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球上的大气(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汇总)专项训练

地球上的大气(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汇总)专项训练

地球上的大气(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汇总)专项训练
地球上的大气(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汇总)专项训练

地球上的大气专项试题汇总训练

1、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

2、新疆地区形成“早穿皮袄午穿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强②夜间大气逆辐射弱③白天太阳辐射强④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C

3、(2011年高考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1)-(3)题

(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

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

(2)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C.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

(3)该区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答案:(1)D (2)B (3)D

解析:(1)甲地高空气温比同海拔高度的乙、丙两地高空气温低,且垂直方向上等温线密集,温差大,空气密度差异大,对流旺盛,因此甲地最不稳定。丙地与乙地比较,近地面气温较低,垂直方向上温差较小,对流弱,大气稳定。

(2)正午前后,甲地西部上空的冷气流运动到乙地上空,乙地上空气温降低,因此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3)本区位于中纬度地区,最高海拔高度低于500m,因此排除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平均海拔较高且有一定起伏,为东南丘陵。

4、(2010年全国文综I)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检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监测时段北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

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

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2)下列时间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A.8日15时左右

B.8日22时左右

C.9日15时左右

D.9日18时左右

答案:(1)B (2)B

解析:(1)9日最高值大21℃以上,高于8日最高气温值,A错;9日9时到18时比8日等温线更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选B;一天中,14点前后温度达到最高,故从正午12点到午夜0点温度不是逐渐降低的,C错;白天等温线比夜晚密集,说明白天气温变化更快,D错。

(2)首先明确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废热排放,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的现象,所以热岛效应最强时段时城郊温差较大时段,选项中8日22时左右符合要求。

5、(2011年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某区域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1)-(3)题。

(1)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 西南风

(2)与①地相比,②地()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角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答案:(1)C (2)D (3)A

解析:(1)图示区域应是北冰洋及周围的亚欧大陆、北美大陆,①地此时处于北美高压,根据画风向的有关知识,用虚线垂直于其所处等压线由高压指向抵押画出气压梯度力,然后右偏一锐角用实线画出其所受的风向,再根据北极俯视图判断方向的方法即可判断出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北风。

(2)在图上画出逆时针的北极地区地球自转方向,即可看出②地应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3)根据图示信息,图示区域内亚洲高压、北美高压势力强大,应是北半球的冬季,在1月份北半球陆地最冷,气压较高。

6、(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2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略。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2)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

【答案】(1)C (2)D

【解析】(1)图中M地东侧气压低于西侧的气压,风从高压向低压吹,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形成西北风。

(2)产生图示降水区域处于低于槽的北侧,在该区域吹偏北风,与南侧的暖气流交汇形成冷锋。

7、(2011年浙江杭州模拟)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3)题。

城市①②③

1月 5 11 21

平均气温(℃)

7月29 27 26

1月47 75 1

平均降水量(mm)

7月150 5 610

(1)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上海 罗马 孟买

C.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2)城市①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大陆西岸

B.大陆东岸

C.大陆内部

D.赤道地区 (3)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亚寒带针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1)B (2)B (3)C

解析:(1)根据表格中的最低气温和降水的分配类型,城市①②③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然后对应答案项即可进行判断。

(2)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

(3)地中海气候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时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8、(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1)~(2)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 .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 .受暖流影响 C .受寒流影响 D .受陆地影响

(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气温 降水量

(mm ) 月)

图4

答案:(1)C (2)B

9、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

是、和热带沙漠气候。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亚西北部一月和七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系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

一月:

七月:

(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1)地中海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3)一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七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4)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

10、(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1)~(3)题。

(1)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B.鱼鳞状C.间隔团块状D.条带状

(2)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D.热带雨林地带

(3)在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

A.日出前后B.正午 C.日落前后 D.午夜

【答案】(1)C (2)D (3)A

【解析】今年3月23日是第五十九个世界气象日,试题以积云为切入点,“看云识天气”,身边地理无处不在。

(1)大气对流过程中,温度较高、受热的地区空气膨胀上升,温度较低、冷却的地区空气收缩下沉,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气流上升,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水汽渐渐冷却凝结形成积云;气流下沉,随海拔降低,气温升高,水汽难以冷却凝结,云层少。因此气流上升地区天空形成积云,而下沉地区天空无云(云量极少),而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在不同的地区相间分布,使积云的分布被无云天空分割,分布呈间隔的团块状,没有连续分布,A错、C对;鱼鳞状、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的,B、D错。(2)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对流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A错;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低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B、C错;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选D。

