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学专业针灸学末复习资料

中医学专业针灸学末复习资料

中医学专业针灸学末复习资料
中医学专业针灸学末复习资料

针灸学复习资料

绪言

1、针刺的原始工具—砭石;针法起源的时间—新石器时代;

针法起源地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灸法起源的时间—来自人类用火的经验;

灸法的发源地—北方。

2、《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现存最早的经脉学文献,反映了对经络系统认识

的早期面貌,堪称经络学最早专著。

3、《黄帝内经》是对古代针灸学的“第一次总结”,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4、皇甫谧《针灸甲乙经》349个腧穴,现存最早较全面的系统性针灸学专著。是对古代针

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第一部传至外国的针灸著作。“针灸鼻祖”。

5、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⑴绘制“明堂三人图”,是针灸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已佚)。

⑵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

⑶提出灸法预防疾病的观点。即“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为预防医学作出了贡献。

6、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⑴确立了354个经穴,刻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⑵设计了两具铜人模型,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

7、滑伯仁《十四经发挥》提出“十四经”。

8、杨继洲《针灸大成》“第三次总结”。

第一章经络总论

1、经络是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

有路径的含义,为直行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为侧行的分支。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经络学说:是阐述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理论体系。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核心。

一、十二经脉

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十二正经”。

(一)十二经脉的名称

阴气初起为少阴,阴气较盛为太阴,两阴相交,阴气消尽为厥阴。

阳气初起为少阳,阳气较盛为太阳,两阳相合,阳气极盛为阳明。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a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b手足三阳经分布在人体的头面、躯干和四肢的外侧;手足三阴经分布在胸腹部和四肢的内侧。

c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足三阴经足内踝上八寸属规律,下八寸肝脾肾)

(三)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耳:胃、小肠、膀胱、三焦、胆

目:心、小肠、膀胱、三焦、胆、肝、胃喉:胃、肾、肝经、肺

与五脏六腑的联系

心:心、小肠、脾、肾肝:肝、胆、肾

脾:脾、胃

肺:肺、大肠、心、肾、肝肾:肾、膀胱

胃:胃、脾、肺、小肠、肝大肠:大肠、肺

小肠:小肠、肺

膀胱:膀胱、肾

三焦:三焦、心包、肺胆:胆、肝

(四)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循行走向规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

三阴从足走胸

交接规律:表里手经接于手;表里足经接于足;同名阳经接头面;交接阴经接胸腹。(五)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乡。

二、奇经八脉

1、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2、奇经八脉的特点:

①不直接隶属于脏腑,但与奇恒之腑关系密切;

②八脉间无表里属络关系,但有阴阳之别;

③上肢无奇经,奇经均分布于下肢和躯干;

④别道歧行:循行无顺逆,无阴升阳降的规律,除带脉横向循行外,皆由下向上纵向循

行;

⑤除任督二脉,余六脉均无络脉;均无自己的专穴,寄穴于它经,不参加气血循环流注。

3、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合称

“十四经”。

4、任脉:任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人体前正中线,至咽喉,环绕口唇,入

目眶下,联系于目。

功能:①“阴脉之海”,总任六阴经;②“任主胞胎”。

5、督脉:督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于会阴部,向后行于脊柱的内部,上达项后风府,进入脑

内,上行颠顶,沿前额下行至鼻柱,止于上唇系带。

功能:①“阳脉之海”,总督六阳经。②“属肾络脑”,

6、冲脉:冲脉起于小腹胞中下出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穴与足少阴经

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行,达咽喉,环绕口唇。

功能:①“十二经脉之海”,“五脏六腑之海”,调节全身气血;

②“冲为血海”,擅治妇科病。

7、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任脉、督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

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

8、带脉:带脉起于季胁部(L2),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胆经穴),横行绕身一周。

功能:①约束纵行躯干诸经。②带脉病、妇科病

9、维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至颈部会于任

脉。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沿足少阳经上行,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功能:①阴维联络诸阴,主一身之里。②阳维联络诸阳,主一身之表(“维持阴阳平衡”)。

10、跷脉:阴跷脉起于内踝下,沿下肢内侧直上,在躯干部伴足少阴上行,至目内眦,与

阳跷脉相会合。阳跷脉起于外踝下,从足太阳脉分出,沿股外侧和胁后上肩,

至目内眦,合阴跷脉;上额,与足少阳合于风池。

功能:①调节肢体运动;②司眼睑开合。

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因其沿线深而长,又与正经相似,故又称“别行的正经”。

十二经别的循行分布规律:

离→十二经别多从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本经别出(向上走↑)

入→经过躯干部深入体腔,联系相关脏腑

出→在头项部由体腔浅出于体表

合→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相表里阳经经脉

六合: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汇合成六组,“六合”。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位)。

第二章腧穴总论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输、俞”

一、十四经穴:清李学川《针灸逢源》361个

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简称“经穴”。

特点:

⑴十四经穴都定名、定位、归经、定主治、定刺灸方法,是腧穴的最高形式。

⑵十四经穴是腧穴的主干,全部分布在十四经主干线上(凡是经穴均分布在十四

经上,而分布在十四经上的腧穴不见得都是经穴如印堂、太阳等)。

⑶十四经穴具有主治本经病症的共同作用,主治范围广泛。

二、奇穴:

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文革期间,新穴剧增,如郝金凯《经外奇穴图谱》就载有1595个奇穴。现在临床常用的只有三十多个奇穴。

特点:

⑴有明确的名称、位置、但无经脉归属。

⑵较为分散,大部分不在经脉主干线上,即分布规律性不强。

⑶主治的针对性强。(主治单纯)

⑷有些虽名为奇穴,但实际上就是经穴。

⑸有的奇穴不是指一个穴位,而是多个穴位的组合。

⑹有一穴属于数经的现象。

三、阿是穴

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部位的腧穴。又称天应穴。

特点

⑴无固定名称、位置和主治。

⑵是腧穴的最早形式,阿是穴只要疗效确切,就可命名、定位、定主治,作为经外

奇穴。

⑶阿是穴的出现有一定的规律,多随疾病的发生而出现,随疾病的痊愈而消失。

⑷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阿是穴来源:①出自《内经》所说“以痛为腧”。②“阿是”之名见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

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四、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

(1、近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 2、远治“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3、特殊作用)

五、特定穴

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是针灸临床上最常用的经穴。

1、特定穴的类别(10类)

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为主)—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八脉交会穴;

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

周身—八会穴、交会穴。

2、特定穴的数量

特定穴共有149个(未计算交会穴),除去重复的20个,共有129个,占整个经穴的1/3多。

(一)五输穴 60个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5个特定腧穴,简称“五输”。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

五输穴分布:

五输穴的特点:a只存在十二经脉之上,每经都有一组。

b每类穴的命名都提示穴位所在部位经气运行的状态。

c呈向心性分布。从井穴到合穴依次从末梢向心排列。

d每个穴位都有五行配属。

五输穴的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近代临床应用:井穴开窍醒神,治疗神志病症;荥穴清热泻火,祛本脏腑经脉火热之邪。

A、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井主心下满:主治肝之疾患,肝气不舒心窝部痞满,郁闷。

荥主身热:主治心之疾患,热伤神明的心烦、心悸、失眠神昏谵语、狂躁不宁及热伤津液口燥舌干等。

输主体重节痛:主治脾之疾患,如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肢体浮肿,体倦懒言,大便溏稀等。

经主喘咳寒热:主治肺之疾患。如咽干咽痒,声音嘶哑,鼻塞不通,气喘少气,小便不利,大便失调等。

合主逆气而泄:主治肾之疾患,泄:二阴病变,如遗精、遗尿、大便失调等肾气失充的疾患。

B、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补母泻子法(选——举例)

