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方歌

中药方歌

中药方歌
中药方歌

二画

七厘散(《良方集腋》):血竭冰片红花麝香乳香没药儿茶朱砂

人参紫金丹(《医宗金鉴》):人参丁香当归血竭骨碎补五味子甘草五加皮没药茯苓

九一丹(《药蔹启秘》):熟石膏红升丹两药比例为9:1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三画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草麻黄杏仁生姜

三黄凉膈散(《喉症全科紫珍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赤芍薄荷陈皮天花粉射干甘草川芎青皮金银花当归玄参灯心竹叶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干地黄生白芍麦冬生牡蛎阿胶麻仁生鳖甲生龟板炙甘草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干地黄麦冬阿胶生龟板生牡蛎炙甘草生鳖甲麻仁五味子生鸡子黄

四画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六味汤(《喉科秘旨》):荆芥防风桔梗僵蚕薄荷甘草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山萸肉怀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熟地黄

六神丸(《雷氏方》):中成药,处方略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月华丸(《医学心悟》):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山药百部沙参贝母茯苓三七獭肝菊花桑叶

丹栀逍遥散(《校注妇人良方》):柴胡白芍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牡丹皮栀子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云南白药(中成药):略

五画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

龙虎二仙汤(《时疫白喉捷要》):龙胆草生地黄生石膏犀角牛蒡子板蓝根知母玄参马勃木通黄连焦栀子黄芩僵蚕大青叶粳米甘草

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炒白术炒黄芪茯苓龙眼肉当归远志炒酸枣仁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

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川牛膝制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制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杜仲制附子肉桂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四物汤(《和剂局方》):当归熟地白术川芎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圣愈汤(《正体类要》):熟地生地人参川芎当归黄芩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赤芍浙贝母防风没药炒皂刺当

归尾陈皮金银花

正容汤(《审视瑶函》):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南星白僵蚕制半夏木瓜甘草茯神木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人参麦冬五味子

正骨紫金丹(《医宗金鉴》):丁香木香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当归莲肉茯苓丹皮白芍甘草

玉屏风散(《丹溪心法》):黄芪白术防风

甘露饮(《阎氏小儿方论》):熟地黄生地黄天冬麦冬枳壳甘草茵陈枇杷叶石斛黄芩

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白豆蔻藿香棉茵陈滑石木通石菖蒲黄芩川贝母射干薄荷连翘

加味玄麦汤(《辨证录》):玄参麦冬丹参五味子

六画

耳聋左慈丸(《重订广温热论》):熟地黄淮山药山萸肉牡丹皮泽泻茯苓五味子磁石石菖蒲

会厌逐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甘草桔梗生地当归玄参柴胡枳壳赤芍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

托里消毒散(《外科正宗》):黄芪皂角刺金银花甘草桔梗白芷川芎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党参如意金黄散(《外科正宗》):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生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

红棉散(《外科方外奇方》):锻龙骨枯矾海螵蛸胭脂飞丹冰片

地黄饮(《医宗金鉴》):生地黄熟地黄首乌当归丹皮玄参白蒺藜僵蚕红花甘草

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牛黄郁金犀角黄连朱砂栀子雄黄黄芩珍珠冰片麝香

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贝母当归白芍甘草玄参桔梗

至宝丹(《和剂局方》):成药(略)

冰硼散(《外科正宗》):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

导痰汤(《济生方》):半夏陈皮枳实茯苓甘草制南星

七画

杞菊地黄丸(《医级》):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

辛夷清肺饮(《医宗金鉴》):辛夷花生甘草石膏知母栀子黄芩枇把叶升麻百合麦冬苍耳散(《济生方》):白芷薄荷辛夷苍耳子

附子理中汤(《阎氏小儿方论》):人参白术甘草干姜附子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沙参麦冬玉竹生甘草桑叶白扁豆天花粉

八画

泽泻汤(《金匮要略》):泽泻白术

肾气丸(《金匮要略》):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

参附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附子

参附龙牡汤(《世医得效方》):人参附子龙骨牡蛎

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炒扁豆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怀山药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炙甘草

知柏地黄丸(《医方考》):山萸肉怀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熟地黄知母黄柏

细辛膏(《外台秘要》):细辛蜀椒干姜吴茱萸,皂角附子猪油先将各药渍苦酒中一宿,再

以猪脂煎至附子呈黄色为止,膏成去滓,俟凝即成。

金黄油膏:如意金黄散加凡士林,配成20%油膏。

泻心汤(《金匮要略》):大黄黄芩黄连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金锁匙(《外科发挥》):硝石硼砂冰片僵蚕雄黄

