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研究的建筑学意义

城市研究的建筑学意义

城市研究的建筑学意义
城市研究的建筑学意义

书评 BOOK REVIEW

城市研究的建筑学意义

李华

ABSTRAC T/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the 2nd

issue of Studies of Architecture & Culture, especially the researches of American cities conducted by the Venice Schoo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urban renovation under the auspices of ideology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itec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idea-reality”, and points out that architecture has its own and an autonomous space mediated between ideology and practice, and the signifi cance of urban studies to architecture.

KEY WORDS/ Urban studies, Architecture, Venice

School

摘要/通过对《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尤其是对威尼斯学派的美国城市研究的解读,从“观念-现实”的角度,考察了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城市更新与建筑实践的关系,并指出在意识形态与建筑实践之间存在的一个中介的、建筑学可以作为的自主空间,以及城市研究之于建筑学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研究 建筑学 威尼斯学派

“随着未来经济模式的变异是否也会引发城市化进程的自我变异,从而给建筑学带来新的希望?”

—丁沃沃,

《建筑学与城市化—读“走向群岛形态”》城市,是当代建筑学无法回避的议题。然而,对建筑学来说,城市却是一把双刃剑。对城市问题的关注,使建筑学本身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通过城市研究、对城市问题的关注,建筑学在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边界,和介入社会实践与文化构筑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显而易见的是,城市问题的复杂程度和涉及的广度,已超出了建筑学学科自身所能涵盖和解决的范围。现代主义在城市问题上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建筑问题,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及文化等诸多因素的交织。可以这样说,现代主义建筑在城市问题上的失败,恰恰说明了建筑学本身的局限,或者更准确地说,以建筑解决城市问题的局限。局限本身并不是问题,每个学科和职业都有自身无法逾越的边界,问题是,城市研究对建筑学的意义是什么?

本文最开始引用的提问,来自南京大学建筑学院编辑出版的《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威尼斯学派与城市”。这个设问是本专辑的最后一句话。以问题而不是结论作为本书的小结(编者前言中所称),无论是有意还是偶然,都意味深长。事实上,这个设问本身恰恰可以作为我们阅读这本书的一个线索:城市发展和城市观念的变迁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分为3个板块:“威尼斯学派与城市”、“城市史:东方与西方”、“书评与评论”,共收录文章11篇。但就内容而言,威尼斯学派的城市研究是本书的核心,全书11篇文章中有8篇与之有关,其中5篇来自威尼斯学派的4位巨匠:马西莫?卡西亚里(Massimo Cacciari)的“大都市”、曼弗雷多?塔夫里(Manfredo Tafuri)的“杰斐逊的灰烬”、弗朗切斯科?达尔科(Francesco Dal Co)的“从公园到区域:进步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城市的革新”(下称“从公园到区域”)、乔尔乔?丘奇(Giorgio Ciucci) 的“农耕理想的城市与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广亩的起源与发展”(下称“农耕理想的城市”)和他为“美国城市—从内战到新政”(下称“美国城市”)写的前言。另外3篇,罗伯特?C. 旺布利(Robert

C. Twombly)的“社会主义视野下的资本主义城市”是对《美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南京,210096)收稿日期:2012-01-10

《农耕理想的城市》和达尔科的《从公园到区域》,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1)。他们与丘奇等所撰写的《前言》均出自1973年出版的《美国城市—从内战到新政》。这本书是威尼斯学派1960

1970年代城市研究的成果之一,集合了4位成员

4个不同的研究。除了丘奇和达尔科的长文外,另外两篇分别是马里奥 ? 伊利亚(Mario Manieri Elia)的《走向“帝国之城”:丹尼尔?哈德森?伯纳姆和城市美化运动》和塔夫里的《祛魔之山:摩天大楼和城市》。虽然这几个研究的视角和主题不同,如书名所示,都有一个共同的关注时段和区域:1860年代到1930年代的美国城市。这个时期正是美国在资本主义体系驱动下,工业城市急剧扩张,历经数次经济震荡,最终步入大萧条的时期。“在美国80年代2),都市化第一次成为国家生活的控制性因素。正如种植园是战前南方体系的代表产品以及小农场之于北方农业体制一样,城市是新工业主义的极高成就。”[1] 61这一时期的都市化,不仅表现为城市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加,而且是一次本质上的裂变,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城市—“大都市”(metropolis)。大都市,以马西莫?卡西亚里的定义,是 “社会关系理性化过程的一般形式”[1] 17,具有精神而非个人的客观理性。它与传统城市的区别,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外观的改变,而是社会关系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不同。这种根本性的不同,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也催生了新的城市结构、观念、实践,以及各种城市管理的工具和技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对城市结构的制约开启了巨大的转变过程,正是这些联系3)使建筑和城市规划方法成为转变的工具。”[1] 380而威尼斯学派的研究任务之一,就是以新的方法阐释这个转变的过程和趋势,以及“这些转变对知识生产所施加的影响”[1] 380 —包括建筑的和城市规划的知识。

从传统城市到大都市,几乎是每一个经历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都无法回避的裂变。但这种裂变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与反应却不尽相同。与有着深厚城市传统的欧洲相比,由于美国历史的特殊性,其资本主义的城市扩张更为迅猛,裂变更加醒目,矛盾也更加尖锐:乡村的衰落,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城市对自然的侵害,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道德体系与社会组织的崩塌,以及新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土地问题、环境恶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几乎不可避免的,城市被看成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源头和温床,各种反城市的观念与实践应运而生。国城市》的书评,胡恒的2篇文章,“威尼斯学派的城市研究”追溯了威尼斯学派形成的历史和城市研究的背景与概况;“威尼斯之梦”是对塔夫里《计划与乌托邦》的书评。

其他3篇文章虽然不是关于威尼斯学派的,却各有深意。彼得?L. 劳伦斯(Peter L. Laurence)的“城市设计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洛克菲勒基金会及其官员城市主义的新研究,1955

1965”,在时间上,是对威尼斯学派的美国城市研究

的一个延展,而在方法上,提供的是不同的研究路径和切入问题的角度。萧玥的“《考工记》,归去来兮”是对中国、日本和美国学者有关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研究,思考的是中国古代城市形态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丁沃沃的“建筑学与城市化”是对皮尔?维托利奥?奥雷利 (Pier Vittorio Aureli)的长文“走向群岛形态”的解读。奥雷利是意大利年轻一代颇为活跃的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曾就读于威尼斯建筑学院,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做博士论文研究,现于英国建筑联盟证书学院(AA Diploma School)担任一门理论课的主讲老师,和一个设计教学单元的课程主持。虽然很难说奥雷利与威尼斯学派有直接的承传,但其对城市化、政治关系与建筑形式的考量,显然是当代建筑、城市研究对威尼斯学派的一种回应和发展。