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临床运用:⑴本经子母补泻

⑵他经子母补泻

(二)原穴、络穴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又称“十二原”。

多分布腕踝关节附近。

“阴经以输为原”,“阴经之输并于原”。

原穴的特点: a与脏腑之原气关系密切。

b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c阴经输原合一。

临床应用:

①协助诊断相关脏腑的疾病。②用于治疗相关脏腑的疾病。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分布:十二经脉各有一络穴,均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特点:“一络通两经”;“一络治两经”。“络脉正在两经之间,若刺络穴,表里皆治。”

临床应用:①治疗本经病证。

②治疗其表里经的病证。

③治疗其络脉的病证。

④原络配穴法。

原络配穴法: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的经脉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

先病、病重者为主,取原穴;后病、病轻者为客,取络穴。

大接经:久病则由原穴到络穴,新病则由络穴到原穴。

躯干部络穴:任脉之络—鸠尾治疗胸腹部病症。督脉之络—长强治疗腰背和头部疾患。

脾之大络散布于胸胁,网罗周身气血—大包治疗全身疼痛。

(三)郄穴

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郄穴共16个。

分布:除胃经的梁丘之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郄穴的特点:生理上:脏腑经络气血深聚之处。

病理上:脏腑经脉病变的反应点。

治疗上:主要用于治疗本经脉、本脏腑的急性、发作性、疼痛性病症。

“气血多”“位置深”“能救急”

临床应用:①有助于诊断相应经脉及脏腑疾患。

②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相应脏腑严重或顽固性疾病,尤其是急症有独

特的疗效。阴经郄穴常用来治血证;阳经郄穴常治气形两伤病证(痛

证)

(四)背俞穴、募穴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脏腑气机活动最活跃的部位。又称为“俞穴”。

背俞穴共12个。以相应脏腑命名。

分布: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

临床应用:

①反映脏腑病候,协助诊断

特点:更侧重反映五脏疾病。(背俞穴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当背俞穴局部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如结节、陷下、条索状物、压痛、过敏、

出血点、丘疹及温度或电阻变化时,往往反映相关脏腑的功能异常。)

②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特别是五脏病症的重要用穴。

③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五官五体)等病症。“阴病治阳”常用配穴方法:

俞原配穴:治疗五脏疾病。

俞募配穴:是脏腑发病时,使用本脏腑的背俞穴和募穴相配的方法,用于治疗脏腑疾病。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募穴共12个。

分布:募穴多为脏腑在体表的投影区,故分布上大体与对应脏腑所在部位相接近。

(募穴分布有集中趋势,其中有6个分布于任脉上,为单穴,有6个在循行于

胸腹部的经脉上(肺、肝、胆、胃),为双穴。)

4.临床应用:

①协助诊断疾病特点是:侧重反映六腑的疾病。

②治疗相关脏腑病特点是:偏重治疗六腑的疾病

③俞募配穴治疗相关脏腑病

六腑有病(阳)——反映于胸腹部(阴)的募穴

五脏有病(阴)——反映于背腰部(阳)的俞穴

“阳病行阴”“阳病治阴”;“阴病行阳”“阴病治阳”

募穴与背俞穴互补,形成了古代配穴的经典理论。应用时,一般“先阳后阴”

④募合配穴治疗六腑病证。

(五)下合穴

合,汇合。即六腑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下合穴共有6个。

分布:

①均位于下肢;

②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即是本经五腧穴的合穴;

③大肠、小肠、三焦除五输穴的合穴,在下肢又另有下合穴。

临床应用:

①协助诊断六腑疾病。

②主要用于治疗六腑疾病。

③募合配穴。

(六)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分布:分散在躯干和四肢。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①脏会—章门:

章门,为肝经穴,又为脾之募穴。古有“五脏皆秉气于脾”之说,故令脏会于章门。

具有疏肝健脾的作用。

②腑会—中脘

中脘,为任脉穴,又为胃之募穴,“六腑皆秉承于胃”,胃为“太仓”,故令腑会于中脘。具有通腑理气,调和肠胃的功效

③气会—膻中

膻中,为任脉穴,又为心包之募穴,位于胸中,为宗气所聚之处。内应于肺,肺主

一身之气,故令气会于膻中。具有调畅气机、宽胸降逆、益气补气之功效。

④血会—膈俞

膈俞,归属膀胱经,位于心俞、肝俞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令血会于膈俞。

具有止血、养血之功效。治疗与血相关的各种病症。

⑤筋会—阳陵泉

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故令筋会于阳陵泉。

具有濡养筋脉的作用,治疗由于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的筋脉挛急、筋脉迟缓等病症。

⑥脉会—太渊

太渊,为肺经原穴,位于寸口处,为脉之大会,故令脉会于太渊。

具有理气、通脉等作用,治疗与心肺两脏相关的病症。如无脉症、高血压等病证。

⑦骨会—大杼

杼骨,即椎骨,穴近第一胸椎骨,故名大杼,是柱骨之根,故令骨会于大杼。

具有强健骨骼的作用,治疗骨骼和骨关节的病症。如项背痛等病症

⑧髓会—绝骨

绝骨,为胆经穴,“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令髓会于绝骨。少阳行头身之侧,多骨节,故主骨所生病,其病“诸节皆痛”。如中风后期下肢的痿症、瘫痪等均可

应用绝骨穴治疗。

临床应用:

①主治与其所会八种脏器组织有关的病证。

如:中脘、章门配合治疗脏腑病。阳陵、大杼、绝骨配合治筋、骨、髓病。

②治某些热病。《难经·四十五难》“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

③郄会配穴。孔最配膈俞,梁丘配中脘。

(七)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流注八穴”和“八脉八穴”。

分布:腕踝部上下(肘膝关节以下)

(八)交会穴

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

六、腧穴定位法

常用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主要是指分布于全身体表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体表标志定位法:是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腧位置的方法,又称

自然标志定位法。

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轮廓、毛发边际、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是主要以骨节为标志,将两骨节之间的长度折量为一定的分寸,用

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又称骨度法、折量法。

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

眉间至前发际正中3

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 3 前额两发角间(头维)9

耳后两乳突之间(完骨)9

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9

歧骨至脐中8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 5

两乳头之间(锁骨中点)8

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12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3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大椎以下至尾骶21椎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

腋后纹头至肘尖9

肘横纹至腕掌横纹

肘尖至腕背横纹12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13

髀枢(股骨大转子)至膝中19

膝中至外踝尖16

外踝尖至足底3

臀横纹至腘横纹14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1、中指同身寸

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2、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

3、横指同身寸

患者第2--5指并拢时,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宽度为3寸。

(“一夫法”)

(四)简便定位法(辅助取穴法)。

是手指比量法或活动标志范围的扩展,一种体位姿势和动作的配合。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十四经脉

一、肺手太阴经

(一)经脉循行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从胸→手,行于上肢内侧前缘。

与脏腑联系:肺、大肠、胃

与器官联系:肺系(喉咙、气管)膈

(二)主治概要:

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L U 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疼。

(三)本经腧穴

1、中府(Zhōngfǔ,LU1)(肺之募穴,手、足太阴交会穴)

[定位] 在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

[简便取法] 以手叉腰,在锁骨外端的下缘出现一个三角形凹陷,凹陷正中直下一寸处是穴。“中府云门下一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②肩背痛。

[操作]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可向内深刺,以免伤及肺脏,引起气胸。

2、尺泽(Chǐz?,LU5)(肺经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法]仰掌,肘部微屈,显现出肘横纹。于横纹中寻找肱二头肌腱,在其外侧(桡侧)是穴。“尺泽肘中肌腱外”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

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3、孔最(Kǒngzuì,LU6)(肺经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取法]伸臂仰掌,依定位取穴。“孔最腕上七寸凭”

[主治] ①咯血、咳嗽、暴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③痔疮便血。

[操作]直刺0。5~1寸。

4、列缺(Liaqūe,LU7)(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取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列缺交叉食指尽”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

