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教学设计 教案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教学设计 教案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教学设计 教案
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在三大国际工人组织和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主

要活动。

2.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理论贡献:《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理论建树。

3.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发表《共产党宣言》,投向对资产阶级统治“武器的批判”;《资本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意义,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斗争。

难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如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3. 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 标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教学过程

历史人物评说课例: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回顾:

一、马克思伟大于何处?(前节课的内容。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史实)

1.理论创造;

2.实践活动

新课:

二、马克思为何能成为“马克思”?

设问:马克思拥有什么?

1.良好的早期教育

(依教材内容简述)补充:马克思的父亲对他的教育和期望材料(材料略);

2.长期的勤奋学习

依教材内容简述)读三所大学,学习中的刻苦和勤奋态度,并补充相关小故事。

3.渊博的知识

马克思对外语学习和运用自如的能力水平;对于数学的爱好和学习;对于哲学的学习和发展,等等。

4.关注社会现实

参与工人运动实践等。

5.有亲密可靠的朋友

妻子燕妮、恩格斯等。

6.始终如一,一生只做一件事

如,20年研究,写出《资本论》等。

7.惊人的才华和创造能力

体现在其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

设问:马克思放弃了什么?

1.金钱与物质财富

2.安定的生活

3.健康

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列表:马克思七位子女的生卒表,其子女多早年夭折。

归纳:马克思的拥有和放弃,体现了马克思对人生的选择:为人类工作。

材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节选(略)引导出马克思的人生规

三、马克思的人生规划-为人类工作

简述马克思的人生规划及其实践。列举马克思爱好爬山,并从中领会对

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材料: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四、多面的男子汉

简述马克思的生平:突出其学生时代的刻苦学习、他的“伦敦情结”、

他与孩子的关系(称职的父亲)等。

伦敦是马克思的生活之地、创作之地、伤心之地……

材料:马克思的自白(马克思对自我评价的材料。略)从中进一步体会

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人的情怀。

讨论:1.马克思只是一位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吗?“为人类工作”是他的

选择。

2.马克思主义学说只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吗?

材料:一组图片:世界各地人们瞻仰马克思墓;世界各地的马克思纪念碑、雕塑;马克思著作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出版;列宁等伟人及普通民众对

马克思的评价……

马克思为人类工作,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得到世人的普遍敬仰。

小结:对本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并对知识要点进行提示。

结论:马克思属于无产阶级,更属于全人类。

课堂小结

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

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创立了伟大的经济理论。就他个人而言,他的极

其伟大的著作是《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

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

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

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课后反思:

课程标准对历史人物评说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其中的要素包括:

1.历史人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2.历史人物的“个性”和“活动”又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

3.了解他们的活动,

4.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

5.评价其作用。

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历史人物评说的学习,侧重的是对其作用的认识和评价,重点应该不在历史人物做了什么和怎么做,而是这些历史人物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以及他们所作所为的作用和影响。评价历史人物少不了对他们事迹的介绍和了解,但这是评价的基础而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其中“历史人物与时代的相互关系”,应该是一个学习的重要着眼点。通过渲染其历史功绩,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历史人物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力量。

课后习题

马克思主义学说只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吗?

板书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部编版】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新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 【知识框架】 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和国际工 人运动的兴起 【重点梳理】 1.马克思与恩格斯 简介(1)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利尔市。马克思多次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普鲁士政府决定查封报纸,马克思被迫转赴法国巴黎 (2)在巴黎,马克思结识了恩格斯。恩格斯出身于一个德国工厂主家庭。两位青年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从此,恩格斯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 (3)1849年,马克思定居伦敦后,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就成了马克思几乎每天必到的地方。他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在那里完成的,其中,《资本论》是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去世,葬于海格特公墓 理 论成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2.《共产党宣言》 发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主要内容(1)《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主要内容(2)《共产党宣言》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第一国际 第(1)建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题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都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 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 解析:当时的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公社”瓦解的根源在于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答案: C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无产阶级已经觉醒,是指() A.掌握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B.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C.开始有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斗争 D.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解析:本题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为命题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因为这一时期无产阶级开始提出独立的政治经济要求。 答案: D 3.美国国家教育部门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共产党宣言》最初是() A.第一国际成立宣言书 B.声援巴黎公社的倡议书 C.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D.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总结性文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的委托起草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 答案: C 4.英国广播公司(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们,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共产党宣言》清楚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 B 5.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B.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C.为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D.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解析: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故C说法错误。 答案: C 6.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欧美各国匆忙救市时,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即对资本主义进行过无情鞭挞的马克思,却在欧洲重新风行起来。马克思“重新风行起来”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已走向衰落B.欧洲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追捧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第二章认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C.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 B ) 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 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C.从理性回到实践 D.从实践回到理性 3.有些同志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D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 D.类似经验主义的错误 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D )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C )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6.“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 C ) 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7.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的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C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原理