因此,作为一本文集,本书既包含了时间的跨度—从1970年代到当代,也涵盖了不同的范畴,从哲学理论、城市史研究,到与城市相对应的建筑形式思考。如果说时间是检验文本价值的试金石的话,那么范畴的广度为我们切入城市/大都市问题,提供了具有一定深度的不同视野。尽管如此,本书有其自身围绕的核心:“观念(意识形态)—实践”之间的关系。值得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实践并不囿于具体的建造或某种特定物质形态的形成,而是指人有意识地阐释和构筑城市的活动。

“我们的研究中得出的最重要的事实,是意识形态与文化被直接变换为技术并运用,即使是在意识形态最退化、文化最弱、技术也最不显著的地方。在美国社会中,从想法到应用所需的时间大大短于其在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的关键时期所用的时间。在我们看来,对这一短暂时间跨度的理解要比写一部综述性的美国城市史有更为重要的贡献。”

—《美国城市—从内战到新政》前言

无论从内容还是篇幅上说,本书中的两篇长文,丘奇的

书评 BOOK REVIEW

识形态里,资本主义工业化城市被视为对民主理想和个体价值的侵害,而无论是广亩城市还是区域规划,就其根本的理念来说,都是保护和维系这一终极价值的技术工具和物质手段。也就是说,它们作为城市改良和更新的技术工具和物质手段,并不是价值中立的,而是具有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内涵。因此,无论是乡村公墓的建立,还是城市公园的出现,其目标都不是,至少不仅仅是物理环境的改善。作为人所构建的自然,它们蕴含着多重的意义:宗教的信仰、社会的公平公正、道德的教诲、统一和谐的再现、公共健康的保证和证明,以及经济利益的平衡等。这种多重的复合性,决定了公园从出现开始,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或景观议题,而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的结合体与中介。

从研究切入的角度上说,丘奇与达尔科所书写的是一种历史批评式的观念史。与一般的历史研究不同,它的启动源自对问题的探讨,其目的不是进行某种历史全景的还原,而是在知性的层面,探讨和重构人类的某种理性活动和线索,以揭示或解释现象背后的成因。这种重构,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意识形态批判的烙印,尤其是对于来自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历史学家。然而,在历史研究中,遵循某种理论立场的批判性,长处与危险同样明显。一方面,借助理论的体系与假设,这种研究可以穿透表层的现象,揭示出历史背后隐含的联系,具有深刻的洞见;另一方面,预先立场的设定,也会使历史研究面临简化,判断的片面化(one-sided)甚至偏离史实的危险。对此,《美国城市》的书写者们有着相当的自觉和警醒。他们在《前言》中的声言,对我们认识历史批评的研究方式颇有助益:

“可能作为现代批评中的第一次,里昂?托洛斯基在早先的著作中曾经指出,在艺术批评和资产阶级文化价值的批评中必须采用阶级观点。这一阶级观点的建构源自马克思主义,但不能把它作为现成公式套用在宣告资产阶级智力产品优劣的问题上。关键在于,面对复杂的现象和资产阶级文化价值所体现与阐释的历史批判成果时,要在历史分析的层面上,持续对这一观点进行批评和更新。

在对美国社会的历史研究及其文化生产的各方面分析中,加以全新的批评尤为紧迫。我们不赞成学术上对此文化产物的鄙视,并非因为这种态度是错的,而是因为这种态度无助于解释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它们无助于我们理解,因为它倾向于抹杀现象与问题,我们可能不关心这些现象与问题的形式,但我们必须不断地认识其机制。”[1] 379-380

而对生成机制的准确把握来自于对历史复杂性的尊重。也因为如此,我们在丘奇和达尔科的论述中,几乎看不到任何单一的观念—实践的决定关系,和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而是以事实/事件带动观念的表述,对各种类似观念与实践之间相似与相异之处的谨慎甄别,对观念与实践之间微差或错如果说对工业城市的抵制和谴责具有某种普遍性的话,欧洲与美国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欧洲,城市是民主的摇篮,而在美国,自然和乡村被看成是民主在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庇护与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现代意义上的反城市观也是一种城市观。尽管以批判和抵制的姿态出现,其思考的基础,提出的更新、改良或重组的计划与方案是基于城市的运行体系和文化。赖特的广亩城市和美国的区域规划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简单地说,丘奇的《农耕理想的城市》讲的是从田园理想到一个建筑师的城市构想,追述了赖特“广亩城市”背后一种(而不是一个)具有美国传统的思想意识;而达尔科的《从公园到区域》论述的是在美国传统的进步意识驱动下,其城市规划的形成与演化。

丘奇对“观念(意识形态)—实践”的考察,沿着两条既平行又相互交织的线索展开。一条是自杰斐逊以降,美国农耕理想在不同阶段,应对城市问题时的变迁和衍化,在“19世纪末期的演进,及其在1920

1930年之间的复苏”[1] 56。

另一条线索,是作为个体的赖特在城市转化中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变迁:从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搬迁到荒漠自建的塔里埃森,从城市与反城市的二元论,到最终对城市的拒绝;和作为建筑师的赖特的城市理论与实践。前者描绘了一个广袤且错综复杂的历史和观念背景,而后者阐述了这个背景下,广亩城市从思想到社会组织和物质形式的形成与发展。作为一个建筑师的提案,广亩城市的特殊意义在于,它“并非乌托邦,也不是一个新社会的有机建筑;而是从以新建筑改变文明的目的中复兴起来的一系列贡献和观念的一种形式组织。同时,它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插入建筑师个人的特殊经历”[1] 127。

达尔科的研究以从乡村公墓、城市公园到区域控制与城市规划的演进过程为线索,揭示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20年间,美国城市革新活动背后隐含的进步思想,以及随之城市规划和景观建筑作为新的知识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并由此重构了美国区域规划协会(RPAA)这个非正式团体的形成与实践,和进步主义规划4)的主要贡献。如果说建筑在此之前已有了自身学科的建构的话,那么城市规划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作为城市工具的建筑。对于城市规划师或建筑师而言,他们关心的是作为规划元素的建筑的机能,从建筑到城市之间的连续性等,而不是形式的表达。“这种建筑是建造的产品,它所表达的功能是标准、建造方式和服务的合理化;这里‘形式’必须在规划与住宅的有机融合、在社会关怀以及自然绿色植物的开放空间中,而不是从‘立面’中寻求”[1] 239。

