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氮及其化合物学案

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认识氮氧化物之间的转化规律,知道氮氧化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2.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生物固氮的原理;

3.知道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了解硝酸的特性和应用。 〖知识清单〗 一、氮气

1.分子结构:电子式 ,结构式 。 2.化学性质:

常温下氮气性质稳定的原因 。

3

02

23N H N N O -+←????????→氧化性还原性①②

⑴与氢气反应 ,

⑵与氧气反应 , ⑶与镁反应 。 3.应用:液氮可以做制冷剂;用作保护气;工业上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二、氮氧化物 1.“雷雨发庄稼”的反应原理 ,

雨水中HNO 3进入土壤与矿物质作用生成 ,其中 被植物根系吸收。 2.光化学烟雾

⑴产生:氮肥的生产、金属的冶炼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 ⑵危害:形成 和 。

⑶防治:使用新能源,减少氮氧化物排放;为汽车安装 装置,反应方程式为 ; 对生产化肥、硝酸工厂进行 等。 三、氨气与铵盐 1.NH 3的生产

德国化学家 首次合成出了氨,反应方程式为 。 2.NH 3的分子结构:电子式 ,结构式 ,

空间构型 ,分子极性 ,N 原子杂化方式 。 3.NH 3的化学性质

⑴与H 2O 反应

⑵与酸反应(HCl 、H 2SO 4、HNO 3)

⑶与氧气反应: 4.铵盐 ⑴常见铵盐

碳铵,氯铵,硫铵(肥田粉) ,硝铵。

⑵化学性质

①受热分解:

②与碱反应:

⑶铵根离子的检验

5.自然界氮的循环

四、硝酸

1.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具有挥发性,工业硝酸常因溶有少量而略带黄色。

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质量分数在98%以上的硝酸称为。

2.化学性质

HNO3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三性”:

⑴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稀HNO3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

⑵不稳定性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其反应方程式:。

因此,浓硝酸应盛放在色细口试剂瓶中,且放在黑暗、温度低的地方,

⑶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除Pt、Au外)的反应

Cu与浓、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铁、铝遇冷的浓HNO3能发生,故可用铁、铝的容器贮存或运输冷的浓HNO3。

②与非金属C的反应方程式为:。

⑷其他性质

①与某些有机物反应:例如,苯的反应,蛋白质的反应等。

②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以的体积比混合配制成王水。它的氧化性比HNO3更强,

能溶解金、铂等金属。 3.工业制法

工业上制备硝酸一般分为三个过程

⑴NH 3的催化氧化:在 中进行,方程式为 ; ⑵生成NO 2: (写反应方程式); ⑶水吸收NO 2在 中进行,反应的方程式为: 。

4.硝酸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备氮肥、染料、塑料、灼药、硝酸盐等。

要点精析

一、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是以化合价的变化为主线,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进行转变,在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二、氨的实验室制法 1.铵盐与碱反应 ⑴实验原理:

⑵装置特点:固体十固体?

??→气体,与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相同。 ⑶收集方法: ⑷验满方法:

①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证明集满NH 3; 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集满NH 3。 ⑸干燥方法:

⑹尾气处理:吸收氨气(或HCl )时要注意防止倒吸

2.加热浓氨水

⑴反应原理:NH 3·H 2O NH 3↑+H 2O ⑵装置:左图

3.浓氨水中加固态碱性物质

⑴反应原理:浓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NH3 +H2O NH3·H2O,NH3·H2O NH4+ +OH-,加入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使平衡逆向移动,同时反应放热,促进NH3·H2O的分解。

⑵装置:右图

〖典型例析〗

类型一 NH3性质实验综合

例1.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实验。(药品:浓氨水、硝酸铵固体、氢氧化钠固体、蒸馏水、碱石灰)

⑴写出实验室制取NH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从图I中挑选所需仪器,装配成快速制取干燥NH3的装置简图(只写编号),(必要的塞