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头项寻列缺”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多采用提捏进针法。

5、太渊(Tàiyuān,LU9)(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

[定位]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

[取法] 伸臂仰掌,依定位取穴。“太渊掌后纹头应”

[主治]①咳嗽,气喘等肺系疾患;②无脉证、高血压等;③腕臂痛。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6、鱼际(Yújì,LU10)(肺经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取法] 微立掌,依定位取穴。“鱼际大鱼骨边中”

[主治]①咳喘、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治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

7、少商(Shàoshāng,LU11)(肺经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取法]侧掌,于拇指爪甲桡侧缘和基底部各作一直线,两线相交处是穴。“少商穴在大指外”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癫狂、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刺灸要点:

①中府穴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②尺泽穴避开肌腱针刺或刺络放血。

③太渊穴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

与脏腑器官联系:大肠、肺;下齿、口、鼻、膈。

(二)主治概要:

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L 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神热与胃肠。

(三)本经腧穴

1、商阳(Shāngyáng,LI1)(大肠经井穴)

[定位] 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取法] 伸食指,依定位取穴“商阳食指外侧取”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③甲沟炎、手指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2、三间(大肠经输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取法]微握拳,依定位取穴。“三间握拳节后当”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甲乙经》“多卧善唾,胸满肠鸣,三间主之”);④手背肿痛、手指握固。

[操作] 直刺0.3~0.5寸。

3、合谷(大肠经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法]1。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2。拇食二指合拢,肌肉隆起最高处是穴。“合谷虎口歧骨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病;“面口合谷收”

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④上肢半

身不遂。

[知识拓展]镇痛要穴——针刺合谷可使全身皮肤痛阈不同程度提高,40~50 min达最高点。

[操作] 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

若治疗癫狂、痉证:向劳宫方向透刺1。5~2。0寸;若治疗手指功能障碍:向

三间方向透刺;

治疗难产:针尖呈60°向腕关节方向针刺,进针约0。8~1寸,捻转补法。

孕妇禁针。

4、阳溪(大肠经经穴)

[定位] 腕背横纹桡侧,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取法]伸掌,拇指上翘,于两筋间定位取穴。“阳溪腕上两筋陷”

[主治]①手腕痛、腕背损伤;②头痛,目赤肿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疾患。③戒烟。

[操作]直刺0。5~0。8寸。

5、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取法]屈肘侧掌,依定位取穴。“三里池下二寸长”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

③齿痛、颊肿。

[操作] 直刺0。8~1。2寸。

6、曲池(大肠经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取法]微立掌,依定位取穴“曲池屈肘纹头尽”

[主治]

①上肢不遂要穴: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

②清热要穴: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③瘾疹、湿疹、瘰疬等皮肤、外科疾患;

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

⑤高血压;

⑥癫狂。

[操作] 直刺0。5~1寸。

7、肩髃

[定位] 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

[取法] 臂外展或平举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髃肩峰举臂取”

[主治]

①肩臂挛痛(“肩三针”)、上肢不遂(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等肩臂疾患;

②预防中风:国内-肩髃,丰隆,足三里;台湾-肩髃,曲池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

8、迎香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取法]正坐或仰卧,依定位取穴。“鼻旁五分是迎香”

[主治]

①鼻病要穴(鼻炎尤过敏性鼻炎、鼻塞、鼽衄等)

②面瘫口歪、面痒等;

③胆道蛔虫症。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治疗胆道蛔虫症多向四白透刺。

[知识拓展]便秘者可配合按揉迎香穴辅助治疗。

经脉小结:

三、足阳明胃经

(一)经脉循行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安页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与脏腑器官联系:胃、脾;鼻,(目),上齿,口唇,(耳),喉咙,乳房,膈。

(二)主治概要:

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歌决:ST四十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治同大肠兼神志,身前诸疾得安宁。

1、承泣(Ch?ngqì,ST1)(足阳明、阳跷、任脉交会穴)

[定位] 在面部,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取法] 目正视,依定位取穴。“承泣眼眶边缘上”

[功能]散风清热,明目止泪。

[主治]

①目疾:尤内眼疾患,视网膜病变、雀盲,泪囊炎,近视;眼睑瞤动,迎风流泪等;

②口眼歪斜,面肌痉挛,尤眼肌痉挛。(穴处眼轮匝肌处,故口眼歪斜及相关眼内肌麻

痹可取之治疗)

[操作]新针,无钩毛,严格消毒;患者闭目,医者押手轻轻固定眼球,刺手持针,紧贴眶下缘缓慢直刺0。5~1寸;不宜提插捻转,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出针时

迅速按压针孔,以防出血;若出血,先冷敷止血,再热敷促进瘀血消散。禁灸。

2、四白(Sìbái,ST2)

[定位] 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中。

[取法] 目正视,依定位取穴。“四白就在眶下孔”正坐或仰卧,外眼角与鼻尖连线的中点即是四白穴。

[功能]清热明目,疏风通络。

[主治]

①目疾:尤外眼疾病,目赤痒痛,目翳,眼睑瞤动;

②口歪眼斜(眼睑闭合不全)面肌痉挛;

③三叉神经痛第二支痛;

④头痛、眩晕。

[操作]

1。向睛明方向平刺0。5-0。8寸,治疗眼病;

2。向颊车穴方向透刺治疗面瘫,牙痛等;

3。从下向外上方斜刺,向眶下孔方向刺0。3-0。5寸,治疗三叉神经痛。

本穴不可深刺,以免伤眼球不宜灸。

3、地仓(Dìcāng,ST4)

[定位] 在面部,口角旁0。4寸,上直对瞳孔。

[取法]目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的交点处。“地仓吻旁四分灵”

[功能]祛风通络。

[主治]

①面瘫口歪,流涎;地仓、颊车治面瘫口歪要穴;

②三叉神经痛。

[操作]

1。斜刺或平刺0。5-0。8寸。一般说来,治疗流涎朝承

浆方向斜刺;

2。治口歪向颊车方向透刺,亦可向水沟方向刺,宜提

捏进针法;

3。直刺0。2-0。3寸(少)。

4、颊车(Jiáchē,ST6)(别名:鬼床)

[定位]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取法]嘱患者咬牙,于咬肌隆起最高处取穴。“颊车咬肌高处迎”

[功能]疏风清热,开关通络。

[主治]面瘫、牙痛、口噤不语、牙关紧闭、牙关不利、下颌关节炎等局部病。

证。

[操作]

1。直刺0。3-0。5寸,治疗腮腺炎,咬肌痉挛;

2。平刺:向地仓方向透刺1。0-2。0寸治疗面瘫。(一般从颊车向地仓方向透,

是治疗口涡的必用穴)

3。向下关方向斜刺0。8-1。0寸治疗牙痛,三叉神经痛。治疗齿痛,一般采用和

皮肤呈45°向痛牙方向斜刺,使针感传至痛牙,针用泻法。

5、下关(Xiàguān,ST7)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取法] “下关张口骨支起”

[功能]疏风清热,通关开窍。

[主治]

①耳疾:耳聋、耳鸣、聤耳(化脓性中耳炎);

②面口疾患:牙痛(多上牙痛)、牙关不利、口噤、面瘫、三叉神经痛、下颌关节

炎等;

③足跟痛,跟骨骨刺,产妇下地过早足跟痛。

[注意]

1。针刺手法不要长时间使用强刺激。

2。留针时间不宜过长。过强过久刺激,病人会感到下颌关节不舒服,甚至张不开

嘴。此时可①热敷;②艾条重灸加按摩。

3。面部有感染者,不宜选用下关穴。

6、头维(T?uw?i,ST8)(足阳明、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距神庭4。5寸。

[取法] “头维四五旁神庭”

[功能] 清头明目。

[主治]

