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专业法学

学习中心XX电大学习中心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10 月19 日

论文摘要

中国农村基层选举——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基层原动力。村委会选举是当前中国农村规模最大的政治参与形式,是在村民自治活动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在选举过程中做到规范、合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通过这种方式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才有群众基础,也才能代表广大村民的利益,管理好村务。随着村委会选举的的深入,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也随之出现:如选民资格认定不明确;选举宣传不到位等等,本文结合2011年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现象,尝试着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完善

目录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性 (1)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内涵 (1)

(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性 (1)

二、目前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 (2)

(一)选民的资格认定问题 (2)

(二)贿选问题 (2)

(三)候选人家族姻亲问题 (3)

(四)选举监督制度不完善 (3)

(五)罢免制度不健全 (4)

(六)选举宣传上的不足 (4)

(七)选民民主意识不强 (4)

三、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对策和意见 (4)

(一)明确选民资格 (5)

(二)完善罢免制度 (6)

(三)扩大对选举的宣传 (6)

(四)降低贿选因素的阻碍 (6)

(五)减少家族姻亲因素的影响 (7)

(六)健全完善选举监督制度 (8)

参考文献 (8)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性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内涵

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领导下,按农村居住区组织起来的,由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自身事务的新型基层社会政治制度。我国现行宪法第111 条规定:农村按居住地区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选举产生。这一宪法学规定成为了村民民主选举制度的宪法基础。我国基层村民的选举一般是指由村民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管理本村事务,为本村村民服务。其程序一般包括选举机构、选民登记、投票制度和当选机票制度等。选举制度要遵循普遍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差额竞选原则、秘密投票原则。

(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性

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属于基层民主的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村民委员会是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来广泛实现民主权利。近几年,村民委员会的选举成为村民自治的重要内容。

如果要在我国真正落实民主政治,农村的民主建设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扩大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础性工作,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民主自治建设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治的非政权行载体,它以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为主要任务,是我国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组织形式。如何完善我国农村的民主选举制度,对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农村民主化,对于构建我国基层民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基层民主,是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或基层组织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人民民主权利的直接体现。人民群众通过选举村委会成员依法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首先,它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人民通过选举村委会成员来实

行自我管理,充分体现其国家主人翁地位。其次,它有利于农民、农村、农业的发展。人民通过选举村委会成员组成村委会来管理自己,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村民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生产活动中去,提高生产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农民选举自己信任的人当干部,这些干部能更多的代表他们的利益,在制定本村发展政策时能比较实际的从农民和农村出发,制定适行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再次,有利于干群关系的缓解,有利于国家和上级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推行和落实。农民通过选举选出自己信任的代表来代表他们的利益,使得农民和这些干部关系相对和谐。

二、目前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

(一)选民的资格认定问题

选民资格认定是民主选举的主要程序,也是选举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明确规定,“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和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都可参加选举。”其中,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的村民往往疏于申请,失去了选举的权利,这样造成了大量的人员流动及城乡人户分离等问题,使在登记选民时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在选民登记时容易遗漏或重复登记选民。另一方面,这种长期以来由选举的操办者包办选民登记的做法,已经使选民选举意识淡漠,习惯于被动的接受选民登记。

(二)贿选问题

村委会贿选问题的表现形式呈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由于贿选问题的影响,基层选举无法公正地选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败坏农村社会风气,由于贿选的对象是广大乡村党员干部群众,他们对此看得清清楚楚,体会得真真切切,“拿钱买官,做官捞钱”,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和农村的社会风气,引起农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对贿选行为十分厌恶,那些通过贿选当选的参选者如果处事不公,必然导致群体上访事件不断发生,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四是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贿选手段当选的村干部,上台后考虑的往往不是全体村民的

利益,而是个人利益,想的是如何以权谋私、中饱私囊、“收回投资”,而不是怎样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农村民主进程,贿选行为往往导致选民根据送钱送物的多少来决定投票,从而削弱了选民的民主意识,禁锢了选民的民主思想,严重破坏了选举的公开、公平和公正,从而损害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在2011年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出现村委会选举贿选现象主要发生在经济富裕、宗族矛盾突出的村。近几年, 许多村因土地征用等机会, 村级集体资金大幅增加, 并且随着村民自治的推行,村委会成员特别是村委会主任拥有越来越多的实权,村委会拥有集体资产的支配权和建房、生育指标等各种审批权, 通过权力寻租, 可获取的“隐形”收益较多。许多村民看到了实权和实惠, 加上少数人贿选成功产生的“扩散”效应,导致相互效仿, 愈演愈烈, 呈现蔓延趋势。

(三)候选人家族姻亲问题

由于受传统家族观念的影响,在村委会选举中,利用家族观念、宗派势力上门游说、拉选票,甚至利用家族势力操纵选举。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2011年村委会选举中就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选举中就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家族、亲戚朋友串联拉选票的现象,候选人利用姻亲关系是自己的支持面成倍扩大,使选举结果朝着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姻亲关系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问题是村民在这种干预下做出的选择有些可能并不符合他们内心的意愿。

(四)选举监督制度不完善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监督小组在对村委会选举流程、民主投票、候选人产生等方面的监督取得了新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些村委会选举监督小组成员工作主动性不强,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二是部分村委会监督小组成员惧怕社会黑势力、贪图利益;三是部分村委会选举监督小组成员年龄偏大,监督制度的创新性跟不上;四是部分村民对村委会监督小组的工作不支持,认为可有可无。在这个过程中,最易于发生的问题有贿选,外部势力介入例如社会黑势力、不规范流动票箱、党政干预等等。

