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文弄影的艺术景致_严歌苓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关系探微

舞文弄影的艺术景致_严歌苓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关系探微

第22卷 第1期2006年2月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 L OF XI NZH OU TE ACHERS UNI VERSITY

V ol.22 N o.1

 Feb.2006 

舞文弄影的艺术景致

———严歌苓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关系探微

孙晓虹

(复旦大学,上海200433)

摘 要:目前,严歌苓小说创作与电影编剧工作呈并驾齐驱之势,对此她有着清醒的认识和体悟。本文试图将严歌苓的小说文本作为考察对象,探讨其小说与电影艺术的互动关系,从而总结改编自严歌苓小说的影片所获成功的经验和内在根源,揭示电影艺术对严歌苓小说的潜在影响和渗透。

关键词:严歌苓;小说创作;电影艺术;互动关系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491(2006)01-0014-05

曾被誉为“窥探人性之深,文字历练之成熟”的“新移民作家”———严歌苓,以她女性的细腻与深刻,为海外华文文坛构筑了一道亮丽迷人的风景线。她凭作品《少女小渔》、

《海那边》成为“中央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一等奖的得主;她的《人寰》则获“中国时报(台湾)百万小说奖”;她的长篇小说《扶桑》获得《联合报》长篇小说奖,自2001年被译成英文后畅销英美,并上了纽约排行榜前十名……”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的她只要潇洒出手,就会轻轻松松将台港及海外的奖项囊入怀中,令人不可思议之余,顿生钦羡之心。更令人瞠目的是,她的作品与影视有着不解之缘。小说《少女小渔》和《天浴》被张艾嘉、陈冲改编成电影,分别获得“亚太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六项大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七项大奖(而且都荣获最佳编剧奖)。随着《谁家有女初长成》被拍成了电影《巧巧》、作品《海那边》、

《无非男女》和《老囚》等被搬上银幕之后,小说《扶桑》、

《红罗裙》、

《约会》被海内外影视制作人及导演购走影视版权,《白蛇》、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无出路咖啡馆》、

《花儿与少年》也受到陈凯歌、周晓文、姜文、韩三平等这些中国电影界大腕的垂青,严歌苓还与他们进行着其他电影剧本方面的合作。

一、创作感悟:对小说与电影剧本写作的认识

随着“影像狂欢时代”的到来,在视觉文化渐趋成为主导型文化、文化市场日渐丰富的今天,当代文学已失去了往日的霸主地位和轰动效应。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的无限风光已不复现,当时大凡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的小说一般都被改编成为电影或电视剧,影视对文学(尤其是小说)亦步亦趋。其

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被改编的文学作品,观众们走进影院往往是出于对该文学作品的喜爱。然而物换星移,如今人们更愿意选择读图方式而非先前的纸媒阅读。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语境下,文学与电影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互动———文学不仅借助影视等传播手段获得“轰动效应”,而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依赖电影,找回曾经的辉煌。严歌苓对文学作品依傍影视的现象有着清醒的认识,她参与影视活动其实是基于对现实的考虑。她坦言:在视觉媒体挂帅的年代,在人们更愿意受影视影响的年代,文学通过电影来传播,是加强文学出路的一种途径。她举《少女小渔》为例,拍成电影,在“亚太影展”中得奖,又应邀参加“芝加哥电影展”观摩演出,《少女小渔》的传播面马上扩大了不少,除了原作品印行版次即刻增加外,出版社按电影演出的内容所写的剧情故事也同时出版。而严歌苓自认为超过《小女小渔》的《海那边》因为没有改编成电影,作品的销量就比不上《少女小渔》。[1]通过与影视的合作而扩大原文学作品的流通发行,显然这并非个案,如今不少作家是借电影来“增势”,借图像的力量为文字壮胆![2]

正因如此,严歌苓没有对电影采取决绝的态度。具有精英意识和作家责任感的她,没有孤芳自赏,并不对属于大众文化之列的电影有任何轻视。相反,她肯定电影是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认为“电影在很多艺术手段上是优越于小说的。视觉上它所给你的那种刹那间的震动,不是文字能够达到的。就好像你看到一块皮肤冒出汗珠的那种感觉,文字一写就俗了”[3]。严歌苓对于自己作品改编基本上都会亲自参

收稿日期:2005-02-28

作者简介:孙晓虹(1979-),女,上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2004级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与,试图架通文学与电影艺术之桥。“我是一个电影迷,每周都要看上两三部,同时我也在给好莱坞写英文电影,我对电影的参与是很积极的。我不能否认这是对文学衰落的一种无可奈何,但我希望能把小说中的文学因素和美好的东西灌输到电影里去,使这门艺术更艺术,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欣慰”[3]。她通过介入编剧活动,把自己创作的主导观念尽量放置其中,主观上是不想流失原作小说的精华,客观上也提高了电影剧本的水平。笔者以为,就是在这个文学日益被边缘化的时代,视觉文化的众声喧哗淹没着作家的话语,但作家们言说的热忱似乎还没有退却,所以他们介入影视,还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作品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他们争取读者和观众的意识与做法是可取的,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对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记得王朔曾经说过:“我觉得,用发展的眼光看,文学的作用恐怕会越来越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最强音,影视就是目前时代的最强音”[4]。在影视并不太令人满意的现状下,如果像严歌苓一样,有更多的具有丰富的创作思维和极高的艺术天性的作家参与其中,必将推动影视艺术向前发展,提升影视的整体水平。

作为好莱坞编剧协会唯一的中国人,严歌苓在美国的生活是十分忙碌的,小说创作与为好莱坞写剧本工作并驾齐驱。尽管专业编剧的工作对于严歌苓而言,是谋生的一种手段,其指归还在于她心爱的写作事业。“所有的手段都是为了达到写小说的目的,使我能有一个体面的生活,不让任何小说潮流来诱惑我的生活。如果生活很困窘的话,你会变得很虚弱,很容易受诱惑。现在,小说成了我的贵族生活,它使我能保持中立的生活态度。什么写性的作家、脱衣服签字……这些东西离我都很远”[5]。当今世界,经济决定着社会与个人的众多方面,经济体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作家和其他职业人一样需要思考自己的现实处境,生存的压力、生活的追求是大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面对着同行的退而坚守或是迎流而上,严歌苓实际选择的是一种较有策略的方式。她通过“触电”来谋生,但她恪守底线,而不至于陷入难以自拔的境地。“我写的都不是很商业的东西。那种隔几分钟要出一个大的情节,什么时候要出现一个危机的东西我是不会写的。当然别人让你写的东西不一定是你喜欢的,我会尽量坚持自己的原则,如果不能坚持的话我还可以选择不写,无非是少赚点钱”[5]。和不少作家一样,严歌苓陷入了个人利益与社会职责之间的冲突。如果说,王朔、池莉等作家创作与影视的关系恐怕更多地纠结于经济回报,那么,严歌苓似乎还是很看重自己创作的品位与质量。严歌苓一方面积极利用视觉文化环境,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较高的稿酬,另一方面也艰难地坚守和捍卫文学艺术本性,尽管会放弃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严歌苓参与电影剧本的工作,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恐怕还在于她敏锐地发现了写剧本对小说的促进作用。