C.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相统一的原理 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D )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 B )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 ( C ) 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 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 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范畴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 ABCE )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C.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D.实践对认识起指导作用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2.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 BCD ) 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 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 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D.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性活动 E.实践是人的消极适应环境的活动 3.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 CDE ) A.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 B.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 C.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要将上级的正确指示和决议尽可能的与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4.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必然导致 ( CDE )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_1

第18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第18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 标要求: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客观条,理解其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重要性。 2、掌握《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其理论观点,探究其历史意义。 3、探讨巴黎公社的措施和历史教训对后来革命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2、引导学生阅读历史材料,指导他们从中归纳、分析历史观点。 3、与学生一起剖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性质和经验教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国际共运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树立起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对“巴黎公社”失败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是曲折的,但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必然会取代旧事物,从而激发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信心。 教学时: 时 教学重点: 、马克思主义诞生。 2、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教学难点: 巴黎公社的失败原因。 教学建议: (1)本节讲述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范畴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历史概念,如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运动等,在授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加以阐释,以利于学生对新的理解。 (2)本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主要叙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条、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以及意义等。其中重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意义。应从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实践基础等四个方面推导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工人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及其深远影响。

六年级第14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4课四季之歌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个性化写作成为新时期作文的主旋律,古语日:“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并努力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写景作文的一般结构,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描写四季的景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能力,在欣赏图片和与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表达自己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描写四季的景色。 教学难点: 巧妙构思,从独特角度进行习作,写出自己的个性。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 中国的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许多文字游戏也由此而诞生,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 十加两笔共可以组成九个姓氏,你能一下子全写出来吗? 公布答案: 丰王井韦支车牛计木