尽管丘奇与达尔科同样关注美国传统中的反城市思想与实践,但撷取的角度各不相同。丘奇的研究脉络始于农业与边疆神话,而达尔科的是19世纪形成的自然观与进步精神。不过,这两种不尽相同的美国传统,却共享着同一个价值核心:个人主义的民主与理性主义。换句话说,在这些反城市的意

位的小心区分。

在《农耕理想的城市》中,丘奇为我们展现的是美国的农耕理想及相关的城市理论与赖特的广亩城市之间,既不同步也不同一的关联。根据丘奇的研究,赖特对于他身处其中的种种城市理论和实践并没有太大的兴趣,他的汲取和回应是延迟的,许多重大的影响是在几十年后,才被接受、转化并体现在广亩城市的组织里。然而,正是在这个延迟的过程中,赖特以自己的节奏和方式完成了其建筑的蜕变:从游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郊区,投入到荒地与分散城市的建设;从专注于单体建筑,扩展到建筑群体(住宅区),乃至城市社区的整体组织。这个过程不仅漫长,而且有些庞杂。丘奇不但没有为了一个清晰的结论,简化、压缩这一过程,反而以赖特的职业活动与个人生活为线索,将这一过程中有关的思想演化、城市实践和社会事件连接起来,揭示出广亩城市在思想和技术上源头的多重性与特点,铺陈了超越其自身的社会意义。至此,广亩城市不再仅是一个建筑师的天才创造,而是融合建筑师自主性在内的社会机制共同生产的一个知识产品。

同样,在达尔科的叙述中,从公园到区域规划的发展,也不是线性和统一的,而是一个渐进转换和综合的过程。这个演化的过程盘根错节,包含了各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思潮与活动,如乌托邦理想、公园运动、城市美化运动、地方主义等,但同时,它们在精神与发展目标上,又具有某种内在的连贯性:以对未来的信心,试图通过理智的手段和传统的复兴,对资本主义工业城市进行革新和改善(进步观);将自然或者说大自然看成是精神快乐和身体健康的源泉,是价值判断的标准、道德准则(主要是职业道德)的前提,和潜在的合理秩序(自然观)。这种对复杂关系的精微把握,不仅体现了历史学家的严谨与成熟,而且也为我们理解建筑在城市构筑中的意义留下了可贵的空间。

建筑的具体实践,具体的设计和建造活动并不是丘奇和达尔科关注的重点。但他们所探究的各种潜在关联的发生与缘由,从想法到应用的过程和机制,将意识形态与建筑实践和知识构筑联系在了一起。颇有意味的是,他们的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联系并不是必然对应的,包括意识形态上的保守与进步与建筑形式之间也一样。赖特牧歌式的城市观是后视性和保守的,它基本上是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间,反城市的农耕理想最后的绝唱。然而,这种保守的理念却孕育出了新的建筑——新的建筑类型、建筑语言和组织形式,以及极具想象力和革新性的技术产品;而美国区域规划师协会颇为“激进”的城市观和面向未来的规划观,却没有导向新建筑的产生,其对实效性的注重,反而成为建筑折中主义合法化的基础。这种貌似“错位”的现象恰恰说明,从意识形态的观念到建筑实践之间,存在着一个层次,即建筑观。赖特在意识形态上的保守,并不妨碍他将城市和建筑看成是综

合运行的组织系统,视建筑为改造城市的理性工具。就这一点上说,他与美国区域规划协会规划师们的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享有着同样的革命性。他们的区别在于,赖特作为一名卓越的建筑师,将这种革命性一直推进到了物质形态的更新上,从而创造出了新的建筑;而美国区域规划协会规划师和建筑师们,更多地满足于已有形态的择取上。这两者的差异和赖特的创造,说明在观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建筑学自主(而不非是隔绝)的空间。

从今天的角度看,就考察实践知识的产生和形成,揭示其背后的驱动力来说,毋庸置疑,丘奇与达尔科式的“观念-实践”的解释方式,具有开创性的启迪与洞见。不过,这种由上至下的方式也有其局限。问题不在于解释方式本身,而是其知性的视角与现实的偏差,对城市生产和实践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或反弹似乎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这常常是城市超越意识理性,充满混乱和活力的地方。当然,我们不应该忽略的是,以理性和知性来驾驭资本主义城市本身,正是丘奇和达尔科所研究的历史时段的信念与追求。在威尼斯学派的《美国城市》出版5年之后,另一本关于美国城市的、颇具影响力的著作,《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于1978年问世。在这部类似于虚构小说的回溯式宣言里,作者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择取了一个不同的阐释城市的角度:“欲望-现实”。本文并无意比较这两种方式的优劣,而是想说明,对城市的理解和研究有多种向度。而每一个新的理解和阐释的向度,都可能会为建筑学观念与视野的更新带来新的机会。

回到本文最开始引用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自我变异是否能给建筑学带来新的希望。我想,对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有赖于城市研究者和建筑师如何思考和认识这个进程和变异。新的建筑学不会自动产生,它必然来自建筑观念的更新,对建筑生成条件和机制的重新认识。威尼斯学派对“观念-实践”的剖析,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技术转换的揭示,尤其对长期以来视建筑为没有观念立场的技术工具和技术操作之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便是城市研究之于建筑的意义,也是《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之于我们的意义。■

注释

1) 乔尔乔?丘奇的《农耕理想的城市》和弗朗切斯科?达尔科的《从公园到区域》共237页,占到《建筑文化研究》第二辑全书篇幅的60%。

2)指1880年代。

3) 指特定的城市形式与缘由的因果关系。

4)达尔科所说的进步主义规划,指的是1900-1914年间,受美国进步精神影响下的规划实践,其传统形成于19世纪,其思想和道德的主要核心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民主观和理性主义。

参考文献

[1]丁沃沃,胡恒. 建筑文化研究(第2辑)[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艾森曼主持再版。《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是建筑,其实是城市。这里的建筑不仅包括城市中不同的建筑和城市的视觉形象,还包括城市的建造过程。这本书包括3版的序言、绪论与四个章节。阅读过程中感觉此书的内容略显晦涩,不太好理解,读完整本书以后再看序言比较有帮助。 作者简介:阿尔多罗西,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师,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至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1990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威尼斯水上剧院,圣卡罗公墓等。 《城市建筑学》,原以为本书研究的对象本只是建筑,其实说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发展本身,城市中的建筑的自主性问题,城市中的建筑学自身的发展。 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