写电影并不是她的原始激情,更多的依赖于技巧。对于在学校中学习过电影创作、剧本创作的她而言,编剧工作还是驾轻就熟的,甚至有些浪费才华。但是进行电影剧本写作,对她的小说创作还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将电影艺术的技巧、表现手法移植到文学创作中。如她自己所说,“我曾经很讨厌写剧本,但现在觉得剧本有很多优点,不能直接描写心理,只能用动作、语言表现人物心理,推进速度非常快。写作方法类似于古典小说的白描,对艺术功力要求很高”[6]。“电影只会让你的文字更具色彩,更出画面,更有动感,这也是我这么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一直所努力追求的。这正是我为什么会爱电影,然后跟电影走得很近的原因。我非常喜欢小说里能够有嗅觉,有声响,有色彩,有大量的动作”[5]。“一个人学会编剧,脑子里要有一双眼睛,MI NDEYE (心眼),这非常重要,因为你要看到方位、看到道具,人物充满动作,看起来动感就比较好。有了动感小说不枯燥,也不说废话。所以我现在小说根本没有‘像什么似的’那种字眼。而且电影剧本写的好是很诗化的,英文剧本尤其要求你干巴、简练,不可能有形容词或副词,所以写着写着文风就改变了,变得非常简朴、非常酷。这时也会出现另一种诗意、情调和力量”[7]。由此可见,与电影的联姻,不仅丰富了严歌苓的小说创作技巧,而且为小说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严歌苓显然意识到了视觉文化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感知与认知世界的能力也有所改变。如果说,小说长期以往承载着理性启蒙和人文思考,那么在影像时代,小说也必然会呈现出一些新的审美风貌,感性直观的表达就是一种倾向。她提及的“色彩”、

“画面”、“动感”自然是与视觉文化时代重视感官刺激的审美倾向相一致的;她追求的“快节奏、情调”也是现今时代的时尚风标。在严歌苓的眼中,写剧本并不能够真正地代表自己的艺术水平,唯有小说才是自己献给艺术神坛的礼物。也许因为严歌苓有了中西方文化的双重体验,对于自己小说的接受者分外尊重,力求汲取影视为代表的视觉文化的特质,并兼顾一贯的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辨,从而使小说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上达到新的统一。

二、文本魅力:小说受到电影界青睐的内在质素

严歌苓的小说总受到影视界的青睐,改编的影片又屡获大奖,不由令人探究其内因。对这个问题,严歌苓自己是这样认识的,“我的小说比较重视讲故事和塑造人物,人物又都比较有个性,所以,表面上看似乎很适合改电影……”[6]言下之意就是还有深层的原因。笔者以为,其深层原因就在于她小说所独具的那份丰赡的思想内涵。她的小说细致勘探和深刻剖析了在非正常时期和边缘异域的人之心灵世界,这是涉及人的最本质的把握,可以使影片的艺术深度得到保证;小说又以她女性独有的敏锐,在“生命移植”后,以“他者”的文化眼光来审视东方文化的意蕴,这对试图凭借影片游弋于世界各大电影节的导演自然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小说还涉及到海外生活题材———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又融入了红尘男女的悲情体验,其间还内蕴了作家对芸芸众生的生存关怀和对异质文化的剖析,这自然可以号召观众走进影院。

其一,对移民生活的况味百态的描绘,必然会引起读者、观众的兴趣和思索。严歌苓一大部分小说取材于异国他乡的中国人的生活。在小说中,她注重对人们离开故土后,进

51

第1期 孙晓虹:舞文弄影的艺术景致———严歌苓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关系探微

入全新国土时的陌生感以及在文化碰撞中的诸种感受的描写。写出了作为来自弱势文化国的移民在美国生活的种种艰难,在“美国梦”寻觅过程中的失落和迷惘,以及在夹缝中求生存与维持自尊之间的矛盾等等复杂的体验和心路历程。出国留学、移居他国、异乡奋斗……这些生活体验的呈现,对于两岸三地的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如今,不少人出于不同的目的走上异乡之旅,有的为了人生理想的实现,有的是出于纯粹的淘金目的,有的是为了与亲人团聚,不一而足。严歌苓小说恰反映了不同人在异乡的生活和人生轨迹,对于将要出国的人有着“生活教科书”之用,使人更清醒地认识到今后的生活所要面临的艰辛和失落;对于已经出国的人而言,更会引起强烈的共鸣。旅外华人的题材引起了众多影视人的关注。原因之一是小说的内容基本上可以保证改编的影片的市场回报率;其二,严歌苓对移民的生态与心态的全方位反映又能保证影片的艺术质量。《少女小渔》反映了移民的生存困境以及人性的美好,改编的同名影片当年叫好声迭起。小说《红罗裙》、

《也是亚当,也是夏娃》、

《无处路咖啡馆》之所以也受到了影视人的关注,恐怕在于严歌苓对移民生活不同侧面的挖掘和表现打动了他们。

其二,对红尘男女的感情体验的关注,自然可以唤起接受者的记忆和联想。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影视作品中,红尘男女的爱情故事常常被关注与表现,而且总有一定的市场。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总难拥有一段完善无暇的爱情、婚姻。不论是补偿心理的驱使,还是放松的需求,或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人们愿意随着影视剧中的人,一起在“情”与“欲”中挣扎、煎熬。人生之苦莫过于“情”苦。可能是由于自身经历所留下的烙印所致,严歌苓在小说中,更多地是用纤细的笔描绘着男男女女的情感世界,只是总被抹上一层淡淡的伤感和痛楚。已被改编的《无非男女》就是将“爱既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本质进行了银幕表现。真正打动观众或读者心灵的,就是这种凄美的情调和两性相隔的绝望。

其三,通过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景致这一独特视角,成功地与电影人期待的文化视野相合流。由于严歌苓在西方专门学习过写作又在海外生活多年,她的小说中渗透着来自西方的关于性别、种族等方面的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她吸收了西方社会看待东方人类的文化历史视点。例如小说《扶桑》主要就是以西方男子克里斯以疑惑探究的眼光来审视陌生神奇的东方女性,他深深爱上了扶桑,关注她,帮助她,试图彻底拯救她,但也不自觉地参与了对“扶桑”的轮奸。小说中融入的西方对东方的文化想像和文化期待,令试图将影片打“国际牌”的电影人喜不自禁。西方“克里斯”对东方“扶桑”无法理解,似乎毕其一生都未能完全彻底地理解“扶桑”、理想他们之间的感情,可又正是这让他萦怀牵挂一生。小说有着一定的隐喻色彩,给电影频添了无限的创作可能,也给读者或观众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跨文化视野和双重背景的交错,可以为改编作品提供阐释的空间。

此外,小说开掘人性的深刻性与复杂性方面的功力,更

显示出作品在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辩层面的特色,这保证了改编作品的艺术深度。“一个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沈从文语)[8]。无论是移民题材的小说还是试图表现非常年代的生活,严歌苓总极为重视对人性的开掘,这是她小说屡受褒奖的根本原因。在写故事的同时,她更着重表现人物在“边缘环境”下或是特定历史背景中,灵魂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从而使小说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如《天浴》写知青身份的少女在特定年代,在人性的丑恶下被毁灭;小说《扶桑》既写出了妓女生活的痛苦与屈辱,又从人性本能的层面揭示了扶桑在两性生活中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生活欲望,可见作者对人性有着多层次的窥探。应该说无论是她着眼于东方还是西方背景的小说,直指人性深处是其小说共同的基点。《少女小渔》中小渔在残酷的生活现实面前,为了办理居留身份,不得不与一位意大利老头假结婚,出卖了自己的尊严,但是就是在这冷酷、功利、丑陋的事件中,小渔与老头皆有着善良、无私、美好的一面,将人性的卑俗与高贵进行了表现。严歌苓不动声色地对人性的复杂进行着关注和剖析,无疑文学作品的最高表现,也必然会成为其它(包括电影在内)艺术的共振点。

三、银幕思维:电影艺术对小说创作的潜在影响

严歌苓的小说具有较为鲜明的银屏意识,经常可以见到常运用于电影剧本中的跳跃和切换手法:画面与画面、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跳跃,不仅加快了叙事的节奏,使我们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一种非常新鲜的感受。通过自己的想象,把镜头组合在一起,将视觉、听觉、触觉等记忆调动起来,整合成内心的视像。

