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整理)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巢湖市北部山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及交通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江淮之间,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安徽省会合肥约70km。实习区位于巢湖市郊北部山区,其范围是东经117°47′―117°54′,北纬31°36′―31°42′。区内东、北、西三面环山,一面(南面)紧邻巢湖。山脉走向为北东35°―40°,平面图上呈一个向右倒伏的斜体英文字母“M”形,由西向东主要由龟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麒麟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山峰大尖山海拔350m,一般山峰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为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及其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水系发育,系长江流域。裕溪河是巢湖水注入长江的通道,也是沟通省会合肥市与长江沿岸芜湖等城市的水上通道。

实习区交通十分便捷,淮南(阜阳—芜湖)线贯穿境内,向东南可与皖(芜湖)赣(江西)线相连,向西北经合肥可与京沪线、京九线、合(肥)九(江)线以及即将建成通车的宁(南京)西(安)线相接;合(肥)芜(湖)高速公路途径巢湖市,与合(肥)宁(南京)高速、合(肥)徐(州)高速、合(肥)安(庆)高速、沪(上海)蓉(成都)高速相连;此外,尚有省道、县道、等支线与合肥、安庆、芜湖、马鞍山和江苏省南京市相连;以巢湖为中心,水上运输可通往合肥及长江沿岸各城市,可谓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纵横交错,直达

全国各地,

巢湖市位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照充分,热量条件较好,无霜期长,全年在232—247天。年平均气温为15.7℃—16.1℃,最高可达40℃,最低在﹣7℃,年平均降水量1200mm。雨量分布不均,春季(3—5月份)占年降水量28%—32%,夏季(6—8月份)占38%—44%,秋季(9—11月份)占18%—19%,冬季(12—2月份)占10%—11%。夏季梅雨显著,每年约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季节,是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季节,12月份降水量最少。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3.4m/sec,春季最大为3.4—3.7m/sec,秋季最小,为2.6—3.2m/sec。

巢湖市工业欠发达,主要有水泥、化工、机械及轻工业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巢湖水泥厂、安徽维尼纶厂、油泵油嘴厂和铸造厂等。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油菜、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桃、杏、石榴等;水产品有鱼、虾、河蟹等,尤以巢湖银鱼驰名中外,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溶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陶用粘土等,其中石灰岩、白云岩的储量均属大型,在安徽省占有重要位置,是华东地区水泥、化工、溶剂、建材原料的重要基地之一。

巢湖半汤温泉驰名省内外,温泉水资源丰富,流量达1055m3/d,

温泉氡含量370Bq/L—444Bq/L,水温58℃—63℃,为中等放射性含硫化氢的SO4-Ca.Mg型矿泉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医疗矿泉。由于医疗保健价值较高,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建有10多家温泉疗养院。

第二节地层

第三节构造

巢北山区位于扬子板块的东北部,郯庐断裂带的东侧,南缘以桥头集—东关断层为界,西缘以青苔山逆冲断层(滁河断裂带的一部分)为界。隶属于巢湖—无为断褶带,半汤复式背斜的西翼。

印支运动,尤其是南象幕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构造格架,产生了NNE—SSE向褶皱,并伴有一系列的纵断层、横断层和斜断层。岩浆活动很微弱,区内仅见几个小的花岗质岩脉、岩枝。

一、褶皱

实习区属于半汤复式背斜西翼,由三个二级褶皱组成,自东向西为喻府大村向斜、凤凰山背斜和平顶山向斜。褶皱岩层由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和三叠系构成。其中二叠系大隆组为喻府大村向斜的核部,而三叠系东马鞍山组则构成平顶山向斜核部。凤凰山背斜核部则由志留系组成。褶皱轴面倾向北西,褶皱轴迹方向为20°

—30°,枢纽均向SSW倾伏,倾伏角15°—26°。褶皱在平面上表现为一个斜体字母“M”形,南端则被近EW向桥头集—东关断层横切。次级小褶皱颇为发育,特别是两个向斜核部尤为明显。褶皱多被断裂破坏,并有小型岩浆活动。

(一)喻府大村向斜

位于本区东北部,分布于大力寺—炭井村—喻府大村一带,规模较大,总体构造线方向为NNE—SSW。向斜核部由二叠系大隆组组成,两翼分别由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五通组和志留系组成。由于受青苔山逆冲断层影响,该向斜西翼南东倾倾角50°—70°,局部产状近直立甚至倒转。东翼倾向北西倾角较缓,一般30°—40°。枢纽向SSW倾伏,NNE扬起,扬起端位于石刀山北部(305高地)。在维尼纶厂一带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地层发生强烈揉皱。沿177高地(维尼纶厂东矿山)—王乔洞一线发育有4个小型花岗岩岩脉或岩枝,系受NWW向横断层控制。该褶皱在巢湖水泥厂—西康医院一线被第四系掩盖。

(二)凤凰山背斜

位于本区中部,分布于凤凰山—麒麟山—大尖山—朝阳山—碾盘山一带。规模较大,总总体构造线的方向为NEE—SWW。凤凰山背斜核部由志留系高家边组组成,两翼依次为泥盆系五通组、石炭系、二叠系。东翼地层倾向SE,倾角较大,近直立局部甚至倒转。西翼地层倾向NW,倾角较缓,一般30°左右。枢纽向SW方向倾伏,倾伏角约20°左右,两翼泥盆系砂岩在凤凰山南面汇合,然后倾没

于巢湖水泥厂之下,被第四系掩盖。

由于核部地层志留系多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砂岩等,抗风化能力较弱,故形成沟谷洼地;而两翼及倾伏端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抗风化能力较强,常构成山脊,故地貌上表现为一个被斜谷特征。

该背斜倾伏端放射状小断层和节理较发育,形成向倾伏端撒开的扇形断层组。

(三)平顶山向斜

位于本区西部,分布于阴都山—马家山—平顶山—碾盘山一带。总体构造线方向为NEE—SWW。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两翼分别为南陵湖组和龙山组、殷坑组和二叠系、石炭系组成。两翼岩层产状在平顶山南坡脚下东翼277°∠52°,西翼132°∠83°,往西远离平顶山地层产状很快变为倒转;山顶处东翼261°∠51°,西翼150°∠44°;平顶山北坡转折端产状,东翼235°∠46°,西翼146°∠44°。该向斜向NE方向扬起,扬起端位于平顶山—向核山—碾盘山一带,向SW方向倾没于巢湖之滨。

平顶山向斜南西倾伏端的三叠系地层次级褶皱特别发育,在耙子山—马家山—靠山黄村一带,由西向东依次发育有五个次级小褶皱,主要有耙子山小向斜、耙子山—马家山倒转背斜、靠山黄扇形背斜,现分述如下。

