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2.03.04

•【字号】沪海危防[2002]95号

•【施行日期】2002.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上海市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沪海危防[2002]95号)

各有关单位:

现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本《办法》经2001年12月30日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作业单位资质申请自2002年3月20日起受理)。原由我局签发的相关文件中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均遵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

二00二年三月四日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护港口水域环境,防止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造成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上海港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上海港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在上海港水域进行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的船舶、作业单位和操作人员,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含有闪点低于60 C油品的油污水一律由岸上专业单位接收处理。

第三条(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对上海港水域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安全和防污染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单位资质

第四条(资质许可)

凡在上海港拟从事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的单位,均应当满足相应的资质和条件(见附件一),并能承担上海港溢油/化救应急反应义务,可按规定的程序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主管机关审核批准,取得《上海港船舶污染物处置作业单位许可证》(以下简称《作业单位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关作业活动(见附件二)。

第五条(许可证种类)

《作业单位许可证》的作业项目分为:1、岸上接收作业;2、水上接收作业;

3、清舱作业。

第六条(操作人员)

作业单位的操作人员应当持有主管机关核发的《上海港油类作业人员上岗证》(以下简称《上岗证》),持证上岗。

第三章作业管理

第七条(作业申报)

船舶自行或委托其他作业单位进行残油、油污水接收或清舱作业的,船舶、船公司或其代理应当事先填写《上海港船舶污染物处置作业申报单》(以下简称《申报单》),向作业地辖区海事处办理申报手续,经核准后方可作业。船舶与被委托作业单位对安全和防污染均负有责任。

第八条(作业要求)

船舶在作业前,应严格核对《申报单》所填写内容与实际是否相符,并与作业单位严格落实《船/船(岸)安全与防污染确认书》(以下简称《确认书》)制度。作业现场应当备有足够有效的防污应急设备和器材。

作业开始前,作业单位应当向作业地辖区海事处报告。

作业期间,双方应当派专人在现场值班巡视,保持联系,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排除隐患,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如果发生安全和污染事故,双方均有责任立即向作业地辖区海事处报告。

作业结束后,双方应立即按规定作好相应记录,并清理现场,双方负责人应共同在《确认书》上签字确认,并由作业单位向作业地辖区海事处报告。

作业单位应将接收的船舶污染物按规定送交主管机关认可的并由上海市环保部门批准的污染物处置单位进行处理,并将处置证明连同相关记录妥善保存,以备主管机关检查。

第四章签证管理

第九条(接收凭证)

船舶在完成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作业后,应持有有效的接收凭证,并与相

关记录共同保存,以备主管机关检查。

150总吨以下的油轮和400总吨以下的非油轮以《确认书》作为接收凭证。15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和400总吨及以上的非油轮以《船舶残油接收处理证明》作为接收凭证。

第十条(签证要求)

船舶应凭下列文书资料向作业地辖区海事处申请办理《船舶残油接收处理证明》签证手续。1、《油类记录簿》或其载有相关作业内容亦经船长签字并盖章的复印件。2、《申报单》原件。3、经双方签字的《确认书》。申请签证的污染物数量应与《油类记录簿》与《确认书》中所载项目和数量相符。

第五章证书管理

第十一条(上岗证管理)

1.《上岗证》自签发之日起3年内有效,期满后须重新培训发证。

2.持证人变更工作单位的,应由新单位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3.持证人如遗失证书后,应立即向主管机关报告,并在30天内

4.向主管机关申请办理证书补发手续(见附件二)。

1.持证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主管机关扣留《上岗证》:

(1)因操作不当发生一般安全或污染事故。

(2)使用不合格作业器具进行操作的。

(3)违反操作规程,冒险作业的。

5.持证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主管机关收回《上岗证》:

(1)将《上岗证》转借他人使用的。

(2)向主管机关隐瞒实情或提供虚假情况的。

(3)发生污染事故不向主管机关报告的。

(4)因操作不当造成人身伤亡的。

(5)因操作不当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

(6)拒绝接受主管机关检查的。

(7)在应急救援行动中不听从主管机关指挥的。

(8)故意排放污染物的。

第十二条(作业单位许可证管理)

1.《作业单位许可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5年。

2.证书有效期超过1年的,每满周年需经过主管机关年审合格后方为有效(见附件三),持证单位在证书每满周年之日的30天前应以书面形式向主管机关提出年审申请。

3.证书被注销、被取消年审资格,或持证单位发生歇业、倒闭、变更等情况时,证书均视为无效。

4.证书失效后,原持证单位仍需从事相关作业的,可按本办法规定重新向主管机关申领新证。

5.证书如有遗失,应立即向主管机关报告,并及时申请办理证书补发手续(见附件二)。

6.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持证单位应按主管机关要求进行整改,整改期间暂停相关作业,整改合格后方可继续作业或参加年审。⑴ 实际作业情况与核准内容不符。⑵未与船方共同落实《确认书》制度。⑶ 作业前后未按规定向海事处报告。

⑷ 作业现场无安全人员值班巡视。⑸ 使用不合格设备或器具作业。⑹ 作业现场未配备足够有效的防污应急器材。⑺ 违反规程冒险作业。⑻ 作业后未按规定作好相关记录或伪造记录。⑼ 私自涂改单证。⑽ 在港内未经许可进行残油、油污水过驳作业。⑾ 《上岗证》实际持证人数低于规定人数。⑿ 作业船舶未按规定取得《船舶安检报告》。⒀ 作业单位安全管理存在一般缺陷。⒁ 发生三次以下一般安全或污染事故。

7.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机关取消《作业单位许可证》年审资格。

(1)使用无证人员作业。

(2)未按规定履行溢油应急义务。

(3)发生三次以上(含三次)一般安全与污染事故。

(4)从未经认可的单位购买应急设备和器材,或其有效库存数量或品种低于规定数量或品种。

(5)未按规定保持通讯畅通。

(6)未按规定进行应急反应演练并作相应记录。

8.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主管机关收回《作业单位许可证》:

(1)未经核准擅自作业。

(2)作业过程中发生重大安全或污染事故。

(3)发生污染事故不及时报告或故意隐瞒污染违章事故。

(4)因人为因素排放污染物造成水域重大污染。

(5)作业船舶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6)作业单位安全管理存在重大缺陷或未通过年审。

