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液的形成 精品导学案

溶液的形成 精品导学案

溶液的形成 精品导学案
溶液的形成 精品导学案

溶液的形成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酒精是常用的溶剂。

2.记住溶液的特征、组成,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

3.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学习过程】

一、溶液

1.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实验1] 在20 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

现象:蔗糖不见了。

解释:蔗糖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扩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溶液。食盐是由Na+和Cl-构成的,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Cl-自由移动,形成均一、稳定的食盐水。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改变,蔗糖与水或氯化钠与水都不会分离,取出其中的一部分,成分完全相同。像这样:由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

说明:

①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如食盐)。溶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或液体。

溶剂:起溶解作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水是最常见的溶剂,酒精和汽油也可以作溶剂。如酒精可以溶解碘,汽油能够溶解油脂等。

②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混合物是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密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变化,溶质和溶剂不会分开。

混合物:溶液至少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也可以是由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因而属于混合物。

[示例]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汽水 C.泥水 D.澄清石灰水

解析:溶液是指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而泥土不均一、不稳定,因而不属于溶液。

答案:C

[状元笔记]

1.溶液澄清、透明,但不一定无色,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

2.溶液均一、稳定,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不是溶液,它们是纯净物,而溶液是混合物。

[实验2] 高锰酸钾和碘分别在酒精和汽油中的溶解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3 mL水,再分别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另外在两支试管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液体,一般习惯将固体或气体看作为溶质,液体作为溶剂。

(2)若是由两种液体组成的溶液,一般习惯把量多的作为溶剂,量少的作为溶质。

(3)其他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时,无论水量多少,水都是溶剂。

[状元笔记]

溶剂判定记忆口诀:

固气溶解液为剂,液液互溶多为剂,

水多水少总是剂,不指溶剂水为剂。

[实验3] 乙醇和水的溶解

在盛有2 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再用滴管缓缓滴入2 mL乙醇。

[示例]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生理盐水 B.消毒酒精 C.葡萄糖注射液 D.碘酒

解析:生理盐水是0.09%的食盐溶液,消毒酒精是75%的酒精水溶液,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的水溶液,这三种溶液的溶剂都是水;而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溶剂不是水,而是酒精。

答案:D

2.乳浊液及乳化作用

[实验4]

解释与结论:水和植物油,振荡后得到乳状浑浊的液体。在这种液体里分散着不溶于水的、由许多分子聚集成的小油滴。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植物油又浮起来,分为上下两层。这种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加入洗涤剂后,形成的乳浊液很稳定,不再分层。这是因为洗洁精、洗衣粉等含表面活性剂,可以使食用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种现象称为乳化作用。这些小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此试管内壁很干净。用肥皂、洗衣粉洗衣服、用洗洁精洗碗都是这个道理。

说明:乳化并不是溶解,它是靠乳化剂将难溶物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均匀分散在水中。生活中洗涤用的常见物质,如洗洁精、洗衣粉、肥皂等都含有乳化剂。

泥土与水混合搅拌,得到的混合物不同于乳浊液,这时液体里悬浮着不溶于水的固体小颗粒,这种液体叫做悬浊液。

[状元笔记]

乳化和溶解的区别:溶解是溶质以单个分子或离子分散在溶剂中。而乳化是难溶物由大液滴分散成小液滴,每个小液滴仍是很多分子的聚合体。

[示例]洗涤剂能去油污,其原理是()

A.在洗涤剂的作用下,使油污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而溶于水

B.油污溶解在洗涤剂中形成溶液,从而除去油污

C.洗涤剂使油污蒸发变成气体,从而除去油污

D.洗涤剂使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解析: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它能将大的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走。

答案:D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

实验方案:在三只烧杯中各倒入50 mL水,用温度计测量溶解前水的温度。分别加入2药匙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搅拌,至固体全部溶解,再测量温度。(如下图)

结论:氯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

事实上,大多数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发生变化,如蔗糖溶液、食盐溶液。少数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如大多数铵类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降温;氢氧化钠、浓硫酸溶于水后溶液升温。

解释:物质溶于水时,通常发生两种变化:(1)扩散过程: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此过程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克服分子或离子间的作用力,扩散到水中,成为自由移动的分子或离子。此过程要吸收热量。(2)水合过程:已经扩散到水中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如NH

4NO

3

溶于水;

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浓硫酸溶于水;当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等于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时,溶液温度不变,如NaCl溶于水。

[示例]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 B.烧碱 C.蔗糖 D.石灰石

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能使溶液的温度明显降低,因此,可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硝酸铵和水。