①偏正头痛(尤前头痛);

②目疾,目痛,流泪;

③面瘫(额纹消失)。

[操作]向后平刺0。5~1寸。

7、乳根(Rǔgēn,ST18)

[定位]在第5肋间隙,当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

[取法]“乳根乳下一肋处”

[主治]

①乳房疾患:乳痈、乳癖、乳汁少等;“治乳腺疾病第一要穴”

②胸部疾患:咳嗽,气喘;心前区痛。

[操作]内有心肺,沿肋间隙向外斜刺0。5-0。8寸。

[定位]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梁门中脘旁二寸”

[功能] 和胃降逆,消积化滞

[主治]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操作]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8、天枢(Tiānshū,ST25)(大肠之募穴)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取法]“天枢脐旁二寸平”

[功能] 调和肠胃,理气止痛。

[主治]

①胃肠病证: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②妇科疾患:月经不调、痛经、

癥瘕积聚、崩漏(用灸法)、带下,产后腹痛等;③减肥。

[操作] 直刺1-1。5寸。肠梗阻、肠麻痹者慎针。

9、归来(Guīlái,ST29)

[定位]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

[取法]“归来气冲曲骨邻”

[功能] 益气,和血,通经

[主治]

①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带下,阴挺;

②小腹疼痛,疝气;

③便秘(近治作用):左归来+左水道。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10、梁丘(Liángqiū,ST34)(胃经郄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上缘连线上,髌底外上缘上2寸。

[取法]“梁丘膝上二寸呈”

[功能] 疏经活络,理气和胃;脾胃、股膝两方面病为主

[主治]

①急性胃痛首选(重刺激,该穴有压痛时针刺效果好)

②胃酸过多,胃溃疡;

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④膝肿痛,下肢不遂。

[操作]直刺1-1。2寸;治疗急性胃痛,微向上斜刺1-1。5寸重刺激。

11、犊鼻(Dúbí,ST35)(又名:外膝眼)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取法]“膝外下陷是犊鼻”

[功能] 祛风湿,利关节。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操作]向后内方斜刺0。5-1寸。针刺此穴可进入膝关节滑囊。故《素问?刺奇病论》:“刺膝髌,出液为跛。”从西医角度看,坚决反对刺入关节腔,因关节腔滑囊液流出

易造成关节粘连。严格消毒。禁直接灸。一般不用穴位注射,以免进入关节腔。

12、足三里(Zúsānlǐ,ST36)(胃经合穴、胃的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取法]“膝下三寸三里迎”正坐屈膝,用手从膝盖正中往下摸取胫骨粗隆,在胫骨粗隆外下缘旁1寸处。

[主治]①一切消化系统疾病主穴: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双向调节作用“肚腹三里留”。

②下肢痹痛,水肿,脚气;

③心神疾病:心痛,心悸,癫狂;“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别名“鬼邪”;

④治疗一切虚弱证:乏力,气短,脱证,强壮保健要穴;

⑤预防保健:“若要安,三里莫要干”(孙真人)

⑥其他:降血压;高脂血症;促进胃溃疡修复,提高白细胞吞噬指数,用于肿

瘤辅助治疗。

[功能]健脾和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通经活络。

[操作]直刺1-2寸,稍偏向胫骨方向,针刺得气时,感到局部酸胀或有麻电感向足背放射。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

13、上巨虚(Shàngjùxū,ST37)(大肠下合穴)

[定位]在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取法]“膝下六寸上巨虚”

[功能]通降肠腑,理气和胃

[主治]

①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脱肛、肠痈,痢疾等胃肠病;

②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2寸。

14、下巨虚(Xiàjùxū,ST39)(小肠下合穴)

[定位]上巨虚穴下3寸。

[取法]“膝下九寸下巨虚”

[功能]调理胃肠,通络散结

[主治]

①小腹痛,泄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②下肢痿痹(局部);

③乳痈(a小肠的功能主要是泌别清浊。b足阳明经脉循乳房,故取下巨虚通

络,散结治疗乳痈)。

[操作]直刺1-1。5寸。

15、条口(Tiáokǒu,ST38)(别名:肩凝)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

[取法]“膝下八寸条口寻”

[主治]

①近治作用:下肢痿痹,转筋

②远治作用:脘腹疼痛

③特殊:肩臂痛、肩周炎

[操作]巨刺法:条口透承山,行运动针法。留针20~30min留针期间每隔5~10min行针或功能锻炼一次,每次约1min。

16、丰隆(Fēngl?ng,ST40)(胃经络穴)

[定位] 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中指)处。

[取法]“条外一指是丰隆”

[功能]健脾和胃,祛痰利湿

[主治]化痰要穴,凡痰湿引起的诸证,丰隆均可主治。<玉龙歌>“痰多宜向丰隆寻”

①头痛,眩晕;

②癫狂痫、梅核气;

③痰多咳嗽等痰饮病证;

④下肢痿痹;

⑤腹胀、便秘;

⑥减肥(肥人多痰湿,西医:可促进脂肪代谢,消脂祛痰)

17、内庭(Naitíng,ST44)(胃经荥穴)

[定位]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取法] “次中指缝寻内庭”

[功能]健脾和胃,祛痰利湿

[主治] “荥主身热”“清泻胃火”、“清阳明热”

①头面五官热性病:如目赤痛,齿痛,鼻衄及咽喉肿痛;

②肠胃病:如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便秘;

③局部病症如足背肿痛等;

④热病。

[操作] 直刺0。5-0。8寸,临床多略向上斜刺,针感逐渐上行,疗效好。

18、厉兑(Lìduì,ST45)(胃经井穴)

[定位]足第2趾外侧指甲角旁0。1寸。

[取法] “厉兑次指外甲角”

[功能]清化湿热,调胃安神。

[主治] 清热、泻实、开窍

①头面五官热性病:如目赤痛,齿痛,鼻衄及咽喉肿痛;

②热病;

③多梦,梦魇,癫狂等;《百症赋》“梦魇不宁,厉兑

相谐于隐白。”

④局部病症如甲沟炎等。

[操作] 浅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经脉小结

胃经循行:

从头→足,行于下肢外侧前缘。

胃经腧穴:

45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

经脉小结

①面部:血管丰富,进针要慢,防止出血,引起血肿。

②颈部:深部有血管,不可深刺。

③胸部:宜浅刺,严防刺伤心,肺,造成不良后果。

④腹部:进针要慢,达到一定深度时,少提插,避免刺伤腹腔器官。

⑤面部、关节部穴不宜直接灸,有碍面部美容和影响关节活动。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与脏腑器官联系:脾、胃、心;膈、咽、舌。

(二)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歌决:SP二十一是脾经,起于隐白大包终,脾胃血证及肝肾,泌尿生殖与舌病。

1、隐白(Yǐnbái,SP1)(井穴;别名“鬼垒”)

[定位]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取法]“隐白大趾内甲角”

[主治]

①血证: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吐血,衄血等慢性出血证;“崩漏要穴”

②心胸神志病:梦魇,多梦癫狂,惊风,胸痛,心痛;

③脾胃病:腹满,暴泻,黄疸呕吐;

④局部:足趾痛。

[操作] 浅刺0。1寸。治血证多用灸法。

2、公孙(Gōngsūn,SP4)(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主治]

①脾胃肠腑病证: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

②神志病证:心烦失眠,发狂妄言,癫狂痫等;

③冲脉病证:逆气里急,冲逆攻痛,气上冲心(奔豚气)等;

④妇人疾患:痛经,月经不调,带下,胎衣不下;

⑤局部病证:足痛,足肿等。

[操作] 直刺0。6~1。2寸。

3、三阴交(Sānyīnjiāo,SP6)(足三阴经交会穴)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取法] “踝上三寸三阴交”

[主治] “统治三阴病变”