(五)罢免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村委会的选举制度中,选举权和罢免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罢免权是选举权的后续,是对选举权的保护,也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关键。如果村民的罢免权得不到保障,村民自治体系就很难建立起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一方面容易引发矛盾,导致大规模上访或群体性事件,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譬如在2011年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的东上洋村,村委会主任在高票当选后,发现村委会主任已违反了计划生育,只不过他将计划外的小孩户口落在香港,村民不服,要求将其罢免,但是罢免程序相当麻烦,所以当选民执行罢免权事遇到了很多困难。另一方面村民在今后的选举中就不会有良好的预期,便会缺少对选举的投入和兴趣,从而影响到选举质量。

(六)选举宣传上的不足

选举之前的宣传与动员是民主选举程序的起点,决定着整个选举过程的发展方向,宣传力度与动员程度直接影响着村民对参选人的和整个选举程序的了解程度,例如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董家洋村2011年村委会选举的宣传不到位,有的选民在还没有充分弄懂选举程序的情况下无法真正参与选举,甚至出现了大量因为写错名字的废票,让参选人失去了大量的选票,甚至落选,事实上这次选举没有真正完全符合民意。

(七)选民民主意识不强

在2011年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换届选举中,发现有部分村民民主意识不强,对自己的民主权利不尊重。有的随大流;有的人从个人狭隘利益出发,以自己的好恶来衡量村干部的好坏;有的村民认为,不管谁当村干部,老百姓还是要“种田纳粮”,对选举工作态度不积极;还有的认为,选举是个形式,是做做样子的,不必太认真,发现一些问题也不反映;还有的直接开价卖选票。一部分在外务工经商的人,重钞票轻选票,借口“忙”,脱不开身而不参加选举;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和妇女,因文化水平低,往往找人划选票,选谁由划票人看着办,很容易被一些人利用。

三、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对策和意见

村民自治的根本大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相关选举的法律条款却不多,致使在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中存有法律依据不足、操作性

不强等缺陷。因此,一方面的修订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建议国家在适当时机,加强三方面的修订:首先,村民委员会的任期上可以适当延长;其次,村委会连任不超过三届,以防家长作风;最后要规范问责制度,规范村委会成员辞职的规定和加强村委会罢免程序的启动。另一方面要制定一部专门针对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法律,对其换届选举的时间、选民资格、候选人条件、组织程序、纠纷处理等重大事项做出统一的、具体明确的规定,以确保村委会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明确选民资格认定

在选民资格认定方面,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选民资格可表述为:“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作为登记依据,户籍和居住不在同一个村的由本人选择一地登记,已在本村登记的,通知对方不予登记;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做好精神病患者在其犯病期间和严重智力障碍人员和在监狱服刑的人员的统计,明确具有选民资格的范围,认定选民资格。这样,既简化了认定选民资格的程序,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广大村民群众都能依法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利,又可以大幅度提高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素质,必将更加有利于促进我省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推动村民自治工作向深层次发展。此外,还要明确村委会成员候选人的条件,可表述为:思想政治素质好,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法律法规;具备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有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和业务管理能力,热心、善于做农村工作;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具有带头致富并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公道正派,遵纪守法,乐于奉献,群众公认;年龄、文化等条件符合职位要求,身体健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搞好本职工作;计生、综治等情况符合有关政策规定;其限制条件为:选举日前5年内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多生育或者婚外生育的,不能提名为候选人;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或因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案、经济犯罪案而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作出“在羁押期间停止行使选举权利”文书认定的人员不得作为村委会成员的正式候选人,如果在选举中以有效票当选,其当选职务自行终止。

另外,选民登记方法可灵活多样,如选民登记与广泛宣传动员相结合、固定点(登记站)与上门登记相结合、选民登记与选民核对工作相结合、集中登记和

分散登记相结合等。其次是针对容易产生漏错的名单,要采取对应措施,通过对照复审,可杜绝相当一部分的错登重登问题。另外做好做好外来人口的选民登记;选民资格审查要仔细,力求选民名单公布力求准确无误。

(二)完善罢免制度

罢免制度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上还有待完善。一般情况下,罢免会使村民与村委会、村民与村民、罢免干部和要求罢免的村民之间的矛盾公开化,这势必会影响村里的团结,进而影响村委会的权威及日后工作的开展。我们可见罢免后的工作尤为重要,处理不好会积更大的怨,造成村里的不稳定,乡镇街道机关要重视好罢免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规定》应当对罢免制度的细节做更多的完善。在借鉴地方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提出罢免要求的时间和次数作出统一、明确的规定。如规定“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应在新当选的村委会上任工作一年以后”“罢免没有通过的,全体村民应积极支持村委会工作,没有新的事实和理由,一年内不得再次提出罢免要求”;可以适当的明确规定罢免理由;设置“职务自行终止”程序作为罢免的前置程序,并且明确规定“职务自行终止”的法定情形;销罢免要求的情形也应该在立法中予以明确,尽量通过前置程序化解纠纷,降低程序的运作成本等等。健全和完善有关罢免制度的法律法规,做到民主有法可依。

(三)扩大对选举的宣传

村委会的换届选举,设计到千家万户,广大选民参与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选举工作的成败。要扩大选举的宣传,扩大动员,首先,应该根据换届选举工作的总体要求,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如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刊登板报等传统形式,还可以采取发放宣传单、知识问答以及组织文艺宣传等方式,对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广泛的动员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激发广大选民参与选举的热情,提高选民的民主意识。

(四)降低贿选因素的阻碍

而贿选在现在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中是不正之风,我们应当把选举中的拉票行为从地下搬到地上来,可以举行候选人演讲竞说等活动,阳光拉票,提升候选人在选民心目中的地位。基层选举应允许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和公开拉票,使选

民对候选人的情况及其竞选承诺充分了解,有足够信息对候选人的优劣智愚作出判断。让竞选者发表自己的竞选演说,公开自己的政见,对选民做出任职承诺,变地下拉票为公开拉票,让群众和竞争对手都加入到对非法拉票的监督阵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非法拉票和贿选的发生,也是民主选举的题中应有之义。