答案:A

化合价导学案

化合价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式与化合价》导学 案 2009年11月24日17:00:31 来源:博白县东平镇合江初级中学【字体:大中小】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式的涵义,并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2)熟记某些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3)能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 (4)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5)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图、表的观察,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并初步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寻找规律的学习能力。 (2)通过编顺口溜和小组比赛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2)通过推求化学式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品质。 (3)通过引导学生查看药品、食品等商品的标签或说明书,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学习建议】 1、本课题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课题的第一部分:化学式和第二部分:化合价;第二课时学习课题的第三部分: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本课题的学习要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以实事求是和循序渐进的态度,认真分析图4-11和表4-6,充分展开你的想象,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大胆与同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和PK。 第一课时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一部分化学式 【自主学习】 一、学习导航 当你看到下面的图片时(大球表示氧原子,小球表示氢原子),你会想到它表示什么意思? 二、阅读课文81-82页,并完成下列填空 1、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做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气___,(2)水___,(3)二氧化碳___,(4)氮气__,(5)氢气__,(6)四氧化三铁___,(7)硫___,(8)氯化钠_____。 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化学式H2O的意义有:(1)表示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4)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例如NaCl读作______,P2O5读作______,SO2读作______。 【合作学习与探究】 1、每种物质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所以每种物质的化学式只有___个。 2、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_______。 3、化学式的书写分单质化学式书写和化合物化学式书写 (1)单质化学式书写 ①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用_____表示。例如:硫___,磷___,

9.1溶液的形成学案设计(无答案)

辅导课题:红地笔记: 一、溶液 1.溶液的形成:生活中有许多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如食盐、蔗糖、纯碱等,溶于水后得 到的液体,化学上称为溶液,溶液是混合物。 观察蔗糖或食盐溶于水的实验,蔗糖或食盐“消失”了,说明蔗糖或食盐以分子(或离 子)形式分散到了水分子中间,得到了澄清的蔗糖溶液(或食盐水溶液)。 2.溶液的特征 当外界的条件不变(指温度和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食盐、蔗糖等不会与水分离 开来,说明溶液有稳定性;取出蔗糖溶液中任一部分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组成完全相 同(甜度相同,说明溶液具有均一性)。 3.溶液的概念: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 合物。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①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②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③溶液是混合物。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1)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而溶剂只有一种。 (2)溶质、溶剂都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因此,空气、合金等都可以看做是溶液。 (3)若是固体或气体与液体相互溶解成为溶液,一般习惯上把固体或气体看做是溶质,液体看做是溶剂。 (4)当状态相同的两种物质混合形成溶液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溶剂,量少的一种叫溶质。 (5)其他物质与水混合形成溶液时,无论水量多少,一般都把水看做溶剂,水是常见的溶剂。 (6)若加入的溶质没有完全溶解,那溶质是实际溶解的那部分,未溶解的不是该溶液的溶质。 (7)如果是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物质,那么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生成物。如把氧化钙投入水中:22()CaO H O Ca OH +=,故溶质是2()Ca OH ,而不是CaO ; 将足量的Zn 粒溶于稀H 2SO 4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是ZnSO 4,而不是Zn 。 (8)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无水部分作溶质,结晶水作溶剂,如将CuSO 4·5H 2O 溶于水形成的 溶液中溶质是CuSO 4,而不是CuSO 4·5H 2O 。 5.溶液、溶质、溶剂的关系: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6.溶液的命名:某物质(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蔗糖的水溶液、碘的酒精溶液。 7.溶液的用途:(1)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得很快,生产某些产品的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可 以缩短生产时间。 (2)溶液对于动植物和人的生理活动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植物吸收的养料 必须是溶液,在医疗上用的多种注射液也是溶液。 二、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 1.物质的溶解性 (1)探究碘和高锰酸钾都易溶于水和汽油吗? 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 (2)探究水和乙醇能互溶吗? 水和乙醇可以互溶。 2.影响溶解能力的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温度三个因素 有关。例如: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蔗糖 在热水中溶解的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多。 3.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初三化学导学案编号() 课题1:溶液的形成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溶液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一般应用。 2、能根据溶液的基本特征区别溶液和非溶液。 【课前导学】 1、阅读课本P26-30,从课文中找到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仔细研读溶液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 ⑴溶液是由_____和_____组成的,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物”、“纯净物”) ⑵溶液的特征是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是指溶液形成以后,各处的密度、性质均相同;______是指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不管放置多久,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 ⑶某溶液中,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而溶剂一般是一种且只能是水,对吗? 2、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______是溶质,_____是溶剂。两液体互溶时, 量多的是_____,量少的一种是_____,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多少,一般将水作______。 3、为什么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升高?而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 温度降低?有的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 【课堂反馈】 1、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少量CO2通人澄清石灰水后的液体 C、稀盐酸 D、少量植物油滴入水后的液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均一、稳定、澄清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C、某溶液任意分成两份,两份溶液的浓度、密度、化学性质均相同 D、一杯食盐水溶液,在温度不变、水分不蒸发时,过一会食盐会析出 来 3、把少量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中制成溶液,其中____是溶质,____是溶剂,这种溶液叫____的_____溶液;把少量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时,其中____是溶质,____是溶剂,叫做_______溶液,简称为_______溶液。 4、用化学式表示:硫酸溶液中溶质是_____,碘酒中溶剂是_____,澄清石灰水中溶质是____,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是_____,消毒酒精中溶剂是_______。【巩固练习】