其著名短篇《少女小渔》就是通过白描手法的运用,以最简练的文字勾勒出景、物、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场面描写洗练,镜头感极强。镜头不断将文秀与老金对切,具有很强的艺术张力。通过空镜头、远景、近景、特写,又经过场面调度,拉到中景、远景,使画面具有运动性。其中蕴藏着“由外向内”的电影思维,从文秀、老金的动作、语言、神态,直接进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小说也有着对机位、光线、视角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注意。可见,严歌苓对视觉造型能力和对视听语言的谙熟程度。正如托尔斯泰在上世纪初认识到的那样,“电影给作家带来了一场革命,电影中场景瞬息万变,更接近生活,其伟大之处在于识破了运动的奥秘,要改变我们所积累的那种冗长拖沓的写作方式”[9]。严歌苓将优越于小说的电影表现方法移植到创作中,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简洁的笔触,给小说染上一层难以言说的诗意。

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曾指出:“银幕教会了作家什么呢?首先是确切的、紧张的、富于动势的情节。”“其次,电影艺术教会作家简练的、富于造型性的、可见的写作方法,”“而且教会了他看见自己所写的东西,”“作家还可以学习用蒙太奇手段多层次地思考和观察”[9]。倘若用这些来对照严歌苓的小说,可以发现是如此之吻合。严歌苓注意到电影时空转换的重要意义,并在小说中,直接地加以借鉴。

整群马都被冰雹砸得大发脾气,毛娅想,再晚

61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2卷

一步,马群就将从沈红霞身上一踏而过。她的腿无

法使她摔下马后立刻站起来,毛娅找到她时,她正

趴在地上激烈而无效地爬。

毛娅好不容易拖住自己的骑马,又在马蹄上打个绊。她和沈红霞搂成团,钻到马肚下。冰雹砸在

马身上,发出一声声闷响。

“红霞,刚开始你为啥不喂红马洗脸洗脚水?”

叔叔有许多法子对付马,对付人。

“我没喂它。”我不希望一匹好马心胸狭窄,只认得它的主人,叔叔的方法未必都可取。

“那次军马应征,你回来在班务会上说,再完不成应征指标,你就把红马贡献了。当真的?”班务会

点一蓬旺旺的牛粪火,但还觉冷,毛娅顺手抓起自

己床上的大衣。穿大衣同时,她甜甜蜜蜜地摸兜。

一摸,空的。那封醉心的信呢?这才发现她穿错了

大衣。柯丹往兜里摸烟袋,却摸出一叠子信。

“红马———你们都没没挨过它踢啊!”毛娅,你那信把全班脸都膘红了。柯丹也够呛,非当着全班

公开念它。毛娅你当时要不上去夺,倒不会惹她那

么火。你们这些人哪!

……

“红霞,你知道,我也跟她们一样,舍不得红马。”毛娅见全班目光随着她咽下最后一口水而松

弛下来,知道这下自己已获赦。她独占了全班的指

导员,当然是不合理的,现在她亲手将他奉还给集

体。她们等的就是这个。这个集体最憎恨的就是

私有。班会结束时,有人拿了私有的红糖来分。在

这个集体中,新来的成员也会立刻懂得:若私藏什

么,即使无人揭穿,她也必定没脸活下去。

“毛娅,红霞,冰雹停了!”小点儿从另一匹马腹下钻出来。

(———《雌性的草地》)明显可以看到,这里小说写得如同电影剪辑一样。通过蒙太奇手法,将两个不同时空的场景组接在一起。镜头不断地在沈红霞与毛娅马腹下的对话场景与毛娅因情书在全班作检讨的场景之间进行切换。当然这样的镜头分切和组合,并非仅是为了新奇,而是出于对主题的表达需要。在“女子牧马班”,没有什么秘密可以隐藏,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个人的,红马如此、指导员叔叔也如此。在这种荒诞的生活环境中,个人的一切被掏空,她们的人性也慢慢消失殆尽,只存在共性、变成符号。无疑,这样的镜头组接更具艺术表现力和情绪感染力,通过镜头的对列,形成对照、冲击,从而产生一种单独镜头本身所不具的那种更为丰富的涵义。

严歌苓有意识地吸收电影艺术的技巧手法,融进小说的谋篇布局,提升表达效果。如她自己提到的那样:“在故事正叙中,我将情绪的特别叙述肢解下来,再用电影的特写镜头,把这段情绪若干倍放大、夸张,使不断向前发展的故事总给你一些惊心动魄的停顿,这些停顿使你的眼睛和感觉受到比故事本身强烈许多的刺激”[10]。比如下例:

叔叔骑上另一匹马,跟踪上去。一直跟了几十里,前面出现一群马。陌生人发现身后的跟踪者。

叔叔严阵以待地逼视他。陌生人转过脸,瘦脸红得发黑,皱巴巴的。白牙齿闪了闪,用沙哑低沉

的嗓音叫道:“指导员!”他纳闷极了,这陌生人怎么

会如此亲切地叫他。

陌生人用完全陌生的嗓音说:你怎么啦,指导员。他摘下破旧的军帽,露出婆娑的乌发。原来是

个女人。她温和地笑笑:听说你刚从自治州学习回

来,马上就到牧点来视察呀?

他用更低的声音再次问:“你是谁?!”

她立刻抿上嘴,奇怪地等着他。过会她说:你真能开玩笑啊,指导员同志!她打一下马向前跑去。

叔叔气得狂喊:“你到底是谁?!”

她远远回过头,眼神那样宁静。这才使他突然认出这个陌生生的瘦高个女子原来是沈红霞。

……

(———《雌性的草地》D卷末)她远远回过头,眼神那样宁静。这才使跟踪她半晌的叔叔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瘦高个女子并不是

陌生人,她就是沈红霞。“沈红霞!”他喊道,她应

了,叔叔才完全征实,是她。

她粗大关节的手。粗糙的红色面庞生出两块被冻伤被太阳灼伤被风刮伤的黑紫圆疤,这就使她

的皮质变得坚硬,各种表情都会长时间僵在上面。

实际上她除了一如往常的沉静温和已没有任何表

情。她瘦长的陡然长高的身材有种男子的挥洒劲。

眼神专注,盯住某个东西你就觉得那是她的心认准

了它。这个步履蹒跚,声音低哑的沈红霞于是就把

自己变得陌生起来。再细看,她的脸上已布满密不

可数的细小皱纹。

叔叔看见她受着所有马的拥戴,两百多匹马一齐奔向她,团团围住她,另外两个牧马姑娘立刻被冷

落在一边。叔叔好不容易才通过马群,与她靠拢。

(———《雌性的草地》E卷末)严歌苓在故事正叙中,小说D卷中写到指导员叔叔看见沈红霞的表情,并不马上停下故事的主体叙述来对他的所见所感做焦点描写,只是轻轻带过。而在下一个新的章节E 卷中,她再把被忽略的这段场景酣畅淋漓地描写出来,做一个独立的段落。这样处理多用于情绪描写,取得的效果是显见的:这样,故事的宏观叙述中便出现了一个个被浓墨重彩地展示的微观,每个微观表现都是一个窥口,读者由此可窥进故事深部,或者故事的剖切面。[10]

电影与文学、文学与电影之间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英国小说家莫里斯?贝耶指出的那样:“现在人们强调的是现代文学和现代电影的相互渗透……如今人们已分不清哪种艺术首创一个观念或一种技巧,哪种艺术是立刻拿

71

第1期 孙晓虹:舞文弄影的艺术景致———严歌苓小说创作与电影艺术关系探微

过来用于自己的目的”[9]。对于严歌苓而言,电影的技巧与观念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更重要的是,电影对她作品影响力的扩大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严歌苓小说对人性洞察与表现的深刻、复杂,小说视角的细腻、独到,小说所具有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皆有助于电影作品在艺术思想方面的提升。在全球视觉文化大背景下,如何保持文学艺术的精英意识,又积极迎对大众审美文化潮流,是值得思索的课题。在这个层面上,严歌苓小说与影视的互动合作之举就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责编:唐晓燕)

参考文献:

[1] 姚育明.人生之赌———浅析严歌苓和她的《拉斯维加斯

的谜语》[J].东方艺术,1998,(4):38-39.

[2] 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电影艺术,2001,(2):

33-39.

