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位置和图形复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位置和图形复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位置和图形复习题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位置和图形复习题

位置

1、看图填上“前”、“后”。

(1)小鸟在小狗的()面。

(2)小狗在小老鼠的()面。

(3)小老鼠在小狗的()面。

2、填一填。

小朋友,我家在8号门的左边,请帮我找一找,应是()号门。

3、

(1)小狗跑在最()面,小象跑在最()面。

(2)小象跑在小牛的()面,小狗跑在小兔的()面。

(3)小兔跑第(),它的后面还有()个,前面还有()个。

4、

上面是一群小动物在一起休息。从左数起小马是第()位,从右数起小象是第()位。

小鹿的右边有()个,左边有()个,一共有()个小动物。

5 、

(1)小花是左边数起的第()个,右边数起的第()个。

(2)左边数起的第 6 个,就是右边数起的第()个,这个小朋友是()。

(3)丁一的左边是(),右边是()。

6、

(1)从左数香蕉排第(),它的左边是()。

(2)梨的左边有()种水果,葡萄在它的()边。

(3)上面共有()种水果,从左数第一个是()。

7、你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吗?

小明的左边是小军,右边是小青。

()()()

8、填上相应的序号“1、2、3、4、5、6、7”。

体育场的上一站是(),体育场的下一站是(),从体育场到展览馆还要乘()站。

9、认一认

左手号码()右手号码()

10、按要求填一填。

12、“左、右”填空。

(1)下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上楼的小朋友是靠()边走.

(2) 上楼、下楼和在路上行走我们都应靠()边走。

13、看一看,填一填。

1.小鸭在小猫的( ) 面。

猴在小鸡的( ) 面。

2.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 ) 面。

3.小狗在第二层的最( ) 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14、请你连一连。

小芳、明明、李奶奶、王叔叔住在一座楼的同一个单元,他们住在不同的楼层。

15、看图填空。

(1) 从前面数小丽是第四,她的前面有()个人。

(2) 从后面数小强是第三,他后面有()个人。

(3) 没有看到的同学有()名。

(4) 这一队一共有()名同学。

(5) 从后面数小丽是第(),从前面数小强是第()。

16、看一看,填一填。

(1)在☆的左面画○。(2)在☆的右面画▲。(3)在◇的右面画⊙。

17、看图说一说,填一填。

(1)老鼠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吃到蛋糕。

(2)马往()走()格,再往()走()格可以到达小鸟家,马一共走了()格。

(3)蝴蝶往()走()格,可以吃到蛋糕。

18、仔细看一看,再填一填。

我看到小鸟的上面是白云,下面是大树;大树的左边是小熊,右边是小

花。我还可以这样说:

“()的上面是();()的下面是();()的左边是();()的右边是()。”

19、数一数。

.

(1)一共有()只小动物,

(2)从左数排第4 ,排第(),

(3)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

(4)从右边起圈出 3 只小动物。

认识立体图形

一、数一数,填一填。(18分)

1、

2 、

()个()个()个()个3、

长方体有()个圆柱有()个

正方体有()个球有()个

4、

5、

有()个,有()个,有()个,有()个。

6、

666om

7、

1、从左起,第()个是球,第()个和第()是正方体。

2、球的左边第一个是(),球的右边第一个是()。

8、

二、下列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球?把它们的序

号填在横线上。

①②③④⑤

⑥⑦⑧⑨⑩长方体有:;圆柱有:

正方体有:;球有

三、连一连

1、

2、

四、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物体,看看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球,哪些

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把它们的序号写在合适的()里。

( ) 是长方体( ) 是正方体

( ) 是圆柱体( ) 是球

五、在地面站不稳的是?把它圈出来。

六、按照下面立体图形排列规律,下一个应摆什么图形?圈一圈

2020一年级数学上册专项复习专项部分图形与几何

专项部分图形与几何 第一组[位置与顺序] 一、照样子填()。 1. 3号车在最前面 (1)⑤号车排第()。(2)④号车排第()。 (3)②号车前面有()号车。(4)①号车后面有()号车。  2. 老虎在第一节车厢 (1)熊猫排在最()面.  (2)松鼠排在()的前面. (3)猴子排在()的后面,在()的前面. (4)大象排在()的前面.  (5)()在()的前面,()在()的后面.