子、玻璃导管、胶皮管、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仪器是。

⑶实验小组关于用上述药品快速制取氨气的原理分析,有道理的是。

①在NH3·H2O中有平衡NH3 + H2O NH3·H2O NH4+ +OH-,NaOH使平衡向左移动

②在NH3· H2O中有平衡NH3 + H2O NH3·H2O NH4+ +OH-,NH4NO3使平衡向左移动

③NaOH溶于水时放热,使体系温度升高,NH3的溶解度减小,会使部分NH3逸出

④NH4NO3会分解释放出NH3

⑤在快速制取NH3时可以加入NaNO3固体,以便加快产生NH3

⑷用如图II甲装置收集NH3,(烧杯中为酚酞和水的混合液)如何判断烧瓶中已收集满NH3。

⑸图乙中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烧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类型二结合框图题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例2.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常温下,G 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A为化合物,I的浓溶液与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F、B和C。H可用作工业上冶炼金属的还原剂。请按要求填空:

⑴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

⑵写出F+B→I的化学方程式。

⑶写出G和I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类型三含氮化合物的综合计算

例3.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 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 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 mL B.45 mL C.30 mL D.15 mL

〖仿真练习〗

1.氮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含氮化合物及其性质的多样性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2+、Mg2+、Cl-、NO-3能大量共存于pH=0的溶液中

B.1 L浓度为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N A个NH+4

C.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水的洗气瓶,再用排空气法收集NO

D.不论是浓硝酸还是稀硝酸,与铜反应均体现出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

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说明浓硝酸不稳定

B.不用浓硝酸与铜屑反应来制取硝酸铜,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说明稀硝酸不能氧化Fe2+

D.锌与稀硝酸反应得不到氢气,说明稀硝酸能使锌钝化

3.室温时,在容积为a mL的试管中充满NO2气体,然后倒置在水中到管内水面不再

上升时为止;再通入b mL O2,则管内液面又继续上升,测得试管内最后剩余气体为c mL,且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则a、b、c的关系是( )

A.a=4b+3c B.a=4b+c

C.a∶b=4∶1 D.a∶b=4∶3

4.把含有(NH4)2SO4、NH4NO3的混合溶液a L分为两等份,一份加b mol KOH刚好使NH+4全部转化为NH3,另一份加入c mol BaCl2溶液恰好沉淀完全,则原混合溶液中NO-3的浓度是( )

A.b-2c

a

mol·L-1 B.

2b-c ×6 200

a×1 000

%

C.2b-4c

a

mol·L-1 D.

4c-2b

a

mol·L-1

5.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克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集到的V L气体为NO

B.若缺少操作Ⅱ,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

C.被铜银合金还原的硝酸可能为V

22.4

mol

D.依据m、V不能确定铜的质量分数

6.硝酸铜是制备Cu-Zn-Al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现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用: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制取: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③首先将铜屑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2Cu+O2=====

△2CuO,CuO+2HNO3===Cu(NO3)2+H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取等量的硝酸铜,需硝酸的量②最少

B.制取等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毒气体比①少

C.三种方案中,第③方案最经济环保

D.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

7.NH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盐类物质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8.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19.2 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 )

A.原混合酸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B.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

C.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

D.H2SO4浓度为2.5 mol·L-1

9.某学习小组为证明并观察铜与稀HNO3反应的产物是N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根据他们的思路,完成下述的实验报告。

(1)实验仪器:试管、导管、烧杯、棉花、注射器。

(2)实验药品:铜丝、稀硝酸、烧碱溶液、铁粉、CaCO3颗粒。

(3)实验原理:

铜与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步骤:

①实验开始时,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________;

②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固体药品________,然后向试管中倒入过量的稀硝酸,并迅速塞紧带铜丝和导管的橡皮塞;

③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蘸有NaOH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

④将铜丝向下移动插入试管液体中,使之与硝酸反应;

⑤将注射器插入试管口的橡皮塞中,向试管内推入空气。

(5)实验讨论:

①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步骤⑤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评价:

该装置的优点是(只填一个优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

(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玻璃管2一段时间后,挤压1中打气球鼓入空气,观察到2中物质呈红热状态;停止加热后仍能保持红热,该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为保证在装置4中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装置3应装入________________;若取消3,在4中仅观察到大量白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实现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装置5替换装置________(填装置代号);化合物X为________(只写一种),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滤渣可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工艺需控制NO 和NO 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 (NO)∶n (NO 2)>1∶1,则会导致________;若n (NO)∶n (NO 2)<1∶1,则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