(7)提供虚假证明,或以作业为名从事非法活动触犯刑律的。

(8)作业单位资质未满足所规定的条件。

(9)未按规定将所接收的船舶污染物送交处置单位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三条(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政措施)

船舶、船公司或其代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按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外,主管机关可暂停受理其在上海港相关作业申请最长不超过12个月:

(1)委托无证单位进行作业。

(2)未经核准擅自作业。

(3)申报内容与实际作业情况不符。

(4)超出核定范围作业。

(5)未与作业单位落实《确认书》制度。

(6)未按规定持有有效的接收凭证。

(7)作业中发生重大安全或污染事故,或发生事故后未及时向主管机关报告。

(8)参与、纵容、包庇、唆使作业单位违章或冒险作业。

(9)以作业为名,向作业单位出售成品油。

(10)干扰、阻挠或拒绝主管机关现场检查或进行污染违章调查。

第十四条(有关用语的含义)

本管理办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1、岸上接收作业,是指用岸上设施设备接收处理残油、油污水的作业。

2、水上接收作业,是指用小型油船接收残油、油污水的作业。

3、清舱作业,是指仅用人工清洁油舱(柜)的作业,不包括清舱污染物的接收作业。第十五条(发XXX施行)

本管理办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发布,并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备案。

本管理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附件一:

资质条件

一、水上接收作业单位应满足的资质条件

1、持有本市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且有相关经营项目。

2、在本市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保证通讯畅通。

3、在本港有固定码头供船舶停靠。

4、有稳定的作业队伍。每艘作业船舶的作业人员不少于4名,并持有主管机

关签发的《上岗证》。

5、经主管机关认可的审核机构组织专家审核通过的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

系,并取得《符合证明》。

6、作业设备。水上作业单位应配有在本港登记注册的拥有所有权的机动油船(挂浆机型船除外)作为作业船舶,证书齐全有效,设施配套完整,输油软管必须选用合格产品,并持有主管机关认可的检测单位出具的合格证书。作业船舶除满足航区和适载要求外,在里港作业的船舶不得小于50总吨,外港、新港作业船舶不得小于150总吨。所有作业船舶的上层建筑均应漆成橙色,并在显要位置悬挂统一标

识牌。

7、配套设备

作业船舶应配备的溢油应急设备和器材:

(1)吸油毡100公斤,消油剂250公斤及喷洒设备。

(2)必要的市内通讯设备,包括船用VHF,并保持24小时畅通。

8、作业船舶必须参加经主管机关认可的保险公司的油污责任保险。

9、必须与主管机关认可的港口溢油应急中心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10、必须与主管机关认可的并由上海市环保部门批准的污染物处置单位签订船

舶污染物处置协议。

二、清舱作业单位应满足的资质条件

1、持有本市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且有相关经营项目。

2、在本市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并能保证通讯畅通。

3、稳定的作业队伍。作业人员不得少于20名,并须持有主管机关签发的《上

岗证》。

4、经主管机关认可的审核机构组织专家审核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

5、合格的作业装备。着装及作业用具等必须符合国家防爆、防静电规范。

三、岸上接收作业单位应满足的资质条件

1、作业单位仅限船厂、油码头和污水处理单位。

2、本单位《工商营业执照》。

3、具有一定的接收处理能力。如无处理能力的,应与主管机关认可的并由上海市环保部门批准的污染物处置单位签订处理协议。有处理能力的,其设施设备应

经市环保部门批准。

4、4名以上持有《上岗证》的操作人员。

5、经主管机关认可的审核机构组织专家审核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

6、配备500公斤吸油毡,500公斤消油剂,200米围油栏,并做好维护、保养

工作,使之处于充足、常备状态。

7、与港口溢油应急中心签订应急救援协议。

四、操作人员应满足的条件

1、18至50周岁,身体健康。

2、持有本单位劳动用工合同。

3、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附件二:

水上接收《作业单位许可证》发证程序

凡满足本办法规定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均可向主管机关提出《作业单位许可证》书面申请,并按下列程序分阶段提交相关文件资料。

一、第一阶段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申请表。

2、《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3、停泊码头的所有人、经营人证明文书或租赁协议等正本及复印件;

4、作业船舶文书:

(1)《船舶登记证书》正本及复印件。

(2)《船舶检验簿》正本及复印件。

(3)有效的《船上油污应急计划》。

5、有效的《船舶安检报告》。

6、输油软管测试合格证。

7、持证操作人员清单(姓名、年龄、性别、证书编号),《上岗证》正本,船员适任证书及复印件。150总吨及以上油轮的船员还必须持有《油轮安全知识与操

作培训证书》。

主管机关受理申请后进行审核,一审通过后即向申请人发送《审核结果通知书》(简称《通知书》),并凭此《通知书》进入第二阶段审核。

二、第二阶段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通知书》。

2、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资料(具体内容另行规定)。

主管机关受理申请及全部资料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审核,对二审合格的,签发《符合证明》,并凭此《符合证明》进入第三阶段审核。

三、第三阶段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符合证明》。

2、与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处理单位签订的协议(副本)。

3、主管机关认可的应急器材清单(包括品名、厂家、规格型号、数量、购买日

期、储存地点等)及其购买凭证。

4、作业船舶参加油污责任保险的复印件。

5、与港口溢油应急中心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

6、作业船舶上层建筑统一漆成橙色。

7、提交船舶6寸全景彩照一张。主管机关受理后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即向申请单位发送《通知书》。四、申请单位凭《通知书》领取水上接收《作业单位许可证》正、副本和标识牌等,正本存放于单位办公场所,副本应随船携带,标识牌应悬挂于每船的最显眼的地方。清舱《作业单位许可证》发证程序凡满足本办法规定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均可向主管机关提出《清舱作业单位许可证》书面申请,

并按下列程序分阶段提交相关文件资料。

一、第一阶段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申请表。

2、《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3、作业装备的清单(附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4、持证操作人员名册(姓名、年龄、性别、证书编号),《上岗证》正本。

主管机关受理申请后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即向申请人发送《通知书》。并

凭此《通知书》进入第二阶段审核。

二、第二阶段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通知书》。

2、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资料(具体内容另行规定)。主管机关受理申请及全部资料后,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发送《通知书》,并凭

