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关于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关于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关于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关于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交际跨文化交际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网络语言得到了发展。网民通过网络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特点,促进了网络交际的发展。网络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新视点,它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民的不断增加,网络语言也随之迅速发展,一些网络用语更是频繁地滚动在人们的口头舌间,这种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它的结构形式、性质特征、产生动因、使用规范等方面。本文试图从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入手来浅析一下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特征

网络语言的研究者基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主要指与网络有关的一切语言;狭义的是指在聊天室和BBS上使用的语言。本文研究的是狭义的网络语言。

(一)网络语言的形式有多种,常见的有下面几种:

1.符号类:1)符号:--)表示笑脸,----表示悲伤;2)符号和字母的组合:--P表示吐舌头,T-T表示流泪;3)符号和数字的组合:3_3(刚睡醒),8--)表示睁大眼睛;

2.数字类:如9494(就是就是)、886(拜拜)、7456(气死我了);

3.汉语拼音类:如GG(哥哥)、MM(妹妹)、DD(弟弟)、P(臀部)、BT(变态);

4.英文缩略类:GF(女朋友)、BF(男朋友)、DIY(自己动手做);

5.汉字类:酱紫(这样子)、偶稀饭(我喜欢)、恐龙(丑女)、偶像(呕吐的对象)。

以上列举的这几项只是最普遍的形式,还可以分的更详细些,如汉英混杂等,本文就不在此详析。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通过网络语言的主要存在形式,我们再来看看网络语言的特点:1.简洁明快。网络语言之所以发展迅速,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言简意丰的特点,这也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让我们来看下面的文字:“大虾,你好油墨,粉丝,偶倒。”这是说:“大侠(高手),你太幽默了,说话很会拐弯抹角,我晕倒了。”从中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简洁。

2.反叛和戏谑。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网络语言是网民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家庭的负担,工作的压力,社会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使现代社会的人们尤其是有一定文化的青少年承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网络语言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宣泄的平台。因此,大量的网络语言包含了针砭时弊,描绘现实的内容,来达到自嘲、释放和宣泄压力、不满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的内心的反抗意识。

3.新颖和创造性。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可以使人们任意发泄自己的情感,同时又可以将自己的真面目很好地隐藏起来,因此网民们大胆自由地自创了一些便捷的语言符号进行语言规则重组来传达自己复杂的思想意识,如给传统词汇注入新的意义:天才(天生蠢

材)、蛋白质(笨蛋+白痴+神经质)、潜水艇(没水平)、钓鱼(追女孩子),还有形式杂糅的情况,英语字母、符号和汉字混用:P9(啤酒)、I服了U。

4.开放性。萨丕尔说:“语言就像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令人景仰,就是因为它兼容并蓄。从西汉张骞通西域,到后来的佛教文化的大量涌进,再到近代的西学东渐,中国文化无不是积极吸收对自己有用的营养。在信息时代,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了它开放的一面。据统计,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英文信息,很多网语也是由英文字母或是英语词的缩写形式构成,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

总上所述,网络语言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由于网络语言的这些特点,促进网络交际的发展。据统计在2005年以前因特网的用户就超过了1.5亿,跨越240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个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代社会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交往也就要求更加快速、便捷的方式和手段,网络语言的特点正好适应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于是网络交流给跨文化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二、网络交流与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由于在网络交流中,人们惟一可以依据的就是语言,因此语言的功能在网络交际中被发挥到了极限。跨文化交际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往。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主要是语言交际的过程,那么网络语言的发展和特点必然会对跨文化