二、、下面的动物多可爱呀!请认真观察,回答问题。 小鸡在小鸭的面,小鸭在小猫的面, 小狗在小鹅的面,小猴在小狗的面。 三、把上、下、左、右填在横线上。 四、辨一辨,涂一涂。请你仔细看一看,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给左手涂上红色,右手涂上蓝色。 五、按要求填一填 1. 小动物们排成一队去游玩.一共有()只动物去游玩,从左边数起()在第7个.  2.细心观察,认真回答。 (1)球在花盆的()面。 小朋友在球的()面。 (2)小朋友的右面是(),

后面是()。   3. (1)把右边的7只蝴蝶圈起来. (2)从右边数起,把第7只蝴蝶涂上颜色. 4. 男同学有()人,女同学有()人;一共有()人,从左数起,戴帽子的男同学排在第()个。 六、画一画。商店货架上有一些学习用品,你能按下面的顺序画出来吗? 1.铅笔在钢笔的下面,练习本的上面。 2.小刀在练习本的右边。 3.文具盒的左边是钢笔。 第二组[认识图形] 一、连一连。

正方体 长方体 球 圆柱 二、数一数。 圆柱有()个,正方体有()个,长方体有()个,球有()个。 三、小法官,来判断。 1.在长方体下面画“☆”。 2.在正方体下面画“■”。 ()()()()()()()() 3.在圆柱的下面画“△”。 4.在球的下面画“●”。 ( ) ( )( ) ( ) ( ) ( ) ( ) ( ) 四、按要求圈出你认为对的答案! (1)滚得最快的是() (2)最容易堆的是() (3)最难堆的是() (4)滚得最慢的是() 五、数一数。

一年级数学图形与位置

课题图形与位置序号 授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及重点难 点 1、结合现实情境,能辨别前后、上下、左右,初步学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用前后、上下、左右认识和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并通过与同伴相互交流,初步体验空间感和方位感。 板书设计 有趣的游戏 左、右、上、下、前、后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活动,理解知识——随 堂测。 教后反思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好!(师用右手向同学们挥手问好) 请同学们也挥一挥你的右手向老师问好,好吗?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这节课我 们就来玩有趣的游戏。(师可贴示板书)同学们想玩 吗? 二、合作活动,理解知识。 (一)理解左、右。 1、引入游戏: 师:谁玩过“指鼻子、眼”的游戏?(有,请两 位同学演示一下;如没有,师可课件演示或者请一位 同学帮助演示,并讲清游戏规则。) 2、同桌合作,做游戏。 师:现在知道怎么玩了吗?你想玩吗?下面就请 你同桌的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吧。咱们还要比一比谁指 的又对又快。 3、巧学方法,辨认左右。 师:同学们,咱们先玩到这儿。刚才在玩的 时候,谁赢了?(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是自己)请几 个学生说说为什么会指的又对又快?有什么巧妙的 方法辨清左、右?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 4、反馈练习。 5、相对左右。 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和你的同位握握手。请指 一指你同位的左耳朵。 师:刚才在握手、指耳朵的时候,你发现了什 么问题? 师: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尝试解答) 师:这是因为你和同位是面对面,方向是相对 的。所以伸出手的方向也是相对的。这也说明了, 在不同方向,左右手的方向是不同的。这就是左右 的相对性。 6、做游戏。 师:咱们再来一起做个游戏好吗? 听老师发口令,同学们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对 又快! ①伸出左手、右手、左脚、右脚、摸右耳、指 左眼、指右眼。 ②向上看、向下看、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一步、 向上跳两跳、向下蹲两下、再往后走退一步、再往 前走两步。(再让几个学生发发指令)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二)自主探究,上下前后。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左右这两个方位,那么从刚 才的游戏中,你又发现了哪几个方位呢?(让学生说, 师板书。) 反馈练习。 师:那你能说说教室的前面、后面、上面、下 面分别是什么吗? (多让几个学生说说) 三、随堂测 1、游戏,比拍手。 教科书第76页的第1题。教师可请一位学生帮 助演示活动过程。 2、教科书第76页的第3题