(3)积云云底高度为“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当水汽的凝结高度由下垫面温度决定时,则下垫面温度越低,水汽开始冷却凝结的高度越低,积云云底的高度值也就越低。一天中,通常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下垫面温度较高;日落前后,太阳辐射减弱、消失,下垫面温度较低,从日落到半夜再到日出前后,因没有太阳辐射(或极微弱)下垫面温度一直呈下降趋势,直到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下垫面温度才开始慢慢回升。因此一天中,下垫面温度最低的时间多在日出前后,即积云的云底高度低值多出现在日出前后,故选A,B、C、D错。

11、(2019年江苏卷)图3为“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月最可能是

A.3月B.6月C.8月D.10月

(2)此时,澳大利亚

A.①地天高云淡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D.④地北风酷热

【答案】(1)A (2)A

【解析】考查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以及等压线的应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1)该题可以根据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风向来判断季节,澳大利亚西北部七月份吹东南风,而一月份吹西北风。根据图中等压线及其分布规律,可知澳大利亚西北部陆地上出现低压中心而海洋上为高压,因此此时吹西北风,应当是南半球的夏季。因此,该月份最有可能为三月份。正确答案选A ,B C D错误。该题也可以利用澳大利亚西南部的风向进行判断,澳大利亚西南部吹偏南风,也是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不同地区风向不同,可以选取不同位置进行判断。

(2)①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第一题可知,此时为澳大利亚夏季,因此天高云淡,气候比较干燥,②为澳大利亚内陆沙漠地区气候干热,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多无风天气,B错误。根据等压线数值变化规律,③地区近海为低压,因此该地主要刮南风,并且为离岸风,由陆地吹响海洋,不可能有暴雨,水气较少。④地陆地为低压,因此刮北风,为迎岸风,气候比较凉爽,正确答案选A ,B C D错误。

1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答案】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

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解析】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本为温暖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山高谷深,深谷的两侧为高山,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暖湿气流,当暖湿气流翻越高山后,气流下沉,在下沉过程中随着海拔的下降,气温不断上升,同时气流下沉升温造成水汽难以冷却成云致雨,下沉气流成为干热风,使谷地气候变得又干又热;再加上谷地地形封闭,热量难以扩散,导致谷内气温更高。

13、(2012年山东文综,4~6,12分)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如图为P 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回答(1)~(3)题:

(1)此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的地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 )

A.获取卫星云图

B.查询地理数据

C.选择考察路线

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

(3)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答案:(1)C (2)A (3)C

解析:(1)图示天气系统是锋面气旋,③位于暖锋锋前,属于暖锋降水,因此会出现连续性降水;同时③地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2)遥感是获取信息的手段,适用于面状地理信息。该题中的天气系统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卫星云图。

但是,要想查询地理数据、选择考察路线需要地理信息系统。如果对科考船实时导航,要通过全球定位系统进行。

(3)科考队4月21日返回,出发是2个月前,因此出发时间是2月21日,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出发时昼长11小时,因此返回时夜长11小时,昼长13小时。

14、(2018·新课标Ⅱ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1)~(2)题。

(1)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北方向

(2)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D.人类活动影响少【答案】(1)D (2)B

(1)恩克斯堡位于70°S和80°S之间,属于极地东风带,其具体风向为东南风,五星红旗应飘向西北方向,D正确。

(2)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故B项正确。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项错误。

15.(2016?江苏卷)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6(2)题。

(1)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答案】5.D 6.A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河东北大部分地区并不都是在高压脊控制,A错误;此时我国北方大部

分地区在高压控制降水较少,B错误;三亚比昆明的等压线稀疏,所以风力三亚也比昆明小,C错误。根据等压线的方向可以作出北京和上海的风向,两地的等压线分布差不多,所以风向基本相同。

(2)上海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北方没有山脉的阻挡,寒冷气流可以直接到达,受寒潮影响较大,成都地处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所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