①脾胃病:腹胀,肠鸣,泄泻,消化不良等;②生殖泌尿系统疾患:女子月经

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男子遗精,阳痿,遗尿等;③皮肤病:荨

麻疹,神经性皮炎,湿疹等;④神志病:失眠,多梦,癫狂,惊风,中风,

高血压等;⑤局部病:下肢痿痹,脚气等。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禁针。据现代实验研究,针刺或电针合谷,三阴交,20分钟后,孕妇宫缩明显加强。

4、地机(Dìjī,SP8)(郄穴,别名“脾舍”)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取法] “陵下三寸地机朝”

[主治]

①妇科病:痛经,崩漏,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等;

②脾胃疾患: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大便溏泄(急性胃肠炎在此穴有过敏压痛)等;

③泌尿生殖系疾患:小便不利,遗精,疝气;

④腿膝麻木,疼痛。

[配伍]

⑴配血海,归来,三阴交等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⑵配隐白治崩漏。

⑶配肾俞,命门,关元,太溪等治疗遗精,腰痛等。

[操作]直刺1。0~1。5寸。

[配伍]

⑴配血海,归来,三阴交等治疗月经不调,痛经;

⑵配隐白治崩漏。

⑶配肾俞,命门,关元,太溪等治疗遗精,腰痛等。

[操作]直刺1。0~1。5寸。

5、阴陵泉(Yīnlíngquán,SP9)(脾经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取法]“膝内辅下阴陵泉”

[主治]

①脾不运化之水湿证: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小便失禁;“利水湿

2017年基层大专《针灸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汇总

河北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针灸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经络 答案: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2.运针 答案:运针:毫针进针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亦称“行针”。 3.一夫法 答案:一夫法: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4.腧穴 答案:腧穴:人体脏腑经脉之气在运行过程中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5.八会穴 答案:八会穴: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汇聚之处。 6.骨度分寸法 答案:骨度分寸法: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身体各部的长短,并以该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7.一源三歧 答案:一源三歧: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8.得气 答案:得气:亦称“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使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9.横指同身寸: 答案:横指同身寸: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一夫法”。 10.间接灸: 答案: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擅长矫正胎位的是_______、治痰要穴是_______。 答案:至阴、丰隆 2.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纵观全身,其中六条阴经分布于、。答案:四肢的内侧、胸腹 3.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 答案:提插法、捻转法 4.针灸治疗的作用包括疏通经络、、。 答案: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5.悬灸按其操作可分为温和灸、、。 答案:回旋灸、雀啄灸 6. 退热要穴为_________穴;去湿要穴为_________穴。 答案:大椎;阴陵泉 7. 肝经与肺经的终止穴分别为_________穴、_________ 穴。 答案:期门;少商 8. 针灸治疗原则中清热温寒具体操作原则为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电子教案

中医学基础模拟试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 年秋季期末考试 A卷(本科试卷一) 一、选择题 (一) A1型题 1.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神农本草经》 C .《炮炙论》 D .《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是() A.《神农本草经》 B .《炮炙论》 C.《新修本草》 D .《本草纲目》E.《本草经集注》 3.“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 .阴阳交感 B .阴阳的对立制约 C .阴阳的互根互用 D.阴阳的消长平衡 E .阴阳的相互转化 4.人体五官中的舌属“火”,这一归类主要采用下列哪一认识方法() A.比较法 B .取象类比法 C.推演法 D .试探法 E.反证法 5.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A.木B.火C.土 D .金E.水 6.“藏象”一词始见于() A.《素问》 B .《灵枢》C.《类经》D.《难经》E.《伤寒杂病论》

7.“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A.肾B.肝C.心 D .脾E.肺 8.脾为“气血化生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A.脾化生水谷精微 B .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 D .脾为后天之本 E.脾运化水液 9.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退之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 .固摄作用 10.临证对于自汗的治疗常用补气药物,其组方的理论依据是() A.气有推动作用 B.气有固摄作用 C 气有温煦作用 D 津液能载气 E.津液能化气 11.循行于上肢内侧后缘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阴心经 C.手厥阴心包经 D 手阳明大肠经 E 手太阳小肠经 12.气虚湿盛体质者,受邪后疾病多从() A.寒化B.热化C.燥化 D .湿化E.火化 13.具有“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六淫之邪是() A.风邪B.寒邪C.湿邪 D .暑邪E.火邪 14.导致“气结”的情志刺激是() A.怒B.悲C.忧 D .喜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中医诊断学》复习提纲 绪论 1.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整体审查,诊法合参,病症结合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内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概念 3.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部脉诊专著《脉经》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1.望神的主要内容:目光(重点)、神志、面色、形态等 2.得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得神:有神、精充气足神旺 面色:面色润泽 两目:活动灵敏、精彩内含、炯炯有神 言语呼吸:言语正常、呼吸气息平顺 形态:形体壮实、肌肉不削、形体活动正常 精神:精神充沛、神清、对外界反应合理 饮食:正常或稍减 临床: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病轻预后好 3.失神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失神:无神、精损气亏神衰 面色:晦暗暴露 两目:活动迟钝、目无精采 言语呼吸:言语失常、呼吸气息低弱 形态:形体瘦弱、大肉已脱、强迫体位、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循衣摸床、摄空理线 精神:神志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对外界反应失常 临床意义:正气已伤,脏腑功能衰败(虚) 4.假神的概念、临床表现及意义 假神: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临终前预兆(回光反照,残灯复明) 面色:突然颧红如妆 两目:目光突然转亮、浮光外露 言语呼吸:突然言语不休、声音转亮 精神:突然精神转佳、意识似清 饮食:突然思食、索食 临床意义:脏腑精气耗竭,阴阳即将离决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5.常色的概念和特点 常色: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红黄隐隐,明润含蓄──有胃气,有神气 6.病色的概念、特点及五色的主病 病色:人体在疾病状态时的面部色泽 善色-五色光明润泽,虽病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荣于面,“气至”,预后良好青如翠羽、赤如鸡冠、黄如蟹腹、白如豕膏、黑如乌羽

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整理一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外,贯穿上下的径路。经,路径,为直行的主干。络,网络,为经脉所分出的小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灵枢海论》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 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 上肢部手三阴上肢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 下肢部足三阳下肢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 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

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 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十四经: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各自别出一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十五络穴歌》 手三阴经列通,手三阳经偏外支;足三阴经公蠡大,足三阳经丰光飞。任督二脉鸠尾长,脾之大络在大包。 十二经别作用:加强十二经脉外联系。 六合: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别会合成六组,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阳经经脉。 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 根结:指经气的所起与所归。 气街:是经气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脑、冲脉、膻中、胃)。髓海、脑;气海、膻中;水谷之海、胃;十二经之海、冲脉; 经络生理功能:联络脏腑沟通肢窍,运行气血濡养全身,抵抗外邪保卫机体。