师总结:文字游戏考验我们平时的积累和活学活用,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多留心,多多积累。 二.谈话导入: 师导语: 同学们,一年四季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它?说出你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 一年岁月,四季更替。春天是欣欣向荣的,一切景物在春风中萌发生机;夏季是热情的,在骄阳的沐浴下万物惊羡迷人身姿;秋天的景色是迷人的,象征着丰收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冬天是凄美的,在圣洁的白色中尽展独特的风光。四季风景,淋漓尽致,让我们走近四季去观察、去感受……(板书:四季之歌) 三.积累语言: (一)描写四季的词语: 你能一下子说出五个以上的词语吗? 春()()()()()() 夏()()()()()() 秋()()()()()() 冬()()()()()() (二)描写四季的句子: 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每个句子所描绘出的画面。(指名读,每人读一句,轮读) 春 1、春姑娘乘着清风,带着温暖翩翩而来,她张开双臂,舞动着纤细的手,把碧绿洒满大地,把百花插上枝头。 2、正是初春,李子树上已吐出米粒大的嫩黄芽苞,在春阳下仿佛刷刷地在伸展。 3、暖融融的雨丝好像一串串的珍珠,又好像春姑娘的鞭子,抽打着冬天的阴影,驱赶着料峭的寒意。 4、那一簇簇的小草顶破了地面,悄悄地探出了嫩绿的脑袋,神气地立在地面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名词解释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2)旧唯物论反映论3)唯心主义先验论4)不可知论5)认识的主体与客体6)实践7)感性认识8)理性认识9)非理性因素10)人类认识的总规律11)真理12)谬误13)真理的客观性14)价值的本质15)价值原则16)真理原则 二、单项选择题 (1)唯物论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是(①) A反映论B实践论C先验论D可知论 (2)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②) A科学兴趣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 (3)物质生产实践主要处理(①) 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关系C对抗性矛盾的关系D非对抗性矛盾的关系 (4)真理总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因而(①) A真理与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B真理中包含谬误的认识 C谬误中包含一定的真理性认识D谬误是真理不可摆脱的对立面 (5)认识的最终目的是(②) A发现真理B改造世界C创立科学理论D改造客观规律 (6)人的认识能力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属于(④)观点 A客观唯心论B主观唯心论C旧唯物论D辩证唯物主义 (7)认识的本质在于(②) A主体创造B能动反映C社会实践D客观存在 (8)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过程是(③) 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觉——表象 C个别——一般——个别D一般——个别——一般 (9)马克思认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说明(②) A实践对理论有决定作用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比实践更为重要D实践比理论重要 (10)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④) A本质认识B深刻认识C内在认识D正确认识 (11)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②) A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人们要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 (12)人的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④) 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取得预期效果 (13)“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说明(②)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上级的指示和决议不能成为行动的依据D没有直接经验就没有发言权 (14)从认识发展的规律看,“熟知”与“真知”的关系是(②) A熟知即真知B熟知不等于真知C熟知起源于真知D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15)唯心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是(②) A唯心论都是不可知论B唯心论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分 C主观唯心论是可知论,客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D客观唯心论是可知论,主观唯心论是不可知论 (16)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④)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唯物论和唯心论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17)对不可知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③) A科学知识B丰富的经验C社会实践D人类的认识能力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课《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

1 挑战第一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 2.情感与态度 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 3.行为与习惯 勇于尝试,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4.过程与方法 在游戏分享的过程中,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愿意主动与人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一些关于挑战的知识和本领,知道知道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教训。 2.难点:体会挑战的乐趣,并愿意尝试新的挑战,明白没有最初的失败就没有后来的成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视频《小马过河》。2.课件。 学生准备: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展示视频《小马过河》)师:同学们,你们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师: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小马敢于尝试着自己第一次过河,并获得了成功。可见,任何事情挑战后没有那么难。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挑战第一次》。 【设计意图:以视频故事的形式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的第一次 1.师: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的经历,你们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情的情形吗?你们

