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现状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现状

本期极客攻略由OAKMIKEOAK撰写。

在上期极客活动“百万级应用是怎样炼成的”上,多家百万级应用的拥有者和助力军分享了自己眼中百万级应用的炼就过程。

那么对于实际开发者来说,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应用中脱颖而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本期极客观察问您解惑。

1.平台

目前,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包括

iOS,Android,Palm,Blackberry,webOS,Windows Mobile六大平台。上线时间都是在08或09年,最早的是08年7月上线的Apple 的iOS。

2.市场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由于“历史原因”,Symbian 和Blackberry 拥有数量庞大的智能机,市场份额相对来说有一定优势,但格局正在改变,以Apple 和Android 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机正在迅速缩小和两大巨头之间的差距。

3.开发成本

各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开发“标准”,而这必定会影响到开发成本,进而影响到开发者的平台选择,现在的状况是,Android 相对便宜,而Apple 和Microsoft 相对昂贵,当然,各个开发平台的成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应用商店

应用商店作为应用的“栖息地”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同时也是应用推广的第一步,作为应用信息的第一来源,在应用描述方面要保证真实而有创意,能够吸引挑选者的眼球,另外,把握好应用的更新及分类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更新真实吸引力

2.论坛

论坛有两大类,第一类的大部分成员由“小白”组成,内容则主要以提问及分享为主,所以在这类论坛做推广更多的是要采用间接推广法,明目张胆的推广往往不很理想;第二类论坛则是专业人员的集散地,例如CocoaChina,在这类论坛做推广反而

应该明目张胆,越显眼越好,当然,发码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间接直接发码

3.PR

通过PR 做推广效率一般不高,可变因素过多而且不易掌控。

关键词:不靠谱

4.促销

促销推广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逢年过节是促销的“旺季”,同时,免费版的推出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推广方法,毕竟,低价和免费永远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方式。

关键词:低价免费节日

5.代理(Publisher)

由知名开发公司代理出品其实是最高效的推广手法,但难度很大,涉及到多方利益,除此之外,如果能直接卖出去也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抱大腿利益

6.广告投放

广告投放大体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投放主要通过搜索投放或网站投放,现在很热门的还有应用内投放,但无论是哪种投放,最关键的还是时间和空间,也就是时机的场合的把握,精准的投放可以事半功倍,而相反则很可能南辕北辙。

关键词:时间空间精准

7.Social Networking

在推广方案中Social 要素是一定不能缺少的,无论是Twitter 还是Facebook,这类Social 网络都有着超强的传播效率,可以说是推广的利器,成本上也基本为零,如此高效的推广方法值得所有发布商尝试。

关键词:传播高效免费

8.传统互联网渠道

相比前几个推广渠道,传统互联网的推广效率明显不高,但也值得去做,重要的是掌握好传统互联网用户的心理及行为习惯。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 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