(3)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 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例1.(2)1 3 8 5 9 或1 3 9 5 8 (3)①③ (4)烧杯中溶液呈红色 (5)气球膨胀

例2.NH 3 H 2O CO 2

例3.A 1.D 2.A 3.A 4.C 5.D 6.C 7.C 8.D

9 .(3)3Cu +8H ++2NO -3===3Cu 2+

+2NO↑+ 4H 2O

(4)①气密性;②CaCO 3颗粒

(5)①排出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与NO 反应

②使用NaOH 溶液吸收产生的NO 和NO 2气体,防止逸出污染空气 ③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

(6)使用可抽动的铜丝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节约药品用量,减少污染气体的产生(或使用蘸有NaOH 溶液的棉花团封住导管口,可防止NO 和NO 2气体逸出污染大气) 10. (1)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2)放热(3)浓H2SO4生成的NO与O2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HNO3,NH3与HNO3反应生成了NH4NO3

(4)1 NH4Cl 与HCl反应生成氧气(答案合理均可)

11 (1)使尾气中的NO、NO2被充分吸收Ca(OH)2(2)排放的气体中NO含量升高产品Ca(NO2)2中Ca(NO3)2含量升高(3)3NO-2+2H+===NO-3+2NO↑+H2O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命题热点 1.以不同价态的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以NO、NO2的制备考查HNO3的性质。 3.以氨和铵盐的相互转化考查NH3、NH 4+的检验及NH3的实验室制法等。 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正误,启迪思维 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2010·四川卷T9-B项) 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010·山东卷T13-C项) 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SO42+、Na+(2010·江苏卷T6-A项) 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T4-D项)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2010·全国卷ⅠT7-D项) 氮族元素概述 氮族元素包括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一、氮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和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的氮均以形式存在,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由于氮气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断裂需很多能量,所以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的定义 (2)氮的固定种类 氮的固定分和两种。自然固氮又有和两种。 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汽车引擎中也有此反应发生,因此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污染大气)。 目前工业上人工固氮的方法主要是合成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2加热时可以和镁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和分别为和的酸酐,而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是NO和NO2两种氧化物。 2.NO和NO2的性质 二、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液态氨称为液氨,常用做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NH3,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 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高三化学知识点之氮及其化合物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讲义编号2014暑假12HX01 辅导科目:化学年级:新高三课题氮及其化合物 教学目标NH3、NO、NO2的性质。 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NH3、NO、NO2的性质。理解硝酸与硝酸盐的性质。

