型(B)洋葱模型(C)大海模型 (D)大树模型(E)橘子模型 注:2008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考试题 答案: AB 3、素质研究之父是(A): A 麦克里兰德(McClelland) B 杜布斯(Dubois) C 莱尔.斯宾塞(Spence) D 波亚茨(Boyatzis)

超全面-自考”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源:指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劳动人口总和。它分为现实的 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两部分。 2.人力资本:是指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行为的生产潜能。 3.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测评。 4.配置性测评:是一种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的测评。 5.开发性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为目的的测评。 6.诊断性测评:是一种以了解组织人力资源现状或诊断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为目 的的测评。 7.考核性测评:是一种以验证是否具备素质或具备程度为目的的测评。 二、填空 1.人力资源的分类: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 2.职业发展阶段包括: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创业阶段、维持阶段、衰退阶段。 3.人员素质测评的核心思想是:“人—岗匹配”或“人—组织匹配”。 4.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选拔性测评、配置性测评、开发性测评、诊断性测评、考核性测评。 5.人员素质测评的三大功能:辨识功能、反馈功能、导向和激励功能。 6.人员素质测评的辨识功能的具体表现:预测与选拔、人员配置。 三、简答 1.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针对心理属性 (2)人员素质测评属于间接测量 (3)人员素质测评的结果不是绝对的 2.选拔性测评的特点: (1)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2)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一旦实施绝不允许有丝毫变动 (3)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4)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 3.诊断性测评的特点: (1)测评内容相对深入(2)测评结果不宜公开(3)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4.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则: (1)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原则(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3)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原则(4)自陈与投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信度:指的是可靠性程度,通过某项测试所得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效度:是指测评工具所测到的是否反映了测量目标的程度,简而言之就是测评有效性程度。 3.项目分析:在编制人员素质测评量表时,首先就面临着需要挑选测评项目的问题,即哪些项目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哪些项目不适用于对被测评者进行测评,这就是项目分析。 4.内部一致性信度:具体表现为被测评者在各个题目上所得成就的一致性。 二、填空 1.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原理:信度、效度、项目分析。 2.效度的估计方法: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预测效度。 3.心理测评的类型:智力测评、能力测评、人格测评、投射测评。

江苏自考人员素质测评大纲提要以及笔记

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大纲要求(考核知识 点、考核要求)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三)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二、考核要求 (一)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1、识记:(1)素质;(2)素质的构成;(3)素质测评; 2、领会:(1)素质的特性;(2)人员素质测评与人才素质测评的关系。 (二)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1、识记:(1)选拔性素质测评;(2)配置性素质测评;(3)开发性素质测评;(4)诊断性素质测评;(5)考核性素质测评。 2、领会:(1)选拔性测评的特点;(2)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3)配 置性素质测评的特点;(4)开发性素质测评的特点;(5)诊断性素质测评的特点;(6)考核性素质测评的特点;(7)运用考核性测评时应注意的原则。 3、应用:人员素质测评的五种类型及特点。 (三)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1、领会:(1)素质测评评定的功能的具体表现;(2)素质测评诊断反馈功能的正向发挥的主要表现。 2、应用: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第二章素质测评的历史与发展 一、考核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方法 (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素质测评思想研究 (三)中国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发展 (四)素质测评方法改革的趋向 二、考核要求 (一)中国古代人员素质测评的思想与方法 1、识记:(1)古代人员测评的内容。 2、领会:(1)古代人员测评的指标;(2)古代人员测评的技术。 (二)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素质测评思想研究 1 、识记:(1 )察举、贡举、保举、试举;( 2 )九品;( 3 )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四大形式。 2、领会:(1)正的六条标准(2)九品中正制的测评思想;(3)科举制的测评思想; (4)科举的程序。