首先明确贿选的标准和界限。要明确贿选行为的表现形式不仅包括直接的,还包括亲友问接参与的,不仅包括送钱送物、请吃请喝,还包括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利益承诺、关系操纵等。对贿选行为的认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具备查有实据且有一定数量的请托人和受托人所承认的“物”;大多数选民有反映,并且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且拉票贿选违法乱纪行为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恶劣影响,干部群众反映强烈,当事人直接或间接在三分之一以上的干部群众或选民中进行了不正当的非组织活动;因拉票贿选人的活动及不正当的引导,严重误导群众,严重干扰了选举的正常秩序。要建立完善贿选信息收集、核查、惩处监督工作机制。各地方基层组织、纪检、监察部门要把防止和克服拉票贿选纳入到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的范围,主动与信访、人大、政协及群团机关建立信息沟通、反馈的信息交流制度,以组织部门干部及干部监督机构为主体,建立信息收集上报的快速反应机制,对所反映的信息收集汇总,经党委部门主要领导审核后及时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建联合核查组,制定核查方案,培训核查工作人员,依照党纪、法规和章程进行核查。要把“民主监督”贯穿换届选举的始终。要充分发动基层群众,让他们积极参与基层选举的监督工作。为解决目前存在的贿选问题调查难、取证难等问题,要善于借助“外力”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五是加大惩处力度。对查实有拉票贿选行为的人员,及时取消候选人资格,并予以通报批评,记录在案。对于参与帮助他人拉票贿选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理。对于接受有拉票意图的宴请、收受拉票人礼品或参与拉票人安排的消费活动的选民,也要严肃批评教育,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减少家族姻亲关系的影响

虽然家族姻亲关系在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不可避免,但是因为其对民主选举却是有阻碍作用,所以应该因势利导,加以规范。由于妇女在家族姻亲关系中的作用很明显,所以可以动员妇女在选举中的作用,提高妇女的参政意识和水平。因为在传统中大多数的妇女涉政不深,为了实现更广泛的民主,就要妇女真正的参

与到政权上来,妇女在姻亲关系中的作用则是提高妇女参政的程度的一个载体,虽然家族姻亲关系是反民主的,但是为了达到最后的民主,姻亲关系也可以成为一种工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上,也可以作这样的相关规定:村民委员会的任期上可以适当延长;村委会连任不超过三届,以防家长作风等。

(六)健全完善选举监督制度

加强对村民委员会选举过程的监督是降低权利导致的腐败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要加强村委会的思想建设,从思想上树立廉政建设的根基,即有良好的自我监督意识,让村干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在选举中要成立村委会选举监督小组,小组成员可以由老党员或者上级的乡镇街道机关干部担任,确保选举的合法公正。

参考文献

1、史卫民著:《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报告》,中国社会社会出版社2008年3月版。

2、王禹著:《村民选举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贺雪峰著:《村民自治的几个方面》,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4、袁达毅著:《完善村民自治立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5、姚志文、皱晓东著:《大学生村官工作实务》,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6、周永坤著:《法理学——全球视野》,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王金华著:《村重大事应由村民说了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

8、刘志鹏:《论村委会选举中的村民选举权》,载《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6期。

9、江伟涛:《关于村民自治中“罢免”问题的思索——从一起流产罢免案看村民民主罢免程序》,载《浙江新农村》2010年第4期。

10、曹峰旗:《村民自治中罢免困境的原因分析》,载《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11、邓敏杰:《村委会选举完善之管窥》,载《新农村》2010年第21期。

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

村委会换届选举办法 为了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甘肃省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选举办法。 一、本村第八次村民委员会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委员3人,其中妇女委员1人。村民委员会主任正式候选人应当分别比应选名额多1人,委员的正式候选人比应选名额多1人。 二、本次村民委员会换届实行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村民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由过半数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 三、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并接受县、镇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的指导。 四、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工作。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新一届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行使职责至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时止。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 五、本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日为2013年1 月13日,选民登记时间为2013年12月16日至2013年12月20日。 六、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包括户籍在本村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人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⑴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⑵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⑶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选民的年

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反思(一)

对我国选举制度的反思(一) 摘要:本文质疑了我国选举制度中选举的普遍性、平等性、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并用等原则的所谓优越性,分析了候选人提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主张在我国的选举制度中明确规定竞选。 关键词:选举;候选人提名; 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政框架奉行议行合一的原则,即民选的机构对国家事务享有全权。就我国而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其它任何机关都不能超越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上,也不能与它相并列,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宪法第二条是这样表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种宪政框架应该说是优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三权分立”的宪政原则的,因为它更重视民选机构的地位,赋于民选机构更大、更重要的权力,而不象“三权分立”体制那样把直接来源于民意的议会设定为与其它更为间接的方式产生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平等的位置上,并相互严格制衡。但在具体的宪政实践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的权威地位并没有真正地显现出来,尽管拔乱反正,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无论是从权力实际运作的效果,还是人民群众的切身体会来看,都与宪法赋予它的权威地位相去甚远。“橡皮图章”的形象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变。那幺,如何使这枚

图章变硬起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国家从宪政框架上为它设定的权力呢?笔者认为,我国现行的选举制度及选举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不利于选出真正无私、公正、负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民代表。选举是代议制民主的基石,只有一个健康、公正、严格的选举制才有可能选出合格的人民代表来,而只有由一个个独立、正直、真正为民请命的代表才有可能组成一个强有力的工作机构,才有可能胜任宪法赋予它的权能和使命。 一、正确地、理性地认识我国的选举制度,尤其是对我们长期引以为自豪的选举制度上的优越性应该换一个角度进行审视,这样才可能使我们不至于盲目乐观,轻率拒斥世界先进的选举文化和选举技术,从而加快我国选举制度的建设,优化我国选举制度的设计。 我国的现实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表明,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选举制度、选举原则及其实际运作,与其追求的目标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选举权的普遍性的质疑 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我们的选举制度从来都没有资格的特殊限制,在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相当高。选举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的确不象资本主义国家选举制度的发展过程所显示的那样,对选举权的种种限制有一个逐渐取消的过程。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幺一个