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分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商务英语谈判的翻译技巧 2 浅析《宠儿》中人物塞丝的畸形母爱产生的根源 3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反战情绪 4 《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分析 5 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6 小说的织体--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线索和叙事艺术 7 从酒文化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 8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9 等效原则视角下的汽车商标中译探析 10 衔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1 简析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海浪》的叙事技巧分析 13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14 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内涵比较 15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16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17 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技巧 18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寓言意义 1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20 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 21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22 《莫比.迪克》中的象征意义 23 《榆树下的欲望》和《雷雨》中悲剧性的差异 24 An Analysis on Teacher Talk in EFL Classroom Context 25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26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27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28 论汉语缩略语的英译 29 从上海迪士尼的兴建看中西文化异同 30 影视字幕翻译原则——从文化角度进行研究 31 英汉“去除”类运动事件表达异同的对比研究 32 苔丝的悲剧命运分析 33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34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35 关于英语口语纠错的研究与建议 36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 37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38 目的论视角下新闻标题汉译英研究 39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40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41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章节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10分)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A. 张骞 B. 汉和帝 C. 汉武帝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2 【多选题】(10分) 广义上的“丝绸之路”除了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外,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由()组成。 D. 北洋航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3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 B. 军事作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4 【单选题】(10分) 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于()年粟特人将制造葡萄酒的技术传入中国。 B. 康熙九年 C. 崇祯十六年 D. 元和七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5 【单选题】(10分) 汉武帝时期,()为开拓“丝绸之路”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A. 卫青 B. 霍去病 D. 司马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6 【多选题】(10分) 鸠摩罗什把佛教从西方引入中国,将大量经书翻译成汉语,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与()和玄奘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 B. 鉴真 C. 法显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7 【单选题】(10分) ()17岁时跟随父亲和叔叔历时四年来到中国,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友谊。后由鲁斯蒂谦将其在中国见闻轶事整理并编着成游记,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A. 查理·马特 C. 利玛窦 D. 阿基米德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8 【多选题】(10分)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敦煌莫高窟与()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 固原须弥山石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10分 9 【多选题】(10分) 利玛窦不仅将中国文化介绍到了西方,而且帮助中国人打开了视野,使中国人了解到了西方。正是由于他的到来,使中国人第一次接触到了()。 D. 西方哲学 正确答案是:A,B,C 查看答案解析 10 【多选题】(10分)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将()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跨文化交际案例研究由于全球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往来日益增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经济合作及国际商务活动也日趋频繁,增强文化理解、克服文化冲突、增强文化沟通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华求学。据我国教育部统计,2008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总数首次突破了20万。越来越多的各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以便尽快的实现与中国人的交际进而实现与中国人在各个领域实现交流、沟通、合作、共赢。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交流之后,即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但仍然常常在交际中遇到难题,有时候甚至搞出很多笑话和严重的文化上的不妥行为,究其根源,是因为留学生们或多或少地存在跨文化交际障碍。其实,对于学习汉语的外留学生来讲,学习汉语不光是只要明白发音,认识汉字,语法等。如果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能对于中国的历史,价值观,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适当的了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学习好汉语并应用于交际。因此,必须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研究。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跨文化交际 一、文化和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流,来自不同文化的交流才可以是跨文化交流。不同的文化显然是有差异的,即文化差异的存在。于是,我们应当首先理解“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意义何在。“文化”一词源远流长,古往

今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文化进行定义和阐述,反映了文化涵盖内容的广泛和深入,以及人类对于文化研究的重视。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一书给文化这样定义: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这主要是从思想和行为层面对文化进行定义,而不少学者认为,文化除了精神文化、方式文化外,还包括物质文化。文化的冰山比喻有助于对文化的全面理解。文化是由显性部分和隐性部分组成的,显性部分即冰山浮出水面的可视部分,是外在直观的事物,隐性部分即冰山水下的不可视部分,例如社会规范、价值观、信念等。本人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特定群体所表现的具有显隐双重性的物质与精神成果及行为方式的总和。显性文化反映和体现了隐性文化,隐性文化驱动和支配着显性文化,两者相互联系和影响,构成有机的统一体。 所谓文化差异,简要地说,即不同国家、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别。文化差异是复杂多样的,我认为应当从文化显隐性的特点出发,将文化差异分为显性差异与隐性差异。显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物质成果表现出来。需要说明的是,语言的不同亦属于显性差异。语言不可视、不可触,却可以听到,它是一个客观存在。隐性差异通过人类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行为方式、创造的精神成果表现出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避免不了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文化差异的更深层次会导致文化冲突。