31普罗米修斯导学案

31 普罗米修斯 班级: 姓名: 等级: 1遍,标上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词。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通读《词语手册》,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给 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领袖. 吩咐.. 押.(送) 狠.心 饶恕.. 双膝. 啄.食 喷. 射 驱寒取暖 2、读课文第2遍,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位神,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位?为什么? 1、认真抄写下列词语,难写的要多写几遍。 火种 火焰 驱赶 惩罚 敬佩 造福 违抗 喷射 驱寒取暖 气急败坏 2、抄写句子(注意行文工整,字迹清楚)。 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1、按要求写句子。 (1)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缩句) (2)宙斯用最狠毒的办法惩罚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仍不屈服。(用关联词连句子)(3)普罗米修斯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希腊大英雄赫剌克勒斯。(改成“被”字句) (4)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2、课内阅读。 有一天,著名的大力神赫(hè)拉克勒(lè)斯经过高加索山,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便挽(wǎn)弓搭箭,射死了那只鹫鹰,接着又用石头砸碎了锁链。普罗米修斯——这位敢于从天上拿取火种的英雄,终于获得了自由。 (1)这段话中的赫拉克勒斯、普罗米修斯都是神话中的神。 (2)“愤愤不平”中的“平”的意思是……………………() ①经常的,普通的②用武力镇压,平压 ③抑止(怒气)④安定 (3)大力神是怎样救普罗米修斯的?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4)文中的破折号表示。(5)这段话主要写,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神。

溶液的形成教学设计

课题1溶液的形成(1)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1的内容,是介绍一些关于溶液的初步知识。溶液是一种常见的混合体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初三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溶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前面学习的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的分类,也为认识溶液打好了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己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综合运用对比、分析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把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建立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能够为今后溶质质量分数、复分解反应的学习做好铺垫。 虽然学生对溶解现象并不陌生,但是将溶解这一宏观现象提升到微观角度去理解分析,就显得比较困难。通过学生的活动与探究并结合多媒体动画模拟,使学生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稳定的、均一的混合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可以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系统且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辩证关系。最后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及其原理,以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因为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使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有一定的难度,故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并注意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体会化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从微观去分析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把握化学问题的实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基本概念; (2)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3) 认识乳浊液,了解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溶液的形成(两课时)导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共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定义、特征和组成; 2.记住溶质、溶剂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3.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溶液形成过程的实质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实验9-1:蔗糖溶解。并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形成过程的实质。 蔗糖溶于水后,蔗糖会,水会变味,是因蔗糖以的形式均一地到水分子中,形成一种的混合物。食盐(或氯化钠)溶于水后,食盐(或氯化钠) 会,水会变味,是因氯化钠以和形式向水中,形成稳定的氯化钠溶液。溶解属于变化。 知识点2:溶液的定义和组成、特征 【思考1】结合蔗糖溶解、食盐溶解的实验现象,思考下列问题。 (1)如果外界条件不变,烧杯中的蔗糖与水会不会分离?。这体现溶液的性。 (2)如果把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那么它的浓度、密度与原溶液相比是否一样?。这体现溶液的性。 (3)如果向盛有食盐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小勺高锰酸钾。搅拌后,还能看到高锰酸钾吗?。这说明同一液体中可以溶解(填“一种”或“多种”)可溶性物质。 小结:溶液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的。其中,被溶解的物质叫做,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 做。因此,从组成上看,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溶解在中形成溶液。 【思考2】从质量上看,溶液的质量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溶液的体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若将50g碳酸钠粉末溶于40g水中,充分溶解后还剩余了6g碳酸钠没有溶解,则此时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溶剂质量为 g,溶液质量为 g。 知识点3: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关系 【讨论】结合实验现象记录,阅读P28,完成下列习题。 问题1.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吗?溶液都是无色的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2.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水是唯一的溶剂吗?试举例加以说明。 问题3.分析实验9-2,讨论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也。 问题4.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那么区分一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或。一般是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是溶质,是溶剂;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量多的一种叫做,量少的一种叫做。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叫做溶剂。 【知识拓展】当物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为水。 例如:二氧化碳溶于水后,形成溶液,溶质是,溶是。若把足量