是怎样完成挑战的?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在你们挑战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你们当时有何感受? 4.学生讨论交流。 5.师:请同学们以“我试过……当时心里……试过之后……”这样的句式,向大家描述一下自己第一次挑战后的心情和感受。 6.指名汇报。 7.师小结:可见,只要努力过,尝试过,成功会带给我们喜悦,失败将教给我们经验。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体会到挑战会带给我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教训。】2 活动二:我还想试…… 1师:刚才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第一次挑战的经历,分享了自己的所得,我发现你们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那你们还有哪些想尝试的事物呢?ww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同学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你们一定要保持下去啊l 4.师:但是,你们知道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吗? 5.生l:我也想回答问题,但就是不敢举手——要大胆试。 生2:我想自己单独出去游泳——不能试。 生3:我想学翻跟头——有大人保护才能试。 6.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接下来让我们把自己总结的经验整理出来并做成卡片,送给其他同学 7.学生动手制作经验卡片。 8.师小结:当我们明白了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后,再去尝试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成功的机会就会多一些,老师祝你们都能挑战成功! 【设计意图:在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能一味地去尝试,明白哪些事要大胆试、哪些事不能试、哪些事有人帮着可以试。】2 活动三:我们一起来挑战 1.师:同学们,你们想进行哪些挑战呢?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知识点总结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课程标准】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及他的理论建树。 【整体感知】马克思在理论上的贡献: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有力武器,是普遍真理。 【知识梳理】 一、马克思“为人类工作”崇高理想产生的原因 1、良好的早期教育 2、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中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人生的指路航标——为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而工作。 二、马克思思想的伟大转变及其原因 1、转变的过程 ①大学期间他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 ②尽管后来由于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使他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人物分道扬镳,但他在这里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辩证法思想,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③这一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这本书给马克思以巨大影响,使他迅速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④由于普鲁士政府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镇压,尽管取得了博士学位,马克思并没能如愿地在大学里谋得职位。但他仍坚持中学毕业时的信念,决心用哲学的理性与政府的黑暗作斗争。他把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领导工人运动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⑤马克思还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了研究,在思想上,这个时期的马克思已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2、转变的原因 (1)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原因:崇高理想,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 (2)由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原因:崇高理想,对费尔巴哈思想的研究和批判。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奋斗历程 1844年8月,马克思开始了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他们合作写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发表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并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们把唯物主义运用于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的研究,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二年,他们一起参加了德国工人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着手同盟的改组工作,提议将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同年底,他们参加了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委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这个纲领就是《共产党宣言》。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及标志 1848年2月,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四、投身于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伟大战斗之中 (1)第一国际的灵魂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亲自领导了协会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原理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一、多选题(共20题,100分) 1、真理和价值的关系表明( ) A、真理是客观的,价值是主观的 B、真理具有普遍性,价值具有特殊性 C、真理中包含着价值因素,价值中也包含着真理因素 D、真理是主体认识与客体实在之间的符合关系,价值是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的满足关系 E、真理的追求以价值为目的,价值的实现以真理为条件 正确答案: ACE 2、下列各项属于认识主体特点的有( ) A、自然性 B、社会性 C、意识性 D、能动性 E、实践性 正确答案: ABCDE 3、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 A、绝对主义 B、相对主义 C、教条主义 D、经验主义 E、唯心主义诡辩论 正确答案: ABC 4、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在于它是( ) A、毛泽东思想的灵魂 B、党的政治路线的理论基础 C、一切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D、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 E、检验真理的尺度 正确答案: ABCD

5、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正确答案: AB 6、价值的特性是( )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正确答案: ABCD 7、下列选项中,属于认识的客体的有( ) A、人认识到的自然界 B、人尚未观察到的星球 C、社会现实中的事件 D、人们读书的书籍 E、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 正确答案: ACDE 8、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关系是( ) A、书本知识是源,实践经验是流 B、书本知识可靠,实践经验不可靠 C、书本知识重要,实践经验不重要 D、书本知识是流,实践经验是源 E、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都重要 正确答案: DE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表现在( ) A、它们的共同基础归根到底发源于实践 B、前者是源,后者是流 C、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 D、前者是科学的,后者是不科学的 E、间接经验是直接经验的补充 正确答案: ABE 10、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的两种错误是( )

作文第一次课教案

第一次课(暑期班的最后一次课) 因常规生只有一位并且请假,以前班的最后一次课只有一位学生来上课。直接一对一辅导了,所以没用上教案。 第二次课(请假回家了,所以也没上课) 第一单元 作文就是表达——通过表达六要素来写人 教学目标: 知识:掌握人的表达六要素:模样、表情、话语、动作、声音、和心理。 实践:写作时运用人的表达六要素将人物描写的丰富细致。 情感:留心观察各种各样的人物,搜集与积累更多的素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模样、表情、话语、动作、声音和心理。 难点:综合运用人的表达六要素来描写人物。 教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成语卡片,竞争机制等教具 第1课时 一、快乐启动: 师:各位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呼吸作文的魔法课堂,我是你们的魔法老师——小芳老师。来,我们互相打下招呼——老师说,同学们好!大家说“小芳老师好!”。来,我们试一下——同学们好!生:......