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角的认识。 四、教学难点 比较角的大小,会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 五、信息窗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简单的比较角的大小方法;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初步学会画直角。 3.在观察、分析、操作中认识角,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个红点和绿点,自主练习第1~3题。 第二课时:第二、三个红点,自主练习4~8题。 (三)教学要点的设置与功能 第一个红点:什么是角呢?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以及角各部分的名称。 绿点:你还能在哪些物体上找到角? 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物体上找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第二个红点:你认识下面这些物体上的角吗?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在对比和观察中认识直角,认识直角符号。 第三个红点:哪个角大? 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自主练习第5题:画直角。学习直角的画法。 自主练习第8题:明白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画出的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信息窗2:做角 (一)教学目标 1.在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认识锐角和钝角。 2.在观察、分析、操作中比较角的大小,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的特点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因此,画一画、拼一拼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感受图形的特点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回顾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 1.在对比操作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 教材110页2题中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这是它们能拼成正方形的关键。因此,教学中先让学生用两个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再用两个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通过对比,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操作引向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2.重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同

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问题,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两组)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有2倍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3.比较以上两组长方形纸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发现? (第一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正方形? (第二组长方形纸的长是宽的2倍,所以当2个宽拼在一起时恰好等于长,就会拼成正方形) 5.说一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 6.结合刚刚计算出的图形的周长,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和

数学一年级上册《图形与位置》专项练习卷

数学一年级上册《图形与位置》专项练习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选择题 1 . 在中,蔬菜有()种。 A.7B.6C.5 2 . 根据甲图的变化规律给乙图的“?”选择一个恰当的图形是()。 A.B.C.D. 3 . 拼成如图立体图形的小正方体恰好还可以拼成下边的_______. B. A. 4 . ()是由7个小正方体组成的。

A.B. C . 5 . 上、下楼梯时,应该靠()行。 A.左B.右 二、填空题 6 . 我的家。 (1)站在的(____)面,在的(____)面。 (2)在的(____)面,在的(____)面。 7 . 看图填空. (1)小刀在铅笔的________面,文具盒在铅笔的________面; (2)文具盒的右面有________和________; (3)直尺的左面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从右数第________个是直尺; (5)从左数第________个是文具盒; (6)小刀在最________面,橡皮在最________面. 8 . 一共有(____)名同学,小华前面有(____)人,他排第(____)。 9 . 数一数,分一分。 有(_____)个,有(_____)个, 有(_____)个,有(_____)个。 10 . 从家走到学校走()条路近。 三、解答题

11 . 分一分。 12 . 看图回答问题 (1)和哪个重?(2)和哪个重?(3)+ =________ 13 . 现在车上有几人?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问题过关卷(打印版)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饮水机高60( )。一根跳绳长3( )。 红红穿衣服大约要5( )。妈妈身高 1( )65( )。 1岁大的婴儿每天睡15( )。 2.1时=( )分( )米=500厘米1米-60厘米=( )厘米1刻=( )分 3.在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 )角,有2个( )角。 4.右面被布遮住的是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被遮住了( )个直角。 如果被布遮住的是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表面被遮住了( )个直角。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

2.食指宽约1厘米。( ) 3.强强做20道口算题约用3分钟。( )

5.用锐角和锐角不可能拼成钝角。( )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3 分,共12分) 1.右面图形中的角都是( )。 ① 锐角② 钝角③ 直角 2.下图中没有角的是( )。 ① ② ③  3 .从前面看是的是( )。 ① ② ③  4.周六,欣欣7:30开始吃早饭,然后和妈妈一起去公园玩,11:30去吃午饭。欣欣和她妈妈可能( )去公园玩。 ① 7:30 ② 8:30 ③ 11:30 四、动手操作,我能行。(共22分)

2.左边的两个图形堆在一起是右边的哪个图形?圈一圈。(8分 ) 3.根据时间画分针和时针。(8分) 9:30 7:20 4:50 8:05 五、聪明的你,答一答。(共28分) 1.数一数,各有几个角?(每空2分,共18分 ) ( )个锐角( )个锐角( )个锐角

出来。(10分 )