此《通知书》进入下一程序。

三、申请单位凭《通知书》领取《作业单位许可证》及相关文书。岸上接收《作业单位许可证》发证程序凡满足本办法规定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均可向主管机关提出《岸上接收作业单位许可证》书面申请,并按下列程序分阶段提交相关文件

资料。

一、第一阶段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申请表。

2、《工商营业执照》正本及复印件。

3、油码头单位需提供主管机关核发的《上海港码头(设施)危险货物装卸作业

许可证》及复印件。

4、岸上接收设施、设备的资料(包括型号、厂家或建造单位、工艺流程、接收

能力);如有处理能力的,还应提供市环保部门的批准文件正本及复印件。

5、应急器材清单(包括品名、厂家、规格型号、数量、购买日期、储存地点等)

及其购买凭证。

6、与港口溢油应急中心签订的应急救援协议。

7、持证操作人员名册(姓名、年龄、性别、证书编号),《上岗证》。主管机关受理上述申请及全部资料后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即向申请人发送《通知书》,

并凭此《通知书》进入第二阶段的审核。

二、第二阶段应提交的文件资料:

1、《通知书》。

2、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资料(具体内容另行规定)。主管机关受理申请及全部资料后,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对审核合格的,发送《通知书》,并凭

此《通知书》进入下一程序。

三、申请单位凭《符合证明》领取岸上《作业单位许可证》。《作业单位许

可证》补发程序

1、持证单位遗失证书后,应及时到市级报刊登报声明。

2、自登报声明满3个月后,方可向主管机关提交申请办理证书补发报告。

3、主管机关受理申请,补发证书。

《上岗证》发证程序

1、单位统一按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培训申请。

2、经主管机关认可的单位进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3、主管机关统一签发《上岗证》。

《上岗证》补发程序

1、持证人提交补发证书申请。

2、工作单位证明。

3、主管机关受理申请,补发证书。

附件三:

证书年审程序

《作业单位许可证》年审

1、单位提出年审申请,并随申请附送如下文件资料:

(1)《作业单位许可证》。

(2)本年度内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报告;安全管理体系修改说明。

(3)《船舶检验证书簿》、有效的《船舶安检报告》、船员《适任证书》。

(4)持证操作人员名单及证书。

(5)作业船舶参加油污责任保险单复印件。

(6)现有的应急设备清单。

(7)办公场所、码头(设施)的所有人或经营人的证明文件及复印件,或相关的

合同及复印件。

(8)码头所在地辖区海事处的年审意见。

2、持证单位如在一年内发生了三次以下安全或污染事故,则须增加对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体系的附加审核。如果审核未能通过的,《作业单位许可证》也将因此

而失效。

3、主管机关受理申请及全部文件资料后进行年审,年审通过的,在证书相应

栏目内加盖“年审合格”印章。如遇文件资料部分无效或失真、正在接受调查处理

等情况时,主管机关将停止办理其年审。

JTT673 2006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单位接收处理能力要求

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单位接收处理能力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的单位、船舶、人员应具备的接收处理能力,以及接收和清舱作业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船舶污染物接收采用岸上接收方式的,其防污染和作业安全要求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4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JT/T 451 港口滥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 IMO MARPOL经1978年议定书修订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 IMO 国际油船和油码头安全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油类oil 任何类型的油及其炼制晶。 3.2 油性混合物oily mixture 任何含有油份的混合物。 3.3 油船oil tanker 建造或改造以装运散装油类为主的船舶。 3.4 船舶污染韧ship's pollutants 船舶在装卸、运输、运行过程中加注、产生、储存和排出的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损害的任何废物,

包括油类、生活污水、货物残余物,以及船舶营运产生的其他残余物。范围包括MARPOL73/78附则I、II、IV、V的物质和执行MARPOL73/78附则V指南所定义的货物废物。 3.5 残油(油泥)residue oil 净化燃油、润滑油和机器处所中的漏油所产生的废油和油渣或油舱、油管中残存的油、油渣等。呈液态或半固态的油性混合物。 3.6 食油污水oily water 禽有原油、燃料油、润滑油和各种石油产品的污水。 3.7 有毒液体物质洗舱水Hold-washings containing noxious liquid substance 因船舶修理或换载 时,清洗装运有毒液体物质货舱产生的污水。 3.8 船舶垃圾garbage from the vessels 船上人员生活垃圾,炉渣,垫舱、隔舱、扫舱物料,以及船上损耗报废的工具、机器零件等固体废弃物。 3.9 生活污水sewage 生活中产生的废物,包括以下方面: ——任何形式的厕所和小便池的排出物和其他废弃物; ——医务室(药房、病房等)的洗手池、洗澡盆和这些处所排水孔的排出物; ——装有活着的动物的处所的排出物; ——混有上述定义的排出物的其他废水。 3.10 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safety and anti-pollution management system 有效实施作业单位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体系。 4 作业单位 4.1 应持有有效的《工商营业执照>,且有相关经营项目。

上海市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2.03.04 •【字号】沪海危防[2002]95号 •【施行日期】2002.07.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上海市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沪海危防[2002]95号) 各有关单位: 现发布《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本《办法》经2001年12月30日局长办公会讨论通过,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请遵照执行(作业单位资质申请自2002年3月20日起受理)。原由我局签发的相关文件中凡与本《办法》相抵触的,均遵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 二00二年三月四日上海港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护港口水域环境,防止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造成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上海港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上海港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在上海港水域进行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的船舶、作业单位和操作人员,以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含有闪点低于60 C油品的油污水一律由岸上专业单位接收处理。 第三条(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对上海港水域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安全和防污染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单位资质 第四条(资质许可) 凡在上海港拟从事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的单位,均应当满足相应的资质和条件(见附件一),并能承担上海港溢油/化救应急反应义务,可按规定的程序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主管机关审核批准,取得《上海港船舶污染物处置作业单位许可证》(以下简称《作业单位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相关作业活动(见附件二)。 第五条(许可证种类) 《作业单位许可证》的作业项目分为:1、岸上接收作业;2、水上接收作业; 3、清舱作业。 第六条(操作人员)

《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海事局 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