[3] 郭佳.严歌苓《扶桑》不用张曼玉[E B/O L].http://news.

https://www.doczj.com/doc/2116976498.html,/epublish/gb/paper148/20010730/class0148002

007/hwz450374.htm,2001-07-30.

[4] 白 烨,王 朔,吴 滨,杨争光.选择的自由与文化态

势[J].上海文学,1994,(4):68-76.

[5] 沿华.严歌苓在写作中保持高贵[E B/O L].http://w w w.

https://www.doczj.com/doc/2116976498.html,/chinese/RS/368020.htm,2003-07-23.

[6] 术术.严歌苓《花儿与少年》悬浮于行动的写作[E B/

O L].https://www.doczj.com/doc/2116976498.html,/eastday/wxhg/wxdt/userob2

jectlai166592.html,2004-04-07.

[7] 孙小宁.严歌苓:我到河南种麦子[E B/O L].http://ent.

https://www.doczj.com/doc/2116976498.html,/2003-11-28/1608242337.htm/,2003-11

-28.

[8] 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2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

香港三联书店,1984.

[9] 张卫.电影与文学的交叉点和分歧点[A].电影的文学

性讨论文选[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260. [10] 严歌苓.严歌苓文集[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Artistic Picture of I ndulging in Creation on Literature and Film ———An Analysis of the R elation betw een YAN G e-ling’s G reation of H er N ovels and Art of Film

S UN X iao-hong

(Fudan Univer 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At present,Y AN G e-ling write novels as well as scripts simultaneously.She know much and think clearly about it.This essay attem pts to 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her novels and art of film by analyzing the texts of her novels. It aims at both getting s ome success ful experience and inherenting causes of the m ovies which are adapted from her novels and reveaing the latent influence and infiltration which art of film exerts on her creations.

K ey w ords:Y AN G e-ling;creation of novel;art of film;mutual im pact

81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第22卷

高三语文:小说结尾作用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 小说专题五—小说结尾作用 【考情分析】 【考纲要求】 1.了解小说结尾题的考查形式。 2.掌握小说结尾的作用和答题思路。 3.提升小说阅读能力。 【考题分布】 【命题规律】 小说结尾是小说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小说命题的重要方面,分值在6分左右,虽然不是高频考点,但是考查的难点。 【考向预测】 虽然小说结尾不是高频考点,但在2014和2017年全国卷中已有考查,并且分值较大,所以可以看做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2018年此类题型考查可能性极大。 【核心知识点探究】 (一)小说结尾分类: 1、出人意料的结尾,如《项链》 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如《药》的结尾华小栓、夏瑜的死 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如《柳毅传》。 (二)考查方式: 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 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 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

(三)答题角度: 1、情节角度 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 2、主题角度 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 3、手法角度 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4、情感角度 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 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深度挖掘] 小说结尾这类题目如果详细地进行分类,其类型和答题方式如下: ①出人意料式。(欧·亨利式结尾) 结构上:使故事陡生波澜, 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 内容上: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表达效果上: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表达效果上:留下空白,让读者驰骋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③补叙式。 结构上:与上文情节的呼应,解释悬念; 内容上: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深化主旨。 ④卒章显志式。 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 ⑤令人感伤式。 主题上:深化主题; 表现人物性格上:突出人物性格,增强悲剧色彩; 表现效果上:”令人感动和回味,引人思考。 ⑥大团圆式。 主题上:凸显出美好人性; 表现效果上:符合大众对审美的追求,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读者的感情体验上:读者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例:【2017全国Ⅰ】《天嚣》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小小说的结尾艺术

小小说的结尾艺术 小小说的结尾好坏,能影响小说的成败。选择得好,就能化平淡为神奇,使前面看似平常的情节顿时出彩,小说也步入了高潮。否则,会适得其反,甚至影响全篇! 小小说的结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自然结尾。又可以分为揭示事件结局,抒情结尾,哲理结尾等。 第二种,陡转。或俗称的:理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我们着重分析这第二种。我们通常称它为“欧。亨利”式的结尾,来源于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著名的世界级的小小说大师(日本)星新一,把这种写作方式推向了巅峰。 陡转可以有多种的类别: 1颠覆。即结尾揭示的结果,与人们的想象,或与前面情节发展应有的结果完全是相反的。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 (1)违反生活常识,或约定俗成的逻辑。如星新一的《走钢丝》。写一个年轻的男子假装与一个富婆缠绵,正和她谈得起劲,乘机要掐死她时,警察来敲门了。青年男子觉得阴谋败露,仓皇从二楼跳了下去,结果摔伤了腿,拐着脚拼命地跑,警察在后面就追!按照我们生活中熟悉的情景,是警察抓住男子,送到了警察局,很久没破的案子终于告破

了。星新一却和我们的想的不同: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警察告诉那男子:我们要抓的是富婆,她常用和男人缠绵的方法,把男人勒死,获得钱财。你的命运还不错,只摔伤了腿!这篇仅有几百字的小说的结尾,完全超出了读者知识的范围和想象范围,因此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再如汪曾祺的名篇《陈小手》,匪团长竟开枪打死了救他小老婆性命的医生,完全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但这篇小说出彩之处就在这个超常、超人伦的地方。使用颠覆一定不能四平八稳,就是要尖锐,要特别,要出格,要打破平庸,才能使人为之一振! (2)违反情节发展的必然,推翻了情节发展的自然结果。如宽城的《丰碑》写一个40岁的男人叫卜寿德。他对日本鬼子的工程尽心尽责,因为他有一个80岁的老母和8 个孩子要靠他挣的这份工资养活。中国的劳工对这个汉奸恨之入骨,几次要除掉他,却没能下手。最后一次,日本的场房轰然倒塌,把日本头子也砸死在吊车下。原来,是卜寿德早有预谋。他的80岁的母亲和8个孩子早让日本鬼子杀死了。所谓的“汉奸“是前面情节有意造成的假相,他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再如沈宏的《走出沙漠》。结尾点出人人期盼水壶里的水竟是沙子!谎言掩盖了真相,虚拟代替了现实,一场善意的欺骗,救了四条生命,真与假的反向形成了特殊的震撼效果!

浅谈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

浅谈微型小说的结尾艺术 【摘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微型小说便开始以一个独特的小说身份出现在中国文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速率刺激越来越受欢迎,之后便迅速成长并很快受到青年一代的深爱。微型小说的成功发展自然离不开新颖的立意、凝练的行文和严密的结构,但更多优秀作品让人拍案叫绝的往往是结尾。与很多文学样式相同,微型小说的结尾是全文感情的凝结点、主题的升华。 【关键字】:微型小说结尾模式鉴赏意义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一滴泉小说、超短篇小说或百字小说等。过去它作为短篇小说的一个品种而存在,后来的发展使它已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其性质被界定为“介于边缘短篇小说和散文之间的一种边缘性的现代新兴文学体裁”。微型小说凭借其短小的篇幅,一出现便在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文坛掀起巨大的波澜。构思奇特、行文凝练、与小中见大世界,这些都无一不与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及群众文学心理契合。于是,微型小说迅速成长,深受中国青年一代的热宠。列夫托尔斯泰认为:“小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①。 纵观微型小说,就会发现微型小说结构上有“前轻后重”的特点。也就是说,它的审美刺激往往是偏重于后的,作品前面都是想方设法地积累审美力量,到了最后一段或一两句话才轻轻地捅破,从而使前面所积累的审美力量一下子得到释放。可以说,一篇好的作品,没有阅读到最后,是猜不出其结局的。当然,就微型小说的节后看,结局是安排在结尾的,但是结尾并不等于结局。微型小说大都篇幅不长,但要求结构完整,有一气呵成之感,这自然需要有一个精彩绝妙的结尾在小说的最后对全文做以总结,对主题做以诠释。对于一部微型小说来说,结尾的完美才是一部成功作品的完成的标志。一部作品开头和中段尽管精彩,结尾贫弱,就成了狗尾续貂,令人扼腕。② 根据近年来微型小说的发展,以及微型小说理论的逐渐成熟,微型小说的结