鱼脑石散(《中医耳鼻喉科学·四版教材》):鱼脑石粉冰片辛夷细辛

和营散坚丸(《医宗金鉴》):川芎白芍当归茯苓熟地陈皮桔梗香附白术人参炙甘草天花粉昆布贝母升麻红花夏枯草

青黛散(《赵炳南临床经验集》):青黛粉黄柏滑石粉

九画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明》):柴胡瓜蒌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

烂耳散(经验方):穿心莲粉猪胆汁枯矾

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白附子白僵蚕全蝎

独参汤(《伤寒大全》):人参

活血止痛汤(《外科大成》):当归苏木落得打川芎红花三七赤芍陈皮地鳖虫紫金藤

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当归丹参乳香没药

栀子清肝汤(《杂病源流犀烛》):栀子黄连黄芩丹皮菖蒲柴胡当归甘草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荆芥防风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甘草

养金汤(《类证治裁》):沙参麦冬生地黄知母杏仁桑白皮阿胶白蜜

香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附紫苏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玄参甘草白芍麦冬生地薄荷贝母甘草

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制半夏陈皮木香砂仁

神仙活命汤(《时疫白喉捷要》):龙胆草金银花黄芩土茯苓生地木通生石膏浙贝杏仁马勃蝉蜕僵蚕生青果

十画

真武汤(《伤寒论》):茯苓白芍白术生姜附子

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皂角细辛

通窍汤(《古今医鉴》):麻黄白芷防风羌活藁本细辛川芎升麻葛根苍术川椒甘草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老葱麝香生姜红枣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桃仁红花川芎当归生地赤芍

消风散(《外科正宗》):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木通甘草通气散(《医林改错》):柴胡香附川芎

益气聪明汤(《证治准绳》):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甘草

桑菊饮(《温病条辨》):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薄荷芦根甘草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甘草芒硝大黄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白芍茯苓当归白术薄荷生姜甘草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朴硝大黄栀子黄芩连翘薄荷甘草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香附川芎陈皮

柴胡清肝汤(《医宗金鉴》):生地当归赤芍川芎柴胡黄芩栀子天花粉防风牛蒡子连翘甘草

珠黄青吹口散(《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薄荷石膏人中白犀黄西瓜霜老月石天竺黄黄连青黛珍珠粉大梅片生甘草

通宣理肺丸(中成药):略

十一画

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穗牛蒡子桔梗甘草淡竹叶芦根

银花解毒汤(《疡科心得集》):金银花紫花地丁犀角赤茯苓连翘丹皮黄连夏枯草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陈皮制半夏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姜汁为丸清咽利膈汤(《外科正宗》):连翘栀子黄芩薄荷牛蒡子防风荆芥玄明粉金银花玄参大黄桔梗黄连甘草

清咽双和饮(《喉症全科紫珍集》):桔梗金银花当归赤芍生地玄参赤茯苓荆芥丹皮川贝母甘草葛根前胡灯心

清瘟败毒散(《疫诊一得》):石膏生地玄参竹叶犀角黄连栀子桔梗黄芩知母赤芍连翘牡丹皮甘草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冬桑叶石膏麻仁麦冬阿胶党参甘草杏仁枇杷叶

清营汤(《温病条辨》):犀角生地黄玄参竹叶心麦冬丹参黄连金银花连翘

清宫汤(《温病条辨》):玄参心莲子芯竹叶卷心麦冬连翘犀角尖

黄连滴耳液(经验方)黄连枯矾甘油冰片蔓荆子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黄连黄柏黄芩山栀子

黄连清喉饮(《外科证治全书》):川黄连桔梗牛蒡子玄参赤芍药荆芥甘草连翘黄芩花粉射干防风

黄连膏《医宗金鉴》):黄连当归尾黄柏生地黄姜黄麻油黄蜡上药除黄蜡外,浸入麻油内,一天后,用文火熬煎至药枯,去渣滤清,加入黄蜡,文火徐徐收膏。

黄芩汤(《医宗金鉴》):黄芩栀子桑白皮麦冬赤芍桔梗薄荷甘草荆芥穗

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牡丹皮泽泻滑石通草

麻杏甘石汤(《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

麻黄汤(《伤寒论》):麻黄杏仁桂枝甘草

续断紫金丹(经验方):当归熟地黄菟丝子骨碎补续断制首乌焦白术茯苓丹皮牛膝红花血竭儿茶乳香没药虎胫骨鹿角霜自然铜

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羚羊角霜桑叶象贝母鲜生地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硇砂散(《医宗金鉴》):硇砂轻粉冰片雄黄

十二画

紫金锭(《百一选方》):山慈菇五倍子千金子仁红芽大戟麝香

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成药(略)