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监督管理办法 (交通部海事局二○○四年七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的监督管理,强化海事监管效能,提高海事执法服务水平,促进港航经济的发展,保障国家人命、财产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对外国籍船舶管理规则》等法律法规,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系指船舶在港内的以下作业: (一)船舶拆修锅炉、主机、锚机、舵机、电台; (二)船舶试航、试车; (三)船舶放艇(筏)进行救生演习; (四)船舶烧焊或明火作业; (五)船舶悬挂彩灯; (六)船舶校正磁罗经; (七)船舶在港内进行可能影响船舶和港口安全的其它作业。 第三条船舶港内安全作业应提前24小时向海事管理机构书面报备。拆修作业或明火作业等在特殊情况下不能满足提前24小时报备要求的,船舶应不晚于作业前2小时向海事管理机构书面报备。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二章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的报备程序 第四条船舶在港内进行安全作业,需在作业活动开始前由船长或通过其代理人向所在港区的海事管理机构提交船舶港内安全作业书面报备材料。 报备内容应包括:船名、船舶经营人、停泊位置、船舶载货状况、作业种类、作业时间、安全防范措施、船长安全声明、作业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备人联系方式。 船舶从事拆修锅炉、主机、锚机、舵机、电台,还应提供作业项目及部位,应急备车时间。 船舶从事试航、试车,还应提供试航证书及船舶航行的区域说明。 船舶从事烧焊或明火作业,还应提供动火部位及项目,消防车(船)监护情况(适用时),可燃气体清除证书,安全员及作业人员姓名。 船舶从事悬挂彩灯作业,还应提供彩灯悬挂示意图。 船舶从事校正磁罗经作业,还应提供罗经校正人员的资质证明及船舶航行的区域说明。 第五条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港内安全作业提交的报备材料应及时登记,并按本办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如海事管理机构对报备材料有异议,应立即在作业前向船舶提出整改要求。船舶整改完毕后,方可进行作业。 第六条船舶在所报备的作业开始前未收到海事管理机构不同意见或提出整改要求的,即可按原报备计划实施作业。期间所报备的作业内容如有变动应重新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载运散装油类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载运散装油类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保障油船和油码头安全,防止水域污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我国加人的国际公约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内从事散装油类运输、储存、装卸和其他相关作业的油船、油码头和装卸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有关人员。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油船公司和油船 第四条油船及船公司应按规定建立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地运行。 第五条油船和单点系泊设施应持有有效的技术证书,其安全和防污染设备和应急装且应处于良好状态;油船还应按规定备有相应的安全和防污染文书。 第六条载运散装货油的船舶应持有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签发的《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其它财务保证》或提供其它有效的财务信用担保。 第七条油船的船员必须经特种培训和考试,持有有效的证书才能上岗工作。 第三章油码头和装卸设施 第八条从事散装油类作业的油码头和装卸设施必须经主管机关审核,取得作业许可证,并在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进行作业。 第九条新建、改建或扩建的油码头和装卸设施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在施工前将有关安全和防污染方面的设计方案和图纸报主管机关审核。工程竣工,按第八条的规定取得作业许可证后,方可作业。 第十条油码头的安全、防污染设备和应急设施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并按要求配备和使用。 第十一条油码头和装卸设施的所有人或经营人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第十二条油码头和装卸设施的作业人员均应经过操作技能、设备使用、作业程序、安全防护和应急反应等方面的培训,经主管机关认可后方可上岗。 第四章安全作业 第十三条油船、油码头和装卸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均应配备《国际油轮和油码头安

上海海事局关于全面实施船舶防污染作业无纸化申报、审批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全面实施船舶防污染作业无纸化申 报、审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8.06.06 •【字号】沪海危防[2008]315号 •【施行日期】2008.06.0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全面实施船舶防污染作业无纸化申报、审批 的通知 (沪海危防〔2008〕315号) 各有关单位: 为有效提高上海海事危防信息化监管水平,更好地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结合《上海海事局船舶防污染作业相关单位诚信管理办法(暂行)》(沪海危防〔2008〕233号)(简称《诚信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局决定自2008年6月20日起在上海港全面实施船舶防污染作业无纸化申报和审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船舶防污染作业申报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进行船舶洗舱、驱气、排放压载水、舷外拷铲及油漆、使用化学消油剂、港区内使用焚烧炉、冲洗沾有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甲板、浮船坞沉坞作业网上无纸化申报的,应按照《上海海事局关于整合防污染作业申报系统的通知》(沪海危防〔2007〕718号)要求,办理“海事业务管理平台”(即原“船舶管理系统”)开通备案手续,并依照《诚信管理办法》的规定已被我局评定为A类信誉类别。

二、申报单位进行上述防污染作业网上无纸化申报,应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申报单位进行网上申报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海事行政执法政务公开指南》的规定,备齐“海事业务管理平台”防污染作业申报界面“提交材料”栏目列明的各项书面材料,保证书面材料真实、齐全、有效,并应将所有书面申报材料一船一档妥善保存两年;同时还必须确保实际满足申报界面“许可条件”栏目列明的各项许可条件。 (二)申报单位应在规定时限内向作业所在地海事处提交网上申报,如实、准确地填写“海事业务管理平台”防污染作业申报界面的各项申报内容,并必须在申报界面“许可条件”栏目列明的各项许可条件前打勾。 (三)申报单位提交网上申报并取得作业所在地海事处审批同意的序列号后,即可进行相应的船舶防污染作业,无需向作业所在地海事处提交书面申报并获得书面许可。未取得审批同意序列号的,不得进行作业。 (四)船舶防污染作业结束后,申报单位必须及时将作业相关内容输入系统,包括实际开始时间、实际结束时间和作业量(适用时)。作业单位如因各种原因取消作业的,应在24小时内登录系统,取消申报并说明原因。 (五)申报单位因系统故障、网络中断、船舶首次抵上海港等客观原因而无法通过“海事业务管理平台”进行网上申报时,应书面向辖区海事处说明原因进行书面申报,在取得书面许可后方可进行相关作业,并应在相关作业完成后24小时内,通过“海事业务管理平台”进行网上补充申报,并在申报界面的“作业说明”项中注明“补充申报”。 (六)申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做好上海港船舶防污染作业网上申报工作,如发现存在弄虚作假、谎报瞒报、未按规定保存书面申报材料、未按规定取消申报、未按规定补充申报等行为,我局将予以严肃处理,并按照《诚信管理办法》对申报单位进行扣分处理和信誉类别调整。信誉类别调整为B类或C类的,将