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doc

浅析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 “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 【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成功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当代外语教学不仅要帮学生解决词汇量和语法等语言问题,而且要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内容之一。 高校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一些困惑:学生能熟记英语单词,语法也掌握得不错,但不知道美国南北战争;知道罗密欧和朱丽叶是爱情的象征,却不知道这两个人物出自于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大学生喜欢过洋节,在万圣节时买搞怪面具,却不知道万圣节到底是何来历……。对于英语的习得,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掌握四级要求的四千五百词汇和语法?还是提高语言能力进行跨文化交际?如果说语言只是一种工具,似乎不够全面,但是,任何对语言的定义都不会否定语言的这一重要功能。我们要利用这一工具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无疑是习得语言的一个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理应成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的总和。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文化,并不取决于他的种族、肤色,而是取决于他生活的文化环境。文化是社会成员共有的。即使某个人掌握了特殊的行为方式,如果不为广大的社

会成员认可并共有那就不是文化。文化是传承的,是社会遗产。由于文化的传承,使得任何一个社会的文化都包含了历史的积淀。 交际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和交流信息的过程。交际是多个构成要素相互影响的连续过程,当各个构成要素出现文化差异时,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即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交际不是在真空地带进行的,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展开。因此,交际的过程和各构成要素会不断地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文化的差异会对跨文化交际产生影响。文化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层面,如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文化差异越大,跨文化交际时发生困难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了解双方文化差异将有助于减少误解和歧义,促进交际顺利进行。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成功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文秋芳(2005)认为“交际能力既可以指母语学习,也可以指外语学习。与母语交际不同,外语交际的双方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为此,把外语水平定义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具有针对性,因为这一概念包括了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胡文仲、高一虹(1997)指出,外语教学的目的可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在微观层面,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语言能力”。从知识的角度来看,语言能力包括语言单位各个层次的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篇章等。从语言技能来看,它包括听、说、读、写、译。在中观层面,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交际能力”,主要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宏观层面,外语教学的目标是“社会文化能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加工社会文化信息,使人格向更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跨文化交际知识点: 1.L.S.Hams认为,在世界范围内的交际经历了五个阶段:语言的产生、文字的使用、印刷术的发明、近百年交通工具的进步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跨文化交际。近20年来的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为特征的。 2.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关系密切。 3.Edwar Hall《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 4.1970年,国际传播学会承认跨文化交际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学分会。 5.1972年,第一届跨文化交际学国际会议在日本东京召开。 6.70年代影响最大的书籍是《跨文化交际学选读》。 7.Jenny Thomas《跨文化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社交—语用失误。 8.前苏联的跨文化交际学主要表现在国情语言学方面。 9.传播种类:(1)人类传播①社会传播A交集传播B组织传播C大众传播②非社会传播(2)非人类传播 10.早期影响最大的传播模式是Harold 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即who、say what、in what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rffects。 11.1949年Claude Shannon和Warren Weaver共同提出了线性模式,增加了“噪音”(干扰因素),把媒介分解。 12.50年代,Charles Osgood和Wilbur Schramm提出循环式的模式,加入“反馈”。 13.社会学家Jack Lyle与M.Lyle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社会过程之一,特点是把传播放在社会环境中考察。 14.我国最早的辞书《尔雅》。 15.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基于对印第安语的研究。 16.red caipet treatment用红毯接待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red flags提高警惕预防出事的状况in the red赤字 17.politics—“中性”含贬义,为争权夺利不惜采取各种手段的意思;政治—“中性”,实际用时有褒义。 18.intellectual—致力于研究的人,衍生出纸上谈兵的贬义;知识分子—受过大学教育的脑力劳动者。 19.peasant—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农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20.dragon—表示罪恶、邪恶,令人感到恐怖,战争的旗帜,形容人指飞扬跋扈令人讨厌;龙—用于好的意思。 21.phoenix—“再生”、“复活”;凤凰—天下太平,有圣德的人。 22.owl—智慧的鸟,比喻人聪明;猫头鹰—不详之鸟。 23.peacock—通常是贬义,含有骄傲、炫耀、洋洋得意的意思;孔雀—吉祥的象征,大吉大利。 24.dog—中性褒义的情况多;狗—一般用于贬义。 25.Cinderella(灰姑娘)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部门或指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 26.Shylock(夏洛克)指心肠狠毒唯利是图的小人。 27.to meet one’s Waterloo遭到决定性失败 28.Catch-22进退维谷,左右为难 29.韩国人写文章—归纳法;美国人写文章—演绎法。 30.美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桥式”,直接明白地传达给对方。 31.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垫脚石式”,采取迂回、隐含的手法。 32.非语言交际的特点:(1)没有正式的规则和模式,没有固定的结构(2)没有一套具有明确意义的符号(3)有连续性的(4)一部分是本能,一部分是后天习得(5)信息右脑处理 33.阿拉伯人在讲话时总是盯着对方的眼睛。 34.将手掌平放在脖子下面,中国指杀头,英国指吃饱了。 35.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广东指感谢,北方表示不耐烦。 36.美国人站在公路旁边伸出拇指(thunb a ride)表示希望搭车。 37.英美人把中指放在食指上面(let’s keep our fingers crossed.)表示希望某事成功。 38.手兜起来,放在耳后,表示听不见或听不清楚。