1、耙子山小向斜

位于耙子山西南麓,其核部主要为南陵湖组组成,两翼分别为和

龙山组组成。从东翼经转折端至西翼地层产状分别为254°∠45°、200°∠59°、146°∠86°。为一向北东扬起,南西倾伏的不对称向斜。

2、耙子山—马家山倒转背斜

位于马家山与耙子山之间。在耙子山北西坡靠近运矿公路东侧的扬起端可见背斜核部大隆组硅质层出露。在耙子山南坡距小向斜东南约150m处,见到该倒转背斜的倾伏端,由三叠系和龙山组和南陵湖组组成。背斜东翼产状209°∠85°(倒转)、西翼254°∠45°(正常)。

3、靠山黄扇形背斜

位于靠山黄村西南约200m的山坡上。该处为一个近圆形的大采坑,圆形采坑的周围岩层均为三叠系南陵湖组,且都向采坑中心倾斜。扇形背斜的核部为三叠系南陵湖组下部地层,两翼分别为南陵湖组中部和上部地层以及东马鞍山组。其产状东翼280°∠54°,西翼135°∠78°,转折端产状为196°∠41°。

根据褶皱所卷入的地层为震旦系至中三叠系,而侏罗系,不整合覆盖在上古生界之一,故推断实习区褶皱构造应属印支期南象运动产生物。

二、断层

本区由于多期构造活动,特别是受滁河逆冲断裂带(青苔山断层)影响,断层较为发育,但断层规模均较小。

根据断层的走向,本区断层大致可分为四组:

第一组:NWW—SEE向(300°左右)断层;

第二组:NNE—SSW向(25°—30°)断层;

第三组:NEE—SWW向(60°—70°)断层;

第四组:NE—SW向(45°左右)断层。

其中第一组发育最强烈,第四组最不发育。根据其发育特征分别叙述如下:

(一)N WW—SEE向断层

本组断层横切构造线方向,与地层走向近于垂直,在区内最为发育,但断距较小,彼此相互平行、密集排列,以张性为主,兼有平移特征。其平面效应,在喻府大村向斜东翼以右为主,左旋次之;在想些西翼以左旋为主,右旋次之。现将具有代表性者描述如下:

1、177高地右行平移正断层

位于177高地南坡、喻府大村向斜东翼。该断层切割并错断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栖霞组。向东延至岠嶂山,详细横切177高地南坡,断层线地表出露长度约1200m。

断层证据:

(1)石炭系高骊山组沿走向突然中断,与黄龙组直接接触,水平错开约60m。

(2)断层破碎带宽5 —8m,最宽处可达45m主要为碳酸盐角砾,局部可见定向排列的构造透镜体。

(3)断层棉产状在不同的地段由所编号,西段:22°∠50°;

中断:350°∠45°;东段:20°∠60°。有时可见侧伏角为50°E 的擦痕。

(4)断层带旁侧节理、劈理发育明显,主要有两组:①14°∠41°;②8°∠70°。断层带中发育大量方解石脉,产状164°∠48°,与断层线成锐角相交。

(5)沿断层线向东追索,可见泥盆系五通组组成的山脊被明显错开,而形成错脊。

(6)沿断层线详细追索,构造破碎带越来越宽,至油库破碎带宽达45m,角砾岩发育;且有发育数条0.8—1.2m宽的方解石脉,均显张性特征,与主干断层构成“人”字形构造。

极射赤平投影求得三个主应力方位分别为:σ1=356°∠54°;σ2=96°∠6°;σ3=190°∠35°。

综上所述,该断层北盘下降相对东移,南盘上升相对西移,为右行平移正断层。

2、王乔洞右行平移正断层

断层经王乔洞南侧冲沟,过喻府大村向斜西翼切割志留系、泥盆系等地层,向东可延伸至岠嶂山,向西延伸至甘露寺东侧,断层线地表出露长度约700m。

由于断层面不明显,从冲沟的发育程度看,可以大致判断断层走向约300°,其主要证据是沿断层带发育四个花岗岩岩脉和岩枝,成串珠状排列。以五通组底砾岩为标志,北盘东移,南盘西移;断层面产状变化较大:126°∠65°,348°∠55°。

3、大尖山右行平移正断层

位于大尖山南侧、喻府大村向斜西翼,该断层切割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向东可延伸至岠嶂山,向西延伸至碾盘山南。断层线地表出露长度约800m,断层面产状10°∠60°。

断层证据:

(1)断层破碎带宽约50m,带内多为尖棱角状断层角砾岩,角砾成分一般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砾岩和石英砂岩,为褐铁矿胶结。

(2)断层带中发育一组较密集的劈理,产状为10°∠60°,与断层面产状近一致。因此,该组劈理产状可代表断层面的产状。

(3)地层错动,泥盆系五通组底砾岩被错开,南盘西移,北盘东移,错距约80m。

(4)地貌上表现为山脊错开,形成一个鞍部。

(二)N NE—SSW向断层

本组断层为近于平行褶皱枢纽的纵断层,延伸延伸方向大致25°—30°,主要有6条。该组断层在褶皱的核部及翼部均有发育,主要表现为地层的重复或缺失。断层多为横断层截断或错开,现择其要者叙述如下:

1、金银洞北山逆断层

位于金银洞北山东坡(177高地南坡),喻府大村向斜东翼,发育在石炭系船山组和二叠系栖霞组之间,断层产状:290°∠45°。

断层证据:

(1)沿山坡自东向西,黄龙组、船山组和栖霞组重复出现,致

使石炭系—二叠系地层露头宽度增加30余米,地貌上为一明显的平台。

(2)在177高地采场可直接量得断层产290°∠45°,并见该断层下盘栖霞组黑灰色中厚层沥青质灰岩因受挤压而呈透镜状,并见构造角砾岩、糜棱岩;底部碎屑岩段之灰黄色粘土岩、含炭质页岩片理化明显,且显著变薄。

(3)断层上、下两盘岩层产状变化明显:下盘(东盘):277°∠41°,上盘(西盘):295°∠44°。

该纵断层产状与地层产状倾向相同,断层面倾角大于地层倾角,具有地层重复的断层效应,故:断层上盘上升,下盘下降,是一条平行于喻府大村向斜枢纽的逆断层。

该断层向北延伸至177高地南坡,被一条右行正平移横断层所错开,水平错距约60m。

2、扁井—大力寺逆断层

就其特征而言,扁井—大力寺逆断层可分为三段。

(1)南段

位于扁井—大力寺一带、喻府大村向斜近核部西翼,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本部灰岩中,其产状315°∠40°。