教学内容 一、考纲要求 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说明 一些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氮 氨 B (1)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 质 (2)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铵盐 B (1)铵根离子与碱溶液的反 应 (2)铵盐的不稳定性 氮肥 A (1)常见氮肥:铵盐(NH4Cl、 NH4NO3、NH4HCO3) 二、知识梳理 (一)氮气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空气中含N2 78%(体积分数)或75%(质量分数);化合态氮存在于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中,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2)氮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氮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在常压下,经 降温后,氮气变成无色液体,再变成雪花状固体.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①N2与H2化合生成NH3N2 +3H22NH3 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理. ②N2与O2化合生成NO:N2 + O2放电2NO 说明在闪电或行驶的汽车引擎中会发生以上反应. (5)氮气的用途: ①合成氨,制硝酸; ②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⑧在灯泡中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 ④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⑤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⑥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 (二)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一氧化氮: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有很大毒性,在常温下极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2、二氧化氮: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高中化学《第四章_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_新人教版必修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学弱科培训7 c543-c552 李端林 2015-1-22 1.掌握硅、氯、硫、氮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 2.掌握氯气、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3.掌握、、、的检验。 4.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解答元素化合物推断题的突破口 1.特征现象 (1)有颜色的气体:__________(黄绿色)、__________(红棕色)等。 (2)有漂白作用的气体: (有水时)、__________等。 (3)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只有__________。 (4)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只有__________。 (5)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__________。 (6)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且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物质必含 __________或__________。 (7)能与盐酸作用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且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物质必含或__________。 2.特征转化关系 二、常见气体的制备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反应原理。 1、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的检验 的检验: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的检验: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离子方程式 为。 的检验:加入稀盐酸或稀__________,产生使__________溶液褪色的气体。离子方程式为。 的检验:先滴加稀盐酸,无现象后,再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 1.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 ) A.电解水生成和,在中燃烧生成水 B.碘蒸气和化合生成HI气体的同时HI分解为和碘蒸气 Cl受热分解为HCl和两种气体,冷却后,HCl和化合成Cl 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2.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a~e是对①~⑤反应中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所作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2NaOH﹦+O ②+2C Si+2CO↑ ③+4HF﹦↑+O ④+﹦+↑ ⑤+3C SiC+2CO↑ a.反应①中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雕刻玻璃 b.反应②中表现氧化性 c.反应③中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学会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5.掌握用电子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反应的分类: 。 2.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2)还原剂、 (3)被氧化:、(4)被还原、 (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 3. 氧化剂:得(电子)→降(价降低)→还(还原反应, 被还原)→还(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升(价)→氧(,被)→氧() 二、自我训练: 1.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 (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3)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作用的盐酸与起酸作用的盐酸的质量比为(4)用短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Fe3C + HNO3= Fe(NO3)3+ CO2+ NO2+ H2O (2)P4+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 以上两个反应中,1mol氧化剂分别氧化了mol的还原剂。 3.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比较: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方法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方法 之基本思路 ⒈知识点的完善化。 教材在编写时是把某些同一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不 全面的知识如燃烧概念,以后再去完善,这就决定了某一章节的知识或初始知识是不全面的。因此,在高三这一轮中,要把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 使之较为完善。例如,复习苯酚的化学性质,在“苯酚”的有关内容中显性的有3条,隐 性的有1条,再通过对苯酚的结构进行分析,又可知苯酚应具有苯和醇的某些化学性质。 因此,在复习苯酚的化学性质时至少完善为:①酸性②取代反应③显色反应④氧化反应⑤ 还原性⑥与Na的反应⑦酯化反应。 ⒉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发 展学生能力。这主要是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就是将具有某项属性的分散知识,集中到一起,构成“集成块”。如把具有 漂白性的物质、常见气体的制取、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等进行“集成”。专题训练还有 一个功能就是构建知识主线,比如,掌握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从下列几点方面进行把握,与非金属单质、与水,与酸,与碱、与某些化合物的反应,其活泼性如何等。在选取专题时,要难度适宜,重点突出,学生易错题,高考热点题,忌面面俱到。比如,专题一物质 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专题二化常用语;专题三化学中的常用计量……在这里我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能力型专题,比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气 体流程题的解题思路等等。采用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时,根据第一轮复习的情况,从 专题中精选出“常错题”、“经典题”等。上课的时候,要求学生细心研读题目,认真分 析题目,引导学生如何将题目要求与题目给出的信息、有关的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恰当运 用有关的化学理论知识来解题。因此,我们要以内容、解题方法来选择专题,专题要小型 而综合。 之查漏补缺 第二轮复习中查缺补漏是相当重要的。在复习时,应先将高考“考试大纲”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考试大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展开联想,发现自己不够熟悉的知识点或 知识盲点,要认真研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掌 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在查漏补缺的同时,要适时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 一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知识的关联点串成线, 就这条线上的每一个关联点展开联想,将所有与这关联点有关的知识扩展开来,画成图、 列成表,形成知识面。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连结起来,形成知识网。这是一个将课本 读薄的过程,知识经过这样梳理,学生复习时,将大大提高效率。在复习时,让学生做题 后进行题后思考,探究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考查的技巧有哪些、解答的思路是怎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一) 课标解读 知识再现 一、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二、氮气的结构和性质 1、 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_____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并破坏这种 _________,需要_________,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氮气的化学性质 (1)氮气和氢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2)氮气和氧气反应(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__________。 三、氮的氧化物及其性质 1、氮的氧化物简介 2、NO、NO2的性质、制法 (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NO和氧气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 ②NO2和N2O4的相互转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___________。因此反应在______下进行,故通常“纯净”的NO2或N2O4并___纯。 ③NO2和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O2和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硝酸工业用NaOH吸收尾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______S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______。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计算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原理:2NO+O2 =2NO2………① 3NO2+H2O =2HNO3 + NO ………② ①x 3 + ②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x 2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可得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O、NO2的制取