上海海事局关于防治船舶供受油作业污染海洋环境管理规定(试

上海海事局关于防治船舶供受油作业污染海洋环境 管理规定(试 海洋环境管理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上海港船舶供受油作业活动,保障船舶供受油作业安全与船舶航行安全,防止船舶供受油作业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与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与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与国上海海事局管辖范围内的船舶供受油作业及有关单位、船舶与人员。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与国上海海事局(下列称“主管机关”)负责对船舶供受油作业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供油单位安全与防污染管理的通常要求第四条供油单位应当具备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船舶燃油供应资质,持有相应的证书或者文书,并经主管机关备案与公布。 第五条供油单位应当建立并落实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油品质量操纵制度与程序,定期对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及油品质量操纵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做好相应记录。 供油单位应将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委托经主管机关公布的评估机构组织评估,将评估报告报主管机关审核。

第六条供油单位应当配备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与油品质量操纵人员,并明确要紧负责人为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及油品质量操纵的第一责任人。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与油品质量操纵人员、供油作业人员应当同意经主管机关公布的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并持有相应的培训合格证明。 第七条供油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作业能力,拥有与作业品种与作业水域范围相习惯的上海港籍自有供油船舶,并按规定为每艘供油船舶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 第八条供油船舶的结构、设备、器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技术规范的要求,船上载运的油品不得超出船舶证书规定的适载范围。船舶应安装船载AIS或者智能导航仪,并使其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船上使用的橡胶输油软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与技术标准,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静液压检验合格证明,并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内使用。 第九条供油单位应当采购合格的燃油,取得油品质量检测报告并随船携带,对采购的每批次燃油应留样封存,并将样品至少储存一年。 第十条供油单位应当向主管机关提交书面的燃油质量承诺书,保证所供油品质量符合国际公约与国内有关标准的要求,不得向船舶供应质量不合格的燃油。 第十一条供油单位应当编制防治船舶及供受油作业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主管机关批准,按规定配备相应的防治污染设备与器材,每半年举行一次应急演练,演习前应向所在辖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关于发布《上海港口经营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11年修订)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关于发布《上海港口经营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2011年修订)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1.11.09 •【字号】沪交港[2011]607号 •【施行日期】2011.12.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关于发布《上海港口经营管理 实施办法》的通知 (沪交港〔2011〕607号) 各有关单位: 《上海港口经营管理实施办法》(修订)已经2011年11月1日第21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二O一一年十一月九日 上海港口经营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海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港口经营管理规定》、《上海港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结合上海港口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港口经营主要包括下列各项: (一)为船舶提供码头、过驳锚地、浮筒等设施;

(二)为旅客提供候船和上下船舶设施和服务; (三)为委托人提供货物装卸(含过驳)、仓储、港内驳运、集装箱堆放、拆拼箱以及对货物及其包装进行简单加工处理等; (四)为船舶进出港、靠离码头、移泊提供顶推、拖带等服务; (五)为委托人提供货物交接过程中的点数和检查货物表面状况的理货服务; (六)为船舶提供岸电、燃物料、生活品供应、船员接送及船舶污染物(含油污水、残油、洗舱水、生活污水及垃圾)接收、围油栏供应服务等船舶港口服务; (七)从事港口设施、设备和港口机械的租赁、维修业务。 第三条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负责上海港口经营行政管理工作。其下属的上海港码头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对外开放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海市航务管理处具体负责市管内河港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对各区(县)航务所的区(县)港口管理具体工作给予指导。 各区(县)港口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河港口经营行政管理工作。 第四条在上海港口范围内从事第二条规定的各项港口经营业务的下列单位和个人,应当申请取得港口经营许可,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一)新办企业从事港口经营业务的; (二)已有企业但尚未办理港口经营许可的; (三)新建、改扩建码头试运行的; (四)需要从事临时性港口经营业务的。 其中申请从事港口理货的,应当按照《港口经营管理规定》的要求,向交通运输部提出书面申请。

上海海事局关于开展船舶防污染及相关作业单位年度备案核查工作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开展船舶防污染及相关作业单位年度 备案核查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 •【字号】沪海危防[2007]84号 •【施行日期】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开展船舶防污染及相关作业单位年度备案核 查工作的通知 (沪海危防〔2007〕84号) 各有关单位: 交通行业标准《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单位接收处理能力要求》(JT/T673-2006,以下简称标准)已由交通部正式发布,并将于2007年3月1日起施行。为认真执行该标准,切实保护上海港海域环境,结合沪海危防〔2006〕132号文关于船舶防污染及相关作业单位年度备案核查工作的要求,我局将对业经我局备案的从事上海港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有毒液体物质洗舱水、垃圾、生活污水接收,清舱,供油,水上液货过驳运输,围油栏监护和布设,橡胶输油软管检测,污染物处置,泥浆和建筑渣土水上运输等作业单位及应急器材供应单位进行年度备案核查,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备案单位应严格按照沪海危防〔2006〕132号文的要求认真做好单位年度备案核查工作,并于2007年3月17日之前将年度备案核查材料报送原备案辖区海事处。年度备案核查材料包括:

(一)年度备案核查申请; (二)上年度工作书面总结,包括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情况、作业情况(附统计表)、应急能力建设情况、作业能力现状、备案变更情况等方面内容; (三)与船公司新签或续签的备案协议; (四)上年度我局签发的备案复函及备案证明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五)上年度参加船舶污染应急处置情况; (六)标准的符合性情况对照以及对不符合项的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和承诺。 二、从事上海港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有毒液体物质洗舱水、垃圾、生活污水接收以及清舱作业的单位除应符合沪海危防〔2004〕398号、沪海危防〔2004〕325号、沪海危防〔2005〕73号文的相关规定外,在申请本次年度备案核查时,必须符合该标准的要求,并做好: (一)作业单位应根据标准的要求,对原有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进行修改,制定有效的污染应急计划,配备足够、有效的船舶污染应急设备、器材,定期组织船舶污染应急演习。各有关单位应将修订完善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和污染应急计划一并备案。 (二)所有作业船舶必须符合标准的一般要求,配备统一标识牌,其中从事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的船舶应予2007年6月30日之前安装能反映其航行轨迹记录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系统),并出具书面承诺随备案材料一并申请;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有毒液体物质洗舱水、垃圾、生活污水接收船舶还需分别满足标准中规定的相应要求。 (三)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符合标准的一般要求,具备船员适任条件,熟悉掌握应急岗位职责和应急设备、器材的操作技能,从事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有毒液体物质洗舱水、垃圾、生活污水接收和清舱作业的人员还需分别满足标准中规定的相应要求。各有关单位须将本单位符合上述要求防污染作业人员的适任条件、资质等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9.11.27 •【字号】沪海安全[2009]657号 •【施行日期】2009.11.2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 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沪海安全〔2009〕657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上海海事局辖区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监督管理,提高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水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7年第6号)的要求,制定《上海海事局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海事局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二OO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上海海事局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活动监督管理,提高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水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7年第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上海海事局辖区注册的航运公司。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实施本办法的主管机关。 第四条航运公司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或建立、实施并保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确保船舶安全与防污染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第二章监督检查 第五条强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航运公司应按照《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规则》和《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程序》的要求建立、实施安全管理体系,递交审核申请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符合证明、符合证明年度签注以及船舶安全管理证书,并保持有效。 第六条未向主管机关申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并取得有效符合证明的航运公司应向主管机关备案。备案时应递交下列材料: (一)营业执照; (二)水路运输许可证(不适用船舶管理公司); (三)水路运输服务许可证(适用于国内船舶管理公司); (四)国际海运辅助业经营资格登记证(适用于国际船舶管理公司); (五)航运公司信息登记表(格式见附件一); (六)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替代); (七)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文件(适用于需强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但未向主管机关申请审核取证的航运公司);

上海海事局关于2009年度危防作业相关单位备案核查与信誉类别评定工作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2009年度危防作业相关单位备案核查 与信誉类别评定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8.12.24 •【字号】沪海危防[2008]798号 •【施行日期】2008.12.2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2009年度危防作业相关单位备案核查与信誉 类别评定工作的通知 (沪海危防〔2008〕798号) 各有关单位: 为巩固落实危防备案管理与诚信管理长效机制,深化海事便民服务措施,营造“诚信者便利、失信者惩戒”的管理氛围,进一步规范上海港船载危险货物和船舶防污染申报、作业行为,按照沪海危防〔2006〕541号、沪海危防〔2007〕271号与沪海危防〔2008〕233号文要求,我局将对危险货物船舶作业单位、船载危险货物申报与集装箱装箱(充罐)单位、船舶防污染作业相关单位开展2009年度备案核查与信誉类别(等级)评定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危险货物船舶作业单位的年度备案核查 1.已按照沪海危防〔2007〕271号文要求办妥备案手续的危险货物船舶作业单位(即从事散装液态、集装箱、包件、散装固体危险货物船舶作业的码头),应于2009年1月12日之前将《危险货物船舶作业单位年度备案核查情况表》(附件一)报送原备案辖区海事处。

2.尚未办妥备案手续的危险货物船舶作业单位,应于2009年1月12日之前,将备案材料报送辖区海事处。备案材料包括: (1)《危险货物船舶作业单位年度备案核查情况表》(格式见附件一) (2)危险货物作业品种、作业类别、限量相关证明材料 (3)沪海危防[2007] 271号文要求的其它书面材料。 二、船载危险货物申报与集装箱装箱(充罐)单位年度信誉等级评定 1.船载外贸危险货物申报与集装箱装箱(充罐)单位(船申报单位、货申报单位、装箱单位、充罐单位)应按照沪海危防〔2006〕541号要求,向我局申请年度信誉等级评定,于2009年1月12日前向我局政务中心提交书面申请表(须填写对本单位年度申报或装箱(充罐)情况自查等内容,具体格式见附件二)。 2.从事船载内贸危险货物申报的单位(船申报单位、货申报单位),应参照沪海危防〔2006〕541号文要求,向我局申请信誉等级评定,于2009年1月12日前向原办理EDI申报备案的海事处提交书面申请表(须填写对2008年10月1日实行EDI申报以来,本单位申报自查情况,具体格式见附件三)。 三、船舶防污染作业申报单位年度信誉类别评定 经我局评定初次信誉类别的船舶防污染作业申报单位(代理船舶洗舱、船舶驱气、船舶排放压载水、船舶舷外拷铲及油漆作业、船舶排放洗舱水、船舶在港内使用焚烧炉等作业申报单位),应按照沪海危防〔2008〕233号文要求,向我局申请年度信誉类别评定,于2009年1月12日前向我局政务中心提交以下申请材料:1.信誉类别申请表(附件四) 2.008年度船舶防污染作业申报工作总结 四、船舶防污染作业单位年度备案核查与信誉类别评定 1.根据沪海危防〔2008〕233号文规定,船舶防污染作业单位(从事船舶供油作业、船舶残油污水接收、船舶清舱、船舶垃圾接收、船舶生活污水接收、水上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船舶试航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船舶试航安全监督 管理规定》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19.12.30 •【字号】沪海指挥〔2019〕344号 •【施行日期】2020.03.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上海海事局船舶试航安全监督管理规 定》的通知 沪海指挥〔2019〕344号2019年12月30日 文件解读:https://https://www.doczj.com/doc/2d19388808.html,/zcjd/75464.jhtml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船舶试航监督管理,维护水上交通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船舶检验管理规定》《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我局制定了《上海海事局船舶试航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

2019年12月30日 上海海事局船舶试航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加强船舶试航监督管理,维护水上交通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船舶检验管理规定》《船舶港内安全作业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新造或修理的船舶在上海海事局管辖水域内进行的试航活动。 第三条上海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第四条由船舶修造企业组织试航的,船舶修造企业为试航安全的责任主体。船舶修造企业委托相关单位进行试航活动的,不改变试航安全的责任主体。 船舶修理后自行组织试航的,其船舶所有人、经营人或管理人为试航安全的责任主体。 前两款所称“试航安全的责任主体”简称“试航责任单位”。 第五条船舶试航应当提前制定航行试验大纲,明确试航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计划安排。 第六条船舶试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新造的船舶应当经检验合格并取得船舶试航证书; (二)修理的船舶应当完成与船舶航行安全有关的结构、设施、设备等修理项目; (三)按规定配备船员,在船人员总数不超过救生设备额定乘员人数; (四)尚未取得最低安全配员证书的试航船舶,其配员应当满足同等级船舶的最低安全配员要求;