日本的地方议会选举

日本的地方议会选举 常凌云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4月是日本全国各地进行统一地方选举的时期,选举产生出新一任的地方议会以及行政长官。地方议会议员比例对各个党派在政治上的影响巨大,是各大党派在政治上争夺有利地位的砝码。本文拟从地方议会选举的历史着手,通过了解地方议会选举的流程、制度,从宏观上把握日本地方议会选举制度的特点和实质。 关键词:日本;统一地方选举;选举制度;地方议会选举;地方议会 作者简介:常凌云,女,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引言 依据日本的宪法,公民享有的选举权集中体现在众议院、参议院大选和统一地方选举这三大选举上。统一地方选举是指由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举行的地方自治团体行政长官和地方议会议员的选举。地方行政长官和地方议会议员的法定任期为4年,可连选连任。但实际上,由于行政长官、议员的死亡、辞职以及议会被解散等原因,很多地方自治体在统一地方选举之前,举行了补选或重新选举,因此,各地任期届满的时间参差不齐,大概在3—6月之间。所以在每年的4月左右一起来进行统一地方选举,一方面可以节省经费,另一方面能增强民众对地方自治的关心。 和国政选举一样,年满20岁以上的且在选举区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居民拥有选举权。地方行政长官与地方议会议员分开进行。地方议会选举主要采取相对多数代表制,获得选票最多的候选人当选。选民投票以单记名方式进行,即每个选民有一个投票权,选一名候选人。由于地方议会和行政长官的任期大都是同一周期,所以将这样的在同一时期内举办的选举称作统一地方选举。在日本,统一地方选举对政局影响巨大,在地方议会所占议员的比例也成了各大党派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的砝码。 1 地方议会选举的历史 二战后,日本在1947年(昭和22年4月)开始实施了第一次的统一地方选举。当年的5月3日将实施新的日本国宪法,当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部鉴于此,希望日本政府实施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地方自治制度,这是日本实行地方统一选举的开端,也是第一次地方议会选举的开始。到目前为止,日本已经举行了16次统一地方选举,2007年的统一地方选举为最近的一次。同时在1947年,也就是日本国宪法公布的次年,有关地方自治的法律《地方自治法》颁布实施,对地方选举做了具体的规定。1950年(昭和25年),《公职选举法》颁布实施,对选举的具体时间等作了详细的规定。对于地方选举,《地方自治法》与《公职选举法》作为两部重要的法典对其方方面面做了具体的阐述与规定,可以说是我们了解日本地方选举规章制度的钥匙。 2 地方议会的选举 在日本,地方议会由地方公共团体设置的。根据日本国宪法第93条之规定,作为普通地方公共团体的议事机关,议会由地方居民直接公选出的议员构成。而町村一级机构根据相关条例,可以不设议会,而设置町村总会(拥有选举权公民的总会)取代町村议会。(《地方自治法》第94条及第95条)地方议会议员等由选民直接选举选出。原则上采用单记非移让式[注1]大选举区制(在法律所规定议员人数为一人以上的选区,选举人对某一位候选人投票,按得票多少的顺序,从得票最多的候选人开始依次当选)都道府县议会议员以市或郡为单位的多个选区选出。市町村以及东京都特别区的议员选举有多选区选举或单一选区选举两种情形。 和国会不同,地方自治制度采用首长制,不论是普通地方公共团体议会的议员还是长官,都是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因此地方议会并不是地方公共团体的最高机关。此外,地方议会尽管有对相关条例的制定及修改、废止的权利,普通地方公共团体长官也有对规则制定、修改、废止的权利,所以地方议会并不是地方的唯一立法机关。 2.1 被选举权与议员人数 地方议会议员的参选条件有如下的规定;

共青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团内民主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青年团章程》制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团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农(林牧)场、乡、镇、村和其他基层单位团的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第三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 团的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四条下列人员在团内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受留团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团员权利的除外); (二)在团内担任领导职务或直接从事团的业务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受留 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除外)。 第五条党团组织提名为团的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或团的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 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团内有被选举权。 第六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 团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下设团委的基层团委每届任期可为两到三年。 (注:团十五大通过的团章对团的基层组织每届任期作了新的规定,即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其中大、中学校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或五年。有关该条内容以团十五大团章的规定为准) 第七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提前或延期换届选举,应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不超过一年。 第八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负责人不得由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指定。团的基层委员会确因工作需要,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增补负责人时,增补人选已是委员会成员的,应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选举;不是委员会成员的,只能授予代理职务代理期不能超过半年,到时即应召开下一次团代表大会进行改选。 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上基层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召集代表会议,增选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增选委员会成员的数额,不得超过该级团代表大会选出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九条团内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二章代表的产生 第十条团的基层代表大会的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团员意志。

村委会选举制度的特点

村委会选举制度的特点 " 20年来村委会选举制度的演进,始终不渝地遵循着一个鲜明的价值主题:保障与扩大选民权利,推进选举的民主化。在这一价值理念的导向下,村委会选举制度既对其他可借鉴的制度资源有所继承[10],又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成为目前我国民主程度最高的选举制度。 (一)选择性 选择性是指根据村委会选举制度的安排,选民作为权利的主体,享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权,从而能够自主地、不受干涉地实现自己的意志。选民的选择权贯穿于选举的全过程,包括选民对选举主持机关的选择权,对初步候选人、正式候选人的选择权、对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的选择权,对最后当选者的选择权,对任期内村委会成员的重新选择权等等。比较有特色的制度设计有以下几项: (一)推选产生选举主持机关。作为选举的具体主持机关,村民选举委员会虽然是临时的,但在选举的组织与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