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知道溶液在科研、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5、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使用方法】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科学探究 【课前预习】 1、溶液是。 2、溶剂是。 3、溶质是。 4、溶液的质量= + 5、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6、乳浊液是。 7、物质溶解过程中会发生或现象。 【课堂探究】 引言:地球的大部分表面都被蓝色的海洋覆盖着,海水是纯净的水吗?如果你在海水中游过泳的话,就会发现,海水又苦又咸。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海水中溶解了许多物质,它是一种混合物。 一.溶液(蔗糖溶解实验)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然后完成下列内容(实验9-1) 现象 形成什么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归纳出溶液的组成和特征 (1)组成: 溶液是 溶质是

溶剂是 (2)溶液的特征是 想一想: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水能溶解所有物质物质吗?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作溶剂? 阅读P27页,总结完成1-2小题,先自己做,不会的小组讨论完成 二.溶质与溶剂的关系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然后完成下列内容(实验9-2) 溶剂溶质现象 水碘 水高锰酸钾 汽油碘 汽油高锰酸钾 (实验9-3) 溶剂溶质振荡前现象振荡后现象静置后现象结论水乙醇 由此实验可以得到溶质与溶剂的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有相同的溶解性吗? (2)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里有相同的溶解性吗? (3)溶质可以是、或 (4)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 (5)是最常见的溶剂。 三.乳化 衣服上沾有油污用水洗不掉,根据生活经验,用什么物质可以除掉它?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然后完成下列内容(实验9-4)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单元 课题《溶液的形成》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达标测评10分钟1.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植物油和水 B.碘与酒精 C.食盐与水 D.面粉与水 2.在家庭厨房中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效果最好的方法是()A.用汽油 B.用热水 C.用冷水加洗涤剂 D.用热水加洗涤剂 3.乳浊液、溶液之间的相同点是()A.都是纯净物 B.都是混合物 C.都澄清透明 D.都均一、稳定 4.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水洗去盘子上的水果渣 D.用醋洗去水壶的水垢 5.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的是() A.洗发精洗去头上的油脂 B.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C.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 D.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的干净 C.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撒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D.硝酸铵溶于水制得的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7.如右图所示装置, 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后:A.氢氧化钠固体 B.蔗糖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氯化钠晶体 (1)使U形管内右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2)使U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3)U形管内液面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 8.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 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9.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

(化学)课题1溶液的形成教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案 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审核:备课组 【学习目标】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认识溶液的特征. 【学习重点】溶质、溶剂的概念;分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溶液的特征. 【学习难点】分辨溶液中溶质和溶剂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纯净物: 混合物: 二、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一)溶液的概念及特征 1、演示实验:①将少量蔗糖、植物油、泥土分别加入到装有20mL水的1、 2、3号烧杯中, ②在1号烧杯中再加入少量食盐.(每次都充分振荡、静置,观察实验现象.) 2、知识架构: (2)溶液的特征 (二)溶解性 1、演示实验:[实验9-2]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在书本的表格中. 2、知识架构: (1)不同种,在同种中,溶解性. (2)同种,在不同种中,溶解性. (三)常见的溶质和溶剂 1、演示实验:[实验9-3]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在书本的表格中. 2、知识架构: (1)常见的溶质可以是体,也可以是体或体. (2)常见的溶剂为体,如、、等.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一)溶液概念的理解 1、动画模拟:让学生观看溶液的形成过程的微观动画,加深对溶液概念的理解. 2、知识完形: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加深对溶液概念的认识. ⑴溶液是无色的.() ⑵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⑶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⑷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中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二)溶质与溶剂的区分