一、城市建筑体的结构主要内容摘录: 因为,城市建筑物的一个普遍特征,就是能使人们会到下面的重要议题上来:个性、场所、设计和记忆。——《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1节城市作为人造的产品自身的建筑构成,所有那些真正转变了自然的作品构成。——《城市建筑学》第一章第3节 第一部分中强调形式感染我们,同时又赋予城市以结构,想象力和几何几亿是城市建筑物的典型特征,强调类型对于城市的意义,但试想如果城市的每一栋建筑物都具有各自的类型都具有一种纪念性,那城市真的还有意思吗?这时的城市是否又回归平庸呢?罗西指出与城市建筑体相关的主要问题: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否真的去评价城市的时候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虽然在时间的向度里,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在这一部分罗西阐述了类型学的观点。多数关于城市的描述集中在其形式方面,城市建筑体虽然只能是城市的某一方面,但却是讨论问题最为具体的实际出发点。每个城市建筑体都有其独特性,其特性取决于什么?更多取决于形式而不是材料,更取决于其在时空中发展出来的复杂属性。新建的建筑就因

《城市建设艺术》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一)生平 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奥地利人,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于1889年出版《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一书,当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而在艺术领域的成就几乎为零,壮观的纪念性建筑往往屹立在缺乏构思的、尴尬别扭的环境之中,该书批评了当时在城市设计中盛行的形式主义刻板模式,认真总结了中世纪城市空间艺术的有机和谐特点,努力探索城镇建设的内在规律。他非常强调城市空间要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二)影响 他的这些理论都是从大量分析中世纪欧洲城镇的实例中总结出来的,对后代影响很大,形成了“城市的艺术”(Civic Art)这一专门领域。对伊里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的“有机生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国外许多近现代城市设计著作如《城市艺术》(Civic Arts)、《城镇设计》(Town Design)、《城市空间》(Urban Space)等都引用他的论述。英国建筑师吉伯德设计哈罗新城时,不能不说是受到西特的城市艺术学说的影响。” (三)地位 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在西方规划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术界常常将西特和他的这本书与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开端紧密联系在一起。“将西特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将此书称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本经典著作是不为过誉的。” 二、历史背景 西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总结出这些街道和广场的特点:以人为基本出发点,提供了大量宜人尺度的公共空间,人们乐于在户外交流、活动。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发展,城市不再以人为基准点而是汽车,快速路为设计原则。而当时建筑的内部变得日益舒适,从而使人们失去了对在外部空间中进行露天活动的欲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外出活动。他针对这一现状并结合中世纪的城市原则,归纳出适应当时条件的城市建设艺术原则,提出了一条在城市内形成一种具有文化和情感刺激的室外生活环境的美学途径,同时也奠定了建筑应是反映时代条件的有机的城市形态环境的一部分,注重城市空间形态与形体的设计。 西特认为:如果我们能得到一些建筑物间的开敞空间,步行者就会从漫长的隧道式的街道中得到解脱,小的开敞广场就能使朝向他们的建筑物与之产生一定的关系,这些室外空间就能提供改善了的外观,以及为生活和工作在建筑物中的占有者提供阳光和空气。 三、文章核心内容 本书作者在研究中世纪广场和城市平面的基础上找寻它们美的因素,然后总结一些原则,这些原则被人理解后,就在实际中加以利用。 (一)建筑物、纪念物及公共广场之间的关系 在中世纪,重要的建筑物往往集中于一个地方并有喷泉、纪念物和雕塑的装饰。这一形象能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并能在内心深处得到共鸣。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广场都有适当的比例,装饰广场的雕塑等与广场的比例是在一个体系内的,两者相辅相成,整合出一个更高层次上的宜人空间,吸引的大量市民的参与。而当时西特所生活的环境却是另一番景象。各个重要的建筑松散地布置着,广场和其周围的建筑缺乏联系,公共广场也游离于这一整体之外,充其量只是一些停靠机动车的地方,不再有人的参与,严格意义上可以说:“广场已经‘死去’。”此外、广场的比例也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摘要: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城市文化如同一条暗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从古希腊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社区生活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与沉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再到1933年《雅典宪章》的发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真正的将“文化”提上了议程,经过《北京宪章》的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而城市规划本身也向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功能城市文化城市 引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的理想模式。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于城市。”正是这个被西方视为最为古老的城市定义,揭示了城市最基本的内涵,也体现出城市的终极目标。 1.人类的童年——自由美好的社区 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和欧洲文明的摇篮。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是西方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乌托邦。他希望通过提倡一系列公共美德建立起社会正义和公正。古希腊 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 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 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古希腊早期诸多 城市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人的尺度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城 市并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规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成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城市中大量公共活 动场所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人们所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发扬。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希波达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规划,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城市建设系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这种几何化、程序化的规划方法,虽然确立了一种新的城 市秩序和城市理想,却由于过于严谨而显得呆板,甚至为 了构图的形式美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多样化。 2.强大的帝国——彰显永恒的秩序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那时候已 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选址、分区 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美国著名 城市史专家芒福德曾指出,“罗马人从希腊城镇学到了基 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米利都城规划形式中的各 项重要内容——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 城市经济学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描述和预测城市现象与城市问题。小编收集了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一】读了奥利沙文的《城市经济学》,收获蛮多的,从书中可以学到很多关于城市发展,城市交通,土地租金与土地利用模式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也由此对于城市经济学更加了解,对于我们学习房地产经营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 特别是学到了城市经济学五个公理:通过调整价格实现区位均衡,自我强化效应产生极端结果,外部性导致非效率,生产受规模经济影响,竞争导致零经济利润。城市中每一个组成因素,我们都可以用这五个公理之一来解释,也可以利用这五个公理对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特别是对于我们房地产的投资建设来说,也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在进行房地产投资建设时,可以根据城市的环境,结合这五个公理,进行有效率的投资建设活动,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而土地租金版块则让我们更加了解制造业,写字楼,家庭各个部门对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支付意愿,由此可以预测不同区位土地的利用模式。对于我们房地产开发来说,知道不同区位土地的利用有利于结合不同的区位特点进行开发建设活动。 而对于城市人口分布,居民的居住选择来说,邻里、教