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5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案(含解析)

专题05 金属及其化合物 1.常见金属元素(如Na 、Mg 、Al 、Fe 、Cu 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反应原理及有关化学反应。 3.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1)能依据所提供的资料或信息,获取并归纳元素化合物的性质。 (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具备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基本思路。 (3)尝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等原理研究元素化合物性质。 一 、常见金属及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1.钠及其化合物 (1)等物质的量的金属钠被氧化成Na 2O 和Na 2O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2)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反应,酸不足再与水反应。 (3)钠与盐的溶液反应:钠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钠直接与水反应,反应后的碱再与溶液中的其他物质反应。 (4)Na 2O 2与CO 2或H 2O 反应时,生成1 mol 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 (5)Na 2O 2跟CO 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考虑Na 2O 2跟CO 2的反应。因为若先发生反应:2Na 2O 2+2H 2O===4NaOH +O 2↑,必定还发生反应:2NaOH +CO 2===Na 2CO 3+H 2O 。 (6)Na 2O 2与S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O 2+SO 2===Na 2SO 4。 (7)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 2- 3+H + ===HCO -3、HCO -3+H + ===H 2O +CO 2↑。 2.镁、铝及其化合物 (1)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发生反应:2Mg +O 2=====点燃2MgO ,此外还发生反应:3Mg +N 2=====点燃 Mg 3N 2、 2Mg +CO 2=====△ 2MgO +C 。 (2)Mg 3N 2与水反应:Mg 3N 2+6H 2O===3Mg(OH)2+2NH 3↑。 (3)加热Mg(HCO 3)2溶液生成的是Mg(OH)2沉淀,而不是MgCO 3沉淀,因为Mg(OH)2比MgCO 3更难溶于水。反应方程式为Mg(HCO 3)2=====△ Mg(OH)2↓+2CO 2↑。 (4)铝与NaOH 溶液、非氧化性强酸反应生成H 2。常温下,浓硝酸、浓硫酸使铝发生钝化。 (5)Al 2O 3、Al(OH)3仅能溶于强酸和强碱溶液中(如在氨水和碳酸中不溶)。 (6)Al 3+ 、AlO - 2只能分别存在于酸性、碱性溶液中。Al 3+ 与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OH - 、CO 2- 3、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高三化学二轮专题复习学案(全套) 【考纲展示】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定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了解化学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创造分子。 4、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5、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 6、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8、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1)溶液的含义,了解溶解度、饱和溶液的概念。(2)了解溶液的组成。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相关计算。(3)了解胶体的性质(如丁达尔效应、聚沉及电泳等),并能利用胶体的性质解释一些与胶体有关的简单计算。(不要求识记胶体粒子的带电情况)。 【知识回扣】 知识网络要点扫描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理解的易错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有些电解质只能在水溶液里导电,如共价型电解质HCl、H2SO4等,因为液态HCl、H2SO4不导电;离子型电解质,如NaHCO 3、CaCO 3、BaCO3等,因为这些物质不存在熔融态。 3、判断一种化合物是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要看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否是由该物质自身电离出来的。如SO 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离子分别是H+、HSO3,不是由SO 2、NH3本身电离出来,所以SO 2、NH3均为非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与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无关。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的大小。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化学反应不涉及原子核,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核聚变、核裂变都不属于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二、胶体及其性质的知识点 1、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氮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教师版)

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1 氮气及氮的氧化物 1. 氮元素的存在 在自然界中,氮元素既有态,也有态,大部分氮元素以态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2.氮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溶于水。 3. 氮气的化学性质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通常情况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工业上合成NH3:。 (2) N2和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3) Mg在N2中燃烧:。 4. 氮的固定 (1) 含义:将的氮转变为的氮。 (2) 方式:、生物固氮、工业固氮。 5. 氮的氧化物: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完成NO和NO2的比较: NO NO2 物理性质颜色毒性溶解性 化学性质与O2反应2NO+O22NO2 与H2O反应3NO2+H2O2HNO3+NO 实验室制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u+ HNO3(稀) Cu+ HNO3(浓) 注意: (1) 氮的氧化物都是大气污染物。空气中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2) 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例题1 一定条件下,将 CO、 CO2、 NO、 NO2和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 A. 可能是单一气体 B. 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 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D. 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答案】AC