在扁井东采石场下的小冲沟内,可见断层证据:

①挤压破碎带发育,宽3.3m,角砾岩较细(直径1.2cm—10cm)被方解石脉胶结,角砾轴近并平行于断层面方向排列,劈理较发育。

②地层缺失,断层上盘二叠系栖霞组本部灰岩只有50m厚(原

厚约80m)。

③因上盘上升,使其地层被牵引,上盘产状近于直立,局部倒转,产状126°∠67°,下盘二叠系栖霞组岩层倒转,产状293°∠52°。

④破碎带岩溶裂隙水发育。

在扁井东采石场内,可见与该断层伴生的构造—帚状旋钮构造。

旋转轴大致平行于断层线方向,向东北倾伏,断层上盘岩层产状127°∠83°,局部倒转300°∠88°。下盘岩层产状286°∠50°,五个旋钮面(断层)产状,分别为:340°∠20°;132°∠46°;137°∠7°;164°∠21°;166°∠52°。

(2)中段

该纵断层中段平行于喻府大村向斜枢纽,切割向斜西翼栖霞本部灰岩段,推测断层产状:290°∠40°±。

断层证据:

①断层东盘(下盘)的栖霞组本部灰岩、上硅质层和顶部灰岩构成一个向斜转折端,其岩层产状:东翼为259°∠42°,西翼165°∠50°,转折端附近为220°∠30°。断层西盘为本部灰岩,岩层产状301°∠31°(倒转)。

②断层破碎带南窄北宽,15—30m,劈理发育,上硅质层灰岩段片理化明显。

③大尖山东坡栖霞组本部灰岩、上硅质层和顶部灰岩层构成向斜转折端,被该断层纵向切开,并错移,平面上形成“耳朵”状的半

个向斜。

④后期被其北侧一条左行正平移横断层切割、破坏,横断层南盘拖曳现象显著。

(3)北段

扁井—大力寺纵断层北段,切割由栖霞组灰岩组成的向斜转折端,中止于288高地东坡。在本点东南约500m处也有上述类似“耳朵”状构造现象,地貌上为一草坪。

综上所述,扁井—大力寺纵断层为右行平移逆断层。

3、王乔洞逆断层

位于王乔洞—大尖山东坡一带、喻府大村向斜西翼,发育在二叠系栖霞组下硅质段和本部灰岩中。主要造成下硅质和本部灰岩重复出现。

断层证据:

①沿王乔洞西侧山沟,往东北山脊(大约45°左右)有一条明显的破碎带,地貌上表现为低凹的草坪带。

②在靠近山脊处,破碎带宽约7—8m,发育在本部灰岩中。断层角砾岩明显,并可见密集的破劈理发育,断层产状一般为115°∠51°。断层面上擦痕近于直立,断层带中有灰岩组成的构造透镜体。

③该断层斜切王乔洞西洞口,并使得栖霞组灰岩近直立,其产状多为135°∠85°,局部倒转。

王乔洞纵断层是一条右行平移逆断层。

4、青苔山逆冲推覆构造

位于巢湖市西北部的青苔山一带,出露长约30km,呈北东方向延伸。青苔山主要由震旦系灯影组和寒武系组成。

推覆体的根带位于青苔山的东侧,山上发育大量密集的走向近于平行的次级断层,走向40°—60°,倾向北西,倾角大小不一,取决于构造位置的不同。前锋的构造样式为单冲式和背冲式两种。

推覆体之下的原地岩块为志留系高家边组泥页岩,主滑脱面位于青苔山东坡的山脚下,在园山竺柯村西约1km处的殷家山采石场出露最为明显。由于推覆体的强烈运动,在主滑脱面上发育了一套碎粉岩,厚度1—2m,分布稳定,原岩为白云质灰岩。碎粉岩中多发育有平行于滑脱面的破劈理,大量的小型次级断层及擦痕和镜面。

在滑脱面之下是片状构造岩,原岩为志留系黄绿色页岩,其片理面与滑脱面的产状一致,偶尔可见强烈的小褶皱。主滑脱面的倾向340°左右,倾角10°—20°,有时表现为起伏不平的弧形断面,并具有定向排列的构造透镜体,均指示了由西向东的推覆运动。推覆构造的前锋位于巢湖银屏山,在哪里表现为震旦系逆冲到三叠系之上,构成数个飞来峰。

(三)N EE—SWW向断层

本组断层在区内发育较差,仅在大力寺水库和狮子崖附近有出露。

1、狮子崖逆断层

位于麒麟山与凤凰山鞍部沟谷内、喻府大村向斜西翼。

断层证据:

①断层西盘的坟头组砂岩和五通组石英砂岩直接接触,其间缺失坟头组顶部和五通组底砾岩。

②断层带由1—2m后的角砾岩组成一个约8m高的“岩墙”状陡崖,其形酷似一只卧狮,故名狮子崖。角砾成分为五通组石英砂岩,硅质和铁质胶结,角砾砾径,一般3×5cm。断层面产状上陡下缓,334°∠61°—80°,断层擦痕80°W,断层下盘五通组砂岩产状125°∠50°,断层倾向于地层相反。

③断层带下盘石英岩中发育一组劈理,产状310°∠30°—343°∠41°,与主断面小角度斜交,指示上盘(西盘)相对于下盘(东盘)向上逆冲。

④下盘五通组(D3w)石英砂岩其层理面因下滑受牵引而撕裂扩张。

本断层为逆冲断层。

2、大力寺水库正断层

位于大力寺东门峭崖上。

断层证据:

①断层面由波状起伏,延伸约一千多米。一般产状走向70°,倾向NW,倾角40°—60°。

②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被错开,断层南盘栖霞组碎屑岩段右旋错开约60cm左右

③断层破碎带宽约2—4m,其间被数条方解石脉充填,方解石脉充填后,仍有活动。

④构造角砾岩发育,甚至出现碎粉岩,成分为石灰岩,棱角状,大小不一(1—5cm),排列无序,钙质胶结。

本断层为右行逆平移断层。

(四)N W—SE向断层

本组断层以猫耳洞左旋平移正断层为代表。

断层位于294高地南—石刀山一带、喻府大村向斜转折端。与向斜枢纽斜交,切割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地层,西端延伸至305高地西侧,东端延伸至大力寺水库东北侧。向斜转折端因错动而向NW方向偏转。

断层证据:

①断层破碎带宽约25m,构造角砾岩发育,角砾岩成分多为砂岩,硅质、铁质胶结,具定向排列。

②地层错开,北盘志留系坟头组与南盘泥盆系五通组底砾岩沿走向相接触,错距约150m。

③断层面波状起伏,并有扭曲现象,断层面产状55°∠79°,近直立,局部倾向南西。摩擦镜面发育,擦痕产状:50°E,并有动力变质现象。

④该断层向西延伸至石刀山山脊处,切错石炭系,其角砾岩成分变为石灰岩,并发育宽约1m的方解石脉,方解石结晶程度较好,垂直脉壁生长,具梳状构造。

⑤该断层切割NE—SE向的断层,在两条断层的交汇处南北两侧均发育一个岩溶漏斗,是地下水的地标补给通道。

该断层为左行平移正断层。

三、节理

本区节理较为发育,大多数发育在志留系坟头组和泥盆系五通组砂岩中。其次,还发育在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岩浆侵入体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区域性“X”节理,将砂岩切成许多极为规则的菱形块体。另一种是与断层伴生的各种节理,多相互平行,密集排列。此外,还有追踪张节理和剪节理等。

由于多期运动的影响,本区节理比较复杂。根据本区节理发育方位和特征,可以分为两期:

(一)印支期

主要发育在志留系至三叠系砂岩和灰岩中。表现为两组共轭剪节理(X型节理),一组方向大致330°左右,另外一组大致70°左右。其力学性质以扭为主,随着力偶的加强,有扭性变为张性。这两组产状较稳定,但穿过不同岩层时,其产状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岩石性质对剪节理方位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剪节理面较平直,在泥盆系五通组底砾岩中,剪节理切过砾石。剪节理在石灰岩中标大多数被方解石脉充填,呈现雁行式共轭羽列脉,有的剪节理在灰岩中被溶蚀成许多的沟槽。两组共轭剪节理锐角平分线与最大主压应力轴平行。

该期节理是SE—NW向区域性挤压应力的产物,与该区的褶皱构造及其伴生的断裂构造具有成因联系。

(二)燕山期

主要发育在下中侏罗统象山群(J1

xn)和侵入体中,发育较差。

—2

主要以NNE(20°—30°)与NWW(290°)一组为主,其次为NNW (320°—330°)与NEE(50°—70°)。

第四节侵入岩

巢湖市北部山区岩浆岩部发育,近发现有4个小岩体,分布在7410工厂—王乔洞—177高地南坡一线,严格地受北西向断裂控制。单个岩体规模均很小,面积仅100m2—1200m2,其中以炭井村东侧岩体规模最大,露头也较新鲜,但现已全部被维尼纶厂体育场掩盖,地表已无露头。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斑岩(7410工厂岩体)、细粒花岗斑岩(王乔洞岩体)、花岗闪长斑岩(炭井村岩体和177高地南坡岩体),呈岩枝状产出,一般剥蚀不太深,属浅层—超浅成相。7410工厂岩体侵入于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中,其余三个岩体均侵入在二叠系灰岩中。

岩体一般风化强烈,呈疏松状,岩体蚀变很微弱,仅见叶腊石化、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围岩仅具轻微的硅化、角岩化等,一般不见矿化现象。

1983年,维尼纶厂修建体育场,推土机揭露出来的炭井村岩体新鲜,露头上可见NNE向和NEE向两组裂隙发育,均见明显的褐铁矿化。岩体SiO2含量在70%左右(67.88%—70.37%),Q值为29.29—36.55,属查氏二类三科或四科,为SiO2过饱和的过碱性及中碱性岩石,Al2O3偏高(13.9—15.29)出现а'值,属于铝过饱和系列。

岩体的侵入时代,根据炭井村岩体黑云母(K—Ar)同位素年龄值为64Ma,考虑到K—Ar法年龄值偏低,并与临区对比,认为属晚白垩世产物。

现以王乔洞岩体为例介绍如下:

王乔洞岩体,位于王乔洞南约30m处,喻府大村向斜的西翼,平面上呈圆形,面积约160m2.岩体侵入于下二叠统栖霞组下段灰黑色中厚层微晶灰岩中,岩枝的南接触带产状252°∠50°。

岩性为细粒花岗斑岩,灰白—浅灰黄色。具斑状结构,斑晶主要由斜长石20%、钾长石4%、黑云母2%(野外肉眼观察大于10%)组成,斜长石较钾长石自形晶,颗粒大小不等,粒径约在0.05—1mm 之间,钾长石呈不规则状,黑云母多具暗化现象。

基质主要由石英、微晶钾长石及斜长石等组成,均呈它形微晶结构。钾长石多已高岭土化,斜长石绢云母化。岩体南界附近边缘相很明显,斑晶显著小且近接触带出现大量的气孔,均呈细长的椭圆形空洞,少量为方解石或沸石类矿物充填构成杏仁体,定向排列,可见十分明显的流线、流面构造,流面产状70°∠45°。

外接触带围岩可见几厘米宽的烘烤、褪色化现象,并可见30cm 多宽的硅化及角岩化带。

岩石中含有锆石、磷灰石、石榴石、金红石、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硅灰石、黄铁矿等副矿物。

微量元素有Be、Cu、Pb、Sn、Cr、Ni、V、La、Zn、Y、Yb、Co、Ba、Zr、Mn、Ga、Sr等,一般都和克拉克值相近。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除了5’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分子生物学问题汇总

Section A 细胞与大分子 简述复杂大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及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Section C 核酸的性质 1.DNA的超螺旋结构的特点有哪些? A 发生在闭环双链DNA分子上 B DNA双链轴线高卷曲,与简单的环状相比,连接数发生变化 C 当DNA扭曲方向与双螺旋方向相同时,DNA变得紧绷,为正超螺旋,反之变得松弛为负超螺旋。自然界几乎所有DNA分子超螺旋都为负的,因为能量最低。 2.简述核酸的性质。 A 核酸的稳定性:由于核酸中碱基对的疏水效应以及电荷偶极作用而趋于稳定 B 酸效应:在强酸和高温条件下,核酸完全水解,而在稀酸条件下,DNA的核苷键被选择性地断裂生成脱嘌呤核酸 C 碱效应:当PH超出生理范围时(7-8),碱基的互变异构态发生变化 D 化学变性:一些化学物质如尿素,甲酰胺能破坏DNA和RNA二级结构中的 而使核酸变性。 E 粘性:DNA的粘性是由其形态决定的,DNA分子细长,称为高轴比,可被机械力和超声波剪切而粘性下降。 F 浮力密度:1.7g/cm^3,因此可利用高浓度分子质量的盐溶液进行纯化和分析 G 紫外线吸收:核酸中的芳香族碱基在269nm 处有最大光吸收 H 减色性,热变性,复性。 思考题:提取细菌的质粒依据是核酸的哪些性质? 质粒是抗性基因,,在基因组或者质粒DNA中用碱提取法。 Sectio C 课前提问 1.在1.5mL的离心管中有500μL,取出10 μL稀释至1000 μL后进行检测,测得A260=0.15。 问(1):试管中的DNA浓度是多少? 问(2):如果测得A280=0.078, .A260/A280=?说明什么问题? (1)稀释前的浓度:0.15/20=0.0075 稀释后的浓度:0.0075/100=0.75ug/ml (2)0.15/0.078=1.92〉1.8,说明DNA中混有RNA样品。 2.解释以下两幅图