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移动通信信号,因此可以说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了,而无论用户是否用手机号码在各大网站注册,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监控范围更广泛,而人们的视角也相对更加封闭。 三、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PC端流量增长出现瓶颈,移动端流量上升。从总体来看,现在整个PC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虽然CNNIC的报告当中,PC互联网或者整体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仍存在放缓式的增长,网民每年增长500。万左右。但根据监测,在PC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流量已经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许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博客等,其日均覆盖用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过去半年时间里,PC客户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了7.9%,PC网页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15.4%。而在移动APP和移动网页上,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46%和41.6%,其中以即时通讯、移动网络购物、应用商店的日均覆盖人数增长尤为迅速。使用APP和用官方浏览器去查看移动网页的用户都有快速的增长,在过去8个月当中,增长率超过了40%。据艾瑞的统计数据,用户使用APP和他们浏览网页的总时间的比例发生了非常惊人的变化。这说明目前大家在PC领域浏览网页的时间仅仅是移动互联网APP使用总时间的2倍左右,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加快。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用户在移动智能终端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PC主要服务流量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流量上升。目前很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时长开始出现一些下降,如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以及博客等的数据都在迅速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博客。博客服务早已过了它的辉煌时期,现在还在使用博客的用户已经不多了,用户都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交服务。同时,PC端的其他社交服务,比如独立SNS、社区等,也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PC端服务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网页搜索,可见搜索仍然是PC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相比PC端的流量全线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网络购物。这几年,淘宝“双11”活动对于移动购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很有力地培养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因此,移动网购应用的覆盖人数出现了突下漏讲的增长。 此外,移动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几年来却涨幅颇大,即时通讯服务是移动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这个类别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带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其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也借了微信的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及趋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我国的移动手机互联网也是在不甘落后的追随着时代的步伐,现在不管是身边的朋友同事谁的手机拿出来不是一个智能手机,走在大街小巷也是随处可见大众的手中正拿着手机在刷微博,玩微信,聊q呢? 现在的智能手机就是好,就是一个掌上电脑了,上网,看视频,玩游戏,社交,看图片,发电子邮件等等这些以前在电脑上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就能完成了,并且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周边的任何事,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网络都可以使用,不像以前只能坐在办公室内用电脑操作,方便而且时尚,坐在咖啡厅里面喝着咖啡,用手机办公,那是多么的惬意。 中国人口众多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据先关统计表明,统计认为,中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世界四分之一的“网民”来自中国,真的是力量大啊。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2亿时代:仅仅过去半年,国内智能移动设备用户增加了1.15亿达到2亿,从高端用户为主突然就“漫延”进入了中国社会的主流用户们(更多的女性、学生、蓝领、民工们)这样爆发式浪潮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为什么智能手机这么受欢迎呢?当然也有他的原因,智能手机的功能提升音乐娱乐应用:随着产品、服务的革新和跨越,“中国好声音”走下了电视,进入了智能手机。唱吧、爱唱提供了更智能、更好玩的“卡拉ok”,超越了过去的mp3听歌类产品。同样的,游戏从2d简单单机游戏进入了更完整,强美术/3d的游戏。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新的市场,当然有新的商机,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移动互联网主要是以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手机广告也渐渐被大众所接受。 局限观数据表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5亿用户是一个新的目标,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激起巨浪:技术改变生活,生活改变商业。承载着5亿用户的日常时间和行为决策,移动互联网将在中国激起巨浪。改变社交、资讯、游戏、娱乐会比较快,但与线下商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每个人链接世界、认知社会、传播智慧的首要通道。 手机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及个人名片上,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随时下载图文、音乐、视频、获取优惠券、参与抽奖、了解企业产品信息。同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机识别和存储名片、自动输入短信,获取公共服务(如天气预报),实现电子地图查询定位、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使用者只需使用手机摄像头对准平面上的黑方块一拍,即可直接联入一个此码对应的唯一的wap网站页面。 现在许多企业都是有自己的企业网站,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企业将自己的网扎移动到手机上,wap网站实在是很流行,将自己的网站以一个客户端的形式,用户可以进行下载,用手直接可以访问到企业的网站。 重庆网站建设

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及趋势
艾瑞咨询集团 研究院院长 曹军波 2011年12月
https://www.doczj.com/doc/2d2005884.html, 北京?上海?广州?东京?硅谷

目录
? ? ?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及行为特征

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PC
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 超过PC
Source:摩根士丹利,2011.2
3

苹果和谷歌正在重塑移动消费电子产业的竞争格局
2 0 1 1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品牌分布
诺基亚 三星 H TC /多普达 索尼爱立信 摩托罗拉 O PPO 苹果 联想 步步高 天语 其他品牌 0% 5. 2% 5. 0% 4. 3% 3. 3% 1. 8% 1. 8% 1. 6% 1. 5% 1. 3% 8. 8% 20% 40% 60% 80% 65. 2%
2 0 1 1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手机操作系统分布
S ym b i an Ja va W i n d o w s M o b il e A n d ro i d IO S W eb O S Li n ux R IM O S 其他操作系统 不知道操作系统 0% 10% 4. 1% 1. 9% 1. 0% 0. 8% 0. 6% 1. 7% 13. 1% 20% 30% 40% 50% 8. 6% 25. 0% 43. 2%
————————————————————————————————————————— 样本描述:N = 21488,于2011年1-2月在13家主流手机网站及客户端联机调研所得。
—————————————————————————————————————————
样本描述:N = 21488,于2011年1-2月在13家主流手机网站及客户端联机调研所得。
Source:艾瑞咨询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