变式1: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 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2) 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 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3) 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Pt电极上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1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1) 3NO2+H2O2HNO3+NO (2) 2CO+2NO N2+2CO2(3) ①还原②NO+O2--2e-NO2 微课1 书写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化学方程式 图1 图2 图3 (1) 汽车排出的尾气中也含有氮氧化物,为避免污染,常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净化装置里装 有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图1所示。写出净化过程中的总化学方程 式:。 (2) TiO2在紫外线照射下会使空气中的某些分子产生活性基团OH,OH能将NO、NO2氧化,如图2所示, OH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OH HNO3。写出OH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用乙烯作为还原剂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N2是燃煤烟气的一种脱硝(除NO x)技术。其脱硝机理如图 3,写出该脱硝过程中乙烯和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2NO+O2+4CO4CO2+N2(2) 3OH+NO HNO3+H2O (3) 2C2H4+6NO24CO2+3N2+4H2O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附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备考之氮及其化合物压轴突破训练∶培优篇附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氮的氧化物既是可导致酸雨的物质,也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物质,加大对氮的氧化物的治理是环境保护重要举措。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用来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 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CO和NO,消除这两种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的方法是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它们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现有V L某NaOH溶液能完全吸收n mol NO2和m mol NO组成的大气污染物。 ①所用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________ mol·L-1。 ②若所得溶液中c(NO3-)∶c(NO2-)=1∶9,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n∶m =_________。 ③用含n和m的代数式表示所得溶液中NO3-和NO2-浓度的比值c(NO3-)∶c(NO2-)= _________。 【答案】6NO2+8NH37N2+12H2O NO2 NH3 2NO+2CO N2+2CO2 (m+n)/V 3∶2 (n-m)/(3m+n) 【解析】 【分析】 (1)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 (3)①根据气体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计算; ②根据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计算; ③同一溶液中,c(NO3-):c(NO2-)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 (1)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NO2+ 8NH37N2+12H2O,反应中二氧化氮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做氧化剂,氨气中氮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做还原剂, 故答案为:6NO2+8NH37N2+12H2O;NO2; NH3; (2)CO和NO发生反应生成对大气无污染的气体,所以生成物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是:2NO+2CO N2+2CO2 故答案为:2NO+2CO N2+2CO2 (3)①根据方程式NO2+NO+2NaOH===2NaNO2+H2O 2NO2+2NaOH===NaNO2+NaNO3+H2O 知,只要NO不剩余,氮原子和氢氧化钠的关系式是1:1,所以完全吸收nmolNO2和