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生地赤芍丹皮

疏风清热汤(经验方):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

温肺止流丹(《疡医大全》):人参荆芥细辛诃子甘草桔梗鱼脑骨

葱豉汤(《肘后备急方》):葱白淡豆豉

十三画

豢龙汤(《医醇賸义》):藕节白茅根薄荷炭黑荆芥牛膝丹皮牡蛎羚羊角夏枯草青黛石斛麦冬川贝南沙参

锡类散(《金匮翼》):象牙屑珍珠青黛冰片壁钱牛黄人指甲

十四画

蔓荆子散(《东桓十书》)蔓荆子生地黄赤芍甘菊桑白皮木通麦冬升麻前胡炙甘草赤茯苓

滴鼻灵(经验方)鹅不食草辛夷花麻黄素粉

碧云散(《医宗金鉴》)鹅不食草川芎细辛青黛共为细末

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标准煎液的申报资料要求

附件2 中药经典名方复方制剂标准煎液的 申报资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申报资料项目 (一)综述资料 1. 药品名称 2. 证明性文件 3. 处方来源及历史沿革 4. 方义衍变 5. 临床应用 6. 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 (二)药学研究资料 7. 药学研究资料综述 7.1 主要研究结果总结 7.2 分析与评价 8. 药材 8.1 来源 8.2 资源评估 8.3 质量评价

8.4 参考文献 9. 饮片炮制 9.1 炮制方法及参数的确定 9.2 质量评价 9.3 参考文献 10. “标准煎液”的制备 10.1 工艺研究 10.2 药材、饮片与“标准煎液”的量值传递关系 10.3 参考文献 11. “标准煎液”的质量控制 11.1 基本要求 11.2 化学成分及关键质量属性研究 11.3 质量研究 11.4 标准正文 11.5 样品检验报告书 11.6 参考文献 二、申报资料撰写说明 (一)综述 1. 药品名称 药品名称包括: ①中文名; ②汉语拼音名; ③命名依据。 —2 —

来源于古代经典名方的中药复方(以下简称经典名方)制剂的药品名称原则上应与古代医籍中的方剂名称相同。 2. 证明性文件 证明性文件包括: ①申请人合法登记证明文件、《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复印件; ②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容器)的注册证书复印件或核准编号; ③其他证明文件。 3. 处方来源及历史沿革 应规范表述处方组成、各药味剂量、功能主治以及拟定的用法用量。 应详细说明处方来源(著作及作者)、颁布朝代或年代;提供原文记载的处方药味组成、炮制方法和剂量,同时说明处方中每一药味的规范名称;提供原文记载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上述资料需附著作原文条目。 应提供历代本草文献,需注明出处(包括作者、出版年以及版本情况),并提供全面反映处方历史沿革的综述资料。 4. 方义衍变 应用中医理论对经典名方主治病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进行论述,需对处方的配伍原则(如君、臣、佐、使)及药物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并系统梳理历代方义及其相对应治则治法的衍变情况,需注明文献出处。 —3 —

妇科常用150首方剂

妇科常用方剂 1、一贯煎 【方源】《续名医类案》 【歌诀】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组成】沙参、麦冬、生地、当归、川楝子、枸杞子 【功效】滋阴疏肝 【主治】经行乳房胀痛,证属肝肾阴虚。 【方解】君:生地 臣:当归、枸杞子、沙参、麦冬 佐使:川楝子 2、二仙汤 【方源】《中医方剂临床手册》 【歌诀】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加入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最相宜。【组成】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盐知母、盐黄柏 【功效】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 【主治】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 【方解】君:仙茅、仙灵脾 臣:巴戟天 佐使:当归、盐知母、盐黄柏 3、二至丸 【方源】《医方集解》 【歌诀】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清除眩晕与失眠。 【组成】女贞子、旱莲草 【功效】滋养肾阴 【主治】绝经前后诸证,证属肾阴虚:右归丸合二至丸 4、二陈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组成】陈皮、半夏、甘草、生姜、乌梅、茯苓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本方主治湿痰证。 【方解】君:半夏 臣:陈皮 佐:乌梅、生姜、茯苓 使:甘草 5、八正散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歌诀】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栀滑研,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组成】车前子瞿麦扁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

【功效】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本方湿热淋证。 【方解】君:滑石、木通 臣:车前子瞿麦扁蓄 佐:山栀子、大黄 使:甘草 6、八珍汤 【方源】《正体类要》 【歌诀】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 【组成】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效】益气补血 【主治】气血两虚证。 【方解】君:人参、熟地黄 臣:白术、茯苓、当归、白芍药 佐:川芎 使:甘草 7、人参养荣汤 【方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当归、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黄芪、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 【功效】益气补血,养心安神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 【方解】君:人参、熟地黄 臣:白术、茯苓、黄芪、当归、白芍药 佐:陈皮、远志、肉桂、五味子 使:甘草 8、大黄牡丹皮汤 【方源】《金匮要略》 【歌诀】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康。 【组成】大黄、牡丹、桃仁、冬瓜仁、芒硝。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方解】君:大黄、牡丹 臣:桃仁、芒硝 佐:冬瓜仁 9、大补元煎 【方源】《景岳全书》 【歌诀】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组成】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耳鼻喉科通用中药方歌