育、犯罪等因素是有很大影响的,城市的发展也是受这些所影响,在进行房地产开发时,也要考虑城市中所选择区位、开发小区的档次等等对于该城市中居民的影响,才能更加有效地吸引购房者。 读《城市经济学》,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或许有些东西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是这么回事,但是,并没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通过《城市经济学》这本书,我们可以以一个专业的角度去分析了解这些问题,从而对于问题的了解与运用有更好的效果。 城市经济学读书笔记【二】西奥多·帕克说:“城市一直是文明的摇篮,在黑暗中散发光和热。”史蒂夫·麦奎恩说:“我宁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待,也不愿在地球上任何一座城市居住。”他们的话反映了人们对城市复杂的感情。 从正面看,城市推动了创新、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因而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负面看,城市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噪音、污染、拥挤等。而厂商和居民之所以选址于城市,是因为内部集聚所产生的外部性可以抵消这些城市问题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经济学研究在资源稀缺背景下人们的决策问题,如:家庭制定效用最大化决策和厂商制定利润最大化决策。地理学是研究事物如何在空间上配置的学科,并回答人类活动的起源地问题。城市经济学将地理学和经济学融合为一体,研究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读书笔记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人类的第一次大分工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原始群落中产生了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居民点(与河流关系密切 2.城市的形成(经济因素与文化因素要点: ⑴人类的第二次大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⑵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生了城市。 3.城市形成的条件 基础条件——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导致了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粮食的出现; 4.城市的定义(三要素 包括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行政管辖三个方面。 5.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6.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农村推力与城市拉力的共同作用

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城市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城市成为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劳动分工产生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化时期和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近代的城市。 1.城市社会基本特征及其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 基本特征: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2.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包括: ⑴人口职能的转变; ⑵产业结构的转变; ⑶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3.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⑵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姓名:学号:13131008 班级:城规A班 在学习《建筑初步》这门课程之后,对建筑的了解也慢慢的加多,也有较大的兴趣想要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筑的内容。因为是城规专业的缘故,所以在对建筑的认识基础上自然而然地会跟城市联系起来。最后,我选择了《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来读,想要对城市建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之前,我是看过了书的简介,和作者的简历,发现这本书的内容丰富,与我们学习的专业联系也很紧密。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是作者阿尔多·罗西在1966年发表。这本书在当代建筑理论界引起过巨大反响。罗西是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运动的领头人,也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一位理论家。《城市建筑学》是建筑和城市理论相结合的一部重要著作,深受建筑师和设计师欢迎的一部理论论著。罗西在本书中对现代建筑运动进行了重新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城市建设的规则和形式。在书的前言中得知作者的成就如此多,于是,我也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这本书将为我国城市规划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员及相关专业在校师生提供许多启发和教益,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开发等专业很实用和具有极好参考借鉴价值的图书和教学参考书。所以我更加确定了,我选读的这本书将会让我受益良多,更加适合我的专业需要。 《城市建筑学》这本书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分类和类型学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由不同的元素来分析城市的结构,第三部分是研究城市建筑和留有其印记的场所及城市的历史,第四部分讨论城市动

力的基本问题和整治作为选择的问题。在正文中,罗西有很多句子是在说城市是具有很多建筑才有的特征的,比如城市和建筑一样,都是“人的构筑物”、是“一个艺术品”,是“一个整体”、是“由几个部分有机结合起来的”、是“一个建造的过程”、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积累人的痕迹和记忆的”,等等。罗西在很多地方都给人感觉是想好好阐述一下这些城市具有的“建筑性”的。所以,我想建筑的集合就是城市吧,即使现在有在上城市原理这门课程,但是对城市的概念还是很模糊,到底怎样建筑集合拆能称作建筑?不过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好像觉得城市的定义有那么的了解了一些。城市必须被理解为建筑,不仅是所有建筑物的总合,而且是一个历时的建造。我们在研究中描述城市的形式,其形式由一切实存的社会事实和经验所规定,建筑又是形式的具体显现。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西降到城市的个性,场所,记忆和设计本身,但没有提到功能,但是去评价城市的时候怎么可以忽略功能呢?功能是从一种需求出发,功能有它的不确定性,但从功能考虑是基于一种社会性的考虑,如果建筑脱离了他的社会性功能,那它存在的意义有何在?如果城市全是一种精神愉悦,而不是功能的满足,那我们也只能走向死亡。但是罗西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建筑学本身,去更深层次的分析城市建筑特征及其复杂的美学意图和需求。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所以建筑美学对一个城市的底蕴起着一个非常大的作用。 在罗西的哲理中,建筑类型与人类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一种生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篇一: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思想与方法》(柴彦威著)笔记几点 前言:这本书,是一本很好地了解城市地理学思想史的书。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就是科学研究的武器。这本书,让我了解到研究城市地理问题的方法论。在我国,城市地 理学的研究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所以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关于城市 地理学的思想史是舶来品。我所熟悉的时间地理学,后现代主义以 及芝加哥学派,人本主义的城市地理学方面的研究。我总感觉这样 的思想下提出来的城市模型在我们国家存在吗?理论和我的认识有 一定的出入(也可能是我知道的太少,观察的太少)。 本书,我主要从几个经典的学派整理出笔记,并对一些我感兴趣的 城市地理学方面很出色的大家做了简单的了解。读完此书,还是颇 有感触,“是人创造了城市,还是城市创造了人”,是本可以提高自 身地理素养的书。 关于学派的笔记 (一):经验主义及其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 就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而言,经验主义方法论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传 统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重观察,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论,进而得出结论。二是强调归纳与综合。 经验主义来源于17世纪英国人洛克的系统性阐述。洛克主张,人的心志本是空白的表格,后来其经验足迹在上面。经验主义否定了人 拥有与生俱来的观点或不用借由经验就可以获得知识。经验主义者 观点,由感受得到的经验,必须经过适当的归纳或是演绎,才能铸 成知识。经验主义的两个学派,温和的经验主义与激进的经验主义,前者部分认为,意识的技能诸如记忆想象和语言的冠能是内在的能力,后者认为,意念的内容和整过过程都是不可能存在的内部能力,而只能习得而来。 经验主义在城市地理学中的应用案例,一是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 模式归纳,例如,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芝加哥学派以美国大城市为例,对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做出大量描述性分析,将现实的城市 社会空间结构归纳为抽象的空间结构。二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 主义研究,其中约翰斯顿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经验主义研究在城市 地理学中应用为典型案例。三是城市规划与设计中的经验主义,雅

建筑学综合考试试卷

绝密★启用前 2008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 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建筑学综合考试试卷 第一部分 建筑历史(中外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和园林史) 第二部分 城市(园林)规划与建筑设计原理 第三部分 建筑技术与园林工程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包括建筑历史(中外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和园林史)、城市(园林)规划与建筑设 计原理、建筑技术与园林工程三部分,共33道大题。考生须从中任选100分作答(必须以大题作为选答单元),多选者按前选100分题记分。 2.请考生务必将本人准考证号最后两位数字填写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 3.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按规定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 的答案一律无效。 4.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 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 建筑学综合考试试卷第 1 页共 8 页