(新课标版)2019_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

第3课时铁的重要化合物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建立基于类别、核心元素价态等认识物质性质,设计物质转化的核心角度。2.通过Fe(OH)2、Fe(OH)3的制取实验,探究其性质;通过实验探究Fe2+、Fe3+的检验,探究铁的化合物的转化。3.能基于证据对铁的化合物的性质、组成及变化提出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 一、铁的氧化物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氧化亚铁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为Fe3O4。 (2)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非强氧化性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写出氧化亚铁和氧化铁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氧化亚铁:FeO+2H+===Fe2++H2O。 ②氧化铁:Fe2O3+6H+===2Fe3++3H2O。 3.主要用途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是炼铁原料。 (1)化合态铁的常见化合价只有+2价和+3价,Fe3O4可以看成由FeO和Fe2O3按物质的量之比1∶1组合而成的复杂氧化物,通常也可写成FeO·Fe2O3的形式。 (2)FeO、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3)Fe3O4与盐酸反应可分别看作Fe2O3、FeO与盐酸反应,然后把两个反应式相加。 (4)FeO、Fe3O4遇氧化性酸(如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价的铁均被氧化成+3价。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Fe2O3为碱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Fe(OH)3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 .Fe 3O 4中铁元素有+2价和+3价,Fe 3O 4是混合物 答案 C 解析 赤铁矿、铁锈的主要成分均是Fe 2O 3,A 错误,C 正确;Fe 2O 3为碱性氧化物,但不与水反应,B 错误;Fe 3O 4为化合物,不是混合物,D 错误。 【考点】铁的氧化物 【题点】铁及其氧化物性质的综合 二、铁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如下图所示: (1)图甲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 3+ +3OH - ===Fe(OH)3↓。 (2)图乙实验中先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是 ①Fe 2+ +2OH - ===Fe(OH)2↓(白色); ②4Fe(OH)2+O 2+2H 2O===4Fe(OH)3。 思维启迪 (1)Fe 2+极易被氧化,所以FeSO 4溶液要现用现配。 (2)为了防止Fe 2+ 被氧化,配制FeSO 4溶液的蒸馏水和NaOH 溶液要煮沸,尽可能除去O 2。 (3)为了防止滴加NaOH 溶液时带入空气,可将吸有NaOH 溶液的长滴管伸入FeSO 4溶液的液面下,再挤出NaOH 溶液。 (4)为防止Fe 2+ 被氧化,还可以向盛有FeSO 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煤油或其他密度小于水而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以隔绝空气。 2.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1)氢氧化铁和氢氧化亚铁都是不溶性碱,都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写出它们分别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Fe(OH)3+3H + ===Fe 3+ +3H 2O , ②Fe(OH)2+2H + ===Fe 2+ +2H 2O 。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其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Fe(OH)3:2Fe(OH)3=====△ Fe 2O 3+3H 2O ,

高三化学导学案:铁及其化合物(含答案)

化学导学案 铁及其化合物编号:09 班级________组别姓名_ 【学习目标】1、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掌握Fe2+、Fe3+的检验及相应盐溶液的配制方法。 【使用说明】利用一节课完成学案,下课收齐。下节课修改10分钟,针对存在问题重点讨论10分钟,师生探究、学生展示20分钟,巩固落实5分钟 【基础自学】 一、金属铁 1、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_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_______位。并指出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由铁生成二价铁的反应,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由铁生成三价铁的反应,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铁分别与氧气、水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二、铁的化合物 1、完成表格对比铁的氧化物

如何进行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

如何进行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优为重要,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关系到学生的素质能否得到提高,是能否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关键阶段,因而对讲、练、检测等有很高的要求,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如何提高第二轮复习效率?我的经验简单总结如下几点: 一、以考纲为中心 以考试大纲为中心,以“高考大纲”为依据查缺补漏,就知识的关联点展开联想,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体系化。第二轮复习中查缺补漏是相当重要的。在复习时,应先将高考“考试大纲”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考试大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展开联想,发现自己不够熟悉的知识点或知识盲点,要认真研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在查缺补漏的同时,要适时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知识的关联点串成线,就这条线上的每一个关联点展开联想,将所有与这关联点有关的知识扩展开来,画成图、列成表,形成知识面。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连结起来,形成知识网。这是一个将课本读薄的过程,知识经过这样梳理,学生复习时,将大大提高效率。 二、专题训练和精讲精练 1.专题训练。二轮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线,按照中学化学内容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六大块进行专题复习。选用一些较好二轮分块复习的资料。 分块复习的主要方法:专题归类,构建网络,专题演练,重点讲评。在第一轮横向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知识块纵向复习,在复习中按六大块知识体系归类,总结规律,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使每个专题既有专题分析讲解,又有专