影视与文学的异同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文学与影视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技巧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影与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一方面,文学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有经典作品,也有当代的畅销作品。在国外,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创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黑泽明的《罗生门》、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乱世佳人》、《美国往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这些在世界影坛广为流传的影片背后,都有着经典、流行的文学原著。文学是电影的创作源泉,由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阿仑·罗勃-格里叶编剧、著名导演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而由我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也是很成功的例子。还有根据鲁迅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祝福》是迄今为止鲁迅小说中改编得最为成功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巴金的《寒夜》,曹禺的《原野》、《雷雨》、《日出》等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也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老导演凌子风先后改编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许地山的《春桃》、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名著改编系列,他将自己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渗透到从文学到电影的二度创作之中。 在影像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热衷于影像世界所提供的丰富、形象和生动的视听效果。这种特殊的文化语境让文学与电影出现一种文学不仅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等新的传播手段重新获得“轰动效应”的层面,而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依赖电影、电视,找回曾经的辉煌。在文学借助电影、电视发光并重新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情的同时,更唤起了作家对于电影、电视的热衷。以往,创作者多是把文学读本改编成影视剧,而现在则是影视剧衍生出许多相应的文学读本,出现了文学与影视“同步推出”的新现象。《刮痧》、《大腕》、《永不瞑目》、《大宅门》、《雍正王朝》、《橘子红了》等与电影、电视剧同名的图书所提供的信息一点也不比电影、电视剧本身少。

汪曾祺小说艺术特点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一、1.独特的小说观念(“小说是回忆”) 汪曾祺曾经小说下过一个定义:“跟一个可以谈的来的朋友亲切地谈一点你所知道的生活。”于是,我们阅读他的小说,仿佛感觉到是一个岁月老人在夕阳下讲述些有意思的往事,清淡、飘逸、耐品味,那些浓烈的、激动的、过于悲伤的东西都在他的娓娓叙述中变得淡而又淡。人情世故,舒缓有致,自有一番坐看云起的淡定。 从汪曾祺目前的小说来看,他的作品大多是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那里有他童年生活的记忆和梦想,《受戒》、《大淖记事》、《异秉》等这些他写得最好的作品都属于童年回忆。为什么写得最好的是那些离现实最远的作品呢?回忆中的故乡童年到底给我们带来了那些审美经验? 回忆是一种远距离的凝望和选择,时间过滤掉外在的尘嚣与浮躁,沉淀下那些醇美的、在生命中留下印迹的东西。蓦然回首中,记忆里的往事点点滴滴叠印起来,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世界。 2.欢娱和谐的小说风格汪曾祺本人的个性和气质是倾向于和谐欢娱的,文如其人,其小说也具有相同的风格。40年代的汪曾祺由于年轻气盛,还有那么一点点的“浮躁凌厉”之气,老年以后汪曾祺参透了许多人世的纷争,越来越达观,他不习惯于对现实生活进行严格的拷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于是,我们只在他的少数作品里看到些许锋芒和嘲弄,比如《讲用》。而他的大部分作品表达的都是爱与美、温情与风俗,氤氲着世俗人生的欢娱。 汪曾祺的小说营造了一片没有权力浸染纯然而宁静的乡土,一片近乎童年记忆般和谐温馨的所在。作者把笔触投向“故乡”高邮的村镇,这里没有宗法的约束,没有现代文明的挤压与喧扰,有的是一派自然与随和,有的是任性率真的人情与人性。《受戒》里的明海与小英子,《大淖记事》里的巧云和是十一子莫不洋溢着健康与活泼的光辉。大淖周围的人对于男女之事的以两情相悦为原则的随意,荸荠庵和尚们打牌、杀猪、吃肉、谈恋爱、找媳妇,虽然有违宗法制度和佛教清规,却是真真正正的人性的舒展和生命的欢娱。 3.萧散简远的小说语言汪曾祺的小说耐读、耐品、耐人寻味,可是,当我们读完后却难以复述其小说到底写了什么,因为小说的故事性不强,情节太少,好像没有起承转合,没有腾挪跌宕。留给我们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氛围、一种对生活的印象。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主要体现在小说结构上。他的小说情节因素很弱,较少逻辑的、因果的关系,也较少矛盾冲突所带来的戏剧性。他更多关注的是生活,他写人写事,浮在上面的却是生活。所以,他结构小说时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建构”,先描写环境背景、地理风貌,然后出现人,中间碰到什么可能就会绕进去写几笔,就如同一条流动的小河,两岸的草、花、云、影都倒影在里面,它不停地流着,碰到石头、游鱼、细沙……都要低回不已,一唱三叹,就这样形成了一条丰富活泼的小河。 汪曾祺对自己的小说文体的散文化是有着充分的自觉的,可以说,他是一个有着清醒意识的文体家。在他看来,故事性太强的小说很不真实,他在小说序言里声称:“我的小说的另一个特点是:散,这倒是有意为之的。我不喜欢布局严谨的小说,主张信马由缰,为文无法。”他说这种处理方法受过大苏写作理论的影响:“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种行云流水般自然处理材料的艺术方法,与他本人的气质有关。他书画兼长,学养丰富,尤喜古代笔记,“喜欢宋人笔记胜于唐人传奇”,画则写意胜于工笔。他对生活审美化的处理中,只是一个平平静静的叙述者,性情温和与随意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叙述风度和叙述文体。 二、1.浓郁的抒情色彩 汪曾祺在他的《晚翠文谈》中曾说“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在一个作品里必须具体化为对所写人物的的抒情气质也日渐成熟。作为作家个人气质的折射,抒情在作品中表现的相当充分。这首先表现在作家主观情感的流露,汪曾祺作品往往具有小说情节的淡化倾向。随着情节因素的渐次消失,诸多的非情节因素(如风土人情、社会背景)涌入小说,抒情功能便附着在这些非情节因素上发挥作用。

浅谈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浅谈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摘要】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的观点是: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本文中,笔者将在分析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区别、联系与融合的基础上,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论证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一观点。 关键词:电影;电视;影视艺术;区别;联系 一、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重要性 电影和电视在当代传媒乃至整个社会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不仅是作为传播媒介的工具,还是大众文化的形式,电影和电视的功能和角色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都举足轻重。走进影院看电影,也日益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休闲方式;坐在家里看电视,更是每日家常便饭一样的必修课。 在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工具同时,电影和电视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艺术”。从工具到艺术的变化,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两者的性质,而作为艺术形式的影视,则对文化的发展有更深的影响。在人类迄为止创造的所有艺术史中,影视艺术最具特殊性。它的诞生是艺术形态学在现当代艺术中的最新发展,是艺术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个艺术事件。 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

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影视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创造的结晶。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的不同发展阶段。 二、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区别 从表达路径来看,电视是一种由电视台或是影视公司制做,通过电视机接收节目的一种面向大众的技术和文化的集合体,而电影是由独立的电影公司制作,然后在各院线上映,只面对一小部分观众的独立作品。从传播媒介来看,电影要在电影院的相对独立封闭的空间观看,而电视是坐在家里随时、随心的观看,电视机更是一种普遍的家用电器。 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不同维度上的确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笔者将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发展历史、技术手段、表现内容、视听感受、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五个维度来阐述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区别。 1、发展历史维度上的区别 从时间上来看,电影早于电视而出现; 电影诞生于1895年。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