第一部分建筑历史(120分) (中外建筑史、城市建设史和园林史)中外建筑史(60分) 一、写出以下建筑的名称和建造时代(每小题2分,共10分) 1.2. 3.4. 建筑学综合考试试卷第 2 页共 8 页

5. 二、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柯布西耶的新建筑五要素。 2.简述卢斯“装饰就是罪恶”口号的意义。 三、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简述《周礼》中的“营国”思想。 2.简述管子的“营国”思想。 四、排序题(按建造年代先后重新排列)(每小题5分,共10分) 1.法王寺塔、卢沟桥、太和殿、初祖庵 2.巴黎圣母院、奖杯亭、巴黎歌剧院、巴士底剧院 五、论述题(10分) 评价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六、论述题(10分) 评价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建筑设计。 建筑学综合考试试卷第 3 页共 8 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第六章

第六章:经济与产业 第一节: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 ①.经济视角的城市 城市的经济特征:从经济产业角度看,城市有着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征 A: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B: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C:城市是专业化网络市场分工的交易中心。 2.城市的空间范围 在行政意义上有“建市制”和“建制镇”但从经济角度看,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并不局限在其行政边界内。行政边界只是基于历史边缘,文化习俗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划定的空间范围。 3.城市的维系和成长 为什么城市能够维系自身的存在?为什么部分城市会持续成长,有的甚至成为人口超千万的特大城市?一个简短的回答是:“集聚经济”。集聚经济,或者说不同经济活动的频繁接触时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也是城市形成,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基础。 ②城市和经济

1.城市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 城市经济增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衡量,首先,可以用地区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其次,增长也反映城市平均工资的增长或人均收入的增长,除此之外,传统的,非地理意义的经济增长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资本构成深化。物质资本包括,人类用一生恒产所有产品和服务的物质资料。 B:人力资本增长,人力资本包括人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教育,培训和时实践获取。 C:技术流程 2.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只要发生地 工业化—城镇化,服务化—城镇化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 3.把握城市发展需要认识经济活动 A:推动和塑造城市化的核心动力是经济活动。 B:城市规划以土地使用规划为核心,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机制仅仅能够有效防止不合需要的发展不会发生,但不能保证真正需要的发展在他们所需要的地方和时间发生。 4.城市规划机制是基于市场失灵 A:一般认为,市场机制是社会资源配置最具效率的机制,所以市场机制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寻找失落空间

《寻找失落空间》读书笔记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美〕罗杰·特兰西克著,朱子瑜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一年多前。这本书最触动我的是它所附的图片,我第一次被引导从这样的视角来看待城市。在这之前,我是高速公路、立交桥和摩天楼的崇拜者。可当我看着这张照片,我忽然联想到挣扎的拉奥孔,联想到毁灭的吴哥城:你看,那蜿蜒交织的高速公路立交桥不正像无数条蟒蛇一样从四面八方缠绕着城市,在这座城市里,除了摩天楼,就剩下废墟一样的停车场了,它的最后一滴血就要被吸干。我明白了,这不是我梦想的城市,这不是未来之城,而是死亡之城。 1、什么是现代城市中的失落空间? 失落的空间,这个称呼很形象。吴哥寺、亚特兰提斯、玛雅,曾经繁盛一时的文明,如今何处寻觅?我们正在重蹈它们的覆辙吗?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失落空间是城市中高层塔楼底层外部无组织的景观或是脱离步行活动而无人问津的下沉式广场;失落空间是几乎所有美国城市中环绕市中心、切断商业中心和居住区之间联系的地面停车场;是沿高速路两旁无人维护、更不被使用的无主之地;失落空间也是闲置的河岸、废弃的铁路调度场、弃置的军事基地以及那些为了交通便利,或也许是为了更低的税收已迁至郊区的工厂旧址;它们是今天城市更新所遗留的、出于多重原因从未开发的和疏于清理的空地;它们是各个城区与自由发展的商业带之间无人问津的残余地区;失落空间是衰败的公园和由于无法达成预定目标而不得不拆除重建的公共项目。 简而言之,失落空间就是那些由于我们的错误、失误、贪婪和骄奢,而未能够充分加以利用的被浪费的就在你我身边的城市空间。

2、现代城市的失落空间是如何产生的? 罗杰·特兰西克认为:导致我们城市失落空间产生的主要因素有:1、对汽车依赖性的增加;2、现代主义运动中建筑师对公共空间的态度;3、城市更新时划分城市用地所采取的城市用地区划和土地使用政策;4、一些现代的公、私营机构不愿承担城市公共环境的义务;5、旧城核心区废弃的工业、军事或交通用地。 其实很多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环扣一环。我以为,排在第一位的当是现代主义错误的城市规划观。 3、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要改变和消除城市失落空间,罗杰·特兰西克认为:政府必须制定有效的空间设计政策,公众必须参与对环境的塑造,而设计师则必须深刻理解成功的城市空间背后的设计原则。这里的前提是政府、公众和设计师都要明了何为成功的城市空间。 简单地说,成功的城市空间就是人们乐意于在其中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但能够让当地居民安居乐业,也能对外来游客有吸引力。或者,也许不那么恰当但却比较形象的说法,长假时能够让游客蜂拥而来的城市区域就是成功的,反之,长假时居民空城而出的城市区域就是失败的。 一个成功的城市空间有很多很多的因素决定,但它们通常具有这样的一些共同特征:强调建筑间的组群关系,具有积极的图底关系,等等。 谈论建筑空间的图底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图形视觉转化的问题,其核心是设计的重点放在何处:若是放在实体建筑上,那就是以建筑为图,以空间为底;若是放在空间上,那就是以建筑所围合的空间为图,以建筑体为底。 考察传统的城市,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积极空间的围合形成作为建筑存在的主要目的。在这样的城市中,除个别例子外,建筑作为单体的意义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建筑总是以其中的一个立面参与到积极空间的营造中,并与其它建筑相配合,围合出具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能够感受到作为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建筑仅仅是生活的背景。在这样的空间中,作为单体的建筑仅仅以立面——甚至有时候仅以立面中的某个局部——的形式存在,其中参与空间营造的立面与这个空间中其它建筑的关系要远比与它另外的立面——这些立面很多时候根本就不存在——的关系要密切。可以这么说,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是为空间而存在的。只要我们仔细回忆一下日常生活中真正能够打动我们的城市环境,基本上都是这种情况,你甚至完全不了解周围建筑的内部特征和整体造型——对于一般的市民来说,实在也没有必要去了解它们。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 十三个章节始终联系紧密,互为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了对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描述。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每一章节的开篇都以引人入胜的小问题开始,每章小结部分罗列出关键概念、术语和推荐读物,体现了两位作者在全书布局方面的悉心考虑。本文是品才网小编精心收集的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仅供参考! 城市地理学读书笔记《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是一本对城市社会地理学进行系统解说的著作。它不偏重于描述方法、计量方法、行为方法、结构方法、人文方法等多种多样地理学方法中的某种理论,而是对城市研究的所有方法进行了总体概述,从而建立起了一个关于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研究框架。 在这本书的谋篇布局上,全书共分为十三章。这十三个章节始终联系紧密,互为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了对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描述。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每一章节的开篇都以引人入胜的小问题开始,每章小结部分罗列出关键概念、术语和推荐读物,体现了两位作者在全书布局方面的悉心考虑。 第一章、为一个总论性的章节,主要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地理学家对城市结构感兴趣以及城市结构是如何反映经