跨文化交际中的身势语

跨文化交际中的身势语 [摘要] 身势语是表达人类情感和态度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身势语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身势语帮助人们转换信息,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是避免语言障碍的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交流的快速发展,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交流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消除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身势语的含义。然而即使我们对常用的身势语有所了解,我们仍然很难掌握,因为身势语含义千变万化,即使同一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有着不同的含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清楚的认识到这种非语言交际与文化间的关系。 [关键词] 身势语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引言 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更关注于语言交流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而忽略了非语言交流的影响和文化的差异。而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忽略这些的话其实不是完全的交流。也许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当我们与他人交谈的时候,我们不仅仅在使用我们的口头语言,我们的眼神、脸部表情、手势或者身体的其它部位的活动也在传递着信息。身势语,就像我们的口头语言一样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 一、身势语的重要性及功能 1、什么是身势语 所谓身势语是指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身势语包含了很多人们无意识的细微动作,例如眨眼或轻微的眼球运动。身势语用完全区别于口头语言的表达方式传递着人们之间的信息。今天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化成为世界的主趋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需传递和交换信息。语言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非语言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商业活动中如果双方语言不通,他们就会运用肢体语言来进行交流并最终完成商业交易活动。拿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事情为例子。出售方常常用计算器来给出价格,而如果购买一方不满意这一价格,便会摇头并用一个放低的手势来还价。非常简单的身势便能完成整个的交易,身势语在商业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在大量的跨文化人际交往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也必须了解并掌握身势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相关文化的身势语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外语,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误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 2、身体语的主要功能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第一章单元测试 1、李希霍芬 2、东洋航线西洋航线南洋航线 3、贸易作用外交作用文化交流作用 4、贞观十四年 5、张骞 6、不空真谛 7、马可?波罗 8、天水麦积山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 9、西洋音乐西方油画机械钟表 10、瓷器茶叶丝绸 第二章单元测试 1、美国 2、牛仔鸡尾酒快餐 3、熊猫京剧长城 4、丝绸之路四大发明 5、语言饮食宗教 6、江南民居川西民居北京四合院书院建筑 7、巴洛克式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洛可可建筑 8、雕梁画柱飞檐斗拱亭台楼阁 9、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 10、洛可可式建筑 11、粤菜湘菜川菜鲁菜 12、勺子筷子盆子碗 13、红茶白茶黑茶绿茶 14、二锅头黄酒 15、豫剧黄梅戏京剧评剧 16、扬琴古琴 17、茶花女卡门图兰朵 18、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19、澳大利亚 20、BDCEA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全选 2、傅聪傅敏 3、Skype Twitter 4、文化背景年龄年龄 5、受众面广不受时空限制