(三)溶液与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分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四、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填写下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名称. (1)盐酸溶液______ ________ (2)硫酸锌溶液___________ ________ (3)医用酒精__________ __________ (4)0.9%的生理盐水_______ _________ (5)碘酒_________ _________ (6)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_______ ________ 2、溶液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溶液的质量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溶液的体积________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3、下列各组液体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冰水混合物 C.稀盐酸 D.75%的酒精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将溶液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将() A.浮在水面 B.沉在底部 C.浮在中间 D.不会析出来 5、溶液的特征是() A.含有溶质和溶剂 B.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具有无色及透明性 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6、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7、组成溶液的溶质() A.只能是气体 B.只能是液体 C.只能是固体 D.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 【学(教)后记】

31课导学案

七年级英语下册Lesson31导学案 班级组名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熟记本课单词和重点短语。 单词:strange /notice /wake /become /dark 短语:wake up/come out / become warm /go away /write a report about/ go skiing / go skating/go swimming/have snowball fights/Good work!/Great work! 2.理解文章,把握主旨,收集描述天气和季节的词汇。 3.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重点难点】 1.熟记本课单词和日常用语,能仿写句子。 2.初步接触感叹句,试分析其句子结构。 【学法指导】 1.预习课文,尝试勾画和理解重点词汇句型,独立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部分。 2.组长带领互相帮助,大胆质疑,并检查当堂知识的过关情况。 3.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学生通过交流与合作,在“学中用,用中学”,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完成学习任务。 【自学导航】(课前预习,发现问题---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聪明的你通过自学,掌握了多少呢,我们来测测吧!) Ⅰ.快速浏览课文,补充短文。 What strange weather! It was ____. Then the sun ___ ___ and it ____ warm. All the snow went _____.Right now the sky is ____. It’s going ____ ____.We are experiencing almost four _______ _______. Ⅱ.认真预习文本测测看! 试着写出本课的新单词。 ①注意到()②醒来()③奇怪的() ④变得()⑤怪异的()⑥惊讶的() ⑦滑雪()⑧雪球()⑨黑暗的() 尝试翻译以下短语。 1)出来______________ 2) 醒来 ________________ 3) 变暖和____________ 4) 离开_________________ 5)写报告 ________ 6)不同的季节____________ 7)现在;此刻____________ 8) 滑冰 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九年级化学 .《溶液的形成》学案

2021年九年级化学 9.1《溶液的形成》学案 课型:新授课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并能理解这三者间的关系; 2.知道乳浊液、悬浊液、溶液之间的区别,理解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3.会运用溶液及乳浊液的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生活常见现象。 二、自助内容: 请阅读书本第26-30页(一、溶液)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把少量蔗糖放入水中,过一会儿蔗糖不见了,是由于扩散到中间去了,使水有了甜味。在蔗糖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 2.溶液是一种或物质分散到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质,叫做溶剂。

溶液是由和组成。是最常用的溶剂之一。 3.溶质可以是、或是气体。 如果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一般把_____ 的一种叫做溶剂,__ ___的叫做溶质。 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一般把_______叫做溶剂。 4.在洗涤有无较多的碗时,常常会滴加,它具有作用 三|、课堂补充练习: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 (1)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3)将蔗糖溶液和NaCl溶液混合后的液体不是溶液。() (4)溶液里的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 2.说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名称或溶液名称。

课后作业: 一、自我检测题(“体检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溶液一定是()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 B.牛奶 C.稀饭 D.糖水 3.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A.上面跟下面不相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31、《普罗米修斯》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31、普罗米修斯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 4、学习复述课文。 【学习重难点】 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知识链接】 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名 字的意思是“先知”。他是被宙斯放逐的古老 的神苰族的后裔,是地母盖娅与天父乌拉诺斯 所生的伊阿佩托斯的儿子。 普罗米修斯与智慧女神雅典娜共同创造 了人类,并教会了人类很多知识。当时宙斯禁 止人类用火,他看到人类生活的困苦,帮人类 从奥林匹斯偷取了火,因此触怒宙斯。宙斯将 他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每天派一只鹰去吃 他的肝,又让他的肝每天重新长上,使他日日 承受被恶鹰啄食肝脏的痛苦。然而普罗米修斯 始终坚毅不屈。几千年后,海格力斯为寻找赫 斯珀里得斯来到悬崖边,把恶鹰射死,并让半人半马的肯陶洛斯族的喀戎来代替,解救了普罗米修斯。但他必须永远戴一只铁环,环上镶上一块高加索山上的石子,以便宙斯可以自豪地宣称他的仇敌仍然被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上。在西方文学中,普罗米修斯成为“伟大的殉难者”的同义词。 一、课文字词我会学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看拼音,写词语。 huǒ yàn lǐnɡ xiù chěnɡ fá jìnɡ pai ( ) ( ) ()()