、三蚣散(《奇效良方》) 三蚣散内星芷麝功专搜风又祛痰口眼歪斜面肌挛此方当可保安康 由蜈蚣、南星、白芷、麝香组成,热酒调服。搜风祛痰通络。治口眼口呙斜、面肌痉挛、抽搐。 2、三黄凉膈散(《喉科紫珍集》) 三黄凉膈治喉痛芩柏连栀归芍芎玄草射竹青陈皮花粉银花灯心送 由黄芩、黄柏、黄连、栀子、当归、赤芍、川芎、玄参、生甘草、射干、竹叶、青皮、陈皮、天花粉、银花、灯心组成。清热解毒,利咽止痛。治邪毒由表入里,咽喉红肿疼痛,恶寒发热。便泌加大黄。 3、千金内托散(《喉科紫珍集》) 千金内托治喉痈银翘桔草朴芍芎青陈蒌灯防花粉五目未溃参归功 由银花、连翘、桔梗、生甘草、赤芍、川芎、厚朴、青皮、陈皮、瓜蒌、灯心、防风、天花粉、人参、当归组成。清热消毒,托里破痈。治喉痈应溃而未溃,红肿疼痛。 4、化脓汤(《朱宗云经验方》) 化脓汤中贝皂甲银翘栀板僵芩花豆根芦根十二味解毒排脓朱氏法 由银花、连翘、栀子、板蓝根、山豆根、芦根、黄芩、天花粉、僵蚕、贝母、皂角刺、穿山甲组成。清热解毒,排脓消肿。治咽喉痈肿成脓未溃。 5、升麻解毒汤(《谭敬书经验方》)

升麻解毒苍芷芩升葛芍草蒲桔腥肺热鼻渊流浊涕欲求特效此方寻 由升麻、葛根、赤芍、生甘草、黄芩、蒲公英、苍耳子、白芷、鱼腥草、桔梗组成。清热解毒,排脓通窍。治肺热鼻渊,浊涕量多不止,面颊疼痛。便秘加大黄,尿黄加木通。 6、止衄散(《类编朱氏集验方》) 止衄散中用当归黄芪芍药生地随再加茯苓与阿胶益气生血衄可退 由当归、黄芪、赤芍、生地、茯苓、阿胶组成。益气生血、凉血止衄。治气虚血少,鼻衄时发。 7、少阴甘桔汤(《外科正宗》) 少阴甘桔升柴陈羌芎黄芩葱玄参咽痛口糜并腐烂身热脉沉病不轻 由桔梗、甘草、升麻、柴胡、陈皮、羌活、川芎、黄芩、葱白、玄参等十味药组成。疏风解毒,清利咽喉。治少阴咽痛,或口糜烂及咽喉,脉沉细而身犹热者。 8、中和汤(《医宗金鉴》) 中和汤里八珍配减去地苓加芪桂桔芷排脓姜枣冬补虚托毒藿香替 由黄芪、肉桂、人参、白术、炙甘草、白芍、川芎、当归、白芷、桔梗、藿香、麦冬、生姜、大枣组成。补益气血,托毒排脓。治骨槽风,溃烂日久,时流清脓、死骨,正虚邪恋。 9、六味汤(《喉科秘旨》) 六味汤中用荆防桔草薄荷与僵蚕外感风寒咽喉病赶紧煎服保平安

方歌

1.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大青龙汤: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同,太阳无汗兼发燥,发表清里此方良。 3.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桂芍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4.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无汗胸脘闷,发汗解表里气滞。 5.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姜桂麻黄芍药甘,细心半夏五味同。 6.正柴胡饮:正柴胡饮景岳方,芍药陈皮草姜防,疏散风寒效平和,风寒轻证服之康。 7.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勿过。 8.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甘石伤寒方,汗出而喘法度良, 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柴葛解肌陶氏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11升麻葛根汤: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12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13败毒散: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冒有奇功。 14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5再造散: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加,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6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解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17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18葱白七味汤: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服之康。19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芒硝,大黄枳实厚朴饶,去硝名曰小承气,调胃承气硝黄草。 20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未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21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胁下寒凝痛莫当,细辛三药同煎服,功专温下妙非常。22温脾汤: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用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23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24麻子仁丸(脾约丸):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25五仁丸:五仁杏仁柏仁桃,陈皮松仁郁李饶,炼蜜为丸米饮下,津枯肠燥此方效。 26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津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27十枣汤:十枣逐水效甚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水留胸胁痛,水肿胀满实证佳。 28舟车丸: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二皮轻粉轻轻入,峻下逐水通便强。 29禹功散:儒门事亲禹功散,牵牛茴香为末研,行气逐水又通便,姜汁调下阳水痊。 30黄龙汤:黄龙枳朴并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31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玄地冬,硝黄加入五味共,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32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33蒿芩清胆汤:高琴清胆碧玉需,陈夏赤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夹湿,胸痞呕恶总能除。34达原饮:达原槟榔草果仁,厚朴知母与黄芩,再加芍药同甘草,开达膜原效绝伦。 35截疟七宝饮:截疟七宝草果仁,常山槟朴草青陈,疟发频频邪气盛,劫痰燥湿此方珍。36四逆汤: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37逍遥散: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将薄偕,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38痛泻要方:痛泻药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又腹痛,治在抑肝与扶脾。 39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甘草与人参,大枣和之治虚痞,辛开苦降效如神。40白虎汤:白虎汤用石膏偎,知母甘草粳米陪,亦有加入人参者,燥烦热渴苔燥退。 41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珍,再加粳米同煎服,暑烦热渴脉虚寻。