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举主持机关是选举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根据地方选举办法对村民选举委员会职责的规定,从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和培训选举工作人员,到选民登记、组织提名确定候选人,再到确定选举的具体时间地点、组织投票选举、公布选举结果,总结和上报选举工作情况,建立选举工作档案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选举主持机关。 2、选举主持机关的性质影响选举的性质。选举是由一系列环节组成的统一体,这个统一体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选举主持机关的组织与管理,如果选举主持机关是由特定的利益集团所任命或操纵,选举就会偏离选民的意志,成为为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工具。 3、选举主持机关的活动影响着公民选举权利的实现。法律所规定的静态的公民选举权利,必须依靠选举主持机关发动起来,才能成为现实。在有的选举中,选举主持机关是任命的,或由某些人挑选的,不利于保持中立性。在村委会选举中,为使选举主持机关只对选民的意志负责,选举制度对其产生、人数、回避做了如下规定:一选举委员会成员是由村民会议或各村民小组推选产生,防止它被某一组织或利益集团所操纵控制;二是组成人数为单数,一般不超过十一人,便于意见发生分歧时,能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投票表决做出

中美选举制度的差异

一、中美选举制度的差异 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规定上的差异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美国: (1)选民:出生在美国、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达到所在州的居住要求;(2)参议院议员:年满20周岁的美国公民,至少在美国生活九年,是选举所在州的居民;(3)众议院议员:年满25周岁的美国公民,至少在美国生活九年,是选举所在州的居民;(4)总统:美国本土出生的公民,年满35周岁,在美国居住年满14周年。 2、选举机构的差异 中国: 中央选举机构中央选举委员会负责对全国的选举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专门的中央选举机构的设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的 地方选举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 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工作,代行选举机构的职权 基层选举机构,在县、乡两级要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推行,村一级也开始设立选举委员会,负责主持村委会选举工作。由于法律规定选举委员会只是主持选举的组织,因此,一般而言,选举工作结束后,选举委员会即宣告撤销。 美国: 中央选举主持机关是联邦选举委员会,属于常设、独立性的机构(即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的专门机构)。总统、副总统和两院议员等联邦性质的公职选举由联邦选举委员会主管,该委员会由6名专职委员和2名由两院秘书长兼任的委员组成。 地方主管直接选举的机构是州的选举事务委员会、州政府秘书;县、市选举工作由县选举委员会、政府秘书主管,办理具体事务的官员或雇员都由地方选举事务委员会或主管官员任命。 3、选举经费来源的差异 中、美选举制度选举经费的规定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经费的来源是公费还是自筹上。 中国: 按照现行选举法第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国库开支。”公费选举原因:第一,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中国,人民行使着当家作主的权利,这一点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二,中国更强调组织的统一指挥、领导,从中国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的程序上看,中国选举实行自上而下的领导。第三,选举经费是使民主选举得以进行的物质保障。 美国: 美国的选举费来源则较为广泛。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的选举经费来源于大财团、大富翁的捐助和政党的支持。1970年后,国会通过多项立法,对竞选的捐款数额作了限制。现在,美国候选人竞选经费主要来源于:候选人本人及其家族、政党资助、政府补助、

日本政治制度

日本政治制度概况 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 【宪法】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实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 2005年11月22日,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正式公布了该党提出的宪法修改草案,其核心内容是抛弃了现行宪法中日本不得拥有陆海空三军等武装力量的重要规定,要求将日本自卫队升格为自卫军,并规定自卫军可以为“确保国际和平而展开国际合作活动”。 【议会】议会泛称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国会可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参议院定员242名,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每年1月至6月召开通常国会,会期150天,其它时间可根据需要召开临时国会和特别国会。 【内阁】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首相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免,天皇认证。 日本政府实施行政改革后政府机构为1府12省厅。 【司法】日本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采用“四级三审制”。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审理“违宪”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负责二审,全国共设四所。各都、道、府、县均设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设四所),负责一审。全国各地还设有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负责民事及不超过罚款刑罚的刑事讼诉。最高法院长官(院长)由内阁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内阁任命,需接受国民投票审查。其他各级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内阁任命,任期10年,可连任。各级法官非经正式弹劾,不得罢免。 检察机构与四级法院相对应,分为最高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区(镇)检察厅。检察官分为检事总长(总检察长)、次长检事、检事长(高等检察厅长)、检事(地方检察厅长称检事正)、副检事等。检事长以上官员由内阁任命。法务大臣对检事总长有指挥权。 【政党】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目前参加国会活动的主要政党有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日本共产党、社民党、保守新党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 暂行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团内民主选举制度,根据《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章程》,制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基层组织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团的基层组织是指工厂、商店、学校、机关、街道、合作社、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第三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由团员大会选举产生。 团的基层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第四条下列人员在团内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受留团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团员权利的除外); (二)在团内担任领导职位或直接从事团的业务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员(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的除外); 第五条党组织提名为团的委员会成员候选人或团的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团内仍被选举权。 第六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 团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下设团委的基层团委每届任期可为两到三年。

(注:本选举规则是团十三大前颁布的。团十三大通过的团章对团的基层组织每届任期做了新的规定,因此,有关该条内容应以十三大团章的规定为准,即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或两年,其中大、中学校学生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一年,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第七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任期届满应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如需提前或延期换届选举,就报同级党组织和上级团组织批准。延长期不超过一年。 第八条团的支部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负责人不得由任何一级组织或个人指定。团的基层委员会确因工作需要,在两次代表大会之间增补负责人时,增补人选已是委员会的,只能授予代理职务。代理期不能超过半年,到时即应召开下一次代表大会进行改选。 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上基层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召集代表会议,增选委员会的部分成员。增选委员会成员的数额,不得超过该级团代表大会选出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九条团内选举应尊重和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充分民扬民主,体现选举人的意志,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第二章代表的产生 第十条团的基层代表大会和代表应能反映本选举单位的意见,代表团员意志。