qiú ráo ɡuān yā suǒ liàn hěn xīn shuānɡ xī ( ) ( ) ( ) ( ) ( ) w?i kàng gān zàng qū gǎn qǔ nuǎn ( ) ( ) ( ) ( ) 二、课文内容我会理 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神”? 2、文中各“神”做了些什么? 3、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从课文哪些句子还可以感受到普罗米修斯这一精神?(提示: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句子谈自己体会到的。) 4、认真读一读,从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心情。 A、宙斯得知普罗米修斯从天上取走火种的消息以后,气急败坏,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厉的惩罚。 宙斯可能想:。 B、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普罗米修斯可能想: 5、读了《普罗米修斯》,我们知道了希腊神话中的几个神:普罗米修斯、宙斯、火神、赫拉克勒斯。这几位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普罗米修斯: 火神: 宙斯: 赫拉克勒斯: 三、知识拓展 小练笔:有一天著名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经过高加索山,看到普罗米修斯锁在悬崖上,心中愤愤不平,他想:

溶液的组成导学案

溶液的组成导学案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学校: 辛安二中年级:初四 科目: 化学教师姓名: 由智莉使用时间: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概念。 2、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并能分辨典型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二、过程与方法 3、了解物质溶解过程和溶解实质。 4、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溶解过程通常都伴随能量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 1、溶质、溶剂和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特征; 2、溶解过程都伴随的能量变化;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指导阅读、合作学习 【教具】 课本P3实验探究1-1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导航,激发学趣】 我们喝的茶水、汽水、啤酒,盐水、糖水、食醋,医药上使用的消毒酒精等都是溶液。溶液对动植物的生理活动和人类的生产、科研活动有重要的意义。那么溶液是如何形成的呢?溶液有什么特征?怎样表示溶液的组成? 【自学互助,合作探究】 阅读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一、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1、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溶液: 物质分散到另物质里,形成的的叫溶液。 溶质:被的物质叫溶质。 溶剂:起的物质叫溶剂。 【思考交流】 2、⑴常见的溶剂是、和。 ⑵不作特殊说明,一般的溶液是指以做溶剂的溶液。

⑶固体、气体溶解于液体形成溶液时,固体、气体做,液体做;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多的做,量少的做。只要有水,无论量多少,都做溶剂。 3、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和都相同;稳定性:指只要溶剂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和永远不会分离。 注:⑴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 ⑵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 4、溶液质量= + ;溶液体积= 二、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吸热(Q吸);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热(Q放) 【能力提升】 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时的温度变化与上述两种变化过程中热量变化有关,若Q吸〉Q放,溶解吸热,则溶液温度;例如:溶于水。 若Q吸〈Q放,溶解放热,则溶液温度;例如: 溶于水。若Q吸=Q放,溶解没有热现象,则溶液温度;例如: 溶于水。 【交流展示,诠释疑难】 一、溶解的过程知识点 (一)溶液及其特征

溶液的形成课堂学案

第九单元 溶液的形成课堂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4、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5.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学习过程 一、亲自配制:“碘水”、碘酒仪器:小试管,药品:酒精、水(注意:两支试管内加入的水和酒精的量均为三分之一即可,碘加入1粒) 实验结果: 再举出类似的例子:高锰酸钾能溶解在()中,但很难溶解在()中;植物油很难溶解在()中,但可以溶解在()中。 结论: 总结溶液的组成:溶液由()和()两部分组成。 二、判断溶液、溶质和溶剂1、小组比赛:举出一些液体,先判断是不是溶液,然后说出溶质和溶剂。 2、进一步总结溶液的特征。 三、用洗洁精洗碗是把植物油给溶解了吗? (自学课本,了解什么是乳化作用) 举出一些乳化的例子: 四、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实验验证 注意:每个小组只有一种药品:食盐或硝酸铵或者是氢氧化钠。硝酸铵取一药匙,氢氧化钠取4-5片,食盐取半药匙。 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设计 (1)选择实验仪器:小烧杯、玻璃棒、温度计 (2)实验方案: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进行数据记录及结论分析:

3、请同学们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你能想办法知道温度的变化吗?你有几种方案? 可供选择的用品有: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U形管、轻玻璃 片、NaCl、NaOH、NH 4NO 3 。(大胆设计,你一定能成功)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合作完成。 画出你的设计图: 五、阶段性小结 请同学们自己独立总结一下这节课你的收获和疑惑。 六、课堂测试: 1、关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剂中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食盐溶液与蔗糖溶液混合后仍为溶液 D.同一种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浓度不一定相同 2、一杯久置的高锰酸钾溶液,实验测得其上层密度为a g·mL-1,下层密度为b g·mL-1,则a和b的关系是() A. a>b B. a=b C. a<b D.无法确定 3、下列可作为溶质的是() A、气体 B、液体 C、固体 D、都可以 4、下列四个家庭实验不能配制成溶液的是()