关于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流程的管理规定

关于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流程的管理规定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是指港口或接收设施接收船舶污染物的过程,在保护海洋环境和维护港口清洁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管理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流程,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以下是一份管理规定的示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本管理规定的目的是规范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流程,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港口清洁,保障船舶污染物的安全处置。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进行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的港口和接收设施。 第三条定义 1.船舶污染物:指船舶产生的油污、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 2.港口:指国内外提供船舶停靠、装卸货物和进行修理、加油等服务的水域和设施。 3.接收设施:指专门用于接收船舶污染物的设施,包括油污水接收设施、垃圾接收设施等。 第二章作业准备 第四条作业设备

1.港口和接收设施应配备符合要求的作业设备,包括油水分离设备、 油污水泵车、油水分离罐等。 2.港口和接收设施应定期对作业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第五条作业人员 1.港口和接收设施应配备经过培训合格,并获得相应证书的作业人员。 2.作业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作业计划 1.港口和接收设施应制定作业计划,明确作业时间、作业区域和作业量。 2.作业计划应提前告知船舶,并与船舶协商确认。 第三章作业实施 第七条船舶配合 1.船舶在进入港口之前应向港口申报船舶污染物的类型和数量,确保 港口和接收设施有足够的准备。 2.船舶应按照港口和接收设施要求,配合作业人员完成污染物的接收 工作。 第八条作业过程 1.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计划和操作规程,准确进行船舶污染物的接收 工作。 2.作业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物泄漏和溢出,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上海海事局关于整合防污染作业申报系统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整合防污染作业申报系统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7.11.13 •【字号】沪海危防[2007]718号 •【施行日期】2007.11.1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整合防污染作业申报系统的通知 (沪海危防〔2007〕718号) 各有关单位: 2005年以来,上海港船舶防污染作业通过“危防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远程申报和远程审批,为申报单位提供了便利。为进一步加强上海港船舶防污染作业的管理,深化便民利民措施,更好地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我局在“危防动态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推广使用了“船舶管理系统”,经过半年的试运行,目前基本正常,经研究,决定自2007年12月1日起启用“船舶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原“危防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同时中止使用。为保证系统的正常使用,规范船舶防污染作业网上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 凡在上海港水域从事船舶残油(油泥)、油污水接收、清舱、供油、洗舱、驱气、浮船坞沉坞、拆船、压载水排放、洗舱水排放、舷外拷铲及油漆、围油栏布控、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接收、建筑渣土、泥浆水上运输等作业,须通过系统实行网上申报。

二、申报条件 实行网上船舶防污染作业申报的单位应经过我局备案并取得备案证明、具备防污染作业能力。其中船舶供油作业单位的备案工作按照沪海危防〔2004〕173号文执行,船舶残油、含油污水接收、清舱作业单位的备案工作按照沪海危防〔2004〕325、沪海危防〔2006〕540、沪海危防〔2007〕84号文执行,建筑渣土或泥浆水上运输单位的备案工作按照沪海法规〔2005〕540号文执行,船舶垃圾、生活污水接收、围油栏布控、船舶修造拆解作业单位按照沪海危防〔2004〕398号文、沪海危防〔2007〕84号文执行,洗舱、驱气、压载水排放、洗舱水排放、舷外拷铲及油漆作业单位、或其代理(统称申报单位)应根据作业内容填写《船舶管理系统防污染作业申报信息登记表》(见附件,可至我局网站下载),并附相关材料于11月15日前报我局危管防污处登记备案。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准备 1.申报单位应按照系统安装要求配备相应的电脑、网络等硬件设备,安排熟悉系统操作和申报业务要求的人员负责申报相关事宜,确保网上申报顺利进行。 2.我局对业已备案的单位授予网上申报用户名和密码,各单位应通过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进行申报,并加以妥善管理。申报网址为:http: //222.66.10.69(注:登录网址前应将IE浏览器“工具”选项中弹出窗口阻止程序设置关闭)。 (二)申报时限 申报单位应严格按照我局政务公开指南的要求,对系统中要求输入的申报内容要如实、准确地填写,禁止弄虚作假,并在规定申报时限内通过系统向作业所在地海事处进行网上申报。洗舱、驱气、浮船坞沉坞、拆船、压载水排放、洗舱水排放、舷外拷铲及油漆等需要验证审核的作业,请申报单位网上申报后,在规定申报

船舶燃油清舱作业注意事项及安全管理建议

船舶燃油清舱作业注意事项及安全管理建议 随着“2020全球限硫令”的生效,船舶对高硫油燃油舱的清舱作业量也势必增多。船舶燃油舱清舱作业对作业人员及舱内环境要求较高,清舱作业单位应当持有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明材料,具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要求的能力,清舱作业从业人员也应经培训合格并取得相应证明,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无清舱作业资质的单位如非法进行清舱作业,将会给船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1 清舱作业内容 船舶清舱作业是指在船舶日常运营保养中,因管路、设备修理改装、海损事故、拆船等原因,需要清理货舱或燃油舱内残存的油渣或垃圾等物质的过程,包括清理油污水、廢油、油渣、油垃圾、油舱清洁等项目。 清舱作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液货船(主要是油船),日常营运过程中,货舱的底部和边角有油渣、舱垢或沉积物,通过洗舱程序不能完全清除,需要人工清理以达到安全要求;另一类是船舶燃油舱、污油水柜、沉淀柜、日用柜、机舱底等封闭储油处所,人工清除油渣、舱垢和沉积物。本文所提及的清舱作业指的是船舶燃油舱的清舱作业。 清舱作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船舶将清舱作业委托给专业的清舱作业单位,另一种是船舶自行进行清舱作业,前一种是目前主要的作业方式。 2 典型案例分析 下面分享关于船舶清舱作业的两起典型案例,希望读者能够对船舶清舱作业的危险性和法规要求有更深的了解。 案例一:2021年1月28日,浙江省舟山市某船舶洗舱有限公司在岱山县某修造船有限公司l号船坞内对某化学品趸船燃油舱进行清舱作业时发生爆炸,8名作业人员7人死亡、1人重伤,造成经济损失640多万元人民币。据事后调查,该船舶洗舱作业人员作业时违