2.60 5 40 15 3.直 锐 4.12 12 【点拨】先数没有被遮住的直角有多少个,再用总数减去没 有被遮住的直角个数即为被遮住的直角个数。或者前、后、 左、右四个面各有2个直角被遮住,上面有4个直角被遮 住,所以被遮住的直角有2×4+4=12(个)。 二、1.× 2.√ 3.√ 4.× 5.× 三、1.② 2.② 3.① 4.② 四、1. 2.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图形与几何》复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图形与几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18分) 1.一条长方形坻的长是7厘米,宽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如果要从这张长方彩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2.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刚好可以做成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模型,另一根可以做成边长最大为( )厘米的正方形模型。 3.四边形有( ) 条真的边,()个角。 4.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桌布,它的周长是( )厘米。 5.一个镜框长2米,宽1米,用5米长的花边烧镜框一周还差( )米。 6.用四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 二.判断。(对的画“?” ,错的画“x")(12分) 1.把一张长5厘米、宽3匣米的长力形纸,的成最大的正方形,这 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 2.四边形的周长一定比三角形的周长更长。()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把它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 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6厘米。() 4.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长和宽一定也分别相等。() 5.封闭围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6.这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面2个平面周形,它们的周长( )。 A.一样长 B.甲长 C.乙长 2.关于四边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四边形的对边一定相等 B.四边形一定有4 条直边 C四边形一定有4个直角 3.下面图形是四边形的是( )。 4.用篱笆围成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菜地,如果一面靠墙,至少用()米篱笆。 A.25 B.32 C.28 5.把一张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纸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为( )厘米。 A.8 B.12 C.16 四. 下面的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10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训练卷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图形与几何》专项训练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1 . 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______)角,比这个角小的是(______)角,比这个角大的是(______)角。 2 . 写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_____)(_____) (_____) 3 . 照样子量一量,填一填。 4 . 2.05公顷= 平方米= 平方千米. 7.25时= 时分. 5 . 一块长方形玻璃,长10分米,宽4分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分米。 6 . 数一数

________个直角 ________个锐角 ________个钝角 7 . 钟面上分针每小时转过的角度为(_____)度,是(_____)角;钟面上时针每小时转过的角度为(_____)度,是(_____)角;钟面上(_____)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平角;(_____)时整和(_____)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8 . 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____)角。 9 . 用放大镜看30°的角,这个角是度. 10 . 在下面的横线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25分= 时 1吨250千克= 吨 36分米= 米 15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11 . 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手掌的宽约8(_______)黑板长4(_______) 小明身高120(______)操场跑道400(______) 手指宽1(______)铅笔长18(_______) 12 . 下面这枝铅笔长________厘米. 13 . 铅笔是(______)厘米。 14 . 填一填(填m或者cm)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几何”过关测试题

“图形与几何”过关测试题 一、准确填空 1.钟面上3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9点半时,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是()角 2.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平方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 把圆分成16等份,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56厘米,那么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4.把13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每边为整厘米数),三条边长可能是()、()或()。5.在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里剪一个最大的三角形,有( )种剪法,剪出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梯形的上底是12厘米,下底是20厘米,高是30厘米,用两个这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7.把一个长、宽分别是15厘米和10厘米的长方形,拉成一个一条高为1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容器各一个,将圆柱容器内装满水后,再倒入圆锥容器内,当圆柱容器的水全部倒光时,结果溢出36.2这升。

这时圆锥容器里有水()毫升。 9.一个圆锥形的沙堆,底面积是18.84平方米,高1.2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米。10.把一个高6分米的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8平方分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二、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正方体木块,从顶点上挖去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体积()。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2.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的体积最大。 A、圆柱 B、正方体 C、长方体 3.将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成长方形,面积(),周长()。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4.如果两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这两个三角形()。 A、形状一定相同 B、面积相同 C、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D、完全相同 5.等腰梯形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96平方厘米,高是8厘米,则腰长()。 A、24厘米 B、12厘米 C、18厘米 D、36厘米6.连接A、B、C、D四点,可组成()个三角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图形与几何

总复习 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教材第93页、98页。 教学目标: 1.复习整本书所学过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巩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习整理“图形与几何”部分的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复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图形与几何”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从不同角度观察,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边长×4。 计算多边形的周长时,是几边形就是计算几条边长度的和。 二、巩固探究 首先我们在教室里选择一张课桌、讲台或其他物体,从不同位置看一看,与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尝试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交流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你发现了什么? 举例说说什么是周长,你有办法测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3页第2题图) 学生思考并交流: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如长方形的周长,就是围成长方形的四条线段的长度和。 测量硬币表面的周长就是求绕硬币一周的长度。可以用线绕硬币正好一圈,再测量线的长度。 像硬币和树叶这些图形都属于不规则图形,测量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一般不