村委会 投票与选举办法

第五章投票与当选 第二十三条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投票前做好下列准备工作: (一)提前五日公布选举日投票的具体时间、地点、投票方式; (二)准备投票箱、选票和选举结果报告单; (三)布置选举大会会场和投票站,设立选票发放处、秘密写票处、投票处、代写处; (四)向村民公布或者说明投票方法和其他选举注意事项; (五)完成其他有关工作。 投票箱应当符合安全、保密的要求;选票由县级或者乡级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并加盖本村村民选举委员会印章。 第二十四条投票选举以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召开选举大会的形式进行。为便于居住分散的村民投票,可以增设投票站。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 对老、弱、病、残等无法到场投票的村民,经乡级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组批准,可以设立流动投票箱,每个流动投票箱由三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其中应当至少有一名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在流动票箱投票的村民,应当在签名簿上签名。 第二十五条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应当按照规定直接参加投票。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应当自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公布之日起的七日内通过书信、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形式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在本村没有近亲属的,可以委托有选举权的其他村民代为投票,同时告知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选举委员会经核查,确认委托有效后,应当在选举日五日前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名单,并发放委托投票证。 每位村民接受的委托不能超过二人,且不得违背委托人意愿。村民的委托投票申请在委托投票名单公布后不得变更或者撤回。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参选人不得接受委托。 第二十六条每一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参加投票的村民对候选人可以投赞成票,可以投反对票,可以弃权,也可以另选其他村民。参加投票的村民凭选举证、委托投票证领取选票,独立填写后,投入票箱。 参加投票的村民因故不能填写选票的,可以委托除候选人、参选人以外的其他人代写。代写人不得违背委托人的意愿。 第二十七条村民委员会成员的选举,可以一次性投票选举主任、副主任和委员;也可以分次投票,先选主任,再选副主任,最后选委员。分次投票的,主任候选人未当选时,可以作为副主任的候选人;副主任候选人未当选时,可以作为委员的候选人。 具体投票方式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确定,但不能由当选的委员推选主任、副主任。第二十八条投票结束后,所有投票箱都应当立即加封,并由选举工作人员在当日内送至大会会场集中。公开开封检票后,由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公开统计票数。计票结束后,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应当在统计结果记录上签字。 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参选人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第二十九条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且收回选票数等于或者少于发出选票数的,选举有效;收回选票数多于发出选票数的,选举无效。 每一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者少于应选人数的,选票有效;多于应选人数或者选举同一人担任两项以上职位的,选票无效。全部书写模糊无法辨认或者不按规定填写的,选票无效;选票部分书写模糊无法辨认,可以辨认的部分有效,无法辨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摘要:从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等多各方面详细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发展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证明,中国大陆这三十年来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速度是惊人的,中国的政治制度在效率上打败了西方所有的民主国家。效率是所有政治制度评比的综合指标,效率更高的政治制度就是一个更优越的制度。而高效的政治制度必将为社会其他方面如经济、科技的发展提供更加优异的环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个老话题。曾经一个时期,提起这个话题,我们似乎“理直气不壮”,因为我国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差距比较大,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能从理论上阐释,还得到实践的充分印证;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种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一个曾经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国家,为什么能在60多年之内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索越来越清晰地汇聚成一个鲜明答案:新中国60年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最大政治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究竟“优”在哪里呢? 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比如,2008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反应迅速,果断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

论继续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论继续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选举是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和渠道。现代意义上的选举,是指“具有选举权的公民,根据自己的意志,依照法定程序,选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在当代各国普遍承认和倡导的“主权在民”的理念推动下,优良的选举便不仅仅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一种程序和手段,更是一种集合民众呼声的公共选择,一种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价值追求。我国既有的政治文化中缺乏现代民主的内生土壤和选举传统,选举现代化才刚刚起步。在追求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上,如何继续完善现有的选举制度,走出属于自己的优良民主模式,仍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不可规避的重要话题。本文在回顾我国选举制度发展历程、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我国选举理念与制度的弊病与磕绊,分析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对继续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进行了一番思考。 一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一)我国选举的发展历程 根溯我国选举制度的历史渊源,从两汉时期的察举和征辟,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后来为历代王朝所沿用革新的科举制,这些服务于帝制统治的封建社会选官制度,均与现代社会的民主选举有着本质区别,与现代意义上的选举范围、功能、目的也都相去甚远。随着专制王权的没落,封建选官制度也为渐渐为人们所唾弃和遗忘,然而“先有国再有民”的“官本位”思想和官员朝上心态却根深蒂固未有改观,成为传统政治文化难以拔除的后遗症。近代以来,在西方现代化工业、科技和思潮的猛烈冲击下,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在摸索与碰撞中开始了从臣民到人民,在到公民的转变。挣脱了两千多年皇权帝制的束缚,中国民众的“公民意识”正渐渐觉醒,无论是孙中山先生主导的第一次全国性的选举活动,还是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别开生面的民主选举,再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民民主选举制度,对选举制度建设的尝试顽强地延续了下来,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历程中虽曾有坎坷,却从未间断。在这一较长时期里对选举的探索,也为建立当代中国选举制度提供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可谓打好了选举现代化的实践基础。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投票办法 (直选)

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投票办法 (2017年1月5日选举大会通过)第一条为确保村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正常进行,圆满成功,为保证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根据《贵州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投票办法。 第二条选举村村民委员会由本村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第三条本次选举村民委员会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名(其中妇女一名)。 第四条各项职位选举均实行差额选举。 第五条参加投票的必须是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每个选区参加投票的选民应超过本区选民登记总数的百分之90以上,选举才有效。 第六条投票采取一次性投票方式。选民将选票一次性投入票箱。 第七条经村民选举委员会按有关规定推荐提名,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为总监票人员,为验证发票员,为监票员,为唱票人员,为计票人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不得担任选举工作人员。村民对推荐提名人有异议,村民选举委员会必须尊重选民意见,及时调整。 第八条选举时,选票上附各职位候选人姓名(候选人的排列以姓名笔划排序),选民对候选人可投赞成票,也可投