经典中药方要点

河南省中医临床医生应掌握的经典条文及方剂 常用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

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 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 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

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 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 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 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攻补兼施 19.黄龙汤 组成: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甘草人参当归 功用: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

常用方剂150首方歌

常用方剂150首方歌 常用方剂歌诀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 方歌:止嗽散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白前甘草共为

末,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 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解肌汤 方歌:氏柴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饮 方歌:参饮用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

桂附羌防芎芍参,再造散用参芪甘,方歌: 细辛煨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 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 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 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 方歌:温脾参附与干,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中药方歌150首

第一章解表剂 1.麻黄汤 方歌: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 2.桂枝汤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3.九味羌活汤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 4.香薷饮 方歌: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5.小青龙汤 方歌: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6.止嗽散 方歌:止嗽散内用桔梗,紫菀荆芥百部陈,白前甘草共为末,姜汤调服止嗽频。 辛凉解表 7.银翘散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8.桑菊饮 方歌: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胃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9.麻杏石甘汤 方歌:伤寒麻杏甘石汤,身热而喘是妙方,辛凉宣泻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10.柴葛解肌汤 方歌: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扶正解表 11.败毒散 方歌:人参败毒茯苓甘,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 12.参苏饮 方歌: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干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13.再造散 方歌: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外感服之安。 14.加减葳蕤汤 方歌: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功可慰。 第二章泻下剂 寒下 15.大承气汤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16.大黄牡丹汤 方歌:金匱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17.温脾汤 方歌: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润下 18.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方歌: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粘便难解,润肠通便功效高。 攻补兼施

Removed_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1、一阴煎(《景岳全书》) 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安康 由麦冬、芍药、生地、熟地、丹参、牛膝(一方有杜仲,无牛膝)、甘草七味药组成。滋阴清热。治肾水真阴虚损所致烦渴咽干,潮热不退, 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二黄三白散(《妇科玉尺》) 二黄三白香附芍黄连黄柏侧柏酌白术椿白白石脂清热利湿治带卓 由黄连、黄柏、香附、芍药、侧柏叶、白术、椿白皮、白石脂八味药组成。清热利湿。治带下赤白,甚或黄赤相兼,量多质粘稠、气臭秽、少 腹坠胀,**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症。 3、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 人参麦冬散知芩生地竹茹草茯苓清热养阴安心神妊娠烦闷效验灵 由人参、麦冬、知母、黄芩、生地、竹茹、甘草、茯苓八味药组成。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治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烦 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而滑等症。 4、八物汤(《济阴纲目》) 八物沁扣四物匡延胡川楝木香榔疏肝理气调经血经行肢肿服之康 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槟榔八味药组成。疏肝理气。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善叹息,苔薄白,脉弦细等 症。 5、大营煎(《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 由当归、熟地、肉桂、甘草、杜仲、牛膝、枸杞子七味药组成。养血温经、扶阳散寒。治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经行延后,色淡量少,质 清稀,小腹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脉沉延无力等症。