《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导学案

【导学案】 人教版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导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并学会判断溶质和溶剂,理解溶解的过程。 2.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知道溶液、溶剂、溶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掌握溶液的概念和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液、溶剂、溶质之间的关系。 学习难点:学会判断溶质和溶剂,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 知识点1:溶液的形成与特征 〖自主探究〗 1.我们知道自然界中的水通过过滤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但还是混合物,原因是水中还溶有许多。例如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是一种物。2.演示实验9-2,学生观察现象。 3.学生阅读教材第26页知道: ⑴这蔗糖放入水中,很快消失了,形成了蔗糖的水溶液。这种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其中溶质以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⑵若把氯化钠放进水里,形成的水溶液,这种溶液中的溶质是,溶剂是,其中溶质以和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⑶溶液是物,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完全相同,即溶液是的;只要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是的。 小结: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溶液是的、的物。 3.溶液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 知识点2:溶质与溶剂 4.演示实验9--3学生观察现象并完成表格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溶解性与的性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也不同,溶解性与的性质有关 5.溶质与溶剂的判断

⑴水是最常用的溶剂,除水外还有如酒精,汽油等都可作溶剂。如没有特别说明,溶剂是指:,如:硫酸铜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⑵溶液的名称为:“XX的XX溶液”前者为溶质,后者为溶剂。如食盐的水溶液溶质为溶剂是。 ⑶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者为剂,量少者为质。但若有水,水为溶剂。如10ml的酒精与20ml汽油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再如10ml的酒精与5ml的水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 ⑷能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溶液中溶质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溶剂仍为水。如二氧化碳与水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氧化钙与水的混合液中溶质为,溶剂为。 思考: 溶液的特征:; 溶液的状态:; 溶液的颜色:; 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原因:);6.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 〖同步练习〗 1.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氯化钠C.汽油D.蔗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 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形成紫色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案

第九单元溶液教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一课时溶液 问题:喝过雪碧、可乐吗,啥味道?喝过纯净水吗,啥味道? 结论:生活中的液体多数是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下面我们重复两个生活中的实验。 解释:。 思考:我们得到的液体都是混合物。每种液体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只要条件不改变,无论放置多长时间,每种液体都没有沉淀析出。如此,你能给溶液一个定义? 一溶液 1.溶液:。 溶液的特征:。 均一:。 稳定:。 2.溶质:。如食盐、蔗糖等。 3.溶剂:。如水(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解在 其中)。 溶质、溶剂、溶液三者之间的质量关系 【讨论】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思考: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衣服上沾上油滴时,用水很难洗去,解决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可以用肥皂水洗;可以用洗衣粉洗;可以用汽油洗。用谁洗效果更好呢? 【实验探究2】

结论:碘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这说明:。 思考:看来衣服上的油滴用汽油洗效果更好;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弱、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前边我们谈到的溶质大部分是固体,那么溶质还能否是别的状态呢? 二溶质与溶剂的辩证关系 【实验探究3】乙醇溶于水。 【实验步骤】取少量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乙醇,观察现象。 液—液互溶时,。 2.通常:有水时,。 3.溶质可以为:。 【提问】同学们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如等。 【溶液的用途】 1动物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溶解在血液中进行循环的。 2.医疗上葡萄糖和生理盐水、各种注射液都是按一定要求配成溶液使用的。 3.现在农业上的无土栽培技术就是利用溶液代替土壤,提供植物所需养料。

人教版数学导学案-31-33练习

“体验型课堂”学习方案数学(九年级上册)班级:姓名: §3.1~3.3 练习 编审者:施逊科 【学习导言】 掌握圆的性质,学会利用圆的性质解决一些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课前尝试:读一读、试一试、改一改 【读一读】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相关知识点。 【再认概念】 1.填空:如图,在⊙O中,直径CD交弦AB(不是直径)于点E. (1)若CD⊥AB,则有、、; (2)若AE = EB,则有、、; (3)若弧AC=弧BC,则有、、; 2.如果用r表示圆的半径,d表示同一平面内点到圆心的距离,则有 d >r?点在圆外; d=r?点在圆上; d