中医内科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中医内科学(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一)胃痛 1.1心下痞(胃痞):胃脘部胀满痞闷不舒,但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 1.2心嘈: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辣非辣,胸膈懊憹,得食暂止或食已复嘈。 1.3泛酸:泛吐酸水,分为吞酸、吐酸。吞酸:酸水上涌于口而复入于胃中。吐酸:吐出酸水。 1.4胃脘痛:心窝部以下、脐以上的胃脘部疼痛为主症,伴脘胀、纳呆、泛酸、嘈杂、恶心呕吐。 2.1胃痛的病因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寒邪客胃,气机郁滞;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情志失畅,肝胃不和;体虚久病劳累,脾胃虚弱。 2.2治疗肝胃郁热型胃痛,在理气药的选择上应注意什么? 肝体阴用阳,阳明胃土喜润恶燥,且内热最易伤阴,故投药慎用香燥,可选理气而不伤阴的解郁止痛药。 3.1胃痛与腹痛 胃痛者,位于心窝以下之胃脘部。腹痛者,位于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 4.1试述胃痛与肝脾的关系。 肝属木,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胃属土,为多气多血之腑,喜濡润而主受纳。木土相乘,故肝气郁结易横逆犯胃,致气机痞阻,发为胃痛。脾胃互为表里,经脉互络,同居中焦,皆为后天之本。脾为湿土,以升为顺,胃为燥土,以降为和。燥湿相济、升降得调,则水谷得以受纳腐熟,精微得以转输运化。两者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脾病可及胃,胃病可及脾。 4.2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的治疗原则。 由于胃痛主要病机特点是不通则痛,所以通则不痛即理气和胃止痛是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只是运用中要针对引起不通的机制(寒、热、食、气、虚)来辨证论治。寒者散寒以通,热者泄热以通,食停者消食以通,气滞者理气以通,血瘀者化瘀以通,阴虚者益胃养阴以通,阳弱者温运脾阳以通。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把握“胃以通为补”的真谛。 5.0分型与主方 寒邪客胃,良附丸。饮食停滞,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肝胃郁热,化肝煎合左金丸。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滞,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 (二)呕吐 1.1呕吐:胃里的食物、痰涎、水液经口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 1.2干呕:呕吐的一种,有声无物。 1.3反胃:食入之后,停留胃中,脘腹胀满,宿食不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1.4泄肝安胃:对于肝气犯胃,通过疏泄肝气的方法,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 2.1为什么说呕吐不论虚实均存在胃气上逆?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降为顺。《圣济总录》:“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说明引起呕吐的直接原因是胃气上逆。其中,实证者,若邪气犯胃,胃失和降,则胃气上逆致呕吐;若食滞内停,胃气壅阻,则浊气上逆致呕吐。虚证者,若脾胃虚寒,脾不升而胃不降,则致呕吐;若胃阴不足,胃失润降,则致呕吐。可见呕吐者不论虚实,胃气上逆是病机关键。 2.2如何根据呕吐物进行辨证? 呕吐酸腐难闻者,多属食积肉腐;呕吐黄水苦水者,多属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者,多属肝热犯胃;呕吐浊痰涎沫者,多属痰饮中阻;呕吐清水者,多属脾胃虚寒;呕吐少量黏沫者,多属胃阴不足。 3.1呕吐与反胃 呕吐者,吐无定时,吐出物多为食物或痰涎清水,量或多或少。反胃者,朝食暮吐而暮食朝吐,吐出物多为不化之宿谷,量较多。 3.2呕吐与噎膈 呕吐者,进食顺畅,吐无定时,病情轻,病程短。噎膈者,进食哽咽不顺,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吐多出现于进食时,病情重,病程长。 4.1呕吐、胃痛、泄泻均与肝气有关,其病理变化及治疗有何异同?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中考试试题: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2.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3.下列选项属于“阴中之阴”的是? A.上午 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都不是 ()4. “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阴阳什么关系的高度概括?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根据五行相侮的规律,下列哪项可能会侮“金”?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7.阴阳在一定围的消长保持动态平衡称为? A.阴阳离决 B.阴平阳秘 C.阴阳对立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8.中医“五官”中什么“五行”属“火”?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9.中医总结“五行”中“木”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下列“五行”相生关系错误的是? A.木生火 B.水生木 C. 土生木 D.金生水 E.火生土 ()11.下列“五行”相克关系错误的是? A.木克土 B.火克水 C. 水克火 D.金克木 E.土克水 ()12.“后天之本”是指?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3.五脏中“五行”属“木”的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阳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18.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是? A.阴邪 B.易伤阳气 C. 凝滞,主痛 D.收引 E.以上均是 ()19.以下情志影响脏腑气机错误的是? A.怒则气上 B.喜则气消 C. 思则气结 D.恐则气下 E.惊则气乱

中医学概论复习题.中医学

中医学概论复习题 1 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阴中之阴) 2 “罢极之本”是指(肝) 3 “内燥”病变,多见于(肺) 4 “太仓”是指(胃) 5 “胃之关”是指(肾) 6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心藏神) 7 “阳盛则阴病”,主要是指阴虚阳亢而言是否正确(错) 8 与宗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肺脾) 9 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什么(从足走腹) 10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阴阳之间什么关系(互根) 11 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水) 12 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脾胃) 13 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建立的着作是(皇帝内经) 14 表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兼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 痛等证。 15 不分布于下肢的经络有B任脉 16 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是(肺脾肾) 17 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之后,有一支脉与何经相并而夹脐上行足少阴经 18 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病理是(血能载气) 19 肺气肃降能清洁呼吸道,且有助于大肠之传导是否正确(正确) 20 肺主呼吸之气,依赖于肺气宣发与肃降的协调运动是否正确(正确) 21 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什么(肺的呼吸功能) 22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淫是否正确(正确) 23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走串,易袭阳位等) 24 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哪些方面(B.调节血量D.贮藏血液E.防止出血) 25 肝是最容易出现气逆病变的脏之一是否正确对 26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壮水之主,以治阳光) 27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有(疼痛、收引等) 28 滑脉的主病有(食积、妊娠等) 29 患者日间经常汗出,活动后更甚,此为(气虚,自汗) 30 火、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伤津) 31 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气”的哪些作用有关(升降出入) 32 津液耗损可以导致血瘀病变是否正确(正确) 33 具有慓悍滑疾特性的气是(卫气) 34 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肺肾) 35 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易流行) 36 两侧头痛属(少阳) 37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季节性、地域性等) 38 咯痰白而清稀者属(寒痰) 39 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孙络) 40 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阴黄) 41 得神的表现“有神”。其临床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针灸学复习题及问题详解

实用文档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经络 答案: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路径,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2.运针 答案:运针:毫针进针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方法,亦称“行针”。 3.一夫法 答案:一夫法: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横指同身寸”。 4.腧穴 答案:腧穴:人体脏腑经脉之气在运行过程中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 5.八会穴 答案:八会穴:人体的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汇聚之处。 6.骨度分寸法 答案:骨度分寸法: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身体各部的长短,并以该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7.一源三歧 答案:一源三歧:八脉中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8.得气 答案:得气:亦称“针感”。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使用捻转提插等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谓之得气。 9.横指同身寸: 答案:横指同身寸:是当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骨间关节横纹水平的四指宽度为3寸,此法又称“一夫法”。 10.间接灸: 答案: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即在艾柱与皮肤之间垫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题 1.擅长矫正胎位的是_______、治痰要穴是_______。 大全. 实用文档 至阴、丰隆答案:2.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纵观全身,其中六条阴经分布于、。 答案:四肢的内侧、胸腹 3.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 答案:提插法、捻转法 4.针灸治疗的作用包括疏通经络、、。 答案: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5.悬灸按其操作可分为温和灸、、。

中医内科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资料(整理版)

中医内科学考试复习资料 肺系疾病 一、感冒 (一)风寒束表证: 1、症状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 兼症: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薄色白 舌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3、治法:辛温解表 4、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时氏处方》)或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加减。 5、常用药: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解表散寒;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宣通肺气。 (二)风热犯表证 1、症状: 主症:身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 兼症: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 舌脉: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 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治法:辛凉解表 4、代表方: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5、常用药: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热;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牛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化痰利咽。 (三)暑湿伤表证 1、症状: 主症: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 兼症: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

2、证机概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肺气不清。 3、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4、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本方功能清暑化湿解表。用于夏月暑湿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等症。 5、常用药:银花、连翘、鲜荷叶、鲜芦根——清暑解热;香薷——发汗解表;厚朴、扁豆——化湿和中。 (四)气虚感冒 1、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2、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袭。 3、治法:益气解表 4、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5、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葛根、前胡——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枳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五)阴虚感冒 1、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2、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 3、治法:滋阴解表 4、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5、常用药:玉竹——滋阴,以资汗源;甘草、大枣——甘润和中;豆豉、薄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白薇——清热和阴。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1)症状: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 兼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自学考试《中医学基础(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计20分) (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D )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C )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B )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C)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B )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A)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A)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C)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D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C )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D )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D )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B)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D )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B )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A)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C)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D )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C )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中医针灸主治医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