师:那你们已经认识老师了,可是老师还没有认识你们呢?那同学们我们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不过老师要规定一下介绍的格式: 1.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所在学校班级。 2.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 3.表达一下你现在进入新班级的愿望 好!从这边开始。 生:...... 师:现在准备正式上课了!上课之前魔法老师要先告诉小朋友们我们魔法课堂的魔法咒语和魔法口令还有一些魔法纪律! 魔法咒语:会呼吸就会作文 魔法口令:1234坐好姿势,5678闭好嘴巴。 魔法纪律:1、上课:一响教室静,专心听讲勤思考;举手发言敢提问,尊敬师长听教导。 2、课间:课间休息不吵闹,文明整洁要做到;爱公物,遵循公德也重要 师:现在呢!我们来玩一个魔法游戏《魔法成语猜猜猜》,那现在老师用魔法大剪刀把我们班分成两队。我们左手边的就是太阳队,那右边就是我们的月亮队。两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进行比拼,比拼胜利的一组将会得到每人3颗贴贴的奖励,输的队伍只能得2颗。 成语:狗急跳墙,四脚朝天,羊入虎口,白字黑字。 游戏规则:1.老师先做示范,一边看成语,一边用声音、表情和动作表演出来,全班同学猜。

第十四课《编辑幻灯片》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十四课《编辑幻灯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在前面学会基本操作,包括启动退出,创建及保存多张幻灯片组成的演示文稿,只不过暂时还停留在文字构成的幻灯片部分的编辑与修改。学生作品已初见效果,学生的兴趣和熟练程度越来越高。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课介绍各种视图及其相互间的转换,在此基础上对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分别进行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操作。可考虑用2个课时,重点放在对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的操作为下一节修饰演示文稿打下基础。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演示文稿的编辑包括添加、删除、移动、复制等。 难点:各种视图的有效应用。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PowerPoint中各种视图方式的选择及相互间的转换; (2)了解各种视图的有效应用场合; (3)学会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添加、删除、移动、复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各种视图的切换方式,了解各种视图的主要优势,掌握各种视图的切换方法;(2)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掌握编辑演示文稿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编辑演示文稿,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师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让学生更清楚各种视图的优势。本课采用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教师直接演示各种视图切换下的不同形式,并就不同视图的优势作简单的介绍和演示,大纲视图更利于文字纲要的编写,对幻灯片的题目等显示一目了然,浏览视图适宜幻灯片之间切换方式的设置(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弱,则这点不讲),适宜观看所有幻灯片整体的风格等,放映视图播放幻灯片(以大纲、浏览和普通视图为主讲内容)。教学过程中的操作以PowerPoint 2003版本为例。 2、教学过程

2017_2018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课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学案选修4

第1课时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学考报告】 1.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1)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1847年,参加“正义者同盟”,后将其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建立支部。2.参加无产阶级斗争 (1)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时,马克思资助法国等国工人购买武器。 (2)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创办《新莱茵报》,这是当时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3.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1)背景: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2)概况: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领导了协会的活动,亲自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 (3)评价: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政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 4.关心和支持巴黎公社 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有力地回击了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诽谤。 要点马克思的两次思想转变 史料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生穷困潦倒;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英国《焦点》月刊 思考 (1)马克思一生中始终不渝遵循的思想准则是什么? (2)为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马克思经历了哪两次思想转变?

提示(1)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而致力于人类最大多数的幸福事业。 (2)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1.马克思被称为第一国际的灵魂,是因为( ) A.为第一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 B.在第一国际内部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流派坚决的斗争 C.为第一国际起草了纲领 D.促进了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解析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亲自为协会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在协会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协会的领袖、灵魂。故选A项。答案 A 2.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表现在( ) 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③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题中①②出现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在第一国际成立以前,故不符合题意。排除有①②的选项,答案为D。 答案 D 考点二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优秀品质(c) 一、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c) 1.确定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 (1)汲取思想 ①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辩证法思想。 ②深受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的影响,迅速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③1843年,来到巴黎,主编《德法年鉴》,并与德、法工人运动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④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研究,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写下了《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3)创立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并于1848年2月发表,即《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国学第14课教学设计