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

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应用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型的融合型网络,在该环境下,用户可以用手机、PDA 或者其他手执(车载)动终端通过移动网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享用公众互联网上的服务。目前除文本浏览、图铃下载等基本应用外,移动互联网所提供的音乐、移动TV、视频、游戏、即时通信、位置服务、移动广告等应用增长迅速,并仍在继续衍生出移动通信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其他应用,移动数据业务已经成为3G运营商业务收入的主要增长来源。AT互联网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显示,自2008年以来全球互联网流量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量却呈现大幅上升趋势,未来移动互联网将以移动通信服务和互联网技术两大基石为依托不断成长,演变为移动运营商的新业务蓝海。 1.国内外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美国:美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已进入高速成长期,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的一年间,使用移动终端浏览新闻、获取信息以及进行娱乐的人数上升了52%,高于欧洲国家42%的发展速度,且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根据互联网流量监测机构ComScore公布的2009年1月统计数据,该用户数已经上升至6 320万,比2008年上涨71%(图1)。 该机构的数字还显示每天至少一次和每周至少一次一次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用户数分别同比增长87%和107%,达1 930万和2 240万人。其中每日用手机上网用户最常使用的是登录Facebook,MySpace等移动社交网站以及博客,用户数同比大幅上升427%,达930万人,用户的其他主要活动包括浏览一般新闻和娱乐新闻。 日本:日本移动互联网市场启动时间较早,自1999年2月NTT DoCoM。推出i- mode 服务以来,移动互联网业务种类不断推陈出新,Wireless Watch Janpan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日本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稳步扩大。

移动互联网技术综述

摘要移动性是互联网发展方向之一,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能支持单一无线终端的移动和漫游功能,但这种基础协议并不完善,在处理终端切换时,存在较大时延且需要较大传输开销,此外它不支持子网的移动性。移动互联网的扩展协议能较好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首先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目标,然后介绍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工作原理,最后介绍能提高移动互联网工作性能的扩展协议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迅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随时随地从Internet上获取信息。针对这种情况,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于1996年开始制定支持移动Internet的技术标准。目前,移动IPv6的正式标准(MIPv6-RFC3775[1])和相关标准: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FMIPv6-RFC4068[2])、层次移动IPv6的移动性管理(HMIPv6-RFC4140[3])、网络移动(NEMO-RFC3963[4])已经出台,相关的各项开发工作都在进行中。 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是基于IP分组交换的,而且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故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可以较为容易地引入移动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1、移动互联网的目标 传统IP技术的主机不论是有线接入还是无线接入,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动的,或者只能在一个子网范围内小规