环境地质学试题整理

第二章 1.地质环境地质环境系指岩石圈及其表层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石圈与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与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 2.地质环境的容量,即某个特定地质空间可能承受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 3.地质环境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与地球化学因素决定,其好坏对人类的生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地质环境质量的好坏,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来评定。 4.人地复合系统 2.当前世界环境地质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与趋向 3.我国的猪哟啊环境地学问题 第三章 1.土地退化就是指土地受到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综合因素的干扰、破坏而改变土地原有的内部结构、理化性状,土地环境日趋恶劣,逐步减少或失去该土地原先所具有的综合生产潜力的演替过程。 土壤侵蚀模数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就是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用以反映某区域单位时间内侵蚀强度的大小。 水土流失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就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与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水土流失可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与风力侵蚀三种类型。 荒漠化(desertification)就是由于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土地盐渍化 土地次生盐渍化 2、简述荒漠化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3、简述土地盐渍化产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第四章 1、水体污染源的种类与特性。 2、水资源开发产生的环境效应。 3、我国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五章 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 2 露天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3 地下采矿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4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基本原则? 5 外排土露天采空区的1 矿产资源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六章 1、名词解释: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雾霾 2、煤炭开采利用过程对地质环境产生那些影响? 3、简述您熟悉的一种新能源开发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第七章 掌握: 1、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2、南水北调工程产生那些环境地质问题? 了解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C)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C) 一、术语解释(20分,每题2分) 1、操纵子 2、增强子 3、启动子 4、内含子 5、外显子 6、顺式作用元件 7、反式作用因子 8、转录因子 9、单顺反子mRNA 10、多顺反子mRNA 二、选择题(20分) 1.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为: ( ) A.单考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 D.中度重复顺序 2. 下列有关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mRNA分子通过 SD序列与核糖体大亚基的16s rRNA结合 C.SD序列与16s rRNA 3'端的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 D. SD序列是mRNA分子结合核糖体的序列 3.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 )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4.下列有关TATA盒 (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 ) A. 保守序列为TATAAT B.它能和RNA聚合酶紧密结合 C. 它参与形成开放转录起始复合体 D.它和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 5. 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CAG CUC UAU CGG UAG AAC UGA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 ) A.141 B.142 C.143 D.144 6.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7. 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 具有5′→3′聚合活性 D. 是DNA复制中链延长反应中的主导DNA聚合酶

地质学问答题汇总复习

大关职中2007年19班(国土资源学专业)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5分)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2、自然界的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其中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玄武岩是属于岩浆岩,石灰岩是属于沉积岩。 3、按岩浆岩中的二氧化硅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 4、相对地质年代的四级时代单位依次是宙、代、纪、世。 5、岩层的产状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和倾角。 6、摩氏硬度计中,硬度为3、4、 7、9的矿物依次为:方解石、萤石、石英和刚玉。在野外,通常用小刀、指甲来粗略测试矿物硬度,小刀的硬度是5.5左右,指甲的硬度是2.5左右。 7、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重结晶作用变质作用交代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等几种。 8、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三种方式,其综合产物是土壤。 9、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三种。 10、残积物是风化作用产物,坡积物是片流地质作用产物,河流的沉积物为冲积物,冰川堆积物为冰碛物。 11、根据褶皱的轴面和两翼产状,可将褶皱分为直立褶皱倒转褶皱斜歪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 12、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可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 13、地质学对人类社会担负着两大使命,分别为寻找矿产资源和环境保护。 14、赤道半径为(6,378.2)km,两极半径为(6,356.8)km。赤道周长为(40 075.24)km。 15、决定岩浆性质最重要的化学成分是(SiO2),根据它的百分含量可把岩浆分为(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45-53%))、(中性岩(SiO2 53-66%))和(和酸性岩(SiO2 >66%))四类。 16、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纵)波,其次是(横)波,最后记录到的是(横)波;说明(纵)波比其它形式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更快。 17、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正式提出大陆漂移说。 18、地球外部圈层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19、岩浆作用可以划分为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 20、在垂向上,风化壳自下而上可分为基岩、半风化层、残积层、土壤层。 21、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等 22、变质作用类型接触交代变质作用、角岩是接触变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 23、由早至晚,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六个纪。 24、岩层产状三要素是指走向、倾向和倾角。 25、地壳中克拉克值最高的元素是(氧);氧化物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硅)。 26、划分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两个一级不连续面是(莫霍面)和(古登堡不连续面)。 27、地壳基本上可分为(大陆型)和(海洋)型两种。 28、地壳演化的四个阶段是(冥故宙)(太古宙)(元古宙)(显生宙)。 29、地壳中各元素的丰度:氧(45.2%),硅(27.2%)铝(8%),铁(5.8%),钙(5.06%)镁(2.77%),钠(2.32%),钾(1.68%),钛(0.68%),氢(0.14%),锰(0.10%),磷(0.10%)其它所有元素(0.95%) 30、根据组成集合体矿物的延伸类型,可分为一向延伸,二向延展和三向等长三种类型 31、研究矿物的力学性质主要需掌握的是矿物的硬度、解理、断口、密度和比重 32、矿物的光学性质就是矿物对光的吸收、反射、折射以及光在矿物中传播的性质,主要有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和透明度等; 33、矿物的有些特殊性质,如发光性、磁性、压电性、放射性、特殊的味道等仅存在于少数矿物中。这些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定矿物之外,在工业上也具有相当价值。 34、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35、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

分子生物学题库

分子生物学备选考题 名词解释: 1.功能基因组学 2.分子生物学 3.epigenetics 4.C值矛盾 5.基因簇 6.间隔基因 7.基因芯片 8.基序(Motifs) 9.CpG岛 10.染色体重建 11.Telomerase 12.足迹分析实验 13.RNA editing 14.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 15.反义RNA 16.启动子(Promoter) 17.SD序列(SD sequence) 18.碳末端结构域(carboxyl terminal domain,CTD) 19.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20.切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 21.原位杂交 22.Expressing vector 23.Multiple cloning sites 24.同源重组 25.转座 26.密码的摆动性 27.热休克蛋白嵌套基因 28.基因家族增强子 29.终止子 30.前导肽RNAi 31.分子伴侣 32.魔斑核苷酸 33.同源域 34.引物酶 35.多顺反子mRNA 36.物理图谱、 37.载体(vector) 38.位点特异性重组 39.原癌基因(oncogene) 40.重叠基因、 41.母源影响基因、