7、叔侄关系 8、自然形成无需刻意建立恒久不变 9、宰相肚里能撑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退一步海阔天空 10、全选 11、面试出席婚礼谈判 12、全选 13、合理的 14、包容的精神 15、机智幽默 16、清晨晚10点半以后 17、于约定时间前去朋友家做客 临时起意邀请朋友过来用餐 朋友婚礼赠送礼金 18、主人为客人夹菜相互劝酒客套表示谦虚 19、注重个人隐私把家视为私人的空间 20、于约定时间后五到十分钟到达准时到达 第四章单元测试 1、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2、是否已婚收入财产 3、百年好合 4、外语能力语用能力文化背景知识 5、口语交际书面语交际 6、含蓄隐晦间接 7、表情空间沉默 8、低语境国家 9、日本墨西哥 10、老乡观念强邻里关系紧密战友关系紧密对家族观念强 11、参与模式 12、全选 13、互动频繁可以当面争执 14、. 健康婚姻年薪 15、全选 第五章单元测试 1、非语言交际 2、音量的大小语速的快慢语速的轻重 3、品牌标识交通标识 4、口头形式文字形式 5、言谈 6、商务政务

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报告

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一: 简单人际关系:翻脸比翻书快? 【导读】 一位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在临近考试时请求老师“漏题”,在遭到中国老师的委婉拒绝后,他翻脸后又请求给他95分以上,哭笑不得的老师又将如何应对? 【正文】 2012年六月下旬是上海财经大学留学生期末考试的阶段,我教授的是一个非学历短期班学生的听力课和阅读课。考试前一周是复习周,周一的时候这个班的班长在上课后走到讲台向我问考试题。我准备是要给他们划复习范围的,就让他回了座位开始划范围,刚划完他就不高兴了:“老师,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你要告诉我们考试的题,这些太多了,不可能都是卷子上的。”因为泄露考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委婉的拒绝他,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很激动的说:“你这个老师太奇怪了,为什么不可以,你这样的话就不要告诉我们了。”然后他就满不情愿的自己翻开书看。下课后他又若无其事的走到我面前请求我在打分的时候能给他95分以上,说是这对他回国后找工作很重要。这个学生在班里算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我在教课过程中他一直很配合,也很有礼貌,没想到今天他会这么跟我翻脸,而且能这么快的不计前嫌又来求我,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问题的提出 一、根据案例回答问题 1、吉尔吉斯斯坦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在留学生身上有哪些体现? 2、中国的人际关系是怎样的?在老师身上的表现?