人员素质测评测验总结

20130242038 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班彭晓钰人员素质测评第七章测验总结 第一节心理测验概述 一、定义:对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的测量。(三要素: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二、种类:内容上可分为人格测验,能力测验,成就测验; 要求上可分为最高行为,典型行为测验; 对象范围上可分为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方式上可分为笔测验,投射测验,操作测验; 主题上可分为自评测验,他评测验; 分数解释的参照标准上可分为标准参照和常模参照测验。 第二节人格测验 一、自陈式量表(纸笔测验的一种形式) 1.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有566个项目,其中有16个是重复项目。这些 项目内容涉及广,包括身体测验,精神状态以及对家庭,社会,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的态度等26类题目。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无时间限制。 2.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因素(16PF):有187个题目,分为16个分量表,分别测卡 特尔提出的16种根源特质。优点是测试高度结构化,实施简便,记分,解释都比较客观,容易,对被试该的职业,级别,年龄,性别,文化等方面均无限制。缺点是收到情境与人格的交互作用的影响,被试对该问卷的回答不一定能反映其真实情况,受测人的反应经常因情境的改变而改变,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受到影响。 3.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1959年霍兰德提出,将职业环境与人格以同样的维度分为 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4.心理健康测验(SCL-90):共90个项目,对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 区分功能,适用于测查人群中有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何种心理障碍以及严重程度如何。 5.艾森克个性测验(EPQ):提出了影响和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倾向性,情 绪性,心理变态倾向)分为四个量表。 E量表测量个体外倾向性;N量表测量个体情绪性(其两极分别是情绪稳定和神经过敏);P量表测量个体神经质倾向(并非指精神病,所有人身上都存在);L量表测定被测者自我掩饰,自我掩蔽水平的,它与其他量表功能相连。 6.爱德华个性偏好测量表(EPPS):共有225个题目,根据人的15种需求为理论基 础编制的。 7.其他人格测验问卷(气质测验,价值观测验) 二.投射测验 优点:测验材料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其结构和意义完全由被测者自己决定;使用非结构任务,允许被试者有各种各样不受限制的反应;测量目标具有隐蔽性;解释的整体性。 缺点:评分标准缺乏客观标准,难以量化;缺少充分的常模资料,测验结果不易解释;信度和效度不易建立;原理复杂深奥,非经专门训练者不能使用。 目前投射测验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罗夏墨迹测验:每套由10张墨迹图组成,其中5张为黑白墨迹测验,两张在黑白墨迹图上附有红色墨迹,三张为全彩色墨迹。其计分方法一般需要考虑反应的部位,反应决

人员素质测评考点

第一章素质测评导论 名:素质,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在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简:素质的特性,1.基础作用性;2.稳定性;3.可塑性;4.内在性;5.表出性;6.差异性;7.综合性;8.可分解性;9.层次性与相对性。 单:素质的稳定性,表现为持续性与一致性。 单:素质的内在性,素质虽然是任何个体身上的一种客观实在,但却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具有隐蔽性与抽象性。 单:素质的表出性,行为方式、工作绩效与行为结果(包括工作产品在内)是素质表现的主要媒介与途径。 填:素质的构成在这里是指素质结构的基本划分,包括基本成分,因素与层次。 单: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发展与事业成功的生理基础;心理素质包括智能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 单:心理素质是个体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多:心理素质中的智能因素,包括知识、智力、技能与才能。 单:品德素质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创新意识、道德品质与其他个性品质。 单:心理健康素质是衡量一个具体人员身心发展的综合素质指标内容 名:素质测评,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单:按测评标准划分,有无目标测评、常模参照性测评与效标参照性测评。晋升测评一般属常模参照性测评,人员录用与招聘也多属这种测评。飞行员的选拔与录用,主要属于效标参照性测评。述职、小结与访谈等写实性测评,则属于无目标测评。 单:按测评的范围来分,可分为单项测评与综合测评,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单项测评;而人员选拔与绩效考评中的测评,大多数是综合测评。 单:按测评主体来划分,有自我测评、他人测评,个人测评、群体测评、上级测评、同级测评与下级测评。 多:按测评目的与用途划分,有选拔性素质测评、诊断性素质测评、配置性素质测评、考核性素质测评与开发性素质测评。 单:选拔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这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素质测评。 简:选拔性素质测评与其他类型的测评相比,其特别有五:第一,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第二,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第三,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第四,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第五,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 多: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是公平性、公正性、差异性、准确性与可比性。单:配置性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另一种素质测评。它以人事合理配置为目的。多:配置性素质测评与其他类型的素质测评方式相比,具有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等特点。 名:开发性素质测评是一种以开发素质潜能与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为目的的测评。 多:与其他测评类型相比,开发性测评具有勘探性、配合性、促进性等特点。 名:诊断性素质测评是以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以组织诊断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简:诊断性素质测评与其他测评类型相比,主要特点有四:第一,测评内容或者十分精细,或者十分广泛;第二,测评的过程是寻根究底;第三,测评结果不公开;第四,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第六章 人员素质测评内容标准化方法