42.抑癌基因(anti-oncogene)、 43.回文序列(palindrome sequence)、 44.熔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45.DNA的呼吸作用(DNA respiration) 46..增色效应(hyperchromicity)、 47.C0t曲线(C0t curve)、 48.DNA的C值(C value) 49.超螺旋(superhelix) 、 50.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51.引发酶(primase) 、 52.引发体(primosome) 53.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54.dna基因(dna gene)、 55.从头起始(de novo initiation) 、 56.端粒(telomere) 57.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 YAC)、 58.SSB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59.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 60.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61.滚环式复制(rolling circle replication)、 62.复制原点(replication origin)、 63.切口(nick) 64.居民DNA (resident DNA) 65.有义链(sense strand) 66.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 67.操纵子(operon) 、 68.操纵基因(operator) 69.内含子(内元intron) 70.外显子(外元exon) 、 71.突变子(muton) 、 72.密码子(codon)、、 73.同义密码(synonymous codons)、 74.GC盒(GC box) 75.增强子(enhancer) 76.沉默子(silencer) 77.终止子(terminator) 78.弱化子(衰减子)(attenuator) 79.同位酶(isoschizomers) 、 80.同尾酶(isocandamers) 81.阻抑蛋白(阻遏蛋白)(repressor) 82.诱导物(inducer)、 83.CTD尾(carboxyl-terminal domain ) 84.载体(vector)、 85.转化体(transformant)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分子生物学整理

1.核酸与蛋白质的结构比较表如下: 核酸(Nucleic acids) 蛋白质(Proteins) DNA RNA 一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 核苷酸序列 AGTTCT 或AGUUCU 的排列顺序 3,,5,- 磷酸二酯键 氨基酸排列顺序 肽键 二级结构Secondarystructure 双螺旋 主要是氢键,碱基堆积 力 配对(茎-环结构) (同左) 有规则重复的构象 (α-helix ,β-sheet, β-turn) 氢键 三级结构Tertiary structure 超螺旋RNA空间构象 一条肽链的空间构象 范德华力氢键疏水 作用盐桥二硫键等 四级结构Quaternarystructure 多条肽链 (或不同蛋白) 3.分离和纯化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与琼脂糖凝胶电泳(AGE)广泛用于核酸的分离、纯化 与鉴定 基因组DNA的分离与纯化:(一)酚抽提法(二)甲酰胺解聚法(三)玻棒缠绕法(四)DNA样品的进一 步纯化:纯化的方法包括透析、层析、电泳及选择性沉淀等 4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异 1. DNA的复制 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Ⅰ、Ⅱ、ⅢDNA聚合酶α、β、γ、δ、ε五种,其中δ为主要的聚合酶, γ存在于线粒体中 原核的DNA聚合酶I具有5'-3'外切酶活性。真核生物的聚合酶没有5'-3'外切酶活性,需要一种叫FEN1 的蛋白切除5'端引物 DNA聚合酶III复制时形成二聚体复合物 起始复制地点:细胞质复制地点:细胞核 复制时间:DNA合成只是发生在细胞周期的S期 有时序性,即复制子以分组方式激活而非同步启动复制起点:一个起始位点,单复制子复制起点:多个复制起始位点,多复制子 起始点长度:长起始点长度:短 延长冈崎片段:比较长冈崎片段:比原核生物要短 引物:RNA,切除引物需要DNA聚合酶I 引物:较原核生物的短,除RNA外还有DNA,所以真核生 物切除引物需要核内RNA酶,还需要核酸外切酶。 终止基因为环状的DNA,复制的终止点ter,催 化填补空隙为DNA-polⅠ,DNA连接酶连 接冈崎片段成DNA链真核生物基因为线状的DNA,其复制与核小体的装配同步进行,复制后形成染色体,DNA-polε填补空隙,存在端粒及端粒酶防止DNA的缩短(RNA引物留下的空白无法填补时出现DNA的缩短)

地质学基础复习问答题(DOC)

1、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群的综合特征,称为岩相。包括:海相、陆相和海陆过渡相三类。 2、克拉克值:把地壳中每种元素含量的百分比值称为克拉克值。 3、元素的丰度:根据大陆地壳中(地下16Km以内)的5159个岩石、矿物、土壤和天然水的样品分析数据,于1889年第一次算出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数值(平均质量百分比),即元素的丰度。 4、矿物: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内部原子排列顺序和物理特征的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 5、晶体:有三个特征:(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6、非晶质体:凡内部质点呈不规则排列的物体。 7、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8、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 9、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10、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11、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通常把Na2O 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 12、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 13、矿物的发光性:指矿物受外加能量激发,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14、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解理和硬度,其次有延展性、脆性、弹性和挠性等。 15、矿物的解理与断口:矿物受外力作用后,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并能裂出光滑平面的性质称解理。这些平面称解理面。如果矿物受外力作用,在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如贝壳状、锯齿状)则这样的断面称为断口。 16、矿物的脆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容易破碎的性质为脆性。 17、矿物的延展性:是矿物在锥击或引拉下,容易形成薄片或细丝的性质。 18、矿物的弹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但外力作用取消后,则能使弯曲变形恢复原状的性质。 19、矿物的挠性:矿物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如当外力取消后,弯曲了的形变不能恢复原状的性质。