模移动。在通信期间,它们的IP地址和端口号保持不变。而移动IP主机在通信期间可能需要在不同子网间移动,当移动到新的子网时,如果不改变其IP地址,就不能接入这个新的子网。如果为了接入新的子网而改变其IP地址,那么先前的通信将会中断。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在Internet上提供移动功能的网络层方案,它可以使移动节点用一个永久的地址与互联网中的任何主机通信,并且在切换子网时不中断正在进行的通信。达到的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移动互联网的目标 2、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 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为移动IPv6协议(MIPv6),IETF已经发布了MIPv6的正式协议标准RFC3775[1]。MIPv6支持单一终端无需改动地址配置,可在不同子网间进行移动切换,而保持上层协议的通信不发生中断。 在MIPv6体系结构中,含有3种功能实体:移动节点(MN)、家乡代理(HA)、通信节点(CN)。其中MN为移动终端;HA位于家乡子网,负责记录MN的当前位置,并将发往MN的数据转发至MN的当前位置;CN为与MN通信的对端节点。 MIPv6的主要目标是使MN不管是连接在家乡链路还是移动到外地链路,总是通过家乡地址(HoA)寻址。MIPv6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李建锋 * LI Jian-feng doi :10. 3969/j. issn. 1672 - 9528. 2014. 07 .13 1 移动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是网络和网络串连起来形成的一个大网络。 对于移动互联网的概念,目前没有一个具体的定义。有研 究者认为移动互联网的概念是相对传统的互联网而言的, 强调用户可以不限制地点、时间,并且随时可以在移动中 接入互联网并使用相关业务。有学者认为移动互联网不是 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简单结合,而是深度融合,属于一 种全新的产业形式。 移动通信的优点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设备,而 互联网的优点是开放、互动、共享。相比传统固定的互联 网,移动互联网的显著特点就是移动性,就是随时随地在 移动的环境下可以访问互联网,享受相关业务。 2 移动互联网研究研究现状 2.1 用户规模研究 1994 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人们可以全方位地 访问互联网,网民的数量急速增长。随着手机终端应用的 持续升温,手机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且人群已经慢慢 向普及化、大众化发展。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 心(CNNIC ) 在 2014 年 1 月 16 日发布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份 报告显示,截止 2013 年 12 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6.1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 45.8%,其中手机网民的规模就达到 了 5 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 2012 年底的 74.5% 提升至 81.0%,远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 广西 桂林 530001 2.2 移动终端的研究 移动终端是移动互联网重要的组成部分。移动终端 是指可在移动中使用的手持电脑设备,其包括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和其它手持或便捷电脑设备。 智能手机的便捷携带的优点,使得手机终端成为人们 最喜欢的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的智能化主要依赖于手机独 立的移动操作系统。移动互联网是一个以移动操作系统为 中心的生物链系统,而移动操作系统也是智能手机的核心。 在众多移动操作系统中胜出的 IOS 、android 和 windows phone 基本成为了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的三国鼎立的局面。 2.3 移动互联网市场的研究 一个产业的发展,一定需要市场的支撑。移动互联 网产业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 的产物,移动互联网的业务既涵盖原有互联网运营所必须 的业务,还包括改进后的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和网络化的 通信增值业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都有各自的优点,两者 相融合产生的移动互联网业必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显示,从 2011Q3 到 2012Q3 的一年内,移动互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其中,2012Q3 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478 亿元, 同比增长 102.1%,环比增长 16.9%。从移动互联网市场 规模增长的势态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有着很大的市场空 间,同时也蕴藏不少商机。 3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是基于 IP 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传统的 互联网 IP 技术只是适用于固定的终端设备。对于移动互 联网的终端设备来讲,最大的特点就是移动。移动终端设 备在通信期间有可能在不同子网之间移动,IP 地址也需 2014年第7期 39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GG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G G移动互联网发展现 状及趋势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4G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课程内容】 第一章、4G业务的基本概念和全球发展趋势 4G的定义和概念 2G、3G和4G业务的主要区别 4G能给客户带来哪些价值提升? 中国移动4G网络的主要优势 4G近三年国内市场的发展预测 产业链上下游厂商的4G发展现状及趋势 OTT公司(腾讯、百度、新浪等)在4G背景下的发展策略 主设备厂商的4G发展策略 4G业务在全球的发展 美国市场4G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欧洲市场4G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日本市场4G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韩国市场4G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案例分享:中国移动在GMSA大会上提出“三新”体验的内涵案例分享:5模10频,5模12频手机普及 案例分享:通过韩国的案例看4G给产业链带来的影响 案例分享:4G背景下国内上下游公司的蓝海在哪里? 第二章、4G背景下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分析 4G与移动互联网的协同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争夺 谁能够抢到船票? 抢占入口优势策略分析

移动社交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SNS的分类、价值和推广 微信帝国(微信、来往、米聊、易信、QQ空间发展策略分析)微博战争(新浪、腾讯、搜狐、移动微博的发展分析) SNS发展策略分析 手机游戏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手机游戏行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手机游戏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手机游戏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电子商务的特点 B2B/B2C/C2C/B2B2C 电子商务的成功要素 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支付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移动支付的标准之争 移动支付的行业发展特点和状况 移动支付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电子阅读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移动电子阅读市场的客户群、内容、版权问题分析 电子阅读器的发展分析 移动电子阅读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视频行业市场发展状况 移动视频的需求状况 国内移动视频的发展分析 移动视频市场发展策略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推广现状

本期极客攻略由OAKMIKEOAK撰写。 在上期极客活动“百万级应用是怎样炼成的”上,多家百万级应用的拥有者和助力军分享了自己眼中百万级应用的炼就过程。 那么对于实际开发者来说,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应用中脱颖而出?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呢?本期极客观察问您解惑。 1.平台 目前,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包括 iOS,Android,Palm,Blackberry,webOS,Windows Mobile六大平台。上线时间都是在08或09年,最早的是08年7月上线的Apple 的iOS。 2.市场