上海海事局关于切实规范上海港船舶及相关作业危防管理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切实规范上海港船舶及相关作业危防 管理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7.05.16 •【字号】沪海危防[2007]271号 •【施行日期】2007.05.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运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切实规范上海港船舶及相关作业危防管理的 通知 (沪海危防〔2007〕271号) 各有关单位: 今年1-4月,上海港船舶载运危险品及相关作业违法案件和污染事故频发,同比去年呈明显上升趋势,如: 2007年3月20日,“WAN HAI 303”轮052E航次进上海港时,船上积载易燃液体危险品集装箱与有机过氧化物危险品集装箱时,未按规定进行隔离。 2007年4月7日,“LINGE TRADER”轮713W航次进上海港时,船上积载易燃液体危险品集装箱与氧化剂危险品集装箱时,未按规定进行隔离。 2007年3月23日,“EMMA JANNEKE”轮在吴淞口3号锚区,由“海供油8”轮供受油作业时,由于该轮疏于检查,导致油舱满溢,约5.33立方米(近5吨)的180CST燃料油落江。 2007年4月9日,停靠在黄浦江闸北电厂2泊位的“上电油1221”轮在进行油舱间驳油时,因操作人员擅离职守,导致油舱满溢,约45.33吨燃油溢至江中。

以上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违法案件和溢油污染事故的发生,给上海港港口、航运乃至上海的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引起了交通部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上电油1221”轮溢油事件发生后,交通部领导要求“举一反三,对上海水域所有油类作业单位实行更为严格的监控,该停的停,该关的关,不达标准的一律不准作业”。 为进一步规范上海港船舶危防管理相关工作,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强化危防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危防业务远程申报和审批,为建立基础数据库做好准备,以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监管手段防止类似违法案件和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上海港水域安全清洁,保障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上海地方经济建设,现就有关船舶及相关作业危防管理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完善安全与放污染管理体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要突出重点,注重预防,明确安全与污染事故风险,坚决消除隐患。要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具备船舶安全与放污染的作业条件与能力。提高企业和人员对船舶安全与污染事故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切实加强船舶及相关作业的危防管理工作。 二、相关从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进行培训,持有相应的证书,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操作规程、作业程序、人员防护、应急反应等方面的知识。办理相关作业申报手续的人员,应当熟悉相关的申报程序和要求。 三、船舶载运危险品及相关作业管理 (一)载运危险品船舶及相关单位、人员,应向我局报备。船舶载运集装箱(罐)危险货物的申报(船舶适装与货物适运)单位与人员、装箱单位、装箱检查人员、充罐单位的备案,按沪海危防〔2004〕401号、〔2005〕464号和〔2006〕133号文相应的规定执行。船舶载运散件、散装危险货物的申报单位与人员的备案,参照上述文件和沪海危防〔2004〕592号文的相关要求执行。

(完整word版)上海海事局防治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污染

上海海事局防治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污染 海洋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和处理活动,保护水域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单位接收处理能力要求》(JT/T673—2006)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管辖范围内进行的船舶污染物接收、清舱和污染物处理作业及相关单位、船舶和人员。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以下称“主管机关”)负责实施对船舶污染物接收作业和处理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船舶污染物接收、清舱作业单位(简称作业单位)和污染物处理单位(简称处理单位)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满足《船舶污染物接收和船舶清舱作业单位接收处理能力要求》(JT/T673-2006)的要求。 第五条作业单位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设备和器材,建立并落实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从事含有毒有害物质污水接收的单位还应当制定危险废物作业安全规章制度. 第六条作业单位及其船舶应当编制防治船舶污染物接收和处理活动污染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并报主管机关批准,每六个月举行一次应急演练,演习前应当向所在辖区海事处报告,演习后应当做好评估和记录,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涉及重大修订的应当将应急预案重新报主管机关批准。 第七条作业单位和处理单位应当配备专职的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人员、污染物接收和清舱作业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经主管机关备案。

上海港口条例(2020年修正)

上海港口条例(2020年修正)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0.05.14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5.15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港口 正文 上海港口条例 (2005年12月29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0年9月17日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本市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7月23日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等12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0年5月14日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本市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港口规划、建设和岸线使用 第三章港口运营管理 第四章港口安全和维护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上海港口管理,维护港口的安全与经营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港口的建设与发展,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和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港口的规划、建设、维护、经营、管理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主管上海港口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本条例的实施。 区人民政府负责港口管理的部门(以下称区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管理所辖区域内的港口工作,业务上受市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 上海海事、海关、边检以及本市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四条上海港口管理应当遵循一港一政、科学规划、统一管理、规范服务的原则。 第二章港口规划、建设和岸线使用

上海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海事局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海事局船舶污染清除协议 管理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11.12.27 •【字号】沪海危防[2011]608号 •【施行日期】2012.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发布《上海海事局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 度实施细则》的通知 (沪海危防〔2011〕608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执行《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等规定,规范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的签订和履行,有效实施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制度,提高上海港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防备与应急处置水平,现将《上海海事局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予以发布,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上海海事局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上海港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防备与应急处置水平,根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置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度实施细则》(海船舶[2011]211号)(以下简称《细则》)、《关于船舶污染清除协议费用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告2011第2号)(以下简称2号公告)、《关于执行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度有关事项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公告2011第3号)(以下简称3号公告)等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管辖范围内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的签订、履行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实施本细则的主管机关。上海海事局报检中心和各海事处依据职责具体负责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管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船舶污染清除协议的签订 第四条载运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船舶和1万总吨以上的其他船舶,其船舶经营人应当在作业前或者进出上海港前,按照《细则》第十五、十六、十七条规定,与一家具有相应资质的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签订船舶污染清除协议。 船舶经营人系指船舶实际经营人、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管理人,履行签约义务的先后次序是船舶的实际经营人、船舶所有人、船舶管理人。 第五条境内船舶经营人应当直接与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签订船舶污染清除协议。 第六条境外船舶经营人可以直接与船舶污染清除单位签订船舶污染清除协议。 境外船舶经营人在境内设有分公司、办事处或者代表处的,根据本条第一款签订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后,还应当通过以下方式对所签订的船舶污染清除协议进行确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