能用尺测法直接测量,要借助“化曲为直”的思想,一般采用绳测法,先用绳绕一圈,再测量绳的长度就是其周长。 那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规则图形,我们又该怎样得出它们的周长呢?打开课本第93页看第3题,自己做一做。 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就能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测量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然后根据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都相等),让“正方形的边长×4=正方形周长”。 测量长方形的一条长边和一条宽边的长度,然后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可以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三、复习巩固 1.组织学生探究“图形与几何”中的相互启发,鼓励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硬币的周长。 2.出示教材 98页第 1题。 指导学生汇报自己是怎样观察盒子? 独立观察,汇报机灵狗在哪个位置看到的盒子? 3.动手操作,完成教材 98页第 2 题。 先测量,在独立计算图形的周长,汇报自己的方法。 4.引导学生完成教材 98 页第 4 题。 思维训练: 出示 98页第 5 题,启发思考:拼成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 同桌合作,思考探究,汇报方法。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学生交流,全班互评。 五、作业设计: 独立完成教材 98页第 3 题。 板书设计: 图形与几何 观察物体 什么是周长 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反思: 结合具体例子能加深学生对观察物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全优卷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图形与位置附答案

图形与位置 一、填一填。 1. (1) 一共有( )只小动物,从左边数起,小牛排第( )。 (2)小狗跑在最( )面,小象跑在最( )面。 (3)小象跑在小牛的( )面,小狗跑在小兔的( )面。 2. (1) 一共有( )只鸭子。 (2)把左边的4只鸭子圈起来。 (3)把从右边数的第5只鸭子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 (1)老虎在小熊的( )面,在小松鼠的( )边。 (2)猴子在小狗的( )边,在老虎的( )边。 (3)兔子在狮子的( )边,在小松鼠的( )面。 4. ( )是长方体( )是正方体 ( )是圆柱( )是球 5.正方体有( )个面,2个可以拼成一个( )。 6.是由(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至少再添( )个相同的小正方体,就可以变成一个大正方体。 二、选一选。(填序号) 1.上山的动物中,( )排第3。

①小蚂蚁 ②蛇 ③毛毛虫 2.在的( )。 ①左边 ②右边 ③上面 3.小英是用( )手拿鸡毛掸子的。 ①左 ②右 ③无法确定 4.小红在小丽的后面,小红不在最后面,下图中哪个是小丽?( ) ①A ②B ③C 5.下面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有( )。

①A和C ②B和D ③C和D 6.哪一组的两个图形堆在一起最稳?( ) ① ② ③ 7.数一数,左图中有( )个。 ①5 ②6 ③7 8.我说你搭,先放一个正方体,再在正方体上面放一个长方体,最后在长方体上面放一个圆柱,下面搭法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三、数一数,填一填,画一画。 1.找朋友,连一连。 2.数一数。

3.填一填。 在的________边。 在的_________面。 在的__________面。 在的_________边。 在的_________面。 4.画一画。 ☆的上面是○,○在?的左边,?的下面是,○的左边是□,□在的上面,的下面是,△在的右边,在△的右边。 四、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填序号)