汪曾祺小说的叙事艺术

绪论 汪曾祺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他既是一个“早熟”又是一个“晚成”的作家。汪曾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发表作品,由于历史、政治的原因一度搁笔30年,到80年代又“重操旧业”,并且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发表了大量的作品,由此确定了他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汪曾祺不仅是一个跨越现当代两个时期的作家,而且是少有的一个将自己的创作风格从创作初期一直延续下来的作家。汪曾祺80年代后的创作风格,在其40年代发表的小说《老鲁》《鸡鸭名家》中已显露出来。汪曾祺80年代的繁华,只不过是将“多年的花结成果”。汪曾祺在一篇文章里这样说过,“我家的后院有一棵藤本植物,家里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因为它从来不开花。有一年夏天,它突然暴发似地一下子开了很多白色、黄色的花。原来这是一棵金银花。我80年代初忽然写了不少小说,有点像那棵金银花。”①汪曾祺的小说,正如他家后院的那株金银花,开的只是些白色、黄色的花,没有姹紫嫣红的喧闹,没有香气袭人的浓郁,只有一份淡淡的愉悦。读汪曾祺的小说,就像陶渊明诗中所说的,“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在他的小说里面,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情节人物,他只是在记录一种生活,一份对生活的感觉。汪曾祺正是以这种“散文化小说”的叙述,树立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散文化的小说有明清小品文的遗韵。 作为富有个性的作家,汪曾祺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世界。他用最经济的文学体裁——短篇小说来描摹市井百姓生活中的精彩一刻。汪曾祺曾谈到:“一个短篇小说,是一种思索方式,一种情感形态,是人类智慧的一种模样。或者:一个短篇小说,不多,也不少。”②通过短篇小说来塑造人物,其形象难免会缺乏立体感,没有传统小说的向心力。但是读完汪曾祺的作品,那些小人物鲜活的面孔依然历历在目。而且会产生这样一个印象: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不太像小说,即失去了某些传统小说的特性。按常规小说是应当对一个故事情节进行完整的叙述,或是对某种典型性格的刻画。但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有些作品常常显得故事性不强甚至没有多少故事可讲,因此也就缺乏故事赖以依附的完整情节,缺乏完整生活场面的展示与清晰完整的人物行为描写。汪曾祺坦言:“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像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③所以他的作品是对生活现象的印象式描绘,是主体对某种情景的瞬间感受,是作者对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些作品读起来更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讲述他的一次

汪曾祺乡土小说的独特艺术世界

汪曾祺乡土小说的独特艺术世界 江苏省大港中学黄卫荣李晓丽 新时期文学自发端以来,就以其崭新独特的风貌区别于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格局。然而,从“伤痕”、“反思”文学对过去政治的批判、否定,对人性人情的追思与呼唤,到“改革文学”对现有时代气息的敏锐反映,却无一不是十七年文学政治视点的延续,是那一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政治观念的反映。在这些文学气息还方兴未艾之时,刘绍棠、汪曾祺等人,提出了“乡土文学”的口号,试图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视角。他们都力图在作品中展现作家本人的思想和文化意识,注重作品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把握,揭示劳动人民的思想、性格中美好的一面,以及这些美好品德所产生的文化根源。这一文化审美倾向的确立,是对建国以来文坛上单一的政治视角的巨大反拨。 比之于更注重故事性描写的刘绍棠,汪曾祺的小说,自有他特有的手笔。他继承了沈从文的风格,以抒情的笔调,着意描写民情风俗,刻写下层百姓的人情人性,以自己的故乡作为背景,成就了一幅幅清新淡远的江南水乡的风俗画卷。他的小说多取材于旧社会生活,但是,他不去苛求情节的起落和戏剧化的冲突,也不去写历史的变幻和人间的沧桑。在他的作品里看不到严酷的阶级斗争与阶级压迫,而只有作者从旧的题材中提炼出来的美德与纯真,从旧社会那磐石般的精神重压下挖掘出来的传统道德情操和美好人性,以及描绘出来的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很多时候,他只以一颗静观而自然的心,用平淡如水的言语叙说市井村落的细碎琐事,诉说那仿佛离我们的尘世很远的,又如同在我们身边常人有的起居行止、音容笑貌。 一、清新淡雅的风俗画卷 汪曾祺在创作中,一贯遵循这样一个宗旨:“我一定要把它写的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在汪曾祺的理解中,“美”就是“把生活中的诗情用一定的外部形式固定下来”。汪曾祺的小说的美质与其清新的自然与风俗的描写又很大关系。他十分注重自然环境的描绘,尤其是在以故乡高邮为地理背景的小说中。《大淖记事》中有“大淖”,“夏天,茅草,芦荻都吐出雪白的丝穗,在微风中不住的点头”。《鸡鸭名家》里有“白莲湖”,“出菱,出藕,藕肥白少渣。……湖边港汊甚多,密密的长着芦苇,新芦苇很高了,黑森森的。莲蓬已经采过了,荷叶的颜色也发黑了。人过时常有翠鸟冲出,翠绿一闪,快如疾箭。”……这些自然美景颇具中国山水画的韵味,构图清澈、明净,虚实和谐,静止的意象与流动

(完整版)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影视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文学与影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可以相相通的。 首先,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有直观性。文学语词形象要我们进行再创造,文学文本中并没有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成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影视艺术通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呈现出来,给观众的视听感官,所以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其次,文学是时间艺术为基础的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综合艺术。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要靠我们在逐字逐行阅读过程中,才能逐步显现出文本全貌。同时,文学的议论、说明、叙述、修辞等,都是艺术感觉和欣赏的对象。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必须将空间造型当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考虑,要把空间的造型和时间的流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呈现出时空复合的具体形象。另外,影视艺术中编者的议论、叙述等,要通过旁白、独白等有限地使用。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 小说是在一个个语词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其次,小说这种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蒙太奇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它是属于影视艺术的。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早就见于狄更斯的小说。雷班曾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段描写作过分析,这是在小说中写到大卫童年时的伙伴斯提福兹的船遇险后,大卫在海滩上见到他的尸体时的一个情景: 但是他把我领到海边。就在她和我——两个孩子——寻找贝壳的地方——昨夜来的那条旧船的一些比较轻的碎片被风吹散的地方——就在他所伤害的家庭的残迹中间——我看见他头枕胳膊躺在那里,正如我时常看见他躺在学校里的样子。 这段文字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超过了一般的想象,它建立在连续几个不同场景的巧妙而自然的联系上,而这本是电影的基本手段蒙太奇所擅长的。所以,这部小说的上述写法意味着

论沈从文小说的讽刺艺术(宋磊)

论沈从文小说的讽刺艺术 宋磊【摘要】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礼赞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讽刺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整体人生构图的两极。结合沈从文的一些主要作品探讨了其小说的讽刺艺术,并且还把他与老舍进行了比较,力图揭示出其讽刺艺术的特征。 【关键词】世态;怜悯;内省;外化 沈从文自称是“乡下人”,他也确实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来看世界和社会人生。贯穿其全部创作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从道德的角度,将都市上流社会和乡村下层人民两相对照,表现他的基本爱憎。只要将《边城》与《绅士的太太》,《柏子》与《八骏图》对照看看,即可明白。在乡村下层人民,是纯净无瑕的灵魂世界,人们信守着自己的本来,一任命运的捉弄而不变初衷,一如《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爱情。即使是柏子与河边吊脚楼上的妓女这类人物,粗野中也见出热情,放纵中露出率真。他们的爱也炽热活泼,充满着生命活力。而在都市上流社会,则是人性泯灭的昏天黑地。华丽的衣着掩盖不住灵魂的肮脏,高贵的身份反倒滋生透顶的虚伪。欺人又自欺,在相互地瞒和骗中,混合着哭声与笑声。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世界,作者的取舍是泾渭分明的。所以对乡村世界生命形式的礼赞和对现代都市人生的讽刺构成了沈从文小说的整体人生构图的两极。本文拟结合沈从文的一些主要作品探讨其小说中的讽刺艺术,并与老舍进行比较,力图