化学高考第二轮复习——氯、硫、氮、碳、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学案) Word版含答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7》 二. 教学目的: 1. 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 2. 了解氯气的氧化性(与氢气、钠、铁、某些盐等的反应)及与水、碱的反应,知道氯 SiO及硅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了解硫的可燃性和氮气的稳定性。知道硅元素在自然界以 2 酸盐的形式存在,知道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能说出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主要用途。 3. 了解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认识亚硫酸的不稳定性,认识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了解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了解二氧化硅与氢氟酸、与碱性氧化物、与强碱的反应。 4. 了解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了解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5. 了解次氯酸、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浓硫酸、硝酸分别与Cu、C的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认识工业上生产硫酸、硝酸的反应原理。 6. 了解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产品的用途。 7. 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三. 重点和难点: 1. 氯、硫、氮、碳、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氯气的氧化性(与氢气、钠、铁、某些盐等的反应)及与水、碱的反应,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SiO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晶体硅是硫的可燃性和氮气的稳定性。硅元素在自然界以 2 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主要用途。 3. 二氧化硫与氧气、与水的反应,亚硫酸的不稳定性,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与次氯酸漂白作用的区别,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硅与氢氟酸、与碱性氧化物、与强碱的反应。 4. 氨气与水、与酸的反应,氨水的成分以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 5. 次氯酸、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浓硫酸、硝酸分别与Cu、C的反应。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工业上生产硫酸、硝酸的反应原理。 6. 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产品的用途。 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危害,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四. 考点分析 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 1. 氯、硫、氮、碳、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氯气的氧化性(与氢气、钠、铁、某些盐等的反应)及与水、碱的反应,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 SiO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晶体硅是硫的可燃性和氮气的稳定性。硅元素在自然界以 2 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单质的主要用途。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学案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学案 考点分析: (1)熟悉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主要用途。 (2)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实验室制备方法。 (3)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在实验室制氯气的过程中,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1)气体制备的原理 (2)气体发生装置 (3)气体的收集装置 (4)气体的尾气处理 该实验装置是否有缺陷,请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1)随着反应的进行,液体不能顺利流下 (2)Cl2中混有HCl气体,除杂以及干燥处理 (3)在收集完成之后,更换集气瓶时会有Cl2泄露,如何处理 尾气的处理还有其他方法吗?请画出装置示意图。 (1)可以直接用气囊收集 (2)用含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3)在收集气体的管口放置蘸有能吸收Cl2的某些溶液(如NaOH、Na2SO3等)的棉花 同时复习其他气体的尾气吸收如防倒吸装置。 能否利用其他的反应原理来制氯气呢?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我们用氧化剂氧化浓盐酸,还可以是KMnO4 PbO2 Ca(ClO)2等氧化剂 浓盐酸也可以用浓H2SO4和NaCl代替 由反应物的状态以及反应条件的改变引出气体其他的制备装置图。

一套装置往往有多种用途,这套实验装置除了制氯气外还可用于制什么气体?装置还需作哪些调气体反应原理B装置如何改变C装置如何改变 课堂小结: 1、常见气体的制备:发生、除杂、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 2、常见的其他物质的制备(如乙酸乙酯、Fe(OH)2、Cu(NO3)2等) 直击高考: 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G)

E F G H 课堂检测: 1、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图I 图II 图III 图IV A.图I所示装置用于Cu和浓H2SO4制取少量的SO2气体 B.用图4装置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 C.图III所示装置微热稀HNO3,在广口瓶中可收集NO气体 D.图IV所示装置可用于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 2、右图是实验室制取无水氯化镁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B) A.装置A中圆底烧瓶中可以换成固体MnO2 B.如果直接加热MgCl2?6H2O不能得到无水氯化镁,将 得到Mg(OH)Cl或MgO C.尾气吸收可以用浓硫酸作为吸收剂进行吸收 D.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生成氧化镁,如果金属 镁燃烧发生火灾,要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3、资料卡片: 化学名:氯磺酸化学式:HSO3Cl 性状:强腐蚀性无色液体,遇潮湿空气生成浓烈的白雾,属于危险品。密度为1.79g·cm-3,其沸点约152℃ 制取方法:;在常温下将干燥的氯化氢气体通入溶有三氧化硫的硫酸(发烟硫酸)中,氯化氢与三氧化硫化合即得氯磺酸。 研究小组根据上述信息设计图示装置(图中衬垫、夹持和固定仪器均已略去),在实验室里制取氯磺酸获得成功。 已知:①浓盐酸的密度为1.19 g·cm-3;②浓硫酸的密度为1.84 g·cm-3,沸点是338℃。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2018年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1.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 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

②取代关系; ③氧化还原关系; 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2.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 第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