二年级数学上册 专项复习 图形与几何 新人教版

【2019最新】精选二年级数学上册专项复习图形与几何新人教版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直尺上从“3”刻度到“10”刻度之间的长度是()厘米。 3、100厘米=()米 15厘米-7厘米=()厘米 3米=()厘米 30厘米+20厘米=()厘米 90米+3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 30米+6米=()米 21米 - 4米=( )米 90厘米+10厘米=( )米 4、把1米、98厘米、89厘米和10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二、测量知识我完成。 1、 2、 3、联系实际生活填一填。 长约厘米我的身高是米厘米课桌高约厘米 4、下图中线段是()。 5、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 三、在○里填上“>”“<”或“=”。 2米○20厘米 84厘米○48厘米 600厘米○6米 1米○99厘米 320厘米○3米 100厘米○4米+6米 四、做一做。 1、我估计我的铅笔盒长()厘米,用尺量铅笔盒的长是()厘米。 2、量一量。 3、请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请你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五、细心判断。 1、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 2、5厘米比2米长。() 3、谁量得对? 六、认真数一数,下图有几条线段。 图中共有()条线段。 七、实践操作题。 用尺子(可以是卷尺、米尺等)量一量家中各种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第二组[角的初步认识] 一、填一填。 1、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2、一个直角三角板中,有( )个直角, ( )个锐角。 3、一个长方形有( )角,都是()角。 4、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比一比。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两次,展开,把折线画出来,这时共有()个直角。 7、下图中有()个角,()个直角。 二、辨一辨。 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2、下面的图形中,是直角的在()里打“√”,不是的打“×”。 ( ) ( ) ( ) ( ) 3、下面说法对的在()打“√”,错的打“×”。 (1)数学课本封面上的直角比黑板面上的直角小。() (2)角的两边越长,角就越大。() (3)角的大小与顶点有关。() (4)没有比直角再大的角。() 三、选一选。(把序号填在蘑菇瓶中)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图形与几何解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图形与几何》 先锋小学曹茜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坐在一起探讨、交流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编写特点和具体实施方法。今天我就一年级教材“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内容的变化作个介绍: 一、内容的变化 1、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认识图形”降低了难度 主要表现在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原来“认识图形”单元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以往主要是想体现“面”在“体”上,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程中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二、对“图形和几何”内容的教学,教材的主要编排特点有: 1、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与心理特点设计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 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学习新

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具体形象和动作进行思维,在认知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结论中得到知识技能,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图形和几何”这一部分的学习内容,教材已经充分考虑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特别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而且教材中也编排了许多的课堂活动,这些直观因素教学中要充分加以挖掘。比如“位置”单元教材第11页第3题,教材抓住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用趣味性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第12的第5、6题,题目素材的选择充分考虑趣味性与知识性的融合。另外教材对于“左右”和“认识图形”学习内容和难度的改变,就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组织科学的知识体系。具体我们在单元教材分析中会详细介绍。 2、教材呈现内容的素材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一年级学生所感知的生活面较窄,从他们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在“图形与几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材安排了现实生活情境作为练习题,还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为学生更多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如教材第11页第2题,内容的呈现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位置内容,利用班级自身资源就可以灵活运用,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自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教案-精选文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 设计教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小学数学的图形与几何的特点是直观几何、实验几何。因此,画一画、拼一拼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仅能感受图形的特点及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还能回顾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积累活动经验。 1.在对比操作中体会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 教材110页2题中的两个长方形的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这是它们能拼成正方形的关键。因此,教学中先让学生用两个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再用两个长、宽之间有2倍关系的长方形拼一拼,求出拼成的图形的周长。通过对比,将学生的关注点从操作引向图形的特点与数据的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 2.重视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掌握。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图形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印象,能利用所掌握的图形特征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结合

教材习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问题,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形纸(两组)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没有倍数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长和宽有2倍关系的两张长方形纸拼一拼,并计算出能拼成的图形的周长。 3.比较以上两组长方形纸所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发现?(第一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组的两张长方形纸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讨论:为什么会出现正方形? (第二组长方形纸的长是宽的2倍,所以当2个宽拼在一起时恰好等于长,就会拼成正方形) 5.说一说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点。 6.结合刚刚计算出的图形的周长,说一说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不规则图形的周长怎样测量? 8.系统整理这一单元所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