6、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 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 由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山甲、王不留行、白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柴胡、青皮、甘草共十四味药组成。疏肝解郁, 通络下乳。治产后乳汁分泌少。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饮食不振、苔薄黄,脉弦细带数等。 7、内补丸(《女科切要》) 鹿茸菟丝内补丸芪桂苁蓉附紫菀潼白蒺藜桑螵蛸温肾培元止带专 由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桑螵蛸十味药组成。温肾培元、固涩止带。治肾阳不足,带脉失约 ,妇女带下清冷,量多质稀,小腹冷,夜尿多,腰酸便溏,舌淡脉沉细等症。 8、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由泽泻、猪苓、茯苓、茵陈、赤芍、丹皮、车前子、黄柏、栀子、牛膝十味药组成。清热利湿止带。治湿热滞下焦,带下色黄如茶汁,或黄绿 如脓、臭秽难闻、阴痒或肿痛,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症。 9、天仙藤散(《妇人良方大全》) 天仙藤散用木瓜香附乌药柴苏加再加陈皮草生姜妊娠水肿气滞佳 由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紫苏叶八味药组成。理气行滞。治妊 娠气滞满及水肿等症。 10、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 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疏肝解郁功效彰 由当归、白芍、茯苓、丹皮、白术、香附、天花粉七味药组成。疏肝解郁,养血解脾。治多年不孕、月经不调、经来腹痛或经行不畅,乳房胀 痛、精神抑郁、舌红苔薄、脉弦等症。 11、牛膝散(《济阴纲目》) 牛膝散用归芍桃桂心玄胡丹皮要再入木香行气滞逐下胞衣效能高

耳鼻喉科中医诊疗方案

目录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3) 梅核气病(咽异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6)

慢乳蛾病(慢性扁桃体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1年)、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第二版(王士贞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诊断依据: (1)病史:有急性扁桃体炎发作病史。 (2)自觉症状:咽部不适,发痒,干燥,灼热感,异物感,微痛,可有刺激性咳嗽,口臭,易感冒或伴纳差,乏力,头痛,低热等。 (3)咽部检查: ①挤压舌腭弓,自隐窝口有脓液及脓栓排出。 ②扁桃体表面不平,有瘢痕或黄白色点状物。 ③舌腭弓、咽腭弓与扁桃体粘连。 ④扁桃体及舌腭弓慢性充血。 ⑤患侧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凡具备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病史及检查所见中①项或②~⑤中三项以上即可作出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七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二)证候诊断 1.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咽部干焮,微痒微痛,哽哽不利,午后症状加重。全身可见午后颧红,手足心热,失眠多梦,或干咳痰少而粘,耳鸣眼花,腰膝酸软,大便干,舌质干红少苔,脉细数。 2.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 咽干痒不适,异物梗阻感,咳嗽痰白,胸脘痞闷,易恶心呕吐,口淡不渴,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3.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 咽干涩不利,或刺痛胀痛,痰黏难咯,迁延不愈。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暗有瘀点,

苔白腻,脉细涩。 二、治疗方案 (一)外治法 1.烙法:适用于各种证型。根据扁桃体分度程度,挑选特制的烙铁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后蘸上麻油(烙铁涂蘸麻油后酌热度约为120℃),然后迅速送入口腔对准扁桃体施行烧烙,当听到局部发出“兹拉”声后(约0.5~1秒)立即将烙铁抽出,此为“一铁”治疗量。每侧扁桃体10~15“铁”为一次治疗量。施烙后扁桃体表面形成一片烙痂,3天后烙痂脱落可行第二次治疗,治疗10次为1个疗程。烙治过程应注意烙铁须在压舌板的上面进出口腔,以免烧伤其他部位。一旦发生口腔黏膜烫伤,局部可以喷喉风散。 2.啄治法:适用于各种证型。用镰状刀在扁桃体上做雀啄动作,每刀深度约2~4毫米,每侧扁桃体3~5下,啄治后扁桃体表面会少量出血,每次治疗以吐2~3口血为适度。每周1~2次,5次为1疗程。啄治过程应注意进刀不要太深,避免损伤扁桃体血管。一旦出血较多应及时进行局部止血。 3.含漱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可选用滋阴清热利咽等中药煎水含漱。 4.吹药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可选用滋阴清热利咽的中药粉剂吹入患处。 5.含服法:适用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可用滋阴清热利咽中药含片或丸剂含服。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治法:滋养肺肾,清利咽喉。 推荐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百合、生地、熟地、麦冬、玄参、当归、芍药、贝母、桔梗、甘草等。 2.脾胃虚弱,喉核失养证 治法:健脾和胃,祛湿利咽。 推荐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半夏等。 3.痰瘀互结,凝聚喉核证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利咽。 推荐方药:会厌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生地、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玄参、陈皮、半夏、茯苓等。 (三)针灸治疗 1.体针:

中医常用方歌

中医常用方歌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4.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7.正柴胡饮 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煎,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症服之康。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3麻杏甘石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4.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5.升麻葛根汤 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干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1.3扶正解表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芷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参苏散 参苏散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3.麻黄细辛附子汤 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症,寒重热轻脉沉良。 4.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2.泻下剂 2.1 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淤散结肿,肠雍初起腹痛康,肠雍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 3.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症,泻热逐水效非常。 2.2温下 1.大黄附子汤 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下治法代表方,寒积里实服之康。 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躁便秘施。 2.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2.4 逐水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和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中医名方 个经典处方