分子生物学试题库

第2章染色体与DNA 名词解释 原癌基因: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正常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复制:以亲代DNA或RNA为模板,根据碱基配对的原则,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 转座子 (transposon 或 transposable element):位于染色体DNA上可自主复制和位移的基本单位。包括插入序列和复合转座子。 半保留复制:以亲代DNA双链为模板以碱基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这样新形成的子代DNA 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染色体: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由DNA、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形态和数目具有种系的特性。在细胞间期核中,以染色质形式存在。在细胞分裂时,染色质丝经过螺旋化、折叠、包装成为染色体,为显微镜下可见的具不同形状的小体。 核小体: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是DNA和蛋白质构成的紧密结构形式,包括200bp左右的DNA和9个组蛋白分子构成的致密结构。 填空题 1.真核细胞核小体的组成是 DNA和蛋白 2.天然染色体末端不能与其他染色体断裂片段发生连接,这是因为天然染色体末端存在端粒结构。 3.在聚合酶链反应中,除了需要模板DNA外,还需加入引物、DNA聚合酶、dNTP和镁离子。 4.引起DNA损伤的因素有自发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 5.DNA复制时与DNA解链有关的酶和蛋白质有拓扑异构酶Ⅱ、解螺旋酶、单链DNA结合蛋白。 6.参与DNA切除修复的酶有DNA聚合酶Ⅰ、DNA连接酶、特异的核酸内切酶。 7.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的主要酶是DNA聚合酶δ。在原核生物中是DNA聚合酶Ⅲ。 8.端粒酶是端粒酶是含一段RNA的逆转录酶。 9.DNA的修复方式有错配修复、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DNA的直接修复。 选择题 1.真核生物复制起点的特征包括(B) A. 富含G-C区 B. 富含A-T区 C. Z-DNA D. 无明显特征 2.插入序列(IS)编码(A) A.转座酶 B.逆转录酶 C. DNA合成酶 D.核糖核酸酶 3.紫外线照射对DNA分子的损伤主要是(D) A.碱基替换 B.磷酸脂键断裂 C。碱基丢失 D.形成共价连接的嘧啶二聚体 4.自然界中以DNA为遗传物质的大多数生物DNA的复制方式(C) A.环式 B.D环式 C.半保留 D.全保留 5.原核生物基因组中没有(A) A.内含子 B.外显子 C.转录因子 D.插入序列 6.关于组蛋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题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式作用因子:能直接或间接地识别或结合各类顺式作用元件核心序列,参与调控靶基因转录效率的蛋白质。 2、基因家族: 3、C值矛盾:C值是指真核生物单倍体的DNA含量,一般的,真核生物的进化程度越高,C值越大,但在一些两栖类生物中,其C值却比哺乳动物大的现象。原因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 4、核型:指一个物种所特有的染色体数目和每一条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征。 5、RNA editing: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丢失等现象。 二、判断: 1、真核生物所有的mRNA都有polyA结构。(X ) 组蛋白的mRNA没有 2、由于密码子存在摇摆性,使得一种tRNA分子常常能够识别一种以上同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 ) 3、大肠杆菌的连接酶以ATP作为能量来源。(X ) 以NAD作为能量来源 4、tRNA只在蛋白质合成中起作用。(X ) tRNA还有其它的生物学功能,如可作为逆转录酶的引物

5、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都需要引物。(X ) RNA聚合酶的催化反应不需要引物 6、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甲酰甲硫氨酸(X ) 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氨基酸是甲硫氨酸 7、质粒不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X ) 质粒具有复制起始原点,能在宿主细胞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复制 8、RNA因为不含有DNA基因组,所以根据分子遗传的中心法则,它必须先进行反转录,才能复制和增殖。(X ) 不一定,有的RNA病毒可直接进行RNA复制和翻译 9、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核心酶和ρ因子组成。(X ) 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核心酶和σ因子组成 10、核小体在复制时组蛋白八聚体以全保留的方式传递给子代。(√ ) 11、色氨酸操纵子中含有衰减子序列(√ ) 12、SOS框是所有din基因(SOS基因)的操纵子都含有的20bp的lexA结合位点。(√ ) 三、填空: 1、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的四个保守区域为转录起始点、-10区、-35区、-10区与-35区的距离。

分子生物学课件整理朱玉贤

1、广义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2、狭义分子生物学:即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复制、转录、翻译、表达调控、重组、修复等过程,以及其中涉及到与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 酶的结构与功能 3、基因: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 的基本单位,是染色体或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对以RNA作为遗传信息载体的 RNA病毒而言则是RNA序列)。 4、基因:基因是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包含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5、功能基因组学:是依附于对DNA序列的了解,应用基因组学的知识和工具去了解 影响发育和整个生物体的特定序列表达谱。 6、蛋白质组学: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内所有蛋白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7、生物信息学:对DNA和蛋白质序列资料中各种类型信息进行识别、存储、分析、模拟和转输 8、蛋白质组:指的是由一个基因组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9、功能蛋白质组学:是指研究在特定时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细胞内表达的全部蛋白质。 10、单细胞蛋白:也叫微生物蛋白,它是用许多工农业废料及石油废料人工培养的微 生物菌体。因而,单细胞蛋白不是一种纯蛋白质,而是由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及不是蛋白质的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无机化合物等混合物组成的细胞质团。 11、基因组:指生物体或细胞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总和。 12、C值:指生物单倍体基因组的全部DNA的含量,单位以pg或Mb表示。 13、C值矛盾:C值和生物结构或组成的复杂性不一致的现象。 14、重叠基因:共有同一段DNA序列的两个或多个基因。 15、基因重叠:同一段核酸序列参与了不同基因编 码的现象。 16、单拷贝序列:单拷贝顺序在单倍体基因组中只出现一次,因而复性速度很慢。单 拷贝顺序中储存了巨大的遗传信息,编码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17、低度重复序列:低度重复序列是指在基因组中含有2~10个拷贝的序列 18、中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大致指在真核基因组中重复数十至数万(<105)次的重复顺序。其复性速度快于单拷贝顺序,但慢于高度重复顺序。 19、高度重复序列:基因组中有数千个到几百万个拷贝的DNA序列。这些重复序列 的长度为6~200碱基对。