图形与几何专项复习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用字母表示分别是()和()。 2、线段有()个端点。 3、我的“一拃”长约()厘米。 4、我的食指的宽大约是()厘米。我的脚长约()厘米。我的“一步” 长约()厘米。 5、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 6、在你的学生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12之间的长度是(),数一数,自己 的直尺上共有()个1厘米。 7、一根木棒比一米短1厘米,这根木棒长()厘米。 8、直尺上“0”到“8”之间是()厘米,“5”到“9”之间是()厘米。 9、测量教学楼的宽用()作单位比较合适。 10、38米+7米=()米 1米=()厘米 19厘米—7厘米=()厘米 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 3米+100厘米=()米 11、角有()个顶点,()条边。 12、从一个点起,用()向不同的方向画()条()的线,就画成一个()。 13、直角有()个顶点,()条边,用()可以画出一个直角。()角比直角大,()角比直角小。 14、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 正方形有()个顶点,()条边。 长方形有()个顶点,()条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个直角。 15、一条红领巾上有()个锐角,()个钝角。一个三角尺上有()个角, 其中有()个直角。 16、钟面上有()个数,有()针和()针。时针走一个大格是()时, 走三个大格是()时。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时,时针从1走到12,走了()时。 17、早上,冬冬7:35到校,莉莉7时半到校,明明7:40到校,他们三人()到校最早,()到校最晚。 18、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走三个大格是()分,也可以说成是()。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分,走三个小格是()分。分针走6个大格是()分,也可以说成是()。 19、分针从12走到6,走了()分。时针从12走到6,走了()分。分针 从3走到10,走了()分。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时。 20、1时=()分 21、6 : 30过5分是() 7 :20过10分是() 5 : 45过一刻是() 3 : 00过半小时是() 22、4时5分在电子表上显示为()。 23、钟面上,时针指向12和1之间,分针指向刻度3,此时的时间是()。 24、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是()。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3和4之 间是()。分针指向5,时针指在8和9之间是()。 25、()时整,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不重合);()时整,分针和时 针重合。 26、现在是8时,再过2时是()。时针从2走到5,走了()时。分针从2走到5,走了()分。 27、我们一节课是()分。再加上()分是1时。 28、()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29、用7和8这两个数字能组成()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分别是()。 30、四个同学要照相,每两个人都要照一张合影,最后四个人再合一张影,一共有()张合影。 31、有四个同学握手。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可以握()次。 32、有2、3、9三个数,任意选取其中2个数求和,得数有()种可能。 33、小红、小芳和小丽三人,每两个人照一张相,共可以照()张不同的照片。 34、我家有桃、香蕉和桔子三种水果。如果我每天吃一种水果,每天有()种不同的选择。如果每天我要吃两种水果,每天我有()种不同的选择。 35、我有3条裤子,2件上衣,有()种不同的穿法。 36、小明和爸爸妈妈准备照一张全家福。照相时,他们三人排成一排,有()种不同的排法。 37、用3、8、5能摆成哪几个两位数? 38、用3、8、5能摆成哪几个三位数? 39、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早晨7:40从家出发,几时几分到达学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类复习 图形与几何

四年级上册数学图形与几何专项复习题 考点一毫米、分米和千米的认识 1.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10 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2)两张储蓄卡的厚度大约是2()。 (3)课桌的高度是9()。 (4)北京到上海的公路长约是1200()。 2.算一算,填一填。 50 厘米=()分米2000 米=()千米 20 毫米=()厘米 3 千米400 米=()米 30 分米=()米 5 厘米-5 毫米=()毫米 考点二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出两个不同的长方形,使它们的周长都是12 厘米。 4.操作题。 (1)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出一个长3 厘米、宽2 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为4 厘米的正方形。

(2)分别计算出所画的两个图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5.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表示1 厘米,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周长是18 1 厘米的长方形,并把它的涂上颜色。 2 思考:我画出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涂色部分是()个小正方形。 6.一个长方形花坛,周长是32 米,宽是70 分米,长是多少米? 7.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 米,宽25 米。小强沿它的边缘跑4 圈,一共跑 了多少米? 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 米,宽5 米,有一面靠墙。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9.一根6 米长的木料,赵叔叔要用它做一个高210 厘米、宽80 厘米的门框(门框只有一条宽),还剩多少米木料? 10.熊猫要从家走到竹园。已知图中长方形的长是148 米,宽是98 米。如果 熊猫走中间这条路,那么它一共要走多少米?