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 胸部:距正中线:肾经;2寸,胃经;4寸,脾经;6寸。 腹部:肾经0、5寸,胃经,2寸。 背部:足太阳膀胱经距正中督脉线1、5寸,3寸。 1头面部手足三阳皆上头“头为诸阳之会”;手足阳明经前额面部;手足少阳经侧头;手太阳经颊部;足太阳经前额后头。 2躯干部手足三阴经和足阳明经胸腹,从内到外依次为: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手三阳经肩背;足太阳经腰背;足少阳经侧胸侧腹。 3上肢部手三阴上肢内侧前肺中包后心;手三阳上肢外侧前大中三后小。 4下肢部足三阳下肢内侧前胃中胆后膀;足三阴下肢内侧 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正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藏 正经走向:手阴脏走手;手阳手走头;足阳头走足;足阴足走胸腹一源三歧: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任脉行于前正中线,督脉起于后正中线,冲脉并行于肾经。任脉,腹胸颏下正中,总任六阴经,调节全身阴经经气,阴脉之海。督脉,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阳脉之海。任督二脉主治的异同:督脉主治神志病、热病和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任脉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和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两者都可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病症以及神志病,而任脉没有督脉治疗巅顶痛的作用冲脉,与足少阴经相并上行,环绕口唇,且与任督足阳明等有联系,涵蓄十二经气血,十二经之海,血海。

中医内科学复习资料

一、感冒 (一)风寒束表证: 1.症状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 兼症: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薄色白 苔脉: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2.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内闭,肺气不宣。 3.治法:辛温解表 4.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时氏处方》)或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加减。 5.常用药: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解表散寒;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宣通肺气。 (二)风热犯表证 1.症状: 主症:身热,微恶风,汗泄不畅,头昏胀痛,目胀面赤 兼症:咳痰粘黄,咽痛口干,鼻流浊涕 苔脉: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2.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治法:辛凉解表 4.代表方: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5.常用药: 银花、连翘、黑山栀、豆豉、 薄荷、荆芥——辛凉解表,疏风清 热;竹叶、芦根——清热生津;牛 蒡子、桔梗、甘草——宣利肺气, 化痰利咽。 (三)暑湿伤表证 1.症状: 主症:夏令感邪,身热汗少,微恶 风,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 兼症: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粘, 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 苔脉: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2.证机概要:暑湿伤表,表卫不和, 肺气不清。 3.治法:清暑祛湿解表 4.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本方 功能清暑化湿解表。用于夏月暑湿 感冒,身热心烦、有汗不畅、胸闷 等症。 5.常用药:银花、连翘、鲜荷叶、 鲜芦根——清暑解热;香薷——发 汗解表;厚朴、扁豆——化湿和中。 (四)气虚感冒 1.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 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 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反复易 感;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2.证机概要:素体气虚,卫外不固, 风邪乘袭。 3.治法:益气解表 4.代表方:参苏饮加减。 5.常用药:党参、甘草、茯苓—— 补气扶正以祛邪;苏叶、葛根、前 胡——疏风解表;半夏、陈皮、枳 壳、桔梗——宣肺化痰止咳。 (五)阴虚感冒 1.症状:身热,微恶风寒,少汗, 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 红少苔,脉细数。 2.证机概要:阴亏津少,外受风热, 表卫失和。 3.治法:滋阴解表 4.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5.常用药: 玉竹——滋阴,以资汗源;甘 草、大枣——甘润和中;豆豉、薄 荷、葱白、桔梗——疏表散邪;白 薇——清热和阴。 二、咳嗽 (一)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1)症状: 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 痰稀薄色白 兼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 酸楚,或见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苔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证机概要:风寒袭肺,肺气失 宣。 (3)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4)主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5)常用药: 麻黄——宣肺散寒;杏仁、桔 梗、前胡、甘草、橘皮、金沸草— —宣肺利气,化痰止咳。 2、风热犯肺证 (1)症状: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 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 咳时汗出, 兼症: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 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 苔脉: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2)证机概要:风热犯肺,肺失清 肃。 (3)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4)主方:桑菊饮加减。 (5)常用药: 桑叶、菊花、薄荷、连翘—— 疏风清热;前胡、牛蒡子、杏仁、 桔梗、大贝母、枇杷叶——清肃肺 气,化痰止咳。 3、风燥伤肺证 (1)症状: 主症: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 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

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学复习资料复习资料

《方剂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论述方剂组成原则的著作是:D.《黄帝内经》 2.被柯琴赞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的方剂是;B.桂枝汤 3. 当归四逆汤的君药是: E. 当归桂枝 4.逍遥散的组成药物除柴胡外,其余是:C.芍药白术当归煨生姜薄荷茯苓 5.再造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B.熟附子煨生姜 6. 平胃散的功用是: A.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7.黄连解毒汤的功用是:C.泻火解毒 8.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是: D.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9.大柴胡汤的功用是: B.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10.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桔梗枳壳 11.败毒散中配伍少量人参的意义在于:A.扶正祛邪 12.三仁汤的功用是: C.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13. 左金丸主治证候的病机要点是: E.肝火犯胃 14. 麻子仁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A. 当归 15.健脾丸的组成药物中不含:D.半夏生姜竹茹 16. 生地、熟地同用的方剂是: B.百合固金汤 17.凡寒邪在里,浊阴上逆者,无论阳明寒呕,厥阴 头痛,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治疗均可选用: C.吴茱萸汤 18.脾胃气虚,症见身热有汗,少气懒言,面色晃白,或气虚下陷而见内脏下垂,舌质淡,脉虚大无力者,治宜选用: B.补中益气汤 19. 具有化瘀生新、温经止痛作用的方剂是:C.生化汤 20.证见偏正头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治宜选用:D.川芎茶调散 2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丸剂的特点:A.不易变质 22. 桂枝汤与小建中汤共有的药物是: E. 桂枝生 姜炙甘草 23.左金丸中的黄连是:A.君药 24. 泻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D. 桑白皮 25.由桑叶,杏仁、人参、石膏、甘草、胡麻仁、阿胶、麦冬,枇杷叶组成的方剂是:E.清燥救肺汤 26.定喘汤的功用是: B.宣肺降气,清热化痰 27. 紫雪丹的功效是: D.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28.温胆汤的功用是: E.清胆和胃,理气化痰 29.归脾汤的功用是: D.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30.苇茎汤的功用是; B.清热化痰,逐瘀排脓 31.当归补血汤中当归与黄芪的配伍比例为;A. 6g:30g 32.配入汤剂时,须后下的药物是: D.砂仁 33.温邪初入营分,临床最常见的神志症状是: B. 时有谵语 34.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B. 生地 35.逍遥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含: C.干姜大枣 36.下列各方中除B外,组成药物中均含有当归: B 参苓白术散 37.方中黄芩,黄连同用的方剂是: B.半夏泻心汤 38.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清稀,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治宜选用:A.小青龙汤 39.症见饮食不化,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舌苔白腻,脉象虚缓者,治宜选用; B.参苓白术散 40.温病后期,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者,治宜选用: B.青蒿鳖甲汤 41.配入汤剂时,需后下的药物是: A. 豆蔻 42.银翘散与桑菊饮功用的主要区别是: A.一偏于解表, 一偏于宣肺 43. 五苓散的组成药物除猪苓外,其余是: B.泽泻 茯苓白术桂枝 44. 保和丸组成药物中含有: D. 神曲 45.败毒散的组成中不包含的药物是:B.荆芥豆豉 46.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功用是:D.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47. 安宫牛黄丸功用是: 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48.蒿芩清胆汤的功用是: DD.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49.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是: C.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50. 金匮肾气丸方中不包含的药味是: C. 山萸肉 51.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枳实消痞丸的组成药物: C.黄芩 52.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E. 橘红 53. 牡蛎散中重用黄芪意在: B.补气固表 54.白虎汤的组成药物中不含:C.竹叶 55.清暑益气汤组成药物中不含:D.银花扁豆花