揭示出其讽刺艺术的特征。 一 沈从文的以都市上流社会为题材的小说是一种社会世态讽刺小说。其讽刺对象主要是都市上层社会中的绅士淑女。小说着力于他们在其小小恩怨得失中的表现以及对爱情婚姻的焦灼。就思想内容来说虽然有政治批判力弱的缺点,但他所写的也是社会病态的一部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病态人们的一般性的讽刺上而是上升到人的精神领域观照,并从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病态精神特征。沈从文憎恶文明都市中那种“假道学”的作派,称这种违反自然人性的人物“在朝则如张天翼写的华威先生,在野则如鲁迅所谓阿Q”,因此他的一些作品对都市文化下的国民性进行了反省、解剖和嘲讽。《八骏图》就是描写文化界道貌岸然的名流学者的空虚的人生态度和变态的情欲心理的。传说周穆王曾有“八骏”,这位耽于安乐的穆天子曾驾着这八匹名马万里遨游,在昆仑山瑶池与西王母相会,饮马赋诗,其乐无比。沈从文以这个属于小说家言的古老典故作小说的篇名,本身就包含着讽刺。这八位来自千里之外的“人人皆赫赫大名”的教授聚集到青岛海滨作暑期讲演,虽然他们被誉为“千里马”,但一个个无非是被城市文明和学识堵塞了心灵上正常欲望的衣冠俗物。他们可没有周穆王八骏那种夜行万里,超越飞禽的雄姿,而是一个个在卑琐的泥泞中打滚。有的教授杜撰出一些大而无当的人生哲学来自我解嘲;有的教授儿女成行,还在蚊帐里挂半裸体的香烟广告美女画;而宣布不愿结婚的教授却大谈精神恋爱并跪倒在上海交际花的石榴

文学与电影艺术的比较教学文案

文学与电影艺术的比较 近年来,随着许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在大荧幕上放映后,文学与电影艺术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密切了。尽管如此,文学与电影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而电影是指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从这两者的定义上我们就能明显的发现它们呈现方式的不同。文学是用文字向人们表达作者的一种思想情感,文字成为作品的语言符号向人们展示出它的意义。电影是通过视觉、听觉的刺激,表达出导演所要呈献给人们的故事,它以画面为单位,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文学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内在包含了浓重的文化底蕴,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时代的记忆,它是与岁月一起慢慢流淌的。而电影的产生,是得益于近现代科技的发展,历史感没有那么的厚重,并且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不断的创新发展,从2D到3D再到4D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说到文学与电影的产生,我们自然要说到一个创作者的问题。文学的创作者是文人、作家,他们拥有自己独到的文学见解,深刻的思

想,充沛的情感,坚韧的精神。如果觉得作家一定是那种高学历的知识分子那就错了,虽然那样的作家占大部分,但是也有一些作家虽然没有高学历,但他们的文学涵养确是极深厚的,而作家们的文学涵养的最好体现就在他们作品的遣词造句中。同时这些作家们的知识涉猎也得是极广泛的,在文学作品中总会提到许多与文学无关的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就要求作家们在写的时候必须有所了解,若是弄错了,势必会造成误导。作为电影创作者的导演自然也是不轻松的,他是电影的总调度师,整个电影从最开始的定剧本选演员到最后的剪辑都离不开他。他需要对电影有完全的了解才能明确的让别人知道该怎样去做,有时他可以是演员教演员如何演戏,有时他可以是灯光师告诉灯光师如何打灯。这一小点上最作家在创作时将自身融入到书中是差不多的。同样的,作为导演所考究的就是电影的画面问题,要呈现出真实细腻美好的画面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考虑角度光线等各种问题。因此,可以说文学与电影虽然是由不同的人创作的,但是无论作家还是导演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呕心沥血的向我们表达火传递这内心的一种想法。 接下来说一说文学与电影的受众方面。看书的人我们称之为读者,看电影的人称之为观众,这里同样是看,但意思却大不一样。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作为读者更多的是一种参与者,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自己代入书本中,因为通过阅读文字我们的大脑会有一个将书本中的内容形象化的一个过程,这时我们就是在思考在参与。观众则更侧重对电影的观赏,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别人发生的故

汪曾祺小说的叙事特点 汪曾祺小说有哪些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1943年毕业后在昆明、上海执教于中学,出版小说集《邂逅集》,此后出版儿童小说集《羊舍的夜晚》、小说集《晚饭花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等。汪曾祺的小说耐读、耐品,读他的作品犹如潺潺溪水在心底流淌,亲切美好、舒缓有致,往往悲伤的故事作家也能写得平淡有节制,不使读者产生情绪波动,读他的作品简直就是美的享受。 一、叙事语言 语言是叙事的工具,叙事学的文本分析是从文本语言的有机构成开始的,而汪曾祺小说的叙事特点首先表现在文本语言方面。汪曾祺的短篇小说几乎都有一句类似这样的话开头“傅玉涛是‘写字’的。”(《子孙万代》)“祁茂顺在午门历史博物馆蹬三轮车。”(《祁茂顺》)“瑞云越长越好看了。”(《瑞云》)“张大眼是个催租隶。(《樟柳神》)“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鸡毛》)……充分体现了汪曾祺干净、简约、恬淡的风格,正如他在(《小说笔谈》)中写到的“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惟一标准是准确。”所以在他的小说中,外表上语言的行云流水和漫不经心掩藏着极深的技巧。 汪曾祺这种语言上的讲究,并非字句上的雕琢,而在于句与句整合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表现在叙事文本的两种类型(隐喻与转喻)中。在叙事文本中,隐喻是以人们在实实在在的主体和它的比喻词的代用词之间发现的相似性为基础,本质上来说是“联想式”的。转喻是以主体与它临近的代用词之间的接近或相继的联想为基础,转喻和隐喻并非截然分开,在实际的叙事文本中,这两种叙事文本的类型是相互结合,相互使用的。如《受戒》的结尾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象一串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芦棒,通红的,象一枝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这段文字表面上是景色的描绘,实际写的却是明子和小英子。这里虽然没有一句明子和小英子的形象,但又句句都向读者暗示了他们的恋情,芦花才吐新穗,让读者联想到明子和小英子的爱情刚刚开展。其次,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紫灰色、银光、通红、青、紫、白花”暗示着明子和小英子今后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生活中也有坎坷的时候,如“长脚蚊子、水蜘蛛”,被惊起的青桩扑鲁鲁鲁飞远了,通过自然的突变,我们理解明子和小英子的关系引起的波澜,比如英子的家人,寺庙的主持,特别是世俗的眼光。这段景物描写实际上是作者赞同明子和小英子的恋情,充满生气地发展、开花、结果。 我们看到汪曾祺的语言在字里行间留下空白,由读者去联想、替换、加入解释、完成意义。如“这两个老人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呢?他们的光景过得么样了呢?”(《鸡鸭名家》)“团长觉得怪委屈。”(《故里三陈》)“你怎么了。”(《瑞云》)“今年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老鲁啊,咱们什么时候回去呢?”(《老鲁》) 特别是在文章的结尾,有些语言有一定的哲理性。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鸡毛》)“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黄油烙饼》)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 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赏析小说结尾的艺术 与小说开头段相比,小说结尾段特别重要,它不仅是情感主旨的结尾处,而且是作者用力构思的匠心之处,尤其对于微型小说来说,更是在结尾处引爆“审美的雷管”。因此,小说结尾处成为命题的重点部位和热点区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对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的研究。 [准确审题] 对小说结尾艺术的考查,一般的提问方式有: ①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 ②小说为什么要以……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③请分析小说结尾处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④×××情节中,作者使用了“欧·亨利笔法”,试作简要分析。 ⑤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审题时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考虑: (1)审清是单一问还是综合问。单一问:只问结尾段对表现人物或情节的作用。如“提问方式”④只问情节。综合问:只笼统地问结尾在文中的作用。 (2)审清题型。有分析题,如“提问方式”①③④;有探究题,如“提问方式”②⑤。 [规范答题] (1)扣住结尾的特点分析其作用和效果。有的是自然结尾,有的是奇峰突起,有的是戛然而止,有的是补出神来之笔……不同的特点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只有抓住了特点,才能答准答好,这是至关重要的。 (2)要把小说结尾艺术的领悟与情节结构安排的欣赏、人物形象的鉴赏、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作品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等角度综合起来,真正提高阅读结尾艺术的鉴赏水平。 (3)答题时,依然从小说的结尾、结构、人物、环境、主题等角度答题。 ①点明结尾特点,如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却合乎情理,补充情节完整等。 ②点明结构作用,如呼应上文,结构完整。 ③点明人物作用,如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④点明主题情感作用,如深化主旨,加深情感。 个别结尾还有读者作用,如引起读者深思,回味悠长。 答题模板 结尾特点+结构作用+人物作用+主题作用。 (2015·石家庄二模)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分)