一年级数学上册-《图形与几何》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认识图形及位置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节课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力争把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中。 1.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复习中,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学具,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去思考、去探索,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学习兴趣悄然增浓,真正达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的目的。 2.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不仅要靠常规的教学来实现,而且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画、移、拼、想,把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长方体学具正方体学具 圆柱学具球学具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出示漂亮的喜羊羊图片)今天聪明的喜羊羊和我们一起上复习课,咱们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喜羊羊给大家的礼物,打开看一看是些什么。喜羊羊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 2.引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立体图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里用喜羊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入课题,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动手操作,感知特征。 (1)学生动手分类,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3)汇报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立体图形的特征。(师板书) 长方体:四四方方,对面相同,不易滚动。 正方体:四四方方,六个面相同,不易滚动。 圆柱:上、下底面同样大,能来回滚动。 球:能任意滚动。 设计意图:通过分一分、摸一摸,可以加深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认识,同学间的交流能加深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以上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完成教材106页3题。 (1)要求学生拿出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动手拼一拼,能拼出学过的什么图形? (2)汇报自己拼出的结果:可以拼出一个长方体。 (3)填空。 要拼出一个大正方体,至少要用()个小正方体。(通过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来解决问题) 2.完成教材109页13题。 (1)引导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学生想象,动笔连一连、写一写。 (3)组织学生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1.9.4《图形与位置》【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图形与位置》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形成对4种常见立体图形的表象以及对图形特征的直观感受,能辨认这些图形。 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1.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成对4种常见立体图形的表象以及对图形特征的直观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位置的相关内容 1.课题引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请看!他们在干什么? 预设:他们在学习图形与位置 师:这些内容咱们学过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图形与位置》(板书课题) 2.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位置

师:我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这四名同学的身上。他们分别叫、、、 师:(课件出示题目)请问小兰的左边是谁?小红的后面是谁?小红在小刚的哪边?小刚在小明的哪面? 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小结: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上、下、前、后、左、右。你会用吗? 2.小动物吃水果 过渡语:那老师要考考你们。请看!(课件出示) 师:小猴怎样走能吃到桃子? 生:小猴先向上走5格,再向左走5格就能吃到桃子。 师:还可以怎样走? 生:小猴先向左走5格,再向上走5格也能吃到桃子。 小结:是的,走法不一样。但是都能让小猴吃到桃子。 师:这里还有小兔子、香蕉、和胡萝卜。你能像这样也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小兔子怎样走才能吃到胡萝卜? 师:你怎么不问小兔子怎样走才能吃到香蕉呢? 生:小兔子喜欢吃胡萝卜 师:你对小兔子的知识知道的真不少! 师:我们现在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小兔子先向上走3格,再向右走5格能吃到胡萝卜。 生2:小兔子先向右走5格,再向上走3格能吃到胡萝卜。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专项检测卷-图形与几何(二)(word版含答案)

图形与几何(二) 一、找一找,是角的在()里画“√”,不是角的画“×”。(10分) 二、在()里填上“米”或“厘米”。(4分) 一幢楼高约20()。一张桌子高约80()。 一根黄瓜长约25()。一张床长约2()。 三、比一比。(13分) 1. 在○里填上“>”“<”或“=”。(9分) 1米○99厘米8厘米○8米100厘米○1米 19米○20米40厘米○4米5米○300厘米 3米○36厘米80厘米+20厘米○1米1米-40厘米○65厘米2. 把1米、98厘米、89厘米和10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分) 三、认一认,连一连。(10分)

五、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用线连一连。(8分) 六、把下面各角的序号填在合适的方框里。(7分) 七、小林和三个同学一起观察桌子上的茶壶,小林看到的是哪幅图?在里画“√”。

(7分) 八、按要求画一画。(14分) 1. 先画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长3厘米的线段。(3分) 2. 以下面的点为顶点,画一下直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3分) 3. 在下面的钟面上画分针。(8分) 九、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和几个角。(6分) ()条线段,()条线段,()条线段, ()个角。()个角。()个角。

十、解决问题。(21分) 1. 一根绳子长26米,第一次剪去4米,第二次剪去14米,还剩多少米? (6分) 2. 你知道吗?蚯蚓有大地的“犁耙”和“耕耘者”、大自然的“化学家”和“肥料”、植物营养的“供应者”、环保的“功臣”等美称。(7分) 3.小军身高80厘米,他站在凳子上高1米,凳子高多少厘米?(8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常见的量 图形与几何

常见的量图形与几何 【教学内容】 常见的量图像与几何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和立体图形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难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大家想一想在认识钟表时,知道了哪些知识?钟表上整时、半时时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再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看到钟表、几何图形等立即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二、探究新知 1. 认一认,连一连。 我们的知识点说得很到位,那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呢?看一看,想一想,做这些事情该是什么时间?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习题。 2. 几何图形。 给下面的物体分分类,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题) (学生应该很容易地将已学过的形体进行分类) 3. 位置。 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95页第2题和第3题。先自己解答,然后我们再交流订正,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认识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时分针和时针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