中医名方135个经典处方 1、益气通瘀 组成:太子参15 克、枣仁15 克、苏木15 克、降香15 克、丹参15 克、桃仁15 克、川芎 5 克、干草5克、石菖蒲15克。 功用:益气宁心,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20 剂。 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15 克、莲子心 2 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20 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12 克、郁金12 克、积壳10 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20 克、白芍15 克、僵蚕、夏枯草12 克。 2、逐瘀调经汤 组成;当归10 克,赤芍10 克,五灵脂10 克,三棱10 克,莪术10 克,益母草15 —30 克,肉桂 3 克,[后下] 功能;逐瘀通脉,化脱子宫内膜。 主治;较重的血瘀性痛经,血瘀性出血痛证,如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性月经过多。使用本方必须掌握时间,行经的初期[1 —2] 天或行经的中期[2 —3] 天为适合。

加减运用;腰酸明显者,加用川断10 克,杜仲10 克,狗脊10 克;加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促子宫内膜之化解和脱落。神疲乏力,小腹中作 坠,大便偏溏者,加用白术10 克,黄芪10 克,煨木香 5 克,党参15 克,以健脾益气、温运中阳,既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腹疼剧烈,胀疼 拒按者,加入延胡10 克、灸乳没各 6 克、景天三七10 克,以增强化瘀止痛之力,经量过多、头昏心慌者,加入炒蒲黄6 克,〈包煎〉、雪竭粉6克分吞,花蕊石15 克,以增强化瘀止血的作用。胸闷烦躁、舌苔黄腻,加入制苍术10 克、炒柴胡 5 克、炒丹皮10 克、勾藤15 克,以清除肝经湿热。若烦热口渴,大便干躁者,可加积壳10 克、大黄 6 克〈后下〉。 3、化瘀止漏汤 组成;当归20 克、山楂20 克、川芎10 克、五灵脂10 克、蒲黄10 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消积止漏。 主治;产后恶露不止、腹痛阵作,或在流产、早产之后漏下淋沥,腹痛日久不止。 加减运用;热者加黄芩、黄柏,寒者加桂枝、泡姜,脾虚气弱者加黄芩、白术,肺肾两虚者减去五灵脂与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相合

(完整版)方剂学常用方剂歌诀

方剂学常用方剂歌诀 辛温解表 001、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002、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003、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004、小青龙汤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辛夏甘草和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005、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分经论治宜变通。006、三物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辛凉解表 007、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008、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绕,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009、伤寒麻杏甘石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肺,定喘除热效力彰。 扶正解表 010、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感冒有奇功。011、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012、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葱白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寒下 013、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证见,峻下热结宜此方。014、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囊,肠痈初起腹按痛,苔黄脉数服之康。 温下 015、温脾人参干姜草,附子大黄大剂量,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016、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积,连投此方急救先。 润下 017、麻子仁丸治脾约,大黄枳朴杏仁芍,胃热津枯便难解,润肠通便法高超。 逐水 018、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019、舟车牵牛与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陈皮轻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攻补兼施 020、黄龙枳朴与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021、增液承气参地冬,硝黄加入五药供,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和解少阳 022、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023、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024、蒿芩清胆碧玉需,陈夏赤苓枳竹茹,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025、达原饮用槟朴芩,白芍甘知草果仁,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逐秽此方行。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 1.1.气虚证 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 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逍遥散用芍归柴,苓术甘草姜薄皆;解郁疏肝脾亦理,丹栀加入热能排。 2.月经后期 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证 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证: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 3.1肝郁证:逍遥散 3.2肾虚证:固阴煎 3.3肝郁肾虚:定经汤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 4.1气虚证:举元煎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失笑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

经典药方大全

经典药方大全 (2012-11-09 11:38:01) 转载▼ 分类:健康知识 标签: 健康 经典药方大全 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 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的。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 干姜,肉桂,蜀椒。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那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百科全说》 3:各种骨刺; 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 :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 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养生堂)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 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大夫开的) 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 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 王院长也给出了一个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开水冲泡代茶饮。王院长还推荐了一个具有很好的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 (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 :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后在用步长脑心通。(民间) 12; 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

20个常用方剂方歌

20个常用方剂方歌 1、银翘散 方歌: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牛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淡鼓荆芥竹叶苇茎牛蒡子甘草桔梗 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证:温病初起 2、逍遥散 方歌:逍遥散用归芍柴,苓术甘草姜薄偕, 疏肝养血兼理脾,丹栀加入热能排。 组成:柴胡薄荷白术茯苓白芍灸甘草当归生姜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主证:肝郁脾虚证。 3、四物汤 方歌:四物补血基本方,营血虚滞急煎尝, 熟地当归白芍芎,补血调经功效强。 组成:熟地白芍当归川穹 功效:补血调血 主证:营血虚滞 4、六味地黄丸