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内容标准化方法 一、素质测评的内容与标准化方法 1、素质测评内容的标准化 标准:就是指测评标准体系的内在规定性,常常表现为各种素质规范化行为特征或表现的描述与规定。标度:即对标准的外在形式划分,常常表现为对素质行为特征或表现的范围、强度和频率的规定。标记:及相应于不同标度的符号表示。 测评目标是对测评内容筛选综合后的产物,是测评内容的一种代表; 测评指标则是指素质测评目标操作化的表现形式。 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共同构成了素质测评的标准体系。即测评内容、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是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不同层次,测评内容是测评标准体系的基础,测评目标是测评标准体系的主体,测评指标是测评标准体系的实体。 2、工作分析 (1)是指采用科学的方法搜集工作信息,并通过分析与综合所搜集的工作信息找出主要因素,为工作评价与人员录用提供依据的管理活动。 实质就是要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的调查入手,顺次分析工作者、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性质要求与任职条件。 要素是工作分析中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单位。 工作分析结果是职位说明书与职位工作规范。 (2)工作分析的应用程序 ①根据素质测评目的与需要,确定需要进行调查的职位范围,制定调查的提纲与计划; ②采用一定方法广泛搜集有关某一职位任职者主要素质条件与绩效指标的素材; ③通过一些方法筛选形成内容全面的素质调查表; ④在更大范围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职位素质测评

标准体系; ⑤对所制定的素质测评标准体系进行测评并修改。 (3)工作分析的方法 是指可以用于搜集与测评对象相关的工作信息的基本方法,包括工作分析过程中所采取的手段、工具与方式。 a、观察法:是指有经验的人通过直接观察方法,记录被观察者某一时期的工作内容、原因和方法而不干扰其正常工作的活动,它通常是一种隐蔽的观察法。 一般要求用标准格式记录观察结果。 b、自我记录法:由工作者本人按标准格式及时详细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和感受; c、主管人员分析法:主要由主管人员通过平时的管理权力来记录所管理人员的工作活动、任务、职责; d、访谈法:适用于短时期的生理性工作特征的调查分析,又适用于长时间的心理性工作特征的调查分析,但要做好访谈计划。 e、关键事例法:是指通过对实际工作中特别有效或无效的工作者行为的简短描述,来调查与分析工作的一种方式。这种方法对与那些复杂性或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分析师很有效的。 F、问卷调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形式又分为通讯问卷与非通讯问卷、检核性问卷。 g、文献查阅法,即职业信息法 (3)测评内容的标准化步骤 ①明确测评的客体与目的。 ②确定测评的项目;测评项目确定的方法:一是工作目标因素分析法;二是工作内容因素分析法;三是工作行为特征分析法。 ③确定测评标准体系结构;工作分析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分析的。 ④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如何筛选?一是问这个测评指标是否具有实际价值;二是问测评指标是否切实可行。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代码:1056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考课,是为培养和提高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试者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主要讲授素质测评的概念功能、素质测评的历史、素质测评的标准化与量化、素质测评的程序和方法、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素质测评的质量分析、素质测评报告、素质测评工具组合等内容。课程注重系统性与适用性,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培养学生科学识别人才的能力,能够为学生今后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的目的:为了使自学应试者在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础上,深入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操作手段,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简单的测评量表,实施具体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科学识别人才的能力,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环节的工作奠定基础。 设置《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课程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学应试者比较全面的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理解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作用,能够掌握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试者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业务水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基础上的深入的专业学习,是培养学生具体的专业操作能力的课程。《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课程是学习该课程的基本前提,同时该课程也是为进一步学习《薪酬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课程作操作准备。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素质测评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素质的涵义,深入理解素质测评的内涵和原则,理解素质测评的理论基础;领会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功能,理解素质测评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了解素质测评的划分类型,理解每种类型测评的特点;领会学习人员素质测评的意义,掌握学习人员素质测评的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素质和素质测评(重点) 识记:素质的涵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