小学国学课程 《弟子规》——亲仁 教学过程 (一)介绍《弟子规》 同学们,咱们学校每天下午都有经典诵读的课程,《弟子规》已经很熟悉了,很多同学已经能够完全熟背了,那谁又知道《弟子规》在古代有什么作用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弟子规》是古代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清朝李毓秀。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遵守的守则规范。 (二)实验导入,提示课题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同学们睁大眼睛,不要发出声音,静静地看,看,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做实验。 3、汇报:看到什么现象?(一块小白布条放进黑墨水里就变黑,放进红墨水里就变红) 4、看到刚才的现象,你想到了哪个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5、小结:是啊,一块很白的布放进黑墨水里就变黑,放进红墨水里就变红,其实我们生活中交朋友也是一样的道理,身边常有良友相伴,我们会从良友身上学到优秀的品质而变得更出色,反之,跟不求上进的人交朋友,我们则会丧失上进心,变得平庸。这样的道理在千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先就已经为我们点亮了明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弟子规》——“亲仁”,看看老祖先教我们如何选择朋友。 (三)诵读 1、同学们,请打开《弟子规》——“亲仁”一篇,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读正确。 2、指名读。(4-5名同学)我们请几位同学来展示一下。几位同学的表现

非常出色,字正腔圆。给他们掌声鼓励!我发现其他同学也迫不及待想试试,来,坐端正让我们一起诵读《弟子规》——亲仁,“同是人”起。 3、学生齐读。同学们,能读正确古文不难,能读好古文很难。想听一听,诵读名家是怎样诵读《弟子规》的吗?好,让我们仔细听听,认真学学。(听示范朗读)同学们,你们听得很投入,那你们听出什么特点了吗?(有节奏、吐字很清楚、不像我们那么着急) 4、范读,体会节奏感、韵律感。现在,让我们轻声跟着名家学读一遍。有感觉了吗?很好,那请同座之间相互朗读,给对方评评星级。 5、自由读,读给同桌听一听。 6、指名读。(5名学生)读的可真不赖,可以和名家一比高下了。 7、配乐读。同学们,我们一起学着这几位同学的样子,读出弟子规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真是一遍比一遍好。同学们,你们懂他们的意思吗?哦,有同学有疑问。现在老师给你们时间,四人小组合作,结合书中注释试着讲讲他们的意思。 (四)说说课文的意思 1、结合义解,再读读课文,然后来说说你喜欢句子的意思。 2、重点解释“仁”字的含义,将其具体形象化。 3、指名说句子意思,边出示板书。 4、小结:同学们翻译得真准确,其实本文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朋友,告诉我们择友的标准。大家懂得了它的意思,背起来一定更轻松。同座间比一比谁背的最快。 (五)熟读成诵 1、个人背。(5人) 2、男、女生背。 3、齐拍手背。 (六)故事释义 1、说一说:你觉得怎么样的人才是品德高尚的人呢? 2、汇报。 3、学习一则故事《孟母三迁》,想一想它给你什么启发? 4、自由讨论。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五单元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 了解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 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 斗的探索精神。 了解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学习马克思 身上值得人们敬仰的高贵品质。 掌握《新莱茵报》、第一国际的成立、《资 本论》的出版,理解马克思是科学社会主义 的奠基人。 分析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懈奋 斗的探索精神,体会马克思“为人类工作” 的伟大人格魅力。 一、“为人类工作” 1.少年时代 (1)出生:1818年5月5日,出生在德国莱茵省的特利尔城。 (2)入学:未上过小学,12岁进入威廉中学读书。 (3)立志:喜欢说的名言是“为人类工作”。 2.大学生活 (1)加入组织:被黑格尔哲学吸引,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 (2)思想转变:1841年,受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开始转向唯物主义。 3.伟大转变:1844年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特别提醒]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实现人生价值观的两次重大飞跃,为其最终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二、伟大合作 1.理论建设