3、表面的冲突是什么?根据“文化冰山”理论,背后隐含的又是什么冲突? 二、讨论与表达 1、你如何看待中国式的含蓄?如何看待吉尔吉斯斯坦式的“翻脸”? 2、你认为本文中老师学生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类型?在平时,你与老师的人际关系属于哪一种? 3、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人际关系网? 4、如今,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到中国,类似情况并不少见,你觉得作为老师应做好哪些准备?作为学生又该如何准备? 问题的解决 1、矛盾冲突 中国教室与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人际关系态度的不同。在中国教师解释泄露题目不可能之后,留学生不听并且直接表现出了自己的不满,而之后又若无其事的求老师给高分,中国老师会觉得留学生不顾师生情谊、冷血,而对于留学生而言,谈判不成功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顾及“人情”,再有事相求时再找老师这也是正常的。 2、原因分析 普遍认为人际关系分为情感型、混合型、工具型。情感型,交往双方表现出信任、亲和、重情重义的态度,特点是关系持久、牢固,也会产生亲情困境或情感危机。混合型,一种既有情感性又有工具性的混合式人际模式。一般而言,这类关系可能包括亲戚、邻居、熟人,或相处较融洽的同学、同行、客户,还可能是交往双方共同认识的第三者。这是最典型、最普遍,最有效的类型。工具型,这是人们在交往时为达到某一目的或获取某种利益所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只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手段,特点是非个人化、非情感化,理智而直率,表现出不牢固、不稳定特征。 中国主要是情感型、混合型。中国的人际关系像一张网,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结”,从一个“结”出发可有许多条线与其他“结”相连。每个人在这张网络中大都处于相同的地位。他会给予别人恩惠,同时也从别人那里得到恩惠。在更深和更微妙的层次上“关系”指的是一种方法,即中国人长远的利用关系作为一种资源。因此,中国人在与他人尤其是熟人之间有分歧时,大家为了维护已经建立好的人际关系网,会在谈话语气或是言谈措辞上互相留面子,即不会很过激。 吉尔吉斯斯坦是工具型。这位留学生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在他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系统比较简单。与人交往所获利益都是相互的,如果意见不同或是谈判不成功他不会考虑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1.1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1.2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著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际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研究内容有三项。第一,有关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研究;第二,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第三,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对于隐藏在文化深层里的价值观是回避不了的,人们恰恰是通过了解价值观的不同,来加深

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这是因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往往是不同的价值观念发生对立的时候。 关于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这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又一重要课题。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吧。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说一点肤浅的意见,不对的地方请批评指正”这样的句子,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习得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不需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描写。例如:“我姐姐是一名大学生”、“天安门广场很大”等等,这些句子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然而,有许多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 最后一项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

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

题目:跨文化交际中手势语的差异 ——以“翘拇指”“竖中指”“V”手势“OK”为例 摘要 非言语行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民族对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规范区别很大,甚至所表示的意义恰好相反。日常生活中人们进行交谈、沟通时,除了语言这个交际工具还有手势。手势语几乎随时随地伴着语言进行交往,起着关键的作用,有时也会代替语言甚至超越语言。人类的有些手势语具有相同性,但更多的手势语被赋予了文化的内涵,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不同的交际意义,以、翘大拇指、竖中指、“V”字形“OK”等手势为例解释说明。 Abstract Nonverbal behavior has distinc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Different countries, ethnic group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social norms of nonverbal behavior,even the express meaning is On the contrary. When People to talk and communicate in daily life,in addition to the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 tools there have gestures。Gesture language almost anywhere with the language of communication,plays a key

role.Sometimes it can transcend the language and even take the place of the language. human gestures have the same nature,but more signs are given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give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meanings,wave、vertical thumb、“V”Shape as example to explain.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言语行为手势语 Key wor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onverbal behavior gesture 手势语(gesture?language)是体态语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 法国心理学家休乐热强调手势语的重要作用:“人们交谈时说话本身的份 量只占7%,语调占38%,面部表情和手势占55%,有时候说千万句好听的 作为铺垫引出一个重点,但是一个不经意的手势就可以推翻之前所说的一切。”但是,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的手势语既有其同一性,更有其特 殊性。手势语的使用有习俗的差异,所以在交际中必须要小心使用,不然 就会引起冲突。下面举出一些常见的手势语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1.翘大拇指(?thumb up?) 翘大拇指的意思几乎在世界公认表示好、干的不错,一切顺利、非常 出色等类似的信息。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常常会做出这 个手势表示认同鼓励。但竖大拇指的这个手势也有许多例外:在美国和欧 洲部分地区,如果你看到有人在公路上对开过来的车竖大拇指他的意思并 不是夸赞司机车技好,而是竖大拇指用来表示请求搭车;篮球比赛中,裁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2019尔雅答案100分