从市场份额的角度看,由于“历史原因”,Symbian 和Blackberry 拥有数量庞大的智能机,市场份额相对来说有一定优势,但格局正在改变,以Apple 和Android 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机正在迅速缩小和两大巨头之间的差距。 3.开发成本

各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开发“标准”,而这必定会影响到开发成本,进而影响到开发者的平台选择,现在的状况是,Android 相对便宜,而Apple 和Microsoft 相对昂贵,当然,各个开发平台的成熟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1.应用商店 应用商店作为应用的“栖息地”扮演着最基础的角色,同时也是应用推广的第一步,作为应用信息的第一来源,在应用描述方面要保证真实而有创意,能够吸引挑选者的眼球,另外,把握好应用的更新及分类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更新真实吸引力 2.论坛 论坛有两大类,第一类的大部分成员由“小白”组成,内容则主要以提问及分享为主,所以在这类论坛做推广更多的是要采用间接推广法,明目张胆的推广往往不很理想;第二类论坛则是专业人员的集散地,例如CocoaChina,在这类论坛做推广反而 应该明目张胆,越显眼越好,当然,发码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间接直接发码 3.PR 通过PR 做推广效率一般不高,可变因素过多而且不易掌控。 关键词:不靠谱 4.促销 促销推广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逢年过节是促销的“旺季”,同时,免费版的推出也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推广方法,毕竟,低价和免费永远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方式。 关键词:低价免费节日 5.代理(Publisher)

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历程知识讲解

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发 展历程

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发展历程 1、移动互联网电商的概念及产业链 分析: 概念:移动互联网在近年来的爆发式发展得益于智能手机终端性能的不断优化和普及率的提高。作为互联网的重要营销方式之一,移动营销正逐渐成为许多互联网企业的经济利益来源。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经济形式的不断变化在为这个行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挑战。 产业链:各行各业的形成及移动电商的壮大。如:电商、微商、微信支付宝、移动电商、新零售。 2、移动互联网电商的市场规模 分析: (1)、移动电商将在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3700亿元,目前电商已走过了以PC端为交易入口的电商购物和以移动端APP为流量入口的电商购物1.0、2.0阶段,正开始进入以移动社交为切入口的电商购物3.0阶段。随着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的提升,电商的新逻辑是“社群流量-口碑推广-电商流量”,顺应“去中心化”、“碎片化”、“场景化”购物潮流,在移动端寻求多样流量入口,打造特定购物场景,强调社区互动交流,促使流量沉淀,并通过在社群中建立口碑,有效地将流量转化为重复购买行为。

(2)、移动社交电商之所以壮大,离不开火爆的移动社交网络。中国网民已经达6.88亿,其中90.1%的通过手机上网,手机网民达6.2亿,近年移动端网购网民增速超过40%。腾讯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高达7.62亿,手机QQ月活跃账户达到6.58亿。巨大用户量是移动社交电商发展的基础与支撑。 (3)、移动电商通过社交的方式,可以激发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流量,自发地形成网状商业流,从而达到聚合移动流量的目的。移动商的模式还可以促使运营的高效化。以京东与微信、手机QQ的合作为例,微信、手机QQ除了基础的通讯功能外,还推出各种公众号并开放各种接口,允许第三方软件接入。对于商家而言,这种方式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工具,以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同时又可以实现自动导购、客服、数据统计分析,进而进行针对性的运营。 (4)、未来网络购物向移动社交转化将是大势所趋,优质商品、供应链、社交场景向购物场景转换能力等将成为移动社交电商关键竞争要素,移动社交电商将由零售通道向呈现商品、社交、终端、平台及第三方等的多元化消费生态转化。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社交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移动社交电商规模已经超过1000亿元,当前移动社交电商发展势头良好,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3700亿元左右,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