(1)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发表了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的著作——《神圣家族》。 (2)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2.政党建设 (1)1846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2)1847年,一起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将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3.马克思主义诞生 (1)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参加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委托为同盟拟定纲领。 (2)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1.政治流亡 (1)原因: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 (2)表现:辗转流亡于布鲁塞尔、巴黎、伦敦等地。 2.坚持斗争:恪守革命信念,始终以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 四、第一国际的灵魂 1.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1)背景: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 (2)概况: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领导了工人协会的活动,亲自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 (3)评价:马克思始终是协会的领袖、灵魂。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政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 2.支持巴黎公社:1871年,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这个宣言被视为马克思所写的最辉煌的文件之一。 [特别提醒]第一国际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学习目标】《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与马克思主义诞生 活动一、《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848年2月) 1、背景: ⑴经济基础(根本条件)(根本前提):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弊端暴露——— 资本家与工人的贫富差距拉大,工人的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社会矛盾激化 ★注意: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1825年英国 ⑵理论来源:马、恩批判吸收了19世纪的人类优秀理论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⑶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要求改善生活待遇,争取政治权利 ———表明无产阶级已经觉醒,并登上了历史舞台, ———它们的失败说明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⑷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 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内容: ⑴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⑵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进步作用;同时指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 ⑶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 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⑷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3、意义: (1)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能力提升〕: 1.把《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又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主要依据(原因在于)是马克思主义正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14课 灵活运用文本框 教学设计

第14课《灵活运用文本框》教学设计 15级697教技班王雅纯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能掌握文本框的基本操作,如插入、移动、删除、缩放、复制等。 2.能进行文本框格式设置,如文本框填充、线条等。 过程和方法: 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结合教师的讲解,通过观看视频、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善于观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通过任务游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的精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处在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抽象逻辑思维较弱,主要通过形象思维获取知识的阶段。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信息技术充满兴趣。这一阶段的学生对word有了一定的了解,能进行简单的文字输入等,但对于排版的认识不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本框的基本操作。 难点:文本框的格式设置。 四、教学过程 【导入】视频播放 1.课前自我介绍,在上课之前先看一个视频,播放《熊出没》片花。 2.师:《熊出没》这部动画片你们看过么? 3.出示熊出没人物图,考一考它们都叫什么? 生:光头强、熊大、熊二、嘟嘟 【讲授】认识文本框 (一)初识文本框 1.老师这里有一张人物图,出示word,有没有同学能帮老师把熊二名字写到白色的框中。 2.师:熊大和嘟嘟的名字有什么问题吗?谁来帮我改一改? 生:它们的名字写反了,嘟嘟的白框框太大了。 (学生完成任务:填写名字、调换位置和缩放文本框) 3.师:你们知道这些能在上面写文字,能移动白框框是什么东西呢? 这就是“文本框”,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灵活运用文本框》。 (二)插入文本框 1.师:光头强的名字还没有写,文本框没了,怎么办?我们可以插入一个新的文本框。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必会卷

《第2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必会卷 一、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它包括的内容有()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②人文主义③政治经济学、④科学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马克思的活动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在《莱茵报》发表抨击普鲁士的文章②1849年移居伦敦 ③发表《共产党宣言》④在巴黎与恩格斯结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 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3.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下列选项中,与该论著内容相符的是()A.争取工人阶级的普选权B.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C.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明确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4.“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里的“统治阶级”指的是()A.封建君主B.地主阶级C.资产阶级D.天主教会 5.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C.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D.巴黎公社的建立 6.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在与法国反动资产阶级政府斗争中诞生的()A.革命群众组织B.国民自卫军组织 C.无产阶级政权D.工人团体组织 7.1864年,英法德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A.第一国际B.共产国际C.第三国际D.工人联合会 8.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A.第一国际B.共产主义者同盟 C.巴黎公社D.工人代表联合会 9.2018年是巴黎公社成立147周年,列宁曾说“巴黎公社被镇压了,但《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它的思想”是指()A.天赋人权的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无产阶级革命思想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10.《共产党宣言》的作者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杰斐逊D.马克思和恩格斯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材料三公社简直是奇迹般地改变了巴黎的面貌。第二帝国的那个花花世界般的巴黎消失得无影无踪……努力劳动、用心思索、战斗不息、流血牺牲的巴黎——它在培育着一个新社会的同时几乎把大门口外的食人者忘得一干二净——正放射着它的历史首创精神的炽烈的光芒! ——《法兰西内战》(1)材料一是哪本著作?发表于哪年?(4分) (2)该著作是哪个组织的纲领?(2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这部著作发表的意义(4分)。 (4)材料三中的“公社”指的是什么?它成立于那一年?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6分) (5)公社失败的标志事件是什么?公社体现了怎样的革命精神?(4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