。。。。。。。。。。。。。。。。。。。。。。。。。。。。。。。。。。。。。。。。。。。。。。。。。。。。。。。。。。。。。。。。。。。。。。。。。。。。。。。。。。。。。。。。。。。。。。。。。。。。。。。。。。。。。。。。。。。。。。。。。。。。。。。。。。。。。。。。。。。。。。。。。。。。。。。。。。 丝绸之路 1 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D)提出的。 A、张骞 B、汉和帝 C、汉武帝 D、李希霍芬 2 “丝绸之路”曾作为连接中西方的重要通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发挥的作用主要是指(B)。 A、贸易作用 B、军事作用 C、外交作用 D、文化交流作用 3

“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没将(B)运输到东南亚、南亚、东非以及欧洲各国。 A、瓷器 B、茶叶 C、香料 D、丝绸 4 古代丝绸之路不仅指陆上丝绸之路,还包括海上丝绸之路。对 5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人将四大发明传到欧洲;西方人将印度哲学、阿拉伯的历法和医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对 东西方文化传播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中国历史上就曾修建过许多反映佛教文化的石窟,其中下面那个不是敦煌莫高窟与(A)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A、固原须弥山石窟 B、天水麦积山石窟 C、洛阳龙门石窟

D、大同云冈石窟 2 希腊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A A、对 B、错 3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获成功,受到了汉武帝的称赞,被封为太中大夫。A A、对 B、错 4 马可波罗着的《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后来这本书在欧洲非常畅销。错 5 公元3到13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错

第三章 第二节 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第二节人际关系与跨文化交际 一、人际关系及其制约因素 (一)人际关系 1.人际关系的属性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是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中每个个体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得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 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是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所产生的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 2.人际关系的类型 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纷繁复杂,多种多样。总体上看,存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政治关系。 台湾有些学者把人际关系概括为“五同”,即:同宗(血缘关系),同里(地缘关系),同学,同事,同好(这三者都属于业缘关系)。 (二)制约人际关系的因素 制约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地理因素。 1.文化因素 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以及一系列的角色规范。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指特定地区,特定时代的群体心理取向。它是通过交际方式影响人际关系,不同的社会通过不同的交际方式来影响人际关系。 3.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指交际个体的性格,态度,能力等因素。 4.地理因素 地理因素指一个国家,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可以说,地理因素是造就不同文化的“根”。 二、人际关系的文化对比分析 (一)中国社会传统的参序格局及人际关系 任何社会的人际关系都是以其社会的传统结构为依托的,宗法社会结构是中国社会最典型的社会结构。 维护宗法社会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是社会伦理,而社会伦理是家庭伦理的延伸。“国”与“家”彼此相通。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在这样的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中,伦理则成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基本规范。“伦“是社会等级类别的次序,即辈分;”理“是这种等级次序所遵循的规则。因此,中国社会的基本结构是:差序格局,与其相对应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可以概括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五伦”不仅构成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标准,也成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以伦理支配下的人际关系中,有三个值得注意的特点: 1.服从权威和长辈 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即本质上是一个等级社会,这样的社会以维护上尊下卑