方歌:六味地黄益肝肾,茱薯丹泽地苓专, 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 肺肾两调金生水,麦冬加入长寿丸。 组成:熟地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 功效:滋阴补肾 主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5、百合固金汤 方歌:六味地黄益肝肾,茱薯丹泽地苓专, 更加知柏成八味,阴虚火旺自可煎。 养阴明目加杞菊,滋阴都气五味先, 肺肾两调金生水,麦冬加入长寿丸。 组成:百合生地熟地甘草麦冬玄参贝母桔梗当归芍药功效:养阴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主证:肺肾阴亏、虚火上炎。 6、柴胡疏肝散 方歌: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能除。 组成:柴胡香附芍药川芎陈皮灸甘草 功效:疏肝行气活血止痛 主证:肝气郁结

7、二陈汤 方歌: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 利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组成:灸甘草半夏陈皮茯苓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证:痰饮 8、一贯煎 方歌: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 当归川楝水煎服,阴虚肝郁是妙方。 组成: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当归苦楝 功效:滋阴疏肝 主证:肝肾阴虚兼肝气不舒。 9、归脾汤 方歌:归脾参芪术草姜,当归龙眼枣木香, 茯神远志酸枣仁,益气补血心脾强。 组成;茯神远志大枣生姜木香当归桂圆肉酸枣仁人参灸甘草白术黄芪 功效: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证: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10、藿香正气散 方歌: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驱。

中医药100首常用方剂歌诀

100首常用方剂歌诀 注:歌诀中黑体字为本方的君药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4.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辛姜麻桂夏草从,芍药无味敛气阴,外寒里饮最有功。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1.2辛凉解表 5.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1.3扶正解表 6.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芩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泻下剂 1.1寒下 7.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热结旁流证;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8.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 1.2温下 9.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人参干姜当归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 1.3润下 10.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脾约便秘证。 1.4逐水 11.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甘遂芫花合大戟,功逐水饮力峻厉,悬饮水肿实证宜。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悬饮;水肿。

中药方歌

二画 七厘散(《良方集腋》):血竭冰片红花麝香乳香没药儿茶朱砂 人参紫金丹(《医宗金鉴》):人参丁香当归血竭骨碎补五味子甘草五加皮没药茯苓 九一丹(《药蔹启秘》):熟石膏红升丹两药比例为9:1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 三画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甘草麻黄杏仁生姜 三黄凉膈散(《喉症全科紫珍集》):黄连黄芩黄柏栀子赤芍薄荷陈皮天花粉射干甘草川芎青皮金银花当归玄参灯心竹叶 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干地黄生白芍麦冬生牡蛎阿胶麻仁生鳖甲生龟板炙甘草 大定风珠(《温病条辨》):白芍干地黄麦冬阿胶生龟板生牡蛎炙甘草生鳖甲麻仁五味子生鸡子黄 四画 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 六君子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 六味汤(《喉科秘旨》):荆芥防风桔梗僵蚕薄荷甘草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山萸肉怀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熟地黄 六神丸(《雷氏方》):中成药,处方略 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 月华丸(《医学心悟》):天冬麦冬生地黄熟地黄山药百部沙参贝母茯苓三七獭肝菊花桑叶 丹栀逍遥散(《校注妇人良方》):柴胡白芍茯苓当归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牡丹皮栀子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贝母瓜蒌天花粉茯苓橘红桔梗 云南白药(中成药):略 五画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 龙虎二仙汤(《时疫白喉捷要》):龙胆草生地黄生石膏犀角牛蒡子板蓝根知母玄参马勃木通黄连焦栀子黄芩僵蚕大青叶粳米甘草 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人参炒白术炒黄芪茯苓龙眼肉当归远志炒酸枣仁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 左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川牛膝制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炒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制菟丝子鹿角胶当归杜仲制附子肉桂 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半夏厚朴茯苓生姜苏叶 四物汤(《和剂局方》):当归熟地白术川芎 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圣愈汤(《正体类要》):熟地生地人参川芎当归黄芩 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赤芍浙贝母防风没药炒皂刺当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

传统中医经典名方解 桂枝汤 【组成】桂枝10g 赤芍10g 甘草6g 生姜10g 大枣10g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 【特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2加减变化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寻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银翘散 【组成】连翘9g 二花9g 桔梗6g 薄荷6g 竹叶3g 甘草6g荆芥6g牛蒡子9g.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特征】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2 加减变化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纽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3 现代运用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寻麻疹、疮疡疖肿,亦多用之。4使用注意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华盖散 【组成】麻黄10g 桑皮10g 紫苏10g 杏仁10g 茯苓10g 陈皮10g 甘草10g 【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肺感风寒. 【特征】咳嗽上气,痰气不利,脉浮数者. 麻杏甘石汤 【组成】麻黄9g,杏仁9g,炙甘草6g,生石膏24g。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郁热致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