文学与影视的区别和联系

文学与影视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文本中心走向视听中心的时代,视觉语言和视觉思维在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扩大了“地盘”,但文学仍然是所有文艺形式的价值中心,这一点并未改变。从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央视的前身)播出的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到如今,中国电视剧产量逐年攀升,居于全球首位。我们发现,其中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电视剧,大多出自文学改编和作家改编。电影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文学对当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大贡献。然而,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比如这种现状的成因是什么?当下的影视与文学互动呈现怎样的态势? 文学是影视最需借助的资源 文学在表达人的精神性存在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文学是一切艺术中具有最大容量和智慧的艺术,也是影视艺术最需要借助的文化资源。正如有论者所说,文学能为影视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故事内核,更重要的是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对历史的理解方式。 付诸文学改编的作品也大都具备好故事的基础。小说和影视剧的最大共同点是它们都以叙事为表征,同时,也都是讲故事的。英国作家福斯特说:“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而影视制作人则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然而,即使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小说中,改编率也不高,原因之一是,在如何理解故事性上,小说方面和影视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当然,故事、情节等词汇在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眼里仍带有部分贬义色彩。 电视剧所要求的故事,仍然是非常传统、简单、千篇一律的以故事情节和因果链条为特征的线性叙事,因为制片方认定电视剧是典型的大众文化样式,必须服从大众的趣味,必须以收视率为成败标准。因此,他们所要求的,不简单是一般小说中的一般故事,而是一种在故事的强度、叙事的强度、动作的强度、对话的强度上都远远大于普通小说的故事。 影视方面要求小说的另一个要素是人物。而塑造人物,也恰好是小说的拿手好戏。如果说影视和小说的人物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影视界仍然坚持最传统的现实主义人物观,即人物需要有丰富的个性。被改编为影视剧的小说,大都提供有这样的人物基础,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他有点傻,有点笨,但是单纯而执着,在部队里摸爬滚打,在磨难中百炼成钢。这类小说提供了生动丰满的人物性格,是影视剧改编的最好材料。在每年几千部作品中,像这样的人物不计其数,但形象鲜明、性格丰富、让人过眼不忘的人物其实并不很多,一方面是能力不及,更多的是观念不同,一些小说作者认为小说写的是“人”,却不一定是“人物”,甚至“塑造”这个词也显得陈旧。 小说所提供的语言,特别是人物语言,理所当然地成为影视剧改编的重要资源。剧本主要由对话组成,小说原著的人物语言是否生动和富于特色,也是制作方考虑的因素。《篱笆·女人和狗》、《过把瘾》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优秀剧作,都因原作语言的鲜明特色而获益匪浅。 出于以上原因,影视界非常重视剧作的文学性。张艺谋说:“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张艺谋曾试图疏远文学,得到了教训,到《山楂树之恋》,他作品中的文学性再次回归。 影视对文学有冲击有启发 成功的影视改编,无疑推动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小说《蜗居》出版两年后乏人问津,而电视剧播出一个月,书就创造了销售40万册的纪录。

小说结尾的类型及效果分析学案

青州一中语文学科导学案

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 ”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汪曾祺小说艺术特色

《大淖记事》和《受戒》都是汪曾祺先生优秀的短篇小说。汪老先生的文章,语言如行云流水般潇洒自如,信马由缰,充满了平淡之美。他的文体清新别样,文字中充满了传统的文化底蕴,带有鲜明的风俗画特征。汪曾祺小说处处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人文主义及和谐氛围,他在小说中挖掘并赞扬人性美,突显健康人性,和谐人性。个人觉得汪曾祺的文风很优美、淡雅,他的文章大多清新自然,采取民间化的叙事方式,为我们娓娓道来了类似江南乡下人的日常生活。《大淖记事》和《受戒》这两篇小说正是其代表作品,充分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 汪曾祺的小说,往往在浓郁的乡土风俗画的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传统的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他笔下的人物总是暗合传统的真善美,并在与假恶丑的对立中获得美的升华。这是汪曾祺文化小说创作的基本审美态度和道德尺度。汪曾祺不重人物性格,而重氛围渲染,以玄远清丽的真淳飘逸之气,表现健全的人性和健康的美。温软的水,朦胧的月,摇曳的云影,迷人的沙洲,感应着明海小和尚、小英子、巧云、十一子们细微神秘的心灵震颤;那混沌的爱,迷离的情,则展示了生命的腾踊,美的精魂的跃动。汪曾祺纤笔一枝,将人的自然情欲写得如此美绝人寰,一尘不染。作者既重视小说创作的潜移默化的认识作用,同时又欣赏和玩味顺乎自然、超脱功利的人生境界,这使他的小说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雾霭,释放出一种多义的主题内涵。他的小说就像是一幅清新淡泊、意蕴高远、韵味无穷的水乡泽国风俗画,在《受戒》结尾处那充满着生活情越的水荡景色描绘那样楚楚动人,犹如一幅美丽的画画恒久地定格在读者的视觉之中。 汪曾祺的小说语言优美,有散文化的趋势。他自己说;“我不善于讲故事,也不喜欢太象小说的小说,即故事性很强的小说。故事性太强了,我觉得就不太真实了。”因此,说他的小说更多地接近于生活的原貌,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塑造人物方面,其作品人物着色浅淡,绝少铅华,不作故意的褒贬和抑扬,好人并不强其所好,坏人也不故添其坏,能人并不样样俱能,庸人也不一无所长。全都实实在在,不掺半点虚假。以外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然后通过人物的内心来表现人情美。曾祺一方面热情赞颂了真正的情爱、自由的个性,同时极力唱赞朴素的人情、和谐的关系,另一方面他又尽量把小说中的矛盾淡化,把冲突变得和缓,造成感情的隐含性、内敛性,达到一种“虚美”的艺术境界。他描写的“人情美”体现在各个方面,不单在古朴的乡村,有时甚至是放在压抑人性的背景体现人性美、本色美。作者塑造众多鲜明生动、形神活现的人物形象,都是以浓烈的氛围、凝炼的语言来表现的。这些语言不仅赋于人物色彩,还赋于人物动感,使人感觉得到人物形象的质朴美丽,是非常逼真而又非常优美的。比如《大淖记事》中有这么一个细节,十一子被打得昏死过去,巧云喂他尿碱汤时“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这个细节很感人,生动有力地表现出巧云对十一子赤诚真挚、相濡以沫的情爱,虽无什么细致的文字,却已写出了巧云内心丰富的情感。人物形象的美也还体现在人物之间的语言上,汪曾祺小说中对话不多,语言总是力求自然、平常,于平常中求韵味。看《受戒》中明海与小英子一起划船回家在芦花荡里的对话,《大淖记事》里十一子养伤时和巧云一起对话,都是简短得不能再简短,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但却真正闻其声如见其人,十分符合人物的身份、地位,自然、平淡、感人。小英子言语有任性、天真,明海则是憨厚、温顺。十一子和巧云尽显一往情深。语言的美不在一个一个的句子,而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就很好把握住了这一点。 在汪曾祺的文章中,没有那种耳提面命的道学家面孔,没有装腔作势的大喊大叫,也没有自命不凡的名士习俗,他有的是从容和平和。他有的是娓娓道来和细细评说,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所以他的文章让人读起来轻松愉快如坐春风,是一种真正的艺术享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