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主要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人民网研究院29日发布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蓝皮书》,认为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它仍处在发展的早期,“变化”仍是它的主要特征,革新是它的主要趋势。未来其六大发展趋势为:一是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有线互联网(又称PC互联网、桌面互联网、传统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早期形态,移动互联网(无线互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PC 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经成为重要终端,电视机、车载设备正在成为终端,冰箱、微波炉、抽油烟机、照相机,甚至眼镜、手表等穿戴之物,都可能成为泛终端。 二是移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催生新的应用模式。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呈现出新的特点,平台和模式都发生了改变。这一方面可以作为业务推广的一种手段,如食品、餐饮、娱乐、航空、汽车、金融、家电等传统行业的APP和企业推广平台,另一方面也重构了移动端的业务模式,如医疗、教育、旅游、交通、传媒等领域的业务改造。 三是不同终端的用户体验更受重视,助力移动业务普及扎根。2011年,主流的智能手机屏幕是3.5-4.3英寸,2012年发展到4.7-5.0英寸,而平板电脑却以mini型为时髦。但是,不同大小屏幕的移动终端,其用户体验是不一样的,适应小屏幕的智能手机的网页应该轻便、轻质化,它承载的广告也必需适应这一要求。而目前,大量互联网业务迁移到手机上,为适应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及不同操作系统,开发了不同的APP,HTML5的自适应较好地解决了阅读体验问题,但是,还远未实现轻便、轻质、人性化,缺乏良好的用户体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图铃下载等业务形式发展到当前的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业务形式,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1、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2、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以娱乐类业务为例,目前,基于手机的娱乐内容已经创造了一个数百亿元的市场,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战略。2007年初,和记黄埔旗下3集团在全球主要市场推出的以X-Series命名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娱乐类服务。 2.1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业务。除了数据接入费和广告费之外,来自移动内容和移动商务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以上数据为2007年

中国移动九大移动互联网基地介绍资料

移动9大基地 一、音乐基地 基地名称:无线音乐产品基地 基地地点:四川成都高新西区 成立时间:2005年 基地定位:面向全国31个省市的4亿多移动客户提供无线音乐产品 业务内容:彩铃、振铃、全曲下载、全曲在线听、MV、专辑汇、无线音乐俱乐部 合作伙伴:中央平台厂家:华为 运营合作伙伴:迅捷英翔、结信 产品开发伙伴:华为、迅捷英翔、娱音科技、结信、合力迅达 内容:华谊兄弟、鸟人艺术、太合麦田、中国唱片总公司、百代、环球、 索尼、华纳等 市场规模:截至2009年11月,彩铃业务总客户数达到3.9亿,月均收入19亿元。截至2009年11月,中央音乐平台付费内容下载总量超过11亿次,月均付费下载量超过1亿次,其中全曲下载业务的累计计费下载量超过6700万次。 基地情况: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投资组建的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作为一项全新的音乐服务,以其个性化、时尚化的特点,一经问世便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它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的音乐发行和发布模式,而且还吸引了如音乐发行、内容制作、软件开发等音乐产业价值链上的诸多企业落户四川,一个全新的数字娱乐文化产业集群已经兴起。 目前,该基地搭建了中央音乐平台和音乐会员管理平台等两大平台,建立了包括https://www.doczj.com/doc/2d2005884.html,网站、手机客户端、12530999交互式语音、手机wap网站在内的四大门户,引入各类歌曲数十万首,同时与索尼、华纳、环球、百代、太麦等全球知名的顶尖唱片公司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为广大移动用户提供彩铃、个性手机铃声、音乐全曲等无线音乐业务。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移动已经在由运营商、唱片公司、SP、手机终端厂商组成的无线音乐产业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无线音乐基地的优势就在于能帮助中国移动不断利用自身的平台资源、品牌资源与唱片公司等产业进行整合,深入音乐内容通路与版权管理、增值业务平台管理和运营以及无线音乐推广等所有环节,组成无线原创音乐从生产到消费的完整产业链,以逐渐达成较为明晰的无线音乐发展战略。 二、位置基地 基地名称:位置产品基地 基地地点:辽宁沈阳 成立时间:2007年 基地定位:全面发展手机地图优化、实时交通系统建设等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导航业务 业务内容:包括自有业务和合作业务两类。自有业务包括面向大众客户的手机导航、手机地图、车e行(基于便携式导航仪的导航信息服务)、车载前装(车辆预装导航及增值信息服务系统)业务和面向集团客户的车务通业务,位置合作业务是中国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向大众与集团客户、提供基于定位能力和通信网络等资源的位置类增值服务。手机地图、车务通处于商用优化阶段,手机导航处于试商用阶段,车载前装处于开发阶段。 合作伙伴:东软 市场规模:截至2009年10月底,手机地图业务客户数超过171万,手机导航业务累计客户数超过57.7万人;车务通业务累计终端客户数超过7.2万。截至2009年10月底位置服务总收入超过7900万元。 基地情况:据了解,位置基地的发展走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企业(集团)消费市场为主,第二阶段是以个人消费市场为主。面向企业消费市场,中移动主要推广"车务通"业务,现在辽宁移动"车务通"用户已达到6万户,其他20多省用户超过2000户。下一步是在全网大力推广车务通,并以车务通为基础平台持续构建各行业子产品,基地和各省、各市都可以接入大量的行业子产品,以此作为中国移动进军企业信息化的利器。