济、人口、文化和政治的变化,并且详细表述了地理学中的不同研究方法,以助于加深我们对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框架的理解。作者认为城市必须被看成是维系它的社会的反映,城市研究不应该从它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矩阵中分离出来,进一步提出了贯穿全书的一个概念你——社会空间辩证法: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这是一个连续的双向过程。在随后的篇幅中,作者进行了分章讲述,分别从经济和文化的两大背景下,对城市的物质结构和形态进行了详述。 第二章、以变化中的城市经济为背景,分析经济结构对西方城市模式的影响。西方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前工业化城市、工业城市、和现代城市。 前工业化城市的早期人群模型是少数精英和多数无产阶级的一种空间表述。这种经济结构和人群聚类对城市地理结构产生的影响是城市结构只有唯一的一个中心,四周围绕中等的住区,多数贫困人群生活在由破旧建筑物组成的城市边缘环境里,居住空间分化,财富与地位从中心递减。 伴随着资本主义与其新体系——工厂出现,生产与交换方式发生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群体,取代了旧的等级。工业化资本主义通过强迫穷人到环境差的内城地区居住的同时,中产阶级和上等阶层退到城市边缘,从而使前工业化城市的结构发生了逆转。建筑技术的革新使城市向上增长和向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读后感1000字 读了这本书,我学到了一点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首先,是围绕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规划法规两个部分展开讨论的。 我先说说城市规划管理的相关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一个矛盾与两个问题”即管理者(规划管理人员)与被管理者(城市规划组织、编织着、建设活动的实施者)和管什么、如何管两个问题。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保障城市机体健康发展,以城市的物质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综合性协调、规划、建设和控制活动。城市管理的内容有:城市的社会管理(人口管理(生育、人口迁移)+社会治安秩序管理(秩序、治安)+社区生活服务管理(服务设施、服务、信息管理)+城市文化管理(教育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城市的经济管理(产业、一体化、经济结构)、城市的生态环境管理(生态占用、碳足迹)

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当下的社会,我们的日趋需求改变着城市的现状,要求城市随着人们的轨迹适应人类活动。在城市管理中,我们将会应用统计学、系统分析、决策科学化等。 1 城市的当前弊端有:传统的城市管理组织过于松散,管理法规不配套、城市管理投入少、城市社区管理职能弱。管理模式的弊端:建管合一模式、多头分散模式、综合协调模式、实体管理模式、管理单一模式。当然还有很多这样的小知识,在我看了一下下之后,觉得受益颇多。但是,在我隔一段时间后想要机器某点就异常困难。我对关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历史十分感兴趣:中国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请前苏联的城市规划大师帮忙的,在一个有学识的人的帮助下果然出现了我国经济腾飞的第一个春天。但是中国后来发生的大跃进和文革,将我国的经济倒退了很多年,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重点是这两个运动彻底打压城市规划,将相关城市规划的东西全都不留,不再设立关于城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 (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还有人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解决详细规划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误解。不可否认,详细规划中有不少城市设计的内容,但总体规划阶段也同样有城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详细规划是一个规划阶段,而城市设计则是另一个范畴,两者不能划等号。二、内容和任务 城市设计既然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设计,那末首先要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分类。日本《新建筑学大系17——都市设计》,认为城市空间构成可以用下列图解来表示。 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概念。具体来讲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如下: 城市总体空间设计; 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 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 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城市规划的读书笔记,欢迎参考! 城市规划读书笔记本书的要点如作者在前言说的:“严格地按历史顺序描述自产业革命直到今天的有关城市和区域规划、规划哲理、技术和立法等方面问题的演变”。他认为,规划的具体涵义是指:“规划作为一项普遍活动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动顺序,使预定目标得以实现。它的主要技术成果是书面文件,适当地附有统计预测、数学描述、定量评价以及说明规划方案各部分关系的图解。”(P3),但是规划既然作为一项普遍活动,为什么作者没有阐述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结果呢?也没有体现出政治分配的意愿呢?而仅仅从技术层面来定义“规划”。我觉得,规划也是利益分配的过程。 在随后,作者说明了规划的困难:“一是城市和区域规划活动所需要的信息量和专业知识量都大大超过大多数其

他规划活动:它几乎涉及人类的全部经验。理想的城市和区域规划师应该是一位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地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而且要有若干其他必要的科学技术技能,如熟悉土木工程和控制论等。其次,更困难的是拟订和权衡各项任务。”(P11)。 在第二章,作者关注的是“现代工业主义对城市发展和随之而来的城市规划所带来的空前影响”(P17)。从煤的采集、运输、运用、作用来说明:使接近煤的城市或在通航河道上,或者由于在铁路通行成了铁路枢纽的城市成为新的工业中心。从而引起城市布局的变化和大发展,由此而来的一系列问题。煤———工业城市——人口密集——供水等公共设施供应不上——公共卫生恶劣(人住在工厂地下室或仓库)——霍乱——通过贸易而带来的巨大流动,使流行病传播快——相关机构的建立进行治理(1848年英国成立中央卫生部)——呼唤城市规划成为必需——19世纪70年代后市政府采取按一定规章建设新住宅的做法。“依法建设的住宅(by-law housing)”.(既无室内厕所也无室内浴室P25)。因此,工业化早期的城市规划主要是针对住宅而言的,以达到改善公共卫生的效果。当然还有公共交通发展的影响(有轨马车和公共马车——有轨电车——公共汽车——通勤火车P28),人口的增长和城区面积的不扩展也对城市规划产生影响。城市内部的高密度,而工人在城市上班,下班回家到郊区,城市和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 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 出了——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 书。(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代表作——昌迪加尔) 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线性城市就是 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 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 业城市》的专著。(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提出了大城市 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 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7.盖达斯的学说。盖达斯于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他把对城市 的研究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盖达斯的名言“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二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了卫星城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上,但在含以上仍有一些差别,他们应当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