地质学基础简答题

4、简述确定不整合的识别标志 答:确定不整合的识别标志有: 1、古生物证据 2、发育古风化壳,古土壤等。上覆地层有时有下伏地层的岩块,砾石组成的底砾岩。 3、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变形程度不同,下伏地层变形强烈。 4、上下两套地层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不同,下强上弱。 6、简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特征 答:节理按其形成时的力学性质,分为剪节理和张节理。 剪节理是在剪应力作用下产生的破裂面,特征为: 1)产状稳定,沿走向延伸较远,沿倾向切割较深 2)节理面平直光滑,常见滑动擦痕,节理两壁闭合 3)砂、砾岩中的剪节理,切穿砂粒和砾石,但方向不变 4)常成对出现,常形成“X”共轭节理,表现为棋盘状,将岩石切割为菱形块状。 5)发育羽列现象。即沿主剪切面发育许多羽状微裂面,微裂面走向相同,首尾相接,与主剪切面有一定夹角 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而产生的破裂面,特征为: 1)产状不太稳定,延伸不远,节理面短而弯曲。 2)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3)砂砾岩中的张节理,节理面常绕过砾石和砂粒,即使切穿,节理面不平整。 4)节理两壁张开,常有岩脉充填。 5)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状,有时也可有一定形态,如追踪“X”剪节理而形成的锯齿状张节理等。 2、简述鲍文反应序列及其用途 答:美国学者N.L.鲍文(1922年)根据人工硅酸盐熔浆的实验发现:岩浆在冷却时,主要造岩矿物的结晶析出遵循一定的顺序,可划分为两个系列,即斜长石的连续反应系列和暗色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被称为鲍文反应系列。 根据反应的性质不同,鲍温把岩浆岩中主要造岩矿物分为两个反应系列。连续反应系列为架状的硅铝矿物,矿物成分上有连续渐变关系,内部的结晶格架无质的变化。不连续反应系列为铁镁矿物,矿物成分的变化是不连续的,内部结晶格架发生了质的变化。如橄榄石变为黑云母,其结晶格架由岛状变为层状。 上述两个系列在岩浆结晶过程中,硅铝矿物与铁镁矿物依次对应出现共结关系,最后两个系列演化成一个系列,即钾长石、白云母和石英,它们是岩浆结晶的最终产物。 根据上述反应系列可以解决下列实际问题: (1)确定矿物的结晶顺序。反应系列上部的矿物比下部的矿物早结晶。显然橄榄石、基性斜长石是最早结晶的矿物,石英则是岩浆结晶的最后产物。 (2)解释了岩浆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一般规律。由于两种反应系列存在着共结关系,当岩浆冷却到一定温度时,必定同时结晶出一种浅色矿物和一种暗色矿物。例如当岩浆降至1550℃时,析出橄榄石、斜方辉石和基性(钙、培)长石而组成超基性岩。岩浆温度降至1270℃时,单斜辉石和拉长石同时析出组成基性岩。 (3)解释了岩浆岩多样性的原因。同一种岩浆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岩浆岩。

分子生物学zuq题库

问答题: 1 衰老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有关,涉及到:(1)生长停滞;(2)端粒缩短现象;(3)DNA损伤的累积与修复能力减退;(4)基因调控能力减退。 2 超螺旋的生物学意义:(1)超螺旋的DNA比松驰型DNA更紧密,使DNA分子体积变得更小,对其在细胞的包装过程更为有利;(2)超螺旋能影响双螺旋的解链程序,因而影响DNA分子与其它分子(如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原核与真核生物学mRNA的区别: 原核:(1)往往是多顺反子的,即每分子mRNA带有几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来自几个结构基因)。(2)5端无帽子结构,3端一般无多聚A尾巴。(3)一般没有修饰碱基,即这类mRNA分子链完全不被修饰。 真核:(1)5端有帽子结构(2)3端绝大多数均带有多聚腺苷酸尾巴,其长度为20-200个腺苷酸。(3)分子中可能有修饰碱基,主要有甲基化,(4)分子中有编码区与非编码区。 4 tRNA的共同特征: (!)单链小分子,含73-93个核苷酸。(2)含有很多稀有碱基或修饰碱基。(3)5端总是磷酸化,5末端核苷酸往往是pG。(4)3端是CPCPAOH序列。(5)分子中约半数的碱基通过链内碱基配对互相结合,开成双螺旋,从而构成其二级结构,开头类似三叶草。(6)三级结构是倒L型。 5 核酶分类:(1)异体催化的剪切型,如RNaseP;(2)自体催化的剪切型,如植物类病毒等;(3)内含子的自我剪接型,如四膜虫大核26SrRNA前体。 6 hnRNA变成有活性的成熟的mRNA的加工过程: (1)5端加帽;(2)3端加尾(3)内含子的切除和外显子的拼接;(4)分子内部的甲基化修饰作用,(5)核苷酸序列的编辑作用。 7 反义RNA及其功能: 碱基序列正好与有意义mRNA互补的RNA称为反意义或反义RNA,又称调节RNA,这类RNA是单链RNA,可与mRNA配对结合形成双链,最终抑制mRNA作为模板进行翻译。这是其主要调控功能,还可作为DNA复制的抑制因子,与引物RNA互补结合抑制DNA的复制,以及在转录水平上与mRNA5末端互补,阻止RNA合成转录。 8 病毒基因组分型:(1)双链DNA(2)单链正股DNA(3)双链RNA(4)单链负股RNA(5)单链正股RNA 9 病毒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 (1)不同病毒基因组大小相差较大;(2)不同病毒的基因组可以是不同结构的核酸。(3)病毒基因组有连续的也有不连续的;(4)病毒基因组的编码序列大于90%;(5)单倍体基因组,(6)基因有连续的和间断的,(7)相关基因丛集;(8)基因重叠(9)病毒基因组含有不规则结构基因,主要类型有:a几个结构基因的编码区无间隔;bmRNA没有5端的帽结构;c结构基因本身没有翻译起始序列。 10 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的功能特点: (1)基因组通常仅由一条环状双链DNA分子组成。 (2)基因组中只有1个复制起点。 (3)具有操纵子结构。(4)编码顺序一般不会重叠。(5)基因是连续的,无内含子,因此转录后不需要剪切。(6)编码区在基因组中所占的比例(约占50%)远远大于真核基因组,但又远远小于病毒基因组。(7)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很少(8)具有编码同工酶的基因。(9)细菌基因组中存在着可移动的DNA序列,包括插入序列和转座子。 (10)在DNA分子中具有多种功能的识别区域。 11??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

分子生物学(题库二)

习题2 一、比较下列概念 2.转录和翻译 3.RNA聚合酶和引物酶 4.启动子和增强子 5.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 6. 密码子和遗传密码 7. 基因内抑制突变和基因间抑制突变 8 SD序列和Kozak序列 9.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0.同义密码子和偏爱密码子

11.-10序列( Pribnow box )和TATA框(Goldberg-Hogness box) 二、填空 1.位点特异性重组的结果与重组位点的位置和方向有关。如果重组位点以相反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结果发生;重组位点以相同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发生。重组位点在不同DNA分子上,重组发生。 2. 1956年,Crick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称为,其内容概括为 3.被转录的DNA链称为模板链,又称链, 它与转录出来的RNA序列,非模板的DNA链为编码链,又称链;它与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不过在RNA中含有U而不含T。 4. 大肠杆菌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去掉因子后剩 下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辩认DNA上的位点。 5. 利福平抑制细菌中转录的起始,因为。 6. 原核细胞中各种RNA是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分别由 种RNA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基因由转录,hnRNA基因由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则是的产物。 7.在真核生物中,转录mRNA基因的酶是_____;转录tRNA基因的酶是____;转录18S和28S rRNA基因的酶是__________。 8. 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序列、序列和序列。 9.真核细胞每个mRNA一般只带一种蛋白质编码信息,是 mRNA; 原核细胞每个mRNA 分子常带有多个功能相关蛋白质的编码信息,是 mRNA 。 10.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编码的序列被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 是,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 11在基因中 ______被_____分隔开,而成熟的mRNA中序列被拼接起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