移动互联网 大业务及盈利模式

关键字:移动互联网电子阅读移动支付手机电视 摘要: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目前,业务发展已成为影响和拉动移动通信行业最主要的市场导向,总结和挖掘市场,未来十大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看好。 一、移动社交将成客户数字化生存的平台 在移动网络虚拟世界里面,服务社区化将成为焦点。社区可以延伸出不同的用户体验,提高用户对企业的黏性。宽带的增加将促使移动互联网的服务创新,用户的许多需求将在手机上得到满足。而手机具有随时随地沟通的特点,从而使SNS在移动领域发展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以个人空间(相册/日记)、多元化沟通平台、群组及关系为核心的移动SNS手机社交将发展迅猛。 二、移动广告将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来源 手机广告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业务形态,可能成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的动力因素。在Mobile Web2.0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业务正在向移动互联网过渡,而作为互联网繁荣的根本盈利模式,广告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带领移动互联网业务走向繁荣。 三、手机游戏将成为娱乐化先锋 信息社会之后将是娱乐社会。PC游戏带动个人计算机的热买,网络游戏可以说拯救了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手机游戏将引爆下一场移动互联网的商战。 随着产业技术的进步,移动设备终端上会发生一些革命性的质变,带来用户体验的跳跃:加强游戏触觉反馈技术,通过*纵杆真实地感受到屏幕上爆炸、冲撞和射击等场面,把游戏里面微妙信息传递给了用户,让手机玩游戏的感觉更棒。可以预见,手机游戏而作为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盈利模式,无疑将掀起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全新变革。 四、手机电视将成为时尚人士新宠 手持电视用户主要集中在积极尝试新事物、个性化需求较高的年轻群体,这样的群体在未来将逐渐扩大。随着手机电视业务进一步规模化,广告主也将积极参与到其中。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将刺激和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用户需求,

国内外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未来4G网络

移动通信发展及未来主流技术4G网络6xx1我国移动通信发展 移动通信是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1987年至2000年的十余年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以年均100%增长速率迅猛发展,目前已拥有2.1亿用户,年产值约为2000亿人民币,其规模已超过占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电信市场。据有关部门预测,2005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将达到3.5亿,普及率将由现在的10%增加至20%。与世界上移动通信普及率最高的国家相比,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潜力巨大。 GSM是占据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移动通信技术,目前约占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的97%。2001年初,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规模发展800MHzIS-95A CDMA网络。根据其规划,至2001年CDMA网络容量将达到1400万,至2004年CDMA网络容量将达到4000万,用户数将达2800万。与此同时,中国移动开始在全国主要城市部署支持分组数据业务的GSM GPRS系统。 与我国其它领域的研究状况类似,我国信息领域大型的研究计划基本处于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一方面,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位于国际一流水平的国外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商无法直接参与我国信息领域的大型科研计划。另一方面,我国信息领域的大型研究计划常常无法直接与国际技术发展与标准化进程相衔接,参研人员走向国际舞台的程度不高,研究成果对国际主流技术发展的影响不够。 2未来移动通信发展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渐进入商用,国内外有关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研究已初见端倪。日本和韩国于2002年启动了面向第四代移动通信的mTIF和 K4G研究计划。欧盟在前期研究计划(第五框架研究计划)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无线通信研究论坛(WWRF),着手进行“IMT2000”之后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研究的概念、需求与基本框架研究,并将把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列入将于2003