《城市建筑美学》读书笔记

此书既有文采,作者谭元亨老师博采众长,所学甚广,对建筑美学之见地独到,可当成一本文学作品细细品读。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随意性很强,流畅写意,挥洒自如,就像作者所说,该书注重一时的思想火花而非系统性。为考博之故,能无意间阅得此书,也算是一件幸事,故摘录一些内容,以为笔记: 如果说文字的历史都可以被篡改和怀疑,那么唯一余下的信使就是建筑的历史以及建筑所倾诉所记录的历史。 建筑是有生命的,是灵动的,倾注了人类的情感和意识。 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学院是由一位建筑师开创的。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凝固的历史。建筑学首先是一门艺术。 建筑的功能性和文化性美学性并不矛盾。建筑是门科学,也是门艺术,既要理性,也需要激情。 诗意的栖居。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永远是建筑和景观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阅读建筑,可以阅读一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可以深刻的理解这个民族的价值观与审美观。我们敬重德国的庄严肃穆,欣赏法国的罗曼蒂克,喜欢意大利人的自由不羁。这是他们民族的个性,也是他们的建筑的个性。 德国的建筑将功能美发挥到了极致,严谨、合理、精细、功能优越,这便是功能之美。所有的空间都被充分利用而且具有艺术感。功能美是德国建筑的主线。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人合一,尺幅乾坤,表现的是天地的和谐。 现代科技解决了建筑中的力学和材料问题,使建筑的艺术特征越来越凸显。 好的建筑,当是不知艺术从何处终止也不知在何处开始。

西方的古典建筑重视对垂线的运用,典型的是哥特式建筑,其尖顶,是在向天际线表示亲近,也就是向上帝表示亲近,垂线条给人以上升的感觉。 而在东方,平行线有着它独特的建筑语境。同西方建筑的“个体”不一样,中国讲究建筑的群体化,著名建筑与伴生建筑联系在一起,作为群体,平行线是不可少的,它所呈现的张力真是群体结合所需要的。这不仅与群体有关,还与中国人的伦理观有关,平行线之横,给人以威严的感觉,沉重的屋顶给人以皇权的压力。 而中国的园林不似西方那样讲究对称、均衡、几何图案式的,而是运用了极其丰富的曲线,包括园墙、小径、亭阁在内。 现代的建筑,对于曲线的运用愈来愈多姿多彩了。 如今解构主义盛行,意义消解了,平面失去了,所谓理想主义人道主义敬业精神都不存在了,剩下只是“图像”,这是很可悲的,被视为只有科学性和逻辑性的技术,却成了创造的艺术,高技派就这么闯进艺术殿堂,他手段(技术)当成了目的(艺术),玩技巧和结构,对外在形式表现之刻意,一致与建筑中的实用性毫不相干,只是为“图像”而出彩。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对于建筑,同样是至理,有乃建筑实体,无乃建筑空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体。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建筑是一种空间艺术。 中国的古典园林仅仅是表面的无序,骨子里充满了老庄的思想,天人合一,是一种隐藏的和谐。这是西方的结构主义所不能理解的。森严的宫阙体现的是儒家的正统观念,园林构筑则是道家的玄想所寓。 如今,由于急功近利,相同的房屋建筑比比皆是,不少楼盘一味得模仿样式建筑,千篇一律,与当地人文传统不合,就是一种矫情了。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概论》读书笔记 第一部分内容摘要 本书以时间为轨迹,全面地阐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脉络,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发展、成熟和演变的过程;同时,对于现代西方不同类型的城市规划体系和类型做了完整的介绍和评论;分析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在认识城市规划本质和定位方面的提升和发展轨迹;总结并评述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运用,及其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实践和实施成效的评价方面的重要启示。 第二部分核心内容 第一章为引论,主要阐述了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未来的不确定性,并讲述可Friend(2001)所提出的规划过程中解决不确定性的战略方法,同时,分析了“程序规划理论”和“实体规划理论”及“规划效能理论”的产生。 作者指出城乡规划的定义为:是一种在社会多元群体和成员之间为实现其追求社会、经济或环境效益所达成的共识和目标的框架,是一种可以在各种矛盾和利益之间进行谈判、讨价还价或和解的机制,是能够针对未来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具有灵活性的政策行动程序及实施方案或建议。 第二章,论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背景和过程。 政治背景——资产阶级革命;技术背景——工业革命;思想文化背景——启蒙运动;在这些社会背景下,城市呈现出人口增长急剧、环境卫生恶化、城市布局结构失调、土地开发使用失措、交通堵塞失控等一系列“城市病”,出于自己利益,统治阶级开始对城市进行改造和管理,城市规划就就进入到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其中,伦敦、巴黎、纽约、华盛顿的几次改建和英国公园运动、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建设与城市美化运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社区建设、公司城的建设等尤具代表性。 伴随着对城市时间和深入思考,产生了城市规划的早期思潮。解决城市问题有两种取向——城市分散与城市集中。城市分散思想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为代表,城市集中思想以柯布西耶的理论为代表。主要人物及著作有以下几个:英国霍华德“田园城市”《明天:走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西班牙工程师索利亚玛塔“带形城市”;法国建筑师加尼埃“工业城市”《工业城市》;西谛的城市形态学说《建筑艺术》;格迪斯的区域规划理论《进化中的城市》;法国建筑师亨纳德的城市改建思想。 第三章讲了现代西方主要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历史演进。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功能主义规划思想,以《雅典宪章》和柯布西耶1950年为印度昌迪加尔做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城市分散主义,以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为代表;城市集中主义,以柯布西耶的《明日城市》和“300万人口的现代城市”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代表;美籍建筑师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其著作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60年代:对空间理论的批判;系统规划理论;过程规划理论;区域规划理论;卫星城理论与新城运动。 20世纪70年代: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开始转变,体现在城市环境保护的新内容、人文关怀的城市规划倾向、对大规模城市改造的反思和城市复兴思想。此时,主要理论流派有(1)系统规划理论及其应用(2)理性过程规划理论及其应用(3)关于城市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估和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