跨文化交际论文题目

1. 英文原声电影赏析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语用失误研究 3. 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失误探析 4. 国内广告语言语用失误研究现状与分析 5. 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交际失误语用归因 6.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对策研究 7. 基于礼貌原则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 8. 跨文化言语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 9. 浅析化妆品广告中的语用预设 10.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11. 中美时间观之对比 12. 浅析汉英问候语中的文化差异 13. 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探析 14. 英语身体语的交际功能研究 15. 浅谈英汉身势语的表意功能之差异 16. 目标语文化的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17. 中西文化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学生的影响 18.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误读 19. 浅析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 20. 英语禁忌语的文化内涵异同研究 21. 英语学习中的文化习得 22. 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23. 外语学习者的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之成效 24. 培养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之策略 25. 英汉道歉语差异及原因 26. 中西跨文化礼貌语差异探析 27. 英汉语言中礼貌表达法之比较 28. 英汉习惯用语的文化内涵探源 29. 英语称赞语及其回应的异同研究 30. 中美(西)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异及其对孩子的影响 31. 中国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中的主要障碍研究 32. 试析跨文化交际中角色互动的作用 33. 本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34. 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差异 35.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餐桌礼仪 36. 关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7. 涉外婚姻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38. 论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食品商标的翻译 4 39. 多媒体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40. 中西方儿童文学的差异 41. 中西体育文化的差异及其受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42. 中西传统休闲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对比分析 43. 简爱与林黛玉不同命运的文化透析 44. 国际商务活动中礼貌原则的应用 45. 论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46. 国际商务交际活动中的非语言交际 47. 浅析英汉汽车商标的特点及其翻译 48. 英汉隐喻差异的文化阐释 49. 文化语境下的英汉植物词 50. 文化语境下的英汉动物词 51. 从体态语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52.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53. 文化视野下英语谚语的比较 54. 从广告语言特色看中西文化异同 55. 从数字喜好看中西文化差异 56. 中西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内涵探析 57. 从中英文动物比喻的不同看中西文化差异 58. 英汉概念隐喻的文化认知对比分析 59. 英汉成语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60. 从神话看中西文化异同 61. 文化视角下英汉时间隐喻比较研究 62. 英汉情感隐喻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63. 从文化语境看英汉爱情隐喻 64. 英汉动物隐喻的文化内涵 65. 论中英文中颜色隐喻的差异及其文化根源 66. 英汉习语中中西文化差异探源 67. 从英汉委婉语中看中西文化心理差异 68. 文化视阈中的汉英典故 69. 美国俚语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功能 70. 从旅游广告看中西文化差异 71. 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缺失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72. 正视中西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73.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负迁移反思英语教学 74. 情境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应用 75.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中西方礼貌准则和策略 76. 英汉委婉语及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

跨文化交际课后答案

Case 1 A Canadian The shipping agent(代理) is serving the customers in the way that is considered efficient in Venezuelan(委内瑞拉) culture. To the Canadian, however, this is unfocused activity(活动) that is not nearly as efficient(有效地) as it would be —particularly from her point of view — if the agent simply dealt(处理) exclusively(专门) with her scheduled(计划) appointment. In Canada, businesspeople typically(通常) write appointments and activities into the day’s agenda(议程) every day. They then work sequentially(顺序) through the agenda until they have completed each task or the day is over. In other words, Canadians prefer to do one thing at a time, while the South Americans, including Venezuelans, tend to do a few things simultaneously(同时). Case 2 A dozen As a Westerner, the American visiting professor(客座教授) does not quite understand the collective ownership(集体所有制) of information in some other cultural environments. What made her annoyed(恼火) is a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 information about people.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generally assumed(认为) that personal matters are private(隐私). Teachers go through elaborate(精心) procedures(设计) to assure that students do not have access(接触) to each other’s grades. In business it is the same. Evaluations(评估) are confidential(保密的). Case 3 When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American woman was not being disrespectful(不敬). However, it is clear that her way of showing respect and welcome was different from the ancient tradition of keeping physical distance from superiors(上级), which is still widely observed(遵守), especially when royalty(皇室) is involved(有关的). Paul Keating, the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总理), may have intended(打算) to suggest by his gesture(姿态) that Australia would no longer accept the queen as head of state but just as one of their honored guests. Obviously, the British would not like it at all. Sometimes, such seemingly(表面上的) trivial(琐碎的) things can influence relations between countries. That’s why protocol(协议) is taken seriously and people who are to hold diplomatic(外交) posts(公告) will be given detailed and careful instructions(指示). Case 7 A female When the Canadian young man said, “Who took my peanut butter(花生酱)?”, what he really meant was “Where is my peanut butter? I can’t find it.” The Chinese doctor felt upset because in Chinese culture questions like this, especially expressed in the way the young Canadian man did, often imply(暗示) that someone is to blame(罪魁祸首). Chinese culture prohibits(禁止) direct accusing(指责)unless a person has been targeted for shame. However, true(忠诚的) to her learned cultural behavior of nev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