例2:.某地有一座圆弧形拱桥,桥下水面宽度为7.2m,拱顶高出水面2.4m,现有一艘宽3m,船舱顶部为长方形并高出水面2m的货船要经过这里,此货船能顺利通过这座拱桥吗? 例3:如图,O为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AB的中点,以AB为直径的半 圆分别交AC, BC于点E,求证:(1 )∠AOE=∠BOD; (2 ) 弧AD=弧BE 【测一测】 1. 已知⊙O的半径为10cm,弦MN//EF,且MN =12cm, EF=16cm,则弦MN 和EF之间的距离为。 2. 如图,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交小圆于C 、D .已知AB= 4,CD=2, 圆心O到AB的距离OE=1. 则大、小两圆的半径之比为( ) A. 3 : 2 B.3:2C.5:2 D..5:3 3.从圆上点所作的互相垂直的两弦.它们和圆心的距离分别为6cm和10cm,则此两弦的长 分别为。 4. 一条弦把圆的一条直径分成2cm和6cm两部分,若弦与直径所成的角为 300,则圆心到弦的距离为。 5. 如图,⊙O的直径为10,弦AB=8,P是弦AB上的一个动点, OP长的取值范围是。 6.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M, N分别是AO, BO的中点,CM⊥AB , DN⊥AB. 求证:弧AC=弧BD。 【审一审】 1.错误的题号:,主要原因:。 2.本节课的主要数学思想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审:完成作业 1.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对存在的问题与同伴进行交流。

溶液的形成 优秀教案

溶液的形成 【教学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4.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5.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难点:物质在水中溶解溶液温度变化的实质 【教学过程】 1.在上课前,教师应了解学生有哪些有关溶液的知识,尽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本章的章图为引入溶液的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 2.【实验】对于溶液的基本特征,要抓住均一性和稳定性。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处都完全一样;所谓稳定,是指条件不变时溶质和溶剂长期不会分离。但要注意,这是指溶液形成以后,而不是指在溶解过程中。在蔗糖溶解过程中,杯底部溶液当然要浓一些,上层要稀一些,但这仅仅是分子扩散尚未达成均一时的情况,形成溶液后,各处就一样了。另外,还应启发学生多从微观的角度去想象,分散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之后,仍然处于不停的无规则运动状态之中。 3.对于溶液的广泛用途,学生有许多生活经验,要通过讨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体会化学对生活和生产的作用。在讨论中,如学生提出了独特的见解,教师应予以鼓励。 4.“乳化”现象是通过实验引出的,学生也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洗涤剂是一种最常见的乳化剂。应该注意的是,“乳化”并不是溶解,只是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与物质溶解在水中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溶液和乳浊液,只从定性的角度描述它们的特征,没有提出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的问题,因此是一种粗略的说法。 溶液、溶质、溶剂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实质上溶质分散在溶剂中的粒子的线性直径小于1nm);被分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对溶液的认识要注意以下几点:

溶液的形成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 2.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3.知道什么是乳化,并且知道乳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4. 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学习准备:你在家洗过衣服吗?你洗衣服都用到了哪些物质? 课内探究: 一、解决问题:小明的爸爸开了一家洗衣店,化工厂送来一批工作服。你能帮助小明的爸爸洗干净这批衣服吗? 活动探究一:这些污渍都能用水洗去吗? 1、讨论你的实验方案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记录结果: 你的实验结果: 3、你来总结: (1)什么是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 (3)溶液的组成: 4、举出你熟悉的一些水溶液。 5、我们看到:氯化钠溶解在水中不见了,你能从微观角度试着想像一下,氯化钠是怎样溶解在水中的?(小组可以讨论) 活动探究二: 1、讨论:衣服上不能用水洗去的污渍该怎么办呢? 2、实验记录: 你的实验现象: 你的实验结论: 二、知识大盘点 通过解决问题,我们学习了溶液的有关知识,请大家看黑板并总结: 1、溶质的种类有:

2、常见的溶剂有: 3、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三、走进生活 溶液在生产和科研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交流并展示: (1).你还知道哪些溶液? (2).为什么化学反应常常在溶液中进行? (3).联想生活中的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达标检测: 1、一瓶蔗糖水,若倒出第一杯其甜度和倒出的第二杯甜度相比()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三者都可以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 C.溶液中只能含一种溶质 D.如果温度不变,溶剂不蒸发,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4.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汽水 B.食盐水 C.蒸馏水 D.糖水 5、判断对错,并解释原因。:用洗洁精洗去油污和用汽油出去油污,二者的原理是相同的。 五、知识拓展: 课后阅读课本31页,了解更多除去污渍的方法。并帮爸爸、妈妈洗一次衣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