中医药学概论-总复习-考试重点1

五行学说的应用:①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②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③用于疾病的诊断; ④用于疾病的治疗。 9、什么是藏象学说?什么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五脏:心、肝、脾、肺、肾,合称为“五脏”。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为“六腑”。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10、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答:由于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水谷精微都依赖脾的运化,饮食水谷是人出生以后主要的营养来源,也是生成气血的物质基础,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11、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自然界 五 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脉 五液 五神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弦 泪 魂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洪 汗 神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缓 涎 意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忧 浮 涕 魄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沉 唾 志

20、什么是痰饮?什么是瘀血? 答:痰饮:是机体水液代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泛指体有血液停滞。凡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以及存留在体没有消散的离经之血,都称为瘀血。瘀血既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21、什么是四诊? 答: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 22、简述五色主病的临床意义? 答: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赤色:主热证; 黄色:主虚证、湿证; 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黑色:主肾虚证、寒证、痛证、水饮证、瘀血证。 23、脏腑在舌面上是如何分属的?请简述病理性舌色的主病?答:舌尖分属心肺;舌中分属脾胃;舌根分属肾;舌的两边分属肝胆。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红、绛舌主热证; 深红为绛,舌色愈红说明热势愈甚; 青紫舌主热证、寒证、瘀血证。 24、何谓八纲辨证?说出八纲辨证的意义? 答:八纲辨证,是运用表里、虚实、寒热、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对疾病的病因、部位额、性质和正邪斗争消长情况,进行分析归纳诊断为不同病证的辨证方法。 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浅深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中医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总分50分,每题1分),选择一个最佳选项。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A.李杲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E.刘完素 ()2.既是奇恒之腑又是六腑之一的是? A.胃 B.胆 C. 脉 D.骨 E.髓 ()3.刺痛多因? A.气滞 B.血瘀 C.痰湿 D.血虚 E.气虚 ()4.“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阴阳什么关系破坏的结果?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都不是 ()5.五行中哪项是“木”的“所不胜”?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6.气机基本形式是? A.升 B.降 C.出 D.入 E.以上均是 ()7.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8.中医“五官”在“五行”中属“木”的是? A. 口 B.舌 C. 目 D.鼻 E.耳 ()9.中医总结“五行”中“金”的特性为? A.稼穑 B.炎上 C. 曲直 D.从革 E.润下 ()10.属于中焦的脏腑为 A.心肺 B.脾胃 C. 肝胃 D.肝肾 E.肾与大肠 ()11.以下哪个描述属于阳的属性 A.下降的 B.寒冷的 C. 内守的 D.抑制的 E.剧烈运动的 ()12.金元四大家不包括? A.李杲 B.张从正 C. 刘完素 D.张仲景 E.朱震亨 ()13.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 消长平衡 D.阴阳转化 E.以上均是 ()14.五脏中“君主之官”是?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5.五脏中哪个与六腑中的小肠相表里? A.肝 B.心 C. 脾 D.肺 E.肾 ()16.下列哪条经络为“阴脉之海”? A.任脉 B.督脉 C. 冲脉 D.带脉 E.阳跷脉 ()17.以下哪本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A.《伤寒论》 B.《难经》 C.《黄帝内经》 D.《金匮要略》 E.《诸病源候论》

中医学期末复习提纲

中医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医学发展简史 1、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2、金元四大家及其派别: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垣—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 第二章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证的含义:证指证候,是疾病的某一类型或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病势、邪正关系 第三章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的属性划分: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刚强的、功能亢进的都属于阳; 相对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柔弱的、功能减退的都属于阴。 2、阴阳的概念: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阴阳失调所致的寒热变化 ①阳胜则热②阴胜则寒③阳虚则外寒④阴虚则内热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①相互交感②对立制约③互根互用④消长平衡⑤相互转化 5、五行的概念: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6、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7、五行之间的关系(相生、相克的次序;相乘、相侮)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承火,火乘金,金承木 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8、根据五行相生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第四章藏象

1、藏象的含义:人体内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现象。 2、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 ㈠心:生理功能:①主血脉②主神志 生理联系:①心合小肠②在体和脉,其华在面③开窍于舌④在志为喜⑤在液为汗⑥与夏气相通应 ㈡肺:生理功能:①主气,司呼吸②主宣发肃降③主通调水道④朝百脉,主治节生理联系:①肺合大肠②在体合皮,其华在毛③开窍于鼻,上系于喉④在志为忧⑤在液为涕⑥与秋气相通应 ㈢脾:生理功能:①主运化(水谷、水液)②主统血③主升清 生理联系:①脾合胃②在体合肉,主四肢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④在志为思⑤在液为涎⑥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㈣肝:生理功能:①主疏泄(调畅气机、协调气血运行、调节情志、促进消化、调节生殖)②主藏血 生理联系:①肝合胆②在体合筋,其华在爪③开窍于目④在志为怒⑤在液为泪⑥与春气相通应 ㈤肾:生理功能:①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②主水③主纳气 生理联系:①肾合膀胱②在体合骨,生髓充脑③开窍于耳及二阴④其华在发 ⑤在志为恐⑥在液为唾⑦与冬气相通应 3、六腑各自的生理功能 ㈠胆:①贮存和排泄胆汁②主决断 ㈡胃:①受纳水谷②腐熟水谷 ㈢小肠:①受盛化物②泌别清浊 ㈣大肠:①传化糟粕②主津 ㈤膀胱:①贮存尿液②排泄尿液 ㈥三焦:①通行元气②运行水液 4、“娇脏”、“刚脏”、“水脏”、“五脏六腑之大主”指哪些脏腑 娇脏——肺;刚脏——肝;水脏——肾;五脏六腑之大主——心 5、肝主疏泄表现的五大方面 ①调畅气机②协调气血运行③调节情志④促进消化⑤调节生殖

针灸学复习

重点腧穴(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 ?下关颊车合谷曲池大椎 ?定喘肺俞听宫风池肩髃 ?列缺水沟后溪手三里迎香 ?攒竹太阳翳风百会四神聪 ?神门外关内关中脘足三里 ?天枢气海关元肾俞腰阳关 ?环跳血海委中阴陵泉阳陵泉 ?丰隆三阴交悬钟太溪太冲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交,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针灸常见病取穴 牙痛:下关、颊车、合谷高热:合谷、曲池、大椎 哮喘:大椎、定喘、肺俞耳病:听宫、外关祛风:风池 上肢病:肩髃、后溪、手三里、合谷、列缺、外关 急性腰扭伤:水沟、后溪面瘫:迎香、攒竹、太阳、翳风、 失眠:百会(四神聪)、神门、内关、三阴交 急救:百会、水沟、内关胃肠病:内关、中脘、足三里、天枢 强壮保健:足三里、气海、关元抽搐:合谷太冲(四关穴) 腰腿病:肾俞、腰阳关、环跳、血海、委中、阴陵泉、阳陵泉 ?丰隆、三阴交、悬钟、太溪、太冲 腧穴定位 下关【定位】: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 颊车【定位】: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最高处。 合谷【定位】:手背第1、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 曲池【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大椎【定位】:当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定喘【定位】: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肺俞【定位】: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听宫【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呈凹陷处。 风池【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当枕骨之下,平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肩髃【定位】:在肩部,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列缺【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