2016年全球和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

2016 年全球及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16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放缓,存量市场中APP 的覆盖概率趋近饱和。仅从360 手机助手一个应用市场的数据情况看,2015年诞生的APP中至今有90.19%的App倒下。因为各个行业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均已发展成形,无论是该领域出现一枝独秀的独角兽公司,还是两虎相争、三足鼎立,几乎容不下任何新起之秀的摸索和试错。而那些已经出具规模的相对大一点的企业在2016年也迎来了新的转折。 上半年,卓平台通讯、工具、社交、媒体与视频、娱乐五个大类的全球用户覆盖率。从下图不难看出,“湿性”应用和“干性”应用的覆盖率差距已经不那么大。结合活跃度来看,未来,工具化的应用将进一步下沉,人们的需求点将从“干巴巴”的基础功能转向“湿乎乎”的关系需求上来。(“干巴巴”、“湿乎乎”的说法来自姜奇平《未来为什么是湿的》。) 图表分类 APP 全球用户覆盖率及活跃度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一、2016年遭遇半路退场危机的电商、汽车 2015 年深陷倒闭潮的是团购和 P2P 企业,2016 年遭遇如此危机的则是电商和汽车服务 APP。当然浪淘沙也可以称之为洗牌,市场最终的需求量有限,那么如此多的趋同化的产品 一定会有很大一部分面临危机。电商的盈利模式相对清晰,但是现在各大媒体、平台、网红 等都在向电商转型,但是市场空间有限。汽车市场也一样,究竟多少是用户真正需求的部 分,并不能靠概念来判断,因此,这两个领域鏖战时刻将至。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2016 年 4 月 8 日跨境电商税改,表面上剑指直邮代购,但是对跨境电商的冲击更大。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不再按行邮税征税,免税成为历史,计税价格又是售价,甚至还不如一般贸易(按到岸价格计税),可以说优势全无危急存亡之秋。当然中国消费者愿意买国外的商品,价格不是最核心的因素,主要解决渠道问题的跨境电商,让消费者买到在国内不能买到的商品,那么税改将不再产生影响。 跨境电商的本质是零售,在盈利模式上还是赚差价,即使各自的创新点和运营上略有差异,但是不考虑变现问题一定是违背商业本质的,蜜淘的出局知识一个开始。自营为主的小型平台的倒闭潮估计在4月8日新政出台不久到来,95%以上的保税备货商品无法进口,起初会依靠库存维持销售,6月之后会出现大规模断货。 对于消费者而言,跨境购物的热度并不会减去,去年黑五的狂热历历在目,2016年即使少了渠道和平台需求量也不会下降。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大型平台借助此次机会纷纷加速布局全球购,最后还将是大平台的天下。 生鲜电商 生鲜电商也一直处于岌岌可危之地,曾拿到亚马逊入华的首个投资的美味七七是2016年倒下的第一个重资产生鲜电商,去年如优菜网,半边天,小龙女等等生鲜电商已经倒闭15 家。跨境电商和生鲜电商是电商领域最后一点机会,其他垂直的市场均已饱和或者产生规模较大的垄断平台。 目前国内生鲜市场大约在5万亿元,而线上份额最多占3%,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是生鲜电商的确大部分处在赔本赚吆喝的状态。所以依然是巨头的生意,初创公司很难面对冷链物流投入的巨大资金和超长回收期的压力。很多企业从B2C转型为F2C降低成本,这种新模式能否真的让生鲜电商走出泥沼实在是不敢妄言。 汽车服务O2O 在乐视、百度纷纷跨界汽车硬件时很多人预测,汽车将是移动互联网另一个入口,换言之,除手机外,汽车将会变成另一个重要的智能终端。互联网+汽车这个市场是个万亿级的大市场,很多人也因此瞄准了这个风口,但是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汽车服务是伪需求。 2016 年央视 3·15 晚会上,汽车消费相关的投诉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网络购物,占到整个投诉总量的近20%,其中涉及售后过程中的问题,包括售后服务不规范、价格不透明、配件只换不修及过度保养等问题。 汽车服务的刚需是加油和停车,洗车、养车、保险等业务并不高频。本身保险公司和4S 店在这一闭环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而他们也拥有大量的忠实用户,企业单纯靠补贴是无法带来用户的忠诚度的。博湃养车O2O2016年正式停止服务,至此上门洗车类O2O 项目已基本全部夭折,资金链断裂是其最重要原因。 产业研究智库-经济资讯平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