反对票,可以另选他人,也可以弃权。投赞成票的在选票对应职位的符号栏内划“0”,不赞成的划“x”。另选他人的在选票另选他人栏内填写赞成的选民姓名,并在相应的符号栏内划”0“。弃权的不划任何符号。 填写选票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选民自己不能填写的可请工作人员代笔填写,代写人必须尊重选民意愿。 第九条选举大会会场设在,设 等个投票站,大会设立流动票箱,使用对象为老弱病残的选民。投票站设验证发票处、秘密划票间、代写处和投票箱。选民凭选民证、委托证领取选票,每一位选民接受委托不得超过3人,即最多只能投4张选票(含本人1票),提名为村民委员会候选人的,不得接受委托。 第十一条选民必须按要求填票,每张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应选人数的选票有效,多于应选人数的选票无效。部分可以辨认的有效,模糊部分无效。 第十二条公开唱票、计票,当场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发布选举公告,公布选举结果。 第十三条候选人所得票数超过参加投票的选民的过半数,始得当选。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超过应选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果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当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多的当选。 选举结果经村民选举委员会确认有效后,须当场宣布,

中美选举制度之比较

中美选举制度之比较 内容摘要:中美选举制度无论在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规定上,还是在选举机构、选举经费来源、选举过程以及选举规则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中美两国作为当今世界两个大国,在国家选举制度上的相同和差异是值得关注的,两国的国家元首选举更是值得浅析的。文章通过对两种选举制度的比较,发现其差异,并从实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分离,加强对选举的组织与宣传力度,注重在选举中引入竞争机制,扩大直选范围,提高选举技术含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选举规则角度出发,为我国选举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选举政治现实政治中美选举制度相同和差异 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和保障,政治选举在西方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体系已趋于完善。中国是历经五千年的封建专制国家,一直以家族血统传承政治职务,政治选举制度始于近代,仅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所以无论从选举的政治理念还是选举模式,选举制度都还相当不完善,西方国家臻于完善的选举制度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模板,尤其是美国这个特殊的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构建的符合自己国情的制度,他们的这种先进制度不仅需要我们选择性的学习,而且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故我国在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应该保持“拿来主义”的姿态,立足本国国情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美国的政治体制是当今最成熟和健全的民主体制,所以美国总统选举一直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关注,从总体来讲,美国总统选举方式是西方国家选举制度的典型,

尊重承认西方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先进性,并不意味着一切照搬西方民主。民主作为一种普适价值理念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但是实现民主的具体制度设计完全可以不同,也必须不同。不同水平的经济基础、历史传统等因素所构造成基本国情的多样性、复杂性决定了民主模式的多样性、复杂性。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中美两国国家选举制度的相似之处和差异。 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规定上的差异 中国的选举制度对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年限,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美国的选举制度对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有不同的规定: ( 1)选民: 出生在美国、年满18周岁的美国公民,达到所在州的居住要求; ( 2)参议院议员: 年满20周岁的美国公民,至少在美国生活年,是选举所在州的居民; ( 3)众议院议员: 年满25周岁的美国公民,至少在美国生活九年,是选举所在州的居民; ( 4)总统: 美国本土出生的公民,年满35周岁,在美国居住年满14周年。 二、选举机构的差异 中国目前各级各类的选举机构都是非常设性的或暂时代行职权的组织。如果从层次上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中央选举机构、地方选举机构和基层选举机构。美国的中央选举主持机关是联邦选举委员会,属于常设、独立性的机构(即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的专门机构)。 三、选举经费来源的差异 中、美选举制度对选举经费的规定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经费的来源是公费还是自筹上。

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专业法学 学习中心XX电大学习中心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2 年10 月19 日

论文摘要 中国农村基层选举——村委会选举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实现当家做主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和基层原动力。村委会选举是当前中国农村规模最大的政治参与形式,是在村民自治活动关键的一个环节。只有在选举过程中做到规范、合法、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意,通过这种方式选举产生的村委会成员才有群众基础,也才能代表广大村民的利益,管理好村务。随着村委会选举的的深入,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也随之出现:如选民资格认定不明确;选举宣传不到位等等,本文结合2011年台州市椒江区葭沚街道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现象,尝试着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村民委员会选举完善

目录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性 (1) (一)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内涵 (1) (二)村民委员会选举的重要性 (1) 二、目前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存在的问题 (2) (一)选民的资格认定问题 (2) (二)贿选问题 (2) (三)候选人家族姻亲问题 (3) (四)选举监督制度不完善 (3) (五)罢免制度不健全 (4) (六)选举宣传上的不足 (4) (七)选民民主意识不强 (4) 三、完善村民委员会选举的对策和意见 (4) (一)明确选民资格 (5) (二)完善罢免制度 (6) (三)扩大对选举的宣传 (6) (四)降低贿选因素的阻碍 (6) (五)减少家族姻亲因素的影响 (7) (六)健全完善选举监督制度 (8) 参考文献 (8)

村委会选举办法

白杜坞村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 (2011年3月10日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浙江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办法。 2、村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接受上级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的指导。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由村党支部提出初步名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通过。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选举委员会主任。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确定为自荐人(候选人)的,其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的职责自行终止。 3、户籍在本村,年满18周岁的村民(1993年3月25 日24时前出生的),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户籍在白杜坞村的农业户口参加本村村民委员会选举。 4、选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20日前张榜公布,年龄计算以村选举日为截止日期;出生日期以居民身份证为准,无身份证的以户口簿为准。对公布的选民名单有异议,可在选民名单公布之日起5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在3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在选举日的10日前向镇选举工作指导小组提出,镇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应当在选举日的5日前依法作出处理。 5、本村设村民委员会主任1名、委员 5 名,其中1名为女委员名额,实行专职专选。村民委员会主任、委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6、本次选举采取“自荐直选”的形式,实行无候选人的直接选举。选举日定为2011年3月25 日。 7、自荐竞选必须在村民选举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自荐的选民应当在选举日的10日前亲自到村民选举委员会报名登记竞选村民委员会其中一个职位,并填写竞职承诺书、辞职承诺书。经村民选举委员会审核、镇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审查后,在选举日3日前按姓氏笔划为序公布自荐人名单、竞选职位和竞职承诺书、辞职承诺书。不提供竞职承诺书和辞职承诺书的,视作退出自荐竞选报名。 8、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按照平等、客观、公正的原则向选民介绍自

法硕知识点:选举制度的普遍性原则

法硕知识点:选举制度的普遍性原则 一、选举制度的普遍性原则是什么? 答: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享有选举权的广泛程度,具体表现为符合法定年龄的公民绝大多数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的普遍性反映了一国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程度,国家法律对公民的参与是否有限制,限制到什么程度。许多国家的宪法和选举法都确立了普选制,但普选制并不是指公民毫无条件、毫无限制地参加选举,而是指公民在一定条件下不受特别限制地参加选举,因而普选制是就一定程度而言的选举制度。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本质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民主而只对占人口极少数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所以我国能够而且必须实行普遍选举的原则。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规定,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首先表现在:凡年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选举权普遍性的突出表现。此外,为了实现普遍性的选举,选举法对各少数民族的选举和对归侨代表的选举作了专门规定,并规定人民解放军单独进行选举。 我国选举法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他们只占我国人口的极少数,在1981年的县级直接选举中,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只占18周岁以上公民人数的O.03%(1953年统计的数字是1.52%)。根据1983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下列人员准予行使选举权利:(1)被判处有期徒刑、管制、拘役而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2)被羁押、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没有决定停止行使选举权利的;(3)正在取保候审或者被监视居住的;(4)正在被劳动教养的;(5)正在受拘留处罚的。从此,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直接选举中,被剥夺政治权利和不准予行使选举权的人,在成年公民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比1983年更加减少了。这是我国选举制度民主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有力证明。这样做,不仅扩大了我国人民民主的主体范围,加强了我国权力机关的民主基础,而且也有利于改造罪犯和违法失足者,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四个现代化增添有用的力量。 二、结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选举制度的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选举制度? 答:回顾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的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在我国政治生活的实际中,选举制度的一些环节和方面还不够健全,已经确立的选举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也还没有得到普遍而严格的遵守,从而使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优越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完善我国选举制度,加强选举制度的民主化乃是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政治体制改革目标的重要环节。

日本选举制度

背景资料:日本选举制度 根据宪法,国会是日本最高权力机构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议院和参议院。众议院有480个议席,议员任期4年,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院举行大选。参议院有242个议席,议员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不能中途解散。在首相选举和预算等重要议案表决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 众议院选举 众议院选举制度自1993年起由中央选区制改为小选区和比例选区并列制。众议院480个议席中300名议员经小选举区选举选出,另外180名议员由比例代表选举选出。 小选举区选举,即依据都道府县人口数划分300个选区,每区选出一名议员。得票最多且得票数占总票数六分之一以上的候选人当选。 比例代表选举,即全日本划为11个比例大选区,各比例大选区按人口数分别有6至29个议席,依据政治党派团体得票比例分配这些议席。参选政治党派团体选举前提交一份候选人名单,选举后依据这份名单中候选人先后次序分配所得议席。 年满25周岁的日本公民有资格竞选众议员。议员候选人可以同时参加小选举区选举和比例代表选举,条件是这名候选人所属政党必须占至少5个国会议席,或者在上届众议院选举中所得票数至少占有效选票总数2%。 年满20周岁的日本公民有众议院选举投票权。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同时投两张选票,一张投给一名参加小选举区选举的候选人,另一张投给参加比例代表选举的某个政治党派团体。 参议院选举 日本参议院每三年改选一半,不得中途解散。参议院选举分为小选区和比例代表选区两部分,小选区由选民直接对候选人进行投票,而比例代表选区则是由选民对各政党进行投票,并根据得票数多少,按一定比例给各政党分配议席。 首相指名选举 内阁为日本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日本首相正式名称为内阁总理大臣,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脑。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政党提名、国会众参两院议员投票选举产生。一般而言,国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一职。 根据日本宪法规定,当众参两院全体会议在首相指名选举中出现不同结果时,由众参两院议员组成的两院协议会进行协商。如两院协议会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则将众议院的选举结果作为国会的表决结果。

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我国选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 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最基本的一项权利,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一权利,如何保证选举的公平公正对每一个公民,乃至对于国家来说都至关重要。 新中国成立后,选举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成为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任务与重要形式。1953年我国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全国与地方人大代表的选举程序与原则作了具体的规定。根据1953年选举法,于1953年3月到1954年8月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主的普选。全国进行直接选举的基层单位共214798个,共有人口571 434511人,登记选民323 809684人,占选举地区18岁以上的人口总数的97%多,实际参加投票约有278093100人,参选率为86%。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对1953年选举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新要求与经验,通过了新的《选举法》。1982年宪法颁布以后,根据国家政治生活的变化,曾对选举法进行了三次修改(1982、1986、1995)。 我国社会主义选举制度的确立有其客观必然性。它也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1953年我国选举法的基本原则和重要内容是: 1、选举权的普遍性。如《选举法》第一条规定各级人大代表“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第四、五条规定,除依法尚未改变成份的地主阶级分子、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反革命分子、其他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精神病患者之外,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